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國家競爭力排名1出來,台灣雖在南韓2之上,但呆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總會吐槽,若非政府效率拖累、整體競爭力可更強,但由「產業之光」宏碁與宏達電兩大台灣品牌迅速隕落,企業競爭力那去了?
那去了呀?被民粹吞噬了唄!南韓朝野誰鳥啥競爭力的,有錢賺才是王道,日本的研發力很強又怎樣3,品牌出口仍不敵南韓的舉國體制。出口與薪資是台韓經濟成長動能之根本,問題是呆歹人能容許政府搞韓式部份人高薪但高物價和貧富不均之發展策略嗎?
台灣民粹(企業亦然)豈只不容許韓式舉國體制(如TMC之失敗4),也不容許星港式專業治國5。都不容許,又沒美國可從全球汲取資金人才加上本國市場以供創新的條件,台灣的政府和企業競爭力如何提高?任憑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如何高論/漫罵,台灣也不可擺脫低成長和高學歷高失業6之命運。
相關資料
「台灣之光」的隕落
「產業之光」宏碁與宏達電兩大台灣品牌迅速隕落
「運動之光」王建民曾雅妮兩大運動明星迅速隕落
「經濟奇蹟」的隕落
李陳政權廿年的經濟鎖國造成GDP和工資停滯。
馬政府2008年開放後又面臨兩次全球經濟危機。
「民主奇蹟」的隕落
李陳政權廿年來由上而下的台獨意識形態之民粹
馬政府的油電年金健保改革又遭由下而上的民粹
「美食王國」的隕落
從塑化劑、毒澱粉、劣質米到黑心油等黑心食品
對比出威權中共比民粹台灣連處理食安都有效率
xxxxxxxxxxx的隕落
基本所得:邏輯邪64/66
基本工資違背資本主義
自由市場機制基本原則
工資應由供需雙方決定
而非政府命令老闆加薪
強制結果只會加速外移
造成低技能低薪者失業
尤其青少年與兼職人員
無法外移的工作也多如
美國幾千萬的非法外勞
台灣幾十萬的合法外勞
則享盡了基本工資上調
故應廢基本工資而改以
基本所得保障低收入者
阿楨屍哲的分析
雖合理性專業
但不合事實
日韓比台灣少外勞且基本和平均工資比台灣高
但2011年青年失業比為9.7%:9.4%:12.7%
的相反
且不論青年和高學歷高失業是全球共通現象
日韓青年失業率不是10%以下而是20%以上
因日韓官方失業統計不含大量時薪兼差工作者
至於南韓基本和平均工資會從低於到比台灣高
其因有
李陳政權廿年的經濟鎖國造成GDP和工資停滯
馬政府2008年開放後又面臨兩次全球經濟危機
南韓的舉國體制型(資源投入大企業) 經濟結構
歷經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的改革和調整
三星等大企業產品剛好能化全球危機為南韓商機
南韓的舉國體制讓大企業不易因工運加薪而外移
於是南韓的GDP和工資從低於到比台灣高近一倍
但此同時南韓也要付出高物價高貧富不均之代價
尤其當全球經濟戰開打(如美日對韓之專利滙率戰)
萬一南韓大企業挺不住的話南韓舉國也會跟著陪葬
相關新聞
全球NB排名 宏碁恐淪小5
宏碁內線交易案 汪島雄收押
聯想併購策略對台灣產業的啟示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法人驚呼:變科技巨頭的中國醜小鴨
聯想Q3獲利大躍進 年增32.5%
滿產滿銷 京東方淨利估增8倍
三星手機系統 電信業唱衰
三星科技巨人…陷入泥淖
專注軟體 三星下個決戰點
三星接班人李在鎔 管理能力受質疑
微軟人事大地震!蓋茲辭董座
印度籍主管雲端的46歲納德拉接執行長
冷落雲端太久 微軟換將拚轉型
失業性經濟復甦 浪捲全球
不容經濟殺人【經濟日報社論】WEF「2014全球議題」指出貧富差距擴大(回應:台灣也嚴重,也別無它法!等著亡國吧!)
