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5 04:00:00| 人氣1,8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難:從馬航到復航,台灣人情感差很大!】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同樣是空難,今年以來馬航二次空難,台灣媒體均大幅報導,但多數台灣人並不特別感到哀悽(即使失蹤的那架馬航班機上有不少中國人,且中國媒體與官方均高度關注);台灣網友網路上對這兩次馬航空難,談的話題也大多是在扮演偵探,追查真兇。
 
這兩天,輪到台灣自己發生空難了。儘管死亡人數仍無法與馬航類比,但全台灣各地莫不聞嘆息之聲,媒體也大篇幅以悲慟角度報導。
 
復航空難vs.馬航空難,台灣人的反應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
  
眾人皆知的原因解釋,就是「馬航空難是別國的事,而復航空難則是我國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同胞情感」。馬英九執政這幾年下來,台灣人對中國人的「同胞情感」,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逐年下降。
 
台灣人對中國,並不是完全沒有同胞情感;其實在扁政府時代,這種同胞情感還高於馬政府時代。台灣人對中國的同胞情感,自2008-05-12川震那時達到高峰,捐款也非常大方。但是在此之後,中國政府對台灣國際空間打壓等等這類事件,一點一滴逐步消解掉台灣人對中國的同胞情感。儘管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使兩岸人民往來更加頻繁密切,台灣投資中國的金額也屢創新高,但種經貿與觀光交流的緊密性,無法轉化為台灣人對中國人的同胞情感。
 
同樣地,中國內地百姓對台灣發生的一切,也沒有因兩岸經貿觀光的緊密而提升多少關注度。儘管習近平對台灣復興航空空難表達哀慟,但中國民間百姓、中國媒體,對此事的關注度,基本上還是相對冷淡許多,遠不如第一次馬航失蹤時那樣,當成自己國家的空難來關注(在那次馬航失蹤班機上,有154名中國籍乘客)。這說明了,即使在中國百姓與中國媒體心目中,實際上也日益默認「台灣其實是另一個國家」的現實。
 

想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國人民之間,彼此的經貿、觀光、與文化交流有多麼密切吧!但這樣頻繁密切的交流,卻似乎完全無助於化解這兩大民族間長久以來的恩怨!哈瑪斯或以色列軍方,基本上都不太珍惜對方「平民」的生命。「殘忍行動」有時甚至成為雙方角力時「故意選擇」的手段。
 
太陽花反服貿運動獲得多數國人肯定,證明了多數台灣人並不認為台灣經濟有進一步與中國經濟緊密連結的必要,反而更擔憂這樣的連結會導致台灣面臨更多國安、社會、經濟、民主、文化...等層面的危機。因為台灣人民明白,來自中國的「殘忍行動」隨時有可能發生。
 
中國政府以為透過收買台灣媒體可以達到美化中國形象的目標;但台灣人民對此的認知卻是:「你連我的媒體都要收買,足證你對我的敵意有多麼嚴重!」

這麼說的另一證據是,香港人民同樣沒有因中國政府對香港媒體的掌控,而對中國政府盲目信任。從基本法23條事件→反國教事件→佔中.....等等,中國政府對香港媒體的掌控力度一年比一年強,而經濟掌控程度也越來越高;但香港人反中的情緒卻也一年比一年高漲,甚至連以往少有人談的「港獨」聲音也越來越大。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香港、台灣都沒有因與中國更緊密的經貿交流而對中國產生更多認同?

其實這問題應該反過來思考,認定台港與中國之間會因交流緊密而增加台港在政治上對中國的認同,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的。
 
交流頻密有助於雙方人民更熟悉彼此,然而,熟悉不等於了解,更不等於體諒;因此也就不等於能放下敵意。相反地,在交流過程中,某些雙方的基本矛盾卻會更加凸顯出來。
 
如果基本矛盾克服了,可稱為「磨合」;若不能克服,則「分道揚鑣」是必走的路;如果連分道揚鑣都無法讓彼此互相尊重,則雙方就可能陷入「勢不兩立」的戰略困境當中,甚或「誓不兩立」的深仇大恨當中,無法自拔。
 
之所以造成「勢不兩立」的困境,往往是主事者不計後果與代價,執著於某種立場而造成的。例如中共對十幾億人民數十年如一日洗腦宣稱,只要台灣宣布獨立,中國將動用武力攻打台灣;甚至還通過反分裂法來彰顯此種意志;如此使中國自己陷入被動的戰略困境。
 
比方說,將來某一天,假設中國內部爆發嚴重動亂,陷於分裂,使中共窮於應付,則台灣趁機宣布獨立是很有可能的;此時中共如果明智,應該拉攏新成立的台灣國政府,避免台灣與中國內部反共勢力結盟對抗中共,才是上策;但中共數十年的「反台教育」使中共自己陷入不得不與獨立的台灣國為敵的窘境;這就必然會把台灣逼到與中國內部反共勢力結盟合作以對抗中共才能求生存的態勢。
 

