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6 09:20:29| 人氣4,77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瓶中美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瓶中美人》原著小說尤其後半部來看,普拉斯屬沈溺於自毀型的躁鬱症者,但女導演卻媚女性主義之俗,將死責多歸給普夫休斯,其實休斯詩才勝過普,或許這才是普壓力的真正來源(而非外遇),可惜世人多以八卦而非詩才論休普。(另參本館:《自殺的利》《躁鬱之心》《憂鬱心靈地圖》 《躁鬱奇才》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XPl8sPlPzfZE-hIqNPJCc5w9MKXQWj

普拉斯著《瓶中美人》The Bell Jar(先覺,1999。陸譯《鍾形罩》)

透過故事主角艾瑟‧葛林伍德,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絲Sylvia Plath以動人的意象,宛如詩篇的文字,揭露了幾欲令人窒息的成長經驗。
十九歲的艾瑟即將遠離校園,踏入社會;她才華洋溢、功課優秀,又有機會到紐約時尚雜誌擔任實習編輯,年輕的生命正要展現新的色彩。
然而周遭女友放浪行骸,無法與她契合心性,憧憬的愛情也只不過是一場欺騙的遊戲,連創作生涯也因申請寫作班遭拒而頓失重心,虛無感自四面八方襲來,生命只剩下一連串無意義的動作。
艾瑟猶如脆弱的天使,純淨的心靈無法負荷人世的虛偽與不平,所以冷眼看人,更自殘羽翼。她終日晃蕩,生活不知以何為繼…
此書出版後一個月,普拉絲本人,這位曠世才情的女詩人即自殺身亡。
  普拉絲(Sylvia Plath)美國人,生於1932年。少女時代即發表詩作和短篇故事,屢得詩獎,頗受文壇矚目。1963年普拉絲自殺身亡,使她的人生和作品蒙上神祕的色彩,更被莫名地冠上女姓性主義先鋒的光環。終其一生普拉絲飽受抑鬱之苦,此書是她唯一的小說著作,自傳色彩濃厚,後人也多以此為代表作。
普拉絲的死因,常被世人簡化成和其詩人丈夫泰德‧休斯〈Ted Hughes〉之間的情感糾葛。在《瓶中美人》中,普拉絲深入剖析自己精神層面,究竟使她厭世的是兩性關係,還是憂鬱症,或者是詩人的死慾,讀者可自行在文中尋找真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25326

紀大偉【導讀】認識憂郁:閱讀普拉絲與《瓶中美人》

  我在大四的時候,首次聽聞希薇亞.普拉絲(Sylvia Plat)這個名字。那時候,「美國文學史」是大學英文系畢業前最後的必修課,時數苦短。教授拚命趕課,幾乎無暇顧及較近文本──但我們竟然還是讀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位古怪女詩人,作爲大學四年的句點。她是文學課程不容疏漏的人物,自然具有經典地位,她就是普拉絲。
  普拉絲的詩作充溢女兒對父親的愛恨情結;如〈爹地〉(Daddy)中居然寫「爹地,我早就該殺死你的。你在我來得及殺死你之前就死去──」,追思與詛咒合而爲一。不過,我們爲了更有效率地消化文學作品,只好爲她匆匆貼上一張方便歸檔的卷標,將她視爲反抗父權的叛逆女詩人。
  大四那一年,同時也是人心惶惶的時刻。女生們忙著申請學校或打聽工作市場,男生們只能坐以待斃等著畢業入伍,要不然就拚命考各種研究所藉此延長學生時光。在集體焦慮的精神狀態下,我也將報考英文研究所當作唯一的救贖,又不經意看了幾回普拉絲。在准備考試前後,我聽了一些耳語。聽說某朋友勤于尋求心理輔,有人甚至出入醫院的精神科。也在那時首次聽聞憂郁症藥物百憂解(Prpzac),據傳是一種可以改善心情、調整性格的心理藥物。此外,也有幾位朋友像無蒼蠅亂竄,老是嚷著要自殺。對于這些傳言,我大抵一笑置之,以爲大家只要寬心就可以熬過畢業情結。但我們終究不是自己的主宰──我的一位摯友在自殺未遂數次之後,終于成功跳樓身,化爲晚報一角的鉛字。初聞她的死訊,我只覺得荒唐好笑;但是在的告別式現場,看見她埋在花朵裏的粉白臉孔時,我幾乎崩潰,根本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強韌。
  她爲什麽非走不可?我不確知,只能攀附一些流言敘述。其它遭受折磨的諸多朋友們遇上何等困境,我也不甚了然。後來才逐漸了悟,原來我們一直欠缺合宜的語言文字來呈現這些苦難者,所以才無法認識苦難。當苦難者在自我陳述的時候,可能會運用「心情不好,沒有鬥志,不想社交,想要自殺」之類的詞語,但是這些詞語未能換取體諒和協,卻可能引起誤會和嘲笑。一般人誤以爲,只要樂觀、進取、自立自強、立下生活目標,就可以充分解除上述魔咒。如果無法自救,一定是因爲軟弱。苦難者的心理困境也會浮現在身上,例如化爲反複出現的感冒、失眠和頭痛,但這些症狀大抵被人簡化爲現代人的流行病,也不會得到正視。有些苦難者具備不錯的學曆甚或中上的社經地位,因而被人指責爲溫室之花,他們的呼喊被解讀爲無病呻吟。他們被視爲撒嬌的林黛玉。
  後來「憂郁症」這個詞語開始在我們身邊出現。
  憂郁症並不只是心理困擾,更是生理苦痛。終于可以用這個詞語來描述一些朋友,這個詞彙仍舊帶來誤解。就字面上來說,這詞語不像「癌症」「肝炎」「骨折」之類一樣駭人,也因此得不到尊重,反而遭人訕笑。在英文中,depression則讓人想起「經濟蕭條」,旁人未必理解憂郁人士的苦難。大多數人對憂郁症所知其少,卻又經常自以爲是,以(有偏見的)常識來訓斥憂郁症受難者(例如,勸阻他們看心理醫生,不准他們吃安眠藥,強迫他們參加社交生活),反而惡化憂郁的處境。現今仍然很難透過語言文字充分認識「憂郁症」所指稱的人口,雖然我們經常從新聞媒體看見、聽見,又有憂郁症人士自殺身亡的消息──那些外島軍人、家庭主婦、獨居老人、年輕作家、高薪工程師,甚至醫師本身,爭先凋零,彷佛趕赴另一個世界的盛宴。也因爲語言文字未能妥地呈現憂郁,人們在漠視憂郁症人士之余,極多數的憂郁症人士也不知道自己身受憂郁症之苦,因而未曾尋求協助,或者救助之後遭人嘲笑軟弱,只得繼續躲在家裏吃偷偷搜集的安眠藥。
  語言文字究竟是必要之惡──唯有練習述說憂郁症,我們才有機會認識憂郁。《神奇百憂解》(Listening to Prozac; by Peter D. Kramer)、《躁郁之心》(An Unquiet Mind; by Kay R. Jamison;但此書談論「憂郁症」,和「憂郁症」略有不同)、《超越百憂解》(Beyond Prozac; by Michael J. Norden)等書展示了郁的詞典,李安的電影《冰風暴》顯現出憂郁的身影,但我們還需要更綿長的文字生命史。于此,憂郁症守護女神普拉絲的作品絕對不能絕席。普拉絲是美國當代詩壇的代表人物,不過她唯一的長篇小說《瓶中美人》對憂郁症著墨甚,比她繁多的詩篇更具影響力。書名「鍾形瓶」形象,已經成爲憂症的代名詞:《瓶中美人》第十五章寫過,「我坐在同一個玻璃鍾形瓶下面,在我自己的酸苦之氣中慢燉慢熬,自作自受。」
  重新識普拉絲,是在大四生涯多年之後。《瓶中美人》是以大學生活爲題材,而我在閱讀過程中也另眼重見大四當。普拉絲的大學生活曾如此憂郁?當然,小說文本和作者生平之間的關系必定迷離,不宜對號入座,但一般認爲普拉絲的小說(甚到她所有的文字創作)充盈著自傳色彩。閱讀普拉絲,或許也可以同時辨識出你我擦肩而過的幢幢人影。
  普拉絲于一九三二年生于美國麻省,父親是波士頓大學著名的蜜蜂專家;她八歲就會寫詩;獲獎學金進入麻省史密斯學院,這是當時最大的女校;她在暑假前往紐約「Mademoiselle」雜志擔任實習編輯,只有才女才能享有這份榮譽;她得富爾萊特伯獎金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在英國結識後來的丈夫泰德.修斯(Ted Hughes)──修斯就是後來享譽甚隆的英國桂冠詩人;婚後她並參加著名詩人勞勃.羅威爾(Robert Lowell)的寫作課,另一位詩人謝歌絲登(Anne Sexton)是她的同學。
  普拉絲美麗聰明又幸運,是惹人嫉羨的模範生,而她拚命讓自己符合主流價值。但事實恐怕不盡如此。父親在她年幼時過世,成爲她終其一生的傷痛。她在大學期間飽受失眠之苦,在紐約擔任見習生的經驗又讓她心力交瘁。之後,她陷入嚴重憂郁,曾經割腕、服食過量安眠藥,後來輾轉于幾家精神療院之間,並接受多次電擊治療。好強的她卻又回校完成學業,並以卓越成績爭取到赴英獎學金。旅英期間她倍感苦悶,但寄給母親的家書卻佯裝樂觀進取;後來隨丈夫遷居鄉村,心靈煎熬更甚,可是她依舊在家書上說謊,自稱無憂。
  普拉絲的瘋狂太過彰顯,她一開口便無法住嘴,一有錢便浮誇消費,旁人再也不相信她沒病;她的丈夫開始外遇,母親雇人照普拉絲的小孩。這正切合普拉絲心意,她有余暇研究魔法,向不忠的丈夫下咒。在生命最後一年,她獨自帶了兩個小孩蝸居倫敦,身無分文,感冒纏身。生活困頓,她只好熬寫詩賺錢,並且將十年前的大學記憶寫成《瓶中美人》書內人物都采化名,作者也以筆名示人,不過還是詳述了普拉絲從客居紐約到接受電擊治療的過程──那是從天堂重重跌落的一條路。普拉絲在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一日以瓦斯自盡,時年三十歲。她的老同學謝歌絲登也在十年後自盡。
  書外的普拉絲爲何毀滅──以及,書裏的女大學生爲何崩潰──至少可以引出三種解釋空間。一,文本內外的女詩人身爲女性:她們(我不想輕易地將普拉絲和女大學生視爲同一人)的作者可解讀爲針對性別歧視社會的抗議,而她們則被視爲女性主義英雄;二,她們身爲詩人,符合瘋狂詩人的既有形象,任憑文學創作的死欲驅策;三,她們身爲憂郁症受難者,言行光怪陸離,只不過是想要摸索出一條得以幸存的曲折路。誠然,三種身分都是她們身上的元素,化約任何一種身份都無法全然解釋。不過,在此時空,我卻寧願強調她們的第三種身分:憂郁症受難者。現實情境中,早已有太多人的生命被政治的口號召喚(如被拱爲女性主義先驅),或爲了藝術的理由犧牲(如被尊爲藝術鬥士)──憂郁症受難者躲在家裏圖個清靜,難道我們還要以外在世界的喧囂來捉弄人?如何正視憂郁症受難者的苦楚,比送上光環更有誠意。
  憂郁症人士往往極其寂寞。普拉絲在《瓶中美人》裏准確說道:「一起嘔吐過的人最容易結爲知交。」陪自己的朋友受難,才會知道她吐得多辛苦。《瓶中美人》的中譯本雖然姍姍遲來,但我們終究得以陪憂郁症人士嘔吐一回,一種由內往外翻的呼喊。夜半時分,整應城市響遍嘔吐的聲音,不知你是否願意傾聽。
http://www.lalabar.com/news/ReadNews.asp?NewsID=700

