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维基百科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爵士,KBE(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希區考克在英國拍攝了大批默片和有聲片,之後,他前往好萊塢謀求發展,並與1956年加入美國國籍,並保留了英國國籍。
美國電影學會評選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在100片百年來最偉大的驚悚片名單中,希區考克主導了最多的9部電影(《驚魂記》、《北西北》、《鳥》、《後窗》、《迷魂記》、《火車怪客》、《美人計》、《電話情殺案》、《蝴蝶夢》),在前7名囊括了3部作品,包括第一名影片在內。
美國電影學會所公布的AFI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上,希區考克亦入選了4部作品(《迷魂記》、《驚魂記》、《後窗》、《西北偏北》)。在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名單上,入選了3部作品(《迷魂記》、《捉賊記》、《美人計》)。
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希區考克共拍攝了超過五十部電影,他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
傳記
希區考克1899年8月13日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天主教家庭,是家中第二個兒子。1956年入籍美國,1980年4月29日歿於美國洛杉磯。
因其對電影的貢獻,而於1980年新年被伊莉莎白二世授阬KBE勳銜,成為爵士。雖然他在1956年獲得美國國籍,但仍有資格使用爵士稱號,因為他保留了他的英國國籍。希區考克在受封四個月之後的4月29日去世,沒有來得及參加女王正式的封爵儀式。
希區考克由於腎功能衰竭在洛杉磯家中去世,享年80歲,他的妻子和女兒在他臨終時陪伴在身邊。
希區考克專擅拍攝驚悚懸疑片,素有「緊張大師」〔或「懸念大師」〕之稱,不但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也有深刻的影響。1967年獲頒艾文索伯紀念獎。
清白的中產階級男士
希區考克擅用清白的中產階級男士無端捲入國防、間諜、謀殺等事件闡述他一貫的道德辯證立場。在其傑作之一《西北偏北》,Cary Grant 原本只是一位多金的生意人,卻因為招了一下手,自己就被兩位穿西裝的男人綁架架走。注意這一位角色依然擔憂他母親的這行為,彷彿在他遇見金髮女郎 Eva Marie Saint 之前他從未有過男女感情生活,完全被勢力龐大的家族佔住大半時間。
金髮女郎
希區考克對金髮女郎情有獨鍾,特別是自從他採用彩色底片拍片之後,他採用的女演員都是金髮女郎。
格雷斯•凱利(Grace Kelly):《電話情殺案》、《捉賊記》、《後窗》
金•露華(Kim Novak) :《迷魂記》
愛娃•瑪麗•森特(Eva Marie Saint):《西北偏北》
黛碧•海倫(Tippi Hedren):《鳥》、《豔賊》
桃樂絲•黛 (Doris Day) :《擒凶記》
麥高芬
麥高芬(MacGuffin,也稱麥胡言)是希區考克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一些在劇情中有很大重要性,卻子虛烏有的東西。根據1966年出版的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對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的經典訪談錄,希區考克親自解釋:「在英國(英格蘭)的一列火車上面,兩位旅客互相交談。
其中一位問:『對不起,先生,請問在您頭上的奇怪包包是什麼東西?』
『喔,這個呀,這是一個麥高芬。』
『有甚麼作用的呢?』
『是用作設陷阱補抓一些蘇格蘭高原的獅子。』
『啊??但是蘇格蘭高原沒有獅子呀!』
『喔,那就沒有麥高芬了。』
所以你看,一個麥高芬即什麼都不是。」[1]
蒙太奇
希區考克後期最成熟的影片幾乎都使用蒙太奇剪輯風格,例如《西北偏北》、《驚魂記》、《鳥》。
蒙太奇剪輯風格就是運用一連串短時間的鏡頭(通常都是特寫鏡頭)快速剪輯起來,製造視覺上凌亂及心理上緊張的感覺。
《西北偏北》:Cary Grant 單獨一人被誘騙到廣闊的玉米田,從高空臨下拍攝的鏡頭中,公車從遠處緩緩駛來,下車的男主角在畫面中只是一個小點,顯的渺小與徬徨,接著是關於他的鏡頭以及他的主觀鏡頭互相剪輯;再來則是他遭到飛機噴灑農藥攻擊,全部過程被拆解成 Cary Grant 他一人以及飛機的互相剪輯;最後則是 Cary Grant 發現到遠方來了一輛大卡車,他誘使飛機撞上那輛大卡車,將觀點轉移到經過的路人,趁此時大家都不注意的時候 Cary Grant 偷開走另外一人的轎車。此段落不僅是電影語言的經典示範,並已收納進無數本電影教科書中當作範例。
《驚魂記》(浴室謀殺案):Janet Leigh 在浴室內淋浴,整個過程被拆解成浴室內的不同物品並且用不同角度拍攝。例如淋浴用的蓮蓬頭,可以用水平的角度拍攝它,也突然可以用超級仰角的角度讓蓮蓬頭對著攝影機的方向噴水。Janet Leigh 的人體也被選擇性拍攝,不僅製造出她獨自一人渾然忘我的情境,當然也避免過度拍攝裸露的人體導致引起電影檢查的麻煩。突然浴室門被打開,一把刀的特寫出現,然後攝影機從 Janet Leigh 的角度拍攝到防水塑膠布後面的人影,預告接下來的謀殺。整個謀殺過程也被拆解成動刀的動作跟 Janet Leigh 驚嚇吼叫的特寫,最後結束在血水流向出水口的特寫畫面。
《鳥》:一群人躲在餐廳裡面,望著加油站那邊遭到鳥群攻擊的段落。由於汽油不慎流出,餐廳裡面的人順著汽油的流向產生出「餐廳裡面的人」以及「餐廳裡面的人的主觀鏡頭」互相剪輯,最後結束在一不知情男士為了點香菸不慎將流出來的汽油點燃,導致加油站大爆炸的畫面。
影視作品
1976年 《大巧局》Family Plot
1972年《狂凶記》Frenzy
1969年《黃寶石》Topaz
1966年《衝破鐵幕》Torn Curtain
1964年《艷賊》Marnie
1963年《鳥》The Birds
1960年《驚魂記》Psycho
1959年《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8年《迷魂記》Vertigo
1956年《伸冤記》The Wrong Man
1956年《擒凶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5年《怪屍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
1955年《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1954年《後窗》Rear Window
1954年《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
1953年《懺情記》I Confess
1951年《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年《慾海驚魂》Stage Fright
1949年《風流夜合花》Under Capricorn
1948年《奪魂索》Rope
1947年《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
1946年《美人計》Notorious
1945年《意亂情迷》Spellbound
1944年Aventure malgache
1944年《祝您旅途愉快Bon voyage
1944年《救生艇》Lifeboat
1943年《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
1942年《恐怖角》Saboteur
1941年《深閨疑雲》Suspicion
1941年《諜網情深》Mr. & Mrs. Smith
1940年《海外特派員》Foreign Correspondent
1940年《蝴蝶夢》Rebecca
1939年《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
1938年《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1937年《少女》(Young and Innocent)
1936年《Sabotage)
1936年《間諜》(Secret Agent)
1935年《三十九級臺階》(The 39 Steps) 又譯《三十九階》或《國防大機密》
1934年《擒兇記 (1934年)》(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3年《維也納的華爾滋》(Waltzes from Vienna)
1932年《第十七號》(Number Seventeen)
1932年《奇怪富翁》(Rich and Strange)
1931年《The Skin Game》
1930年《Elstree Calling》
1930年《朱諾與佩考克》(Juno and the Paycock)
1930年《瑪麗》(Mary)
1930年《謀殺》(Murder!)
1929年《敲詐》(Blackmail)
1929年《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1929年《男人島的男人》(The Manxman)
1928年《香檳》(Champagne)
1928年《農家婦》(The Farmer's Wife)
1927年《下坡路》(Downhill)
1927年《放浪》(Easy Virtue) 又譯《水性楊花》
1927年《手環》(The Ring)
1926年《房客》(The Lodger)
1926年《山鷹》(The Mountain Eagle)
1926年《歡樂園》(The Pleasure Garden)
1923年《無秘密的丈夫》(Always Tell Your Wife)
1922年《第十三號》(Number 13) 又譯《皮博迪夫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5%BC%97%E5%88%97%C2%B7%E5%B8%8C%E6%B2%BB%E9%96%A3
亞弗烈‧希區考克
亞弗烈‧希區考克是位公認的驚悚電影大師,同時是位精湛地融合情慾、幽默與懸疑的效果大師。他在1919年涉入電影事業,三年後成為助理導演,1925年執導了第一部電影「房客」(Lodger)。「房客」是相當典型的希區考克式佈局,一個無辜的英雄被錯誤地指控犯罪,進而捲入一連串的陰謀事件中。希區考克是以『希區』(Hitch)之名為眾人所周知,在他的電影中他建立了一些特色標記,其一是希區考克常會以一小角色出現在電影中。而其他特色還包括電影中常見的女性髮型特寫畫面,以及取材浴室作為藏匿之處、羅曼蒂克情境與謀殺現場的場景。
希區考克的電影是對於人類心智與其運作方式的複雜探討。他擅長於操控與利用人類最強烈的情緒—恐懼。在希區考克的電影中沒有人是無辜的,每一的人都曾有過錯。
正如同希區考克所指出,所有的好電影是根源於誇大戲劇性的、非常英式特色的情節劇(melodrama)。查爾斯‧狄更斯—一位英格蘭最有名的小說家同時亦是此類手法的大師。狄更斯刻意描述一些平淡無奇的日常事件,卻同時明確地勾勒出不為人所見的生活中的黑暗面,在其間罪惡與不尋常的事件層出不窮。這誇張戲劇化與簡化事件的手法,以及黑暗與光明面的對照界定了情節劇,但同時亦呈現了喜劇性與似夢的人生感觸。
希區考克完全主導著他的電影的發展。在「驚魂記」(Psycho)最有名的淋浴場景中Janet Leigh被殺害,但謀殺的攻擊卻不是對著影片中的受害者而是對著觀眾。希區考克對於精神分析的偏執呈現於他大多數的電影主題,同時主宰著觀眾與劇中的人物的情緒。他的藝術家直覺認定謀殺並非無肇因的,並常以超現實的方式來解答。在「驚魂記」(Psycho)中淋浴/謀殺的場景,被害人垂死地倒臥著的那一幕,希區考克描繪之為被害人躺在「眩目白」的磁磚上、之上是淋浴的蓮蓬頭所形成的光環;因而提醒觀眾聯想起之前的一個畫面--一幅在牆上的天使圖片,在其旁即是一隻標本鳥,而鳥的嘴喙就像是一把兇殘的利刃。在這些線索中,觀眾可以清楚地解讀其所傳達的訊息。
希區考克的理念是,在沒有旁白的輔助下,仍能有效而且簡潔地闡述一個故事即是為「純電影」(pure cinema)。當然在他的影片中,他還是運用了對話與配樂等音效。但他深信電影絕非是『一群人對話的畫面』(pictures of people talking)組合而成,而畫面亦非僅是對話的裝飾背景而已。他相信電影應該是由各組件互補地建構而成,就像是音樂旋律是由音符組合而成一般。
一個著名的法國導演Francois Truffaut總結為何希區考克是如此地獨一無二……「不可忽視地(在希區考克的影片中)愛情場景被拍攝得就像是謀殺場景,而謀殺場景就像是愛情場景……這令我想到在希區考克的影片中對於愛情與死亡是一視同仁的」。
http://www.lib.cgu.edu.tw/exhibition/AHitchcockC.html
天才的陰暗面-緊張大師希區考克 文 / 王廷琿
沒錯!就如同書名這幾個斗大的標題,這本傳記書對主角的「天才」不甚感興趣,畢竟這是眾所皆知的事,而且幾乎蓋棺論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才是本書急於彰顯的!
