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係兒童電影,為何只許法國的《放牛班的春天》,不准中國《一個都不能少》呢?
逢中必反的毒舌影評人唄!在他們眼中,電視台台長含希望小學在內,全都是中共代言人。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1998)
導演:張藝謀(詳參【圖博館】:張藝謀:名導演50)
主演:魏敏芝/張慧科
劇情介紹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只有十三、四歲,教不成書,不想要。村長說,找這麽一個人不容易,她能給你把娃看住。先讓她湊合一個月等你回來再說。
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連村長的話也不聽。學生見她人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搗亂,弄得教室裏亂哄哄的。她不顧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
十歲的張慧科因家裏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裏打工。魏敏芝記住高都是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裏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茫茫人海裏的尋找……
關于演員
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樸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魏敏芝和張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縣所屬兩個村的學生。魏敏芝自從拍了這部片子,受到了社會的關注。魏敏芝家境和電影中的她一樣貧寒,《一個都不能少》放映後,她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家裏的妹妹也因此重新回到學校。後來她自己也曾報考了電影學院。
背景資料
一部關于兒童的電影
張藝謀說:“《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傳統、司空見慣甚至非常老套的電影,這恰巧是我們的一個目的: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我們拍電影的人,在今天電影市場的需求下,當然要把電影拍得好看。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麽,讓大家想什麽,關心什麽,愛什麽……因爲我堅信,觀衆的口味並不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
《一個都不能少》紀錄片式的風格統禦了整部影片的美學,非職業演員、紀實性的拍攝手法、貧困的山村小學,這裏面追求一種真實感。不管這種真實感有沒有做到,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同時因爲該影片與政策相符合,國家版權局爲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下發了版權保護通知,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國産影片的版權實行如此正式的保護。但影片裏人物在陌生環境--城市的遭遇,成爲影片在威尼斯獲得金獅獎的重要原因。當然也因爲影片中所有的困難都是被電視臺臺長的憐憫所解決,遭到衆多國內影評人的批評。(另參本館:《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獲獎情況
該影片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意大利《電影》雜志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伊朗第十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兒童教育三等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觀衆評選最佳影片獎,1999年度歐洲電影評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0年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電影組織1999年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表演獎(魏敏芝),《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2000年世界十大最佳影片第二名。
電影影評
初中時,在亞洲電視看了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對于我們來說,中國大陸普遍的失學現象是難以有切身理解的,我們的同情也只能是短暫的寄籍,透過無數次的學校集體捐款、參與義工活動、饑饉運動,對中國大陸有需要的人民伸出援手,僅此而已,談不上有深刻的心靈震顫。在物質豐厚的社會,我們過著便利的城市生活,舒適的居住環境讓大部分人看不見更大部分的社會現實,而我就壓根忽略了這部電影中的艱澀、樸拙的生活與面對著的許多沒有實則經驗的生活問題。《一個都不能少》是中國北方農村的一個切面,這樣一個切面不偏不倚落在中國最現實的教育問題上,而這個現狀是非常可怕且嚴重的。初看這樣的電影並沒有甚麽東西把我吸引過來,平時看的大制作多了,故對這樣電影接觸不多,但這絕不是我謝絕現實電影的口實,反而因爲我對文化的深愛,在看完賈平凹、蘇同、余華的一大堆文字後,對中國大陸貧困農村有更進一步的好奇與探勘的欲望。
電影的背景是中國河北一農村,一個老頭兒(高老師)教一班窮苦的農村學生,因要回放假回鄉一個月,村長找來只有十三歲的魏敏芝擔任代課老師,並答應給她工錢五十塊。電影的故事結構極爲簡單,只有一條發展線,起點是其中一個學生因爲她跑得快被拔尖去參加運動會了,魏敏芝硬是不給人,因爲她答應了高老師「一個都不能少」,她被拔去了,這件事令她的心就是放不下來;而另一個學生長張慧科到城裏打工去了,又失了一個學生,魏敏芝一連不見了兩個學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師交代好,于是就決定到城裏找張慧科。故事因此由農村場景轉移到城裏去,展開了魏敏芝尋人的故事。故事十分簡單,但所探討的問題卻極爲沈重。首先,電影帶出了一班純真的農村兒童,他們沒見過世面,在農村裏受教,這裏有一點很有趣,他們學的東西就是「抄課文」,這還是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的,抄完了再抄,我會問:「這樣除了練字外,還能學到些甚麽更實質的東西?」,因此可想而知,高老師的學曆不高,他所教的就只是把課文一五一十地抄在黑板上,讓學生一五一十地抄錄,這就算一節課了。這讓我難以想象,我們平時修的科目加上課外的有十多科之多,而且老師都經過極爲嚴格的考核才能拿到文憑開課,師資優良,因此對于影片中的高老師的封建式教育覺得極之迂腐,但這或許就是電影所要反映的一個問題:農村教師的學曆不足。而讓只有十三歲的魏敏芝來當代課老師,這個問題也就更顯而易見了。況且,以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來帶一班學生是不合理的,出了問題難以應付,而本身就會引出更多的問題來,影片中,魏敏芝要到城裏去找張慧科,沒錢乘公交車出城去,因此領著一班學生去搬磚塊賺取車費,這就是一個問題。
另外,影片所勾勒出來的城市面目也令人看了不安,尤其是中國大陸那種習慣成自然的上下級身份,即使是對一個鄉村來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影片中魏敏芝到電視臺要見臺長,那個接待處的女職員對她說話的口氣和態度就表明了就種社會階級性,城裏人瞧不起鄉下人,這活龍活現就是大陸社會上下級的例子。以前到內地我就有這樣的一種經驗,我們向一個蹲在路邊的「公安」問路,他蹲著抽他的煙,完全把我們當透明的看;更不能容忍的一點是去廁所要收錢,而那個看門口的人口氣又大,沒錢滾開的嘴臉讓我哭笑不得,也不就一元,不是我付不起,而是你不覺得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嗎?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說:「我們是這樣大的一個國家,有資源,有人口,八億或者十億,能夠同心協力的話,我們在亞洲的情況,哪裏會不及日本?由于長期的專制封建社會制度的斫喪,中國人在這個醬缸裏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醬缸的污染,跳不出醬缸的範圍。年代久遠下來,使我們多數人喪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氣,一切事情只憑情緒和直覺反應,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爲價值,都以醬缸裏的道德標准和政治標准爲標准。因此,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對錯黑白。在這樣的環境裏,對事物的認識,很少去進一步地了解分析。」這種「醬缸」文化即是所有中國人共有的弊病,從這部電影裏你就能領教不少,或者說,在日常生活中你就能領教上不少不少不少了。
如想了解中國社會如今的怪誕,可去圖書館找專著來研讀,可到研究所聽講師的漫長的講座,或者更便利的方法是去看看余華的小說《兄弟》,那種中國社會由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光怪陸離,在這本小說中一露無遺。我不想在此談中國社會問題,這種問題太沈重、太大了,大到我不能承受的程度,就交給大學的社會系去深討吧。我們說到電影,電影是以一種紀錄的形式呈現社會上的各形各色的問題,像我們身上的第三只眼睛,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看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一個都不能少》十分簡單,它要反映的是如今中國農村的教育問題,當中可看見更多更多的中國問題,這就是電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觀衆所能發現的。影片的結局是個好的結束,魏敏芝的尋人引起了公衆的注意,得到了許多捐獻,張藝謀似乎不想抹煞中國人性的存在還沒在時代的轉變中傾向于麻木,但這不是所有中國貧窮農村所能得到的幸運,還有無數的中國農村兒童在失學與工作之間浮沈。
