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7 07:48:20| 人氣4,804|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茉莉人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茉莉人生》在木刻版畫式復古性黑色喜劇動漫上有創意,雖也輕描歐美及其伊朗傀儡政權,但如同前評《德黑蘭的囚徒》 《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追風箏的孩子》《一分為二的童年》主仍重批伊斯蘭革命(《茉》如拍於2011應會加入伊斯蘭茉莉花革命,另參本館:美伊中東 美以 波灣世紀來臨? 波灣經濟 伊斯蘭)!

茉莉人生 Persepolis  20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7e6d0CNPk

導演: 文森帕蘭德 瑪嘉莎塔碧 
編劇: 文森帕蘭德 瑪嘉莎塔碧 
演員: 齊雅拉馬斯楚安尼 凱瑟琳丹妮芙 丹妮兒戴喜歐
  影片短評
特殊的黑白動畫表達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但中文字幕居然是白色的 我看不到字阿.....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7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改編自伊朗漫畫家瑪嘉莎塔碧暢銷全球的漫畫「我在伊朗長大」,這個根據瑪嘉莎塔碧親身經歷改編的漫畫,曾獲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安古蘭漫畫節最佳漫畫,藉由現代伊朗的歷史為背景,娓娓道來一個伊朗女性的生命史,得到漫畫評論界與一般大眾相當熱烈的迴響。
角色鮮明貫徹原著的黑白畫風與簡單線條,勾勒出色彩幻變的成長故事,加上80年代大量流行音樂,穿梭在現代伊朗與古波斯王朝的輝煌歷史間,充滿奇趣幻想。
瑪嘉莎塔碧是個九歲大的小女孩,她正如世界上其他九歲小女孩一樣,喜愛幻想與冒險。來自伊朗的她,在政治與國家狀況變動的影響下,讓九歲大的瑪嘉提早一步接觸到大人世界的現實與社會所經歷的巨大變動,不過現實中的巨大變化還是改變不了好奇又富有幻想力的瑪嘉,在她童年的想像中,上帝是她的密友。她的最愛則是漫畫版的馬列主義。瑪嘉老是會用一些超可愛的點子,讓環繞在身邊的家人覺得好氣又好笑。
直到1979年伊朗由回教基本教義派取得政權,伊朗社會開始一連串的保守改革,瑪嘉的生活再也無法像之前那樣自由自在,為了保護瑪嘉的自由與安全,她的父母決定將她送往音樂之都奧地利就讀中學,但小留學生的生活真是寂寞又難耐,直到有一天,瑪嘉決定重新回有著祖母茉莉花香的故鄉「伊朗」,但這就代表她得要遵守規定戴上黑頭巾,還只能偷偷去黑市買ABBA跟麥克傑克森的唱片,受西式教育的瑪嘉開始跟保守的伊朗教條抗衡,那個好奇又叛逆的小女孩依舊活在瑪嘉心中,雖然已經長成年輕女子的瑪嘉,依舊喜歡不按牌理出牌得挑戰這個社會。
最後為了能自由的創作,瑪嘉忍痛離開心愛的祖國,但在家鄉的茉莉花香,依舊牽絆著瑪嘉纖細又敏感的心靈…
電影中邀請法國巨星凱薩琳丹妮芙飾演瑪嘉的媽媽,本尊的聲音則由凱薩琳丹妮芙的女兒琪雅拉馬斯楚安尼飾演,母女檔的溫馨默契演繹出感人的親情,丹妮兒達西兒飾演奶奶,琪雅拉馬斯楚安尼在片中還翻唱洛基電影主題曲《Eye of the Tiger》。
英語版找來「壞小子」西恩潘飾演片中瑪嘉父親,美國獨立製片界著名的女星吉娜羅蘭(Gena Rowlands)則擔任瑪嘉祖母角色,搖滾歌手伊吉帕普(Iggy Pop)也在片中演出,擔任片中的異議人士瑪嘉叔叔的聲音角色。

