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傷痕文學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的「影音文字魅力」不如《苦戀》《皇天后土》《販母案考》。(詳參【圖博館】:文革電影:名導演79 王童:名導演68 《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假如我是真的》If I Were For Real (1981)
導演 王童
編劇 姚明德 沙葉新 李守成
攝影 林鴻鐘
演員:吳巧玲/譚詠麟/雷鳴/胡冠珍/崔福生/張冰玉
劇情
電影《假如我是真的》得到1981年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劇本改編自大陸劇作家沙葉新、由王童導演。傳說故事黎自一個真實案件改編。由譚詠麟主演,主角係一個中國大陸上山下鄉嘅青年。佢返到鄉下探佢女友(由胡冠珍飾演)個老豆(由雷鳴飾演),可惜畀人睇死「冇出色」。嚮一次機會,佢見到高幹子弟原來會有人巴結,所以佢把心一橫假扮人地,搵著數。驚心動魄,佢果然畀人信以為真,巴結奉承,以貴賓款待,可惜好夢難長,佢終於畀人識穿。詐騙政府官員罪大惡極,下場係槍斃。
主題曲
歌詞講主人翁好想做一個自由人,唔想終日流淚。首歌嚮套戲嘅片尾出現,鏡頭係男主角已經伏發,牆上面寫著「假如我是真的」。曲調哀怨,音樂同影像混合成為蒙太奇效果。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5%81%87%E5%A6%82%E6%88%91%E6%98%AF%E7%9C%9F%E7%9A%84
沙葉新
沙葉新,生于1939年,江蘇南京人,回族。當代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1956年讀高中時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妙計》。1957年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1959年開始發表小說,1961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後保送進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創作研究班讀研究生課程,研究班畢業,分配至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擔任編劇。1963年7月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創作研究班,同年進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任編劇。1985年—1993年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1965年發表獨幕喜劇《一分錢》,公演後頗獲好評。粉碎“四人幫”後,創作激情高漲。1978年發表劇本《好好學習》、《森林中的怪物》、《約會》,後者獲上海優秀劇作獎。1979年發表劇本《兔兄弟》,獲第二屆全國少兒文藝創作3等獲、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榮譽獎。1980年發表《陳毅市長》,獲第一屆全國優秀劇本評獎首獎、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1982年發表劇本《以誤傳誤》,獲上海優秀作品獎。《兒童時代》優秀作品獎;小說《似曾相識車歸來》獲《青年一代》好稿獎。1984年發表電影文學劇本《宋慶齡》獲《十月》文學獎。同年,電影劇本《陳毅與刺客》獲第3屆全國電視劇金鷹獎。1986年發表《尋找男子漢》,獲第三屆上海戲劇節創作演出獎。1987年創作的話劇《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發表于《十月》雜志1988年第2期,同年4月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首演。該劇獲加拿大“1988年舞臺奇迹與裏程碑”稱號。其劇作《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經拉開》、《馬克思秘史》,《尋找男子漢》及小說《無標題對話》等,曾引起強烈反響。這些作品被譯爲英、日等國文字。已出版《沙葉新劇作選》等。電視劇本《中國姑娘》由中央電視臺拍攝播映。1985年起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
