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妮的《低價中國》經不起前評《龍行天下》和《龍的經濟》之否証!
低價中國:中國競爭優勢的真實代價(天下雜誌出版 2008)
China Price: The True Cost of Chine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內容簡介
因為便宜的中國製,全球正在付出什麼代價?
過去十年來,最令全球產業界聞之喪膽的四個字,就是「低價中國」。對西方消費者來說,「中國價格」既讓他們讚嘆,又讓他們擔憂工作不保。同時,2007年8月,美泰兒(Mattel)公司回收了上百萬件含鉛過量的中國製玩具;2008年9月中國又爆發三氯氰胺毒奶事件,國內外同聲譴責。中國製商品品質引起全球疑慮。
然而,除了失業及產品安全恐慌的標題之外,我們對於中國駭人的製造威力到底了解多少?《金融時報》資深記者花了五年的時間深入走訪中國南方地下工廠以及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山西煤礦區,揭發低價中國的真正內幕。
作者發現中國產品所以能夠如此低價,是由跨國品牌公司、產品代工供應商、中國勞工、中國政府以及廣大的西方消費者,形成一套特殊機制所運作的結果。中國工廠老闆為了牟利,以樣板工廠和買通官員等守法,規避檢查和法令要求,在「血汗工廠」裡僱用童工、超時工作,壓低製造成本,換取西方品牌的訂單。「血汗工廠」的存在,除有大陸內部因素,也是受制於買方市場的價格壓力,更是西方消費者對廉價商品需索無度導致的結果。
但隨著中國勞工意識覺醒、中國工業城市的污染惡化、基礎建設變形,以及農村激進主義日益增加,如果沒有徹底的變革,這個國家體制所承受的龐大壓力將無法化解。管理這種騷動不安,是中國在不遠的將來所會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書分析中國勞工成本和政府效率的真相,同時描寫中國勞工的血淚故事,也是許多人追求理想和人權的感人紀錄。要了解中國製造的未來,以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本書是必讀之作。
作者簡介
亞歷珊德拉.哈妮(Alexandra Harney)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曾在英國《金融時報》任職九年,自二○○三年起,擔任南中國特派員,報導中國南方的政經及社會新聞,對全球議題與人情故事的交融特別著迷,且關注中國的崛起對世界的衝擊。在進入新聞界之前,哈妮曾在東京大學研究日本國防政策,並擔任日本前防衛廳長官中谷元的助理。會說中文的哈妮,曾獲美國紐約智庫「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選為年輕領袖,目前為自由作家,定居香港。本書是她的第一本著作,相關網站為thechinaprice.org/home.html。她的其他報導作品散見《華爾街日報》、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及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等。
目錄
引 言:誘人的陷阱
第一章:上癮
第二章:五星級工廠
第三章:健康的代價
第四章:淘金潮
第五章:活躍的群眾
第六章:817室的女孩們
第七章:利益與責任
第八章:新模範工廠
第九章:中國價格的未來
揭開「低價中國」的內幕 2008-12-17 天下雜誌 412期
過去十年來,最令全球產業界聞之喪膽的四個字,就是「低價中國」。而對全球消費者來說,「中國價格」既讓大家讚嘆,又讓大家擔憂工作不保,最近大家更疑慮「中國製」商品品質危害身體健康。
過去十年來,最令全球產業界聞之喪膽的四個字,就是「低價中國」。而對全球消費者來說,「中國價格」既讓大家讚嘆,又讓大家擔憂工作不保,最近大家更疑慮「中國製」商品品質危害身體健康。
中國駭人的製造威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和全世界為此付出了多少代價?《金融時報》資深記者亞歷珊德拉.哈妮花了五年的時間,深入走訪中國南方地下工廠和山西煤礦區,揭發低價中國的真正內幕。
