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1 09:13:02| 人氣10,503|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鋼琴師》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關《鋼琴師》之作,館長約可分悅閱(具有「文字/影音的藝術/魅力」)與不悅(有宣傳「躁鬱奇才」和「猶太聖徒」意味)兩組:(另參本館: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力》《躁鬱之心》《躁鬱奇才》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人人有怪癖》神童造所 《如何教出資優兒》《我的天才噩夢》

  悅閱
澳洲女導演珍康萍《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1993)
意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1998)詳參【圖博館】:托納多雷:名導演23)
艾芙烈原著 (1983)漢內克導演《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 (2001)(《鋼琴「女」教師》?)
  不悅
《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Shine(1996)
波蘭斯基導演《鋼琴師》(《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
瑞士導演佛瑞迪穆勒《想飛的鋼琴少年》(2006)
南韓導演權炯軫《我的小小鋼琴家》(2007)
香港導演張經緯紀錄片《音樂人生》(2009)

  本文先以引文『』方式解決不悅的《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
  『不可諱言的,是電影「鋼琴師」將赫夫考變成舉世知名的傳奇人物,然而電影所需要的高潮與戲劇性,卻遮掩掉某些部份的真實性,「鋼琴師」太過強調赫夫考與父親彼得之間可怕關係,也神化了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即使電影盡量忠誠地描繪出赫夫考的前半生,仍總脫離不了誇大與鋪陳之處。』
  『1995年是赫夫考的「本命年」,根據他的故事所改編的電影「鋼琴師」開始拍攝,而他也在暌違二十五年之後,於哥本哈根的提佛利音樂廳與哥本哈根愛樂合作,再度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場實況錄音由BMG發行,立刻衝上古典排行榜的前幾名,而今年剛發行的「Brilliantissimo」鋼琴短曲集,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強片。
  只是一向把音樂當作嚴肅神聖的樂評家卻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批評他的演出是「表演的猴子」或「怪人秀」,事實上由於整整十年的醫療過程,以及赫夫考本身的精神疾病,讓他在演奏上的確有許多缺失,例如遺漏音符、樂句的不連貫等等問題,還有口中念念有詞的毛病幹擾到鋼琴的詮釋,不過這些古怪的行為卻成為他的鋼琴藝術中的一部份。用藥物治療或許可以改善他的情況,但是卻會損及他的演奏事業,因此吉莉安拒絕用藥物改善他的情況。』 

吉莉安.赫夫考,阿莉薩.坦斯卡雅Gillian Helfgott & Alissa Tanskaya著《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Love You to Bits and Pieces: Life with David Helfgott(天下文化,1998)
★奧斯卡得獎電影「鋼琴師」原著真實故事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
  纖細的情感、脆弱的心靈,隱藏在音符的背後,什麼是他終其一生無法揮去的陰影?狂亂的內心、紛亂的思緒,在躁動不安的精神煎熬裡,什麼是他內心的穩定力量?本書映射出人類克服障礙,追求心聲血淚的故事,意義深遠,絕非浪得虛名。
  鋼琴師妻子吉莉安親自執筆
  裏加度的酒吧內,走進一個喃喃自語的人,他菸不離口、喋喋不休,拿出破損、沾著污漬的樂譜走向鋼琴,《大黃蜂的飛行》、《蕭邦G小調》、《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貝多芬奏鳴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一連串技巧超絕的音符,震懾住每一個人。
  纖細的情感、脆弱的心靈,隱藏在音符的背後,什麼是他終其一生無法揮去的陰影?
  狂亂的內心、紛亂的思緒,在躁動不安的精神煎熬裡,什麼是他內心的穩定力量?
抑不住的狂熱、天才般的稟賦,遊走在彈指間的瘋狂演奏,散發著什麼樣的鋼琴魔力?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71708
 
《鋼琴師》Shine(1996)

導演:史考特希克
編劇:史考特希克
演員:傑佛瑞羅許/Justin Braine/Sonia Todd/Alex Rafalowicz
  本片當年榮獲奧斯卡洛杉機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
改編自澳洲著名鋼琴演奏家大衛赫夫考的真人真事。本片故事呈現天才兒童的悲慘童年,同時大膽揭露父子間的愛與恨。
出生在猶太家庭的大衛,從小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學習鋼琴,父親把他對音樂的狂熱完全轉嫁到兒子身上,幸運的是大衛從小就顯露他過人的音樂天分,更是父親的驕傲。
少年大衛在一次比賽中贏得由美國著名音樂家艾賽克史坦提供的獎學金,可以到美國進修。正當大家都為大衛高興之際,大衛的父親,卻沈著一張臉,最後宣布他兒子不去了!全然未曾理會大衛的意願,更不顧他的反對,他說了就算了。不久,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願意提供更好的條件給這位難得的天才進修機會,這回,大衛不顧一切,與父親決裂,隻身來到英國倫敦求學。可是他的天分雖然得到教授們的賞識,大衛與父親的決裂,卻在他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陰影。
一日,他完成高難度的拉赫曼尼亞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後,緊繃的精神終於潰堤……
回到澳洲後,大衛的父親十分不能諒解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兒子怎麼這麼丟臉。十年來,大衛就這麼在精神病院度日,一直到一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得到善心人士的幫助,讓他重新接觸鋼琴,更遇到他現任妻子,而在妻子的協助下,他終於可以重新回到表演舞臺上……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Satm0873069

