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28 09:53:07| 人氣1,292| 回應2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睡眠的迷人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拉維的睡眠的迷人世界(遠流 2002)偏重睡眠的腦神經學(如他原創性地主張REM期是通往「清醒」門戶,同時也扮演黏合劑的角色,將一整晚四到五個為期九十分鐘的睡眠週期給連成一氣,形成連續的睡眠。至於一般主張的REM睡眠與神經發育、學習記憶、夢境產生等諸多功能的關聯,則可能是演化過程中逐步招攬而來的工作。)和先天性睡眠疾病(如呼吸中止症及猝睡症)之研究。不過由第五章〈二十四小時一天〉第十五章〈治療失眠〉,可知現代工商社會的「廿四小時不夜城」已異於演化之初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難怪睡眠門診和睡眠實驗室生意興隆!

 

 

Peretz Lavie《睡眠的迷人世界》The Enchanted World of Sleep (遠流出版 2002)

 

  內容簡介

  睡眠是所有人類共有的經驗,人在睡眠之前一律平等。幾千年來,人們都視睡眠為自然秩序不可或缺的部分,見證了自然的睿智,或是神的智慧。沒有人費神去問「為什麼要睡覺」的問題。總而言之,睡眠是發生在「晚安」與「早安」之間的事,就那麼簡單。

  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睡眠的科學研究方有了革命性的進展。睡眠從一項原本只有詩人及哲學家感興趣的現象,成了一項熱門的科學研究主題,同時也用上了先進的創新方法。之前,醫生認為生病是人類清醒時分才會出現的毛病,不認為有必要在病人睡著的時候研究病情。如今他們已了解,有些病人的不適,睡著以後才會顯現。

  從睡眠研究這行的祖師爺克萊特曼算起,其中的名家幾乎都有過睡眠的通俗寫作,由此也可看出睡眠這個主題,對一般大眾的吸引力。這本《睡眠的迷人世界》是由以色列的睡眠學者拉維所寫,無論實質內容還是寫作方式,都是這類書籍中的佼佼者。

  拉維有著和國內多數學者類似的經歷:在本國接受完大學教育後,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及博士後訓練,再回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揚名立萬。二十多年來,在他一手建立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睡眠實驗室,已有超過一萬五千人次在其中過夜,接受睡眠的科學檢查。且不說從中獲得的重要資訊可有多少,單是這樣的紀錄與經驗,就屬難能可貴,全球少有。

  由於作者的背景,也造成本書的特色。像是作者針對入伍新兵所作的睡眠檢查、軍中連續八十小時不眠不休訓練下的影響、波斯灣戰爭期間的睡眠研究、「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睡眠結構調查、猝睡症的種族差異研究,及睡眠呼吸終止症(sleep apnea)與日間嗜睡之間關聯的建立等,不單是第一手資料,同時都有其特殊性。此外,作者針對生物時鐘失常的大學生、戰場受傷導致失去REM睡眠的特殊病人,以及擅於作夢者的長期追蹤調查等,都是既有趣且發人深省的例子。

  至於白晝出現極度嗜睡的症候,比起晚上睡不著、睡不穩的問題,更少受到醫界的注意;但我們只要想想現代人的生活安危,有多少是操在這些嗜睡者的手上,就不由得不讓人擔心。造成晝間嗜睡的因素很多,除了夜間失眠及原發性嗜眠(idiopathic somnolence,也就是原因未知)之外,尤以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猝睡症最普遍。作者花了兩章的篇幅,對這兩種毛病的來龍去脈,作了詳細的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因及治療,書中已有詳細說明,不在此重複,但近三、四年來對猝睡症的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值得在此補充說明。

  猝睡症患者有四大症狀,除了晝間嗜睡外,其餘是猝倒(cataplexy)、入睡前幻覺(hypnagogic hallucination)及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等;但只有十到十五%的患者同時具有這四種症狀。猝睡症在西方的發病率是每十萬人當中有二十到六十位,不算太低,與多發性硬化及帕金森氏病相當。日本具有最高的發病率,每十萬人當中有五百九十人,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則只有○點二人,是最低的數字。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的報告,中國南方人(廣東人為主)的發病率是每十萬人當中有三十四人,落在西方人數字的下限附近。

  猝睡症研究的最新進展,代表著睡眠研究這一行的現代化及主流化。回到本文一開始所提的調查報告(該報告的作者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就是當年拉維博士後研究的老師),超過五十%的美國女性及三十%的男性,在填問卷的前一個月內有過失眠;更驚人的是,美國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用過鎮定安眠藥幫助入眠。二○○○年,亞洲睡眠協會的報告指出,台灣中年職場男女有高達七十八%的人抱怨睡眠品質不佳,然而真正前往求醫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一如本書作者指出,醫學界對於睡眠問題的重視,一向不足;多數醫生對於病人的睡眠抱怨,除了安慰幾句,開立安眠藥處方外,也無多少良策。國內設有專門睡眠門診的醫院已然不多,真正有睡眠實驗室讓病人過夜檢查的更少;國內的睡眠醫學會也方於今年度成立,顯然起步甚晚,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本書對睡眠生理及醫學深入淺出的介紹,相信不但對一般大眾有所幫助,對實際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也都是開卷有益的閱讀。

  深度推薦 睡鄉路穩宜頻到(節錄)

睡眠與個體的存活息息相關;除了空氣和水以外,人對於睡眠的需求,甚至比對食物還高。一般人不吃東西,撐個十來天或更久都沒問題,但要人連續三、五天不闔眼,可是不容易辦到的事。

  雖然睡眠有這麼大的「魔力」,但科學家對於「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還沒有滿意的答案。至於像「人一天該睡多長時間?」、「人從醒到睡、或是從睡到醒是怎麼發生的?」以及「人睡著了,腦子裡還有活動嗎?」等問題,也都不是那麼容易回答。

  有關睡眠種種,還不僅限於上述純屬好奇的問題,睡眠可是許多疾病的成因及主述的症狀。現代人終其一生,少有人沒有嘗過失眠之苦。多數人的失眠,屬於「情境失眠」(situation insomnia),或是「身心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只要事過境遷,通常可不藥而癒;但長期受失眠之苦者,卻也不在少數。

  有人天生就有入睡的問題,有人從情境失眠轉變而成,有的則是由他種疾病所造成。不但如此,還有人具有相反的困擾,不是整天昏睡不醒,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打瞌睡。甚至有一種猝睡症(narcolepsy),患者只要情緒一激動,就會全身癱瘓倒地不醒。因此,睡眠的研究有其實際的需要。

  與睡眠相關的諸多情事當中,最讓人著迷、且話題最多的,首推作夢。自古以來,夢就帶有一股神秘的色彩:一方面夢似乎不受我們控制,來去不定,另一方面夢又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人在裡頭可與逝者、遠方友人或陌生人謀面;甚至有人認為夢境可預測未來。因此,解夢成了自古以來流行的行業,至今不衰。

  睡眠既然是生理現象,當然也應該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但睡眠的現代科學研究,卻要比許多的醫學分支都來得進展緩慢。方法學的受限固然是原因之一,醫學界多數人不認為人睡著了有什麼好研究的,只怕是更主要的因素。

  這本《睡眠的迷人世界》是由以色列的睡眠學者拉維所寫,無論實質內容還是寫作方式,都是這類書籍中的佼佼者。

  拉維提過兩項出名的觀念,就是「睡眠之門」與「清醒之門」。他利用改良的7/13「多次入睡延遲期試驗」(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將一整天以二十分鐘為期,分成七十二個區間,讓受試者睡七分鐘,醒十三分鐘,因而建立了人在一天當中入睡的難易度具有差別的證據,也就是有「睡眠之門」的存在。

  同時,他主張REM期是通往「清醒」門戶,同時也扮演黏合劑的角色,將一整晚四到五個為期九十分鐘的睡眠週期給連成一氣,形成連續的睡眠。至於REM睡眠與神經發育、學習記憶、夢境產生等諸多功能的關聯,則可能是演化過程中逐步招攬而來的工作。這些說法,都具有相當的深意及實用的價值。

  一如本書作者指出,醫學界對於睡眠問題的重視,一向不足;多數醫生對於病人的睡眠抱怨,除了安慰幾句,開立安眠藥處方外,也無多少良策。國內設有專門睡眠門診的醫院已然不多,真正有睡眠實驗室讓病人過夜檢查的更少;國內的睡眠醫學會也方於今年度成立,顯然起步甚晚,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本書對睡眠生理及醫學深入淺出的介紹,相信不但對一般大眾有所幫助,對實際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也都是開卷有益的閱讀。(文/潘震澤,遠流提供)

 

「夢」鄉路穩宜頻到 ——《睡眠的迷人世界》導讀

 

  睡眠的重要與困擾

  2002 年 2 月間美國一份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上百萬人的公衛調查結果,顯示每晚睡眠時數在七個小時上下的人,在調查的五年內存活率最高;甚至睡眠時數低至五個小時的人,存活率也與睡八小時者不相上下。由於這個說法挑戰了傳統「人一天應該睡滿八小時」的認知,加上現代人普遍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因此,這則外電報導登上了國內各大報。聳動一些的,還出現「多睡早死」的標題。平日睡眠時數較少的人看了,不免沾沾自喜,每晚非睡八、九小時不歡者,則不免擔心。(註)

  由上述新聞報導以及睡眠常是茶餘飯後的話題,可見一般人關心的程度。的確,睡眠與個體的存活息息相關;除了空氣和水以外,人對於睡眠的需求,甚至比對食物還高。一般人不吃東西,撐個十來天或更久都沒問題(只要飲水無缺),但要人連續三、五天不闔眼,可是不容易辦到的事。雖然睡眠有這麼大的「魔力」,但科學家對於「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還沒有滿意的答案。至於像「人一天該睡多長時間?」、「人從醒到睡、或是從睡到醒是怎麼發生的?」以及「人睡著了,腦子裡還有活動嗎?」等問題,也都不是那麼容易回答。

