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31 04:00:00| 人氣1,2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奧維德:世界百大作家2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奧維德

File:Latin Poet Ovid.jpg
一座浮雕上的戴月桂花環的奧維德
File:Statue of Roman poet Ovid in Constanţa, Romania.jpg
康斯坦察的奧維德雕像
File:Ovidius Metamorphosis - George Sandy's 1632 edition.jpg
1632年倫敦出版的奧維德《變形記》英文版卷首插畫
奧維德,古羅馬詩人。生於羅馬附近的蘇爾莫,卒于黑海邊的托彌。年輕時在羅馬學習修辭,對詩歌充滿興趣。曾三次婚配,第三個妻子出身名門,使他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結交皇家詩人。西元1年發表《愛的藝術》,描寫愛的技巧,傳授引誘及私通之術,與奧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發生衝突。西元8年被流放到托彌,10年後詩人憂鬱而死。他是古羅馬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簡介
奧維德(Ovidius,Publius Naso;西元前43年3月20日~西元18)
詩人一生創作豐富。早期詩歌多是反映生活、愛情的哀歌體情詩。如第一部詩集《戀歌》中有包括21封虛擬情書的《列女志》以及《論容飾》、《愛的藝術》、《愛的醫療》等。西元7年完成的《變形記》,代表了作者的最高水準。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 ,全詩共15卷 ,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歷史人物。第一部分(第一卷)講述宇宙的創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話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為歷史故事。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易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採取了不恭不敬的態度,旨在借神的變形表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表達世界從混亂走向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涵,從而表明凱撒的統治不能永久,奧古斯都的登位元才是順應時代的需要。此後創作的《歲時記》,因流放只完成前6卷 ,內容多反映羅馬宗教節日 、祭祀儀典和民間風情,具有一定史料價值。西元8年他被流放後 ,心情憂鬱,生活淒苦,寫下《哀歌》5卷和《黑海零簡》4卷:前者反映流放的生活感受,表達孤寂、怨悔的心情,後者多為懇求皇帝寬恕的信件。[1]
    生平
西元前四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出生於離羅馬城北九十英里的蘇爾莫(Sulmo),又稱為蘇爾莫納。奧維德的父親是一位富裕的山民,雖然不是貴族,論門第也屬於有清望的大家。 就在奧維德出生的那一年,羅馬爆發了內戰。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奧維德沒有受到政治、社會動亂的影響。在十二歲的那年,他和他的比他大一歲的哥哥一起到羅馬和雅典去求學。四五年之後,兄弟二人都通過了文法學的考試。十七歲,學成了修辭學。當時最負盛名的兩位學者,亞雷利烏思•傅思古思(Arellius Fuscus)和包爾修•拉脫洛(Porcius Latro),都是奧維德的業師。
