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前評《無情荒地有琴天》所言:「可信的不可愛,可愛的不可信;史傳重可信,文藝重可愛」。
以下三部有關貝多芬的電影,拍地四平八穩的《貝多芬》最少人提及。
連以聖伯納狗為主角的《我家也有貝多芬》也比《貝多芬》「可愛」。
1994貝多芬《永遠的愛人》
http://www.fun.tv/vplay/m-5363
導演:柏納德羅斯 Bernard Rose
主演: 加裏?奧德曼,薇拉莉?葛莉諾,伊莎貝拉?羅塞裏尼
貝多芬逝世後,他的朋友安東決心尋找到在貝多芬遺囑中被稱做"永遠的愛人"的女人,在安東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伯爵夫人朱莉亞和女伯爵安娜,但她們是不是貝多芬提到的女人?他發現有一件傷情往事給貝多芬帶來終生遺憾:當年他曾與家具商的女兒喬娜相愛,並約定在一旅店碰頭後一起私奔,但貝多芬因故未能准時踐約,雖然差人送去一信,但喬娜沒能收到。已經有孕的喬娜後來嫁給貝多芬的弟弟...
究竟誰才是貝多芬那三封著名情書的主人呢?
自從辛德勒1840年出版了他的貝多芬傳記後,這個問題不曉得讓多少學者傷透了腦筋。不僅是收件人不清楚,連信件寫作的年份都幾經折騰,才推敲出一個大家差不多都同意的年代 -- 1812年。至於誰才是大師「永恆的愛人」,則有四位可能的女士:Giulietta Giucciardi> Amalie Sebald>Therese von Brunsvik > Josephine von Brunsvik Deym
但是都沒有定論。但是在這部電影裡,劇情卻在最後說出貝多芬弟媳Johanna Reiss,就是貝多芬的「永恆愛人」。我個人無法了解,剛剛跑去書店,一口氣看完了電影原著,發現作者的假設基調是:
1) 假設該信件是1806年寫成(這一點很有問題,下述);
2) 為何貝多芬會那樣激烈地爭取姪子卡爾的監護權?甚至曾對辛德勒提起「我是他實質的父親」?
3) 為何貝多芬會病態地反對弟弟Caspar與Johanna Reiss的婚姻?
4) 辛德勒曾將留下的記錄(包括為數龐大的「談話本」)加以「漂白」,因此極有可能在1840年寫作的貝多芬傳記裡,誤導了後人的方向。
但是,我認為,上述的假設都有疑問:
1) 電影中描述他們(貝多芬和他「永恆的情人」)幽會的地點,在Karlsbad, 但是根據史載,1806年貝多芬是在 Silesia,而劇作者又提出寫信當時是1806年,似乎矛盾。
2) 很有可能貝多芬對以往他對待弟弟Caspar的惡劣態度感到虧欠,進而覺得有責任撫養卡爾。又因為他非常厭惡 Johanna,不信任她,而堅決認為他應該取得監護權。另一個可能的理由,是貝多芬年老無子嗣,希望能擁有自己的孩子,並將自己的音樂愛好灌輸給他。
3) 很可能是忌妒心:一方面忌妒 Johanna 搶走弟弟,一方面忌妒 Caspar能夠結婚。
4) 這一點不無可能。因為有證據顯示Schindler曾將部分的談話簿銷毀。但是,Schindler在1860年出版的貝多芬傳記第三版中,推測的「永恆的愛人」情書寫作時間,是在1801-3,與第一版中的1806年不同。如果他要作假,何必修改了原來的日期呢?
這些疑點,有可能是我閱讀還不夠充分的緣故。如果任何朋友了解,歡迎您指正。另外,順便提到的一點是,貝多芬與舒伯特一樣,同樣被懷疑是患了梅毒 -- 很多醫學上的診療證據,有足夠的理由顯示貝多芬種種的疾病(包括腸胃、最後導致死亡的肝硬化、以及早年的耳疾),起因是梅毒(或先天性梅毒)。這一方面的資料,有: 貝多芬外傳,李哲洋 譯(全音樂譜出版社)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chorus/M.868697227.A/M.869026601.A/M.869026613.A.html
貝多芬永遠的愛人
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艱辛坎坷。在不到30歲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的聽力在逐漸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耳聾愈加嚴重,這使得他在衆人當中顯得更加孤獨。
貝多芬的愛情生活經曆了許多波折,他經曆過多次戀愛,他曾經給一位名叫朱麗葉的貴族女生上過鋼琴課,並且愛上了這位姑娘,但最後由于門第不相當而分手。1801年,貝多芬把他的《月光奏鳴曲》獻給了朱麗葉,可是他寫道:“不幸的是,我們地位不同……目前,我無法與她結婚”。朱麗葉有一個表妹叫特雷澤?布倫什維克,1804年,她與貝多芬的關系日益密切。從1804年到1808年期間,貝多芬給特雷澤寫過13封情書。這次戀愛對于貝多芬來說十分重要,他曾經在信中對特雷澤說:“是你把我從耳聾的危機之中解救出來,我將證明我不會讓你失望,我會更加勤奮地創作”。這一時期,貝多芬的作品異常豐富。
