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0 09:24:44| 人氣9,007|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體免疫疾病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乾癬治療重大突破 耐心用藥能早日擺脫

 

中國時報【台北訊】

(中時健康╱楊曉東報導)許多民眾對乾癬症缺乏了解,認知不足,常以為乾癬是不治之症,難以治癒。事實上,中醫在乾癬治療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患者只要耐心用藥,就能早日擺脫乾癬。

78歲獨居老人 中醫治癒30年乾癬

一名78歲獨居老人,乾癬病史長達30年,四處求醫都不曾治癒,4年前接受中醫治療1年2個月,竟成功治癒,而且治癒後停藥至今2年半期間,都不曾復發。過去乾癬長在頭皮上,理髮師不願幫忙理髮的情況也不再發生,令前往探視的病友嘖嘖稱奇。

振元生技中藥研發團隊執行長杜俊賢指出,老人在乾癬治癒沒有復發,主要就是因為他嚴格遵從醫師指示,生活作息保持規律,飲食清淡,禁忌食物完全不碰。秋冬季節是乾癬好發時期,患者一定要耐心藥用,做好生活管理,乾癬治癒的日子就會及早來到。

振元中醫診所院長羅永欽醫師表示,乾癬並非皮膚病,更不會傳染,而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失調」。乾癬患者體內的CD8(+)T細胞免疫反應十分亢進,即使入侵人體內的外來病菌已被自體免疫系統消滅,皮膚仍會持續發炎,角質異常快速分裂增生,產生大量皮屑脫落,而且約有8%患者,可能惡化成乾癬性關節炎。

雖然乾癬症狀十分嚇人,但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患者配合醫師指示,按時內服及外用藥物,就有機會治癒,此外,在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上,也必須做正確的調整,就能早日擺脫乾癬。

患者飲食及藥物建議

羅永欽醫師指出,乾癬患者都有一種高度敏感的燥熱體質,因此具有補性、生發性的藥物,以及飲食都要嚴格禁止。在藥物方面,患者若罹患乾癬以外的病症,例如感冒,一定要請對乾癬疾病有深入了解的中醫師加以診斷,調配處方,切勿自行服用四物、十全等補性藥物,否則不僅降低乾癬藥物的療效,更會引起症狀惡化,延後治癒的時間。

在飲食方面,患者應重視飲食營養均衡,而非一定要吃素,或是只吃特定的營養食品,更重要的是,不該碰的有殼海鮮及酒類,絕對不可碰,含有酒精成分的藥膳也要避免。若想吃點魚,也只能挑選新鮮魚類,以清淡的方式烹調,不可加酒。

乾癬患者少熬夜

羅永欽醫師提醒,精神過度疲勞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乾癬復發及惡化,所以患者要避免熬夜加班,並且在晚間10點以前上床休息,讓血液回流肝臟,進行解毒。若患者從事夜間工作,必須熬夜,也要盡量保持作息規律,一下班就立刻回家休息,讓肝臟獲得充分休息。

乾癬患者皮膚怕風也怕冷,要做好保暖。即使天氣熱要吹冷氣,溫度最好設定在28度,不要太冷,以免皮膚太乾燥,導致症狀惡化。約有一成的患者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引起惡化,因此要避免晒到強烈陽光。

=======================================

 

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亦作自體免疫問題,是一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就是正常的免疫能力下降,而異常的免疫能力卻突顯的一種問題。

所謂異常的免疫能力,就是認友為敵,把自己身體裡本來不是病毒細菌的東西,當成病毒或細菌來攻擊,希望將之驅出體外。人體內免疫系統的抗體原本是針對外來的抗原或體內不正常的細胞(如腫瘤細胞)進行攻擊與清除,是保護身體的一種生理機制。但在一些情形下,免疫系統可能會產生出對抗自己身體內正常細胞(甚至細胞內的各種正常組成部份)的抗體,造成不正常的過度發炎反應或是組織傷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造成疾病。這些認友為敵、攻擊不該攻擊對象的抗體,便稱為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y,亦作自體抗體)。