勿讓這一代年輕人淪為派遣世代【聯合報╱社論】(回應:日本為何在過去20年開始大量運用派遣人力?為了要應付日新月異的國際的競爭!IBM,GE等歷史悠久的大廠,在80年代前也是不明文的終身制,包括了良好的退休福利。看看他們現在在幹什麼。每一個制度,都有他歷史上的背景,但歷史是向前走的,回頭路很難。詳參【圖博館】:《委外革命》 《誰偷了我們的工作》) 全球青年失業率 去年攀至13.1%
德10%大學畢業生 做低薪工作
限制主管薪資 瑞士投票否決(楨:若台民粹必過!詳參【圖博館】:瘦馬與肥貓) 一冷一熱…美就業不振 服務業升溫
美萬年實習生 愈來愈多
經濟復甦獨惠富人 歐巴馬民調剩4成
國情咨文 擬漲聯邦最低薪
受夠了新稅法 2013年3,000人放棄美國籍
韓生靠文憑掙口飯 比上哈佛還難
韓7成高中生睡不夠 4成想自殺
新加坡被評全球生活最貴 財長稱因新貨幣強勢: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長陳企業不約而同表達意見。陳企業「不贊同報告結果」,認為標題有誤導性,因為調查主要是針對各國駐外人員,並非新加坡本地民眾。尚達曼也覺得,星幣走強,才讓外國人在新加坡生活費提高。
從台北到紐約的勞工悲歌(回應:人员工资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由供需关系决定。大陆这边工资年年涨15%左右,原因很简单,不涨工资招不到人。)
工薪該多少?市場決定!
失了誰的業?是自己失了職業!
近七成陸企 將加薪6%
陸2013年新增就業逾1300萬人 創新高
勞動部2014-2-17揭牌 馬總統籲企業加薪(回應: 寧可花時間去抗議,卻不用以充實自我,這些被民進黨煽動上街的工人滿可悲的...)
產業嗚咽 薪情當然笑不出來
2013-11月失業率4.16% 創5個月新低
低薪是國恥/調高最低工資 就不再低薪?
印尼幫傭:台灣為何愛喊窮?
加薪?江揆:CPI年增3%再討論 指數明年才出爐 薪資審議有得等
郝:北市府帶頭調薪 已掀漣漪
工商團體:選舉到 騙選票
加薪、加假 郝朱賽跑拚「小確幸」
接班人主導議題
領頭羊之爭 愈來愈熱鬧
郝批低薪是國恥
管中閔:情緒字眼無用
江揆:拚產業轉型
施振榮:扭轉低薪 要突破性改變
「小確幸」來了! 明年增加6天補假
學者:怕雇主因此不加薪
高希均/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為何低薪? 彭淮南2014-3-6研究所太多啃老族:台北市長郝龍斌批評「低薪是國恥」,惹惱央行總裁彭淮南,罕見地反嗆,低薪是教育問題,經濟可以創造就業,但學校研究所養了太多「啃老族」浪費資源。創造就業也解決不了薪資萎縮的問題,到頭來,學歷不是助力,反而成為阻力,是社會的現實。
回應:
低薪水是因為經濟發展落後,導致需求變少。低薪水是因為大學畢業生太多,供過於求,大學生的素質低,不配領高薪。
台灣又回到了中國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原本應該去學一技之長的全跑去唸大學了, 畢業後多數人去擠少數的工作, 薪水怎麼高得起來~ 事實上很多職業還是很缺人的.
學子之逃避心理是大問題!不能認清自己,不願早日投入現實!龜縮於美好之安定…
低新不是國恥,同一崗位上有年薪七百萬的CEO以及年薪不到30萬的大學畢業生,這才是國恥.
如果我是老闆,可以幫公司賺錢的CEO年薪800萬我也肯給,對公司沒有幫助的人一個我也不要.
台灣的爛大學太多,才是國恥。台積電聯發科華碩這些好公司和這些爛大學沒有交集(少數願意屈就的畢業生,可以去當作業員)
管中閔2014-3-10台灣物價亞洲最穩定
適度通膨有助經濟良性循環【經濟日報╱社論】這才是社論!(回應: 光看標題 就不想細讀 這一定是一篇馬凱大師替惡魔服務開脫作惡的文章 !通縮起因是資本集中,貧富差距太大,以致消費市場委縮..會倒果為因,不是看不清是因為出賣了靈魂!)
差過大影響產量 蛋價批發40元創新高
專案進口國外豬 江揆:1至2周內降豬價
豬農陳情:台豬自給自足 為何進口?
