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的分類
說唱藝術由於表演的形式、唱腔及所使用的語言不同,多達三、四百種,但大約可分為「說」、「唱」及「韻誦體」三類。
一、所謂的「說」:是指相聲、評書、講古等以說為主,沒有伴奏的表演方式。
二、所謂「唱」:是指大鼓、琴書、彈詞等音樂性強且有樂器伴奏的表演方式。
三、所謂的「韻誦體」:則是指有節奏,合韻而無音樂的表演方式,如竹板書、快書等。
http://mail.jwsh.tp.edu.tw/~goodjwsh/talk/0201.htm
曲藝
曲藝也叫「說唱藝術」,是中國一種特有的藝術門類。重點在於說和唱,不同於戲曲使用代言體,說唱多是以一人主講、以敘事的方式呈現故事。說唱藝術比戲曲較早成熟,戲曲在到了宋元南戲、雜劇時才算是發展成熟,而在唐代佛教寺廟中的講經與變文,就已經是成熟的說唱藝術,甚至,元代雜劇中所使用的音樂,就是在宋代說唱藝術諸宮調中獲得了滋養。
中國曲藝
京津地區:京韻大鼓;京東大鼓;王家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單弦;子弟書;北京琴書;天津時調;天津快板;數來寶;二人轉;樂亭大鼓(河北樂亭)
北方地區:山東快書;山東琴書;河南墜子;大調曲子;河洛大鼓(洛陽)
晉語地區:二人台
南方地區:蘇州評彈(蘇州彈詞);南京白局;海安花鼓;徐州琴書;揚州評話;淮安十番;揚州清曲;木魚歌;地水南音(廣東說唱);龍舟說唱;鳳陽花鼓
東北地區:二人轉;東北大鼓
說唱類:相聲;小品;快板書;評書;獨角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2%E8%89%BA
1989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1991臺灣怪譚
1993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1997又一夜他們說相聲
2000千禧夜我們說相聲
2005這一夜Women說相聲
相聲瓦舍
魏龍豪吳兆南
相聲
相聲是一種中國曲藝表演藝術,相聲一詞,古作像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相聲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台灣相聲名人吳兆南猜測相聲源於「隔壁戲」,以布簾子隔開觀眾與表演者,表演者在狹窄密閉空間內使觀眾看不見他而模仿聲響與不同的人說話。隔壁戲的壞處在於表演者在簾子內部,無法掌控觀眾情緒與來去,常常表演到尾卻收入不豐或無人給錢。於是在外增添一人,一方面藉由有人看著就不好意思不給錢的心理,一方面也在內外兩人一搭一唱下使得表演更加豐富。而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模仿如此到位,在內的人就演變為和在外的人一同出現在眾人面前,不再是一裡一外,但仍然保持一搭一唱的形式,故而成為現在的對口相聲模式。 如此猜測並非天馬行空,但亦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
目錄
1 歷史
1.1 早期發展
1.2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1.3 在香港的發展
1.4 在台灣的發展
1.5 在馬新地區的發展
2 相聲的分類
3 藝術特色
3.1 四大基本功
3.2 術語
3.3 常用道具
4 相關表演形式
5 相聲師承關係總譜
6 著名演員
6.1 中國大陸著名相聲演員
6.2 中國大陸著名吳語相聲演員
6.3 中國大陸著名粵語相聲演員
6.4 香港單口相聲(棟篤笑)演員
6.5 台灣著名相聲演員
7 經典劇目
歷史
早期發展
張三祿是目前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藝人,後改說相聲。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清朝的道光年間。在《隨緣樂》子弟書中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1] 但是一般來說,相聲界把朱紹文(窮不怕)稱作他們的祖師爺。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相聲演員表現出民族氣節。常寶堃曾經兩次因為諷刺日治政府而被捕[1],張壽臣公開讚揚吉鴻昌等人的抗日,批評當局的不抵抗政策[2],也曾因為諷刺當時天津的警察「賤」遇到麻煩[3]。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1949年後,一大批以侯寶林為代表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就在說相聲的演員逐漸轉型,將相聲的內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別人生理缺陷,以及被認為是對捧哏方人身攻擊之類的段子,以此迎合新的政治與文化形式。