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找《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1995)但網上少評
反而多評《統一與分裂》(by葛劍雄 三聯書店 1994)
綜論中國歷史之分合 凌林煌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共同科
摘 要
本文由三大部分組成;其一,前言。界定本文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並本文探討範圍及目的;其二,回顧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及其動力,為本文重點之所在 ;其三,結論。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統合,使憑武力霸道 ,將再三重演民族悲劇,必俟其時機成熟,才能水到渠成。
大 綱
一、前言
(一)名詞界定
1. 中國
2. 歷史
3.分合
(二)探討範圍及目的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 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三、結 論
一、前言
(一)名詞界定
吾人欲析論本文主題-中國歷史分台-之前,自然須先界定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
1. 中國
由歷史發展之過程窺知:「中國」一詞,並非自古迄今均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空間、人物、事物、以及其他相關變項之推移,有其不同之意義。後人考釋「中國」一詞之意義及起源者,不乏其人。茲舉其要者如次:
(1)胡厚宣於其(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一文,以甲骨卜辭推論:「中商」當即後世「中國」稱謂之起源。2
(2)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根據卜辭及金文斷言「中國」之名稱,始自商周。3
(3)王爾敏在其<「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尋繹歸納先秦諸書所載「中國」詞稱所含意旨為五類,依其出現次數多寡:一為「諸夏之領域」,二為「國境之內」,三為「京師」,四為「中等之國」,五為「中央之國」。古代「中國」領域範圍,秦漢統一前,泛指黃河及淮河流域之大部分;之後,則東、南至於海,北至於塞,西接流沙。4
(4)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據甲骨文、金文并先秦文獻論斷:「中國」名稱,起源於商,成於西周,而發達於春秋。「中」代表王軍「斿旗」所在之地,「國」象徵執干戈以衛牧場。西周後期又稱「京師」為「中國」,亦即王師集屯之京阜行勝之地。至春秋時代,則指高度文明之地域,亦即中原。是後,國人又合「諸夏」、「華夏」之義,而有「中華」及「中華民族」之稱。5
綜上所舉,「中國」一詞,起源於「中商」,始稱於西周後期。其含意主要為諸夏之領域,亦即東亞高度文明之國度。之後,因中華民族之融合(請參見圖一)、6中原文化之擴散、歷代疆域範圍之變遷(參見圖二),7而逐漸擴大變易。
職是之故,本文界定「中國」為一東亞高度文化國家之總稱,基於「自我J(ego)之意識,以及立足天地中央之錯覺,「自以為居天下之中」,8其主要領域在中原地區 (約合豫、晉、陝交界之處),主要成員為諸夏諸族,主要文化為中原衣冠文明,主要經濟形態為耕稼,9主要作戰方式為車戰、步戰,惟其領域、成員、文化…等要素,則與時變動。
圖1 中華民族融合過程圖
圖2 中國歷代疆域範圍變遷略圖
2. 歷 史
吾人通謂之「歷史」,細究可分類為三:(1)歷史本身(past events or activities),(2)歷史遺跡(relics of the past),(3)歷史敘述(the written or oral past),三者實有其差距。10
就人類歷史而言,若以有無文字發明來分期,又可分為三期:(1)史前時代,(2)歷史時代,(3)信史時代。殷商甲骨文為中國現存最原始文字,其前,相傳黃帝時代(2697?B.C. - ?)已有文字,亦即中國歷史時代之起點,似可始自黃帝時代。11
因此,本文所稱「歷史」,係指始自黃帝時代之中國歷史本身。惟本文屬性則為歷史敘述,與本文所論述之主題,兩者之間,仍有其差距。
3. 分 合
中國歷史上之分與合,本係歷史發展之必然進程,並無常態、異態之別。除政治上之分與合外,尚有社會、經濟、文化…上之分與合,且「分」與「合」二詞,互為相對,是分?是合?必先界定其義,方能進一步析論其相關問題。
因篇幅所限,本文所論之分台,僅限於政治體系上之分台。舉凡在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之中國境內,同時存在二個或二個以上各自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無論其大小,彼此實際上互不統治管轄時,即屬於分裂狀態;反之,上述中國境內,同時僅存在一個有效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其統轄範圍遍及當時共認之全中國,無論其為新舊政權,毋論其國體、政體形態,抑或漢族異族統治者,均為統合或統一狀態。
(二)探討範圍與目的
由上述本文主題之界定,可知本文探討之範圍,僅限於大約近4,700年來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全中國境內政治體系之分裂與統一。析論重點則在中國歷史上幾次重要政治分合之回顧,包括其分合之大略及動力,亦即檢視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經驗,以作為日後中國歷史分合之借鑑。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依據上述本文所界定之中國歷史分合,吾人可將自歷史時代以降,當時全中國境內政 治 體系分裂與統合之大略,表列如次 :
表1.中國歷代政治體系分合大略年表
資料來源:參閱〔漢〕司馬遷撰:《史記》,130卷(〔台北〕:明倫出版社,無出版時),卷1-8;錢師穆著:《國史大綱》上、下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4年);陳致平著: 《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尤其是「歷代大事年表」;陳師捷先等著: 《中國通史》(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1984年);Dun Li,The Ageless Chinese, A History (N.Y.:Charles Scriber's Sons, 1965), pp.562-568,轉載於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頁361-362,表一、中國統一與分裂年表;張玉法:<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收錄於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頁1-6;尹章義:<知識分子與中國的分合強弱>,《中國論壇》,期296(1988年1月):26-31;威爾.杜蘭(Will Durant)著,幼獅翻譯中心編譯:《中國與遠東》(Our Oriental Heritage: The Far East, 1935),3版,《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之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頁3-6,「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說明:
a.「統一」或「分裂」時期之界定,請參見本文一、前言、(一)名詞界定、3. 分合,於茲不贅。
b.「起迄年代」係指「統一」或「分裂」之起迄年代,參考上述資料擇其合乎史實者而暫定,與其左列朝代或時代,未盡相符。
c.「年數」,以「起迄年代」前後相減計算,與通謂之「享國」,並不全同。
d.「五帝傳疑」時代,「起年」據威爾.杜蘭:前揭書,頁3,「迄年」據陳致平:前揭書,頁150,以及陳捷先等:前揭書,頁38推算。
e.自1912年中華民國肇建,已歷時88年,迄今(1999)年,仍繼續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地區,並在上述地區獨立行使主權。此87年期間,雖有1912~1915,1928~1949年間之形式上統一,實際另立政權與中央對抗者十,列強在華扶植傀儡政權者七〔參見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15-428;呂芳上:<近代中國的統一與分裂>,《歷史月刊》,期5(1988年6月):86-95〕,整體而言,係屬分裂狀況。
f.起2697B.C.,迄1999A.D.,全部年數應為4,696年。惟因前後連接年代及計算方式,統一年數與分裂年數之和為4,683年,兩者相差計有13
上表顯示:中國歷史統一時期較長且超過百年者,依序為殷商(640年)、五帝傳疑時代(513年)、夏朝(431年)、西周(339年)、唐朝(278年)、明朝 (257年)、清朝(227年)、西漢(210年)、東漢(182年)、北宋(148年);其統一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秦朝、新莽最短(14年),次隋朝(29年),次西晉(36年),次元朝 (7]年),其中除新莽係纂漢得國外,秦、隋、晉三朝,皆承分裂時期之後。
中國歷代分裂時期較長並超過百年者,則以東周(含春秋、戰國時代)最久(549年),次魏晉南北朝(含三國時代、東晉十六國、南北朝)(332年),次宋遼金朝(含北宋初年、遼夏金、南宋)(171年);其分裂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楚漢之爭最短 (4年),次唐朝初年(10年),次東漢初年(13年),次元末明初(36年),次清朝初年(39年),次五代十國(52年),都處於前後兩個統一時代之際,亦即由前一個統一時代,轉化至後一個統一時代之過渡階段,為期少則僅數年,多則數十年而已。
整體而言,除前三時期(包括五帝傳疑時代、夏朝、商朝)外,合分交替循環,大多合長分短,與明人羅貫中所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合符節。合分比率,平均大約三比一(2.62/1)。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台之大略,既已概述如上,以下繼續析論其動力,亦即造成分合之因素,抑或其理論基礎。時賢亦有就此一問題剖析者。茲舉數例如次:
1. 余英時於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一文中,強調政治層面之分合,係表象而非實質。在政治分台之背後,往往文化、經濟及社會力量在發揮作用。無論分台,其因素均極複雜,例如:外族內徙、世族興起、自由思想、民間文化、地方主義、社會階層等離心勢力之發展,造成長期政治上之分裂;相反地,民族、文化、社會之融合,經濟、稅收重心之轉移,「征服王國」之崛起,達到動態的平衡時,則導致政治上之統一。12
2. 許悼雲自系統建構及網路關係之觀點,論中國歷史之分台。認為中國體系之分,係由於維繫全局網路之分解,地方主義及宗族主義等次級體系,均有導致分裂之趨向。中國經濟網路分裂之後,若無其他境外經濟體系之吸引,則境內次級體系勢必再度凝聚成一整合體系,由此一整合後之經濟體系,並進而再度促成政治體系之重新整合。13
3. 李國祁探討中國過去之分合理論,並形成此理論之基礎。將中國歷史分合理論之發展,概分為二:其一,近代以前傳統時期之陸權時代,其二,近代以降之海權時代。前者之北優於南說、大一統理念、極端注重大傳統、自給自足完整經濟體系,均有助於中國國家民族意識之凝聚,以及全國政治之統合;後者之海權興起、外貿旺盛、西力衝擊、地方分權、注重小傳統、致命科技武器、國際複雜關係,皆大減武力強壓式之整合。14
4. 李治亭析論造成中國歷史分合循環之主因一「內憂外患」,內為宦官、外戚、朋黨、權臣之作祟,皇帝之失德,藩鎮之割據,農民之暴動;外為邊疆游牧民族之不斷內逼,並侵暴無常。15
5. 茅家琦探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裂根本原因在於傳子不傳賢。因此庸君當政,導致政治腐敗,經濟衰退。斯時,或軍人跋肩,或爆發民變,或外敵入侵,造成中央權力衰落[弱],地方勢力擴張,甚且形成政治上之分裂。16
6. 蔣永敬、陳進金剖析中國歷史上政權分裂二大原因為內部動亂與外族入侵,兩者或互為表裡,而促成統一之真正動力則為民族傳統文化及情感,並共同求生以禦外侮之需求,惟常訴諸武力,完成統一。17
7. 魏鏞曾繪製「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參見圖三),18以說明中國統一與分裂之進程,渠並強調中國人認為文化上之統一比政治統一更為重要。由此一流程圖,吾人可推知促成中國歷史分合之主要動力有三:(一)舊政體之衰亡,(二)群雄之互爭,(三)異族之入侵。
圖3 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
以上諸家均係自宏觀角度,就中國「大歷史」19政治分合之動力,各抒己見之要點。至於後世針對中國史上各大政治分含動向之析探,為數甚夥,不勝枚舉。茲僅以西周→東周(春秋戰國) →秦漢[合→分→合]為例,論析如次:
西周末造,以幽王無道,廢嫡立庶,破壞宗法傳統,朝政腐敗,並以天災地變,民怨沸騰。驢山之役,幽王見殺,周室平王東遷,因弒父嫌,天下共主威信衰微,王命不行。當是時,列國內亂,諸侯兼併,戎狄橫行,交侵中國,遂致中國分崩離析,群雄競長爭強。20
秦併六國,一統中國,推究其因,約有下列數端:
其一,就時代潮流及民意所向而言:促成秦人統一中國之主要潮流有四:(1)中國版圖之確立,(2)中國民族之搏成,(3)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4)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先秦學術共有之態度,處處懷抱大同,教育主啟發自由,政治主德感平等,民族主同化和平。秦之富強,多得東方遊仕之力,亦即秦藉東方客卿之力以得天下。21故謂:亡六國者,六國人也!
