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3 06:21:19| 人氣1,742| 回應2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日減碳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明明是一日減碳秀,卻假四二二世界地球日之名為之!

別太認真,大凡xx日多是一日秀,君不見去前不也一日自行車秀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111999/20070428064114

走路、吃素、熄燈 官員昨天好環保 【聯合報╱記者連線報導08.04.23

為響應四二二世界地球日,不少機關首長昨天都捨棄公務車,改搭捷運或步行上班;立委還發起吃素食減碳運動,減少牲畜飼養,降低廢氣排放,內定出任環保署長的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建議,未來各級學校可試辦一個月吃素一天,讓愛護地球的教育意義向下扎根。
行政院長張俊雄、副院長邱義仁和秘書長陳景峻昨天都茹素一天,新聞局長謝志偉和環保署長陳重信則一同步行上班。行政院也發函所屬機關,中午午休時「熄燈一小時、關電梯一小時」。
國民黨團不開冷氣不打領帶
國民黨團書記長謝國樑昨上午穿著白襯衫、未打領帶舉行記者會,他表示為配合世界地球日,昨天全體黨籍立委不穿西裝外套,也不打領帶,黨團辦公室也不開冷氣,並且將連署提案減碳節能公約在院會通過。立法院將建請各行政機關,力行下班後拔除電源插頭。
立委籌備就素愛地球基金會
立委林鴻池則與台北市議員李新共同主持了一場響應吃素抗暖化的健康素食品嘗會。林鴻池指出,台灣近年溫度上升了攝氏一點三到一點四三度,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全球廿二名、亞洲第九,呼籲國人能廣用素食來對抗地球暖化。他也計畫在六個月內籌備成立「就素愛地球基金會」,推廣素食、建立安全衛生的素食飲食環境。
台北市長郝龍斌與公館國小師生一同在校園內種下象徵希望的「台灣欒樹」,並簽署十大減碳宣言,推廣「將傳統燈泡改成省電燈泡」、「開窗通風、夏天冷氣控溫」、「隨手關燈拔插頭」、「每周一天不開汽機車」等行動。市府四十多位首長也各自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捷運市政府站和郝龍斌會合,再步行到市府。
台中副縣長帶隊走路上班
台中縣副縣長張壯熙則與五十多名搭火車、公車的同事,從豐原火車站走到縣政府上班,許多縣府員工看到浩浩蕩蕩的隊伍驚訝說:「原來有這麼多同事和我一樣是通勤族」。張壯熙說,自己若無特定行程,早上會步行到縣府上班,節能又能健身。
不少學校學生也主動配合地球日活動,豐原高中多數班級自行表決中午全班吃素一餐;豐原高商則是強制限水節約,學生沖馬桶、洗手不便大聲叫苦。
台中慈濟醫院全體同仁推動「蓮步款款」愛地球多走路活動,昨天驗收成果成果,二百四十五位同仁一個多月來共走了四千四百六十萬九千九百八十九步,不僅消耗自身的卡路里,且也相對節省許多能源。

直言集》一日行情能減多少碳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

地球日,平常坐慣黑頭車的大官們,突然又是騎單車、又是搭捷運、中午還來客素食餐抗暖化。民間團體也是又點燈、又暗燈的,熱熱鬧鬧像辦喜宴,只怕是減碳不成、反倒增加許多碳足跡。如果我們的地球日老是搞這種「一日行情」,究竟能減多少二氧化碳?
生活中的確應落實節能減碳,但現代社會要教民眾回歸沒冷氣、沒電梯、不點燈的生活已不可能。如何讓民眾把「聰明消費」的觀點用到「聰明使用能源」,鼓勵企業生產節能產品、民眾善用節能設備,享受同樣的生活卻能省下一大半的水電費,才是正確之道。
但政府平常懶於宣導節能方法,放任台電一直想擴張電廠、用人民納稅錢補貼高耗能產業濫用水電。到了地球日才教民眾不吃肉、不開車、過原始人的生活。這種流於作秀的節能,如何讓人打從心裏想過節能省碳的生活?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提出造林原是美事,但荒謬的是,所有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一方面大排特排、一方面提出以造林來減碳。問題是真要抵掉這些汙染,只怕是把台灣種滿樹都不夠。政府不節制企業,就算全體台灣人都不用電,也只能減掉一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地球日過了,搭公車的官員今天起又鑽進黑頭車,昨天的素便當也換成雞排、排骨飯,關掉的燈、電梯、冷氣又運轉。
希望從地球日出發,官員們不要再搞這種「一日行情」,要徹底檢討整產業結構、不再放任企業汙染,真正帶頭做起,才能讓民眾口服心服地在生活中落實節能省碳,台灣才會「天天都是地球日」。

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聯合晚報╱社論】08.04.21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都出現各種環保號召,台灣的環保署也發起政府機關熄燈一小時的活動。但以當前環境危機而言,僅在「地球日」做環保是不夠的。我們呼籲推行「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的觀念。
「無處不環保」的例子不勝枚舉。就以近日新聞來說,總統就職的國宴菜色要怎麼安排,在以前,考慮的是體面、尊貴和排場,現在多了一項考慮,要環保!又例如上完廁所後,衛生紙要怎麼丟,原本是個人習慣問題,現在也和環保扯上關係。
馬英九要求國宴採用本土食材,是為了減少食材運送的里程。減少運送的里程,自然就減少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化的年代裡,全球是一個大市場,貨物和商品在全球流通,食材也是如此。但「節能減碳」是環保手段,食材的本土化亦成流行趨勢,本土食材如雲嘉南的水果、高屏澎的海鮮,也將端上國宴的餐桌。台灣民眾對本土食材當然有信心,更何況既然是國宴,使用本土化的菜色和食材招待遠道來的各國貴賓,意義更加重大。
說到衛生紙的使用習慣,雖不登大雅之堂,竟也成為新聞話題。台灣民眾早期的衛生習慣不一,加以馬桶設備和下水道設計令人不敢完全信任,故發展出如廁後衛生紙丟到垃圾桶的習慣。但現在不但可能鬧成國際笑話,也造成了垃圾增量、增加垃圾處理成本的問題。簡單地說,這不再只是國內外「習慣」不同而已,而成了環保前提下的現代行為規則之一。
的確,現在已進入「無處不環保」的時代。以前談到環保,多為了保存青山綠水,防止空氣污染;後來的主題發展為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種種;現在則更進一步注重節能減碳,以避免地球暖化加速。只要是增加能源使用的,例如立法院的「大車」風波,就是不環保,就會受批評。有些原本視為進步和貼心的服務,譬如公共場所提供的擦手紙、公家機關使用的紙杯等等,現在卻可能變成不符合環保了。
環保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在環保的探照燈下,事情有了不同的面貌,有些習慣也必須配合環保而改變了。希望大家一起做到「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

