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8-08 21:50:29| 人氣2,6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藥草喻品讀書心得筆記(三)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千多年前,佛陀應化人間示現生老病死修行成佛,無非就是要渡化世人脫離三界火宅回歸如來本性,畢竟人人都能成佛只因「無明遮蔽」程度深淺不同而已。

「苦」就是從煩惱累積來的,累積得讓我們由不得自己,製造業力,來回六道四生,所以佛陀就告訴我們「四諦法」。

身在富貴修道難,親情物欲的追求,往往讓無明造業層層糾纏不情,苦上加苦。所以佛說「四諦法」就是要讓我們斷煩惱,脫離三界脫離五道,讓我們斷盡煩惱。

世間一切都是在苦中,迷者在苦中作樂,覺者在苦中說法。「十二因緣」「六度」在佛法中都是簡明扼要,但在這末法時劫,印順導師常說不要研究佛學要瞭解佛法,慈濟宗門是行的宗門,證嚴上人強調「做中學學中覺」從「行」直接體悟覺悟。

靜思語說:「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是人生四寶。」畢竟明白放下更勝於放棄覺悟的人,方能擁有這佛法生活化的四寶。

佛弟子中名叫迦葉者至少有五位,其中大家最清楚的就是「佛陀拈花 迦葉微笑,修苦行的頭陀迦葉。

佛佗瞭解眾生根基不同,《金剛經》說,佛陀明白眾生心的內心深處,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剎那間八萬四千念頭,眾生該如何把握善念修善?證嚴上人常說多用心做就對了。

正因眾生根基不等,因此佛陀以譬喻演繹出《五乘法》五戒、十善、四諦法、十二因緣、六度。

不同的根基依不同的理解用心於修行。回歸到人人本據的真如本性。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說明了佛法的相傳就在一拈一笑之間罷了。但眾生累劫累世無明遮蔽著實難與明白。

在末法時劫的今天,靜思語能將佛法生活化讓眾生開悟。

佛陀演繹迦葉的慈悲,再再說明了「沒有窮到無法幫助人的人,再窮的人都有能力佈施造福」也如靜思語說的,天下再窮的人都能佈施造福。

當年還是學生時,曾經讀過當開始有「農業耕作」發生時,自然生態就開始受到破壞,但早年的農業開發「量」不大,大地生態也有足夠的自然力量達到新的平衡。

但是在所謂科學昌明的現代,因為蓄牧開山闢地已經是易如反掌。當大地一遍無際的牧草或同一種人類食用的作物發生時,所謂的生態平衡已經是天方夜譚中的天方夜譚了。

所謂的牽一髮動全身,當今的人間畜牧所需的飼料作物所需更甚於人類的糧食栽植,除了農作造成的生態變化,所謂的農場開發更是自然生態破壞的因子之一,緊跟著農藥使用,引水灌溉,農耕機械的進步,各項科學的昌明…最終結果,人類就是自取滅亡。

佛陀以藥草譬喻,要人類從感恩著手修行,要知道天地萬物,共合在大地之上,供應給人類,所以人類日日要感恩,天之五大覆蓋,地之能載。我們要用心。

近來上人不時提及「大哉教育」人類若不吃動物,大地農作生態將發生轉機的改變,附生於動物的病毒感染人類的機會就趨零發展。

植物是無情眾生,今天砍了它明天它會再生甚或增生,但動物今天殺了牠,一條生命就此消失,人類也只一餐的溫飽而已,但隨後而來的殺業回報卻是可怕的存在。

密就是覺悟的真情。

釋尊應化人間示現了生老病死和修行成佛,正是對眾生示現,只要是人用心修行就能從人成佛,同時也以三藏十二部演繹不同根基的修行密法。

慈悲的佛「雲能覆陰」,依眾生不同根基給與深淺不同的慈悲開示,如同天空的雲能遮敝陽光更能落下及時雨滋潤大地。

眾生因無明的遮蔽失去如來本性,往往無法悲智雙運,於慧命的成長多有竹籃提水的困擾。

佛陀以清淨的如來本性,如雲雨變化演繹深義教化眾生,如此的慈悲則喻為「意密」。

佛陀更用種種譬喻言教,為眾生說法,「口密」,就是口的真理,成長我們的慧命。

因此,「密」有三種,有佛「身密」,有佛「語密」,有佛「意密」,也就是身口意三密。

科學界曾說印度是世上數學最有深度的國家,人們常用的阿拉伯數字,大家怎也想不到是印度發明的!

這種十進位的數字,用於所謂「三千世界」那將是一組天文數字,於法的宣說演繹或許徒增複雜糾纏,於法則更難理解。

那什麼叫做「三千」呢?這千進位的算術,就是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所以,三個千,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的智慧,道理,所了解的,就如密雲一樣,高高在上,在天空中,他可以體會了解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雲喻佛身,應無所住」。

佛身一樣與我們人身,「應無所住」,到底是在人間嗎?

佛陀的慈悲是應十法界,應六道、應四生,他是哪一個地方,眾生未度、未成,他就應那個世界去了。

所以,這就是道理,稱為「雲彌布」。

「密」就是「妙應身」,就是應哪個世界,道理就到哪裡去,這是佛的智慧。所以所謂「遍覆三千」。

就是說「佛身普應,如雲遍覆」。無處不在的法,佛陀的真理已經給我們了,像「密雲彌布」,滋潤我們的心,(如)下雨,潤澤我們的心。

佛遍住法界無處不在,佛法也無處不在。《金剛經》說,說佛法即非佛法是佛法。佛法人間化的慈濟世界,生活中無一不是佛法,因此如同靜思語所說:「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腳做好路。」在「做中學學中覺」無一不是增長慧命的修行。

近日更生日報指出,慈濟捐贈疫苗大約五十億的成本支出,慈濟沒有生產事業,這嚇人的五十億在上人慈悲心下發生也將於人間實現,多日以前深知慈濟很「窮」的老菩薩,正因「心想好意」來到門前……

 

委員在家嗎?

蒼老的聲音:「委員有佇厝無?(閩南語,委員有在家嗎之意)」,再一次出現在耳畔。

每每從媒體聽聞到慈濟救災賑災的消習,雜貨店的老頭家娘總是從街頭穿越巷弄來到門前,為的是要付出一分心力。

「阿桑,委員柱好出門去啦,有啥米貴事?(閩南語)」

「電視講慈濟欲捐疫苗,我嘛袂出一點力啦…(閩南語)」

「阿桑感恩啦,但是這擺慈濟捐疫苗無設幕款的專案啦…(閩南語)」

老菩薩口罩後透露了失望的眼神,正待轉身離。面對老菩薩再一次的喊著感恩時,有著哽咽的不捨。

一時間委員正好騎機車回到門口,大聲喊著:「菩薩來坐啦…」

委員柔聲的對老菩薩說明,還有一個大福田「國際賑災」專案:「全球共善」-善款是用在台灣和全球防疫上面。

聽到委員的說明,老菩薩高興的從口袋掏出一疊千元大鈔說:「災難這麽大,救災人人有責。除了原先我的2000元又跟兒子、媳婦、孫子、孫媳婦等募了5000元……」此刻老菩薩眼中法喜的光芒比當下的陽光更耀眼。

再一次喊出感恩時發現,自己是哽咽的,眼前的影像竟然被淚水模糊了…。

台長: Tellme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