其二,就地理形勢而言:黃河流水含沙量高達46-63%,且自中游大轉彎入下游,地勢驟降,進入平原地帶,河水流速隨之驟減,河床淤塞日益嚴重,甚且高於兩岸平原,沿岸居民唯有築堤自衛。然華北雨季又過度集中於夏季,黃河往往潰堤氾濫成災。
因地理位置、季風風向、年降雨量等因素,中國本部與塞外地區之主要經濟形態有別,前者以農業為主,後者則以游牧為主。在氣候惡劣時,雙方常為求生存而征戰不休。
無論治水賑災,抑或築城禦敵,在在均需統一強大有力之中央政府,以動員全國人力物力22。
秦國位處關中,沃野千里,本有建瓴之勢,及据殽函,易守難攻,至併巴蜀,更無後顧之憂,且地處邊陲,與戎狄為鄰,民風強悍誠樸,並於統一中國之目標,著重長久之計。歷代秦君對付六國政策,始終一貫明確不變,而六國則無一定見,朝秦暮楚。三晉地狹人稠,秦則地廣人稱,秦人乃招三晉之人民任耕,而自任戰。23
西漢賈誼 (過秦論)推論秦君常為諸侯雄之緣故,即在於得地理之便:秦自繆公以還,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蓋因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係四塞之國,地勢險要使然。24
長江流域開發之速度,自春秋始加快,至戰國時,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南北差距日益縮小,南北兩大部分合而為一之條件業已成熟,贏秦之一統中國,堪謂水到渠成。25
其三,就思想趨向而言:中國「天下一家」之思想,萌芽於商周時期,成長於春秋戰國時代。秦雖未能運用此一思想,然因其已深入人心,於秦統一六國,不無影響。26
先秦之「王道論」及「霸道論」,均以實現「大一統」為其終極目標。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言論、《尚書.禹貢》之地理觀、《管子.封禪篇》之主張、鄒衍之「大九州說」以及五德終始說,亦皆提倡大一統思想,遂致戰國末年有帝秦之議。27
其四,就政治外交而言:一方面,東周列國為求生存於弱肉強食競爭激烈之亂世,或謀向外擴展以逐鹿中原,紛紛變法以圖富強,其政治體制,由分權制蛻化為集權制,此一歷史發展趨勢,亦有利於秦之一統中國。28另一方面,秦國君臣率多才略,客卿復多位至卿相,厲行法家富國強兵政策,對內裁抑貴族勢力,鼓勵耕織,提倡首功,嚴密組織;對外不斷展開外交攻勢,除採「遠交近攻」策略外,並以「連橫」之議,亂「合縱」之課,且陰遣謀士齋持金玉利劍,利誘威迫諸侯名士豪臣,離間各國君臣,使其離心離德。29
其五,就軍事兵力而言:秦居西北,地近戎狄,秦人勇武質樸。自商鞅變法以還,「有[軍]功者顯榮,無[軍]功者雖富無所芬華」,30。秦「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31秦國乃成「首功之國(以首級記功也)」,賞罰分明,紀律森嚴,戰鬥力堅強,因此秦能夷滅六國。32
其六,就時間長流而言:就大時代背景而論,秦併六合,一統天下,非贏政一君數臣所能一時獨力奏功。東周列國計98國,經由春秋時代之兼併,成為齊、鄭、衛、秦、晉、燕、楚等七國。33戰國時代,七國對局部地區之統一,亦均有所貢獻。秦又在七國局部統一之基礎上,完成一統中國之大業;34。就秦國本身而論,《史記.六國年表》緒言,太史公有云:
周束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35
可見秦自襄公起,已隱然有意一併天下,「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36賈誼論秦王政,以渠因「續[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世[140年]之餘烈」,乃能「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37
此一論點可與下列秦國疆域擴展形勢略圖38互為參證:
歸納以上各種宏觀暨微視論點,吾人可將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依其分合進程,區分為三大階段:1.分一舊政權體系之解體,2.分→合一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3.合一新政權體系之建立。以下試分段析論之:
1.分一舊政權體系之解體
造成舊政權體系解體之表層動力,為此一體系成員離心力之逐漸增強,各條網路逐一中斷,最後導致整個體系崩潰而分裂。而根本動力則為領導階層或統治權力核心之腐化或無能一對內無法正常處理國事,或有效應付天災肆虐,以謀取大多數成員之最大福利;對外無力抗拒外力入侵,並進而保障其成員之生存。於是體系成員自然離心離德,人各異志,人心思變,此為舊政權體系解體前後之共同現象。
2.分→合一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
舊政權體系解體之後,新政權體系未建立之前,在此期間,新舊交替,或青黃不接,無法立即出現一強而有力足以弭平群雄並立或抵禦外力入侵之漢族新政權,或入侵之外力無法有效統治當時之全中國並建立異族新政權時,則中國呈分裂狀態。
分裂期間之長短,與成員對舊政權體系之離心力及其對新政權之向心力強度成正比,大體如表二所示:
說明:1.「5~0」表示離心/向心程度之強弱。數字越大,表示強度越大;反之,數字越小,強度越小。
2.表中數字僅是示意抽象,而非絕對具體數字。
3.合一新政權體系之建立
由分而合,武力僅係統合之最後常用手段,政治層面之統合亦係表象而已。若無文化、民族、社會、經濟、思想、意識形態等方面之成熟融和,往往無法維持長久之統一,而且時間係一重要因素,蓋因上述文化…等方面之融和為一,均需假以時日,既非一蹴可幾,亦不能揠苗助長;否則,急就章式之武力強壓統一局面,轉瞬成空,猶如雲煙往事。
三、結論
綜合以上之論述,吾人或可暫時獲致以下兩點初步結論:
(一)以宏觀角度,就歷史本身而言:「中國」一詞之意義及其範圍,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世人欲析論其「分合」,必先界定其範圍,以台灣、外蒙、新疆、西藏為例,是否皆屬中國之一部份,端視指何時之中國而定。就時間長流而言:分合、治亂、興亡、盛衰、起落本是一體之兩面,彼此互相循環交替,既無常態異態之分,亦無始末首尾之別,吾人允宜以平常心看待之一蓋因太陽底下本無新鮮事,猶若月滿則虧,日極則昃,治久必亂,盛極必衰,有起必有落,有合必有分,分久復必合,39。均非世間凡人所能勉強為力,乃俟其時機成熟,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分合,亦當作如是觀。
(二)就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動力而言:影響歷史事實發展之動力或其因素,原本極為錯綜複雜,史實表象率多為冰山一角,暗潮洶湧處處,中國史上之政治分合亦然。徒憑武力霸道式之統合,非特千萬生靈成為祭品,血流成河,貌合神離式之「大一統」,亦無法維持長久,不是「武力征服者」變成「文化被征服者」,便是點燃難以平息之種族仇恨火苗,星火終將燎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之民族悲劇,必將再三重演。有意贏得歷史統一掌聲者,能不三復斯言?!
