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前評《瓶中美人》,聯想到信及書有關之作:
《瓶中信》《最後一封情書》《電子情書》《大鼻子情聖》《情書》《向田邦子的情書》《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觸不到的戀人》《海角七號》《送信到哥本哈根》《二手書之戀》《新娘百分百》及前評《鵝毛筆》後評《華氏451度》。
若論「語言影音魅力、文字影音藝術」,還是《鵝毛筆》最佳,《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原著和電影也佳,《瓶中信》原著則只是部有好故事的小說,故看電影足矣!(詳參【圖博館】:《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時報,1999)
泰瑞莎離過婚,且有個十二歲的兒子,她暫別工作,到海邊度假時撿到一個瓶子,裡頭裝有一封蓋瑞特寫給亡妻的信。因丈夫不忠而對愛情灰心的泰瑞莎,由這封信勾起了許多疑問。
懷著解開謎底的心情與對蓋瑞特的好奇,泰瑞莎展開一段搜尋,最後來到一個充滿陽光的沿海小城,面對出乎意料的感情衝突。在機運的作用之下,交織出一段反射我們內心冀求的故事:尋找永恆的愛情。
在懸疑與激情中,〈瓶中信〉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男人與他記憶中的世界,目睹令人心碎的脆弱與愛情偉大的力量。
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簡介
人類心靈的最佳記錄者。他第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說《筆記本》The Notebook,被全世界的朋友、愛人們視為是不朽愛情的最佳見證,當作禮物彼此互贈。該書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一年以上。但如果我們以為他不可能再深深地感動我們,他現在正向我們證明他仍然辦得到──一個讓我們重新相信命運的故事……真心相愛的人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找到對方……
他同時還與人合著有Wokini : A Lakota Journey to Happiness and Self-Understanding,他與妻子及兩個兒子住在北卡羅萊納。是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作者,同時也被譽為全美最性感的作者。他擅長刻畫人類心靈內心深處的真善美,更提升了愛的定義。他的《瓶中信》、《手劄情緣》並被拍成電影,感動無數渴望愛的心靈等。現與妻小居住於北卡羅那州。
作者相關著作:《羅丹島之戀》、《分手信》、《Three Weeks With My Brother 我們倆--環遊世界的生命之旅》、《我們倆--環遊世界的生命之旅》、《Nights in Rodanthe 羅丹薩的夜晚
《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1999)
導 演: 路易斯曼度基(Luis Mandoki)【秘密】、【當男人愛上女人】
製 片: 丹妮基狄諾葳(Denise Di Novi)
演 員: 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與狼共舞】【誰殺了甘迺迪】
羅蘋萊特(Robin Wright Penn)【阿甘正傳】【戀戀風暴】
保羅紐曼(Paul Newman)【虎豹小霸王】【大智若愚】
親愛的薩琳:
失去妳幾乎讓我發狂,我只能對自己大發脾氣,怪為何不能留住妳。妳離去後,我有如大海中的孤帆,失去方向。妳可能不知道,每當我在茫然大海中航行時,望著指引我的北極星,就宛如看到妳。妳....是我的北極星,凝望著妳,我看到家的方向。我是如此真愛著妳,若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任何人也無法把妳從我手中奪走…。 獻給我的摯愛,G留
泰瑞莎(羅蘋萊特 飾)一日在海邊慢跑時,無意發現了一個埋在白沙中的玻璃瓶,瓶內裝著一封屬名G的信。泰瑞莎反覆看了又看,深深被信中G的熱情及真愛所打動了。她好奇著,是怎麼樣的感情,能讓一個人如此心痛。
泰瑞莎才從一段失敗的婚姻中走出,她把生活重心全放在工作和兒子身上。在別人眼中,她絕對是個成功的單親媽媽。她任職於芝加哥論壇報的專欄作家,這封她撿來的瓶中信,陰錯陽差的被刊登在報紙上,並得到熱烈的迴響。於是她被指派去尋找這個情感炙熱的主人,瞭解他傷痛的理由。她積極細心的搜尋一切蛛絲馬跡,從瓶子、信紙、打字機....等線索,終於讓她尋得了信的出處。她整理行囊,來到了北卡羅萊納州靠海的小鎮,帶著尷尬複雜的心情,不是為了工作成就,而是為自己的感情再冒一次險。
如其所願,泰瑞莎遇見了帆船建造師蓋瑞(凱文科斯納 飾)。蓋瑞英俊多情,和畫家妻子凱薩琳如同一對神仙夫妻,感情甚篤。但自從凱薩琳因病過世後,蓋瑞一直無法走出悲傷陰影,他保留凱薩琳生前的畫筆和畫布,原封不動的在原來的位置,只為每天回味她,複習愛她的感覺。當泰瑞沙闖進蓋瑞的生活,確實讓蓋瑞又有新的感覺,本瑞莎對凱薩琳能得到蓋瑞完整的愛而感動,但卻也遺憾自己無法得到蓋瑞同等的愛而黯然神傷。
蓋瑞的父親導奇(保羅紐曼 飾),一直努力的想將自己的兒子拉出這個悲傷的深淵,眼見這樣一個好女孩就要與他擦身而過,但又不忍心見泰瑞莎對自己兒子的衷情得不到回應。就如他對蓋瑞所說:「要選擇過去或是未來,你好好做個決定,然後為它而活。」
然而,蓋瑞終將泰瑞莎的離去,讓他的心也隨之而去,他準備要對凱薩琳的愛揮別了,但蓋瑞能容易的放棄舊愛,尋求新愛嗎…?!