相聲的流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以聲音為主的藝術,適合以被普及的無線廣播作為主要媒體。相聲被稱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傳統相聲之外,初期還有很多諷刺型的相聲,諷刺「舊社會」或者新時代思想落後的人。但由於共產黨的政策,一些人意識到歌頌社會主義的相聲的需要。1958年總路線時期,一批歌頌型相聲開始大量出現。其間以馬季等為代表人物。 儘管如此,在隨後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聲藝人遭到打壓,曾一度讓相聲在中國大陸絕跡,只有一些歌頌型相聲被允許演出。 文革之後,相聲得以恢復。以姜昆、李文華的《如此照相》和常寶華、常貴田的《帽子工廠》為代表的一大批諷刺「四人幫」的相聲迅速流行。從前侯寶林等人的相聲也重新在廣播電台播出。
進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藝形式小品的衝擊下,表演形式簡單的相聲不再得到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體的觀眾的青睞。一些新的相聲形式,如彈唱相聲、相聲劇等被發展出來,但市場仍然不大(與此同時,相聲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儘管如此,這段時間裡相聲還是獲得了不小的發展:新一代演員湧現出現,各種內容和形式上嶄新的相聲段子不斷登台,形成了有別之前的「當代相聲」。其中無論是歌頌娛樂型還是針砭時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眾歡迎的例子。在這一時期的各種大小文藝場合,相聲仍是娛樂大眾的主角。
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相聲開始逐漸式微,新段子越來越少,膾炙人口的作品鳳毛麟角,而且內容中諷刺時政的內容也日益罕見,老式的純娛樂風格相聲開始逐漸居多。在此同時,包括許多知名演員在內的相聲演員離開了相聲舞台轉而從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卻不多。相聲的地位逐漸為繁榮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紀初,相聲在中國大陸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老一輩藝術家紛紛隕落,1980年代當紅的演員們對於相聲的發展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的狀態;在為了重振相聲舉辦的「全國相聲大賽」中,新生代亦始終不見勃興。(中國中央電視台分別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國慶節和2008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辦了四屆全國相聲大賽。首屆和第二屆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第三屆第四屆相聲大賽卻被指「看不到相聲的相聲大賽」[4]。第三屆相聲大賽閉幕式中馬季與主持人周濤和畢福劍合說的相聲《學相聲》成了馬季最後的公開相聲演出。)相聲的發展前途不被多數人看好,但是在媒體以外的地方,許多以傳統方式演出的相聲劇團還是保留了一定水平並具有相當多觀眾的。在天津的許多小劇場與茶館都可以聽到相當精採的傳統相聲。而同樣曾在茶館傳統方式演出的郭德綱在2005年之後走紅,雖然不同於真正的茶館相聲,給觀眾帶了一些對傳統的認同,並讓中國大陸看到相聲復興的希望;郭德綱不但改編過大量的傳統相聲,同時也創作了大量的相聲,如大獲成功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同時推廣了相聲的本門唱太平歌詞(原先理解的相聲唱是京劇、評劇等)。在以郭德綱為主的相聲演員的努力下,中國大陸的相聲藝術也首次在非華語地區舉行大型演出。 [5]
在香港的發展
香港自古以來就有流傳於中原地區的北派相聲,早在清朝時期,來自中國大陸的文人、說書人就把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帶到南粵和香港。
隨著歷史原因,香港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自此之後,相聲在香港的發展進入了 獨特的本土化時期。民國初年,香港的相聲主要出現在街頭賣藝中,專門的相聲藝人大多是以說書及口技等雜耍藝人為主。他們大多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懂得看書,喜歡聊天,因此運用相聲的形式謀生。
踏入四五十年代,香港電影開始急速發展,相聲藝術也開始融入進新興媒體。在顯存的無數舊香港電影拷貝中,我們可以看到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的表演形式,開始融入進早期的香港電影中,大多以演員獨白、互相調侃的表演形式出現。