本書作者Donald Spoto曾經寫過許多大明星的傳記,包括勞倫斯奧利佛、瑪麗蓮夢露、瑪琳黛德麗等。儘管取得資料不易,因為希區考克一向執著於維護其隱私,所以不太可能從家人、扎記(希區考克不寫日記、扎記之類的),或是一些訪談(這些訪談常常前後矛盾)中蒐羅齊全的資料。作者完全展露他箇中高手的能耐,彷彿偵探般地從公共紀錄、地方文件、學校檔案、電影公司存檔及備忘錄,再加上鍥而不捨地訪問希區考克友人、共事過的編劇、演員、同事等,經過縝密的研究、分析、彙整、甚至推斷,完成了這本厚達六、七百頁但希區考克遺族不肯也不能認證的大部頭傳記。
希區考克生於1899年,正好趕上了電影開始的年代,其發展的背景與早期英國電影史息息相關。而他曾經遠赴德國學習拍片,正好碰上德國表現主義新興之時,希區考克從穆瑙等人那裡吸取養分融入自己的電影,也有跡可尋。他後來到美國發展,更見證了好萊塢片廠制度的魅力及威力。亦即從希區考克一個人身上,就可以看到歐美電影史從草創到顛峰的過程,而關於他的論述研究,更可說是汗牛充棟。
這大概是目前為止,最厚的一本導演傳記了,不過它絕對不是最難讀的一本,就像閱讀偵探推理小說一般,讀來充滿抽絲剝繭的快感,從希區考克的童年生活、學生時代、進入英國電影,一路來到美國創造其電影的黃金時期,直到從電影、人生的舞台謝幕為止。如果對希區考克的電影有所涉獵的話,許多印鑄在希區考克電影裡的標記,都可以在本書找到源由;某些常見的對白其實是希區考克當時或過往生活的呈現;為什麼總喜歡用俊男美女的組合?對於美食、美酒愛不釋手造成身軀日益肥胖,不擅社交卻總愛捉弄別人,生性多疑又易受傷害......。一個複雜的影像開始成形,然後逐漸被解構。
如果對希區考克完全沒有興趣的人,這樣厚重的一本書,是不會多瞧一眼的,但只要對希區考克或他的電影有過絲毫留戀,不要猶豫,拿起它,翻開它,絕對有豐富的寶藏等你發覺!只不過書裡的希區考克,究竟是一個終於被揭開面具的巨人,還是創作者重新創造出的假象,恐怕是不容易得到標準答案的。
http://movie.cca.gov.tw/files/15-1000-426,c83-1.php
這女孩 The Girl [2012]
導演: 茱莉安賈洛(楨:茱偏海倫!)
編劇: Gwyneth Hughes Donald Spoto
演員: 席安娜米勒 陶比瓊斯 伊梅達史丹頓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對海倫及希區考克現存團隊成員的廣泛性訪談,這部電影首度正視這位傳奇性導演對他最知名的女明星的迷戀。1962年,希區考克的聲勢正如日中天,創造力也到達頂峰,他選擇了一個不知名的時尚模特兒擔綱演出他最具企圖心的一部電影《鳥》。
但當他成功將海倫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金髮美女後,卻漸漸地迷戀上她,進至夢想得到真實世界裡的她的愛。他的夢想不但失敗,甚至毀掉兩人的事業。
「這女孩」大贏家 英奧斯卡獲8提名【聯合報2013.04.11
本屆英國影藝學院獎電視類入圍名單出爐,描述希區考克對女星提琵海德琳病態迷戀的「這女孩」,獲最佳單集戲劇、男女主角等8項提名,堪稱最大贏家,HBO也將在4月29日晚間8點首播。
兩部關於希區考克的影片—「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和「這女孩」在籌拍之初曾引起「鬧雙包」疑慮,不過後者只是電視電影。然而「驚」片在英國影藝學院電影類(被視為英國奧斯卡)僅女主角海倫米蘭和化妝兩項提名,未若「這女孩」出盡風頭。演提琵、希區考克與其夫人的席安娜米勒、陶比瓊斯、伊美黛史坦頓分別入圍最佳女、男主角與女配角,英國時間5月12日頒獎。
「這女孩」講述希區考克對「鳥」女主角提琵的異樣迷戀,在無法獲得回應後變得病態,最後一手扼殺提琵的演藝事業。
掌握人心黑暗的希區考克 藍祖蔚(楨:藍偏希!另參本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有資格當電影大師的人,通常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有的是才情,有的是怪癖,才不高不足以成就偉大,癖不怪不足以成就狂傲,讀導演的傳記,用心的人都會有收獲的。
1961年的十月,大導演希區考克打算拍攝《鳥(The Birds),四處找演員都找不到適合的明星,就因為希區考克看到了一則減肥飲料的廣告,發現了片中一頭金髮的模特兒,卻談不上任何表演經驗的女星提比.海倫(Tippi Hedren),立刻選中她做主角,而且一簽就是七年合約。
高齡已經七十五歲的提比最近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透露了一段她和希區考克的感恩和感憤史。
感恩的部份是影史上永垂不杇的傳奇。
在《鳥》之前,沒有人知道已經Tippi Hedren是誰,那時,她才剛與第一任丈夫鬧離婚,帶著小女兒到好萊塢闖天下,希區考克不但一手捧紅了她,而且示範出如何捧紅新人的必要招式,那就是鉅細靡遺地為她鋪陳出明星架式,電影的服裝設計師不但要為她打造戲服,連家居服都一視同仁,也就是說從簽約的那一天開始,Tippi Hedren就是徹頭徹尾的明星模樣,幕前幕後,所到之處,都要像明星般亮眼。
接下來,則是要帶她深入電影的核心,Tippi Hedren每天都得參加劇本、服裝和布景的討論會,她要比誰都更了解這個角色的性格,以及導演希望呈現的面向,更重要的是她必需清楚每件服裝或道具都要發揮一定的功能,導演一喊開麥拉時,才知道該如何入戲。
《鳥》片最難演的就是鳥戲,Tippi Hedren必需在閣樓中和真鳥連演五天被鳥攻擊的戲,所有的害怕和驚叫,說栩栩如生是不夠的,因為她是身歷其境完全被鳥包圍的,五天戲拍下來,她整個累癱到痛哭失聲。導演不這樣折磨演員,戲假,情如何真呢?希區考克後來接受媒體訪問時特別誇讚她說「這女孩真是精彩,恐怖的層次全都刻畫出來了。」事實上,Tippi Hedren就因《鳥》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聲勢如日中天。
對於自己一手捧紅的影星,有的導演會視為禁臠,有的導演則視為子弟兵,不管關係是親或疏,感恩圖報是人心之常,但在他們合作第二部戲《豔諜》時,希區考克每天都送她一瓶香檳,分析她的書信,她的休息室還是透明的,緊迫釘人的程度讓人快要窒息了,Tippi Hedren幾乎已經沒有隱私可言了,偏偏那時她又墜入情網,愛上了風流才子Noel Marshall。
Tippi Hedren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希區考克給她的感覺就是要完全控制她,最後攤牌的關鍵在於Tippi Hedren早就安排好抽空要到紐約去領一座獎,機票已經到手了,但是希區考克不肯,說什麼都不肯放人,有人懷疑希區考克在吃她的醋,不願她嫁給Noel Marshall,不過,希區考克怎麼也不承認,更不肯鬆口,氣得Tippi Hedren當場翻臉,要求解約,但是希區考克的回答卻很像守護天使在攔截叛逃的夏娃:「妳不可以解約,妳的小孩還小,妳的父母親都已經老邁了。」Tippi Hedren的女兒就是後來同樣在好萊塢名氣響亮的女星米蘭妮.葛里菲斯(曾經和唐.強生幾度分合,如今則是嫁給了西班牙帥哥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氣極敗壞的Tippi Hedren也脫口回話說:「他們如果看到我這麼不快樂,一定會支持我的決定的!」這時候,希區考克惡狠狠地回了她一句:「那我就要毀了妳。」
果然,成也老希,敗也老希。吵完架後的一年半,希區考克每星期都會遵照合約規定付她六百美元的生活費,一旦有人想要找她拍戲,負責她合約事宜的希區考克一定回答說:「不行呢,她沒空。」從紅遍半邊天的天堂猛然被打入冷宮,那種滋味確實很難受,而那之後,她雖然勉強也爭取到幾部戲約,但是角色平平,又沒有人刻意照顧,最後只能在電視圈中打滾,她的紅星記憶,就只有那短短的兩年。
有人認為這則故事的教訓是:不要得罪恩師,飲水要思源。我看到的卻是希區考克所以驚悚片拍得好,因為他洞悉人性的黑暗面,不論主角是他自己或別人,他都能讓人嚇出一身冷汗,不愧緊張大師。
http://ctfa74.pixnet.net/blog/post/19518542-
《蝴蝶夢》Rebecca
《蝴蝶夢》原名《呂蓓卡》(又譯《麗貝卡》),是達夫妮?杜穆裏埃Daphne du Maurier的成名作,發表于1938年,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並被改編搬上銀幕,由擅長飾演莎士比亞筆下角色的名演員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爵士主演男主角麥克西姆。該片上映以來久盛不衰。