本片是一個關於失去摯愛與發現真愛的浪漫愛情故事,改編自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同名小說「Message in a Bottle」。本書被「紐約時代雜誌」列入最佳銷售之一,改為電影後由「終極保鑣」凱文科斯納、「阿甘正傳」羅蘋萊特及金獎老牌巨星保羅紐曼共同演出,「當男人愛上女人」的導演路易斯曼度基所執導。
幕後製作
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飾演 蓋瑞特
為了不被定型,凱文科斯納總是平均的選擇演出喜劇、動作及文藝片。他能導、能製作、能演戲的多樣性才華,終於在1991年【與狼共舞】時獲得背定,不但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奧斯卡大獎,更達到個人演藝事業的顛峰。凱文科斯納演過不少膾炙人口的好戲,全球影迷無數。他曾於98年1月來臺訪問,可說是當時好萊塢來臺影星中,最大牌的一位。
科斯納的名作有:【鐵面無私】、【百萬金臂】、【軍官與間諜】、【羅賓漢俠盜王子】、【強盜保鑣】、【水世界】、【誰殺了甘迺迪】、【英雄保鑣】、【千萬風情】等。
羅蘋萊特(Robin Wright Penn)飾演 泰瑞莎
除了在【阿甘正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而獲金球獎名外,羅蘋大概就屬馴服好萊塢壞男孩─西恩潘最讓世人難忘。萊特是好萊塢非常著名的性格女星,曾被哈潑時尚選為十大美女之一,但她寧願捨棄好萊塢大製作,而在獨立製片中遊走,讓許多好萊塢的片商望之興嘆。
萊特的作品有:【公主新娘】、【玩具兵團】、【戀戀風暴】、【72小時魔鬼追殺令】等,和西恩潘、凱文史貝西,和梅格萊恩共同主演的新片【浮世男女】(Hurlyburly)。
保羅紐曼(Paul Newman)飾演 導奇
這位26歲才開始踏入影壇的好萊塢傳奇巨星,從影時間已有40多年,演出過近30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尤其是【虎豹小霸王】中騎單車的經典畫面,至今仍令人回味無窮。
保羅紐曼曾入圍過七次奧斯卡,最後終以【金錢本色】一片奪得影帝寶座。其他知名作品尚有:【聖杯】、【朱門巧婦】、【出埃及記】、【原野鐵漢】、【刺激】、【鐵窗喋血】、【大審判】、【大智若愚】等。
導演 路易斯曼度基(Luis Mandoki)
電影科班出身的路易斯,第一部執導作品【秘密】(The Secret),就勇奪坎城影展的「最佳短片」獎。而曼度基所拍的第一部美國電影,由蘇珊莎蘭登所主演的【情挑六月花】,接下來的作品【佳人也有約】也網羅了唐強生與梅蘭妮葛莉芬,使得他在美國影壇一直維持不錯的聲勢。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是梅格萊恩所主演的賣座強片【當男人愛上女人】。
製片:丹妮基狄諾葳(Denise Di Novi)
好萊塢公認的頂尖女性製作人,製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電腦,例如【新小婦人】、【剪手愛德華】、【蝙蝠俠大顯神威】、【聖誕夜驚魂】、【艾得伍德】等。1993年狄諾葳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 Di Novi Pictures,最近作品是珊卓布拉克、妮可基嫚主演的【超異能快感】。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9/MessageInABottle/MessageInABottle.html
《鵝毛筆》
重看《鵝毛筆》,我的感受還是電影的主題是「書寫即抗暴」。
乖乖!你還真另有洞見。片商和一般人都把它看成是情色電影,事實上也是擅長導演性愛電影的菲力蒲考夫曼之作,1990年已拍過廿世紀性學小說作家亨利米勒的《第三情》,二千年只不過換拍十八世紀另一更惡名昭彰的情色小說家薩德。
外行人看熱鬧啊!一般人多窺探片中的色情鏡頭,或女主角(《鐵達尼號》的凱特溫絲蕾在此演洗衣少女)男主角(《鋼琴師》的傑弗瑞洛許在此演薩德和《神鬼戰士》的傑昆菲尼斯在此演神父)的演技及八卦藝聞。即便藝評也只論及「藝術與宗教禁忌,色慾與壓抑,道德與暴虐,激情與政治迫害等的爭戰」這些顯而易見的含義。
不然要怎樣?如依你「書寫即抗暴」的主題論述,那不是要將《鵝毛筆》拍成楚浮的《華氏四五一度》──科幻版的焚書坑儒了?