1957年,全球第一家華語電視媒體誕生,就是現今的亞洲電視前身麗的電視。相聲開始躍進電視媒體,成為綜藝節目的固定表演項目。其後1967年,香港無線電視(TVB)誕生,全球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啟播,相聲藝術開始在電視綜藝節目中以更廣泛的變種形式出現,如主持人的講稿中,節目與節目間的串場等。
由於香港和廣東人群主要是用粵語,相聲在香港和廣東,誕生出別具一格的粵語相聲。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多名主持、金牌司儀、名人名嘴,開始以單口相聲的形式調侃社會百態,由黃子華先生始創的單人粵語相聲形式——「棟篤笑」誕生。棟篤笑的「棟篤」是粵語,意思是單個,「棟篤笑」就是單口相聲。
其後大批香港著名諧星、名嘴、金牌司儀,前赴後繼,舉行棟篤笑演出,他們通過「棟篤笑」諷刺時弊,調侃眾生,帶出特有的香港本土文化。
著名的香港「棟篤笑」藝人有:黃子華、張達明、詹瑞文、吳鎮宇、黎文卓、吳雨、林海峰、陸永、卓韻芝、黃韻詩、鄭裕玲、黃霑、森美、阮小儀、王祖藍等。
在台灣的發展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一批相聲演員也到了臺灣。當年,魏龍豪(魏甦)和吳兆南(吳宗炎)結識,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台等廣播電台一同主持相聲節目。隨後在1967年起,開始收集資料灌製『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捕軼』以及『相聲拾穗』。
最初,相聲的主要聽眾是以眷村為主的外省人。近年來,由表演工作坊(簡稱「表坊」)於1985年推出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李國修主演)之後,造成了轟動。
接著,「表坊」於1989年推出了《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由李立群、金士傑、陳立華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臺灣怪譚》(李立群單口相聲),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馮翊綱重新詮釋),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馮翊綱、趙自強、卜學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趙自強、金士傑、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後,在2005年,推出了《這一夜,Women說相聲》(方芳、鄧程慧、蕭艾三人主演)...等舞台劇。
在1988年四月,馮翊綱、宋少卿組成相聲瓦舍(2001年加入黃士偉),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創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輔佐『可以演戲劇團』推出第一部作品『給我一個膠帶』。
1993年,劉增鍇、林文彬創立台北曲藝團,1997年由郭志傑接任團長,除了相聲以外,同時推出許多中國特有的說唱藝術,如雙簧、評書、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單弦、太平歌詞等,並多次推動兩岸相聲藝術交流演出。2012年10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相聲大詞典》,稱該團為:「台灣地區演員陣容最堅強的說唱團體」。
1999年年8月26日,吳兆南於收徒大典時宣佈成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限定僅吳兆南直系徒子徒孫可以成為正式團員,成為台灣最正統,且演員全數有師承的說唱藝術暨表演藝術團隊。除了相聲以外,另包括各項曲藝,如雙簧、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單弦、太平歌詞等,及京劇、舞台劇。
在2004年,倪敏然和藝人夏禕、乾德門合演《大宅,門都沒有》,同年和倪嘉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沒大沒小說相聲》,於2005年五月,獲得第16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曲藝專輯獎。
在馬新地區的發展
兩岸分治之後,一部分中國南部的演出團體前往馬來亞地區發展(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尚未獨立)。相聲藝人馮翔、白言、路丁在馬新地區表演相聲。因為馬新地區所獨有的多元語言環境使得「馬新相聲」較「中國相聲」和「台灣相聲」別具一格,但也因為了中文並非主流語言的問題使得馬新相聲界的職業演員很少。