物價波動吃不消 量販超市豬、雞、魚肉 列入抗漲專區
糧價飆 恐引爆新興國「政」盪
抑豬價 68家農會八折豬肉抗漲
惜售抬價? 豬農:苦撐卻被打壓
盤商囤肉? 攤販:拜託高抬貴手
悶經濟 非經長一人之責
管中閔有骨氣
春燕變憤怒鳥 台經院預估GDP 1.93%
南韓人均所得 將首破24,000美元 (楨:即使破3萬又如何?)
睽違28個月 景氣轉綠燈
傳產力撐 台灣1月製造業PMI升為54.1%
學者憂台灣陷低成長困境
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漸失的根本原因
粵GDP破兆美元直追韓 富省超發達國 陸競爭力可畏
韓迎自由化 台愈拖愈糟
ECFA效益去年台對陸貿易順差增21.6%
屈服民粹 小龍困淺灘
江揆:不管多民粹 沒理由退縮
馬總統拚經濟 請出微笑老蕭
老蕭再度出馬 凸顯台灣經濟真的很糟
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26K 四小龍最低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014-2-20四小龍不再…台灣要看見自己困境
回應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台式民主』下的台灣島....只剩打嘴炮、呼口號!
台灣人想要...像南韓一樣有大財團去國際競爭,但大財團不能太過強勢;像新加坡一樣有強人治理,但執政者不能太過強勢.
每天內鬥,經濟要好也很難,不用看香港、南韓,看新加坡就好,以嚴峻法律聞名,國民守法,秩序自然就好,秩序好工作才有條理,工作有條理才會賺大錢,政府有錢才可以做一些大建設;反觀台灣,剛好事事相反,人民不守法,媒體鼓吹犯錯的人去抗議就有效,官商勾結嚴重。言盡於此,憑一人之力是無法改變現狀,經濟起飛至現在沒落都經歷過,誰在說謊、無能、密室、買票、貪汙難道不知道嗎?
悶經濟 非經長一人之責【經濟日報╱張忠本2013.11.28
立法委員因為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差,要裁刪並凍結經濟部長年終獎金,顯示這些立法委員的無知。台灣經濟表現不好,豈是經濟部長一人之責;甚至也不是經濟部一部的責任。台灣經濟不振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全球經濟不振
台灣出口依存度高達67.28%,某些產業外銷更占九成以上。當全球不景氣,世界市場萎縮,出口依存度愈高的地區,受創愈嚴重。如1974年及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網路泡沫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2012年歐債危機時,台灣經濟都一蹶不振。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65%,2009年-1.84%,2012年1.3%。
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過去正常時期(2004年~2007年)平均5.0%降至2.4%;美國從2.8%降至1.6%;歐盟從2.8%降至-0.4%;中國從10%降至7.7%。亞洲四小龍也從4%~5%,降至2012年1%~2%、2013年2%~3%。
二、電子技術革命
台灣電子(含資訊、通訊等)產業占GDP 22.64%,占出口總值37%。自2009年智慧行動裝置(手機與平板電腦)興起,個人電腦自2012年成長已停滯,2013年NB更衰退15%,全球NB最多時銷售3億台,預測將持續降至二億台。
全球NB九成以上係台商生產,因此台灣NB代工及PCB等零組件受創最深。雖然行動裝置硬體製造仍以台灣為主,惟(1)行動裝置單價比個人電腦低;(2)行動裝置價值鏈軟體多,個人電腦硬體較多,因此隨電子技術創新,台灣失去的比新增多。
當行動裝置取代個人電腦時代來臨,個人電腦時代之舊F4,微軟、英特爾、戴爾、惠普,自2009年以來五年間市值都持續減退。台灣亦然,最典型的代表是「宏碁」。