達夫妮?杜穆裏埃在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頗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呂蓓卡的形象,此人于小說開始時即已死去,除在倒敘段落中被間接提到外,從未在書中出現,但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並能通過其忠仆、情夫等繼續控制曼陀麗莊園直至最後將這個莊園燒毀。小說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敘述者身份出現的第一人稱,雖是喜怒哀樂俱全的活人,實際上卻處處起著烘托呂蓓卡的作用,作者這種以“實有”陪襯“虛無”的手法頗爲別致。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過刻畫呂蓓卡那種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與麥克西姆?德溫特的畸形婚姻,對英國上層社會中的享樂至上、爾虞我詐、窮奢極侈、勢利僞善等現象作了生動的揭露。作者還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較成功地渲染了兩種氣氛:一方面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另一方面是陰森壓抑的絕望恐怖。這雙重氣氛互相交疊滲透,加之全書懸念不斷,使本書成爲一部多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小說。但在這部作品中也反映了作者某些不足之處,如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狹窄,若幹描寫景色的段落有點拖遝,且時有重複等。
作者簡介
達夫妮?杜穆裏埃(1907--1989),英國著名女作家,《蝴蝶夢》是她的成名作。 生前曾是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國貴婦勳章。她一生共寫了十七部長篇小說,由于深受十九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爲主要特點的奇特派小說的影響,她的不少作品情節曲折,人物(特別是女主人公)刻畫細膩,而且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這生命論色的感傷主義。
書摘
我確實是愛你的,”我說。“非常非常愛。你弄得我好苦。整個晚上我都在哭,因爲我想大概從此再也見不到你了。”
我說這話的時候,我記得,他笑了,並從餐桌那頭向我伸過手來。“爲此,願上帝保佑你,”他說。“你對我說過,做個三十五歲的神氣女人是你的抱負,到了那一天,我還要跟你提起此時此地的情景。當然,你一定不會相信我的話,但我要說,要是你不會變老多好!”
這時,我已開始感到羞怯,並因爲他笑我而著惱。這麽說來,女人不該向男人作這樣的表白,這類事情,我還得好好學一學。
“好,就這麽定了,行不行?”他一邊說,一邊繼續吃塗果醬的吐司。
“你不再是範?霍珀夫人的伴侶,而是開始和我作伴。你的職責幾乎同以前完全一樣,我也愛讀圖書館新到的書報,也要人在客廳裏擺上鮮花;飯後我也愛玩玩貝西克,也需要有人替我斟茶。唯一的區別在于我不抽塔克索爾牌香煙,而喜歡伊諾公司的産品。另外,你得及時替我准備好我用慣的那種牙膏。”
我用手指彈著桌面,弄不清自己和他是怎麽回事。他是不是在嘲弄我?也許這一切全是開個玩笑?他擡起頭來,看到我臉上焦慮的表情。“對你說來,我大概是個狠心的家夥,對嗎?”他說,“這種求婚方式大概不合你的理想。在你看來,我們應該在音樂院裏談這種事;你手執玫瑰,穿一件雪白的衣裳,遠遠傳來小提琴奏出的華爾茲舞曲。而我呢?我應該在一棵芭蕉樹後狂熱地向你求愛。這樣一來,也許你才覺得自己有了身價。可憐的小寶貝,不害臊嗎?不要緊,我帶你到威尼斯去度蜜月,手挽手去乘岡陀拉遊玩。不過我們不能呆太久,因爲我要帶你看看曼陀麗。”他要帶我看看曼陀麗……突然間,我意識到這一切都是行將發生的真事!我將做他的妻子,我倆將在花園裏並肩散步,信步穿過幽谷小徑,向海濱沙灘走去。我想象著自己如何在早餐之後站在石級上,眺望天色,把面包殘屑向鳥群撒去;接著,我又如何戴上遮陽帽,手持大剪刀,走出屋子去剪專爲室內陳設使用的鮮花。我現在才明白童年時候爲什麽買下那張彩圖明信片。原來,那是一種預兆,是茫茫然之中向未來跨出的一步。
他要帶我看看曼陀麗……我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馳騁開了,眼前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物,一幕又一幕的情景。與此同時,他卻始終只管吃著蜜橘,時而給我遞上一片,看著我吃。我倆將被客人團團圍在中間,他把我介紹給大家:“各位大概還沒見到過我妻子吧。”德溫特夫人。我將成爲德溫特夫人。我反複掂量著這個名字。在 ……
導演: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演員 :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George Fortescu Maximillian 'Maxim' de Winter
瓊?芳登 Joan Fontaine .....The Second Mrs. de Winter
喬治?桑德斯 George Sanders .....Jack Favell
電影概述
《蝴蝶夢》是英國導演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赴美後拍的第一部影片,是他向好萊塢顯示自己獨特才能的見面禮,也是希區柯克的成名代表作,根據達夫妮?杜穆裏埃的同名小說改編。
希西柯克善于制造懸念效果。它那高超的敘述手法,深深地吸引著觀衆,顯示了希區柯克深厚的藝術功底。
在《蝴蝶夢》中,他放棄了慣用的充滿緊張感的驚險樣式和剪輯技巧,著力刻畫人物的相互關系,通過運用移動攝影、小道具、畫外音及反應鏡頭制造神秘的心理效果。整個故事以緩緩的節奏展開,但常常插入奇筆,在場面調度上出其不意,嚇人一跳。例如丹佛斯太太的出場就是這樣處理,她所經過的路線從來不讓人看到,常常不期而至,令人害怕就在這裏,這就是懸念的魅力。影片采用了虛實相結合的方法,而虛寫占了很大的比重。呂蓓卡是一個核心人物,卻始終沒有出場,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出現。影片中的主人公"我"已經相當美了,而傳說呂蓓卡還要美,"我"無法與她相比。但是呂蓓卡究竟美到什麽程度,無從說起,影片就是讓觀衆去思索,去想象。
呂蓓卡雖然死了一年,但"我"卻無時無刻不感到她的存在。雖然處處皆無她,而她又無所不在。觀衆欲見其真面目的願望也就不斷增強。這種似無卻有,似有卻無的神秘感,正是懸念産生的基本條件。試想,這個無影的人控制著一切,她的形象究竟如何?觀衆是迫切想見到的。也許,《蝴蝶夢》的片名也正有這方面的寓意吧。
然而,虛寫畢竟無法充分地達到實感的效果。影片成功地借助了呂蓓卡曾經住過的房子,用過的每一件東西,包括隨處可見的醒目的R字,以及每一個同她打過交道的人。每當談起她時,所喚起的某種感情各異的面部表情,都使我們實實在在地感覺她的存在。陰險的丹佛斯太太是呂蓓卡的化身,從她的影子、笑聲中,觀衆仿佛感到呂蓓卡依然存在和強大。影片就是這樣以虛達到了實的目的。
呂蓓卡與德溫特的夫妻感情究竟怎樣?她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這個懸念是觀衆迫切所要知道的。在揭示這個影片的核心問題時,希區柯克運用巧妙的不露痕迹的手法把觀衆"欺騙"了。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我"以及觀衆,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呂蓓卡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妻子,德溫特無時不在懷念著她;但當知道呂蓓卡是個"放蕩女人"的真相後,都無不爲之"震驚"。而再回過去想一想情節發展又是絲絲入扣,合情合理,這正是"懸念大師"的特長。
影片基本上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術方法。借"我"的耳朵來聽的,鏡頭多取自"我"的視點,使觀衆有身臨其境之感。
《蝴蝶夢》榮獲了194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兩項獎,但希區柯克本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褒揚。他在好萊塢從影40載,一直沒當選過最佳導演,而僅僅只的提名。希區柯克不僅是個導演,而且也有著"出鏡"的嗜好,他常常在自己的片中扮演一些小角色。
本片,呂蓓卡與表兄在打公用電話時,亭子旁邊站著一個又矮又胖的男子,此人就是導演希區柯克。
影片導演及大部分演員都是英國人,且故事以二十世紀初英國的莊園爲舞臺,因此影片充滿濃厚的英國色彩,風格典雅、莊重。希西柯克以後的創作以懸念片爲主,《蝴蝶夢》正是他從英國風格轉向美國風格的作品。在該年度的奧斯卡評選中,它幾乎囊括所有主要獎,計有十一項的提名,結果獲得最佳影片、最佳攝影(黑白)兩項獎。
劇情簡介
影片從夢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稱的'我'回憶往事開始。夜裏,我又夢回曼陀麗。面對這堆被焚的中世紀建築廢墟,我又想起很多過去……
那是從法國開始的。做爲'陪伴'的我隨範霍夫太太來到蒙特卡洛。
一天,在海邊我看到一個在陡崖邊徘徊的男子。我以爲他要投海,就叫出了聲。他向我投來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錯了,他可真是一個怪人。 很巧,他竟同我們住在同一個飯店裏。從範霍夫太太那裏,我知道他是著名的曼陀麗莊園的主人德溫特先生。他的妻子——美麗的呂蓓卡去年劃船淹死了。也許這就是他這樣怪的原因吧。
因爲感冒,範霍夫太太又請了一位護士。我自由了,同德溫特先生見面也就多了。我們共進午餐,一起散步、跳舞。我告訴他我的一切,他卻淡淡地提起他的曼陀麗……多次的見面,多次的交談,我們彼此吸引著。愛就這樣萌發了!