  有關睡眠種種,還不僅限於上述純屬好奇的問題,睡眠可是許多疾病的成因及主述的症狀。現代人終其一生,少有人沒有嘗過失眠之苦。多數人的失眠,屬於「情境失眠」(situation insomnia),或是「身心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只要事過境遷,通常可不藥而癒;但長期受失眠之苦者,卻也不在少數。有人天生就有入睡的問題,有人是從情境失眠轉變而來,有的則是由他種疾病所造成。不但如此,還有人具有相反的困擾,不是整天昏睡不醒,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打瞌睡。甚至有一種猝睡症(narcolepsy),患者只要情緒一激動,就會全身癱瘓倒地不醒。因此,睡眠研究確有其實際的需要。

  睡眠的科學研究

  睡眠既然是生理現象,當然也應該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但睡眠的現代科學研究,卻要比許多醫學分支都來得進展緩慢。方法學的受限固然是原因之一,醫學界多數人不認為人睡著了有什麼好研究的,只怕是更主要的因素。

        1920 年代末,德國的貝爾格(H. Berger, 1873-1941)發表了人腦電波的記錄方法,早在 1935 年就有人將它應用在睡眠的研究,定義了從醒到睡的腦波變化。然而除了由淺入深的慢波(slow-wave)睡眠期外,入睡後九十分鐘左右,還有快速動眼(rapid-eye movement, REM)睡眠期的存在,以及與作夢有所關聯,則遲至 1953 年才由美國的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 1921-1998)與克萊特曼(N. Kleitman, 1895-1999)發現。

        1917 年,奧地利的馮伊考諾摩(C. von Economo, 1876-1931)解剖嗜睡性腦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lethargica)病人的屍體,得出腦中下視丘(hypothalamus)是睡眠中樞的結論;1935 年,瑞士的黑斯(W. R. Hess, 1881-1973)以電極刺激腦中各個區域的實驗,也得出刺激下視丘前方,會引起動物睡眠的結果。多年來,包括視丘、中腦及腦幹的區域,也都發現與睡眠及清醒的控制有關,但下視丘的睡眠中樞與這些區域的關聯,以及所使用的神經遞質,最近幾年才由美國的塞波(C. Saper)提出系列的研究報告。近百年來,睡眠研究人才輩出,成果輝煌,但卻從未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青睞;睡眠研究的非主流地位,可見一斑。(上述的黑斯是唯一的諾貝爾獎得主,1949 年的生理醫學獎,但他不算睡眠研究者。)

  生物時鐘與睡眠

  睡眠對人的重要性以及醫學對睡眠了解的貧乏,成了強烈的對比;尤其自二十世紀伊始,人工造明的日益普及,對於人類的作息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不再受限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秉燭夜遊」也成了家常便飯。不單是某些服務行業,像醫院、電廠、空中交通管制等,必須維持二十四小時的無休,許多喜歡夜生活的人,更造就了各種夜間不打烊的商家。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多實行三班的工作制度,使得許多人的作息時間被迫晝夜顛倒。再者,現代航空器的發明與進步,也使得人類在短時間內可以橫跨地球好幾個時區,而造成所謂的「時差」。

  無論是定期輪班的職場員工,還是經常搭機越洋來回的空服人員及旅客,身體的不適絕非單純的習慣或心理因素,而確實有生理的依據;這就必須談到人體的生物時鐘與睡眠的關聯。

  所謂的生物時鐘,指的是我們腦中有一群神經細胞具有自發性的放電頻率,決定了體內許多功能每天出現固定的變化;這種內在的週期變化,就稱為約日韻律(circadian rhythm)。約日韻律常常要比地球自轉的週期來得長,也就是比二十四個小時來得多,故此生物時鐘必須時時與地理週期產生同步。造成這種同步化的訊息,最重要的是日照。

        固定生活在某個時區的人,其內、外週期節律大多能維持協調一致(例外所在多有);不幸的是,現代生活的三班制及長途飛行,就輕易攪亂了這種平衡。只要我們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越多,公司及個人也就越能夠對症下藥,提供最佳因應之道;這也就是「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這個新興學門的內容。 

  本書作者及其研究

  從睡眠研究這行的祖師爺克萊特曼算起,其中的名家幾乎都有過睡眠的通俗寫作,由此也可看出睡眠這個主題,對一般大眾具有的吸引力。這本《睡眠的迷人世界》是由以色列的睡眠學者拉維所寫,無論實質內容還是寫作方式,都是這類書籍的佼佼者。

  拉維有著和國內多數學者類似的經歷:在本國接受完大學教育後,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及博士後訓練,再回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而揚名立萬。二十多年來,在他一手建立的以色列理工學院睡眠實驗室,已有超過一萬五千人次在其中過夜,接受睡眠的科學檢查。且不說從中獲得的重要資訊可有多少,單是這樣的紀錄與經驗,就屬難能可貴,全球少有。

  由於作者的背景,也造成本書的特色。像是作者針對入伍新兵所作的睡眠檢查、軍中連續 80 小時不眠不休訓練下的影響、波斯灣戰爭期間的睡眠研究、「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睡眠結構調查、猝睡症的種族差異研究,及睡眠呼吸終止症(sleep apnea)與日間嗜睡之間關聯的建立等,不單都是第一手資料,同時還有其特殊性。此外,作者針對生物時鐘失常的大學生、戰場受傷導致失去 REM 睡眠的特殊病人,以及擅於作夢者的長期追蹤調查等,都是既有趣且發人深省的例子。

  拉維曾提出「睡眠之門」與「清醒之門」這個著名的觀念。他利用改良的「多次入睡延遲期試驗」(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將一整天以 20 分鐘為期,分成 72 個區間,讓受試者睡七分鐘,醒十三分鐘(因此稱為 7/13 試驗),而建立了人在一天當中入睡的難易度具有差別的證據,也就是有「睡眠之門」的存在(分別位於午後及深夜)。

        同時,他主張 REM 期是通往「清醒」門戶,同時扮演黏合劑的角色,將一整晚四到五個為期九十分鐘的睡眠週期給連成一氣,形成連續的睡眠。至於 REM 睡眠與神經發育、學習記憶、夢境產生等諸多功能的關聯,則可能是演化過程中逐步招攬而來的工作。這些說法,都具有相當的深意及實用的價值。

  睡眠呼吸中止與猝睡症

  至於白晝出現極度嗜睡的症候,比起晚上睡不著、睡不穩的問題,更少受到醫界的注意;但我們只要想想現代人的生活安危,有多少是操在這些嗜睡者的手上,就不由得不讓人擔心。造成晝間嗜睡的因素很多,除了夜間失眠及原發性嗜眠(idiopathic somnolence,也就是原因未知)之外,尤以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猝睡症(narcolepsy)最普遍。作者花了兩章的篇幅,對這兩種毛病的來龍去脈,作了詳細的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因及治療,書中已有詳細說明,不在此重複,但近三、四年來對猝睡症的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值得在此補充說明。

  猝睡症患者有四大症狀,除了晝間嗜睡外,其餘是猝倒(cataplexy)、入睡前幻覺(hypnagogic hallucination)及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等;但只有 10-15% 的患者同時具有這四種症狀。猝睡症在西方的發病率是每十萬人當中有 20-60 位,不算太低,與多發性硬化及帕金森氏病相當。日本具有最高的發病率,每十萬人當中有 590 人,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則只有 0.2 人,是最低的數字。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的報告,中國南方人(廣東人為主)的發病率是每十萬人當中有 34 人,落在西方人數字的下限附近。

  長久以來,猝睡症的病因一直不明。1980 年代中葉,發現猝睡症與某種人類白血球抗原(HLA)之間有高度的關聯(猝睡症患者幾乎都帶有該種抗原,但卻不是所有帶原者都是患者),顯示猝睡症可能是自體免疫的疾病。1998 年,有兩組科學家同時發現了一種新的神經胜肽,分別命名為下丘泌素(hypocretin)及進食素(orexin),主要是該胜肽位於下視丘,以及結構類似小腸內泌素(secretin),且具有促進飲食的作用而得名。不久,有研究者發現,患有猝睡症動物(主要是狗)的下視丘,就缺少了下丘泌素;抽取猝睡症患者的腦脊髓液,也測不到下丘泌素(或量很低)。進一步在剔除了下丘泌素基因的小鼠身上,更證實了缺少下丘泌素是造成猝睡症的主因。

  猝睡症研究的最新進展,代表著睡眠研究這一行的現代化及主流化。回到本文一開始所提的調查報告(該報告的作者克里普克 [Daniel Kripke] 就是拉維博士後研究期間的老闆),超過 50% 的美國女性及 30% 的男性,在填問卷的前一個月內有過失眠;更驚人的是,美國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用過鎮定安眠藥幫助入眠。2000 年,亞洲睡眠協會的報告指出,台灣中年職場男女有高達 78% 的人抱怨睡眠品質不佳,然而真正前往求醫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一如本書作者指出,醫學界對於睡眠問題的重視,一向不足;多數醫生對於病人的睡眠抱怨,除了安慰幾句,開立安眠藥處方外,也無多少良策。國內設有專門睡眠門診的醫院已然不多,真正有睡眠實驗室讓病人過夜檢查的更少;國內的睡眠醫學會也方於 2002 年度成立,顯然起步甚晚,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本書對睡眠生理及醫學深入淺出的介紹,相信不但對一般大眾有所幫助,對實際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也都是開卷有益的閱讀。

  註:筆者曾針對該篇報導寫過一篇解說文章〈大夢誰先覺〉,登在 2002 年 6 月號的《科學發展月刊》http://nr.stpi.org.tw/ejournal/NSCM/EJ08_9106.htm,也收錄在本人所著《生活無處不科學》一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http://blog.chinatimes.com/jenntser/archive/2008/02/22/248802.html

 

睡眠實驗室

 

睡眠實驗室睡眠實驗主要是圍繞多導睡眠圖進行的研究,多導睡眠圖是一個可同時進行的多重實驗,它可以通過電子技術精確地傳輸和記錄你睡眠時的各項生理指標和身體活動情況,記錄可轉換成數據,供專業醫生讀取或分析,以確定你是否患有睡眠疾病。

  使用前的准備

  讓我們開始吧

   您的睡眠研究通常需要在晚上進行,睡眠中心的醫生會囑咐您一些注意事項,如檢查前的飲食、服藥等,以使不要因爲這些因素影響到檢查結果。例如,酒精和咖啡因會妨礙你的睡眠,所以它們應是被禁止的。

   您可以帶上睡衣,並准備一個隨身小包,帶上牙刷和其他一些第二天早上要用的東西。許多患者爲了獲得更好的睡眠喜歡帶上他們自己的枕頭。好一些的睡眠中心會爲您配有浴室可以在睡前洗個淋浴。當然不洗澡我們也同樣可以直接開始工作。讓我們去睡眠中心吧,那裏正等待著您的到來!