至於雙方若會陷入「誓不兩立」的深仇大恨,原因往往是毀滅性的暴力行動所引起的。通常的情況是,其中一方想要分道揚鑣,另一方卻不准許,因此而爆發「統獨之戰」。戰爭結果就是有一方被消滅了,至少是打到一方已虛弱不堪,無力反擊為止;如果這兩種情況都沒發生,戰爭的僵局只好持續下去,戰爭就會長期化,(如同烏克蘭西部與東部的情況)。
 
在現代社會,戰爭本身所造成的人命死傷和經濟萎縮,必然使戰勝者與戰敗者雙方皆輸,沒有贏家。而且更糟的是,戰勝者自以為戰勝後就輕鬆了,卻很少有遠見能料到戰敗者的「民族仇恨」因此而大幅累積,根深蒂固,經年累月,形成未來化為恐怖主義報復戰勝者的種子。
 
一旦陷入「誓不兩立」的仇恨當中,則雙方無論誰有理誰無理,誰正義誰邪惡,誰是誰非...,長遠來說,雙方都必是輸家。(想想中共與疆獨人士彼此間的誓不兩立,如何激化成恐怖主義與血腥鎮壓互相推升的惡性循環吧!)
 
「誓不兩立」的雙方陣營,在數十年的博弈角力當中,有時也可能策略性地握手言和,降低雙方仇恨指數,甚至因此產生「和平紅利」,大大推升雙方經貿、觀光、與文化等各層面的交流,互相造福百姓。(比方目前的國民黨與共產黨、阿拉法特時代的以巴和談);

但長遠來說,如果沒能從雙方的基本矛盾加以解決,這種和平也只能是短暫的,而「紅利」也往往只是另一種矛盾的開端。例如,新疆維漢間經貿頻密,但漢人掌控了大部分經濟,反而使居於經濟弱勢的維族人更加不滿。又例如,兩岸經貿交流至今,只有財團和黨政高幹能受惠,卻加深台灣本地產業空洞化、拉低薪資且帶來失業危機;反而加深台灣人民對中國的不信任感。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是更明顯的案例。巴勒斯坦經濟高度依賴以色列,歐美各國甚至想利用巴勒斯坦的經濟增長來消解巴人對以色列的恐怖主義;但幾十年努力下來,巴人對以色列的武裝鬥爭並未因經濟增長而減少。
 
數十年來,以色列用盡各種高壓與懷柔手段想要壓抑巴勒斯坦反以勢力;但所有的手段均告失敗。只要「以色列是在原屬巴勒斯坦的國土上建國」這個基本的歷史矛盾不解決,巴勒斯坦人永遠會因「國土被侵奪」而感到切身之痛,對以色列的仇恨就不可能根本化解。
 
同樣的道理,新疆維族人與西藏藏族人,均不會因漢人的經濟投資而減少對中共的敵意。而中共出於恐懼,又不可能放棄對疆、藏的高壓統治,於是,「誓不兩立」的惡性循環,無法化解。
 
也因此,回頭過來觀照兩岸。假如兩岸之間因統獨問題爆發戰爭,則無論哪一方獲勝,雙方的仇恨基本上都無法消弭。假如台灣戰勝,必然也付出龐大的人命死傷代價,這筆帳仍會算在中共頭上,而中共死傷眾多軍人卻還打不下來,同樣會因此懷恨在心,隨時準備重新再來打一次。而假如中共戰勝,則台灣軍民除大量死傷外,中共接管台灣的過程也不可能順利,很可能如同一八九五年的日本那樣,要再面臨一次全台各地游擊義勇軍奮力抵抗的「乙未戰爭」。
 
 
清領時代的台灣,號稱「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基本上就如同今天以色列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屯墾區那樣,是統治者頭痛的地區。
 
假如中國統一台灣的過程採用了武力,則這樣的深仇大恨,必會存在於未來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心目中;台灣人也因此必然發展出「恐怖主義」來對抗中國政府。在這個不對稱作戰盛行的年代,恐怖主義一旦發展起來,簡直就如背上芒刺那樣,必會給中國領導人帶來極嚴重的施政困境,更可能成為中國政權穩定的殺手。

 
簡而言之,假如台海問題不是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則對雙方長遠未來的後果,將十分慘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殷鑑不遠。而假如台海之間爆發戰爭,則台灣與中國雙方,將來要面對的,恐怕會是遠比以巴間更棘手的亂局。
 
中共對台灣局勢的誤判,使中共對馬英九採取了逼迫手段;但也恰恰是如此,反而驚醒了台灣人,促成中共始料未及的公民反抗力量。
 
從馬航空難到復航空難,看看台灣人哀悽程度的天壤之別,就可以知道,台灣人民已經在心目中,明確區分了自己的「同胞」是誰。
 



圖片來源:「冒牌生驚點語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InMyWordz


台長: 天光
人氣(1,893)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傳媒公器 |
此分類下一篇:【民意思維脈絡】從八成民調談起
此分類上一篇:【島嶼太陽花,如何迎向天光?】

(悄悄話)
2014-07-26 23:11: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