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9 06:48:10| 人氣1,3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點】公投爭論之核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三月14日,台灣政壇兩位傑出的才女精采的公投辯論之後,關於這個台灣地一次公投的理性論述可說幾乎已經充分呈現出正反雙方主要的論點。

本次大選最重要的議題「公投」在全台內部引起激烈的討論與爭辯,我認為這樣的爭辯對於台灣人學習民主政治的運作,是健康而且有意義的。

總結贊成公投與反對公投雙方的主要意見,可以發現雙方的論點如下:

【正方主要論點】(非指公投題目上的正方,而是指贊成或反對舉辦公投的這一方)

一、 公投是台灣人向國際表達集體心聲的最佳機會,利用總統大選的機會來凝聚共識,在眾多國際媒體注目下,能以最大聲量來傳達出台灣民主政治運作的現況、激烈而不失理性的辯論、多元開放而包容的社會印象。

反方的批評:這種混亂而無章法的公投,只是為了選舉而設計,不僅不能傳達出台灣的聲音給國際,反而是大聲讓國際媒體看笑話的的機會。

泊樓觀點:國際媒體與各國政府的觀察角度,大多著重在台海是否穩定?、台灣的民主是否健全?、台灣本土意識與大中國意識的消漲、台海問題對於國際戰略與國際利益的影響…這些屬於長期漸進的層面,而非如藍綠雙方所宣稱的那般具有短期嚴重性。也就是說,台灣的第一次公投,不必無限上綱到成為“台灣意志”的唯一呈現手段,也不必擔心因此讓國際或中共看笑話。因為國際媒體所注目的焦點,並不是今天你們台灣內部誰對誰錯,而是日後的你們是否還有可能回歸團結一致。


二、 假如320公投的投票率未達半數,國際上將解讀為台灣內部分裂,對公投無共識,不利於說服國際各國接受台灣堅決反對中共飛彈的論述。且中共會認為台灣人是怯懦的、不敢表達意見的、好欺負的,因而對台灣就更不可能讓步。兩道公投題目已經充分表達了對於中共及美國的善意,題目中無任何可能挑釁中共的言詞,因此也不會成為美國眼中的麻煩製造者。

反方的批評:美國因為國際反恐、北韓問題等事項急需中共的合作,因此這時候根本無暇處理台海的任何狀況。對於陳水扁一再製造意外狀況,美國政府已經非常感冒了!美國總統布希的強烈反對言詞、莫健的書信….,都是證據。一旦台灣失了美國這一靠山,對岸對於台灣才真正會有恃無恐,得寸進尺。

泊樓觀點:美國的對台政策有其一貫性,中共的對台政策也一樣有其一貫性,不論此次公投是否對於中共或美國有所挑釁或製造麻煩,最終都很難真正撼動其對台政策的一貫性。反而公投議題的拋出,卻是對於國內選民的政治認知產生巨大的影響。藉由正反雙方的交鋒論述,台灣人民得以學會以更全面、更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各項重大政治議題。「公投辯論」對於台灣人“政治理性”的增進,有極大的助益;甚至可以說,「公投辯論」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幫助,遠大過於「公投」本身。(此處所言之公投辯論,非單指行政院舉辦的公投辯論場次,而是泛指所有因為此次公投而產生的政治論述爭辯)


三、 陳總統宣佈發動公投是否違反當初立法院公投法的原意?此部份必須由日後大法官會議的解釋來決定,反方無權在這時候向人民鼓吹公投違法,未審先判。按照各國慣例,任何政策在尚未確定其適法性之前,理當尊重行政機關的政策與執行。

反方的批評:台灣並無主權被改變的立即危險,防禦公投的立法原意確定是被陳總統扭曲成為一個選戰議題。而一個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本就當被保障,人民有權針對心目中對公投的反對意見表達質疑。按照先進國家慣例,人民的反對意見不應是政府一再質疑的對象,反而行政機關才是必須是被媒體及人民質疑的對象。政府發言一再針對特定人民,有公器私用幫特定候選人助選的嫌疑。