    按照羅馬制度,一個青年人在完成正規教育以後,必須服兵役一年,然後可以擔任政府公職。但是奧維德沒有入伍,他和另一位青年詩人一起去作了一次“壯遊”。他在希臘、西西里島等處漫遊了三年,得到許多浪漫的遭遇和見聞,後來都成為他的詩料。回到家裡,他的哥哥已經病故,這使他不得不找一個正式工作以維護家聲。最初,他當了警官之類的差使,接著去當了一陣子法官,都不滿意。於是向家裡宣稱,他決定到首都去做作家。這使他的父親很不愉快,但還是希望他去成為一個散文家。他來到首都羅馬,運用他的美麗的辭藻和熱烈的情感,他寫了許多詩篇,呈獻給各階層的美貌女人,從名門閨秀、公主貴婦到歌伶名妓。於是他先後寫出了《情詩集》、《神與巨人的戰鬥》、《女傑傳》、《婦女美容劑》和《變形記》等名篇,極為當時羅馬士女士的喜愛。
    奧維德50歲時,得罪了當時的執政黨,他的罪狀有兩條:一是參與淫亂行為,一是寫作誨淫詩篇。從此,奧維德的著作全被禁止,公共圖書館的藏本也一律銷毀。奧維德被流放到寒冷的地方,多瑙河口的一個小城托米(Tomi),西元十八年死在那裡,年壽六十。在流放中,他寫出《哀愁集》和《愛藥》,以表示懺悔。 他在流放期間曾熱切希望得到奧古斯都的寬恕,讓他回到羅馬,但始終未能如願,最後病死在異鄉。[1]
    創作
奧維德從18歲左右起開始寫詩,他的詩在題材和技巧方面受到亞歷山大裡亞風格的影響。他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用埃勒格體(一稱哀歌體)格律寫成的各種愛情詩,包括《戀歌》、《列女志》、《愛的藝術》、《論容飾》、《愛的醫療》等。《戀歌》是他最早的作品,發表於西元18年左右,共49首,詩中主要抒發對一個名叫科林娜的女子的愛情。科林娜可能並無其人,而只是當時愛情詩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列女志》共21篇,後6篇可能不是出自奧維德的手筆,而是別人的仿作。詩人用書信形式描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子如珀涅洛珀、美狄亞、狄多等的離恨悲怨之情。《愛的藝術》(3卷)傳授愛的技巧。《論容飾》專談脂粉等化妝用品,現僅存開頭的約100行詩。《愛的醫療》同《愛的藝術》有密切的聯繫,可能是為了平息一些人對《愛的藝術》一書的指責而作。奧維德生活在奧古斯都的統治得到鞏固的時期,當時奴隸主階級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奧古斯都為了整頓社會風尚,鞏固新政權,採取了不少恢復古老道德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奧維德這一時期的愛情詩內容輕佻,但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面貌。他的詩語言優美,技巧嫺熟,發展了提布盧斯和普羅佩提烏斯的埃勒格體愛情詩傳統。奧維德在這一時期還寫過悲劇《美狄亞》,可惜早就散佚。
    長詩《變形記》和《歲時記》是奧維德創作成熟時期的作品。《變形記》是他的代表作,全詩15卷,取材于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輪回”理論,用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共包括大小故事250多個(其中以愛情故事為主),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彙集。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順應天意建立統治為止。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根據神話傳說的某些外表聯繫,把它們串連起來。為了使情節生動,作者採用了不同的敘述手法,使許多著名的古代神話傳說得到精彩的描述。作者著力于人物的心理描寫。《變形記》原稿在奧維德被流放前已基本完成,但未及最後加工。《歲時記》原計劃為12卷,按時間順序敘述羅馬宗教節日及其有關的傳說、歷史事件和祭祀儀式、民間習俗等,作者只寫了前6卷,即因流放而中斷。殘稿在作者死後由友人發表。《變形記》和《歲時記》共同的思想傾向是宣揚羅馬的偉大及其光榮的歷史,讚揚奧古斯都的統治,這表明作者這一時期已有意識地把自己的創作納入官方思想意識的軌道。