鋼琴師的傳奇:大衛赫夫考>林伯傑

1970年大衛回到澳洲,來來去去醫院之間的十年療養,靠的是朋友與親人的支柱,事後赫夫考把這段期間稱作為「霧」,當時他住在有一臺老舊鋼琴的中途之家,常常一天要彈奏十個小時以上,所靠的是與生俱來的音準與對樂譜的殘存記憶,因此大衛會同時彈起鋼琴獨奏與樂團伴奏的部份。
傳記電影不管再怎樣忠實紀錄,與現實人生還是會有那麼一段差距存在。當電影「鋼琴師」(Shine)中,那位鋼琴家站在舞臺上接受觀眾的起立鼓掌,在交雜著喜悅與淚水的偉大時刻打上「The End」字幕時,真實生活中的男主角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才剛剛開啟他的演奏生涯,此時十三歲的紀辛(Evgeny Kissin)同樣也在樂壇嶄露頭角,不過親愛的赫夫考已經快四十歲了。
  電影與真實之間
不可諱言的,是電影「鋼琴師」將赫夫考變成舉世知名的傳奇人物,然而電影所需要的高潮與戲劇性,卻遮掩掉某些部份的真實性,「鋼琴師」太過強調赫夫考與父親彼得之間可怕關係,也神化了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即使電影盡量忠誠地描繪出赫夫考的前半生,仍總脫離不了誇大與鋪陳之處。面對大眾的狂熱與評論界的批評之兩難,赫夫考與他的鋼琴演奏究竟該有什麼地位?或許讓我們從真正的赫夫考來尋找答案吧!
雙親是經歷納粹屠殺的波蘭移民,大衛.赫夫考在1947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父親說我出生時就非常脆弱,他說我是個神經質的小孩。」從五歲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鋼琴,十歲在安德(Frank Arndt)的免費教授下學習正式的音樂課程。當然幼年的大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鋼琴天才,和一般的音樂神童一樣,大衛在許多澳洲的地區性鋼琴比賽中獲獎,尤其是遇上了正在澳洲巡迴演出的著名音樂家史坦(Isaac Stern),推薦他到費城的柯特斯音樂學校求學,為他開啟了往世界的一道門,然卻被父親視為禁臠而強制關上了,這對從小惟父命是從且內心極端敏感的大衛來說,是造成父子之間嚴重分歧的開始。
  離鄉背井
十七歲的的大衛開始在卡拉德夫人(Alice Carrard,電影裡並沒有出現)的教導下繼續學習鋼琴,她是巴爾托克與李斯特嫡傳弟子的學生,在夫人的細心呵護下,大衛首度練習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電影跳過此段)。此外大衛還有一位重要的朋友,便是知名女作家凱薩琳.蘇珊娜.普莉查德(Katherine Susannah Prichard),她如同良師益友般與大衛成為忘年之交,在父親嚴格的監控下,這兩位女性是大衛獲得喘息的棲息之處。
十九歲時大衛又有一個新的國外深造機會,這是經由西澳大學音樂教授卡拉維的推薦,而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所提供的獎學金,大衛不必照正常程序得提供試聽帶便被允許入學,但是還是被父親拒絕,這次他毅然決然與父親決裂,到英國追尋他的音樂夢想。大衛的指導老師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好友、卻在中風後被迫停止演奏事業的史密斯(Cyril Smith)教授,史密斯對於鋼琴演奏的信念便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座右銘「工作、工作、再工作」,他也讓大衛再度接觸到困難的拉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由盛而衰
史密斯曾注意到大衛「擁有驚人的鋼琴天賦,但他的表現卻是種病態也過於狂熱,無論如何,那是處於接近天才的時刻。」史密斯把大衛的氣質與技巧歸類於霍洛維茲的風格。事實上,大衛在皇家音樂學院求學時期,的確鋒芒畢露、無與倫比,在1969年七月,他成功地詮釋拉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儼然就是一顆明日之星。