鄉愁滿盈-茉莉人生 2008/3/5

因政治因素讓叛逆的主角離開家人,離開祖國,成為輾轉漂流在異鄉的遊子,雖然他的態度與思想是如此地與祖國格格不入,但最是傷心的是她因此必須離開家人,無奈感盈滿全身,特別是家人是如此的愛護他,當然就算祖國如此不適合他生存,但自己的祖國所擁有的景色,是獨一無二的,每當在異鄉遭遇挫折之際,最易引發鄉愁,會有想回家的衝動,但再也回不去了!這是茉莉人生
  本部動畫電影是改編自Marjane Satrapi的自傳圖像小說我在伊朗長大,以簡單的線條,藉由Marji(其實就是作者自己)的眼睛,Marji的生活,畫出成長過程中伊朗內憂外患與政治迫害的情況,以及在國外留學時,對自己民族的認同心情以及愛情
  整個故事主要分成三個大段落,其一為小時候到中學時期,其二為被迫出國留學時期,其三是返回德黑蘭直到最後又不得不離開時期,最前與最後則畫出現在在機場想要返回國門,卻猶豫不決而憶起前述三段時期,整部電影透露出濃濃的鄉愁,卻不得其門而入地一解相思之情,就如同電影公司在DM引用本書作者的話:伊朗是我的家鄉,而且永遠都是,我無法忘記那時光......很難想像我再也無法看到這景像了,我很想念他,我會永遠想念.這一句話也呼應了作者在機場的心情.
  伊朗自西元前4世紀中葉,前身波斯帝國式微後,便戰亂憑仍,履次受到外國入侵,直到1921年禮薩汗發動軍事政變,四年後取得王位建立巴勒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之後美國為保有在中東的勢力,以及為獲取伊朗的石油,大力扶持此王朝,但由於統治者過於專制,所以有人起而政變,卻被美國干預而不了了之,後來巴勒維國王宣佈實行白色革命,即農業與工業革命,美其名改善各種問題,也的確伊朗整體工業值提高了,但實際上這項以美國為藍圖的革命,大部份的利益均掌控在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中,且發展國防與基建的零配件與工業原料完全依賴國外,使經濟更加依賴西方,並沒有建立自足的體系,所以雖迅速工業化與現代化,但經濟仍陷入困境,社會問題接腫而至,伊朗人民因而有許多不滿,但卻被巴勒維王朝鎮壓住...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才廢除君主制度,改制共和,但本來與隔鄰的伊拉克就存在的問題,更在1980年美國介入之下,伊拉克發動兩伊戰爭,雖8年後停火,但接下來的總統繼任者鑑於之前的狀況,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讓西方民主國家多認為伊朗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並且政教合一,侵犯人權的情況嚴重,又認為這是伊朗長期與西方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而這也是主人翁Marji所生存的國家,在本部片當中不論是透過Marji聽到看到或感受到,我們也可以對伊朗的局勢略知一二
  如此一個動蕩不安,且保守封閉的國家,再加上Marjane的個性使然:我們可以看到他從小就天生反骨,喜歡的偶像是李小龍,且喜愛冒險與挑戰,對那些奮力推翻政權的叔伯們,都視為英雄;另外喜歡的音樂也是相當重金屬搖滾的音樂;在課堂上敢對老師的話語提出批評;在國外也自然地被同為怪咖的同學吸引......一個生性自由的女人,又怎能安然在這個既戰亂,又類似於台灣之前戒嚴時期的保守的國家生存下去呢?所以家人才送他出國,或許西方國家較為開放,和平的環境較適合Marji吧!?
  不過就算在國外享有較多的自由,但自己生長的地方之於自己還是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且家人都對他極盡關愛,因此每每遭遇挫折時,總不免想要回到家鄉,投入家人的懷抱中,我想這一段是每個出門在外,顛沛流離的遊子,感觸最深的,特別是當因為一些事情而久久未與家人聯絡,而再度聯繫上,那久別重逢,又聽到家人為你憂心的心情時,心頭特別容易襲上一道暖流,但第一次還回得去,第二次似乎回去,也就是片頭與片尾,也沒什麼意義了!自己畢竟已經長大,已不再是那需要讓人擔心的小女孩了,在機場裡不僅有對家鄉的回憶,更令她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奶奶每次的諄諄教誨,我想這是Marji從一個不知天高厚,喜歡天馬行空的小鬼,經過這個世界不斷地歷練,同時奶奶在一旁的字字珠璣.而成長到如今的原因吧!!我覺得最重要的幾句話大概是要誠實,尊重,及對自己的國家認同......
  簡單的2D動畫,簡單的背景,以及一些漫畫上使用的技巧,讓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電腦動畫,但依然精彩,我個人覺得這部片的歷史背景只是主角剛好出身的年代,只是條件,最重要的應該是他的家人與主角本身在這個環境下的互動與因應,而才讓主角對這個國家充滿感情,我個人覺得特別有趣的是在歷史描繪那一段,用有點像皮影戲角色肢體移動感覺的動畫方式,讓過去的不光榮,顯得可愛逗趣,除此之外,還有Marji的童稚的行為與天馬行空的想像,雖然是他生活中的一部份,但是卻是他自身微小力量對自己國家的不滿,但又顯得可愛,而最具加分效果的便是由自身經驗出發的描述,在用字與畫筆上,都透露出濃厚的感情
  這部片不僅帶領我們瞭解伊朗這個國家的情勢,更重要的是在伊朗長大,與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等等過往對這個國家所產生的感情,對一個已經無法再回到這個國家的人來說,這樣的鄉愁傷感最是濃烈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1571

