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8 06:23:43| 人氣1,28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散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平時少評「通俗文學」,趁機先於《通俗文學》概介臺灣/中國/通俗文學;次於《台灣散文》概介台灣/中國/散文;再一併評完梁實秋、陳之藩、余光中、王鼎均、劉墉、張秀亞、琦君,羅蘭、三毛、余秋雨、龍應台、施寄青、張曼娟、吳淡如、王文華等台灣散文及通俗作家。

 

 

當代臺灣散文史的分期>牛震星

 

    向來區分「散文」文體標準的論述甚多,廣義狹義標準亦不一,筆者較為認同楊牧分散文為七大類,指的是小品、記述、寓言、抒情、議論、說理、雜文﹔1 採用文章與文學兼備的散文標準,也依此為分期根據。

    相較於詩和小說,散文的分期是較不容易被界定的,散文較偏向於一種紀實的文體,它沒有小說內容的隱喻指涉,也沒有詩的時代特殊性,鍾怡雯在《天下散文選》2便指出「我們相信散文的真實,習慣在散文裡尋找作家的身影和生活,並要求散文家必須和讀者坦承相對,在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讀者藉閱讀以偷窺的愉悅。」也正因為散文的創作內容屬於反映作者本身的的成長背景與生活,並不會因某單一事件而全然轉向,而是隨著時代的遞嬗而漸變。

    而散文分期不甚明顯,還有另一個原因,陳芳明在《典範的追求》中提到3:「戰後臺灣文學的演變,經過幾度強烈的起伏,期間還穿越過數次稍具規模的論戰。在烽火中,惟散文創作最沒有爭論。究其原因,散文在臺灣並不視為崇高藝術。小說與詩,講求的是結構、氣勢、內容與思想﹔而散文似乎是一種隨意的藝術,行其所當行,止於其所不可不止。散文的格局,難以與詩和小說相提並論。在一般人眼中,散文是旁枝末節,是副產品,是其他文類的餘脈,彷彿不值得全心投入。」而陳芳明所謂的「一般人」,事實上也包括許多臺灣文學的研究者,因此在臺灣文學史上,散文的研究實是處於一個邊陲的位置﹔但缺乏爭論未必是壞事,我們也可以將散文分期的不明顯視作其獨特的文體特質,而從一個循序漸進的角度觀察時代。

   一般對戰後臺灣文學史的分期,往往以十年為一段落,五0年代是反共文學、懷鄉文學;六0年代是現代主義文學,七0年代是鄉土文學的年代;八0年代以後則是眾聲喧嘩的年代。以十年一個斷限,呈現了戰後臺灣文學史的幾個不同階段,而本文對於此觀點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以下試以戰後臺灣散文為論述範疇,就幾個較為明顯的事件作為其分期依據,分述如下:

  五0、六0年代(抒情懷鄉的範式)

    1949年之後進入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對於思想控管甚嚴,1950年「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成立,六月,韓戰爆發,隨後美軍艦隊正式巡防臺灣海峽,又1954年「中華文藝協會」發表「除三害」宣言,致力清除赤色、黃色與黑色的毒,反共文學至此成為文化的主流,其他文類都在政治的壓抑下淪為旁枝末節。

   葉石濤回顧這段歷史時便嚴厲的批評五0年代文學,認為「五0年代的文學,幾乎由大陸來臺第一代作家所把持,所以整個五0年代文學就反映出他們的心態。他們在大陸幾乎都是屬於統治階級,依附政治權力機構而生存,所以大多數擁護中國傳統的孔孟思想,且有根深蒂固的法統觀念,缺乏民主、科學的修養。因此大陸淪陷後轉到臺灣以後,充滿他們心靈的是沮喪與仇恨。國破家亡的沈重包袱壓碎了他們的心靈。……不幸,他們的文學來自憤怒與仇恨,所以五0年代文學所開的花朵是白色而荒涼的;缺乏批判性和雄厚的人道主義關懷,使得他們的文學淪為政策的附庸,最後導致這些反共文學變成令人生厭的、劃一思想的、口號八股文學。……終於在文學史上交了白卷。」4彭瑞金也在他的《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5中,以「從蒼白的大地上迸出來的綠意」的標題,認為「總結五○年代的臺灣文壇,是隨著撤退軍隊來到臺灣的「中國」作家喧賓奪主主控一切的局面下,配合以官方基於政治目標主導的文藝政策,臺灣本土作家靠邊站,淪為文壇邊緣人的文學。……十年間文藝不但離地生長,而且離群索居,完全不顧及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的過去與現在,更遑論未來,全是一廂情願不與人與土地溝通接觸的文學。」

    兩者皆以反共文藝概說五0年代的文學傳統,並與之和六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作區分,這些批評,雖然不是全無根據,但亦不能說是全面而持平的評價,此時期雖然在文學成績上並不亮眼,卻潛藏了許多文學發展的潛流,例如外省作家因著本身的異鄉人身分而發展出與西方現代主義接軌的文學樣式以逃避政治現實,或女性作家瑣碎的敘述,與日常生活接近而較為寫實的散文模式。因此楊照認為五、六0年代,反共文學與現代文學其實一直同時並存,筆者較為認同楊照的說法,但此文因以散文討論為主,在此不多加贅述﹔而在散文的分期上,五0年代的散文同樣在政治壓抑下投置閒散「五0年代錢歌川、梁實秋式的即興雜感文,或是葉榮鐘、洪炎秋士的具有日本韻味的臺灣散文,至此淪於次要地位。」6一直到六0年代經濟起飛後,現代式的散文典範才由余光中,張秀亞,張曉風等人建立起來。這一點,陳芳明在《典範的追求》中也有提到:「戰前的臺灣,不曾產生足堪注目的抒情傳統。抒情風格之成為傳統,也未能出現於戰後的最初十年。直到六0年代,臺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跨向工業社會,現代式的散文才正式建立起來」7

    承上述,把持六0年代臺灣文壇的中間作家仍是以隨軍遷臺的外省作家為主,時代背景下的散文主題,則自然圍繞在思鄉的主題上﹔文壇上演的是時代烽火戰亂流離下的鄉愁,是在鄉土失落、變動下追尋一個相異於當下現實景況,一個存在於過去已然消逝或希望於未來尚待成形的美好境地,在當下現實已不存的烏托邦理想國度,在精神心靈境地中,以故人舊事、家園故土反應他們對當下境況失望後所激發出的想像追尋。這個現實意義不存的烏托邦,實出自鄉愁下的原鄉境地,因此五.六0年代的作家,以異鄉人身分追溯原鄉是其書寫的基本模式。而從觀察其寫作過程中,亦從原鄉追尋中凸顯出他鄉的現實景況,因此土地的內涵與意義便在這樣不斷失落與追尋的反覆辯證過程中創闢了對話空間。

    如余光中於1963年發表第一部散文集-《左手的謬思》開始,便不斷呈現遊歷的經過和思鄉的情緒,《中外文學》這樣敘述「余氏的母題是「歸」,但真正的主題是「歸不得」」8,如其《焚鶴人》中書寫關於故鄉(中國)的想像。

