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01 10:26:10| 人氣2,3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John Locke《論宗教寬容——致友人的一封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John Locke 
譯者:吳雲貴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版本:1996.9 北京第1版第2次印刷 
ISBN: 7-100-02174-X 

 

本書實際上John Locke1685年到1704年寫給友人菲力・范・林堡格的四封信中的第一封在信中,Locke的寬了許解,並就可會遭遇到的提問給出一些答。 

 

縱觀全書,Locke的是建約」政教分離」兩大基這當是符期的語境。但當時了三百年,在當代語境中便有了不同的容。 

 

Locke此陳述的點,宗教容的度,在現代人來,會認是自明理所當但也就是這一個「明、所當然」不得不感於三多年過去了,代人在寬容的際上並沒大的步:直至今日,我們看到是黨同伐異舊是對擁仰、場,是不他者性的攻擊與迫害,代人的理更冠冕堂皇、名目更多樣更凶殘,而傳蓋、糊、等等的配段更形精 

 

在此,我們便看到了寬容與權力之間的關係。 

 

寬容從來就不是一種示弱的表示,也不是弱者的行為,寬容是一種強者的姿態,從本質上來講,寬容就是在宣稱寬容者容許的範圍內的自由與平等,這一點,在Locke對無神論的「不」寬容中也可以看出,Locke宣稱: 

 

那些否認上帝存在的人,是根本談不上被寬容的。諾言、契約和誓言這些人類社會的制約對無神論者是不可能具有約束力的。雖然他們只是在頭腦裡擯除了上帝,但卻使一切化為烏有。此外,那些以無神論來破壞和毀滅一切宗教的人,也便不可能以宗教為藉口,來向寬容的特權進行挑戰。 

 

在Locke的時代,寬容是一件屬於宗教、政治的問題,在當時,宗教,確切地講是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與新教),作為啓蒙思想攻擊的主要目標,它結合了專制君主的力量,對所有異教徒、異端進行大規模嚴酷的迫害,因此Locke在信中便一再強調宗教權力與世俗權力的分野,以此作為籲求寬容的理論根據。 

 

但到了經濟取代了宗教,成為與政治掛鉤的的主要操控力量的現在,以及,到了人與人因交通的便利導致距離的縮短、新聞與網路的連結形成資訊地球村而密切交往的現在,寬容變成了是一種道德問題。 

 

這個道德問題發生在我們與親人、朋友、鄰人的交往之中,也發生在我們對陌生他者的現實接觸與想像接觸之中 ,但卻因為整個資本主義對「合理化」、「職能化」、「同一化」的要求,現代人由此產生的挫敗心理與「不受約束的自由」便成為這個時代不寬容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也就有了上述那些盲目不理性的殘忍行徑發生。 

 

現代人受惠於啓蒙時期對寬容的籲求,脫離了宗教與政治的不寬容,卻在以啓蒙時期「合理化」精神為基礎而建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變得道德的不寬容,今後,便如同Hans-Ceorg Gademer所說,「寬容將再一次成為所有道德中最為罕見的德性」。 



台長: Kouj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