   您將被護士引領到您的臥室,在到達臥室之前,你可能會看到監控室。   在那裏技術人員可同時監控多個睡眠病人,這些工作是通過計算機、監視器、視頻攝像等設備進行的,並可打印出您的活動記錄。當您在房間裏需要幫助或有問題時,技術人員會快速做出反應。

   圖中這個技術員正全神貫注于睡眠中的患者。

   您已經到達了您的臥室。它可能類似醫院的病房,或者像賓館的房間,還有可能像您家裏的臥室,在換好睡衣之後技術人員將開始在您頭上安放電極。連接電極的過程可能在臥室進行,也可能在臥室外面進行。編輯本段准備就緒  連接好電極意味著准備工作就緒,在臨睡之前您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放松。大多數睡眠中心允許患者在合理的範圍內選擇他們的上床時間,條件好的還會給您配有電視,您還可以帶上一本書或雜志,同時,技術人員還會根據你的個人喜好爲您調整臥室溫度。

  各部分功能

  把每一個部件都連接到位大約需花費30-45分鍾,在這個過程中會用到許多物品,就像下面照片中你看到的,兩條藍色的帶子將分別圍繞在你的胸部和腹部,它們是用來測量您的呼吸情況的,在手指上要戴上血氧探測裝置以測量血液中的氧含量。電極需要暫時粘在你的皮膚和頭皮上,不過不要擔心,第二天早上這些粘連物是很容易取下的。

  照片托盤中是檢查附帶需要的東西,包括:紗布、電極線、用做記號的鉛筆、卷尺、網墊、發夾、棉簽、酒精、安全剃刀、膠水瓶和一個去掉針頭的注射器,裝有液體粘合劑,它將幫助保護電極。

   睡眠實驗的關鍵是要我們知道睡眠時發生了什麽,通過附帶在身上的電極,可記錄到您的大腦和肌肉活動産生的電信號,然後通過導線傳回並以數據保存,這種活動形態可以被睡眠專家辨認出來,他可以讀懂或解釋這個實驗,這些珍貴的信息將顯示出你是否存在睡眠疾病,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

   取下的表面鍍金的電極,它們在PSG實驗期間將被粘到皮膚或頭皮上。他們將記錄到非小的有關大腦或肌肉活動産生的電能。

   在電極被粘連到頭皮之前,技術人員會用卷尺測量相關尺寸,以使精確安放。在安放電極期間,患者通常會坐在舒適的椅子裏。編輯本段圖譜功能介紹  腦電圖:是PSG睡眠實驗的主要部分。它測量和記錄4種腦電波活動:阿爾法、貝塔、戴爾他和賽塔波,阿爾法波常出現在你閉上眼睛還沒有完全睡著的時候,賽塔波出現在淺睡眠1期和2期,戴爾塔波則主要出現在深睡眠,所以這種波被叫做“慢波睡眠”,主要出現在3期和4期睡眠。

   肌電圖:記錄肌肉活動如面部肌肉抽搐、磨牙和腿動,它也可幫助測定REM睡眠的存在,這些活動的總量和時間將爲醫生提供你的重要的睡眠信息。   眼動圖:記錄眼球的活動。這些活動對測定不同的睡眠階段非常重要,能夠清楚地顯示快速眼動睡眠(REM)。這種電極通常安放在右眉上方。

   心電圖:記錄心髒活動情況,比如心跳速度和節奏,電極安放在胸部。   鼻部氣流傳感器:記錄呼吸溫度、氣流、呼吸暫停、低通氣事件,一個傳感器安放在鼻子和嘴附近。

   胸腹帶子:記錄呼吸深度、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事件。有彈性的帶子分別環繞在胸部和腹部。

   血氧儀:記錄血氧飽和度。一個像夾子一樣的東西夾在手指上。

  攝像:記錄身體姿勢和移動情況。

   鼾聲麥克風:記錄打鼾情況。電極安放在氣管上面,脖子下面。

   爲了PSG實驗獲得成功,必須全方位呈現睡眠時的複雜活動。在睡眠期間,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大約每90分鍾在REM睡眠和NREM睡眠循環一次。   在這些轉換中,主要的變化出現在我們的腦電圖、眼動圖、肌動圖,心率和呼吸對健康睡眠是必要的。如果在某個特殊睡眠時相觀察到異常變化,通過晚上的觀察我們可以詳細說明這些問題。

   有些睡眠疾病通常在特殊的睡眠時相更加嚴重,比如睡眠呼吸暫停在快速眼動睡眠(REM)、周期性腿動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你的睡眠技師和睡眠專家知道這些情況,在盡可能爲你獲得一夜好眠的同時,也會讓實驗盡可能地取得豐碩成果。

   這裏你可以看到肌電圖電極放在下巴、臉頰、顴骨和小腿,腦電圖電極放在頭皮和前額,眼動圖電極放在眉毛上面,鼾聲麥克放在脖子處。

   彈性的帶子各在胸部和腹部環繞一圈,以記錄橫膈膜的呼吸速率和功能,以及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事件。

  開始測試

  全部連接已經完成!

   電極和所有組成部分均已安放好了。他們收集和記錄的數據就是多導睡眠圖研究的依據。一旦睡眠專家讀取這部數據“書”,他們將知道你是否有睡眠問題或睡眠疾病。診斷之後,睡眠專家將跟你和你的醫生一起討論,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盡管這些連接看起來很不舒服,好像根本無法睡覺,但大多數患者實際上很快就能適應,對睡眠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診斷有或很可能有睡眠呼吸暫停,CPAP滴定將是必需的。嚴格地講,這需要在第二晚上做整晚的研究來完成。但有些時候,利用同一晚上後半夜的數小時也能完成。

   CPAP(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是睡眠呼吸暫停的一線治療方法。CPAP裝置可以把加壓的氣流通過一段管子輸送到鼻面罩或鼻枕,面罩或鼻枕會舒適地佩戴在頭上,加壓的氣流像一個通氣撐板,可以輕柔地撐開患者咽部組織和呼吸氣道,使熟睡時呼吸正常,而且僅用鼻子呼吸就夠了!

   爲正確治療睡眠呼吸暫停,調整CPAP通氣壓力達到一個正確值,需要進行滴定。每個患者都需要做滴定,沒有一種型號的機器能滿足所有人。   在滴定實驗過程,患者還需要帶著導線睡眠,就像做常規實驗一樣,除此之外他們還需佩戴鼻面罩,面罩另一端連接CPAP機。因爲加壓的空氣會刺激鼻子,所以壓力不能太大,許多睡眠實驗室在滴定過程把加熱加濕裝置連接在CPAP機,這樣可在空氣離開CPAP,到達患者鼻腔之前加入濕氣,減輕加壓空氣的烘幹效果。

   爲確保效果和最佳舒適度,患者應提前申請合適的鼻面罩。這樣患者就很容易進入夢鄉了。

   在滴定實驗過程,技師將在CPAP機器確定壓力水平,設定空氣壓力值,然後觀察測量結果。如果設定的壓力沒有使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事件發生的數量減少,或沒有消除鼾聲,技師將調整空氣壓力並繼續觀察,這個過程將持續一晚直至獲得最適宜的壓力。

  多次小睡潛伏實驗

  多次小睡潛伏實驗是用來測量病人的睡眠傾向和嗜睡度,這個測試是在常規PSG檢查之後的白天進行。主要進行5次小睡監測,每次通常少于30分鍾,通常在白天每兩個小時開始監測一次,例如上午10點,中午12點,下午2點,下午4點和下午6點。

   在進行多次小睡潛伏實驗之前完成一個1-2周的睡眠日記是非常重要的。你的醫生可以據此知道你正在服用哪些藥物,因爲許多藥物會影響到測試結果。   多次小睡潛伏試驗的目標有兩個:第一,所有小睡入睡前的平均分鍾數(睡眠潛伏期);第二,記錄在任何一個小睡周期內出現的REM睡眠。

   試驗所用的PSG應該是頭晚上做睡眠診斷時同一臺PSG,在兩次小睡期間,病人必須保持醒覺。編輯本段測試的目的  這個測試主要幫助發作性睡病患者調整他們的用藥,診斷發作性睡病,客觀地量化特殊患者的嗜睡程度,比如一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病人,盡管在進行CPAP治療,他還是嗜睡,那麽則有可能診斷爲先天性嗜睡。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將對您更好地了解和准備睡眠實驗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1