作者發現,中國惡劣的製造業工作環境,已經造成無數無辜的職業傷病。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每年有五千人死於矽肺病,但真實數字一定更高。為了供應中國工業龐大的電力需求,山西地區的地下煤礦場生意興隆,煤礦場的死亡人數佔全球的八○%,山西也成為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同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排放國,而這個國家的碳污染吹向全球,遠至美國西岸。
這本書揭露了一個殘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跨國企業和中國政府高舉「企業社會責任」大旗,卻對工廠的真實情況心照不宣。這種欺騙的真實代價,將由全世界共同承擔。以下是本書部份精彩內容:
黃小彬的正式工作是品質審查員,責任是確保工廠生產的產品符合買家的品質標準。不過,他還會教導工廠負責人如何製作可以通過社會責任稽查的記錄。黃小彬就是個造假工程師。
黃小彬在一場研討會上告訴來自中國各地的一群工廠負責人說,「你們是老鼠,必須學會如何不被貓捉到。」黃小彬警告工廠負責人,國際品牌和零售商對年輕的勞工會特別注意。此外,他們也要強力約束四十歲上下的女性流動民工,黃小彬表示,這些人特別容易將實際的工作狀況洩露給稽查員知道,也許那是因為她們比較不像年輕的同事那麼害羞。他說,「要注意這些麻煩製造者。」
當我透過電話與他聯繫時,黃小彬一開始假裝是別人,然後又假裝他不會講普通話。最後,他終於坦承他就是黃小彬,不過並不願意和我碰面談他的工作。在一位中國友人的幫忙下,我準備了一套漂亮的說辭:只有他知道工廠裡真正發正的事情,只有他可以告訴我真相。
黃小彬公司的網站措辭含糊,很可能是要阻擋審查。上海超網諮詢的網站也一樣不痛不癢,聲稱這家公司「是一家擅長社會責任與ISO品質管理系統的顧問公司」。不過,同樣是這家公司,在大大中國商務網上的廣告卻提出了一連串令人側目的問題:
「你是否曾遇過令人措手不及的工廠稽查,然後交出充滿漏洞的薪資與工時記錄表?」
「你知道你的工廠無法通過稽查嗎?你是否身處出口產業但卻害怕稽查?」
這個廣告接著說明,這家公司可以提供修改薪資、工時與津貼記錄的軟體,製造完全遵守買家要求的假象。廣告宣稱,這套軟體「可以在沃爾瑪造訪時,輕易幫你解決問題。我們有五百家以上的客戶,從浙江、江蘇、上海到山東都有。透過我們的軟體,三千名工人以上的工廠可以在三十分鐘內製作出一個月份的資料。它不只讓你節省勞力與成本,同時還能幫你通過稽查,取得美國及歐洲的訂單。」
我們並不知道中國工廠有哪個程度的造假技巧是由這類顧問所教出來的,又有哪些是靠個人的聰明智慧想出來的。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整個供應鏈都瀰漫著這種規避氛圍。
廣東省惠州市一家供應 Liz Claiborne產品的工廠,於二○○三年十月發給員工一份「所有部門及工作場所」的備忘錄,文中提醒員工,品牌商在下個星期二將前來稽查工廠。在這份後來被一個香港非政府組織取得的備忘錄中,工廠命令所有員工接受訓練,為稽查做好準備,且提供一份稽查員可能會問的問題,並附上正確答案。文件寫道:「你每個月工作幾天?答案:二十六天。你每個星期或每個月加班幾小時?答案: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加班兩小時。你對這座工廠的印象如何?答案:很好。」
造假風潮有更嚴重的副作用。這種程度的欺騙意謂著,跨國企業花費將近數十億美元對中國工廠進行稽查十年後,對於供應商實際的工作環境卻仍毫無所悉,只是愈來愈了解工廠負責人隱藏事實的手法。這表示購買中國製產品的消費者無從得知這些產品是在什麼環境之下生產的。造假讓消費者誤以為他們購買的是優良環境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因而削弱了消費者的施壓力道。有監督社會責任的外表,讓消費者誤以為美國零售商、品牌商與中國供應商戮力合作,以合乎起碼的道德標準。在這種信心之下,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謊言、託辭、欺騙行為。
中國工廠還隱瞞了什麼?