在貝多芬的愛情故事中還有一個,1812年7月5日,貝多芬從布拉格來到了特普利茨。在此停留期間,他用了3天多的時間,給一個不知名的女子寫了一封激情洋溢的情書。這位女性被貝多芬稱爲“永遠的愛人”,但是貝多芬卻從來沒有提到過他所深愛著的這位女性的名字。曾經有人認爲是特雷澤?布倫什維克,許多研究貝多芬的專家則認爲是安冬妮?布蘭塔諾,因爲貝多芬在1812年確實遇到過這位“永遠的愛人”。
究竟誰是貝多芬心中的“永遠的愛人”?後人想盡所有的辦法搜尋線索,想找到真相,但始終是撲朔迷離。也許這正是貝多芬所希望的,因爲他一直謹慎地保守著這個秘密,把這段感情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底。貝多芬終其一身都過著孤獨的生活,但他一直渴望愛情,所以他在他的歌劇《費德裏奧》中塑造了一個極其完美的女人的形象,也許這就是他心目中那位女性的化身。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作于1801年,升c小調。作者題爲《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德國作家和音樂評論家雷爾斯坦勃對第一樂章作如下解釋:如輕舟蕩漾在月夜的琉森河上,《月光》之名蓋出于此。
因作者題贈給米麗塔?桂察爾迪伯爵夫人,所以被公認爲是傾訴愛情之作
《月光》,氣質和風格都是浪漫主義的,只是它沒有那種浪漫主義中後期的做作和女性情緒化的泛濫
《月光》是Op.27中的第二首,爲獻給暗戀的17歲大的伯爵之女的作品。其中的溫柔情愫可以想見。
此曲第一二樂章的柔情千種與溫文爾雅是在情理之中,優美也是在意料之內的,唯獨是第三樂章,其激昂急速而剛輕有力的旋律,讓人多少有點驚訝。
此處完全是貝多芬性情的自我流露和表白其最本質的一面:雄壯不屈、堅毅卓越。
貝氏此作當屬向米麗塔?桂察爾迪求婚前夕,旋律中卻明顯令人察覺到絲絲的憂郁.這一直令後人費解.
不用置疑的是,這個貴族女人最後舍貝氏而去,堂堂的音樂巨人,竟敗在一個情字底下,以至孤獨終生!令人慨歎。
貝氏此作足見他的情感世界是極爲重要的世界,直到後來的小提琴協曲、第四交響曲,在我看來,還有第九交響曲第二、四樂章中一些因素,都在證明愛情讓貝多芬的音樂充滿人性,美麗溫柔,寬廣情深。
http://www.hiknow.com/lesson_1-3a2490e27dbc11dba5e24d1c20c39463_1-c183eaa57dd711dba5e24d1c20c39463.html
永遠的愛人 ── 貝多芬的「和解」之謎>陳韻琳
「永遠的愛人」這封信是在貝多芬書房的秘密抽屜被發現的,這封信沒有寫收信人地址、日期不全,而且從未寄出,彷彿是一封衝動下自我表白的信。
包括貝多芬最長期的親密朋友兼助理辛德勒在內,沒有人能順利宣稱這封信的可能收信人之身分,無任何確實證據。於是這封信成為貝多芬的一個謎,隨貝多芬長眠於地下,我們得到天國去問他。
有一部Bernard Rose導的電影「永恆的愛人」,就是根據這封信,串出貝多芬的奮鬥史,他強調了貝多芬對拿破崙打垮腐敗貴族的期待、對拿破崙英雄圖像的幻滅、以及他與耳聾的命運奮鬥;但電影首尾透過追蹤「永遠的愛人」到底是誰?的線索,特別強調了影響貝多芬心靈最深最深的,是他這一生愛情的殘缺。當然,這渴望愛情卻終生孤獨的觀點,的確也是貝多芬書信中歷歷可現的。
在貝多芬這封給不知名的永遠愛人的信中,貝多芬說:「....有人快樂,有人哀傷,等待命運之神是否垂聽,我只願與你生活在一起,否則寧可不活....我心裡只有你,永遠的愛人....。」
電影劇情,大膽的根據這封信,推測貝多芬那強烈的衝突音樂主題,最深的根由來自跟「永遠的愛人」的長久愛情衝突,電影更大膽的推測,貝多芬在弟弟卡爾死後,爭取姪子撫養權過程中,對弟媳婦不近情理的精神淩虐,正是因為那「永遠的愛人」其實就是弟媳婦,而姪子卡爾,其實是他親生的兒子。當然更據此推論,第九交響曲中「快樂頌」的偉大和解旋律,也跟「永遠的愛人」有關。
這推論我承認就心理學角度,有他的道理,但是我們也只能說,查無可考不與置評,我們如今能作的,就是回到音樂文本中,討論旋律告訴我們的「和解」之謎。
● 兩種主題的對立衝突