 淡淡的花香,濃濃的鄉愁 2008/7/30

「茉莉人生Persepolis」,改編自長篇漫畫書「我在伊朗長大」,是作者瑪姬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自傳式作品,被譯成十多種文字,暢銷全世界。
  在3D動畫掛帥的主流市場中,製作一部2D的動畫片已很有挑戰性,更難得的是,此片幾乎都以簡單的黑白構成,漫畫風格濃厚,簡單的圖像表達了最深的寓意,充滿無限的張力。
  在全球獲獎無數,好評如潮的「茉莉人生」,擊敗了勁敵「玫瑰人生」,代表法國角逐2007奧斯卡外語片,而此片也入圍了最佳動畫的提名,雖然最後都鎩羽而歸,但此片的價值早獲肯定。
  「茉莉人生」訴說著一個伊朗少女瑪姬從小到大的遭遇,她跟世界上其他少女一樣,對未來懷有憧憬與想像,有顆好奇的腦袋,活潑的心。
  但長大後,不管她在國外或國內,她的靈魂一直被祖國箝制著,但也彼此纏繞,身為一個伊朗人,在異鄉奧地利求學,她有許多說不出的苦衷。
  那是一種融不進主流圈的悲哀,因此他只能跟龐克怪咖、同性戀朋友等邊緣人物為伍。
  她年輕飛揚的心,一直背負著巨大的包袱,因為伊朗人被當成整天互相打殺的野蠻人,她只好裝說自己是法國人,而想起了奶奶說過的自尊與誠實廉正,想起了爸爸說的不要忘記自己和祖國,心中仍拉扯萬分。
  而每當瑪姬想起自己的家人在漫天戰火中求生存,自己卻遠在歐洲過著輕鬆的生活,心裡的罪惡感就會湧現。
  就在這些複雜情感的圍繞中,瑪姬渡過了四年的求學時間,這四年她接受了西方教育的薰陶,也有過兩段受傷的戀情,與房東太太也失和鬧翻,無處可棲身,只能暫住朋友家。
  這四年間,瑪姬從少女變為成熟的女人,但異地求學的日子困苦,傷痕累累的她,加上思念家人與故鄉,回到了祖國伊朗,但卻一句話也不提過往,甚至拜託家人不要過問。
  那是極其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渴望久違的家庭溫暖,一方面又不希望心裡的傷口被觸痛,就這樣,瑪姬重回祖國了。
  但迎接瑪姬的,是生活限制重重、女人地位低下的伊斯蘭社會,專制而封閉,秘密警察四佈,人心惶惶,民眾生活在重重的恐懼中。
  「恐懼讓我們失去自己的知覺,恐懼也讓我們變成懦夫」瑪姬的爸爸有感而發。
  瑪姬回到祖國了,但如今卻更像個異鄉人。
  她無法做自己,她所堅持的觀念,不見容於那樣封閉的社會,一人的力量太小,而歷史傳統的擔子太重,加上當權者的極權控制,在外國碰得傷痕累累的她,在自己的國家受的傷又可曾少了?
  那個社會離我很遠很遠,或許台灣某個階段也有那樣的影子,但在我們這代,那不過是歷史文獻上的記載,或老一輩人口中的回憶罷了。
  但在其他的世界裡,很多很多人無法自在地長大,努力不一定夢想成真,太過堅持自己反而失去一切,同樣生而為人,命運竟如此天差地別。
  回教國家,伊斯蘭教徒,在英美國家刻意的醜化之下,幾乎與恐怖份子、激進教義派劃上等號,一般人對那些國家的印象除了戰爭還是戰爭,除了動亂還是動亂,是革命頻傳、內亂不斷的地方。
  昔日孕育人類古文明的兩河流域,到了現代卻是血流成河的殺戮戰場,肥沃月灣,變成了人間煉獄。
  人生永遠都有抉擇,但卻常常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了決定。
  我們從瑪姬身上,看到了憧憬、愛和夢想,也看到了恐懼與反叛,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製造的戰火,她盡其所能地生存著。
  她或許變了很多,但不變的是跟家人那永恆而堅定的情感,不變的是奶奶懷中那淡淡的茉莉花香,就像小時候安穩睡著的感覺一樣,不時提醒著她,別忘了她是誰,別忘了她的根,他的國家。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9854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茉莉人生  2011/6/26