我還販賣愛情的《情書》或裸女身體書法藝術的《枕邊書》呢!別被外在形式迷惑了,《鵝毛筆》的煽情及《華氏四五一度》的冷酷之外表下,都隱含著「書寫即抗暴」。
乾脆說「書寫是最強春藥」算了,你看薩德即便被關在精神病院但仍藉著書寫情色小說,搞得院外拿破崙政權不安。院內呢,更慘!薩德透過洗衣少女流出手稿被發現後,鵝毛筆、墨汁和紙都被神父及醫生沒收了,但仍用雞胸骨沾紅葡萄酒寫在床單並外伝,又被發現,囚室被淨空,乾脆自割十指血書在全身衣服上……
那就具有佛教「血經」的神聖性了?
褻瀆!豈可混淆神聖與邪惡?
那你就不知神父的文藝療法了,他在醫生還沒來之前是相信用書寫、音樂、繪畫、表演等來治療精神病患的。
當時有文藝療法嗎?依傅柯的《規訓與懲戒》,大概只有醫生的鐵籠和水牢吧!
有也沒用!
薩德即使被扒光了衣服,還是可透過獄友接力方式,口述給洗衣少女抄寫,她透過讀抄薩德的情色文字,滿足了對神父不被按受的情愛。
只是如此一來反而誘發了胖子病患的姦殺惡性,依著薩德口述、用剪刀在少女身上挖個洞,另一縱火狂則火燒病患牢房,搞得全院群魔亂舞。
還沒完,薩德死前又用屎尿寫滿牢壁,夢中幻覺姦淫少女死屍的神父、腦怒殺了屎尿塗身的薩德,神父又被醫生當成病患關了起來。
諷刺的是,醫生之少妻被薩德情色小說誘惑地去偷整修別墅之監工,醫生後來竟然又靠病患印刷薩德全集來謀利。
那可真是「印刷療法」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153/20060608070919
瓶中信>維基百科
本文講述的是利用洋流的通信形式。關於瓶中信的其他用法,詳見「瓶中信」。
您曾放出或收到瓶中信嗎?瓶中信,是一種通信的形式。將訊息(可以是一封信、一張名片,更可以是古靈精怪的物品)放入密封的容器(通常是一瓶玻璃瓶,塑膠製也有),投入海中、洋中,或收藏在隱蔽的地方(類似時間囊)藉以將訊息傳到未知的對像。
瓶中信的訊息接收者並沒有一個特定對像,訊息亦可能隨著洋流流動直到永遠。瓶中信常被人們聯想為困荒島的遇難者之求救信號。然而,也有許多人認為發布瓶中信是一種樂趣,可以交流遠方的消息和交新的朋友。不過,投擲瓶中信同時,要先考慮承受觸犯亂丟垃圾罪名而帶來的罰款和刑期之風險。
瓶中信也為科學家帶來研究洋流的重要資料。「瓶中信」一詞,成為諺語,意思為不意欲送到特定目的地的信息。
歷史
第一次記錄瓶中信的記載,是公元前310年,古希臘哲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將放有訊息的瓶子擲到海中,用以研究地中海是否由大西洋的海水流入形成。
當克裏斯多福?哥倫布發現新世界之後回程到西班牙途中,遇到一場劇烈風暴。他認為自己很大可能會被海洋吞噬,於是把他的筆記、向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交待的發現報告一起放在一桶密封的酒桶中投擲入海。他的桶中文件大約300年後被發現。
16世紀的英國海軍將瓶中信設入其他用途,他們將敵軍位置用瓶中信的方式送到岸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甚至下禦令,任何人打開「封塞之海中瓶」,必被處以死刑。
1991年8月,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戈巴契夫),當時戈巴契夫亦有向黑海投了一封瓶中信。
類似瓶中信的媒介
旅行者金唱片,漂流在宇宙間的另類瓶中信。氣球郵件是利用氣球傳送信息到沒有明確目的地的方法,類似瓶中信。氣球郵件的好處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放出和接收到氣球郵件的信息。更好之處,是氣球郵件非常容易地被放出,也不必冒上海浪將信息洗走之風險。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也利用類似瓶中信的媒介發射了幾則跨星訊息。他們使用了一碟9英吋乘6英吋的鍍金鋁板,通稱作先驅者鍍金鋁板,第一塊鍍金鋁板隨著先驅者10號於1972年3月2日被發射上太空,而第二塊則隨先驅者11號於1973年4月5日被發射到太空去。