的確貝多芬的音樂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兩種不同的情感在音樂中並比互衝。有時候是在一首曲子中呈現互相對抗的兩種情感,有時候是同期連續兩首相同曲式,但是情感截然不同。在貝多芬的奏鳴曲式、變奏曲式或賦格,尤其是奏鳴曲式中間加上變奏、賦格,最容易看到這種衝突對立,或者是因為這些曲式能包容最大的衝突對立,導致貝多芬也喜歡使用這種曲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舉例而言,貝多芬有名的op67《命運》,op68《田園》,就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情感呈現。
《命運》,曲子一開始就是四個音的動機,貝多芬跟他門生辛德勒說:「命運就像這樣敲門。」這個動機,後來在很多其他曲子中出現。命運動機與非常有效果的停留記號,立刻導引激烈情感。可是第二主題在法國號引導下,由小提琴柔和呈現出來。雖然一二主題互相對立,但發展部和結尾幾乎都以處理第一主題為主,因此明顯讓這首交響曲呈現為激情、奮鬥與對抗。
如果說《命運》呈現貝多芬內心的激昂,則緊接著創作的《田園》,則是很清楚的說明──貝多芬寫出性格完全相反的作品,在自我激烈燃燒之後,他把視野向外開展,從大自然中取材完成開朗愉快的作品。
幫助貝多芬情感調適,大自然是不可忽略的角色。貝多芬留下許多愛好大自然的言詞,譬如「人會欺騙,大自然不會。」或「當我在森林中,我就感到幸福。」、「不論身在鄉間何處都使我悠閒自適,在那裡,我可悲的聽力不會折磨我,彷彿鄉村的每棵樹都在對我說話。」
大自然成為他心靈的安慰。
《田園》,正展現了他對自然產生的感情,非常自然完整不中斷的圓滑進行,小鳥鳴叫、小河流聲、暴風雨、雨後天晴,情感之暢快,跟《命運》感覺截然相異。
我們再看op92,緊接《田園》之後下一首交響曲,明朗的大調,輕快的節奏,木管樂器製造出來的牧歌風,讓人感覺是精靈的舞蹈,因此很多人評為「酒神戴奧尼索斯的喜悅舞蹈」。但是,輕快節奏中出現的緩慢遲疑頓錯感,尤其是再現部之後的頑固低音結尾──這種頑固低音製造出焦慮不安,彷彿有事情將要發生的戲劇感──會暗示愉快情感的轉折。而果真,第二樂章又是命運動機的節奏、對位曲式、結尾出現變奏與賦格,情感轉向悲劇感,簡直就是英雄淒涼孤獨的徹底決斷。
而後op93第八號交響曲,全曲四樂章都是輕快甚至是幽默的節奏,那在第七號交響曲中出現的英雄孤傲遺世獨之感、與沈重的命運感,都不再出現。
當然我們還可以舉貝多芬的旋樂四重奏op59為例,no1 明顯向外擴張,no2明顯內省,至於no3 ,則是在嘗試綜合兩種矛盾衝突的兩面性。
這種曲風對立,蔚成貝多芬中期音樂最明顯的特色,有不可勝數的例子。隨著進入晚期音樂,化解兩種衝突的努力越來越明顯,一般公認,真正的大和解,是到op125 第九號交響曲,這時,連他自己都十分滿意的龐大曲式莊嚴彌撒op123已經完成了,但莊嚴彌撒留有一伏筆──儘管聖哉經、祝福歌滿溢平靜祥和,但最後的羔羊經在描述基督犧牲段落,過於慘烈,而後那沈重感,一直成為羔羊經的陰影,直到音樂結束。貝多芬在草稿中也的確一點都沒提示他內在的平安與外在的和平的確信態度。
● 和解之語──快樂頌
所以第九交響曲竟像為莊嚴彌撒收尾式的,彌補了莊嚴彌撒中的缺憾。他讓席勒「快樂頌」作為第九交響曲的末尾合唱,甚至加上自己創作的歌詞「朋友阿,不要用這樣的聲音,我們應該要用更快樂更歡欣的聲音歡唱。」他說,這是「通過苦惱後的喜悅」。
正因為它地位如此重要,貝多芬在這首曲子中幾乎呈現了所有他最精湛的作曲手法,如第一樂章引發期待的空虛感、以及充實長大的結尾,第二樂章在詼諧曲中混用奏鳴曲式與賦格的大規模構成,第三樂章自由採用兩個主題的變奏,以及第四樂章自由變奏混用大合唱,這一切都給後世莫大的影響。
此外,我們會發現前面三樂章很明顯的成為第四樂章的「前提」。第四樂章在一開始急板的瘋狂似樂句之後,低音弦開始出現朗唱般的樂句,接著,出現第一樂章的開頭音樂;然後再是低音弦朗唱,再奏出第二樂章主題片段;第三次低音弦朗唱,出現第三樂章主題音樂;此後木管音樂響起,是純樸優美的曲調,卻有反抗性的低音弦,貝多芬註解說:「這可能讓我們想起絕望的狀態。」
音樂從這裡出現快樂頌旋律。變奏三次,出現「朋友阿,不要用這樣的聲音,我們應該要用更快樂更歡欣的聲音歡唱。」而再歌唱出來的,最先是歌唱出現前的低音朗唱旋律,交代那朗唱旋律的原來意思:祈求世界的和平。
這些樂念分析,讓我們看見貝多芬這一生奮鬥後,想揭示給我們的道理──在跟絕望搏鬥後,終於得到快樂歡喜,可是快樂歡喜該用什麼旋律呢?不是第一樂章那種在空虛中搏鬥努力得到的東西、不是第二樂章的狂熱、不是第三樂章的安靜,在綜合上面三種特質後,應當得到全世界人類都可以親近的簡單純樸旋律。
快樂頌變奏到合唱出現,祈求全人類的和平,轉入進行曲風,再轉成宗教氣氛、與小賦格,高唱「歡喜阿,美麗之神的閃光」。
所以這最後一首交響曲,被詮釋為貝多芬的大和解,絕對沒錯。
● 對立衝突,是為了什麼?