http://baike.baidu.com/view/430162.html?tp=0_11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日盼夜盼,由張藝謀執導,揚威國際的寫實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終於在港上映,於是我便急不及待地前往觀賞,此片果然名不虛傳,令眾多觀眾笑中帶淚,故寫下這篇觀後感與大家分享。
影片的故事內容講述在窮山僻水的廣西水泉鄉,由於水泉小學唯一的教師高老師,告假照顧病危的母親,一群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頓時失去上課的機會,於是鄉長便臨時請了十三歲,只有小學水平的魏敏芝來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叮囑魏敏芝要好好留住學生們:一個也不能少。可是高老師走後不久,魏敏芝便遇到兩宗令她頭痛的問題──明新紅同學由於天生練就一雙〝飛毛腿〞,被挑選到縣裏去,而頑皮小子張慧科又因家裡欠債需到城裏打工還債。魏敏芝眼見快守不住諾言,焦急萬分,想盡辦法到城裏尋找張慧科。人到了城裡,卻跟張慧科聯絡不上,徬徨無助的魏老師想方設法聯絡張慧科,結果驚動了電視臺臺長,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尋人」特備節目,在城裡激起了一陣迴響。
片中有幾幕情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老師臨走時,給魏敏芝留下二十六根粉筆,並吩咐她每天只能用一根,字不要寫得太大,以免粉筆不夠用,但又不能寫得太小,因為太小會影響學生的視力。這充分表達了他對粉筆的珍惜及對小孩子們的愛護。為了籌備入城的費用,二十六位小學生在烈日當空的情況下,毫無怨言地齊心協力跟魏老師一起到磚場搬磚賺錢,這反映出孩子們尊師、勤快、合作的精神。後來,他們用剩下的六塊錢買了兩罐可口可樂,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爭喝的時候,那情景令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憐。片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明新紅被挑選入縣校後,體育老師要接走她的當天,魏敏芝竟將她收藏起來,不論鄉長怎樣苦口婆心地解釋、規勸,她都無動於衷,不肯將明新紅交出,鄉長無計可施下,無奈地用五毛錢跟頑皮小子張慧科〝交易〞,供出收藏明新紅的地點。魏敏芝這〝初生之犢〞那倔強,不畏強權的所作所為,看了真為她捏一把汗。還有,鄉長跟張慧科的那宗〝交易〞,換在今天現代的香港社會,會不會驚動廉政公署去調查呢?
戲院散場了,笑也笑過了,哭也哭過了,故事是否終結了?不!要知道在祖國大地,有近百萬活潑、純樸的適齡兒童正因為貧窮而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更多的兒童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徘徊在失學邊緣,而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掙紮求生、求學的意志更令我們欽佩。「一個都不能少」,不知反映出多少中國人共同的心願。高床暖枕的現代城市人,我們是否應在能力範圍內為祖國建設盡一分綿力呢?請伸出援手,親親童心,化愁雲為陽光。
http://www.cnservice.org/comm/comm2/page2.html
搶救失學 「一個都不能少」【聯合晚報記者姜穎2009/01/14
北市 弱勢小學生免費課輔
「一個都不能少」,經濟不景氣,弱勢學生教育困境雪上加霜。臺北市教育局宣示今年是「教育關懷年」,多校開辦課後輔導且降低開班人數,讓學習成就低卻付不起安親班費用的小學生,免費參加課輔。
臺北市教育局的「臺北市國民小學攜手激勵學習潛能計畫」,將從原先規畫的10人成班的弱勢生課輔班,從今年寒假起,改為6人就可成班。國教科表示,只要班級成績後20%的國小學生,無論是否是低收入戶,都能參加學校課後輔導。低收入戶學生免費,一般生則部分收費,費用遠比安親班低。
臺師大 國三免費網路課輔
景氣再差,仍要為弱勢的學生拚出好成績。臺灣師範大學針對國三生,開辦網路課輔,由師大學生錄影授課國、英、數三科總複習,偏遠國三生可直接上網免費觀看,應戰5月基測。影帶預計下周陸續上網,要以數位科技彌補城鄉教育落差。
東吳 視訊輔導宜縣小學
東吳大學也有類似視訊輔導服務,由大學生帶領宜蘭縣梗枋國小學生每周視訊一次30分鐘,雙方以網路克服地理距離,討論法治、品德教育、語文、旅遊、運動、環保等議題。
中原 失業家庭免學費
為幫助金融海嘯中,因家庭遭受經濟衝擊的學子度過難關,中原大學推動「金融海嘯緊急救助專案」,提供惜學助學金協助學子度過困境。校長程萬裏表示,很多學生家長面臨非志願性失業困境,導致學生面臨休學困境,學校決定推出專案搶救這些可能失學的學生,第一階段將提撥500萬元,受補助學生享有學費全免的優惠。
嘉義 校長出外募款
政府啟動就學安全網,嘉義縣教育處長洪嘉文說,位於第一線的各級學校很重要,尤其「校長不只是辦學而已,也要走出校外募款,幫助貧困學生度難關」。
希望小學>百度百科
凡捐款25萬元援建希望小學和10萬元資助改造危舊校舍者,均可將捐款彙至中國青基會,並來人或以函電方式提出捐款意願和有關要求。捐贈者可在實施希望工程的貧困地區選擇建校地點、提出相關要求,也可請中國青基會按照其資助計劃在貧困地區代爲選點。如捐贈者需要,可同中國青基會簽署捐資建校協議書,以保證意願的落實。
建校地點、規模經中國青基會同建校地所在省(區、市)希望工程實施機構考察認定後,即由中國青基會、省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和建校地所在縣級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簽署《資助建校協議書》,對建校的規模、設計、工程預算、匹配資金、工程進度、 款時間、工程決算和審計等各項工作及各方責任和義務作出詳細規定,依法管理。學校建成後,由中國青基會統一授發希望小學校牌。捐贈者在建校過程中,可隨時監督工程的進展情況,並可提出質詢或進行實地考察,亦可參加學校奠基儀式或竣工典禮。
http://baike.baidu.com/view/470265.html?tp=0_11
希望工程概述及其意義>百度百科
1990年9月5日,鄧小平爲“希望工程”題名。“希望工程”是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爲目的,于1989年發起的一項公益事業。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鄧小平同志兩次以“一位老共産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1991年11月,江澤民同志爲希望工程題詞“支持希望工程,關心孩子成長。”他還多次爲希望工程捐款,到貧困地區專門看望失學的孩子,並囑咐一定要解決好失學問題。1992年3月,李鵬同志爲希望工程題詞“希望工程,救助貧困,興學利民,造福後代。”
希望工程是中國青基會發起倡導並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其宗旨是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實施以來,至2004年15年間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22億多元,資助250多萬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援建希望小學9508所,在每100所農村小學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學,培訓希望小學和農村小學教師2300余名。科技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評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經成爲我國20世紀90年代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社會公益事業。
希望工程在中國青基會及其授權的各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的努力推動下,得到了社會各界、海內外團體、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實施成果和綜合效益,贏得了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的高度評價,已成爲我國最具社會影響和享有崇高聲譽的民間公益事業。
希望工程的實施,改變了一大批失學兒童的命運,改善了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喚起了全社會的重教意識,促進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弘揚了扶貧濟困、助人爲樂的優良傳統,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實施希望工程,是中國農村貧困地區廣大失學少年的迫切要求。隨著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全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從總體看發展不夠平衡,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投入相對不足,辦學條件差,一大批中小學的危房因資金不足而得不到及時修繕;全國目前仍有相當數量的一批兒童因家庭貧困而徘徊于校門之外。渴望讀書已成爲千百萬失學兒童的最大心願。