聯合筆記》一日減碳秀【聯合報╱鄭朝陽】08.04.24

世界地球日,大官們照例扮起「減碳達人」,登台演出「一日減碳秀」,從關燈一小時、一日蔬食、走路上班到騎單車喊累等活動,把握機會搏媒體版面。
地球日一結束,大官連「謝謝收看」都沒說,多半恢復平日出門有黑頭大車代步、餐桌上不知「食物里程」為何物的常態,市井小民如何看得下去?
現在什麼都漲,人人想當「省長」,不需大官們花納稅人的血汗錢大搞減碳秀,也能理解力行節能可減碳又善待荷包。因此,這類用低廉手段消費環保意識的戲碼,民眾看看就好,倒是要從此學會檢視官員平日的環保態度,以及他們到底為百姓方便過環保減碳生活做了什麼!
拿環保署為例,明知台灣增溫、暖化的速度和幅度是全球平均值兩倍,是名副其實的「火燒島」,但在蘇花高等重大開發個案上,其環評立場搖擺不定,遭環保團體批評:即使國人天天吃素,也抵不過這些排碳量。
油價高漲,不僅「能源稅」政策姍姍來遲,靠汽車代步、維生的車主,也只能望環保車興歎,一輛小型國產車款的油電混合車售價竟是雙B行情,高不可攀。想要響應官員們騎單車代步的號召,則缺乏舒適、安全的騎乘空間,把單車帶上大眾運輸工具既難又貴,更別奢望如法國巴黎、里昂等城市,提供比搭公車還便宜的公共租借單車,讓單車通勤、觀光變得方便、輕鬆又自在。
官員的行政怠惰不只如此,更荒謬的是,在一片省電、減碳聲中,竟放任電費半價優惠的不當制度繼續存在,連台電自家人都享有這項「好康」。有如此落伍的心態,期待台電發展「綠色電力」銷售制度,提升國內自有能源比例和減碳效益,無異緣木求魚。
地球日活動固然能喚醒民眾盤點無謂的排碳,重新擁抱「用所當用,減所當減」的價值觀,但政策的舖陳引導,才是落實節能減碳重要關鍵,讓天天都是地球日。

大陸掏錢 推廣省電燈泡【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08.04.23(這才務實)

中共官方選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首度推出由政府補貼業者的大規模省電燈泡推廣計畫,透過向民眾低價銷售省電燈泡方式,降低大陸溫室氣體排放,鼓勵民眾採取環保節能的生活方式。
中共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在昨(22)日公布的聯合聲明中表示,雙方決定以政府補貼,初步選定13家中外燈泡製造商,生產5,000萬個省電燈泡,逐步淘汰傳統的螢光燈管與燈泡。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燈泡生產國,占全世界產量七成。中共財政部認為,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可促進提高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改善城鄉居民照明條件,對推動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有重要意義。
中共財政部在聲明中說:「如果將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為高效照明產品,每年可節電600多億度,相當於節約2,2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萬噸、二氧化硫排放59萬噸。」
不過,中共財政部或國家發改委,均未在聲明中提及官方將投入的經費金額。
在實行方面,中共財政部與發改委訂出四點建立補貼節能產品的機制。第一,得標企業負責具體推廣,推廣產品數量愈多,得到的補貼資金愈多。
第二,政府採取間接補貼方式,由企業按得標協定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後的價格銷售給用戶,最終受益人是消費者。
第三,高效照明產品納入政府採購範圍,屆時大陸官方不僅選擇的推廣企業是行業中的領先業者,且推廣的產品是達到較高能效等級、質量標準的高端產品。
第四,加大補貼力度,對大宗用戶依照得標協定供貨價格30%、城鄉居民按50%提供補貼,使推廣產品價格達到一般用戶和家庭都能接受的價格。
中共財政部說:「這是首次運用財政補貼手段,支援涉及廣大消費者的終端節能產品推廣,也是財政補貼節能產品推廣機制的創新。」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742) | 回應(2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時評經濟 |
此分類下一篇:啥是連動債
此分類上一篇:蜂去巢空

阿楨
請勿射殺野象011-10-27 中國時報 【莊佩璋】

 台北捷運公館站周邊,單車違停嚴重,市政府今天開始拖吊。但,拖吊解決得了問題嗎?
 泰國法律規定,禁止射殺闖入村落、耕地的野象。就人類本位立場,野象亂闖私有地,地主基於保護財產當然有權射殺。但是,人類的耕地其實本是野象的棲地,是人類先把象逼得無處可棲,而不是牠刻意蹂躝耕地。
 同樣的,我們基於環保、健康,鼓勵民眾騎乘單車通勤、通學,卻沒規畫完善的單車專用道與停放空間。單車族顧慮安全被迫騎人行道,議員說威脅到行人,應開單處罰;單車停到溢出停車格,也說違停嚴重阻礙行人通行,應拖吊。請問這和射殺闖入耕地的野象有何差別?(楨:亂比!另參本館:《為野象祝禱》)
 上個月我正好到阿姆斯特丹,回台北後看到市府要拖吊公館違停單車的新聞,感觸更深。
 台北捷運非假日不讓單車上,說怕影響到乘客;阿姆斯特丹則是在捷運車廂旁有設單車停車間,前輪抬高後單車所占空間其實不大,再以玻璃隔間也就不會影響乘客。
 台北用拖吊對付單車違停,阿姆斯特丹則認為只有停車空間不夠的問題,而無所謂違停;公館捷運站若是在荷蘭,他們會在站旁建三、四層的單車停車塔,以解決停車問題。
 荷蘭人認為走路與單車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必須規畫成單車可直達目的地,所以離火車站、捷運站、博物館…等公共設施最近的必然是單車停車塔,汽車停車場則很遠。
 台灣愛跟流行,搭全球節能減碳熱潮,也搞「地球日」、「無車日」、「台灣自行車節」…,但是,全都只學皮毛,只會耍嘴皮子。我們其實還是「汽車本位主義」,一點兒也不尊重行人、單車。
 台大校方禁止學生把單車直接停放教室前,抱怨校內單車太多,希望學生使用公共單車;市府不建單車停車塔,反而以拖吊處理違停。光看這些,就知道政府鼓勵單車是假的,掌握權力的汽車族其實還是把單車視為麻煩製造者。
一位台大教師留言
我鼓勵單車通勤,單車通勤優於開車通勤。平常騎車到公館,下雨搭捷運。但是,請注意,單車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走路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
台北人口太多,道路狹窄密集,對單車不友善,沒有足夠的單車停車空間,這是聚居在台北市的螞蟻們所要擔負的代價。你會因為車停在紅線被拖吊而抱怨交通警察與政府嗎?把車停到停車場,或是不要開車就是了。
2011-10-27 12:58:04
版主回應
請注意,台大公館捷運站周邊有足夠的停車位,但不是都在捷運站門口。有太多自私的人,不願意多走一二分鐘,把車停在目視可見的合法停車位,反而是只要停在捷運站門口,不識字地把車停到註明禁止停車的人行道上,讓行人難以通行。
每年秋天新生入學時,這邊都會上演同樣的戲碼。很不幸地,最聰明、資源最充足、未來可能是社會領導群的一批人,很多是超級自私的。台大一開始沒有強制拖吊,而是開單勸導,因為台大是教育單位,不是矯正單位。但是每年都一樣,這樣的亂象,只有等到十月學校及台北市政府強制拖吊才會消止。
不要為這些自私的違規停車者請命!!讓這些人繼續自私下去是我們台灣的悲哀、社會的危機。
請這些人多走一分鐘,把車停到合法停車位,不要停在捷運站門口。走路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