《瓶中美人》電影與小說

  電影《Sylvia》則是敘述Sylvia Plath的一生,重點在Sylvia與Ted Haughes的愛情故事,這位女詩人在自殺前留下唯一的一本小說《The Bell Jar》。很可惜的是,我並不認識這位有名的女詩人也不熟悉Ted Haughes,所以對電影的感受不深,但在讀《The Bell Jar》時卻與書中的Esther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社會定位的不清楚、對自己期望的壓力、同儕、複雜的關係。《The Bell Jar》是Sylvia Plath唯一的一本長篇小說,內容是在敘述一位女大學生在憂鬱症摧殘下的生活,在寫完這本小說後,Plath以瓦斯中毒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邊讀著小說,腦海裡還有著電影Sylvia的影像,不自覺的,電影《Girl, Interrupted》的影像也出現在腦海裡,Susanna的borderline personality、Lisa的瘋狂與放棄,這兩本書的內容都與精神疾病有關,不同的是書中的Susanna決定離開療養院,也離開了療養院,而Esther則是沈淪在憂鬱的折磨裡,最後的結局是Esther參加逃不過憂鬱魔爪的朋友的葬禮,然而卻讓人也感受到Esther也將不久於人世。
  在那個年代裡治療精神疾病是利用電擊,在《Girl, Interrupted》書裡也寫了Lisa不斷的接受電擊治療。從電影裡或是書裡,感覺起來這都是令人痛苦的治療方式,那個年代應該還沒有百憂解,但就算有百憂解,也只能治療生理,無法治癒心理。Esther接受了不少次的電擊治療,而作者本人也因為憂鬱症而接受多次電擊治療,於是這本《The Bell Jar》是作者將自己痛苦的心路轉化為文字創作,敘述著生命中的痛苦時刻。
  講到憂鬱症,會想到什麼?似乎是個很迷人的文明疾病,不少文藝青年都與它有點關係,這不是件好事,它就像浮士德裡的魔鬼,必須與靈魂交換,跌入萬丈深淵裡,值得與否我想與個人價值觀有關,但真的,勸心神正常的年輕人或藝術家們,離這疾病遠一點,愈遠愈好。《The Bell Jar》一書裡的文字這麼寫的:
Wherever I sat—on the deck of a ship or at a street caf? in Paris or Bangkok—I would be sitting under the same glass bell jar, stewing in my own sour air.
  大概就像在海中浮沈一樣,可能就要見到海面上的陽光,一不注意又被吸進海溝裡浮不上來,不斷的反覆著,是這樣的感受嗎?我不知道,只是看著書裡的文字,該是木然還是流淚?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電影裡當Sylvia與Ted相戀時,兩人在河中劃著一葉扁舟,女主角以指尖劃過水面;結婚後兩人在海浪裡起伏著,似乎象徵著他們彼此的熱情與對Sylvia人生的衝擊,她在這場婚姻關係裡,除了需要擔心丈夫不斷的露水姻緣外,她為了家庭幾乎?牲了自己的創作事業。當Ted在劇第二次與妻子劃船出海時,我在想那是否導演在暗示他們的婚姻已經出現了問題?Sylvia對著劃船的Ted說著自己憂鬱的人生,最後,兩人裸身相擁於沙發上,昏黃的電燈,暗示著兩人的戀情因為家事的繁鎖導致如死水?電影是愛情故事,然而在小說裡Esther困惑的情緒與經歷被放在電影裡重現。
  有一次在看iminpao裡的問題,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您認同人在憂鬱時創作力會增強嗎?」這個問題後來也被印刷在PPaper裡,而我看了包先生的自傳與他的回答再想想《The Bell Jar》,也許憂鬱症這個東西,就像書裡寫的:「一起嘔吐過的人最容易結為知交。」
http://aopchen.blogspot.com/2006/08/readingthe-bell-jar.html