主要作品有:話劇《假如我是真的》、《陳毅市長》(獲1980—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並且選進了上海二期課改的語文課本)、《馬克思“秘史”》、《尋找男子漢》(獲第三屆“上海藝術節創作演出獎”)、《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太陽?雪?人》、《東京的月亮》、《尊嚴》,喜劇《一分錢》、《約會》(獲“上海優秀創作獎”), 電影《尋找男子漢》(1988年12月獲首屆振興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作品獎”),電視劇《陳毅與刺客》(獲電視劇第三屆“金鷹獎”二等獎)、《百老彙100號》、《綠卡族》。1988年12月曾獲第一屆“振興話劇獎”優秀編劇獎。
http://baike.baidu.com/view/311594.html?tp=0_00
王童
1942年出生於安徽太和縣,原名王中和。為書香世家,深受中國傳統書畫的薰陶;在大陸時期看過許多三○、四○年代的電影,如《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等,對此留有深刻印象。1949年舉家遷至臺灣,1962年進入國立藝專美術科就讀,曾獲臺灣大專美術比賽第二名,1965年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畢業後曾在臺北舉辦個人畫展。
1966年進入中影,負責服裝及美術設計,曾擔任過導演李嘉、李行、胡金銓、宋存壽、白景瑞、陳耀圻等的美術設計。1980年起以《假如我是真的》開始擔任導演,並仍持續替其他導演做美術指導的工作。1983年執導改編自黃春明小說的《看海的日子》,賣座極佳,且把女主角陸小芬自演藝低潮中帶出。1984年的《策馬入林》為其電影美學的代表作,以視覺映射的寫實風格代替以往武俠片中炫目的武打招式,運用所考據的服裝陳設及演員自然的演技,將時代的氛圍帶出。之後,王童連續導了臺灣近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充滿對於時代下人的關懷,具人文情懷。而1995年的《紅柿子》則帶有自傳性色彩,根據自己童年經驗拍攝而成。
王童與新浪潮時期的導演一同崛起於八○年代,但在影片風格上卻有些不同,他將人物放到時代背景中去觀看,展現人性的細微層面,對於情感的描摹則是溫婉質樸的,深具人文觀照。而其自身對中國傳統美術、書畫的修養,也造成電影中的美術設計使其作品與其他影片產生不同的風韻。其從影至今約三十年,擔任過一百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導演電影十多部。
2002年於中影退休,加入宏廣動畫公司,製作《紅孩兒:決戰火焰山》及《大象林旺爺爺的故事》兩部動畫片。其中《紅孩兒:決戰火焰山》為臺灣第一部自製的三D數位動畫片。
http://movie.cca.gov.tw/People/Content.asp?ID=43
傷痕文學
涵義概說
十年文革期間,無數知識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鄉運動中。“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于上山下鄉,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衆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較早在讀者中引起反響的“傷痕文學”是北京作家劉心武刊發于《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爲這一短篇的主要價值是揭露了“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有的認爲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與當年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孩子的呼聲遙相呼應,使小說産生了一種深刻的曆史感,充滿了一種強烈的啓蒙精神。