相聲的分類
按演員人數分可分為:
單口相聲
長篇單口相聲,通常分為數次表演,類似於評書,最早有「八大棍」之稱,指的就是從評書中抽取的八段互不相關的段子。但單口相聲更多注重笑料。
對口相聲,演員人數為2人
男女相聲,對口相聲的一種,演員為一男一女;也有雙人女相聲,由兩個女演員完成表演
群口相聲,演員人數在3人或3人以上
按內容功能分類,可分為:
諷刺型相聲:可以諷刺自己或者別人,如侯寶林的《夜行記》(諷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姜昆和李文華的《如此照相》(諷刺文革時期的社會現象)。
歌頌型相聲:主要在中國,通常要配合政府的方針、政策。如馬季的《新〈桃花源記〉》(歌頌社會主義新農村)、侯躍文的《京九演義》(歌頌京九鐵路的建設者)。
娛樂型相聲:《說方言》、《愛情歌曲》之類。
有人認為這種分類方法是最不科學的,絕大部分的相聲還是不會承載太多政治任務的,也就無所謂「什麼型」。一部分人認為[誰?]是相聲的政治化使得相聲不再低俗,而另一部分人認為[誰?]也正是相聲的政治化使得相聲失去了傳統的意味。
按著作時代分類,可分為:
傳統相聲:清末民初時期
新相聲:1949年之後
當代相聲:1980年代後期之後
按流派分類,可分為: [6]
馬派相聲:代表人物是馬三立、馬志明。
常派相聲:代表人物是常連安、常寶堃。
侯派相聲:代表人物是侯寶林。
劉派相聲:代表人物是劉寶瑞。
藝術特色
四大基本功
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說:講故事,還有說話和鋪墊的方式。主要是說一些大笑話,小笑話,繞口令等等。
學:模仿各種人物、方言、和其他聲音,學唱戲曲的名家名段,現代也有學唱歌,跳舞。
逗:製造笑料,但逗是相聲的靈魂。
唱:經常被認為是唱戲,唱歌。實際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詞」。
又傳統上,相聲藝人把相聲的基本功細分為十三門,分別是:要錢;口技;數來寶;太平歌詞;白沙撒字;單口相聲;逗哏;捧哏;群口相聲;怯口/倒口;柳活;貫口;開場小唱
著名演員
中國大陸著名相聲演員
第一代相聲演員:張三祿
第二代相聲演員:朱紹文(窮不怕)、阿彥濤、沈春和等
第三代相聲演員:恩緒、徐長福等
第四代相聲演員:裕德隆、劉德智、李德祥、李德鍚(萬人迷)、張德泉(張麻子)、周德山(周蛤蟆)、馬德祿、焦德海等
第五代相聲演員:張壽臣、常連安、郭榮起、馬三立、郭啟儒、朱闊泉、焦少海等
第六代相聲演員:侯寶林、張永熙、劉寶瑞、趙佩茹、郭全寶、王鳳山、馬志明 、尹笑聲、常寶堃、常寶華、常寶霆、楊振華等
第七代相聲演員:馬季、侯耀文、石富寬、蘇文茂、唐傑忠、張文順、李伯祥、杜國芝、馬志存、高英培、師勝傑、常貴田、趙振鐸、范振鈺、王文林、牛群、侯耀華等
第八代相聲演員:郭德綱、王自健、姜昆、馮鞏、趙炎、劉偉、王謙祥、李增瑞、李金斗、于謙、高峰、徐德亮、李菁、王玥波等
第九代相聲演員:何雲偉、曹雲金、大山、大兵、劉雲天等
中國大陸著名吳語相聲演員
錢程、楊華生、王桂林、姚慕雙、周柏春、舒悅。
中國大陸著名粵語相聲演員
張悅楷、林兆明、楊達、黃俊英、何寶文、吳克、蔡傳興等
香港單口相聲(棟篤笑)演員
女性金牌司儀:黃韻詩、狄波拉、沈殿霞、葉德嫻、狄娜、白韻琴、肥媽瑪利亞、林姍姍、鄭裕玲、毛舜筠、查小欣、曾華倩、苑瓊丹、鍾慧冰、阮小儀等
男性金牌司儀:何守信、黃霑、蔡瀾、倪匡、廖偉雄、盧大偉、鍾保羅、曾志偉、林敏聰、陳百祥、葛民輝、林海峰、森美、岑建勛、甘國亮、高志森、谷德眧、鄭丹瑞等
男藝員: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詹瑞文、王祖藍、阮兆祥、李思捷、吳鎮宇、張達明、黃子華、黃秋生、森美、陸永、C君、林海峰、葛民輝、鄭丹瑞、錢嘉樂、林曉峰、周星馳、吳孟達、鄭中基、蔡一傑、陳奐仁、MCJIN等
女藝員:蕭芳芳、鄭裕玲、繆鶱人、狄波拉、葉德嫻、黃韻詩、李司棋、卓韻芝、毛舜筠、吳君如、楊千嬅、薛凱琪等
台灣著名相聲演員
早期演員:魏龍豪(魏甦)、吳兆南、陳逸安、周胖子(周志泉)、丁仲、張三等
台北曲藝團:劉增鍇、郭志傑、葉怡均、朱德剛、劉越逖、樊光耀、謝小玲、粟奕倩、陳慶昇、黃逸豪、吳佩凌等
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吳兆南、江南、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鍇、劉爾金、樊光耀、姬天語等
相聲瓦舍:馮翊綱、宋少卿、黃士偉等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王振全、王漢霖
經典劇目
傳統相聲
《豆腐堂會》、《大保鏢》、《文章會》、《誇住宅》、《開粥廠》、《當行論》、《報菜名》、《地理圖》、《黃鶴樓》、《八大改行》、《八扇屏》、《三近視》、《白事會》、《扒馬褂》、《論捧逗》、《繞口令》、《關公戰秦瓊》、《蛤蟆鼓》、《打牌論》、《君臣斗》、《珍珠翡翠白玉湯》、《山東人鬥法》、《假行家》、《金剛腿》、《怯教書》、《反七口》、《黃半仙》
