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19 21:33:11| 人氣15,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菩薩道其實是很廣、很直,真正要有覺悟。

若是覺,則所站的方向就正;而若是迷,一念偏差,迷失了,那個迀迴的路,就是彎彎曲曲。

學佛,就是要與佛一樣,入人群中。心,方向必定要正確,心向若正確,路就不會偏差。

學佛,必定要正知、正見,才有辦法將心契入佛的心。要,「解佛心契諦理」,真諦的道理。學佛「大悲心入人群」。

要成佛,必定要修福、修慧兩具足。

非洲,在那個地方,人人真的是貧困,人種就是被人輕視,在這樣的生活中,卻也是有一群菩薩,將法傳到那個國家去,從臺灣有一群的菩薩,在那裡地方,在那裡雖然在做生意,因緣會合,用這種的因緣引到南非,將臺灣的愛,就這樣帶過去。

十幾年的經營,就地的菩薩已經浮現出來,有人、有力,所以今年的冬令救濟,除了辛巴威、賴索托,還有史瓦濟蘭、還有莫三比克,這樣五個國家,將臺灣的白米,在那個地方分配。

像臺灣,看,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多少愛的力量、愛的種子、愛的精神,就是從這個地方,這樣不斷不斷擴散出去,不斷向全球去布善種子,這就是那個心。

為什麼要付出?在人群中見苦知福很滿足。「足」就是有餘。所以還有力量可以去幫助人,不論是體力,或者是物資的力量,願意付出、付出,這就是人間的美,美在那分愛的能量,能量,這就是愛的力量。

成長慧命,這是報「三寶恩」。

過去有一位年輕的和尚,去到一個大叢林裡,他向著儀山和尚求,要在他的門中學法。

這位儀山和尚歡喜、接受了,將他分配在澡堂,就是浴室,他要負責燒水、供應水,讓人能洗浴。

有一天,儀山和尚進到浴室裡,水很熱,這位年輕的和尚,趕快去提一桶水來,倒下去。「夠了,不必倒完。」停下來,水溫剛好熱,不過提進來的水還有剩,他就隨手將剩下的水倒掉。

儀山和尚很不高興,就說:「你可知水是多麼重要啊!」這位年輕和尚回答:「不過剩沒多少,所以我就把它倒掉。」

和尚就告訴他:「哪怕是滴水,都很價值。你這一滴水若去澆花,花有所得,一滴水,對花草來說,也是很重要,你這樣就倒掉,水沒有用,變成廢棄了,花草沒有受到利益。這滴水,變成了廢棄掉的水,一滴水,那就是,虛空需要它,大地需要它,人類需要它,花草需要它,你怎麼能說少量的水沒有用呢?」

從這樣開始,這位年輕的和尚,在這裡他體悟到,水,用心去想,一直終於體悟了:「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沒有感覺之中,不能缺少的東西。」就這樣開始,他改名了,叫做「滴水」。

滴水可以應萬物!滴水能夠包容萬物,能夠遍滿虛空。

所以學佛,真的是簡單,用直的心,因為菩提道直。

慈濟人的故事,聽起來實在是很平凡,不過人人若能夠這樣,人生應該轉變,轉迷為悟不困難。

臺中一位張居士,他在我們二三十年前,我們臺灣的經濟開始,一直像直飛一樣,生意很好做,他在做生意,每天每天只要做半天,全家的生活很好,又可以存錢。

所以他說在那段時間,他每天都做半天,做半天的生意,這個半天要做什麼呢?染上打麻將、賭博等等,從中部賭到南部去。

他的哥哥在南部覺得弟弟這樣下去,不行,唯有將他帶入慈濟這條路,他才有辦法改,就和他約定,在高雄正好有一群遊覽車,十輛,要到花蓮。

那時候是林居士,高雄林居士很會帶遊覽車,每一輛遊覽車,他都輪流去說話,甚至交代帶車的人,也就是不要讓人休息,在車上是最好的說法、心得分享的時候,他就是在其中裡面的一部車,來到花蓮看到慈濟,精舍裡面是如何生活,醫院是如何蓋。跟著大家。