「那時他當然不致於那麽小,只是在記憶中,總有那種感覺。那是二次大戰期間,西半球的天空,東半球的天空,機群比鳥群更多。他在高高的山國上,在寬闊的戰爭之邊緣仍有足夠的空間,做一個孩子愛做的夢。“男孩的意向是風的意向,少年時的思想是長長的思想”。少年愛做的事情,哪一樣,不是夢的延長呢?看地圖,是夢的延長。看厚厚的翻譯小說,喃喃咀嚼那些多音節的奇名怪姓,是夢的延長。放風箏也是的。他永遠記得那山國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千崎萬崎裏尋路向南,好聽的水聲日夜流著,吵得好靜好好聽,像在說:“我好忙,揚子江在山那邊等我,猿鳥在三峽,風帆在武昌,運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遠方”春天來時總那樣冒失而猛烈,使人大吃一驚。怎麽一下子田裏噴出那許多菜花,黃得好放肆,香得好惱人,滿田的蜂蝶忙得像加班。鄰村的野狗成群結黨跑來追求他們的阿花,害得又羞又氣的大人揮舞掃帚去打散它們。細雨靠霜的日子,雨氣幻成白霧,從林木蘊鬱的穀中冉冉蒸起。杜鵑的啼聲裏有涼涼的濕意,一聲比一聲急,連少年的心都給它擰得緊緊的好難受。」9

    對故鄉的想望,在少年心中,就如夢的延伸,緩緩的從余光中的記憶中流過…….

    另外,由琦君,張秀亞等女性作家寫書寫的懷鄉散文,也以令一種較溫柔敦厚的姿態出現,如琦君於1969年出版的《紅紗燈》中,<髻>一文寫到,當年母親和姨娘在大陸時的糾葛,到來臺事過境遷的過程

    「來臺灣以後,姨娘已成了我唯一的親人,我們住在一起有好幾年。在日式房屋的長廊裏,我看她坐在玻璃窗邊梳頭,她不時用拳頭捶著肩膀說:“手酸得很,真是老了。”老了,她也老了。當年如雲的青絲,如今也漸漸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夾有絲絲白髮。想起在杭州時,她和母親背對著背梳頭,彼此不交一語的仇視日子,轉眼都成過去。人世間,什麽是愛,什麽是恨呢?母親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終歸走向同一個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她現在的光陰,比誰都寂寞啊。 我怔怔地望著她,想起她美麗的橫愛司髻,我說:“讓我來替你梳個新的式樣吧。”她愀然一笑說:“我還要那樣時髦幹什麽,那是你們年輕人的事了。” 

  我能長久年輕嗎?她說這話,一轉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輕了。對於人世的愛、憎、貪、癡,已木然無動於衷。母親去我日遠,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麽是永久的,又有什麽是值得認真的呢? 」10

    以生活瑣事作線索,行文中卻有不能言述濃鬱的鄉愁,來自於割捨不掉的親情,相對於余光中等較為冷調的散文風格,此時期的女性作家無疑也為懷鄉散文開創出另一種風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六0年代以現代主義為主流之際,葉珊的散文卻是以浪漫主義為基調,這為六0年代的散文帶來了一個新的風景。 

  二.七0年代(主體性的覺醒)

    在臺灣文學史上,七0年代算是相當完整的十年,至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到1979年美麗島事件,而此時期臺灣文學因受客觀政治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陳芳明在<七0年代臺灣文學史導論>曾言「在這內外交迫的十年內,臺灣作家面臨了空前未有的挑戰,無論在創作技巧上,在思考模式上,在價值取向上,甚至在國家認同上,都感受到來自臺灣社會的強烈求變的壓力。」11

    由於民智漸開,和一連串對外關係的受挫,作家們漸漸對於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開始有某種程度的覺醒,而這也連帶的喚起臺灣主體性的思考。1976年9月,朱炎發表<我對鄉土文學的看法>鄉土文學論戰開始,1977年5月葉石濤在《夏潮》發表<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臺灣文壇爆發大規模的鄉土文學論戰,彭歌於8月17日在聯副發表<不談人性,何有文學>,8月20,余光中於聯副發表<狼來了>將論爭推到最高點,直到1978年8月國民黨政府召開「全國文藝座談」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雖然這場論爭的結論是不了了之,但它所代表的臺灣主體意識覺醒卻不容忽視,雜誌、副刊的論政散文成為七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內容「沒有一個時代像七0年代那樣,新舊世代的交替可能夠如此契合的達到歷史的傳承,也沒有一個時代能像七0年代那樣,文學運動與民主運動能達到並駕齊驅的境界。」12而在這場論爭也開拓了本、外省兩派作家的視野「橫跨1977年的臺灣社會,在兩個運動之間的距離更加的拉進了幾乎在政治上所注意到的問題,也大多反映在文學的表現上。一度被視為禁區的人權問題、生態問題、外資問題以及意識問題,都在鄉土文學論戰後成為作家關心的主題。」13

    雖然如此,文學運動和政治運動卻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受到打壓,許多政治領導者與文人都被捕入獄,但論爭所代表臺灣作家對反抗官方體制發出的怒吼與試圖改變此一現象的努力,都是不容忽視的﹔而這十年中,本土與臺灣主體意識也清楚的浮上檯面,為八0年代多元文學的論述開啟了大門。

    但另外參考臺灣散文出版編年,發現七0年代編輯成冊的散文,彷彿仍傳承抒情的傳統,似乎與鄉土文學論爭無關痛癢,亦發展出與政論散文全然不同的途徑,這或許也符應了前述散文內容發展的漸進性﹔如琦君從1975-1980所出版《三更有夢書當枕》、《細雨燈花落》、《千裏懷人月在峰》、《留與他年說夢痕》仍維持一貫甜膩細密的筆法,溫馨的數算童年往事,彷彿滯留在同一個時空中不曾老去,三毛在1976年以《撒哈拉沙漠》於文壇展露頭角,為千萬讀者編織異域奇幻浪漫的世界;另外如楊牧、張拓蕪,王鼎均,張秀亞等人,也未曾中斷創作,為以政論散文為主流的七0年代,承續前一時期的散文傳統範式。

    此類型散文,選張曉風於1979年出版《步下紅毯之後》14節錄為例

    「但是,忽然,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想起了南京…… 

  不是地理上的南京,是詩裏的,詞裏的,魂夢裏的,母親的鄉音裏的南京(母親不是南京人,但在南京讀中學)依稀記得那名字,玄武湖、明孝陵、雞鳴寺、夫子廟、秦淮河…… 

  不,不要想那些名字,那不公平,中年人都不鄉愁了,你才這麽年輕,鄉愁不該交給你來愁,你看表演吧,你是被邀請來看表演的,看吧!很好的位子呢!不要流淚,你沒看見大家都好好的嗎!你為什麽流淚呢?你真的還太年輕,你身上穿的仍是做新娘子的嫁服,你是幸福的,你有你小小的家,每天黃昏,拉下紫幔等那人回來,生活裏有小小的氣惱,小小的得意,小小的淒傷和甜蜜,日子這樣不就很好了嗎? 

