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05 00:26:00| 人氣2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派特‧麥席尼2002台北音樂會紀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30 鮪魚花了 5000 元買了兩張票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觀賞派特‧麥席尼 Pat Metheny 樂團 (簡稱 PMG) 現場演奏會。提這個是因為演奏會一開始,Pat 就在舞台上招招手邀請觀眾席地而坐在舞台前面的空地上,後面學生席的觀眾樂極了連忙蜂擁到前面搶位子坐,早知道買學生票就好了:(

下面剪下了主辦單位對於 PMG 的介紹,已經相當完整,對於這場精采萬分的演奏會,鮪魚倒是想簡單地記載一下聆聽這場演奏會的感受與體驗,提供一點不同的切入點。整場音樂會持續了 3 小時,因為已經 11 點了,故僅 encore 了一首曲子就結束了。Pat 很了不起,自 7:45 出場至結束幾乎沒有休息,一把吉他換一把,或大的、或小的、或電吉他、或無格吉他、最特別的自然是他的招牌 42 弦吉他,總共動用的可能不下十餘把。這場台北演奏會是 PMG 新專輯 speaking of now 的 2002 world tour 其中一站。

首先,Pat 的吉他技藝真是沒話說,只聽了一兩首曲子,就自然覺得 “Pat 彈得好神的吉他” 這件事是理所當然的。經過一段 Pat 的獨奏,樂團成員就位,彈奏第一首合奏曲,揭開了一段歷時近45分鐘完全沒有停止的精采樂章! 首先,現場音響效果之佳令人滿意,Pat 每段音樂的結束都非常地講究,一直到泛音都聽不到了聽眾才熱烈地鼓掌。再者,這樣的音響效果將 PMG 最擅長的音色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特別是Richard Bona查理‧波納的聲音加上Lyle Mays萊爾‧梅斯在合成器上彈出來的獨特音色混成 PMG 的註冊商標音色,現場聽起來過癮極了。一般聽眾一定對鼓手長達數分鐘的即興 solo 印象深刻,正如團長所說,他剛認識鼓手時在禮堂外聽到鼓手的打擊, “好像同時有九個人在台上表演一樣”。鼓手的技術令人驚歎,怎麼有人能這樣打鼓!

節目第二段是以Cuong Vu的小喇叭的創作曲揭開序幕,以現代音樂與 hyperinstrument 的角度來欣賞這曲子真是棒極了,因為他用了回音的效果使得每一段吹奏又與上一段吹奏的回音同時出現,又用喇叭製造非常駭人的音響效果如風吹的聲音,配合大提琴敲打所製造的下雨的音效等等,迷幻頹廢的味道極濃,讓人覺得創意十足。同樣令人難忘的是Richard Bona 一世界音樂曲風的即興創作,運用自己的聲音製造節奏性十足的效果不算,還配合Lyle Mays 當下將一段段音樂段落現錄下來,並 dubbing 在一起,現場產生出一段很豐富的音樂,科技運用之純熟令人目瞪口呆。

由於鮪魚較熟悉鍵盤類,故對於Lyle Mays 的表演絕對五體投地。當然,Pat Metheny 自己的即興與他運用吉他創作不同音樂理念的成就在演出中表露無疑。節目的前半段,Pat 的即興讓鮪魚跟隨著音樂搖晃,把一整排的椅子晃得差點遭人白眼。Pat 的 42 弦吉他所演奏出來像極了中國古箏琵琶彈奏出來的音響效果,現場聽來效果也很好。

整體而言,鮪魚深受感動,因為 PMG 這個超過 15 年的樂團可以在一個技藝高超的團長領導下,每個團員都如此優秀,但合奏時卻變得完全沒有自己,完全地變成新的音色,一個整體性的演奏。不間斷地演奏了許久之後,終於 Pat 介紹自己的團員時說了幾句話,他的謙卑與對團員的尊重態度讓人對他更加敬重。

最後鮪魚要提一些較玄的感受,在三小時演奏會上鮪魚實際體會到的—一開始就好像歩上一精采無比的旅程,美妙的音色、絕佳的音響效果與精準的節奏即興中緊緊地扣住心弦,讓聽眾的身體都被音樂韻律所牽引,而腦部一片難得的空白。然後,音樂出現了極不協調的現代音樂、合成器與效果器所製造的噪音、意象轉為孤絕、滄涼、異國、陌生。PMG 樂團對於音樂大小聲的控制也很計較。經過了一段較前衛的音響音樂,終於有一段音樂僅有 Pat 與 Lyle 的吉他與鋼琴演奏,鮪魚頓覺清涼、甜美、平和、恬靜,對比於之前的陽剛與狂暴,一時感到High 了好久,累了,竟不知不覺睡著了…。然後,音樂又回到原來較正常的 pat methney 風格的標準曲風,最後在相對最高潮之氣氛下結束。鮪魚覺得整個過程就像爲身心洗一次三溫暖,也像極了在修道靜坐過程中的所將遭遇到的幾種魔幻境界,這樣的感受竟是由音樂來誘發,頗為新鮮。

