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03 07:38:28| 人氣5,869|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默劇:表演藝術1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默劇(Mime artist)

mime Pablo Zibes
法國現代默劇(Modern Mime)大師Etienne Decroux 定義默劇為「靜默的藝術(the Art of Silent) 」。 默劇是界乎舞蹈與戲劇之間的一種表演藝術。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語言,只以自己身體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在很多現代默劇表演中,演出者甚至不用任何道具,只以動作讓觀眾感受幻想中的無形道具。有些默劇藝術家為令觀眾注意力集中在其身體而非面部表情,會戴上素白的面具演出。70年開始,後現代默劇(Post-Modern Mime)在表演時大多加入說唱、道具、電腦投影等。
  起源
默劇的起源可追索至古希臘時期的劇場演出,其中一個稱為Pantomimus的戴上面具的角色會以舞蹈及形體動作介紹當天的劇目。
  默劇藝術家
Jacques Copeau(法國)
Etienne Decroux(法國)
Jacques Lecoq(法國)
馬塞•馬素 Marcel Marceau (法國)
Jean-Louis Barrault(法國)
霍達昭(香港)
查理•卓別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8%E5%8A%87

默劇的類型

默劇有多少類型呢?法國的戲劇大師Jacques Lecoq根據他的經驗,創造出以下幾種來訓練學生。
 白臉啞劇
這個詞來自於啞劇全盛時期的角色皮耶侯*。這個技巧主要著重於手部動作的應用以及如何用身體的姿勢來幫助它,當然,手勢動作的語言句法和說話是不同的,我們必須就我們欲表達的事物展現一種清晰,簡約與精確。啞劇需要的是極限化的手勢動作,一種超越日常生活上而與說話語言不同之節奏感的手勢動作。
 具象默劇
它的意思為:運用身體來表現物件、建築、家具擺設等等之元素,而不再是取代文字。有兩種可能的工作方式:一種是,演員利用他的身體來演出一扇門,其他演員可以將他開啟或關上;另一種則是演員在空間中真實的描繪出一個房子:有屋頂、牆壁、窗戶、門等等,讓房子在觀眾面前成立而且角色還可以從這個房子進去與出來。
 圖像默劇
是一種與電影極為類似的語言,它藉由身體動作來呈現圖像內部之動力狀態。它不再只著重表現文字或是物件,而是如何以集體的方式表達圖像。
舉個例:一個角色拿著一根蠟燭,就著燭光走到地下室。演員們可以同時表現出火苗、煙霧、牆上的影子、樓梯的台階……等等。所有的圖像都可以藉由無聲狀態中演員的動作被暗示出來。
圖像默劇能夠呼應到電影所使用的所有技巧,比如:特寫鏡頭、長鏡頭、幻覺、時光倒流……等等。換句話說,所有現代視覺圖像之語言;它的韻律,它的快速跳接,它的省略手法,都在這裡被轉化至戲劇向度之中。
 意象默劇
它是角色之內在戲劇狀態的某種「超級特寫」。它代表的是一種迅如閃電的手勢動作,從另一種邏輯來意象化角色在某個時刻的內在狀態。
 說書人—默劇者
應用以上不同的形式語言來口述故事。它代表的是將說書技巧與以上各種形式語言以交替(或融合)的方式來敘述一個故事。這個形式可以一人獨自完成:同一個演員既是說書者又是默劇者;也可以多人合力,多個默劇者與一個說書者合作。
  註(*) : 皮耶侯(Pierrot),原先是意大利即興喜劇中的一個角色(Pedrolino,出現於1547年),後來在1673年被意大利演員Giuseppe Giratone介紹到法國的舞台,最後才在德碧侯及其兒子的詮釋下成為啞劇中最重要的角色。(摘自Jacques Lecoq所著的The Moving Body)
http://www.silencetheatre.com/mime_info_p5.htm

默劇

    默劇(Mime)二字常與啞劇(Pantomine)混為一談,二者之間皆是不用語言作為傳達的手段,但嚴格說起來,二者之間仍有些區別。啞劇乃是敘述說明一個故事,處理外在有形的世界。而默劇雖然也可能是敍述故事,但強調的是主題,而不是表達的方法。比較隱諱含蓄的,著重在它的內涵以及它的詮釋,默劇的演員憑藉著身體的語言,表達出各種層次的思想情感,引起觀者的種種聯想和感應。默劇在演出時並非純然如字面上的意思,其實它可以配上一些音樂、效果,偶而也可說些臺辭,當然以不發聲時居多。
    默劇的起源應追溯至西元前六世紀希臘劇場,在希臘戲劇競賽中演出的三部曲之後的撒特劇(Satyr Play)裏運用了很多默劇的技巧,它的表演結合了對白、動作、舞蹈及特技表演,形成了一獨特的戲劇形式,現在的默劇即是繼承了其中大部分的形式。在歷經三千多年的戲劇史中,默劇經歷了許多的變化,及至近二百年來法國默劇名家輩出,巴黎漸成為世界默劇的中心,歷經了許多默劇大師的努力,把默劇以不同的面貌往前推展出一大步,並拓寬了默劇的世界,豐富了它的內涵,表現的技巧更趨於成熟,而成為獨立的舞臺表演藝術。
    默劇主要是以姿勢增進情感,以手勢代替語言。默劇的訓練必須克服身體的機能,經過嚴格的舞蹈基礎訓練,了解個人身體的肌肉、骨骼、關節,控制自如,透過世事萬物的敏銳觀察,進而組合肢體做為傳達事件、情感、意念的橋梁。俄國表演理論家康士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更進而將默劇加入訓練演員的基本課程,並將表演研究出一套訓練演員的方法。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art.asp?id=6538&lpage=1&cpage=1

默劇

  默劇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西元前1世紀,古羅馬就已有默劇,到了18世紀,默劇成了英國最風行的戲劇形式。但由於過於追求視覺效果,花費過高,默劇最終被現實主義戲劇取代。 
  默劇的演員不可以說話,通過肢體動作進行表達,但可以發出笑聲、哭聲,一些情節還可以通過旁白來完成。默劇主要是表達嚴肅的題材,場景單調但充滿象徵意義。演員的表演強調默契,動作、表情比較誇張,情節一般不複雜,給觀眾留有想像空間。 
  一般人都稱呼"以肢體動作取代語言"的戲劇形式為"默劇",認為"默劇"就是"默劇"。其實,這是一種以片蓋全的錯誤觀點,如果依照表演形式的外觀而論,兩者的確都捨棄了戲劇的語言性,以肢體的動作為表達方式。但是就兩者的實質意義而言,其內涵就大異其趣了。默劇的"啞"是指喑啞、無言語,其前提是否定了語言功能,在舞臺上純粹以手勢、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來演繹戲劇;而默劇的"默"是指沉默與默契,並沒有否定語言功能,而是透過舞臺的形式來表現戲劇中"非語言性"的意境。默劇是以外表形式為出發點,默劇則是以精神面貌為其根本,兩者之于戲劇的意義涇渭分明,因此絕不可混為一談。
http://www.baike.com/wiki/%E9%BB%98%E5%89%A7