女詩人的特殊精神曆程

  《鍾形罩》是美國著名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存世的惟一長篇小說。這部在作者離世前三個星期發表的自傳體作品,被研究者們認定是作者特殊精神曆程的自白。事實上,作者借書中主人公埃絲特之口已經明確無誤地告訴讀者,“我的女主人公便是我自己,只是加以一番掩飾而已”。
  稍微了解女詩人短暫人生的讀者都不難從這本書中讀出自傳色彩。普拉斯是美國自白派女詩人中最傑出的代表,迄今爲止還沒有哪個女詩人超越她在詩歌領域取得的成就。不幸的是,當她前往劍橋大學讀書時,遇到了另一位天才詩人休斯,並陷入了熾熱的愛情。普拉斯給母親寫信說:“我已經極端地墜入情網。我遇到了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高大健碩的亞當。他有著神一般雷電的聲音。”然而,越是狂熱的激情卻越是難以持續。那個時候,普拉斯不會想到,天才與女人的關系往往是血腥的,況且休斯不僅是個天才,而且還是個美男子,這更會要了她的命。剛結婚時,他們享受過一段短暫的美好時光,但休斯的花心很快暴露無遺,他天生就不是爲專情某個具體女人而活的。經常寫出魔鬼詩句的女詩人在日常生活中崇尚的卻是別一種形象:“不要飲酒過度;要行爲貞潔,不要賣身求榮;與人交往要友善,更要克制感情;努力豐富自己的內心生活;不要信口開河瞎表態;不要把煩惱告訴他人;要忍受難控制的背後閑話,不要怠慢他人,要盡量避開不良的處世作風;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批評任何人;不要既和加裏約會,又和哈米什約會;當有必要時,要恬淡寡欲,專心寫作。”對自己如此苛刻的才女,怎麽能夠忍受丈夫一次又一次的情感背叛?當患上産後憂郁症的女詩人發現休斯與朋友的妻子阿西亞關系曖昧後,她幾乎失去了理智,不斷發狂、詛咒、懷疑,甚至將休斯的詩稿揉成一團扔進火裏。終于,這對詩壇的金童玉女只得選擇分居。普拉斯獨自養育兩個孩子,身心更爲困頓。令人驚訝的是,這期間女詩人的創作靈感卻異常敏銳,不僅寫下了大量有關沒落、孤寂、死亡的著名詩篇,而且創作發表了平生惟一小說《鍾形罩》。據此改編的電影《瓶中美人》始終被看作是普拉斯的傳記影片。
  小說以19歲的大學二年級全優女生埃絲特的視角,用第一人稱講述她成爲一家全國性時尚雜志征文比賽獲獎者後,應邀來到紐約擔任實習編輯,誰知這卻是噩夢的開始。在一個月的逗留中,埃絲特過著免費的奢侈生活,接觸到上流社會各色男女,但帶給她的卻盡是混亂、氣餒、沮喪、迷茫;而當她發現一心追求自己的巴迪原來卻是個虛僞的花花公子時,她感到生活中已經沒有令自己期待的事情,因此越來越看不出現實的意義,看不清人生的方向,更對未來充滿了疑慮與恐懼。可是,人們卻拒絕認真對待一個女人豐富顫栗的情感,輕率地將她送進一家精神病院,指望通過駭人聽聞的電休克療法治愈她心靈的絕望。盡管埃絲特在本書結尾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試圖重建自信,但讀者從字裏行間卻感覺到,她最終難以走出黑暗,因爲事實上她已經令人恐懼地滑向瘋狂的深淵。
  與普拉斯的詩歌一樣,這部小說的調子從頭至尾悲愴又淒涼,盡管作者卓越的詩才同時也賦予了小說一種難以抗拒的詩意魅力。許多評論家因此把《鍾形罩》視爲寫給女性讀者的《麥田裏的守望者》。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主人公都生活在五十年代的美國,社會的紛繁複雜讓他們眼花繚亂,社會的虛僞醜陋又讓他們深惡痛絕。但是,面對格格不入的環境,霍爾頓能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姿態反抗社會,而埃絲特卻因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而飽受精神危機的折磨。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不妨說,從中折射出了兩位作者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顯然,普拉斯比塞林格更痛苦,更絕望,這從《鍾形罩》這個令人窒息的書名中即可感受得到。鍾形罩是指醫院裏面浸泡死嬰的大玻璃瓶。在普拉斯眼裏,世界就是個不讓人透氣的大瓶子,每一個個性獨立的人則是蜷縮在瓶裏的死嬰。這種絕望感最終導致年僅31歲的普拉斯精神崩潰,以至于在作品發表後不到三個星期,便決絕地抛下一雙兒女,把自己的嘴唇對准了噴射而出的煤氣。被民衆指責爲“殺人犯”的休斯後來娶了阿西亞,沒想到阿西亞最終也選擇了普拉斯的方式結束生命。更慘痛的是,阿西亞同時還帶走了她和休斯的四歲女兒。面對這樣的結局,我無力言說。
http://blog.xmnn.cn/?359/viewspace-3789

《瓶中美人》Sylvia(2004)

