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楨:一般對張藝謀的藝術電影多有好評,但對商業電影尢其奧運會開幕式、印象系列、杜蘭朵公主等則多有壞評,這除了政治反中遷怒張之外,主因是不了解張式影音美學,以《滿城盡戴黃金甲》為例,如欣賞或了解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可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
張藝謀
張藝謀出席2005年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1951年11月14日-),出生於陝西西安,國際知名中國電影導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為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及耶魯大學榮譽博士。他拍攝的電影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他亦多次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及主席職務。早期他以拍攝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色彩浪漫的互相映照。於2002年轉型執導的武俠巨制《英雄》開啟了中國大陸電影的「大片」時代[1]。其電影風格勇於創新且涉及題材廣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在電影人才的提攜上,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也是媒體和公眾聚焦的對象,鞏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年
1968年至1971年「文革」時期中,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上山下鄉」勞動。
1971年至1977年在陝西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2]。
1978年「文革」結束後高考恢復,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
1980年代
1982年於廣西電影製片廠任攝影師。
1985年在西安電影製片廠工作,因拍攝影片《黃土地》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1987年主演吳天明導演的影片《老井》,表演質樸、準確,頗受外界好評,同年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同時也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等。
1988年導演影片《紅高粱》,作品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三十五屆雪梨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等等多個海內外大獎。張藝謀因此片名聲大噪[3]。
1989年第一次與香港電影人合作,偕同鞏俐主演電影《秦俑》,《秦俑》是大陸和香港電影人第一次跨地區的空前合作,製作團隊龐大兩地精英盡出,由香港著名媒體人甘國亮監製,動作指導程小東導演,著名小說家李碧華編劇,奧斯卡得主鮑德熹擔任攝影,香港電影金像獎得主麥子善擔任剪接,屢獲獎項的奚仲文擔任美術指導,大導演徐克和他擔任製作人,鞏俐與其主演。電影主題曲《焚心以火》由香港音樂鬼才黃霑和顧嘉輝作曲作詞,葉蒨文演唱。這部電影的台前幕後雲集了香港和大陸多位電影精英,是史無前例的合作。
1989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代號美洲豹》,由鞏俐、葛優、劉小寧主演。
1990年代
1990年導演影片《菊豆》,講述了一個「被禁錮的激情」的故事,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三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力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巴利亞多里德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穗獎、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大獎——金雨果獎,美國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影片的光影、構圖、色彩均十分講究,文化氣息十足,象徵意味濃厚。同年獲得義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天主教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莉特別獎;1992年獲義大利全國奧斯卡獎(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觀眾評議該年度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英國全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影片獲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2年導演影片《秋菊打官司》,影片一改張藝謀以往的風格,採取了紀實風格、偷拍、大量採用非職業演員的半紀錄片手法,真實反映了當代中國農村的面貌。鞏俐在片中塑造的孕婦秋菊形象被認為是她最出色的一次表演。影片獲義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角鞏俐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像這樣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兩項大獎同時頒給一部影片的情況非常罕見。在國內,影片獲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鞏俐)。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94年導演影片《活著》,影片以中國內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經,男主人公富貴的一生為緯,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嬉笑怒罵的諷刺和批判,被觀眾和影評人普遍推崇為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活著》是張藝謀迄今唯一一部被中國大陸禁播的影片,卻在國際上贏得了極大的榮譽: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七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人道精神獎;1994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同年監製了電影《西楚霸王》。
1995年導演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影片從一個小孩子的眼光反映30年代上海幫會鬥爭的人心險惡,全片包裝相當華麗,女主角鞏俐更在片中大展歌舞。影片憑藉美妙的構圖和飽滿的色調獲得第四十八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自由論點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美國紐約《電影雜誌》評選1995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名。影片拍攝完畢後,張藝謀與鞏俐分手,以至於張藝謀不斷篩選新的女演員。
1996年導演影片《有話好好說》,這是一部都市輕喜劇,京味十足,詼諧幽默,影片彙集了姜文、李保田、瞿穎、葛優等諸多明星大腕,主題曲由臧天朔演唱。張藝謀導演本人也在影片中客串扮演了一個收廢品的民工角色。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影片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是張藝謀唯一一部完全採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真摯感人。影片獲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義大利《電影》雜誌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等。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這是張藝謀一部唯美、深情、感人的愛情片,像一篇娓娓道來的散文詩,現實與回憶相交錯,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該片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影,被譽為「世紀末的愛情絕唱」,作曲家三寶的配樂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該片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2000年度中國華表獎最佳影片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日本銀幕》2000年度:最佳外語片第一名、最佳外國女演員 (章子怡),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等。
2000年代
2000年導演影片《幸福時光》,由趙本山、董潔主演,其中董潔是張藝謀通過網際網路選出的新一代「謀女郎」。該片獲得西班牙巴利亞朵利德國際電影周銀針獎(最佳影片第二名)和由評判團選出的國際影評大獎,而董潔則獲得最佳女主角。
2002年導演影片《英雄》,這是張藝謀第一部武俠商業大片,全片明星陣容相當強大:李連杰、張曼玉、梁朝偉、章子怡、陳道明、甄子丹,主題曲演唱者為王菲。國內票房2.5億元人民幣(當時國內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2004年8月在美國上映連續奪得兩周票房冠軍,全球票房達到1.77億美元,開拓了中國大陸電影的大片時代。該片在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被提名14項電影獎項,獲得7項;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導演獎,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第6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同年榮獲福岡亞洲文化獎。
2004年導演影片《十面埋伏》,這是張藝謀第二部武俠片,由劉德華、金城武、章子怡、宋丹丹主演。中國內地1.53億人民幣票房,全球票房9300萬美元。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市場開拓獎、最佳女主角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製片人獎,美國藝術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第62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波士頓影評學會最佳導演獎,英國電影學院獎9項提名。
2005年導演影片《千里走單騎》,由日本老牌巨星高倉健主演,國內票房達到3600萬人民幣,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
2006年導演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由周潤發、鞏俐、周杰倫、劉燁主演,國內票房2.9億元人民幣,再次刷新華語電影在本土的票房紀錄,全球票房截至2008年5月已超過7850萬美元。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14項提名,獲4項獎。該片是張藝謀和鞏俐11年後的首次合作,鞏俐憑藉此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周杰倫為該片創作了膾炙人口的主題歌《菊花台》。同年在多家導演團隊的競爭下,北京奧委會任命張藝謀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為此他還「息影」了3年,將全身心的為此做好準備。
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閉幕式總導演。憑藉成功執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張藝謀,在中國獲得了極高的名譽和聲望,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提名(挺進五強),同時獲得 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和鳳凰衛視主辦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榮譽[4]。
2009年導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焰火晚會。
2009年導演影片《三槍拍案驚奇》,改編自科恩兄弟的《血迷宮》,由小瀋陽、閆妮、孫紅雷主演,國內票房2.6億元人民幣,曾入圍第六十屆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是張藝謀後奧運時代的首部電影作品。
2010年代
2010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稱號。5月24日獲頒好萊塢先進個人稱號。作為國際知名導演,張藝謀曾多次應邀擔任柏林、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先後擔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10年導演影片《山楂樹之戀》,改編自艾米的同名小說,由周冬雨、竇驍主演,內地票房超過1.6億元人民幣,創造國內文藝片票房記錄。曾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2011年導演影片《金陵十三釵》,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並由嚴歌苓和劉恆共同擔任編劇,由新謀女郎倪妮、克里斯蒂安•貝爾、佟大為主演。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戰爭題材電影,於2011年12月16日上映,票房在中國內地連續奪得四周周票房冠軍,上映40天票房累計達到6.1億元人民幣,是2011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11月24日,張藝謀獲得第五屆亞太螢屏獎頒獎典禮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頒發的「亞太電影傑出成就獎」,成為首次獲得該榮譽的中國電影藝術家[5]。《金陵十三釵》之後,他與合作16年的製片人張偉平因「矛盾」終止了合作[6]。
2013年加盟樂視影業,成為該公司的簽約導演和藝術總監[7]。樂視影業CEO張昭接受記者專訪證實了張藝謀成為該公司的股東[8]。張藝謀加盟樂視影業後拍攝的首部作品為《歸來》,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陳道明和鞏俐擔任男、女主角,講述一個男人歸家的故事,預計2014年上映。[9]
家庭婚姻
張藝謀祖籍為陝西臨潼,晚清時期家族已是臨潼市田市鎮望族。民國初年,祖父從燕京大學畢業後擔任陝西柞水縣縣長。任職期間組織剿匪不成功,反而遭到土匪報復燒掉了老宅,因而舉家避禍逃到西安。張藝謀的大伯為黃埔9期畢業生,曾官居國民革命軍參謀長,1948年撤往台灣;張藝謀的二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分校,入職軍統,在國共內戰期間被叛殺;三子即張藝謀的父親張秉鈞亦擁有國民黨軍籍,曾經擔任國民黨軍需官,1949年後在陝西省農林局工作。1949年解放軍進入西安前夕,29歲的張秉鈞迎娶就讀於西安的一所教會學校(玫瑰女中)的19歲女學生張孝友為妻,1951年生下張藝謀。張藝謀有兩個弟弟,分別為張偉謀和張啟謀。
張藝謀有兩任妻子,分別為肖華和陳婷。1979年張藝謀與同在農村「插隊」的肖華結婚,不久之後有了女兒張末。1987年因拍攝《紅高粱》與鞏俐相識相戀,後同肖華離婚,但他也沒有和鞏俐最終在一起[10][11]。
其女兒張末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曾擔任《三槍拍案驚奇》剪輯以及《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的副導演。
2013年有媒體報導,張藝謀與無錫舞蹈團的一名舞蹈演員陳婷(1981年9月30日出生於江蘇無錫)於2011年12月註冊結婚[12],目前已育有兩男一女共三個子女。媒體稱,張藝謀已在無錫影視基地附近為陳婷買了一棟別墅,她和三個孩子住在這棟別墅中,為人也很低調。面對媒體的爆料,張藝謀尚未作出任何回應。[13]
評價
早期他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著稱,善於電影色彩美學和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早期代表作《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在國際三大頂尖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熊獎和銀熊獎,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兩次金獅獎。在國內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及華表獎最佳導演獎,是中國電影導演當中的著名代表之一 。也曾主演影片《老井》、《秦俑》,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張藝謀的商業片被中國大陸民眾廣泛認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並通常能夠掀起不小議論,同時也取得了頗高地票房成績。商業大片代表作有《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金陵十三釵》,曾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其中《英雄》和《十面埋伏》在西方觀眾和國際市場上獲得的口碑和票房非常成功。其商業電影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拉開了商業大片的帷幕,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還曾為北京申請2008年奧運會製作宣傳片,並負責導演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中,中國負責演出的片段。也曾聯合海外劇團在北京製作歌劇《杜蘭朵》,及在桂林、麗江等地以山水為背景製作的印象實景劇。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因場面氣勢恢弘,夢幻般地展示了中國文化,受到媒體和觀眾的廣泛讚譽,被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提名(挺進五強),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影視作品
拍攝時間 | 類型 | 片名 | 職務/角色 | 獎項 | 備註 |
1983年 | 電影 | 白楊樹下[14] | 副攝影 | | |
電影 | 一個和八個 | 攝影 | | |
1984年 | 電影 | 黃土地 | 攝影 | - 第五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 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 |
電視劇 | 強行起飛 | 攝影 | | 單本電視劇[15] |
1986年 | 電影 | 大閱兵 | 攝影 | | |
1987年 | 電影 | 紅高粱 | 導演 | - 第38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第五屆法國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
- 第三十五屆雪梨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
- 第五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 第一部導演的電影 |
電影 | 老井 | 主演孫旺泉 | - 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 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 |
1989年 | 電影 | 代號美洲豹 | 導演 | | |
電影 | 秦俑 | 主演郎中令蒙天放 | | |
1991年 | 電影 | 菊豆 | 導演 | | |
1992年 | 電影 | 大紅燈籠高高掛 | 導演 | | |
電影 | 秋菊打官司 | 導演 | - 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女演員獎(鞏俐)
-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鞏俐)
- 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
1994年 | 電影 | 活著 | 導演 | - 第4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 1994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
1995年 | 電影 |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 導演 | - 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波蘭Camerimage 金蛙獎
- 坎城電影節及美國金球獎最佳攝影獎
- 法國第4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 - 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呂樂)
|
1997年 | 電影 | 有話好好說 | 導演、客串三輪車夫 | | |
1999年 | 電影 | 一個都不能少 | 導演 | - 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
電影 | 我的父親母親 | 導演 | - 第50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
- 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
- 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
| |
2000年 | 電影 | 幸福時光 | 導演 | | |
電視劇 | 大宅門 | 客串李蓮英 | | |
2002年 | 電影 | 英雄 | 導演 | | |
2004年 | 電影 | 十面埋伏 | 導演 | - 美國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
-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 第39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最佳外語片
-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 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女演員(章子怡)、優秀故事片技術獎
- 美國金星獎 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美術、最佳視覺效果
| - 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趙小丁)
|
2005年 | 電影 | 千里走單騎 | 導演 | | |
2006年 | 電影 | 滿城盡帶黃金甲 | 導演 | - 美國第33屆「土星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鞏俐;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鞏俐)提名
- 美國電影業服裝設計工會最佳歷史類服裝設計獎
- 美國影視美術指導工會古裝類影片最佳美術指導獎
| |
2007年 | 電影短片 |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之看電影 | 導演 | | 坎城電影節60周年紀念短片集 |
2009年 | 電影 | 三槍拍案驚奇 | 導演 | | |
2010年 | 電影 | 山楂樹之戀[16] | 導演 | - 獲第14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新人女演員獎(周冬雨)
| |
2011年 | 電影 | 金陵十三釵 | 導演 | - 第59屆美國音效剪輯者協會(MPSE)「金捲軸」獎
- 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6項提名、獲得最佳新人(倪妮)
| |
2013年 | 電影 | 歸來 | 導演 | | - 2013年9月16日正式開機拍攝,由陳道明、鞏俐主演
|
成就榮譽
1995年 美國克羅拉多國際電影節:「傑出成就獎」
1998年 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十大風雲人物」
1999年 第六屆亞洲電影交流會:「終身成就獎」
2000年 第十一屆美國帕爾馬國際電影節:「傑齣電影藝術家獎」
2001年 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最佳外國導演
2002年 第十三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
2002年 第51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聯合頒發:「電影大師」
2003年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
2004年 獲好萊塢先進個人稱號
2005年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5年 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05年 義大利那坡利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06年 「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勳章」
2008年 福岡亞洲文化獎
2008年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
2008年 獲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提名(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法國總統薩科齊等五位提名)
2008年 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位風雲人物
2008年 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08年 鳳凰衛視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9年 新中國60年十大影響力文化人物
2009年 第四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發「亞洲電影傑出貢獻大獎」
2011年 第五屆亞太螢屏獎頒發「亞太電影傑出成就獎」 [17]
2012年 第14屆孟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8]
2012年 韓國大鐘電影節國際電影特別貢獻獎
2012年 第12屆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大師傑出貢獻獎
2012年 第35屆開羅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12年 第4屆澳門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3年 塞爾維亞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
榮譽博士
2001年 獲莫斯科電影學院授予的電影學榮譽博士學位[20]
2005年 獲香港城市大學副監督梁乃鵬博士頒授榮譽文學博士
2008年 獲美國波士頓大學人文藝術榮譽博士
2010年 獲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學位[21]
2012年 獲韓國檀國大學文學名譽博士[22]
其他作品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印象•劉三姐》(在廣西省陽朔) 《印象•麗江》(在雲南省) 《印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印象•海南島》 《印象•大紅袍》(在福建省,武夷山) 《印象•普陀》(在浙江省,舟山群島) 《印象•武隆》(在重慶市武隆縣)
參考文獻
王斌,《張藝謀這個人》,團結出版社,1998年
韓秀鳳、曉海,《張藝謀: 為藝謀不為稻粱謀》,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ISBN 7540416459
張明,《與張藝謀對話》,中國電影出版社,ISBN 7106020737
張藝謀,方希文《張藝謀的作業》,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1年,ISBN:978730119808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8%97%9D%E8%AC%80
《紅高梁》
我覺得張藝謀1987年導演《紅高梁》的以下劇情(編自原著《紅高梁家族》的前二章,洪範,1988,p.499)和影音的魅力,比莫言小說原著錯亂的敘述和情節(「敘述跳躍,時間反覆顛倒」,p.505),更吸引人也易懂:
「《紅高梁》以第一人稱算敘事,影片描寫山東農村,抗戰初期,美麗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人稱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燒酒坊夥計余占鼇,生來膽大,剛毅,勇敢,趁九兒回門,高梁地裡成了好事。他們終於成了夫妻,釀出了遠近聞名的高梁酒。日寇燒殺搶掠,激起燒酒坊的強烈仇恨。在高梁地裡,他們伏擊日軍,九兒和夥計們犧牲殆盡,只留下余占鼇和他九歲的兒子。」
那當然!要猤能獲獲1988年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顧長寧);獲1988第11屆「大眾電影節大獎」金熊獎;獲 1988年津巴布韋第5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藝謀)、故事片真實新疑獎;獲1988年澳大利亞第35屆中際電影節悉尼電影評論獎;獲 1988年摩洛哥首屆馬拉卡中際電影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
那可不!有人坦白「很遺憾,我沒有讀過莫言同志的《紅高梁》小說原作」,卻敢大論張藝謀導演的《紅高梁》不具民族性且不真實,他舉証例例地說:
「第一,影片開頭是一黑幕,沒有任何色彩的黑暗持續了數十秒,這其間都是畫外音在引導觀眾進入情境。黑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徵含義是死亡、莊嚴、往事、宗教 般的肅穆等等。而在中國文化中卻是和“喪氣十足”聯在一起。
第二,第一人稱的畫外音自述其祖父和祖母的陰私,並以披露這種陰私為快事、為藝術,這種作法,完全違背中國人的習俗與道德觀念,而與現代主義藝術中的種種故作驚人之筆的手段倒相一致。
第三,畫外音稱自己的父親為“野種”。雖然是借用轉述的口吻即村子裏的人如此說,但與中國人最晚在春秋時代即孔子時代以來就奉行的“為尊者諱”的傳統,是根本相悖的。
第四,影片充滿著一種以野蠻為美的“西方趣味”。這與美國的西部片的粗獷相似,而完全不同于中國人崇尚含蓄的“東方趣味”。美國電影《太陽浴血記》, 就描寫了類似的情境,其中印第安女人頭山的背景與我們的《紅高梁》地背景,都是一片暴力橫行之地。而《紅高梁》導演的理想,與美國詩人惠特曼對“帶電的肉體”之頌揚又是多麼酷似!
第五,更顯著的,影片的敍述方法和表達方式,更是完全現代化即西方化的,而沒有運用本應與“民族性”相一致的中國文學的敍事風格。
在這一點上,編導與演員都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意義。所以他們在回答《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越是有民族風格的藝術品,才會越有國際性,只有把自 己民族最本質的精神,和最有鄉土氣息的生活表現出來,才能得到國際上別的民族的重視和承認。”這表明,他們確實不夠理解自己獲獎的原因之所在。 」
他雖沒讀過莫言的《紅高梁》小說原作,但「在中央電視臺組織的一次會議上,我遇見《紅高梁》的小說作者莫言先生,詢問他對電影《紅高梁》的印象。他坦率地告訴我:“不和小說相比,電影還是不錯的;若和小說相比,電影則有一些不足。”他反問我對電影的印象,我就講了前述的幾點看法,他聽後頗為贊同,並告訴我一個可以印證我的觀點的事情:張藝謀在構思電影《紅高梁》時,曾數度與莫言座談,他告訴莫言,他是受到德國哲學家尼采《悲劇的誕生》一書的影響,尤其是受到書中所描述的那種“酒神(狄奧尼索斯)精神”的感染,才立意要拍這部電影,以便宣洩類似的心情。」
是嗎?那莫言可比張藝謀更「不具民族性且不真實」了:
周夢娜的論文研究出:「莫言的小說中充滿了對於醜陋事物、人類非理性行為、絕望處境以及超現實圖景的荒誕敍述,這來源於他對西方現代文學對於荒謬理解的感悟,也是他對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創造性繼承的結果。」
張清華卻解讀出:「莫言的小說創作推動並且完整地反映了當代新歷史主義敍事思潮的發展與演變過程。而且,這一思潮並非完全意義上的舶來品,中國傳統小說中的歷史敍事即有很多” 新”意,結構主義等理論對當代小說敍事觀念的影響早就表現在小說寫作中,<紅高粱家族>就明顯地反映了由”啟蒙歷史主義”到”新歷史主義 ”敍事的過渡,具有文化反思與啟蒙的雙重意義,因而又可以看成是”重返歷史主義”的敍事典範。」
不只在「民族性及真實性」上,莫言和張藝謀的小說電影隨人解釋,在性別議題上亦然:
劉志明認為:「莫言的”家族小說”由前期的男性神話的重構與消解走向後期的女性神話的膜拜,其轉型的原因是由亂倫禁忌和閹割情結引起的種族退化的憂患意識。」
章長城卻認為:「如果把莫言的小說置放於社會性別的視野中,便會發現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生命強力理念演繹下的空洞能指,難以擺脫被物化的宿命,並貫穿著看與被看這組經典的男權敍事。」
甚至連感性或理性也有得爭:
張獻榮認為:「莫言的小說存在著感覺崇拜傾向,在莫言筆下,感覺不僅是小說描繪的內容,也是作者完成敍事的手段,他注重感覺、崇拜感覺有著深刻的意識形態目的,就是要借感覺的相通來完成對歷史斷裂的彌補。」
宋劍華卻認為:「在中國現代文學運動發展史上,《紅高粱家族》(1987)出現具有審美轉型的深刻意義,作者用”虛構敍事”取代”親歷在場”,用”酒色財氣”顛覆”英雄崇拜”,用”靈魂救贖”挑戰”舊夢新知”,並以強烈的藝術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傳奇神話的歷史終結。」
學者和評論者一樣都是靠嘴巴吃飯的,若不另立異論如何謀生?不像讀者和觀眾只管喜不喜歡、好不好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415
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
《古今大戰秦俑情》是1989年公映的中國電影,根據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小說《秦俑》改編,鞏俐和張藝謀主演。電影主題曲《焚心以火》由黃霑、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葉蒨文演唱。
情節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生死輪回的愛情故事。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但他焚書坑儒,暴虐無道,爲了長生不死,他廣招天下方士爲自己煉取仙藥。方士徐福知道自己如果沒法及時煉出不死仙藥就難逃被殺的命運,他于是自稱能去東海蓬萊取得仙藥,欲借此機會溜之大吉。信以爲真的秦始皇下令爲此而建造船隊,並征召五百童男童女與徐福同行。
郎中令蒙天放是一名對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軍人,他因救駕有功而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並被封官賜劍。出于偶然,蒙天放與始皇帝征來的童女冬兒一見鍾情,二人偷嘗禁果,犯下死罪。其時,徐福的仙藥竟然煉成。蒙天放和冬兒被秦始皇以欺君之罪賜死。冬兒在與蒙天放最後一吻時將不死仙丹吐入他的口中,冬兒隨即縱身跳入火海,蒙天放則被做成兵馬俑埋于地下千秋萬世守護秦陵......
鬥轉星移,光陰流逝,強大的秦國灰飛煙滅,秦始皇的陵墓也早已被人遺忘,兩千年後,已是民國。
漂亮而輕浮的女演員朱莉莉一心想做女主角,卻被人利用陷害,墜機誤撞入秦始皇陵,撞活了已經在地下守衛秦陵兩千多年的蒙天放。和冬兒長得一模一樣的莉莉與天放在此生重續前緣......
影片結尾處,時間已經流轉到了1990年代,一輛滿載日本遊客的旅遊車停在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一群興奮的日本遊客從車中走下,其中有一位著和服的美麗女子。此時,在空蕩蕩的博物館中,另有一個不起眼的人身穿藍灰色的中山服,正在掩埋秦俑的坑道中默默地埋頭工作,他偶然擡起頭......
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緣。觀時移世易,惟真情不渝。
三千年前,秦始皇的郎中令蒙天放與求藥童女科兒相愛。後私情洩露,冬兒被血祭俑窯,蒙天放被泥封為俑像,深埋地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口含仙丹的秦俑蒙天放復蘇,巧遇酷似科兒的女演員朱莉莉。二人在與盜墓賊的搏鬥中生死患難,再續前緣……
八十年代,當了考古工人的蒙天放,在俑坑邊,又見酷似冬兒,來華觀光的日本女孩靖子,仿佛冥冥中冬兒魂歸故里……
上段由張藝謀
導演和鞏俐主演的電影《秦俑》文宣,很有下段李碧華原著小說《秦俑》的文味: 始皇帝一點頭:
“好!蒙天放受封為郎中令。另有重賞。隨朕回首!
“臣領命!”