中國健康睡眠網www.happy1321.com

http://baike.baidu.com/view/98154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292) | 回應(2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青蛙大浩劫》
此分類上一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阿楨
較聰明有錢 夜貓子勝早起的鳥【聯合晚報2013.03.25

科學研究:夜貓子較聰明
依照傳統說法,早睡早起使人健康,腦筋清楚,帶來財富。
但一項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最新研究顯示,夜貓子並不是懶惰,行為生活沒紀律,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之輩,反而可能比早起的鳥更聰慧。
最新的科學測試顯示,晚睡晚起型表現比較多和高水平工作和高所得一致的智力。早起的鳥比較會考試,學業成績比夜貓子平均高8%,原因可能是考試時間有利他們。如果晚上考試,夜貓子可能勝出。
有人的身體時鐘使他們成為夜貓子,晚上遲一點上床,白天晚一點起床。早起的鳥當然是早晨處於顛峰狀態。
馬德里大學以一千名中學生做實驗。測試結果,約四分之一學生是早起的鳥,32%是夜貓子,其餘兩者都不是。
結果顯示,夜貓子在「歸納推理」這一項得分高過早睡早起型。歸納思考是經由系統性的分析,從觀察資料中整理出有意義的模式,並加以詮釋,是綜合智力和學術表現的極佳指標。
歐巴馬、貓王都是夜貓子
另一個給夜貓子的好消息是,歸納思考與創新思考密切相關,而且指向更好的職業,和比較高的收入。近代出名的夜貓子包括歐巴馬、達爾文、希特勒、邱吉爾、文豪喬哀斯、普魯斯特、貓王。
夜貓子高人一籌,有個解釋和人類的演化有關,遠古時代,夜間活動一定是新奇刺激的,比較吸引喜歡探索的心靈。
別國以成人為對象的研究,同樣發現夜貓子腦袋比較靈光。美國空軍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上午考試,新兵裡的夜貓子遠比早起型善於橫向思考 (即水平思考)。
夜貓子也較有錢…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發現,夜貓子平均所得較高,普遍住比較舒適的家、非勞力工作,以及比較有能力買車。
英國拉夫納大學心理生理學教授荷恩,馬德里大學的實驗很有意思。他表示,夜貓子比較外向,多創意,像詩人、藝術家、發明家,早起的鳥則擅長演繹思考,偏向於當公務員和會計。
  回應
事實是: 有錢人通常根本不需要早起幹活! (勞力工作的才需早起) 你如何證明 causal effect "因果關係"? 有錢恐怕是因 不是果?看來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是個爛學校!?

詳參【圖博館】:晨鳥有蟲吃睡眠 《睡眠的迷人世界》
2013-03-26 12:24:00
圖博館
人類進化快 原因在睡眠 2015-12-19 世界日報

數百萬年前現代人類逐漸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出現顯著不同,人類祖先開始直立行走、體毛脫落、手指抓握更精準、腦子變得更大,不過生物進化學家指出,早期人類有一項較不明顯但極重要的進化,即獨特的睡眠模式。
  杜克大學資深研究科學家桑森(David R. Samson)和進化生物學家南恩(Charles L. Nunn)在進化人類學期刊發表的報告說,人類的睡眠比其他靈長類時間短得多,也睡得更沉,此睡眠模式可能幫助人類思考能力的進化。
  桑森和南恩研究猩猩和其他19種靈長類動物的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sleep)後發現,牠們的睡眠時間有極大差異。例如鼠狐猴一天睡17小時,而人類一天睡七小時左右, 桑森說,是睡得最少的靈長類動物。
  科學家比較大型哺乳動物後也發現,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在白天睡得既短又多,可能因為牠們一天內須進餐多次。桑森和南恩發現,靈長類睡眠時間長短和體型大小成正比,唯一的例外是人類,人類睡得比其他靈長類少得多。
  報告說,人類睡眠時,不時會進入快速眼動期(REM)和做夢,占睡眠時間的22%左右,是靈長比率最高者。
  報告解釋前述現象原因是,數千萬年前,人類祖先生態的改變驅動了新睡眠模式的演進,讓人類漸漸得以入夜安眠。有些研究指出,快速眼動睡眠有益腦部,科學家指出,此期間可滌清分子殘屑,也有人說可整合新記憶,使其延續時間更長,而銘刻在腦海。
  但睡在樹上的人類祖先,睡眠要進入REM干擾太多,例如大風、毒蛇和其他靈長類的排擠。化石資料顯示,2000萬年前,人類和人猿祖先改變了睡眠習慣,因為樹枝已無法承受他們的龐大體型。至180萬年前,原始人類開始下樹,並群聚圍著火堆睡覺,嚇退其他動物的攻擊,使他們睡得更沉,獲得更充分休息;由於他們每天醒著時間更多,可能因此得以製作新工具或分享故事。

另詳參【圖博館】: 晨鳥有蟲吃 《睡眠的迷人世界》 《計算機與人腦》 《人是機器》 《記憶的秘密》 《決斷2秒間》 《右手左手》
2015-12-19 13:23:26
圖博館
高校為何盛產熬夜族:79%受訪大學生23點後入睡

  2017.3.13,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20701名大學生投票,數據顯示,23點之前就寢的受訪者佔21%,23點到零點之間就寢的佔52%,22%的受訪者表示在零點到凌晨2點間就寢。在受訪者中,認為就寢時間在23點之後即為熬夜的佔35%,選擇零點之後的佔53%,選擇凌晨2點以後的佔12%。
  大學生熬夜理由特別多
  科研之路上,很多學生整個寒假都“泡”在實驗室裡。
  天津一所高校2014級本科生陳倩倩在上一個寒假和同學參加了“2017全美數學建模大賽”,比賽一共4天,他們在賓館裡“關”了4天,也熬了4天的夜。
  與陳倩倩不同,浙江一所高校的戴晴視熬夜為“家常便飯”。她是一家社團的第一學生負責人,同時活躍在校園裡不同的舞台和杯賽中。在她看來,零點之後睡覺很正常,忙的時候就在社團辦公室通宵。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您熬夜的原因”問題中,74%的受訪大學生選擇“上網玩手機、看小說、刷劇”,35.7%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習慣,晚睡強迫症”, 24%的受訪大學生選擇“學習”。選擇“失眠”的佔30.65%,選擇“工作”和“遊戲”的分別佔14%和15%。
  離開校園後更關注體質問題
   “新聞裡那些熬夜猝死的都是熬夜四五年的,而我已經達到6個將近7個年頭了,所以非常害怕。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熬夜對您或您身邊的人產生的負面影響”問題中,72%的受訪者表示“皮膚變差,有黑眼圈或長痘”, 45%的受訪者選擇“視力下降”。52%的受訪者表示熬夜後,第二天感覺“疲乏”,8%表示“非常難受”,28%表示“正常或精神飽滿”。
2017-03-20 12:16:04
圖博館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認為,現在大學生對健康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的自控能力與受教育的程度是不相吻合的。在他看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該是良好生活習慣的踐行者,先進文化的引領者,但目前看來,大學生們扮演的角色與社會的期望值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目前居民健康素養的水平僅為9.48%,而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可能會更低一些。大學生生活方式暴露出來的問題與電子產品、睡眠習慣及大學生的自控能力相關。教育部在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要確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時間,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但是從實際生活來看,大多數遠未達到。此外,大學生運動習慣沒有養成,除了體育課,仍有運動習慣的大學生僅有8%,這個數字遠低於美國、日本等國家。

陸網民近8成曾失眠 上海人比例最高2017.03.17中央社

大陸2017年中國網民失眠地圖顯示,近80%民眾有失眠經驗,其中上海、廣州比例最高,長沙、北京、深圳緊追在後,難以入睡是最主要的失眠表現。
  澎湃新聞報導,「失眠知多少?失眠行為網路大調查」歷時1個月,調查大陸各地民眾的失眠經驗、對失眠危害的認知以及治療態度。
  失眠是指,非常想睡覺但上床後睡不著或夜裡容易驚醒、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整夜醒來2次以上;睡眠品質下降、總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及早晨醒後身體無恢復感等情況,最重要的是伴有日間功能障礙,感到疲勞或全身不適。
  調查顯示,57%網民不能全面了解失眠的危害,堅決不吃藥,僅4.5%網民認為應該馬上治療。許多人不知道失眠與某些癌症有關,不了解失眠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風險,以及可能導致精神問題。
  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玉平說,研究顯示,失眠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有直接關係,甚至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發病率,還可能引發精神障礙,因此應該盡早就醫。
2017-03-20 12:17:16
圖博館
堅持早起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2017-05-10

1. 精神變好
堅持早起就會早睡。晚間身體進行排毒和休養,第二天人就會充滿活力,那麼精神狀態自然是很好的。如此良性循環,每一天的自己都是容光煥發。
2. 時間變多
如果你比別人早起一小時,你的一天就會比別人多做很多事情。效率也要高得多!如果週末的你不睡懶覺,就可以早起跑步,看書,吃早餐。當你把自己的電量充滿會發現僅僅過了半個早上,那你的周末就比別人更有意義。
3. 告別黑眼圈
身體是最經不得熬夜的,如果長期早起早睡,新陳代謝都會變得順暢,心臟好、肝好、胃好、皮膚好......那你的黑眼圈還會有機會拉低你的顏值嗎?
4. 減肥
經常熬夜的人內分泌失調就會導致體重失控,邊減肥邊熬夜是不行的!
5. 享用自己做的早餐
想吃什麼就做什麼!自己做的早餐一定比外面的干淨和健康。挑選新鮮的食材,做自己想吃的早餐,不用再為了趕時間匆忙敷衍自己的胃。
6. 不用擠公交,擠地鐵
早起就能早出門,不用擠公交不用擠地鐵,更不用堵車!
7. 欣賞別人看不到的美景
你可能會看到初升的太陽把光芒灑在大地上;你可能會看見路旁的花花草草生機勃勃;你可能會看見世界都是清新的模樣。
8. 緩解焦慮
時間變得充裕了,生活變得充實了,那怎麼還會有多餘時間用來焦慮呢?
9. 充滿幸福感
大家都還沉睡夢鄉的時候,你已經在為夢中的幸福而真實地努力了!
10. 會為將來而奮鬥
連早起都無法做到,你還想升職加薪、脫離單身嗎?
11. 再不用多餘的進補
人生已經充滿幸福感,自此以後再也不用多餘的進補啦!