泊樓觀點:所有的法律,至少都有所謂“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兩個層次可以討論。就程序正義而言,陳總統的防禦性公投與立法原意之間確實有所差距,但這差距是否已經到了“違法”的地步,有待更深刻的法學論述來闡釋。但就實質正義而言,立法院當初通過的公投法被贊成公投的人士稱為“鳥籠公投法”,這樣的公投法本身是否合乎實質正義?這本就有很大的爭議。贊成此公投法的人認為這樣的公投法可以防止總統濫權任意發動公投,反對的人卻說公投本來就是人民的權利,不應層層設限。而就更大格局的實質正義來說,公投本身是否能成為台灣人民展現堅決意志來抵抗中共飛彈威脅的“鐵盾”,能迫中共退讓?還是替台海局勢火上加油的“汽油”,最終將導致數年後的戰爭?這也許才應該是最重要的爭論議題。


【反方的主要論點】(非指公投題目上的反方,而是指反對舉辦公投的這一方)

一、 陳總統將公投故意選在320與總統大選合併舉行,顯然是為了拉抬選戰。陳總統執政四年任何一個時間若要推公投,若要硬推,難道還會推不成?可見台灣人第一次的神聖公投已經不再神聖,已經被陳總統的選舉考量給污染了。

正方的反駁:公投法到去年底才通過,趕在320合併大選舉行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而合併於總統大選舉行,能節省全民的選務成本。況且假如不放在320,而放在其他時間,例如二月份或四月份,這段時間與總統大選的時間依然接近,公投的爭議一樣會被與總統大選放在一起討論,到時候反方一樣會將公投的正當性說成是為了選舉。總統選誰是人民的自由,但台灣人應該從狹隘的內部爭議跳脫出來,用國際的大格局來看待這一次的公投。誰當選總統或許還是較為次要的問題,因為陳總統也說假如公投沒過,就算他選上總統也沒意義了。公投的投票是否具有代表性,投票率能否過半,才是台灣真正的勝利與失敗分水嶺。

泊樓觀點:就算綠營的支持者認為陳總統的公投也有選舉的考量,但因為陳總統是台灣之子,是尊嚴的代表,是正義的化身,而民進黨執政未久根基尚淺,因此陳總統有非勝選不可的壓力;此壓力在綠營支持者眼中,是一種為了正義而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因為陳總統若敗選,代表台灣意識的綠營將一厥不振,中共統戰將更加順利。是故綠營的支持者不僅不會覺得陳總統將大選綁公投是不道德,反而會覺得這是陳總統英明突破泛藍封鎖、突破國際能見度的睿智表現,是正義者的一石二鳥之計。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會發現泛藍批評公投是為了大選,這樣的說法不僅無助於減低對手的選票,反而有將自己邊緣化成為綠營口中之中共同路人的危機。


二、 公投的倉促導致許多問題浮現,例如公投的題目,顯然就沒有處理到國內對於兩岸局勢真正的爭議焦點。到底台灣人是否要接受一中?一中各表?一國兩制?獨立建國?聯邦或邦聯?談判時必須主權對等?…這些真正重大的爭議未能反映在公投題目上,因此現在的公投顯然是個無意義的公投。更何況這次公投題目並沒有將尊嚴“對等”的字眼寫進去假如對等談判的公投過關,等於要求政府必須一定要與對岸談判,且國際上會以為台灣人只要談判而不在乎尊嚴對等,中共更可以藉口要求台灣政府一定要與之談判。因此這公投不僅是無意義的公投,更是個投降的公投。