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這些自體免疫抗體的成因是什麼。自體抗體所攻擊的,大都是細胞核,或是細胞裡的其他目標。隨它們攻擊目標的不同,有攻擊「染色體」的,有攻擊「(雙鏈)DNA」的,有攻擊「RNA」的,還有攻擊「ENA」的,等等許多種。由於不論「染色體」還是「(雙鏈)DNA」還是「RNA」,還是「ENA」,都是構成細胞與我們身體必要的元素,所以免疫系統一旦將之視為仇敵,不斷地攻擊,就會造成我們的細胞與器官遭到破壞的嚴重後果。

事實上,由於自體抗體攻擊的對象極為細微、複雜,所以自體抗體的種類也極為繁多。以攻擊「ENA」的抗體,也就是所謂的「抗ENA抗體」(Anti-ENA Antibodies)而言,就可再細分為「抗Sm抗體」、「抗SS-A/Ro抗體」、「抗SS-B/ La抗體」、「抗Scl-70抗體」、「抗RNP抗體」等多種。

一種抗體,可能形成多種不同的病症。譬如說,「抗SS-A/Ro抗體」可能導致「乾燥性綜合症」,或者「紅斑性狼瘡」等等。

一種病症,也可能是由各種不同的抗體所導致。譬如說,「紅斑性狼瘡」可能是「抗SS-A/Ro抗體」所導致,但也可能是「抗Sm抗體」、「抗SS-B/ La抗體」等等所導致。

由於自體免疫的徵狀往往都有軟組織關節疼痛的問題,而軟組織關節疼痛又名風濕,所以許多醫院中的「自體免疫科」又名「風濕免疫科」,而這些與「風濕」無關,但病徵近似的免疫毛病則被歸類為「類風濕問題」。

  • 乳糜瀉(Coeliac disease)
  •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舊時稱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
  •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SLE,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 修格連氏症候群或乾燥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
  • 多發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
  • 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 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
  •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類風濕性關節炎(RA,Rheumatoid arthritis)
  • 再生不良性貧血
  •  

    ==================================================================

     

    3醫學獎得主

    揭細胞傳輸系統

      2013/10/07 22:18:00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學者羅斯曼和謝克曼,以及德國出生的居多夫今天榮獲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3人因發現荷爾蒙、酵素和其他重要物質如何在細胞間傳輸而獲此殊榮。

    美聯社報導,諾貝爾委員會秘書韓遜(Goran Hansson)說,他們的發現有助醫師診斷嚴重的孩童癲癇與免疫缺陷疾病。科學家希望,這項研究未來能幫助醫學界對抗更多常見的癲癇、糖尿病和其他新陳代謝異常等疾病。

    韓遜說:「想像數十萬人在許多條長達數百英里的街道,他們要如何尋找正確的方向呢?巴士什麼時候該停下、開門,好讓他們下車呢?」

    他說:「人體細胞也是類似情況,要在不同的細胞器間尋找對的方向,然後傳輸至細胞表層外。」

    路透社報導,諾貝爾委員會說,3位獲獎科學家為神經疾病及影響重要器官的疾病方面,帶來重大影響。

    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發表聲明說:「倘若沒有這套精密組織,這些細胞傳輸就會陷入混亂。」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羅斯曼(James Rothman)、謝克曼(Randy Schekman)和居多夫(Thomas Suedhof)的研究,揭露了細胞貨物會透過一套精密控制系統進行傳輸。」

    這套傳輸系統極為重要且敏感,一旦調控機制出現錯誤,可能就會導致死亡。

    委員會在聲明中說,他們的研究揭露,好比如何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生成胰島素並將其釋放到血液中。

    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兒童腫瘤臨床教授韓特(Jan-Inge Henter)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些出色的研究,在了解人體以及神經系統、糖尿病和免疫失調等多種器官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性。」

    3位諾貝爾得主致力研究「囊泡」系統,細胞藉由這套系統吸收養分、運輸物質以及釋放荷爾蒙和生長因子等化學物質。

    韓特說:「對許多器官來說,這套系統非常重要。」

    他表示:「我們一直都知道神經細胞間的傳導信號相當重要。人體擁有幾十億個神經細胞,它們必須互相聯繫,而通訊的方法就是透過囊泡輸送系統。」

    韓特說:「現在,我們明白這對糖尿病等疾病來說同等重要,因為我們知道胰島素是經由這些囊泡釋放,免疫系統也是由這些囊泡運輸機制所調控。」1021007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黃文彥/台北報導】