1977年夏天,美國太空總署旅行者號計劃發射了兩艘太空船。太空船每艘都運載12英寸鍍金的銅盤,通稱作旅行者金唱片,記錄包含代表地球上人類文化和生活的聲音及圖像。
現代使用
現代人雖然可以用電話、郵件、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體等等的方法聯繫,交流互動。但瓶中信這種充滿未知、神秘魅力的通迅方法,依然吸引現代人採用,甚至發掘更多用處。瓶中信不單單帶來友情、愛情、異國交流,或會帶來拯救;或會帶來斥責亂丟垃圾之回函;或會帶來更多的謎團。
1941年,兩名鐵匠西奧多?傑克武尼和埃米爾?高德特,把一封瓶中信放入美國羅得島州北金斯敦的匡西特海軍航空站一堵牆內,直到六十年後重見天日,但人們依然不理解兩人之動機。
1963年,一個10歲的英國女孩安妮?瑞維特自法國發出一封內有自已住宅地址的瓶中信,由另一名荷蘭諾德韋克海灘的男孩尼爾斯?埃爾菲斯拾到,後來兩人聯絡,發展友誼,最後成了夫妻。
在日本,非常多學生使用瓶中信方式進行交流。1997年11月13日,位於琉球群島的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真和志小學為慶祝創校一百一十六年,舉辦了瓶中信祝福活動。半年之後,其中一名叫綾乃的女學生之瓶中信,漂流到臺灣臺東縣長濱鄉,由一名老翁劉桂魁拾獲,其後兩人見面,成為忘年之交,劉桂魁並收了綾乃為乾孫女。
此外,日本亦有專門發放瓶中信的組織黑潮物語元氣之子會,該會成立於1998年,專收集來自日本海內外的信件或繪圖,然後在沖繩等地放流。2006年2月1日,農曆新年期間,其中一封該會發放的瓶中信乘住黑潮漂流到臺灣臺東縣成功鎮三仙臺,被中華搜救總隊隊員李訓旺拾獲,李訓旺後來遠赴日本,推動兩地交流。
2005年7月,英國女孩亞麗莎將她的照片及住址塞入一個玻璃瓶,然後將瓶中信從英國蘭開夏海邊丟入大海。47天後,亞麗莎收到來自紐西蘭的男童伯斯回信,表示在他住家附近的一個船塢中發現這個瓶中信。這樣的消息令到科學家嘖嘖稱奇,瓶中信漂流的速度比郵輪慢了不過7天,而且瓶中信要經大西洋,繞過非洲南端再到紐西蘭,或是用比較快的方式,穿過美洲巴拿馬運河,一路衝到紐西蘭。有科學家表示,可能有人從中將瓶中信撿起來,再丟到紐西蘭外海,但為何要這樣做,則是未解之謎。
有時瓶中信也可作另類用法,2005年5月24日,英國利物浦市議會為老人和一些經常患病的人想出了一個對付緊急情況的好辦法。市議會鼓勵人們應該將一些非常重要的個人醫療資訊寫成一封瓶中信保存在冰箱裏,以便在遭遇突發疾病時能夠迅速找到,為挽救生命爭取時間。
瓶中信為大眾帶來樂趣,同時亦帶來拯救。2005年5月,來自厄瓜多和秘魯的86名偷渡客,打算偷渡到瓜地馬拉,然後越過邊境進入墨西哥。但人蛇集團為免被查緝人員發現,將他們遺棄。結果他們在哥斯大黎加600公裏的可可斯島海域發生船難,於是發出瓶中信求救。漂流三日後,瓶中信被哥斯大黎加海洋保育組織人員發現,86名偷渡客因而獲救。
然而,某些人對瓶中信通訊方式沒這樣歡迎。2005年8月,住在紐約長島的美國海岸防衛隊隊長班奈特發出瓶中信,這封瓶中信漂越大西洋,歷經將近4千8百多公裏後到達英國多塞特郡的普利港,被一名住在伯恩茅斯,叫亨利?比格爾斯伍的人撿到。亨利?比格爾斯伍回函訓斥班奈特的行為,並在信中表示:
「 最近我在普利港海邊散步欣賞風景時,發現到你的瓶子。雖然你可能認為這是對洋流速度與路徑十分具有意義的實驗,我卻只想給它另外一個名字:垃圾……你們美國人非得要在某些地方搞破壞才會感到高興,如果你們想亂搞自己的巢穴,那很好,我沒意見……但未來請別再來破壞我們的家園。」
其他
尼古拉斯?史柏斯之小說《瓶中信》,後被改拍成美國電影《瓶中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3%B6%E4%B8%AD%E4%BF%A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