導演:克麗絲汀潔芙斯(Christine Jeffs)
編劇:約翰布朗羅(John Brownlow)
演員: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
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傑瑞德哈裏斯(Jared Harris)
波麗絲丹娜(Blythe Danner)
麥可甘保(Michael Gambon) 
   劇情簡介
 希薇亞.普拉絲出生於一九三二年的美國麻省,是美麗與實力兼具的才女;但父親在她仍是小女孩便過世的殘忍事實,使希薇亞因此事自溺於憂鬱,也多次因自殺事件而往返於醫院之間,更因欲治療身心困擾而接受電擊,成為她終其一生難以自拔的傷痛,為她悲劇性的的人生更增添了不安。聰敏的她在就學期間遠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在文學與藝術浸淫的殿堂裡,她結識了愛人丈夫泰德.修斯 Ted Hughes(即享譽文壇的的英國桂冠詩人);兩人旁若無人的愛迅速又熾熱,希薇亞更不顧母親質疑而一心追隨修斯。
 婚後的她為了扮演好妻子的角色犧牲了自己的文采與未來,為了遷就丈夫的文學事業遠離故鄉負笈英國,後來隨丈夫移居鄉村,面對花名在外的丈夫心靈煎熬更甚;在種種壓力之下,希薇亞逐漸顯露她宿命理的悲劇本色,不斷發狂、懷疑、詛咒、發楞、破壞、毀損她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在好友與丈夫通姦的事實曝光之後,她獨自帶了小孩落腳倫敦,身無分文且生活困頓的她,重拾筆桿寫作藉以賺取微薄薪資,並就大學記憶寫成【瓶中美人】一書。原本以為丈夫將回心轉意與她重拾舊愛,但在得知第三者懷了丈夫的孩子之後,希薇亞在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一日以瓦斯自盡,時年三十歲。
  幕後陣容
  導演 克麗絲汀潔芙斯(Christine Jeffs)
 1963出生於紐西蘭的克麗斯汀,大學時主修社會學與地理學,一開始接觸電影時的她從小助理幹起,參與過許多紐西蘭當地的紀錄片以及劇情片的拍攝,這些工作經驗累積了她說故事的能力。在1990年取得澳洲藝術學院的學位後,她持續在廣告界打滾,是業界知名的廣告導演,曾在1999年當選紐西蘭最佳新人廣告導演,也多次在廣告大獎中獲獎,包括AXIS獎、坎城銅獅獎等等。
 在進行廣告事業的同時,她從未忘懷電影夢。首部由克麗斯汀自編自導自剪輯的電影短片【Stroke】,在坎城影展及日舞影展都有不錯的評價。2001她改編了克絲蒂甘的小說拍成了個人首部劇情片【Rain】,贏得日舞影展Director to Watch獎項,並受邀至坎城、多倫多、日舞、愛丁堡、墨爾本等國際知名影展放映。克麗斯汀更曾被媒體譽為『10個最值得一看的導演』之一。
  編劇 約翰布朗羅(John Brownlow)
 出生於英格蘭的約翰,早年於牛津大學攻讀數學學位,但不久之後發現自己根本不想再知道X的幾倍是什麼答案,轉而研究英國文學。畢業之後他玩票性質擔任攝影師,並一度運用對鏡頭的鑽研成為新聞工作者。1990年,約翰搖身一變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紀錄片工作者,因為他為電視臺製作了許多收視率極高的紀錄片作品,內容包羅萬象,甚至還有英國經典古籍坎特伯裏故事集。
 1999年可謂約翰另一波的變身期,他決定當個專職的編劇,為倫敦及洛杉磯等地的電影公司效力。【瓶中美人】便是此番合作下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他手上的片約不計其數,不少劇本也已拍攝完畢;仍有許多製片對他興趣濃厚想跟他合作。實力獲得肯定的約翰,在2003年贏得『10個最值得一看的編劇』之殊榮。
  演員卡司
  女主角 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
 葛妮絲派特蘿全名為:葛妮絲凱特派楚。1973年9月28日出生於加州洛杉磯,但優雅的氣質及出色的英國腔,常被誤認為是英國女星。事實上出身演藝世家的葛妮絲,一家都跟影視脫不了關係:父親為知名電視製作人,母親及弟弟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演員。立志走演員這條路的葛妮絲,毅然決然從紐約的學校回到洛杉磯聖塔芭芭拉,與母親同臺演出舞臺劇【野餐】開始她演員生涯。
 幾經波折的她於1991年在大螢幕上首次亮相,與約翰區伏塔共同演出【吶喊赤子心】。也因此認識導演史蒂芬史匹伯並在【虎克船長】中飾演少女溫蒂一角。1995年與布萊德比特合作的【火線追緝令】使她開始受到關注,許多片約紛至,但即使演過許多強檔電影的葛妮絲,卻一直擺脫不了『布萊德彼特前女友』的陰影,直到1998年以【莎翁情史】一舉拿下包括得螢幕演員工會、奧斯卡、金球獎等最佳女主角大獎,觀眾才開始注意到這個身材纖細卻桃花不斷的女演員。
 感情世界一向為人樂道也的葛妮絲,之前幾場情無定局的魔咒已被酷玩樂團主唱克裏斯馬汀破解,並生下了可愛的小寶寶。【瓶中美人】便是葛妮絲懷孕前的作品,葛妮絲派楚長相與真實的希薇亞十分神似;片中更有多場大膽床戲,可見她為本片下的苦工。
 在拍攝【瓶中美人】期間,她的父親也就是好萊塢知名電視製作人布魯斯派楚,原本為了慶祝葛妮絲的三十歲生日而專程陪女兒到歐洲渡假,不料卻在羅馬病故。強忍痛楚的葛妮絲記取父親教誨指點,更加費盡心力來詮釋Sylvia,並同母親在片廠相互扶持,令人動容。
  男主角 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1968年出生的丹尼爾自幼生長於利物浦,在16歲時移居倫敦。1991年結束了他正統英國戲劇及音樂表演的訓練,之後便專心致志當個熱愛表演的演員。雖然丹尼爾本人對於演藝生涯相當灑脫,始終以『演員』自居,但許多媒體及影評人、還有喜愛他的觀眾,都把丹尼爾克雷格視為英國當代同類型明星中最天賦異秉也最優秀的一位。
 縱橫英國劇場、電影、電視的他,最近更跨足美國好萊塢,在【非法正義】、【古墓奇兵】中有吃重演出;也曾在大師雲集的【十分鐘前,小號響起】裡與觀眾見面。最新2005年作品將與奧斯卡影帝亞卓安布洛迪、【神鬼奇航】女主角綺拉奈特莉同臺競爭;更將參與大導史蒂芬史匹伯2006年薪片【Vengeance】。
  男配角 傑瑞德哈裏斯(Jared Harris)
 身為老牌演員李查哈裏斯之後的傑瑞德哈裏斯,在演藝圈的表現並不比家族其他成員來得遜色。拿下杜克大學的文學及戲劇學位後,他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表現出色,並常常至紐約、紐澤西等地的莎士比亞劇團切磋交流,基本功相當紮實。並優遊自在於舞臺劇與電視劇的範疇之中。傑瑞德哈裏斯並不特別靠父親的庇蔭,早期常常自己積極安排面試,甚至是自己錄下試鏡對白寄給導演;也正因為他積極的企圖心,使傑瑞德贏得在螢幕上扮演傳奇人物安迪沃荷的機會。1961年出生於自英國的傑瑞德,把握賣座電影如【遠離家園 】、【 大地英豪】、【閃靈殺手】等片與觀眾見面的機會;也接拍過王穎導演的【情人盒子】,與鞏俐、傑若米艾朗斯共同飆戲;更曾於才氣怪導吉姆賈木許的電影中亮相。是個多變化的演員。傑瑞德哈裏斯近期最新作品是【惡靈古堡2】。
  女配角 波麗絲丹娜(Blythe Danner)
 1943年出生的波麗絲丹娜,是【瓶中美人】女主角葛妮絲派特蘿戲裡戲外的親生母親。出道已久的她,曾奪得多次音樂劇最高榮譽東尼獎,其中一次為田納西威廉斯的【欲望街車】,她飾演白蘭琪一角。她在音樂劇上的貢獻有目共睹,在美國大城市知名的戲劇工作坊、劇團等都看得到波麗絲的身影。巧合的是,波麗絲以前曾參演過戲劇【A.R. Gurney's Sylvia】,雖是另一個時空背景的角色故事,沒想到數年之後,恰好與此番第一次跟女兒同臺演出的電影名稱【Sylvia】一模一樣。
 波麗絲的電影方面作品雖不及她在舞臺劇及電視劇的表現,但她與勞伯迪尼諾合作的【門當父不對】可是票房好得不得了。在這之前波麗絲選片眼光也是精準非常,如【豔倒群雌】、【陳可辛之情有千千結】、【觸電之旅】、【X檔案】等,都是叫好叫座的強檔影片。波麗絲丹娜閃著光澤的金髮以及穠纖合度的身材,和葛妮絲派特蘿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母女此次合作渾然天成的默契,為此片增添更多可看性。
  男配角 麥可甘保(Michael Gambon)
 麥可甘保出生於1940年10月19日,他的故鄉是曾『出產』許多文學作家的愛爾蘭都柏林。他的影藝生涯發軔於都柏林,當時他是都柏林國家劇團的一員,知名作品為莎士比亞名劇【奧賽羅】、【馬克白】。他孜孜矻矻於文學藝術的領域,時至1995年,他一直是各大表演獎項『最佳演員』頭銜的保持人。
 在舞臺劇之外的表演天空,麥可也毫不畏懼的嘗試,他開始讓影迷注意到他的電影作品,是彼得格林威治的【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之後陸續在【慾望之翼】以及勞勃阿特曼的【謎霧莊園】中皆有精采演出。他最為年輕一輩影迷所知的演出,應該是出任【哈利波特3】霍格華茲魔法學校鄧不利多校長一角。麥可在【瓶中美人】中扶持女主角不遺餘力;有趣的是的,此片雖拍罄,他卻仍與葛妮絲派特蘿 在新片【明日世界 】中再續戲緣。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Sylvia/Sylvia.html

