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24 21:27:33| 人氣12,9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七)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心看待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因為眾生都具有佛性,有佛性,就有成佛的可能性;可惜,眾生因為無明,這個無明遮蓋了人人,本具的佛性。

佛陀隨眾生的根機,說種種法,有五乘、有三乘。過去的四十二年,用種種方便法,四十二年後開始說大乘法。

人生若能夠知足,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除了福以外,還需要智慧,「黠慧燃燈照菩提」。

這大白牛車,白,這個「白」,就是一切色彩的本色。

本色,「即與真如本性淨無煩惱漏」。

大白牛真是勇健,有筋力,走路很平正,就如「四正勤」。這種「精進勤」,就是勤修諸善法。

四正勤 筋力平穩

精進勤 修諸善法

身口意行 正道業

步行平正 四道法

四正勤: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增長

未生惡令不生

已生惡令速斷

佛陀用大白牛車,在菩提道上穩健向前走,比羊車、鹿車好。若只獨善其身,只自己一個人解脫,這不是佛陀要教育的目的。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身體是一項最不乾淨的東西,也是最污濁的東西,卻是多少人為了身體的情、欲,所以造成了多少,人間家庭親情的悲劇。

佛的果地,就是佛陀成佛之後,這個「果」成也要有「因」,佛陀修行的因地是「因核」,那個很微妙那個種子。有種就有核,哪一顆果實之內,不是有那分成大樹的「因」存在?佛陀修行的過程,是這樣累生累世,粒粒的種子,就是累生累世修行含藏的因非常充足。

萬行,先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行」累生累世,「萬行為因」「能成之萬行為因」甘願走入人群中,去行六度,日常的行為要如法行中。

學佛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付出。必定要時時,「四念處」、「四如意足」、「四正勤」這個種子「因核」,才能夠透徹了真空妙有的「果海」。 

修行不是只要自己獨善其身,心要寬、念要純。寬闊純真的心,對著人、事、物,種種的包容,佛陀為我們一大事來「開、示」,而我們眾生,心若不開闊,就沒辦法「悟、入」。

修行,一定要「捨小取大實行道」身體力行。

法是是點滴點滴,潤濕人人的心地,法水灌溉慧命成長。

佛陀為眾生說法,小乘者只是求自身獨善其身,沒想到脫離了火宅,發現了大白牛車,可以自度度人,所以開始發大心,要來接受大法。

學佛、修行,必定要經過了種種的道理透徹之後,穩定在應該向前走的道路,就是菩薩道。

學佛、行菩薩道,要先離塵。

離塵,就是要先撥開煩惱、放下煩惱。

菩薩一定要離塵垢,要遊戲人間,他人若是批評,也將之當作是遊戲,只要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

佛陀教育希望我們能夠超越欲,心的欲界,超越了心的色界、超越了心的無色界,完全都解脫。

付出無所求,這是佛教育菩薩的心懷,這就是「內修淨智慧」。

外修慈悲、內修智慧,悲智雙運才有辦法利益人生,利益本身增長慧命。

慈悲,就是布施、利行、愛語、同事,是「四攝法」,菩薩的基礎。(2022.01.24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2,96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八)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六)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