另參本館:
單車橫衝直撞 單車vs機車 馬鐵馬加油!消遙馬 一日減碳秀 機車有兩種 交通也公投吧 單車失竊記

單車騎太久 小心不舉【聯合報╱記者施靜茹09.02.13

單車風氣正夯,卻有男子騎到會陰神經受傷,突發不舉;連參加鐵人賽的醫師,也體驗會陰麻痺的窘狀。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說,一個月前,一名四十五歲男子就診,說某天連續騎車八小時,下車時感覺陰囊和肛門中間痛痛的,回家想和另一半親熱,卻力不從心。他推測應是騎太久單車,壓迫會陰神經,導致陰莖勃起血流和神經傳導「停擺」,無法勃起。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關尚勇,前年參加墾丁鐵人賽,騎車九十公里後,「整個會陰麻掉,像很多小針在刺」,一時好怕不舉。從此注意騎車姿勢,並加買專用座墊保護胯部。
陳煜說,近年有研究指出,男性每天騎兩到三小時單車,連續騎一段時間,發生勃起障礙機會,是不騎單車男性的三到五倍。
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說,有人針對單車選手研究,發現坐墊大小、坐的位置和騎乘時間,會影響男性性功能,坐墊愈窄,會陰受力愈大,傷害可能愈大。
2012-10-01 09:47:58
阿楨
(楨:還是讓油水電徹底民營化吧,不然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老是肖想民營效率和公營補貼福利全都要!另參本館:油價漲不漲 民可使由之 兩岸油災 九萬兆決策模式 中國石油大戰略 中國併購 綠能產業 物價漲不漲 馬物價政策 《公營企業改革》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瘦馬與肥貓 )

「減半緩漲」措施取消 油價大漲【聯合報2012.04.02

經濟部昨天宣布,今天零時起取消油價「減半緩漲」措施。儘管依浮動油價機制,本周油價應下跌一角,但中油一口氣反映六成累計「應漲未漲」額度,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將一次大漲三點一元、九八汽油漲三點六元。
台塑石化稍晚也宣布跟進漲價,九八汽油漲價三點七元、九二汽油漲二點二元。
經濟部長施顏祥說,一輛使用九二汽油的摩托車,每月平均使用十五公升汽油,漲價後,每月油錢將增加四十元;一輛汽車每月平均加油量兩百公升,每月將增加七百元支出。
油價大漲首當其衝的產業,包括染整、紡織與水泥,主因是鍋爐燃料需求。
能源局長歐嘉瑞指出,這次油價平均調幅逾百分之十,估計可能造成經濟成長率降低零點二二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增加零點三七個百分點。
經濟部宣告,油價將回復到正常浮動油價機制,但因為還有四成累計的油價還未補足,因此今後「漲價照漲、降價只減半降價」,直到先前累計未漲的部分完全補足。
為減輕物價衝擊,經濟部同步宣布多項照顧弱勢的配套措施,包括:桶裝瓦斯本月每公斤降二元,以二十公斤為例,每桶降四十元;天然氣本月也不漲價。未來桶裝瓦斯仍實施「減半漲價」機制,以照顧小吃店及物價不致大幅漲價。
另外,大眾運輸(含載客船舶)用油、計程車、油氣雙燃料計程車、以及復康巴士,也提供油價補貼。其中,大眾運輸業者定額補貼,由目前每公升二點四元提高到五元;與中油簽約的計程車用油,每月四百五十公升定額補貼,由現行每公升二元提高至五元。這項補貼每三個月檢討一次。

  相關新聞
電價 最快五月漲
油漲後 「就怕民生物資跟著漲」
油價漲 CPI↑0.37 GDP↓0.22百分點
油漲電蠢動 法人:台股不妙
油價利空 台股面臨回測壓力
油電雙漲 央行將讓台幣升值

油荒恐懼蔓延 英美怕怕
歐巴馬擬釋戰略儲油
經濟學家:總統無力控制油價
燃料補貼 成新興亞洲國重擔
印尼大馬 快被燃料補貼壓傷
巴基斯坦調漲汽油8.2%
2012-04-22 10:31:32
版主回應
地球日省思:節能減碳越減越多?【聯合報社論2012.04.22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配合今年「以行動愛地球(Mobilize The Earth)」的活動主題,政府、民間組織在各地舉辦綠市集、淨灘、植樹、關燈一小時等許多活動;這些遍地開花的綠行動,能否累積、串連、發酵,進而改變國人高排碳的生活形態,卻是難寄厚望。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揭示地球暖化日益惡化,呼籲必須以全球覺醒及在地行動才能救地球;台灣當即響應了此一全球行動,節能減碳、碳足跡、綠能……等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說來諷刺的是,碳排放卻是逐年升高,且是以全球平均成長值四倍的速度升高,這顯示祭出的減碳招式未能針對台灣高排碳的生活形態,藥不對症。
  二十年下來,開了三次全國能源會議,每次決議都有行動方案;分散在不同部會的三十五個節能減碳計畫共編列了一千三百多億的預算推動,看來洋洋灑灑,成果竟然是碳排放不減反增,尤其人均排放值升高到全球第十七位。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高排碳屢遭國際社會點名,足徵事態嚴重。
  這個尷尬的局面,原因之一是三十餘個節能減碳計畫都不具強制性,只是道德號召,有獎無懲,流於形式主義,甚至為了達成亮麗的口號(例如低碳島、環境外交),反而製造了可觀的碳排放。
  原因之二,溫室氣體排放的管理法規迄今仍擱置在立法院。工、商、運輸業合計佔碳排放總量七成五,而管理排碳的關鍵,在一套申報、登錄、盤查的機制,必須要有法源才得以執行;在至今無法可管的情況下,只能鼓勵業者主動申報,後續的管理、強制減排等措施完全無法執行。
  原因之三,節能減碳雖然有國家總計畫,推動卻集中在經濟部、環保署兩個單位,其他部會雖然不至於徒做壁上觀,但主動配合度有限,甚至欠缺意念。例如推動綠建材、綠色運具最有效的手段是財稅優惠,但財政單位始終置若罔聞;又例如都市擴張讓碳排放大量增加,但國土計畫始終沒有抑制對策,甚至助長城市擴張。
  民間團體、環保組織多年來熱心地鼓吹綠生活,引進西方社會包括碳足跡、拒絕瓶裝水、食物哩程、關燈一小時……等活動,成功地成為地球公民的水準表徵;但讓人不解的是,這些綠生活雖然蔚為風氣,何以台灣的人均碳排放仍持續升高?是否存在「藥不對症」的疏漏?雖然營造出綠生活的表象,但根本的碳排放破洞仍在擴大。
  這個疑問,數年前美國農業部與中國國家林業局合作的東亞地表溫度監測計畫,曾找到答案的線頭。這項以感熱衛星來執行的計畫,地表增溫時電腦螢幕以紅色顯示,發現三月底、四月初時「東亞一片火紅」,科學家幾番思索,赫然發現是因東亞漢文化國家清明祭祖大量焚燒紙錢所致。
  這個發現確實指點出減碳成效不彰的迷津。我們民族文化裡存有許多高排碳的元素,過去不曾警醒,當然更沒有去思考如何減量、改善;清明祭祖焚燒紙錢只是其一,其餘天公生、燒王船、媽祖遶境、鹽水蜂炮、神明出巡……,從正月到年底,密集的、排場愈發升高的民俗活動產生大量碳排放,從來不是政府或民間的減碳活動主題,不曾警覺這是減碳的大窟窿,當然更未計入碳排放總量。
  民俗活動之外,國人的生活形態裡也存有高排碳因子,同樣不曾有過警醒。例如到廟裡參拜要選「香火鼎盛」的廟殿;餐廳只選「燈火通明」,昏昏暗暗的店不考慮;青菜要大火炒出「鑊氣」才算好吃;會議場所冷氣開足穿西裝才顯正式……,這樣高排碳的生活形態,主導了消費、娛樂及穿著等生活模式,當然反映在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現象。
  今天地球日的許多綠行動、綠創意,顯現了國人對地球增溫的關心,響應、參與之餘,更該仔細思索我們的生活形態中到底有多少高排碳因子一直被忽視;只有找出這些文化底蘊中的高排碳因子,才可能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建立植基於民族文化的減碳模式。