默劇《無形的橋》:啞劇緣何變默劇 2012-11-30人民網  by顏妍

  在劇場看默劇《無形的橋》的演出,舞台空蕩,燈光柔和,演員們臉上涂白,著白衣?褲軟底鞋,在舞台上收放自如,身體的每一個關節、臉上的每一道褶皺都在無聲中訴說,這安靜的演出、“沉默的詩人”讓觀眾心裡不時一軟。
  默劇在國內更通俗的說法是“啞劇”。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上王景愚表演的《吃雞》,用夸張的形體語言表現和一隻雞的“較勁”,生動滑稽,博得全場喝彩,一下子在全國家喻戶曉。啞劇在國內隨之風行起來,上海的魏宗萬、西安的王德順都是當時有名的啞劇演員,很受熱捧。啞劇創作的興盛和觀眾反響的熱烈,也促成了1994年國際啞劇盛會在中國的舉行。不過,現在回過頭去看,那時的啞劇過於強調動作的寫實性和指示性,而想象性不足,一直在迎合、取悅觀眾,趨向於滑稽戲的路線,似乎啞劇就是模仿,模仿就是為了搞笑,如此一來,啞劇的藝術探索空間被大大地壓縮了。難怪隨著日后大眾文化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元,啞劇在娛樂性上無法抗衡小品、相聲等曲藝形式,日漸“落伍”了。
  從電視熒屏消失很久之后,借著都市小劇場演出的繁榮,現在國內的啞劇演出又多了起來。並且,無論是演出宣傳還是劇作評論,都越來越傾向於用“默劇”的說法來取代“啞劇”。這種命名的策略,背后可以說是對一種藝術趣味的自覺捕捉。“默”取代“啞”,意味著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說”。之前是想說而“不能說”,這種擠壓和逼迫的情境極容易形成幽默滑稽的喜劇效果,但現在是端端正正地“不說”,默劇要在舞台上從容地構建自己沉默的世界了。
  如同這些年來藝術價值被不斷挖掘的默片(無聲電影),它是沒有言語對話,但並不意味著它比有聲電影欠缺,這種“沒有”必然會以其他形式內容的“有”來加以平衡。它在缺少的同時多出來的那部分,或許正是它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樣式的本體所在。因此,默片也好,默劇也罷,正視這種“默”,其實是想把“默”所帶來的藝術創造呈現出來。人們對“默”的重新關注,倒不全是懷舊使然,也是對今天影視劇市場太過熱鬧、太過嘈雜的一種反應。聲光電,音像美,立體的再立體的,刺激的再刺激的,銀幕上、劇場裡人們想表達的東西在不斷地累加、充盈、滿溢,到處都是表面化的膨脹,而缺少“四兩撥千斤”的輕盈與從容,缺少讓人心裡為之一軟的藝術的“余韻”。
  當然,堅守藝術的本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述那場《無形的橋》,雖是外國默劇藝術家編創,但是針對中國市場,在背景音樂中加入了古詩吟唱,在肢體語言上借鑒了民族舞蹈,這些元素增加了默劇的情節性和戲劇性,增加了它在形式上的語言成分,為的可能是適應劇場演出和白領觀眾的需要,多少有些權宜的意味。這些並不能代替對本體的藝術特質的挖掘。人們懷念默劇的,還是它對時空的濃縮與省略,對情感的看重與挖掘,對小人物的關注與表現,它以無聲的方式喚醒我們心靈的聽覺和感受力。這是它在世界范圍內受到歡迎,尤其是受到孩童、聾啞人和自閉症患者喜歡的原因。
  所以,沒必要和其他戲劇樣式爭“戲劇性”,正如沒必要靠滑稽幽默來“說話”,默劇要做的是往內看,往裡面找,挖掘自己本體的藝術潛能,像做手工活兒一樣,懷著對藝術的耐心一點點打磨,磨出一份自己的味道來。默劇如此,哪一種藝術樣式不是如此呢?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2/1130/c87423-19748062.html