這麼多工廠謊報工時和薪資,讓他們在其它領域的誠信也產生問題,包括生產使用的化學品與原物料等。中國工廠還隱瞞了什麼?
至少,在工作環境上,工廠不只隱瞞違反跨國企業行為守則的事實,同時還隱瞞違反中國法律的事實。一家將產品大量外包給中國工廠的企業監督主管發現,他的供應商工廠裡頭薪水最差的員工一小時工資還不到一元人民幣;員工的時薪比最低薪資還低上三分之一。
亞洲永續及責任投資協會(Association for Sustainable & Responsible Investment in Asia)與美國投資人團體「環境健康組織」(Environmental Health Network)在二○○六年十二月與亞洲的企業、投資人及供應鏈專家開會討論製造業的有毒化學物問題,他們發現「大批中國製的化學製品長期以來都貼錯標籤」。一份相關報告中指出,「供應商普遍都會以當地可得的化學製品取代特別指定的國際標準化學製品,因為他們認為終端消費者根本辨別不出來。」
造假問題的根由,其實是企業的社會責任稽查制度與他們的採購行為之間的緊張狀況所造成的。在許多企業裡,追求更便宜的產品以及追求優良環境下製成的產品,這兩種驅力之間出現了衝突。
一家美國服飾及鞋類品牌商的社會責任監督主管說,「許多來自零售商的買賣與外包小組會先從零售價格出發,然後再往回推算。他們可能需要以十五分美元的成本來製造產品,而他們願意付出的製造成本根本不足以支付最低薪資與規定的津貼。」這位主管以一件打算在折扣商店銷售的廉價襯衫為例,她說,「我們將它一路往回推算到工廠端,我敢保證,我們一定會發現,工廠根本無力支付最低薪資。」
造假問題的核心在於,中國官員並未強制執行法律。雖然中國對於薪資及工時的法律制定完善,但執行面卻很差,希望吸引並留住外資的地區尤然。官員的職場生涯非常仰賴經濟成長,因此,往往會將投資者的權益擺在勞工之上。
中國已成為自身成就的受害者。當上全球勞力密集消費性商品主要製造國後,工廠投資激增,迫使毛利下滑,從原物料、勞工到電力,萬物飛漲。
無可避免的,中國過去三十年來身為勞力密集製造業發電機的一些優勢已逐漸消失。形塑中國製造部門未來幾十年的力量已很明顯:薪資與原料成本高漲、更多勞工要求組織工會、訴訟風險提高、廉價勞工供應減少、要求更高品質產品及安全、以及利潤大幅降低的壓力。
沿海及內陸城市的薪資都在快速增加。在湖北省的武漢,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城市最低薪資幾乎提高了三倍,二○○七年二月增加到一個月七十六美元。江蘇省無錫市同一時期的薪資也成長了近三倍。已吸引許多製造業前往投資的地區如寧波,薪資調漲速度更快。
中國製造的未來
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薪資差距,意謂著中國製造商付給員工的薪資在未來幾年內,雖然還是比美國或歐洲的製造商少,不過雙方差距正在快速縮小。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杜大偉(David Dollar)估計,中國的薪資成長速度比其他低薪的亞洲經濟體要快上二至三倍。
中國一直想將製造業的價值鏈升級,出口汽車、機車、工業機械及船隻。但中國在高階製造業上是否也能複製在低階製造業的優勢,現在還很難說。執法不力、無一技之長的勞工來源充沛,以及管理階層短視近利,讓中國在快速工業發展的第一階段取得優勢。然而,當中國想進入仰賴專業技巧、創新、行銷以及現代財務管理的產業時,上述因素都會形成阻礙。