但是大衛卻不是冉冉上昇的明星,反而如同殞落的彗星。他的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盟友普莉查德之死,使得大衛精神崩潰(電影戲劇性地讓他在彈完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後病發)。1970年大衛回到澳洲,來來去去醫院之間的十年療養,靠的是朋友與親人的支柱,事後赫夫考把這段期間稱作為「霧」,當時他住在有一臺老舊鋼琴的中途之家,常常一天要彈奏十個小時以上,所靠的是與生俱來的音準與對樂譜的殘存記憶,因此大衛會同時彈起鋼琴獨奏與樂團伴奏的部份。
赫夫考以前的同學萊諾德醫生提供他賺錢機會,讓他在自己開設的李卡多酒吧演奏鋼琴。透過他,赫夫考也遇上未來的妻子、年長十五歲的占星家吉莉安(Gillian),這時赫夫考的總財產不過是一個竹籃、一臺收音機與兩百塊澳幣,而且赫夫考每天還要抽上六包煙、二十五杯加滿七湯匙糖的咖啡,但當赫夫考在翌年向吉莉安求婚時,吉莉安卻答應了。
  再度復出舞臺
與吉莉安的結合對赫夫考來說,可能真的印證了「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這句名言,雖然有人質疑公開演出對病情尚未完全穩定的赫夫考來說是「一種無恥的剝削」,但是吉利安卻認為她只是為丈夫實現願望。1984年赫夫考開始他的專業演出,在柏斯的奧塔崗劇院獲得滿堂喝采,接著將近十年於世界各地演出,獲得觀眾狂烈的喜愛,尤其澳洲,更把赫夫考當作偶像般崇拜。
1995年是赫夫考的「本命年」,根據他的故事所改編的電影「鋼琴師」開始拍攝,而他也在暌違二十五年之後,於哥本哈根的提佛利音樂廳與哥本哈根愛樂合作,再度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場實況錄音由BMG發行,立刻衝上古典排行榜的前幾名,而今年剛發行的「Brilliantissimo」鋼琴短曲集,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強片。
只是一向把音樂當作嚴肅神聖的樂評家卻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批評他的演出是「表演的猴子」或「怪人秀」,事實上由於整整十年的醫療過程,以及赫夫考本身的精神疾病,讓他在演奏上的確有許多缺失,例如遺漏音符、樂句的不連貫等等問題,還有口中念念有詞的毛病幹擾到鋼琴的詮釋,不過這些古怪的行為卻成為他的鋼琴藝術中的一部份。用藥物治療或許可以改善他的情況,但是卻會損及他的演奏事業,因此吉莉安拒絕用藥物改善他的情況,而鋼琴技巧部份,則由他的經紀人普利查德-列維(Prichard-Levy)帶他去給俄國鋼琴家Mikhail Solovei改正他的壞習慣。 
  冷酷樂評,熱情音樂
赫夫考這位有著「強迫性格」的鋼琴師,面對嚴苛甚至惡意的批評,卻是用全然的歡樂來歌頌生命,也歌頌他自己的奇蹟。我們可以見到他穿著哥薩克白襯衫,蹦蹦跳跳地跑上舞臺,然後在掌聲未歇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彈起鋼琴,那種我行我素的神情會讓觀眾感動,就算這不是一場完美無瑕的演出,也無損音樂本質的可貴真諦。波士頓的評論家曾說他的演出是一場「令人悲哀的事件」,但是赫夫考的回應是:「有四次全場起立鼓掌怎麼會是悲哀的事件呢?」
這就是樂觀的大衛.赫夫考。父親曾不斷他叮嚀的那句「你是個幸運的孩子。」即使歷經病魔的摧殘,赫夫考依然堅信這句話,因為對他來說,認為他還能夠活著真的很幸運。但是對我們來說,見到一位真正快樂的中年大衛,是比處於崩潰邊緣的少年大衛更值得慶幸,我們有太多讓人肅然起敬的音樂家,為何不敞開手臂歡迎這位真正視音樂為生命的藝人呢?
大衛.赫夫考即將來臺灣演出,他要讓我們見識到走出電影銀幕的鋼琴師,我們可以懷著嚴肅的心態去聽一場大師的音樂會,也可以用充滿鼓勵的方式去看待一位新人的演出,但是面對赫夫考,必須用心靈去體驗他內心的熱情,請記得赫夫考說的:「我覺得現在非常美好,你會為我驕傲嗎,親愛的?」
http://bbs.love12.tw/redirect.php?tid=4937&goto=lastpost