另參本館:馬能源政策 一日減碳秀
2012-04-22 10:37:10
阿楨
敦南自行車道將移除 未聞「惜別」聲【聯合報2012.09.02

因使用率低,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10月中確定喊拆,部分路段現已成小黃專屬排班區。記者周志豪/攝影
因使用率低,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10月中確定喊拆,但訊息發布後,「惜別」單車使用者沒增加,車道汽車違停狀況反更猖獗,部分路段平日現更已成小黃專屬排班區,讓市議員質疑,設計有缺失,執法又不力,成施政笑話。
北市大安分局交通組長袁興華澄清,「一直有在取締」違停,據北市交大統計,今年上半年敦化自行車道全線就開出1200張違停罰單。但畢竟警力有限,違停行為模式又多是「看到警察就跑」,抓不勝抓,將建議交通局以交通工程手段改善。
總造價約7千萬的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自民國98年6月啟用以來,因路型複雜,周邊交通流量又大,自行車寧可擠人行道也不走專用道,成「蚊子車道」。但沒車走卻占用一線道,也讓民眾抱怨,99年4月起乾脆改為「假日專用」。
因使用率低,民怨不斷,北市府今年4月間確定要將自行車道拆除。但幾乎全畫上紅線的敦化自行車道,全線平日違停嚴重,其中甚至還有大客車也臨停候客。
而「信義路—和平東路」段東側自行車道,更已成為小黃超長排班區,整條車道幾乎「座無虛席」。原本應是「自行車專用」的假日,車道照樣變成沿線住戶臨時停車場。
袁興華說,敦化南路「信義路—和平東路」段東側,鄰接遠企與多棟金融商辦,確實有龐大臨停與上下客需求,分局已盡力取締,維護交通秩序,但抓不勝抓,「非常無奈」。
市議員林奕華指出,當初規畫敦化自行車道時,不顧沿線停車需求,大量塗銷汽機車格位,才導致目前亂象。結果畫了紅線卻仍處處違停,已影響市府施政威望。
林奕華建議,在不影響公車、大樓與巷道出入前提,市府在拆除前過渡時期,應先將部分紅線路段改繪黃線,並加設計程車排班區,以符合實際需求。
不過交工處科長張建華表示,當初規畫敦化自行車道應已考量臨停等相關配套,10月中拆除後,除將目前自行車道改為機慢車優先道外,現有路型應不會改變。但若仍有爭議,會個案檢討改善。
  回應
草率,擾民,不便,浪費民脂,請糾舉彈劾!

(楨:熟令至之?熟令至之?不知台島之道不可道之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2012-10-01 09:46:55
版主回應
單車事故率攀升 夜騎事故增5成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 2009.07.15

全台瘋自行車,交通事故也迅速攀升,台北市去年自行車事故增加近3成,其中夜騎的危險性更不容忽視,夜間事故增加率超過5成,北市交通局呼籲單車騎士要隨時留意行車狀況,遵守號誌。

根據台北市交通事故統計,今年1至5月自行車相關交通事故共發生395件,占總交通事故之4%,與去年同期比較,件數增加29%,死傷人數增加43%;自行車逐漸成為民眾生活代步工具時,事故傷亡情況也明顯增加。
進一步分析交通事故發生時段,以下午4時至6時最多(14%),其次是上午8至10時(13%)、下午2至4時 (12%)、下午6至10時(10%);與去年同期比較,夜間(下午6至10時)增加52%、(中午12時至下午6時)增加43%。

單車潮吹起肩頸傷疼風 2009-10-29 KingNet 

騎單車近日已成上班族的時尚運動,秋高氣爽的天氣更是騎單車的旺季!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表示,近日門診發現,騎單車就醫的人數驟增。
一名46歲男性,為二十多年的上班族,長時間坐辦公室、使用電腦,近來因左上肢麻木數日而就診。經細問得知,他一周前曾至郊外騎單車運動,連續身體前傾騎了近2個小時都沒有休息。X光及理學檢查發現為第五至七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合併神經根壓迫,給予藥物及物理治療,配合適當的休息,約2個月後逐漸改善。
常見的單車運動傷害有哪些?潘筱萍說,騎單車看似個溫和的運動,但常常會造成大大小小的傷害,尤其在騎單車的旺季時(春秋季節),就醫的人數驟增。造成傷害的主要原因多是不當的姿勢加上過度使用,或是意外造成。常見的過度使用傷害部位,以膝蓋占了1/2,肩頸1/3,其他還有上肢神經壓迫等。
最後,潘筱萍提醒,上班族(尤其肩頸易酸疼者)選擇適合的車款很重要,並注意騎乘姿勢,在騎的時候,最好向下踏的腳可以伸直,身體與坐墊成90度角;同時要間歇休息,每騎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變化姿勢,不要連續騎超過2小時,並適時的做舒緩操。當有出現肩頸痠痛,或上肢麻木的感覺,且狀況嚴重或持續3天以上時,最好就醫治療,找出原因,儘早改善,以免惡化。
本文作者【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復健科主任 潘筱萍醫師】 新聞來源:KingNet 更多健康新聞 »

讓自行車回歸生活 回到社區>中時09-07-28戴永禔

 二○○二年「台灣地區自行車道系統規劃與設置」的報告中,將車道設置目的分成運動休閒、競技比賽與生活通勤通學之三種車道。體委會補助各地方政府、機關辦理各項相關之軟硬體建設,二○○二年至二○○六年間總預算達十六億元。
 除此之外,內政部營建署所推動之城鄉風貌案也有大筆預算投入,諸如台東縣關山、高雄縣美濃、台北縣福隆地區的自行車道系統與發展觀光結合等等。或者,由淡水河河口沿著淡水河上溯大漢溪,一直通到石門水庫的自行車道也正在規畫當中,這種大台北都會地區休閒自行車系統需新建或聯結既有區域車道。
 以上這些沿著溪畔的自行車道系統乃以運動休閒為設置目的,在規畫與興建自行車道時,最關心的問題是車道總長度、不同路段的銜接、以及其他車種路權之爭等工程面問題。但是,有些社會面與生態面的問題則至今完全被忽略。
 最主要的問題是規格化與都市化的自行車道設計與施工,並沒有採取因地制宜的考量,沿著海岸或河岸的水泥鋪面,硬生生地切斷濱海或濱溪生態系的橫向連結,阻礙濱溪陸棲動物的水陸間移動路徑。大量外來的景觀植物入侵自然海岸林或河床高灘地,隱約可見未來無止盡的花草維護人力與經費。在都市的車道設計不應該被一式通用到底。再者,車道規畫也忽視在地的社會與文化,否則不會發生撒屋瓦知部落被拆屋的抗爭事件。所以,自行車道系統必須區分都市區與非都市區的設計,經過社區時則必須能夠細膩地納入當地。
 非常希望這陣自行車休閒運動風,不會只是短暫的熱潮,像其他在台灣屢見不鮮的各種流行現象一樣。我認為真正符合節能減碳目標來建設自行車道,應該回歸到生活面。以社區為單元,構建安全舒適的自行車道系統,讓每一個人因為這種便利而逐漸減少使用汽車與機車的短程交通。地方政府努力地以興建通勤、通學車道拚總里程長度外,也應該讓每個村里或社區以騎車可及之生活圈概念,進行規畫完整、安全、可放心騎車的自行車道。
 生活用自行車道不會隨風潮而退流行,同時經過串聯後也可成為全省的自行車道系統。相形之下,目前實在不必刻意興建沿著溪畔的跨都會自行車道系統。(作者為中原大學永續環境營造中心主任)
2012-10-01 09:49:38
阿楨
全民烤肉 傷身害地球 2012-09-30 中國時報 【陳惟華】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每逢月圓佳節,親友團圓在月餅、柚子和烤肉的幸福滋味令人難忘。然而,科學家提醒,在幾近於集體投入的全民大烤肉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以及一氧化碳、黑碳懸浮粒等溫室氣體,不但會傷害身體,也成了氣候變遷的幫凶。少烤肉、少吃肉,不但愛自己,而且能夠緩和世界的饑荒和水荒,也有助於減少製造氣候變遷的難民!(作者為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博士)

