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聽過一個故事:一位開計程車的爸爸為了養家,每天只吃饅頭,但下班回家卻都會帶一支雞腿給他唯一的兒子吃,每每孩子看到雞腿都會很開心的接過去,吃得津津有味,做爸爸的看了也歡喜。後來有一天爸爸生病了,無法出門工作而在家休息,媽媽想說給爸爸補身子,於是去買了一支雞腿,但孩子一看到媽媽回來把雞腿給了爸爸,他立刻大怒,衝過去奪下雞腿,並打了媽媽一巴掌,大聲的說:「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此時這對父母又錯愕又傷心,爸爸老淚縱橫的感嘆:「從小就讓他天天吃雞腿,我就吃這麼一次,居然被這樣對待……」
乍看之下,好像爸爸很委屈、很可憐,孩子不知感恩、沒血沒淚,真的是這樣嗎?記得曾聽人說過:孩子要求買一個較昂貴的東西,媽媽說:「可是媽媽不夠錢。」孩子立刻說:「去提款機按一按就有錢啦!」這樣的童言童語其實很令人擔憂,因為他不知道金錢(資源)怎麼來的,他又怎麼知道媽媽背後的付出,又怎麼去感恩呢?
同理,那個雞腿的故事,爸爸只會每天拿雞腿回來給孩子,從來沒有告訴他爸爸如何工作換取金錢買雞腿給他,而且很重要的是,爸爸沒有買過給媽媽,明明媽媽也有為這個家付出,這樣的「偏心」會造成孩子覺得「本來就是我的」,甚至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又不吃雞腿」。
曾經看過一篇故事也是這麼說的:媽媽老是吃魚頭,把魚肉留給孩子,後來媽媽年紀大了生病住院,孩子來探病,結果居然是帶了魚頭湯,媽媽難過得快哭出來,想說自己年紀都這麼大,又生著病,居然還只能吃魚頭,結果子女知道了,很詫異的說:「我們一直以為媽媽喜歡吃魚頭,所以才特地煮魚頭湯。」看吧!這是誰的問題?因為媽媽一直沒有說,所以即使這些子女並非存著惡意,還是做錯了(以不知情的旁人來看),甚至會不小心背上「不孝」的惡名,這不是很無辜嗎?媽媽這樣做,只是陷孩子於不義,實在不應該。
父母長輩疼小孩是天性,這沒問題,可是必須要讓孩子學習、成長,才是真正對孩子好,所謂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害,父母長輩真的要認清這一點,我曾經有向人說過,但沒想到對方竟然說:「我是愛孩子,你說我在害他?」那個表情和語氣像是怪我亂說話似的,我無奈的想,在無明之人面前,再怎樣真的真理,仍然看不清也聽不懂,這是一種悲哀,而這樣的悲哀更會造成別人悲哀的人生,一如被慣壞的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待人處事,最後招致不幸。
父母應該要做的事不是一味的付出和給予,應該是偏向「共享」的角度去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也讓孩子有邏輯的瞭解社會運作,像有的國家有讓孩子花一天時間去看父母如何工作,這一點是很好的,只是目前台灣並沒有這樣的教學制度,既然國家沒有強制規定,那父母就得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才不會讓孩子淪為「呷米不知米價」的伸手牌。
縱觀社會,好像滿多父母會抱怨孩子不孝,但孩子也會抱怨父母不尊重、不公平,雖然不能說一定是哪一方的錯,但事出必有因,不要忘了「父慈」才有「子孝」,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必然的,所謂的「慈」是一種深層的愛,不是傻傻的當濫好人一直給,父不慈,子當然不孝,因為這不是真正對孩子好呀!孩子感受不到你對他的好(其實也真的沒有對他好),那他為什麼要對父母好?
人與人是相對的,就如同「不孝有三」的其中一項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所以真正孝順的人不是一味附和父母或是討好與盲從,而變成了「陷雙親於不義」,這反倒成了不孝。由此可知,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實人與人相處就在於一個「理」字,而不是「情」字呀!很多人會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其實大錯特錯,你不講理,就會教養出不講理的孩子,這是理所當然的,不可能你平常不講理,結果孩子很有條理、很理性,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貪心、一種妄想,無論是否身為父母,一定要拿掉這樣偏差的觀念。
你還在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嗎?家庭是一個團體,其中的每一分子都應該被尊重、被公平對待,不是說雞腿只給孩子吃,可以輪流給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在特殊時候給需要的人吃,也是ok的,因為這個家是全家人共有的,資源也應該共享,如果對方自願要讓給孩子,也必須說明「這原本是我(應該得)的,但因為我疼愛你,想讓你高興,所以給你」,這樣一來,孩子會知道這是別人為自己額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接受別人的好意,一定要感謝---不只是口頭上說謝謝,可以的話,也要為對方付出,例如媽媽給孩子雞腿,孩子除了說謝謝,也可以說事後幫忙洗碗之類的,總之不要讓孩子養成不勞而獲,我想這一點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因為看到不少孩子是會說謝謝(也有一些是連說都不會說的=.="),但說了就沒下文了,這不是期待他有什麼回饋,而是一種自覺,自己要知道必須回饋給別人,即使對方沒有「要」(等到對方開口要,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就算做一件小事也可以,不必說一定要等值等價。而孩子小的時候或許不懂,這時父母要時常提醒,久了孩子就覺得這本來就是應該做的,而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是只叫孩子做,這樣良善的反覆循環,你覺得孩子還不學會感恩嗎?其實很多事情就只是有沒有用心教而已。
當一個孩子不孝順父母,先別急著罵孩子,孩子要教是沒錯,但父母也很有事,若父母是用正常的教法教育孩子,一個孩子即使會叛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至於到那樣不孝。就如同從來沒教過一個人九九乘法,難道還怪他怎麼不會背九九乘法嗎?或是從來沒有教過他英文,還能怪他連英文26個字母都不會寫嗎?如果教了還不懂或不去做,那是「知而不行」,是孩子的錯;但如果今天連教都沒教,就不能只怪孩子了,而且教不是只指望學校老師上課說說、考試寫寫,而是真正在家庭裡落實,整體來說,父母的責任佔了80%以上,所以這也不能怪學校老師,父母們多檢視自己,這才是為了孩子好,否則對老師來說是「奧客」,對孩子來說是「奧父母(長輩),既然都要辛苦一回,何必做不好而背負罵名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