現代相聲
《似曾相識的人》、《如此照相》、《81層樓》、《買猴》、《釣魚》、《夜行記》、《訓徒》、《五官爭功》、《虎口遐想》、《宇宙牌香菸》、《小偷公司》、《老鼠夜話》、《很難說的國語》等。
注釋
1.0 1.1 中國近代相聲歷史資料網易,2006-12-20,2007-5-2造訪。
2 張立林《相聲宗師張壽臣》 曲藝網,2007-03-14,2007-5-2造訪
3記張壽臣先生二三事「聽相聲」網站,葉利中, 2005-11-5,2007-5-2造訪。
4《相聲大賽看不到相聲》,《三湘都市報》2006年10月10日。
5柯亞沙. 郭德綱攜德雲社走進澳大利亞. 中國新聞網. [2011-11-19].
6相聲的四大流派. 德綱郭相聲網.
參考資料
《相聲藝術漫談》,馬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B%B8%E5%A3%B0
說書
過去我們覺得說書,就是口才很好的人說一個歷史故事之類的,但在我們訪談過後,才知道說書人的功力,我們在訪談「漢霖說唱藝術團」時,曾聽團長王振全先生親口用說書的方式,說了一篇「己老」的網路故事,我們現場鴉雀無聲,氣氛凝結,為之動容。(收集全文附在文末)
而過去的人們也會聚集在廣場、小巷里、榕樹下,傾聽著評話藝人表情 豐富的說、唱、演,為節目中的古人的悲歡離合而興奮、而激動。
「說書」的歷史源遠流長。「說書」表演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劉向所著《烈女傳》。這種「說書」表演,發展到唐宋兩代, 開始有了專門獨立的表演形式,叫做「說話」。
「說話」藝術到了南宋時期,所說的內容及表演風格很豐富,所以開始分成各種流派,開始有所謂的「說話四家」。有說歷史故事、說神怪傳奇和說宗教故事的。
說書藝 術發展到元代又叫做「平話」。明末清初出現了大說書家柳敬亭,把說書藝 術推向了高峰。到了清代末年,「說書」藝術日益成熟,成為十分普及的表演形式。
評書
評書,又稱說書,廣東粵語地區俗稱講古,湖北也稱講古[1],在四川稱為講書,古稱說話,是中國東北、華北、 兩廣、湖廣、四川一帶一種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後,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衝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2],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
目錄
1 歷史
1.1 說話與評書
2 題材
3 形式
4 傳承
5 注釋
6 參考
歷史
以說書者的說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王是評書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評書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弦子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說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於斯矣!」[3]。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4]。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說書人說《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評書藝人又創作了許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槍聲》,文革結束,評書藝人又創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說幾段外國書,比如《珍珠港》(書名《太平洋大海戰》),還製作了Flash評書《白眉大俠》,但並不特別受書迷歡迎。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台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台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評書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但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實際上,現在很難再看到年青的說書人了。
說話與評書