貝多芬從主題衝突的奮鬥,到大和解,光是聆聽音樂都給人莫大的激勵,而後世為要更清楚明白這偉大音樂背後的真實生命史,便不斷從貝多芬的書信中,尋找貝多芬偉大心靈背後的原因。
譬如貝多芬1802年一封寫給弟弟,最後並沒有寄出的「海利根遺書」,便洩漏他中期作品構成背後的原因:他實實在在面臨人生各種障礙、他必須奮力搏鬥,最終,他終能以意志克服。其中一段:「我的心靈自幼即浸淫於和善親切的情感中,我也常表現的更好....我被迫接受永久殘廢的事實,與世隔絕獨居....不幸煎熬我,導致我被人誤解,我無法在人類社會放鬆,無法幽雅交談互相信任,我必須像一個放逐者一樣....。」
這解釋了他主題對抗的藝術家性格──愛與和善,和被社會放逐的孤獨並存;奮鬥自己的藝術家命運,和不可能克服的耳疾並存──這也多少可想見,貝多芬在大自然中得到寧靜之因。我們簡直無法想像,到第九號交響曲時,貝多芬已經完全聽不到樂音,他譜的曲成為真真正正的「心靈之樂章」!
● 和解,是為了什麼?
「永遠的愛人」電影中,談到和解時,有一個影像是,貝多芬酗酒暴力的父親回來拿著鞭子上樓,貝多芬從樓梯攀逃,在樹林中飛跑,最後躺在小溪上,讓自己跟天空星海合一。這時,背景音樂就是第九交響曲中的快樂頌。
這與萬物合一感,的確是一種和解,但是不是op125 的和解,而是貝多芬中期音樂的和解。到了op125, 貝多芬的和解更積極了。我有理由這麼說,當然還是根據音樂,而不是「查無可考不與置評」的揣測。
貝多芬的op125儘管是交響曲的最後一首,但絕對不是他創作的最後一首。其後的創作,就是貝多芬最後期音樂弦樂四重奏。它們緊接op125快樂頌最後的宗教風格與賦格而來。
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的特點,就是破除結構形式,改以不拘格、自由前進的旋律線,所有他最擅長的形式諸如賦格、變奏,都已精湛到隨處發揮信手拈來,更明顯的是旋律線柔和,那中期不斷出現的衝突對立主題,在這裡已經不再出現,就算是雙主題賦格,兩個主題也都性質相類,平靜愉悅祥和。
弦樂四重奏,是內在內省的,卻平靜祥和;彷彿貝多芬中期時,內心衝突到極致,需要在大自然中尋找方得的安息,如今可以在心內找到。
這種心靈平靜,只能是和解之後的音樂。但是,到底是跟什麼和解呢?
不同於早期風格,轉以簡單線條刻劃深沈的憂傷與悲憫,安慰每一個受傷的心靈。
我們發現弦樂四重奏,緊接op125 最後的宗教的賦格的結尾,多有祈禱之聲,其註解中記下禱詞,譬如op131,曲風呈現嚴肅的精神狀態,十分有深度, 第一樂章就破格的用了表情豐富而從容的慢版,而且是緩慢自由的賦格曲式,實實在給人祈禱之感,op132 第三樂章直接指明:「病癒者對神聖之神的感謝之歌,依據伊裏安調式(中世紀教會調式)。」 而這首曲子的第五樂章,原本是要作第九交響曲的終曲的,熱情洋溢簡單樸素卻光輝燦爛,充滿震撼性,可見它跟第九交響曲快樂頌樂念之間的傳承。至於op135 這生命中最後之曲,更彷彿是靈魂之舞,精神厚度很強,當然為人熟知的,他在第四樂章中附有「終於下定決心」「Must it be?」「It must be!」等被大家廣為詮釋的謎語。不管貝多芬寫下這些語句背後原因為何(當然可想而知,「永遠的愛人」這部電影再度把它詮釋為跟愛人的和解。),自由流暢的旋律中含有的把握、平靜,顯示這首曲子是肯定的終結,不再有懷疑、憤怒、對抗吶喊。
從op125「快樂頌」中宗教性的、賦格的終結,緊接弦樂四重奏曲風, 我們有把握斷定,即或渴望與萬物合一的平靜,是貝多芬中期音樂的內涵,但他晚期的和解,絕不是如「永恆的愛人」中所說的,逃離父親的淩虐、與萬物合一,或與神秘的永遠愛人和解;而是更積極的與創造萬物、也給貝多芬此生的造物主和解。
的確,op125 與弦樂四重奏,竟出自一個聾子的心靈,更顯見上帝給貝多芬的恩典何其之多,對他這一生之福祐何其深廣,從命運對抗中體認此點,正是貝多芬終於走向快樂頌與平靜肯定的祈禱音樂之因吧!