始皇帝信手把自己的創一扔,空中翻騰,蒙天放靈巧地接過。是一把青銅寶劍,柱脊,鋒刃,長而沉。見是恩賜,蒙天放心中忐忑喜悅,仍耿直下跪謝思:
“謝始皇帝陛下賜劍。”
他愛才,但不形於聲色,只回身上馬,飛馳回宮去。
蒙天放緊握著青銅劍,將士對他都有欽敬之情。而他自己,卻不知如何,對始皇帝有一種複雜而矛盾的感覺。
李碧華在香港本來就從事編劇工作,她的多部原著小說比如《胭脂扣》《青蛇》《誘僧》之文字就很有電影感。
不過張藝謀這部早期商業電影當時並不賣座,尤其對比於成龍主演的《神話》(2006年票房破億人民幣),雖然二者都有「時空輪廻和始皇陵盜寶」的賣點。
《大紅燈籠高高掛》
又是個沒讀過原著而評論者,香港的嘉偉說:「我未讀過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雖然沒法與之比較對照,卻認為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已經夠好了。我承認,以前看電影,是有點先入為主的,一聽到是中國電影,老是覺得題材老士又沉悶、矯揉造作又煽情,是張藝謀,改變了我對中國電影的看法,令我開始認真接觸中國電影的藝術。」
會不會受以下盛名影响:「《大紅燈籠高高掛》(遠流,1980)是蘇童成名之作,包含了〈妻妾成群〉、〈罌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三篇中篇小說。其中〈妻妾成群〉以「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名,被改編成電影(並獲第四十四屆威尼斯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學會大獎、入圍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電視連續劇、芭蕾舞劇、舞台劇等。1999年香港《亞洲週刊》票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妻妾成群》排名81。」
人家可真是影電影的行家,不信?看他看出啥門道:
「劇本實在寫得出色。人物間的關係衝突刻劃細膩,令人感動而不覺造作,令我有捧起原著小說讀一讀的衝動。角色形象的鮮明,各有特色;大太太的與世無爭,二太太的笑裡藏刀,三太太的率性而為,四太太的青春反叛。她們的不同個性,分別體現和代表了在同一處境下不同的生活(生存)態度。
但我想談論的,是導演處理電影的手法。第一點特色,是影片色調的運用。大紅燈籠的主題象徵貫穿了整套電影,紅色,是電影中的主要基調,紅色可以營造氣氛和增添美感,也可以突出重點人物:鞏俐飾演的四太太常穿一件白衫,在視覺上,與紅色構成強烈的對比,突顯了在畫面裡的位置。
我覺得紅色的作用不只於此。其中一場,四太太在已死去的三太太房間裡點燈,原本掛滿了五彩繽紛的戲曲臉譜,頓時被燈光染紅了一片,紅色,在這裡除了是氣氛的營造,還隱喻了更重要的主題:當大紅燈籠亮起時,女性不能自主的悲哀。
另一點特色是,整套片都刻意避免把老爺的臉拍得清楚。導演這樣的安排,似乎是想強調老爺與女性們的距離感和女性在這電影中的重要性,也表演了 「老爺是誰都沒所謂」的重要概念,對太太們來說,「老爺」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反而,她們是被老爺選擇的一群,她們可能是被迫:被家人賣掉;可能是出於自願:為了討得更好的生活保障,不管是什麼原因,她們都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沒有自主權。
還有一點,是框架的運用。除了我們看電影時鏡頭本身的框架外,導演在畫面的構圖上,還用了很多框架來表現四太太那種走不出來(心靈和肉體上)、被困住的痛苦,例如,雖然四太太初遇到大太太兒子時候對他便產生有意思,但礙於身份卻不能進一步把這感情發展的無奈,導演的畫面設計上,是四太太被門框框著,看著男的從對面的門框走了,構圖上這樣處理,加強了表達那種意念的感染力。
因為這部《大紅燈籠高高掛》,從此我便沒有對中國或其他電影有偏見了。 」
相對於嘉偉的「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已經夠好了」,黃碧蓮則捧蘇貶張,黃評道:
「《妻妾成群》早在連載時就已受到文壇的注目,真正大紅大紫卻是因為被張藝謀改編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該片因為得到奧斯卡提名,因此聲名大噪,連帶蘇童的原著才受到大眾的注目。《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一個成功的電影,張藝謀的電影藝術早就得到肯定,但是電影與原著精神相差甚多。簡單的說《大》劇是拍給西方人看的電影,有討好西洋口味之嫌。原著所要探討的主題,諸如病態的舊傳統、舊社會女性的受虐、新時代女性意識的掙扎,這些全未被提及。全片用許多鏡頭特寫女人得到特殊待遇--按摩腳底,為的是「才能好好伺候老爺」,已經明明白白指出女人只不過是性奴隸而已,導演還特別突出的是用高掛燈籠「明示」哪一位妻﹙或妾﹚將在當夜得到「寵幸」,用封燈來來誇大哪一位妻﹙ 或妾﹚的失寵 。一個個大大的燈籠一一撲滅火焰,一一蒙上厚厚的黑布,好像判決該位失寵女性死刑一般,配上沉悶可怖的音樂,天!導演聚焦錯誤,莫此為甚。」
黃若不是看不懂張導電影,就是有重原著輕改拍的情結,電影明明就是強化了黃氏所謂:「原著所要探討的主題,諸如病態的舊傳統、舊社會女性的受虐、新時代女性意識的掙扎。」
所言極是,原著對男主角的描述還有點「時代青年」的意味:「陳佐千第一次去看頌蓮,頌蓮閉門不見,從門裡扔出一句話,去西餐社見面…他在西餐社訂了兩個位置,等著頌蓮來。那天外面下著雨,陳佐千隔著隔守望外面細雨濛濛的街道,心情又新奇又温馨,這是他前三次婚姻中從所有的…直到後來他也經常想起那天頌蓮吹蠟燭的情景,這使他感到頌蓮身上有某種微妙而迷人的力量。」(p.168)但張導電影刻意避免把老爺的臉拍得清楚,這不是強化嗎。
這點黄的以下評論也自相矛盾:
「傳統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女性的悲劇史。「妻妾成群」是一個成功又不落俗套的野史,作者創造了幾個栩栩如生的女性,對照了社會悲慘的一角,所以雖然是塑造的角色,卻是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反觀陳家老爺,書中看不出來他的個性為人,是個面貌模糊的人物,因為這個老爺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傳統,是吃人的禮教,是世代箝制女性的代表。這一點在《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裡更具體誇大,劇中的老爺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時候只看到他的腳在走動。這個傳統是活生生存在著的、是代代相傳的,是整個大社會的團體行為、而非個案,因此雖看不到他,他卻無所不在。」
其實電影與原著最大的場景差異是將江南一座陰濕的木屋和後花園牆角紫藤架下沈女屍的一口井,改成山西晉商一座陽乾(雖有秋雨冬雪場景)的磚房和房頂牆邊關女屍的一間囚室。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335
《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張藝謀
編劇:蘇童 倪震
原作:蘇童小說《妻妾成群》
制作:侯孝賢 張文澤 邱複生
音樂:趙季平
攝影:趙非
演員:鞏俐 .....頌蓮
劇情介紹
頌蓮,被財迷的繼母嫁給陳老爺做第四房太太。讀了半年大學的頌蓮梳著兩條黑油油的長辮,一身學生裝束的青年女子,嫁到這個由許多宅院相連的形同古堡式的大院——陳宅。
陳家的四位太太分別住在四個院落,每當大紅燈籠高高挂在哪位太太的宅院,那麽當晚主人陳老爺便住在那個院子。四位太太都想得到老爺的寵幸,于是,這陳宅裏就發生了許多爭風吃醋、是是非非的故事。
大太太肥胖臃腫,在頌蓮眼裏怕有一百歲了;二太太甜言蜜語菩薩臉,可背後卻笑裏藏刀蠍子心;三太太曾是戲班中的名旦,模樣俊俏,性情刁鑽。
頌蓮新來乍到便被前幾位太太擠兌的叫苦不叠。涉世不深的她想用假懷孕來博得老爺的寵幸,不想此事被幻想做陳家太太的丫環雁兒識破,告訴了二太太。當陳老爺得知頌蓮並沒懷孕時,下令封燈。三太太與陳府醫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發,在樓臺上的小屋裏被害身亡。失去寵幸的頌蓮終于明白了“在這個院裏人算什麽東西:像狗像貓像耗子,唯獨就是不像個人”。頌蓮瘋了,她在陳家大大小小的算計下瘋了。
第二年,陳府大院又娶進第五位太太。
影片評價
影片根據蘇童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秉承並發揚了原作的主旨和風格,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內部互相傾軋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女主人公頌蓮是作品的核心人物,本受過教育的她,在陳府這樣一個陰森恐怖、勾心鬥角的生存環境當中,爲了能有一席之地,個性逐漸扭曲和變形。演員鞏俐對頌蓮塑造非常成功,而飾演三姨太的何賽飛和二姨太的曹翠芬也在片中有出色表現。陳老爺的扮演者馬精武在片中沒有任何正面鏡頭,主要以聲音來體現出他的存在,卻將一個冷酷無情的封建家長式的人物表現得入木三分。
獲獎情況
1991年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聖馬克銀獅獎
1991年香港《電影雙周刊》十大華語片之一
第18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1992)最佳攝影(趙非)。
1992年意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片獎
1993年第16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員(鞏俐)
1993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1993年比利時影評人協會大獎
1993年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影片賞析
這裏沒有春天。這是一部沒有春天的電影。
影片的一開始,是夏天。然而這是個什麽樣的夏天呢。頌蓮踏過層層落葉,楊樹那慘白的樹幹棵棵高聳入雲——不知這是不是一種象征,日後,頌蓮就活在了這些條條框框裏,束縛的不能動彈。這是一個夏天,然而這個夏天寂靜而枯萎。
頌蓮是個女學生,有著新思想,有著不肯屈服的倔強的性格。然而還是逃不出命運,她被母親嫁到了陳家,做了四姨太。然而,她沒有坐轎,她自己走來,一步一步走向了自己的命運。
陳家——是陳舊的家,那是怎樣的一個大院,進門後的影壁漆黑而幽陳,上面用古老的篆文寫著咒語般的文字,方方正正,猶如一枚大印,把這院子封印起來。院裏死氣沈沈,高大的牆分割了狹小的天。老管家做著自我介紹——“我叫陳百順”。百順,百順,這就是這個大院對他的要求標准。也是對所有人的要求標准。
大院裏灰撲撲的,唯一的鮮亮顔色便是那一盞一盞的紅燈籠。左右對稱的板板正正的大院子,透著一種威嚴在裏面。那灰色方磚堆砌著的,是一個又一個的“老規矩”。“點燈捶腳”,“誰點燈誰點菜”……那嘩啦嘩啦的捶腳聲,是空曠的大院裏唯一的聲音,然而鳥鳴山更幽,有了這聲音,院子裏卻更靜寂了。這聲音也是所有太太們的煎熬,一下一下,都打在人的心裏,讓人既抗拒,又向往。它代表著在這個大院裏的地位,代表著一種可悲的秩序,那屈辱的寵幸,已經被這個大院的統治者馴化成爲之甘願爭寵獻媚的施舍。
頌蓮是反叛者,卻漸漸被這裏同化了。她初時討厭這些條條框框裏的“老規矩”。然而當她指著雁兒大喊:“府上規矩知不知道”的時候,已然成了這個陰暗的大院裏封建勢力的代表者。頌蓮記仇,頌蓮自認爲聰明,卻不知在這樣一個大院裏,你在算計別人,別人也一樣在算計你。她本是個敢說大太太“她有一百歲了吧”的年輕洋學生,卻被這個大院的條條框框鑲在了裏面。她無法走出這個框框一步。她在這裏沒有一切權力,沒有吃想吃的菜的權利,沒有哭的權力,沒有生氣的權力,沒有回憶的權力。那只笛子,是她最後的一點自我意識,然而這最後的一點也被老爺毀掉了。她丟失了一切,終于成了這個陰暗大院裏的一只傀儡,盼望著那唯一的寥若晨星的紅色光亮,完全同化成了封建制度下的內心矛盾個性扭曲的變了形的人。終于,在重重壓抑之下,她只能瘋掉來解脫。
三太太也是反叛者。她可以清晨大聲在院子裏唱戲(這是從聲音上對捶腳聲的反抗),她可以半夜從別的太太房裏把老爺搶過去,她可以穿著一身大紅色翩翩起舞,她可以請兩個男人來家裏打麻將,她可以和醫生在家廝混,她可以把屋子布置成舞臺,挂滿臉譜。那留聲機是她對過去的回憶,那似水流年,那日子裏她是角兒,她是許許多多人仰慕崇拜的對象。然而現在,她卻成了牢籠裏的金絲雀,只能自顧自美麗,只能唱著寂寞的歌,只有一個聽衆,或是一個聽衆都沒有。然而她還是唱著,唱給自己聽,唱給這個空曠的大院聽,她在內心裏怕極了這個靜寂無言的巨大牢籠,她想弄出點聲響,有點活人氣息。她表面上看起來狠毒又不近人情,但她卻真誠。她敢說敢做,然而她還是逃不出那封建禮教的魔掌。
而二太太,完全被這個昏暗的大院所同化,完全成爲一個“菩薩臉蠍子心”人。她爲了爭寵不惜一切手段,她可以慫恿雁兒做布娃娃詛咒頌蓮,她可以背地裏一套當面一套的虛情假意,她可以領著一衆人去捉三太太的奸,她可以給三太太的飯菜裏下墮胎藥,她可以爲了早三太太生下孩子而用催産藥……這是個可惡的人,也是個可悲的人。我們可以想象,她最終的結局就像是大太太一樣,成爲一個看不出年紀的老古董,不得寵,卻是一個家法的代言者,是老爺不在家時的老爺。
雁兒是個渴望愛情的女孩,然而她卻生錯了人家——她是丫頭命,就一輩子是丫頭。她並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她的世界裏只有老爺這一個男人,她渴望成爲老爺的一位姨太太,而老爺卻娶了頌蓮進門。她的希望破滅了,但她卻沒有真正絕望,直到頌蓮燒了她偷偷在屋裏點的紅燈籠——那是她對愛情的全部希望。她渴望著,有一天,燈籠能在她的屋裏點起來,她不再是個被人使喚來使喚去的丫頭,她不再是個不被男人正眼瞧的下人,她也可以綾羅綢緞,她也可以有人來捶腳。那燈籠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她可以在黑夜裏點起一盞燈籠,驅走黑暗的陰霾,驅走這個殘酷的現實世界,驅走這個有著太多太多見不得人的事的大院,驅走這個院裏的“鬼氣”。她自信老爺喜歡她,而她的結局卻是老爺的那一句話:“盡管用好藥,不要讓別人說,咱家不管下人死活……”。她只是老爺的一點消遣,老爺從沒拿她當過回事,更別說考慮納她爲妾——而這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丫頭的一輩子的希望。
而老爺,這個大院裏的統治者,卻從沒露過正臉,不是遠遠的一個遠景,就是黑暗裏一個模模糊糊的臉。他仿佛是這裏的帝王,妻妾成群,爲他而爭風吃醋,爲他而勾心鬥角。但到影片的最後,我都不知道這個老爺長什麽樣子,他從不露面,卻無處不在,他就是這群女人的一生,他就是這群女人的一切。他挖了陷阱讓所有人跳進去,他同化著一個又一個有反抗精神的女人,他得樂這一切,這一切又對他俯首帖耳。他正是這吃人的禮教的化身。所以他面孔不清,所以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爲他代表了太多太多這樣的人,這樣的大院,這樣的家法,這樣的種種禮教。有太多太多這樣的小世界,他是君王,他是許多人生命的中心,他可以剝奪這個小世界裏一切人的一切權力,讓你死,你就得死。反抗無用,只能百順。
這個大院裏所有女人都是受害者,然而她們卻在這個巨大的牢籠裏鬥的你死我活。她們自相廝殺著,卻沒有發現老爺的冷笑——他根本不在乎死幾個姨太太。
于是蕭煞的秋也過去,冷寂的冬也過去後,第二年夏天,在迎娶頌蓮的那個季節,陳家又新迎娶了一位五姨太。就像是命運的輪回般令人歎息。又一輪新的苦難開始了。
整個影片中都沒有出現春天這個季節。導演告訴我們,這些女人沒有春天。她們永遠活在蕭煞的季節裏。沒有陽光,只盼望著紅色的燈光,永無出頭之日。
所有的場景都是在那一座大院裏拍攝完成的(倒也省事),其用意是這些女人永遠都無法逃脫這個牢籠。三姨太出去了,但也沒有拍攝她在院外的場景,但其結局就是被人綁著回來。逃出這個牢籠的女人,有著悲劇的下場。這便是導演的用意所在。
那房頂上徘徊的四太太,渴望接近天空(自由的象征),然而她在房頂瘋掉了——那座死人屋也在房頂,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也是最接近天國的地方。對這些封建禮教的犧牲品來說,死也許是離開這裏的唯一方法,也是最終的救贖。
“什麽好不好,本來就是做戲,做得好可以騙別人,做不好只能騙自己。”
“人和鬼只差一口氣,人就是鬼,鬼就是人。”
“在這個院裏人算個什麽東西,像貓像狗像耗子,就是不像人。”
在這個沒有春天來到的院子裏,只有那一次又一次挂起的大紅燈籠還在無聲的控告著。
秋菊打官司
《秋菊打官司》是1992年出品的中國劇情片,導演是張藝謀,由鞏俐領銜主演。故事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這齣電影在1992年時,榮獲第49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的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鞏俐)。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中國西北小山村。秋菊(鞏俐飾演)的丈夫萬慶來(劉佩琦飾演)與村長王善堂(雷恪生飾演)因為蓋房子發生爭執,慶來被村長踢中下體並造成肋骨骨折。秋菊懷著身孕去找村長說理,村長不以為意而不肯認錯。秋菊不服,要討個說法,前往鄉里公安局上訪。鄉里的李公安與村民們都有交情,決定以調解矛盾並賠償二百元結束。村長口頭答應賠償秋菊家的經濟損失,心裡則認為不應該賠錢,將錢甩在空中。受辱的秋菊沒有撿錢,而是踏上了漫漫的路途到縣公安局去上訪,縣裡公安局複議書維持原判。秋菊還是不服,來到上級城市。初來乍到因為不熟悉環境被當地三輪車夫所騙。得到好心人建議後,來到一家價格低廉的旅店。旅店老闆是個好心人,見秋菊千里迢迢上訪不易,又有孕在身,便告訴她市公安局長的地址。市公安局長沒要禮物,並親自把秋菊送回旅店。市裡的複議書仍然維持原判,只是要求多加五十元錢賠償金。複議書同往常一樣直接交到村長手裡,村長仍然不以為意。男人從村長那裡拿了錢,沒想到倔強的秋菊又把錢還給了村長,重新去了市裡。市公安局長建議他走法律程序,並推薦給他了一個律師,幫忙起訴村長。而法院則判決市公安局處理得當,維持原案裁決複議。秋菊不服,決心向市中級法院上訴。過年時,秋菊難產了,然而村裡人都去相鄰的王莊看戲了,慶來只好去求村長去請人回來抬秋菊去醫院。孩子順利出生了,秋菊一家都感謝村長鼎力相助。然而在孩子滿月之時,中級法院判決拘留村長十五天,這讓只想得到一句道歉的秋菊十分意外,便出門追趕警車。
張藝謀談《秋菊打官司》
原著(萬家訴訟 陳源斌著)中透出中國社會強烈的荒唐感,人都是好人,但事就是沒有結果。中國電影多少年來都是政治的揚聲筒,我就是希望把藝術從政治中拖出來,從人的基本角度看藝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8B%E8%8F%8A%E6%89%93%E5%AE%98%E5%8F%B8
我從《活著》(麥田,1994)怎讀不出以下心得:
「余華的文筆從來不浮誇、幾乎無裝飾。若是青少年時期的我,大概會覺得這種作品太沒「文人風采」,看不下去。年歲漸長,越覺得余華的作品就是能夠震撼人心,總是讓我淚水在眼眶里滴溜溜轉。書名叫「活著」,但從頭至尾貫穿全書的是「死亡」。」
「此書寫得很好,可以媲美沈從文的小說,卻更能反映大時代裏中國人所經歷的滄桑。句句痛,寫來卻十分平實,像是一生所遭遇的都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作者的筆法純熟,讓人讀了既為他心痛,又忍不住說:「啊,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世間。」讀此書畢,就讀出一個「忍」字和一個千錘百鍊的生命力,似乎也給了讀的人心裡多一分面對生活的負擔與壓力的力量。太好的一部作品!」
那些是書商的網上書評,當然會老王賣瓜。
不!是你老的太麻木了。「余華是一位深受西方文學影響的作家,最早的時候余華迷戀川端康成,長達五、六年的時間。20 世紀的作家余華喜歡卡夫卡、福克納、布林加科夫、消洛霍夫、博爾赫斯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等等。在《溫暖的旅程──影響我的 10 部短篇小說》序中,余華寫到:“這差不多是我 20 年來閱讀文學的經歷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一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我就像一個膽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們的衣角,模仿著它們的步伐。」
「評論界大多評論家把《活著》看作是余華對 80 年代先鋒文學的反叛。而他本人則認為,《活著》應該是自己個人寫作的延續,“事實上,作家都是跟著敘述走的。80 年代,在寫作先鋒派的作品時,我是一個暴君式的敘述者。到了 90 年代,我的文學世界出現了轉變,我成了一位民主的敘述者。”」
這麽說來余華是有意識地返回寫實主義的傳統了?連敘述方式也採非常老舊的:「我(《活著》的虛擬作者)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遊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到處遊蕩,已經弄不清楚哪些村莊我曾經去過,哪些我沒有去過。我走近一個村子時,常會聽到孩子的喊叫:“那個老打呵欠的人又來啦。”於是村裏人就知道那個會講葷故事會唱酸曲的人又來了。其實所有的葷故事所有的酸曲都是從他們那裏學來的…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貴(主角兼《活著》故事講述人)的老人時,是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他向我講述了自己(p.10)」
這年頭喜歡就好,寫實無華的余文也能欣賞成充滿詩意沈文,實在是讀者眼裡出西詩!
大多行家還是有鑑賞能力的,要不然張藝謀(精神而非形式或細節上)忠於原著的同名電影,只得到1994年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葛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417
活著
《活著》(To Live,1994年),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領銜主演的電影。此片獲得1994年第47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
劇情
故事主角歷經中國近現代多個不同時代(從中國國民黨統治大陸末期的194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歷經家國磨難坎坷,政治波動,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相繼離開人世,而始終頑強的活著。
該片因涉及政治因素,對中國大陸解放後的若干政策多有諷刺,主人公的悲劇是在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運動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有對中共諷刺的意味,所以未通過大陸有關管理部門的電影審查而至今未在大陸公映,但其影像出版物可在中國和國際市場上購買到。
獎項
1994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4年康城影展- 評審團大獎 (Grand Prix du Jury)
1994年康城影展- 人道精神獎
1994年康城影展- 最佳男主角 (葛優)
1995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電影
小說《活著》是一部中國小説,作者余華,於1993年出版。
內容
小説中的主人翁福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由於嗜賭放蕩,輸盡家財。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佃農,並很快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內戰。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評價
美國《西雅圖時報》2003年11月28日:能塑造一個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的人物,堪稱是一個罕見的文學成就。作家余華在20世紀90年代的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也許做出了兩次這樣的成就。余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鬆地、優美的、善良的時刻……《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余華不遺餘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毀人的生活。[1]
美國《明星論壇報》2003年10月12日:余華這部劃時代的家族悲劇《活著》,你只要讀到一半,就已經確信它是不朽之作了。換而言之,《活著》是一部經典。主人公福貴和他的家庭與西方讀者似乎相隔千里,又彷彿近似鄰里,最後甚至成了一家人。[1]
美國《時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余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經將福貴塑造成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尾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1]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3年11月2日:《活著》是不失樸素粗糲的史詩,鬥爭和生存的故事,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在余華的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苦苦掙扎。余華加諸於敘述的那種冷酷的意志,使得小說超出了常規。[1]
美國《明星論壇報》2003年10月12日:余華的風格簡潔而有力,直達人心。小說的結尾令人難忘,唯一活著的老人福貴給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貴。敘述看著老人和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同樣召喚者讀者。[1]
美國《合眾國際社》2003年8月9日:小說在歷史動蕩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語調,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其冷靜的風格使得讀者與富貴同甘共苦,當好運垂臨他時,我們會欣然微笑,當他遭受厄運打擊時,我們會黯然落淚。悲劇都是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一位作家甚至稱《活著》是中國的《約伯書》。[1]
美國《亞洲書評》2003年9月6日:《活著》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敘述也樸素。余華的力量就在於他的人物塑造和描寫方式:要讓讀者自己去窺視那些生活與他們如此不同的人物的心靈,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小角色和風景描寫,也是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來了。[1]
法國《快報》1994年5月28日:老農民福貴遇到一位遊客,並由此回想了自己的國旗……這對那永恆的中國時代老百姓生活的成功描寫正是得益於中國新浪潮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餘華。[1]
法國《世界報》2008年5月9日:人們還記得余華的小說尖銳、有思想,如《活著》或《許三觀賣血記》。他擅長於描寫進退兩難的心理,把主人公置於歷史的風口浪尖,他是位有抱負的作家,喜愛駁斥和間接描寫。他既有海明威又有司湯達的風格。[1]
法國《文學雜誌》2008年5月:余華因為《活著》而家喻戶曉。人民評價他細緻又不失幽默,他在另一種生活中從事牙醫的職業。[1]
法國《義務報》2008年7月12日:作為醫生,余華放棄了牙醫的電鑽而投身於寫作中,因為一系列翻譯而聞名於外,其中《活著》這部新現實主義小說……余華在創新上給予了我們後奧運中國的希望。我們的中國片有重複對我們說,這個四十八歲的同志沒有展現中國最美好的一面。對極了!但是這也是文學從「無產階級專政」中解放出來的時候了。[1]
盧森堡《盧森堡日報》2008年6月25日:余華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重要作家之一。我們從法譯本《世事如煙》、《古典愛情》、《在細雨中吶喊》,特別是1994年在法國出版的《活著》認識了余華。《活著》講述了一個男人的人生。他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到毛澤東的時期。這是余華第一次這部小說來講述這個人在一個很長時期內的命運。[1]
西班牙《埃菲社》2010年5月10日:余華在《活著》中描繪了來自中國南方的貧苦村莊的農民為了生存的鬥爭。這部跨時代的作品寫了中國這個以水稻為基礎的農業文明的亞洲巨人的故事……余華的小說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被認為是現代中國的經典之作。[1]
西班牙《阿貝賽報》2010年5月10日余華在《活著》中描繪了二十世紀中國的全貌……它以福貴的口吻講述了二十世紀中的中國史……成為了當代中國文學的典範。[1]
改編作品
1994年,小說《活著》曾被改編成電影。由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主演。但此片在中國大陸未公映。
2004年,小說被改編成33集電視連續劇,在劇情上改動較多,劇名改為《福貴》。在2005年通過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查並上映。[2]
平平係兒童電影,為何只許法國的《放牛班有春天》,不准中國《一個都不能少》呢?