簡言之,Pat Metheny 樂團的音樂包含面很廣,也很細膩,音色方面創作極為獨特,而各團員長期浸淫在音樂技藝技術爐火純青得不可思議,更難得的是 Pat 的音樂仍然保有相當程度的通俗性,除了一些非常無調性的作品外,大致上聽起來是直接可以享受的音樂。台北,真的應該少一點亂象與八卦,多一些高品質的音樂與文化。

============== 附錄
現代爵士之王Pat Metheny派特‧麥席尼九月率團來台演出 爵士樂迷絕無僅有的朝聖之旅時間

聆賞爵士真正大師的現場演奏,絕對是爵士樂迷心之所繫,一生的夢想。今年九月,跨越傳統與現代Jazz領域之當代吉他傳奇、融合爵士(Fusion)流派宗師-派特‧麥席尼,將率領其一手成立、唯一蟬連七次葛萊美獎、獲譽「生命中不可不聽」爵士團體-派特‧麥席尼爵士樂團(Pat Metheny Group),首度來台演出,為國內爵士樂迷帶來一次親炙大師演出的朝聖機會。 派特‧麥席尼為跨越傳統與現代Jazz領域之當代吉他傳奇,亦是代表美國音樂傳統的葛萊美獎爵士獎項提名次數紀錄保持人,曾拿下十四座葛萊美獎;獎項包括Best Jazz Performance、Best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Best Contemporary Jazz Performance、Best Jazz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Best Rock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等。 13歲前早被喻為吉他神童,18歲即擔任邁阿密大學音樂系吉他專任講師,20多歲受聘柏克萊音樂學院,派特‧麥席尼於吉他驚人的造詣、高超指法技巧收放自如。曾與Herbie Hancock赫比.漢考克、Charlie Haden查理.海登、Jim Hall吉姆.霍爾、Ornette Coleman歐奈.柯爾曼、Steve Reich史提夫.萊奇、Bill Frisell比爾.佛瑞賽爾、David Darling大衛.達林、David Bowie大衛.鮑伊合作。在創作及編曲部分,派特‧麥席尼不斷追求音樂寬度及深度,更形擴張爵士樂之發展畛域。從技巧專研與創意開發的吉他手到一位編曲家,派特曼西尼讓人嘖嘖稱奇。 派特‧麥席尼爵士樂團,由派特成立於1977年。派特‧麥席尼-吉他,Lyle Mays萊爾‧梅斯-鋼琴,Steve Rodby史蒂夫‧羅比-貝斯,Antonio Sanchez安東尼奧‧桑伽斯-鼓手,Richard Bona查理‧波納-打擊/演唱、Cuong Vu-小喇叭/演唱。這個被簡稱為 PMG 的團體,二十餘年不斷追求與世界各種音樂素材結合的創新概念,可說是七O年代以後爵士樂的旗手。每個團員來歷大不簡單,萊爾‧梅斯及查理‧波納同時有獨奏專輯發行。 派特‧麥席尼爵士樂團砌築音樂以傳統爵士之即興,並多方滲入各式樂風,揉合成前所未聞的Fusion新視野,建構無遠弗屆的多元立體曲式,使醇熟且無疆界的創作手法精采呈現。即便美國本土亦難得親炙派特‧麥席尼現場演出風采。PMG從2002年二月起展開全球的巡迴表演。九月29、30日,與大師唯一面對面接觸,只在台北TICC。
派特‧麥席尼Pat Metheny來自密蘇里天空下的弦外之音-派特‧麥席尼。爵士樂界與音響圈對派特‧麥席尼與查理.海登Charlie Haden合作的專輯「密蘇里的天空下」定不陌生;完美地顯示了當代爵士樂的全貌,曾在Billboard爵士排行榜上居高不下。 派特‧麥席尼於1945年8 月12日出生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利斯薩米特(Lee’s Summit),十三歲前早被喻為「吉他神童」,著名吉他手惠斯.蒙哥馬利(Wes Montgomey )對他影響深遠,麥席尼在聽過其唱片後,就著魔似的每天練八個鐘頭吉他,也因此以「Bumpin’on Sunset」這首曲子贏了Down beat 雜誌舉辦的音樂比賽,並得到獎學金參加伊利諾州舉行的音樂夏令營。夏令營期間麥席尼認識了匈牙利籍名吉他手Attila Zoller,Zoller除了給予指導外,並鼓勵其到東岸去見識發展,於是麥席尼便前往佛羅里達州進入邁阿密大學修習音樂;但麥席尼的音樂程度早就超越了學生階段,而當時邁阿密大學的電吉他課程有五、六十學科之多,急需更多的教師,於是便一躍而受聘為吉他專任講師,年僅18歲。 