瓶中美人:偷腥磁場

潔癖的女人如何面對偷腥的男人呢?
會出軌偷腥的人,多數不是對枕邊人有「異」見,想另謀出路;就是以為枕邊人很遲鈍,偶而出軌玩玩,不會被人發現。
事實証明,這些都是想當然爾的偏見。多數枕邊人對於愛人的不安於室都有感覺,只是有人睜著隻眼閉隻眼,有的人則是撕破臉,非攤牌不可。
以前,多數人寫情書都是關起門來寫,私密得很,如今,很多人都是利用上班時間玩MSN,趁著別人不注意時就和好友打屁一下,當然,抽空寫寫伊媚兒,更是最常見的情況。大家都以為神通廣大,老闆不會發現,其實,老闆不必緊迫釘人,只要看到員工會對著電腦癡呆發笑,肯定就是員工走私去了。
對心愛的人放電,是戀愛中人的天性,一旦電路相通,唇角就會上揚,眉宇就會泛春光,演技再高明的人其實也無從遮掩的,桃花春色上心頭,個人磁場就會生變,電波四竄,就算是白癡,也能明白發生什麼事了!
你還記得改編自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妮娜」的《浮生一世情》或《春殘夢斷》吧?安娜只不過出外與愛慕她的軍官約會見個面,表面看起來只愛慕權勢,腦滿腸肥的老公卻早已嗅到她的蠢動氣息,守著家門等她回家解釋了。但是,多數的老公比較遲鈍,大衛連的《想見恨晚》中,女主角每星期才搭一次火車到鎮上去見情郎,到最後黯然分手時,啥也沒說,只是靜靜地聽著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看似魯鈍的老公最後靜靜地把老婆從思緒中拉了回來,輕聲地告訴她:「歡迎回來!」這是一語雙關的話,一方面是回到現實,一方面是回到家的軌道來。
感性的女人其實比男人最能明白枕邊人的情思難安,如果你的老婆是「詩人」,拜託你就規矩一點,試都不要試,一旦你對別的女人放了電,相信我,第一個攔截到你的電波的人,絕對是你的詩人老婆。
《瓶中美人(Sylvia)》對很多人很言是美麗女詩人雪維亞.普拉絲(Sylvia Plath)的文學與愛情歷程;對我而言,卻寧願把該片解釋成一位敏感女人的自我煎熬史。
電影中,葛妮絲派特蘿飾演的普拉絲以熱情和敏感著稱,中外的詩人誰不是如此?問題是他的先生也是詩人,經常也會遇上愛慕崇敬的詩迷和書迷,加上先生的嗓音最富磁性,更有如一具超級大磁鐵,隨時會吸聚外界的能量,做為「萬人迷」的老婆那種心理壓力是真大的,老公能夠以詩聞名,能夠到處有詩迷,當然是文人世界的資產,但是仰慕與誘惑就像全壘打與高飛球一樣,都是鄰居,有點風吹,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她只能豎起汗毛,隨時扮演如臨大敵的家貓,準備去撕裂入侵的敵手……可是,這樣的人生有意思嗎?隨時都要防範枕邊人出軌的世界,不是讓一向對愛情世界堅持潔癖的妳嘔到吐血嗎?這般殘缺的愛情,還值得妳留戀嗎?
《瓶中美人》的攤牌戲是全片的高潮,普拉絲夫婦邀請了租下老家的一對夫婦來家中吃飯,明明來者是客,她卻直覺地嗅出了桌面上暗潮洶湧的情欲流動,於是她直接挑明了說她不開心,不高興,讓老公與情婦尷尬莫名,卻忘了現場還有個男的,人家老婆都指責他的老婆在偷人了,他還能裝做不知情,繼續戴綠帽子?還是要出面捍衛老婆,抗議主人的抹黑?這樣的情節,既有道德的曖昧,更有面子問題,一場晚宴上的兩對男女,人人難堪,吃了一頓最難下嚥的晚餐,也留給觀眾無盡的感歎。
後來呢?後來証明普拉絲不是鬼迷心竅,也不是杯弓蛇影,她的預感都是真的,那是詩人的天賦,那也是女人的直覺,因為她的老公急著外出「洽公」時,行色匆匆,連走經嬉戲的女兒時都不知道要話別擁抱,那種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思的言行動作,再傻的女人也能清楚閱讀的。所以她斷然割愛,不願再忍受出軌的男人在她的被褥間來去,她的潔癖帶給她的是無盡的痛苦,但是裝做看不見,裝做不知道,她會更痛苦。
《瓶中美人》講的是一份完全的愛,一份痛楚的愛。我看到的是既使凡夫俗子也會玉石俱焚的痛,更何況是神經被我們更細緻的詩人。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4/12/post-662.html

《瓶中美人》詩美?屍美?失美!

《瓶中美人》是女詩人席薇亞普萊絲〔Sylvia Plath〕的傳記(奇怪,才開始挖兩部丹尼爾克萊格的電影,兩部他都演傳記男/女主角的情人 XD),由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演出,先跟葛妮絲派特洛迷說聲抱歉,火行者對她的演技一直不是很滿意,尤其是拿到了個非常名不符其實的小金人之後。
文人的傳記通常都有自我毀滅的傾向(讓我想到《殺手不眨眼》〔Whole 9 Yards〕中提到統計數字顯示牙醫自殺的比例相對較高的笑話),以《時時刻刻》〔The Hours〕為代表。《瓶中美人》也不例外,從片頭就帶起了死亡的美麗。《瓶中美人》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是《時時刻刻》的降級版,主題不相同,悶是一樣悶,看不下《時時刻刻》的人大概也沒辦法看《瓶中美人》,喜歡《時時刻刻》也不見得會愛屋及烏,及到《瓶中美人》,因為它們並沒有「屋-烏」的關係存在。。。(眾人怒:「就沒關係了那你到底幹嘛把兩片扯在一起?!」火行者:「它們雖是屋不及烏,至少有風馬牛不相及的關係存在」眾人:「……」)
《瓶中美人》的焦點在兩個詩人的戀情,因此不愛看傳記的我,還是想試試看能否把它當作一部浪漫愛情電影來看,答案是…「是可以啦,可是也還是不好看耶」。它最大的問題是步調太慢且風格太沈,非常致命的組合,看到葛妮絲派特洛吃安眠藥,看得我也快要安眠了。
有些催眠片,為了獎勵撐過前大半段的人,會在後面來點精采的好料,《瓶中美人》沒有,它很貼心地讓睡著的人可以很安穩地睡完全程,還不用感到愧疚。
其實剛開始我還蠻期待它會有一番作為的,葛妮絲派特洛與丹尼爾克萊格相遇,兩個都是頂尖的英詩寫手,不時還可以即興作詩較量一下,看起來就是天生一對的 soulmate,因為雙方站在同一水平上,更容易了解彼此,且在彼此都有興趣的領域上交流才華。
但電影漸漸就緩了下來,剩下的時間,就是兩人結婚後,搬到不同的地方,婚姻出現問題,猜忌與不信任介入破壞了完美,葛妮絲派特洛過度保護,想把丹尼爾克萊格占為己有,丹尼爾克萊格和其他的女孩子多講點話配上一個微笑,她就疑神疑鬼鬧脾氣,這樣的特質我想並不會很得觀眾緣。
她自己讓自己過得很痛苦,也因此逼出了她泉湧的文思,寫出了留芳百世的好詩。看到最後我都沒有辦法寄與一絲一毫的同情,不是說我贊同男人在外偷情,但當已經失去了兩人結合時的那份靈犀一點通,又無法一同努力透過溝通來磨合,沒有「信任」存在,這婚姻值得存在的美好理由也都跟著消失了。(個人題外話,沒興趣請直接跳下一段。這部片子是從女方的角度來看這段情,我不是很欣賞她的愛情經營法則。說句話不怕得罪一些女性朋友,我其實不喜歡一些女生撒嬌鬧彆扭,為的是要男生哄要男生與取與求,總是在看對方能給你什麼,而不看自己付出了什麼。我個人的愛情觀很簡單,雖然大部份來說是男生追女生,男生照顧女生,但如果決定在一起了,兩個人彼此關心互相照顧,這樣不是很好嗎?當去愛一個人的方式變成「一定要得到他的愛」時,是變質,也是變相了。有人說我太天真,或許吧,但基於這樣的想法,電影中的女主角很不費力地失去了我的認同)
我看不出來導演克莉絲汀傑佛斯〔Christine Jeffs〕透過這部電影想傳達的是什麼。剛開始的詩美,在中間早就被太過無聊的氣氛壞了口味,想用死亡來作了結的屍美,淡到足以讓你冷眼旁觀,最後,整部電影只是失美,失去了所有該有的美。
丹尼爾克萊格真的很不錯,他要迷人還是很行。葛妮絲派特洛迷,可以在《瓶中美人》中看到她的上身全裸鏡頭,也算有收獲。(丹尼爾克萊格迷要看丹尼爾克萊格下身全裸,請見《情迷畫色》〔Love Is the Devil〕)想來想去,除了男女主角的粉絲之外,我並不想把這部片子推薦給任何人。
或許有例外,非男女主角的影迷,但符合下列所有條件者,不妨挑戰看看:
● 只要看到影評寫「用非常樸實無華生活化的手法」這句話,就會興奮
● 性子一點也不急
● 昨晚有睡飽
● 對英文詩不排斥還勉強可以去欣賞
● 不喜歡商業電影
http://blog.nownews.com/firewalker/textview.php?file=42616