逢中必反的毒舌影評人唄!在他們眼中,電視台台長含希望小學在內,全都是中共代言人。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3123040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1998)
導演:張藝謀
主演:魏敏芝/張慧科
劇情介紹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只有十三、四歲,教不成書,不想要。村長說,找這麽一個人不容易,她能給你把娃看住。先讓她湊合一個月等你回來再說。
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連村長的話也不聽。學生見她人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搗亂,弄得教室裏亂哄哄的。她不顧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
十歲的張慧科因家裏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裏打工。魏敏芝記住高都是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裏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茫茫人海裏的尋找……
關于演員
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樸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魏敏芝和張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縣所屬兩個村的學生。魏敏芝自從拍了這部片子,受到了社會的關注。魏敏芝家境和電影中的她一樣貧寒,《一個都不能少》放映後,她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家裏的妹妹也因此重新回到學校。後來她自己也曾報考了電影學院。
背景資料
一部關于兒童的電影
張藝謀說:“《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傳統、司空見慣甚至非常老套的電影,這恰巧是我們的一個目的: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我們拍電影的人,在今天電影市場的需求下,當然要把電影拍得好看。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麽,讓大家想什麽,關心什麽,愛什麽……因爲我堅信,觀衆的口味並不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
《一個都不能少》紀錄片式的風格統禦了整部影片的美學,非職業演員、紀實性的拍攝手法、貧困的山村小學,這裏面追求一種真實感。不管這種真實感有沒有做到,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同時因爲該影片與政策相符合,國家版權局爲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下發了版權保護通知,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國産影片的版權實行如此正式的保護。但影片裏人物在陌生環境--城市的遭遇,成爲影片在威尼斯獲得金獅獎的重要原因。當然也因爲影片中所有的困難都是被電視臺臺長的憐憫所解決,遭到衆多國內影評人的批評。(另參本館:《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獲獎情況
該影片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意大利《電影》雜志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伊朗第十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兒童教育三等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觀衆評選最佳影片獎,1999年度歐洲電影評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0年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電影組織1999年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表演獎(魏敏芝),《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2000年世界十大最佳影片第二名。
電影影評
初中時,在亞洲電視看了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對于我們來說,中國大陸普遍的失學現象是難以有切身理解的,我們的同情也只能是短暫的寄籍,透過無數次的學校集體捐款、參與義工活動、饑饉運動,對中國大陸有需要的人民伸出援手,僅此而已,談不上有深刻的心靈震顫。在物質豐厚的社會,我們過著便利的城市生活,舒適的居住環境讓大部分人看不見更大部分的社會現實,而我就壓根忽略了這部電影中的艱澀、樸拙的生活與面對著的許多沒有實則經驗的生活問題。《一個都不能少》是中國北方農村的一個切面,這樣一個切面不偏不倚落在中國最現實的教育問題上,而這個現狀是非常可怕且嚴重的。初看這樣的電影並沒有甚麽東西把我吸引過來,平時看的大制作多了,故對這樣電影接觸不多,但這絕不是我謝絕現實電影的口實,反而因爲我對文化的深愛,在看完賈平凹、蘇同、余華的一大堆文字後,對中國大陸貧困農村有更進一步的好奇與探勘的欲望。
電影的背景是中國河北一農村,一個老頭兒(高老師)教一班窮苦的農村學生,因要回放假回鄉一個月,村長找來只有十三歲的魏敏芝擔任代課老師,並答應給她工錢五十塊。電影的故事結構極爲簡單,只有一條發展線,起點是其中一個學生因爲她跑得快被拔尖去參加運動會了,魏敏芝硬是不給人,因爲她答應了高老師「一個都不能少」,她被拔去了,這件事令她的心就是放不下來;而另一個學生長張慧科到城裏打工去了,又失了一個學生,魏敏芝一連不見了兩個學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師交代好,于是就決定到城裏找張慧科。故事因此由農村場景轉移到城裏去,展開了魏敏芝尋人的故事。故事十分簡單,但所探討的問題卻極爲沈重。首先,電影帶出了一班純真的農村兒童,他們沒見過世面,在農村裏受教,這裏有一點很有趣,他們學的東西就是「抄課文」,這還是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的,抄完了再抄,我會問:「這樣除了練字外,還能學到些甚麽更實質的東西?」,因此可想而知,高老師的學曆不高,他所教的就只是把課文一五一十地抄在黑板上,讓學生一五一十地抄錄,這就算一節課了。這讓我難以想象,我們平時修的科目加上課外的有十多科之多,而且老師都經過極爲嚴格的考核才能拿到文憑開課,師資優良,因此對于影片中的高老師的封建式教育覺得極之迂腐,但這或許就是電影所要反映的一個問題:農村教師的學曆不足。而讓只有十三歲的魏敏芝來當代課老師,這個問題也就更顯而易見了。況且,以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來帶一班學生是不合理的,出了問題難以應付,而本身就會引出更多的問題來,影片中,魏敏芝要到城裏去找張慧科,沒錢乘公交車出城去,因此領著一班學生去搬磚塊賺取車費,這就是一個問題。
另外,影片所勾勒出來的城市面目也令人看了不安,尤其是中國大陸那種習慣成自然的上下級身份,即使是對一個鄉村來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影片中魏敏芝到電視臺要見臺長,那個接待處的女職員對她說話的口氣和態度就表明了就種社會階級性,城裏人瞧不起鄉下人,這活龍活現就是大陸社會上下級的例子。以前到內地我就有這樣的一種經驗,我們向一個蹲在路邊的「公安」問路,他蹲著抽他的煙,完全把我們當透明的看;更不能容忍的一點是去廁所要收錢,而那個看門口的人口氣又大,沒錢滾開的嘴臉讓我哭笑不得,也不就一元,不是我付不起,而是你不覺得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嗎?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說:「我們是這樣大的一個國家,有資源,有人口,八億或者十億,能夠同心協力的話,我們在亞洲的情況,哪裏會不及日本?由于長期的專制封建社會制度的斫喪,中國人在這個醬缸裏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醬缸的污染,跳不出醬缸的範圍。年代久遠下來,使我們多數人喪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氣,一切事情只憑情緒和直覺反應,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爲價值,都以醬缸裏的道德標准和政治標准爲標准。因此,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對錯黑白。在這樣的環境裏,對事物的認識,很少去進一步地了解分析。」這種「醬缸」文化即是所有中國人共有的弊病,從這部電影裏你就能領教不少,或者說,在日常生活中你就能領教上不少不少不少了。
如想了解中國社會如今的怪誕,可去圖書館找專著來研讀,可到研究所聽講師的漫長的講座,或者更便利的方法是去看看余華的小說《兄弟》,那種中國社會由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光怪陸離,在這本小說中一露無遺。我不想在此談中國社會問題,這種問題太沈重、太大了,大到我不能承受的程度,就交給大學的社會系去深討吧。我們說到電影,電影是以一種紀錄的形式呈現社會上的各形各色的問題,像我們身上的第三只眼睛,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看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一個都不能少》十分簡單,它要反映的是如今中國農村的教育問題,當中可看見更多更多的中國問題,這就是電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觀衆所能發現的。影片的結局是個好的結束,魏敏芝的尋人引起了公衆的注意,得到了許多捐獻,張藝謀似乎不想抹煞中國人性的存在還沒在時代的轉變中傾向于麻木,但這不是所有中國貧窮農村所能得到的幸運,還有無數的中國農村兒童在失學與工作之間浮沈。
http://baike.baidu.com/view/430162.html?tp=0_11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日盼夜盼,由張藝謀執導,揚威國際的寫實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終於在港上映,於是我便急不及待地前往觀賞,此片果然名不虛傳,令眾多觀眾笑中帶淚,故寫下這篇觀後感與大家分享。
影片的故事內容講述在窮山僻水的廣西水泉鄉,由於水泉小學唯一的教師高老師,告假照顧病危的母親,一群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頓時失去上課的機會,於是鄉長便臨時請了十三歲,只有小學水平的魏敏芝來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叮囑魏敏芝要好好留住學生們:一個也不能少。可是高老師走後不久,魏敏芝便遇到兩宗令她頭痛的問題──明新紅同學由於天生練就一雙〝飛毛腿〞,被挑選到縣裏去,而頑皮小子張慧科又因家裡欠債需到城裏打工還債。魏敏芝眼見快守不住諾言,焦急萬分,想盡辦法到城裏尋找張慧科。人到了城裡,卻跟張慧科聯絡不上,徬徨無助的魏老師想方設法聯絡張慧科,結果驚動了電視臺臺長,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尋人」特備節目,在城裡激起了一陣迴響。
片中有幾幕情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老師臨走時,給魏敏芝留下二十六根粉筆,並吩咐她每天只能用一根,字不要寫得太大,以免粉筆不夠用,但又不能寫得太小,因為太小會影響學生的視力。這充分表達了他對粉筆的珍惜及對小孩子們的愛護。為了籌備入城的費用,二十六位小學生在烈日當空的情況下,毫無怨言地齊心協力跟魏老師一起到磚場搬磚賺錢,這反映出孩子們尊師、勤快、合作的精神。後來,他們用剩下的六塊錢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爭喝的時候,那情景令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憐。片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明新紅被挑選入縣校後,體育老師要接走她的當天,魏敏芝竟將她收藏起來,不論鄉長怎樣苦口婆心地解釋、規勸,她都無動於衷,不肯將明新紅交出,鄉長無計可施下,無奈地用五毛錢跟頑皮小子張慧科〝交易〞,供出收藏明新紅的地點。魏敏芝這〝初生之犢〞那倔強,不畏強權的所作所為,看了真為她捏一把汗。還有,鄉長跟張慧科的那宗〝交易〞,換在今天現代的香港社會,會不會驚動廉政公署去調查呢?
戲院散場了,笑也笑過了,哭也哭過了,故事是否終結了?不!要知道在祖國大地,有近百萬活潑、純樸的適齡兒童正因為貧窮而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更多的兒童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徘徊在失學邊緣,而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掙紮求生、求學的意志更令我們欽佩。「一個都不能少」,不知反映出多少中國人共同的心願。高床暖枕的現代城市人,我們是否應在能力範圍內為祖國建設盡一分綿力呢?請伸出援手,親親童心,化愁雲為陽光。
http://www.cnservice.org/comm/comm2/page2.html
搶救失學 「一個都不能少」【聯合晚報記者姜穎2009/01/14
北市 弱勢小學生免費課輔
「一個都不能少」,經濟不景氣,弱勢學生教育困境雪上加霜。臺北市教育局宣示今年是「教育關懷年」,多校開辦課後輔導且降低開班人數,讓學習成就低卻付不起安親班費用的小學生,免費參加課輔。臺北市教育局的「臺北市國民小學攜手激勵學習潛能計畫」,將從原先規畫的10人成班的弱勢生課輔班,從今年寒假起,改為6人就可成班。國教科表示,只要班級成績後20%的國小學生,無論是否是低收入戶,都能參加學校課後輔導。低收入戶學生免費,一般生則部分收費,費用遠比安親班低。
臺師大 國三免費網路課輔
景氣再差,仍要為弱勢的學生拚出好成績。臺灣師範大學針對國三生,開辦網路課輔,由師大學生錄影授課國、英、數三科總複習,偏遠國三生可直接上網免費觀看,應戰5月基測。影帶預計下周陸續上網,要以數位科技彌補城鄉教育落差。
東吳 視訊輔導宜縣小學
東吳大學也有類似視訊輔導服務,由大學生帶領宜蘭縣梗枋國小學生每周視訊一次30分鐘,雙方以網路克服地理距離,討論法治、品德教育、語文、旅遊、運動、環保等議題。
中原 失業家庭免學費
為幫助金融海嘯中,因家庭遭受經濟衝擊的學子度過難關,中原大學推動「金融海嘯緊急救助專案」,提供惜學助學金協助學子度過困境。校長程萬裏表示,很多學生家長面臨非志願性失業困境,導致學生面臨休學困境,學校決定推出專案搶救這些可能失學的學生,第一階段將提撥500萬元,受補助學生享有學費全免的優惠。
嘉義 校長出外募款
政府啟動就學安全網,嘉義縣教育處長洪嘉文說,位於第一線的各級學校很重要,尤其「校長不只是辦學而已,也要走出校外募款,幫助貧困學生度難關」。
希望小學>百度百科
凡捐款25萬元援建希望小學和10萬元資助改造危舊校舍者,均可將捐款彙至中國青基會,並來人或以函電方式提出捐款意願和有關要求。捐贈者可在實施希望工程的貧困地區選擇建校地點、提出相關要求,也可請中國青基會按照其資助計劃在貧困地區代爲選點。如捐贈者需要,可同中國青基會簽署捐資建校協議書,以保證意願的落實。
建校地點、規模經中國青基會同建校地所在省(區、市)希望工程實施機構考察認定後,即由中國青基會、省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和建校地所在縣級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簽署《資助建校協議書》,對建校的規模、設計、工程預算、匹配資金、工程進度、 款時間、工程決算和審計等各項工作及各方責任和義務作出詳細規定,依法管理。學校建成後,由中國青基會統一授發希望小學校牌。捐贈者在建校過程中,可隨時監督工程的進展情況,並可提出質詢或進行實地考察,亦可參加學校奠基儀式或竣工典禮。
http://baike.baidu.com/view/470265.html?tp=0_11
我的父親母親(2000)
《我的父親母親》(英文:The Road Home)是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愛情電影,改編自鮑十小說《紀念》。主要演員有章子怡、孫紅雷、鄭昊等人。這部影片獲得了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章子怡經過這部電影,從一個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成為了中國大陸的電影明星。
故事情節
生子的父親在三合屯當了一輩子小學教師。為了翻蓋學校外出借錢,回來途中遭遇大風雪激了身體。於是被送到縣城醫院檢查,診斷為心臟病,不久就去世了。在城裡工作的生子被村長叫回農村老家是為了辦理父親的後事,而他的母親一直堅持要讓人把他父親的遺體從縣城走路抬回來。
接下來生子用第一人稱展開了一段從母親和村裡人口中聽說的一段關於父母初戀的往事:當時他母親18歲,從縣城來支教的父親20歲,背景為50年代的中國北方......
獎項
2000年 第二十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張藝謀)、最佳攝影獎(侯詠)、最佳美術獎(曹久平);
2000年 第二十三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演員獎(章子怡);
2000年 第六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2000年 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美國獨立電影界盛事「2001聖丹斯電影節」 「世界電影組別」觀眾投票大獎;
2001年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
並非大象無形 2009-07-16
豆瓣上好多人說說這是一部簡單的電影,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簡單的僅僅是故事的情節,而在情節的背後則隱藏著張藝謀複雜的導演手法。他用繁複的敘事策略和視聽手法一起構成了這部看似“大象無形”的電影。
影片從時間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過去時間,五六十年代父親和母親相識再到被打為右派的父親重回三合屯,另外一個是現在時間,遠在他鄉的兒子回家為父親奔喪並將父親下葬。兩個階段都各有一個主幹故事作為支撐。
整部電影由兒子充當敘事人,起到講述故事的作用。在故事裡加入敘事人,以方便故事的講述這種手法早在《紅高粱》裡,張藝謀就已經採用過,但與《紅》不同的是,本片裡的“我”參與到了故事中來,在講述故事的同時,構成了故事本身的一個部分。
在現在的故事時段張藝謀採用了一種類似於紀錄片的拍攝風格,鏡頭非常冷靜和克制。常常是固定機位元,構圖,畫面都不求工整。而且大量選取了非職業演員,但與深受義大利現實主義影響的第六代不同,張的非職業演員選用更多的處於影片風格的考慮。
在現在的故事時段裡,講得是現實,而現實是冰冷的,所以張採用了低飽和度攝影,畫面黑白,與過去時間畫面鮮豔的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鄉村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父親為了籌錢翻蓋校舍四處籌錢,遭了風寒,死在縣城的醫院裡。母親固執的要求要將父親的屍體從縣醫院抬回三合屯,考慮到現實的種種困難,“我”試圖說服母親,看到了桌子上父親和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因此引出影片最主要的故事——年輕時候的父親與母親的故事。
在過去的時間段裡,畫面非常漂亮,高飽和度使得影片像一幅濃郁的油畫。好的導演總是用畫面來說話而不是自己跳出來說話,因此,童話一般畫面表現了張藝謀對待這一部分影片的態度,這屬於過去,而過去是美好的。
第五代是以前所未有的造型藝術震驚影壇的,而張藝謀對造型的偏愛尤甚。他非常喜歡紅色,從《菊豆》裡高高懸掛的紅布到《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裡小金寶的紅唇及登臺演出時的一襲紅裝,紅色也或多或少的代表了張藝謀電影裡的女性性格。執拗,熱烈,一根筋到底。在《我的父親母親裡》紅色就是母親鮮豔的頭巾,父親最喜歡的那件棉襖,也是不顧幾天的連續高燒頂著大雪想要去縣城看一眼父親,看一眼,一定要看一眼,最後昏倒在半路。其實張藝謀電影裡的女性,多少投射了他自己的性格。阿倫雷乃曾經說,每個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只講一個故事,到了張藝謀這,則變成了,他只拍一個女人。不管是民國初年,還是文化大革命,還是九十年代,是在大上海還是在偏僻的小山溝,講來講去,都只是這個女的故事。
在父親和母親第一次相見的場景裡,張選用了大量的升格攝影,拉長了畫面時間,他反應的是母親的心理時間。他的鏡頭語言使人很輕易的認同了母親,放棄質問愛情到來的倉促性。而在母親在山路上等著與父親相遇的段落裡,除了升格攝影,還使用了長焦鏡頭,造成我的心裡只有你的畫面效果。
在過去時間段落裡的拍攝手法很容易使人進入到父親母親的故事中去,而在母親穿著紅棉襖終於在路口等到被打成右派而幾年不能回來的父親後,影片重新進入到現在的時間段落。過去的溫暖鮮豔與現在的黑暗,冰冷對比,格外觸目驚心。
在張的電影裡,他常常刻意的忽略時間,他的故事總是幾乎可以挪移到中國的任何一個時代。如《菊豆》裡楊天青的故事,可以發生在民國初年,也可以發生在封建社會任何一個階級嚴明的年代。但在《我的父親母親》這部片子裡,他明確的在電影裡表明了故事的時間,一次是母親揭下一九五八年的日曆,另外一次則是現在時間段裡牆上的《泰坦尼克號》的電影海報。但這仍然是一個和時間無關的故事,五十年代的故事只是給父親被打成右派賦予了一個適合的時代背景。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右派身份給父親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右派”唯一的作用就是給父親和母親的愛情帶來阻礙。而牆上的海報僅僅是交代了時間的流逝,起到一個表明時間的作用。沒有明確時間的故事,就是通用的故事,張藝謀從歷史的座標中淩空為我們虛構了這麼一個故事,所以無論是哪個時間段的觀眾,都可以輕易的被其打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143255/
老謀子的意 2009-03-31
一小時二十五分鐘的電影,卻看了兩天,倒敘的結構,觀眾自然的已經明瞭了結局,基本完全是平鋪直敘的語氣,沒有半分修飾和誇張,娓娓道來一段關於愛情的故事。
截取了主人公昭蒂一生的兩個片段,與教書先生洛先生的初遇到結合,這是第一個片段;已經成為老伴六十多年的洛先生因為意外,疾病死去,抬回老伴的遺體,再到安葬,這是第二個片段。老謀子的畫面意境我感覺渲染到了極致,也許這也是因為這是我看過他的作品除了近年的幾部大片唯一一部文藝性質的電影。同時也讓我對老謀子的本事油然而生了一種敬佩之情。
中國人的文化是意境,任何唯美的畫面,要傳達的依舊是作者的意境,中國古代的書畫尤其凸顯了這種傳統概念,寥寥幾筆,不是要表現人物的當前的狀態,目的是要勾勒出人物的心性,飄逸輕揚的水墨畫,斟酌字句的古詩,都能證明中國的意境。老謀子的這部電影,也讓我不斷感受到了這種中國藝術家的特點,意境在點滴的筆墨之間,渲染的淋漓盡致。
老謀子很喜歡紅色,總是喜歡在影片里加上紅色。紅色象徵著熱情,火,希望,血液。視覺上紅色又是一種極為跳躍的顏色,在一片顏色中,紅色總是能最先搶到觀者的注意力中心點。因此,不論是影片最開頭昭蒂的那紅色棉襖,還是後來那間粉紅色的棉襖,都時時的在暗示著生命力的旺盛,愛情的熾熱。不用太多言語,畫面就能說明一切,也許,用過於直白的臺詞來表達昭蒂那心中的感受,那火一般的性格,反而會使老謀子不滿意,我們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慢慢享受的,這是我們的藝術。不得不說,攝影出身的老謀子的確是身手不凡。
影片好像大半場景都是冬天,北方的冬天經常是大學紛飛,一片白茫茫的雪景,配上女主角昭蒂的紅顏色棉襖,無疑是一種意境,有幾個畫面給筆者留下的印象是真的十分深刻,昭蒂在雪地裡行走,人物構圖在畫面的右邊,背對著鏡頭,然後疊畫開始,面對著鏡頭走來構圖在右邊,很美的對稱,很美的已經,雪地中的昭蒂,不用看清楚她的面龐,但是我們明白她的心意,那是對愛人的想念,好一幅美到極致的畫面啊。關於這部影片的疊畫,待會還需要細細品嘗,先說完老謀子的畫面。
影片大致是兩種色調,既黑白的真實生活,彩色的回憶片段,總體上兩邊是黑白的畫面,中間講述的那段過去的故事使用彩色,然後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也就是影片中的那個“我”在臨行前,走進了父親(洛先生)曾經教授課程的教室,為學生們講授父親在年輕時曾為那時的學生們講授的第一堂課時,母親聽到了讀書聲,課文是當年的那一段,走下床,跑到村頭的小學,出神的聽著,這是畫面又是疊畫,老謀子的確是個倔強的傢伙,現時的記錄全部採用黑白,不願意改變,但是疊畫到了年輕的母親第一次跑去觀看父親上課的情形,自然而然的那一段是鮮活的彩色畫面,的確很美,郎朗的讀書聲中,仿佛回到了過去的光陰,隨著鏡頭的調度,不斷的轉場依舊採用疊畫,音樂的音量也是越來越大,整部電影的感情不由分說的被帶到了最後的高潮。畫面最終定格在那個年輕的過去的時代裡,母親當然依舊是穿著紅色棉襖的昭蒂,跑著,影片便到此結束。這是老謀子的意境,不用說出來,感受需要用心,不可言傳。
而現時選用黑白的色彩,過去卻選用彩色,這無疑有點違背了常規的思路。但是從另一方面,即可理解為,失去了老伴的母親,生活很灰暗,而曾經的記憶,卻鮮活的烙印在腦海之中,雖然整個影片的旁白部分是以兒子的身份去展現的,老謀子的真正用意,我想這些故事應該是母親所獨有的美好的記憶,和美好的懷念。因為故事裡真正的主角,是母親,深愛著自己丈夫的母親,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深愛著。
細緻的分,本部影片其實還有別的色調,因為彩色部分除了主要拍攝了冬季,秋季也是一個主要場景環境。秋天,當然色調是金黃金黃的,那大片大片的我不知名的植物,大概高到膝蓋,黃燦燦,還有荒野上的黃土地,一整片的暖色調,最後,太陽的光暈也是暖暖的黃,昭蒂(影片中年輕時候的母親)對愛情的追求,便在這片暖當中慢慢綻放。不過,昭蒂的紅色棉襖依舊跳躍在視覺裡,她的愛情是熾熱的。
老謀子攝影出身,他的光很美,我不知道外國人看到了是否會明白其中這種唯美的意境,不過那光一圈一圈的暈開在每一幀的膠片上,黑白的部分仿佛是沉思,彩色的部分更加清澈剔透。可以看出來屋內的光應該是人工布的光,能感覺到一切都在按照老謀子一步一步的計算當中。室外的光,則大部分是自然光,當然也有很多人工補光的地方。其中還有一處蠟燭的火光,是昭蒂對著鏡子帶上髮卡想念洛先生的一節,柔和的光線,暖調的色彩,把人物的內心情感一下子表達了出來,對洛先生的思念,是少女的溫柔情懷。
中國電影的特點之一是鏡頭調度很少,自然沒有歐美電影的華麗視覺觀感,不過老謀子這部電影沒少運用鏡頭調度,比較不錯的部分我感覺算是昭蒂跑動姿態的展現。在大概第十三十四分鐘處的那段,昭蒂第一次見到洛先生,而在洛先生看到自己以後又羞澀的掉頭跑掉,下面的鏡頭雖然調度上有點略微單調,不過是從側面拍攝跑的姿態,不過昭蒂一邊跑動,一邊笑著回頭的動作又帶來了另一種感受,就是小姑娘情竇初開的那種羞澀,最後鏡頭隨著昭蒂跑遠的背影慢慢上搖,紅色的棉襖依舊在我們的視覺神經中跳動,黃土地上一個穿著紅色棉襖的女孩,跑動著,跳動著。
終於打算仔細寫一寫這部電影中的轉場了,不想說別的任何,只想稍微的稍微敬仰一下老謀子的疊畫。不得不佩服,也只看過老謀子的這部電影是把疊畫用到了這種境界。有一段尋找髮卡,人物始終處於畫面大概四分之一處左右,不斷疊畫,變化的是人物的方向,有的是向著鏡頭走去,有的是背離著鏡頭走遠。髮卡最後是在家的院子裡找到的,畫面切到燭光前的鏡子,昭蒂對著鏡子帶上髮卡,昭蒂的表情漸漸沉了下來,她在想念洛先生,繼續疊畫,疊畫到了小學堂前頭的那口井,疊畫轉場無疑是交代出了昭蒂心中的感情。在音樂聲中,意境又被老謀子給渲染出來了。在後來的一段當中,昭蒂在雪中等待洛先生回村,時間慢慢的過去,洛先生卻還沒有回來,這一段落的時間感便是通過疊畫來處理的,幾乎都只是固定鏡頭的疊畫,但是在音樂的渲染下,在旁白“我”的旁白之下,小女兒家的思念感情令人一下感受的真真切切,老謀子又把我們帶入那個唯美的意境了。外國的文藝電影也不乏有把疊畫轉場用的不錯的,不過筆者確確實實被老謀子平淡的敘事所感動,這是回歸平凡的愛,不算上轟轟烈烈,依舊感人,因為真實如同就在身邊發生一般。
章子怡的電影看過幾部,她在這部電影中表演年輕母親的角色,也就是昭蒂,筆者很喜歡。神色和表情很出色的表演出了那少女獨有的情懷,動作上也很成功的表現出了一個青澀女孩的風貌。不能否認,章子怡的成功表演,是這部電影出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漂亮首先就不好演,呵呵,筆者笑談了。老謀子很多處讓章子怡跑動的鏡頭實在是讓才疏學淺的筆者沒想明白,但是這其中應該有老謀子自己的打算吧,因為最後結束的畫面都是那跑動的瞬間定格。
一小時二十五分鐘,唯美,意境和藝術。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38230/
《有話好好說》(1996)
導演:張藝謀
主演:姜文/李保田/瞿穎
劇情解讀
青年趙小帥以奇特的方式,狂熱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紅。不幸的是,安紅正與某娛樂公司的老板劉德龍戀愛。劉德龍爲教訓小帥,大打出手。混亂之中,小帥搶過行人張秋生的背包,當武器掄打,將包內電腦砸的粉碎……最終小帥仍被打傷,他發誓要報複劉德龍。從此,張秋生爲索賠電腦奔波于小帥與劉德龍之間。小帥爲報複劉德龍尋找機會。 張秋生由此成爲這一計劃的誘餌,張對此卻渾然不知。于是,故事由此轉向小帥和張秋生之間的故事……
導演解讀
張藝謀1951年出生,陝西西安人。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鹹陽市棉八廠當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當攝影師。張藝謀是中國影壇最重要的第五代導演,亦是優秀的演員和攝影師。《有話好好說》是張藝謀第一部涉足城市題材的影片,這部片子公映後遭到不少詬病,普遍認爲小品化,但小品化更厲害的還有後來的《幸福時光》。其實無論《有話好好說》,還是《幸福時光》,張藝謀都想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裏施展和表現技術。這種對技術的偏好影響了影片深層的挖掘。但作爲導演,《有話好好說》是張藝謀對新的社會領域的試探。
明星解讀
李保田1946年出生,江蘇徐州人,1960年參加工作,在徐州柳子劇團學演醜角。197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進修班,1981年畢業留校工作。出演過《闖江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菊豆》、《有話好好說》、《中國人》、《離婚了,就別來找我》多部影視劇。憑電影《人鬼情》獲第8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電視《葛掌櫃》獲第8屆"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電影《過年》獲第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鳳凰琴》獲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7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等。
瞿穎1971年出生于湖南長沙,職業:演員、歌手、主持人、模特。1986年畢業于湖南省藝術學校話劇科,1991年獲美國超級模特大賽中國選區暨中國地第二界十佳模特大賽亞軍,1992年贏得首屆中華模特大賽季軍。1997年簽約BMG,出版過個人音樂專輯《別沖動》、《孔雀》。演出過的主要電影有:《站直了別趴下》、《愛情傻瓜》、《有話好好說》、《五行戰士》、《春天的狂想》、《愛情命運號》等。
點評
影片一出來被稱爲"非主流娛樂片",但實際上是蠻主流的。就連張藝謀自己也不否認,影片有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和王家衛《墮落天使》的痕迹。晃得人眼暈的移動攝影和逆光裏的廣角鏡頭,試圖用淩亂和荒誕來解釋城市的現代性,而人物之間的關系則充滿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沖突"。在拍攝風格上,導演試圖用晃動的鏡頭將城市的不安和內心的沖動凸顯出來,但被王朔毫不客氣的指出"那是一種瞎晃"。亦有人提出影片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進行了新的創造。但不管如何,該片還是遭到衆多的批評,被認爲是張藝謀模仿失敗的一部作品。
推薦
《有話好好說》是一部非常輕松的城市荒誕輕喜劇。影片節奏很快,兩個當事人的行爲和心理動機很單純,結果卻推向了荒誕不經的景地。影片采用了一種動感十足的攝影手法,從鏡頭裏看上去搖搖晃晃的,又不同于《秋菊打官司》中的那種偷拍式的紀實,看上去有點小品的模式。城市的邊緣人底層青年在處理感情和事情時的非理性方式,和知識分子處理事情的煩瑣的理性方式,形成喜劇上的沖突效果,而這種沖突又轉變爲一種相互影響的地位互換,從而引發了荒誕的結局。
http://yule.sohu.com/yhhhs/
《我的父親母親》與《有話好好說》的形式美學 by林文淇,2003/12
教學目標:
1、 學生對於電影美學的四種基本形式──攝影、聲音、場面調度與剪接──的基本內涵。
2、 學生對於《我的父親母親》與《有話好好說》二部影片的電影美學有基本的了解。
3、 學生學會分析其他電影形式美學的基本能力。
摘要:
一般觀眾在看電影時多數僅注意到由演員演出的劇情故事,忽略了電影的情節故事其實還需要由攝影、聲音、場面調度與剪接等形式語言來呈現。張藝謀的二部影片《我的父親母親》與《有話好好說》的形式迥異,攝影方面:一善用遠鏡頭與特寫,一大量使用肩拍與搖晃鏡頭﹔聲音方面:一利用個人獨白與動人的配樂,一大量使用都市雜音與傳統琴書﹔場面調度方面:一呈現鄉村田野與庶民勞動,一呈現北京胡同與高樓﹔剪接方面:一善用疊溶蒙太奇,一常透過出其不意的剪接製造喜劇效果。
一、前言:
看電影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事情?不就是炎炎夏日到戲院裡吹冷氣,順便看著大銀幕上受盡委屈的英雄,歷盡千辛萬苦獨自突破重圍,解決了一群十惡不赦的壞蛋,找回了英名,還贏得了美人芳心嗎?不就是沒有什麼事可做的下午,點一份爆米花和一杯五百CC的可口可樂,舒舒服服地坐在戲院裡,看銀幕上驚險刺激的特效,讓震耳欲聾的超重低音在座位四周環繞,然後你體內的每根神經都跟著跳動,甚至到散場都還興奮地餘悸猶存嗎?