    奧維德流放期間的作品主要是《哀歌》和《黑海零簡》。《哀歌》共5卷,收詩50首。《黑海零簡》共4卷,收詩46首,為詩人流放期間致妻子、友人或羅馬的一些達官貴人的信件。前3卷由作者自己收集,第4卷在作者死後由友人收集發表。這兩部作品的內容相近,主要描寫流放途中的感受、流放地的風土人情和艱苦的生活,表達作者被禁錮異鄉時孤獨、痛苦的心境和對羅馬的眷戀之情。此外,他在流放期間還寫過《鴆毒》和《捕魚》等詩,前者摹仿希臘詩人卡利馬科斯的同名作品寫成,抨擊不忠實的朋友;後者只留下134行詩,主要介紹黑海的魚類品種,它們的藝術價值都不高。
    奧維德的詩在當時非常流行,中世紀時仍然受到歡迎。從文藝復興開始,他的《變形記》向歐洲人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古代神話世界,受到特別推崇許多作家、藝術家從中吸取創作材料。他的詩對但丁、莎士比亞、歌德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1]
    流放
當時的羅馬社會,正是新舊思潮矛盾尖銳的時期。舊派的清教徒要維護傳統的道德、倫理、節儉的生活方式,得到家長、宗教和官方同意的婚姻關係,但新一代的青年卻突破一切傳統,要求生活的自由,戀愛的自由,以享樂為人生的目的。當時執政者奧古斯妥(Augustus)的家庭,就是新舊兩派鬥爭的中心。奧古斯妥的妻子李薇亞(Livia)是嚴肅的保守派,另一方面,奧古斯妥的女兒,茹麗亞(Julia),是一個放誕不羈的新派女人。她愛好詩酒樂舞,左右簇擁著一群才情浪漫的青年男女。李薇亞的支持者有她和前夫所生的兒子諦貝裡烏思(Tiberius)和一批元老,還有些著名文人,如詩人弗拉古思(Flaccus)和史學家李維(Livius)。這個集團,茹麗亞手下有廣大的青年群眾,包括詩人奧維德。奧古斯妥在李薇亞和茹麗亞之間,依違不定。但是,由於李薇亞和諦貝裡烏思的堅持,要採取措施,整頓風化,奧古斯妥於西元前十八年頒佈了幾項法令,有《婚姻法》、《懲治淫亂法》等總稱為《茹麗亞法令》,這是對茹麗亞集團的警告。 這樣,在青年人的愛情生活中,布下了重重荊棘和羅網。
    西元前十二年,茹麗亞的丈夫亞格列巴病故,李薇亞說服奧古斯妥把茹麗亞嫁給自己的兒子諦貝裡烏思。茹麗亞的浪漫行為暫時收斂了一下,但一二年間,茹麗亞恢復了一切豪奢的風流生活。西元前六年,諦貝裡烏思獲任五年期的護民官,但他無力駕馭茹麗亞,又看不慣羅馬社會的糜爛生活,一怒之下,取得奧古斯妥的允許,住到羅特島(Rodes)上去隱居了。在諦貝裡烏思退隱之後四年,即西元前二年,奧維德寫出了《愛的藝術》。顯然,這是對《茹麗亞法令》的公開對抗,茹麗亞給他以肯定的讚賞。不久以後,茹麗亞手下有一個自由民費倍,揭發了茹麗亞許多荒淫行為,奧古斯妥把茹麗亞的死刑,把她流放到一個名為般達塔利亞(Pandataria)的孤島上。 四年以後,諦貝裡烏思回到羅馬,由於茹麗亞和亞格利巴生的兩個兒子都死了,諦貝裡烏思成為奧古斯妥的首席親信。從此,在他的支持下,那些保守的清教徒派的勢力又抬頭了。他們要對那些耽於聲色的享樂派採取措施。小茹麗亞是茹麗亞的長女,也是一個放誕風流的女人。她嫁給一個大貴族愛米利烏思•保羅思,但還是行為不檢。清教徒派又揭發了她的淫亂事件,結果是小茹麗亞和她的情人西拉奴思流放到一個名為特萊梅羅的荒島上。有幾個和此案牽涉的人,也同時被判了流刑,其中就有詩人奧維德。小茹麗亞和西拉奴思在月神祠中幽會的事,奧維德是參與秘密的。
    影響