電影鋼琴師觀後感

「鋼琴師」是一部曾在奧斯卡獎大獲全勝的名片,想不到自己到今天才看到此片,真有些許相見恨晚之感,看好電影真能讓心思及心情快樂起來呢!
  本片描述為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敘述一位從小即是鋼琴天才的男主角「大衛-赫夫考」神奇的鋼琴史的自傳型電影,大衛從小就被喜愛音樂的父親彼得-赫夫考親自調教下從鄉村的比賽開始發跡,大衛的父親從未接受過音樂的訓練,卻能將男主角以及家中的小孩訓練成音樂世家,在一次的比賽中大衛雖然表現因場地設備的問題以致於無法得獎,但他卻遇到他的第一位音樂老師「班羅森」,起初大衛的父親並不贊同大衛接受音樂老師的教導,但在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兒子對音樂的熱愛,還是決定讓大衛接受專業的訓練,大衛也在老師班羅森的教導下開始拿下許多的大獎,並且在一次全國大獎中獲得前往美國音樂學院就讀的機會,但此次機會卻在大衛父親極力反對下無疾而終,在此也種下大衛未來反抗的心。
  沒去成美國的大衛,依舊在老師班羅森的教導下成長,在一次蘇聯友誼會中,大衛認識了一位極欣賞他彈琴的女作家「凱薩琳普契爾」,從此大衛時常到凱薩琳普契爾家中彈琴給她聽,也在她身上學到許多作家想像的空間及思考,而第二次大衛的機會來了,英國皇家學院邀請大衛前往進修,「凱薩琳普契爾」告訴了大衛,他不能再錯過此次的機會了,並且送了他一副手套,希望他能在英國將琴藝更為精進,大衛也在父親極力反對下並且要脅不惜斷絕父子關係下,前往英國念書,在那他遇見了另一位名師「派克」,他曾為鋼琴名家拉赫曼尼諾夫彈奏過,經過派克教授的調教,大衛在皇家協奏比賽中終於完成了彈出「拉赫曼尼諾夫」名曲的創舉,雖然獲得冠軍,卻也從此精神崩潰,住進了精神院中。
  沈寂許久的他在精神病院中巧遇大衛以前的琴迷「巴洛」小姐,「巴洛」小姐將大衛接出醫院,並且試著想讓大衛重出江湖,但因大衛許多怪異的行為,不得不放棄此計劃將他交給朋友照顧,而大衛在重新接觸鋼琴後漸漸的將以往的感覺找回來,並且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在酒吧中展現驚人的實力,並且在酒吧中打響了名號,而在此時也遇到了他的太太「吉莉安」,並在他太太的幫助下大衛成功的重新接觸鋼琴並且重出江湖,相信大家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都有看到這位沈寂許久的鋼琴大師的精采的表演。
  此部片對我的感覺夾雜了親情與愛情的力量,大衛的父親為何會極力的反對大衛離開家庭,甚至不惜以斷絕父子關係來讓大衛留下,在我的感覺也許他的父親因為經歷過戰爭及逃亡的洗禮,以致於他的家庭觀念極度的保守,但這也讓大衛無法真正的發揮他的潛能將琴藝更精進一步;並且大衛的父親犯下的極大的錯誤,他產生了對大衛的忌妒感,一位父親竟然會忌妒自己的兒子,也許您會不相信,但這也是保守家庭常會發生的事實,大衛的父親在年輕時的創傷,無法讓他在音樂上發揮,在看到自己兒子受到如此多的關愛,產生的忌妒心,卻也讓大衛心靈上受到無比大的壓力;但大衛也在愛情及友情的帶領下,重新將自己的琴藝發揮出來,其實大衛並不需要精神病院的醫療,他需要的就是友情及親情的藥方,但這也是為何現今會有越來越多的精神病患無法痊癒的原因,其實有時是不需要藥方的。
  此劇最感動的地方就是大衛在酒吧成名後,大衛的父親從報紙上得到大衛的消息,前往看他時為本劇的精華所在,或許大衛的父親有些後悔想要彌補些什麼,但他還是無法將他對兒子的愛擺脫嚴肅父親的模子,雖然見到了大衛卻無法將父子感情重新的復合,其實現代的父母親您或許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但為何不放開心胸讓孩子們飛出去,往他們的興趣發展,擺脫現今念體育、念藝術是沒有前途的觀念,讓孩子們有自己決定自己的天空,此劇中的大衛就是因為想要證明對父親的愛以及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故想超越自己但雖然成功卻也崩潰了,如果當初大衛的父親是極力的贊成大衛的決定,或許大衛的路不會走的那麼的艱辛,孩子還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給父母親,但父母親不能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及期望,否則現今自殺案件的增多將有增無減,放開心胸讓孩子去發展,而我們自己也該放開心胸有信心的往自己的路邁進,你還在乎別人的眼光嗎?忘記他們吧!走向自己的路,證明給自己看,你將會比大衛更成功呢!
一部勵志的好電影,有警惕、有悲傷也有導演對大家的期望喔!加油吧!朋友們!
http://www.abss.com.tw/lions/movie/movie6.html

《鋼琴家》The Pianist(2002)

http://www.fun.tv/vplay/m-636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詳參【圖博館】:波蘭斯基:名導演7)