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Patrick Henry)有鑒於此話,相信自由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甚至各國對於罪犯的懲罰都是以限制犯人的自由為主,有此可知人們對於自由的重視。今天在看了這部電影後更能深刻的體會這句話。
  電影一開始是說一位名為莎瑪琪的9歲少女,她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喜愛西方的文化,夢想成為全宇宙最後一位先知。許多人都認為她是一個怪孩子,她的父母與祖母也對她感到頭痛,甚至有些思想較為保守的伊朗婦女覺得他是西方文化腐敗的象徵。她喜歡西方的各種文化,並偷偷購買黑膠唱片、偷偷喜歡她喜愛的被周遭人都認為不入流的龐克流行音樂。她原本以為日子可以如此幻想地過下去,直到保守革命跟戰爭蔓延的時候,她的父母只好將她送到歐洲。在她克服的種種障礙後卻因為愛情帶來的傷痛與對家鄉的思念,終於決定回自己的家鄉。但回到家鄉時,戰火仍在延燒,宗教對婦女的限制又更加嚴苛,使得莎瑪琪又不得不離開家鄉。
  看到主角偷偷喜歡著西方被認為不入流音樂的時候不禁想到,在我們自由的國家,想買一張唱片,無論是什麼國家的音樂,無須透過代購或是其他管道,幾乎都很容易就能購得,而在主角的國家是不能被允許的,不難看出這其中的差異。
以自由國家人民的思維,主角的生活環境是大家都會想逃離的地方,然而那畢竟是自己的家,家是雖然想離開卻又不捨放下的地方。不管是要選擇溫暖還是自由,家門永遠為自己而開。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88043
 
 茉莉人生 Persepolis   2008-02-15 
 
 根據法國知名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改編的動畫電影【茉莉人生】,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展開敘事,技巧地從一名伊朗女性的成長經歷,間接帶出這個國家的變遷,在提供宏大的國族歷史背景同時,也充滿了細膩動人的感性。
  原著作者、也是導演之一的瑪嘉莎塔碧,並不諱言自己出身的特別。她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叔叔卻是馬克斯主義的追隨者,她在父母開明的教育下長大,這當中也包含了派對、遊行、牛仔褲、搖滾樂、甚至出國留學、戀愛、離婚。難得的是她非但沒讓這些歷練成為某種「政治不正確」的干擾與阻撓,反而將其化為對自身與外界、傳統與現代的辯證基礎,從而綻放輕巧卻又深刻的光芒。
  跟近年崛起的其他伊朗女性電影不同,【茉莉人生】並沒有「意念先行」的問題,也因此除卻了說教的嚴肅印象。即使片中充滿了對伊朗政權的質疑,內容甚至涉獵馬克斯思想與二次戰後西方列強對這塊土地資源的覬覦,也多從角色的生活與自覺出發。因此做為觀眾的我們,如同分享她的成長、幻滅、再出發一樣,非但不會感到枯燥無聊,反而有種親切的體認。
  尤其是把茉莉花瓣擺進內衣增添幽香的外婆一角,無論是對晚輩愛情波折的見怪不怪,或者對不光明磊落行徑的當頭棒喝,除了那副經歷大風大浪後的智慧沈著,我們也從她的溫柔自得當中,看到令人尊敬的勇氣。因此【茉莉人生】的女性生命經驗,透過傳承與出走、死亡與新生,也有了綿延的韌性。
  之前並無電影實作經驗的瑪嘉莎塔碧,和具備動畫資歷的漫畫家文森帕何諾合作電影版的【茉莉人生】,不僅確保了內容的忠實,就連繪圖風格都遵照原著的簡樸走向,然而這種走回傳統手繪的路線,非但在當下影壇獨樹一格,也和內容精神互為表裡,可說是十分恰當。而影片節奏的流暢程度,甚至更勝原著。
  【茉莉人生】除了成功達到雅俗共賞又大開眼界的目的,真摯的內在情感,更讓它具備令觀眾會心一笑、甚至同聲一哭的魅力。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983&c=BA0001

