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9 17:03:23|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旅夜書懷-11 危險心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 Sun Jan 25 13:35:10 2004

    遇者,不期而會也。 --論語義疏


  相遇,是一種緣份。人與人的相遇,是緣份;人與物的相遇,也是緣份。 那種在茫茫大海裡,而能因某些緣故交會,似乎有種冥冥註定的命定性。朋友,不就是這樣?一些自己周圍的物品,不也是?而今日在夜幕即將低垂的時候,在叢書齊放的書櫃裡,赫然發現了這本書,甚為驚奇。那是店裡的櫃子上的書,和鬍子聊了之後,才知道是高中女生拿來放店裡的。

  侯文詠的《危險心靈》,大約是在去年暑假那時出版的,會有所印象,是創立兒文所的阿寶老師在課堂上說他已經讀完這本書了。對他而言,超過一個月的書,就不是新書了,他每個月都大約買五、六萬的書,買了棟房子,放著許許多多各種不同類型的書。但他影響我最深的就是,就是告訴我們千萬要有自信。

***

  閱讀文學文本,有各種不同的樂趣。讀這本書幾頁,我就不禁笑了,故事的主角,又是很出名的「小傑」、「阿傑」的。我也以這個名字寫過故事,更認識這樣名字的人。閱讀的樂趣,真是無所不在啊!

  故事是以青少年的角度來呈現的,越到後面越是精彩。主角和兩個配角都 相當出色。分別來介紹這三位青少年。阿傑因為上課看漫畫的緣故,被國三導師安排到走廊上上課。後來,他的行徑惹來老師的不悅,以致連桌椅都到外頭來。從他的心理描述而言,他全然不知為何會變本加厲。老師似乎執著於看不順眼,罰了他在外頭七天。這樣的處罰,哪是法律所能允許的?他羞恥地不敢在走廊用午餐,而躲去廁所裡。母親後來了解了事態,並加上溝通未果。只好訴諸大學老師以及新聞媒體。在書裡頭,極度呈現了那班導的人格情緒化,好像任重道遠似的,卻把自己的行為標準強加諸於學生上,把自己的情緒的高低,也全託負給學生承擔。這擔子,未免也太重?

  像是行為偏差的壞學生高偉琦,以及中輟生艾莉也各自展現他們的特色。 在這兒,雖然見到作者為他們平反,但實際上有些行為偏差的學生並不會像高 同學一樣那麼有堅定的理念、思想,不是純粹無道理的反抗。他有他一套處世哲學。而他那種對生命的觀感,並不像那年紀的學生所能展現的。他覺得日子總是一天又過一天,星期一,星期二……一星期七天反覆輪轉,十二個月輪流更替,大家都一直被框起來。所以,他選擇漫無目的。雖然他一開始勒索了阿傑的錢,但後來卻給阿傑很大的支持。在旁觀者的立場,欣賞他這樣的多樣化,但若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上,真不知該怎麼來看待,得面對到了才知道。

  而艾莉,由於家裡父母的離異,親戚另眼看待,她被惡狠狠地歧視。後來,逃家逃學,經歷了許多陰暗面的事。後來,學會了很深厚的電腦技巧,並在後來幫了阿傑很多的忙。是很另類的友情。

  另外,還有兩個在外國求學的學子打電話及來信來替阿傑加油。並且從中 比較台灣教育與外國教育的差異。書裡,呈現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就是整個文化與制度的問題。

  這是相當可怕的問題。不過,書裡面倒沒有提到教育高層那種只求功而不 願看到疑難雜症的重大問題。他們只求看到成果,而做表面的喜悅,而視而不見基層人員的無奈。

***

  當問題訴諸媒體時,整個事件呈現了難以控制的局面。而書裡的主角阿傑,並沒有表態太多的情緒,不明白的居多,有很多意見,但沒有過多的悲喜敘述。這實在是很不像一個中學生。當故事發展到上call in 節目最精彩的部份,我卻因時間已到,不能讀完。

如果說義務教育,就已使人禁錮了九年,那延長成十二年,不是更加可怕嗎?一定有那個必要做這樣的改變嗎?聽高層的人信誓旦旦地說幾年後就要實行十二年國教,誰想過在這樣的人生命運底下,是多麼的不自由,只為了符合現今的社會體制。

***


   依然是簡單的紓發。最後摘錄一句甚覺有趣的話語,做為結束。

   「爛吾爛以及人之爛。」

   雖然知道自己很爛,但還是很睹爛別人比自己更爛。

台長: 飛飛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