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5 09:00:00| 人氣3,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莫內:世界百大畫家3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印象主義時期 莫內﹝Claude Monet﹞﹝1840 ~ 1926﹞ 

  莫內是法國畫家, 是印象主義的創立者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人終其一生都堅持印象主義的原則和目標,也是唯一在生前贏得大眾認可的印象主義畫家。他少年時代所畫的諷刺漫畫就已具備了驚人的形似能力,直到他早期的印象主義繪畫還保留著這項特質,使他和十九世紀中葉風景畫家的朦朧概括迥然不同。他的風景畫完全以主題的視覺經驗感知為首要的考慮,忽視傳統的概念﹝構圖、題材、潤飾等﹞。
  莫內曾說:「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株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長條紋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便是…。」他在 1870 年代的作品便是以這種不加琢磨的手法來呈現視覺經驗中片段的紊亂素材:雜陳的彩色筆觸同時襲向眼睛,因視覺的混合作用而成為炫目的幻影。
  莫內晚期的作品側重於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幻無窮的外觀。因而油彩記錄下來的,不是所見物體的本身,而是觀看的過程。
  【繪畫作品選粹】
File:Claude Monet La Grenouillére.jpg
蛙塘﹝La Grenouillere﹞1869 油彩‧畫布,75 x 100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File:Claude Monet,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1872.jpg
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1873 油彩‧畫布,48 x 63 公分
馬蒙丹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File:Monet-montorgueil.JPG
聖德尼街的節日﹝The Rue Saint-Denis, 30th of June 1878﹞油彩‧畫布76 x 52 
盧昂美術館,盧昂﹝Rouen﹞,法國
坐在柳樹下的女人﹝Woman Seated under the Willows﹞1880油彩81.1 x 60
國家藝廊,華盛頓﹝Washington DC﹞,美國
日光下的盧昂主教堂﹝Rouen Cathedral, full Sunlight﹞1894油彩110 x 73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清晨的盧昂主教堂﹝Rouen Cathedral at dawn﹞1894油彩‧畫布106 x 74 
波士頓美術館,波士頓﹝Boston﹞,美國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onet/monet.htm