三、區域經貿整合
2003年WTO在墨西哥杜哈會議失敗後,各國都重返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至2010年底全球已簽署RTA計225個;其中80%是FTA。
各國與FTA夥伴間貿易額占本國總貿易額之比重:韓國34%、中國25%、印度23%、日本18.6%、美國38%、歐盟73.8%、東協60%。台灣0.2%,只完成與中南美五小國簽訂FTA。
過去各國簽訂FTA後,對台灣貿易已產生非常不利衝擊;例如:韓國2007年6月與東協簽訂FTA,在此之前兩年,台灣出口東協平均成長20.1%,韓國16.6%;簽訂後台灣出口東協平均成長率降至11.8%,韓國卻成長到24%。在韓國與東協FTA簽訂前三年(2004~2006年)韓國在東協進口市占率為5.52%,簽訂後(2007~2012年)升至6.59%。反之同期間台灣市占率自5.33%降至4.67%。
因此企業界才急迫呼籲政府早日完成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下的雙邊「服貿」與「貨貿」協議。
四、長期衰退趨勢
台灣經濟不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較1990年代(1990~1999年)與2000年代(2000~2009年),經濟平均成長率自6.3%降至3.4%;投資率自25.2%降至21.1%;新設公司數自每年平均46,180家,減至年平均37,430家;解散公司數則自年平均19,937家,增至年平均38,235家;平均失業率自2%升至4.4%。當年的經濟部部長有無減薪。
長期衰退的原因:
(1)產業外移:中國經濟崛起,台商工廠紛紛西遷。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自2000年13.3%,升至2009年47.9%;資訊電子同期間更從25%升至82%。
(2)投資停滯:台灣投資率從1990年代28%降至目前只有17%。原因之一是社會民粹,如重環保、反七輕、反核四;又如為社會公義,員工分紅費用化等;為意識型態、戒急用忍。台灣日益邊緣化、孤立化。
台灣經濟不振,朝野應共同檢討、共同承當。(作者是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
管中閔有骨氣 2013-12-06 中國時報 【楊子圭/公務員】
管中閔對立委砍他年終獎金說:「我們做爺兒們的,怎會在乎這些錢?」這話講得太好了。
你砍他的錢,他連說聲「不在乎」都不行?一定要跪領鶴頂紅,高呼人民萬歲?
當年鐵漢趙耀東作經濟部長,就說有掉腦袋烏紗帽的準備。大家對這些話都耳熟能詳,「士可殺不可辱」、「不為五斗米折腰」.可在今天的公僕中,能做到的少之又少,都是群只知低頭求混,管中閔不如此,實屬難得之士。
而這在民進黨的蘇貞昌口中,卻被罵是狂妄,講瘋話,上梁不正下梁歪,又扯到馬總統,說立法院是自辱,對馬這種官員放縱撒野,人民咬牙切齒,天怒人怨。結論是該黨的人手不夠,只有40席,希望多選他來制裁。
管中閔錯了什麼?不過是算錯了命,經濟成長沒保2,但這種沒準,民進黨以前不一樣有?且經濟不好,不是經濟學家的責任,是經濟整體的責任,還多是政治的責任。多是不事生產,只反對生產;不造鞋,只丟鞋;只會反對,不會做事;只會咬牙切齒,不會認真講理;只會怨命算錯,不會反省那占7分實際打拚做了多少的人,所造成的。
經濟沒保2,要負最大責任的是立法院。立院主業變成了關說保私,整天吵鬧不辦事,法案通過慢如蝸行,一切福貿利惠都被政治反對阻擋。正如江宜樺說的:「許多學者是抱著對國家社會貢獻的心態投入政治廚房,卻發現作出政策並不困難,但與民意和國會溝通,對他們是最艱難的挑戰。」結果弄得行政也只好是「空的、拖延、原地打轉。」
面對這種蠻悍自我膨脹卻又不自律只會挑釁找碴的惡主,公僕還不能「態度傲慢」?爺兒們不可,娘子們也不行,一旦老子不高興,就扣錢?
其實,以通過法案來講,最不符性價比的就是立委,通過個法案要幾億元,他們才是該砍薪的,或至少該立個法,視法案通過及立法品質來論件計酬,否則立委就是天天拍桌子、吹鬍子瞪眼,罵罵人,年終也沒有人敢砍獎金,這怎可以?