  不是碰故園之思,它太強,不要讓三江五嶽來撞擊你,不要念赤縣神州的名字,你受不了的,真的,日子過得很好,把淚逼回去,你不能開始,你不能開始,你不能開始,你一開始就不能收回……」

    由張曉風的散文中,仍可以看出懷鄉文學的遺續,事實上,這些散文作者的筆調也未曾因政治世界而改變,依舊照著他們內心的情感行走、發聲。 

  三.八0年代以後(多元散文樣式的勃興)

     八0年代,特別是1987年解嚴後,散文樣式明顯如雨後春筍的滋長,關注的焦點亦因時代的邁進而增加,這些新生代的作家,多出生於1940年末期,與臺灣都市同步驟成長,因此在經驗上無疑比前輩作家更為豐富,去除掉前輩作家懷鄉思緒的包袱,新一代的臺灣文學無疑擁有更寬廣的視野,陳芳明在《書寫臺灣》15<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臺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也曾如此說道:「潛藏於社會內部的文學思考,雖曾受到四十年戒嚴體制的壓抑,在解嚴後卻立即釋出豐饒的能量。鎔鑄單一價值觀念的威權統治,曾經要求文學工作者必須服膺於合乎體制的思維模式。但是,這並不意味臺灣社會毫無思考價值的存在。暫時的失憶,絕對不等於沒有記憶。戒嚴體制一旦瓦解後,一度被視為屬於思想禁區的題材,大都次第參透於文學創作之中。臺灣意識文學、原住民文學、眷村文學、女性意識文學、同志文學、環保文學等等的大量出現,不僅證明一個多元思考的時代已然到來,並且也顯示文學創作的豐收時期即將浮現。」散文方面,舉凡自然文學、城市文學等新的散文主題都獲得重視,如林耀德《一座城市的身世》,洪素麗《海、風、雨》、陳列《地上歲月》《永遠的山》《玉山行》、陳玉峰《臺灣綠色傳奇》等,都為臺灣散文史寫下新的一頁﹔廖鴻基的海洋文學(《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等),也成為散文的另一種風景﹔跟隨著時空的變遷和都市日益的繁榮,在小說充滿世紀末華麗的風景時,散文也開始加入都市戀物,疏離的元素,描述由物質堆砌的風景;如周芬伶《戀物人語》下卷寫花、衣服、寶石、咖啡等一切物質,有張愛玲的特色,不但巧妙的剖析女性心理,亦將戀物意味無窮發揮。張讓《空間流》寫我們走路,生活和想像的空間,門窗、牆壁、道路,人文和自然交互更叠的繁華與失落,還有這空間的光影交錯,在書寫同時反思我們身居所在的記憶與情感。鍾怡雯《我和我眷養的宇宙》中以和顏悅色、似是而非等物質作聯想,構築自己的異想世界。這些新銳作家的關注焦點,都構成了散文新的寫作元素充斥在8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壇。總的來說,回顧戰後的散文發展,發現一個時代會有隨著潮流而出現的散文樣式出現,同時也有如楊牧,余光中,林文月等在時代洪流中始終站在第一線的散文作家橫跨戰後至今的文壇,並且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散文作家們無論用正向或逆向的方式,都多少反映了這時代的脈落,或是在這脈落底下的個我;形成了當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一環。

1 楊牧《中國近代散文》序論 洪範70/9出版

2摘自《天下散文選》序論 天下遠見 2001出版

3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10頁

4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 1996出版 頁88

5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市: 自立晚報社, 1991

6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10頁

7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10頁

8《中外文學》第20卷,第八期 頁68

9 摘自《焚鶴人》臺北 純文學出版1972

10選自《紅紗燈》,臺灣三民出版社1969年版

11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22頁

12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23頁

13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 83年2月  223頁

14張曉風於1979年出版《步下紅毯之後》臺北市: 九歌, 民68[1979]

15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市: 麥田出版, 2000 頁41

 

臺灣現代散文的發展脈絡

 

  概念界定——臺灣現代散文之文體、文類  

  “散文”指的是非韻文的“散行文體”,其特色就在于“散”這個字上。“散”並非漫無章法,只是相較于詩、小說而言,散文相對的具有形式上的自由與揮灑的空間。

  就類型而言,散文研究者大多將現代散文分爲小品、記述、寓言、抒情、議論、說理、雜文等七種類型。但解嚴後的臺灣文學,走向多元化與多變化,散文亦不例外,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散文的書寫題材日新月異,諸如都市、運動、飲食、情欲、科幻、生態、性別、族群等等,而散文的文體也跟著起了變化。顔昆陽在《現代散文選續編》(洪範書店,2002年)的前言中便指出“新的經驗題材,需要新的語言形式去表現。文體丕變,已非舊有規模所能範概。”

  因此,符合現代散文書寫現象的分類,究竟該如何重新界定,這是一個可以再斟酌的問題。張春榮認爲現代散文可以“四言”概括其特色:“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味”。雖說是特色,但亦可做爲鑒賞散文的一把尺,散文文體隨著題材而日漸變化,但變中亦有不變之處,此“四言”實可視爲散文之所以具有可讀性的基本要素。

   日據時期——雜文挂帥的年代

  日據時期時期的文學創作者並未把創作的主力放在“散文”上,因而對散文文體的“自覺”不若同時期的新詩和小說來的敏銳。報刊雜志上雖然不乏有出色的議論、批評之類的雜文,但這些作者可能並未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散文-文學”的寫作,其理由有二: 

  一是散文所使用的白話文來自于中國五四運動的啓發,連帶一些文學觀念也受到中國傳統文風的影響,例如重視小說之于新民風氣的功能性,于文學家則標榜魯迅等具批判、戰鬥性格的作品。因此,臺灣的知識分子自覺于行文必須淺白流暢、言之有物,目的往往都集中在于介紹世界新知,如科學、法律、醫學常識、民族運動等,用以達到啓蒙、提高民衆智識水平的目的。故此時期雖有散文體裁,但未見有人專注于散文的書寫,或者明確的散文之文體觀念。

  二是1930年之後,臺灣新文學的發展受日本現代文學影響的部分漸多,此時期有高水平的“美文”出現,但都是以日文做爲書寫語言,可以想見的是這些“美文”其文體的認知接系著日本文學,因此,從中國文學傳統中歸納出來的散文類型,對于這些日本語的“散文”,在分類上可能有不適當之處。

  日據時期散文的發展約略可以1930年做爲一個前後期的界線。前期的散文發展,以中國白話文爲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議論、說理、記述、雜文爲主。後期的散文以日文爲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以抒情、記述、雜文爲主。 