在唐代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說話」。到宋代中興時期。最初是說評佛教典集[5]。在中國古典文學認為,「說話」這種表演的形式對明清小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6]「說話」發展到俗說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比如評書中的開場詩,說話稱為「押座文」。也有「且聽下回分解」一類用句。當然,這些都影響了明清的小說。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說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水滸傳》則為《醉翁談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說明當時喜歡說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研究「說話」,多數是從話本對明清的小說的影響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藝藝人寫過專門的資料。很多證據表明「說話」類似於「評書」。但兩者似乎沒有任何確實的傳承關係。
題材
說書雖然以講史為主,但多數為引人入勝,並沒有尊重歷史的原貌。比如:商朝有大炮;漢代有銀票;三國有武狀元。但由於說書面向的是百姓,客觀上起到普及文化和歷史的作用。在古代,許多不認識字的人都能吟兩句打油詩、了解歷史,唯一的途徑就是評書和戲曲的傳播。
說書的段子來源分四類:史書(《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神怪書(《封神演義》、《濟公傳》)公案書(施公案、包公案)、武俠書(《三俠五義》、《童林傳》)。但幾乎只要是小說,經過略微加工,就可以成書評說。
形式
每一段的評書稱「回」,小於100回的書稱小段。如果只是一回或幾回稱「片子活」。如果大於100回那麼稱為,「長篇活」。
說一部開篇先賦一首詩,稱為「開場詩」,常說一首詩或小令詩。比較常見的是《西江月》或《臨江仙》。回與回之間一般以「且聽下回分解」和「上回書,我們說到......」連接。這和章回小說是一樣的。
評書以語言除了「開場詩」外,還有多種技巧:
開臉兒:介紹新人物的即將人物的來歷、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徵
擺砌末:講述故事的場景
賦贊:如果讚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風景名勝,念誦大段落對偶句式韻文,稱作「賦贊」,富有語言的美感;
垛句:說演到緊要處或精彩處,使用排比重疊的句式以強化說演效果。
傳承
評書從柳敬亭、王鴻興開始,經十代傳承之今。以前三代譜系:
第一代:王鴻興
第二代: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
第三代:張海鳳、張沛然、柯光玉、安太和
著名的說書藝人:
老一輩的有:張悅楷、林兆明、連闊如、袁闊成、李鑫荃、田連元、連麗如、單田芳、劉蘭芳、劉延廣、金文聲、劉立福
新一輩的有:孫一、張少佐、王玥波、李伯清
注釋
1湖北大公網 > 民風民俗 > 講古
2. http://www.jianggu.cn/showpic.asp?id=1093 李計籌:感懷講古
3李延是:《南吳舊話錄》卷二十一
4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箋注》卷五《京瓦伎藝》,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62頁
5翟顴《通俗編》卷三十一《徘優》條引耐得翁《古杭夢遊錄》:「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傳(搏)拳提刀趕棒及發跡變態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謂參禪;講史書,謂說前代興廢爭戰之事。」
6見魯迅《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相愷《宋元小說史》。
參考
Vibeke Bordahl著,米鋒等譯:《揚州評話探討》(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B. Riftin(李福清)著,尹錫康等譯:《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84%E4%B9%A6
蘇州評彈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評話和彈詞兩種曲藝形式的合稱,流行於江南地區,以蘇州話表演。
評話的演出內容和表演風格,比較粗獷豪放,所以又稱「大書」,表演者以男藝人居多,一般只說不唱,類似北方的評書。演出內容大都是以歷代興亡的英雄史詩和俠義公案為題材。主要書目有《三國》、《水滸》、《英烈》、《隋唐》和《七俠五義》等。
彈詞的題材比評話要小,表演風格也比評話纖細柔和,所以又稱「小書」。一般為二人組合,一人彈奏三弦,另一人彈奏琵琶。也有單人演出或者三人組合,說唱相間。題材大多是家族興衰和愛情故事,傳統劇目有《珍珠塔》、《描金鳳》、《玉蜻蜓》、《三笑》等。
目錄
1 歷史源流