中國目前嚴重缺乏有一技之長的勞工,中國必須投入時間、金錢往上爬,進入高階製造業。不過,現在中國每年都得替數百萬人民找工作,未來二十年,大約有三億人口打算遷往中國城市。讓流動民工獲得幸福,愈來愈成為中央政策的挑戰。密西根大學的社會學系副教授李靜君指出,如果對流動民工來說,在城市的生活並不順利,那麼中國將會面臨難題。她說,「如果城市無法滿足流動民工的需求,這些人將無處可去,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
為了讓數量如此龐大的人民找到工作,可能會與強制執行勞動法規,以及將價值鏈上移技術密集產業的必要性相牴觸。諷刺的是,吸引外資到中國的首要因素──無止盡的勞力供應,可能會讓中國更難改善勞動與環境條件。
終究,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中國價格付出代價。
《低價中國》讀後感:在我們消費「中國價格」的背後…
我不喜歡逛書店,因為逛書店都會害我想買書。《低價中國》這本書便是上週末午餐吃完後、我朋友拉我進書店後的結果。醒目的擺設位置、鮮豔的紅色書皮、與封面照片同樣吸引我的標題,讓我最後還是屈服於我的慾望而買下這本書;不過幸好這本書紮實的內容,並不會讓買下的人後悔。
根據歷史,中國改革開放起始的時間是1978年12月18日,距離我現在寫這篇文章剛剛好是三十年整、一天不差。三十年的時間不算短,但在最近十五年間,全球的製造業、運輸貿易、服務業開始都把重心放在中國,因為中國有十三億的人口,有著數以億計的勞動人力。從好的一面來看,這些人的辛勤勞力換來的是全球的製造商紛紛將飛到大陸設廠換取全球消費者眼前低廉的產品價格、大量農村勞力透過工作擺脫貧窮,並在十數年後轉化為潛力無窮的消費市場。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他們卻也付出了大量的代價:血汗工廠、逃避勞工法規以降低價格、低落的工安品質帶來的職業病與職業傷害、高流動率、勞工意識帶來的勞資糾紛、為求價格低廉製造出的黑心商品…
這就是本書要講的主題:低價中國,中國競爭優勢的真實代價。這當中有些論點或許身在台灣的你我早就耳聞過,但是經過本書作者的統整之後,此中的發展脈絡清楚的擺在眼前:便宜,是有代價的。三聚氰胺或許是台灣人認識到的代價之一,但中國付出的代價遠遠不只如此。
看完這本書,我不由得想歎一口氣。如果說Sara Bongiorni的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是從一個略帶偏見的西方消費者觀點出發,那麼Alexandra Harney這本書則是以一種平心而論的角度(楨:?)、將此中的原委娓娓道來,然而講述完後卻不免讓人覺得現實殘酷。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談到中國的血汗工廠問題時,作者提到自1995年血汗工廠的故事被揭露後,由於消費者群起抗議,一些美國大型企業開始針對此問題而對代工廠商施壓,要求他們符合中國的勞動法規:給付最低薪資、不得聘用童工、減少超時工作、增加安全防護措施…,然而這些都需要成本。但是這些外來企業的反應呢?來自消費者的反應呢?