請問大家,為什麼『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請問大家,為什麼不是『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解答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是要勸告人們要勤勞、勤奮一點,收穫才會多, 相反的「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是指在不適當的時機做了錯誤的事,告訴人們凡事不要太出風頭。
2017-05-11 12:12:14
圖博館
起床後頭暈怎麼回事2016-08-08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 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
  起床頭暈的症狀有哪些
1.天旋地轉
患者會感覺到周圍的景物在旋轉,自身也可能在轉。
2.頭重腳輕
沒有天旋地轉的感覺,但總覺得「頭重重,腳浮浮」,提不起精神來。
3.眼前一黑
感到視覺模糊,甚至暫時失去知覺。
大部分患頭暈的人士都會伴有作嘔作悶、食欲不振甚至嘔吐大作,這時要留意自己的飲食,應少食多餐、避免油膩食品,亦可在進食前先服食藥丸,都有助減輕症狀。
  起床後頭暈怎麼回事
1、貧血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人身體如果血液不夠的話,會導致大腦缺氧的,早上起來剛睡醒,因為大腦不能馬上的得到一些氧氣和血液,所以有頭暈的情況也不奇怪。
2、頭暈有可能和我們的心臟問題有關,因為心臟處了問題,一定就會影響我們的血液循環,如果大腦無法得到足夠的供血的話,就會出現頭暈哦。
3、很多西藥都是有副作用的,這些藥物是用來控制血液的壓力的,晚上如果吃了這些藥,早上起來自然會頭暈了。
4、甲狀腺疾會導致頭暈的,還有一些人如果有甲狀腺功能減退了的情況,也會導致早起頭暈的。
5、肝臟如果不好會影響排毒的功能,如果肝氣鬱結了會導致早上頭暈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治療的話,可能會發展成為嚴重的肝炎的。
6、當然頭暈也可能和我們的情緒有關係,差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大腦,一個晚上悶悶不樂的情緒也勢必會影響我們第二天早晨的身體狀況,所以睡覺之前不妨緩解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2017-05-11 12:15:16
圖博館
起床後頭暈的分類
1.旋轉性眩暈 按其病因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
(1)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常見於梅尼埃病<曾譯美尼爾病)、迷路炎、藥物性眩暈(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等藥後引起的)及前庭神經炎等。
(2)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幹、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常見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
2.一般性眩暈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臟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它: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預防起床後眩暈
1、積極參加體育鍛鍊。體質差者可提高身體素質,體胖者可增強氣血運行,加速排泄水濕痰飲。
2、飲食宜素凈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煙、酒、濃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3、冬瓜、蘿蔔、芋艿、慈菇、地栗、赤小豆、米仁具有化痰結、利水濕的作用,可以選作輔助治療。
4、不要過多飲水,注意異體蛋白的攝入,如魚、蝦、蛋、蟹、乳等。
5、保持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

早睡早起的好處和壞處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早睡早起身體好。很多人養生也是注重早睡早起的。那么早睡早的好處有哪些呢?下面本博客來告訴你,早睡早起的好處。
  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這種說法到底有哪些科學根據呢?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小組證實,與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較高。據悉,厚生勞動省的研究人員以440名職員為研究對象,向他們分發了早睡早起型、“夜貓子”型生活方式調查表和自我判斷精神抑郁度問答表。此外,科研人員還分別測量了被研究對象上班和回家時唾液中皮質醇的指標。分析結果表明,早睡早起者唾液中的皮質醇指標較低,因此他們的精神抑郁度也較低。據科研人員介紹,人體激素分早晨型和夜晚型兩種,皮質醇是早晨型激素的代表,起著分散壓力的作用。沒有壓力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這種激素對守護人類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2017-05-11 12:16:06
圖博館
但是,早睡早起也不一定都好,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有關調查發現,比如經常熬夜的人記憶力會更強,思維更敏捷,所以早睡早起肯定有壞處,但跟好處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
  為什么要早睡早起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保持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
  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半夜 – 04:00 脊椎造血,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早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首先說說早睡,一般是指在10點左右休息,因為,進入11點,人體各個器官就開始修護排毒,比如肝臟在11點就開始排毒,如果你晚睡,什么1點2 點睡而且長期這樣,那么你的肝臟就十分容易出問題,另外,人體由內至外的器官組織都要休息了,如果你延長他們的工作時間,久了你就知道厲害了,統計證明,那些40左右就得癌癥去世的,基本上都是年輕時生活習慣不好。如果你晚睡,整個人基本上都沒有早睡的人來的精神,因此熬夜并不能帶來效率,身體長期處于低水平和低效率運轉。
  再說說早起,因為人體是有固定的生理周期和規律的,比如大腦,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它會在固定的時候開始恢復他的運動,而你這個時候強制它處在休眠狀態,違反規律,你會發現,你越睡越想睡,而且睡醒起來后你的精神似乎不不是特別好,感覺全身疲乏,你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將遠遠不如那些休息充分的人,如果不幸遇見第二天有談判或對決,那么你的智力發揮將略低于對手。如果你在每天11點前睡覺,早上7點左右起床,中午可以休息15-30分鐘,長期這樣會給你帶來健康的。
  說說子時(23:00–1:00)睡覺的重要性
.........
2017-05-11 12:17:21
圖博館
還在熬夜?睡眠不足6小時大腦將被“吃掉”!2017.6.7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當老鼠睡眠不足時,大腦將開始“自噬。”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老鼠進行了研究,發現當它們睡眠不足時,大腦中的“清除細胞”變得更加活躍,這些細胞叫做“星形膠質細胞”,就像是微型胡佛電動吸塵器,當大腦連接變得衰弱和分裂時,將開始清除神經突觸細胞。
  研究報告作者、意大利馬爾凱理工大學米歇爾·貝雷西(Michele Bellesi)稱,我們首次發現由於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吞噬。該研究結果看似令人十分擔憂,但實際上是一件積極的事情。
  貝雷西說:“神經突觸就像是老式家具,同時,它們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清除。”但是他補充指出,睡眠不足可使大腦表現出不好的預兆,可能會引發阿爾茲海默症。對於睡眠不足的實驗老鼠,叫做“小神經膠質細胞(microglials)”的大腦細胞仍處於活躍狀態。
  我們已經知道阿爾茲海默症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出現持續性小神經膠質細胞活躍性,據悉,此前一項研究顯示,睡眠時間過少會導致人們面臨心臟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人們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個小時將具有較高的代謝綜合症發病概率,代謝綜合症將誘導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症狀在血壓升高或者葡萄糖代謝不良的人群尤為明顯。《美國心髒病協會》雜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人們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那麼存在心髒病和糖尿病風險因子的人群患心髒病或者中風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兩倍。
  對於睡眠時間較多的人群,他們的死亡風險將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首次在實驗室測量了睡眠持續時間,而不是依賴患者診斷報告,並且這是首次檢驗了睡眠持續時間對於心髒病風險因子人群的死亡影響。
  研究人員隨機挑選了1344位成年測試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9歲,他們同意在睡眠實驗室裡過夜進行測試。他們的測試結果顯示,39.2%測試者至少存在3個風險因子,結合在一起能夠形成代謝綜合症。此外,這些風險因子還將導致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BMI是測量身體肥胖的標準指數,還能升高總膽固醇、血壓、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指數。
  平均隨訪時間16.6年,22%測試者死亡。與那些沒有風險因子的人群相比,在實驗室持續睡眠時間超過6個小時的代謝綜合症人群在後續調查中死於中風的概率是1.49倍,但在實驗室中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的測試者死於心髒病或者中風概率是2.1倍。
2017-07-25 11:43:28
圖博館
南京大學用大數據分配新生宿舍按生活習慣“夜貓子們”住一起

堅持早睡早起的你已經打算躺下見周公,喜歡晚睡的捨友卻一臉亢奮“起來嗨”。學生時代的你,多半遇到過生活習慣不一致的捨友。如果同一宿舍的幾個小伙伴都是“夜貓子”或者都愛早起,那該有多好。這樣美好的願望對於南京大學2017級的部分本科生而言已經成為了現實。
據揚子晚報網2017.9.15報導,南大學工處通過新生調查系統,提前“摸清”了部分新生的作息時間、衛生習慣、學習特點等,通過大數據評估新生的相似度來給他們排定學號,安排宿舍。開學半個月下來,新生們相處得分外融洽。
....
  回應
這個措施不錯,有人性化!
這個措施不錯,但是這種分析需要經過學生同意同時需要保障學生個人信息不外洩。
清華大學早就實行了的政策,在入學通知書的口袋裡直接有問卷表,你希望的熄燈時間是?南大看來實在拾人牙慧在這裡嘚瑟!
個人認為在學校和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接觸生活是種鍛煉。
那你可以去監獄做義工呀
學校可以鍛煉的人明顯比監獄多吧,時間也比去做義工多吧。
學校裡都是經過高考上來的人,如果不是垃圾學校的話,都差不多的,額呵呵!
如果這些學生中有且只有一個娘炮,那這個娘炮是要安置在女生宿舍嗎?
對,就應該這樣,直男住一起,基佬住一起。
其實我想說人的取向是會變的,和同性生活在一起並不能保證一個人永遠不喜歡同性
部隊裡都是大老爺們住在一起,你試著搞基看看?大家們不僅當你神經病,組織還會直接把你這種腦子有病的趕出去
11:30睡覺已經是夜貓子?!我想我已經是夜行動物了,天天晚上快一點才睡
一點睡就叫夜貓子了,科普一下,所謂夜行動物都是晝伏夜出的,也就是說當別人早高峰上班時,我是早高峰迴去睡覺。
2017-09-18 11:31:36
圖博館
睡眠不足或影響人體DNA 有致癌風險 2017-11-07 中時