中秋剩烤肉? 文化崩解【聯合報╱余豈/教 2012.09.30

「吃什麼好呢?」台灣的中秋節,除了烤肉,大概也沒別的話題。比起放沖天炮,這算是「進步」,但仍難脫「台灣人就是愛吃」的印象。難怪CNN曾引舊約聖經的典故,開玩笑地封台北為「貪吃之都」,也多少暴露了台灣所謂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底蘊。
  回應
烤肉是台灣的新文化,全家人一起通力合作烤肉,可增加向心力,烤肉時又可溝通聊心事,相當不錯,且一年只有一天,說節能減碳太沉重。該減的是政府單位花大錢放煙火!(楨:還不是冥眾愛看!詳參【圖博館】:誰的跨年)
  文化崩解豈只是問題,3 40年後台灣還存在嗎,還是以伊索匹亞形式殘延苟喘?
  月圓就是人團圓,發展成今天的烤肉,也是台灣獨特文化,一定要崇拜西洋嗎?一定要吟詩作對嗎?別自以為清高了?

  相傳在1967年的時候,萬家香醬油推出了一支“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後隔了幾年,金蘭醬油又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的電視廣告(加上同一時間萬家香醬油不爽金蘭醬油,繼續狂打“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新版本廣告以為抗衡)。
  在臺灣這兩家醬油廠商的電視廣告攻勢,加上在同一時間頂好、家樂福、萬客隆之類的大型賣場量販店中秋節前夕舉辦的烤肉相關用品與食材的特賣會的齊心合力之下,臺灣人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把烤肉當成中秋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甚至是中秋節的唯一主角。
  台灣烤肉奇蹟 中秋節烤肉的起源大揭密(華視專題報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J0BfY5SS4
一家烤肉萬家香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ht-RtKVU9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qcuKeYNNM
金蘭烤肉醬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WfZQXq3f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M-cgQVinX0

詳參【圖博館】:停烤肉拚減碳? 耶穌不敵耶老 情人節 母親節商業化
2012-10-01 09:50:34
阿楨
環保袋氾濫成災 最大諷刺 2013-01-14 中時 陳文卿(服務業)

 彰化縣長卓伯源的親弟弟涉嫌收賄被收押,大家十分關注弊案是否會延燒到卓縣長。筆者則注意到媒體所披露的兩件採購弊案分別是採購七百萬個環保袋,以及印製一百多萬份的台灣燈會月曆。前者隨後雖因得標廠商未喬好,最後「僅」做了一百七十萬個,花了將近七千萬元,而後者則花了五千多萬元。
 我們很難相信,全縣總人口一百三十萬人,戶數不到四十萬戶的彰化縣,居然需要買這麼多環保袋、印這麼多月曆。如此龐大的數量,彰化縣民一人一個還有剩。彰化縣財源並不特別寬裕,但花錢竟毫不手軟,將一億多元用在這種無關重要的地方,根本就是浪費公帑,而且有幫縣長做個人公關之嫌。
 郝龍斌擔任環保署長時推動限用塑膠袋政策,因此鼓勵大家購物自備環保袋,立意甚佳。於是各縣市、各機關,猛做環保袋,辦各種活動時,也是人手一個環保袋。
 幾年過去了,塑膠袋之使用死灰復燃,而家家戶戶的環保袋卻已氾濫成災,真是環保的最大諷刺。
 不久曾前立委大力抨擊公家機關浪費大筆公帑印月曆、印賀年卡。日前台北市議員也爆料,台北市政府近五年來花了三億多元,印了將近八百件的出版品,可堆成六百多棟的一○一大樓,而「販售類出版品」累計銷售率只有三點多趴。也就是說,這些政府出版品大多是堆在倉庫裡成了一堆廢紙。
 不只彰化縣和台北市,大家可發現,很多機關推動節能減碳,其實多是喊假的。
2013-01-14 10:06:19
阿楨
太原公共自行車 一年近五千萬人次租用【聯合報2013.08.11

記者/何蕙安攝影
台北民眾熟悉的YouBike (UBike)也在山西太原的街上趴趴走,但不論是規模與使用頻率都更為可觀。UBike上路四年,使用次數甫突破六百萬人次;而太原公共自行車推出還不到一年,已堂堂邁入四千七百萬人次。
四季分明、道路平坦,以單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太原民眾,以超乎想像的熱情支撐這個去年九月才上路的系統:每天約卅三萬人次租用,一台車日均周轉次數十一點七三次,最高紀錄曾達四十五次,等於隨時都有人租用。
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齊受訪時指出,根據初步統計,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太原開車民眾改騎自行車,節能減排的效果卓越,連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也每天騎車上班。
太原並非大陸唯一有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城市,包括浙江杭州、江蘇蘇州、湖南株州、上海閔行與北京宣武都早走一步,不過太原後發先至,其規模目前僅次於杭州,但其單日周轉次數已是杭州的一倍,某方面來說已位列全大陸之最。
「『方便』,是我們最大的考量。」技術背景出身的周齊指出,太原目前共有九百六十七個自行車點,二萬輛自行車,每個自行車點距離不超過五百公尺,基本上走幾步路就可看到一個站。
更重要的是,太原公共自行車租用一小時內免費,比台北UBike的半小時還要多一倍。逾一小時後採累進費率,每小時加收人民幣一元,最多每小時人民幣三元,等於騎上三小時還不到新台幣十五元,價格上也頗具誘因。
「我們這真的是公益性質了。」周齊說,該系統去年投入人民幣一點六億元(約新台幣七點八億元),至今虧損人民幣三千多萬元,主要是免費租用率達百分之九十九,基本上沒有收入。
平心而論,拿太原與台北的公共自行車使用率相比並不全然公允,儘管兩城市面積、人口相當,但投入程度有別。
此外,太原沒有地鐵系統,今年才要開建,或許也是民眾更主動選擇公共自行車的原因之一。
2013-08-11 12:07:34
版主回應
單車城市的惡夢 2013-08-11 工商時報 【陳穎芃】