縱觀世界各國教育經費的計算,均包括政府預算支出和民間投資兩個方面。實踐表明,任何國家的教育經費都不可能是由政府全包。特別是象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要辦好教育更應借鑒國外經驗,動員社會力量辦教育。希望工程正是在這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爲了落實貫徹我國政府提出的到本世紀末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戰略決策,適應希望工程自身完善的客觀需要,並考慮到社會各界的意願,中國青基會經過深入調查、廣泛論證、慎重研究,決定從1999年起實行希望工程實施戰略重點的轉移:由過去對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普遍救助,轉到對優秀受助生的跟蹤培養;希望小學由硬件建設爲主轉向以教師培訓、現代化教學設施配置等軟件建設爲主;希望工程不再直接接受救助失學兒童的捐款。對有意爲貧困地區失學兒童捐款助學的人,將介紹其直接與貧困地區鄉村小學聯系,通過學校安排助學對象。
希望工程主要用途
1.捐建希望小學
捐資標准爲20萬元人民幣和10萬元人民幣兩種。捐贈20萬元人民幣,一般用于新建一所農村小學(地方政府將匹配一定資金);捐贈10萬元人民幣,主要用于對一所農村小學的危舊校舍進行修繕。學校建成後,統一命名爲希望小學,在校園內立一碑記,鐫刻捐贈者捐資助學的功績。中國青基會將與捐贈者簽署“捐贈協議”,並與建校所在地省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及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簽署《資助建校協議書》,保證捐款及建校事宜的順利落實。
2.捐助“希望之星獎勵基金”
“希望之星”是從全國希望工程受助生中評選出來的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約評選出500名。“希望之星獎勵基金”以獎學金的方式幫助他們繼續中學、大學學業,使這些優秀學生得以順利成長。
捐贈標准:資金數額不限。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可按捐贈方意願冠名設立專項基金。
資助標准:初中生每人每年600元人民幣,資助3年;高中生每人每年800元人民幣,資助3年;大學生每人每年1200元人民幣,資助4-5年。
3.捐助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基金
希望小學教師肩負著推動落後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任。希望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一批高素質的教師。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基金即是爲全面提高希望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而設立的。
基金用途:資助3000元人民幣,幫助一名希望小學教師到希望工程全國農科教基地(設在上海),接受爲期15天左右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小學教育管理、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小學數學教材教法、小學行政管理、農科教結合辦學等。
4.捐建希望網校
爲希望小學捐建希望網校,使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共享優秀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推動農村學校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實施“希望工程”,既是發展貧困山區教育的一種有益補充,也是資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一種辦法。據統計,貴州省通過實施“希望工程”共援建希望小學328所,幫助9萬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對支持貧困山區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面對目前人口基數大、財政實力弱的現實情況,僅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迫切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捐贈標准:社會捐款1.5萬元,同時由受助地方政府匹配0.5萬元,可援建一個希望網校單點站,其中0.2萬元用于希望網校管理工作經費; 社會捐款10萬元,同時由受助地方政府匹配5萬元,可援建一間希望網校多媒體教室,其中1.5萬元用于希望網校管理工作經費;捐款多多益善,少少無拘,所有捐款統一進入“希望工程遠程教育基金”。
5.捐建希望工程圖書室
“希望工程圖書室”公益項目內容爲:通過發動社會力量籌集資金,爲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捐贈圖書,建立“希望工程圖書室”,以解決這些地區學校圖書館裝備用書嚴重不足的困境,使這些學校的學生不僅有學上,而且有書讀,爲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希望工程圖書室”項目的社會捐款,主要用于選購農村小學師生需要的圖書,這些圖書是參照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裝備用書目錄選編並經過有關專家精心審定、標准配置,每個圖書室包含精品圖書不少于1,000冊,書目每年更新。“希望工程圖書室”公益項目的目標是通過數年的努力,爲全國萬所希望小學分別建立有5,000冊藏書的小型校園圖書館。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章程
第一條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爲“中國青基會”,英文譯名爲“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縮寫爲“CYDF”。
第二條 本基金會屬于全國性公募基金會,面向公衆募捐的地域是中國以及許可本基金會募捐的國家和地區。
第三條 本基金會的使命是:通過資助服務、利益表達和社會倡導,幫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長環境。本基金會倡導“社會責任、創造進取、以人爲本、追求卓越”的價值觀。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爲人民幣800 萬元,來源于組織募捐的收入,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捐贈,投資收益以及本章程規定的其他合法收入。
第五條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
第六條 本基金會的住所爲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後圓恩寺胡同甲1號。
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2007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將突出宣傳黨和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新的扶助政策,傳達黨和政府的關懷;深入展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自強不息、勵志成才、報效國家的精神風貌;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爲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捐贈資金、勤工儉學崗位等,助人自助。
希望工程實施18年來,始終堅持“助農民的後代人人有書讀”的使命,累計接收社會捐款逾35億元人民幣,在農村貧困地區援建希望小學13000余所,爲304萬多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其中,資助的大學生就達10多萬名。今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始實施“希望工程全面升級”戰略,將傳統的“救助模式”拓展爲“救助——發展模式”,由“授人以魚”轉變爲“授人以漁”,在爲希望工程受助學生提供資金資助的同時,還要爲受助學生發展能力提供幫助。此次推出的“2007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將重點資助今年考取大學的新生,緩解他們由家門入校門的經濟困難;受助學生在大學期間,可以繼續申請希望工程的資助;全國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系統還將動員企業爲受助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服務活動。
中央電視臺高度重視 “2007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對節目的制作和活動的報道進行了全面部署。從今年6月到9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將在頻道開設專欄,以新聞、專題、公益廣告、晚會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報道、推動這次活動。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梁曉濤表示,參與發起圓夢行動是中央電視臺作爲國家主流媒體帶頭履行媒體的社會責任,呼喚愛心,倡導和諧的具體體現。啓動儀式結束後,中央電視臺《共同關注》欄目的數十名記者將奔赴西南、西北等省份尋找貧困學生,進行采訪報道。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春華與中央電視臺副臺長羅明共同點亮“2007共同關注•圓夢行動”標志物,並向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團授旗。