    美國生化學家謝克曼因研究酵母蛋白在細胞傳遞及機制,與其他兩位學者共獲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國內中研院院士王寬表示,由於謝克曼等人的研究,可以讓醫界可以瞭解胰島素細胞是如何分泌胰島素、以及神經細胞如何與外界進行溝通,此舉對所有疾病的發生與治病機轉帶來深遠的影響,進而對癌症治療的標靶用藥也有啟發作用。

    美國籍的羅斯曼(James E. Rothman)與謝克曼(Randy Schekman),以及德國出生的居德霍夫(Thomas Sudhof),以研究細胞內的囊泡傳遞,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國內學者認為他們的基礎研究,對於解釋細胞訊息傳遞,功不可沒。

    國際情報公司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日前預測的獲獎名單,包含研究基因表現的英國學者柏德(Adrian Bird)以及細胞自體吞噬的美國學者凱來恩斯基(Daniel Klionsky),甚至還包含發明乳癌標靶藥物的美國學者史萊門(Dennis Slamon)。

    然而台北時間昨天傍晚5點30分,今年諾貝爾醫學獎,最後還是回到構成所有生物的基礎單位─細胞的基礎研究上。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囊泡是細胞傳遞蛋白質的重要路徑,細胞也同時透過囊泡,與其他細胞傳遞訊息。

    細胞能夠生成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透過細胞內的胞器,包含內質網、高基氏體進行加工,然後再透過囊泡,慢慢傳遞到細胞表面。

    事實上,就連細胞外面的訊息,也是透過囊泡來傳遞。

    由於囊泡的作用,張雯表示,細胞產生的分子,例如生長激素,才可以透過囊泡傳遞到細胞內外其他地方,「這是細胞內最基礎運送貨物的方法。」

    「就像是公共汽車大眾運輸網一樣。」張雯形容,可以把囊泡想像成一台公車,而細胞內的各個胞器,就等於是公車站,蛋白質則是公車上的乘客;她說,公車抵達每站都要得停下來,細胞內就是利用這種運輸系統來傳遞貨物。

    然而,這只是細胞內最基礎的運送貨物方法,張雯表示,有些蛋白質不一定需要囊泡;她說,可以想像有些蛋白質可以搭飛機、坐火車,「但公共汽車是最基本的運輸網絡。」

    換句話說,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發現細胞如何在正確時間,把蛋白質送到正確地點的機制,解決細胞如何運送貨物的謎團。

    ===========================================
     

     

    最近因為家人及朋友的親戚生病的關係,

    開始對自體免疫疾病感到興趣.

    自體免疫疾病好像很難治癒,幾十年來,

    西醫只能症狀控制,一直要病人吃類固醇,

    免疫抑制劑,甚至要化療或切除脾臟等.

    好像只要能保命,

    生活品質因副作用變的很差,可惜也別無良策.

     

    最近的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出爐,

    老娘相信醫學界能進一步破解自體免疫疾病的謎團,

    找到治療的新契機,

    讓自己的免疫系統不要再攻擊自己的好細胞,

    敵就是敵,友就是友,別再打自己人啦!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Makuhan
    人氣(9,007) | 回應(4)|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健康保健養生 |
    此分類下一篇:台大醫師罹癌率 較一般人高15倍
    此分類上一篇:鋼鐵人醫生

    其石山人
    網上有一篇《靜坐對大腦和免疫功能所造成的改變》研究論文。可惜無法轉貼網址上來,有興趣的話,請Google一下,就能找到此篇論文。
    2013-10-10 13:19:39
    版主回應
    謝謝山人指點。
    2013-10-10 16:20:11
    (悄悄話)
    2013-10-10 23:35:42
    (悄悄話)
    2013-10-11 16:39:34
    (悄悄話)
    2013-10-11 16:41:1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