可是,範霍夫太太卻要趕著去參加女兒的訂婚儀式。我立刻去找德溫特。
當我告訴他我是來告別的時候,他久久地望著我,向我求婚。就在我不知所措之中,我們離開了法國,作爲德溫特夫人回到曼德利莊園。
一進莊園,我好像處處看見呂蓓卡的身影。無論是屋裏的擺設還是家具上,都留下了'呂蓓卡'的名字。
管家丹佛斯太太又是那樣令人厭惡。冰冷的臉,冷酷的心,對于呂蓓卡她有一種可怕的崇敬,她每天整理呂蓓卡的房間,布置得和其生前一樣。似乎我在她眼裏只是一只醜小鴨,而呂蓓卡卻是天鵝。這事刺傷了我,使我惶惑。
德溫特卻又好像不願提起呂蓓卡,也許是他不願引起內心的懷念。我不願德溫特難過,也就不問。一天,無意間我找到了呂蓓卡海邊的小屋,他讓我別去,我問爲什麽。他竟粗暴地回答:'我痛恨那個地方。'
從管帳的弗蘭克先生那裏,我知道了那小屋是呂蓓卡常去的地方,去年她被淹死了,德溫特難過地把屍體認領回來。我決定用愛來幫助丈夫從不幸中擺脫出來。
爲了使德溫特高興,我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化妝舞會。當我正爲出席舞會的禮服發愁時,丹佛斯太太建議我用走廊上一幅畫像中少婦所穿禮服的樣式。當我身著禮服出現在客人們面前,大家失聲叫道“呂蓓卡!”德溫特以及他的姐姐驚呆了,他雙手捂著臉呵斥道:“快把這套衣服給我換掉。”我痛不欲生地跑回屋裏。
就在我喪魂落魄的時候,外面突然升起了兩顆信號彈。原來潛水員在海底發現了一條沈船,上面有一具女屍,有人認出那是呂蓓卡的小船。
第二天,德溫特不見了。我到處找,終于在海邊木屋裏找到了他。我爲昨天的事向他道歉,他卻痛苦地說:“晚了……太晚了。”然後他告訴我:呂蓓卡雖然美麗,卻放蕩成性,生活淫亂,勾引過許多男人,還跟表哥費爾發生過關系。結婚4天,他知道了呂蓓卡的一切,卻又爲了家族的榮譽、爲了年輕人的面子,表面上保持這種所謂的夫妻關系。一次德溫特終于無法容忍她在小屋裏同費弗爾幽會,到小屋裏找她。她一個人在那兒,告訴他她已經懷孕;還挑釁地問他是不是爲這個孩子要殺了她。德溫特大怒,正要打她,她卻被絆了一下,一頭倒了下去,死了。于是德溫特把屍體放在小木船上,將它沈入海底,又冒認了後來出現的一具女屍。
真相大白了,我們的心相通了。 法庭上呂蓓卡的表哥費弗爾一定要置德溫特于死地爲決。決定要去找呂蓓卡的醫生貝克大夫,以證實德溫特是爲了呂蓓卡懷了別人的孩子而殺了她。
警長和德溫特等人來到貝克大夫那裏,證實了呂蓓卡是得了晚期的癌症而最後一次來看病的。費弗爾失敗了。
當我們快活地趕回家時,只見一片大火。丹佛斯太太發瘋了,放起火來,她不願看到她的偶像就這樣失敗了。
在大火前,我和德溫特擁抱在一起……
幕後制作
本片是塞爾茲尼克公司1940年出品的一部電影。應該說這部《蝴蝶夢》既是希區柯克中早期電影最典型、最傑出的代表,也是爲希區柯克帶來更光明前途的裏程碑式作品。全片氣氛詭異迷人,是懸疑手法十分高明的心理文藝片,片中希區柯克出色地營造了陰暗壓抑的曼德利莊園景象,古堡廢墟一般荒寂的建築、開闊大廳裏的一條狗、幽靈般出沒面無表情的女管家,都成了世界電影史上永恒的記憶。該本于1980年和1997年兩度搬上電視屏幕。影片根據英國當代著名女作家達夫尼?杜?莫麗葉的暢銷懸疑小說《麗貝卡》改編而成,榮獲了1940年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黑白)兩項大獎,也爲希區柯克奠定了他在好萊塢的大師地位。他所執導的《電話謀殺案》、《精神病患者》、《39級臺階》 等影片都已成爲電影史上不可抹殺的經典。而影片的男女主角勞倫斯?奧利弗和瓊?芳登也因此片雙雙榮獲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提名。
其中女主角瓊?芳登在希區柯克的指導下,以其敏感而微妙、毫不造作的演出,一舉登上明星寶座,後憑影片《深閨疑雲》榮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金像獎、紐約電影評論家最佳女主角獎、全美電影評議會最佳演技獎等多項大獎,成爲當時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後,更是惟一憑借希區柯克影片而獲得此等殊榮的演員。
影片的男主角更是由英國集著名舞臺演員、電影明星、編劇、導演和制片人于一身的勞倫斯?奧利弗出演,他因飾演了一系列成功的莎劇角色,被人們稱爲“當代對莎士比亞作品貢獻最大的人”。不僅如此,他更是一位多次受到奧斯卡榮譽輝映的大明星,他曾11次被奧斯卡提名,1次獲獎。由于他對世界電影和舞臺的特殊貢獻,1944 年和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授予他奧斯卡特別獎,1947年,被封爲英國第一位演員騎士,1970年又賜封爲男爵,1978年4月9日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再次給他頒發了一個特別榮譽獎,以表彰他“畢生對電影藝術的貢獻”。1981年,英國女王又以個人名義向他授予榮譽勳章,使他成爲英國曆史上唯一的貴族影星。勞倫斯?奧利弗在影片《蝴蝶夢》中成功地扮演了被死去的妻子麗貝卡折磨的德文特的形象,他在片中的精彩演繹非常生動感人。
花絮
導演希區柯克在片中出現過一次,他從一個電話亭邊經過,當喬治?桑德斯在裏邊打了那個致使的電話之後。
希區柯克多年以年就想要拍攝這部電影,但當時沒有足夠的錢支付小說的改編版權。
這是希區柯克根據Daphne Du Maurier的小說改編的第二部電影,第一部是《牙買加客棧 》(1933年)。
爲了保持原著小說中的黑暗氣氛,希區柯克堅持把這部電影拍成黑白片。
由于《蝴蝶夢》在西班牙上映取得的巨大成功,瓊?芳登在劇中穿過的那種短上衣被叫做了“麗貝卡”,“麗貝卡”這個詞在西班牙至今仍然被用來特指這種類型的衣服。
穿幫鏡頭
在吃飯那場戲中,德文特夫人敲擊一個花瓶,她的襯衣領口是松開的,但在緊接著的下?一個鏡頭,她的領口卻扣得很嚴實。
從海灘上走回來的鏡頭中,背景明顯移動得比角色更快。
在第二任德文特夫人與梅西結婚的時候,他給了她一大束鮮花。她重複著“太可愛了”,但當她說第二次的時候,她的嘴唇並沒有動。
《鳥》1963
《鳥》(英語:The Birds),英國導演亞佛烈德·希區考克所執導的一部電影,於1963年上映,根據達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的小說所改編,被認為是希區考克代表作之一。
任性的富家女米蘭妮是一家報社老闆的女兒,一天她與律師米契在舊金山一家鳥店裡邂逅,米契認出了曾經刁蠻的米蘭妮,戲弄了她。米蘭妮卻沒有氣惱,反而記下了米契的車牌,還訂購了米契要找的一對鸚鵡(lovebird)。第二天,米蘭妮提著鸚鵡找到米契的住處,但卻得知米契到海邊家中度周末去了。一心想捉弄米契的米蘭妮驅車來到海邊小鎮波德加灣,得知米契有個妹妹凱茜後,本想報復的她把鸚鵡悄悄留在米契家中送給了凱茜。
米契見到鳥籠追上米蘭妮,她在歸途中被一隻海鷗啄傷,米契就留米蘭妮晚上在家吃飯。米蘭妮見到了米契的母親莉莉安、妹妹凱西,以及他的前任女友安妮,她與米契的感情也在順利發展。就在這時,災難發生了。
先是一群海鷗突然襲擊了米契妹妹的生日野宴,接著從煙囪中飛進的一群麻雀又把米契的家攪得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莉莉安就發現一位鎮民在家裡被群鳥殺死,體無完膚,眼睛也被啄掉了。米蘭妮照顧莉莉安睡下後,到學校去接凱西回家,卻發現校園裡密密麻麻的已經聚滿了烏鴉。孩子們迅速被疏散回家,瘋狂的鳥群在路上襲擊了他們。 把凱西安置在安妮家後,米蘭妮來到鎮上餐館,把消息告訴了父親。很快,先是加油站遭到襲擊,釀成了一場可怕的火災。整個鎮子都被籠罩在被群鳥襲擊的恐怖之中,安妮為了保護凱茜,慘死在屋前。
當晚,無法離去的四個人在家中再次遭到鳥群的襲擊,米契奮力維持住屋子不被鳥群攻進。一輪攻擊過後,米蘭妮來到樓上查看,被闖入的群鳥啄成重傷,米契拚命把她救出。
凌晨,一家人決定冒險闖出鳥群到舊金山去。四個人躡手躡腳地走出屋子,成功進入車中,米契緩慢地把車子駛向道路的遠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3%A5_(%E9%9B%BB%E5%BD%B1)
希區柯克式的災難片2007-10-17
《群鳥》是希區柯克的電影列表中比較獨特的一部。
首先,從劇情上來說,《群鳥》並非希區柯克熟悉的犯罪題材,懸疑色彩也非常的淡。從題材上說來可以被算作災難片,當然希區柯克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所以更確切德說法也許應該是:這是一部希區柯克式的災難片。其次,這部片子雖然是公認的佳作,是希區柯克的代表作品,但是它的的主旨寓意在評論界卻極富爭議。是人類在極端的絕境的災難面前的孤立無助、互生敵意?是人類對於自然的過度索取導致大自然以最出乎意料方式發動的報復戰爭?是隱喻戰後的政治危機還是對世界末日來臨的恐懼?