馬歇•馬叟
馬歇·馬叟在1977年6月16日扮演小丑「畢普先生」(Bip)
馬歇·馬叟在1977年6月16日扮演小丑「畢普先生」(Bip)
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1923年3月22日-2007年9月22日),本名馬歇•曼捷(Marcel Mangel),Marcel Marceau或Mime Marceau是他的藝名。他是法國猶太裔戲劇家,以默劇(mime)小丑而聞名。
他於1947年創作「畢普先生」(Bip)而聞名全世界。畢普是個白臉小丑,總是穿著條紋工作服,並戴著老舊的高高圓筒帽。
    目錄 
1 早期生活與訓練
2 演出生涯與著名角色
3 世界認可
4 榮譽
5 逝世
6 電影
7 寫作
8 影響
9 參考資料
10 外部連結
    早期生活與訓練
馬歇•馬叟生於法國的斯特拉斯堡,是Anne (née Werzberg) 與Charles Mangel之子。[1] 在他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猶太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被迫逃到利摩日。他與其兄弟Alain 稍後加入了夏爾•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團,而因為他傑出的英語能力,跟隨喬治•巴頓的軍隊擔任聯絡官的工作。[2] 他的父親是一名符合教規的食物 (猶太教)的肉販,遭到了蓋世太保的逮捕並於1944年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結過三次婚並且擁有四名子女。
    在見過查理•卓別林之後,馬叟成為一名演員。當戰爭結束後,他於1946年進入默劇大師 Charles Dullin位於巴黎莎拉•伯恩哈特劇院所設之學校的戲劇系學生,在此處他跟隨Charles Dullin以及Étienne Decroux等大師學習,這些大師也曾擔任過Jean-Louis Barrault的老師。馬叟加入了Barrault的公司[3] 並隨即在默劇中演出Baptiste的知名角色。(此角也曾由Barrault本人在世界知名的影片天堂的孩子們裡詮釋)。馬叟的表現獲得了好評,也因此激勵他在同一年於莎拉•伯恩哈特劇院,演出他的第一齣mimodrama-名為「Praxitele and the Golden Fish」。一致的好評確立了馬叟在默劇上的地位。
    演出生涯與著名角色
在1947年,馬叟創造了 "Bip" 這個小丑角色,此角色身著水手裝與喇叭褲且面容憔悴,頭帶別花的絲質大禮帽,象徵著人生脆弱一面的模樣,也展現馬叟的另一個面向。即使查理•卓別林飾演的 "Little Tramp" 已經成為其本身的特色,但「Bip」諸事不順的遭遇(像是不管遇到蝴蝶或到獅子、在船上或是火車裡、在舞廳或是餐廳中)更能將其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馬叟其自成一格的默劇演出,被公認為無人能出其右。他靜默的肢體動作,包含經典的牢籠(The Cage)。
    世界認可
File:Carters with Marcel Marceau.jpg
1977年6月16日與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以及羅莎琳•卡特和艾美•卡特會面
馬叟更在電影裡展現自己多樣的才藝,像是在First Class裡他就同時扮演了17個不同的角色;而在電影Shanks裡,他則是結合了自己的默劇藝術,飾演一個又聾又啞的木偶操縱者角色,在《太空英雌巴巴麗娜》他則展現了自己語言的天分,飾演Professor Ping這個瘋狂科學家的角色,在Mel Brooks的電影「Silent Movie」裡則客串演出自己,在這部電影裡為了達到諷刺的目的,馬叟是此劇唯一有台詞演出的演員(並收錄在原聲帶中), 而他的台詞就是在劇中當Brooks問他是否願意參與電影演出時,他說了:「Non」(不)。馬叟亦曾在一部粗略取自其生活經歷的廉價電影Paint It White中飾演一個角色,但此片從未完成,因為另一位劇中演員,一位從他學生時代以來的好友,在途中遭遇槍擊。
身為一位作家,馬叟曾出版過兩本寫給孩童的書,
    在1978年,馬叟在巴黎建立了自己所屬的學校「馬歇馬叟巴黎國際默劇學校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Mimodrame de Paris, Marcel Marceau」(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imodrame of Paris, Marcel Marceau)。1996年為了推廣默劇藝術,他在美國建立了馬叟基金會。
    榮譽
在1999年紐約市宣布3月18日為「馬歇馬叟日」。
    逝世
2007年9月22日馬叟在法國卡奧爾(Cahors)的家中死於心臟病,享壽84歲。他被葬在法國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電影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馬歇•馬叟的資料
    寫作
馬歇•馬叟為法國高空鋼索表演者(high wire artist)菲利普•帕蒂(Philippe Petit)的1985年作品《On The High Wire》(ISBN 039471573X)寫序
馬歇•馬叟為Stefan Niedziałkowski與Jonathan Winslow的1993年作品《Beyond the Word -- the World of Mime》(ISBN 1-879094-23-1)寫序
    影響
Marceau's Creation of the World, a retelling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Genesis is, in part, recreated by Axel Jodorowsky in Alejandro Jodorowsky's 1989 film Santa Sangre. Both father and son Jodorowsky had worked with Marceau.
麥可•傑克遜舞蹈中的月球漫步靈感是來自於馬叟Walking Against the Wind的招牌動作.[4]
日本演員Maruse Taro 受到馬叟極大的影響,而他的藝名即是衍申自馬叟的名字.
A mime similar to Marceau appeared in the 1991 Dwight Yoakam video "It Only Hurts When I Cry".
Nick Cave's band Grinderman refers to Marceau in their song "No Pussy Blues": "I felt like Marcel Marceau must feel when she said that she just never wanted to"
The fluid movements of Liquid Dancing and Popping can be traced to the influence of Marcel Marceau and pantomime theater.
日本動漫作品烘焙王當中的角色默劇演員夏多從小以馬歇‧馬叟為模仿對象
    參考資料
1.Marcel Marceau Biography (1923-)
2. Marcel Marceau, Master of Silence
3.Master of Mime passes away
4. Associated Press. Grand master of mime, Marcel Marceau, dies. [2007-09-23].
    外部連結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馬歇•馬叟
Obituary in The Times
The World of Mime Theatre Library: Marcel Marceau
Compagnie Bodecker&Neander : Alexander Neander and Wolfram v. Bodecker are assistants and members of the Compagnie MARCEL MARCEAU.
"World's Smallest Page of Movie Quotes"
Salon - Brilliant Careers
L'école Marceau
Obituary and Tribute
Obituary (Hungarian)
Condolence book (Hungarian)
International corporeal mime school in Barcelona - MOVEO Project

查理•卓別林(詳參【圖博館】:卓别林:名導演16
Charlie Chaplin.jpg
查爾斯•史賓賽•「查理」•卓別林爵士,KBE(英語: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是一位英國喜劇演員及反戰人士,後來也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導演[2],尤其在好萊塢電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與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劇演員」,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為止,他的職業生涯超過70年。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已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7%90%86%C2%B7%E5%8D%93%E5%88%AB%E6%9E%97

公視表演廳『下雪了』 不能錯過的創意起點與原始驚喜

 公視將2013-7-27播出俄國丑劇大師斯拉法創作的「下雪了」,本劇2003年曾來台演出,當時引起全台轟動並一票難求,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喜劇鉅作,曾在倫敦、愛丁堡、都柏林、巴塞隆納及雪梨等地上演,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演出皆掀起熱潮,連太陽馬戲團經典作品《歡躍之旅》中也融入此劇精華。   
  「下雪了」創作者斯拉法(Slava Polunin)出生於偏遠俄國的小城鎮,從小在森林、田野還有河邊玩耍長大,他活在自己的奇幻世界中,喜歡創造新事物、編故事,例如,他為想像中的朋友們蓋了四層樓高的樹屋和雪城,並舉辦有趣的派對。透過電視,斯拉法愛上了厲害的小丑表演,從此,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小丑,為此,他甚至等不及畢業,原本計劃到列寧格勒學習工程的他,加入了小丑劇團,自此,展開了長期的小丑生涯,並且改進重建了丑角藝術。斯拉法在1979年創立劇團,受到知名前輩如卓別林、馬歇馬叟、Engibarov等的影響,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才華及努力,斯拉法將小丑們帶離了馬戲團、帶到了大街上,帶進了世界各大知名的劇場。
  斯拉法聲名遠播,觀眾們不辭千裡前來觀看演出,為的就是要體驗斯拉法將丑角藝術及視覺特效混合的獨特表演。斯拉法當年的學生們如今紛紛成立自己的劇場,許多人在太陽馬戲團中擔綱演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業。1988年,斯拉法首度帶團赴英國演出,於哈克尼帝國劇場(Hackney Empire)的三場成功演出讓他一夕成名。五年後,斯拉法集結歷年各劇的精華,創作出《下雪了(Snowshow)》,此劇大受好評,並獲得倫敦Time Out Award項。在倫敦演出成功之後,斯拉法隨太陽馬戲團至北美洲巡迴演出《Alegria》,此劇至今仍擷取演出《下雪了》中的精華片段。1997《下雪了》於倫敦老維克劇院(Old Vic)演出,不僅門票售罄,更在獲得奧立佛最佳娛樂獎(Oliver Award for “Best Entertainment”)。《下雪了》至今巡演超過30個國家,觀賞人次超過兩百五十萬人。(詳參【圖博館】:殘忍的《動表演史》