主演:
  艾德林 布羅迪 (Adrien Brody) ...... Wladyslaw Szpilman
  托馬斯 克萊徹曼 (Thomas Kretschmann) ...... Captain Wilm Hosenfeld
  弗蘭克 芬利 (Frank Finlay) ...... Father
  托馬斯?克瑞士曼Thomas Kretschmann
  艾米莉亞?福克斯Emilia Fox
獲獎紀錄:
  2002年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影片簡介: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裏飽受著饑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于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關于影片: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于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爲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爲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曆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爲《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童年從納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經曆是波蘭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個價值觀念。但是長期以來他一直逃避著這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他曾經拒絕了《辛德勒的名單》,因爲他認爲影片的題材和他的經曆過于接近。而十年後波蘭斯基終于有了勇氣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並將其通過自己的電影創作表達出來。“這是我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與我過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較,因爲它把我帶回了那個我仍然銘記的時代。” 鋼琴家二戰期間顛沛流離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長體驗,可以肯定的說這部電影融入了他個人的感悟。
  皮爾曼的書被重新發現並于1999年底被譯成英文後,立即成爲暢銷書,進入倫敦自傳作品前五名,登上《洛杉磯時報》暢銷榜,並獲“全球猶太人文學獎”。也是浩劫幸存者的猶太導演波蘭斯基去年把它搬上銀幕之後,《鋼琴家》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用藝術的美麗揭開了納粹血腥屠殺的序幕。這部描寫二戰時一位波蘭猶太藝術家幸存經曆的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風靡了歐洲,震撼了美國。它被法國、英國電影協會都評爲“年度最佳影片”,並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23日又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等三個重要獎項。《芝加哥論壇報》評價它是“一部史詩般的傑作!”《洛杉磯時報》贊譽說,“《鋼琴家》達到了偉大的程度!”
  《洛杉磯時報》書評家富蘭克(Michael Frank)說,“它是傳記文學的偉大貢獻,是永恒的曆史和人類價值的記錄。”《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斯茲皮爾曼的回憶錄是一個清晰的聲音,升起在這種聲音消失的世界。我們幸運地有他這位見證人。”影評家說,“音樂是他的激情,而幸存成了他的傑作。”
  雖然《鋼琴家》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我絲毫不懷疑,它會像《辛德勒的名單》、《人生是美麗的》一樣,被列入世界經典影片的行列。
  影片開始時,是1939年9月納粹進攻華沙,斯茲皮爾曼彈奏的肖邦小夜曲成爲波蘭電臺播出的最後一支樂曲。影片結尾時,是1945年波蘭獲得自由後,波蘭電臺播出幸存的斯茲皮爾曼彈奏的6年前被迫中斷的同一支樂曲(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那雙被磚頭磨出老繭的手,那雙扒開冒煙殘牆的手,那雙被嚴寒凍僵的手,那雙捧起漂著死蚊蟲的水送向嘴邊的手,那雙從德國軍官手裏接過面包果醬的手,再次奏起肖邦那輕柔、美麗的小夜曲──它是音符取代子彈,文明戰勝邪惡的宣言……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821.html?tp=0_11

《鋼琴師》生命的價值
 
    我們是一群從來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在我的心中,戰爭是殘酷的,也許真的是沒有經曆過一段曆史也就沒有資格去評價那段曆史。
    在上小學的時候,每當我們讀到那些描寫英雄人物的文章的時候,我們都會受到同樣的教育,那就是當你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你一定要像他們學習。可是我們都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我們並沒有力量去反抗,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成爲英雄。
    《鋼琴師》是一部真實的反映戰爭的電影,也許有不少人認爲它並不是很經典,但是我卻認爲它已經完全可以成爲經典,因爲它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描寫戰爭的,沒有了英雄的刻畫。自始至終只有對鋼琴師一個人求生經曆的描寫,一個又一個直接面對死亡的場景,使我們也同樣變得麻木,使我們也同樣的感到無助,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曆,所以它會更接近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想法,那就是求生的欲望。
    戰爭是殘酷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只擁有一次生命,生命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因此當你面對戰爭感到無助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我怎麽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鋼琴師在影片中就是這麽一個極其普通的角色,他只是想活下去——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在他的精神上沒有任何的支持,只是一個人最簡單的求生的欲望,但我看到一個城市幾乎被移爲平地,而除了那些士兵以外幾乎就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我在懷疑這是不是誇張,但是不管怎麽樣他的生存的信念總算是堅持到了最後。
    影片中有很多的對比,生存與死亡就是貫穿其中的一大主題,除此之外,藝術與生命的對也刻畫的很成功。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而且我也從來沒有去認真回憶過以前的曆史,但是我從這部影片中真正的經曆了一次戰爭的心情,我可以跟著主人公的經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和他一起體味生命的價值,可能這就是這部影片真正的成功之處。
http://www.dyddy.com/html/movie_article/1/739.html