然而“傷痕文學”的名稱,則源自盧新華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彙報》的短篇小說《傷痕》。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文革”曆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湧現,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高潔的青松》、《靈魂的搏鬥》、《獻身》、《姻緣》等知青創作,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大牆文學,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爲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傷痕"一詞在學術界被用來概括文學思潮,最早可見于旅美華裔學者許芥昱的《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中共文學討論會的講話》一文。許芥昱認爲,中國大陸自1976年10月後,短篇小說最爲活躍,並說:"最引大衆注目的內容,我稱之爲'Hurts Generations',即'傷痕文學',因爲有篇小說叫做《傷痕》,很出風頭。"有人曾對這個概括性的詞彙提出過異議,認爲不如使用"暴露文學"切合這個階段的文學實質,但由于此詞已于是被學術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這裏我們延用之。
"傷痕文學"涉及的內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實、質樸甚至粗糙的形式,無所顧忌地揭開文革給人們造成的傷疤,從而宣泄十年來積郁心頭的大痛大恨,這恰恰契合了文學最原始的功能:"宣泄"。
藝術評價:
從藝術內容來說,早期的“傷痕小說”大多把上山下鄉看作是一場不堪回首的惡夢,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歲月中苦難、悲慘的人生轉折,醜惡、相互欺騙、傾軋、相互利用的對于人類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調基本是一種憤懣不平心曲的宣泄,這一切都表現出對以往極左路線和政策強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識,在涉及個人經驗、情感時,則有著比較濃重的傷感情緒,對當下和未來的迷惘,失落,苦悶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這種感傷情緒在後來的“反思文學”中得以深化,轉爲帶著對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未來深刻思索的有意識追求和奮進,將一場神聖與荒謬雜糅的運動不只簡單歸咎于社會,政治,同時也開始探討個人悲劇或命運與整個大社會大背景的聯系。
從藝術審美來看,早期的“傷痕文學”藝術成就並不高。剛剛從夢魘中醒來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訴說,情緒激動,感情過于濃烈,敘述過于急切,揭露曝光醜惡的功利性過強,說教味濃重,藝術上的幼稚、矯揉造作,斧鑿的痕迹較明顯。
從“傷痕文學”的出現至今,對其評說爭論從未停止過,它甚至引發了當代文學史上幾次著名的文藝爭論。“傷痕文學”最初是帶有貶斥含義的稱謂,被一些批評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學”“寫陰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圍繞《傷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發生了熱烈的爭論。文藝與意識形態、文藝的社會功用等命題得到的重新辯論與爭鳴。1979年1月陳恭敏在《戲劇藝術》上發表《工具論還是反映論——關于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同年4月《上海文學》評論員文章《爲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鬥爭工具”說》,兩文都有力駁斥了文藝純粹爲功用政治附庸的說法,對“傷痕文學”暴露性描寫給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當人們今天重審這批“傷痕文學”作品,人們會發現,無論當初的爭論如何在肯定與否定中輾轉,在審美意識形態一元化的社會文化體制之中,“它雖然力圖掙脫,但在實際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帶有著舊的曆史印迹。過去的時代無論是在作家主體,還是在文本的主題話語,敘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辭等方面,均都體現出頑固不化的曆史影響”。而從政治審美形態來說。“傷痕文學”無疑也秉承了那個時代的政治意志。