那時慈濟醫院才第三年,正好遇到三周年慶,因為我們還有還未完成的工程,就是要建學校,所以大家在三周年慶,在那裡發心,各人舉手,未來的工程,我要捐多少;未來的教育工程,又是要捐多少。他在那裡,他感到很感動,所以向他的大哥說:「若這樣我回到中部,我們開始我來試試看,我也有很多朋友。」

所以從這樣開始,回去見到人就說慈濟,開始勸募。那時候勸募到幾千元,他就很高興;去到臺中分會的時候,看到有慈誠隊,就是有師兄也就是來繳錢,有他自己發心的,也有很多人委託他的。「哇,幾萬元呢!」所以他覺得:我以為幾千元就很多了,好啊,「輸人不輸陣」,這樣,我有的是時間,所以我就用時間和你搏。

那就開始不賭博了,他將這個時間,到處去說他的見聞,來花蓮看到醫院,有的人聽到,說:「世間哪有這樣的?」他說:「我幫你出錢,帶你去花蓮。」

就這樣,就是一個、一個,一直帶過來,一次、一次,他一直都很感動。所以從這樣開始,他覺得:我若既然決心要做慈濟,我們一定要將這個法入心,我應該要多聽師父的法,我們應該要再瞭解更多,精舍生活的精神,要再去體會更多,慈濟到底做什麼事情,這樣我才能夠應付,人家提出來的問題,我能夠回答。

就這樣開始,錄音帶一直聽。不論講哪一部經,他一定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聽,心就是在法中。早上在做生意,看到客人,他除了生意的買賣,接下來的時間,人家如果交接之後,他就開始與他分享:「我聽到的錄音帶,師父是怎麼說,人生是怎麼樣。」在做生意的場合,還是同樣在轉法輪。

有時候,他的車上放著(慈濟)月刊、錄音帶,他若是開車在高速公上,要過收費站時,要給人錢那時候,順便就說:「我這本月刊給你看,拜託。」車子後面,大家在按喇叭,所以他也是說:「你要看哦,拜託。」車開了,再向前走。這種的熱誠,這種法入心,這樣的精進。他不只是自己有所得,他的會員不斷增加,一直到,一個月收十幾萬,這樣才開始接受培訓了、接受授證。

他的故事,看起來是這麼平凡,不過這念心轉變,一轉,心輪一轉,法輪轉,人生完全轉了,。二十幾年如一日,這就是解悟。

佛陀說:「頭目髓腦悉施人」。

在苗栗縣,有這樣一位四十二歲,才是壯年的人。這位廖先生,有弟弟在臺北,他的家庭是務農的家庭,這個大哥就守在農業裡。有一天,騎著摩托車,不知什麼原因,怎會跌到水溝裡去,撞得很嚴重,醫師就宣布已經是腦死了。這個母親,接到這個訊息到醫院去,非常的悲痛。弟弟在臺北接到通知,趕快趕回來。在醫院裡聽醫師一直解說,知道回生乏術,無法再救回來,但是腦死,氣還沒有斷。

這個母親就向小兒子說:「有辦法讓這個生命,能再延續下去嗎?常常在看大愛節目,有聽到這樣的訊息,可以捐器官。」

弟弟就說:「母親有這種的心,很不容易。我們趕快轉院,轉到臺中慈濟醫院。」就這樣,透過了社工,和我們的器官捐贈小組,趕快聯絡,分析之後,雖然是腦死,但是他還可以捐,捐心瓣膜、還可以捐血管、還可以捐眼角膜、還可以捐皮膚、還可以捐骨骼。

弟弟、母親同意了,在很悲痛中,簽下了將他的身體,可以用的東西全部用。這樣也可以,心瓣膜和血管,捐給臺北的榮總,又眼角膜捐給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就捐給臺大,還有骨骼,就是我們自己醫院慈濟醫院,還有臺大醫院。這樣總共加起來,可以延續在五十多人的身上,讓他們延續生命的功能。

佛陀的智慧,在二千多年前就這樣說,行菩薩道,身外物的付出,還要身體有用的東西,還是可以捐,「頭目髓腦悉施人」。這佛的智慧,這個智慧是人人本具。看看那位母親、這位弟弟,他只是在媒體上了解人生的最後,還能夠遺愛人間的機會,就很願意自動趕快要捐出來,這不就是智慧嗎?