沒錯,這就是看電影!看電影還有其他上百種的可能,像是讓你驚聲尖叫的鬼片或恐怖片,嚇出一身冷汗後其爽無比,或是喜劇電影讓你從頭到尾笑到肚皮不行。還有不少人眼睛雖然盯著銀幕,卻是視而不見,因為一顆心完全放在身旁好不容易約到的女/男朋友身上。更別談那些故意跟心愛的人故意坐在最後一排,從頭到尾深情擁吻的「看電影」的人。有人跟三五好友一起到百貨公司看電影,根本就是等著電影趕快散場,大夥兒好狠狠地血拼一番。
看電影是很多人每個星期會做的事。看電影的方法也是千百種。一樣米養百樣人,愛怎麼看就怎麼看,誰也管不著。只是,有些電影很奇怪,好像不只是想「陪你」輕輕鬆鬆度過九十分鐘,看在你掏出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的買票錢的份上,給你一點樂子。這些電影有時候特別亮,有時候又特別暗;有時候特別快,有時候又故意特別慢;有時候人很大,有時候人又很小;有時候配上特別的音樂,有時候又根本連配樂都沒有。這時候,這種電影要怎麼看?為什麼有些影癡總愛看那些你看不懂也不喜歡看的叫做藝術電影的電影,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是你沒有看到,或是看不到的東西?
電影可以是娛樂的產品,但是電影也是結合多種媒體的精緻藝術與透過敘事情節來傳達(主流)意識形態的社會實踐。觀眾如果能夠對於電影如何說故事、如何安排畫面、如何配合聲音與音樂、如何剪接能夠有所了解,不僅更能夠欣賞電影藝術的形式之美,也能夠在享受電影所帶來的娛樂之餘,更能夠看穿電影的各種故事背後所夾帶的訊息。
在接下來的二次講課中,我們會透過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的二部風格迥異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與《有話好好說》,來引導同學認識電影形式美學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攝影、燈光、聲音、場面調度與剪接,以及介紹電影是如何透過這些形式所組成的故事來傳達社會意義。
二、影片簡介
張藝謀是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他擔任陳凱歌一九八四年的《黃土地》這部開創中國「新電影」美學的劃時代影片的攝影師。這位在中國電影學者戴錦華口中的電影「福將」在一九八六年他首執導演筒,第一部作品《紅高粱》問世就拿下了柏林影展的金熊獎,為中國大陸電影開啟了將近十年的國際盛世。直至最近一部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投下鉅資拍攝的《英雄》為止,二十年來他共導演了十二部影片,包括《代號“美洲豹”》(1989)、《菊豆》(1990)《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著》(1993)、《搖啊搖,搖到外婆橋》(1994)、《有話好好說》(1996)、《一個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親母親》(1999)、《幸福時光》(2000)。他的影片除了獲得國內百花獎等無數獎項外,其中《大紅燈籠高高掛》贏得威尼斯影展的銀獅獎,《秋菊打官司》則成為中國電影第一部獲得美國奧斯卡電影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
張藝謀的一九九六年拍攝的《有話好好說》是一部描寫北京現代化都市樣貌的小品電影。由於他在這部影片裡,採用與過去所謂地五代電影的史詩寓言式風格截然不同的手法,讓攝影機刻意歪斜或是過度曝光地去隨性捕捉幾位主角的鏡頭,因此被批評為是模仿香港導演王家衛的東施效顰之作。一九九八年的《我的父親母親》的故事雖然同樣是發生在現代,但是透過一個回老家奔喪,回想起父母親結識相戀的情節,將時空刻意拉回到現代化之前。這部影片或許因為過於懷舊與溫情,因此雖然在國際間甚受好評,但是在國內的票房不佳,也讓諸多觀眾與影評人發出張藝謀已老,已經成為「臭大糞」(王朔語)的論點。在去年張藝謀雖然以《英雄》一片在票房上大大的吐了口怨氣,但是由於影片的內容將秦始皇刻劃成為一個正面的歷史人物,似乎在擁抱共產主義的極權思想,又掀起了一陣評論的撻伐。
由於各位對於《有話好好說》與《我的父親母親》二片可能比較不熟悉,在這裡我先將影片的劇情先概略介紹一下。《有話好好說》是一部喜劇電影,描述現代北京市一個在市集裡賣舊書的年輕人趙小帥生性蠻橫衝動,因為猛烈追求舊識的女孩安紅,導致她有錢的男友劉德龍找人將他圍毆警告。在過程中中趙小帥隨手掄起一位老先生新買的筆記型電腦抵抗,因而將電腦砸毀。這位老先生張秋生相信凡事總能以理服人,於是好說歹說希望趙小帥負責賠他一部電腦卻未果。趙小帥從張秋生口中得知劉德龍的店址後,拿著菜刀前去砍殺,雖未得逞卻也因而犯法受拘禁。趙小帥出獄後本意依舊不改,張秋生只好轉向劉德龍說項,得到劉德龍願意和解的善意,並答應拿出包含電腦費用的五萬元給趙小帥並約定在餐廳見面交款。誰知趙小帥只是利用張秋生釣出劉德龍,自己已經先買了電腦要賠償張秋生,答應見面其實還是要伺機剁掉他打人的右手洩恨。張秋生在與趙小帥幾經相處交談後,發現其本性並不惡,察覺趙小帥的意圖後千方百計要勸其打消念頭。在勸說無效後,決意加以阻撓以免其殺人而惹上牢獄之災。最後在劇情出人意表的轉折之下,張秋生把趙小帥還他的電腦也砸毀,而且還動刀誤傷了趙小帥,也因此被公安拘禁。影片的結尾張秋生被釋放時發現趙小帥已經雇了計程車送他回家,也重新買了電腦賠他,而他也決定要交趙小帥這一個忘年之交的朋友。
《我的父親母親》不論在形式風格上或是故事題材上而言,都與《有話好好說》形成極端對比。《我的父親母親》的故事由從縣城開車回鄉下三合屯奔父喪的兒子駱玉生的自述展開。他是獨子,村子裡的唯一大學生,但是師範大學畢業後並未選擇教書。他的父親駱長余卻是村子裡唯一的老師,四十多年前(一九五0年代)從縣城到村子裡來後,就留下來為村子教出無數的學生,過世前還辛苦地募款要改建學校。我們從兒子的回憶裡看到當年他的母親招娣如何對父親一見鍾情,對他在學校帶學生朗誦的聲音著迷,四十餘年來百聽不厭。當時駱長余因為政治問題突然被召回縣城後,母親如何純情又勇敢地痴心等著他回來,甚至險些因在雪地中等待過久而送命。父親對村子與教育奉獻在母親對父親的鍾情中表現無遺。兒子初回家時,對母親堅持以傳統的方式親自與村人將父親的棺木從縣城抬回三合屯,堅持要用早已過時的織布機親手縫製擋棺布,完全無法理解。然隨著回憶母親與母親的戀情,以及在抬棺當日眾多父親過去的學生都從各地趕回來參加抬棺,村人也堅持不收受工資,他再次深深感受父親的奉獻的偉大。在影片結束時,他選擇在老家多留一天,重拾父親當年親自編著的教本,在學校裡帶學生再次朗誦父親所寫的課文,而聞聲趕到學校的老母親,彷彿又回到了當年。
三、電影的形式美學
I、攝影
電影本質上是影像的藝術,除了極少數的影片外(例如英國導演賈曼的《藍》銀幕上從頭到尾都是一片藍),電影即使聲音的運用十分突出,一定還是用看的。因此,電影所使用的電影底片、顏色、燈光、攝影機取鏡的角度、所用的景深的長度、放映時銀幕的寬度、攝影機的移動以及取景等都會影響看影片時的感受,當然也會為電影產生不同的意義。一般說來,即使現在主流電影已經是彩色電影的時代,黑白底片依舊傳達出比較寫實的感覺,因此許多紀錄片依舊喜歡採用黑白底片,甚至是感光度較高,給人新聞鏡頭那種粗糙感的底片,以營造出現實感。另外,攝影機若是採用廣角鏡頭則容易呈現出空曠甚至扭曲的空間感,望遠鏡頭則可以拉近人與背景的距離。攝影機拉高成俯角拍攝,甚至從空中鳥瞰,都會讓人覺得拍攝的主體比較次要或渺小的主體比較次要或渺小,若是從下往上的仰角拍攝,則能夠將主體呈現得偉大。玩過相機的人也都知道,長的景深讓鏡頭內的物體都清楚呈現,短的景深則可以讓背景模糊,凸顯對焦的主體。現在一般電影的銀幕寬度基本上是16: 9,發行DVD、VCD或是錄影帶時,經常會為了電視畫面而壓縮成4: 3。另外有些影片則會採用更寬的新藝綜合體2.34: 1,可以帶來史詩般的雄偉感。
電影是動的影像(英文Movie的由來)。電影影像的動感可以由鏡頭內的主體自己移動產生(例如侯孝賢過去經常透過固定鏡頭讓演員進出景框,這部份將於介紹場面調度時進一步說明),也可以是攝影機鏡頭的伸縮(例如快速變換對焦點),或是攝影機本身的移動。當攝影機透過推軌向主體推進的時候,觀眾一般會感覺慢慢進入他/她的內心,也比較容易產生認同感。透過拍攝或是放映速度的調整,可以產生快轉、慢動作或是凝結鏡頭的效果。攝影機也可以上下或左右橫搖,甚是不規則的亂搖,產生類似某人特定觀點的主觀鏡頭效果(例如環視四周,或是昏倒)。而鏡頭選擇將多少主體放進它的景框裡,形成何種構圖都有不同的考量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浪漫愛情電影非常喜歡採用所謂的「雙人鏡頭」,讓戀愛中的一男一女同時被框在銀幕裡,塑造兩人是一對的感覺。或是《大白鯊》的攝影師刻意將攝影機放在海水的水平面上,讓觀眾的視線隨著海浪時而上浮,時而沈入海中,加上可以看到海中的景況,因此產生極大的不安與焦慮感。通常攝影機會讓主體的全身或半身呈現在銀幕上,當鏡頭特別去呈現一個主體或是特別選擇的部份(如一個人的頭部),那就是特寫鏡頭。大特寫可以只呈現嘴部或是眼睛。特寫鏡頭會吸引觀眾的注意,凸顯其影像或是意義上的重要性。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混用黑白與彩色二種電影底片。在兒子回家的現代部份採用黑白,取景刻意讓視線被車子的擋風玻璃部份遮掩,暗示兒子對於三合屯與父母親所代表的意義仍不了解。時間又正好是深冬,給人一片苦寒的感覺。等到他透過父母親一張舊照片開始進入回憶時,畫面轉成彩色,透過新藝綜合體的超寬銀幕與遠鏡頭呈現初秋的田野上一片溫暖的橘黃。取景一方面是廣大無垠的大自然景色,另一方面則是招娣與年輕的先生二人的特寫。自然的遠景與特寫(包括臉部表情與一些燒飯、捕碗的勞動鏡頭)的交互呈現成為這部影片很重要的攝影風格,讓三合屯這個空間與處於其中的居民完全融合在銀幕上。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影片使用很多的慢鏡頭,產生一種浪漫而詩意的感覺,讓觀眾感受到招娣與先生二人之間濃濃的情意。
反觀《有話好好說》,從一開始鏡頭就是透過肩拍(將攝影機背在肩上來拍有更大的機動性)呈現安紅的臉部特寫,接著跟趙小帥與安紅上公車。相對於《我的父親母親》主要是自然風景的大遠景與主角臉部的特寫,觀眾與三合屯以及二位主角維持著一個親切但並不親近的距離,在《有話好好說》裡鏡頭帶領觀眾似乎就跟在主角的身邊,與他們一起在都市裡擁擠地生活著。隨著二人騎單車馳騁在北京街頭,鏡頭也歪斜地快速跟著他們移動。一切從一開始彷彿就不對勁,原因正是鏡頭是歪斜的,常常也有過度曝光的鏡頭。影片中有不少特寫鏡頭都是用廣角鏡頭來拍攝,讓趙小帥與張秋生等主角的身體被扭曲。當鏡頭拉遠,我們看到趙小帥在安紅所住的大樓社區下企圖在好幾棟大樓中找出安紅所住的公寓時,鏡頭依舊透過廣角鏡頭以仰角將這些大樓呈現得高聳無比(類似的鏡頭在當代中國電影中出現過不少,例如周曉文的《青春無悔》)。當鏡頭將趙小帥與這些大樓一同取在景框中的時候,趙小帥顯得完全無能為力。在整部影片裡,攝影機幾乎無時不在移動,完全看不到《我的父親母親》裡頭那種穩定的遠鏡頭,整個都市生活的快速變動與不定令觀眾跟著暈眩也有些透不過氣來。
《有話好好說》除了攝影機的運動與取景十分隨性外,對於燈光與畫面的顏色也是十分也與一般重視寫實主義的(好萊塢)電影大異其趣,而是偏向表現主義式的手法。在飯店裡趙小帥與張秋生等待劉德龍的出現時,攝影機在他們二人周圍隨意取鏡,當攝影機正對著窗戶射進來的太陽光時也不迴避。過度的曝光(如同過度的鏡頭搖晃)讓觀眾在觀影時有些不習慣,但是卻適切地維持整個影片一種刻意營造的即興真實感以及配合趙小帥的莽撞個性似乎隨時會爆發的活力。影片中攝影機似乎也有自己類似趙小帥的個性,當張秋生為了阻止趙小帥在飯店行兇藉酒裝瘋,掀翻桌子的剎那,鏡頭立刻變為紅色,一方面凸顯這位好好先生此時激動的情緒,另一方面也讓一屋子的混亂顯得愈發難以收拾。等到劉德龍到來與趙小帥雙雙坐下後,隔桌客人慶生要求飯店關燈,銀幕上趙與劉的上方的唯一光源讓他們二人成為類似舞台上透過燈光刻意被凸顯的主體,增加此時不知道趙小帥是否能夠砍手得逞的劇情張力。爾後劇情急轉直下,張秋生在狹窄的二樓走道中衣衫襤褸頭破血流地瘋狂追逐飯店的廚師與小姐,反倒是趙小帥出來勸阻他放下菜刀時,走道上二盞綠色頂燈讓張秋生此時完全失去理智的瘋狂帶著一份詭異的幽默。
II、聲音
不少電影學者都曾指出電影中的聲音被過去的電影分析嚴重地忽視。雖然電影本質上是影像的藝術,但是聲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電影中除了對話外,還有音效以及配樂都是構成觀眾整體觀影感受與電影的敘事進行的重要元素。角色的對話或自言自語是劇情的重要內容,音效及配樂則是協助影片營造重要的效果與情緒以及劇情高潮時所需要的情感配合。不論是劇情內所有呈現來源的聲音,或是觀眾不應該注意到的配樂,電影因為聲音而變得更寫實也更能扣住觀眾的心弦。但是我們不要以為配樂就只是「配合」情節來強化劇情或是角色的心情,因為往往在情節還沒有到位之前,配樂就已經先鋪陳出觀眾該有的「感受」了。音效做的好的電影(尤其是科幻片與動畫片),會讓觀眾忘了所見的影像是「假」的,而有完全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樣的,配樂做得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讓影像與劇情不是那麼恐怖或是浪漫的影片看起來百分之二百的驚悚與浪漫。
在《我的父親母親》裡,觀眾一開始聽著兒子駱玉生不帶多少感情的獨白聲音,感覺到他不是十分情願回到三合屯。但是當年老的母親見到他的時候如瀉堤般的哭聲湧上來,立刻將觀眾帶進她所屬的民風純樸、個人情感豐富的舊世界裡。影片由電子鍵盤樂器所奏出輕柔遙遠的配樂,在兒子透模糊的門窗望著母親弓著身子紡織時淡淡響起,為兒子即將展開的回憶先營造了濃濃的懷舊情緒。爾後這個配樂的主題總會適時出現去加強觀眾對於招娣的情感的認同。片中父親這個角色的影像雖然總是只有短暫出現在招娣的注視裡,但是他在劇情中的重要性卻在他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的聲音中被堅實的建立起來:他的影像是屬於招娣個人的,但是他教學的聲音(象徵知識)卻是屬於所有學生與整個三合屯的。在影片結尾,透過讓兒子留下來為父親教一天書的朗讀聲音與父親的聲音同時呈現(還有後面會提到的年輕與年老二個招娣影片的重疊蒙太奇),加上配樂的推波助瀾,影片帶給觀眾一個感人的大結局:父親雖亡,但是精神已經藉由兒子傳承下去。
聲音在《有話好好說》的呈現更是複雜。從一開始的出其不意的公車發動的巨大引擎聲已經清楚點出影片的都市(令人有些受不了的)主題。接著主題曲臧天朔作詞、作曲與演唱的主題曲<有話好好說>就是一個即興式演唱的搖滾歌曲,演唱的聲音此起彼落,與即興式的攝影風格彼此唱合。片中主要的聲音是所謂的畫內音(劇情中的聲音),讓觀眾自然融入劇情中都市生活的混雜。最好的例子就是趙小帥到劉德龍的複合式KTV店去尋仇時,左手抓起劉德龍的手,右手持菜刀一刀一刀剁下時,音軌浮出的是摻雜鑼鼓點的話劇式配樂,接著他追出辦公室,踢開一間一間的包廂,還衝入女子健身房,各種流行音樂以及韻律舞的音樂像是收音機或是電視機不斷變換頻道時的音樂大雜燴。在趙小帥在被揍之後,終於獲得安紅的首肯跟他約會,當他身著西式的黑襯衫、休閒褲,眼戴黑墨鏡隨著手扶梯的上升逐漸出現在百貨公司的二樓時,英國搖滾團體Pet Shot Boy的名曲《往西走》(”Go West”)適時出現,彷彿在嘲弄趙小帥此時盲目跟著西化/現代化趕流行的舉止。在這樣混雜的背景聲音之中,影片巧妙地安排了北京琴書來作為張秋生出現時的配樂,同樣的配樂也出現在安紅到傳統市集裡的舊書攤去找趙小帥的時候。知名藝人關學曾為這部影片所特別編寫的內容說出了張秋生電腦被摔壞後的感受,但是對影片而言,真正重要的是的(幾近失傳的)傳統北京琴書與影片裡完全現代的都市以及前述的那些聲音之間的格格不入,一如張秋生這位慢條斯理的老北京抱著一部筆記型電腦在新北京裡的格格不入一樣。
影片中最特別的聲音處理並非透過科技,而是由飾演趙小帥的知名演員姜文所傳神表演出來的口吃。他的口吃在劇情的發展中似乎是讓他在面對安紅的時候無法清楚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因此無法獲得安紅芳心的原因。但是當他在電器用品店裡購買擴音喇叭時,隨口唸出大陸搖滾歌手崔健在<不是我不明白>這首歌裡的二句歌詞:「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這才透露出他在一付輕鬆不羈的外表內心裡,對於處在這個變動劇烈的都市裡的無法適應。因此在整部影片裡有許多時候當他因說不出話而面部表情扭曲時,口吃反而好像是他面對這個他感到陌生的時代與生活的痛苦的病徵。
III、場面調度
所有與電影分析相關的專有名詞中最難界定清楚,也最令人困惑的大概就屬於「場面調度」了。一般說來,這個名詞在比較專業的術語中指的是一種電影文法的理論或是一種拍攝與電影製作的風格。然而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這個原文意指劇場舞台安排的名詞解釋程一個鏡頭的景框內所呈現的所有元素,包括佈景設計、服裝、人物的位置與動作、相對的空間關係(例如,誰大誰小,誰前誰後)、以及劇情中(被特別強調)的重要的物件(例如盜賊覬覦的寶物、偷藏的情書、還有具有象徵意義的屋內擺設等)。西部片與武俠片的酒館或茶樓都是這種類型電影不可或缺的佈景,電影只消呈現西部只有一條街的小鎮,加上一、二間有對開推門的酒館,整個西部片的味道就都出來了。而許多科幻電影之所以令人看得大呼過癮,往往都是因為透過模型佈景或是電腦繪圖技術將超乎一般想像的影像極其真實地呈現在銀幕上。服裝也是電影中容易被忽略但是卻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電影整體觀影效果的元素。銀幕上(註定)的情侶,服裝幾乎總是搭配合宜,而《駭客任務》裡的義勇軍雖然誓言要打破花花世界的虛擬假象,但是每個人一襲名牌的皮衣與太陽眼鏡,本身就是讓花花世界益發誘人的廣告代言人。在銀幕上重要的人會經常佔據鏡頭前方的中央位置,次要的角色往往被推到鏡頭的角落,甚至在電影發行錄影帶時,從寬銀幕變成4:3的標準螢幕比例時就被切掉了。雖然場面調度是很難明顯界定的名詞,但是對於一部電影的欣賞與分析而言,卻經常是最豐富的層面。同樣故事的一部電影,在不同導演的手中,經過不同演員的呈現(甚至同樣演員只是不同服裝),在鏡頭內選擇呈現不同的佈景、人物與其他物件,都會讓這個故事成為二部截然不同的電影。學會欣賞場面調度的內涵肯定會讓觀看電影成為更有趣的一件事。
就以《我的父親母親》為例,片中經常刻意去呈現人的勞動或是手工的物件,儘管時代已經變了,這些勞力或是東西已經可以輕易由機器代勞或是用金錢購得,但是在片中這些行為與物件在銀幕上被特別凸顯出來,吸引觀眾去注視它們的美與濃厚的情感內涵。不論是母親用幾乎廢棄的紡織機一梭梭地去織「紅」或是檔棺布,還是捕破碗的老人如拉弦般地打補釘,或是招娣一刀一刀地切蔥與剁蘑菇,這些身體必須用心去做的事無法被機器與大量製造的商品取代,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深厚感情無法被取代。破了的青花瓷碗要再補回來,因為那曾經盛滿招娣對先生的愛。而招娣對於先生純真而強烈的感情,則是透過她每回看了先生後略帶笨拙的跑在直向鏡頭遠方無限延伸的路上的動作表達無遺。在先生初到三合屯的片段中,影片透過正反拍的中特寫與大特寫跟慢鏡頭呈現招娣對先生兩人相互的注視與其中包含的驚喜與情感,之後緊接著就呈現招娣興奮地跑動的背影鏡頭,她略帶樸拙的身體動作傳達出一個村姑自然流露的快樂真情。招娣的跑動在《我的父親母親》中成為表現她的情感的重要形式,當先生突然被召回縣城時,她拿起青花瓷碗裝了為他預備的磨菇蒸餃,追著馬車跑過幾個山丘,最後重重摔倒在地,那也正是兩人感情最大的挫折點。
除此之外,影片開頭從車內往外拍攝的鏡頭受到車子擋風玻璃的框架所侷限,加上上方的照後鏡和下方的雨刷,導致整個銀幕上的視野非常封閉。到了影片末了,銀幕上的年輕招娣再度出現,如孩童般地跑著,寬廣無垠的美麗草原就在觀眾眼前展開,那是無限舒暢開懷的視野。加上一是黑白、一是彩色,兩相對比之下彷彿三合屯所代表的豐富感情與對社會的奉獻戰勝了兒子原本對於「家鄉」的疏離與冷漠。我們可以說整個三合屯的土地,這個土地上大多由非職業演員所演出的純樸村民,破舊的房屋,廣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嚴寒酷雪等等都是這部影片重要的場面調度,讓影片中招娣與先生之間的愛情,兒子與父母親之間的親情無法與三合屯這個地方分割開來。
同樣,《有話好好說》這部影片裡的北京擁擠的街道,在歪斜的鏡頭裡的天安門廣場、百貨公司、橋下等待工作機會的盲流、聳立的住宅大樓也構成了影片凸顯都市生活的快速步調,日常生活中的擁擠雜亂的鮮明場面調度。片中趙小帥與劉德龍兩人的職業分明,一是賣舊書的,一是開新潮的KTV店。鏡頭裡的趙小帥座落在北京胡同裡的家,還有他賣書的舊書鋪,相對於劉德龍霓虹燈光映射的KTV以及安紅居住的新公寓大樓,兩相對照,觀眾很快就明瞭趙小帥與劉德龍跟安紅明顯是二種不同類別的人。尤其當二人分別出現在自己的工作空間裡的時候,劉德龍是獨自在辦公室內講電話,特寫的鏡頭內只有他一個人的「嘴臉」,顯然是口是心非地在向安紅或是其他的女友解釋他的行為;另一方面,當觀眾隨著安紅走入舊貨市集裡(如同張秋生之前走在趙小帥居住的胡同巷弄裡),最後發現趙小帥時,他正跟二、三位顯然熟識的隔壁攤位的「鄰居」下棋。在這個鏡頭裡要等到趙小帥抬起頭來,觀眾才看到他的「全部」。就透過場面調度的設計,影片開始不久,趙小帥為了找出安紅在大樓內的確實住處,找了三個人來替他喊叫安紅的名字。這三個人也是影片在場面調度方面刻意的安排:一是導演張藝謀親自客串的收舊貨的陝西老鄉,一是在橋下等待工作機會的鄉下來的小伙子,另一位由大陸知名喜劇演員趙本山客串的街道組織找來的人。相對於安紅百分之一百的都市女郎的化妝與穿著,這三個人不論在服裝或是在舉止上都透露出屬於舊時代或是都市外的特徵。尤其是趙本山不論如何堅持要唸完他以為是要救人的詩,跟趙小帥堅持要找到安紅,以及後來堅持要砍劉德龍的手,還有張秋生堅持不循法律途徑,要透過講理來向趙小帥索賠電腦,都是同樣一種在影片所營造的急劇變動的都市社會中非常異類的行為。難怪在他們的協助下,原本趙小帥已經進入安紅的臥房,才要開始做愛,就壞了好事。當趙小帥向安紅抱怨,「我實在不明白,妳麼一會兒對我好,一會兒對我不好?」時,安紅的回答是:「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