希區柯克並沒有對影片中的世界末日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甚至根本也沒想要來解釋!影片中驚恐萬分的人們不斷相互詢問或者自言自語:“鳥類為什麼攻擊我們?”但是,都沒有答案。
在兩次襲擊的間隙,米蘭妮在餐館遇到了一位年邁保守的鳥類學家,她對“鳥類攻擊人類”事件的解釋是:“鳥類是不會攻擊人類的。”在這裡,我們似乎看到了希區柯克的一點企圖,那就是他選取了最尋常、最出乎意料的鳥類作為攻擊人類戰爭的發動者,這當然是希區柯克喜歡自己的影片出人意料的結果。而另一方面,希區柯克也想說明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的深刻恐懼:毀滅世界的可能不是原子彈,而是看起來最溫順不過的鳥兒。
最大的恐懼恰恰是恐懼本身,草木皆兵,無處遁逃。
希區柯克高超的拍攝技法和驚人的特效當然是這部影片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關於這部電影這方面的評述已經夠多了,我就不再煩述。我倒想多談下影片在人物塑造上面的成功。
希區柯克長於營造懸疑的氛圍,經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但是人物性格的單薄一直是他被人詬病的一個主要方面。然而這部影片中希區柯克對於人物的處理卻比較細膩豐富,我的理解是:人物是影片寓意傳達或者說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從而得到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片中人物變得豐富立體起來了,這是我看過的希區柯克電影中比較少有的情況。
米蘭妮對於小鎮來說是個外來者,這個外來者的身份有著雙重的內涵。一方面她是整個事件的第一視角,觀眾是跟隨著她進入小鎮和米契一家的。另一方面來說她與米契在寵物鳥商店的相遇和鬥氣是整個事件的由起。她帶著兩隻鸚鵡的到來,而後發生了“鳥類襲擊人類”事件。她的到來和事件之間有著一種無邏輯的聯繫。從邏輯上我們當然沒法兒說米蘭妮導致了鳥類襲擊事件,這其中卻有種事實上的微妙聯繫。這一點給她帶來了麻煩,也是米蘭妮性格上成長的一個推動力(她被賦予了一種危難中的責任,雖然危難狀況並非她所引起)。
從危難未來,到初見端倪,到涉入事件,到擔負責任,直到最終危機的完結。米蘭妮不僅僅擔負了帶領觀眾視角的重要責任,而且自身也完成了性格上的轉變和成長。從一個嬌生慣養,無所事事,喜歡惡作劇的富家女成長成為一個願意擔負責任,願意傾聽和理解的人。這種成長的推動力主要來說是危難事件的壓迫,希區柯克和特呂弗的談話中提到了自己的一個精心佈置:影片開始在寵物商店中,米契幫助她們抓住了欲逃的金絲雀,並把它放入籠中,他笑著對米蘭妮說:“米蘭妮,我真想把你放進你的金籠子裡去”。而後來,在小鎮遭遇海鷗攻擊的時候,有一段戲是米蘭妮被關在四周全是玻璃的電話亭中驚恐萬狀,希區柯克說他力圖把米蘭妮表現成一直被關在籠子裡面的鳥,當然這不是什麼金籠子,而是一個不祥的籠子。
希區柯克在說到這段時,主要像說明“人在籠外,鳥在籠中”到“人在籠中,鳥在籠外”的轉變。我的理解是這段是米蘭妮處境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對照,她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結果是米蘭妮性格上的成長。當然這種成長的結果,最終在鳥類在閣樓的攻擊中被完全擊潰,正因為我們見證了米蘭妮的這個成長過程,她最終的全面崩潰才會那麼震撼人心(當然,你看可以把這樣的設計看作希區柯克與觀眾鬥智的結果,讓你看到她的成長,也讓你看到她在一瞬間被完全擊潰了)
希區柯克對米蘭妮性格成長的細膩表現,在我看到的有限評論中較少被提及。我個人覺得其中寓意深刻,可供發揮的東西很多,如果是前半段對米蘭妮任性調皮的個性的描述是為了豐富人物,拖延時間,與觀眾鬥智(希望儘早看到群鳥的攻擊)。後半段米蘭你的成長則是人類在災難、在世界末日到來時的一個表現:除了堅強,你別無選擇(如果要說的比較肉麻的話)。
相對于米蘭妮的成長來說,米契母親則是人類面臨災難的另一種表現:恐懼、無助、焦慮、孤獨感(不信任任何人,比如失態斥責米契道:“如果你的父親在的話,將不會是這個樣子”)。我個人不傾向將米契母親對米契、對米蘭妮、對米契前女友的態度理解為簡單的俄迪浦斯情結。丈夫的去世使得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與孤獨(這種恐懼無助的精神狀態正是小鎮居民面臨災難時才有的體會),對兒子的依賴是她能夠支撐下去的唯一動力,這種狀況在農場看到農夫被鳥類啄瞎雙眼並且殺死的慘狀後,達到一個頂點。鳥類襲來造成的恐慌甚至使她喪失了對兒子的信賴,米蘭妮在此時適時的成長使米契母親狀態得到了改觀,二人在米契母親臥室中的一段對話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場戲,可以說是米蘭妮積極地影響支撐了她極度恐懼的心理狀態。結果是米蘭妮的精神被擊潰後,她還能堅強地完成逃離。
在我看來,希區柯克成功的營造了我個人觀影史上最恐怖最絕望最耐人尋味的世界末日。這當然要歸功於他高超的電影技巧和天才的創造構想,這也是這部電影依舊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所在。不過這方面評論的文章已經夠多的了,我希望能另闢蹊徑,談談人物塑造方面的東西,談的很淺,有待看到更好的文章。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24259/
自然之力 2007-05-15
就技術上而言,這部電影令人驚異,運用了三百五十個以上的特殊效果鏡頭拍攝。在某個場景,滿山遍野到處都是鳥群,覆蓋了整個視野,三十幾片影片放在一起造成如此效果。希區柯克在這部片子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企圖滿足觀眾。鳥製造了神秘世界所欠缺的震憾驚懼,這故事有部份事實基礎,因為數年前一個小小西海岸社區已經遭受成群結隊鳥類不明原因的攻擊。希區柯克給我們唯一的理由不太直接了當,在那裡的學校餐廳一個客人解釋鳥類也許是報復人類破壞地球生態。無論如何,這部片子仍然是希區柯克電影中最野蠻、最邪惡也最令人難忘的一部
希區柯克的--鳥,一部令人情緒不安的電影,利用簡單手法,甚至用最無殺傷力的動物,我們披滿羽翼的朋友,轉變成向只有兩隻腳而受限於陸地上的人類進攻。
心理學家看出了佛洛德,環保主義者強調鳥類與人類的共生關係,敏感於政治的人們聽出了影片對60年代世界危機的恐懼。悲觀的人們哀歎世界末日,樂觀的人們看到了結尾處遠方的天光。希區柯克,還是一如既往地面露著神秘的微笑。
對於這部電影,我個人不想說什麼了,只是希望大家仔細的去品位它,希望能從中看到自己的答案。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56434/
希區考克雖是位多產且叫好又叫座的通俗之驚悚片導演,但偶有極具「影音藝術魅力」之作,比如《豔賊》《迷魂記》就能免於庸俗之驚悚、而深入刻畫女性的內在精神,可比美愛倫坡之於驚悚小說。至於《奪魂索》雖賣弄了尼采超人和同異戀之殺人理論,且83分片長又以話劇方式完攝於一房,但乏「影音藝術魅力」,浪費了膠片畫面。(另參本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黑貓》 科幻?魔幻?神怪?)