20多歲經由爵士界鐵琴怪傑蓋瑞‧波頓(Gary Burton)介紹,任教於柏克萊音樂學院。蓋瑞‧波頓不但對派特的電吉他音色風格基調建立,有決定性影響,更在與麥席尼早期合作的幾張作品中,成功地使天資聰穎的他及早開竅,領悟到「音色」與「技巧」對音樂家本身風格建立的同等重要性;卓然自成一家的麥席尼,後來以獨創的冷調、晶瑩電吉他聲音錄製出一連串驚人而風格多變的錄音作品。其電吉他技法炫技,包裝著放蕩不羈的自由爵士魅力,竟超越眾前輩成為惟一焦點。其高超技巧下表現的冰冷風格、晶瑩剔透的音色,也許觸發人聯想起新世紀的那種輕巧與印象派的樂風,只是麥席尼的高超指法與新世紀音樂的簡單走向,實在大不相同。 派特‧麥席尼為爵士史上唯一拿下十四座葛萊美獎者;獎項包括Best Jazz Performance、Best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Best Contemporary Jazz Performance、Best Jazz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Best Rock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等。曾蟬連數屆Down Beat 爵士音樂雜誌最佳吉他手,為極少數在公認演奏技巧水準、錄音作品銷售量、全球巡迴演奏會票房三方面全贏的爵士樂手。亦曾為20部以上電影配樂:西恩.潘與提摩西.赫頓主演【叛國少年】(The Falcon & The Snowman)、最佳外語片提名【遇見百分百的巧合愛情】(The taste of others)等。 1977年成立派特‧麥席尼樂團(簡稱PMG)。成員除了派特與創團時的鋼琴手Lyle Mays、二十年合作關係的貝斯手Steve Rodby外,其他三位是新面孔:鼓手Antonio Sanchez、來自西非的打擊樂器手兼演唱 Richard Bona(曾和七O年代融合爵士名團Weather Report鍵盤手Joseph Zawinul一起巡迴表演)還有Cuong Vu,越南出生成長於美國的小喇叭手兼演唱。PMG為史上唯一蟬連七次葛萊美獎的團體;獲「滾石雜誌」給予五顆星滿分頂級評價肯定。二十餘年不斷的追求與世界各種音樂素材結合的創新概念,被歸類於融合爵士(Fusion)、也有人說近似於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 其實這都只是PMG 的樂風之一。爵士知名樂評家蘇重︰「派特‧麥席尼的團最厲害地方在於,他有辦法在你覺得非常輕鬆、悅耳的狀況下,使用許多困難的技巧。儘管聽起來很輕鬆,仔細聽,愈聽進去、反而會聽到愈多複雜的東西。」 麥席尼與他的老搭檔、PMG中的鍵盤手萊爾.梅斯非常喜於採用電子樂器,吉他或是鍵盤的音色非常繁複。他們的編曲有辦法轉調於無形之間,不停轉出令人驚喜的東西。在派特.麥席尼的音樂概念裡,他企圖要融合的,似乎已經不單限於純音樂性的東西了,只能說,他站在以音樂為基底的塔台,如同雷達般全方位向萬物掃描,凡有所反應的,就是他要的音色吧。 80年代以來,「Let’s Get Digital」這句話已成為相當流行與熱門的用語,這代表著追隨著科技的進步,其影響力「無所不至」,音樂當然也不例外。派特.麥席尼遠在82年就使用吉他合成器,其後更進步到電子合成器的使用。新的利器帶來新的作曲方式與音樂色彩,但誠如派特所說:「l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to say musically, it doesn’t matter if you’re gotta start-of-the-art Sync lavier or a crummy old Spint piano。」音樂藝術的創作畢竟與使用什麼樣的器材是兩碼子事,沒有直接關連的,派特之所以堪稱為現代爵士之王,在其不斷創新與努力,企圖創造更新的音樂領域;更是值得受到肯定!

台長: 鮪魚
人氣(2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爵士音樂欣賞 |
此分類下一篇:Diana Krall Live in Paris
此分類上一篇:爵士專輯介紹- 鮪魚200209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