睡眠是生活週期的重要組成部份,人類通常要睡足8小時才夠。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使人血糖紊亂,若因此貪食可能對人體基因產生影響,進而演變為慢性病。同時,睡眠也與精神情緒方面息息相關,睡不好易陷入憂鬱。
  英國媒體BBC的紀錄片《相信我,我是醫生》曾以實驗證明,發現每晚少睡一小時,可以對人體的大約500個基因產生影響,這些改變嚴重的話可能得癌症或糖尿病。
  BBC另與牛津大學合作,對睡眠與情緒的關聯進行研究。團隊召集4名志願者,讓他們前三晚睡足8小時,後三晚只睡4小時,並用儀器監測,還要他們回答有關精神與情緒的評量表。
  研究發現,連續三天睡眠不足,志願者的情緒出現變化,焦慮、抑鬱與壓力等指標呈現上揚,也開始有疑神疑鬼的傾向,甚至積極情緒下降、消極想法上升,雖然本人可能沒感覺。
  牛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弗里曼分析,認為睡眠不足會干擾大腦,因為其使人產生不斷的消極思維。也就是說,睡眠質量不好,負面想法就會增多。
  總而言之,改善睡眠質量,才能進一步改善人的整體健康和幸福感。
2017-11-08 09:15:44
jsoujsou
為何總是忘記夢境?原來是海馬體“慢半拍” 2018-9-1 新浪科技

  如果海馬體是最後一個進入睡眠的大腦區域,那麼海馬體可能是最後蘇醒的。因此你擁有一個時間視窗,蘇醒時保留著夢境的短期記憶,但是由於海馬體未完全蘇醒,你的大腦不能保持記憶。
  在某些睡眠階段,海馬體向大腦皮層發送資訊,這種單向性交流可實現從海馬體發送記憶資訊至大腦皮層長期性存儲,但是最新資訊不會被海馬體記錄。
  當人們醒來時,大腦可能需要至少兩分鐘啟動記憶編碼能力。2017年,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雜誌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與“少夢記憶者”相比,“多夢記憶者”夜晚醒來的次數較頻繁。對於“多夢記憶者”而言,半夜醒來清醒持續時間平均為2分鐘;對於“少夢記憶者”而言,半夜醒來清醒持續時間平均為1分鐘。
  與睡眠有關的神經遞質
  我們在睡眠時編碼新記憶的能力差,與體內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指數變化密切相關,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和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指數顯著下降。
  當我們進入快速眼動(REM)階段,會出現一些生動的夢境,乙醯膽鹼指數恢復到了清醒狀態,但是甲腎上腺素指數仍持續在較低等級。
  為什麼做夢醒來後一會就會忘記夢的內容?
做夢發生在REM睡眠和NREM睡眠,其中絕大部分發生在REM睡眠。
丘腦(thalamus)和皮質層(cortex)之間的神經結構產生有節奏的、同步的緩慢波形。在REM睡眠期,腦橋(pons)的膽鹼能神經元(cholinergic neurons)被啟動,並把信號傳遞到丘腦中的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body),再傳遞到視覺皮質。在非眼動期睡眠時,蛋白合成物被啟動,在樹突摺狀物中形成蛋白鍵,從而幫助鞏固記憶;而在眼動期睡眠時蛋白合成物密度低,造成樹突摺狀物分解較快,從而使夢中的記憶稍縱即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醒來後不久夢中記憶就會被忘光了。
相反,如果一個人在REM睡眠時醒來,那麼可能大腦執行系統會馬上被啟動並開始時蛋白鍵開始工作,產生結實的樹突摺狀物並鞏固了記憶,所以這些夢中的記憶我們就會保留較長時間。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Cell子刊揭示:做夢的關鍵基因 2018-9-5 新浪科技

  近日,來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做夢這件事歸功於乙醯膽鹼受體基因Chrm1和 Chrm3。當敲除這兩個基因時,人在快速眼動(REM)睡眠期的睡眠水準會下降,且不再做夢、記憶減退。
2018-09-06 10:43:45
圖博館
楊定一/失眠,成為一種流行病? 2019-02-23 聯合新聞網

失眠是最嚴重的文明病。現代社會的快步調,工作和升學的壓力與焦慮,以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讓五官和念頭的運作幾乎都沒有停過。
在台灣,2017年公布的調查指出,不到十個人就有一人長期睡不好,到了被診斷為長期失眠的地步。
此外,從數據看來,特別是年長的人和女性這兩個族群,失眠的比例都偏高。當然,可能的因素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健康的狀況可能開始浮出來,甚至有疾病或內分泌的變化。另一方面,在這個年紀,可能要面對退休前後身分和角色的轉換,也可能開始跟不上職場的步調。在工作上,是相當需要調適的階段。
另外,女性容易睡不好,這個現象不只在台灣如此,全世界都差不多。有些人認為可能和生理期、懷孕、更年期各種劇烈的生理及內分泌變化有關,也認為女性更容易操心比較講究心或靈性而失眠。

女生真的香香的! 日本研究:這年紀後體香會消失 2019-02-23 聯合新聞網

日本樂敦製藥日前發表《女性隨著年齡體味改變》研究報告,他們邀來50位10歲至50歲的女性,請她們如浴後穿上同款衣服24小時,回收衣物後邀請男性受試者聞味道。
研究結果發現十多歲的青春期女性體味最香,而35歲後體香會漸漸消失。此外飲食習慣和國家別也影響身體味道,如日本女性身上有淡淡桃子味和椰子香氣,德國女性散發木質氣味,美國女性則有藻香。
這種香氣是由汗腺分泌的激素「費洛蒙」,嗅覺器官接收費洛蒙後傳達至腦部下視丘,進而使人類心理及生理產生反應。
  回應
鬼扯蛋,去問這些女生用什麼香皂洗澡比較實在點。

男性穿三角內褲還是四角褲好? 2019-02-17 聯合報

根據「人類生殖期刊」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研究報告,積極想當父親的男性,最好穿著傳統寬鬆內褲。與那些喜歡穿緊身褲的男性相比,習慣穿四角內褲的男士,有較高的精子數量和濃度,精子活動也更活潑,生殖荷爾蒙水平更利於繁衍後代。
2019-02-24 07:13:00
圖博館
《情蘊香水》

  「香之為香斯臭矣!」與其香也不如無味。
那可難了,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三不猴」難多了。嗅覺可是動物最原始的感覺本能,所以植物人沒有眼耳舌身意識,但仍可呼吸維生。要想無味可能要得鼻竇炎(人的「嗜伊紀性細胞」在攻擊外敵如病毒細菌外物時傷害了鼻子粘膜。)
  不用!咱女人用香水便能不聞臭男人味。
的相反,香水是用臭味來勾引男人的。原始人在直立後雖然愈來愈不靠嗅覺(爬行的狗鼻有上億嗅覺細胞而直立人才千萬,故古人才以犬的嗅覺來造「臭」原指所有氣味,随著文明逐香,臭才惡化。)但仍以臭味吸引異性,不然不會在演化成無毛之後仍有腋陰毛。
  這麼說來「女人不臭男人不愛了」?
那當然,不然女人怎愛用香水。不信?那我們來分析香水成分。
所有香水,不論其淡濃(從甜淡的花果香型到濃烈的檀木麝香型),不論含精油成分(從「香精」Parfum,含15-25%精油,香味可持續8-10小時。「淡香精」「濃香水」EAU DE Parfum簡稱E.D.P.,10-15%,6-8小時。「香水」E.D.Toilette,5-10%,4-6小時。「古龍水」E.D.Co1ogue,3-5%,1-2小時。到「淡香水」Fraiche,1-3%,1小時。)
香水的「前調頭香」(前三十分鐘随著酒精散出之香味)和「中調基香」(三十分至一小時所散)都是以招蜂引蝶為目的之花果香為主,等引來男人,最後再以檀木(腐木)麝香(性腺)龍涎香(抹香鯨之嘔吐物)等重口味(都有類似腋陰性味之惡臭味)的「尾調末香」要男人上。
那個喪失理性聽命於嗅覺本能的倒霉鬼真上的話,性騷擾侵害的官司可就吃不完了。
  (以上純屬沙豬臭男人對女人香之旣愛又怕)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5357504
2019-02-24 07:19:44
阿楨
研究:每天午睡1小時 大腦年輕5歲 2019/05/20 中時電子報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誌」上的研究稱:每天午睡1小時,可使大腦年輕五歲。分析結果顯示,與每天午睡1小時的人相比,沒有午睡習慣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4至6倍。
研究小組招募了3000名65歲以上的中國參試者,通過問卷、測試瞭解了他們的午睡習慣和記憶、認知能力。分析結果顯示,與每天午睡1 小時的人相比,不午睡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4 - 6倍;與午睡1 小時以上的人相比,午睡1 小時的人在各項測試中成績更好。1個小時的午睡不適合大多數工作場所,但是卻最有益於改善大腦認知記憶。
2019-05-20 09:36:25
阿楨
別熬夜了!當你日夜顛倒,皮膚、肝臟全都知道 2019-06-05 新浪科技