註:
1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日…等國建交公報。
2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參見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年),頁457-458
3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大陸雜誌》〔卷〕31.〔期〕1(I965年7月):〔頁〕17-24。
4王爾敏:前引書,頁441-480。
5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台北〕:公治書室,1978年)。
6取自陳致平著:《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冊]1:(頁)49。
7取自同前註,頁63
8李國祁:<由中國歷史發展論國家分合的理論基礎>,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街研討會論文集》(以下簡稱《中國史上分合》)(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37。
9錢師穆著:《國史大綱》上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5年),頁39-40:「所謂諸夏與戎狄,其實只是文化生活上的一種界線,乃耕稼城郭諸邦與游牧部落之不同。…其重要關鍵,實在耕稼與游牧之別。」
10凌林煌:<論倫理價值與歷史研究及歷史教育>,《中等教育》42.3(1991年6月):21-26;收錄於氏著:《摸象集一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論集》,3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1:1-18。
11隨著中國原始文字之日後陸續出土,中國歷史時代、信史時代或將可能往遠古推移。
12余英時:<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95。
13許悼雲:<體系網路與中國的分合>,收錄於同上書,頁3-7。
14同註8,頁429-444。
15李治亭:<論清代邊疆民族的離心運動>,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213-232。
16茅家琦:<地方勢力擴張與晚清政局>,同上書,頁289。
17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同上書,頁416。
18取自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I980年),頁368。
19參見黃仁宇著:《中國大歷史》,初版14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20參見錢穆:前揭書,頁31-55。
21同前註,頁85-89。
22參見同註19,頁25-32。
23參見錢穆:前揭書,頁88;陳致平:前揭書,2:444;黃仁宇:前揭書,頁41-42;呂思勉著:《中國通史》(下)(無出版地:無出版者,無出版時),頁30;李符桐等編:《中國通史》(上)(台北:文風出版社,1973年),頁78-79;余又蓀著:《中國通史綱要》(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無出版時),頁I33。
24[西漢]司馬遷撰:《史記》,130卷(〔台北〕:明倫出版社,無出版時),[卷)6:[頁]277,<秦始皇本紀.太史公曰>,引西漢賈誼<過秦論>語。
25參見吳榮曾:<戰國秦漢歷史演進的趨勢>,《中國史上分合》,頁45-55。
26參見劉家和:<論先秦時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中國史上分合》,頁19-30。
27參見王仲孚:<先秦的王霸論與大一統論>,《中國史上分台》,頁31-43-
28參見同註25
29參見《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李斯列傳》。
30《史記.商君列傳》,[卷]68:(頁)2230。
31同前註,68:223。
32參見陳致平:前揭書,1:419。
33詳見同前註,1:349-350。
34參見白壽主編:《中國通史綱要》,第6次印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I983年),頁113-114。
35《史記.六國年表》,15:685。
36同前註。
37《史記.秦始皇本紀》,6:280。
38取自陳致平:前揭書,1:440。
39此言其大體形勢。分後之合,未必全係未分前之整體之合,例如:今韓、越北鄰中國之地,雖嘗為中國漢唐之一部份,惟並非自古迄今皆屬於中國;合久後之分,亦非全如末合前之分,亦即往昔之分,未必盡如日後之分。蓋不同之時空背景,造成分合之動力或動因,並不完全相同使然。
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history-c.htm
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三聯書店 1994)
內容簡介
統一與分裂在中國歷史上交替出現,於是先人留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老話。分合的背後是宿命的輪回?地理環境、人口的增長與遷徙、生產方式、經濟水準、文化制度、關鍵人物的作為、社會各階層的影響,各種因素制約著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在本世紀即將過去的今天,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回顧過去,領語歷史給予的啟示,放眼未來的天下。重新討論這個古老話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知道什麼應該繼承,什麼應該拋棄。
作者簡介
葛劍雄,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出生於浙江湖州,歷史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並任國際歷史人口委員會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等。從事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一、二卷)、《往事與近事》、《泱泱漢風》、《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葛劍雄自選集》、《行路集》、《碎石集》、《走近太陽――阿裡考察記》、《劍橋劄記》、《中國古代的疆域變遷》、《人口與中國的現代化》(合著)等及論文百餘篇。
目錄
中華文庫序
合作出版中華文庫緣起
編輯說明
作者序
引言
第一章 昔日的天下觀
九州的傳說和現實
從未實行過的九州制/胎死腹中的五服制/大
九州說/中原和華夏
一廂情願的“天下’
九州觀念的延續/如果世上只有中文/長城的
價值/炎黃子孫
第二章 分與合
歷史上的中國
國與“中國”/“中國”的擴大和變化/“中國”之
爭/中國和中央帝國/歷史上的中國
分合大勢之
從萬國到七國/六國滅,四海一/由楚河漢界
建起的西漢帝國/盛世難再/大分裂的十六
