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3-04 08:00:00| 人氣4,7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放任自己不去思考,如同放任自己怠惰而肥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過完年,不少人感嘆年節期間胖了不少,想要減肥,這是在有「自知之明」底下的意識才做的決定。然而,當有些事情,我們連一點「危機」都沒察覺,就不會採取應當的行動了。

既然人們這麼在意「肥胖」,卻很少想過:放任自己的大腦不「運動」,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根據研究,智力是可以鍛鍊出來的,我們常說「活化大腦」,其實就是讓大腦運動。雖然平時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在動腦,但動腦的事物類型、時間長短等等,因其不同,發展的重點也有異,就好比鍛鍊肌肉,若總是鍛鍊腿部肌肉,你的手臂、胸、腹等肌肉仍無法建立強健的能力,想要整體健康,就需要多元且平衡的鍛鍊。

想想我們在學生時期,有接觸各科目的機會:我們需要背誦單字、詩詞課文,也需要思考數理邏輯、也要動手創作美術工藝……。進入社會後,也許工作範圍受限,有些項目可能就減化或直接消失了,使得鍛鍊項目失衡;或是長期做同一職務,因為熟能生巧,慢慢習慣養成「大腦舒適圈」,久而久之,部分技能也會退化,大腦在某些部分也變得較不靈活。除了生活型態的改變,3C的運用愈來愈重也是一大阻因,大腦需要思考之處漸漸被取代,像是自動選字、語音搜尋等等,動動手指、說說話就能搞定大小事,對人類來說是方便,對大腦來說是危機,愈是便利,讓人愈懶惰,不只身體,還有大腦和心靈。

讓大腦持續活化, 不只是為了變聰明,也是為了身心平衡,而原理和鍛鍊肌肉一樣,不只要「動」,還要動得恰當,包括運動的部位、時間、強度……等等。在日常中能做到的包括許多手動(作)事項,如手寫信寫日記或記帳、做手工藝、做稍微繁複的料理、挑戰困難的組裝模型或拼圖;還有一些身體訓練,例如自己和自己玩猜拳、同手同腳走路、練習丟沙包、單腳站立等等;一些偶然的生活習慣改變,也可以促進大腦活化,像是某一天突然改變上班(學)路線、走路時改變步伐等等。

思考,來自於問題,目的是為了解決它,因此我們需要對周遭狀況的理解與分析,進而判斷並採取行動。所有的思考需要觀察力與想像力,還有邏輯能力、空間認知能力、聯結能力等等綜合能力,才能達到周密的思考。思考並非鑽牛角尖,也不是冥想個三天三夜,就如鍛鍊肌肉,不是一個勁兒地練,而是適時的動、適時的休息、補充適當的營養,大腦也是一樣。

我們的身體,照著鏡子一眼就能看出,所以我們在意;然而大腦看不出,但在生活細節中,所有的選擇與判斷,會由我們的行為呈現而出。如果我們覺得做事情經常後悔,或是用錯方式而感到不順,就如同我們挺著肥胖的身軀一樣感到不便,寸步難行。若我們能感受到這樣的可怖,就不會放任自己讓一個「肥胖大腦」來主宰你的生活。

台長: Tinkle
人氣(4,7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成為一個理想中的人 |
此分類下一篇:推影視:黑喵知情
此分類上一篇:成績和自己比就好?排名到底有沒有必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