 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20幾歲金屬工人舒弗(Erwin Schoof)是個單車族,但每天騎車上班經歷的交通混戰絕不比開車族輕鬆。
 每天早上6點半他得和大批單車族一起擠上渡輪跨越阿姆斯特丹港,下了渡輪再殺入鬧區車陣,平安抵達火車站後還得在有限的單車停車格搶到一絲縫隙,到此才算結束上半天的通勤挑戰。
 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下午情況更可怕。」阿姆斯特丹火車站前負責管理單車停車格的員工海寧珍(Willem van Heijningen)表示:「這雖不是戰區,但也差不多了。」
 通勤時間 一場混戰
 數以萬計的單車穿梭在運河與街道之間,早已成了阿姆斯特丹的都市映像,就像運河遊船之於威尼斯一樣出名。然而,阿姆斯特丹單車之氾濫遠超過其他城市的單車休閒景象。這裡不僅各行各業上班族都愛騎車通勤,就連家長接送小孩上下學也靠單車,但在單車車流量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原本的樂活人生不再愜意。
 阿姆斯特丹人口約80萬人,但政府估計單車數量高達88萬台,相當於汽車數量的4倍。過去20年阿姆斯特丹單車人口增加40%,以致現在市內交通流量有32%來自單車,反觀汽車只佔22%。
 單車之盛行讓阿姆斯特丹多次獲選全球第一單車友善城市,但龐大的車流量逐漸對市民生活造成不便,也開始影響市容。
 當地居民幾乎每人都有不只1台單車且時常到處亂停。23歲經濟系學生克蘭(Timo Klein)表示:「我有3台單車。這樣一來就算1台壞了,我也不用搭大眾運輸。」
 尋找車位 一大挑戰
 由於阿姆斯特丹街道狹窄容易塞車,因此騎車鑽小巷會比搭公車更快到達目的地。但許多單車族為求方便或找不到停車格,隨手將車鏈在路邊欄杆或路燈上,造成百貨公司及車站四周被亂停的單車淹沒。海寧珍表示,拖吊人員每天要鋸開100多台違規停車的鎖鍊。
 22歲的斯密特(Xem Smit)負責管理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一處公有單車停車場。該停車場劃定140個停車格,但因供不應求,斯密特每天只好盡可能多塞幾台車進來。他表示:「最高紀錄是152台。」
 阿姆斯特丹運輸交通部長柯恩(Thomas Koorn)也坦言「停車問題相當嚴重」,因此未來20年市政府將投資1.35億美元改善單車基礎建設,其中包括在市區熱門點增設3.8萬個停車架。
 明年即將慶祝125周年紀念的阿姆斯特丹火車站,也將在2020年前投資2,700萬美元興建地下停車場,預計完工後單車停車位將從目前的1萬個增至1.7萬個。
 儘管交通阻塞且停車位嚴重不足,柯恩還是認為「單車不會製造危機,因此市政府希望繼續保有這項特色」。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在今年4月改裝重新開幕
2013-08-11 12:28:23
阿楨
《十二夜》的故事

  呆歹灣的霉體常罵官員看報看電視治國1,如今它們更要官員看紀錄片《看見台灣》2《十二夜》治國。
  治個屁!這鬼島,個個自認是神聖真理。真搞不懂馬為何啥都要拿來背負責任3,就讓環保與開發4動保與人權5的各派,狗咬狗相互鬥爭自生自滅6。馬拿狗子多管閒事,最終只會被嫌。
  是嗎?那館長更無言了,文首文中贈詩四首以悼之!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059726
2014-03-03 10:14:41
阿楨
黃色小鴨vs白切雞

  黃色大鴨明明是引人狎想的色情鴨,卻包裝成裝置藝術、矯情小浴缸的療癒鴨。
  又不是狎雞、是遐想。不然要在現場表演,黃色塑膠小鴨遭受天災人禍的全球海洋漂流記之生態浩劫「行為藝術」1、或是催眠出浴缸裡發生過的黃色潛意識之「身體藝術」?在前評【CP值與小確幸】2所言「台灣之光」迅速隕落的「大不幸」年代裡,總要來點療癒人心的「小確幸」,即使它只是種精神勝利法3!
  好比單車日/地球日之一日減碳秀4,全是商人在發環保財5啦!
  人賤所以矯情!明明是童言無忌的白切雞,大人卻矯情成色情雞新詩!
  賤人還有更多矯情詩: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426519
2014-04-11 08:08:54
阿楨
從“風散紙錢灰”到掃碼寄哀思 外媒這樣看中國清明祭掃方式變遷

  新加坡《海峽時報》2019-04-04刊文稱,在中國,掃墓方式正在變得更加環保。文章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位於中國江蘇南京的公墓“雨花臺功德園”日前向逝者家屬推出“天堂銀行”(轉冥寶小程式)新產品。使用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輸入逝者姓名、轉帳虛擬金和寄語等資訊。
  受傳統習俗影響,每年清明節,中國人在燒紙掃墓上都花費不菲,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過,中國的許多城市都在鼓勵更加環保的掃墓方式,而且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早在兩年前,“雨花臺功德園”就對掃墓方式進行了創新,推出了一項線上直播的“代客掃墓”服務。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還對此進行了報導。
  除了利用網路寄託哀思,鮮花祭掃在中國也日益受到追捧。新加坡AisaOne網站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同樣是在江蘇省,白菊花在許多花店中銷售一空。 一些墓地還提供免費鮮花來代替燒紙。
  《聯合早報》認為,“網上掃墓”之所以逐漸流行起來,是由於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忙碌,加上許多人都在外地生活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回鄉掃墓。而“網上掃墓”平臺讓用戶突破時空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與祭掃。BBC則認為,這些新的祭掃方法的不斷湧現離不開中國官方的鼓勵,是中國為減少空氣污染而採取的舉措之一。
  無論是用 “天堂銀行”虛擬轉帳,還是“網上掃墓”,抑或是僅用一束鮮花寄哀思,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緬懷的心意。美國華文報紙《世界日報》4月2日報導稱,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全球華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美國許多大型墓園,都會有華人掃墓的身影,他們掃墓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人會用清水擦拭墓碑,有的人會在墓前擺上逝者生前喜歡的水果食品,還有的人會用鮮花裝飾墓碑。儘管方式不同,但表達的心意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追憶先人,抒發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2019-04-07 07:28:47
阿楨
美國人最浪費資源的一生活方式 中國有不少人嚮往 2019-04-10 環球時報

  近日,美國知名的科普雜誌《大眾科學》@科學未來人稱美國人平時洗衣服和烘乾的方式,不僅相當浪費能源,還會加劇不良的氣候變化的問題,並製造出更多難以處理的垃圾。
  因此,該雜誌提出了幾個綠色洗衣的倡議,比如不用很傷衣物、還會大量消耗能源的烘乾機,改用晾曬的天然方式。85%的美國家庭標配、9000萬台烘乾機,一年耗電>600億千瓦時。恰恰是這種浪費的生活方式,令占全世界總人口4.6%的美國人,消耗掉全世界23%的能源,是中國人均碳排放量的3倍——這也是會加劇不良氣候變化的首要污染物。 
  回應
熱水能消毒都能想的出來,涼嗮衣物會被認為是貧窮影響房價,什麼鬼想法?
市場都是做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保護地球靠中國人少吃肉”,這家境外組織怎麼想的? 2019-04-10 觀察者網

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從2015年發起的“蔬食項目”呼籲人們減少食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回應
野生救援的註冊地美國啊,牛肉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豬肉的5倍。中國豬肉消費量只有美國牛肉的一半,人均碳排放更是只有美國的1/3。
不吃瀕危稀有野生動物可以理解,少吃肉是什麼鬼啊。簡直莫名其妙。
想起玉林狗肉節,西方人不吃狗肉我們也不能吃狗肉?是不是穆斯林不吃豬肉我們也不能吃?是不是印度人不吃牛肉我們也不能吃?什麼都按西方的標準,我們還有沒有自我呢?
難道是演藝圈的智商真的很低嗎,被西方當小丑耍當槍使而不自知,傻乎乎的來忽悠中國人。
文藝圈也不高呀,柴大才女開著大排量車不也寫著憂國憂民的《穹頂之下》嘛!
2019-04-11 08:31:40
阿楨
習近平對垃圾分類重要指示:推進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 2019-06-04 新華網