國和南北朝
分合大勢之二
大唐帝國的形成/分裂和分裂的繼續/疆域空
前的元帝國/退縮中的明朝/統一疆域的最終
形成/內亂外患,國土淪喪
第三章 分合的標準
何為統一
“統一”的本義/正統僭偽之爭/朝代的起訖與
統一的始終/稱臣納貢與天下一統/漢唐典章
與統一/赫赫武功與統一
何為分裂
合中之分/分中之合/分中之分
第四章 天命與人事
受命於“天”
得天獨厚/以農立國/運糧之難/鹽鐵會議上
的難題/胡騎南下/農區的盈縮/周邊與中原
有民斯有土
億兆斯民/移民實邊/“遷虜”與“滴戍”/自發
移民與戰亂移民/內聚移民/移民和民族融
合/遊牧民族的貢獻/人口壓力與邊疆開墾
民以食為天
交通運輸/手工業和商業/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裂與分治的背後
殊途同歸
中行說與漢使的辯論/各取所需/因時因地的
行政管理/一般與特殊
芸芸眾生與風流人物
“帝利”的變化/蒼生望太平/君王千秋業
第五章 千秋功罪
社會財富的投向
“海龍王”的業績/太倉陳陳相因/馳道和宮殿
陵寢/軍隊和佛寺/揮霍性的“賞賜”
行政效率和治理
王溫舒的妙計/君民的不同選擇/張知縣砍茶
樹/“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政策與對策/神
通廣大的吏/禮失求諸野/朱元璋的“直隸’
分裂政權的貢獻
小國的自立自強/移民與開發的導向/戍卒、
流民、衣冠/從供天下到供本國/華夏正音重
返中原/征服者被征服
亂世豈止出英雄
飛將軍抱恨終身/百家爭鳴與萬馬齊喑/亂世
的魅力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獨特的立意,精闢的觀點,流暢的語言 2009-05-19
獨特的立意
葛劍雄是研究歷史地理的學者,師從譚其驤,在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造詣頗深。針對中國歷史上的分分合合,疆域的變化,人口的變動,他從歷史地理學者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為我們揭示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闡釋了地理因素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並進而探討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精闢的觀點
本書開宗明義,點出中國在世界上的獨特地位緣於中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天下大勢,而這一天下大勢的產生則是由於中國大陸地理條件對先民們的束縛以及伴隨了生產力的增強,改造自然的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地理因素制約性大為降低。在傳統農業文明向外擴張的過程中,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碰撞、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改造和融合使得中國的文化呈現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多樣性。面對這一多樣性,不同的政權採用不同的對待方式,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南方統一的中原農業政權,數度為北下的遊牧民族所滅,但是南北對峙的狀態卻保留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改造了遊牧文明,奠定了民族和文化大融合的基礎。從大地理的角度來看,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時間遠少於分裂的時間,但是內部分裂卻促進了各地方政權的經濟發展,為再度的統一打下了經濟基礎,從而創造了重新統一之後的巨大輝煌。“牧業民族的三次南下為中國的統一作出了更大的貢獻……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溯到東漢後期,魏、晉時都未停止,以拓跋鮮卑的南下建立北魏為高潮,在統一北方的基礎上上隋朝完成了消滅南朝的使命。唐的統一實際上也是以此為基礎的。第二次南下從唐朝中後期開始,唐朝後期的一些藩鎮就是南下的少數民族的首領,五代中的三代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以後從契丹(遼)、女真(金)一直到蒙古(元)滅南宋,建立元帝國。第三次則是滿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終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
但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太平盛世。作者指出統一政權內部存在的消極因素——社會財富的消耗方式、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帶來的行政低效、統一政權經濟發展受到的軍事、政治方面的制約以及不適宜的人才選拔機制等——是導致文明衰落和分裂的重要原因。大量的財富被肆意揮霍,“朝廷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是用於修築皇帝陵墓的,其餘的三分之二歲入中,也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於皇室的揮霍性開支的,宮殿、苑囿、宗廟的修建等;真正用於行政管理的只占少部分。”分裂政權更加管理扁平化,而統一政權的多層垂直流通架構則擴大中央集權制度的不利影響。“在自上而下的監察系統很不完善,自下而上的監察根本不存在的情況下,僅僅依靠中央政府甚至皇帝個人的命令,絕對無法避免有意無意的偏差和曲解。因為再具體的規定也不可能沒有遺漏,總能找到條文所沒有涉及或無法規定的方面。一旦這種流弊出現,監察系統既不能及時發現,更無法有效糾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可以說是中國的悠久傳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奇特現象因統治階級以不變應萬變的企圖而催生,更因監察系統的缺失永遠無法被糾正。中國古代人才選拔機制的缺陷,造成的官與吏、統與治的分離也對這一現象推波助瀾。
作者由地理而入歷史,由歷史而進文化,逐步展開討論,把讀者帶入一個全新的視野,並最後總結:“昔日的天下的歷史完全證明: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社會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同樣,分裂社會中存在的積極因素也不是分裂本身帶來的,更不是戰爭和破壞所能造成的,而是衝擊、消弱了舊制度的結果,是外力迫使中央集權制度暫時或局部解體的副產品。”
也即,統治方式要適應於疆域內的文明情況以及相應的生產方式的發展情況。這無疑是頗為切合實際的看法。
作者最後也不忘提醒一句:“儘管我們討論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無疑是未來的世界。”
流暢的語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深厚文字功力,更讓閱讀本書成為了一種享受。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31166/