「下雪了」:帶笑的悲,很苦。

  卓別林演的是喜劇,還是悲劇? 
  看這些喜劇演員的作品,除了哈哈大笑外,很難不注意到他們悲情的一面,或許是跟現實景況的呼應,也或許是角色散發的氣息。
  小丑,從來都是刻意地將笑容掛在臉上,為了生活,被迫在臉上畫一個大大的笑容討人開心,然而,眼神裡,仍不住地透露出他們的哀傷。
  連哭都要帶著笑,很苦。
看了俄國丑劇大師Slave Polunin的「下雪了」,心情很是複雜。
  複雜(1):票真的很貴,最貴的票要價3600元,我買不起。想坐在一樓區,至少要付出2000元的代價,想坐稍微中間的位置,要付2500元,是的,我敗家地買了2500元的票。刷了卡的當下,很想哭,卻要帶著笑容,很苦。
  複雜(2):全長1個小時長度的「下雪了」,很美。
顏色非常地鮮豔,大紅、大藍、大黃、大綠.....,色彩是歡愉地,而音樂也是靈巧動人。
  複雜(3):「下雪了」的場景設計很漂亮,如果能拍下來,會是不錯的照片,可惜,我忘了帶相機。
  複雜(4):最美的幾個畫面。
喜歡「下雪了」,不是小丑耍寶的橋段,而是小丑們刻意放慢動作的演出。
魔幻又詩意的時刻,黃色小丑逗弄著手中發光的氣球,像是老電影「紅氣球」的現實版,五六個綠色小丑圍繞著漂浮在半空中的氣球打轉,彷彿身在外空中,有著奇異的美感。
當所有綠色小丑退場,黃色小丑站在煙囪旁,又一顆黃橙色的氣球從舞台中央緩慢升起,此時台上燈火全部熄滅,只見氣球猷如月亮般升起,慢慢離開舞台視線,微弱的光火,領著劇院觀眾的目光遠離,莫名地,讓我很是動容。
  複雜(5):憂傷的小丑。
黃色小丑帶著一只皮箱來到舞台中間,像要遠離家鄉的旅人。他從皮箱內拿出一件風衣、一頂帽子,將風衣掛在衣架上,乍看像是站在衣架上的人物。小丑凝視著風衣,將手套入衣服內演起了獨角戲,他幻想著風衣是個女人,兩人上演一場難分難捨的道別戲,小丑要走、風衣要他留下,拉扯之間,觀眾笑了,我也笑了。這是我心目中小丑劇最有魅力的地方,用笑容來演繹寂寞的悲傷。
  複雜(6):想像力的奔馳。
想像力奔馳在侷限的空間,將床板變成帆船、舞台成了虛幻的大海、兩個小丑大演海上求生記,間歇有著小丑化妝成鯊魚搞笑,很瞎。
氣球可以是月亮、皮箱快轉可以是火車快跑、舞台可以延伸到觀眾席、觀眾可以是表演的一部份....。
  複雜(7):閉幕,呆坐舞台邊緣的小丑。
那樣的人生很傳奇,但很悲。
http://hatsocks1975.pixnet.net/blog/post/1068446-

霍達昭
霍達昭(Fok Tat Chiu, Philip Fok。1948-),香港默劇家、畫家、兒童美術導師。
霍達昭於1969-1973年,隨徐榕生,黃祥習西洋畫。 1970年隨呂壽琨習現代水墨畫。 1981年加入研畫會。 1985年與王純傑等創辦生命觸角畫會。
    霍達昭也是香港最早發展默劇藝術的表演藝術家之一,早於80年代已在港演出及開班授徒。 1982年首次於香港藝術中心小劇場公開演出自學的默劇作品。 1984年參與香港藝穗節。 1985年獲得英國文化協會助學金資助,前赴倫敦Desmond Jones School of Mime 進修默劇。返港後於中文大學校外課程及香港藝術中心教授默劇課程。 1986年演出長篇默劇《言寓香江》,及《天地玄黃》,Desmond Jones導演,英國文化協會贊助。 1987年與藝穗會合作成立藝穗默劇實驗室,推動香港默劇。 1987年演出默劇與芭蕾舞結合《浮生六記》,合演者芭蕾舞蹈家陳令智,澳洲舞劇家Kai Tai Chan導演。 1989年取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於紐約及舊金山作現代劇場交流和研習,並參與紐約四海劇社《灰蘭記》話劇演出。 1992年以《默劇藝術家》移民澳洲。 1993年參與澳洲雪梨多元文化電台中文節目播音及行政工作。 1993年於雪梨成立兒童美術創意工作室。 1994年加入雪梨澳洲中文電台播音。 1995年加入雪梨話劇社,演出話劇《雙宿雙妻》,《我愛耍花槍》。 2007年回香港參與藝穗默劇實驗室20週年演出《愚公移山》[1]。
    曾教之學生包括詹瑞文、黃國忠,另一班學生則創立了默寄默劇團。
    外部連結
默寫人生 ── 霍達昭
《面具》霍達昭演出(YOUTUBE)
香港電台節目《思潮作動》- 訪問霍達昭 (06/05/2009)〈錄音〉
    參考文獻
1霍達昭今返港重演東方默劇(大公報2007-10-11)
 
霍達昭默劇工作坊- 現代/後現代默劇工作坊 

默劇被馬塞馬素定形, 但馬素的老師, 被譽為現代默劇之父的Etienne Decroux, 在表現和取材為何與馬素如此不同, 什麼是現代默劇? 在進入七十年代, 默劇受後現代主義思想影響, 朝向多媒體發展, 後現代劇默又是什麼呢?香港默劇拓荒者霍達昭將通過工作坊一一向您解讀。
此默劇工作坊除對現代默劇和後現代默劇理論分析外, 主要是以活動形式, 從形體分析, 空間概念等, 了解現代默劇與古典默劇之分別。學員不限經驗, 但對默劇有一定興趣。
    課程共3課, 每課2小時, 粵語授課
霍達昭於85年取得英國文化協會助學金赴倫敦學習默劇, 89年取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到紐約學習觀察現代劇場與默劇, 於92年以'優材默劇藝術家'移居澳洲悉尼。
日期:2009年5月9, 16 & 23 星期六 Sat 
時間:3:30 pm - 5:30 pm
費用: $660, $600 (M, S) 
名額:15位
地點:香港 中環下亞里畢道二號 藝穗會
http://mimetouch.blogspot.tw/2009/04/blog-post.html