中世紀時代,名望僅次於維吉爾的是奧維德。實際上,在更為世俗化的人看來,奧維德時常是名列第一。他在12世紀已經是第一,因為緊隨加洛林 “維吉爾時代”的12世紀是“奧維德時代” 。任何人,只要他仍然認為拉丁古典著作對中世紀時代的人們是一本封存的圖書,認為他們只關心來世而對現實世界的歡樂和文學藝術之美毫無欣賞,就會因深思奧維德的知名度而增長智慧。人們常常通過寓言方式來指明一種道德-奧維德就給博韋的文森特提供了《道德之花》。奧維德的所有作品都有人讀,尤其是《變形記》、《愛的藝術》和《愛的補救》(Remedies of Love)。最後一本書被普遍認為是道德論著,有人甚至力圖找出《變形記》中隱藏的真理,但對大多數讀者而言,這本“詩人的聖經” 、“古代的金色傳奇故事”似乎成了詩歌藝術和歡樂的源泉,成了他們瞭解古典神話的主要媒介。
    奧維德的著作在12世紀的廣為流傳是古典著作復興最確切的跡象之一。他的詩為後世之人所抄寫,即使是嚴謹的克呂尼派也不例外;它們被哥利亞蒂派引用和大量模仿,該派一首韻律詩就取名為“哥利的變形”(Metamorphosis Gorle);它們為修辭學和散文藝術大師提供了大量題材,並被多次引用到阿貝拉爾和愛露伊絲(Heloise)這對永恆的戀人身上。坎特伯雷的修士們在他們的通信中引用奧維德的作品,《愛的藝術》亦即《沒有愛的愛的藝術》為了修女的利益(而被寓言化。此外,奧維德的作品還對方言詩人產生了影響,對法國南部、義大利北部遊吟詩人和德國遊吟詩人的影響尤其明顯,這位愛情寫手被他們尊為有關愛的題材的最高權威。
    模仿奧維德風格的詩篇風行整個普羅旺斯詩歌界,人們至今仍可以在巴塞爾大教堂當年的一個柱頭上飽經風霜的石頭上見到這些詩篇;邦孔帕涅奧的《愛之輪》從《愛的藝術》獲得了靈感,並且借助克雷蒂安•德•特魯瓦的譯本在方言文學中廣泛流傳,特魯瓦還翻譯了《愛的補救》。甚至更嚴格的派別也創作了自己的奧維德風格的作品。
    參考資料
1.奧維德  .愛詞霸 [引用日期2012-11-29] .
http://baike.baidu.com/view/87189.htm

【圖博館】:《羅馬愛經

    我只知中國《素女經》《肉蒲團》「春宮畫」「秘戲圖」、日本「浮世繪春宮畫」、印度《愛經》「六十四藝瑜珈春宮畫」,何時又冒出古羅馬「愛經」了?
    天下「愛經」何其多!別以管窺洞,全世界各地都有其「愛經」,只是深藏深閨無人知罷了!
    別小看「小本」的圖文,其中有深意,深藏著各文化的性別觀、美學觀和人生養生觀。
    怕是和「假藝術之名行窺探女体之實」一樣,「打著文化旗幟販賣色情」。
    那可不!《羅馬愛經全書》(北京‧三聯,2005)譯者曹元勇在<譯後記>就說:
    「與古印度的《愛欲經》放開眼界、廣論性愛不同,與中國古代的那些性典過於關注以養生、求嗣為宗旨的房中術也迥然相異,古羅馬的《愛經》等關注的男女平等的戀愛藝術,探討的是如何贏得對方垂青的問題,而不是性愛社會學或性愛房事學。即便是《愛藥》,提供的也不是診治性功能障礙的藥方,而是教導愛情失意者如何克服失戀的痛苦與煩惱的藝術…可以說,男女之間超乎本能的、關注心靈的愛情才是古羅馬性典關注的重心所在。」(p.331)
    是嗎?我看和中印男尊女卑的生理性本能沒差,頂多是心理性本能。不信?不然我引些原文:
    「首先,你必須堅信,世上沒有搞不到手的女人…偷來的愛情對於女人正如對於我們男人,是同樣甜蜜的。只是男人通常不會矯揉造作,而女人則非常擅於把她的欲望掩飾起來。」(p.19)
    「盡管去吻她,起初她也許會抵抗,她可能會叫你『討厭貨』。但是,在她抵抗的時候,她實際上是在準備放棄掙扎,向你屈服…你也許會說,這不是施行強暴,傷害她嗎?哦,強暴正是女人所喜歡的;她們喜歡給予的東西,她們更喜歡讓人奪取。」(p.40)
    「如果你戀愛著的人變得厭倦、麻木了,要想重新喚起她的熱情,你就應當使用嫉妒的針來折磨她。」(p.71)
    「千萬不要讓那化妝尚未完成就暴露在妳的戀人前。對許多事情,男人們最好是一無所知。」(p.98)
    「你應當同時擁有兩個情人。當然,要是你能找上更多的情人同時戀愛,情形就會太棒啦。」(p.149)
    「要想使自己優雅迷人,妳應當穿刺有金質花紋的衣服;要用香水洗髮,並且經常地變換髮型;手指上要戴閃閃發光的戒指……」(p.173)
    不怎麼樣嘛,現代的男女關係不也如此?