打破大一統的迷思 2007-07-28
此書出版於90年代初期,在當時的環境裡能出版,沒有被扣上鼓吹分裂主義的帽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在愛國糞青橫行於網路的今天,葛先生會因此書被扣上“漢奸”的帽子,不過糞青們一般不讀書,所以葛先生還沒怎麼被潑糞。
從秦皇漢武、到射鳥的鐵木真、心理扭曲的朱和尚,再到本朝的毛太祖,這些好大喜功,視百姓為芻狗的統治者被今天的糞青們視為我天朝開疆拓土的大英雄;那些心地善良、愛民如子的統治者反倒被認為懦弱無能的昏君,搞不好還會給扣上“漢奸”的“諡號”。你要把他們趕到臺灣海峽去填海,他們就會對你頂禮膜拜;你要是呼籲一下兩岸和平,大家好好過日子,那就可能被他們研究出你爺爺當年就是漢奸。
大一統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葛先生這本書就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回應
當時(1996之前)當局還沒有開始用臺灣問題來進行民眾動員,因此有一定的空間。查閱當年《讀書》雜誌光碟,也經常登載葛先生的文章,質疑以統一為核心價值的中國歷史觀點,其實也就是本書的摘要。這在汪黃入主後的《讀書》上是不可想像的。
兄弟們,看看243頁的結論好不好?“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同樣……”等等。這段話用黑體字標出的。
這句話我看到了,但不知是作者真意還是追求政治正確的話語?我的看法是大一統的中國必然選擇集權專制制度,而分裂的歐洲由於各國互相競爭制約,促進了自由民主制度的發生和發展。
嗯,你的觀點我贊同。張光直說中國歷史才是人類歷史的普遍模式,我相信歐洲在實現真正的統一之後的歷史進程,大致和中國漢朝之後的歷史差不多吧。甫一統一,將會爆發出驚人的生機和力量,所以值得擔心的倒不是美國而是歐洲,因為歐洲的文化底子太深厚,思想資源取之不盡。不過,歐盟只是歐洲統一的前身,歐洲離真正的統一還很遙遠——但是必將到來。與歐洲相比,臺灣只是小問題。如果這個小問題都解決不好,衰老的文明和國家可以不用再和年輕的歐洲較量高下了。
n年前在網上曾經推薦這本書給一個臺灣網友看,他說,前面是歷史,後面怎麼成政治了呢?(大意)
以統一為核心價值的中國歷史觀已被CCP逐漸拋棄,臺灣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統一與否,而在於這艘永不沉沒航母的戰略價值。
對國家利益的追逐、對現代化哪怕是軍刀下現代化的渴望、對其統治法理性的確認使得CCP無法容忍TW處於無法掌控的獨立狀態。
歐洲的統一我想也會是聯邦制而非中央集權制。
歐洲不會統一,至少不會是大一統,如果這樣說的話,那中國在2000年前出現的事(統一)歐洲要再過2000年才可能實現?
樓上說的很對,歐洲現在像中國的西周而不是秦漢,喬良王湘穗他們搞錯了年代。
對立與統一的形成註定著一個結果,到手的不好,好的永遠到不了手。歐洲與我們可以比嗎?不太行,至少人家完成了資本積累,而我們是什麼?出賣資本、出賣未來、出賣著出賣。。。到最後,只得出個人家的飯好吃這一個結論。
我認為歐盟更像是邦聯制,而不是聯邦制——二者的區別在於聯邦制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1 這本書的第一版出版於1987年2 知道了第一版的時間,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當時可以出版了,因為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的氛圍比較寬鬆3 最好看一下書的內容 書裡面根本就沒有宣揚分裂的意思 而是客觀地道出了統一與分裂各自的利弊4 對憤青的不滿我能理解 不過我想還是要尊重一下每一個人發表言論的權利 以上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85602/
力作也有局限 2005-09-25
葛劍雄的學問一直是被我推崇,當然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他是譚其驤的學生,而歷史地理領域是我很感興趣的。
中國疆域的問題是很多歷史學家感興趣的。其中即有學術的興趣,也部分出於民族與文化的情感,“夢回漢唐”和痛心國土的淪陷都是這種情感。
譚先生界定的歷史上的中國是以清朝盛世的疆域為准,其外的即使曾與這部分同受某政權統治,也只是“暫時的”佔領,其內的所有政權都算是形成中國歷史過程中的分治。客觀講,這是最完美的方案。但問題也是明顯的,清朝的邊疆和元曾經到過的地方的差別與前者跟清末丟失的那些領土的差別究竟在哪?從現在看來,還是以現在中國的領土為標準為好。因為在現代國際政治框架下,這些失土是不可能回來的。
葛先生在此大的標準基礎上,做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新解。他運用農業時代下經濟政治運動的動力模式以及農區和牧區的互動模式,指出在當時的環境和生產力約束下,統分大概也都是無奈。當然很多歷史人物的行文也產生作用,他重點分析了“武帝西進”“阿保機南下”等。
另外一個很過癮的論證的細節是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分佈與互動對統分的影響。一般來講,兩個中心的的分立有利於統一。當一個地方可以經濟自足而同時擁有足夠的政治軍事條件,分治就很難免的。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看這部書當然想到的臺灣問題。葛先生沒有講這個問題,但從他的分析框架下,臺灣的分治將是長久的問題,統一的因素很少。但如果離開農業時代,進入工業甚至後工業的時代,區域的政治經濟互動就不同了,自足還是依賴的界限無限擴大。因而統一的因素是在增加的。
回應
中國長期都是“朝代國家”,直到近代晚期才有“民族國家”的意識,以現代國家的疆域和國界概念來分析中國朝代的轄域是不太講得通的。
葛先生在他後來寫的另外一篇統一與分裂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清之後流失的領土現在看來也是有歷史必然性的,不過我想可以用概念中的外延和內涵來簡單劃分一下,固然我們無法陷入清鼎盛時期的疆域,不過現在中國的疆域也在局部調整中,當然沒有那麼明顯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5548/
一次“買櫝還珠”式的論證 2011-02-21
全書讀完,深感遺憾!
葛教授針對當時“政治正確”的主流觀點進行了一次掰指頭式的論證,得出一個在我看來糾枉過正的觀點: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期長於統一的時期。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偽命題,就如同問股市是漲的日子多還是跌的日子多一般亳無意義。歷史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統一和分裂背後,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化。如果硬要加以區分,也是統一的時期與分裂的時期相輔相成、不相上下,說統一多於分裂固然無理,葛教授分裂大於統一也是立論不足。而這一論證整個的意義,又比“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明到哪裡去呢?