關于現實主義的爭論,也圍繞現實主義“真實性”諸方面展開了討論,並在相關作品的具體分析中逐步深入。現實主義複歸的事實是當時審美“言說”的方式,這一言說對“曆史”(文革)的審視,對自我的探求(反思),對未來的追求和前進(改革文學)都與當時政治言說是高度一致的。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否認了文學作爲政治傳聲筒的附屬地位,卻也明白,文藝在與現實相接的時刻不可能完全擺脫政治、權勢話語的囿限。即便作爲思潮存在的“傷痕文學”離開政治因素,不僅無從表述,也毫無意義。“傷痕文學”的文化取值,政治選擇與民衆期望高度一致,文學言說與政治言說一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傷痕文學”後來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葉辛《蹉跎歲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及馮驥才的作品普遍表現出對于人性的關懷,對于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討論,引發了1980年代前期規模最大的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問題的文藝思想討論和對于人的尊嚴、價值、權利的呼喚。
作爲一個時代的“證言”,“傷痕文學”無疑真實記錄了那一時代的血淚。隨著時代的反思,也許文學將進一步升華。“文革”題材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作家挖掘人性、內心的空間。一個時代的代價不可能是單維度的,它在一個方面使我們失去了許多,也許會在另外的地方給我們補償。
作爲剛剛擺脫的文革僵死的創作模式的文學先聲,"傷痕文學"的局限又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傷痕文學"對文革的否定不夠深刻。它只是從政治、社會、人際關系的角度考察浩劫産生的原因,而缺少對傳統文化心理、封建意識的分析。作品對罪行的譴責往往歸之于"壞人做壞事",表現出一種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與不平,是一種在肯定"個人崇拜"前提下的,對野心家的譴責。
其次,在藝術表現上,"傷痕文學"顯得十分幼稚。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小說中的語言明顯帶有文革左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這樣形容張俊石老師:"像一架永不生鏽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另外,由于"傷痕文學"作者們關注現實的強烈的責任感,他們常常會壓抑不住激蕩的情感而跳出來對某個情節直接高談闊論,表述自己療救時弊的觀點,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趨于膚淺。
第三,"傷痕文學"作品中雖然重新出現了悲劇意識,但其悲劇精神卻具有表層性的弱點。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可見,悲劇的深化應該有兩個層次:其一,是表現災難;其二,是在災難中展現崇高。而"傷痕文學"只是停留在悲劇的第一個層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慘故事的敘述而忽視了對人格的刻劃。這樣,主人公就只是單純的受難者而非美的體現者,其悲劇只是災難的展現而不是"美的毀滅",只能引起人們"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給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靈的升華。