“2007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開辟了專門的活動網站:www.shangdaxuela.cn(上大學啦)。符合資助條件的大學新生可通過該網站申請資助;申請學生的資料將在網站上發布。有捐贈意願的熱心人士、機構和企業可在網站上選擇、結對資助大學生,並通過銀行、郵局,網絡在線等方式進行捐贈。
希望工程曆史性成效
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在對希望工程進行效益評估後得出了結論:中國青基會發起並組織實施的希望工程,已經成爲我國20世紀90年代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社會事業。希望工程實施以來,以協助政府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扶貧攻堅爲宗旨,堅持"雪中送炭"的原則,通過救助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兒童繼續小學學業,建設希望小學等措施,提高了貧困地區小學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降低了輟學率,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辦學質量,成效顯著。希望工程促進了我國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動員社會力量協助政府辦教育的新路子。
以1996年爲例,希望工程在695個實施縣中安排的受助生數量占當年失學兒童總數的30.9%,希望工程的救助已經成爲保障貧困地區兒童得以繼續學業的重要方式。希望工程救助失學兒童的覆蓋面廣,縣覆蓋率達到74.7%。對734所希望小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校均危房面積平均減少79.5%,校舍面積增加47.2%,操場面積增加75.4%,圖書數量增加234.4%。課桌椅配齊率和教具教學儀器配齊率明顯提高,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希望小學建成以後,學校覆蓋率的生源範圍明顯擴大,學生數量平均增加22.1%,教職工數量平均增加16.0%,教師隊伍的質量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學校課程的開齊率、學齡兒童入學率和小學生升學率有非常明顯的提高。
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8,890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2,474,342名;累計資助“希望之星”20,543名;累計援建希望網校130所;累計培訓希望小學教師15,898名;累計捐贈10,000套希望書庫和3,000套三辰影庫。
希望工程圖書室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實施的“希望工程圖書室”這一文化扶貧工程,作爲希望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意義深遠。
“希望工程圖書室”都建立在希望小學和貧困山區農村小學。那裏的文化設施比較簡陋,生活也很艱苦。雖然簡陋的文化設施、艱苦的生活環境對青少年的學習成長有不利的一方面。同時也要看到,“多難興邦”,貧困和逆境也可以磨礪克服困難的意志,鍛煉吃苦耐勞的品格。古今中外許多有成就的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都是自幼從貧困和逆境中奮起,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戰勝困境,取得成功的。學校不僅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課堂,也應該是塑造人格、磨練意志的戰場。只要肯奮發圖強,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必將成爲祖國的有用之才。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文化條件極不平衡。這是曆史長期遺留下來的老問題:有舊社會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也有近代外國侵略造成的,也有我們自己的失誤和無知造成的。改變落後,建設繁榮富強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祖國,我們人人有責,21世紀的青少年更是責無旁貸。古人說善讀書可以醫治愚昧。脫貧首先要脫愚,要想改變我國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就必須向貧困地區輸送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知識就是力量。但願大家努力學習,充分利用“希望工程圖書室”的條件,爲改變家鄉面貌,推動祖國的現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希望工程星】
1999年,爲紀念希望工程十周年,由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永久編號爲7497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爲“希望工程星”。該小行星是由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計劃課題組的專家于1995年發現的,1997年得到小行星國際組織的認定。鑒于希望工程十年來在海內外影響巨大,有關專家決定把這顆小行星獻給希望工程及關心支持希望工程的社會各界人士。經申請,1999年2月2日,“希望工程星”得到小行星國際組織的承認。
【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
希望工程是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于1989年10月發起並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 它的宗旨:根據政府關于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方針,從社會集資,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民間救助方式,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繼續學業,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希望工程的實施範圍是:我國農村貧困地區,重點是國家、省級貧困縣。目前希望工程工作的重點是我國的西部地區。 希望工程的目標是:改善辦學條件,消除失學現象,配合政府完成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任務。自1989年推出希望工程至今,10年來希望工程共救助失學兒童230萬名,援建希望小學8000所,接受海內外捐款18億元,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爲當今中國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公益事業。
1994年3月21日,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成立,自此正式啓動上海希望工程。八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好心人的熱情參與下,上海希望工程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截止2000年6月,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共接受海內外捐款一億三幹萬元,援建希望小學766所,結對救助失學兒童4萬名,捐贈希書庫546套,捐贈三辰影庫10套、結對資助本市大中小困難學生6千余人次。上海希望工程援助項目遍布除港、澳、臺及天津以外的所有省、區、市,充分體現了黃菊書記提出的“上海是全國的上海、上海要服務全國”的指示精神。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希望工程的實施,推動了本市精神文明建設,爲希望工程捐款,奉獻一份愛心業已成爲廣大市民的一種時尚,關心、支持、參與希望工程成爲上海這座邁向新世紀的國際大都市的一股標志性文明新風。
http://baike.baidu.com/view/6016.html?tp=0_11
張藝謀>百度百科
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鹹陽國棉八廠當工人。
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
1982年:畢業後任廣西電影制片廠攝影師。
1984年:在張軍釗導演的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以其大膽的構圖、獨特的鏡頭設計獲1984年中國電影優秀攝影獎。