 [讀書]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 茉莉人生電影原著)

即使沒有同名改編動畫電影《茉莉人生》的加持,這仍舊是書店裡很難錯過、也很難忘記的一本書。伊朗漫畫家Marjane Satrapi以簡鍊的黑白漫畫與直率的自傳體敘事方式,勾勒出她九歲以後的人生。她是那樣地一派輕鬆,以致於你要翻上好一會兒,才會猛然發現自己其實正透過一個小女孩的眼睛,讀過伊朗(也就是古時的波斯)近代最驚濤駭浪的宗教/文化革命,以及該革命對社會的影響。
  但老實說,我一開始甚至於是有意識地不想去看這本書的。關於伊朗,我到底還需要知道什麼 -- 賺人熱淚的窮孩子的故事,還是備受打壓的女權問題?我不是不關心這些問題,但實在不喜歡自己看完這些「故事」之後,心底不禁油然而生的憐憫之情 -- 我厭倦了西方人這樣看台灣,我也不願意這樣子「看扁」其他國家。畢竟我眼中或長或短的難忘故事,可是別人血淚交織的人生。我不願意自己輕易掉下眼淚,過兩天又便宜地忘了這回事。
  但是Marjane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在媒體訪談中,她表示當初之所以會採用黑白漫畫的手法來呈現,便是希望能以抽象的表達方式,讓讀者更容易進入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中。由於打從一開始,Marjane便希望這本書最終能夠成為電影,因此這樣的表現手法便更形重要。「若是以真人演出,這就會變成遠方某些長得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們的故事。最好的情況下,這會是個異國故事;最糟的情況下,這會變成『第三世界』的故事。」
  Marjane的選擇是對的,即使這本書改編的電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播放的片段看起來是如此貧乏(尤其是跟料理鼠王擺在一起),但是作為一本書,一部獨立的動畫電影,這樣的呈現方式都是加分。簡單的漫畫能幫助讀者瞭解Marjane的經歷,又不至於華麗得搶了文字的風采;文字雖然簡單易讀,串連在一起時卻足以形成強大的吸引力,拉著你不由自主地讀下去 -- 如果我是這個淘氣又叛逆的小女孩,原本在講法語的男女混班學校讀書,一心想要當個先知(在伊斯蘭教裡,女性是不可能當先知的),卻突然因為一場宗教革命(1979 Islamic Revolution)而被迫戴上頭紗、與男性同學分離,眼睜睜地看著宗教警察假自由之名行恐怖鎮壓之實,連叔叔也因此被殺,再經歷過兩伊戰爭,這到底會是什麼樣的經驗?
  叛逆的Marjane在14歲時被憂心的父母送到奧地利去讀中學,這讓她安穩地度過狂飆青春期,卻也讓她嚐盡小留學生的不安與痛苦,並決定了她的人生不可能在保守的伊斯蘭國度中度過。即使想家想到發狂的她中學畢業後寧可戴著頭紗、在路邊買黑市的麥可傑克森CD也要回到伊朗與家人團圓,24歲時,她最終還是瞭解自己必須離開 -- 即使在她心底,她很清楚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伊朗人。
  本書原本共四冊,目前在美國有紅藍皮/上下冊兩本,以及最近發行的完整版(如上圖)兩個版本。台灣應該是沒有發行,不過香港三聯書店已經發行中文版,誠品有售(2005年發行)。我沒有看過中文版,不知道翻譯品質如何,不過英文版的文字並不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http://blog.xuite.net/ariel_straybird/readingnotes/16196172

 

台長: 阿楨
人氣(4,804)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德州巴黎》
此分類上一篇:《偷書賊》

阿楨
(楨:又一本假文學之名之作!)

《灰影地帶》Between Shades of Gray (尖端出版 2012)

  【各國獲獎不斷】
  2011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2011年《校園圖書館月刊》年度最佳好書
  2011年《書單雜誌》年度最佳好書  
  2011年法國Prix-RTL LIRE文學獎年度最佳小說  
  卡內基文學獎決選名單
  德國A Reader’s Choice書單入選
  2011年《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青少年書籍
  2011年英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
  2011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青少年書籍
  每月好書俱樂部A Book of the Month
  2011年《聖路易郵報》年度最佳讀物
  2011年《哥倫布快報》年度好書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好書推薦
 