而這本書另一個致命的弱點是落伍的論證過程。此書雖然整體結構尚屬合理,但論證過程略顯零亂。葛教授似乎沒有接受過嚴格的邏輯訓練,論證過程中,不時能發現一點定義混亂、自相矛盾的地方。也許這也正是當時學術界學術功底的真實寫照。
同時,對於統一與分裂這個很值得挖掘的話題,葛教授雖然也在原因和結果上做了些文章,但通篇並沒有或者試圖從理論高度去認識這個問題,而只是對統一、分裂長短的簡單補充,真令人讀罷頓生遺珠之憾。在這一點,葛教授真是沒法比擬金岳霖、劉青峰這樣同時代的學者,這或許也正是當時的學人基礎學術水準的反映——缺乏有力的分析工具。
當然,葛教授出生名門正派,還是有功底的,儘管這不是一本嚴格的學術著作,但內容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不少。象根據沈括關於士兵、民工運輸能力的記載推斷出當時軍隊做戰的有效半徑從而間接影響到國家疆域的極限,還是很有意思的。
回應
關於統一和分裂的時間,LZ批判思路太大而化之了吧。葛劍雄計算下統一分裂時間有什麼錯誤呢?爭議就在中國怎麼個界定法。歷史上俄羅斯和南非合併統一時間為多少?——零。這個怎麼偽命題了呢?其實就算歷史上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的時間,但是“大一統”的思維、文化心態,確實是根深蒂固的,這一點最重要。所以,LZ說分合時間是個次 要 問題,這確實說對了。PS:歷史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這種進化史觀只是諸史觀中的一種,未必正確
金岳霖、劉青峰?金觀濤吧?而且現在看來,金劉用系統論控制論講超穩定結構,問題還是很多的。說葛的書跟他們倆水準差了很多,倒不見得。兩本書都體現了八十年代特色——喜歡討論非常大非常泛的問題,彼此彼此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63950/
金仕並:統一與分裂——借此再說葛劍雄 2008-04-08
假設有這麼一本書,你不需要的時候壓根不會去看它,甚至聞所未聞,但是如果你想瞭解某種資訊,在千方百計地尋找文獻後,最終一定會看到它,而且一定會在看過之後有所收穫;那麼,這本書就是有價值的。
葛劍雄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三聯書店,1994年),我認為就是這樣一本書。
2008年的茜臧“打石匝搶燒事件”,使許多人第一次意識到了中國民族問題的嚴重性,也使許多本來就瞭解這種嚴重性的人益加憂心忡忡。如何解決這些民族問題,如何把它們的解決和中國的民主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也成了許多人熱議的話題。
然而這種政治話題,雖然人人可以談得,卻不是人人可以談得好的。拋離了實際,每個人都可以講出一大套邏輯自洽慷慨激昂的話來,可是一旦結合實際,十種方案裡面恐怕有九種都要被無情地淘汰。這實際也絕不僅僅是當下國內的實際,還要包括對國際、對歷史的打量;甚至,這實際也不再只是人文的實際,還必須把科技的因素考慮在內。事實就是這麼讓人沮喪:你想談好統一與分裂的問題嗎?先去讀幾本書再說吧!
而如果你想瞭解中國的“五千年”歷史上的統一和分裂對今天的啟示,葛劍雄的這本書,是肯定要看的。不管你贊同不贊同他的觀點,起碼他做到了言之有據,論之成理;你想反駁嗎?光幹嚎是不行的,也請拿出證據和邏輯來吧。
而我呢,既然要推薦這本書,那自然是基本贊同書中的觀點的。在第一章裡,我就看到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文字:“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在長城內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再用歷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狹隘的民族立場來認識長城?豈能用它來象徵中華民族?”(22頁)
這段話所代表的思想意義,我後面還要提到,但是現在我想先介紹書中另一個於我心有戚戚焉的觀點。
該書的第二章論述了中國歷史上統一和分裂的具體過程,接下來一章討論了判定分合的標準。隨後,在用了又一章的篇幅討論自然環境、人口、文化等因素對統一和分裂的影響之後,全書最精彩、最有價值、也最有爭議的一章開始了。作者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中國古代史上的統一並不總是好的,分裂也並不總是壞的;這些彼此之間似乎沒有什麼聯繫的例子,經作者的精心安排,就成了一波又一波外柔內剛的浪花,靜默而有力地敲擊著那些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先驗地認為中國的統一一定比分裂好的讀者的內心。經過這層層論述,最後的結論,也就呼之欲出了:
“昔日天下的歷史完全證明:在統一政權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和社會弊病的根源並不是統一本身,更不是統一帶來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繁榮,而是政治制度,或者說是用什麼制度來實現統一,如何統一,統一到什麼程度。同樣,分裂社會中存在的積極因素也不是分裂本身帶來的,更不是戰爭和破壞所能造成的,而是衝擊、削弱了舊制度的結果,是外力迫使中央集權制度暫時或局部解體的副產品。”(243頁)
幾乎是緊接這段話,作者又說:“儘管我們討論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無疑是未來的世界。”(243頁)全書就以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結束了。
對於這句話,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我們在創造的,畢竟是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所憧憬的“第三樣時代”,而不是中國古代史上那兩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第三樣時代如果徹底到來的話,中國古代史上的那些治國平天下的經驗,是根本用不到也不可能用到的。可是現在,這第三樣時代還沒有來到,舊思想還有未破之處,所以我們對這些經驗的最後一次利用還不能結束。
無怪,雖然有人瞧不起這本書,覺得它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民主社會提供的經驗遠不如西方的那些政治學名著多,但是一本書自有一本書的作用。就總結中國古代史上統一和分裂所能給我們的經驗教訓來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已經盡了力。它就擺在那裡,如果你要看它,就一定能看得到。
現在可以談談書中前一個我深表贊同的觀點了。
瞭解葛劍雄的人都知道,2003-2004年的時候,他參與了一場著名的大討論,就是該不該搞對黃帝的“國家級”公祭。葛劍雄當然是堅決反對的,先後在《南風窗》[1]和《南方週末》[2]上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首先,他質疑黃帝根本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祭黃帝其實就是祭神,而“國家級”的祭神違反了憲法第三十六條“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規定。更重要的是,黃帝不過是漢族(華夏族)的祖先,並不是其他族群的祖先,在這個意義上,“國家級”公祭黃帝又違反了憲法序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的規定。一句話:凡是有政府背景的公祭活動,都是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在一些非漢族族群中本來就形成得非常艱難的國家認同感。
把這些觀點拿到今天,拿到剛剛發生了彊犬蟲製造的未遂劫機案和臧犬蟲製造的“打石匝搶燒事件”的2008年的中國,能說它沒有價值嗎?制止分離主義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強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我想這應該是共識了吧。葛劍雄在1989年的時候就在《光明日報》上反對國家領導人用“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代稱,那一年,我還在上小學,很多今天靠寫時評“揾食”的傢伙也不過才上中學罷了。將近二十年過去,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了大半輩子的葛先生仍然在堅持和反復申明這個並不難懂的觀點,就沖這一點,還不值得我們引為“自己人”嗎?