豔情詩人與古羅馬的性愛經典——奧維德《愛經全書》譯後記  by曹元勇

    一
    西元十八年,在黑海東岸的陶米斯(今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一位傑出的羅馬詩人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當時,陶米斯還是一座遠離文明、繁榮、歡樂的羅馬的荒蠻小城。詩人去世的時候,恰好已經在那裡度過了漫長十年的流放生活。他在身前曾經執著地為愛情而歌唱。他的一本指導戀愛藝術的小書便是他被流放到荒蠻的陶米斯的原因之一。他的這本小書,在漫長的數世紀中被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當作不道德的淫書塵封在圖書館裡。
    這位詩人就是奧維德。奧維德從十八歲左右開始寫詩。當時,羅馬哀歌體詩正處在繁榮時期。哀歌體詩主要是與英雄格史詩相對的愛情詩,用以抒寫愛情的歡樂、悲愁和痛苦。奧維德的朋友提巴拉斯、普羅佩提烏斯就是以哀歌體詩律進行創作的知名詩人。受他們的影響,奧維德的早期作品主要也是用哀歌體創作的愛情詩。但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奧德維對愛情這一主題的發揮所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輩們。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抒情、議論、通信,以至神話故事、英雄傳說,都能以愛情這個主題為核心,作美麗而優雅的表述;而且,他的反叛的性格也賦予他的愛情詩以特別的洞察力,使他在抒寫熱烈感情的同時,注入一股戲謔、嘲弄的意味。
    《戀歌》是奧維德的成名之作,也是奧維德一生創作的作品中最多次多彩、最富有藝術魅力的傑作之一,其中收入四十九篇詩,大約陸續創作發表於西元前二十五年至西元前十五年。這部作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歌詠了詩人對一個名叫考琳娜的情人的愛情。對於考琳娜是否確有其人,奧維德始終諱莫如深,不置可否。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徵是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詩人設想了各式各樣的情景,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的戀愛心理變化。或喜或怒;或得意忘形,或垂喪氣;或哀求渴望,或懊惱自責;或妒忌情敵,或沾沾自喜;或賣弄風情,或情誠心癡,所有這些戀愛者的心理變化,在詩人筆下一展無遺,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讀來仍然顯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斯湯達在《愛情論》一書中曾經專門分析這部《戀歌》,認為它是把古羅馬時期的愛情描寫得最準確、最有詩意的傑作。
    不過在《戀歌》中,奧維德不是一味地歌頌愛情。愛情詩的作者通常都把愛情歌頌得神聖無比,至高無上。但是在奧維德這裡,這種愛情神話被徹底顛覆了。他給這種歌頌帶來了一定的歪曲、滑稽、戲仿、反諷的意義,似乎愛情不過是一種藝術,一種遊戲。在《戀歌》中,詩人所喜愛的情人考琳娜已是有夫之婦,他給她上的第一課就是教她如何巧妙地欺騙丈夫。愛情來得快,爭吵來得也不慢,隨之而來的還有謾駡和廝打;然後,又是道歉、眼淚和諒解。不久,詩人開始悔恨自己的不忠行為;沒過一會兒,又輪到考琳娜不忠了。詩人勾引了考琳娜的侍女,又在考琳娜面前矢口否認此事;但是轉眼之間,他又不打自招,要求侍女同他幽會,並威脅說 侍女若是拒絕,他就把一切全告訴她的女主人。等等,等等。這樣的愛情顯然是輕浮而不嚴肅的,加上奧維德輕鬆活潑的抒寫方式,使得《戀歌》在較為廣泛的社會階層中引起巨大共鳴,因為它對愛情的戲弄無異於對一切神聖事物的戲弄。今天我們閱讀這部《戀歌》,依然會強烈感受到它的魅力,因為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部以抒情和描寫愛情心理變化為主的小說來欣賞。