  在波羅的海三小國被蘇聯統治的50年之間,經歷過這個事件的受害者因懼於蘇聯祕密警察,大多不敢出聲,而少部分針對這件事情發聲的人民,也受到殘酷的對待。但仍有許多勇敢的人,將這段故事藏在歌曲和畫作裡,讓立陶宛擁有豐富且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能量。而書中女主角即為一位15歲的畫家,她把所有經歷記錄在信和畫裡,用小罐子做成時空膠囊埋起來,希望某日世人會發現這個埋沒於歷史中的真相。
    在1941年的立陶宛,15歲女孩莉娜的平靜生活,毫無預警地產生令人恐慌的劇變。先是爸爸神祕消失,接著蘇聯祕密警察闖進她的家中,將她與母親、年幼的弟弟一起抓走。
  他們失去一切,宛如牲畜地被遣送到西伯利亞,開始了痛苦且看不到盡頭的勞改生活。
  擅長繪畫的莉娜冒著生命危險,以圖像與文字記錄周遭的人們──以虐待他人為樂的軍官、視人命為草芥的祕密警察;裝瘋賣傻只為留在媽媽身邊的少年、被迫一夜之間長大的男孩、失去父母只能跟娃娃傾訴的女孩,以及為了孩子犧牲一切、甚至出賣靈魂的眾多母親……
  在漫長又寒冷的日子當中,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誼以及對未來抱持的希望,支持著莉娜和家人度過一天又一天。遠方,太陽逐漸升起。當溫暖的陽光悄悄滲透灰暗的陰影,愛與包容的力量將融化寒冷的鐵幕,於極北之地萌生希望的嫩芽……
  作者簡介
露塔.蘇佩提斯 Ruta Sepetys 生長於密西根州,是一位立陶宛難民的女兒,露塔渴望透過自己的筆,為史達林在波羅的海區域進行種族淨化期間喪生的千百萬人發聲。
  目前露塔與她的家人住在田納西州,《灰影地帶》是她的第一本小說。
2012-10-09 10:04:38
阿楨
 巴格達警報 Les sirenes de Bagdad (木馬文化 2012)
  
  「看看你自己的樣子,孩子。你就像一顆快爆炸的炸彈!」
  就在此時,整個家族的榮耀散落一地時,我看到了身為一個自尊自重的兒子,一個真正的貝都因人最不該看到的東西。我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在沙漠的小村落裡,年輕男孩整天無所事事地遊蕩著,因為美軍入侵伊拉克,他不得不回到的家鄉,離開在空襲中被炸毀的巴格達大學。
  回到家後不久,年輕男孩先是目睹在檢查哨的美軍士兵,對著全村最無害的少年開槍;幾天後,美軍轟炸機又毀了村郊的一場婚禮。彷彿眼淚還不夠流乾似的,美軍士兵在某天深夜突擊這純樸的村落,為了搜捕恐怖份子,在驚慌害怕的全家人面前狠狠羞辱了他的父親。
  儘管美軍對自己的暴行無知,但他們卻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事——年輕人滿腔怒火,渴望報復這一連串惡行,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巴格達。
  年輕男孩懷抱著屈辱的祕密,想讓全世界看見他的怒火——可是,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加入聖戰?為什麼復興族人的榮譽,卻得躲躲藏藏?如果毀滅不能帶來新生……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本書特色
  卡黛哈在2006年接受一家德國電台訪問時提到:「西方國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同時還發展出一套能夠配合自己世界觀的理論,但那些理論無法完全反映現實。身為一個回教徒,我建議西方世界要用新的視點去看待阿富汗人、宗教狂熱主義以及宗教苦難。西方的讀者往往只碰觸到問題的表面,我的貢獻在於促進讀者們理解狂熱主義的原因和背景,然後或許狂熱主義就能因此受到控制。」
  作者簡介
雅斯米納.卡黛哈(Yasmina Khadra)本名為穆罕默德.莫萊賽奧(Mohamed Moulessehoul),曾是阿爾及利亞軍隊軍官,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軍方對書籍的審查,採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娜.卡黛哈」這個女性筆名。一直到2001年,他離開軍隊遷居法國後,才公布其真實身分。在公布身分後他依舊持續使用這個女性筆名,為的是表示對妻子的感激,以及對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對於目前深擾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衝突相當關心,重要著作有當代東方三部曲:《喀布爾之燕》、《攻擊》、《巴格達之歌》。其中《喀布爾之燕》和《攻擊》皆進入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最後決選,《攻擊》一書更是風靡法國,暢銷25萬冊,入圍多項文學獎,並榮獲2006年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卡黛哈被譽為是阿爾及利亞繼卡繆之後,當代最傑出的作家。
2012-10-09 10:12:38
阿楨
亞果vs.伊朗革命 史實難釐清【聯合報╱陳立樵/英國皇家哈洛威大學博士生2013.02.26