1984年:在陳凱歌導演的影片《黃土地》中擔任攝影師,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的造型表現出黃土高原的拙樸渾厚,于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制片技術獎,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1986年,在陳凱歌導演的影片《大閱兵》中擔任攝影師。影片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1987年:主演吳天明導演的影片《老井》,表演質樸、准確,同年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爲我國第一位國際A級電影節影帝,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7年:導演影片《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于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于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第五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廣播電臺青年聽衆評委會最佳影片獎,法國第五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年度獎提名獎,古巴年度發行電影評獎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1989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代號美洲豹》。這是一部比較失敗的作品。
1989年:主演程小東導演的影片《古今大戰秦俑情》。影片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
1990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菊豆》,講述了一個“被禁錮的激情”的故事,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巴利亞多裏德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穗獎、觀衆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大獎——金雨果獎,美國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挂》,影片的光影、構圖、色彩均十分講究,文化氣息十足,象征意味濃厚,雖然被一些影評人批評爲“僞民俗”,仍受到廣泛歡迎。同年獲意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天主教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莉特別獎;1992年獲意大利全國奧斯卡獎(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意大利米蘭電影協會觀衆評議該年度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英國全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影片獲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2年:導演影片《秋菊打官司》,影片一改張藝謀以往的風格,采取了紀實風格、偷拍、大量采用非職業演員的半紀錄片手法,真實反映了當代中國農村的面貌。鞏俐在片中塑造的孕婦秋菊形象被認爲是她最出色的一次表演。影片獲意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角鞏俐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像這樣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兩項大獎同時頒給一部影片的情況非常罕見。在國內,影片獲第十五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鞏俐),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94年:導演影片《活著》,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曆次政治運動爲經,男主人公富貴的一生爲緯,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嬉笑怒罵的諷刺和批判,被觀衆和影評人普遍推崇爲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活著》是張藝謀迄今唯一一部被禁的影片,卻在國際上贏得了空前的榮譽: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人道精神獎;1994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相當于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95年:導演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影片從一個小孩子的眼光反映30年代上海幫會鬥爭的人心險惡,全片包裝相當華麗,女主角鞏俐更在片中大展歌舞。影片憑借美妙的構圖和飽滿的色調獲得第四十八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自由論點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美國紐約《電影雜志》評選1995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名。影片拍攝完畢後,張藝謀與鞏俐分手。
1997年:導演影片《有話好好說》,這是一部都市輕喜劇,京味十足,詼諧幽默,影片彙集了姜文、李保田、瞿穎、葛優、李雪健、傅彪等諸多明星大腕,主題曲由臧天朔演唱。張藝謀導演本人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收廢品的民工角色。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影片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是張藝謀唯一一部完全采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真摯感人。影片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意大利《電影》雜志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伊朗第十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兒童教育三等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觀衆評選最佳影片獎,1999年度歐洲電影評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0年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電影組織1999年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表演獎(魏敏芝),《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2000年世界十大最佳影片第二名。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這是張藝謀一部唯美、深情、感人的愛情片,像一篇娓娓道來的散文詩,現實與回憶相交錯,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該片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影,被譽爲“世紀末的愛情絕唱”,作曲家三寶的配樂更是爲人所津津樂道。該片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天主教和基督教聯合頒發“人道主義精神獎”,意大利電影評論家協會、意大利記者協會“巴克大獎”,2000年度中國政府華表獎最佳影片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侯詠)、最佳美術獎(曹久平),第23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日本銀幕》2000年度:最佳外語片第一名、最佳外國女演員 (章子怡),2001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觀衆評選大獎,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第19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2000年:導演影片《幸福時光》,由趙本山、董潔主演,其中董潔是張藝謀通過互聯網選出的新一代“謀女郎”。
2002年:導演影片《英雄》,這是張藝謀第一部古裝商業大片,全片明星陣容相當強大:李連傑、張曼玉、梁朝偉、章子怡、陳道明、甄子丹,主題曲演唱者爲王菲。內地票房2.5億元人民幣,全球票房1.77億美元,2004年8月在美國上映連續兩周票房冠軍。制片人張偉平大膽創新,采取了許多國産影片從未采取過的營銷手段,如包租公務機宣傳、拍賣音像制品版權、嚴格防盜版措施的超前點映、人民大會堂盛大的首映禮、零點首映,等等。影片的影像制品版權賣出了1780萬的天價,至今沒有被超越。該片獲2003年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第6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德國威斯巴登電影評價中心(FBW)“特別有價值”電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音樂、最佳聲音效果、最佳電腦設計等7項大獎。
2004年:導演影片《十面埋伏》,由劉德華、金城武、章子怡主演,內地票房1.5億元人民幣,全球票房9300萬美元。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市場開拓獎、最佳女主角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制片人獎,美國藝術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第62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9項提名。