克洛德•莫內  維基百科

File:Claude Monet 1899 Nadar crop.jpg
克勞德•莫內(法語: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出自其代表作印象•日出的標題。
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內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內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早年生涯
莫內1840年11月14日出生於法國巴黎45街拉菲特第九郡,是阿道夫和路易斯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母都是第二代的巴黎人。1841年5月20日,他在當地的巴黎聖母院教區教堂受洗。在全家搬到了在諾曼第、位於塞納河口北岸的勒阿弗爾(Le Havre)。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內則想成為一個藝術家。他的母親是一名歌手。
  1851年4月1日起,莫內進入勒阿弗爾藝術中學。他的木炭漫畫開價十到二十法郎,因此為當地人熟知。莫內跟從雅克-弗蘭柯伊斯•奧查德學習了最初的繪畫課程,而後者之前是雅克-路易•大衛的學生。在諾曼第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後來成了莫內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布丹教了莫內繪畫上的「空氣」技法。
  1857年1月28日,他的母親去世了。因此他從16歲起,離開學校,和喪偶無子女的姨媽瑪麗-讓娜•列卡德(Marie-Jeanne Lecadre)居住。
  在巴黎
當莫內來到巴黎羅浮宮,他親眼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於是,隨身攜帶著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莫內在法國居住了數年,並與其他年輕畫家會面。其中愛德華•馬奈成為了他的好朋友,並且也是印象派畫家。
  莫內在阿爾及利亞當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內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的藝術課程。這可能是在他認識的荷蘭畫家Johan Barthold Jongkind的干預下完成的。
  因為大學的傳統藝術教育讓他覺醒,1862年莫內在巴黎加入了夏爾•格萊爾(Charles Gleyre)畫室。在那裡他結認了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弗雷德里克•巴吉爾(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爾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手法,即在戶外和自然光線下用濃厚的油彩作畫,後來被稱為印象派。
  1866年,他以卡蜜兒•唐斯約(Camille Doncieux)為模特兒創作了《綠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這件作品使他受到承認。卡蜜兒也是他次年作品《花園中的女人》中的模特,還出現在他1868年在塞納河岸上繪製的《塞納河岸》中。不久之後,卡蜜兒即懷孕並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讓(Jean)。
  普法戰爭,印象派,阿爾
在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1870年—1871年)期間,莫內於1870年9月來到英國避難。在那裡他學習約翰•康斯太布爾和J•M•W•透納(J.M.W.Turner)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激發了莫內對色彩研究方面的創新。1871年春天,皇家藝術學院拒絕將莫內的作品列入展覽。
  1871年,他離開倫敦來到荷蘭贊丹。在那裡他創作了25幅作品,並且導致警察懷疑他在進行革命活動。他還首次遊覽了附近的阿姆斯特丹。1871年的10月或11月,他回到了法國。直到1878年,他基本都居住在法國阿爾,巴黎附近塞納河右岸上的一個小村莊,那裡也是受到巴黎人歡迎的郊遊目的地。1874年,他短暫地返回了荷蘭。
  1872年,莫內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景為背景創作了《印象•日出》(Impression, soleil levant)。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陳列在巴黎馬蒙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Monet)。從這幅畫的題目中,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莫內有兩幅關於林蔭大道的畫作,一副現在在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館中,另一幅在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人們從來都不清楚到底哪幅才是1874年展覽中展出的,儘管近來人們傾向於認為是在莫斯科的那幅。
  1870年,莫內與卡蜜兒•唐斯約結婚。1871年,他們搬進了塞納河(Seine River)邊阿讓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正是在這個時期,莫內創作了大量的作品。1876年,莫內夫人生病了。1878年3月17日,他們有了另一個兒子,米歇爾(Michael)。1879年,莫內夫人死於肺結核,莫內在夫人臨終時為她畫了最後一幅畫。
  後來的日子
卡米爾去世後的數個月,傷心欲絕的莫內為了不再陷入貧困而認真創作了一些19世紀最棒的繪畫。 19世紀80年代初,他繪製了幾組風景和海景作為他在法國鄉村生活的記錄。這些記錄演變成了他的系列畫作。
  1878年莫內一家暫時搬到Ernest Hoschedé(1837 - 1891)的房子中居住。他是一個富裕的百貨商店老闆,並且也是藝術贊助人。那個夏天,這兩個家庭分享了在Vétheuil的這套房子。在那之後Ernest Hoschedé破產了,並於1878年前往比利時。1879年,唐斯約逝世後,莫內依然居住在那裡。Alice Hoschede決定幫助莫內撫養他的兩個孩子,並帶去巴黎,和她自己的六個孩子在一起。1880年他們從巴黎回來了。1881年,他們搬到了普瓦西(Poissy),但莫內不喜歡那裡。1883年4月,他們搬到了上諾曼第大區厄爾省的Giverny。他種植了一個大花園並在那裡完成了他餘生的繪畫創作。莫內和Alice Hoschede在1892年結婚。
  在吉維尼
1883年5月初,莫內和他的家族從本地的一個田主手中租下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座落在Vernon和吉維尼的Gasny。房子中有一個穀倉被用作畫室,但也是果園和小花園。房子離本地的學校很近,周圍的景觀給莫內的作品提供了很多靈感。隨著一家在此勞作,修耆院子,莫內的作品也被經銷商保羅•杜蘭德-魯埃爾越賣越多,他的命運得到了改變。直到1890年11月,莫內已經買得起他的房子和周邊建築了。十九世紀90年代,莫內創建了一個溫室和他的第二個工作室,那是一個包含天窗的寬敞的建築。
  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內開始了系列繪畫創作,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畫同一個物體。他的第一個系列作品《魯昂主教座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來畫。1895年,從20個不同角度對大教堂所作的畫在迪朗德—呂埃爾(Gurand-Ruel)畫廊展出。此外,他的作品還有稻草堆系列、白楊系列、倫敦議會、塞納河的早晨、睡蓮系列。
File:Bridge Over a Pond of Water Lilies, Claude Monet 1899.jpg