    西元前二年,奧維德發表了指導戀愛藝術的傳世之作《愛經》。這本小書剛一問世,就轟動了羅馬城。於是,奧維德作為情詩奇才的聲譽便在羅馬文壇上確立了起來。《愛經》共有三卷,奧維德假稱受愛神和愛神之母委託,分別向男女兩性宣講戀愛的技巧和藝術。其中,第一卷向男性宣講戀愛的場所,教導男性應該到何處去尋找自己喜愛的女子,以及怎樣接近並取悅她們的藝術;第二卷繼續向男性說法,指導他們應當如何維繫與所愛女子的愛情關係。在這兩卷中,奧維德細緻入微地闡發了男性與女性的接觸方式、談話方式的重要性,並且還以神話傳說中的愛情故事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情愛類別。《愛經》最後一卷是女性的課堂,專門為女性尋找戀愛的武器,教導女性如何取悅男人,如何使愛情久長的藝術;在這一卷中,奧維德講述了女性對待愛情的表達方式,教導她們為了維繫和享受愛情,應當如何打扮自己:比如修容方式、髮型、扭動腰肢的姿態、袒露肌膚的程度,以及言談、苦笑的方式等等。關於女性飾容的藝術,奧維德還專門寫過一篇《美容》,可惜沒有完成。
    《愛經》的問世不僅給奧維德帶來了很高的聲譽,同時也給他引來了指責。有的人指責它並非靈丹妙藥,因為情場失意者仍然是走投無路。於是,奧維德又撰寫了堪稱《愛經》續篇的《愛藥》,這篇作品堪稱是《愛經》第四卷,給情場失意的男女開出了診治的藥方。他開列的處方有“狩獵,種田,戒酒、旅行,回避讀情書”等等,希望情場失意者能借助這些行動消解內心的鬱悶和痛苦。
    在《愛經》及其續篇《愛藥》中,奧維德肯定了作為個體的人享受情愛的神聖權力,他廣征博引神話傳說中的愛情故事來證明這一點。但是他又沒有把兩性之間的情愛簡單地看作動物性的本能行為或拘泥於形式的婚姻。正如他所說的:“我要歌詠的是沒有危險的談情說愛,是不受禁固的偷香竊玉。”他把愛情當作兩性之間一種優美的關係來對待,認為有必要把它作為真正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去注意和強化。儘管如此,在《愛經》、《愛藥》中,奧維德那種戲謔、嘲弄一切的態度仍然不時地行文中閃現,從而使整部作品發散著濃郁的詼諧意味。
    奧維德的上述作品主要發表在奧古斯都的統治得到鞏固的時期。羅馬帝國的淫靡的社會風尚給這些作品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當時,上層人物和浪蕩子們窮奢極欲,燈紅酒綠。以奧古斯的女兒朱麗婭為首的一幫青年男女放蕩不羈,甚至夜間在市場或講演臺上去縱情狂歡。奧古斯都為了整頓風尚,迫不得已把朱麗婭流放到一個名叫潘達塔利亞的孤島上。後來,朱麗婭的長女小朱麗婭也像她的母親一樣放誕風流。有人揭發了她的淫亂事件。於是,奧古斯都又迫不得已將她流放到一個名叫特萊梅羅的荒島上。當時,有幾個男人被控告在某時某地做過小朱麗婭的情人或參與了她的淫亂事件,結果也全都被判處流放;其中就有詩人奧維德,而且奧古斯都還把他當作主要的犧牲品加以處治。奧維德被定的罪狀有兩條:一是參與淫亂事件;二是寫作誨淫詩篇。第二條罪狀主要就是指《愛經》。當時,奧古斯都說正是這本書把他的外孫女的腦子給毒害了。他下令凡是奧維德的書全部禁止並銷毀。從此,奧維德便被放逐到黑海之濱的陶米斯,直到客死在那裡。《愛經》的續篇《愛藥》就是奧維德在流放期間創作的。
    如果把奧維德的《戀歌》的內容和《愛經》、《愛藥》的內容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它們就像是姊妹篇:《戀歌》寫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實踐;《愛經》與《愛藥》則仿佛是對這場愛情實踐心得的條理化、理論化的總結。可以說沒有前者,就不會有後者。這幾部作品合在一起,堪稱是奧維德的“愛經全書”。