  這是一件人人身邊的小事,也是一件關係社會文明水準的大事,還是一件影響中國綠色發輾轉型的實事。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總書記號召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場化垃圾分類為全民行動,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
  回應
很棒
從每家每戶開始就要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這個習慣。

紙容器3利刃 狠斬回收路 2019-06-05 聯合報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執行委員楊淑慧認為紙容器是可再利用的資源,但因餐盒常混雜廚餘,飲料紙杯含有吸管等雜質,造成回收業者分類困擾,也提高人力成本;加上早期紙容器回收價格低,政府宣導也不足,久而久之就形成難回收的惡性循環。
紙容器走向不歸路,另一關鍵在小盤回收商。北中部的小盤商都抱怨,紙容器因沾染廚餘、油漬等,堆放容易臭味四溢,屢遭檢舉受罰,囤放場地有限,都會區回收商不想賺這辛苦錢,非都會區回收商嫌麻煩也能免則免,省下大老遠送到苗栗紙容器處理廠的載運成本,成了循環經濟的大漏洞。
2019-06-05 09:37:07
阿楨
歐洲熱浪 空調設備需求激增 2019-06-30 經濟日報

一向氣候宜人的歐洲上周一連六天遭熱浪侵襲,加上近年來酷暑日益常見,讓歐洲民眾改變原先排斥空調的態度,尋求在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不停升高下,度過高溫的方法。
歐洲民眾向來把空調當成非必需品,也有當地醫生認為吹冷氣可能對人體造成副作用,但熱浪來襲迫使民眾四處尋找涼爽的空氣,或許預告著人與冷氣的關係將在此地出現劇烈的轉變。
德國率先擁抱空調,當地居民在社群網站分享設有空調的建築物和咖啡廳等地圖資訊,賣場裡的電扇和移動式冷氣已被搶購一空,雇主開始擔心辦公地點若未安裝冷氣,可能影響公司的競爭力。至少一家柏林冷氣安裝商因為要求安裝空調的來電過多,決定停止電話服務。
全歐洲安裝空調的家庭至今不到5%,美國則高達90%。不過,國際能源署(IEA)預估,歐洲空調設備出貨量將在未來20年內增加約一倍,理由是氣候變遷導致創紀錄高溫肆虐歐洲的頻率升高,時間拉長。
柏林空調業者Klima老闆特蘭比西表示,自去年4月當地溫度飆升至歷史新高後,市場對空調的需求急遽攀升,且至今需求沒有降溫跡象。
上周氣象預報熱浪將橫掃歐洲的消息帶動全歐洲的電扇和空調銷售激增,包括法國和奧地利。美國星條旗報報導,駐德國美軍正在評估,是否需要安裝新空調,因應創紀錄的高溫。
2019-07-01 10:57:25
阿楨
看片救地球 「史上最髒A片」看完還能做環保! 2019/08/30 中時

欣賞「愛情動作片」可能是許多人紓壓或增進情趣的1種方式,不過現在看片也能救地球!知名色情影音網站「Pornhub」推出「史上最髒A片」(The Dirtiest Porn Ever),內容是一對男女在布滿垃圾的沙灘上「嘿咻」,每增加1次點擊率,網站就會捐款給英國海洋垃圾回收組織Ocean Polymers。

塑膠氾濫,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比魚還多 2019/08/30 中時

聯合國去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年約有13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平均每1分鐘就有1卡車的塑膠廢棄物被倒入海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更直言,2050年左右,海洋的塑膠垃圾恐怕比魚還多。
塑膠垃圾已成海洋生物劊子手。網路上不乏讓人痛心的照片,一頭鯨魚擱淺喪命,剖開後發現體內有800公斤的塑膠垃圾;一頭鯨魚寶寶死了,因為吃了塑膠牙籤,胃穿孔。海鳥靠嗅覺找食物,黏在塑膠垃圾上的浮游物分解後發出的氣味和腐爛的海藻類似,因此信天翁等海鳥誤以為是食物而吞食,結果被塑奪命。海龜常將海裡的塑膠垃圾誤認為是水母,高達8、9成的海龜死後解剖,都被發現胃腸內含有大量塑膠垃圾。
不只海龜吃下塑膠袋,魚類吃下釣魚線,當塑膠袋進入海洋,我們以為眼不見為淨,但它下一步是進入食物鏈,再被人吃入肚裡,最終還是人類自己自食惡果。最可怕的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
海洋、海洋生物、飲水、空氣都已發現到含量驚人的塑膠微粒,不知不覺被人吸入體內、吃下肚裡,估計全球每人每週平均吃進的微塑膠(直徑5mm以下)有5公克之多,全年累積約250公克,相當於一周吃下一張信用卡的重量。其中瓶裝水是微塑膠的主要來源,有人甚至調侃,到底是在喝水還是喝塑膠。2018年的一項小型研究分析了荷蘭、日本、義大利等國的人體糞便,全部的樣本都發現了塑膠微粒,難道這也是一種實踐資源回收的方式嗎?
  相關新聞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2019-08-31 09:59:54
阿楨
科學家稱純吃素未必更環保 肉類對地球生物更重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019-11-27報導,愛丁堡大學和蘇格蘭農村學院的專家說,環保遊說人士鼓吹未經證實的“肉是邪惡的”言論,讓農民日益感到自己被妖魔化。
  “常有人聲稱,純素能將土地使用降至最低水準,而已經做過的模型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儘管畜牧生產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有著眾多成本及益處,但其成本最近受到的關注可能遠超某些益處。”
   “肉類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它是膳食中蛋白質、能量、高生物利用度的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即使是少量動物源性食品,對兒童的發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純素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純素主義者,將對英國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飼養動物供人食用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
  研究人員目前正試圖養殖更環保的牛,它們長得較快、吃得較少,最好的牛和最差的牛的甲烷排放量相差約30%,如果所有英國農民都使用最高效的牛,能使碳排放量減少1/3。
  回應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要保持營養均衡,我們必須吃蔬菜、水果、肉類等食物,同時還要吃蛋白質類等食物。
愛吃肉的科學家自然會如此說。
說得再多也沒毛用 一樣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 疫苗有害 電吹風的輻射能把人射死

環保少女被寫入瑞典中學教材,學生還被要求嘲諷質疑者...2019-11-30 觀察者網
  回應
這個聖人的臉上總能看到西方童話故事裡巫婆的邪氣,只差一個黑斗篷跟一把掃帚!
學校立雕像,各地建生祠,這才能體現對聖人的尊重!
現在封聖的門檻也太低了,那些鄉下小廟連豬八戒都供上了。
2019-12-01 10:12:18
阿楨
提前撤離211人!貴州六盤水成功避讓一起地質災害 無人員傷亡

2021-07-15日19時20分許,貴州六盤水市水城區雞場鎮箐頭村周家坡組發生一起滑坡事故,造成3棟房屋倒塌,倒塌面積1000餘平方米。所幸該處此前在排查時已提前10天被確定為有地質災害隱患,因撤離及時,55戶211人成功緊急避讓,無人員傷亡。
  回應
跟前幾天日歐的同類事故形成鮮明對比
2021-07-18 08:29:36
阿楨
外媒關注中國啟動碳市場: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後一塊拼圖 2021-07-17 觀察者網