「無聲模式」
香港專業默劇表演團體,成立於2002年,由資深默劇表演者、戲劇工作者、戲劇導師、視覺藝術工作者所組成。 
專注默劇表演、創作及推廣,舉辦默劇班,以培養默劇愛好者。
無聲模式一直主張創新意念,除表演外,亦貫徹「無聲模式」這個概念,探討其他非語言的表達性藝術,將表演藝術融入在視覺藝術之中,連繫生活與藝術。
http://www.silencetheatre.com/

台灣默劇

姚尚德:默劇出走,中國與台灣小角落
講題介紹
「哥哥,你塗這白臉是防曬的啊?」
「這唱戲的啦! 是京劇!」
「大白天的,別出來嚇人!」
「你把我們逗得勒!」
「我出來旅行這麼多個月,今天跟你一起表演互動 是最有意義的一天。」
「留在這吧,天天表演給我們看,哥們太苦悶了!」
一張默劇白臉帶我走過了中國及台灣許多的城市鄉鎮,穿梭小巷人群,藉由表演,與人與環境展開交流與對話。交流之中,一段段故事因此被創造被連結,有感動、爆笑、也令人反思。在笑聲、罵聲、掌聲以及有時的冷漠之聲中,默劇持續出走,走進人群,走進對土地的愛護?,也走進藝術與社會的思考之中。
>>流浪故事
講者介紹 
旅法肢體默劇表演者。近年劇場單人作品: <孩子 L’Enfant>回溯創作者童年遭受性侵經驗,詰問傷痛,反思人生。<血肉>借自殺炸彈客為題,探討肉身於暴力之中被迫形成的荒謬物質性。<博物館>化身出土古蹟,反諷都市更新下“創造歷史”的荒謬。<驅。殼>則利用廢墟空間展開意識的肉搏戰,以演出者赤裸軀殼挑戰觀看者集體的被動性。
2011年,姚尚德走出劇場,變化場域。透過雲門流浪者計畫,至中國大陸江蘇、四川、雲南、甘肅、內蒙、北京等地,深入民眾生活街廓,進行「默劇出走」街頭演出。2012年再延伸該計劃,以野孩子肢體劇場名義開始走訪「台灣小角落」,走進偏鄉小學、原民部落、城市?具有特殊議題及社會公益之處,試圖讓身體重回社會與人的連結?,並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尋找共感的生命力。 
講者現居:新北市
野孩子肢體劇場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lenfant.s.theatre
講座形式 
照片及影片投影,示範演出。 
http://www.cloudgate.org.tw/wanderspeech/2013_wanderspeaker_06.html

人形斑馬默劇

人形斑馬默劇團的成立
剛開始人形斑馬只有一隻,但後來也是因緣際會認識了一群志不同道卻極合的朋友,因此將他們拉攏了過來,你一定覺得奇怪,我是不是寫錯了?” 志不同道卻極合”???沒錯,為何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大家的專長都不同,團長是默劇及美術出身,魔術斑馬是魔術與空間規劃出身,因為大家的志向迥然不同卻都因為黑白條紋間的魅力而加入了人形斑馬,所以我們的演出可謂是新一代的魔幻劇場喔! 
表演形式
我想凡是沒看過我們演出的廠商都會想提出的問題吧!當然,我們的演出除了幽默的默劇之外,還加上了神奇的魔術元素在其中,並以戲劇的方式呈現出社會各個階層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甚至於商業性的演出,如:尾牙、產品發表記者會、各種產品展覽之演出,都能盡廠商之所需,為各個不同性質之產品而設計不同之表演方式,以達為其產品做最好的銷售演出。 
現場即興與觀眾互動:
現場觀眾出題,說一個情緒加一個場景,馬上就可編一齣劇。

上 默劇團《浮生》
【浮生】為《上 默劇》2013年度創作,孫麗翠以默劇簡約純粹的表現方式,藉由不同人物角色為觀世眼,呈現縱橫浮世的生命經驗,傳達通透世情的幽默。
劇情介紹 
【浮生】的英譯為Lagan,意指維繫水上浮物的固點,如船錨; 
人們往往看到水面上的物件,忽略了在水中的持根。 
父親與孩子,誰命定脆弱而誰又應該強大? 
年老的貴婦遇上野心勃勃的美男,生命的水流要將他們推向何處? 
總是提著塑膠袋在街頭漂流的腦性麻痺女子,一如浮生中的雕像,被動地延伸著世界上看似最無價值的存在…。 
混亂、挫折、悲喜流動著,讓一切不漂散的,也許是那水面下最真誠稚嫩的情感。 
製作團隊 
導演 孫麗翠 
編劇 孫麗翠 
演員 孫麗翠 郭吟香 陳紹麒 黃浩洸 鍾 淳 
音樂 Lorenzo Goehr/ Joan Pipkin/周憲衛/Grant Bailey 
舞台設計 貝律得
資料來源:兩廳院
https://www.facebook.com/ShangorientheatreOfficialPage