    奧維德被流放之後完成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變形記》(已有漢語譯本)。這部作品的構思和部分原稿可能在流放以前就已基本完成。這部作品共十五卷,是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的大彙集,其中包括許多動人、離奇的愛情故事。這也是奧維德的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是後世的許多西方藝術家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文學史上,奧維德是對後世文學藝術家影響最大的古代詩人之一。他的作品不僅在羅馬時期非常流行,在中世紀也深受廣大讀者青睞。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他的作品成了激發文學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在他的身後,我們可以遇上許多深受其作品影響的偉大作家,如:薄迦丘、喬叟、蒙田、莎士比亞、彌爾頓、歌德等等。
    二
    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每一個有文字文明的民族都留下了自己獨特的闡發兩性情愛關係的精典作品,一如她們都擁有自己的神聖典籍一樣。例如,在印度,有包羅萬象的性愛經典《愛欲經》;在中國,有微言大義的《合陰陽方》、《素女經》、《玉房秘訣》等;在中東,雖然至今沒有發現第一手材料,但由那部充滿沙漠風情的“故事之書”《天方夜譚》不難推測,那裡並不缺乏論述兩性之愛的精典之作;而在西方,除了相傳由古希臘哲學家亞裡斯多德著述的《四部曲》以外,最古老的研究性愛的典籍就是古羅馬情詩奇才奧維德的《愛經》、《愛藥》和《戀歌》了。
    性愛典籍,或曰性典,集中反映著各民族對兩性情愛關係的特殊理解。只要對比一下印度、中國和古羅馬性典的內容,就不難看出它們各自源遠流長的性愛觀念。
    印度《愛欲經》的作者是一個大約生活在西元三至五世紀、名叫瓦希雅亞納(Vatsyayana)的人。這部著作視野廣闊、包羅萬象,不僅闡述性愛技巧,同時也廣泛觸及了性愛哲學、性愛社會學等方面。如同古羅馬的奧維德,古印度的瓦希雅亞納也沒有把性愛簡單看作人的動物性的本能行為;在《愛欲經》中,他是把性愛當作一個與男女兩性的智慧密切相關的問題來研究的。只要談到“性”的時候,他總是先要談到“愛”,而且特別注重對愛的心理層面的探討。因此,在《愛欲經》中,瓦希雅亞納論述性愛藝術的時候,從不局限於兩性的肉體接觸方面,而是開闊眼界,從提高男女雙方的修養入手。他列舉了音樂、詩歌、繪畫、舞蹈等六十多種藝術,認為這些藝術都是性愛藝術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還進一步斷定“美”和性愛是永遠同在的。另外,瓦希雅亞納還按照品位的不同,把性愛區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單純的性交合之愛,他認為這種愛是一種習慣性的動作,一種成癮的藥物;第二類是對特殊的性行為,如接吻、擁抱、口交等沉溺性的迷戀;第三類是男女之間的相互吸引,是一種自發的、本能的佔有之愛;第四類是單方面的愛,主要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美麗的愛慕。
    不過,相比較而言,在《愛欲經》中很難看到在奧維德的《愛經》、《愛藥》等作品中隨處可見的那些感歎與渴望、賣弄風情、偽裝熱忱與反諷意味十足的求愛伎倆等內容。瓦希雅亞納在強調兩性之愛的奇妙與狂熱、解說戀愛的戰略與戰術的同時,還特別讚揚了愛的專一和高尚;他建議男人只應該跟自己愛戀的女子結為夫妻,並白頭偕老。
    由於瓦希雅亞納認為真愛應以本能為師而無需任何指導,同時又把視野開拓得過於寬闊,試圖把與性愛相關的各個方面全部包羅進《愛欲經》中,花費了很多篇幅去闡發無愛的技巧,結果使得這部古印度性典雖然篇幅不小,但從頭至尾缺乏足夠的詩情畫意和洋溢著浪漫靈性的畫面。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古羅馬奧維德的情愛作品,還是中國古代房中術典籍,字裡行間的詩意和靈性堪稱是一大顯著特徵。