但這是與虎謀皮,立委不會訂出這種自損的法,只會有自肥的「關說己合法」。不幸的是,這是民主惡態,難以改變,但我們至少可對管中閔這種敢橫眉怒對不義,有骨氣的公僕按個「讚」,說:「管主委,好樣的!」
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漸失的根本原因 2013-11-05 工商時報社論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僅1.58%,比兩個月前的預測減少0.89個百分點。雖然主計總處並未同步修正今年的經濟預測,但由當前的情勢研判,今年經濟成長要保二,實非易事。
這兩年台灣經濟都陷入保二的困境,行政院每年都會在年底針對次年的經濟成長訂出經建目標。就以馬英九總統執政後的情況而論,這六年的經建目標,就有五年沒達成,今年雖尚未結束,但是顯然已達不到經建目標3.8%。
歷來達不到經建目標的情形雖然也有,但是從未像近六年如此密集,這一方面雖顯示全球經濟詭譎難測,另一面也說明台灣經濟結構調整出了問題,以致年年達不到目標。其實,過去兩年國際預測機構每每於年初看好我國經濟成長將居四小龍之首,但到年底我們的表現卻落居第三,今年初國際研究機構也認為我國將優於韓、星,但如今看來我們得有敬陪末座的準備。
這些年不少立委嘲諷主計總處預測失真,事實上失真的又何止主計總處。而造成預測不準的主因,係金融海嘯以來美、歐經濟巨變,這個巨變導致以美、歐為市場的亞洲生產活動趨緩,台灣自然難以置身其外。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在亞洲國家中何以台灣總是於事前最被看好,而事後表現遠不如預期?
就以今年前三季的經濟成長為例,據已公布的資料,我國僅1.9%,南韓2.4%、新加坡3.2%,香港雖尚未公布,但以上半年而言,仍遙遙領先我國。從過去三十年台灣的發展經驗研判,如今我國經濟不佳的根本原因係出口及薪資失去成長動能。出口不佳導致民間投資怯步,而薪資停滯則導致民間消費疲弱,檢視GDP = C + I + G + X - M,當消費(C)、民間投資(I)、出口(X)都失去動能,加上政府負債累累難以擴大支出(G),如此年復一年,經濟成長率(GDP的實質增幅)怎麼好的起來?
也許有人會認為,台灣外貿成長趨緩是美、歐需求不振使然,此一現象非我所能扭轉。此言不假,但這些年面對同樣的全球經濟,韓國的出口表現卻遠遠優於我國。十年前台、韓的出口規模旗鼓相當,但去年台灣出口總額僅南韓的55%,去年南韓全球出口排名升至第七,台灣降至第十七;至於服務輸出的排名,南韓躍升至第十三,台灣則退後至第二十六。
這樣的外貿競爭力,難怪面對如今世局,南韓經濟總能撥雲見日,而台灣卻經常坐困愁城。對於我國外貿競爭力滑落,長期以來有不少論述,諸如代工產業缺少品牌、專利技術仰賴美歐、出口過度集中於科技產品等等;除此以外,近年大陸十二五規畫發展的重點產業多與台灣明星產業重疊,大陸如今面板、石化、電機、汽機車等產業的自給率提升,對台灣的依賴降低,隨著「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式微,台灣出口豈能不被南韓超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外貿競爭力式微的根本原因不在外貿,而在產業。換言之,要解決外貿困境,非得自產業面著手不可,拓銷方案、自由經濟示範區或自由貿易協定(FTA)雖有些許幫助,但終非根本之策。然而,政府這些年因應外貿困境的作法率皆如此,長此以往,台灣出口落至南韓的五成、四成,恐已為期不遠矣。
除了外貿趨緩這項原因之外,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的另一項重要因素就是民間消費。民間消費占GDP比重高達六成,從過去三十年的統計可以發現,消費成長的年代總是繁榮的年代。台灣在民國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民間消費皆以兩位數成長,即使扣除物價漲幅之後的實質增幅在七十年代後期也逾10%,而八十年代初期也逾7%。近年民間消費成長乏力,如此經濟何來成長活力?
我國民間消費近十年的平均年增率僅2.3%,與昔日直有天壤之別,如此微弱的消費成長如何帶來繁榮?甚者,今年前三季的平均成長率僅1.2%,而造成消費乏力的主因,正是實質薪資長期停滯。依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台灣今年前八個月的實質薪資水準非但低於去年同期,也低於民國八十七年的水準,這是台灣近半世紀經濟發展歷程中未曾出現的情況,也是各國罕見的現象。在薪資倒退、物價上漲、房價飆升的大環境下,無需高深的經濟學知識也可明白,民間消費是絕對難以提振的,而民間消費難以提振,經濟成長豈有好轉之理?