例如,在孔捷生的短篇小說《在小河那邊》(1979,2)中,作者力圖展現在文革"血統論"的錯誤導向下所造成的悲劇:因父母被打倒,主人公嚴涼與穆蘭受盡了折磨,他們在小河邊相識並相愛結合了,幸福似乎降臨在他們頭上,然而他們卻發現兩人竟然是姐弟關系--曆史把他們分開,曆史又這樣無情地捉弄了他們!小說的悲劇色彩在這時達到了高潮,但在讀者爲這種"亂倫"慘劇歎息的同時卻不能不感到其中過分的偶然性因素,這種刻意添加的悲慘無疑使作品顯得虛假,同時也無法産生使人震撼的力度。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傷痕文學"模式化的喜劇結尾。由于當時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環境尚未明朗,文藝界仍然存在著"寫暴露"、"寫悲劇"的禁忌;同時大多數作者仍然難以擺脫以往"左"的創作觀念的慣性影響,因而往往在結尾加入一個"前途光明"的機械性預言或大團圓式的喜劇性結局,以至淡化了悲劇效果,影響了作品的深刻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剛剛提到的《在小河那邊》,在作品描寫了一場"亂倫"慘劇後,筆鋒一轉,寫到了四人幫被粉碎,姐弟二人得到母親被平反的消息,母親工作的銀行也表示要將二人從農村調回,安排工作,最令人吃驚的是,從母親留下的一封遺書中他們得知,原來穆蘭是母親在戰爭中抱養的女兒,與嚴涼並無血緣關系!--一切的陰翳都被排除,正像小說最後兩節的題目一樣:"飛向光明"、"鵲橋相會"。這種完滿的"大團圓"結局無疑充滿了人爲的痕迹。
又如,《從森林裏來的孩子》林中少年孫長寧帶著老師的遺願與笛聲,在無法報名的情況下闖進了音樂學院的考場,並恰巧碰到老師的知己主考。後者聽著少年的笛聲,仿佛看到了老朋友的身影,感到了老朋友生命的繼續。這個情節無疑暗示了少年前途的光明,但其中卻不免因其過份巧合與順利而顯得不夠真實。
再如,在《傷痕》中,當王曉華讀罷母親的遺書後,作者進行了一段人物"化悲痛爲力量"的描寫:
"她的苦痛的面龐忽然變得那樣激憤。她默默無言地緊攥著小蘇的手,瞪大了燃燒著火樣的眸子,然後在心中低低地、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道:'媽媽,親愛的媽媽,你放心吧,女兒永遠也不會忘記您和我心上的傷痛是誰戳下的。我一定不忘黨的恩情,緊跟黨中央,爲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夜,是靜靜的。黃浦江的水在向東滾滾奔流。忽然,遠處傳來巨輪上汽笛的大聲怒吼。曉華便覺得渾身的熱血一下子都在往上沸湧。于是,她猛地一把拉了小蘇的胳膊,下了石階,朝著燈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這兩個段落無疑是在講述了一個悲慘故事之後,預示了前途的無限光明,然而這種預言又因毫無根據而顯得十分空洞。
總之,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審視,"傷痕文學"具有明顯的局限,在新時期的文學發展中,它的最大價值所在,是它連接文革"假、大、空"文學與新的體現"人"的真實性的文學之間的過渡作用。這種過渡性在馮驥才的《啊!》以及金河的《重逢》等作品中表現十分明顯,後者雖然被譽爲"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但卻已經顯示出反思文學的深刻力度。
代表作品
《班主任》/劉心武
《傷痕》/盧新華
《靈與肉》/張賢亮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
《思念你,樺林!》襲巧明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張弦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
《我是誰》/宗璞
《啊!》/馮驥才
《大牆下的紅玉蘭》從維熙
《將軍吟》莫應豐
《芙蓉鎮》古華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http://baike.baidu.com/view/45588.html?tp=0_11
假如我是真的 维基百科
假如我是真的 ,一部改編自中國劇作家沙葉新的劇本,台灣導演王童所導,譚詠麟與胡冠珍主演的台灣電影,獲第1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假如我是真的 (歌曲),電影同名片尾主題曲,由鄧麗君主唱。
影片簡介
電影的內容是講述內地的一名被下放的青年,在看戲的時候亂打誤撞地被劇團的副團長誤認是國家的高幹子弟,在地方幹部及有關人等一片趨炎附勢及巴結聲中這位青年獲得自己從未想象過的厚待和禮遇,他甚至利用這種被誤會的關系來替自己申請上調!當然這位青年的西洋鏡終于被拆穿,那些往日對他阿諛奉承的大小人物立即把態度來個180度轉變,使他深深體會到現實社會的人情冷暖,到最後,這位青年更被送入獄中,結果以自殺收場,在臨死前他絕望地慨歎:“我因爲假冒高幹子弟便落得如此下場,但假如我是真的呢……”