    中國古代的性典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馬王堆出土的竹簡醫書中的《合陰陽方》、《養生方》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探索性愛――特別是男女交合之術的著作。
    中國古代的性典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們講求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從留傳下來的那些典籍看,中國古人對待性愛特別講究順乎自然、取陰補養,講究房事因四時而變化,甚至還講究一些忌避,如《醫心方》裡記載:“彭祖雲,消息之情不可不去,又當避大寒、大熱、大風、大雨、日月蝕、地動、雷電,此天之忌也;醉、飽、喜、怒、憂悲、恐懼,此人之忌也;山川、神廟、井灶之處,此地之忌也。犯此忌者,既致疾病,子必短壽。”另外,那些典籍還對男女情興有極為深刻的認識,特別強調男女雙方性愛過程中的和諧一致,所謂“男女情動,彼此神交,然後行之,則陰陽和暢,精血合凝。”同時,那些典籍還強調性交合者――尤其是男性應當“持八益,去七損,”以此來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不難看出,中國古代的性典關注的重心在於床上發生的事情。在那些典籍中充斥著形形色色以臨床解剖似的冷靜觀點區分出來的床上技巧,即所謂的“房中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性愛在中國古人生活中的位置,其一是養生,其二是傳宗接代。個體生命的延續和社會種族的延續在此被巧妙地合二為一。這種特殊的性愛觀念決定了中國古代男女之間通常只有以傳宗接代和養生為目的婚姻,而比較缺乏像西方男女之間的那種超乎肉體之上、關乎心靈的愛之情感;同時,也理所當然地把女性擺在了從屬的位置上。
    與古印度的《愛欲經》放開眼界、廣論性愛不同,與中國古代的那些性典過於關注以養生、求嗣為宗旨的房中術也迥然相異,古羅馬的性典《愛經》等關注的是男女平等的戀愛藝術,探討的是如何贏得對方垂青的問題,而不是性愛社會學或性愛房事學。即便是《愛藥》,提供的也不是診治性功能障礙的藥方,而是教導愛情失意者如何克服失戀的痛苦與煩惱的藝術。儘管《愛經》、《愛藥》在內容的廣博上不能與古印度的《愛欲經》相比,在語言蘊涵的明哲深邃上也不能與中國古代的那些房中典籍相比,但是《愛經》、《愛藥》等古羅馬的性典作品充溢著對戀愛藝術的理性分析和求愛調情的瘋狂激情。可以說,男女之間超乎本能的、關乎心靈的愛情才是古羅馬性典關注的重心所在。
    三
    這部奧維德的《愛經全書》是譯者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翻譯的,依據的是1959年格羅塞特與鄧拉普有限出版公司出版的英語散文體版本。印象中,那是我從我讀大學的外語系資料室借到的。其中六幅速寫插圖的作者是費德里科•伽斯忒隆。十多年過去了,期間譯者對譯稿反復修訂了多次,但一直未拿出來示之於眾。今承蒙西閩、興安兩位先生厚愛,並配以大量與內容相關的插圖,拿出來供讀者朋友檢閱,誠惶誠恐。謹望方家不吝指正。
                                              曹元勇 二○○五年七月
http://www.youyin.com/yy37000-05-101.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1,2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杜甫:世界百大作家27
此分類上一篇:濟慈:世界百大作家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