電影「亞果出任務」以一九七九年伊朗的美國人質事件為背景而拍攝,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從一些報導來看,似乎伊朗對於「亞果」的態度並不包容。有報導指出這部電影在伊朗遭到禁演,伊朗準備拍攝伊朗角度的人質事件。其實,若伊朗也要以這題材來拍電影,可以讓人由伊朗角度來看美國人質事件,純屬好事一件。
但報導提到「亞果」在伊朗禁演,卻不是正確消息。同樣的例子在二○○七年,報導提到美國片「三百壯士」,因有醜化古波斯的意味,所以遭伊朗禁演。但是,伊朗戲院本來就不上映外國片,即使是「終極警探」、「黑暗騎士」、「空降危機」這類跟伊朗無關的電影,都不會在伊朗上映。伊朗對外國電影都採相同作法,怎能說是針對某部電影禁演?
也有報導指伊朗人開會批評「亞果」。電影評論本有好有壞,報導雖提到伊朗的批判聲音,但也會有千百萬個伊朗人喜歡這部電影。
「亞果」對於歷史的描述,其實是過於淺顯。「亞果」是否符合史實並非重點,反而影片所表現出的歷史觀比較重要。「亞果」正片用心的設計與拍攝,然其片頭的歷史背景陳述卻太過於簡化,將革命之前的巴勒維政府描述地糟糕透頂,例如專制腐敗、社會貧窮等。看待一場革命,這樣的角度過於單一。畢竟有很多人認為巴勒維時期的伊朗是個很好的地方,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現在仍有不少伊朗人緬懷過去的日子。革命發生的原因,其實是複雜也難以解釋的。
「亞果出任務」整體來看是不可多得的好片,但其本身的歷史解釋以及相關報導,觀眾、讀者還需要參考更多資料,才有機會更進一步瞭解。

詳參【圖博館】:《當代好萊塢》
2013-02-26 12:55:35
圖博館
阿拉伯之春8年後 8個阿拉伯國家抗議迭起

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小販布瓦吉吉為抗議警察暴力而當街自焚,引發大規模街頭示威及爭取民主運動,終致掌權23年的獨裁總統班阿里於隔年1月14日垮台,外界以突尼西亞國花,稱這場阿拉伯國家首見的人民起義為「茉莉花革命」。約莫8年後的2018年底,蘇丹、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因經濟情勢惡化而抗議迭起,要求提升生活品質,部分示威活動甚至清楚表達政治訴求。這不由得令人想起由茉莉花革命催生,曾經風起雲湧的阿拉伯之春。地中海另一端的法國因政府調漲燃料稅計畫及其他不滿,而引爆「黃背心」運動,阿拉伯示威群眾或多或少受到啟發。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將各國的抗議做以下整理。
  蘇丹:麵包惹禍
包括首都喀土木在內,蘇丹18個省有14個自去年12月19日起出現抗議。示威因不滿通膨飆漲而起,尤其是比天高的麵包價格。情勢後來不斷升高,示威者去年12月31日朝總統府展開遊行,要求總統巴席爾下台,警方發射催淚彈,引爆衝突。
  突尼西亞:布瓦吉吉
茉莉花革命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濫觴。突尼西亞現在似又出現新一波抗議,而這一切始於中西部卡塞林省首府卡塞林。抗議社會經濟情勢惡化,32歲電視台攝影記者左基(Abdel Razaq Zorgi)自焚身亡。事件引爆示威群眾和安全部隊激烈衝突。左基之死讓人想起同樣自焚身亡的攤販布瓦吉吉。而在左基自焚前,對社會、經濟、政治情勢不滿的左翼抗議人士已展開定期示威,並自稱「紅背心」。
2019-01-04 10:40:18
圖博館
摩洛哥:抗議不休
北部黎伏地區去年出現抗議活動,要求工作機會並加速當地發展,結果有數百人被捕。首都拉巴特(Rabat)去年12月16日出現抗議遊行,訴求釋放上述被捕人士。公、私部門勞工隔天又在拉巴特示威,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
  利比亞:南方之怒
數個南部城巿出現要求工作機會和促進區域發展的示威活動。抗議人士去年12月8日關閉沙拉拉油田,抗議潮後來在利比亞南部蔓延。聯合國支持的總理沙拉吉後來同意將資源分配給南部。
  黎巴嫩:政治僵局
多個公民團體去年12月中、下旬發起抗議,除黎巴嫩北部的黎波里市和南部納巴蒂葉市之外,首都貝魯特參與人數最多。示威群眾對日益惡化經濟情勢表達不滿,部分地區的活動演成封路和暴力,迫使軍隊介入。示威者提出調降燃料稅、可行公共衛生體系、重新發行國庫券3大訴求。
黎巴嫩去年5月大選後,敵對政治派系至今仍因內閣首長職位分配喬不攏,導致新政府難產,7個月來嚴重衝擊人民生計。
  伊拉克:石油重鎮之火外溢
伊拉克最近數月已數度出現示威,時而波及首都巴格達。去年7月9日以來,中南部什葉派為主省分極不平靜,尤其油藏豐富的巴斯拉省。抗議人士要求提升公共服務、提供就業機會,並終結貪腐,據傳衝突已導致許多人喪生。
巴斯拉的示威群眾去年12月21日封閉通往省政府的道路,要求省長辭職。
  約旦:稅改失民心
約旦去年5月因政府擬調高所得稅而引發民眾示威,時任總理穆爾基8天後辭職,由拉查茲接任。國會通過稅改法案後,去年12月抗議再起,這次是要求拉查茲下台。另外,政府去年5度調漲電價,進一步引發不滿。
  阿爾及利亞:實力展現
南部姆西拉省31歲男子馬裘比去年12月受困30公尺深井中,政府無力救援,他6天後命喪井中。群眾認為政府失職害死人,引爆不滿,更有民眾對官員丟擲石塊。
這起事件之前兩週,動蕩不安的凱比雷區數以萬計群眾因當局中止多項開發案而展開示威。有觀察認為,凱比雷區的示威是反對現任政府的「實力展現」。
2019-01-04 10:42:21
阿楨
在獄中獲和平獎 穆哈瑪迪能領獎嗎?5得主中已有2人被關到死 2023-10-07 世界日報