回顧民國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期,那個年代每年的薪資增幅經常超過一成,以民國七十年代後期而言,平均增幅達12%,而八十年代初期也逾6%,即使扣除物價漲幅的實質薪資增幅也極為可觀。這正是帶動那個年代民間消費、經濟成長的重要原因,今昔薪資相比,令人不勝感慨,台灣經濟成長近年陷於保二困境,豈是偶然?
台灣經濟疲困如此,原因雖多,但究其最根本仍在於出口與薪資兩項因素而已。執政當局與其提出許多揚湯止沸的措施,不如徹底就這兩項根本原因規劃釜底抽薪的長期之策,如此台灣或有機會重返昔日繁榮,否則保二、保一夢魘必將年年出現,直至經濟崩解而後已。
南韓人均所得 將首破24,000美元 2013-11-26 工商時報
歸功於經濟成長及韓元升值,南韓官方的統計廳及民間的樂金經濟研究院,周一都預測南韓人均所得(GNI)今年將首度突破2.4萬美元,創下24,044美元的新紀錄。
南韓KB金融經營研究院的研究部門推算,南韓人均所得若按目前增長的步調,可望在2016年或2017年達到3萬美元。
南韓人均所得在2007年首度突破2萬美元,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及2009年又告失守,2010年再收復2萬美元關卡,之後逐年走高,去年達到22,708美元。
李根邰說:「這個數字未來2年持續看增,但可能係因韓元升值。韓元的升值可能提高轉換成美元的人均所得,但恐傷及出口競爭力,長期來看會成為南韓經濟成長的負面因素。」
人均GDP還有意義嗎? 2013-11-26 01:51 工商時報 【于國欽】
外電昨日報導:「南韓今年人均GDP可望升至2.4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顯示韓國民眾的收入持續增長。」看到這則報導,大家一定想問台灣的情況如何?
台灣今年預估還到不了2.1萬美元,比韓國差。其實,自1971年有統計可供比較以來,台灣很長一段時間是領先南韓的,1992年台灣升逾1萬美元時,南韓才7千美元,直到本世紀初台灣還是略勝一籌。
有人說南韓人均GDP創新高,代表南韓民眾愈來愈有錢。這個說法,對了一半錯了一半,人均GDP是以GDP除以總人口而得,數字增加自然是代表韓國人的所得提高,從總體而言,這個說法是對的。
但從個體而言,算術上的平均是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裡出現的,因為不會有富人如此慷慨地依算術平均法則,把他的所得分給窮人。真實世界的GDP是依產業、職業及勞動市場行情進行分配的,因此GDP成長的果實,未必人人有獎。
我們以台灣為例,GDP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51.5%降至2011年的45.7%,而分配到「營業盈餘」的比例則明顯升高。在這樣的分配法則下,人均GDP升高可能只是反映營業盈餘的增加,而非薪水的調升,如此人均GDP即令年年創新高,對勞工而言,有何意義?
雖然人均GDP提高不代表薪資會增加,但這項指標卻經常被各國總統拿來宣示,不只我們的馬總統曾有「633」的目標(人均GDP達3萬美元),前南韓總統李明博也曾訂出「747」的願景(人均GDP達4萬美元)。
隨著人們對人均GDP漸趨無感,參選總統者若不認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感的指標,只怕是難以再喚起選民的熱情。
革命式的改革 才能救命【經濟日報社論2013.11.23
兩個多星期前,宏碁原本在第3季財報出爐後,董事長王振堂請辭負責,且職務至明年6月任期屆滿,執行長將由總經理翁建仁接任,同時成立變革委員會,由施振榮擔任召集人。但在16天後的21日董事會,決定王振堂、翁建仁雙雙辭職,由創辦人施振榮接任董事長,並暫兼全球總裁。
施振榮說,目前對未來接任董事長的人選已有腹案,除需具備下屆董事的資格外,程序上還要在下一屆董事會中才能推舉其擔任董事長。至於在全球總裁人選方面,施振榮表示,將會儘快遴選合適的人選。顯然,施董事長及宏碁董事會已認知到情勢不容許宏碁改革再延宕半年。