豔賊 Marnie 1964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編劇 :Winston Graham ....(novel) Jay Presson Allen ....(screenplay)
主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肖恩?康納利 布魯斯?戴恩 提比?海德莉
劇情介紹:
瑪琳是一位女憤竊,她受雇于穩重的馬克,當馬克發現瑪琳的秘密後決定設下圈套找出瑪琳偷竊的動機甚至娶她爲妻,經過多方的波折和努力,他終于發現瑪琳內心一段不願告人的身世...希區考克導演的懸疑強片。
豔賊(Marnie)一片的故事主軸,乃在描述人類各種犯罪心理中,一些最爲普遍的犯罪行爲。它們同時也是從事影片拍攝工作者,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即使是如希區考克等這類一流的導演也不例外。
希區考克原本希望能藉由精彩的劇本,吸引當時已成爲摩洛哥王妃六年的葛麗絲.凱利(Grace Kelly)複出拍片,但是後來由于此事引起摩洛哥朝野的關注,且衆說紛紜,凱利只得作罷,婉謝希區考克的盛情邀請。
女主角一職最後落在海蓮(Hedren)的身上;一年前她才剛完成另一部希區考克的作品-【鳥】。這是一部描述心理障礙的影片。海蓮在片中所飾演的是一位冷酷無情、帶有一點神經質、又對男人充滿憎恨的女子,藉著偷竊行爲所帶來的刺激,掩飾內心對性的挫折感。
按照慣例,希區考克在他所有影片中都會客串插上一腳;本片中,他出現在飯店大廳的一隅,一個人靜靜地坐著。
本片是康納萊首次參與美片的演出。(在此之前,他都飾演英國一系列007影片中的龐德(Bord),頗爲叫座。)落伍的拍攝手法、冗長的演員對白,再加上女主角演技平平又不夠明豔動人等,種種因素導致本片票房收入不佳。
http://baike.baidu.com/view/533714.htm
艷賊 Marnie 1964 文:黃以曦
瑪妮有偷竊與說謊的習慣,她替羅蘭工作,並在心裡盤算著要對他下手;羅蘭卻因為對她日久生情,儘管稍微知道瑪妮有一些情緒方面的問題,還是娶了她。但一次意外使得瑪妮近乎崩潰,所有陰影都浮上台面,羅蘭幫助她面對自己的黑暗心靈與過去,要征服心魔。
瑪妮有著強迫性偷竊、說謊與性冷感等癥狀,這正是希區考克最感興趣要深究的人的潛意識與心理狀態題材。但因為劇情的節奏有點鬆開,整個事件後面的謎團也似乎並非籠罩性的巨大,這部片比起其它希區考克電影因此較受冷落,但這位作者對於婚姻關係底的張力一向用心經營,因此換個角度看,本片其實是用以理解希區考克此面向的絕佳途徑。
希區考克當年看了小說立刻要著手改編,編劇與製片都認為這角色的細緻與靈性,葛麗絲凱莉絕對是不二人選,葛麗絲凱莉也很喜歡這個提議,也同意演出,未料,此時已經身為王妃的她,遭到摩洛哥民眾一致反對,不希望她復出,更不應該去演女賊。後來由Tippi Hedren飾演,她也演出了希區考克另一部電影《鳥》。
http://blog.yam.com/hitchcock/article/12621581
「艷賊」(Marnie)片中的巴爾的摩(Baltimore)
我喜歡希區考克(Hitchcock)的理由,大概是因為喜歡「艷賊」這類的作品吧。喜歡,並不是說這部影片是重要的作品,不是這種一般性的意思。而是因為和這部電影有關的諸多意味深長的流言,極富邏輯性,而且就像他所執導的其他傑作的背景一樣,喚起我心理學的興趣。
原本我就無法認同許多重度電影迷將這部電影評為爛片的意見。這部片子是最像電影的電影了!赫爾曼(Hamann)的弦樂合奏同樣令人陶醉;巴克斯(Barks)拍出的、如明信片般的畫面,彷彿夢境;而洋娃娃般的美女,就像是為了讓販賣影視明星照片的老闆發筆橫財而登場似的。對於片中的戀愛與肥皂劇情,也不單是因為性幻想而引人入迷,而是用謎團和心理學的興趣,將觀眾帶向知性的劇情推展。這正是希區考克賦予電影這種新娛樂的樣貌,在這部片中,這些特徵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超凡入聖。和他後期略嫌乏味的其他作品相較,這部片子仍有充分的資格列在傑作表上。
除了此片之外,再也沒有哪部片子能夠如此洋溢著希區考克風格,並作為佛洛伊德的精神解析的對象的作品。也就是說,純熟的電影手法與簡直可稱為異常的孩子氣;隱藏在傲慢陰影下純真恐怖心;潛藏在自信滿滿的言詞背後的深度劣等感;無法填滿的慾望與憧憬美女而抑鬱終日。
在「希區考克十年」這段黃金時期所製作的希區考克作品,全都可以列入名作的殿堂,無一例外。這段期間,攝影導演羅伯特‧伯克斯(Robert Burks)、影片剪輯喬治‧托馬西尼(George Tomasini)、電影配樂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這些希區考克黃金時期的固定班底的存在,是促成傑作連連的最大理由。但是在「艷賊」以後,希區考克先後失去了這幾位重要的班底。伯克斯死於火災,希區考克和伯納德‧赫爾曼則是對下一部作品「衝破鐵幕」(Torn Curtain)的音樂意見不合,吵架分手。托馬西尼也因心臟病發而亡。再加上他鍾愛的金髮女星葛雷絲‧凱莉(Grace P. Kelly)和蒂比‧海德莉(Tippi Hedren)也相繼離開。
「艷賊」實際上是部充斥著各種性擬態描寫的電影。美艷的女主角,少女時代從男人手中守護從事娼妓的母親,這段經驗成了她的心靈創傷,令她逃避性行為,並變身為不斷犯罪的女豹。男主角則是從遠處瞄準這隻女豹,設下陷阱捕捉,並企圖將她鎖住豢養的男人。
插入鑰匙孔的鑰匙。金庫,與扭轉著突起的刻度盤的瑪琳。騎馬、落馬、馬的死亡等,這些佛洛伊德式的關鍵字。想讓已成為皇室成員的葛雷絲‧凱莉這位金髮女星來演出這些內容,讓業界流傳著一個傳聞,說導演想透過這部片子來滿足個人深層的慾望。
但因為有皇室傳統的束縛,葛雷絲並沒有回到好萊塢。導演於是將自己的妄想對象轉移到另一位金髮美女身上——主演「鳥」(The Birds)蒂比‧海德莉。坊間有書云,說導演終於在攝影期間欲行強暴,但卻被她嚴厲拒絕,以未遂而終的故事。由此推想,他與葛雷絲之間,也有可能存在著不足為外人道的關係吧。
此後的希區考克失去了繼續創作的動力。不過,如果那群黃金班底善用當時積蓄下來的餘威,並運用那股稀有的力量,創作出意想不到的傑作這種空想,也絕非不可能。也就是說,導演為自己的作品蒐羅了諸多意味深長的拼圖碎片,而自已就墜落在這些碎片中央,尋人者反倒成了失蹤人口,他自己反倒成了精神分析的對象。
像希區考克這麼傳奇的電影導演,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若聽聽洛杉磯藝能界人士談起這位導演,那些無法在此言明的惡行惡狀,也會令人覺得真有其事。這位電影青年在英國天主教學校的宿舍裡度過極度壓抑的青春期,然後度洋來到好萊塢,成為驚悚懸疑片之神。君臨在唯唯諾諾的人群之中,以扭曲的解謎形式來解放摺疊在深層的慾念,是極有可能的。導演越過了那不能越過的界線,此後就再也無法將足以與「黃金十年」匹敵的作品獻給觀眾。
「艷賊」成了點綴「希區考克黃金期」的最後傑作。纏繞著這部片子的誹聞,讓此片成了有背景故事的紀錄片。這種解讀方法正是希區考克世界的醍醐味,若做深入追蹤,遠比一般的推理小說還要有趣。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希區考克並非所謂都會電影的傳送者。但他顯然製作了都會電影。「迷魂記」(Vertigo)的舞台若不是舊金山,就不可能完成。「鳥」(The Birds)的場景也非得是波地加灣(Bodega Bay)不可。「後窗」(Rear Window)的舞台必須是NY,而「狂兇記」(Frenzy)的故事也必須在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流過的倫敦展開才行。
不過,這些片子雖然都是都會電影,卻也都不是都會電影。「後窗」就是個典型例子。劇情展開的舞台,是打上NY兩字的箱子裡頭的人偶的家。彷彿金髮洋娃娃的葛雷絲,也令人不禁如此聯想。
連明顯是在戶外取景的「迷魂記」和「鳥」,卻怎麼看也不像是在野外拍攝的。不管是大風襲來或是海浪拍打海岸的場面,看起來都像是攝影棚內的道具。這正是希區考克魔法。
在溫斯頓‧葛拉罕(Winston Graham)的原作當中,「艷賊」的舞台是倫敦,電影中的女主角則是在美國各都市裡巡迴犯罪。但她有個依歸的老巢,那就是位於東海岸的巴爾的摩。因為她的母親還在那邊獨自過活,而那裡也是她成長與罹病的場所。
身為「艷賊」的愛好者,我想至少得到那邊去走一回。當初以為就和波地加灣一樣,有加油站、電話亭和餐廳,電影裡出現的波地加灣,並不存在。但總想去實地感受一下。
結果,這個老港都裡,飄著希區考克的味道。紅磚砌成的大型紅色建築、住宅區貼著英式風格與質感的石材,這些都是在巴克斯的畫面裡面見過的色彩。建築長命,屋裡的人走了,希區考克與他的世界永遠地退去之後,他們建造的住屋依舊佇立不動。
在城市的一角,我發現了一棟極具希區考克風格的建築物。現在稱為Arts Tower,聽說從前叫做布羅莫塔(Bromo-Seltzer Tower)。據說是十九世紀末葉有個叫做布羅莫‧塞爾策所建的塔,他是賣頭痛藥的,其事蹟已經列在名人立志傳裡。
「艷賊」風格,或說是希區考克偏愛的性擬態,就挺立在舊市區的中央。布羅莫是爪哇(Jawa)的活火山名,這點也極具佛洛伊德式的意味。解說板上說明這座塔是以義大利的名建築「舊宮」(Palazzo Vecchio)為模型而建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塔是這個城裡最高的建築。