  日據時期的散文堪稱成家的,可以林修二爲代表。林修二爲風車詩社的成員之一,其散文內容多爲林氏旅行時的記事或感觸,意象活潑清新、情感細膩,主題多圍繞著風景、鄉愁、性靈的冥想與體悟,是日據時期散文作品中難得一見的美文。另有賴和《獄中日記》,記述了作者一個半月的入獄心境,樸實懇切,賭文如見其人,亦爲不可多得的佳作。

  五十年代——反共懷鄉與輕松小品的兩極化發展

  1945年之後,有短暫的幾年間,臺籍作家活躍于《中華日報》日文版、《橋》副刊、《公論報》、《新新》等刊物,發表的文章多爲雜文及小說,雜文的內容則環繞著對臺灣人命運的關注、建設臺灣的新希望,以及大量引介中國五四以來的現代文學作品等。

  二二八事件之後,政治因素再加上國民政府禁用日文的政策強制施行,臺籍作家遂趨于消沈。在政府的鼓勵與推動之下,反共與具戰鬥性的散文充斥著報刊雜志的版面;而大陸至臺作家其憂郁與惆悵的懷鄉散文亦是此時期散文的主要類題材之一,代表的散文作家有朱西寧、司馬中原等。與反共懷鄉散文相對的,是勵志的、清新的、生活化的散文大量出現,其中又以小品文最受讀者歡迎。 

  此時期另一特殊現象,爲女作家集體性的躍上文學的舞臺,諸如鍾梅音、林海音、王文漪、艾雯、張秀亞、徐鍾佩、張雪茵、陳香梅、潘琦君、羅蘭等,皆在散文創作上有脫俗不凡的表現,寫作的題材從家庭瑣事、旅遊記聞到人生哲學等,營造了舒緩時代高壓氣氛的生活文學。另外亦具代表性的散文創著者,有梁實秋、季微、周君亮、彭歌、蕭白、尹雪曼、柏楊等散文家。其中,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淡雅平實,且富于幽默感;柏楊的散文則是當時少見的異數,他取材于臺灣社會現實,反映民生疾苦的聲音,且不避諱的批判政府的施政措施,其雜文收錄在《玉雕集》、《倚夢閑話》、《牽腸挂肚集》等書。

  60—70年代——散文體類的漸趨完備與成熟

  六、七○年代是臺灣現代散文的豐收時期。

  老一輩的作家如梁實秋、陳火泉等仍持續有高水平的創作;另一方面,年輕的作家吸收了世界文學思潮後,則展現了另一番知性與感性交融的散文風貌。在上一個十年集體活躍于文壇的女作家,依舊是此時期散文創作的主力,並且新加入許多優秀的寫手,如張曉風、胡品清、張菱舲、林文月、方瑜、喻麗清、洪素麗、陳幸蕙等。其中,張曉風于《步下紅地毯之後》一書後,關注的層面不再限于家庭與日常生活,隨著其參與文學與社會活動,寫作的題材益廣益深,成爲備受矚目的散文作家。 

  六○年代後期,曆經日據時期的作家,逐漸克服了語言及心理的因素,亦陸續有作品問世,進入七○年代之後,臺籍的年輕作家輩出,呼應了當時鄉土回歸的風潮,散文亦呈現出濃厚的土地情感與臺灣風俗的趣味。就整體的題材與風格而言,六、七○年代散文創作改變了之前柔性抒情與文藝腔,天文地理、山水人情,無一不可入散文之中,散文的寫作除了追求形式的美感之外,亦兼顧知性與理性的傳達。 

   此時期的散文另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一是詩人散文家,將現代主義的手法鎔鑄入散文寫作之中,其注重意象的經營、情感的敏察細膩與用詞上的凝練多變化、哲理思維的深邃等特點,都使得這類散文家的作品能涵詠詩境兼抒情寫意,美而不至于浮濫;及或持理議論亦擲地有聲。具代表性的作家有余光中、楊牧、洛夫、夏菁、管管、張健、張拓蕪、葉維廉等。

  二是留外學人經常將散文作品刊登于國內的報刊雜志上,形成另一種自由開放、視野開闊、或具異國情調的散文風格。代表作家有陳之藩、水晶、也斯、陳錦芳等等。

  三是伴隨逐漸擡頭的臺灣鄉土主義,跨語言的老作家,開始嘗試去表述日據時期的殖民經驗、以及對臺灣土地、臺灣人的純樸感情與熱愛。而臺籍的“戰後第一代”作家亦接續了日據時期新文學運動的精神,展現出善于批判與思考的性格。代表作家有葉榮鍾、洪炎秋、許達然、陳火泉、李喬、吳晟、陳冠學等。

  八十年代——多元化與多變化的新氣象

  八○年代是臺灣社會開始轉型的十年,而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社會型態的變動愈形劇烈。臺灣社會進入高度商業化、信息化的時代,而另一方面政治解嚴後,各種意識型態與政治立場,迅速的躍上臺面成爲衆聲喧嘩公衆話題。反映在散文上,就是諸如都市、飲食、情欲、環保、性別、族群等等新主題的開發與新視野的拓展。 

  八○年代的“多元”,指的是散文的主題與形式,也是指寫作者的年齡層、職業而言。老一輩的作家如蘇雪林、張秀亞、羅蘭、齊邦媛、葉石濤、王鼎鈞、余光中、張拓蕪等,仍持續以“文”爲志業不懈地創作。另一些“中堅”的散文家投入意識型態紛紜的主題之中,各自開辟出一片天地,張曉風、杏林子等女作家,將觸角延伸至社會的角落,關懷並書寫女性與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吳晟、陳冠學本著一貫的對臺灣農村與土地的濃烈情感,寫出別具臺灣特色的“田園文學”。

  年輕一輩的作家在散文題材與形構技巧的開拓上值得注意。隨著臺灣工業高度發展,“環保”在此時成爲新的時代課題與隱憂,韓韓、馬以工等致力于著文呼籲大衆關切環境污染與自然資然消逝的危機。而林耀德于此時提出“都市文學”的概念,認爲“都市文學”並非七○年代鄉土文學潮的對立面,而是都市人集體潛意識的深層考掘。 

  事實上,都市散文在九○年代的興起,不僅是社會極驟變遷造成舊社會及舊觀念解體的結果,同時也因過去社會從來不曾有過時空以外四度空間的變革,使得新一代的作家面對都市的心態與關物角度有了調整。像林耀德在《幻戲記》、《魚夢》中,便采取魔幻寫實的表現手法,在真實與虛幻的模糊地帶中不斷遊移,進而深及都市人的深層心理。 

  總結此時期的散文主題新走向,無不與臺灣社會發展有關。其中又以都市化與信息化、資本主義化,對作家心靈層面的影響與型鑄最爲顯著,文學作品的“形式”本與“內容”息息相關,八○年代作家心靈結構的變化,就在下一個十年中反映在散文文體的丕變之上。