佛道真是很不可思議,很深、很難得解,理解,但是佛陀他用「方便隨宜說」,經過種種方法、譬喻、言辭,讓我們瞭解:原來是這樣。

我們應該走什麼路呢?「道者,路也。」那就是菩提道。佛所說的經典,歸納到最後,在《法華經》那就是一乘實法,這個法那就是菩薩法,所以叫做「教菩薩法」。

菩薩,菩提薩埵,那就是覺悟,覺有情者。菩薩道,或者是菩提,就是覺悟的道路。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智,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這叫做「正遍知」,方向很正確、很普遍。

生活中,每一個時候待人接物,無不都是佛法。只要將佛法,用在與人接觸中、用在做事的當中,這無論何時都在佛法日常中,這就是「學而時習」。「學而時習得法樂,法在行中得自在」。

人生,沒有一天,不是在行蘊中遷變,所以無明、煩惱,就是受這種遷變的法牽引著,人間有這麼多顛倒亂想。

佛法在這個時候產生,要用法來治顛倒亂想,回歸那「靜寂光中清澄地」。這是學佛的目的。

迦毘羅衛國,釋迦族,在皇宮的大花園裡,有一群的童子,都是六、七歲、七、八歲這樣的童子,這群都是王族,將近五百位童子,在園裡遊玩、玩耍。

其中有一位叫做提婆達多,在花園,看到小鳥在樹上,他就用一支箭,對準那隻鳥,就射過去,那支箭射中了那隻小鳥。小鳥帶著傷和那支箭就這樣飛。

掉下去在另外一群童子的面前,其中,有一位叫做悉達多,悉達多太子,也是在童子群中。忽然間看到這隻小鳥,身上一支箭,他悲心起,把牠撿起來,趕快用藥敷牠。

提婆達多就一直跑,跑到悉達多太子的面前,伸出手來:「這隻小鳥是我的,是我射的,還我。」悉達多太子就說:「這隻小鳥是你射的,牠若是死了,我可以還你。不過,牠是我救活的,我不能還你。」就在那個地方在爭執不休。

這群童子的老師,這二位長者來了,到底是什麼事情?將這些事情說出來之後,這有智慧的長者判了這個道理:小鳥本來在空中飛,射殺牠,那就是一分傷害生靈,救牠是順人性。這種,天地有好生之德,所以就判悉達多太子有道理。

從此開始,提婆達多那個心的結,那個恨就在心裡,一直、一直輾轉到現代,在佛教中,是婆達多破壞佛法、破壞僧團。

這個緣不斷延續、糾結下去,不過,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到了在《法華經》在授記,他還是心寬念純,同樣人人本具佛性,總有一天,提婆達多,也會覺悟的時候,所以在授記的當中,也為提婆達多授記,將來可以成佛。

自性覺,就要看怎麼學?若是及時用心,對的,我們要用心精進,一心一向,那個方向不去偏差,用心精進,精進走的人,就先到達。其實,人人都走得到,能夠走到我們回歸真如覺性,要看時間長短而已。

所以「學而無學」是「自性覺」。佛陀在《金剛般若經》也是這樣說。

「無學」就是無漏。已經該學的,佛陀所說的道理,很透徹清楚、分明,能夠接受、體會。

「學」與「無學」,「學」者是「有漏」,「無學」者就是「無漏」。有漏、無漏,最重要就是要修戒、定、慧。(2022.01.19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5,26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