2 演出形式
3 演出類型
4 評彈流派
5 代表人物
6 代表曲目
歷史源流
評彈起源於蘇州,流行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明代,蘇州地區已經有說書活動,《吳縣誌》:「明清兩朝盛行彈詞、評話,二者絕然不同,而總名皆曰說書,發源於吳中。」
潘心伊《書壇話墮》一文中介紹,清朝乾隆皇帝到蘇州時,曾把當地一位姓王的說書藝人召來,彈唱一段《游龍傳》。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創立了評彈歷史上第一個行會組織「光裕公所」(後稱光裕社)。光裕社成立後,評彈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出現「前四大名家」:陳遇乾、俞秀山、毛菖佩、陸世珍。同治、光緒年間,評彈(當時又稱為蘇州說書)亦傳到上海並得到相當重視,在蘇滬地區出現了以馬如飛、姚時章、趙湘洲、王石泉「後四大名家」為代表的一大批評彈藝術家,這是評彈藝術成熟的標誌,並為以後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開始,評彈活動的中心從蘇州轉移到上海,江、浙、北京、天津、武漢等地。其後50年,評彈名家輩出,流派紛呈,優良節目推出。名家有張雲亭、朱耀庭、謝少泉等;優良節目有《西廂記》、《文徵明》、《楊乃武與小白菜》等。
1920年代開始無線電廣播評彈節目。
1930年代,評彈在上海等地非常流行,許多彈詞名家如張鑒庭、張鑒國兄弟、楊振雄、蔣月泉等都在上海演出。曲目也從傳統的古典話本擴展到現代小說,如張恨水的啼笑姻緣等。
1950年代,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和蘇州市人民評彈團等專業演出團體相繼成立,這些團體集中當時評彈界的菁英,並編演大量優秀作品。
20世紀末,長江三角洲地區,有幾十個專業團體的幾百位演員在進行演出。並有評彈的電視和廣播節目。
演出形式
評彈用的語言是蘇州吳語,有單檔、雙檔、三個檔、小組唱、表演唱、大合唱等多種形式,其中以雙檔最為常見。
表演分為說、噱、彈、唱、演五個方面。
說:演員通過語言來講述故事、描述環境、製造氣氛和刻畫人物
噱:書中的笑料,以引起聽眾對演出的興趣
彈、唱:評彈的音樂部分
演:主要包括「手面」和「起角色」
手面:手的動作運用和面部表情
起角色:演員模仿書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使聽眾在視覺上和聽覺上,對書中角色有一個具體生動的印象
演出類型
長篇評彈:這是評彈藝術的主要演出類型。演員將一個情節曲折跌宕的故事,分成幾十段乃至數百段,每一段稱為「一回書」,每回書約有10000至20000字,可演40分鐘至100分鐘不等。在每一部長篇中,都有不少故事高潮,稱為「關子」。關子與關子環環相扣,以吸引聽眾連續聆聽。一檔演員(約1至3人)每天演唱一回。有的從頭至尾演完整部長篇,有的只演其中精彩部分。
中篇評彈:是將1個完整的故事,分成3、4回書,由演員多人,在2至3小時內全部說完的評彈演出類型。中篇往往有評話演員和彈詞演員同台演出;中篇評彈大多是有說有唱,僅有說表而無彈唱的稱為中篇評話。中篇有單獨一集的,也有上、下2集和上、中、下3集的,更有多集的稱為連續中篇。
短篇評彈:是將1個完整的故事在1小時內說完的評彈演出類型。演員少至1、2人,多至3、4人。有說有唱的節目稱為短篇彈詞;有說無唱的稱為短篇評話。短篇評彈以現代題材為多,也有少數歷史題材作品。
評彈選回:是將長篇和中篇中,內容較好的段子,加工而成的書回。一般每個選回演1小時左右。選回不僅具有內容的完整性,還是最能反映原書風貌的精彩片段。
評彈流派
約有20餘種流派,比較大的流派有陳調、馬調和俞調。
陳調:創始人陳遇乾,清朝嘉慶、道光時人
馬調:創始人馬如飛,清朝嘉慶、道光時人
俞調:創始人俞秀山,咸豐、同治時人
侯調:創始人侯莉君
代表人物
前四大名家
陳遇乾
俞秀山
毛菖佩
陸世珍
後四大名家
馬如飛
姚時章
趙湘洲
王石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84%E5%BC%B9
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是一種以揚州方言講說表演,流行於江蘇省部分江淮方言區(包括揚州、鎮江、南京、泰州等)以及上海市的一種曲藝形式。
揚州評話興起於明末清初。著名藝人有吳天緒、鄧復堂、宋承章、王少堂、康國華、藍玉春等。著名曲目有講史類的《三國》、《隋唐》、《水滸》、《岳傳》等;公案類的《清風閘》等和神話類的《封神榜》等。
揚州評話的特點,是追求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細緻入微、劇情細節細膩豐富,以及語言市井化,生動風趣,富於表現力。
2006年,揚州評話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AC%E5%B7%9E%E8%AF%84%E8%AF%9D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