正方的反駁:談判的前提本來就是要對等,否則台灣政府與人民都不會同意,有沒有將「對等」二字寫進公投題目都一樣,人民的認知不會因為沒有這兩個字就認為主權可以不對等。而台灣既然是我們的國家,腳下的土地,其對於未來的政治路線或有爭議,但都不可能會有人支持一個喪失尊嚴與主權的談判,就算泛藍執政也一樣不會放棄對等尊嚴。故有沒有將“對等”字眼寫進公投題目並不重要。

泊樓觀點:朱高正曾說,「政治是高明的騙術」,雖然我不完全同意這種論調,但也承認這說法有幾分真確性。不過,人民關注的重點,不應在於政治人物是否“欺騙”,而在於政治人物如何欺騙才叫作“高明”(至少也要見容於社會,甚至要能替社會開創一些新局)。由此觀之,民眾對於政治人物之“信任度”的關鍵並非在於其言行的一致性程度,而在於其是否能創造出真正的集體利益。公投爭議的焦點在此,就成為「阿扁的騙術是否能藉由公投在國際困境殺出一條路?」這樣的現實主義思惟。也就是說,騙不騙已經是次要的議題了,台灣民眾真正在乎的,是這樣的騙,到底是能帶給台灣長遠而巨大的利益?還是帶來災難?也就是說,在綠營民眾心中,連宋的結盟其實也不算是純然的權勢交易,民眾隱約也能覺察到其背後隱含有「阿扁你騙術不及格,因此你無能力治國,換我來騙會比你更行!」的強烈現實主義意涵。



三、 反飛彈的公投題目毫無意義,阿扁說不論公投過不過都要購買反飛彈,這樣還要這個公投作什麼?況且國防本來是專業性的東西,人民的公投結果難道會比專業的國防人士評估報告更準確嗎?更何況在台灣失業率高漲、經濟未見起色的情況下,花費大筆預算添購反飛彈必定會排擠其他預算。而政府想要購賣的反飛彈不僅攔截率低,甚至可能因而引發與對岸之間的軍備競賽。

正方的反駁:強化國防的公投,可以算是總體“戰略”中的一環,而不僅僅是購買飛彈與否這樣的“戰術”思惟。(戰略層次指大方向的佈局與路線,戰術層次則指局部性的、操作層面的事項,因此戰略能統治戰術)。假如中共飛彈射過來,飛彈不長眼睛,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到攻擊,而不是只有特定的人。因此任何人都不宜以自身利益受到排擠為理由,來反對此一集體性的公投。在戰略上,只要台灣的公投能過關,公投將成為嚇阻中共動武的重要機制,此即符合「防禦性公投」這一名稱的內涵意義。(泊樓補充:防禦性公投背後有“工具型台獨”的論述來作為其思考,所謂“工具型台獨”,就是指以台獨作為嚇阻中共動武的戰略武器,意即「若中共不武,則台灣不獨;若中共動武,則台灣必獨」這樣的思惟。在此思惟下,公投成為一把鑰匙,是隨時能發動工具型台獨這一武器的東西)



泊樓觀點:公投到底能否換來台海的和平?綠營人士認為可以,藍營認為不可以。誰對誰錯?我認為要先釐清“工具型台獨”是否真如綠營所說的能夠成為嚇阻中共動武的「戰略武器」?也就是要釐清,中共真的會“怕”台灣宣佈獨立嗎?假如答案是肯定的,中共害怕台灣宣佈獨立,那麼中共不過是紙老虎一隻,台灣大可直接宣佈獨立,何需害怕與中共衝突?假如答案是否定的,中共並不怕台灣宣佈獨立,那麼中共何以遲遲不與台灣正面衝突,而是一再宣稱要「和平統一」?