  九十年代——文類越界、專業化與資訊化

  九○年代是臺灣散文發展的劇變年代。張曉風曾指出,這個年代的散文作者“偏傾于個人思維的走向”,家國與政治的熱衷關懷少了,呈現出一種往個人心智與世界對話發掘的傾向。

  另一方面,九○年代也是文學出版“低迷”的年代。文學作品常遇到滯銷的窘境,反而帶“快餐”性質的商業出版品炙手可熱,于是“沒有人靠散文寫作吃飯”,這間接反映出文學散文出版的時代困境。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因特網勃興産生的效應,網絡傳媒的便利,使得文學作品不需經過篩選,就可以自行在網絡上“出版”,因而人人皆可以爲作家,“文學”的面貌在這裏變得模糊了,文類的界線、文句結構的藝術性要求等等,遭受前所未有的崩解與挑戰。與此同時,文學界也正掀起一股文類變革的風氣,散文遊走在虛構與寫實之間,其文類徘徊在與詩、小說難以分辨的區域之間,如王鼎鈞《千手捕蝶》、杜十三《新世界的零件》、簡媜《女兒紅》等等。

  九○年代的散文作品延續八○年代的“多元”走向,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兩性議題上有廖鹹浩、蔡詩萍、平路等;在族群書寫的部分有夏曼?藍波安、利格拉樂?阿烏,而如何母語書寫族群,則是九○年代仍在摸索嘗試的課題;在旅行散文的部分有賴端和、鍾文音等;在專業化的“術語式散文”方面,有龍應臺、焦桐、林文義、楊照的文化批評;劉克襄、吳明益的自然生態書寫;在飲食文化有林文月、盧非易等。

  此外,九○年代也是老中青散文作家爭鳴的年代,較有成就的散文家另有葉石濤、余光中、隱地、張曉風、杏林子、周志文、吳晟、蔣勳、顔昆陽、廖玉蕙、林清玄、陳幸蕙、劉黎兒、孫維民、林耀德、唐捐、鍾怡雯、陳大爲等。(來源:臺灣文學資料庫)

http://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8197/Uzhanglx/A204557.html

 

色彩紛呈的臺灣散文 

 

    臺灣的散文寫作十分發達,不僅散文作家多,刊載散文的媒體多,讀者多,而且散文的水平很高。兩岸恢複交往後,30多年來,大陸出版了大量的臺灣散文,很多作品都很有影響。散文是大陸出版的臺灣文學中分量較大的一個品種,有些散文在大陸的影響並不亞于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等都曾集中力量出版了很多臺灣文學作品,散文占了很大的比重。 

    臺灣的散文在總體上西化程度最淺,不管是主張如何的現代派或先鋒派,他們的散文都具有傳統色彩,最能爲讀者所接受。 

  智性散文    ◆代表作家:梁實秋 林語堂

    臺灣散文的類型很多,一類是智性文化類的散文,這方面以“五四”時期的老作家梁實秋的影響最大。他是從大陸遷臺的作家,早在抗戰期間就因散文《雅舍小品》而出名,到臺後續寫《雅舍小品》。他的文章在大陸很有市場,代表作《雅舍小品全集》等幾乎全部在大陸出版,還出了各種形式的單行本,印數很高。

    與梁實秋相近的有林語堂,他是文章大家,小說高手,但也以散文出名。國內出版有《林語堂散文》多卷本,其他單集有《生活的藝術》和《人生的盛宴》等多種。著名詩人余光中是詩、翻譯和理論的多面手,也是優秀的散文家。他在散文方面的造詣非凡,大陸出版過《余光中散文選》、《聽聽那冷雨》等多種版本,他那精致華麗的散文別具一格。 

    此外,老作家謝冰瑩、臺靜農和林海音的憶舊懷鄉散文也在大陸引起較大反響。這些作家都是學貫中西的大家,他們的散文既有中華傳統之美,又夾有西方散文的風格,典雅散淡,文化信息量大,帶給大陸讀者以不同的感受。 

雜文     ◆代表作家:柏楊 李敖

    第二類是鋒芒畢露的雜文,柏楊因爲一本《醜陋的中國人》而蜚聲華人世界。這本書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在大陸影響巨大,因爲這本書,“醜陋的中國人”一詞爲廣大中國人所熟悉。同樣影響巨大的散文集還有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和《獨白下的傳統》兩書,這是關于中國曆史的書,然而觸及現實,寫得氣勢磅礴,凜然逼人,所以在大陸一出版便洛陽紙貴,影響甚大。隨著李敖的名聲漸起,他的《從此黑白不分明》和《李敖作品精選》等都相繼出版。 

  遊記     ◆代表作家:三毛

    第三類是遊記,臺灣的遊記在大陸影響最大的作家,非三毛莫屬。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是最早進入大陸並引起巨大反響的散文集,她在文章中描寫的那種浪漫不羈的生活給大陸的年輕人以許多向往。以後她多種版本的遊記和散文都在大陸出版,有幾十種之多,從而引起了一股“三毛熱”。其他作家如郭風、李黎等人也有遊記在大陸出版,但影響都不如她。繼三毛在大陸登陸的女作家有席慕蓉,她雖是詩人,但也寫得一手好散文,在大陸青少年中很有市場。

  勵志散文   ◆代表作家:羅蘭 劉墉

    第四類是勵志類的散文,臺灣這方面的散文集衆多,老作家羅蘭的《羅蘭小語》等作品在大陸出版有多種版本。繼之有張曉風、林清玄等人的作品,均風靡讀者。近年來劉墉的各類散文集在大陸出版很多,非常暢銷。女作家吳淡如的散文也較受歡迎。 (作者王川系世界華文研究會會員、中國作協會員)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9/19/content_10079207_2.htm

 

散文>百度百科

 

  散文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

  (一)散文概述

  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了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以後,隨著時代的需求,産生了描述現實的曆史文學,這就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曆史著作。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蔔之事。這部書敘事富于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爲出色,語言精煉,富于形象。

  《國語》是一種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記言多于記事,所記大多爲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在版本爲西漢劉向輯成。它同《國語》一樣,也是分國記事,記載了西、東周及秦、齊、楚、趙等諸國之事,記載內容是謀臣策士的種種活動及辭說。《戰國策》文章的特點是長于說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極爲生動。

  先秦曆史散文爲中國的曆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曆史家和古文家都産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記載他們言論的書流傳到現在的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和《孟子》是儒家詮釋“仁”的著作。《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孟軻長于辯論,因此書中語言明快,富于鼓動性。

  《墨子》代表墨翟“兼愛”的主張,語言樸素,說理明確,邏輯性很強,《兼愛》、《非攻》等篇極有代表性。

  《莊子》代表道家莊周“無爲而治”的主張。莊子散文在諸子中獨具魅力。這表現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善用民間寓言,長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學趣味。

  《韓非子》代表法家“因時制宜”的主張。韓非散文結構嚴謹,鋒芒銳利,說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況的學說,現有32篇,多長篇。荀子散文特點: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詞彙豐富。

  《呂氏春秋》是秦丞相呂不韋門客的集體創作。它包括八覽、六論、十二紀,兼有儒、道、墨、法、農諸家學說。書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時代的文獻和佚事。它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見條理。和諸子散文一樣,它往往以寓言故事爲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