  莫內喜歡繪製受控狀態下的自然:他在吉維尼的院子和裡面的睡蓮,還有橋。他還畫了塞納河的上上下下,產生了如塞納河上的冰破裂了的畫作。他每天給他的園丁寫的指示中包含了精確的設計和種植布局,以及購買花卉和植物學書籍。與莫內的財富增長伴隨著的是他的花園的進化。甚至在他僱傭了7名園丁的時候,他依然保留了花園的建築師。
  1883年至1908年間,莫內在地中海畫了許多風景畫和海景畫。在義大利威尼斯,他創作了一系列重要的畫作,在倫敦他繪製了兩個重要的系列——議會系列和查林十字街大橋系列。他的第二個妻子,Alice,在1911年逝世。他特別喜歡的、娶了Alice的女兒布蘭奇的大兒子,於1914年去世。妻子逝世後,布蘭奇照顧和關心他。這段時間,莫內身上出現了白內障的最初跡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年輕的兒子米歇爾參軍,他的朋友、崇拜者喬治•克列孟梭領導法國。莫內繪製了一系列垂柳樹以表達對法國陣亡將士的敬意。1923年,莫內接受了兩次白內障手術,以減小他的畫作受到白內障癥狀的影響:因為白內障影響了他的視力,畫作整體偏紅。也可能是這樣:他在手術後可以看到某些正常人看不見的紫外線,這會影響到他觀察到的顏色。在手術後,他甚至重新繪製了他的作品,其中的睡蓮更藍了。
  逝世
他於1926年12月5日死於肺癌,享年86歲,下葬于吉維尼教堂的墓地。莫內堅持葬禮的儀式要簡單,因此大約只有五十人出席了他的葬禮。
  他的家,他的花園和睡蓮由唯一繼承人也就是他的兒子米歇爾繼承,並於1966年捐贈給法國美術學院。通過莫內基金會,他的房子和花園在1980年復原後開放參觀。除了莫內的紀念品和他一生中的其他事物,房子中還包含了他收集的日本木刻版畫他的房子也是吉維尼兩個主要景點之一。
  作品的銷售
2004年,莫內的the Parliament和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倫敦賣出了超過2000萬美元。2006年,英國皇家學報發表文章指出這兩幅畫作是在泰晤士河上的聖托馬斯醫院創作的。
他的作品《迪耶普附近的懸崖》被盜兩次。一次是在1998年,博物館的館長被裁定與兩名同夥一起盜竊,因此被判入獄五年零兩個月;另一次是在2007年8月,並於2008年找回。他在1873年創作的作品Le Pont du chemin de fer à Argenteuil,描繪了巴黎附近塞納河上的一座鐵路橋。這幅作品2008年5月6日被一個匿名電話競標者在紐約克里斯蒂拍賣行以4140萬美元競得。在此之前,他的單幅作品售價的最高記錄是3650萬美元。僅僅幾周之後的2008年6月24日,睡蓮系列中的Le bassin aux nymphéas在倫敦佳士得拍出。落錘價是36,500,000英鎊(71,892,376.34美元),算上競拍費用高達40,921,250英鎊(80,451,178美元),是當時最貴的20幅畫作之一。
  簡歷
184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6歲時搬離巴黎,隨家人居住在勒阿弗爾(Le Havre)。
1850年代-在繪畫上受到啟蒙,於1859年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學習繪畫。
1860年代-在阿爾及利亞服完兵役之後,與相當多的知名畫家結為朋友,在法國到處寫生繪畫。
1870年代-結婚生子之後,擴大了旅行的範圍,也擴大了繪畫靈感的來源。1870年代是他開始印象派推動的重要十年,在這十年中印象派舉辦了4次聯合畫展。莫內都有參加。1879年是莫內傷心的一年,他的妻子卡蜜兒去世,留下1歲的次子和12歲的長子。
1880年代-莫內最後一次參加印象派聯展是在1882年,1884年之後他開始周遊列國,拜訪了倫敦,美國等地。
1890年代-莫內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創作,
1900年代-莫內的視力開始出現問題,但他仍繼續繪畫,而且還在畫睡蓮,越畫越大。
1910年代-莫內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長子去世的打擊,視力也急速惡化。諷刺的是,莫內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畫家,作品開始受到國家收藏,並有錢建了大型畫室。他開始畫大型的睡蓮壁畫。
1920年代-莫內的晚年仍持續創作,這個時期他的重心放在羅浮宮即將展出他的睡蓮作品,僅管視力越來越差,已經接近失明,他還是畫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為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6%B4%9B%E5%BE%B7%C2%B7%E8%8E%AB%E5%A5%88