趙小帥所不明白的事,其實並非只是安紅的心,而是安紅所代表的整個新的都市與社會。當安紅再度對趙小帥好,兩人相約到百貨公司去時,影片的場面調度有饒富寓意的安排。我們在那一段的影片中先看到趙小帥身著黑襯衫、白色休閒褲吊帶褲,外加一付黑太陽眼鏡。那個故作時髦的打扮,實際上卻是反映出這個人其實根本不屬於百貨公司這個空間所象徵的現代都市。此時坐手扶電梯上樓的趙小帥正巧被電梯絆了一下,險些摔跤,讓安紅看了都不免要大笑失聲。在這個片段中,影片加入了一小段Pet Shop Boys的著名歌曲:Go West! 凸顯趙小帥努力西化的用心,但是觀眾十分明瞭,他在這個急劇西化的新北京這個都市中其實一點機會也沒有。
IV、剪接
我們在前面所提及的電影形式並不直接涉及電影跟攝影或繪畫最大的不同點:時間。電影要觀眾在一段時間內(從最早的一分鐘左右到後來的九十分鐘,最近像《哈利波特II》或是《魔戒II》則是爭相挑戰三小時)跟著它在銀幕上的情節去經歷一段故事。若是小說就會有一個敘述者,若是舞台劇則有持續的對話與表演,在電影裡這二者都有,另外則還有一個獨家法寶:剪接。剪接的意思就是把拍攝的底片擷取一段(可以短到只有二十四分之一秒的一格到整部電影)然後把它跟另外的底片段落結合起來。當放映的時後如果有連貫的聲音或是配樂,觀眾通常不會注意到銀幕上的一段劇情並非是一部攝影機從頭拍到尾。
好萊塢的影片一般說來特別刻意隱藏影片的剪接痕跡,因此在剪接的時候會特別注意人物大小的一致,他們的眼睛線的高度一致,好讓觀眾忘了自己是在看好幾台攝影機拍攝下來的不連貫鏡頭所串起來的故事。譬如,電影呈現二個面對面的情侶對話的典型方式就是透過四個不同的鏡頭剪接而成,我們一般稱為「正反拍」:1、先拍二人都在鏡頭內面對面的二人鏡頭,2、接著呈現大約從其中一方的肩膀處去拍攝對方的半身鏡頭,3、再反過來呈現另一方的半身鏡頭,4、再反過來一次,觀眾久而久之就習以為常,接受這樣的幾個鏡頭就是表示二人在對話。另外還有透過一道黑影劃過銀幕、透過二個鏡頭重疊,一個淡入一個淡出都是常見的剪接技巧。
相對於好萊塢電影喜歡採用的隱藏式剪接手法(或可稱之為「無形剪接大法」),藝術電影往往會刻意利用電影剪接的特性,去凸顯電影的形式。電影剪接的藝術通常就稱為「蒙太奇」。法國新浪潮電影相當著名的蒙太奇手法是刻意將不連貫的鏡頭剪接在一起,造成一種畫面跳動的效果,稱為「跳接」。過去有許多電影也透過鏡頭並置的方式同時呈現二個不同時空的畫面,或是讓二個畫面重疊,讓前一個畫面尚未消失前第二個畫面就出現,一般稱為「疊溶」。這些都是可以讓導演表現自己藝術意念的手法。對於習慣接受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而言,一部不願意隱藏自己的形式特色好讓觀眾忘記是在看電影的影片,因此很容易被當作是不好看,或是覺得看不懂。
其實,這些被稱為藝術電影或是新潮電影的影片跟一般的劇情片最大的差別只是「好看」的地方不一樣,當觀眾覺得銀幕上的影片跟自己所熟悉或期望的電影形式不一樣的時候,就覺得無法接受。如果能夠試著去欣賞電影剪接的藝術,就會發現電影的劇情的推動其實十分倚賴電影剪接。以《我的父親母親》為例,片中有幾個十分精彩的剪接例子。在片中的兒子回憶起父母親過去相戀經過的那個片段中,我們首先看到母親在層層門、窗的框架中獨自紡織的鏡頭,接著剪到兒子進入放滿父親照片、教書用的課本、油燈、老收音機、鬧鐘等舊物的房間,順手拿起父母親結婚日的合照,鏡頭再順著兒子的視線剪到紡織的母親。再剪回來到相片時,鏡頭慢慢往前推,相片略微旋轉至水平後慢慢淡出,同一時間三合屯的彩色開放原野鏡頭慢慢淡入,黑白巧妙轉為彩色,父母親二人的影像與三合屯的景色巧妙的融合為一,都在這一個「疊溶」的蒙太奇(剪接技巧)手法中完成。類似的蒙太奇剪接手法在片中多次出現,尤其是抬棺與片尾兒子重回父親的學校去教一天書的片段,這種蒙太奇被大量的使用。藉此影片成功地透過影像的疊溶來傳達受父親感召的學生在大風雪中為他送行的動人場面,以及母親聽到兒子帶學生朗誦先生編寫的課文時,在極度喜悅中已分不清古今的激動心情。
一般好萊塢浪漫愛情影片經常透過所謂的「二人鏡頭」(two-shot)來強化銀幕上戀人的感情關係──當觀眾觀眾不斷在影片中看到只有他們二人在銀幕上時,自然接受這二人就是一對情侶。然而在《我的父親母親》裡這樣的鏡頭絕少出現,甚至招娣與先生二人真正獨處的時候就是先生到家中來吃飯時,招娣在門口迎送的短暫時刻。即便如此銀幕上看到的也是二人分站庭院/銀幕景框的二邊。但是招娣對於先生執著與堅定的愛情卻早已透過影片高明的剪接手法烙印在觀眾心中。當先生初乘馬車到三合屯時,招娣隨村民在路上看熱鬧。隨後是一連串的正反拍:首先是招娣的一個特寫鏡頭顯示她的興奮與好奇,接著是一個村中男人們圍著先生的中景鏡頭,鏡頭再剪回招娣的特寫時,影片已經將觀眾的觀點與她觀點縫合在一起了。接著出現的長鏡頭捕捉到先生大步向前的側面特寫,慢動作的鏡頭暗示招娣心中的浪漫情愫,影片也適時地再剪回到招娣觀看的特寫。當鏡頭回到先生的特寫時,先生一轉頭不經意看向鏡頭的剎那,觀眾的心也隨之一跳,因為那是在電影中一個禁忌動作(以免觀眾的隱密觀看位置被暴露)。鏡頭很快又剪回招娣,此時她羞赧地低下頭,將先生的注視接過去(原來他是在看她)。接下來是另一個相互注視的正反拍特寫在慢動作的呈現,緊接著就是招娣興奮地奔跑回家的幾個鏡頭。當招娣美麗的特寫臉龐在「碰」的推門聲中躍上銀幕時,她掩不住內心喜悅的表情已經確立她對先生的愛意。
《我的父親母親》的剪接除了在幾個片段的蒙太奇外,基本上是以協助推動敘事的進行為主,大都在每個鏡頭清楚呈現了劇情的的內容後,才會剪接到下一個鏡頭,也不太讓觀眾去注意到它的存在。反觀《有話好好說》,尤其是片頭的二個片段,大量使用「跳接」的剪接手法,也就是在呈現一段持續發生的情節時,二個鏡頭之間的剪接過於突兀(例如同一個人物在銀幕上的大小或是與鏡頭的距離有了很大的變化),以致於產生一種畫面跳動的感覺。這種跳動在一般影片中很少見,因為那會破壞影片進行的平順感,讓觀眾從劇情中被喚醒。但是對於一些刻意要去凸顯電影形式的導演,「跳接」是一種很鮮明的電影形式。法國導演在他著名的新浪潮電影《斷了氣》裡就大量使用這樣的手法,成功地讓影片的形式反映片中男主角那種不穩定的情緒與有過度的慾望與活力的狀態。《有話好好說》同樣利用跳接去展現趙小帥這一個莽撞、暴躁的人物,同時也充分傳達在極具現代化的北京市裡那種高度變動與不安的都市生活經驗。
除了跳接之外,《有話好好說》的剪接也經常透過將鏡頭剪接到突如其來的畫面,一方面產生誇張的喜劇效果,另一方面也加深片中所呈現的北京生活的變動感。例如,影片開頭趙小帥與安紅的一陣追逐的段落在演職員表播放完畢後突然剪接到安紅將腳踏車上鎖的特寫,或是在長鏡頭拍攝趙小帥在街頭被圍毆之後,突然剪接到張秋生在醫院詢問趙小帥傷勢時臉部的特寫。另外一個十分具有喜劇效果的剪接是葛優所飾演的公安出現的鏡頭。在這個鏡頭之前,趙小帥在劉德龍開設的夜總會裡因為遍尋不著劉德龍,手舞著菜刀高喊:「劉德龍,若我不死,你那手就不是你的。我跟你沒完!」緊接著鏡頭剪接到葛優與趙小帥在警察局裡,葛優說道:「這事就算完了。」影片最後還有二個精彩的剪接範例。那是當趙小帥在飯店樓上以激將法勸阻張秋生拿菜刀追砍欺侮他的廚房師傅時,他將手橫在張的面前,口數一、二、三一直數到八時,只見張秋生臉色氣得發青,眼睛暴出如牛鈴,右手高舉的菜刀幾乎要砍將下來,鏡頭突然在此時凝結,鼓聲掄動的配樂響起增加緊張的氣氛。下一個鏡頭則是停留約十五秒的全黑畫面,讓觀眾留在懸疑中,不知道究竟張秋生那一柄菜刀是否砍下,同時也為影片後半段不斷積累起來的張力提供紓解。
當影像再度出現,葛優熟悉的面孔與對趙小帥先前居留時同一套的說詞,加上同樣的樓梯鏡頭配合畫面上同樣疊印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行政居留七天」字樣,讓影片在觀眾會心一笑中完成劇情的大反轉。葛優所飾演的警官原來聽起來似乎言之成理的諄諄教誨(例如,「你不是賣書的嗎?把你賣的書讀一遍,你就會不一樣。」),在對張秋生告誡時因為重複而被呈現為只是空洞的官腔話語。葛優對張秋生所說的話「懂法就得知法,知法就得守法,這守法以後呢是什麼呀,那還得宣傳法,是不是?要是人人都知法守法,那這社會...」並未說完,就立刻被剪接到人已經在警局外的張秋生。觀眾可以猜到這位警官可能會說的是「那這社會就天下太平了」或是「那這社會就國泰民安了」之類的只存在官方說法,但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美好境界。影片透過剪接無情地將他的的話截斷,讓不可能實現的說法無法在銀幕上被說出來,像是毫不留情打了這個警官所象徵的官方權威一巴掌。
問題討論:
1、《我的父親母親》片中出現許多章子怡的美麗的臉部特寫鏡頭,這些鏡頭除了呈現招娣的心情外,也是將章子怡的容貌變成(男性)觀眾可以透過觀看而得到樂趣的的來源。這部電影中有哪些鏡頭可能有類似的消費功能?
2、《有話好好說》的拍攝刻意不去設計一個嚴謹的形式,而是讓攝影機隨意取景。你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是否受到這種形式的干擾?會不會因此在觀影的過程中被提醒這是一部有人在拍攝的電影?
參考書目:
李爾葳著。《張藝謀的電影世界》。台北縣:情報文化科技,2003。
Bordwell, David & Christin Thompson 著。《電影藝術》。曾偉禎譯。台北:麥格羅‧希爾,1997
Gianetti, Louis 著。《認識電影》。焦雄屏等譯。台北:遠流,1992。
Turner, Graeme 著。《電影的社會實踐》。林文淇譯。台北:遠流,1997。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著。《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2000。
林文淇著。<周曉文的《青春無悔》與當代中國電影的國家寓言> , 《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217-236。
戴錦華著。《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
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1996。
Aumont, Jacques & Michel Marie。《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吳佩慈譯。台北:遠流,1996。
Jousse, Thierry 等編。《電光幻影一百年》。蔡秀女、王玲琇譯。台北:遠流,1996。
Bazin, Andre。《電影是什麼?》。崔君衍譯。台北:遠流,1995。
Bordwell, David。《電影意義的追尋》。游惠貞‧李顯立譯。台北:遠流,1994。
http://www.ncu.edu.tw/~wenchi/article/100ways/100ways_1.htm
千里走單騎(2005)
高田 岡一傳統東方父親,妻子去世時,獨自一人去了偏僻的漁港,導致兒子不諒解,父子兩人N年不對話不相往來,直到媳婦告訴他,兒子住院了,希望公公能來東京相見,只是人到了病房口,兒子還是不見,父親無奈回去,臨走前媳婦交給他一捲影片,希望能讓他理解兒子的想法。
父親回去立馬裝了錄放影機,影片的內容,是兒子去到中國雲南拍攝儺戲(詳參【圖博館】:儺戲:表演藝術6)的畫面,片中唱儺戲的李加民師傅這次因為感冒嗓子啞,和兒子約定,下次再來時要給他唱「千里走單騎」。 這個約定激勵了父親,聽到兒子癌末,他決定獨自一人去人生地不熟的雲南,找李加民,錄回兒子喜歡的面具戲,幫兒子圓一個約定。未料,李加民因臨時冒個私生子,情緒激動,打了人,入了獄,要關三年。
當地地陪帶著高田去找領導,錄了感謝VCR,終於能去監獄找李加民,李加民卻因為思念兒子,淚留不止,無法表演。
無奈,高田決定去帶李加民的私生子楊楊來安撫李加民,楊楊村里的領導一口答應讓小孩去見父親,可是楊楊不願意去看素未謀面的父親,上演逃跑記,高田跟著楊楊渡過一夜,他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勉強,即便是血濃於水的至親間,也是有遙遠距離間隔。高田捨棄了帶楊楊去見父親的想法。
在往監獄的路上,高田又接到媳婦的電話,媳婦告訴他兒子已經在昨夜去世的消息,並且念了一段兒子想說的話。
再次見到李加民的高田,任務從錄回「千里走單騎」改到想修補李家父子的關係,他播了相機記錄楊楊的照片。在獄方人員勸說下,高田最終仍錄影且欣賞了「千里走單騎」。
畫面最後一幕,高田獨自站在礁石岸邊,面對遠方茫茫大海。
山楂樹之戀 (2010)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尹麗川 / 顧小白 / 阿美 / 艾米
主演: 周冬雨 / 竇驍 / 奚美娟 / 李雪健 / 薑瑞佳 / 於新博 / 薩日娜 / 成泰燊 / 呂麗萍 / 孫海英 / 王勁松
劇情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響應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老師(成泰燊 飾)帶著教育革命實踐小組來到西坪村采風編教材。高中生靜秋(周冬雨 飾)被安排在老村長(李雪健 飾)家,村長媳婦(薩日娜 飾)介紹情況時,提到了一個名叫老三(竇驍 飾)的小夥子。他是地質勘探隊成員,平日作業,很少回家。靜秋對老三很好奇,終於兩人相見,以山楂樹為話題,袒露心扉,互有好感。老三送她鋼筆,陪她解憂,慢慢兩人暗生情愫。但靜秋返城時,聽到老三有女友的傳聞,態度驟冷。靜秋的父親被打成右派,母親(奚美娟 飾)在勞動改造,她和弟弟妹妹課餘幫母親糊信封,生活很艱苦。為了能留校,靜秋還要辛勤打工。被誤會的老三,只得暗暗想方設法幫助靜秋,直到兩人重歸於好。但他們的事被靜秋的母親撞見了。為了靜秋的前途,老三在逼迫下許下了彼此不再見面的誓言……
《山楂樹之戀》:滑過你的鼻尖的我的手 2010-09-16
文藝氣質和矯揉造作之間就隔著一層薄薄的膜,捅破了,那就是人見人愛的小清新;捅不破,難免搞得不倫不類東施效顰。張藝謀用《山楂樹之戀》告訴我們:小清新可以有,而且,這絕非文藝青年的專利,文藝中年甚至文藝大爺們都可以玩得風生水起,清新無比。
《山楂樹之戀》絕對捅破了那層膜,整部影片都彰顯出張藝謀一流的導演功力:畫面構圖、場景調度、演員調教,乃至全片的風格節奏,都被張導有條不紊張馳有度的把控著,在一個很容易灑狗血炫特技的時代裡,《山楂樹之戀》就像一瓶天然礦泉水,用片尾那一樹白色山楂花淡雅恬靜的鄙視了一把滿世界的垃圾飲料。
不過,文藝氣質的膜捅破了,靜秋的那層“膜”神話卻被樹立起來。號稱“史上最乾淨的愛情”,這“乾淨”從哪裡來?主要就是無知。靜秋根本沒學過生理衛生,連她的知識份子媽媽也只能用手指劃拉鼻尖來檢驗女兒,從這個層面來講,靜秋還不是女人——空有發育成熟的身體,腦子裡還是一團漿糊。李保田在《有話好好說》裡說:“別拿無知當個性。”我也想說一句:別拿無知當純情。純情不是因為稀裡糊塗搞不清性行為含義,而是內心的純潔和善良,以及對愛情神聖化的追求和信仰。再者,“史上最乾淨”這幾個字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敢說的嗎?雪芹爺煌煌一部《紅樓夢》,形容林黛玉也不過就是“生得乾淨一些”,不肖子孫們居然敢自我標榜“史上最乾淨”,也難怪李少紅敢在大觀園裡玩快進。
純情也不等於處女,君不見滿大街小廣告上的“處女膜修補術”?再者,費雯麗在《魂斷藍橋》裡曾塑造了一個淪落風塵的站街女,你能說她不純情?只有兩種社會需要貞節牌坊:一是萬惡的封建社會,二是喬治•奧威爾筆下的那個“大洋國”。對一個憲政條件下的現代民主社會來說,只要不違反法律,性行為基本上是個人行為,公權力不應當干涉。有些姑娘膜還在,但滿腦子男盜女娼;有些姑娘敢於大膽的去愛——更重要的是,敢於大膽的去做愛——但內心依然純潔善良。
純情意味著你要為愛付出,要有犧牲。而總像哆啦A夢一樣適時出現且有著一口高露潔式白牙的老三基本沒給靜秋付出的機會,指哪買哪,高幹子弟就是不含糊(立馬讓我想起了《藍宇》裡的捍東)。有這麼個王子呵護,靜秋和老三與世隔絕的談著他們似是而非的愛情,什麼“史無前例”的歷史背景,在《山楂樹之戀》裡竟然被閹割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寧願把老三當作靜秋玩陀螺的後遺症。影片的所謂“乾淨”恐怕更多的讓人聯想起敘事的薄弱:那些硬插進來的幕間字幕讓劇情發展支離破碎;除了靜秋、秋母和老三以外,其餘的人物更是可有可無的道具,連老二也只是做了一次送核桃的快遞就不知所終了。
靜秋最後決定與老三共度一夜,我這種齷齪之人難免覺得有交換之感。誠然,對靜秋而言,也許這就是聖潔無比的付出。不過,受了老三這麼多恩惠,決定以身做答,這能算是不摻雜質的愛情嗎?
話說回來,《山楂樹之戀》能紅起來,本身也說明了我們的時代“純情”太匱乏了。這麼爛的一本小說居然風靡一時,足見國人對真誠愛情的渴望。這是一個小三當道二奶為王的時代,守身如玉幾乎是一個神話,所以,《山楂樹之戀》出來應合了我們,也是符合文化消費心理的。
不難想見,《山楂樹之戀》定會勾起一代人的記憶,必有一些德藝雙馨的道學前輩們跳出來,痛說革命家史,大談自己如《山楂樹之戀》般的過往純情,然後,再順帶指責一把80、90後們道德淪喪、生活放蕩。
當初掄起皮帶聯動打老子的是你們,後來一股腦的紮進市場化進程裡“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的也是你們;現在,你們腦滿腸肥權錢在手,便開始包80後二奶養90後小三,然後,再順帶指責一下80、90後們多麼的墮落,多麼的不懂“純情”。
喵了個咪的,這幫人怎麼沒讓蜱蟲給咬死?
如果有一天,我用手滑過某個女孩的鼻尖,那一定是因為我愛你。我愛你,所以我愛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包括你的鼻子。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疾病還是健康,無論你過去是什麼樣將來會變成什麼樣,我都愛你。我愛現在的你,所以我今生今世都會跟你走下去,直到我不愛你為止。
這是我理解的純情。
供批判用。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692704/
世界這麼亂,裝純給誰看? 2010-09-09
馮小剛說中國沒有大師,張藝謀便不高興了。他有資格不高興麼?或許曾經有,但是早沒了。自從老謀子“棄文(藝片)從商(業片)”以來,他就再沒給觀眾好好的講過一個故事。《英雄》如是,《十面埋伏》如是,《黃金甲》也如是。主題空洞、場面宏大、畫面華麗幾乎成了他一脈相承的標誌性風格,唯有《千里走單騎》是個例外,但水準也是平平。總結近十年張藝謀電影最大的缺陷就是他始終沒找到一個有原創能力的好編劇。《黃金甲》抄了《雷雨》、《三槍》抄了科恩兄弟,總算是比另外幾部大片高了一點點,也就一點點而已。如今又挑了《山楂樹之戀》這部暢銷書,心思自是昭然若揭:一來小說本身的讀者群已經為電影備足了票房,二來還有一個現成的好故事不用大費周章,真可謂是一箭雙雕。
我也這麼想,可惜只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局。張藝謀還是再次犯下文學小說改編電影慣犯的通病,即面對卷帙浩繁的原素材無從取捨,不會濃縮,於是拍出了一個劇情跳躍、難以理解的戲。說來《雷雨》終歸是個劇本,有的是富有表現力的戲劇衝突貫穿全域,而《山楂樹之戀》小說裡所描寫的故事卻相對平淡,波瀾不驚。張藝謀此番似乎也無心表現戲劇性,而是自顧自的沉浸在他們那一代回味了多少年的“純愛”中。看這部電影的感覺就像是在聽張藝謀用畫面複述了一遍小說裡的故事,有刪節,不過癮。至於那些沒讀過小說的觀眾,能否全然理解猶未可知。
小說裡寫道:“很多時候,一個人發現自己愛上了一個人,都是在跟他分別的時候,突然一下見不到那個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對那個人產生了很強的依戀。”可見,在原著裡靜秋和老三的感情培養其實有著一個漫長的心理過程。但電影裡幾乎從他們第一次見面開始就表現出一見鍾情的樣子,然後迅速的牽手成功,在這之前包括之後兩人關係所經歷的一些波折都只是用簡簡單單的幾句字幕一筆帶過。據說那些字幕裡的內容張藝謀都拍了,只是限於時長而做了減法。可這樣的取捨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對一部故事片來說故事的流暢性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難道是還指望著觀眾們等到出導演剪輯版的時候都意猶未盡的再回過頭來看一遍嗎?
與原小說相比,電影對時代背景、主人公身份差異的描述全然被淡化了,對於一個在特定年代裡才會發生的故事來說這樣的缺失顯然是重傷。此外,電影與小說在精神層面的表述也南轅北轍,小說裡對性的探索到了電影裡卻演變成性與純潔的二元對立。大相徑庭的兩套詮釋,完全取決在說話人的手上。這讓人不能不聯想到當年陳凱歌對李碧華原小說《霸王別姬》的改編——令一個本來是具有同性戀傾向的文本最終變成了充滿恐懼同性戀意識形態的電影。可陳凱歌手上有“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張國榮,能夠憑藉自己作為一個演員的“主體性”改變電影文本中原有的保守與狹隘,可以以一個“演員作者”的姿態以“生命”建構“生命”。但張藝謀千挑萬選出來的小處女顯然還做不到這一點,她只能演自己,演好自己,演活自己,甚至以拒絕吻戲的方式來為自己驗明正身。對於新人的本色演出我們是知足了,但對“老謀深算”的電影,除了純情之外,我們還想看到更多。畢竟,世界這麼亂,裝純給誰看呢?