朝著塔走去,走得越近,眼前的塔看起來就越往天際伸展,到了塔腳下,那種壓迫感就連病態的女豹也得臣服。希區考克直將蒂比當作個人的高級玩具一樣對待,為什麼沒讓她走進這座塔呢?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巴爾的摩城裡有不少黑人,這座彷彿男性生殖器的塔,就座落在此區的正中央。這是不喜歡黑人的導演的性癖所使然嗎?令我不禁又想做做精神分析了。
http://gmfw.orientexpress.ddo.jp/cn/archives/76
迷魂記 维基百科
《迷魂記》(Vertigo,或譯迷情記)是英國導演亞佛烈德•希區考克於1958年所執導的電影。由詹姆斯•史都華、金•露華、芭芭拉•貝兒格蒂主演。《迷魂記》被廣泛的評價為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2008年,此片上映整整50年後,美國電影學會將其評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懸疑電影。
劇情概述
舊金山的警官約翰•「史考提」•佛格森(詹姆斯•史都華),目睹了同事於執勤時意外墜樓身亡,因此罹患先天沒有的懼高症,從高處往下看就會眩暈甚至失去意識,他不得已提前退休。史考提被成為企業家的昔日同學聘請,監護他的妻子瑪德蓮•艾爾絲特(金•露華),這名企業家當初是靠著岳父家的財勢而發跡。
瑪德蓮疑似幻想自己是她的已故曾祖母,重複曾祖母年輕時的打扮及行為,並且有嚴重自殺傾向。在瑪德蓮一次跳海輕生,被史考提救起後,史考提發現自己深切的愛上她,但不敢表露。瑪德蓮後來走上教堂鐘塔想要自盡,史考提為救她而追趕過來,卻因為懼高症發作,一陣眩暈而耽擱了時間,還沒跑上鐘塔樓頂,就驚見瑪德蓮已墜樓身亡。
史考提的老同學表示悲傷,不過了解這完全是意外,因此並不責怪史考提,但以想要離開傷心地為由遠走他鄉。受到兩次重大打擊的史考提一度住院治療。出院後,他卻偶遇一名相貌酷似瑪德蓮的女子茱蒂,只是打扮與氣質不同。史考提主動追求茱蒂,把她當作瑪德蓮來愛,將茱蒂比照瑪德蓮打扮起來。
事實上,茱蒂的確就是瑪德蓮。一個陰險的謀殺案即將被史考提揭發,對他而言,真正的悲劇才正要開始……
評價
《迷魂記》氣氛神秘哀愁、節奏迂迴舒緩。雖然在當時影評及票房都並不十分成功,後世評價卻越來越高。希區考克認為這部淒豔迷離的驚悚及愛情片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現在也多被認定這是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的巔峰之作。
此片得到1958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兩項提名:最佳藝術指導獎以及最佳混音獎。
《迷魂記》與《後窗》等希區考克電影,從1980年代開始被重新評價,並且多次於電影院再度上映,詹姆斯•史都華等人終於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這部作品博得越來越多的敬意。
《迷魂記》在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系列,1997年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中被列入第61名,但是在2007年新版的AFI百年百大電影中躍升至第9名,是希區考克入選的4部電影(《迷魂記》#9、《驚魂記》#14、《後窗》#48、《北西北》#55)中位列最前者;此片也入選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第18名、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第18名。2008年的AFI百年各類型電影十大佳片,《迷魂記》名列懸疑片的第一名。
1992年、2002年英國電影學會《畫面與音響》(Sight & Sound)雜誌中,《迷魂記》分別名列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4名、第2名。
2005年,英國第二暢銷的電影雜誌《Total Film》,將《迷魂記》評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2名。
此片也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指定收藏。
從開始與結束、電影史看《迷魂記》
少男學徒把我買的塑膠大整理箱運送到我家,見到滿屋子的大整理箱裝滿了書籍、雜誌、報紙。我在電梯升降機拍攝他。他拋出「你是讀書人」或「你們讀書人」一類的字句,深深刺痛了我。想到他可能家貧失學,也許父母不體貼,害他沒有求學的機會;也讓我警覺到平素總是對自己的家這樣不滿、那樣抱怨,全然不見爸爸媽媽再窮再苦也要供我讀到大學畢業(以及留學的學費、食宿與機票!),而我爸我媽都被各自的父母狠狠剝奪了上學求知的機會。後來陳函謙訪談時,我竟然沒提到勞工階級少男這句話讓我感傷、讓我醒悟。直到她的採訪報導寫完、付印、出刊,我才想到重點。由此可見雷奈《穆里愛》「電影結束時,故事方才真正開始」不但是極富創意的形式,同時也可以是真實生活的反映。楊德昌《海灘的一天》電影結束時,前程似錦的女性主義(女性解放)正要開始。王家衛《阿飛正傳》又何嘗不是《穆里愛》式的「電影結束時,另一個故事正要開始」呢?雷奈這種開始與結束的奇妙關係,到了費里尼的手裡,有些人說是費里尼電影中的人物收場時又回到開場時的地方,費里尼對《愛情神話》的自況則是「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無盡的生活激情」。希局考克1958年《迷魂記》(Vertigo)末了,男主角深愛的女人失足墜樓喪生,女方死亡跟電影結束同步,卻是男主角擺脫被糾纏多年的懼高症、拓展人生新頁的開始!現實生活中,楊德昌2000年贏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殊榮日,幾乎貼近驗出罹患癌症時。璀燦光環與無情病魔、爭相「開始」,死亡陰影飛速籠罩,「結束」的生命,永不結束的是藝術成就。
《迷魂記》中,男主角受朋友託去跟蹤朋友的妻子瑪德蓮,尾隨她下車在小港推開破舊小門,悄悄進到陰暗的屋裡,不見芳蹤。男主角冒險打開屋內一道門,赫然霞光萬丈、瑞氣千條的華麗景觀,女方正在買花。希區考克這一招(讓門裡門外落差極大、天壤之別)明顯影響到寺山修司電影(打開陋室的門,但見門口一座大山或是門外波濤洶湧、江河浩瀚!)。
瑪德蓮的髮型、珠寶首飾、手上捧的花,都跟博物館(美術館)畫像中的英年早逝的Charlotta如出一轍。真人與畫像間的或形似、或神似、或互相仿製、或彼此牽連(甚至互動),希區考克是先驅。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何止真人實景與繪畫?還延伸到跟雕像、跟照片、跟別人或別人的故事撲朔迷離、難解難分)與費里尼的《愛情神話》(畫像是自戀?是炫耀財富與權勢?是藝術?)也都發輝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
聽說雷奈看了《迷魂記》,希望自己將來拍攝《去年在馬倫巴》時也要有一座花園的場景。可見《去年在馬倫巴》並非編劇阿藍‧霍-葛利葉(Alain Robbe-Grillet)「獨自」原創或憑空發想,雷奈對劇本也參與了不少點子!《迷魂記》裡小公園(小花園)與森林,都有些許「迷宮」的神秘詭異。究竟希區考克這方面有沒有影響到雷奈與費里尼?難有定論。畢竟,雷奈1956年的紀錄片《全世界的記憶》把法國國家圖書館拍攝得活像迷宮,1953年的《城市裡的愛情》費里尼那個短篇〈婚姻介紹所〉的住宅長廊走道的迷宮意象,出品年度更領先希區考克。
話說懼高症的男主角千辛萬苦尾隨瑪德蓮爬上鐘塔,暈眩中竟目睹對方墜樓喪生,讓他精神重創久久未癒。日後遇上跟金髮瑪德蓮容貌酷似的宗髮女郎茱蒂。《迷魂記》從這兒開始,讓茱蒂房間門邊的大鏡子三不五時映照出茱蒂本人與鏡相的double,也反射出男主角鏡中、鏡外「2」個自我。男主角非但苦纏茱蒂,還懇求茱蒂打扮成瑪德蓮的模樣,希區考克對男主角的痴戀既同情又批判,讓你我體認到對茱蒂多麼不公平!導演又讓你我提早知道茱蒂就是瑪德蓮,根本沒有死。死的是男主角朋友的妻子(那是朋友的奸計)。希區考克不把底牌留到結局,原來後面另有高潮,好一個故事,三種版本!
女方詐死也好,復活也好,是同一個人也罷,不是同一個人也罷,多多少少影響到往後柏格曼《哭泣與耳語》三姊妹中那位病重死去又復活的際遇(死去,讓另外兩姊妹傷慟;復活,竟惹那人討厭;於是,只好再度死去、永遠死去!)。《迷魂記》男主角不在乎瑪德蓮善惡正邪或心理變態,對她死心塌地,一往情深。等到發現她竟沒死而且就是茱蒂時,反倒惱恨她設局騙他感情、謀殺無辜。這使得未了茱蒂失足(墜樓)也好,萬念俱灰也好,自殺也好,唯一的下場只有去死!
片中有個鏡頭由上層高處俯攝下面層層樓梯,樓梯一層層呈現迴旋狀,神祕迷離,跟往後費里尼電影《生活的甜蜜》卻由下層低處仰攝上面層層樓梯(還加進芸芸眾生一些人)荒謬喜趣,彷彿既相反又對照!至於異國情調,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是法語電影、德國花園城堡、義大利口音(的法語)的男主角,片中還有穿旗袍的中國女人;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要演出片中片的一位女演員是法國人,法語口音明顯,片頭直升機吊懸的耶穌像經由剪輯轉場到夜總會裡泰國佛像模樣的舞蹈。《迷魂記》則是西班牙風情的農莊、教堂、塔樓,而畫像中的女性Charlotta也是西班牙人!