由此而引申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共之所以宣稱要和平統一,卻又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到底是因為害怕台灣宣佈獨立?還是其民族主義的泱泱大中國思想之必然?就常理來說,中國大陸是軍事大國,台灣是小國,似乎中共不僅不必怕台灣宣佈獨立,更有點希望台灣趕快宣佈獨立,好讓解放軍有正當名義可以出兵,而且讓美國的干預失去理由。

中共內部也有權力角力的問題。站在解放軍將領的立場,他們對解放軍的軍力優勢有十足的信心,並不害怕與台灣進行一場大戰以完成祖國統一的使命;但站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立場,此時中國需要的是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抓住機會大力發展經濟與民生,因此台海的波濤能免則免,暫時不去處理也無所謂,反正只要中國日益富強,將來對台灣的統一能力就越強。

而美國的角色在此也顯得複雜。一方面美國要保有台灣這個“西太平洋永不沉默的航空母艦”作為箝制中國勢力深入太平洋的戰略要地,一方面又要對中共極盡懷柔之能事,希望能透過經貿、文化、外交、戰略等手段,將中共從一隻兇猛的老虎馴服成為一隻柔順乖巧的熊貓。因此對台政策的立場,就必須堅定地反對台獨,以作為交換中國合作的籌碼。台灣因而既無法要求美國為台獨背書,又無法不依賴美國的軍力來嚇阻中共,受制於美國的態勢無可避免。

問題的複雜性,就在這裡。台灣的國際局勢之複雜就像連環鎖一樣,一環扣一環,欲解決其中一環,就會牽涉到另外許多環,一不小心就會引爆連鎖反應產生災難,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因此藍營會主張台灣應該擱置主權的爭議,謀求穩定,不宜貿然躁進,以免徒增風險。這就像那些要拆除定時炸彈的工兵一樣,一不小心,拆錯引信,就有可能引爆災難。因此一定要小心翼翼,逐步進行,不能有豪賭一場的心理。從這個角度看,連戰的說法是對的。

但一直擱置主權爭議的話,台灣長期以來的國際困境也將會一直存在而無從解決。隨著中國大陸的國力崛起,台灣越來越能感受到時間壓力,催促著台灣的執政當局一定要想辦法很快突破困境,否則過不了幾年,台灣將成為對岸的囊中之物。這也就是為什麼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身為總統的都會想要在國際提出一些主張,以免台灣的國際空間被壓縮,只不過他們依然都無法成功。從這個角度看,兩國論、一邊一國論,都只是一種測試國際與對岸反應的做法,台灣並未真的因此而付出多少代價,李登輝與陳水扁並不算做錯什麼,只不過是還沒成功。

由上述論點觀之,其實藍綠雙方對於國際局勢的認知,並無根本上的差異,而且雙方訴求的立場與路線,可說並不相衝突,甚至應該是要相輔相成的。然而雙方之所以表現出一付嚴厲批判對手的態度,主要只是為了凝聚選舉上的氣勢。

在此可以說,不論藍綠誰當選,對國際局勢的判斷基本上大同小異,政治路線極可能也殊途同歸,都是一方面要確保台灣主體性及尊嚴,另一方面又要維持兩岸的和平與穩定,進而增進兩岸的交流。

而不論台灣第一次公投的投票率過不過,公投成為一種「戰略武器」的思惟都將深深影響著新上任的政府。假如未來台灣的主體性尊嚴受到外部局勢的嚴重挑戰,而台灣卻無路可退的情況下,當政者極可能再次以類似公投的方式來凝聚民氣。但有了這次公投混亂的經驗之後,未來的執政者處理此議題時,技巧應該會更加細膩,更少來自內部的紛爭。


最後,我認為民眾在這次大選上極可能出現分歧的投票傾向。去投下公投票的人,可能會比選擇陳水扁當總統的人多出不少。因為陳水扁當不當總統已經不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了,陳水扁的政治生命,已經融入在“公投”這一議題裡頭,這也是陳水扁對於台灣所做出的最重要一件事,他個人當不當選反而是次要的。

台長: 天光
人氣(1,3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政論劍鋒 |
此分類下一篇:【簡評】馬英九的嚴酷挑戰與重大機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