女歌手林曉培自曝憂鬱歲月 很像瓶中美人

【大紀元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薛蕾報導)知名搖滾女星林曉培與已過世逾今四十年的美國女詩人希薇亞普拉絲之間有什麼共通點?本身就是希薇亞迷的林曉培看了幾遍《瓶中美人》(Sylvia),原因是她也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走過憂鬱的慘澹經驗,今天林曉培特地卸下心防侃侃而談,不但自承跟片中女主角心境一樣,早在年幼約莫八九歲時已有自殺念頭,原本偷偷藏好的遺書還被舅媽發現;感情路也似女主角希薇亞普拉絲一般,被歷屆男友背叛不下數次,更甚者還曾在男友的床底下發現bra一件,當場讓林曉培情緒崩潰,哭了整整兩天,還因此睡眠不足一度失聲取消不少節目通告。
雖經歷過這麼多感情風波,林曉培仍舊越挫越勇,但也開玩笑如果真如《瓶中美人》劇情,女主角希維亞普拉絲得知第三者懷了男主角泰德休斯的兒子:『我會用很八點檔連續劇的方式來處理,比如說殺了他再自殺!』為了避免這段話引人側目,林曉培趕緊下了但書:『無論如何都不能像《瓶中美人》的希薇亞普拉絲那樣,用充滿目的的死亡來了結餘生,也許死亡很美,但絕對不是人生唯一出路!像我一樣還能坐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喝咖啡,就是生命的美好!』
因為家庭失和,林曉培打從有記憶起便跟著媽媽四處飄蕩,這段心裡上的衝擊即使到她後來安頓之後仍是心裡陰影,『對我而言,心底始終懷疑旁人所謂「家庭的溫暖」,反而從姊妹淘或者是情感慰藉上才讓她感受紮實。』也因為一直追尋在不安定中的安定,力亟把自我的穩固建立在他人所施予的愛意而頻頻受傷,所以林曉培在看了兩次《瓶中美人》,甚至找出原著小說及後人研究希薇亞普拉絲的作品後心有戚戚焉,大力推薦這部電影。
即將於26日在臺灣上映的《瓶中美人》本週三將再邀請藝人蕭薔擔任首映嘉賓,在總統戲院與心靈專家傅佩榮教授,以及生命線協會上百位輔導員、義工,一起關懷拯救憂鬱患者,帶給社會關懷溫暖的力量,以減少社會一再發生自殺事件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22/n725421.htm

泰德休斯  

  1930年8月17日,泰德?休斯出生在北英格蘭西約克郡的米索姆洛伊德,曾在劍橋潘布魯克學院攻讀英語,後轉學考古和人類學,于1954年畢業。1956年2月,他在一家文學刊物的創刊慶祝晚會上遇到西爾維亞?普拉斯。普拉斯自1955年以優異的成績從馬薩諸塞州阿默斯特的史密斯學院畢業並獲得一項詩歌獎以後,便在一筆獎學金的資助下到英國留學,那時正在劍橋努恩哈姆學院進修英語。
  他們倆全都記得那次晚會上的一吻。西爾維亞當著泰德帶來的女友給了他的一吻,令他的面頰留下了齒痕、流出了鮮血;泰德說:“你是存心要以你的活潑爽朗/給我致勝的一擊。我記不清/那天夜晚其余的一切。/除了我帶著女友悄悄離去。/除了門道裏她憤怒的嘶嘶聲,/對于你的藍色頭巾會在我的/衣服口袋我目瞪口呆的訊問,/和環形圓丘般腫脹的齒痕/將像烙印烙在臉上經月難消。/烙著那底下的我直到永恒。”
  過了4個月,他們便結爲夫婦了,這是一對天才詩人的結合。
  1957年,他的第一部詩集《雨中鷹》問世,並因此獲得了那一年的紐約“首次出版獎”,該獎由于是由英美兩國著名大詩人斯彭德、奧登和瑪麗安妮?穆爾評定的,因而很有分量也特別引人矚目。1960年,休斯的第二部詩集《牧神祭》出版,又獲得了那一年的文學大獎“毛姆獎”。
  普拉斯則在同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詩集《巨人》,翌年,她便寫完了1963年才以“維多利亞?盧卡斯”的化名發表的自傳體小說《鍾形玻璃罩》。
  兩名天才詩人共同生活時期的文學成就,無疑都會得益于彼此的切磋琢磨、激勵與啓示,但是,兩名個性強烈的天才詩人共同生活,也自然可能會有人們可以理解和難以理解的困難。1962年10月,已經另有新歡的休斯,留下他們剛滿兩歲的女兒和不滿周歲的兒子,離開了顯然是亟待關懷和幫助的普拉斯。
  只過了3個多月,1963年2月11日,就在收錄了她的不少名篇、給她帶來更高聲譽的第二部詩集《愛麗兒》出版之前不久,說過“死是一門藝術”、並在20歲那一年便曾自殺過一次的普拉斯,把她年輕的頭顱放在墊了一層棉布的煤氣爐上,結束了她只在人間逗留了30年的生命。
  從此,泰德?休斯便成了喜愛和崇拜普拉斯的廣大讀者和衆多女權運動分子抨擊和辱罵的靶子。雖然也有人認爲他是個有耐心的丈夫,對難以忍受的妻子一忍再忍以至忍無可忍,但持這種看法的人爲數不多,特別是在1969年那一年,他後來與之同居的那位“新歡”阿西亞?維維爾也以自殺結束了她自己的——乃至他們所生的一個小女兒的——生命以後,“薄幸”、“負心”、“背信棄義的凶手”之類的咒罵,就像身後影子一樣追隨著他。
  休斯到澳大利亞去作詩歌朗誦旅行,在機場上迎接他的是高舉標語牌指控他殺害了普拉斯的抗議人群;而由“HUGHES”這幾個字母拼成的姓氏,則一而再地從普拉斯墓碑上她的名字後面被鑿掉。
  休斯對于各方的責難一概不置一辭,默默整理和出版了普拉斯所有各種能夠出版的遺稿。但是,銷毀普拉斯最後一本日記的行爲,無論如何解釋也無助于修複他已經嚴重受損的聲譽。
  直到1998年1月,泰德?休斯的《生日信劄》出版,立刻成了倫敦各報頭版的要聞和幾乎是完全一致好評的暢銷書。這是他30多年來陸續寫成的88首詩體回憶錄的結集,他在這些詩篇中以平實以至直白的語言娓娓敘述他對普拉斯深沈的愛,以驚人的直率和精確的細節寫他們相識、相愛,甚至第一次做愛:“你苗條、柔嫩、滑膩,像條魚。/你是新大陸。我的新大陸。/你就是亞美利加了,我驚訝。/美啊,美麗的亞美利加。”
  詩人兼評論家安德魯?莫辛給他一篇後來被廣泛援引的書評用了這樣一個標題:《晴空驚雷:此書將永生》,認爲這是“一個癡心不改、悲痛已極、深情苦戀者的著作。他是本世紀最重要的詩人之一,這是他最偉大的作品,像勃朗寧爲(妻子)伊麗莎白?巴蕾特寫的那些詩一樣纏綿悱惻,像哈代的(悼亡之作)《詩集:1912—1913》一樣酸楚動人”。莫辛說,面對這樣一部作品,“認爲緘默是他鐵石心腸的證明的任何人,都會立即意識到他們自己是多麽冷酷”。
  莫辛斷言,《生日信劄》即使不是因爲具有傳記性價值,也會因爲是駕馭語言和營造意象的傑作而流傳久遠。這部詩集不僅把他的文學聲譽推上了頂峰,也在一定程度上驅散了由于普拉斯之死而籠罩在他身上的陰影。
  評論家菲利普?霍華德在悼念文章中介紹了“桂冠詩人”産生的程序之後指出:“桂冠詩人的職位,便以這種方式被授予少數具有恒久價值的詩人和許多由于一時的風尚和政治上的可接受性而膺選的二流庸才。已經可以判斷,休斯屬于前一類。”
  這位傑出的詩人同時還是成功的舞臺劇、歌劇腳本、兒童讀物作家和出色的詩歌翻譯家:《現代詩歌翻譯》是他創辦的刊物,1997年出版的《奧維德的故事》(奧維德:《變形記》)也像《生日信劄》一樣,一出版就成了暢銷書,爲他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當然,肯定會在文學史上流傳久遠的還應該包括他和普拉斯之間悲劇性的婚姻故事,一段哀豔絕倫的“激情和詩的羅曼史”。
  英國當代著名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在經曆了癌症18個月的痛苦折磨之後,于1998年10月28日離開了他生活過68年的擾攘人世。在他自己的國家,他是二戰以後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是領取宮廷俸祿並有正式桂冠頭銜的詩人;但是在國外,至少是在中國文化圈內,人們注意到他多半都是從知道了他和美國自白派女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之間的關系開始的。
  喜歡這位英國詩人的人知道,泰德?休斯之所以稱作泰德?休斯,完全是因爲普拉斯在寄發他的一份詩稿時靈機一動,簽署了這樣一個名字(他原來的名字是愛德華?詹姆士?休斯),于是休斯作古之後,回顧他的爲人和成就,也就不能不同時回想起普拉斯苦命的一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9849.htm