http://pots.tw/node/9115
《奪魂索》1948
《奪魂索》(Rope )是亞弗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在1948年所執導的電影,亦是希區考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由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道爾、法利•葛倫格等人主演。靈感取材自1924年轟動一時而影響深遠的謀殺案「李奧波德與勒伯案」、以及此案在1929年改編的舞台劇。
《奪魂索》是亞弗列德•希區考克最具實驗性質、前衛且創新的經典作品。其中最出名的特色,在於它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嘗試使用連續長鏡頭拍攝作業,80分鐘的電影只有10個鏡頭。此片也以探討費奧多爾•杜思妥也夫斯基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及學說、以及同性戀、「謀殺的藝術」等題材而獨樹一格。
甫自哈佛大學畢業的布蘭登•蕭(約翰•道爾)、菲利普•摩根(法利•葛倫格),自認已是不受世俗道德規範的菁英份子,為了實現謀殺做為一種藝術創作,將他們所認定的「劣等人」,大學同學大衛•坎德利,邀至他們的豪華公寓中飲酒、擊昏、用繩索勒死,並把屍體放在藏書用的大型木箱中。
布蘭登和菲利普竟不取消原本在這天傍晚舉辦的一場同學會。他們邀集在哈佛大學時的同學,除了死者大衛以外,女同學珍妮•華克是死者的未婚妻,男同學肯尼斯•勞倫斯是珍妮的前男友,以及死者的父親和姑母,他們偏激的的哲學教授路伯特•卡提爾(詹姆斯•史都華)也應邀出席。布蘭登和菲利普把藏屍的大木箱,當做宴客的餐桌,以為這件謀殺的藝術性及刺激性增色。
布蘭登既想逍遙法外,又想他們的藝術品博人稱賞、尤其是路伯特•卡提爾的稱賞(我們的才智雖然不一定能與老師比肩,但是說到行動的魄力及勇氣,可勝過老師了)。他在派對中故意談起路伯特曾與他們討論過的,優等人超越道德規範的理論、以及謀殺的藝術,向眾人暗示大衛可能不會來,又再去攪和珍妮和肯尼斯的關係。
不同於得意洋洋的布蘭登還在盡情發揮,始終處境被動的菲利普顯得越來越慌亂反常。兩人的舉止,看在路伯特的眼裡,懷疑也越來越甚。直到派對結束,客人紛紛散去,路伯特•卡提爾在衣帽間發現縮寫D.K.的帽子,他終於決定採取行動……
連續長鏡頭
由於希區考克在本片採用單一鏡頭的手法拍攝,但是當時一捲35毫米長度的電影底片只能錄約10分鐘。所以整部影片分成10個部份連續拍攝,每一部份的時間略少於10分鐘。攝影時,一旦前一捲膠捲用完,就將攝影機停機,鏡頭對準某位演員(或者沙發、牆角)的背影,再換上新的膠捲。此時是彩色電影的早期,攝影機非常龐大,為了遷就攝影機的行動,鏡頭外的道具擺設其實不停的被搬移。
《奪魂索》的懸疑,不在對事件的存疑,而是對劇中人物心理變化的不確定。所以事件的謎底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讓觀眾可以全心貫注於觀察劇中人物,後來希區考克另一部經典《迷魂記》也採取這樣的風格。在《奪魂索》中,觀眾耳裡聽到的對白,不見得是眼中所看到的人事物。亞弗列德•希區考克用鏡頭掌控觀眾的視線──以及心理情緒。此種方式與希區考克另一部經典《後窗》不同,《後窗》大部分是以男主角的主觀鏡頭(POV)呈現。
同性戀
這部電影的原型主角納森•李奧波德、李察•勒伯是同性伴侶。劇中布蘭登•蕭、菲利普•摩根的同性伴侶關係,則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方式處理。其實在原始劇本中,布蘭登、菲利普與他們的教授也有同性戀情,考慮到當時的電影檢查尺度而刪改了這一段。
在現實生活中,編劇亞瑟•勞倫斯(Arthur Laurents)和演出布蘭登•蕭的約翰•道爾均是同性戀者,而演出菲利普•摩根的法利•葛倫格是同性戀偏向的雙性戀者,還曾經與亞瑟•勞倫斯交往過。劇中菲利普•摩根彈奏的鋼琴曲,是同性戀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的作品。雙性戀演員卡萊•葛倫、蒙哥馬利•克利夫(Montgomery Clift)曾分別被考慮路伯特•卡提爾、布蘭登•蕭的角色,但他們視此舉為「出櫃」所以謝拒。
先前曾與希區考克合作兩次的卡萊•葛倫既不願主演本片,因此開始了希區考克與詹姆斯•史都華的首次合作。詹姆斯•史都華與卡萊•葛倫都分別與希區考克推出4部作品,分別是史都華的《奪魂索》、《後窗》、《擒凶記》、《迷魂記》;與葛倫的《深閨疑雲》、《美人計》、《捉賊記》、《北西北》。
思想背景 自由主義
古典自由主義的約翰•洛克主張人生而理性,惟必須經年齡、經驗和教育使其成熟。在洛克的觀念中,「自由是自保前提」,法律則是自由前提,在法律範圍內才有自由,無法律即無自由,洛克有言:「理解法律始被視為自由人」。
晚近的以賽亞•伯林進一步以「積極自由」的觀念闡釋,積極自由是指作自己主人的能力,理性對慾望的控制能力愈高則愈自由,愈受慾望控制表示愈受外在條件支配,愈無法作自己主人。
罪與罰
費奧多爾•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一書在影片中被提及。《罪與罰》的男主角拉斯柯尼科夫具有雙重對立的人格,一方面是有正義感、樂於助人的大學法律系學生,一方面他創造了一種理論:人可以分為兩類,即「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前者能「建構世界」,由於建設前必須破壞,因此不平凡的人犯罪是合理的(他舉拿破崙•波拿巴為例);而後者是平庸的芸芸眾生,不過是「繁殖同類的材料」和前者的工具。這種論點影響弗里德里希•尼采至深。
然而拉斯柯尼科夫於犯罪後,儘管不斷的為自己尋找合理的藉口,終究受不了良心對他的控訴和懲罰。最後他受到女友蘇妮亞精神的感召,因贖罪而受苦,自信仰得到重生。至此杜思妥也夫斯基也在普世價值、基督教的犧牲救贖等觀點,與尼採的思想分道揚鑣。
尼采學說
弗里德里希•尼採的《超人說》是影片中兩名兇嫌的核心思想,尼採在其代表作之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提出此論。尼采鑑於歷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有感於神權壓縮了人類活動的能限,甚至否定了生命存在的價值,他試圖建構出「超人」(Übermensch)的概念取代神權及舊有的善惡道德標準,以作為對人的理想典範與期許(值得注意的是,尼采終生並未完全放棄宗教信仰)。尼采強調人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認為生命的本質是不斷的超越,因此理想中的超人,是勇於作自我超克及價值重估的人。尼采也認為人類個體是不平等的,但此種不平等是面對超人這一理想終極目標,個體所能達到的生命高度不同,而非法律權益上的不平等。
但是在《奪魂索》中,布蘭登•蕭、菲利普•摩根(對應於真實事件中的李奧波德與勒伯,然而納森•李奧波德、李察•勒伯兩人都是影片中布蘭登、菲利普的混合體)曲解了尼采(劇中化身為路伯特•卡提爾教授)試圖提議給人類正面的生存標竿,卻做為他們自認是超凡之人,可以為非作歹的藉口(時為1948年,二次大戰時期,阿道夫•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令人記憶猶新)。路伯特先前與他的高材生談論過謀殺的藝術,也僅是智力超卓者熱衷的腦力激盪,一種偏激任性的假設遊戲。如今卻造成被害人是他的學生,兩名凶手也是他的學生。這也是卡提爾教授始料未及、痛心疾首,以至愧悔終生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A%E9%AD%82%E7%B4%A2
奪魂索專題介紹(一) 無限上綱的超人理論
1948年希區考克引起多方討論的電影【奪魂索(Rope)】改編自1929年的英國舞台劇【Rope's End】,而該舞台劇劇本則是根據發生在1924年的真實社會案件所改編而成。
奪魂索的故事主要圍繞在兩個家境相當不錯、就讀於哈佛的兩名男子,共謀殺害另外一位「平凡」同學的故事,其最初的動機只是希望能藉此證明已達到尼采理論當中所稱的「超人」。(尼采,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上帝已死」、「權利意志」、「超人理論」等相關論述,而其中超人的定位則是在於消滅失敗者、弱勢病患者、沒生命力的人。)這兩名男子甚至將謀殺後的屍體藏在家裡,並邀請死者的家人、未婚妻及其哲學老師一起在家中聚餐,但哲學老師戳穿了這整起事件的真相,而兩名男子其中之一甚至有這樣的言論:「 道德並不適用於天才,低等的人沒有活下去的價值。我們是哈佛高材生,殺人是正常的。平凡的人只是討論著犯罪,但不敢真的去作,而我所做的事一直都很完美,對於有才能的人來說,殺人是一種藝術,也是創造力的表現。」看到這裡,若是近來曾經看過引起話題熱潮的日本電影「死亡筆記本」的人,或許會發現有點像夜神月想要代替死神執行懲戒的想法與這兩個名校光環的學生想法相當相近……。
哲學老師在影片的最後對學生這樣的一番言論痛心的駁斥,認為學生不應高舉哲學理論並將之作為無限上綱的武器,更不應該自視為較優秀的族群而失去自我控制權利意志的能力。或許,真實的人類是一條懸掛在無底深淵上的繩索,是介於動物與超人之間,在中間來回擺盪……。
http://blog.yam.com/hitchcock/article/13958755
奪魂索專題介紹(二) 八十分鐘的長鏡頭,真實時間的還原。
若是曾經看過在台灣至今已經發行六季的美國影集「反恐任務(24)」的人,對於這個影集的一個最大特點一定都不陌生:每一集的長度為一個小時,而每一季為一個完整的故事,共24集、24小時,相當於真實生活當中的長度。這樣的時間感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可預測的時間流動所產生的緊張感。
希區考克在【奪魂索(Rope)】中,整個電影的情節推展時間與電影最後的長度一致(80分鐘),所有的情節在一個連續的表演、共計78個鏡頭中完成。當初【奪魂索(Rope)】當時每一卷35厘米的底片可拍攝的長度約為10分鐘,故在拍攝時將整部影片分成八個部份,每個部份進行10分鐘的連續拍攝,最後再將八個小部份剪輯為一。攝影師在每卷底片即將用完的時候,會將鏡頭對準某一演員的背影,並停止攝影,開始更換新的底片,再繼續進行拍攝......。這樣的手法使所有的影像看起來流暢,而無剪接上的時間跳躍所造成瑕疵。雖然不同於反恐任務的手法,但在當時的年代,這樣流暢的拍攝手法亦有達到同樣的時間緊張感。除了在拍攝的鏡頭上有精密的運算外,整個拍攝過程中,狹小的場景內那些沒有出現在正在拍攝的鏡頭裡的道具會不斷的被移動,以騰出空間供攝影機運鏡使用。
http://blog.yam.com/hitchcock/article/13959067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