《鋼琴師》:滴在廢墟上的眼淚

  無論你是否為肖邦的鋼琴曲著迷,是否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都沒有關係。看完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師》後,這張原聲唱片將成為珍貴的回憶。
  與《閃亮的風采》(Shine)、《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鋼琴別戀》(The piano)、《鋼琴教師》(La Pianiste)等以鋼琴為主題的電影原聲唱片相比,這也許不是最突出的一張。但由於收錄了電影主角原型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1948年於波蘭演奏肖邦《馬祖卡舞曲》(Mazurka)第17號第4段樂曲的歷史錄音而顯得尤其珍貴。雖然這段錄音聽上去有些粗糙,帶著歲月留下的雜音,但絲毫沒有掩蓋這位電影主角在半個世紀之前演奏時的感情。
  《鋼琴師》給觀眾的感動與《辛特勒的名單》是相似的。千鈞一髮,重重危難中,人性的復蘇成為廢墟上最感人的詩篇。波蘭斯基借鋼琴師的故事訴說自己的親身經歷。但這不是一部純粹描述鋼琴師的影片,音樂,只在重要關頭髮揮作用。也許,在看完電影後你流淚了,但不僅因為音樂,而是因為德國軍官聽完斯皮爾曼演奏後幫助他逃過劫難而感動。在那個生死攸關的時刻,鋼琴師演奏了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深遠、悠長的嘆息,失去親人、祖國的控訴,廢墟上的哭聲,痛苦、恥辱、恐懼……那些落在廢墟上的眼淚,是為了在藝術中昇華的人性。在最危險的時刻,音樂戰勝了邪惡,喚醒了良知。
  1948,斯皮爾曼在波蘭演奏了《馬祖卡舞曲》。電影的末尾,由阿德裏安?布勞迪扮演的鋼琴師正坐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裏演奏。無論是哪一年的版本,哪一段樂曲,由誰演奏,其實都並不重要。這張原聲唱片的意義在於提醒所有看過或未看過電影的人,經歷或未經歷過戰爭的人,為他們帶來和平的信仰和力量。在歷史最殘酷的廢墟上,也曾回蕩過鋼琴師的琴聲,音樂讓人們忘記了仇恨。當今日戰火再度紛飛時,有什麼比堅持這種力量和信仰更為重要?《鋼琴師》裏的音樂顯得簡單,只是歷史大背景下的一小部分,但正是這一小部分,讓人看到了最落魄潦倒時刻的高貴靈魂。
http://imagine1061.spaces.live.com/blog/cns!41D86BFB3BD68548!416.entry

想飛的鋼琴少年 Vitus (2006)

http://www.fun.tv/vplay/m-35148/

導演: 費帝牧爾
編劇: 彼德路西 費帝牧爾 
演員:法布里奇歐柏桑尼 泰歐蓋爾基 布魯諾甘茲 
  《想飛的鋼琴少年》回到世俗的天才
  裝笨是一件多麼讓人心疼的抉擇,就像世界成功的人與「天才」雖然不見得直接畫上等號,但要等待世界流轉速度跟上自己腳步,那種等待在成年之後,就變成無止境的焦慮、無力的抵抗。
  若說我對這部片子有偏好,那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我童年也是大家口中所稱的「天才」,班上只有25個學生,上一個年級一班才9個人,我們同樣有天才的困擾與深刻的哀傷,然後到了國中,我們回到凡人世界,回到混濁不堪,而且相對愚鈍的環境中。
  因此我能了解,裝笨是一件多麼讓人心疼的抉擇,就像世界成功的人與「天才」雖然不見得直接畫上等號,但要等待世界流轉速度跟上自己腳步,那種等待在成年之後,就變成無止境的焦慮、無力的抵抗,最後我們不得不裝笨,男主角泰歐蓋爾基對爺爺說了一句真心話,「最難裝的,莫過於下棋裝輸。」天生的潛質使他不能做自己,也被父母親的期待所禁錮,唯有裝傻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唯有如此才能自由飛翔。
  這也可以理解的是,許多藝術家生前不得志、窮困潦倒、抑鬱而終,而諷刺的是他們的作品卻在後世大放異采,由此可見,這世界足足慢了這些天才多久的時間,他們甚至來不及等待喝采就凋謝亦或瘋狂。
  本片主要描寫一個天才神童渴望平凡人生的感人故事,扮演12歲維特的泰歐蓋爾基本身就是才華洋溢的鋼琴少年,全片配樂皆親自上陣演出。另外一個靈魂腳色,就是飾演男主角維特爺爺的歐洲影帝布魯諾甘茲,有不少片子都以「老少配」,成功打造出清新脫俗的故事,如《小太陽的願望》、《新天堂樂園》、《蝴蝶》,由此可知,不需要俊男美女同樣有感人戲碼。
  當然以鋼琴為主題的電影並不少,其中男主角還多半是天才,如《阿瑪迪斯》、《海上鋼琴師》,甚至是周導(他說,希望大家以後叫他「周導」)的《不能說的秘密》,都極盡所能地飆琴,不過本片主題還探討關於「天才」的養成教育問題。
  後來天才維特仍不免要回到世俗,12歲年齡慫恿爺爺開了一家公司,最後再把父親已經慘賠的公司買下,玩起操作股票內線交易的金錢遊戲;為了追女友,搞上高檔餐廳、送大顆鑽戒等庸俗的作法,可見他很刻意模仿這世界慣用的手段去達成目的,雖不是他想要的,但卻必須。
  而這部戲對我來說最經典的兩個畫面,第一,維特與爺爺將裝滿空氣的塑膠袋綁上信件,讓塑膠袋緩緩升空,讓我想到《美國心玫瑰情》裡,那升空的塑膠袋,簡單到無法再簡單的素材,卻充滿生命力,讓人感動萬分。
  第二,維特開飛機到鋼琴老師家學鋼琴,那實在太過癮了。不僅說明一位12歲的天才,還包括了他的膽識與無懼的勇氣。
  65歲的瑞士老導演佛瑞迪穆勒心中,「維特」(Vitus)這個名字已在他腦海醞釀了20年之久,在此可以看出導演對天才兒童、教育的深刻關懷,還不免讓人想對導演那一直沒有放棄的拍片夢想,終於能實現而致敬。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35&eid=v135119