在這封洩漏貝多芬命運動機的「海利根遺書」中,貝多芬寫道:
「喔上帝阿,給我一天無憂的歡樂吧,因為在我心底已許久不知真正的歡樂,哦,何時!哦,何時!全能的神,何時能讓我再聽到、感受到這種真正的歡樂迴音,並再次讓我進入大自然的堂奧與人接觸。不會再有?不!這太殘酷了。」
幸而貝多芬克服的他的精神危機,讓他超越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我們得以臨聽貝多芬中期、後期、最晚期音樂,而那遺書中苦苦渴望而未得的「歡樂」,終於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聽見了。上帝一直垂聽貝多芬的禱告。於是其臨終音樂弦樂四重奏,終究揭露了貝多芬對此生的感恩與臣服,這來自內在的平靜,正是他向上帝的悟道、感恩之語。這才是從音樂文本讓我們知道的「和解」奧秘!
http://life.fhl.net/Music/Beethoven/forever.htm
阿倍爾岡斯導演《貝多芬》
故事以貝多芬的一段愛情經歷主線,中間穿插了貝多芬耳聾後創作、指揮交響音樂演奏的生活片段。
影片《貝多芬》以貝多芬的一段愛情經歷為依託,再現了這位偉人的部分生活片段。影片導演阿倍爾‧岡斯同時又是演員、詩人、作家,也從事一些哲學研究。在電影導演工作中,常因他在電影表現手法或電影技術上的“標新”而受到影評界的注意。《貝多芬》並不是阿倍爾‧岡斯的代表作,但電影史學界認為這部影片在表現手法上有新穎之處。比較引人注意的是影片的音響效果能緊密結合主題或渲染任務思想、情緒的需要。如片中表現貝多芬發現自己耳聾時,他周圍一切原發出巨大聲響的事物或現象,像雷鳴、瀑布等都被處理成無聲,從而加強了貝多芬本人的焦慮和痛苦心情。
重現貝多芬(2006) http://www.fun.tv/vplay/m-35172
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 主演:艾德.哈裡斯/戴安.克魯格 1824年,音樂大師貝多芬(艾德.哈裡斯飾)正在趕制自己的新作《第九交響曲》,在樂章完成的最後階段,他的御用抄譜員施萊默突然病入膏肓,將要不久于人世。
波蘭女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快樂頌》
誰在《快樂頌》指揮樂聖貝多芬?>藍祖蔚
《快樂頌》的最大噱頭是聽障貝多芬如何指揮演出第九號交響曲?音樂史的說法是他在臺上翻著樂譜,打著節拍,但是指揮另有其人;《快樂頌》則是安排讓貝多芬親自上臺指揮,他的靠山就是細心體貼又能指出原譜謬誤的抄譜員安娜,正因為安娜對於第九號交響曲已經熟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說她是貝多芬的紅粉知已一點都不為過,所以她來指揮貝多芬,貝多芬則來指揮樂團…
音樂家的傳記電影通常要包含:作曲家癖好、名曲傳奇以及音樂人生的生命啟示錄。波蘭女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執導的《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就兼顧了這三個面向。
沒看《樂聖柴可夫斯基》之前,不知柴可夫斯基有同志傾向;沒看《阿瑪迪斯》之前,不知莫劄特的笑聲那麼怪異,發掘作曲家罕為人知的生命特質,一直是音樂家傳記電影不可或缺的要素,《快樂頌》的主角是耳聾的貝多芬,安格妮茲卡用了器材、眼神和洗澡水來揭露「樂聖」的私下人生。
貝多芬在《快樂頌》中第一次亮相只有迅如急雷的腳步聲,那是因為他要催樂譜抄錄員加緊工作的急性子,第二次亮相時,觀眾則看見了他的衣領上架有一塊金屬板,那是他的助聽器(或是聲波集中器),耳聾的貝多芬究竟如何來作曲呢?導演用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道具,就回答了多數樂迷的疑問。
接下來,性情暴躁的貝多芬痛斥到他家抄寫第九號交響曲樂譜的女郎安娜,說話時眼睛都不看著他。表面上,眼睛直視對方是社交應酬的基本禮儀,貝多芬的狂暴會讓人覺得他不講理,其實,耳聾的貝多芬正是因為聽不見聲音,所以才要看著對方的唇型和表情,揣測對方在說什麼。貝多芬的眼神要求,看似態度粗暴,卻其情可憫,因而有了人性溫度。
貝多芬和多數的藝術家一樣,眼中心中都只關心藝術,所以行事不近人情,也不拘小節,《快樂頌》的安排是他喜歡洗頭淋浴,在沒有自來水的十九世紀初年,他隨時就會拿起淨身的水壺澆頭淋身,他的暢快隨性對於住在樓下的鄰居卻是不時會有「洗澡水天上來」的空降災難,而且不管怎麼大呼小叫高罵抗議,耳聾的貝多芬什麼都聽不到,也不會改進,大名人的小軼事,正是這部探用稗官野史手法寫大師傳記的電影《快樂頌》最愛採用的說故事方式。
《快樂頌》的最大噱頭是聽障貝多芬如何指揮演出第九號交響曲?音樂史的說法是他在臺上翻著樂譜,打著節拍,但是指揮另有其人;《快樂頌》則是安排讓貝多芬親自上臺指揮,他的靠山就是細心體貼又能指出原譜謬誤的抄譜員安娜,正因為安娜對於第九號交響曲已經熟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說她是貝多芬的紅粉知已一點都不為過,所以她來指揮貝多芬,貝多芬則來指揮樂團,在音樂的專業上,他們達到一樣的高度,在渾然天成的節奏與默契掌握中,男女合璧,天人合一,才能成就這則音樂史上的演出傳奇。