假如我是真的 (劇本) 维基百科
《假如我是真的》,是中國作家沙葉新與演員李守成、姚明德於1979年8月為話劇創作的劇本,一齣取材自真人真事、藏著悲劇的諷刺喜劇,隱約有蘇聯作家果戈里筆下《欽差大臣》的味道,惟內部試演至翌年即被中共禁止公演[1]。後於1981年被改編成同名台灣電影,由台灣導演王童執導,旋即又被中共列為禁片;香港亦曾一度禁映,1989年始獲解禁。劇本先後被翻譯成英語、德語,在國外發表演出。
話劇大綱
連同序幕及尾聲,劇本共分八場,藉中國大陸青年李小璋為求上調冒充高幹子弟張小理,帶出中共官場腐敗的眾生相。最後身份被拆穿,李小璋被遞上法庭受審,庭上點題自辯:「我錯就錯在我是個假的,假如我是真的,我真的是張老或者其他首長的兒子,那我所做的一切就將會是完全合法的。」結局有別於電影,並無交待李小璋的判刑和接續下場。[2]
電影劇情
劇情基本與話劇相同,只在一些地方作出改動,由編劇張永祥改編[3]。故事講述中國大陸一個上山下鄉的知青李小璋(譚詠麟飾),回鄉探女友(胡冠珍飾),受到她父親(雷鳴飾)的歧視。某日他見到有人巴結高幹子弟,決定冒充找好處,果然有人信以為真,巴結奉承,奉他為貴賓。但他最終被識穿,一眾巴結奉承者隨即對其轉持相反態度,及後其死於獄中,臨終前留下發人深省的絕望哀嘆:「我因為假冒高幹子弟便落得如此下場,但假如我是真的呢……」
創作過程
劇本創作於文革結束與「四人幫」倒台之後、幹部層面不正之風冒起之時,根據一宗真人真事的上海騙案加工改編,用了約兩三星期寫成,主要由沙葉新執筆。劇本起初名為《騙子》,經當時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黃佐臨畫龍點睛取名《假如我是真的》。
其時上海很多編劇都在採訪收集資料,也想寫是宗真人真事騙案,但因涉及一位尚在位的上海老幹部,遭上面壓下來禁寫。沙葉新念在「人做我不做」本不想寫,見沒人寫反而想寫起來,只是劇本與話劇之所以能夠面世,一定程度上還是托賴當時黃佐臨和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黨組織的支持。
話劇於上海預演時,百姓觀眾反應熱烈,領導幹部沉默無語,引起極大爭論。為避開中共審查,劇團只好折衷作內部試演,不登報不宣傳,不公開演出。然而試演還是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新疆、北京等全國多地演了數十場,引起強烈迴響。
最終話劇因涉體制問題,難逃禁演命運,中宣部禁止再「給共產黨抹黑」,中央召開全國劇本創作座談會,沙葉新遭受嚴厲批評。在當時中宣部部長胡耀邦的保護下,沙葉新未有被秋後算帳,且獲准加入中共成為黨員,接任退休的黃佐臨出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其寫在《假如我是真的》之前、可謂姊妹作的《陳毅市長》,後來亦獲批在中南海演出。[4]
評論 北京學者解璽璋
「《假如我是真的》的價值在於,它並不是當時流行的控訴「文革」的作品,而是直指社會陰暗面……站在當下回望歷史,我們發現《假如我是真的》所提出的質問並不過時。30年來,中國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體制改革與思想解放也進入深水區。但有一點仍然沒變,那就是社會對於「特權」的崇拜仍然存在,而且也早已不侷限於話劇裡所批判的上學、參軍、回城、住房這些事。[5]」 作家倪匡:
「劇本通過一個人假冒了高幹子弟,到處招搖,無往不利的過程,不但刻劃出整個統治極權的愚蠢和腐化,而且前瞻性地指出,這個統治集團必然演變為掌握國家財產、權力的極權統治階級,更而且無可避免地不斷腐爛,具有極深刻的社會意義。當時,統治集團如果肯定這劇,有所醒悟,或許事情發展,不致於出現如今那樣滿床錦繡下覆蓋的腐屍已爬滿蛆蟲的情形。可是,當時,統治者對付的方式是禁演。[6]」
參考
1.^ 沙葉新:討論被禁話劇開民主理性之風
2.^ 1979年,沙葉新《假如我是真的》(存檔)
3.^ 香港電影資料館:假如我是真的
4.^ 《假如我是真的》:一齣未曾「公演」已被禁的話劇
5.^ 那一聲質問並未過時
6.^ 《江青和她的丈夫們》
假如我是真的!談甚麼都是假的的中國!
http://blog.yam.com/kiss486/article/20955973