當然,人們往往說一套做一套。為了研究消費者行為,密西根大學研究員於2002年在大底特律地區一個勞動階級社區裡的百貨公司內,將兩堆一模一樣的白色運動襪並排,一堆標示是在優良工作環境下製造的〈優良工作環境即無童工、無血汗工廠、安全的工作場所〉;另一堆則沒有這類標示或招牌,意指這堆襪子並非在優良環境下所製造。
「優良工作環境」堆的襪子,原本與無標示堆的襪子一樣價錢,或者稍貴一點;不過,在實驗期間,這兩堆襪子都打折到一樣價錢。當價格一樣時,半數購買者會挑「優良環境」的襪子,另外半數則挑無標示堆的襪子。不過,當研究員將「優良工作環境」堆的襪子價格提高時,只有30%的購買者會選購。當優良襪子的價格提高30%時,就只剩11%的購買者會買了。
然而遵照工時、給予基本薪資、增進工作安全措施,對製造商的額外成本卻極有可能不只30%。但接下來你可以想見這些大企業買主的反映了:不準漲價,不然我就換給別家代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而不吃草,天底下哪有這種事?於是一些狗屁倒灶、你想得到的問題與現象就都出籠了:員工紀錄造假、關說、賄賂、低成本的黑心商品…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這些追逐低價的消費者也都是難辭其咎的幫兇啊!縱使此中仍然有一些良心企業或工廠,願意將多出的成本自行吸收,但是這些工廠的經營都更加不易,因為產品的價格無法反應飛漲的成本。
影子工廠就是這個惡性循環中的一項副產品。為了應付稽核、怕露出馬腳,許多工廠想到:可以先建一家模範工廠,遵守著所有法規,好對稽核人員有個交代;但背地裡卻又搭配著五六家見不得光的影子血汗工廠補足產能。這套遊戲規則顯然已經行之有年了,因為幾乎在這套體系當中的人都心照不宣了:
陳尤金認為他就像其他中國人一樣,只想討生活,背著顧客將工作轉包給血汗工廠,只不過是做生意的一環。他說:『大家都知道人人都在說謊,每個人都知道,說謊是唯一的遊戲規則。』
中國的環境在改變。不只是血汗工廠的問題,這些年累積下來的諸多問題,現在都演變成北京當局的燙手山芋:環境污染問題、農村貧富差距問題、勞工安全與法律保障問題、產品品管問題、法規執行力問題。而且還少不得來自國際上的壓力:人民幣升值、 貿易緊張問題等等。2007年BusinessWeek 7/23的封面故事:破碎中國〈Broken China〉,描述的就是中國政府的這種困境。
http://mmdays.com/2008/12/19/the_china_price/
《龍行天下》
這本書的寫作醞釀於1998.當時我剛剛成為INSEAD(歐洲商學院)的教授,和PeterWilliamson教授成為同事。我們談起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以及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正在搶奪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我們希望能夠深入瞭解基礎如此薄弱的中國企業為什麼能夠這樣快速地崛起。1998年12月,我回到中國進行了第一輪企業訪談。那是整個研究的開始。我們非常幸運地趕上了中國企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我們的研究也隨著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加強,國際化程度的快速提高而不斷深入。一晃就是十年。本書是這十年近距離觀察研究中國企業發展的心得提煉。重點是希望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議。我們的研究得到了眾多中國企業家的長期支持。柳傳志,張瑞敏,馬雲,王石,李東生,牛根生,麥伯良等的思想對本書的觀點都有重要的影響。對我在研究道路上的成長幫助重大。而除了一本正經的企業調研外,更多的思想火花來自于和長江商學院的近千名企業家同學在課堂內外無拘無束,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們無私地分享自己企業發展中的經驗和痛苦,對我啟發良多。我們衷心地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企業家們。Williamson教授是研究企業戰略和跨國公司管理的國際權威。和他的合作對於真正理解過去三十年國際化發展和跨國公司戰略的演變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而我們倆這十年的合作也是對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未來合作模式的一個小小的樣板。好的研究,就像好的企業一樣,不但需要理想,願景,和堅持,同樣需要人和資源。INSEAD和長江商學院先後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支持這項研究。劉勇,田子睿,何曉明在過去的三年中提供了一流的研究支援。肖華,溫翠玲,張宇,KevinFoley和其他很多人也在這項長期研究的不同階段提供了支援。這項研究,以及英文稿在06年就已完成。由於我加入阿裡巴巴集團後工作繁忙,中文書一拖再拖。最後的成稿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南方週末經濟部》餘力女士的大力幫助,以及華章出版社張渝娟,王磊等人周到的編輯支援。
導論 正在形成的中國衝擊波