回應
標題很惹眼!看這書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句描寫靜秋對感情的看法,大概意思是說,她覺得男主角就應該從小說的第一頁開始追女主角,直到最後一頁。靜秋對這份情一直是十分被動的,想看看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
張藝謀的電影向來是改編居多,又不是從商業大片開始的,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有人注重故事,有人注重畫面,有人只注重感覺,還有人只注重賺錢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661460/
張藝謀的《回歸》也讓我看到了他的回歸 2014-05-18
影片開頭的30分鐘是我最滿意的部分。在這30分鐘裡,老謀子功力之精湛可見一斑。首先是郭濤部分的一場戲,很值得事後回味。丹丹說陸焉識和她沒任何關係,一切聽從組織的安排。這段話很有意思,要知道丹丹自3歲起便沒見過父親了,從小到大在一個”父親是罪犯“的單親家庭長大,其間所受到的來自于同學鄰居的壓力,可想而知。丹丹恨父親沒有盡到撫養責任,這是矛盾之一。丹丹所受的思想教育有悖於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是矛盾之二。丹丹可憐母親被方師傅欺侮,這是矛盾之三。外部壓力,這是矛盾之四。所以丹丹的確是恨陸焉識的,但陸焉識是那個特殊時代下產出的特殊罪犯,而並不是真正含義下的罪犯。丹丹是可以恨那個時代的,但無可奈何的只能選擇怨恨自己的父親,於是她說出了這段看似白眼狼的話。可以看出來,郭濤在聽了丹丹的表態後松了一口氣,然後他向馮婉喻強調知情不報是共犯,無非是在告訴母女倆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如何保護自己。
一個舞臺總有儈子手似的人物,這是衝突所需。於是祖峰和劉佩琦出場了,他們冒著大雨風塵僕僕而來,我們可以知道從西寧到這裡他們一無所獲,向我們暗示了抓捕陸焉識是很難的,至少是不輕鬆的。而其中劉佩琦的一句臺詞:“你們不用知道。”,也向我們暗示了農場生活的殘酷,也是這個特殊時代難以啟齒的黑暗面。隨後陸焉識出場了,從後門上樓和天臺上窺探以及特別的敲門方式都説明我們深刻了陸焉識這個人物的背景和性格。到之後天橋下陸焉識洗臉和糾正醫生法語讀音,陸焉識的背景就明朗了。曾是富家子弟,智商極高,過目不忘,會四國語言,這是原著中的解釋,電影很好的用細節還原了陸焉識這個人物。
隨後,一家三口的矛盾,也在陸焉識和丹丹見面之後激化了。丹丹是學校的芭蕾舞演員,她迫切的需要一部樣板戲的女主角色。她的成長承受了太多,她以為只要跳了女主角便證明了自己,便可以摘掉“罪犯爸爸”的帽子。有意思的是馮婉喻的一句話:“戰士也挺好。”這裡很批判,批判了個人崇拜,我不敢說。影片之後馮婉喻第二次說這句話時,丹丹說她還是不懂,這句話說出來時,我完全原諒了丹丹的背叛,因為她是何等的愛自己母親。理所當然的,丹丹落選了,這是時代的選擇,政治高於一切。當丹丹阻止馮婉喻去見陸焉識,馮婉喻說:“以前都為了你想,現在要為你爸想。”丹丹哭了,從小到大所積累的怨恨和挫敗感在這一刻爆發,同時還有她身為女兒去揭發父親的無奈與悔恨,也包含著她對母親愛與保護欲的堅持。這裡的表演是新謀女郎出彩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影片出彩的地方,年紀輕輕的女兒做了最理智的選擇,母親卻做了最感性的選擇,女兒成了保護者,母親成了被保護者,這種角色本質的顛倒互換,矛盾與衝突在這裡表現到極致!
天橋上的戲是第一次歸來的結束,也是前30分鐘的結尾。本來還藏在橋洞極為謹慎的陸焉識突然奮不顧身了,馮婉喻盡力呼喊的聲音卻無人聽到,正如來自底層的聲音無人知曉。丹丹拼命攔住母親是對時代的順從和對母親的保護。橋切割了陸焉識和馮婉喻,中間間隔著時代的洪流。不同階層的矛盾,國家與個人的矛盾,新老思想的矛盾都在一刹那彙聚到了這裡。最後以馮婉喻頭上的鮮血收尾,批判了這個社會上層首腦的錯誤。
影片的前30分鐘已經奠定了這是一部偉大的影片,其後的80分鐘圍繞著陸焉識的第二次歸來和馮婉喻的失憶來講述。方師傅是神來之筆,我們都知道馮婉喻為了不讓陸焉識被槍斃與神秘的方師傅發生了什麼。但影片一點都未說明,這是國師的聰明之處。不得不說,關於方師傅的戲碼設計的極其巧妙精彩。迫害和侮辱馮婉喻的方師傅自始至終都未露面,真正的罪人竟然找不到了,文革中的這些不齒成了無頭冤案,這是誰之過?陸焉識拿著飯勺去懲罰方師傅,吃飯的工具成了兇器,人沒找到,卻被方師傅之妻罵的“有理有有節”,這真是極具諷刺。
再說馮婉喻的失憶,馮婉喻記得女兒,記得李主任,記得方師傅,卻唯獨不記得陸焉識。唯獨自己的丈夫不記得了,這是有悖常情的。國師以失憶來暗喻了民族對文革這一慘痛歷史的選擇性遺忘。鞏素珍之夫名叫大衛,一個中國人叫了一個洋名字,大衛之死是否暗示了文革社會的封閉排外?
整部影片的結局讓我沒有遺憾。許多年後,失憶者依然失憶著。正如文革帶來的心靈創傷永遠不能痊癒,這是時代之悲鳴,是張藝謀最強力的批判。張藝謀用大量細節大量留白來撐起一個看似空洞卻富有內涵的故事,這與演員極致的表演不無關係。這樣一部影片,與《天註定》(詳參【圖博館】:
賈樟柯:名導演54)不同,同樣是批判,《天註定》讓觀眾看到了該看到的,卻掩蓋不住他的空洞。而《回歸》,則是一部表面平靜,實則盪氣迴腸的精彩電影。
也許,內地電影的光大之路,也將由國師開啟。
http://bbs.tianya.cn/post-filmtv-478264-1.shtml
我認真地比較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無極》和李安的《臥虎藏龍》,無論在構圖、取景、場面、色調、音效、配樂、演技、功夫、服飾、道具或影片內容、感情刻劃、思想呈現等之表現上,張陳都勝過至少不差於李安。但兩岸三地的大多影評人怎褒李貶張陳呢?
以前評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為例,不只有上述優點,即使在劇情上也比李翰祥導演(未完而亡)的電視劇《火燒阿房宮》的以下劇情有創意:
「風流倜儻,落魄江湖的劍客荊軻(羅飛宇)與酒店老板娘任姜(劉曉慶),相知相惜,卻禁不住眾人的禮遇而決心加入刺秦行列。此時燕公主夷佶(劉曉慶),竟然無法自主的愛上荊軻。在鑄毒利刃老人(又是劉曉慶演)以及秦叛將樊於期自願獻出頭顱後,荊軻和燕市少年秦舞陽只得慷慨赴義。十月易水正寒、抗秦之士白衣悲歌送壯士,公主夷佶為表愛意,親嘗毒藥。咸陽城內,荊軻和任姜破鏡重逢,怎奈秦大殿上,秦舞陽臨陣慌亂,圖窮匕現,刺秦大計,功虧一簣。刑場上,任姜以荊妻身份冒死奠祭。」
劉曉慶一人飾三角再加上每集都ENDING停格在劉曉慶的戲上,真令人懷疑《火燒阿房宮》是為劉曉慶量身定做的。
相對於前二者還依史實將刺秦主角定於荊軻,張藝謀的《英雄》就給予「刺秦」武俠小說化:
「戰國末年,秦王雄霸一方,企圖一統天下,六國剌客均以刺殺秦王為首要目標。三名頂尖俠士,包括殘劍(梁朝偉飾)、飛雪(張曼玉飾)、以及長空(甄子丹 飾),均被秦王視為心腹大患,一心欲除之而後快。此時,由天涯孤客無名(李連杰飾),竟獨力把三人殺掉,秦王聞訊後賞賜晉見,願聞其詳。無名道出來龍去脈,述說自己如何利用殘劍近身侍婢如月(章子怡飾)將他們逐一擊破。然而,真相卻另有隱情……(全是為取信於秦王的自我犧牲)。」
不只劇情懸疑曲折,而且「耗資十億台幣,集結當代首席華人巨星,包括功夫皇帝李連杰、坎城影帝梁朝偉、柏林影后張曼玉,以及現今在好萊塢行情炙手可熱的 章子怡和甄子丹。幕後雲集全球頂尖電影工作者參與攝製,包括著名的攝影指導杜可風,多次榮獲金馬獎及香港電影 金像獎的動作執導程小東,著名美術指導和田惠美及《臥虎藏龍》奧斯卡配樂得主譚盾,雲集台前幕後英雄打造《英雄》。
張藝謀以全新角度去詮釋「刺秦」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劇本結構另闢蹊徑,懸疑曲折,引人入勝。由籌備完成到後期製作期間超過兩年,全片足跡更是踏遍中國奇岩美景,遠赴敦煌、內蒙古、九寨溝及浙江等地勘景攝製,在世界級頂尖的音樂、攝影、美術、動作及特技的配合下,展現千軍萬馬的磅礡氣勢,以及東方武術獨有 的勁道與美感,其中細細刻劃的英雄壯志、兒女情長,和濃重奔放的色調,為中國電影寫下新的里程碑。有別於《臥虎藏龍》著墨的南方俠士情懷,《英雄》一片將散發著大漠黃土、金戈鐵馬的北方豪情。」
英雄(2002)
一、秦宮,黑色。開篇。
戰國末期,六國征戰,秦國最強。秦王嬴政(陳道明飾)懷著一統天下的抱負,卻成爲衆多刺客的刺殺目標。
這一天,嬴政將要召見一位名叫無名的小官吏(李連傑飾)。無名一襲黑衣,氣宇軒昂,走進青黑色的大殿。
這也許是中國曆史上最空的一座皇宮。沒有宮女侍衛,沒有任何裝飾,一派肅殺之氣。嬴政一人高居王座,與無名遙遙相對。
自從三年前的某一天,兩名刺客沖破三千侍衛的阻擋,殺入殿內,嬴政就一直處于深深的恐懼之中。爲了不給刺客以藏身之處,這個大殿成了世界上最空的一座皇宮。甚至侍衛,也只能守候在殿門之外。
除非,誰能夠像無名這樣,殺死嬴政的心腹大患。
[無名,與嬴政遙遙相對,開始講述他如何殺死嬴政的第一個心腹大患,刺客長空(甄子丹飾)。]
二、棋館,黑色。無名的講述。
雨天,棋館裏,在盲人老者的撫琴聲中,長空擊敗秦國七大高手,正待走出棋館,無名一聲斷喝留住了他。"慢!"
古箏聲中,雨水順著棋館青黑的屋簷流淌,兩個黑衣人上下翻飛。狀如舞蹈,然而卻是一場生死角逐。
無名一劍刺出。與劍的快速相比,雨珠的滴落變成了緩慢的滑行。
長空倒地。
【殺死刺客長空者,能近秦王百步。重賞之余,無名獲准與嬴政相隔百步。他開始講述如何殺死令嬴政三年不能安寢的另外兩個心腹大患,刺客殘劍(梁朝偉飾)與飛雪張曼玉飾)。】
三、趙國,紅色。無名的講述。
無名一身紅衣,以向殘劍求字爲名來到殘劍飛雪隱居地,趙國書館。殘劍正在沙地練習書法。盡管一身紅衣,卻掩不住他一臉的落寞。如月也是一身紅衣,侍奉在旁。此時,秦軍大兵壓境,箭如飛蝗般撲來。藏書閣衆人紛紛中箭,未中箭者卻依然堅持練習書法。趙國書法正是以剛烈而著稱的。
箭中,殘劍奮筆疾書。
飛雪無名奮力擋箭。
箭陣停了。殘劍寫完了他的字,是一個血紅的“劍”字。
爲對付兩大頂尖高手,無名決定采取離間計。他與二人相約比武時說,長空在被自己殺死之前,托他轉交給飛雪一樣東西。
在把那樣東西交給飛雪的同時,無名把嫉妒也放在了殘劍心裏。
是夜,殘劍撕開如月的衣裳。如月放肆地笑著,仿佛笑給飛雪聽。
嫉妒是拌著蜜汁的烈性毒藥,這種毒藥沒有解藥。當無名精心炮制的這份毒藥終于發作時,飛雪的劍穿過木門,殘劍頹然倒地。
淒美的黃葉林,如月向飛雪尋仇。她們仿佛在刀刃上踮起足尖,展開絕望的舞蹈。黃葉在飛旋,撲打著她們,仿佛那令人窒息的愛情。只有當她們在黃葉林之巔飛行時,藍天偶然呈現,卻更快地被她們或將她們抛棄。
如月一次次發出絕望的攻擊,她慘淡的青春,曾經只被一個男人而照亮了一瞬間。而現在,她只想讓這所謂的青春被仇恨全部點燃,然後燒盡。
她只是個侍女,她只能擁有一個侍女的武功以及全部的悲哀。
她被結果了。
一切都變得血紅,那曾經的黃葉,那曾經的藍天,都沈浸在一片血色之中。
飛雪也因此心神大亂,被無名一劍刺死。
【無名講完,將巨幅“劍”字獻予秦王。嬴政宣布更豐厚的重賞。同時,無名獲准與嬴政相隔十步。在他們之間,燭火向著嬴政燃燒著,呼呼作響,嬴政突然說,無名,你在撒謊。】
四、藍色。嬴政的猜想。
三年前,嬴政曾與殘劍飛雪有過難忘的較量。在嬴政的印象之中,殘劍、飛雪頗有俠者風範,怎麽可能如無名描述得那樣狹隘,受情欲所困?而最大的可能是:
無名也是一名刺客!
無名練下一門“十步一殺”的獨門武功,這種武功可以在十步之內迅速致對方以死地。但是秦宮戒備森嚴,只有殺死著名的刺客長空、殘劍、飛雪,才能夠獲得近嬴政十步的機會。
長空,其實是無名的朋友,甘願自殺。棋館一幕,其實是兩人商量好,在秦國捕快面前上演的一場好戲。
殘劍與飛雪爲保全對方,爭先赴死,而終于被飛雪偷襲成功,飛雪偷襲刺傷殘劍,孤身赴死。
嬴政還猜想,殘劍與無名在九寨溝的湖畔還有過一次真正點到即止的君子間的比武。
湖面飄浮著小亭,飛雪的屍體躺在那裏。兩個男子,輕柔地飛過湖面,有如翩翩驚鴻。他們仿佛是在水面上進行著憂傷的舞蹈。爲了不得不的使命,必須讓愛與柔情漂流。
【巨大的“劍”字下面,嬴政講著他的猜測,還有他將要統一天下的抱負。“那將是一片大大的疆土。”在他與無名的十步之間,燭火呼呼作響。嬴政接著說,“你知道我是怎麽猜出來的嗎?我從這燭火中感覺到了殺氣。可是,”他又懷疑地問,“爲什麽,它又開始搖擺?”】
五、綠色,白色。無名講述真實故事。
三年前,殘劍飛雪聯手刺秦。
那時的秦宮,還有著巨大的綠色幔帳。然而,當他們闖入這綠色幔帳的秦宮,見到嬴政時,殘劍卻放棄了。在漫長的練習書法修習武功的過程中,殘劍領悟了什麽。
飛雪爲此三年未同殘劍講一句話,她不肯原諒,他那功虧一潰的收手。
現在,無名又一次在他們面前提起“刺秦”兩個字。
藏書閣,無名演示著他精准的劍法。他的劍精確地剖開一杆纖細的毛筆,穿過筆尖。他的劍能夠准確地穿過人體的兩個穴位,從而保證被刺者當時的倒地只是一時的假死狀態。事實上,長空並沒有死。而殘劍和飛雪也可以不必死。
然而,畢竟這仍然是冒險。
次日,殘劍飛雪赴約。路上,兩人都准備動手,但到底是飛雪搶了先,殘劍眼睜睜地看著飛雪赴死。
在無名奔赴刺秦之路時,殘劍攔住了他,在地上寫了兩個大字。
六、秦宮,黑色。
是哪兩個字?
“天下。”
在這兩個字面前,個人的仇恨似乎顯得微不足道。這正是無名與嬴政之間的燭火搖擺不定的原因。
嬴政將劍擲在無名桌前,說:“你選擇吧。”
而當他背過身去,面對殘劍寫下的那個巨大的“劍”字時,嬴政忽然明白了殘劍在三年前領悟到的東西: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劍,心中亦有劍;”
“第二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
無名垂下了雙手。
他轉過身去。
他走出大殿。
他來到黑色的宮門前。
而三千黑衣侍衛皆已湧來。一片湧動的黑色中,他們的紅色的帽纓星星點點,分外醒目。
“殺,還是不殺,請大王定奪。”
嬴政沈呤著。
“若不殺,則有違大秦律令,有礙統一大業。”
聲潮洶湧。
嬴政手向下一揮。
萬箭齊發。
七、雅丹地貌,白色。結局。
消息終于傳來。飛雪惱怒地揮劍與殘劍比拼。終于,飛雪一劍刺出,殘劍卻並不躲避,坦然承受。
沒有鮮血流出,因爲一切都是那樣潔白。
飛雪自殺。
“殘劍飛雪,人不離人,劍不離劍。”
那裏,帝王實踐了"天下"的理想。無名被隆重其事地厚葬;
這裏,他們實踐了不離不棄的諾言。風吹動了他們潔白的衣袂。
http://baike.baidu.com/view/8337.html?tp=0_01
至於影視的影音魅力,如前評《英雄》所言:我認真地比較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無極》 和李安的《臥虎藏龍》(另參本館:李安:名導演72),無論在構圖、取景、場面、色調、音效、配樂、演技、功夫、服飾、道具(這些連一般外行的觀眾也能看出其熱鬧,更別說內行人看其形式美)或影片內容、感情刻劃、思想呈現等之表現上(大多半調子影評不知現代形式主義美學之內含自存於形式,而濫評以內容空洞、形式虛無),張陳都勝過至少不差於李安。但兩岸三地的大多影評人怎褒李(含本館前後評之好萊塢諸大片)貶張陳呢? 論理何用?評論娛樂片的唯一標準是賣不賣座!
這就對了!如一娛樂片大賣,而又沒濫捧之論可供反批,那半調子影評就屬自以為是之無的放矢。反之,若先有半調子濫評《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夜宴》,那護之便有理。《臥虎藏龍》 《墨攻》《赤壁》《刺馬》則反反之。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陳凱歌的《無極》以奇幻方式拍攝宮廷愛情故事,有別於其 《紅高梁》《黃土地》 《霸王別姬》等,就視覺奇觀而言具實驗性.(另參本館:陳凱歌:名導演51) 《墨攻》是部假墨子「非攻」「兼愛」學說之名的歷史戰爭片,雖能滿足對中國哲學外行又狀似好反思的影評人! 《赤壁》雖有吳式暴力美學和獨特三國觀之特色,但整體而言過於冗長(上下集達五小時)。 香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相對於陳可辛2007年導演的《投名狀》,更屬武俠片,而《投名狀》則夾較多太平天國歷史(故二者在劇情「因權力和女色」和主題「結拜兄弟自相殘殺」上大同,小異的是一偏工夫動作/色調明亮;一一偏戰場調度/色調暗沈)。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
2004年《十面埋伏》
導演:張藝謀
主演: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宋丹丹 章子怡
繼《英雄》,2004年張藝謀另一部矚目的武俠巨獻《十面埋伏》快將誕生!由劉德華、章子怡及金城武領銜主演,此片在康城影展中首映,獲得全場一致好評。
章子怡于電影《十面埋伏》中飾演盲女歌姬,于人前載歌載舞,除此之外,她更獻身親自演繹電影主題曲“佳人曲”。而碟內亦收錄了世界著名歌劇女歌唱家嘉芙蓮巴特爾(Kathleen Battle)主唱《十面埋伏》片尾曲“Lovers”。
故事簡介:
“佳山佳水佳風月千秋佳色,癡色癡色癡情夢一代癡人”斑斕絢麗的牡丹坊內,金捕頭和劉捕頭正在欣賞著盲妓小妹精彩絕倫的舞姿。突然小妹一劍刺向劉捕頭,劉捕頭躲過這一擊,將小妹拿下。 月黑風高之夜,黑衣人救出了小妹,在逃亡途中黑衣人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小妹,這黑衣人就是金捕頭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湧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旗下高手如雲,以“殺富濟貧、推翻朝廷”爲旗號,甚得百姓擁戴。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因而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深以爲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鬥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劉德華飾)、金捕頭(金城武飾)奉命于十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伎小妹(章子怡飾)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逐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
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致,小妺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終究按捺不住,狂烈戀火,眼看一發不可收拾……
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
隨風、小妹,這對不應相愛、卻愛得熾熱的戀人,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明明有愛,爲何內心深處,總埋伏著深不可測的陰謀?與及看不見的顫抖……
投資巨大,觀衆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2007年該片榮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技術獎。
精彩視點:
《十面埋伏》是張藝謀的武俠巨制, 在經曆了一番狂轟濫炸般的炒作後, 閃亮登場, 不單在票房上一路攀紅, 而且備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唯美的鏡頭、驚險巧妙的武打場面在延續了《英雄》的基礎上, 更多了一份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237.html?tp=2_11
景翔評《十面埋伏》
優點:武術指導招式設計極盡奇妙,場景營造美感亦見成績,金城武
演技瀟灑,劉德華也見進步,章子怡動靜皆宜。都讓本片有可
觀之處。
缺點:張藝謀仍是華而不實,常見做作,故事荒謬,對白尤其令人失
笑,令人雖不知古人如和說話,但一般習慣語也寫的拗口,這
種編劇也真天才。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606&c=BA0002
一般影評家對《十面埋伏》的評價不一,張藝謀為追求影像上的美感,幾乎置劇情戲味於不顧,同《英雄》的故事一樣相當單薄,令整部電影索然無味。有影評指出“《英雄》中的張藝謀,還留戀一種意境、一種情緒、一種美麗,那一段段音樂、那些場景、那種感覺,至今還能夠讓人記憶。經過《十面埋伏》的迷亂以後,他便逐漸失去了對藝術的虔誠和平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9%9D%A2%E5%9F%8B%E4%BC%8F_(%E7%94%B5%E5%BD%B1)
話題:真的那麼爛嗎?
感覺像是一開始有些人起頭說爛片,接著便一群人盲從的同聲喊爛 爛 爛....這似乎就是臺灣獨特社會現象的縮影。武打太誇裝不合理?飛刀像有遙控器就很爛????你是用真實武術的定為還是用武俠小說的角度去看?誇張嗎?那這次暑假強檔片蜘蛛人呢....蜘蛛絲還可以停下整列火車呢!從頭到尾只有三個演員也可以被說爛??難不成你要看一堆臨時演員才過癮嗎....劉德華演的角色像俗臘所以爛???對結局不滿意所以爛??片尾曲西洋歌所以爛....真是夠了!預加之罪何患無辭呢。各位出色的編劇名導再加把勁繼續雞蛋裡挑骨頭吧!
一部武俠片 被說成喜劇片 真是夠了。我從頭看到尾 不知道覺得哪裡好笑,例如小妹死三次那段,有人說誇張有人說好笑,真不懂得那些人是不是真得會看電影阿,當小妹騎馬被劉射中倒下來時(第一個直覺就是認為她還沒死),電影看了那麼久都應該知道這道理八,第二次金抱起她時 她有話跟金講 只是話還沒說完劉就殺出來了,這時大家該不會認為她真的死了八 (還會說話就是還沒斷氣阿),第三次拔刀才這正的死了 (那才叫真死)
如過有人說誇張, 那就請想像這只是部電影而已好嗎?好萊烏的電影還比這誇張這好幾倍,而那些電影是不是也就是爛片阿,
電影就是電影,當藝術片也好,當消遣休閑也好,總之是部不錯的片子,場景美,杭州竹林或是新疆的秋景,都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光看這個就夠了,我也是受了很多人的影響,所以至今才看完,(電影臺的),所以我決定要再去租來完整的看一遍
我也覺得拍的很讚阿!至於好不好看我覺得是見人見志;至於出口閉口就說:超好看或超難看的人,其鑑賞能力似乎也不太高明
有很多東西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我覺得很讚,劇情不是大家看到怎樣就覺得怎樣,導演想表現的那種刻骨銘心,我感受到了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1274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另參本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論理何用?評論娛樂片的唯一標準是賣不賣座!