所有戲劇的高潮,都會放在電影的五分之四或十分之九的最後關頭,然而《快樂頌》卻在電影才演到一半時就飆過了第九號交響曲首演的催淚高潮,顯然安格妮茲卡.賀蘭想要炒做的不只是聾人指揮第九號交響曲的音樂趣味而已,我們必需把焦點繞回到電影片名《Copying Beethoven》上。
字面上,《Copying Beethoven》是抄譜員安娜「抄寫」貝多芬樂譜手稿的動作,但是電影中的安娜卻別有所圖,她接近貝多芬,不只是孺慕崇拜大師而已,她更期待能讓貝多芬品評她的創作。畢竟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裡,女人不但不適合做抄譜員,更別想去作曲了,安娜想要突破時代的禁錮,「拷貝」貝多芬成了最便捷的管道,但也因為她只會「抄寫」和「拷貝」,所以心血結晶看在貝多芬眼中只不過是讓人脹氣放屁的不入流作品而已,不念舊情,毫不憐惜摧毀他看不上眼的作品,大師的狂妄囂張,讓安娜備受羞辱,奪門而出,彰顯了貝多芬不會做人,不懂憐香惜玉的真性情(難怪單身一世),卻也間接點出了評論世界中人情勝過真理的「鄉願」情懷。
《快樂頌》這時才從大師傳奇的傳統架構中,轉進了音樂人生的生命啟示範疇。
畢竟,時間會証明,藝術世界上只有巔峰精品才會傳世,衝太快,跑第一,往往註定要寂寞的(貝多芬的賦格作品,在生前就備受冷落,連知音安娜都說聽不懂);但是不做第一,就是廢物,二流就是不入流,除了摧毀,沒有妥協的空間,藝術一旦妥協,一旦畫地自限就是自欺欺人,所以他才會拿起枴杖,一桿就敲碎了安娜男友精心設計的鐵橋模型。他的際遇讓人鼻酸,他的率性則是既殘忍又無情的,但在那樣激昂又熱情的生命姿態中,觀眾卻是別有體悟的。
《快樂頌》有傳奇、有趣聞,還有嚴肅的藝術永恆論,選材上足夠滿足觀眾的期待,只可惜艾德.哈裏斯(Ed Harris)飾演的貝多芬,有時像隻受傷的獅子,高傲又瘋狂;有時則像驕縱的蠢蛋,肉身失控又欠心理縱深,未能展現樂聖身心交困的靈肉困局;飾演安娜的德國女星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風采明豔,具備了讓貝多芬動心寄情的氣質,也容易吸聚觀眾的認同,只可惜了在劇院舞臺上指揮演出的那一場戲,手勢動作略顯生硬,未能展現此曲只應天上有的興會淋漓,算是美中不足的挑剔了。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07&eid=1107004
《快樂頌》
《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是一部關於樂聖貝多芬的虛構傳記電影,描寫他晚年創作《第九交響曲》時的遭遇。本片由波蘭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執導,兩位編劇兼任製片,2006年11月10日由米高梅公司發行上映,於2007年4月30日發行DVD。
1824年,樂聖貝多芬正在趕工完成新作。這些年來,他孤家寡人,飽受感情創傷,耳疾折磨,距離上次創作出受眾人激賞的作品已有年月。在作品完成的最後階段,貝多芬的禦用抄譜員不幸病入膏盲,缺少深通樂理的抄譜員,演奏時樂團勢將無譜可奏。安娜是音樂學院推薦的女抄譜員,胸懷大志,希望藉由這次機會讓貝多芬品評她的創作。脾性狂躁的貝多芬起初懷疑女子能否有才擔此大任,在隨後的相處中,他不只慢慢依賴安娜的幫助,還對安娜產生好感,到最後,安娜成為貝多芬生命中不可忽視的存在,開啟了他心底的那扇門窗。
角色介紹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由艾德?哈裏斯飾演,性格狂躁,直言不諱,終生未婚,晚年將全副心思寄託在姪子卡爾身上,一心希望姪子能接替衣缽,後來卡爾背離叔叔棄琴從戎,對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安娜?霍茲(Anna Holtz),由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飾演,音樂學院推薦給貝多芬的抄譜員,才華洋溢,有一位建築師情人,仰慕貝多芬的才華,希望藉由這次機會也能讓大師品評她的作品。
馬丁?鮑爾(Martin Bauer),由馬修?古德(Matthew Goode)飾演,青年建築師,安娜的情人,參與多瑙河橋樑設計,希望藉此受到重視,事業飛黃騰達。
卡爾?凡?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 ,由喬?安德森(Joe Anderson)飾演,貝多芬的姪子,父親死後由叔叔爭得監護權,貝多芬對他的音樂事業寄望甚高,但是他對音樂卻興趣缺缺,好賭成性,整天向叔父伸手要錢。
角色塑造
劇中飾演貝多芬的演員艾德?哈裏斯曾經四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他事前做足準備工作,花了數個月的時間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學習樂團指揮,並且大量閱讀了跟貝多芬有關的書籍,哈裏斯受訪時指出,這都是為了「試著從精神與智力層面瞭解貝多芬的音樂才能來自何處」。為了讓哈裏斯看來更有大師風範,服裝設計潔妮特敏(Jany Temime)特別著重於「帶著不羈的瀟灑,我要他看起像一位老邁的流行樂手──品味優雅依舊,卻已超脫外界看法。」