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又多一人,華人最熟悉的是被羈押至死的劉曉波;伊朗政府會應諾獎委員會要求,讓維護人權的伊朗記者穆哈瑪迪去領獎嗎?
美聯社報導,穆哈瑪迪是第五位獄中或軟禁中獲獎者,前四人都不曾因獲此最高榮譽而獲釋,兩人還一直被羈押至死,劉曉波就是其一。
第一個得罪「當道」無法前去領獎的是揭發德國武裝計畫的德國記者奧謝慈基(Carl Von Ossietzky),1935年諾貝爾和平獎宣布是他的時候,希特勒非常憤怒,不准他去領獎。
納粹政權1933年把奧謝慈基關到集中營裡,不理會各方營救,他得了肺結核也只把他轉到醫院,禁閉到1938年死亡為止。
第二位無法前去領獎的是1991年得主翁山蘇姬,當時身為緬甸反對黨領袖的她,一直被軟禁,到2010年才獲釋。兩年後,她「補發表」受獎感言。2021年她又被捕入獄,緬甸軍政府8月讓她減刑,從33年減為27年,而她已78歲。
第三位獄中得獎的劉曉波,2010年獲獎時,正在服11年「煽動叛亂」罪刑。中共不滿他的原因還有他鼓吹政改、提倡人權。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全球領袖敦促中共放人,但都無效。
中共還遷怒挪威政府、劉曉波親友和太太,導致奧斯陸頒獎現場還出現故意擺一張椅子「空等劉曉波」的經典畫面。
第四位獲獎但被囚而無法領獎的白俄羅斯民主倡議分子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和俄羅斯及烏克蘭人權團體,是2022年共同獲獎人。
現年61歲的畢亞利亞茨基2020年因抗議魯卡申科當選連任被捕,今年3月被判處10年徒刑,理由是他領導的人權組織募款活動「破壞公共秩序」以及「走私」。5月,他太太說他被轉到該國最殘暴不堪的監獄。
報導指出,鑒於這四位「當道」不喜人物的下場,很難讓人對這位伊朗女性的命運感到樂觀。
  回應
諾貝爾和平獎是以政治驅動的"政治馬屁"獎 ,為政治服務的垃圾狗屎。諾貝爾和平獎只頒給兩種人,西方的政客或西方的狗腿。
2023-10-09 06:24: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