這就對了!如一娛樂片大賣,而又沒濫捧之論可供反批,那半調子影評就屬自以為是之無的放矢。反之,若先有半調子濫評《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夜宴》,那護之便有理。《臥虎藏龍》《墨攻》《赤壁》《投名狀》則反反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957985
《滿城盡帶黃金甲》
《滿城盡帶黃金甲》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是一部中國電影,由張藝謀導演,2006年11月12日在洛杉磯舉行全球首映,同年12月14日全球同步公映。此片耗資4,500萬美元,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超越陳凱歌的《無極》。影片被提名為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但未獲獎。
該片改編自曹禺的代表作《雷雨》,背景則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影片中,香港影星周潤發飾演國王,曾多次參演張藝謀電影的鞏俐飾演王後,劉燁飾演大王子元祥,周傑倫飾演二王子元傑。
片名
此電影片名一改再改,最早定為《秋天的回憶》,後來又改成《重陽》、《菊花殺》,最後才以唐末建立大齊政權的黃巢的一首詩《不第後賦菊》的最後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為名。該片海報上標注的英語名稱為「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金花的詛咒)。在日本上映時因為原名翻譯不易,採用比較意境式的名稱《王妃的徽章》(王妃の紋章)。
劇情
故事發生在公元928年的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王國四境太平、兵強民富,但宮廷之中正在醞釀風暴。國王原本是一個下級軍官,經過極力經營終於成為一國之主。他逐走了給他生下大王子的原配夫人,從後梁迎娶了王後,又有了兩個王子。他發現王後和大王子有染,於是令醫官在王後的藥中下慢性毒藥。王後察覺了事情,但為了不引起王猜疑而堅持吃藥,另方面說服二王子在重陽節謀反。大王子和醫官的女兒偷情,而醫官的妻子就是王的前妻。在重陽節二王子兵變攻打宮廷,小王子突然出手殺死大王子,要王傳位給他,被王輕易擊敗。由於大王子事先告訴了王兵變圖謀,王伏兵平定叛亂。王赦免二王子,但要求他負責要王後吃藥,二王子自刎而亡。
電影歌曲與配樂
除了參與電影的拍攝,周傑倫也接下了製作電影歌曲及配樂的工作。最早曝光的是片尾曲《菊花臺》,收錄在其個人專輯《依然範特西》當中。其次曝光的則是主題曲《黃金甲》,收錄在《黃金甲》EP中。
文化
由於電影是由著名導演製作,由眾多名演員出演,所以在製作的早期便廣為人知曉。
2006年春季,電影也正在製作中,媒體借用影片名稱比喻北京當時遭遇的沙塵暴。「黃金甲」成了沙塵暴的一個新的代名詞。目前《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大陸播映的票房已突破三億人民幣。
《黃金甲》的一個截圖被網友惡搞為《滿校盡是大波妹》的招生廣告。
2007年1月起發生「熊貓燒香」電腦病毒肆虐中國各地網際網路的事件,被戲稱為「滿城盡燒熊貓香」。
爭議
2006年12月,電影《傷城》發行商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控訴《黃金甲》發行商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挾持中國大陸數家戲院,簽訂「獨家放映協定」,規定這些戲院自2006年12月14日至2007年1月14日只能放映《黃金甲》,嚴重排擠其他電影。但有媒體懷疑這是不實指控。
浙江省某大學的1名老師在網路上指稱,《黃金甲》片中的「爆乳宮女」皆為該校女大學生扮演,且事後都大罵,爆乳是被硬擠出來,且「擠得很痛」。
評價
尹鴻:黃金甲的拍攝較之前的幾部「大片」更為成熟,有了一些「技術進步」。張藝謀善用「海量規模」製造奇觀,劇中盡是殺人如麻、殺手如麻、死人如麻、宮殿如麻、豐乳如麻、藥師如麻、菊花如麻、金黃如麻、鮮血如麻……如麻、如麻,用無數的如麻來換取票房的如麻。……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赤裸裸的媚俗,似乎與一個「世界級大導演」的身份有些不相稱。……照《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路子繼續走下去,無限膨脹的投資與無限膨脹的票房慾望也許會將張藝謀或「中國式大片」帶上一條不歸之媚俗「錢途」。
何故:《英雄》、《十面埋伏》、《無極》、《夜宴》等豪華巨著,都在沒有選擇下創造佳績,北京影評人張小北說「『霸道』是對電影業未來的透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B%BF%E5%9F%8E%E7%9B%A1%E5%B8%B6%E9%BB%83%E9%87%91%E7%94%B2
話題:《夜宴》&《滿城盡戴黃金甲》
黃金甲比較華麗,景的襯底配樂以強烈的鼓點節奏烘托,張藝謀有點想延續臥虎藏龍味道的意圖。夜宴則比較有動觀靜,靜則動的鏡頭況味,馮小剛的處理手法令我頗為期待!光是看他之前的片子,就已經讓我很有信心的等待了
本來看見預告,很想去看的,可是看見周傑倫就不想看了
樓上那位大大,臥虎藏龍是李安導的,跟張藝謀完全沒關係.想當年我看到英雄的預告時,就覺得張藝謀江郎才盡了...如果去看黃金甲的話,也只是為了發哥...
我同意樓上的話,我超期待我發哥在黃金甲的表現,明年還有神鬼奇航,還有赤壁,還有黃石老師(南京大屠殺的片),真的是戲路超廣.....不愧是一代影帝,放眼望去亞洲無人能及。
4F的darkblue兄 臥虎藏龍是誰導的常看電影的人都知道。我用〈張藝謀有點想延續臥虎藏龍味道的意圖〉可能含蓄了點......
兩者都是架空故事,但也都以唐朝為時空背景。就單以考據的嚴謹度來說,夜宴算是相當出色的。它的服裝、建築、場景大致符合唐代至五代十國的真實原貌。唐朝的常用色基本上以黑、白、紅,這三色為主。而滿城盡戴黃金甲就純屬亂來,太誇張了,那根本就不是唐朝。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再到滿城盡戴黃金甲。真的覺得張藝謀不適合拍古裝片,他總是過度的堆砌色彩。除了花俏還是花俏,拍不出古代中國的氣質
拜託....才不是唐朝咧!去唸點書在說話吧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時空背景本來就是唐朝,都說發哥演唐玄宗了...
夜宴是五代十國.... 它的服裝、建築、場景大致符合唐代至五代十國的真實原貌,唐朝的常用色基本上以黑、白、紅,這三色為主==>人家都說是唐代到五代十國,這是沒錯的ㄚ~ 因為五代十國基本上社會文化就是延續唐朝的風格ㄚ
姑且不論有沒有100%對歷史上的考究啦,發哥和鞏利氣勢是絕對有ㄉ 讓人想為他們進電影院,但是老葛和章子怡演技也還真不賴,最後就比兩個王子好了....也許看吳嚴組還是好看些多過周董(殘念..)==>但是上次看了無極真是讓我快昏倒ㄌ
我同意你的看法,上次看了無極之後,簡直是超白癡的戲。陳凱歌快跟張藝謀一樣囉,才郎將盡,我本來還喜歡陳凱歌的電影。怎麼無極會找一大堆另外滿討厭的演員,連真田廣之都演的超太監的,現在只要是周傑倫或是謝什麼峰的,還有輸棋跟徐若萱,我一定不看,不要說我支持國片,但是我絕對支持臺灣紀錄片跟大陸某些小卡的電影,港片或者說港星好了,我一概謝絕觀賞。
鐵男說什麼比兩個王子,你看電影原來不是看內容是要看人的樣貌啊?還有鞏俐現在哪還有什麼氣勢?至於樓上那個回應鐵男,周傑倫和謝我是不知道有什麼好反的,還有舒琪和徐若瑄的名字也故意亂打是怎樣,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臺灣總是有一些見不得藝人好的人一味反對,厲害的話就不要一直罵,自己看看有沒有人要讓你演啦!
鞏俐很有氣勢啊!章子怡的演技無法和她相比。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18829
《金陵十三釵》(英語名:The Flowers Of War),是2011年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2] 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前後籌備4年,首度邀請好萊塢國際影星克里斯汀•貝爾擔任男主角,及威廉士戰爭特效團隊幕後製作,並起用數十位全新中國女演員出演。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上映。該片上映15天後即登上2011年的華語電影票房冠軍[3]。
故事大綱
1937年南京淪陷,日軍殘暴,滿目瘡痍,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未被佔領,教會學校女學生、秦淮河畔風塵女子、中國軍人和傷兵,還有一個美國人約翰,都先後進了教堂,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淨土,暫時的寧靜很快被打破——日軍衝進教堂並且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髮之際開槍救女學生。後來,日軍又強徵女學生去慶功會,誰都知道,這將是一條凶多吉少的不歸路……
票房成績
《金陵十三釵》於2011年12月15日18時登陸中國大陸院線。截至周日(12月18日)晚24時,上映3天半,全國公映場次近5萬7千場,觀影人次達到370萬,首周票房達到1.52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周票房冠軍。[4] 第二周票房達到2.04億人民幣,觀影人次475萬,截止12月25日晚24時,總票房達到3.56億人民幣,蟬聯當周票房冠軍。
目前《金陵十三釵》在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突破6.1億元人民幣。該片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為連續四周周票房冠軍,第五周為單周第四名。同時也是2011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及中國電影本土票房前三名的電影。
好片是經得住考驗的,好導演是經得住詆毀的2011-12-16
還是想說幾句,關於《金陵十三釵》。
看的時候笑中有淚,淚中有恨,時而沉重,時而抑鬱,時而幽默,時而感動。這絕對是張藝謀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說,要是《十三釵》都拿不了奧斯卡,我覺得中國人從此真沒必要湊那個熱鬧了。就像諾貝爾文學獎一樣,中國人沒拿過,就能說中國沒有特別優秀的文學作品嗎?我們多數時候是自己要硬往西方價值觀的套子裡鑽。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著。心裡一直有各種複雜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突然間有很多問題。關於人性,關於日本人,關於戰爭。我拉著某人給我講歷史,為什麼南京最慘,後來中國怎麼贏的。好像自己白學了歷史一樣,對抗日戰爭的概念淡化到竟然忘了這場戰爭打了 8 年。
《南京南京》上映的時候,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當時還是一個人去的。雖然有亮點——江一燕扮演的妓女很出色,但總體我是輕鬆地心情看完的。事後內心未起任何波瀾。看《金陵十三釵》的時候,很多細節都讓我哭了。並不是說導演在煽情,電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緒的調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給電影增添了不少笑點。但是由於南京大屠殺的背景,整個故事基調始終無法輕鬆起來。觀影時,內心一直處於痛苦的糾結中,以致於把他的手都掐疼了。
想想佟大為飾演的國軍戰士們如何用身體來抵擋坦克,我就心驚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像的,不敢看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裡翻騰。很多觀眾看到這裡,大聲嘲笑她們的傻,竟然會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當時覺得這些公然藐視她們的男人很可惡,男人重命,女人卻是重情。對於沒有多少寄託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託,無關世間安穩和動亂。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脫邊緣。從良家女子變為妓女起,她們就學會了在自己的世界裡求生存。
在戰爭中,生命太卑微。活著既難又屈辱的,不是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靈純潔的孩子。電影中設計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釵化妝為女學生之後,她們相互感慨曾經的純真。玉墨說,她的生活就是在13 歲的時候被徹底改變了,從一個好女孩變成了一個壞女人。這些被逼良為娼的女人們, 13 歲的時候都是純真爛漫的女孩,就像教堂裡的女學生一樣。受過摧殘的她們更懂得保護年幼的女孩,所以她們挺身而出了。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著學生服唱的,而在書娟的回憶裡,卻是穿著豔麗旗袍的十四釵。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地窖裡留下了她們最後的光彩。很淒美。很蒼涼。
玉墨的表演不用多說,一代秦淮頭牌的風情,全在她舉手投足間。即便站立在姐妹們中間,一眼就能把氣質不凡的她辨認出來。貝爾演活了一個半混混的入殮師如何轉變為高尚的神父。床戲並非觀眾想像的那樣,完全是劇情需要,感情發展到那一步,很自然的幾秒鐘。劇中香豔的脫衣畫面也僅限於預告片中的那些,除了那幾秒之外,沒有更多露骨的描寫。沖著香豔床戲去的觀眾肯定會失望了。
關於原著和電影誰更出色的問題。我覺得任何看過原著的人,公正地評價,電影比小說要出色得多,這個差距不是一點。可以印證關於改編的那句話:“三流的小說拍出一流的電影。” 在老謀子還 沒買嚴歌苓小說版權 的時候,我就看過原著,短短的中篇,很普通,在嚴歌苓作品中算是中下等水準。 小說除了在妓女替換女學生和書娟的視角這兩個方面對電影有絕對的貢獻之外,其它情節和細節設置純粹就是編劇的匠心了。電影比小說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說天馬行空。作為電影來說,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裡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全片幾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話,對於我這種長期習慣看英音中字的觀眾很是順耳,呵呵,注意了一下,貝爾的英文對話都儘量簡潔,句式簡單,玉墨的英語則用了許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詞彙,顯得她很有教養,畢竟是在教會學校呆過 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從這一點上說,十三釵具備了國際大片的基本素養。
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評分,毫不意外,虛假的低, 7.6分 。
我說它虛假的低,是因為豆瓣上基本有一個不變的規律,隨意給一星評價的人多半是根本沒看過電影的。豆瓣高分電影多數是國外電影,國內除了少數被禁或者特立獨行的迎合憤青口味的,比如《讓子彈飛》能拿到相對高的分數之外,優秀國產電影一般會被壓低,而垃圾電影還能佔據一定位置。原因是,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好。好的東西,非要說不好。生怕不能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水準。因為宣傳的需要,總有一些槍手專門負責在豆瓣上攻擊別人的電影,追捧自己的作品。
豆瓣的評分對於參考國外電影很有幫助,因為不涉及國內導演,也不會紅了或者毀了自己人,大家都還算公正。牽涉到同類了,就特別不饒人了。雞蛋裡挑骨頭的評論到處都是,各種奇葩。佩服眾網友現在 YY的水準,一篇把大牌導演全數同性戀了一把的評論竟然能博得最多的支持和評價。不由得感慨,現在李毅吧的粉絲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早晨起來看新聞說,角逐最佳外語片的除了《金陵十三釵》之外,還有伊朗電影《分離》。《分離》是我看十三釵之前今年評價最高的電影,很樸素,但是很深刻。把兩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較,不帶民族偏見地看,依然覺得《金陵十三釵》勝算更高。在中國觀眾眼裡,十三釵是不恥的,因為我們的文化還沒薰陶到民眾懂得尊重邊緣群體的人性光輝,大家看到的多數是南京大屠殺,是佟大為代表的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是大片的場面和氣派。就在我那一場,兩三百人幾乎滿座,很多男人都沒有一點肯定十三釵的犧牲,反倒是頻繁大聲譏諷她們的身份。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棒子把人打死,妓女就是妓女,她永遠不會比女學生純潔。
可是,我想借用劇中她們搶廁所之爭時說的一句話:姑奶奶倒要看看你是哪裡比我乾淨。
學會尊重下層人民,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養。因為每天裝扮得光鮮亮麗,人模人樣的,未必背地裡做的勾當就比妓女檯面上的錢色交易更正當。“妓女是婦女最古老的職業。”和那些被包養的女人相比,起碼她們是靠自己謀生。這些人之所以比我們過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為她們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會放逐了。我一直想有個導演把嚴歌苓的長篇《扶桑》拍成電影,那是我認為的她所有作品中最動人最深刻的一部。可惜因為題材敏感,主角是美國華人社區的中國妓女,充斥著第一波華人移民時期的暴力和色情糾紛,估計國內是不會有導演能拍的。國外導演也得要有十足的勇氣,因為這個妓女扶桑,用她女性的包容和愛,讓一個白人男孩愛上了她。後來有一天我認真研究中國神話淵源的時候,發現扶桑這個詞初指地名,傳說中天空有十個太陽,本來每天一個太陽上班,另外九個就歇息在扶桑之上。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嚴歌苓筆下的扶桑,是白人男人和華人男人的港灣,肉體和精神停靠的地方。
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的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醜陋。《金陵十三釵》和《扶桑》,都是嚴歌苓對她們的讚歌。有評論說,奧斯卡大片都關注人性,關注邊緣的人性光輝,老謀子是討好奧斯卡。可是我想說,難得咱們的電影中高揚了平等和尊重的旗幟,為什麼一定要覺得自家人的覺悟就是為了討好那不看見摸不著的西方價值觀呢?我們對自己為什麼不能夠自信點?別人拍的出來《辛德勒名單》《生死朗讀》,我們為什麼不會有自己的《金陵十三釵》。
搞藝術的,請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態來揣度他們。不是所有導演都沖著金錢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個電影就是為了拿奧斯卡。他們想做的,無非就是拍一個好電影。一個首先是自己喜歡的電影,然後是能贏得觀眾喜歡的電影,最後才是評委喜歡的電影。真正的藝術家,不為別人而創作。他的創作,是內心的需要,是藝術的呼喚。
好片不怕被潑髒水,好導演根本就不在乎無道德的詆毀。
PS:原本只是習慣性地,看完電影之後就隨手寫一下個人的想法,從來不指望有人會讀,更沒想到會有如此多的評論。下面的留言每一條我都認真地看了。感謝很多人中肯的批評,我寫文章的時候確實很容易有失偏頗,因為只會考慮自己大腦裡的想法,跟著感覺走,沒有多想這樣寫會給讀的人造成什麼樣的印象。謝謝大家的留言!(16日)
PPS:這兩天親自驗證了豆瓣上的各種詆毀,本來堅持不改原文的,以為大家能寬容一點,理解我這篇文章只是一己之見,並無要左右別人觀點或者強調地域差異的意思,結果還是被揪出來了不饒恕,所以我刪了那句無心之失。對不起!
有人也許又會跳出來說,還不斷的改貼,可見是槍手什麼的。。。我已經不想在意了,我只想做我自己,同樣的,我還是堅信,身正不怕詆毀,因為我不是槍手,也不是什麼電影學院的碩士,大家真的抬舉我了,我只是一個普通學校學英語的。這篇文章首先是發在我個人QQ空間上的,然後才是放到豆瓣上。當我把豆瓣的各種留言給家人好友看時,他們大笑,你收了老謀子多少錢了?我覺得我只能華麗麗地回答:我送了老謀子兩張電影票的收入。
希望大家不要再給我這篇日誌留言了,大家的支持我心領了。讓它被碾過去吧。從平凡中來,回到平凡中去。有批評指正可以豆郵給我。(17日)
解釋幾個大家評論的比較多的內容:
1.很多人說中國人拿過諾貝爾文學獎,我是學英語文學的,你們說的高行健我並不是不知道。因為他拿諾貝爾文學獎時已經不是中國國籍了,是法國籍才拿的,所以我沒將他算做中國本土的諾貝爾獎。他個人的政治遭遇大家都喜歡談論,但是我還是認為評價作家主要看他的作品本身,建議讀完至少一部代表作之後再來說他值不值得被認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中國流亡作家”,文學史上偉大的流亡作家很多,哪個國家都有,但是最終不是靠政治遭遇說話,而是靠作品本身。
2.《金陵十三釵》有很多個版本,很多人說我說它是個中篇有錯,我想說明,我看的是最早的版本,當時還沒有被嚴歌苓修改,是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的。三年前我買了嚴歌苓當時市面有售的所有作品,她是我一直以來最喜愛的華裔作家,不存在詆毀她的動機,但並不意味著我要認可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大家讀過她的全部作品就會發現,其實她很多作品都是在重複說著一樣的東西。我覺得評論一個作家的某一個作品在她所有作品中的地位,你沒有讀完這個作家,是不能隨便下定論的。我是在讀完了她的作品之後,才說十三釵(中篇)只是她作品中的中下等水準。我沒有看過她後來修改的版本。事實上,我們很難說嚴歌苓的修改版沒有受過其它編劇的影響,畢竟修改版是在張藝謀開始改編她的作品之後。PS:我當時說中篇是十幾頁,因為人在外地,手頭沒有書本身,是憑印象說的,確實不嚴謹,在此道歉。感謝某位豆瓣好友指出是90頁。
3.小說和原著的比較問題。文學作品和電影本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各有所長。我們可以喜歡某一種方式,這是因人而異的。我也常常會發現,某些小說比改編的電影優秀,某些電影比改編的小說更好,這都是個人感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可非議。我想說的是,看別人的評論的時候,能不能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來看待個人發表的孰優孰劣的看法。你可以贊同或者反對我的觀點,我也可以贊同反對你的觀點,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4.從大家的留言中,我常常發現很多人以為我盲目追捧張藝謀。《三槍》是個好電影嗎?不是。《活著》是個好電影嗎?是。那麼,張藝謀到底是好導演還是垃圾導演呢?我不認為作品好壞和個人優劣需要進行嚴格的對應。我們可以喜歡作品,不一定要喜歡創作者本人。可以喜歡他的某一部作品,但不代表這種喜歡就要喜歡他的全部作品。同樣地,可以討厭他的某些作品,但不妨礙我們喜歡他的下一部作品。就作品論事比就人論事容易的多。該罵的罵,該贊的贊,不進行人身攻擊。真心不要一棒子打死人,你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不犯錯誤吧?用當前的作品來評價導演的表現,本身就是對導演的尊重。我們都在進步變化中,更何況導演也是人?他要往好裡變還是要往壞裡變,我們說了也不算。但是他的作品,一定是觀眾評價了才算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15300/
《金陵十三釵》,消費處女加消費妓女 2011-12-23
《金陵十三釵》的名字很別致,如果改名為“處女保衛戰”,未免太劇透,因為,整部電影的主線就是這個:在南京大屠殺中,各色人等都努力保護一群女學生免受日軍“蹂躪”,最終,以一群妓女和一個小男孩的慷慨赴難,換得女學生和她們新認的“父親”——白人假神父的得救,處女保衛成功。
女學生們一出場就導致了一堆想保護她們的士兵的戰死,這就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她們那驚恐的小小身體,值得他人用生命捍衛。一個倖存的士兵把她們遺落的一隻皮鞋鄭重歸還,如同完成了一項軍功,在接下來為解救這些女孩免遭強姦而慘死的命運中,他完滿地獻祭了自己的男性英雄氣概。這些女孩很快找到了下一個男性保護者,用“父親”這個強加的稱呼,她們成功地讓一個偶然闖入的白人浪子承擔起了這樣一份責任。
妓女們亮相時被刻意誇張的歡快佻達是不祥的信號,因為這種不合時宜的生命力正適合被一部通俗電影毀滅以提供悲劇感的消費。她們的美屬於被當代想像的上世紀30年代:大紅的唇色,精細修剪的眉形,畫得挑起的眼角,蓬鬆又規整的卷髮,斑斕的絲綢旗袍……她們是活的月份牌美女,由導演借用當代關於“民國”的懷舊傳說而製造,僅憑那被鏡頭時刻仔細勘察的女人味兒就夠撐起整部電影的觀賞價值。她們讓一片慘澹的屠殺背景成了性魅力的遊戲舞臺,白人男主角迷醉了,小男孩不知所措,女學生們偷窺著,暗自豔羨著,又自尊地排斥著——在妓女的襯托下更顯出處女本色。
片中最有能動性的是白人男主角貝爾,和妓女們的領袖玉墨。兩人間以英語過招的性遊戲,強化著他作為“洋人”的優越性,而當這兩人轉入深情傾訴,所喚起的,是對保護女學生之必要性的共識:他有一個小女兒在女學生們的年齡上死去了,而她呢,則是在女學生們的年齡上被強姦,因此失去了前途淪為妓女的。這情節暗示他應該做好這些小女孩的“父親”來彌補人生的缺憾,而她呢,在美麗高傲的外表下,原來理應這樣自慚形穢——失貞是女人價值的拗點,不可不察。
日本人的威逼又一次說明,處女身是所有人都認可的硬通貨。玉墨在妓女中發起了代替女學生去接受強姦的運動,理由是這些女學生受不了強姦、被強姦後會活不下去,而“我們什麼男人都見過”——同是女人,為什麼妓女就可以不在乎被強姦?惟一的原因是她們已經沒有貞操了,所以,強姦就不算什麼傷害。這種千百年來曾解脫過多少強姦罪的蹩腳說辭,因通過女人的嘴說出而被再次正當化。而且,這些因為性汙名而被踐踏到底,連處女的茅廁都不能進的女人,看到了一個在主流道德框架中重塑尊嚴的機會,那就是,身為“婊子”,做件“有情有義”的事給人看看。為了這個機會,她們甘願去死,當道德洗白被視為比生命更重要的時候,在導演的眼裡,這群本來不知亡國恨的女人昇華了。
妓女們以歌舞表演最後展現了一番妖嬈風采,但告別妖嬈開始改成樸素的女學生裝扮時,她們卻是多麼驚喜,甚至想到自己的母親也會高興——為這個贖去墮落之罪的變身,她們深深自我感動著,而女學生怎麼那麼心安理得呢,只是生硬地叫了一聲“姐姐”?她們連這些替死的女人的名字都不問,更沒有阻止過她們這樣做。這些以無能為理由安然領受保護、只送上幾行眼淚的女學生相信這種替換是正當的。或許,這才是整部電影最可怕的地方:它以貞操為界限,離間了婦女的同命與共情。
導演也留下了兩處裂隙,讓貝爾想起“上帝說人生而平等”,讓一個妓女在臨走之前掙扎哀哭“我不是女學生,我不上車”。不過,這兩處設置遠遠不夠扭轉整個情節的脈絡,當消失的妓女們在女學生的想像中重現光華,那哀悼仍在點出,她們是註定的被毀滅者和悲劇角色,因為,她們外向自在的性魅力就源於不貞——所謂“奸近殺”,讓放蕩者在懺悔中死去而靈魂獲救是最老套的腳本。而逃向南京城外的女學生和貝爾,心裡應該唱的是唐僧之歌:“送死你去,黑鍋我來背”。
在日軍侵華的創傷記憶中,婦女被強姦的慘烈總是被凸顯,她們受傷和死亡,而性的羞恥感卻由整個國族承擔——國家、民族、男人,沒有能夠保護屬於它和他們的女人,羞恥莫此為甚。這種無法修復的羞恥感,一直是民族自豪渴望重張時拋不下的包袱,雖然,羞恥也轉為不忘的仇恨,成了強化民族認同的養料之一。然而,控訴和敘述,都只終於日軍強姦那一刻,此後,再不見強姦倖存者的故事,仿佛,被強姦就是她們的社會生命的終結。其實,這終結就是另一面令人憎惡的真相的開始,那就是,當年被日軍強姦過的女人們,在被當做舉國控訴素材的同時,卻因“失貞”而從社區開始承受著國人自己的歧視,而這一面真相在過去多半個世紀中極少能被說出來,更遑論被整個國家承認和檢討。這種對倖存者之聲的極度壓迫,與對性暴行的極度羞恥,正是一體兩面。在這種語境下看《金陵十三釵》,可見它其實是又一次試圖從民族羞恥中自救的努力,通過以無盡悲憤的口吻將這種羞恥放大演繹作為洗禮,以及通過證明國家、民族和男人已經盡到了拯救“好女人”的責任;也是又一次壓迫——通過把受害者刻劃成一群“自願”的壞女人。總之,女人又象徵性地治療了一番無法癒合的民族自尊心,而且,通過通俗大片的操作,還提供了一次讓觀眾圍觀暴力、消費性受害者驚懼哀惋之美的機會。
回應
神經病
問題是歷史藍本裡確實有這一出啊。
妓女和女學生是互救吧,之前日軍第一次入侵教堂的時候 妓女們也沒出來保護女學生啊, 後來才慢慢轉化的
這部片子講得明明就是風骨、義氣以及有黑暗面更有光明面的人性~~~你們TMD是不是就只看見妓女、處女、失貞這些東西了,想著什麼就只能看見什麼啊,艸你大爺的
風個屁骨
某些人心中只有屁股,所以只看到了屁股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26837/
杜蘭朵
台灣2度錯失接掌杜蘭朵舞台 2010-03-30 旺報 特約記者符立中
在沒有把KUSO、顛覆當作「創意」,把拼貼、剽竊誤認「創作」之前;台灣曾經有兩次接掌國際《杜蘭朵》的機會……
這兩次機會分別是,指揮家卡拉揚在看過《山中傳奇》後邀請當年名列「世界五大導演」的胡金銓,到北京天壇實地拍攝《杜蘭朵》電影;可惜後來因為大師驟逝作罷。第二次是林懷民在奧地利導演歌劇《羅生門》成功,佛羅倫斯劇院Teatro Comunale Florence請他以華人之眼製作《杜蘭朵》70周年慶祝版,可惜雲門當時因奧援無著而推辭、改找張藝謀。當年創作居於優勢的台灣既然喪失先機,也就註定今天台灣要鉅資引進《杜蘭朵》的命運。這幾天《杜蘭朵》的話題方興未艾,「賭爛」之說四起,卻拋卻不了廉價煽惑的激情;在文化創意產業高唱入雲之際,可藉此探討台灣因對《杜蘭朵》失之交臂,導致今天文創產業落後的歷程。
「張藝謀企業」從無到有
……………
有人說去看《杜》是去看張藝謀的名氣,這忽略了其製作《杜蘭朵》也是從無到有。從電影轉換到舞台、從《杜蘭朵》到京奧開幕、到中共60周年晚會,以至「印象系列」……張藝謀真正建立起他的企業王國。你可以質疑他的藝術品味仍有力有未迨,卻不能地質疑「經典藝術」本身。
……………
勿使台灣自絕於國際藝術
把《杜蘭朵》和「張藝謀」畫上等號的人,基本上,是抬舉了張藝謀。《杜蘭朵》歷來傑出製作不少,名歌手甚於名指揮,名指揮又凌駕於名導演;張藝謀既不是其中最有名的、更不是最傑出的。筆者在北京中央歌劇院來台和《秦始皇》在大都會上演時,率先(且可能是「台灣唯一」)給予劣評,可是今天批判台中《杜蘭朵》的,幾乎皆從「非我台灣其心必異」出發,以粗糙的政治桎梏強加於擁有普世價值的「經典藝術」之上;這種思維長久以往,只有使「台灣」自絕於「國際」。
從北京太廟版開始,張藝謀開啟了規模企業。這其中不斷的自我重複、美學依歸缺乏統一及市場托辣斯固然不乏值得檢驗之處,但一筆抹煞建構「經典藝術」的「美感技術」,卻使這次台中政府的美意大打折扣。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從這次張藝謀擅長的「美感技術」(即使美感有品味高下之分)學習到如何從技術層面建構出「經典藝術」、且這門「經典藝術」在這次演出中完成度多少;而只一味地拿放大鏡誇大「杜蘭朵造型像妖女」或「國營事業補助三百萬」這種問題,那麼,台灣永遠只能不斷地複製洪通這類素人畫家或民俗技藝者,無法培養出張大千或卡拉絲。
就古典音樂這門具有「國際普世價值」的「經典藝術」而言,台灣現今充斥著孫仲瑜是鋼琴家、瞎子摸象式的政治音樂劇創作、挖東牆補西牆式的樂評訪問、樂評人仲介十數年無國際邀約鋼琴教師來台並進行造神運動……等種種光怪陸離怪象;把我們推離國際歌劇舞台的並不是張藝謀,而是「保羅帕茲成為歌劇生力軍」、「來自中國的歌劇杜蘭朵」、「台灣人不適合聲樂」……這種種莫名其妙還大行其道的「民智未開」式邏輯。在民智未開的國度,寂寞的不僅是先知,也包括誠實。
看藝術盛宴 不要噴政治口水2010-04-04 中國時報社論
台中市主辦類似的藝文活動不是第一次,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二○○五年在台中的演唱會是他過世前最後的公開演出,這個紀錄已經不可能被打破;盲眼美聲天王波伽俐二○○八年台中演唱時,高鐵還特別加開南北向的晚班列車,為的就是輸運特別到台中看表演的南北樂迷。當時這些大型的表演活動似乎並沒有引發太多爭議,各界普遍視之為難得的藝術盛宴,也鮮有網友覺得台中市政府「只會辦活動,荒弛政務」,不像張藝謀的《杜蘭朵公主》,事前引發綠營政治人物的各種批判,事後拿放大鏡仔細盤查整個活動的細節,不得不令人聯想,這是不是跟張藝謀是大陸的導演、《杜蘭朵公主》由北京鳥巢的班底演出,有很大的關係。
對某些政治人物或者對政治操作情有獨鍾的人來說,如果表演舞台上演出的是西方人、表演天價是給老外巨星賺去的,那就無妨,但如果是來自大陸的表演,那就一定要杯葛到底,不知道這些人士的邏輯是不是如此呢!究竟鳥巢版《杜蘭朵公主》的藝術價值如何,其實已有一定的公論,這次來台灣演出,近千人的演員中,台體學生參與其中,重要角色宣旨官也是由台灣演員擔綱;必須非常平實地說,這種等級與規模的演出,不但對台灣觀眾來說是宴饗,對藝術工作者、特別是對有機會參與這樣演出的學生和演員們來說,真的是非常難得的觀摩與磨練機會。
……………
台灣有幸,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條件,人們也有一定程度的藝術欣賞能力,因此才有機會可以就近欣賞到這麼多、這麼棒的表演……………
留言(楨:吸獨反中者怎能不噴政治)
別笑死人啦 中國有所謂的藝術嗎 中國的藝術都是為共產黨服侍 為一黨專政做宣傳 劉家昌唱自己的作品都要改歌詞 這樣還不夠政治嗎 別人可是政治得要死 中時社論卻自以為超然要人別噴政治口水 對中國特別寬容不政治 對台灣可政治得要死 還故意提什麼老外 試問哪個外國要併吞你 哪個外國有飛彈對準你
張藝謀的作品,不管是印象系列,或杜蘭朵都是以大取勝,用極度的聲光活生生侵犯觀眾的感官,如果這也叫藝術,那麼一個10萬人的軍樂隊更是藝術的巔峰了。還有,不要忘了,張藝謀是一個替極權暴政塗脂抹粉的化妝師,稱他為藝術家是對所有有風骨的藝術家的侮辱。
日月潭太魯閣不做張藝謀印象系列的加盟店【聯合報社論2010.03.30(楨:誰求誰?各地廸士尼/影城...呢)
張藝謀來台中執導歌劇「杜蘭朵公主」,順便一遊日月潭,立刻引發是否正籌辦「印象.日月潭」的話題。這不是新鮮事,據傳花蓮縣政府也找上張藝謀,打算催生「印象.太魯閣」。
張藝謀的「印象系列」近年來紅遍中國大陸,不少觀光客遊桂林必看「印象.劉三姐」,遊杭州必看「印象.西湖」。「印象」的聲光表演氣勢滂沛,確實成為推廣旅遊的一大賣點。日月潭、太魯閣要不要成為「加盟店」?