瓶中美人走出感情迷宮【聯合報2008/11/02李維國/報導】
 
他們是名垂文學史的詩人夫妻,但後人傳得沸沸揚揚的,卻不是白朗寧夫婦般浪漫纏綿的恩愛佳話。一開始,她活在他才華與聲名的陰影中;最後,他始終桎梏在她自殺的夢魘中,直到死還不得休止。
2003年,紐西蘭新銳女導演Christine Jeffs將這段傳奇婚姻拍成電影《瓶中美人》(Sylvia),讓世人重新端詳美國女詩人普拉絲(Sylvia Plath)與英國桂冠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糾纏如死結的愛恨情仇。
在英國文壇地位崇隆的泰德‧休斯,自1998年謝世後,英美書市幾乎每年冒出紀念他的書。今年是他逝世十周年,遺孀Carol Hughes日前將他的所有手稿信件遺物以五十萬英磅賣給大英圖書館,再度成為媒體聚焦的話題新聞。其實去年英國出版社就搶先彙編推出《泰德‧休斯書信》(The Letters of Ted Hughes),七百四十頁網羅三百封信,約為總數三分之一。
休斯形容寫信是「與世界對話的絕佳訓練」,他的精力過人、心思縝密,紙上歷歷可見。他在信中是詩人、是丈夫,也是父親,談成長、談生活、談寫作,釣魚、莎士比亞、養貂、英國王室、占星學、宗教各式主題,條理清晰各有見地。但最讓讀者關注的,還是他與普拉絲的婚姻與自殺話題。
普拉絲1932年生於美國波士頓,八歲父親去世是她一生的痛,她自此「不和上帝講話」,要母親發誓絕不改嫁。脆弱敏感的普拉絲飽受重度憂鬱症之苦,幾度自殺(她日後就以自殺經驗與婚姻困境寫成小說代表作《瓶中美人》The Bell Jar)。1956年普拉絲到英國劍橋求學,邂逅英挺又才華橫溢的休斯,兩人閃電結婚。
婚後客居異鄉,育兒與家事佔據了她的寫作時間,休斯的外遇更是她的致命傷。她在英國窮困與病交迫,母親要她回美國,普拉絲拒絕得斷然:「要是我現在逃走,那我一輩子就只能不斷聽到關於泰德的談論,他多有才華,他多成功。」1963年,普拉絲開煤氣自殺,留下一對稚齡子女。
  高傲的敵視和恨意,愈愛你傷你愈深
普拉絲激烈的棄世手段讓休斯飽受非議,他從不辯解。直到1998年他死前幾個月,終於藉詩集《生日書簡》(Birthday Letters)以虛擬筆法與亡妻對話;因詩相愛,終究在詩裡和解。事實上,在信中休斯的發言更坦率動人,他說起妻子離世的痛苦,「我永遠不會由這撞擊中平復」,直言兩人的齟齬讓他無視妻子對他的需求。
「我們的婚姻不同常人,兩個心理極端異常的人結合,最終會沈淪到我們不論做什麼都像是瘋狂。我想改善這段婚姻關係的努力,自始至終都是瘋狂。」休斯提到與普拉絲的爭執:「她堅持離婚,高傲的敵視和恨意以及傷人的舉動,只是想表達若我不回她身邊,她就活不下去。我很清楚,她是那種愈愛你傷你愈深的人。」
多年來面對女性主義者強大的攻擊火力,休斯的信中看得出他一貫立場堅定。他在乎的是:「我的妻子有時因他人閒話,說我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深受打擊。」他對活著的人,不只他自己,還有小孩和普拉絲母親受的傷害氣憤難平。種種議論都令他厭煩,即使是為他辯護的,「連街上的狗,都對我有我自己所沒有的看法。」
  所有藝術都是傷痕累累的人做的嘗試
談起詩,休斯意味深長說:「所有藝術都是傷痕累累的人做的嘗試;藝術都是麻醉劑,一種療傷的過程。」說到詩的功用,「詩不過是表達我們尋找定位、嘗試療傷、化解苦惱這一複雜過程的工具」。休斯認為,自我吹捧是詩的敵人,他寫下:「詩必須和自我無涉。我一生的寫作,不是在尋找特定風格,而是尋找因應各種危機的風格。」重要的不是尋覓某種「聲音」、地位或事業,而是要找到生存的工具,透過文字和別人溝通。
許多信中休斯再三提到對文化式微的不安。他形容一戰後的英國「全國受重創,我早年有如活在倖存者的精神病院中」。他相信有些東西能復原,「心理有病的」只要和「他們的本質接觸」,總能痊癒。在他眼中,人性的本質在十七世紀受清教徒重擊及壓抑,兩次世界大戰繼而摧毀殆盡,他的詩就是探討那些所剩無幾的人性本質。
寫起信來坦陳無諱,對感興趣的事物充滿自信,誠摯熱切。休斯逝後多年出版的書信集,走出了歲月褒貶的迷宮,像他對莎士比亞的讚辭:「他對虛假有近乎病態的厭惡,對自己徹底真實。」
http://blog.roodo.com/ymsts/archives/7485783.html

艾歷克斯賓恩著《雅緻的精神病院》The Gracefully Insane(臺北:麥田,2003)