(中國製造的未來十年?)1991年,我初到美國學習經濟學。當時,日本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達到頂點(雖然現在回頭看已經是尾聲了),從匹茲堡到底特律,從汽車業到電子業,美國企業大量裁員,失業的工人走上街頭抗議,搗毀並焚燒日本汽車洩憤……而當時的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在1978年就已開始,但仍在擺脫貧困的道路上搖擺不定,經濟籠罩在回到計畫體制還是走向市場經濟的大爭論陰影中,要到一年後,中國才宣佈選擇市場經濟。僅僅在十餘年的時間裡,中國已徹底告別短缺經濟,從一個封閉的農業國成為“世界的工廠”——中國產品潮水般湧向全球,中國製造已成為令人生畏的力量。現在,在美國,在歐洲,人們正在談論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衝擊,如同1990年初他們談論日本。如何理解這一仍在加速的變化進程,並沒有一致的答案。2007年,中國的現實呈現出更為複雜的圖景。悲觀者看到:人民幣持續升值,石油、鐵礦石等資源價格繼續大幅提升,土地、勞動力和環境成本的上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另一方面,對中國產品品質的質疑前所未有地成為西方媒體追逐的熱點,《華爾街日報》甚至以“中國製造遭遇危機”做為中國報導的專題。悲觀的看法認為,中國僅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末端佔據了支配地位,中國的競爭力僅僅是低成本的製造能力,相對於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中國在價值創造上的成就幾乎可以忽視。而且這樣的模式不具可持續性——一旦成本上升的趨勢開始,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將難以維繫。而這一過程似乎已經開始。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數字還在不斷加強樂觀者的判斷: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利潤率仍在提高中,中國企業IPO的價格和規模一再刷新歷史紀錄;中國的出口仍在持續兩位數的增長,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正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斑駁的表像之下,隱藏著怎樣的現實?
第二篇 中國製造的秘密:窮人的創新
幾何學創始人阿基米德曾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支撐起整個地球。1978年時,沒有人可以預見,貧窮而封閉、農業占經濟比重70%、技術落後西方國家100年的中國,在30年後,會因其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而使曾遙遙領先的西方國家深懷警惕。從打火機、玩具、服裝、傢俱到電池、洗衣機、集裝箱、資料交換機,數以億計的“中國製造”每天運往全球各地,而它們的本土生產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並力圖超越各個領域內的全球巨頭們,他們已成為這個時代最富進取心的一個群體,而他們的野心從未如此富有現實感。
飽受壓力的西方競爭者們批評,“中國製造的價格不符合經濟規律”。這樣的指責或許並非全然強詞奪理,它提出了大部分人的疑惑——中國製造如何將成本控制在“不合理”的低處?
愈來愈多的西方政客、學者、企業主和公眾傾向於將之歸因為中國不合理的經濟制度——被大大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不公平的政府補貼、血汗工廠和不加限制的污染排放等等——並要求本國政府限制對中國貿易。
這些因素當然都有影響,但是指責者並未發現中國製造的真正秘密。中國的阿基米德式支點是人的創造力。十幾億渴望擺脫貧窮和落後的中國人,在不斷解除束縛的過程中,進行著由利益驅動的自發努力,以西方人難以想像的方式嘗試創新,創業者出了格的想像力和看似瘋狂,使他們一再突破西方領先者們所固守的可能性邊界,在全球化帶來的成本革命的過程中,將低成本優勢和規模優勢發揮到極致,使一個又一個手工作坊蛻變成國際水準的現代化工廠,實現了規模浩大的追趕和超越。
沒多少錢,還得活命,還得朝前走,這就是中國的企業家當初面對的現實,螺絲殼裡做道場是他們的宿命。窮人的創新,因此成為他們救命的稻草和未來的階梯。
可以看到,每一個獲得巨大成就的中國企業,其背後都有一個或一群具有異乎尋常的進取心、學習能力和想像力的靈魂人物,在他們的帶領之下,在幾乎空白的基礎上被逼出來的整合創新、流程創新、顛覆性創新等成本創新戰略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他們的共性是能夠把中國的比較優勢(最核心的就是低成本勞動力)創造性地轉化成自己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他們為中國製造贏得未來的全球對決奠定了難得的基礎。正是這樣的人群、這樣的創造力,構成了中國競爭力的內核。
這一篇,正是講述這些先行者的故事和他們的創新戰略。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從一個貧窮、封閉與混亂的經濟體,迅速成長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中國令世界驚訝。隨之的問題是,這一崛起會對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anthan Anderson)最新出版的《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一書更客觀地還原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指出中國儘管是新崛起的亞洲巨龍,卻並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現象。它將沿著東亞地區的既定模式發展,在未來20年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的領頭羊,但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會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是:
1、中國不會重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中國大陸的真實GDP在未來20年還可能保持8%的增長速度,這並不希奇,因為日本、臺灣、韓國和其他一些亞洲經濟體也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取得過類似的高增長速度。即使把國家規模的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的變化也並不比上述那些亞洲經濟體在二戰之後的增幅更加明顯。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中國依舊特別偏重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並且在很長時間裡鮮有變化。一旦考慮到週期性波動的因素,大陸的外貿總體上仍是平衡的,消費品出口賺來的每個美元都用來購買了機械設備和其他投入。也就是說,中國在為世界其他經濟體提供著高端的製造業工作機會。
3、中國不會買光全世界的金融資產
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增加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其他中國企業出售海外資產的收入——或者是由於外國投資者購買中國的資產。一旦計算淨資產頭寸,就會發現在整個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實際上是購買外國資產最不積極的成員。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人民幣依然是不可自由兌換的,它雖然可以在貿易往來中結算,但大多數資本交易還是受到限制。即使按照亞洲發展中經濟的標準來看,大陸的資本市場也遠沒有發育起來。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中國製造的價格持續下降。但到目前為止,價格下降的壓力主要集中在非常低端的製造業產品中,讀世界其他產業的生產商影響很小。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儘管中國在搶佔發達國家的消費品市場上做得非常出色,但其他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同樣在擴大。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顯得更加出眾——但主要的投資卻是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而不是出口型的外包產業。未來,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這會使其他低收入國家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多麼更為有利。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儘管相對貧窮和擁有社會主義體制的背景,中國卻是世界上自由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增加,治理和透明度水準不斷改善。這是符合“華盛頓共識”的精神的。
喬納森•安德森畢業于哈佛大學經濟系,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代表處、駐中國代表處和美國高盛集團,現任瑞銀證券投資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曾與胡祖六合作出版了《關於中國和世界的五大神話》,該書對有關“中國威脅世界”的5個神話一一做出回應,指出“中國威脅”並非現實。[2006年10月]
http://www.gemag.com.cn/14/2400_1.html
喬納森•安德森:揭密亞洲經濟增長模式2006-12-4 騰訊財經
安德森很有明星相。當然,不是電影明星,而是明星分析師。這位年青的投資銀行經濟學家,在《亞洲貨幣》雜誌2005年證券商調研中被選為最佳經濟師。除了投資圈,他的熱度也逐漸輻射到更廣泛的財經讀者。他的觀點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雜誌等國內主流媒體上,你也能見到他的專欄。
四年前,還在高盛的安德森,與胡祖六一道撰寫了《關於中國與世界的五大神話》,該報告受到世界各地投資者的好評。在許多海外報刊上,中國威脅論曾經甚囂塵上。歐美消費者發現,越來越多的衣服和玩具打上“中國製造”的烙印,而巴西和澳大利亞的供應商則感受到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急劇增長,人們擔心,發達國家的製造商有沒有能力和“中國價格”競爭,中國的周邊國家會不會因大陸經濟的崛起而被邊緣化?安德森和胡祖六破除了這些不必要的擔心,“神話”一說逐漸退潮。
不過,對中國讀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也許不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而是中國的發展能否健康持續。國有銀行的龐大壞帳,有沒有出路?中國會不會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貪污腐敗、收入差距的持續拉大,會不會造成政治局勢的動盪?在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消費提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更有人深謀遠慮地提出“未富先老”難題:勞動力總量在未來10年內到達頂峰,大批員工進入退休年齡,中國扛得起龐大人口的養老重負嗎?