孫麗翠的「上默劇」Shang Orientheatre
  從小孫麗翠的父母都是傳統戲劇戲迷,在廿五年前進入藝專(現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系後,便發揮自幼所吸收的表演創作靈感。接著,轉到歐洲繼續學習,先從德國、到英國,接著再由法國到意大利,最後,則是留在巴黎。
  在巴黎的六年裡,進入了夏克‧勒寇克(JACQUES LECOQ)表演學校,接著是與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一起工作,還有艾田‧德庫(ETIENNE DECOUX)默劇學校與亨瑞‧湯瑪契可斯基(HENRYK TOMASZEWSKI)東歐波蘭默劇團工作室,與四位戲劇大師一起工作後,孫麗翠說:「我好像把自己給丟了,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的身體面容與其他西方演員的異同,當時心中總是懷念在台灣的母親,母親胖胖不多動的身體,在遠方呼喚我。」
  民國八十年再回到台灣,幫助她再次成長的張少泉老師,促使她的太極拳精進,還有峨嵋臨濟氣功傳人傅偉中老師啟發了她對人文地理與身體的知識及氣功精華,另外,大乘禪功的彭金泉老師教給她殊勝的功法。影響最深的是住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後山的那一年,中國文化在居往的土牆窯洞裡擁抱住了孫老師。
  由歐洲回台的十一年間,曾經用所學的經驗幫助台灣的一些劇團訓練學員,但時間都不長,效益也不大,但是與台灣人一起工作的經驗是可貴的。「老實講,說要真正在台灣實踐表演藝術的理想,真是很難,我覺得,那麼多的磨練有時真是浪費時光,但是心中仍是源源有感,要呈現東、西方在表演藝術文化上的融合,這股熱勁,不能為外在所有因素所削弱,尤其愈是深入中國文化的內層,愈是感動。」
  家人的鼎助,朋友、學生的鼓勵,都是推動她繼續工作的原動力,劇場訓練與生活結合成生命中的修習,孫麗翠認為「真人哲學」是可以用戲劇去實踐表現出來的。
  2001年秋季成立的「上 默劇」,在陽明山上的平等里,一邊上課,一邊生活,每個週末,劇團都在深山裡的松林中,腳踏實地的打拳、唱歌,在這一年內,讓上山來上課的學員們過了一段神仙般的生活,這種神仙生活是以戲劇教育及中國哲學思想為後盾,在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幫助了一些處於物質文明氾濫世紀中的年輕人,敞開心胸,尋找回歸生命源頭的道路。
  從呼吸、聲音到身體,以中國哲道之理為中心軸,分支出太極拳、氣功、擊鼓、書法以及瑜珈與默劇表演訓練課程。具體的引導學員不僅在身上端正起來,也在思想上漸現中道,進而在精神上趨於自明、自然,要讓演員在生活上及舞台上,成為一個「真人」。
  打太極拳和靜坐冥想久了,默劇表演漸漸地轉變成為非常中國性的哲思。默劇本身是具有宇宙性的,原不講究東西文化的殊異,任何從事默劇表演的演員都知道在外形上必需誇大肢體動作,以表達內在情感,也都懂用氣、用力的重要。而且在舞台上時空轉換及變身、變臉的呈現也要很精準。
  整齣默劇表現有若似無,進入生命旅程,在空曠的舞台人生裡,可心想拈花,花即在眼前;指間,可穿越叢林、鳥獸,草木即在身遭。這些藉由想像,以身體實踐出來的南柯一夢,帶著演員進入襌修的空無妙有體用合一,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還在舞台空間取用中國建築思想,書法中舞台動線及演員運動,氣、力、線條上都有明顯的體用能力,而生活與事業是互相融會的,是完整的人生,看看中國古畫、人物大多閒逸飽滿,山水空間的遼闊,與活在山水天地之間的小人物,真是有意思。
http://www.taiwanfun.com/north/taipei/recreation/0309/0309ccOrientheatreTW.htm

動作的文藝復興: 現代默劇小史 (黑眼睛文化  2007)
  內容簡介
  肢體劇場與整體劇場在當今各大國際藝術節廣受歡迎,其崛起還是得感謝現代默劇的貢獻。
  本書從介紹默劇(mime)與啞劇(pantomime)的區別開始,解析科波(Copeau)之後現代默劇的系譜傳承,包括德庫(Decrous)、巴洛(Barrault)、馬歇.馬叟(Marceau)、樂寇(Lacoq)等二十世紀大師,簡述默劇在歐美各地及台灣的發展,最後說明默劇影響現代演員訓練,帶來一股動作的文藝復興。
  除此之外。現代戲劇對默劇的使用,(如貝克特),舞蹈界的對等關注(如拉邦)或現代劇場理論對默劇重視(如亞陶),對當代導演的影響(如音樂劇《獅子王》導演Julie Taymor)等,也在各章提及。書末附錄知名默劇學校與藝術節的相關資訊,希望能提供讀者繼續延伸的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耿一偉 劇場導演,目前擔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與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牯嶺街小劇場營運委員,曾獲倪匡科幻獎評論組首獎,著有《誰來跟我跳恰恰──澎恰恰傳》,譯有《恰佩克的秘密花園》、《給菲莉絲的情書》、《哈維爾戲劇選》(與林學紀合譯)等作品。

表演藝術

  主要分類
舞蹈 • 音樂 • 歌劇 • 芭蕾舞 • 劇場
  其他項目
馬戲技能 • 魔術 • 默劇 • 木偶戲 • 公共演說
  類型
戲劇 • 悲劇 • 喜劇 • 悲喜劇 • 騎士文學 • 諷刺 • 史詩 • 抒情詩
  表演藝術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從話劇、音樂、舞蹈、歌劇、音樂劇、魔術、雜技、Cosplay等形式表現出來。通常使用兩種方式演繹,一是無語方式,僅用肢體動作表達所要表演的故事;另一種是語言和表演同時進行以達到標準。表演藝術也是中國傳統的藝術。
  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不同,視覺藝術是指本質上是以作品來呈現藝術,而作品是以視覺目的為創作重點,例如繪畫、攝影、版畫和電影等,有關三維立體空間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築則稱為造型藝術。而表演藝術是以表演者來呈現藝術。
  表演者來呈現藝術是表演藝術的一大特點,表演者包括演員、舞者、音樂家、歌手、魔術師等。表演藝術也需要其相關領域工作者的合作,例如詞曲創作者、劇場技術、編劇等。
  表演藝術中有一種稱為行為藝術的項目,其中強調行為藝術者和觀眾的交流。
  歐洲的表演藝術可回溯到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古典時代,像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等創作的希臘悲劇。在希臘化時代時喜劇也開始廣為流傳。後來到了歐洲黑暗時代,表演藝術挶限在宗教劇,後來文藝復興時強調人文主義思想,在音樂、舞蹈、歌劇都有許多的作品。十八世紀時隨著莫扎特的《費加洛的婚禮》等喜歌劇,大眾開始接觸歌劇。十九世紀時美國的非裔藝術家開始發展爵士樂和藍調。現代舞在二十世紀初開始受到大家的注意。
  參見
行為藝術
當代藝術
相聲
小品
傳統藝術
資訊藝術
默劇
演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A8%E6%BC%94%E8%89%BA%E6%9C%AF