「一所療養院的傳記:閱讀The Gracefully Insane」
  「不同階級很明顯地需要不同風格的住宿設施。州政府應當慷慨且充分地為貧困的瘋人病患提供任何必要的治療措施,但是以簡單與相當經濟的方式。在支出增加的情況下,其他較優渥的階級則需要便利性和舒適性等比例的增加…。這個眾人皆知的規則通行於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其他安排,如旅館、礦泉浴場、私人住宅,以及許多個人消費之上 」(John Butler, Hartford Retreat, 6th Annual Report, 1867, p.33.)
  十九世紀初成立於的McLean療養院,與美國東北部其他幾所由地方有力人士所集資興建的「法人療養院」(corporate asylum)一樣,深受當時歐洲精神醫學思潮的影響。法國醫師Pinel與英國教友派Tuke家族等人所宣揚的「道德治療」(moral treatment),是此類機構成立的核心概念。Samuel Tuke所著的《仁濟所略誌》(Description of the Retreat)描述了York Retreat的管理方針與措施,而大西洋對岸這些機構的主事者莫不奉為圭臬 。他們拋棄傳統以醫藥為主的療法,主張以理性與人道等心理學的方式來影響,或更正確地說,「管理」(manage)瘋狂者的行為與思想。之前被以野獸的方式對待的瘋狂者,如今被視為思想有誤謬的「人」,有待理性的矯正,以回復之前停用的官能。此後的精神醫學史便反覆地稱頌這段歷史,視Pinel為現代精神醫學之父,而帶有濃厚人道與啟蒙精神的「道德治療」則成為精神醫學專業化的重要契機。
  對道德治療與療養院興起間的這段關連,也有不同的詮釋。學者Robert Castel指出,十九世紀精神醫學實作事實上超前了精神醫學理論。而「道德治療」這一整套社會控制的系統,其實填補了理論與實作之間的差距。當時精神醫學知識無法確定精神疾病的本質與病因,所以醫生們擺盪在心理治療與生理治療之間。在這個充滿「理論不確定性」的情況之下,他們無法確定醫學原則,被迫運用當時既有的一些社會技術來達到醫療的效果。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心理與生理的病因論,所以當時所存在的並不是一套關於疾病的精確醫學理論,而是一種對「健康」的社會觀感。對瘋狂的理解乃是根據在一種「社會現象學」或「道德症狀學」之上。「病態」所代表的是完全負面。而所相對的「正常」,指的是舉止得當,情感與智識之間的平衡,能夠適當地扮演社會角色。道德治療的重要性便在於整合了醫學與道德。精神醫學同時也是道德醫學,其目的在捍衛與重建公共衛生 。在這裡,我們看到精神醫學論述與實作的道德、哲學,與政治意涵。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這股治療的熱忱,到十九世紀中葉左右也逐漸消逝,療養院漸漸轉變成被動地收容被社會所排斥者的場所。然而,對於治療成效的悲觀,也只是某段歷史的風潮。除了反覆強調McLean最初的創院精神之外,作者Alex Beam也記載了爾後治療方式與精神醫學理論的改變,稱歷史悠久的McLean為一所「療法的博物館」。對一般讀者而言,其中若幹治療方式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如電休克治療、額葉切除術、胰島素昏迷療法,以及將病患體溫降至瀕死狀態的低溫療法等。在強制性的醫療介入之外,Alex Beam也記錄了其他治療方式,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幾位曾經被佛洛伊德分析過的病患也成為書中的主角。然而,他們長期待於McLean的事實,見證了精神分析在治療精神病上實有力有未逮之處。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到院中的病患,如巨賈之子Stanley McCormack等人,時常周遊在不同療法與不同學派的醫生之間,成為各種醫學理論的實驗對象 。大部分病患的命運頗為類似:在歷經全套的醫療照顧與單調的院內生活外,最後凋零在這半封閉的機構之中。有時,瘋狂與死亡的陰影也會跨越醫病間的疆界。
  雖然美國法人療養院與州立醫院兩者最初在形式上差別不大 ,但是就某些方面而言,McLean實際上的管理方式與規模較大的公立療養院之間仍有所不同。包括傅科(Michel Foucault)在內的學者,以及反精神醫學運動人士所普遍攻擊的現象,例如精神療養院等「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s”)中的院民規訓與監管等等,在McLean裡雖然存在,但並不十分明顯。自成立以來,McLean便有系統地驅逐貧窮的病患。McLean經營所需經費逐漸完全由波士頓當地仕紳望族所提供,不再受政府補助。Worcester 州立療養院於1833年開始啟用之後,McLean的貴族氣息更加鮮明。作者Alex Beam時常將McLean比喻為「豪華遊輪」:設備相當舒適,以迎合高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如同紐約的Bellevue療養院,McLean療養院逐漸變成知識圈、文化圈、上流社會人士的交集之處。McLean所充分反映的是當時上流社會的文化與道德價值。我們甚至可以說,McLean雖然具有明顯社會區隔的功能(將逸離常規者隔離於社交與家庭生活之外),但是它基本上還是上流社會與文化的延伸與複製,而比較不像Pinel所主持的Salpêtrière或Bicêtre這些主要收容中低階層病患的大型公立療養院。後面這類機構的特質,在於強調醫療威權的建立,以及布爾喬亞主流道德規範的內化。
  我們曾經提過,McLean較類似於Tuke家族所主持的York Retreat。而York Retreat的特點在於它是個完全由教友派信徒(Quakers)所經營、出資,並且照顧自己教友的場所,因為他們不希望與其他人生活在一起。York Retreat這個機構讓他們相信,即便外界帶來瘋狂,但是教派家庭式的環境,這個內在的收容所能夠照料迷途的羔羊。療養院能夠「讓那些失落在公民與宗教社會中的人回復過來」。醫學史家Roy Porter曾表示,York Retreat可被視為是一個邊緣的宗教團體回應現代世界的方式 。在面對一個越來越世俗化,劇烈變化得令人眼花撩亂的現代社會時,一種宗教,或者說屬靈層次上的反應。根據類似的邏輯,我們或許也可以說,在「社會控制」之外,原本以慈善而非營利為宗旨的McLean,也為上層階級在日益紛擾的現代社會中預留了一個熟悉的避難之地。而在經歷過二十世紀中葉以降「去機構化」風潮,經費不足,治療醫藥化,與醫療保險等制度改變所引發的變動之後,McLean似乎還有勉強想回到之前貴族作風的企圖。不過如今為時已晚。Alex Beam表示:「十九世紀的理想,是將患病的男女遷離擁擠喧囂來幫助他們。這一切勢將消失殆盡」 。
  由於院內病歷檔案對外封鎖,本書的資料來源絕大部分來自病患,護士,與醫生等工作人員的口述歷史,以及其他側面的研究。本書因此不僅是一所醫療機構的傳記,也是一部與McLean相關的人士片斷的傳記。作者著重以一手的訪談記錄來描述院內生活,而不在於療養院的經營與管理的作法,也使得這本書與一般醫療機構的歷史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十九世紀,以致於一部份的二十世紀,波士頓可稱得上是美國的知識首都。而McLean構成了整個波士頓重要的文化背景。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本書不僅紀錄了近兩百年來精神醫學的發展,也記載這段期間美國主流的社會文化,並且勾勒出整個社會對瘋狂不同的觀感與對待方式。待過McLean的聞人,包括詩人Robert Lowell(1947年,1974年兩度普利茲獎得主),Anne Sexton(1967年因作品Life or Death獲頒普利茲獎),Sylvia Plath(The Bell Jar《瓶中美人》作者,英國桂冠詩人Ted Hughes之妻)。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John Nash(電影The Beautiful Mind「美麗境界」的主角),靈魂爵士樂大師Ray Charles也在院內住過一段日子。據傳,二十世紀初著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小說家Henry James的哥哥,William James也曾於McLean接受治療過。這些名人雅士為McLean套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這令人聯想起義大利犯罪學家Lombroso等人的著名學說:瘋狂與天才只不過是同一個心理-生物現實的兩面 。之前醫學理論中這種「退化」(degeneration)的印痕,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依舊是為抑鬱所苦的天才們所必備的資質。相較於一般媒體將精神疾病與精神病患污名化的作法,有論者指出,作者選擇不去碰觸瘋狂若幹不忍足睹的現實面 。Alex Beam所描述的病患,即便曾犯下過駭人聽聞的罪行,也大多具備有魅人的特質。與其說他們是被社會摒棄的邊緣人物,不如說他們是漫遊在充滿異國情調空間裡的奇人異士,一舉一動,皆是眾人注目,甚或是窺視的焦點。這種將瘋狂浪漫化的作法,出現在出版界中充斥著精神病患們的自述,將個人的私密的痛苦經歷轉化成傳奇的美國,倒也有理可循。
  藉由將治療方式的轉變與名人軼事編織成一部療養院的傳記,The Gracefully Insane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接近瘋狂的方式。一如他所緬懷的Mclean,Alex Beam深信啟蒙的精神,試圖在眾多生命殘片中拼湊出瘋狂裡人性的遺存,那些眾人可以辨識與同情的部分。至於那些不合章法的沈默之聲,或許還需要其他的傾聽。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0&i=106&t=106


 

台長: 阿楨
人氣(4,77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瓶中信》
此分類上一篇:《今生情未了》

壯陽藥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11:42: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