印象法國- 巴黎橘園美術館 莫內的巨幅睡蓮

在草地上啃完麵包以後,就穿過杜樂麗花園往橘園美術館前進。
杜樂麗花園佔地很廣,有樹林、水池、還有一些可愛雕塑 。 
杜樂麗花園
(很愛模仿) 
水池邊和樹下都有許多的躺椅,有的人在午睡,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在喝咖啡…
DSC07082
也有人在湖邊尿尿(誤)。
IMG_4429
涼風徐徐,我們也悠閒的躺了一會兒。
不過因為已經接近傍晚了,所以只悠閒了五分鐘,還是趕快前往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DSC07087
官方網站: http://www.musee-orangerie.fr/
開館時間:9:00~18:00 
休館時間:每星期二 以及5/1和12/25 
橘園最著名的收藏就是莫內的360度環場巨幅睡蓮。你可能聽過360度環場音效,但是你有看過360度環場睡蓮嗎?莫內在晚年分別畫了「清晨的睡蓮」和「夕陽的睡蓮」,兩個作品各有東、西、南、北四幅,加起來總共八幅畫。為了依照莫內的遺願,讓這兩個作品能夠在有自然光灑落的房間內展出,
  橘園美術館經過了六年的整修,把原本的兩層樓改建成現在的單層建築。目前一樓有兩個橢圓型展室,東首的展室內放置清晨睡蓮的東西南北四幅,西首的展室則展出夕陽的睡蓮四幅。
  我一進西邊的夕陽睡蓮展室就被震懾住了。站在房間中央時,就好像停船在湖心一般,四面都是連綿不盡的蓮葉,甚至吸的到蓮花的香氣。而東西南北四幅的光影變化又各有千秋,靠近太陽下沈的西邊,映著金黃色跳躍的夕陽倒影,此時東邊已經被夜色吞沒,沈靜的湖面點綴著星星蓮花…真是太美了。
好啦,講了那麼多,真相來了。相片很難呈現,還好小P有攝影。

(攝影:小P/口白:小P)

喜歡的一角
DSC07092 
美麗的夕陽
DSC07095
東邊清晨的睡蓮則是整體以明亮的色調呈現,看來是剛破曉後的那段時間。雖然顏色的變化不如夕陽那麼的活潑,但整體感覺令人十分安心放鬆,肌膚幾乎(姊夫?)可以感覺到那夏季清晨清涼的微風。

(攝影:小P/口白:小P)

展場的中間有長椅供大家坐著慢慢地欣賞這兩幅巨作。要是時間許可的話,真想在這邊坐上一整天。之前去MOMA的時候看到三巨幅拚接而成的莫內睡蓮時,曾經吵著說「以後我家也要放一幅啦!」現在我改變主意了,以後我家要放四面環繞的睡蓮啦!(吵鬧) XD
橘園的地下室還有許多名家的作品,如雷諾瓦、畢卡索等等…
DSC07101
 雷諾瓦
DSC07103
忘了作者是誰,畫的是香奈兒
DSC07110
 畢卡索
不過地方不大,很快就可以看完了。我們正好趕在美術館閉館以前逛完。
http://chenmiracle.pixnet.net/blog/post/26401879-