2005年:導演影片《千裏走單騎》,主演是張藝謀年輕時的偶像、日本老牌影帝高倉健。該片感情深沈而豐富,感人至深,榮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2006年:導演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由周潤發、鞏俐、周傑倫、劉燁主演,投資3.6億元人民幣,國內票房2.9億元人民幣,全球票房截至2008年5月已超過7850萬美元。這部影片是國産片票房紀錄保持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4項大獎。該片是張藝謀和鞏俐11年後的首次合作,周傑倫爲該片創作了膾炙人口的主題歌《菊花臺》。
除電影外,張藝謀“副業”多多。他執導過歌劇(《圖蘭朵》、《秦始皇》)、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挂》)、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系列),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拍北京奧運會會徽、火炬宣傳片,給豐田威馳拍廣告,擔任網絡遊戲《十面埋伏OL》的藝術總監……張藝謀說,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一個人就像橡皮筋一樣,需要不斷地拉,在這個過程中挑戰自己的極限,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 張藝謀自我評價是一個很勤奮的導演,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個很低調、平和的人。
2008年:成爲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較完美地展示了中國文化,獲得國內外一致好評。2008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評爲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
2008年11月7日,在北京電影學院被波士頓大學宣布授予“人文藝術榮譽博士學位”,成爲中國第一位獲得該校“榮譽博士”的中國電影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6.html?tp=5_11
另參本館:《黃土地》《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挂》《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夜晏》
路漫漫其修遠兮—從1949年後中國的六部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談起 by林盈志
1949年10月,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但亦同樣宣示著從此文藝「是從屬於政治的,但又反轉過來給予偉大的影響於政治」並「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此時中國電影亦形成一個孟犁野所謂具有1.電影觀念與功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2.高度集中統一的電影管理體制;3.頻繁的政治運動;4.社會審美心理的變化;5.西方電影的消退與蘇聯電影的引進;6.「解放區」文藝傳統的影響;7.信守主流意識型態的電影藝術家特徵的「獨特歷史語境」,這也意味著爾後的近半世紀裡中國大陸電影的走向是沿著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道路並受著中國共產黨的文藝路線與政策的制約而前進的。而循著這樣的前提,我們在討論「新中國電影」時,才能暫時擱置其意識型態的問題,而先就其本體來進行審視。本文分別以1949年拍攝的《三毛流浪記》 、《雞毛信》 (1954)、《小兵張嘎》 (1963)、《閃閃的紅星》 (1974)、《城南舊事》 (1982)及1990年拍攝的《我的九月》 為各時期以兒童為主角電影的代表逐一評介,企圖勾勒出自49年至90年代「新中國兒童電影」嬗變的輪廓及政治話語在其中的作用。
40年代—迎接新政權到來的《三毛流浪記》
1949年正值中國政權交替之際,由陽翰笙編劇、趙明導演的《三毛流浪記》亦「適時地」誕生,電影《三毛流浪記》改編自張樂平的同名漫畫。自1935年問世以來,三毛這名孤兒詼諧幽默、苦中作樂的鮮明藝術形象,其「個人身份」在1949年後的中國電影,各時期影片反覆再製《三毛學生意》、《三毛從軍記》等影視作品。即便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初期對電影事業的政策,是依據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對人民電影事業較為寬鬆的原則性指示來管理,然而卻有著「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的,而不是反蘇、反共、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的劇本標準。
於是《三毛流浪記》更多的是側重於在動蕩年代面臨的種種苦難和困境,用寫實的手法呈現經過篩選的現實--三毛在「解放」前舊上海流浪的飢寒交迫生活與令人同情的遭遇,藉以暴露「舊社會」的黑暗冷酷與不公以及揭露階級矛盾的尖銳性,並擷取原作漫畫中的童趣與詼諧幽默,以期「使孩子們在笑聲中得到教益」。不過,由於中國共產黨對此時期電影創作的寬鬆管理,使得全片仍保留著沿襲著自30年代以降左翼寫實的社會批判特徵,僅僅在片末加上「紅色結尾」(這種紅色結尾畫蛇添足的冗贅感在石揮《我這一輩子》中最為明顯),但其藝術表現形式與人物塑造上仍呈現出與「解放」前私營片廠深刻而複雜的特色。
50年代—文藝整風吹襲下的《雞毛信》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親自撰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隨後中國便展開全國性政治運動並對藝文界進行整風運動,多數電影工作者開始檢查思想,而私營片廠出品的影片亦紛紛受到批判,1951年由石揮導演並主演的《關連長》亦在批判之列,教條主義思潮衝擊著文藝創作工作,1954年由石揮執導的《雞毛信》即在此嚴峻的形勢下完成的。
影片伊始的片頭字幕以連環畫的方式呈現,旁白明顯地點出其敘事觀點與訴求對象──親切的全知口吻向兒童觀眾敘述一個小英雄機警巧智抗日的故事,在人物塑造上並力求掌握住兒童的特點,著墨於主角海娃童稚的一面,而非充滿大人氣的「小幹部」,或是一個充滿復仇意志的「高大全」英雄,即使影片以沈重的抗日戰爭為背景,卻少了屠殺與仇恨,敘事方式亦更為輕鬆,影片的影調、光線與美工造型上雖因創作人員在「不求藝術有功,但求政治無過」的消極氣氛籠罩下,未予精雕細琢,恰恰正因為其略顯粗糙的影像質感更凸顯坑坑窪窪的山溝真切的質感;也因為如此,人物在遠景與中景生活在現實的環境之中,使影片不會淪為一部脫離現實的英雄傳奇。縱使石揮認為他在拍攝《雞毛信》時「經過了文藝整風而覺得自己垮了,一無是處,在藝術創作上是舉步維艱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是很濃厚的。同時也非常警惕自己過去『個人突出、標新立異、出奇制勝』的舊東西,是有意識地要求克服它,因此就想到老老實實,不耍花巧,劇本有什麼就拍什麼」,但是卻難掩石揮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與巧思,亦意外的使影片呈現出兒童片應有的拙樸之感。
60年代—延續遵命傳統的《小兵張嘎》
自反右開始,中國一連串的政治運動於焉開始:大躍進、反冒進、反帝反修……,中共的文藝政策亦隨著運動時鬆時緊,但從1961年開始逐漸寬鬆並於1962年正式發佈《文藝八條》其中進一步貫徹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使文藝工作人員得以「解放思想、輕裝上陣」,然而1963年由崔嵬執導的《小兵張嘎》與反右運動中石揮執導的《雞毛信》相較之下卻是更加凝重,這或許與崔嵬「以一種職業革命家的姿態自覺延續並發揚魯迅所謂「遵命文學」傳統」的觀念有關。如同崔嵬在《紅旗譜》中所飾演的朱老忠與朱老鞏一樣,崔嵬對英雄人物的塑造具有高度的卡裏斯馬色彩,從其執導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楊門女將》的穆桂英以及《小兵張嘎》的張嘎子,最後這個特點在《紅雨》中達到極致。
崔嵬雖然積極地利用大量的具體動作與細節,企圖塑造一個生動而性格鮮明的小英雄形象,並使其自始至終表現出一堅毅頑強而又執拗任性個性,然而這恰與過往肩負著高操革命任務的董存瑞、林道靜、朱老鞏的典型英雄性格一樣,而非一個具有童稚純真的兒童。其採取自然、逐漸積累的方式對張嘎性格的逐漸成熟視為個人成長歷程的描寫,更不如說是意識型態與政治規範對人物的過程的馴化。崔嵬對黨的真誠與忠順,不只凸顯在其人物塑造與敘事結構上,更顯影在其鏡語之中:大量的仰拍、特寫、光影明暗的對比,這套鏡語除了擔任敘事功能之外,更承載著意識型態的道德評價作用。於是,在特寫鏡頭上人物的被刻意突出、幾乎絕緣於環境之外,這使得大量的長鏡頭移動與情景交融的景物鏡頭,都成為烘托人物與渲染氣氛所用。從新中國十七年電影社會主義寫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的傳統來看與思想高度來看,《小兵張嘎》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但卻並非是一部為兒童拍攝的電影。
70年代—紅色海洋中閃爍的《閃閃的紅星》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日後被稱為《五一六通知》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一場觸動人類心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展開了,1966年6月至1973年間,偌大的中國除了樣板戲電影之外,並未完成一部劇情片,直到1973年元旦,周恩來等中央政治局委員接見部分藝術工作者後,才陸續出現一些劇情片,197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閃閃的紅星》則是在這時期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