  熬過夜的人都有體會,哪怕有強大的“意志”支撐,體內的生物鐘會讓我們在深夜想要睡覺、必須睡覺。很多研究得出證據,經常日夜顛倒的人新陳代謝會發生紊亂,危害健康。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最近一期的兩篇論文證實,感知晝夜光線變化並調節代謝、行使功能的生物鐘實際上遍佈全身。
  人體生物鐘的“主時鐘”位於腦中的下丘腦,感知24小時內晝夜光線的變化,調節全身的生理機能。不過,在中樞神經系統以外,過去二十年裡科學家們也發現,外周的各個器官,比如皮膚、內臟等也有生物鐘,細胞內的一些基因會在24小時內出現表達水準的起伏。
2019-06-30 13:49:38
阿楨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2019-07-29 新浪科技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 上的論文指出,斑馬魚睡眠時的神經活動特徵與人類相似。這意味著睡眠活動至少在4.5億年前已經演化出來,此時地球上的動物仍然全部生活在海中。
  可有人為什麼要睡覺,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答案。
  睡眠是為了保存能量?
  但目前,反對這種觀點的呼聲非常高,一個相反的觀點認為睡眠大約可以節省5%—10%的能量,最多不超過15%,節約的能量非常有限,恢復和保養論可能過於粗糙和簡單。
  睡眠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記憶?
  睡眠的功能論得到了廣泛認可。現在學界普遍認為睡眠有利於神經組織的修復和生長,以保證次日白天功能的正常發揮。
  突觸穩態說認為,突觸作為神經元間資訊的傳遞通道,在人清醒的時候,新資訊不斷輸入大腦,為了適應資訊傳遞的需求,突觸活動不斷增強。但是突觸不能無限活躍,否則將再沒有空間來形成新的記憶。而睡眠期間由於和外界刺激的相對隔絕,突觸在這段時間得到充分休息,突觸的相對回縮為新一天接受資訊的輸入,學習新事物做準備。
  還有恢復與修整功能論、身體免疫論等推測。
  動物千奇百怪的睡眠方式
  動物睡眠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半球腦睡眠現象。一些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如海豚、軍艦鳥等,可以一半大腦睡眠而另一半大腦保持清醒。它們可以通過大腦兩個半球交替睡覺,滿足長途遷徙和避免被捕食的需求。近年來,我們發現人類在一些特殊條件下,如進入陌生的睡眠環境中,大腦也表現出類似的一半睡眠一半清醒的現象。
  相關新聞
模擬人腦專案徹底宣告失敗:耗資10億歐元 死得悄無聲息 2019-07-29 新浪科技
蠕蟲療法治療自閉症: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大腦功能 2019-07-23 新浪科技
大腦是如何排毒的?腦膜淋巴管可以清理大腦垃圾,比如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的蛋白病斑 2019-07-29 新浪科技
病毒洗冤錄:病毒有時候實在是比竇娥還冤,比如導致僵屍鹿的罪魁禍首是朊病毒,但它根本就不是病毒,而是蛋白病斑,瘋牛病和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就是朊病毒引起的. 2019-07-29 新浪科技
2019-08-16 09:35:48
阿楨
未婚同居合法化?人大法工委:時機不成熟,將衝擊婚姻登記制

據中國婦女報2019-10-18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當天舉行第二次記者會。在回答該報記者有關“未婚同居”的問題時,發言人臧鐵偉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法律上明確規定同居這個問題的時機還不成熟。
  記者:現在社會上沒有經過結婚登記就同居的現象越來越多,其中有青年人同居,也有老年人同居,也引發了一些糾紛,有觀點認為法律應當作出規定來調整非婚同居的問題,我想請問民法典中有沒有考慮對非婚同居問題做出相應的規定?
  臧鐵偉:未婚同居這個話題關注的人可能比較多,也確實像你所說,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變化,在我國未婚同居的情況越來越多。早在2001年修改婚姻法的時候立法機關就注意到這個問題,當時法律中針對其中事實婚姻的問題作了規定,“未辦理結婚登記應當補辦登記”,就是說對於未婚同居中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應該通過補辦結婚登記的方式來解決,不能簡單地一律宣佈為無效婚姻。對此最高人民法院也有相應的司法解釋。
  但是對於其他形式的同居,現行法律暫未作出明確的規定。現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仍舊維持了這一做法。主要有如下考慮:一是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未婚同居在一些地方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是在整個社會上還遠未形成共識。如果法律上對同居制度予以認可的話,將會對現行的婚姻登記制度形成較大的衝擊。二是因為同居的情況和原因都比較複雜,法律難以作出統一的規定,如果這樣規定也不一定有利於保護相關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三是考慮未婚同居涉及到諸多法律問題,比如財產分割、撫養權等,對大多數的問題現在有不同意見,還沒有達成共識。所以從目前情況看,法律上明確規定同居這個問題的時機還不成熟。
  回應
 想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就去登記,無所謂的就不去,總不能沒糾紛時無所謂不想登記不想與對方捆綁,一旦發生衝突涉及到個人利益就要有法律的保護吧?這不就是“沒事還好,一有事就找你”?婚姻本來就是很嚴肅要擔負責任的事。
 有些人根本就沒看懂,還說什麼這是禁止同居沒自由....
 這些人群就是得寸進尺,現在同居還不自由不知足嗎?無論你是大學生校外同居,還是城市白領試婚同居,又或者被包養的小三小四,甚至是底層已婚民工男女在工棚組建所謂的臨時夫妻,以及同性戀同居,亂的不像樣,誰都可以去同居,但玩不起別玩啊,又想遊戲人生,又想尋求法律保護所謂的權利,又不想要正式婚姻的束縛和義務。
2019-10-20 09:33:55
阿楨
《細胞》靈魂拷問:不睡覺就會死,這是為啥?

2020-06-05,頂尖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回答了這個未解之謎。
  他們發現,嚴重睡眠不足,也會導致果蠅的猝死。正常環境下,果蠅能活約40天。而一旦剝奪睡眠,它們就只能活20天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些果蠅在“困死”的前幾天,腸道內會積累大量ROS(活性氧類)分子。相比之下,大腦裡反倒沒有這種異常。後續研究發現,腸子正是產生這些ROS的主要場所。
  這不僅僅是果蠅裡才有的現象,在小鼠身體裡,一旦缺乏睡眠,腸道也同樣會積累ROS。這表明哺乳動物擁有同樣的機制。
  研究人員們找到了一系列能夠中和ROS活性的抗氧化劑。他們發現,將這些抗氧化劑放進食物裡,竟然可以讓睡眠不足的果蠅,活到接近正常的水準!
  哈佛醫學院指出褪黑素、硫辛酸、以及NAD在清除腸道ROS上,特別有效。
  為了驗證這個結果,研究人員們又通過基因改造的技術,讓果蠅的腸道裡大量表達抗氧化酶。同樣,即便缺少睡眠,這些果蠅也不會過早地“困死”。
2020-06-06 07:10:54
阿楨
打盹不再是薪水小偷 美陸軍正式鼓勵士兵小睡片刻 2020/12/05 中時

Military.com報導,為維持士兵警覺性、戰力、消除壓力、增進戰場表現,並加速訓練後的身體修復,美軍近年來開始重視睡眠的重要性。甚至,美陸軍日前修訂野戰教範《健康與體能》,正式認可、甚至鼓勵官兵長期以來的「非官方活動」─小睡片刻,以維持士兵最佳表現。
事實上,認知與睡眠的關聯性早已吸引軍方注意。2018年末,海軍新發布的指南要求在航艦上服役的水手,每24小時內要有8小時連續不中斷的睡眠。因為2017年海軍發生2起致命意外,分別是驅逐艦「費茲傑羅號」與菲律賓貨輪相撞,以及馬侃號與商船相撞,可能與睡眠不足產生的人為疏失有關。

小睡文化_百度百科

西方國家宣導的小睡文化——上班太累、小睡無罪。中國在2013-03-21世界睡眠日來臨前夕,發佈了首個睡眠指數報告:睡不著已成為當下中國的普遍問題,有兩到三成年輕人有睡眠障礙。

法媒關注「中國特色國民傳統」:中午睡一覺 2019-03-14 歐洲時報

近日,法國一份報告顯示,法國人均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在中國,午飯後小睡片刻不僅是個人習慣,還是國民慣例。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第43條規定,公民有工作間隙休憩的權利,人們休息所需要的設施也必須提供,這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力。
中國人比法國人起的更早約早上6時,會在11時左右,睡一個15分鐘至30分鐘不拘地點的午覺。
2018年,經合組織一項研究稱,中國人平均睡眠時間是9個小時,僅次於南非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午睡, 而西方人卻很少午睡 2019-03-10

因為在西方人看來,午睡完全是一種浪費生命、消極懶惰、缺乏熱情和對生活的追求、表現軟弱。其次,中國人的午餐主食如饅頭米飯等含糖量很高,西方人通常在午餐時間吃肉很短,所以糖轉換不會太多,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睡意。
此外,中國人從小就小睡,但是西方的許多家庭或學校根本沒有小睡的習慣。
最後,大多中國人睡得晚(楨:?)起得早,西方人通常在晚上得到充足的睡眠,即使下午感到疲倦,也會通過喝咖啡或做運動來提神。相反,中國人沒有喝咖啡或經常鍛鍊的習慣。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降低降低許多疾病的風險。
2020-12-05 07:30:22
阿楨
防失智症1天5分鐘就好 研究指小習慣功效大 2021/01/27 中時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分析了2,214名60歲或60歲以上,住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大城市健康成人的睡眠模式。而研究發現,其中1,534人有固定午睡5分鐘—2小時的習慣,至於其他680人則沒有午睡的習慣。結果失智症篩檢顯示,那些睡午覺和不睡午覺的人有的「顯著」差異。
那些睡午覺的人辨識方位的能力比較好、說話流利,工作記憶也較佳。事實上,隨著年齡漸增,人的睡眠模式也會改變,而小睡也變得愈來愈普遍。而先前的研究對小睡是否有助於預防失智症,或小睡日趨頻繁是否其實是失智的症狀,始終沒有達成共識。
在已開發國家,超過65歲的人口中,約有1/10的人有失智症,而隨著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增加,這數字也與日俱增。
研究論文中說,午睡除了能減少睡意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好處。其中包括記憶穩固,有助後續學習,增強執行力,並能提高情緒穩定度。不過,這些附加的好處因人而異。研究人員說,這發現可能的解釋在於,睡眠調整身體的免疫反應,而小睡可能是對發炎的進化反應。他們指出,發炎程度愈高的人,小睡的次數也愈頻繁。
  相關新聞
法媒關注「中國特色國民傳統」:中午睡一覺 2019-03-14 歐洲時報
打盹不再是薪水小偷 美陸軍正式鼓勵士兵小睡片刻 2020/12/05 中時
小睡文化_百度百科
2021-01-27 09:15:00
阿楨
長期睡得少,癡呆風險高!25年的追蹤調查揭示中年缺覺危害 2021-04-21 新浪科技