在史實裡,抄譜員一共有兩位,並且清一色都是男性。抄譜員一旦錯抄曲譜,就會被貝多芬嚴詞責罵。編劇史蒂芬?瑞凡(Stephen J. Rivele)指出安娜一角是這兩位為貝多芬長期抄寫曲譜的奧地利音樂學生的綜合體。另一位編劇克裏斯多福?維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則從深受貝多芬影響的法國女作曲家蘿倫?菲瑞絲(Lorenc Ferenz)身上獲得靈感,有一件關於貝多芬的軼事也被他加入劇情:「我剛開始研究時,讀到一則讓我很驚訝的有名軼事,有位女性在貝多芬指揮《第九交響曲》的尾章時,提醒他轉身接受觀眾的如雷掌聲。」。這一點與貝多芬交好,並為他作傳的安東?辛德勒(Anton Schindler)也曾記載:「…表演結束後,觀眾爆出熱烈掌聲,而他仍背對著他們站著,後來是卡洛琳?恩格(Caroline Unger,次女高音)想到要把大師的身子轉過來面向觀眾。」
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在取得必要的藝術授權(Artistic licence)後,試圖在劇本對白裡還原貝多芬自傳的內容,「劇本喚起悲慘與詼諧兼具的共鳴,就像他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道出他如何改寫當時對天才的刻板印象,也改變了作曲家與社會的關係。」
樂團演出
劇中的重頭戲,莫過於長達10分鐘的《第九交響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配合《莊嚴彌撒》在維也納的康頓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獲得空前成功。劇組在匈牙利的考托納劇院模擬這幕場景,樂團由當地的凱奇凱梅特交響樂團和合唱團支援演出,初學乍練的哈裏斯和樂團表演時相當專心,「在拍攝終曲前的某個段落,導演已經喊卡,但是我們卻停不下來,我一直指揮,交響樂團也持續演奏,直到結束。整座劇院後來爆出如雷掌聲,當時真的很令我心滿意足。」,拍攝時劇院內部擺了600支蠟燭,需要8名「蠟燭管理員」在每個鏡頭間快速點燃或熄滅蠟燭。
拍攝現場樂團雖然實際演奏,但是電影裡的音樂其實是使用了1996年伯納德?海廷克指揮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錄音版本。
其它不合史實的地方
電影背景設定在1824年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期間,影片中貝多芬為耳疾所苦,但是只要說話大聲一點他就聽得見。實際上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聽力,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已經全聾。
影片裡貝多芬曾提及《月光奏鳴曲》,實際上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直到他過逝多年以後才定名《月光奏鳴曲》。
在影片裡,貝多芬堅持親自上場指揮《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實際上當時貝多芬已經全聾,所以他只是現身指揮臺,不實際指揮,皇家劇場經理約瑟夫?宋萊特納(Joseph Ferdinand von Sonnleithner)這麼形容:「貝多芬本人站在樂隊前面,但實際上樂隊全看烏姆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烏姆勞夫打拍子,休帕契赫則為首席小提琴手。」,貝多芬的最後一次實際演出是1811年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2%9D%E5%A4%9A%E8%8A%AC%E6%9C%AA%E7%B7%A3%E6%9B%B2
《我家也有貝多芬》劇情介紹:
紐頓一家人住在郊外社區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但他們總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點什麼。有一天,一隻迷途的聖伯納小狗出現在家門口,禁不起三個孩子的苦苦哀求,爸爸喬治(查爾斯高汀 飾)與媽媽艾莉絲(邦妮杭特 飾)答應飼養這隻可愛的小小狗,並將牠取命為貝多芬。沒想到,在短短的數個月後,貝多芬再也不是一隻「小」狗了,牠迅速長大成一隻毛絨絨、重達185磅、具超級破壞力的龐然大物! 雖然貝多芬總是邊走邊流口水,把家中弄得黏兮兮的,但是,牠還是成為紐頓一家的 最愛 。沒想到此時,鎮上的獸醫瓦尼克(迪恩瓊斯 飾)也看中了貝多芬,但是他的目的不是出於喜愛,而是為了他實驗室中進行的一項邪惡秘密實驗。如今,貝多芬與紐頓家要想出什麼樣的妙計,才能擊退壞心眼的瓦尼克醫生呢?