(另參本館:《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大陸造假與打假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臺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臺灣毒奶症瘊群 《毒物魅影》 虛擬性愛)
假如我是真的呢? 林鶴玲(台大新聞研究所副教授)
最近最熱鬧的新聞是一位職校女學生假冒台大研究所學生,以美女照片結交男性網友,「詐騙」感情和金錢的消息。看著相關報導的時候,我腦海裡浮現多年前譚詠麟演的一部諷刺中國大陸特權橫行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譚詠麟演的無名小卒,假冒了高幹子弟的身份到處吃喝詐騙,最後終於被人逮著、拆穿了身份,在圍觀眾人「他是假的!」的議論叫罵聲中,譚詠麟掙扎著大喊:「假如我是真的呢?」
是啊,假如胖妞真的是美女呢?假如職校女生真的是台大研究生呢?那些受害人(以及許多媒體)還會覺得他們「沒面子」嗎?或者甚至他們還會覺得自己是受害人嗎?那些「一萬到六萬元不等」的借款,即使不還,是不是就不算詐財了,反而是對未來美滿遠景追求計畫中的第一筆投資而已呢?那些濃情蜜意的線上聊天是不是還照樣令人痴狂、照樣值得回味呢?看來,只要這女孩當真如她所說的是台大研究所美女的話,故事的發展就會大為不同了。很可能這件新聞就不會被以網路詐騙案來處理;很可能她的網路男友們還會繼續他們熱烈的追求,包括更多金錢的付出在內。
不是這樣的嗎?這不就是所謂「真實世界」裡每天在上演的戲碼嗎?所以真正讓這個高職女生變成騙情詐財者的其實不是她是否真心和這些男子交往,也不是她有沒有利用男人的感情(不管這感情是多麼虛妄)來需索財物;而是她欺騙。她欺騙了什麼呢?她騙人說她很美。至於網路呢?網路只不過是那個能讓她把謊話說久一點(或者是讓男方能幻想更多一點)的地方罷了,網路當然沒有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它告訴我們不要相信網路比「真實世界」更平等、更沒有歧視的說法。只因為對方看不到你的臉蛋身材和階級身份,並不表示對方就不在乎這些。「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一樣虛榮歧視。在這個男性網路情人夢背後,還有相映的另外一類傷心故事:以貌取人的美女文化不知道讓多少在網路上和男性網友用心交往、認真溝通、以為能憑著心靈的契合維繫戀情的女孩因為「見光死」而心碎。這些人卻沒辦法指著對方說:「你騙我的感情;你讓我以為容貌不重要」。
至於那幾個受害男性,以及所有散佈在網路各個角落裡,幻想還沒有破滅、情人仍然美麗的寂寞靈魂們,何必苦苦追問「她∕他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美、條件那麼好」?何妨也想想深夜網路上的無聲對話,曾經安慰過多少的寂寞徬徨與哀傷挫折,曾經牽動過多少歡樂與憧憬?最後,如果怎麼想都還是覺得自己上當了的話,不妨問問自己你在織造自己網路角色的形象時,到底有多麼誠實好了。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43.htm
唬完阿扁裝少東 黃琪越騙越大【聯合報╱記者張宏業 2011.05.22
曾幫陳水扁算過塔羅牌的「老師」黃琪,涉嫌偽造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州兒子魏宏帆的證件,向美國運通銀行申請「黑卡」,又虛設信用卡特約商店,以黑卡盜刷近六百五十萬元;其中一百五十餘萬元,都拿去吃喝玩樂。
檢警前天晚上到黃琪(十九歲、本名黃照岡)位於台北市林森北路的租屋處拘提時,當場查扣九十餘萬元現金。但昨天移送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命令以五萬元交保,黃琪一度拿不出保釋金,後來透過親友幫忙才湊齊五萬元,其中兩萬元都是硬幣。
美國運通銀行去年發行的黑卡,刷卡消費無額度限制,持有者被認為是金字塔最頂端客戶,申請人至少要有三千萬元存款;有會員曾刷了近一千八百萬元,買下藍寶堅尼跑車。
據調查,黃琪涉嫌自行印製頂新少東魏宏帆的名片,以英文名字「威爾森」名義行騙。今年三月,他偽造魏宏帆的證件與美國駕照,向美國運通銀行申請兩張黑卡,同年四月刷卡消費四十二萬餘元。
今年五月,黃琪涉嫌虛設「巴黎杜霖精品企業社」,向聯合信用卡中心申請為特約商店。短短十五天,黃琪再以冒名申辦的黑卡,在這家精品店刷卡超過六百餘萬元,等於「刷卡騙現金」;其中一百五十餘萬元拿去購買精品與吃喝花用。
檢警清查黃琪的消費紀錄,發現他都到微風、新光三越等精品百貨刷卡,單筆消費都在數萬元之譜;他還到晶華酒店訂購高檔肉粽禮盒,價值近三萬五千元。