  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産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漢初,政論散文有所發展。賈誼(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文章《過秦》總結了秦代滅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富于形象性。

  除賈誼外,漢初還有不少散文家,他們的文章大多或論秦之得失,或針對時弊,提出自己的主張,其中以 錯和鄒陽成就較高。 錯以主張募民備塞的《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兩篇散文最爲著名。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王朝迫切需求總結古代文化,給予大一統的統治局面以哲學和曆史的解釋,司馬遷的《史記》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將先秦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發展了一步。在《史記》的影響下,東漢産生了不少曆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漢書》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漢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文體“賦”。賦的名稱始于戰國趙人荀卿的《賦篇》,到後代形成了特定的體制。講究文采、韻節,兼具詩歌和散文的雙重性質。接近散文的稱“文賦”,接近于駢文的稱“駢賦”。漢初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司馬相如(前118--前179)的《子虛》、《上林》,西漢末年楊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河東賦》,班固的《兩都賦》,東漢張衡(78--139)的《二京賦》,都是漢賦的名篇。

  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衡之的《洛陽伽藍記》等學術著作中仍有一些質樸的敘事、抒情、寫景的優美文字。

  唐朝韓愈大力反對浮華的駢儷文,提倡作古文,一時從者甚衆,後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創作業績大增,影響更大,成爲文壇的主要風尚,文學史上稱其爲古文運動。以韓柳爲首的古文運動的勝利,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

  中唐以後,古文運動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歐陽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運動,此後的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都在古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後人將他們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爲“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曆史文學家司馬光編有一部曆史巨著《資治通鑒》,它除具有史學價值外,還非常具有文學價值。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諸位大家影響下,産生了一部分上書言事的政論文,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政治態度,胡銓、陳亮、葉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家。古文運動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實用,南宋時大量出現的筆記雜文便是一個明證。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明清的《揮塵錄》是筆記雜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1130--1200)的古文長于說理,造詣非淺。

  明初的宋濂(1310--1381)是“開國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傳記文很有現實意義,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等。明中葉以後,針對程朱理學、八股文的束縛,以李夢陽、何景明爲首的前七子發起“複古運動”,倡導文必秦漢。他們在對掃蕩八股文風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又走上了盲目模擬古人的路子。後來的李攀龍、王世貞爲代表的“後七子”複古運動,也再一次重複了他們的錯誤。

  歸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來反對複古派,進而是萬曆年間的公安派也加入猛烈抨擊擬古主義的隊伍。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爲代表,時稱“三袁”,袁宏道(1568--1610)最爲著名。他們認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因此反對貴古賤今,模擬古人。袁宏道更出于作家的主觀要求提出了“性靈說”。公安派的散文創作特點是:沖破傳統古文的陳規舊律,自然流露個性,語言不事雕琢。

  與公安派存在的同時還有以鍾惺、譚元春爲代表的竟陵派,他們也主張獨抒性靈。

  公安派與竟陵派革新的直接産物是晚明大量出現的小品散文,這是傳統散文的一個發展,張岱(1597--?)是小品散文作者中比較有成就的一位。他的小品散文題材較廣,山水名勝、風俗世情、戲曲技藝乃至古董玩具等等都可以入他的文。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晚節不保的侯方域(1618--1654)的散文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代表作有《李姬傳》、《馬伶傳》、《任源邃傳》等。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劉大槐鬥、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方苞(1668--1749)繼承歸有光的傳統,提出“義法”主張,並使之成爲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論。桐城派古文作品選材用語只重闡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簡潔自然,但缺乏生氣,代表作品有方苞的《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記》等。

  與桐城派對立存在的是提倡“駢文”的複社作家,汪中(1744--1794)是其中成就最大者。

  清初有不少成績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1599--約1661)的傳奇性散文以小說傳奇體打破了傳統古文寫法,代表作有《李一足傳》、《湯琵琶記》、《義虎記》等。魏禧(1624--1680)以人物傳記最爲突出,代表作是《大鐵椎傳》。

  康有爲(1858--1927)、梁啓超(1873--1929)爲清末改良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學術上改良派的代表作家。他們的散文無視傳統古文的程式,直抒己見,暢所欲言,是政治鬥爭的有效工具。梁啓超的新體散文更是對一切傳統古文的猛烈沖擊,爲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的白話文運動開辟了道路,他的《少年中國說》即是這樣一篇典型作品。

  伴隨著對封建主義文學和文言文的批判,最早的一批現代新文學作品誕生了,議論性散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現代散文的源頭。

  新文學誕生的初期,在報刊雜志上發表議論散文影響最大的有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他們的作品以隨感錄爲主要形式,內容包羅廣泛,重點在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上。魯迅是寫作議論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誕生期的議論性散文擔任了反封建的先鋒,它所議論的對象緊貼生活,具體而且細微;它的形式自由,可長可短;它的語言可剛烈悲壯,也可幽默諷喻。議論散文之後,記敘性散文、小品文也相繼問世,現代散文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發展期的散文風格各異、樣式不一,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記敘、寫景、抒懷、言志、評述;風格上形成了魯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沖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致,郭沫若、郁達夫等人的豪邁揮灑,葉聖陶、許地山的樸素平直,徐志摩的濃豔絢麗等。

  語絲社周作人是小品文的開拓者之一,代表作《故鄉的野菜》、《烏篷船》、《菱角》、《夏之夢》等多以小題材爲描述對象,筆調從容、閑逸,于趣味性、知識性中潛移默化地培育著對生活的熱愛。他的議論性散文在當時也占有重要地位。與周作人藝術風格相近的是同爲語絲社的林語堂。他的代表作《翦拂集》著力諷刺時弊,批判傳統的中庸哲學,強調與舊世界的鬥爭。俞平伯的《雜拌兒》、《燕知草》等集子也帶有與周作人類似的雅致,但同時又多了些晦澀的味道。

  郭沫若與郁達夫同屬奔放瀟灑一派。郭沫若的散文詩集《小品六章》文筆精美,語言雕飾,設景味道深長;郁達夫的遊記散文中《屐痕處處》和《釣臺的春晝》是代表他風格的作品,尤其是後一篇,寫出了富春江秀麗的景色,于憑古懷悼之間,抒發了對現實的憤懣之情。

   何其芳的抒情散文在30年代別有風姿,被稱爲“詩人的散文”。做爲現代派詩人,他將現代派的一些方法滲入散文創作,以達抒寫情感之目的,代表作爲《畫夢錄》。何其芳散文的語言同他的詩一樣,精雕細琢,有很強的可感性。

  記敘性散文中,李廣田(1906--1968)記人的篇章很有代表性。他筆下的人物描寫沒有故事情節,只截取一些生活片斷,加以抒情的寥寥幾筆,以達傳神之效。

  抗戰爆發,尤其是皖南事變之後,富有戰鬥性的雜文發出時代的最強音。郭沫若的《新繆司九神禮贊》、《斥反動文藝》等文成爲國統區思想戰線、文化戰線的重要文獻;聞一多《最後一次的講演》表現了一個堅強的民主戰士面對手槍的英勇氣概;馮雪峰的雜文側重于人的心靈剖析,表現出較強的理論力量;聶紺弩(1900--1986)的雜文在藝術上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他善用令人興趣盎然的古代故事巧妙抨擊現實。此外,豐子愷(1898--1975)、林默涵(1909-- )等許多作家也都寫了大量雜文。