莫內與印象派

莫內 <印象。日出>  (Impression, Sunrise) 48*63 cm
梵谷 <星夜> stary night 73x92cm
拂曉時分,一輪紅橙色的太陽漸漸昇起了,劃破了濃濃的晨霧。兩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來,靜悄悄的,似有意讓遠處的港都,在紫霧多躺一會兒。朝陽,渲染了這天光水色,也把莫內的畫布染成了一首矇矓的詩…
  莫內喜歡在戶外寫生,尤其愛畫水景。為了捕捉瞬息萬變的光影,他用快速的筆觸作畫,不重視精細的描繪,而追求整體色彩的細膩變化與融合,日出時水氣的蒸發,更助長了矇矓之美。
  當時畫壇上的主流派,所畫的內容多半是宗教、歷史或神話方面的題材,以咖啡色調為主,重視精細描繪,像莫內這樣的畫法,是被視為「不入流」的。
  但是,這張畫後來卻幾乎可說是印象派「開山立派」的代表作之一。1874年,一群年輕畫家在巴黎舉辦了一場展覽,莫內展出十二件作品,這件作品的標題可能是隨意取的。
  一位藝評家對他們的畫風無法忍受,藉這件作品的「印象」兩字大加嘲諷。這件事上了報紙,於是這些畫家就被稱為「印象主義者」(Impressionist) ,而他們的畫風,便稱為「印象派」(Impressionism),開始了十九世紀下半葉,美術史上光影顫動的一頁。
  從1880年代初期,莫內就經常到諾曼地沿岸,奮鬥於大海與岩石之中;定居在吉維尼的43年間,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莫內更是不安於室,時常到外地寫生旅行;像義大利的波地吉拉、荷蘭、法國南部地中海一帶的安蒂蒲、法國西部布爾塔紐半島的貝爾.伊、英國倫敦及義大利威尼斯等,都有他的足跡。
  在十九世紀以前,法國的藝術仍由官方的規範所限制,產生了所謂的「學院派」及「沙龍畫展」。官方傳統的限制使藝術創作受到很大的限制。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時,一群不滿官方壓制藝術自由創作,熱愛生活和自然的畫家公開和官方對抗。他們就是印象派畫家。
  印象派的命名出於印象派畫家莫內的一幅畫--「日出‧印象」。這又剛巧切合了印象畫派的理念:著重瞬間印象。為了捕捉對景物的真實即時印象,畫家們多採用即興寫生的作畫手法。
  1997年,一個羅浮宮與故宮合辦的印象-巴黎使許多不曾去過美術館的人第一次走進了美術的天地. 說起印象派的確是繼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後, 另一次藝術思想的大躍進, 這一個新的觀念不但與文藝復興時期一樣影響全歐, 這一次, 更穿國越洲的影響了全世界. 1874年, 巴黎的一群不受學院派拘束的先進畫家, 開了一次畫展. 當時的環境是: 古典主義, 浪漫派相繼落沒, 寫實主義與裝飾派無法支撐大局, 印象派當時在法國遭在英國的拉菲爾前派和唯美主義的夾擊, 印象派的畫家們了解照相術的發明及普及, 在走寫實路線已無前途, 在當時莫內, 塞尚, 秀拉, 雷諾亞, 高更, 及馬奈的展出中, 莫內畫了一幅"日出-印象"另當時參觀的人大為吃驚. 當時的美術記者Louis Leroy在報導中嘲笑他們的話如同畫名"印象"一樣, 作畫只憑印象, 因此稱這派的人為"印象派". 印象派拜光線為導師, 他們認為一件物體會隨光線的變化而不斷的變色, 變形. 莫內對著乾草堆及盧昂大教堂同一件物體畫了一系列的畫作, 幅幅不同. 總之, 印象派的畫家看黑不是黑, 看白不是白, 他們認為黑是深紫, 深綠, 靛青三色調成. 印象派由科學分析得知綠, 橙, 紫為光學的三原色, 而不是過去畫家認為的紅, 黃, 藍. 所以太陽光是白色還是黃色那要依當時的時間而定. 不同太陽光照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 自然顯現不同的顏色出來. 難怪近代寫實主義之父-高培爾(Gustave Dourbet)在看莫內作畫時不解的問: 為什麼不畫? 莫內說: 我在等太陽. 高培爾說: 你可以先畫背景啊!? 莫內卻不同意. 可見印象派的畫將作畫的層次變廣, 變深. 光不是白色, 影子也不黑, 他們都是內藏色彩的, 用這個角度看世界是多麼的色彩繽紛啊!
當然, 這個改變幾千年來繪畫遊戲規則的印象派也細分了幾個派別: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此派特指那些領導這個革新運動的初始畫家. 他們特別注意陽光的變化, 所以喜歡到戶外寫生, 又稱為"外光派"
  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印象派的開山鼻祖奈(Edouard Manet)