鋼琴少年:想飛的天才 作者:藍祖蔚

  天才最大的困擾不在自己縱橫自在的才情,而在於一直拖著他,要把他拉墜到地面上的俗世力量,家庭如此,學校亦如此,例如維特懶得理數學老師的考題,因為他用簡單心算就能算出答案,於是他反而質疑老師的心智,而被惱羞成怒的老師逐出教室…
  看天才大展威風,是浪漫傳奇最譁眾取寵的方式;看天才落寞受苦,是挖掘人性最深沈有力的招式,瑞士導演佛瑞迪.穆勒(Fredi M. Murer)執導的《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就兼具了傳奇與人性的雙重元素。
  《想飛的鋼琴少年》描寫一位智商高達180的天才少年Vitus的故事,電影分為六歲和十二歲兩個階段,六歲的維特已經展現掩不住的才華,但是只能任憑父母親擺布;十二歲的維特找到反抗方法,不但突破了生命瓶頸,也找到走自己路的生命態度。《想飛的鋼琴少年》根本就是一位自由主義人士對抗保守主義氛圍的電影。
  電影中的維特就是充滿自學風格的孩子,一聽到父母親在對話中使用了「吊詭(Paradox)」一詞,卻又不知道如何向他解釋「吊詭」,他也不多囉嗦,就自己翻書去找答案;他一旦聽到音樂,就能夠在鋼琴鍵上找到對應音符;父親發明了人工耳朵的助聽設備,他就可以拿來聽清楚父母親的憂慮對話;幼稚園的孩子還在唱著童趣兒歌的時候,他已經窩在書堆裡自得其樂地找尋知識了。
  早熟又聰慧的他卻面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環境,一種來自父母,一種來自爺爺。父母親欣喜於他的天才,卻遵循著傳統的教育框架理念,深信唯有透過規律的苦練,才能夠有成,卻不知道天才從來就不受生命格局框綁,有自己的生長方式;老牌影星布魯諾.甘茲(Bruno Ganz)飾演的爺爺,給他的卻是絕對放任自在,卻又極其專業的生活方式,電影一開始就是爺爺替他打造了一隻迴旋標,一旦投擲出迴旋標後,理應循著弧線飛行一圈回到手邊,但是這隻標卻脫軌射破了玻璃窗,自由的生命,自由的軌跡,就在這隻不定向的迴旋標有了具體形象。
  天才最大的困擾不在自己縱橫自在的才情,而在於一直拖著他,要把他拉墜到地面上的俗世力量,家庭如此,學校亦如此,例如維特懶得理數學老師的考題,因為他用簡單心算就能算出答案,於是他反而質疑老師的心智,而被惱羞成怒的老師逐出教室;例如面對著爸爸公司裡一堆庸俗的賓客,他被父親強抱到鋼琴前展現琴藝,於是先彈一首簡單至極的小星星,就在眾人臉上浮現「不過爾爾」的訕笑表情時,他就手指彈飛起來,把所有的訕笑嘴型,轉化成為錯愕,又收不回來的O型嘴型了。
  維特是不耐煩於俗世教育的,更不願套進父母師長硬派給他的框架過日子的,在一個大雷雨的晚上,試圖穿上爺爺打造的飛機模型,從陽台起飛,卻不幸墜樓,從此維特變得呆笨,智力測驗也從180滑落成120,天才不再的他卻因此有了喘息自在的空間,而這卻才是他的「天才」所在。
  看到《想飛的鋼琴少年》,你一定會想起法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寫過的名著《愛彌兒》。
  盧梭是自然主義的旗手,書中開宗明義就強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大自然如此,幼小的生命亦然,他主張以「回返自然」的方式來教育下一代,認為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造就人,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社會人,而僅僅是人。《愛彌兒》的要旨就是唯有順著兒童本性加以引導,讓大自然、人與事物都能相互調和,才可以成就完整的人格。
  維特事實上就是愛彌兒的當代範本,他有音樂才華,可是真的只有充份明白了音樂的美,全心全意有想要彈琴的衝動,琴才會彈得好。揠苗助長是註定事倍功半的,《想飛的鋼琴少年》中的維特可以拒絕練琴,卻也可以因為愛上了保母,而替一心想要當搖滾歌星的保母情人彈起搖滾樂;更可以因為聽見了巴哈的莊嚴與美麗,重新回到黑白琴鍵上練舞。
  天才,從來就是不受禮法和格局羈絆的,問題是天才的父母和師長卻都不是天才,「吊詭」的生命矛盾因此而生,也唯有不世出的天才,才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想飛的鋼琴少年》就因為捉到了天才與白癡的分界點與趣味點,鋪陳出充滿一則絕對傳奇也絕對浪漫的故事,讓大家在目擊一位天才的崛起、轉型與收割的傳奇故事中,進而思索生命與教育的意義。
  看熱鬧,《想飛的鋼琴少年》有天才傳奇;看門道,《想飛的鋼琴少年》提供了生命出口的選擇,導演佛瑞迪.穆勒找到了兩位真的很會彈鋼琴的六歲和十二歲童星來演出天才維特,他們都有著還沒長大的肉身外型,卻可以在眼神間流露心比天高的豪情,所有「轉大人」的神奇,無非只是生命找尋出口的方式,看著他們神乎其技的鋼琴彈奏本事,再思索他們破繭而出的天才招式,《想飛的鋼琴少年》確實在怡情益智的劇情內容之外,還多了耐人細索咀嚼的生命哲思呢。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12&eid=1112006