這個議題有兩個層次。第一,日月潭、太魯閣究竟要不要一台「大型山水實景劇」?連張藝謀都說:「日月潭這麼美,真的不需要任何表演來加分了!」第二,如果要,是否要加入張藝謀的「印象系列」?日月潭和太魯閣作為台灣的代表性風景,也許需要多一點在地化觀點,才能詮釋其獨特的「印象」。
本來,藝術無國界。台灣現在不少公共空間出現國際大師的裝置藝術,法國人自豪的羅浮宮前矗立透明金字塔造型的貝聿銘作品,而「杜蘭朵公主」劇中的人物可以穿上中式戲服表演,台灣音樂家許常惠更是多少年前就為「白蛇傳」創作出中文歌詞、西式唱腔的歌劇。這不但是國際化之必然,也是文化上時髦的「全球在地化」趨勢使然。所以,日月潭和太魯閣,若要打造出不管什麼流派的「印象」,本來也都不足為怪。
但話說回來,就像政府打算以玉山作為台灣的標幟,日月潭和太魯閣也絕對有資格擔當這樣的「台灣地標」功能。那麼,如果打算投入公共資源,為日月潭和太魯閣塑造「印象」以向外推銷台灣,則恐怕多少要能呈現出一點「台味」。這是非常淺顯的「要有在地化特色,才能駐足全球化潮流」的道理。就像張藝謀是受到全球各影展認可的國際級導演,但他的作品越引起矚目,越凸顯出濃烈的「中國風」,即使執導西方的「杜蘭朵公主」也要塗抹上大紅大金的中國情調,同樣呼應了「立足在地,進軍全球」的邏輯。
這種異色的中國風情已經為「張氏美學」塑造了刻板印象,直如張藝謀的個人簽名;但這也正是,如果將日月潭和太魯閣的旅遊景觀加上了「張氏簽名」,可能令人覺得「味道不對」之處。文化的發展和表現如水到渠成,不能強勢掩蓋,也不能勉強引導。台灣文化根源於、也包含著中華文化的要素,不能否認;但台灣風韻,畢竟與張藝謀的大紅大金情調不是同一種「味道」,也不能否認。
當今中國予世人的「印象」,大國強權,數大為美,完全就是張藝謀開鑿漓江山水強勢造景,或指揮北京奧運開幕式集體排練,所呈現出的那種氣象,舉國家之力支撐出驚人聲勢,而看在世人眼中亦有仁智評價。相對來說,台灣的強項是精緻的人文之美,是個別的小市民迸發創意的活力生機,是夜市攤販自行闖出名聲的小吃文化(而非滿漢全席大餐),是日月潭五星級旅館之傍也有平價特色民宿的那種風景……。這些文化特色是在兩岸各自的社會體制之下所孕育出來的,從當年的交集漸漸走出個別的路。也因此,在中國大陸已出現張藝謀的五個「印象」作品之後,令人很難想像日月潭和太魯閣可能成為「印象之六」、「印象之七」的「加盟店」。
「藝術無國界」令人嚮往,但反過來說,以官方立場向外推銷台灣特色時,不免對「台灣特有種」多偏愛一點。尤其當涉及台灣的「印象」,不論是地理景觀或文化形象,總有鄉土情感貫穿其間。林語堂說,「愛國不就是對小時候吃過的好東西的一種眷戀?」日月潭和太魯閣的風景未必稱得上舉世極致,但因為蘊藏在很多台灣人民從小就親近、愛戀過的記憶中,所以格外需要留存住這樣的「印象」。這樣的任務,需要格外的美學高度加上情感深度來擔當。
《印象·劉三姐》(在廣西省陽朔)
《印象·麗江》(在雲南省)
《印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
《印象·海南島》
《印象·普陀》
「印象‧張藝謀」 城市行銷利基?【聯合報記者林琮盛 2010.03.29
大陸的「印象」系列早已和「張藝謀」劃上等號。幾個大陸城市為了力推城市行銷,紛紛捧著大筆現金,找上張藝謀,無非希望透過「印象」,為該城市烙下美麗的「影像」。但並非所有「印象」都叫好又叫座,批評者也不在少數。
從○四年三月的「印象.劉三姐」後,張藝謀執導下的「印象」系列已衍生出「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及今年誕生的「印象.大紅袍」等五個各具獨特魅力的山水實景大戲。
城市善用獨特魅力資源,可以讓文化產業壯大。從劉三姐到西湖系列,張藝謀搭築的旅遊和文化「聯姻」,讓每場「印象」在讚嘆聲中落幕。但從去年的「印象.海南島」起,「印象」似乎開始顯露疲態。
新華社報導,投資近人民幣兩億元的「印象.海南島」,去年四月在海口市公演的時候,雖然以高科技效果吸引目光,但短暫的絢麗之後,卻是落寞。不少記者觀賞後,大多有一個共識:缺乏藝術內涵,缺少海南本土文化。
一年來,能容納一千五名觀眾的海膽劇場,只塞滿三分之一,連前往海南島旅遊的觀光團遊客,只有一成的遊客願意觀看「印象.海南島」。
對印象系列,湖南省臨湘市副市長姜宗福曾砲轟「印象」只有三招:超大規模的投資、超龐大的演出陣容;光與影的盛宴,強烈的視覺衝擊,之後,宛若繁華落盡;票價奇高,回扣也高,導遊司機,喜上眉梢。
姜宗福說,這三招用一次可能奏效,用多了必露敗相。
事實上,「印象」系列早已開始賠錢。但賠錢的不會是張藝謀,而是當地政府,或旅遊開發商。
印象.日月潭 張藝謀:環保優先【聯合報記者紀文禮 2010.03.30
大陸知名導演張藝謀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及南投縣長李朝卿邀請,昨天搭船暢遊日月潭。被問到是否為籌辦「印象.日月潭」勘景?他表示可以規畫,但應以保護環境優先。
全程陪同張、郭遊湖的李朝卿與立委林明溱則指出,郭董是南投女婿,張藝謀的「印象.日月潭」大型山水實景劇,如果能夠成真,必定能帶動日月潭夜間觀光活動,但這麼大型的表演及展場,需要龐大的資金,相信郭董會幫忙促成,也期待中央相關單位全力支持協助。
“印象”的看點在于不重復
記者:其實在奧運之前,海南這個項目已經開始醞釀了?
張藝謀:奧運期間,兩位導演跟著我進了奧運核心創意小組,他們是我最依賴的人,這個小組不超過10人,也有海外藝術家。從最小的細節到點火,我們事無巨細地日夜在一起討論,所有的藝術方面的東西都來自創意小組,但當創意決定之後,他們不需要跟進實施創意。那時候他們有時間會來海南,但還是以奧運會的工作為主。
記者:印象係列還要繼續,已經有很多地方有合作的意向?還是會像這次一樣,兩年磨一劍嗎?
張藝謀:下面會在武夷山和普陀山繼續做,我們這個團隊的工作方式很獨特,不能快,因為最重要的還是節目,市場需求看節目,節目不好,市場也就完蛋,二人轉舞臺之所以火,就是因為他節目好看,對我們來說,保持完全不同的風格樣式最重要。這樣的演出,一年之內絕對完不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9-04/13/content_11175537.htm
張藝謀面對質疑給“印象”算賬:絶對沒賠2010年03月30日 法制晚報
昨晚(29日),《印象•大紅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在演出前幾個小時,擔任該實景劇總導演的張藝謀特意從台灣《圖蘭朵》的演出現場趕到武夷山,為《印象•大紅袍》的首次公演宣傳造勢。
張藝謀的“印象”系列實景劇自開拍以來就備受各界的質疑,地方政府高昂的投資是否能夠換來同等的經濟效益,成為大家質疑的焦點。對於種種疑問,“印象”系列的總導演張藝謀為大家算了一筆賬,用數字反擊了網上風行的“印象”系列賠錢說。
張藝謀透露,“印象”系列前四個實景劇《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目前都處於盈利的狀態。前兩個劇盈利已經達一億七千多萬,後兩部劇演出時間還比較短,但盈利也沒有問題。
張藝謀告訴記者,票房盈利還並非印象系列的真正意義:“印象系列更大的意義在於帶熱當地旅遊産業,間接拉動當地經濟,所以說印象系列是性價比很高的演出。”
印象系列演出票房收入
演出 投資 票房收入 凈利潤
《印象•劉三姐》 1億多 超過2.6億元 1億多元
《印象•麗江》 8700萬元 超過1.5億元 7300萬元
《印象•西湖》 1億元 7000萬元(截至2009年)預計今年收回成本
《印象•海南島》 1.8億元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entothers/sinacn/20100330/04211304881.html
《印象-海南島》--依然“波濤洶湧”2009-04-21 搜狐娛樂
4月12日,由張藝謀團隊執導的第四部印象作品《印象-海南島》在海口西海岸的印象劇場內正式公演,印象作品陣營又填新兵。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等主創人員都對這部作品打出了高分,而從這一段觀眾的普遍反饋來看,也印證了編導們並不是在誇口。
……………
被譽為地產思想家的馮侖在他的〈野蠻生長〉一書中曾提到過時間與投資的有趣關係,並列舉了在海灘上曬太陽的例子,他認為時間既是資本,又是消費品,現代人總在拿自己有限的時間作為資本去生產,那麼相對自身可以被消費的時間也就被減少了。“去年今日此門中”,可一年後,“桃花依舊笑春風”,這樣的人生當然是遺憾的。不同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所呈現的原生態,也不同於〈印象西湖〉中所詮釋的千年一愛,《印象-海南島》乾脆的玩了一把現代的大海。那是浪漫與夢幻交織的大海,更是都市中人嚮往的大海,類似“手機幻聽症”和睡眠障礙這類都市流行病,都在演出中有所體現,這讓《印象-海南島》有了深刻的人文關懷的意味。全劇數次“我在大海邊”的納喊,像是號召人們擺脫都市困擾和交流禁忌的集結號:只有在大海邊,你才能看到這麼亮麗的青春!才能這麼自由自在的呼吸!才能這麼放鬆愜意的奔跑!只有在大海邊,你才會尋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場景依然浩大,視覺效果依然震撼,色彩依然絢麗,甚至連“波濤”也依然洶湧 …這些老謀子作品中慣有的特色依然都在,但其精準的現代人文訴求,與酣暢盡興的演繹方式,都在顯示著張藝謀印象團隊全新的藝術探求。儘管有的媒體又開始宣揚“老謀子舊瓶新酒”的言論,但對於直觀的舞臺表達手段,就好比是一層纖薄透影的窗戶紙,樂於捅破它並去感悟它後面的深層含義,你會發現你能得到更多。這一點,無論對於創作者、媒體乃至觀眾來說,都適用。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504/2009/04/21/2385s2490826.htm
倫敦奧運開幕式
艾未未狠批奧運會和張藝謀 2008-9-21 加拿大新聞商業網(楨:艾哎叫之政治性評論,不了張式影音美學!詳參【圖博館】:北京奧運 中共為何反維權 )
藝術家艾未未拒絕出席開幕式,拒絕出現在他參與設計的“鳥巢”之中,並以與奧運會有關聯而感到恥辱。
對北京奧運會,他說:“這次的奧運會是最政治化的奧運會。一個極權國家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但是唯獨不能激起全民的真正的歡樂。”
對于張藝謀,他說:“他就是一個投機者,一個完全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懂得什麽叫是非,什麽叫最基本的藝術職業工作者對藝術的尊重,和對人的基本品質、倫理道德的尊重。他崇尚權力,做著一些令人作嘔的事情。”
對于開幕式,他說:“這是一個經典的僞傳統文化廢品回收站;一個褻瀆自由精神、虛情假意的視覺垃圾場;趣味低級的資訊污染;帝王意識借屍還魂的雜耍;終極版的集權文化的樣板;精神淪陷的百科全書。”
http://newnews.ca/?action-viewnews-itemid-9314
藝術是為挑起思想偏見?2011-11-30 旺報 刁卿蕙(旅美時事畫評家)(楨:難得敢批艾未未!)
某男子在汽車旅館,為其不到10歲的一雙兒女,拍下一系列「情境裸露」照片,放上部落格供人欣賞。被檢舉後,該男子揚言「要和假道學對抗」。以學術為名,曾發布人獸交照片,引發爭議的「性別學」教授何春蕤回應道:「令幼兒表演成人親暱行為,是為凸顯單純和性之間的衝突感,畢竟『藝術作品就是要挑起人們思想裡的偏見』。」
於此同時,為聲援大陸維權藝術家艾未未,某台灣教授將艾遭爭議的「一虎八奶」四照放上臉書,不到兩天,「臉書便將這些帖子刪去並給予警告」。於是該教授投書謂:「此舉很大程度上正坐實了中共對艾未未裸體照片的『淫穢』指控」。
色情或藝術向來無定論,可確定的是艾未未這組舊照,再藉「正義」的國際媒體及標榜藝術至上的文化人士傳播翻新。然而,箝制自由的中共又因誣藝術為色情,再添反人權惡例。
艾未未及其同情者似乎仍活在1866年庫貝爾《世界的根源》裡,以為西方先進國家的社會大眾自此已對裸露尺度達成了共識;中共少見多怪,足見智識未開,人權落後。他們顯然不知10月中,美國的臉書將一乳癌公益團體的帳戶關閉,只因其所展示的人體彩繪照片中隱約可辨識乳癌生還者的乳頭。
2008年8月,澳洲總理陸克文怒斥某藝術雜誌以一名11歲女童的裸照為封面,並威脅斷絕援助該雜誌,一時輿論譁然,全國陷入兩極叫罵。1980年代以《Love Hotels》(愛情旅館)情色照片起家的攝影師荒木經惟,其作風至今仍令日本政府頭疼。自稱是神的荒木說,「我一離開母親子宮,就開始紀錄她的性。」荒木一反早期的西方裸體攝影家所講究的古典優雅取鏡,其作品不避諱予觀者猥褻與骯髒的聯想。經前衛藝評家以理論附會,「骯髒」二字所帶來的反差,遂成了其運作「反抗」的藝術手段了。
「藝術作品就是要挑起人們思想裡的偏見」,拾西方可議理論之牙慧,人類最低層的性幻想,無論是戀童、人獸、雜交等,童叟皆知的粗暴淺俗,均可藉各式手法正當化與公開展示了。
但凡藉「藝術家」之眼窺視了渲染誇大的畫面後,還是無法看見「愛與美的敬意與純潔」者,才是病態與思想齷齪。由是,為標榜思想先進,寬容異議,維護創作自由,大家就禁聲欣賞裸兒趴在八爪椅上,就一起來廣傳一虎八奶照吧!脫離現實的藝術,不論裝的多激進前衛,最終還是會枯萎的,難怪三本書的結語,都在感慨這類藝術的式微。
古老帝國的創意巧思【聯合晚報社論 2012.07.29
倫敦奧運的開幕式,給人驚嘆號連連,其訊息很清楚,創意不見得要花大錢。英國以不到京奧三分之一的經費(楨:倫敦奧運史上最貴!),把倫敦打造成展示英國文化特色的國家劇場,也凸顯把文化創意當產業來經營的成功範例。
英國人雖然一向給人拘謹、木訥、甚至保守的形象,可英國人自有一套幽默邏輯。京奧若是雄壯傲人開場,那倫敦奧運便是以輕鬆幽默感性登場。
回應
這篇社論的感想是,反正是外國月亮比較遠,先射箭再畫靶....。英國沒錢是事實,就算有京奧的經費我也很懷欵會有京奧的水準,文化深度有差,難怪之前美國政客很不客氣批評。
為什麼我看起來像是小丑舞台戲,沒啥經過大腦創意的內容,找ㄧ些過氣藝人主題來做發揮,卻被主編吹捧成這個樣子?
看不到十分鐘就想睡,奧運史上沒見過那麼爛的開幕式,還真驚嘆!?
爛到爆的開場 一堆喪屍從地下跑出來﹐整場都是像煙霧彌漫的地獄﹐再來放一大堆病床在場中﹐老不死面無表情的出現,想起早代賣鴉片起家的爛國。還有些小丑在讚﹗
有創意?我怎麽一點都看不到哦,用替身,如果按照4年前對北京的標準,是假的哦,欺騙大眾哦,當時北京不過用電腦視頻合成煙花,就被台灣媒體噴哦,現在一個大活人,假冒從空中跳下,怎麽沒人說話啊,整整一個騙局,女王沒上飛機,没跳傘,007也是,倫敦就是用這種創意來糊弄大家嗎?
英國人也不是沒有大花費過。去檢索一下當年大英帝國為維多利亞女皇祝壽時列艦式的照片,何等的排場,爲何今日變得如此小家子氣?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沒錢了,與聰不聰明無關。
主筆可別自欺欺人 把一場乏味無聊 與我們半個地球隔格不入的倫敦奧運開幕 說得五光十色 如果台灣主辦奧運也走英國這種省錢~自閉~自賞~自樂~模式.大佈景演出全民客廳即工廠 加工出口區 河川土地戴奧辛污染. 然後轉場景 孫悟空率群猴吊鋼絲裝翅膀亂亂飛 歌仔戲空鏘空鏘殺大刀 三太子伊伊呀呀扭臀秀 布袋戲乒乒乓乓吐劍光 原住民嗚拉拉歌舞秀 再加一個老番癲替身跳傘秀 !我看西洋人一定看到滿頭黑雲 霧煞煞 然後罵到脫痔 !!
我實在看不出這些gimmicks有啥了不起的創意。女王以一國之尊又屆耄耋之齡 還來跨刀折騰 跟大眾文化的戲子相提並論 若在美國,那是渾樸自然。但在英國這個"去古未遠",其國人之自我了解中還沒脫盡帝國習氣,階級區隔仍然嚴重的國家,則顯得矯揉造作。
(楨:歐美及其奴的後現代瑣碎無聊之創意,連放個屁也香呢?!詳參【圖博館】:《創意心理學》賴聲川的創意學《創意市集》《數位內容》 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 《文化很好賺》 《瞧這些英國佬》 《英語帝國》)反北京奧運 北京奧運 《奧林匹克的誕生》 台灣奧運症瘊群 高雄世運症瘊群 老共學聰明了 老共真學聰明了 三色旗的陰謀 賴皮黨 )
倫敦奧運的文化洗禮 2012-07-30 中時 趙哲聖(開南傳播系助理教授)
比起上一屆北京奧運所營造的大國崛起氣勢美感,英國展現了另一種「時間與空間印記」,及「符號與空間經濟」的訴說及發揮。如同知名社會學者拉許Scott Lash所分析,組織化的資本主義,這些符號分為兩種方式侵入我們的感官。一為認知內容為主,後工業化與資訊化的商品氾濫(英國國旗附身的各類商品);另一種則為美感內容的後現代商品,例如流行音樂、電影、運動等符號湧現,如同此次開幕儀式的呈現。
相關新聞
英倫的驕傲與自省【聯合報 林以君 2012.07.29
回應
既然自省,別忘了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有段,靠鴉片賺大錢的年代
倫敦不想比京奧【聯合報黑白集 2012.07.29
接在北京之後舉辦奧運,倫敦不免要承受被相提並論的壓力,策劃開幕式的導演丹尼鮑伊一開始就拋棄和中國比宏大、比排場的想法,實屬明智。就如首相卡麥隆駁斥羅姆尼的唱衰時所說的,這不是一場「國營」的運動賽事,這是「民營」的奧運會,也是意在清洗人們的京奧印象。
回應
那個倫敦奧運開幕式的表演, 說到底不過也是白人文化中心, 請問美洲紅人、非洲黑人就一定喜歡嗎?
我闻到了一股很浓的酸腐味/葡萄酸味。
倫敦奧運開幕典禮確實是很遜,但與北京奧運花那麼多錢搞蚊子館相比,倫敦的務實做法還是比較好(楨:京奧前後館費之效益比皆優於它國!另參本館:蚊子館再啟)
规模和档次与北京奥运会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已经有许多运动员抱怨比赛设施不能令人满意.
開幕式乏味!boring !!
卡麥隆應心知肚明: 憑英國人現有的懶散習性,就算有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兩倍經費,也根本演不出類似「兩千響鼓 劃一齊鳴」的震撼場面。所以,僅說英國對舉辦理應宏大的國際盛宴,已「心有餘,而力不足」;算是客氣的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