黃琪另從「巴黎杜霖精品企業社」的信用卡特約商店預設帳戶中,提領兩百五十七萬元,用來還債、繳交信用卡費及投資地下期貨。美國運通接獲資金提領異常通報,確認刷卡人真實身分,才查出黃琪冒名辦卡盜刷,將黑卡停用並報警。
黃琪發現黑卡停用,打電話要銀行專員協助解決,美國運通會同警方到他住處逮人。黃琪昨天離開地檢署時,神情落寞,面對記者詢問不發一語。
百變小騙子黃琪 走上不歸路?【聯合報 2011.05.22
黃琪曾被稱為「騙扁的小騙子」,但他說「所有的人都誤會我」。近三年黃琪不時登上媒體版面,從自稱7-11雜誌特約記者、占卜師,到涉嫌援交冒名應訊、冒名申辦黑卡盜刷,起初是遊走法律邊緣,如今已到違法地步。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立委爆料陳水扁曾邀一名占卜師進入寶徠寓所算塔羅牌,還說算命過程,扁一度流淚。
黃琪一夕爆紅。馬上就有人踢爆說,黃琪只有國中生年紀,是個追星族,二○○七年出現在金鐘獎頒獎典禮,自稱是7-11雜誌特約記者,和記者們擠在星光大道採訪,卻拿不出身分證明。
二○○八年十月廿三日,陳水扁辦公室正式以新聞稿說明整起塔羅牌算命疑雲的原委,強調整起事件是一個意圖詐財的騙局;但也間接證實陳水扁曾到「黃先生」辦公室,接受密宗喇嘛誦經儀式,安排祈福消災法會。
兩天之後,檢警查出黃琪曾在網路聊天室留言「快來包養我」的訊息,被警方逮捕後,他以「吳嘉文」假名應訊,自稱廿三歲;不但騙過警方,連檢察官也信以為真,將他處分緩起訴。
由於黃琪援交冒名應訊,已涉嫌偽造文書罪,檢警立即將他限制出境。當天晚上,警方追蹤到黃琪藏匿在一家汽車旅館,將他逮捕到案;這是他第一次落網,被移送少年法庭裁定責付。
昨天是黃琪第二次落網,只是不知,會不會有第三次…
家庭傷人? 氣球越吹越大 2008/12/14 【聯合晚報╱劉開元】
騙倒前總統陳水扁的黃姓少年,是曇花一現的話題人物。但意外凸顯青少年次文化中普遍急於成名、自我彰顯的迷思。這種類似黃姓少年行徑的孩子被稱為「氣球少年」,長期輔導青少年的社工說,氣球少年愈來愈多了。
氣球少年因成長過程特殊,常遊走在社會的邊緣,習於逃家、逃學,常犯的錯是背信與詐欺。根據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資料統計,這幾年青少年犯罪年成長率一度竟高達631%。95 年少年詐欺與背信的案例為272件,96年的案例則已增為418 件,為95年的1.5倍之多,97年1至9月的相關數據,又較去年同期的詐欺與背信案例再增加117人,增加率為今年度第二高的犯罪類型。
為滿足自我一時的想望,而犯下背信或詐欺案件的青少年急速增加,其嚴重性實不可忽視。長期從事兒童及少年諮商的諮商老師黃政文表示,當我們責備孩子所做的偏差行為前,該先瞭解孩子為何這樣做?而不是責怪他所犯下的行為。應透過找尋問題背後原因的過程,來看看是否有其他正當的行為,可能替代滿足他的慾望。如此思考對策,才有助於改善氣球少年的偏差行為。
青少年如果認定所處環境讓他們覺得太無聊,他們就會想找一些新奇而具有風險的事情來做。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想要掌握自主權,卻不見得有能力承擔風險。類似黃姓少年般,家庭喪失功能的孩子在國內並不算少數,缺少家長的適時引導,如果再加上中輟,會讓問題更顯複雜。
忠義基金會執行長高敏足表示,在育幼院中,有8成3的孩子來自無力照顧的家庭,也有5成9的孩子出自於單親家庭。有些孩子也曾經歷中輟與流浪的生活。育幼院裡的青少年也可能因過去原生家庭的傷害,常會一遇到挫折便容易想放棄或逃避。因為過往在家中,他們可能做錯事情的時候被打,事情做對了也被打。或是即使他已經努力了,家人還是放棄他,傷害深深烙印在心底。就可能編織出不切實際的故事,來強化自己存在的價值。
高敏足表示,像黃姓少年這樣的「氣球少年」,通常都是比較聰明且有想法的孩子,若能在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獲得即時且適當的引導,將有助於孩子的人格得以健全發展。唯有長時間的陪伴與引導,才能建立青少年堅實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認識。「氣球少年」多是由於缺乏父母的陪伴與教導,孩子索性活在自己的建構的世界中,找尋誇大而不切實際的慰藉。 如能有人適時在問題發生的當下,陪著孩子去瞭解事情的對錯,將有助於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另參本館:大小騙子 老番顛與小番顛 臺灣父子反目成仇 行「騙」天下 專家易受騙《都市傳奇》《謠言》 《說謊是必要之惡》 《大說謊家俱樂部》 《大說謊家》《撒謊的信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