  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散文在國統區成績突出。茅盾的《白楊禮贊》、《風景談》,巴金的《廢園外》、《燈》、《龍》都是名篇,沈從文的《湘西散記》是記敘自然與人文狀況的美文。

  建國初期,作家和戰鬥在各條戰線上的業余作者們,運用散文自覺地高唱反映新時代、新人物、新事物、新風貌的贊歌。因爲作者隊伍龐大,所以反映的生活面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寬廣程度。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巴金的熱烈凝重,冰心的細膩柔婉,靳以的熱情澎湃,劉白羽的激越高亢,華山的幽默氣派,風格雖各不相同,但他們都以真實純樸的感情塗抹著新生活的絢麗色彩。

  這時期散文創作一大特色是,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兩項內容交相輝映。抗美援朝題材的作品影響較大的是:劉白羽的《朝鮮在戰鬥中前進》、靳以的《祖國棗我的母親》、菡子的《和平博物館》、巴金的《生活在英雄們中間》等;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名篇有:柳青的《1955年在皇甫村》、秦兆陽的《王永淮》、沙汀的《盧家秀》、靳以的《到佛子嶺去》、華山的《童話的時代》、李若冰的《在柴達木盆地》、臧克家的《毛主席向著黃河笑》、楊朔的《石油城》等。

  形式多樣也是本時期散文創作的收獲之一。遊記、小品、隨筆和雜文都不同程度地發揮了它們在新時代的作用,不少作品受到讀者的歡迎。遊記有賀敬之的《重回延安棗母親的懷抱》,方紀的《歌聲與笛聲》,楊朔的《香山紅葉》,碧野的《天山景物記》,葉聖陶的《遊了三個湖》,茅盾的《斯德哥爾摩雜記》,峻青的《歐行書簡》等;隨筆有菡子的《小牛秧子》,何爲的《兩姊妹》;雜文有茅盾的《剝落蒙面強盜們的嘴臉》,巴人的《況鍾的筆》,任晦的《“廢名論”存疑》以及馬鐵丁的《思想雜談》等。

  雖然本時期散文創作收獲豐厚,但從整個文學領域來看,散文相比其他文學體裁受重視不夠,尤其雜文顯得更爲薄弱。另外,有時由于受到不正常政治生活的影響,整個文藝界普遍存在著不敢大膽揭露現實矛盾沖突的現象,散文創作也不例外。

  1957年以後,散文創作受到各界重視,作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大超過了上一時期,名家俊作競相湧現。老作家葉聖陶發表的《記金華的兩個洞》是繼《遊了三個湖》之後又一篇耐看的遊記作品;冰心的《櫻花贊》和巴金的《從鐮倉帶回的照片》是兩支國際主義友情的贊歌;吳伯簫的《歌聲》、《記一輛紡車》,是對延安艱苦歲月的追憶;方紀的《揮手之間》記錄了曆史的緊要關頭,偉人毛澤東從容不迫的風采;陶鑄的《松樹的風格》詠物抒懷,意味深長;碧野的《雪路雲程》、《武當山記》在蔥山麗水雪路雲程之間洋溢著濃情畫意;陳殘雲的《珠江岸邊》、《沙田水秀》描繪了珠江岸邊人民的變化;于敏的《西湖即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將人帶入迷朦的畫境,詩意盎然;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以曆史學家豐厚的文化底蘊將遊記散文寫得充實而辭采飛揚;沈從文的《新湘行記》中一如往日的山水煥發出了新生活的新氣象;韓少華的《序曲》和徐開壘的《雕塑家傳奇》是描寫人物散文中的優秀篇章。此外,菡子的《黃山小記》,嚴陣的《牡丹園記》、馮牧的《沿著瀾滄江的激流》、宗璞的《西湖漫筆》、峻青的《秋色賦》、李若冰的《祁連雪紛紛》都是遊記和抒情散文中的上乘之作。

  這一時期的散文園地進入成熟的收獲期,冰心、巴金、葉聖陶等老作家以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更爲可喜的是,以楊朔、劉白羽和秦牧爲代表的中青年散文家日漸成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楊朔的散文似輕風撫柳般清新優美、婉轉動人,劉白羽散文如同熔岩爆發般恣肆汪洋、熾熱如火,秦牧的散文則將知識性、趣味性融合起來,如數家常、娓娓道來。其他的散文家也各具特色,個性鮮明,如碧野的明豔動人,陳殘雲的輕盈秀麗,鄧拓的深刻犀利,吳伯簫的簡煉真誠,曹靖華的平易樸素,峻青的高遠深闊,李若冰的豪邁冷峻,陶鑄的坦率峭拔,菡子的溫婉細膩,宗璞的娟雅清秀……家家都亮出了寫作散文的真功夫。

  文化革命中,文化遭到浩劫,沒有了文化,也就沒有了散文。

  文革後,天開雲霽,人們被壓抑了十年的情感噴湧而出,在散文創作領域,首先彙成的是一曲哀挽的悼歌。這支歌以高亢的旋律、悲壯的色彩、樸素的風格,開拓了一代文風。

  懷念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散文有何爲的《臨江樓記》、毛岸青、邵華的《我愛韶山的紅杜鵑》,劉白羽的《巍巍太行》,袁鷹的《飛》,張長的《潑水節的懷念》,菡子的《長江橫渡》,薛明的《向黨和人民的報告》,陶斯亮的《一封終于發出的信》等;追憶緬懷被迫害致死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和其它民族精英的優秀作品有:丁寧的悼念楊朔的《幽燕詩魂》,黃宗英悼念上官雲珠的《星》,金山悼念戲劇家孫維世的《莫將血恨付秋風》,丁一嵐的《憶鄧拓》,荒煤的《憶何其芳》,巴金追念愛妻的《懷念蕭珊》,樓適夷的《庸悼傅雪》和悼念柳青的《創業詩篇猶待續,千秋遺恨在人間》等。

  這些作品中的人物是人們所熟悉和敬仰的,他們的事迹都是鮮爲人知的,作品所抒發的情感不僅感人肺腑,而且催人警醒,促人奮進。

  新時期的散文,如同一只報春的燕子,靈巧、敏捷地最先帶著時代的氣息飛進人們的心裏。改革開放後,全社會沸騰的生活首先在散文中得以體現。此外,反映生活各方面,如回顧個人經曆和情懷、揭示生活哲理的散文亦重展笑顔,綻放光彩。這類作品中的優秀之作有丁玲的記敘與丈夫的牛棚生活的《牛棚小品》,嚴陣追憶女教授高風亮節的《水仙》,張抗抗的歌頌群衆中蘊藉的無窮力量的《地下森林斷想》,管樺和丁寧托物言志,寄托氣節與向往的《竹》和《仙女開花》等。