作為軍方片廠導演的李俊,雖然其三十餘年創作生涯的劇情片產量並不高,但是幾乎每部作品都充滿了創新的探索性,其1963年遠赴西藏攝製的《農奴》,視覺風格之凝重與深沈,一直得等到第五代導演田壯壯、張藝謀等人的出現才得到突破。《閃閃的紅星》亦持續著作者對光影處理、環境造型、畫面構圖等視覺元素的探索並充分發揮了彩色片的特點,甚至對過場戲的處理無不注意到借景抒情與音畫結合,以構成人情、詩情渾然一體的音畫意境,加上主人公濃眉大眼、雙頰渾圓可愛形象,對於在文革期間看膩了大量由搭建佈景與高腔硬調樣板戲電影的觀眾而言,的確是一部難得的清新作品。
不過即使《閃閃的紅星》的藝術成就達到相當高的水準,卻逃以擺脫時代在影片中的烙記:從創作主題圍繞著革命歷史題材與階級鬥爭,到人物塑造與鏡頭調度上仍遵守著「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的「三突出」原則與「敵遠我近,敵暗我明,敵小我大,敵俯我仰」的「十六字訣」鏡頭系統創作規範的影響,並多少有著「假大空」的習氣。於是主人公潘冬子不再是一個兒童,而是一個愛憎分明的鬥爭機器,更嚴格的說《閃閃的紅星》仍是一部「寫階級鬥爭」的影片。
80年代—啼聲初探的《城南舊事》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鄧小平取得政權,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並正式結束文革,將施政重點放在現代化建設與改革,中國開始走進「新時期」。大陸文藝界大量引進西方思潮,電影界一度呈現出各類電影多元交叉的的風潮,並且大膽地探索新的藝術形式,而因文革無法創作積鬱多年的的第四代導演,正躊躇滿志地迎接機會的到來。吳貽弓在1980年與吳永剛合作導演了反映文革歷史的《巴山夜雨》之後,1982年便獨力執導改編自林海音作品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以其散文式的敘事結構,用主人公林英子觀點(連鏡頭高度都與主人公視角相同)敘述三個小故事,雖是三個小故事,卻反覆地、淡淡地、逐層地加深主人公的離愁別緒。於是主人公已不再是激烈尖銳的階級鬥爭中的高大英雄,林英子也不用胸臆難平地模仿大人的模樣復仇或是出口成章,而是以淡雅沈思的風格去鋪述;其具體表現手法採用了詩的重複與變化,並藉由情景交融的方式使影片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達餘味深遠、韻緻無窮的意境。本片的藝術成就,使得更多的第四代導演們開始進行探索與實驗,亦為隨後震盪中國影壇的第五代導演作鋪墊。但是明顯的是,《城南舊事》主要訴求的觀眾並非兒童,而是更為年長的青少年。
90年代—兒童電影的制高點
1982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大的召開,讓中共對現代化跨出更大的一步。1984年,張軍釗導演的《一個和八個》向中國電影開出了懾人心魄的一槍,於是由北京電影學院82屆畢業生們形成的「第五代」電影風潮,正如濤浪般地撲向電影觀眾。而隨後1987年十三大的召開,將中共對改革的希望推向極致,文藝思潮亦蓬勃地發展。然而1989年天安門前的政治風暴,使得中共開始調整改革的腳步;1990年,中國電影結束了近10年的探索期,逐漸進入一個平穩歷史整合期。同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於是《我的九月》產生了。
《我的九月》並沒有太複雜的故事,敘事上也不似其他第五代電影般的晦澀,而是以平實的手法去講述一所小學、一個大雜院裡幾個孩子的故事,從兒童電影的本質認識上,亦以兒童為創作本源,其流暢的鏡頭運動與繁複的場面調度加上背景音響與音樂渾響綿密的交織的視聽因素,使《我的九月》成為中國兒童電影的制高點。如同導演尹力所言:「兒童片所能承載的使命沒有極限的。如果承認人和人相通,只要真正寫了人,兒童片既能讓孩子們動心,也能讓大人們感奮」。《我的九月》的成功主要是對兒童片的本質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從創作訴求上將兒童片真正回歸到兒童本身,捨棄了概念化與公式化的訓教主義,並將兒童視為一個「人」,而非肩負革命重任的少年英雄,兒童觀眾也不是需要「教育」的對象,這是過往「新中國」以兒童主角的電影中所未見的。
結語
重新審視本文所提及六部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我們可以發現,即使這些影片長期來被視為兒童電影,實質上卻是受著政策與意識型態的影響,對兒童行著「團結人民、教育人民」的任務,並且在政治越為寬鬆之時,兒童以其原貌的呈現於銀幕的形象就越為明顯;一直等到80年代之後中國才逐漸有嚴格意義上的兒童電影,並在1981年正式創建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於80年代兒影廠每年製作影片5部,每部投資70萬元人民幣,90年代並增資至120萬元人民幣,讓兒童電影的創作開始得到正常的發展;但是在經歷過20個年頭之後,因電影市場的萎縮兒童電影製片廠只得將廠地讓給「電影頻道」使用,似乎「路漫漫其修遠兮」是中國兒童電影的命運。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117&Year=2003
兒童電影 何去何從
孩子們需要兒童電影嗎?
有人說,當今的孩子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比過去的孩子知識面更寬,也成熟的多。他們對社會、對知識的認識途徑比過去更豐富,更快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孩子們還還需要兒童電影嗎?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在“六.一”前夕進行了如下采訪。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心理健康部主任楊霞在接受采訪時態度十分鮮明:當然應該給孩子們看適合于他們的電影。過早的接受成人影片的強烈感官刺激有礙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的性格內向的孩子從成人片中看到某些畫面後,不敢一個人呆在房間中,甚至半夜從夢中驚醒出一身汗,時間一長必然産生負面影響。如果給一個人放一百遍持槍殺人的電影,那麽他再開槍會很容易。兒童電影不賺錢,它應該對兒童充滿愛的教育,潛移默化,故事宜簡單一些。兒童也需要建立道德觀,但總不能看象《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東西。孩子們是單純的,在成人片的影響下易早熟。北京陽光早教實驗中心(幼兒園)主管教學的楊麗老師認爲:現在適合學齡前兒童的影片實在是太少了,原來的《小鈴鐺》就很好。孩子們天真無邪,需要正面教育,但讓城裏長大的低幼兒去看《背起爸爸上學》他們不能理解,畢盡離他們生活太遠了。現在許多孩子愛看電視中《小神龍俱樂部》這類的動畫片。別看有的孩子只有三歲多,可心理上就覺得外國什麽都好,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北京展覽路第一小學宋平娟副校長也主張孩子們該看兒童電影。今年只組織看了一部《背起爸爸上學》,也不知算不算兒童電影。現在兒童的電影太少,都是給大人看的,這樣不行。北京師大二附中校長辦公室常學謙主任告訴我:初中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比較困難,怕出危險,初三學習緊更沒時間看電影。初一、初二學生活動也很多,如欣賞鄭小瑛的音樂會,搞藝術節等。但我們還是組織學生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和《周恩來外交風雲》。我們還是希望多有一些象《馬蘭花》那樣題材的東西。人大附中初一的學生張婧昂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十分爽朗:我特想看兒童電影,就是不知道上哪兒看,電影院裏演的都是大人看的電影,學校組織的也沒有兒童電影。作爲家長北京發展大廈的張悅先生不無憂慮的說:“六.一”又快到了,每年都想帶孩子去看一場真正的兒童電影,卻不知道哪裏上演。《中國音像》雜志社的副總編王女士說:我的孩子幾乎就沒看過兒童電影。電影院很少放映兒童電影,偶爾有放的時候,家長又忙沒時間帶孩子去,學校因爲種種原因又不組織。孩子們自己去又不安全,所以成爲很大的遺憾。每逢“六.一”,全社會都似乎格外關心兒童,經營各種各樣兒童食品、日用品、文具、服裝的商家們都早早地摩拳擦掌。各種廣告鋪天蓋地,但真正有益于兒童心理健康的,寓教于樂的電影卻少得可憐。也很少有人爲兒童電影做廣告。孩子們的節日裏除了吃喝玩樂就只有看卡通片了。我們小時候看過許多優秀的兒童電影,票價很便宜,大多數是學校組織的,現在的孩子似乎沒有了這份福氣。 其實好的兒童電影對他們的成長很有益處。
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策劃部編劇梁曉聲說:近年來,兒童片數量其實是不少,可孩子們哪有條件單獨買票進電影院呢?學校組織要考慮學生的安全問題。升入初中的孩子們在選擇什麽樣的影片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看進口大片,可以看你們看的片子,可以從電視上看,也能從錄相和VCD上看。這樣下去,倒不如少拍些電影多拍些電視。
中科院計算所的李先生認爲:不必爲孩子們有沒有兒童電影過于憂慮,現在時代變了,生活節奏也變了,不能按照我們當年的生活經曆來設計孩子們今天的生活,今天的孩子有其單純幼稚的一面,我們當年也有愚昧無知的一面,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教育和被教育方式,由于物質生活的極大改變必然對他們的思想意識影響巨大。所以許多孩子看了《背起爸爸上學》這類的電影,反而沒有家長們受感動。有些孩子看了《白毛女》認爲楊白勞欠債不還是無理的,黃世仁討債是應該的。今天對孩子們的教育需要大環境,我也希望多創作一些適合今天孩子們心理狀態的影片。
中國有兒童電影嗎?