  啥是《表演藝術》(好時年,1986)?除了一般認為的(古今西外)「戲劇」外,還包「歌劇、音樂會、芭蕾、舞蹈、歌舞劇、默劇、傀儡偶戲、兒童劇、流行音樂」「詩歌朗誦(相聲、說書?)」,連「酒店秀、魔術、雜耍和馬戲」也算,真是大雜劇。
  別瞧不起「雜耍和馬戲」,太陽馬戲團不也將之提升到藝術層次!還有賴聲川的《那夜我們說相聲》、……(詳參【圖博館】:表坊:表演藝術17  殘忍的《動表演史》《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是嗎?那藝術家的「身體行為藝術」也是源自「街頭藝人」的「發生藝術」。
  你沒讀過我的前評《身體與行為術》(藝術家,2003)吧!作者所謂的「身體行為藝術」是指:「台灣當代藝術的身體呈現,可以是繪畫的、攝影的、儀式的、虛擬的、易容易性的、極限性的身體,但唯一的原則必須是藝術家『自己的身體』,因為,唯有穿越藝術家的『我的身體』、穿越重重隱晦,才能使『主體』獲得顯影的可能。」(p.42)
  如此「深奧」啊!難怪無法像「街頭藝人」將「表演」當做謀生工具。
  兩廳院發行的《表演藝術雜誌》:「內容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文學、電影等藝文話題」
  這年頭啥都敢自稱「表演藝術」,模特兒走秀也叫「時裝表演藝術」。
  連教改都搞出「表演藝術教學法」,請看廖順約《表演藝術教材教法》(心理,2006)的文宣:(詳參【圖博館】:《教改裡?》
  研究顯示,戲劇技巧教學能「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增進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師成長」;教師擁有「表演藝術的創新」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較高、傾向「學習導向」的教與學。
  表演藝術教學本身即是一項有別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法。本書作者在小學採用表演藝術教學方法,在教學創新方面深受肯定。未來,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將是教學的重點方向,而創造力學習就是以「學習導向」的教與學。本書是從學生本身出發,創造各種情境和活動,刺激學生思考、想像、組織等創意能力的教學方式,不但帶給老師創新的教學方式,也帶給學生創意的基礎能力。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8704113

台長: 阿楨
人氣(5,869) | 回應(6)|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表演藝術 |
此分類下一篇:馬戲:表演藝術2

瀅瀅中
謝謝

這麼精采豐富的介紹
2014-07-03 11:37:47
版主回應
本館貼文,純屬公益。
2014-07-03 13:56:10
圖博館
打賞像施捨、丟菸蒂…誰,殺了街頭藝人? 2016-05-10 聯合報

近年來,台灣商圈、景點出現愈來愈多的街頭藝人,或自彈自唱、或畫畫、表演魔術,為街頭注入多元活力。不過,台南市發現,街頭藝人考照率高,卻有七成「陣亡」;除賺不了錢,表演時遭譏諷甚至被丟擲菸蒂,民眾的不夠尊重,讓街頭藝人滿腹熱情都被消磨。
台南鼓勵街頭藝人表演,審核制度寬鬆,近四年成功考照率都超過七成、共發出八四八張證照,但每三年換證一次,換證率不到三成,去年更低到百分之廿二。
資深街頭藝人觀察,台灣打賞風氣不盛行,就算在人來人往的商圈表演,總是圍觀的人多,投錢的寥寥可數。有十多年表演經驗的葉人文說,靠打賞維生的街頭藝人,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其他絕大多數,一個月大概只能賺到幾千元。
賺不了錢還是其次,在公眾場合表演時被嫌吵、被譏笑或粗魯對待…街頭藝人都有滿腹苦水。
廿八歲的台南街頭藝人「兔兔」李彥宏,定期在嘉義、台南、高雄,以魔術和民眾互動。他上月底在嘉義表演時被人丟菸蒂,還有一位婦人把他的打賞箱當成垃圾箱,硬要把手中竹籤塞入,讓他氣得當場和她理論,也曾遇過民眾站得老遠,像套圈圈一樣投擲賞金,「感覺像是施捨」。
廿歲崑山科大學生陳益銓也有類似經驗。他四年前考取街頭藝人,假日常到台南正興街演出,讓更多人認識劍玉。表演時道具曾被小孩子拿走,父母也不管,隔出表演空間的角錐常被踢倒或遭路人出言譏諷,「不被尊重的感覺,真的很難受」。
籌組「南部街頭藝人俱樂部」,要為南部表演者尋找更多工作機會的葉人文說,被扔菸蒂、酒瓶或被偷錢的情況,幾乎表演三、四次就遇到一次,「還比以前好了。」
  相關新聞
不受尊重、被嫌吵…街頭藝人「陣亡率」超高
  回應
不記得是那個傻蛋說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唉,台灣的風景啊?台南的風景啊?
在暴力黨的故鄉台南能不認命嗎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一景而已
打賞像施捨、丟菸蒂…誰,殺了街頭藝人? 民進黨:一定是陸客!
2016-05-10 11:27:28
圖博館
楊麗萍為什麼能紅這麼久? 2017-05-05