中國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制度,一直是中國民間各種不請自來的“自由主義者”感興趣的。據王怡的不完全總結,各種描述詞至少有六七種之多[3]——這之中還漏掉了儲建國“後威權主義”一說[4],而就我的認識,我反倒覺得“後威權主義”的描述更準確一些。後威權主義是威權主義向民主主義過渡的中間階段,它的專制性已經受限,而民主性有所進步,這在廈門PX事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如果你不覺得後威權主義的中國可以和平地向民主主義過渡,那請你拿出理由來;如果拿不出理由,就把後威權的統治勢力簡單粗暴地斥責為“魔鬼”,把在體制內做事以推進改革的人說成是“替魔鬼化妝”“犬儒主義”,這種非此即彼的二值邏輯的濫用,說不客氣點,是沒有受好高等教育的表現,而且絕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只有理科出身的人才會這麼做。比如有個叫餘世存的人——據說是個詩人——前頭因為茅於軾獨自搞農村小額貸款深得其意就大肆讚美,後來看茅於軾和政府合作了就大罵其為“昏得不知人間何世”,幫助農民是“做局”,被人揭穿不學無術的真相還百般狡辯[5],小丑跳踉,於斯為甚。
葛劍雄無疑是“體制內”的人,那又如何呢?人各有氣質,各有才華,讓曹操捉刀,讓崔琰冒充魏王,都屬於亂用人才;讓葛劍雄像某些沒有受好高等教育的人一樣游離於體制之外並病態地以此為榮,顯然也是亂用人才,這從葛劍雄就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以後為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山東濟甯“中華文化標誌城”這件事情上,頭腦簡單的人以為葛劍雄必須把專案推掉才算是不“替魔鬼化妝”,不“犬儒主義”,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不想想,如果復旦不接這個項目,濟寧也一定會再找另一家機構,與其讓這筆錢花在別人的手裡,為什麼不花在自己手裡,用以弘揚自己的觀點,多少把壞事變成一件好事呢?只要上網查查復旦大學的設計方案就可以知道,整個方案再次貫徹了葛劍雄淡化民族主義、強調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的思想,如果“中華文化標誌城”在地方的固執己見之下非建不可的話,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案嗎?更何況,“中華文化標誌城”在“兩會”上引來一片反對之聲,這簡直是必然的,而且正是後威權主義的有限民主的體現;一邊為了描述中國現狀而紙上談兵地弄出一大堆冗餘的名詞,一邊又全然不用他們自己發明的理論,一碰到實際的事情就抓瞎,天下還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嗎?
葛劍雄在接受《現代快報》的採訪時還說道:“說真的,站在我個人的立場,我不需要通過建文化標誌城這種方法來瞭解中國歷史文化,但是中國有大量的人需要。我們國家並不是如知識份子,或者說有智慧的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你不需要那種文化普及方式,但是有很多人、成千上萬的人需要你看不上的那種文化普及。事情並不是像你想像的那樣簡單。有時候你必須做出妥協。”[6]這種經驗之談,實在也只有做過文化向大眾的傳播工作的人才能說出來;比如我雖然才寫了不到一年的科普,連上在“自然之友”的志願工作,也不超過三年,但是我對於科學傳播的經驗,和葛劍雄幾乎不謀而合。反觀我們的某些“自由主義者”,寫的不過是些詰屈聱牙的文字,最終也就只是圈子裡的人自娛自樂、彼此吹捧罷了,這種做事的意願和能力,以及王婆賣瓜的力度,真是不值一哂。
《菜根譚》有雲:“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該書作者是非常欣賞這種諡法的,今天某些人也莫不如此。我看過一些曾經在洪滻灙內身居高位、晚年反思懺悔的“思想家”的書,覺得寫得也不高明,他們用一輩子知道的東西,其實只要苦讀三四年國外的人文著作就可以知道(雖然沒有親身體會),但就是因為“晚景從良”,結果無不獲得莫大的聲譽。而茅于軾、葛劍雄等人,只要一和政府合作,就要被看成是“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了,各種惡毒的評語於是如雪片般紛至遝來,幾乎可以把人埋沒、窒息而死。我總覺得,在今天還信奉這種哲學的人,其實也是屬於舊時代的;只有這流人的聲音能夠壓制到一定的閾值以內,我心目中的“第三樣時代”才能真正到來。
參考文獻:
1. 葛劍雄《“國家級”公祭黃帝質疑》,《南風窗》2003年第15期;
2. 葛劍雄《“國家級“公祭黃帝於法無據》,《南方週末》2004年4月8日;
3. 王怡《如何識別一個專制政權 (1.0版)》;
4. 儲建國《論後威權主義——含義、條件與目標》;
5. 閑言《余世存原來一“憤青”》;
6. 《葛劍雄回應公眾質疑:工作中包含自身批評精神》,《現代快報》2008年3月23日。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4752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