以前曾寫過一篇名為「美」的文章,刊登在系刊上。那時候,是咀嚼王邦雄教授的哲學精神,而作了一點發揮。如今對於美,或者說美學,又有更多的認識,視野當然也較幾年前要更寬廣,更懂得欣賞,但仍有所不足。只是美是無法比較的,是一種相對性,某個時刻,某個地點,經驗到的美,是獨一無二的,是無法取代的。
電影《祕密花園》裡,當男主人回到自己的城堡,來到那以為荒廢了的花園,看到新生的花草,躍動的昆蟲動物,鳴叫的鳥,種種生意盎然的景象,以及更重要的看到自己兒子撲在自己身上,那樣的怵目驚心,感到不可思議,常年臥病在床,四肢發軟的兒子竟能夠站立,活躍亂跳。在這溫馨的場合裡,小女孩感到自己身世的孤單而逃走,更是形成強烈的對比。背景音樂是琳達‧朗斯黛所唱的「Hearts Call 」,那樣抒情、悅耳。喪妻之痛,終而棄子,最後卻從兒子身上找到再生的力量,那樣感人的情誼,總是令人動容。高中時,我曾在電影院看這部影片,好幾年以後,在電影台偶然瞥見,還是勾起那往惜的感動。這就是情感的滋潤,美感的陶冶,心靈的震撼。
***
美是什麼?美是一種感覺,單純覺得很舒服。
美是什麼?美是一種思想,心靈最動人的體驗。
美是什麼?美是一種信仰,在最平常的時刻地點,發掘出玩賞的經驗。
美是什麼?美是一種力量,感受過美妙美好,會補足體內的能量。
唐朝是中國歷史朝代裡難得的出走。走出了傳統農業生活的思維,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裡「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直接詢問到了的是個人與宇宙天地之間的關係,這不是一種群體社會關係密切的生活裡,所會發出的問題。有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那種愴然感。那種孓然一身的孤獨、愴然,甚至自負的個體經驗,往往是一面欣喜又一面哀慟,夾雜矛盾的美感經驗。屬於這樣的感受,是很個人性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曾指出,要達到最高層次的高峰經驗,是很難得的,也許偶爾會有所經驗,所有的人事時地物,都恰巧配合的很好。而屬於孤獨地和天地對話,則更要深沉的頓悟。
國中時代很喜歡一部吳宇森的電影《喋血雙雄》,由周潤發與李修賢主演,用的手法是吳宇森拿手的暴力美學,他總是將槍林彈雨與最神聖的教堂交錯在一起。子彈不停地射出,白鴿驚嚇的飛散,聖潔的塑像應聲而倒,純潔的白色染上血腥的紅,莊嚴肅穆的地方,混亂不堪,個人生命的捶死掙扎,緊張的最後交戰,哀傷的音樂收尾。那時,我幾乎將片子看了有兩位數以上的次數,劇中的臺辭都相當熟悉,連一些動作都在學校下課時模仿而感到有趣,至今也未曾忘懷。
***
每個人都有過很多不同的美感經驗。而世界裡既然充滿了那麼多樣化的美,又如何需要頹志喪氣呢?只是有時候偏執忘了去欣賞,或者忙碌忘了停下腳步。年齡的不斷增長,有可能使美的感受增加,使生活更豐富有趣,但也有可能使美的感受銳減,而使得生活顯得乏善可陳。你呢?想過自己生活是美味的嗎?有哪些特別的經驗嗎?
讀一個好的作品,會使我們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能量,精神飽滿。相反地,讀一個不契合的作品,則會戕害心靈。看完張之路的《非法智慧》、《烏龜也上網》,故事情節的緊湊,高潮迭起,令我心滿意足,想法不斷湧出及激發,那是美的力量,汩汩而出。
對於大自然的風景,我總缺少深刻的震懾。特別有感受的是桂林的鐘乳石洞,海邊的浪潮一波波,夕陽晚霞,以及夜晚的星星月亮。月亮總勾起互相陪伴的溫馨,想起李白《月下獨酌》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那樣無伴找伴,有點惆悵又略感欣慰的心境。看著星空,想到蒼茫雲海。而寬廣的大海,則感覺到人的渺小,世事無謂的紛擾可能是那麼不必要的。自然,使人看到自身,得以沉澱,得以豁達,得以洗滌,得以重新出發。只是,工業科技,資訊產品的大躍進,自然彷彿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能受到自然啟示的機會越來越少。是不是因此容易使人迷亂,而流離失所呢?
***
上了一堂互動良好的課,也會感到滿足,很活力無窮,這是教育者最大的榮耀。能偶有這樣的感受,就是教育的顛頂。教育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能將兩者結合於無形,讓班級經營與課程設計的豐富厚實趣味緊緊相繫,產生最佳效果,是最佳的享受,臺下臺下和樂融融。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的吧!理想在生活裡付諸實現。
夏卡爾的畫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超現實與夢境的聯結,情意綿綿,浪漫無限,飄飄然。即使生活裡,他感受到戰爭及社會的壓迫,但他卻保有他底心最美的一部份,創造出像情人節卡片那樣柔媚感動人心的作品。雷捷在科技文明裡發現了力量與秩序的美。畢卡索從非洲面具雕刻,發現了另一種美,而用分割方式,掀起了藝術革命。美是可以不斷創新,可以永久存有的,只要不要忘記擦亮那可能繡了的感官、心靈。
***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遊)
美,是無所不在,隨手可能得的。只是我們是否因其他緣故而遮掩了觀看美的靈魂?花朵的綻放是美麗的,花朵的凋零,亦是值得玩賞。黛玉的「葬花詞」是那麼動人心弦,李商隱的「更持紅燭賞殘花」(花下醉),彷彿是在那頹喪,生命即將凋零,時代將要結束時,觀看到另一種美感。青春,是人生的精華,最為激昂澎湃。年老,是智慧的成熟,處世的圓融,亦是令人讚嘆。當我們看到激盪到最高的雪白浪花,也同時要懂得欣賞無波瀾的湖水。
美,是無所不在的。最美最美的經驗,我們總是最難忘懷。與友人共進餐會,共同聆聽觀賞一場觸動心弦的音樂會、舞台劇……都帶給我們重新認識生活的機會,並且可能使要逐漸萎靡的精神,重新提振。
是不?是不是很久沒有來一場美的饗宴呢?去聆聽一首動人的曲子吧!去看一場好的片子吧!甚或去球場和人一起激情加油吧!相信,對生活,又有另一番的認識。
『終其一生,我們不要失去美的信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