  1.從不放棄自己身材和容顏,美一輩子!
有人這麼評價她:精緻一生,妖艷到老!
每個見到楊麗萍的人,下意識的一句話都是:瘦,太瘦了!
是的,楊麗萍非常瘦。
當然,瘦是舞蹈屆和時尚界的必要條件。
都說,千金難買中年瘦。
而楊麗萍,一直都很瘦,從青年,到中年。
足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管理得非常好。
曾經,我寫過:永遠不要小看一個保持身材的女人。 因為這意味著她們有著常人不能比的毅志力和忍耐力,拒絕掉了常人不能拒絕的誘惑。一個減肥的女人,她必須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勤練瑜伽,拒絕一切能讓自己長胖的美味和熱量。
這樣的超強毅力和控制力,用在情場和職場上,簡直就是無往而不利。其實,保持身體不只減肥那麼簡單,那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女人在塑造自己苗條身材的同時,也塑造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這樣的女人當然不能小看!
顯然,楊麗萍是不能讓人小看的女人。
女人,年輕時青春漂亮,那很正常,但是一個女人能夠一直美下去,瘦下去,那就不是一般的女人了。
 2.從不放棄舞蹈,紅一輩子!
在別人看來,舞蹈是吃青春飯,而楊麗萍,把舞蹈變成了吃吃一輩子的飯。
1994年,獨舞《雀之靈》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2003年,楊麗萍任原生態歌舞《雲南映像》總編導及主演。
2009年,編導並主演《雲南映像》姊妹篇《雲南的響聲》,再獲成功。在2012年央視春晚以舞蹈《雀之戀》,再展舞蹈詩人的風姿。
2015年7月9日晚至12日,楊麗萍大型舞劇《孔雀》在台北戲劇院演出。
從《雀之戀》,到最近的《孔雀之冬》。都美,只是美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她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突破,一直在挑戰自己。
都說,舞蹈,是有年齡壁壘的。就算還想跳,那也只能做舞蹈老師。
但是,楊麗萍打破了這個慣例。
她一直在跳,還在最棒的舞台跳,還贏得雷鳴的掌聲。
誰說舞蹈就只能年輕女人跳。
只要專業,只要熱愛,她可以一直跳下去,跳出自己年齡的味道。
中國女人,放棄自己得太早了。
而楊麗萍,從來沒有放棄自己,不管是身材,還是事業,更是自己的夢想。哪怕自己已經不再年輕。
2017-05-07 10:16:02
圖博館
3.食人間煙火的女神!
不少的藝術家大都是英雄遲暮窮困潦倒的。
比如畫家梵高。因為這樣的藝術家太敏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比如作家蕭紅。因為這樣的藝術家太感情用事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當然,也不是都如此。比如畢加索,比如楊麗萍。
…..
真正活得久活得長活得好的文藝青年或者藝術家,必須要接地氣,必須要食人間煙火。
 4.有臉蛋有身材更有頭腦!
楊麗萍早已經多重身份,早已經跨界了,她是舞者,是藝術家,是明星代言人,是客棧老闆,是老師。
她竟然如此有商業頭腦,早已經超過了舞者的定義。
她在洱海邊上的月亮宮美輪美奐,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去住,可謂是十分搶手。
最近,聽朋友說,楊麗萍開網店了,“楊麗萍設計”服裝品牌的創始人。
即意外,又不意外。
按理說,作為功成名就的楊麗萍,早已經不缺錢了,還有心思開網店做服裝品牌?
作為這麼資深的網紅,自帶流量和權威,不做服裝品牌,那簡直是浪費啊。
同時,楊麗萍在時尚品味上有自己的風格。
所以,她再次開拓了自己的商業版圖。
服裝品牌“楊麗萍設計”的理念是:以生活為剪,以藝術為裁,讓藝術沉浸在生活裡,讓自然之美流淌在呼吸間。
她從藝術、精神,生活方式,再到時尚品味,全方位地影響著我們。
楊麗萍,早已經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藝術的符號,一個時尚的符號,一個完美跨界的符號,一個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符號。
2017-05-07 10:17:22
圖博館
英媒:愛丁堡藝術節聚焦中國文化望英國人愛上中國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7.8.7報導,蘇格蘭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作為全世界最大、最開放的藝術節之一,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藝術家前來表演。2017年邊緣藝術節迎來70週年慶典,藝術節把“焦點”對準了中國。
   不同於以往的個人演出,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與愛丁堡邊緣藝術節合作舉辦了首屆“聚焦中國”主題文化演出活動。
   愛丁堡旅遊局中國項目組經理馬丁·雷諾斯說:“我們是狂熱的中國粉絲,中國對愛丁堡來說是絕對重要的市場。”
   根據愛丁堡旅遊局的統計,每年來愛丁堡旅遊的400萬遊客中,大約6%來自中國。赴蘇格蘭旅遊的中國遊客在過去十年間增長了五倍。2014年,中國遊客在蘇格蘭的消費額已經達到620萬英鎊(1英鎊約合8.76元人民幣——本網注)。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雷諾斯說:“單純的旅遊觀光已經難以滿足遊客的需要了,人們希望體驗當地的風俗文化。愛丁堡邊緣藝術節是了解愛丁堡和蘇格蘭文化的最好節日。我們在藝術節中聯合舉辦'聚焦中國'文化活動,中國遊客會感到更溫暖。愛丁堡非常歡迎他們。”
   蘇格蘭政府不僅希望通過文化交流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希望文化活動可以促進兩地多方面的合作。
   蘇格蘭政府官員杰姬·基倫說:“中國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角色,與中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必不可少。政治是比較生硬的,但文化和藝術可以讓人了解一個國家的靈魂。通過'聚焦中國'文化活動,我們可以理解中國,與中國建立更多政治之外的聯繫。”
   基倫說:“我們也希望藉助此次交流活動,可以讓英國人愛上中國,激發他們去中國旅遊、留學的願望。”
   來自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等的藝術家們將表演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皮影藝術等。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劇目都“很年輕、很國際化”。很多劇目都和西方文化緊密結合,比如《驚夢》借鑒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實驗京劇《蠢貨》改編自俄羅斯作家契訶夫的同名獨幕劇。還有一些演出則加入了現代爵士樂、流行音樂等。
   形體劇《羅剎國》的導演趙淼說:“我們想讓人看到不太一樣的中國文化。以往國外演出的劇目大多數都比較傳統,用漢語對話,可能外國人有些都看不懂。我們這一次把全劇的對話減少到只有1150個字,以形體展示為主,希望可以更合外國人的胃口。”
2017-08-17 08:15:06
阿楨
電影《小丑》的恐慌爭議:暴力與精神疾病的浪漫標籤? 2019/10/05 轉角說

「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個世界變得太瘋狂?」電影《小丑》(Joker)上映前後,先是以拿下威尼斯影展大獎的藝術成就,捲起娛樂話題熱潮;而後又因為電影中涉及的暴力、精神疾病議題,在美國出現了安全恐慌的爭議。有人質疑《小丑》鼓吹犯罪、也有人疑慮給精神病患貼標籤,甚至憂心有人會趁機模仿犯罪、重演槍擊慘案的血腥悲劇。是《小丑》真的有毛病?各種質疑到底是「無聊的指控」、還是有其社會脈絡可循?
有槍擊案受害者家屬向《BBC》表示,《小丑》的電影宣傳「讓人直接聯想到殺手」,在家屬的要求下,奧羅拉市的電影院將不會放映《小丑》;家屬們也同時向華納兄弟影業呼籲,應該捐款幫助槍案受害者的相關社福組織。除了奧羅拉之外,目前也有其他城市的電影院禁止觀眾以蒙面、或特殊化妝的造型進場觀影,確保「出入者安全」。
美國紐約在2日晚間的電影節《小丑》放映會上,就有全副武裝、配備突擊步槍的員警嚴陣以待,連觀眾也必須接受安檢後才能入場。「《小丑》上映讓人非常害怕...」《路透社》報導,包含紐約、洛杉磯與芝加哥等大城市,已有部分民眾對此感到恐慌;而恐懼的根源,又連結到了2012年發生在科羅拉多州奧羅拉(Aurora)的槍擊慘案,當地一間正在首映蝙蝠俠系列《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電影院,放映途中突然有一名槍手朝觀眾席無差別掃射,最後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傷的悲劇。
從《小丑》電影延伸的議論不只如此。由於內容涉及精神疾病與犯罪,有些心理醫學相關團體擔憂的是,過往從好萊塢電影中常刻意誇張「精神異常」者,或是把心理疾病的類型化,連結到極端行為甚至是暴力,而《小丑》是不是也落入這種「精神病患容易反社會、犯罪」的窠臼,則各有解讀。不過英國的精神健康組織在確認過電影內容後,倒是向《BBC》表達肯定,故事中人物背景盡力鋪陳細節,人們對「瘋子」的刻板印象已經有所轉變。
「不是擔心《小丑》電影怎樣,是我們本來就害怕『小丑』本身...」過去幾年當中,英美就發生過「小丑恐慌」現象,根據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在2014年的研究,全美43%的成年人「討厭馬戲團小丑」,甚至有6.8%的受訪者坦承「小丑的出現會令人感到嚴重焦慮與恐慌」。這樣的負面反應就被稱為「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
2019-10-07 08:10: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