  遊記散文也日漸繁榮,它們大多繼承古典散文中寄情于景的傳統手法,于一山一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懷。這當中,國際題材的作品風采獨具,丁玲的《我看到的美國》、蕭乾的《美國之行》、王蒙的《德美兩國紀行》、穆青的《在斜塔下》、劉白羽的《一曲清清塞納河》、韋君宜的《故國情》等都是鼎力之作。

  進入世紀之交與新世紀之後,散文也出現了多樣化、多極化的趨勢,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劉亮程、王充閭、王劍冰、周濤等人的散文,從曆史入手,開始了時代與文化的反思。爲民族、爲思想濃墨重彩。

  青春派散文家接過老一輩人的散文創作風骨,劉衛東的曆史散文、韓晗的遊記散文別有特色。

  (二)散文的古今概況

  1.古代散文:我國古代,爲區別于韻文、駢文,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爲散文。

  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曆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爲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曆史散文是以曆史題材爲主的散文,凡記述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曆史散文,如《左傳》。

  (2)兩漢散文: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複,出現了文學散文,産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遊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湧現。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擬古爲主,後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爲有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爲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爲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說、箴銘、頌贊、辭賦、哀奠。

  2.現代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文學樣式。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于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爲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征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遊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于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三)散文的分類

  現代散文定義,是指與小說、詩歌、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爲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範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爲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爲以下幾類:

  (1)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爲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爲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裏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敘事散文側重于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朱德的《母親的回憶》。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爲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于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爲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于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爲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2)抒情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贊》、魏巍的《依依惜別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櫻花贊》。

  (3)寫景散文:以描繪景物爲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爲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于人生百態家長裏短,閃現在思維領域萬千景觀。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時常涵詠這類美文,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啓迪和熏陶,洗禮和升華,這種內化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種種形象來參與生命的真理,從而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辟的整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去體悟哲理散文所蘊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維:哲理散文因爲超越日常經驗的意義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質,構成了本體的象征表達。它摒棄的是淺薄,而是達到一種與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靈氣往來的境界,我們從象征中獲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暢快,由心靈的平靜轉到靈魂的震顫,超越一般情感反應而居于精神的頂端。2.哲理散文的聯想思維:由于哲理散文是個立體的、綜合的思維體系,經過聯想,文章擁有更豐富的內涵,不至于顯得單薄,把自然、社會、人生多個角度進行了融合。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維:哲理散文在本質意義上是思想表達對情感的一種依賴。“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過程中有情感參與,理解的結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幹巴巴的議論,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滿了審美情感液汁的思想。從哲理散文的字裏行間去讀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義。這就是哲理散文藝術美之所在。

  (四)散文的主要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麽廣泛,表現手法多麽靈活,無不爲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爲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爲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爲線索,由于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散文的鑒賞技法

  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散文鑒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爲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⑴以事物的形象爲線索,如巴金的《燈》;⑵以感情的發展爲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⑶以時間順序爲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⑷以空間順序爲線索,如朱自清的《綠》;⑸以人物活動爲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6)以事理爲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爲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爲中心生發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楊禮贊》;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語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詩情、畫意。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爲的散文語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雲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了解情技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點要求的“能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征、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于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

  (六)散文鑒賞需要注意的問題

  1、整體入手,理清文章脈絡。材料豐富,思路靈活是散文的主要特點之一,閱讀時一定要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駕馭文章,體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傾注其中的情。如《長城》(2000年)一文,從深秋晚景寫起,引入對曆史的回顧與反思,再從曆史回到現實,在曆史與現實的對比中深化主旨,卒章顯志,含蓄而又深沈。在這種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再來回答題目,就會洞若觀火,遊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視創作曆程。作品是社會的折射,內容是背景的産物。有不少散文的創作,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因此,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是閱讀鑒賞散文的一把鑰匙。閱讀《獸?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須認真閱讀注釋,分析背景材料。抗戰勝利後,國統區人民掀起了反內戰運動,國民黨當局卻大行不義,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慘案。聞一多先生十分悲憤,堅決主張聲援學生的愛國運動,對個別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極爲不滿,于是寫了這篇文章。透視創作曆程,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思想感情,再對照原文,試卷中的問題就不難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體察作者情感。散文屬于文學範疇,閱讀散文必須發揮聯想和想象,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作者情感發生強烈共鳴。讀《長城》,如果能聯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對“長城”的議論,能想象到長城上狼煙四起,民族鬥爭的慘烈,想象到中華民族的屈辱曆程,就不難觸摸到作者那顆希望中華民族走出封閉與落後,走向繁榮與強大的赤誠滾燙的心。

  4、辨識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托物言志類散文也多次出現在高考試題中。如《報秋》(1998年),這是一篇章法嚴謹而又情文並茂的散文,深含著生活的哲理。作者通過玉簪花這個載體,提醒人們要多珍惜光陰,抓住現在,抓住人生的每是每刻,有所作爲,不能虛度年華。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這個“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閱讀的突破口。

  5、明確技巧,提高答題效率。閱讀散文,掌握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常見的有:①比喻。如“獸”“鬼”各指什麽(《獸?人?鬼》);②反襯。如《報秋》中用太陽花反襯玉簪花生命力之強;③對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翹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燈籠草”,“淩空懸挂的黃瓜”,與“緊緊依靠大地,樸素沈著的青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④象征。如《門》(2001年)中的“門”;⑤排比。如“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報秋》),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到了強化作用;⑥變換人稱。用“我”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對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用“它”或“她”只是寫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顧後,分析句段關系。閱讀散文時還要瞻前顧後,注意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前後勾連。如《話說知音》(2002年),爲什麽說“知音的傳說已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理清前四段之間的關系。第一段寫自從有了關于知音的傳說後,人們對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寫了關于知音的傳說在曆代典籍中的記載。綜合這兩部分,就回答了以上問題。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閱讀散文還需注意文體特點。敘事散文講求以小見大,形與神的關系是重點;寫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與景的契合是關鍵;詠物散文托物言志,盡可能體味象征手法。但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閱讀鑒賞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發現“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智慧去解讀“作者心靈彈奏的歌聲”。

  (七)散文的寫作技巧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散文寫作觀念,即散文的唯一內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有了散文的內在結構——感情體驗,只要再明確外在結構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構的核心是細節。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上,但細節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爲准。由此,我們說散文(應稱藝術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

  只要弄清這些,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什麽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于拘謹地學習,其他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理論都會講到。

  散文主要分爲記敘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傳統的不明確的說法)兩種。下面將兩種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學者和高等教育應試者選擇使用。

  記敘散文模式

  【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後,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中間】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①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②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①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②發揮聯想。

  【結尾】感慨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1,28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雅舍小品》
此分類上一篇:《通俗文學》

D’Artagnan
台灣文學之爭,最近還是有,只是從對事變對人
2012-10-03 12:39:06
版主回應
詳參【圖博館】: 福佬沙文主義
2012-10-03 13:18: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