印象派米勒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外光派首席 莫內(Claude Monet)
快樂的女孩 雷諾亞(Pierre Auguste Renoir)
芭蕾舞畫家 戴伽斯(Edgar Degas)
風景畫家 西斯勒(Alfred Sisley)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新印象派又稱點描派(Pointillism)或分割派(Divisionism). 新印象派是一群將印象派的理論用科學的方法發揮到極致的畫家. 依據印象派的理論, 太陽光的顏色是由分光鏡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畫家多用那七色作畫. 可是, 新印象派的畫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畫還將七色原原本本的用點描在畫布上. 若只是將畫的一部份放大來看, 只是重疊的色點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畫什麼東東, 但距畫一定的距離來看, 所有的色點把您的眼睛當作調色盤, 所呈現出來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畫法所能比擬的. 
  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短命的新印象派宗師 秀拉(Georges Seurat)
新印象派的推銷員 西捏克(Paul Signac)
  後期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
之後的印象派畫家們了解到,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 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再加上照相術的日益精進, 印象派那種客觀的繪畫法, 只要彩色相片加上網線和布紋紙, 繪畫實在不是其對手. 第二點影響後期印象派畫家的是1862年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會, 在博覽會中他們對東方繪畫的簡潔明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中國人的山水畫家加上畫家的主觀見解, 把複雜的形體簡化, 使畫面更加含蓄, 生動, 有韻味. 這種主觀的作畫方法正好成了這些思變的法國畫家模仿的對象. 之前印象派的馬奈, 莫內常把東方話掛在牆上參考. 到了後期印象派的畫家塞尚, 梵谷, 高更進而想臨摹東方畫的精神. 尤其是梵谷, 在梵谷"臥室"(The Bedroom) 作品中(梵谷頗喜歡"臥室"一畫, 他曾說過"When I saw my canvases again after my illness, the one that seemed the best was The Bedroom." 一般認為畫中的臥室就是他在35歲時, 遷居至南法的亞耳城(Arles)時的睡房.)掛在床頭的, 就是一幅日本畫. 總而言之, 後期印象派的特色是, 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摻入東方畫家的主觀觀察, 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 宗教, 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 純粹的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 這些反思與再思考使得後期印象派的畫家成為了印象派的精華.
  後期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現代繪畫之父 塞尚(Paul Cezanne)
大溪地之王 高更(Paul Gauguin)
絕對的熱情 梵谷(Vincent Van Gogh)
穿梭於紅磨紡的畫家 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
http://www.ltsh.ilc.edu.tw/history/students91/newpage13.htm

台長: 阿楨
人氣(3,0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雷諾瓦:世界百大畫家32
此分類上一篇:馬奈:世界百大畫家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