在采訪中來自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反應中,似乎有一個聲音最強烈:中國的兒童電影太少了。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兒童電影制廠現任廠長竇春起,他十分平靜地告訴我,中國的兒童電影並不少,國家對兒童電影的生産制和是十分重視的。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是中國乃至世界唯一一家專門生産制作兒童故事片的制片廠。
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自1981年建廠至今,十七年來共生産了75部兒童片。自1986年以來童影保持著每年5部的生産量,其它7家兄弟電影制片廠(北影、上影、長影、珠影、瀟湘、峨嵋、西影)每年各生産一部兒童片。1996年全國兒童電影多達16部。
文革前全國共生産了39部兒童片,而文革後至今共生産了240多部,
1997年全國成人電影産量爲88部,而兒童電影産量占全國産量十分之一強。
童影廠曆年拍攝的影片中有37部獲國家級大獎,其中有《四個小夥伴》、《五虎將》、《少年彭德懷》、《鴿子迷奇遇》、《哦,香雪》、《大氣層消失》、《火焰山來的鼓手》、《熊貓小太陽》、《落河鎮的兄弟》、《雜嘴子》、《金秋鹿鳴》等十一部影片獲國際電影節大獎。可爲什麽孩子們卻在問:“我們爲什麽看不到兒童電影呢?”
爲什麽孩子們看不到兒童電影?
在采訪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長都抱怨不知哪有兒童電影,一些學校的領導苦于教學任務太重和學生的安全問題顧不上組織孩子看電影。作爲電影發行部門和放影部門卻一直認爲現在一切都要面對市場,放映兒童電影不賺錢。由于沒有前期宣傳投入通常都是組織集體包場,一般一個學校只有幾百人,加上較低的票價(不高于10元),電影院放映一場下來除去租用拷貝的300元沒有多少收入。
1992年後童影廠每部兒童電影直接平均攝制費爲350萬元,五部影片共需1750萬元,現在國家每年通過由中影公司購買版權的方式,可以使童影得到700萬元,但是還有1000萬元的缺口得靠童影人自己解決。爲此,童影廠大力進行後電影開發--影片電視版權的出售、音像制品的制作與發行,還依靠對外加工、房屋出租等多種途徑創收。種種努力的結果也只是爲了完成每年五部影片的硬性生産任務。
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錦悌女士談起在夾縫中生存的兒童影片有一肚子的話不吐不快:“《我也有爸爸》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影片,黃蜀琴導演再三要求我不要把片子劃爲兒童片評獎。但最終還是獲了幾個兒童片獎,300多萬的投資沒收回來,就是因爲電影公司一聽是兒童片,想都不想,根本不買你的拷貝。”拷貝賣不出去,生産者當然收不回成本。
歸結起來主要是如下問題:一、影片缺乏宣傳意識,宣傳力度不夠;二、學校和家長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難以將學生帶進電影院;三、電影院不願經營利潤不高的兒童電影;四、創作力量匱乏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兒童電影真的賠錢嗎?
談起兒童電影要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制作單位,另一方面是發行單位。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廠長竇春起坦誠地說:“童影廠現在是‘背靠計劃經濟、面向市場經濟’。”
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未成年人占全市總人口比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0歲(0.8%)、1~6歲(5.6%)、7~12歲(8.4%)、13~15歲(4.5%).即全市15歲以下人口占全市人比例爲19.3%.有人算過一筆帳,以北京爲例,北京人口以一千萬計算,將19.3%這個比例數與之相乘,15歲以下的潛在兒童影片觀衆達到193萬人。如果其中60%的兒童每人每年看一部兒童電影,票介按8元/張計算,票房即可達到1080萬元,也與一個大片不相上下了。可見,在這裏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利潤。
無數的事實證明兒童的錢是最好掙的,作爲藝術品的兒童電影的生存有賴其商品的屬性,在市場經濟這一點顯得尤爲重要。一部優秀的受兒童真正喜愛的影片應當通過積極的營銷策劃,利用適當的渠道最終送達孩子們手中。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精神需求也使生産經營者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爲呢?美國動畫片《獅子王》、《玩具總動員》不就是擺在人們面前活生生的例子嗎?
問題不少,困難重重
首先,創作力量匱乏。國內願意並且能夠寫作兒童電影的編劇少之又少,稿酬低、出名難是一個不能回避的現實。即使寫出來的也未必符合兒童們的觀賞要求。今年“六.一”即將上映的電影《滑板夢之隊》的編劇陸亮認爲:我們不太知道現在的兒童到底想看什麽,作爲編劇的心態應該與孩子們平等,去了解他們,做朋友。少一些說教。影片更應突出視覺效果,主題健康、快樂、充滿童趣。可現在的許制作人員缺少這方面的功力。同樣能夠拍攝好兒童片的導演也不多,有的導演將拍攝兒童片當作是實習練手,拍完一部以後再也不拍了。很少有人靜下心專門研究兒童電影的創作。
其次,一部好的影片與其音樂往往是相得益彰,優秀的電影歌曲對電影的烘托和傳播作用不可小視,《讓我們蕩起雙槳》幾十年傳唱不衰,可是今天很難再有類似的兒童電影歌曲能樣的功力,可心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停住。
再次,兒童片同樣需要包裝,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兒童電影工作者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另外,受兒童特殊年齡的限制有關部門應該探索一種全新的電影發行渠道,使孩子們比較容易地看到電影。
今天的兒童是將來的希望,給孩子們看什麽樣的電影,給他們留下怎樣的記憶、對他們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的熱情關注。
積極努力地探索解決
在調查采訪中,不難看到兒童看不到屬于自己的電影。發行渠道不暢是致命的問題。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與北京市海澱區電影公司針對這一問題合作成立了愛子電影放映隊,深入社區、學校爲孩子們送電影,自93年堅持至今,取得了良好效果。
4月份文化部、教育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三部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教育影視片推薦和發行放映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邀請了專家組成審片小組對各影視生産廠家推影片進行審選,並最終將拷貝和錄相帶送達學校。這是繼去年後的第二次推薦。包括13部故事片,5部動畫片、8部記錄片、2部科教片及2部鑒賞片。
作爲試點的天津市南開區40多所中小學,從94年開始租借電影公司的16mm拷貝與設備(有不少學校都擁有電影放映機和閉路電視系統)堅持放映,5年來深受老師、家長與孩子們的好評。
借鑒國際通行的院線制,還擬利用分布廣泛的少年宮、活動站等場所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放映場所,以方便少年兒童觀看兒童電影。
今年兒童節,北京新影聯公司做好安排,將從5.20~6.3在全市範圍內舉辦兒童電影展映活動。調集近年來全國各生産廠的優秀兒童影片集中上映,他們是:《紫石峪 五道彎》、《豆丁奇遇記》、《男孩女孩》、《滑板夢之隊》、《驢嘎上電視》、《少年孫文行》、《爸爸別騙我》、《小象西娜》、《白駱駝》。
結語
希望我們的子、家長們不要錯過了這次好機會,走進電影院享受精神上的食糧。希望不只在“六.一”、不只是今年,孩子們能常常擁有他們喜愛的影片。
http://www.filmsea.com.cn/focus/article/200112280038.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