2011年10月以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地方試點從2013年6月陸續啟動了交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2021-07-16,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收盤價51.23元/噸,漲幅為6.73%,交易量410萬噸,總額2.1億元。中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但歐盟現在已經有兩隻碳交易ETF產品,規模都在數千萬歐元。
多家外媒報導了中國碳市場的首日交易情況,強調了中國此舉帶來的重大意義。也有外媒認為中國碳市場尚不成熟,其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挑戰。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即將上線!彭博:中國只為增加更多污染源|
  回應
美國為我們叫好的,我們都該理性看待。

碳交易--維基百科
碳交易的兩種型態
配額型交易:指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減單位元的交易,如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的「歐盟排放配額」(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議定書》排減的國家之間超額排減量的交易,通常是現貨交易。
項目型交易:指因進行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單位元的交易,如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排放減量權證」、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排放減量單位」,主要是透過國與國合作的排減計畫產生的減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貨方式預先買賣。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有:
歐盟排放權交易制(EU ETS)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CN ETS )(經歷7年試點,2017-12-19正式啟動)
美國的加州排放權交易制度(CAT)
紐西蘭碳排放權交易制度(NZ ETS)
其中歐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也是體制最完善,目前企業納入最多的大型碳市場。
美澳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徵性意義。截至第3季,歐盟2006年的交易金額達188億美元。
2021-07-18 08:34:20
阿楨
斯裡蘭卡破產、政府倒臺,抗爭者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2022年7月9日,長達三個月的「人民抗爭」之後,總統和總理將辭職。這場外匯危機,看似是由於斯的外匯收入行業——出口、旅遊及勞務匯款都受到了Covid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實則進一步暴露了它本身經濟增長模式的隱憂:自2014年起,斯裡蘭卡的GDP增長率就在逐步走低,到2020年降爲負增長。
  相關新聞
斯已成立委員會恢復秩序 由軍方及警方組成
世行預期2021年斯里蘭卡經濟增長3.4%(楨:? )
資源豐沛的斯里蘭卡,為何變得民不聊生 2022/04/19 與許多新殖民國一樣,斯長期以來,都是債務驅動型經濟,即使在所謂「最快成長」時期,經濟也一直處於危險之中。英國走了以後,斯就被腐敗的政客統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指出,經濟繁榮是靠健全的民主才能達成。掌權者,用宗教、種族去操弄國內民族之間的仇恨,藉此掌握多數選票。這正是精準描繪了斯,幾年來,斯被拉賈派克薩(Rajapaksa)家族統治,現在的總統、總理、財政部長等職位都出自他們家。
斯,正在覺醒,最近的經濟危機對斯裡蘭卡來說,或許是轉機。(楨:? )

捏造謊言的美西方再遭“打臉” 2021-02-25日

  近來,某些美西方政客、媒體再次大肆抹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誣稱中國誘使相關發展中國家貸款建設大型基礎設施,讓貸款國落入巨額“債務陷阱”。日前,《大西洋月刊》,用詳實的論據直指“中國債務陷阱”是美西方政客捏造的謊言。比如,斯.漢班托塔港專案,正是西方首先提出,卻長期拿不出行動,而後中企通過公平競爭贏得了開發權(離一帶一路倡議還有6年),僅占斯外債的5%,但日本、世界銀行等才是大債主。
  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以非洲為例:在非洲國家整體外債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所持債務占比超過3/4,35%來自西方貸款收取5%利率,僅有12%來自中國才收取2.7%,但沒有任何國家因與中國合作陷入債務困境。
美媒《國家利益》:G7的基建計畫贏不了中國
美媒《外交政策》:中國基建腳踏實地,美國卻舌燦蓮花
日媒《東洋經濟》震驚:在東盟,中國被信賴度超日本
2022-07-15 07:54:16
阿楨
斯里蘭卡有機農業夢斷:拒絕化肥農藥,饑荒接踵而至 2022-07-13 澎湃新聞

  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稱的南亞島國斯里蘭卡,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中。“國家已經破產”,7月11日上午,總統戈塔巴雅•拉賈派克薩(Gotabaya Rajapaksa)正式宣佈辭職。
  新冠疫情、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債務危機,將斯經濟一步步逼入絕境。但衰落的最重要原因,是2021年4月政府對化肥和農用化學品的禁令。,全國糧食產量劇烈下滑,食品價格飆升,農民收入大幅下降,大量農民乾脆放棄了耕作土地。
  農業貢獻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和30%的就業,主要包括水稻、茶葉、椰子、橡膠、糖等。
  轉向完全有機農業,是拉賈2019年參加總統競選時的口號:將斯變為全球第一個擁有100%有機農業的國家。
  在拉賈派克薩當選總統幾個月後,新冠疫情重創斯另一支柱產業旅遊業,但並沒有阻止全面禁止進口和使用合成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論斯有機農業政策時稱,“奇幻思維、技術官僚的狂妄自大、意識形態上的妄想、完全的短視導致了斯里蘭卡的危機。。”

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 維基百科
  美國公民身份爭議
1971年4月,拉賈入伍。1972年,升為少尉。1983年,獲得印度馬德拉斯大學國防碩士。1989年,任命賈巴團一營營長。期間,到美國喬治亞州班寧堡步兵學校進修軍官課程,返斯後,升為中校。
2019年4月,執政的統一國民黨指責拉賈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不應參與選舉。
2022-07-15 07:54:53
1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2023-02-21 07:55:46
阿楨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2023-02-23 06:47:37
阿楨
董一凡:認清西方“綠色殖民主義”實質 2023-08-18 環球時報

一些美國學者不久前撰文批評歐洲國家正在實行某種新的“綠色殖民主義”,論據包括歐洲國家一方面將高污染行業轉向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又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密集型產品徵稅,使發展中國家企業遭遇污染和關稅壁壘的雙重盤剝。事實上,這種“綠色殖民主義”不只出現在歐洲,整個西方經濟集團都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問題,暴露了發達國家正將“綠色理念”“綠色產業”轉化為新的剪刀差工具。
首先,西方以“綠色壁壘”構建全球南北方的不公平分工模式。在“中心—週邊體系論”中,發達國家佔據產業體系中研發、創新、品牌、設計、智慧財產權、市場、關鍵核心技術等高端環節,而發展中國家只能在外包中承接高污染、粗加工、資源勞動環境密集型的“髒活累活”。
其次,以“綠色”旗號攫取貿易規則優勢。隨著全球化數十年來東西方經濟實力對比此消彼長,西方仍希望以新的話術和框架重構貿易規則,從而獲取優勢傾斜已達到“再平衡”的目的。於是,不僅歐盟以所謂“碳洩漏”等由頭發起“碳邊界調節機制”,美國國會部分民主黨人也在規劃美國版的碳關稅規則。另外,近年來發達國家在自貿協定談判中經常提及的“環境標準”,即是通過產品標準圍堵對發展中國家的部分商品設卡制限,例如多年來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談判遲遲不能得到批准,很大程度上就是歐盟提出的環境條款對拉美國家的諸多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出口形成極為不利的苛刻條件。
再者,西方以“供應鏈韌性”合作框定發展中國家產業鏈地位。隨著清潔能源、數位技術等行業的興起,以及對關鍵原材料和礦產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希望繼續主導上述高端產業的西方國家對於原材料供應穩定產生巨大焦慮,紛紛提出所謂“供應鏈韌性”合作,並將目光投向戰略金屬資源富集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在冠冕堂皇的所謂的“合作”和“夥伴關係”背後,西方實際的盤算卻是通過其強大的跨國公司獲得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的開採權,並將精加工及生產高端產品的產業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2023-08-19 09:18: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