  今天,《自然-通訊》的新研究,為睡眠時間不足的長期影響帶來又一條證據:在對近80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隨訪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那些中年時期經常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到了晚年,有更高的風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失智症(也被稱為癡呆症)。
  過去關於睡眠時間和失智症的相關性,證據多來自時間較短(不到10年)的隨訪研究。然而,由於大多數失智症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會跨越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有必要通過長期隨訪的研究來深入瞭解睡眠時間與失智症發病率之間有怎樣的關聯,並且從參與者進入老年以前(65歲以前)就開始追蹤調查。
  這項新發表的研究包含近8000名英國成年人自1985年以來的健康狀況。在參與者50歲、60歲和70時都檢測了他們的睡眠時間。除了參與者自我報告睡了多久外,相當一部分人還會佩戴專門的設備過夜以確認時長估計是否準確。
  在平均25年的隨訪期內,確診了521例失智症。總體而言,相比長期保持每晚7小時睡眠的人,從中年至老年(50-70歲間)長期睡眠少於每晚6小時的人,失智風險增加30%。
  研究還分析了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發現睡眠時間與失智症風險之間的關聯與精神疾病、心血管代謝都無關。

貧困生活會影響人類大腦,出現腦萎縮易患癡呆症! 2021-04-21 新浪科技

  4月14日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生活在較貧困、教育和就業機會較少社區的中年和老年人群與普通居民相比,他們的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出現較大程度的腦萎縮,認知測試顯示更快的衰退。
2021-04-22 07:29:47
阿楨
早起的魔力 醫界認證能降低罹患這兩種疾病風險 2021/05/16 中時

為瞭解睡眠習慣對肥胖者罹患心血管與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義大利那不勒斯腓特列二世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檢視172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2的參與者睡眠習慣。結果發現,夜貓子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而習慣晚起的人更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儘管研究沒有提出解釋,但現有研究卻指出晚睡晚起的人較容易累積過度的壓力與消化、免疫系統的負擔,從而產生前述結果。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21年3月份的《國際食品科學與營養期刊》上。眾所周知,肥胖會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大增,而這兩種疾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殺手。
為瞭解不同時型(chronotype)類別與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關聯,研究團隊召集172名中年志願者。其中,71.5%為女性,所有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1.8正負15.7歲)。所有參與者必須陳述生活型態、執行地中海飲食的程度、睡眠質量、睡眠時形,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所有參與者的BMI全部為32以上,已超過18.5至24.9的健康範圍。
依據參與者的睡眠時型,參與者被分為3組,即早上時型組、傍晚時型組與介於中間組。傍晚時型組的參與者,睡醒時間較晚,而一天活動表現會在傍晚時達顛峰。早上時型組則是早起,且活動顛峰會更早。
結果發現,早上時型組的參與者約30%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而傍晚時型組則高達54.5%。至於第2型糖尿病,9%的早上時型組得到這種疾病,而傍晚時型組則36.4%。此外,與早上組、介於中間組相較,夜貓族還容易養成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缺乏運動、吸菸;甚至傍晚時型組也常出現睡眠障礙。
儘管這項研究只觀察睡眠習慣與肥胖者疾病的關聯性,並沒有解釋箇中原因;但先前研究顯示,夜貓族因為壓力的緣故,消化與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使得罹患心血管與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機率大增。
更進一步地說,傍晚時型的人生理時鐘容易受幹擾,而改變代謝的過程。這是因為腦下丘與腎上腺過度刺激的結果,兩者主管壓力、消化、免疫與其他一系列相互聯繫的身體系統。
研究團隊建議,在進行肥胖管理時,應將睡眠習慣納入考慮,而不是只注意營養攝取。最重要的是,讓你的生理時鐘與日常活動相配合,這將有助於減少罹患代謝疾病的風險。
2021-05-17 07:40:54
阿楨
科學證明夜貓子都死得早?穩住,事情不是這樣的

研究稱“夜貓子”更易抑鬱 提前1小時入睡抑鬱風險可降23%
當“夜貓子”真會快樂?新研究顯示:晚睡的人更易抑鬱
  2018年,有個研究憑藉聳人聽聞的標題引爆全網:“非傳統睡眠作息將導致早死”,其實,這既不是研究本身的結論,也不是研究人員的結論。
  這個研究最初發表於《國際時間生物學期刊》,研究人員在六年半的時間裡研究了超過43萬人的睡眠類型,研究資料來源於英格蘭國家衛生服務中心和蘇格蘭國民健康服務中心登記處。研究人員將近50萬人被分成了四類:真•雲雀型(所謂的早鳥族,最有可能隨著日出而醒)、真•貓頭鷹型(最有可能隨著日出而眠)、半雲雀型和半貓頭鷹型。
  超過1萬名參與者在研究期間死亡。研究並非試圖將死亡與睡眠剝奪聯繫在一起,而是將其與“共病”聯繫起來——也就是說,比如心理或神經疾病,糖尿病等。
  但是,不應僅靠簡單的關聯性就妄下結論,真正的問題在於,對於那些生活在早起世界的夜貓子來說,他們睡得太晚,但又不得不起得很早。一些其他可能增加健康風險的行為,主要與飲食和運動有關。如果每晚休息充足,飲食健康,積極鍛煉,參與有意義的社交活動,每天再曬曬太陽,即使是夜貓子,也並不會僅因為睡得晚就面臨健康水準整體下降的風險,也不會因此而死得更早。
  睡眠習慣隨著時間和科技而變化
   “早睡早起讓人健康、富裕、聰明。”當時人們贊同這一觀點,多半是客觀條件使然。那時候離電力普及還有一個多世紀,人們的工作,仍然主要集中在農牧業和製造業這些典型的戶外勞動中。
  那時的夜貓子常被清教徒認為懶散又無所事事,只有經常光顧酒吧、妓院,以及被關在監獄牢房的人才會睡到太陽曬屁股。在當時,主流社會的觀念,是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成為夜貓子。
  就這樣過去了兩個世紀,情況基本沒什麼變化。
  到1954年,已經有超過一半的美國家庭擁有至少一台電視。到90年代初,電腦也達成了同樣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僅僅幾年之後,超過半數的美國人接入了互聯網。每晚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人數激增至了14%。
  現在,夜貓子們則完全遵循自己身體的規律生活。研究發現,夜貓子比早鳥族更聰明,更富有創意,工作狀態更穩定。
  用專家的話說,理想的解決方案是敞開懷抱,擁抱你自己的自然規律,即便這意味著你得當個自由工作者,或者去上夜間課程而不是白天上課。
2021-06-30 08:47:18
阿楨
"鬼壓床"究竟是怎麼回事?真是鬼幹的?科學的解釋來了… 2021-07-17 新浪科技

  鬼壓床,其實是由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狀況造成,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
  人體在睡熟的時候,大腦處於休息的狀態,我們的四肢也在休息,雖然大腦的意識清醒了,但是四肢還沒有收到指令,身體的肌肉張力降到了最低,這個時候就會有動彈不了的情況出現,通常過一段時間就能夠恢復正常了。
  易出現“鬼壓床”症狀的人
  ①睡覺時,喜歡把兩隻手放在胸口的人;或是睡覺時蓋的被子過厚,影響了正常呼吸,極易產生鬼壓床的感覺。
  ②睡覺時枕頭太高、姿勢不對,都會導致頸部血液不流暢。
  ③有晝夜顛倒的壞習慣,易使生物鐘紊亂,白天睡覺時出現鬼壓床。
  ④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過度勞累、焦慮或者睡覺前過度用腦的話,導致失眠多夢,甚至引起鬼壓床。
  緊急處理方式
  ①快速轉動眼球,讓眼球做圓周運動或者上下運動。
  ②將舌頭向外伸,或者伸舌頭的同時儘量喊出聲音,耳朵能聽見自己製造的聲音就可以了。
  ③集中精力,想辦法蹬腳,或者扭動腳趾。
  除了“鬼壓床”,睡覺時突然抖動,是缺鈣還是疾病?
   “臨睡肌抽躍症”或“入睡抽動”,屬於一種正常的無意識的肌肉顫搐,並不是身體缺鈣了。
  疲勞、情緒壓力、睡眠不足、劇烈運動以及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都會引起肌肉、神經興奮亢進,使人經常出現臨睡肌抽躍症。如果人患有腦部疾病,比如腫瘤、腦中風後遺症、腦退化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現身突然抖動。
  夢游時,到底能不能叫醒?
  這種睡眠障礙通常發生在“深度睡眠”時期,也就是說夢游者其實仍處於沉睡狀態,但手腳自由,能夠下床、行走、排尿等,醒來後很有可能不會記住任何關於夢遊的事情。
  民間都說叫醒夢遊的人,會導致其發瘋,變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2021-07-18 08:23: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