紐頓一家人住在郊外社區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但他們總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點什麼。有一天,一隻迷途的聖伯納小狗出現在家門口,禁不起三個孩子的苦苦哀求,爸爸喬治(查爾斯高汀 飾)與媽媽艾莉絲(邦妮杭特 飾)答應飼養這隻可愛的小小狗,並將牠取命為貝多芬。沒想到,在短短的數個月後,貝多芬再也不是一隻「小」狗了,牠迅速長大成一隻毛絨絨、重達185磅、具超級破壞力的龐然大物!雖然貝多芬總是邊走邊流口水,把家中弄得黏兮兮的,但是,牠還是成為紐頓一家的最愛。沒想到此時,鎮上的獸醫瓦尼克(迪恩瓊斯 飾)也看中了貝多芬,但是他的目的不是出於喜愛,而是為了他實驗室中進行的一項邪惡秘密實驗。如今,貝多芬與紐頓家要想出什麼樣的妙計,才能擊退壞心眼的瓦尼克醫生呢?
http://movie.iamcool.net/tw/moovi_detail.php?movieID=2488
貝多芬(1770-1827)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與海頓、莫紮特一起被後人稱爲“維也納三傑”。他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裏,爲人類留下了無價的音樂寶藏,因此,世人尊稱他爲“樂聖”。
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國波恩。祖父和父親都是宮廷音樂家。貝多芬從小就具有十分敏銳的樂感,他的父親發現這一點後,決心把他培養成另一個莫紮特式的音樂神童,好以此作爲他的搖錢樹。但貝多芬不具備莫紮特那樣的演奏天賦,他是在父親的棍棒下學會音樂的。當時年僅五歲的貝多芬經常被父親鎖在屋裏,從早到晚地彈奏鋼琴和拉小提琴。小貝多芬經常強忍著痛苦和委屈在鋼琴上一遍遍地練習,如果不是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樂天才的話,他就可能就會永遠厭惡音樂了。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爲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淒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歎弗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爲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劄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爲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
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爲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裏耶裏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貝多芬的音樂成長道路異常艱苦,但他憑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八歲就公開舉行演奏會,十歲開始作曲。他的第一位老師聶費對他的幫助極大,聶費拓展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並教會了他許多音樂技能,這爲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深厚基礎。
1792年,貝多芬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爲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與創作技能,他先後拜海頓、阿爾布雷希茨貝格、薩利埃裏等名師學習,他努力學習他們的音樂創作技藝與經驗,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與此同時,他還廣泛閱讀各種文學和哲學書籍,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終于使自己成爲一個具有高度修養的藝術家。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爲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劄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是鮮明獨特,他的作品中熱烈激昂、振奮人心的鬥爭音調十分突出,這與貝多芬堅強的個性及其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意識是緊密相聯的。貝多芬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歐洲資産階級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革命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創作,他追求“自由、平等、博愛”,渴望全人類的解放。貝多芬把這些思想與觀點作爲音樂創作的基本內容,在作品中體現出革命的鬥爭精神與人民的願望。發果說莫紮特的音樂是清澈的泉水,貝多芬的音樂就是熊熊烈火,迸發著熾熱的激情。
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生的創作可分爲三個時期:早期作品受海頓和莫紮特的影響,風格輕快流暢;中期作品則體現了他自己的特有的音樂風格,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創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複雜,同時出現了浪漫主義的因素。
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九部交響曲、一部歌劇——《費德裏奧》、五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十六首弦樂四重奏。管弦樂序曲:《埃格蒙特》、《柯裏奧蘭》以及大量的聲樂器樂及戲劇音樂作品。這些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音樂作品對貝多芬以後的曆代作曲家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今這些偉大的作品已成爲人類文化寶庫中一筆豐厚的寶藏。
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侖兵敗,維也納又恢複歡樂的氣氛。一八一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裏,他的創作豐富,曆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爲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
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度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莊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
貝多芬的余生已經不多,單是一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但病情未見好轉。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根據古老的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約有兩萬名以上的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到舉行追悼彌撒的雅瑟爾教
http://www.hiknow.com/lesson_1-3a2490e27dbc11dba5e24d1c20c39463_1-2c7186f37dbd11dba5e24d1c20c39463.html#content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