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11 20:55:06| 人氣25,6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五百弟子受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六)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酒,在佛經教誡中,這樣譬喻,「酒為毒藥,酒如毒水」。

酒,其實就是眾惡之本。

眾生貧窮苦難,需要人間要有愛心人,佛陀的教化,就是要啟發人人的愛心,諸菩薩入人間,就是要去帶動愛的力量去會合,去幫助貧窮苦難人。

修行,有這顆真如寶珠,人人著起了,「柔和忍辱衣」,對人間事,一定要忍,忍貪、忍瞋、忍癡、忍懷疑、忍驕慢。

五欲是出世五欲,出世五欲就是資助我們的法身,就是法,「佛之所樂」,佛就是覺,覺,「成就菩提」,這就是「五欲」。

出世五欲:

一、無量法寶:如意纓絡之財

二、無量相好:紫金光聚之色

三、十號具足:名聞十方之名

四、法喜禪悅:解脫自在之食

五、 寂靜大定:真常之定

學佛要很用心,人人身上都有一顆寶珠,不會拿出來用。人人修行都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佛同等智慧,與佛同等如來本性,但是我們都是用煩惱無明將它覆蓋住,要好好用心。

世間的五欲,只是身體感覺,要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住得好,衣食住行、名利地位。

時時「禪悅之食」,就是靜思修,要好好清淨心,要好好來思惟,修心,聞、思、修,戒、定、慧,這都是柔和忍辱衣。

菩薩就是要具備六種的方法,成為菩薩。菩薩六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修戒、修定、修慧,聽法,聞法,聞了之後好好去思考,思考之後好好受持,身體力行,就無法不知,無事不了!

佛陀不斷提醒教育,要往大乘的法好好用心,因為大乘法能夠發覺真如本性。

凡夫學佛,就是要學得回歸妙覺圓明真如。

同樣是一個人,是行善或者是作惡,是一個人的一念心,這個人一時的糊塗,一念心起,在人、事、物,看不開、不清楚,爭執,懵懂就犯了罪,造罪犯案,就失去了自由在監獄裡。

有一群菩薩入監獄去,將這些道理在監獄裡,時時去為他們,像水分,去滋潤們那一片乾燥的土地。

過去的錯誤,就是無明、煩惱造成的,清楚了,現在開始願意改過,發心立願,開始在裡面懺悔,改變人生習氣,一直到假釋,隨著這群菩薩,天寬地闊,投入了志工的團體,不論是環保,疼惜大地。

《法華經》十六王子這樣教這樣說,今生此世就是一直這樣一直來,一直到佛因緣成熟,娑婆世界成佛,再會遇,開始能夠隨因緣就來修行了。

佛陀的五百弟子,他們生存慚愧,也懺悔時間光陰空過,所以他們現在知道了,也開始佛陀為他們授記之後,自己很慶幸,表達了他們的心聲,他們也說:「慶今得解,愧昔不解」。

「諸過有四」,在這樣浪費光陰,無法體會佛陀的心意,法不能很了解,人群中有隔離,無法在生活中體會,這有四種過失。

「忘本願故」,忘記了塵點劫以前,累生累世與佛同世,與諸菩薩同世,諸佛菩薩都是把握因緣來教誨,但是生生世世,自己的無明覆蔽著,法有聽進去,卻是無法完全體解。

「樂小法故」,光是一直躊躇,徘徊在小法裡!

「得小足故」,得到小法,小乘法,自己就已經很滿足了。

當菩薩很簡單,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為眾生好,勸人善,為他們付出力量,無不都是菩薩的行為。

日常的生活,面對所造作,必定要好好用心,守在定中。思惟修就是禪,就是三昧的意思,一切無不都是在正思惟中的定,心要定,才不會因人因事亂了心。修行就是要修一念心,所以這念心,時時都是要,自我反省、照顧,要好好思考,對錯、是非要分清楚,這就是智慧。

人人本具的真如,智慧覺海人人都有,但是卻是忘記它了。

深藏在第九識裡,這八識的業力,光是在外面這樣緣,外面的境界所造作的,就是這樣歸納在第八識,七識、六識,與五根、五識,這樣外面不斷緣,這種維生,要生活,光是靠著外面五根,緣外面的五塵境,六識去那個地方,想要這個,想要那個,多麼的辛苦啊!

徘徊在小乘法中,明明可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天下眾生,偏偏只是獨善其身,守在自己的生活,每天為了生活多麼辛苦。

小乘的人,他只修到分段生死,「我知道,過去生就是這樣的因緣來此生,十二因緣道理我知道了,分段生死,過去、現在、未來,未來,我這時候不要再結惡緣,我能斷未來的因緣。」以為是這樣,不知道「變易生死」,只知道「分段生死」,有過去、現在、未來,他不知道一念心,這個「變易生死」,這個法,還不透徹。所以這樣「非圓滿之解脫」,這樣不是圓滿的解脫。

很多人修行就是停滯在小法,就是「四諦」、「十二(因)緣」法裡,那就是佛陀成佛之後,有十二年來講《阿含經》,十二年的《阿含經》,那就是完全說這些,「苦集滅道」的道理。

人人能成佛,卻是人人心覆無明,佛陀不得不用方便教法來開示,他生生世世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因緣成熟了,希望人人成佛。

這個路程,漫漫長夜,很長很長的時間,到現在「回心向大」。這麼長久的時間,過程這麼久了,幸好有法沒有全部損失掉,雖然退大,入於小乘教,還是一樣還有佛法,在我們的心中,現在已經佛陀慢慢再調教,現在已經回心向大。

滅度,滅就是滅除了,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種。

學佛,要有這樣很了解,〈五百弟子受記品〉人人,都是身懷寶珠而不覺知,才需要菩薩的教化。

法要入心,行在法中,菩薩大直道,要寸寸用愛鋪路,人人都是覺有情,牽引著有情來走入人間道!(2022.03.11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25,62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五百弟子受記品 |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五百弟子受記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