說實話,宏碁如此,台灣產業改革的急迫性又何嘗不是。台灣產業要從投資(效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說法,從總統至一般中小企業幾乎人盡皆知,但此口號已說了十幾年,宏碁的轉型失敗,也相當程度印證了台灣產業轉型不僅沒有成功,甚至也反映大家對於產業改革的誤解。
就以製造業附加價值率這項指標為例,美國可以高達35%,日、德在30%左右,而台灣及韓國卻始終在25%以下,而且每況愈下,2011年,台韓的這項數據分別只剩20.2%及19.6%,顯見,台韓製造業與美日德的發展模式,根本就不在同一軌道上,而且差距越來越遠,也因此,所謂逐步修正式的改革或升級,根本無法與先進國家接軌,台灣產業發展模式已經到了該跳車或換軌的問題,而不是研發幾項新產品或技術就可以稱為轉型。
而美日德的產業發展到底是什麼軌道呢?基本上美國製造業是服務與應用的載體,美國企業的勝出關鍵並不在於製造產品多麼精細,而在於服務應用的勝出,由於應用服務的邊際變動成本較低,規模越大越顯其競爭力,平均獲利或附加價值率越高,簡單說,美國製造業的特色基本上就是服務化。
而日本製造業的特色則在於差異化,日本身處於中、台、韓等低成本、生產量能力豐沛諸國的周邊,倘若產品無法與中台韓區隔,是無法生存的,例如,中台韓的石化生產大多偏重在泛用樹脂或原料,但日本卻集中於特用化學。最後德國,許許多多專注在關鍵技術及利基市場的隱形冠軍企業,幫德國製造業打下了高附加價值率的基礎。
簡單說,美日德的產業發展模式,就是服務化、差異化(特色化),及隱形冠軍的發展,而這不正是政府積極推動的「三業四化」及「中堅企業」嗎?大企業們有時會嘲笑政府輔導能力及資源太過於小兒科,但是企業必須認知,台灣產業能否轉型的關鍵不在於政府區區的輔導資源,而在於企業自己找到轉型方向,並有跳車及換軌的決心,希望宏碁事件可以讓更多企業有此覺悟與決心。
我們也期待宏碁可以儘快找到脫胎換骨的轉型方向,而非只是在新產品上打轉。典範既然已經移轉,過去成功的思維模式也許也應該跳脫,首先,應認知市占率已不是競爭力的關鍵,沒有訂價及決定規格能力的市占率,不僅是競爭力的假象,而且可能還是弊端的根源。第二,國際市場結構丕變,把中國大陸當成母國市場(home market)的認知,說來殘酷,卻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未來宏碁在其他世界市場贏不了聯想或與其差異化,那麼,逐漸凋零將成為其宿命。
第三,跨業融合及競爭已是趨勢,宏碁與台灣資訊產業的機會在於技術與其他產業的異業整合,憑藉著施董事長的威望及網絡關係,也許是好的基礎與開始。
最後,我們認為,國際級公司的CEO沒有所謂「傳人」的這件事,每家公司都有其企業文化及核心成員,但CEO不是,每一任的CEO都有其階段性的任務,因此,施董事長在未來的半年內,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找到一位能夠革宏碁自己命而重生的CEO。
回應
不倫不類的草包類比. 1.CEO是少數大股東或董事會成員雇用來的, 不是員工投票選出來. 2.CEO來為公司賺取利潤, 公職市長是來花錢的, 而且花的不是自己賺來的錢, 沒有錢嗎?加稅. CEO行嗎? 3. CEO做的好不好, 公司的收益告訴一切. 公職政客只要搞定媒體, 萬事OK. 4. CEO做不好, 董事會可以馬上要你走人. 公職政客一樣可以死皮賴臉再選連任. 5. 與此相反, CEO能做事是因為他們在公司內能呼風喚雨, 有像獨裁者的絕對權力. 如果他們在公司(政府)實行民主, 或者有一個扯後腿的董事會(國會)或工會(反對黨)什麼的, 或者他們沒有權力開除職員經理(公職法), 你看看他們還會有什麼執行力.
台灣淺碟型思考,只在乎近利,不願意深耕技術,這是我們的民族性,就 承 認 吧 ! 還有,老頭子老媽子把持產業,快下台給年輕人機會,否則,就繼續死亡下去吧 !
民主政府是如此的低效率, 就是因為是民主, 就是因為政府是獨佔事業。企業需要面對市場競爭, 公司經營者講民主, 企業必死無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