不要擔心,至少安德森非常樂觀。從去年開始,已成為瑞銀證券亞太首席經濟師的的安德森,撰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國內問題的研究報告。有心人將這些報告結集出版,這便是他的新書《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之所以提到“神話”,似乎是為了呼應安德森在前一本書的內容。不過,也許該書的英文名更為貼切,How to Think about China,如何看待中國。沒錯,新書把聚光燈投向中國,而非世界。
在安德森眼裡,上述問題都能一一化解,這種樂觀簡直有點不可救藥。不過,和誇誇其談的學者不同,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特長是資料分析。安德森的觀點都有翔實的資料支援。也許,樂觀還來自於安德森的國際視野。當我們坐井觀天,對許多問題憂心忡忡時,安德森卻把中國置於發展中國家的佇列中,把今天的中國放到東亞四小龍的相應發展階段進行比較。
以腐敗為例,他使用了國際透明組織所編制的世界各國“腐敗感受指數”。其計算方法是綜合多個國際組織對各國的商業人士和研究者的獨立調查結果,並彙編而成。在2004年,中國在145個被調查國家中排名71位,位居中游。但安德森認為,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國家中,中國的得分可以說是相當優秀。與周邊鄰國相比,中國大陸的得分遠高於印尼、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坦,與泰國大致相當,但不及馬來西亞、韓國和臺灣等更發達的經濟體。
安德森的國際視野和他的經歷不無關係。上世紀80年代,他在哈佛大學經濟系讀研究生,與中國學者錢穎一、李稻葵成為同學或校友。安德森的導師是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始作俑者的傑佛瑞?薩克斯。在薩克斯的指導下,他開始進行有關前蘇聯經濟轉型的研究。90年代初,他目睹了前蘇聯的帝國崩潰和改革失敗,然後把興趣轉向中國。他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中國代表處,後來進入投行,轉戰美國高盛集團和瑞銀證券,現任瑞銀證券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在《走出神話》一書的最後一章,安德森回到四年前的主題,提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在他看來,中國並非有些分析家預測的那樣會是“全新的經濟物種”,不過是“亞洲增長模式”的再版。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中國也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以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內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為三大支柱)。
在尋求複雜的經濟學家眼中,安德森的理論框架似乎有點過於簡單。他對“亞洲增長模式”的總結說不上有什麼學術創見:亞洲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高儲蓄率。他說,從本質上說,只存在三種經濟增長方式。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勞動力,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資金,第三種是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即促進總要素生產力(TFP)的發展。順藤摸瓜,亞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儲蓄率。
類似於比較優勢理論,安德森也排除了中國短期內威脅發達經濟體的可能性。他以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為例解釋說,儘管這些地區依然維持著很高的儲蓄率,但當今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遠不能與30年前相比。原因有三:首先,資本的邊際產出逐漸下降;其次,國內工資水準提高,出口放慢;再次,國內剩餘勞力逐漸枯竭。不過,安德森也提醒,這正是經濟走向成熟的表現,並非經濟發展的失敗。
對於中國的未來,安德森的建議是,應該從亞洲各地總結經驗教訓,“對待民主政治的改革要保持謹慎,過早地轉向多黨選舉制度有可能給經濟帶來不穩定。相反,積極改善司法環境、提高政府治理水準、加強市場透明度和問責制將是更現實的選擇。”
基於這樣的觀點,安德森對另外一個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大國——印度——的評價明顯不高。在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只相當於1990年的中國,而印度經濟在近來取得的較快增長速度也同樣是亞洲模式的——源于日漸增高的儲蓄率。
http://finance.qq.com/a/20061204/000519.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