 我的小小鋼琴家 For Horowitz  (2007)
 
導演: 權炯軫 
編劇: 權炯軫 
演員: 朴埇佑 
   在「教育影展」開幕的時候,看了韓國電影【我的小小鋼琴家】。影片描述一個因為無法出國深造而只能教琴為生的女老師,意外發掘鄰近一個調皮搗蛋的孤兒,竟然擁有絕對音感,因此,「栽培天才」成了她另一種自我肯定及揚眉吐氣的方法。
  不能出國留學,是否就決定一個音樂系學生「前功盡棄」,我不知道(雖然每次在音樂會拿到的演奏者資料,確實好像每個人都喝過洋墨水)。但這部電影讓我忍不住聯想到兩部在台灣上映過的舊片:【老師你好】和【想飛的鋼琴少年】。
  韓國片【老師你好】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先推翻師道至上的既定形象,讓我們看到一個既要拿家長便宜、又瞧不起偏遠學區的「壞」老師,自己反而逐步被環境所改變的過程。瑞士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則直指成人對「天才」的趨之若鶩和揠苗助長,如何忽略了教育的真義,而變成一種成人的虛榮。
  而【我的小小鋼琴家】似乎兼融了上述兩片的題旨。
  片中的女老師並不見得多討人喜歡。看著老同學深造回來,順利謀得大學教職或成為理所當然的專家(或許這也是編導對音樂教育界的諷刺,學歷永遠重要過藝術造詣),自己卻只能租個小公寓教琴餬口,很難不自怨自艾。弔詭的是從片中稀少的篇幅裡,我們得知已逝的父親曾全力支持她學琴,哥哥甚至因此放棄升學,但媽媽和大嫂似乎都對她的「堅持」很不以為然,這是否反映了某種傳統觀念(尤其是性別地位)的衝突,不得而知,卻讓我覺得應該是意有所指。
  後來在近乎「不打不相識」的情況下,她驚覺住家附近宛如破壞王的「頑童」其實是個「神童」,人生目標也因此清晰了起來。這個目標其實是十足功利的,也和她的遺憾息息相關。自己無法成為傑出鋼琴家或音樂系教授,那就成為鋼琴天才的啟蒙老師吧!
  問題是年幼的孤兒雖然在琴藝上突飛猛進,但讓他更信任及依賴老師的原因,其實是幼年失怙、情感上的需要。當這兩者發生衝突時(尤其當小男孩在第一場鋼琴比賽上想起母親車禍身亡的悲劇而失常),我們看到女老師的自利面,顯然超越了小天才對他的情感期待。之後編導再藉由小天才連唯一的祖母也失去了,才讓女老師對自己的角色終於有了不同的感受。然而當她不再強求這個學生要為她證明什麼時,小男孩的天才,卻吸引了外籍音樂教育家的注意(又是一個非得經過飄洋過海否則音樂表現就不算被肯定的證據),女老師是否能割捨(無論是情感上的或是事業上的),就成了電影最後一個考驗。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如果按照編劇在片中的邏輯與觀點,小天才被送到國外去,真能理解這是女老師從一個想藉學生揚名的師傅、變成一個真正愛他又替他著想的親人,所做的痛苦決定嗎?以及出了國就表示萬事美好了?可惜在本片的敘事裡,「出國」確實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影片最後直接落在長大成人的天才,已變成著名鋼琴家,特別邀請女主角去聆聽他的演奏會,當他用外語訴說著他的感謝時,理應是讓人流淚的時刻(至少女主角已淚流滿面了),我卻忍不住懷疑在理所當然邁向煽情結局的時候,編導似乎簡化了所有問題,而這似乎成了同類電影一再重複的公式。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957&c=BA0001

【我的小小鋼琴家】觀後感

  利用颱風天,又看了一次【我的小小鋼琴家】這部有關鋼琴的電影。對於劇中那對師生間的細膩情感,及音樂小神童從零開始學琴而成為演奏家的曲折故事,有種熟悉、親切、同理心的感覺。影片描述一個因為無法出國深造而只能教琴為生的女老師,意外發掘鄰近一個調皮搗蛋的孤兒,竟然擁有絕對音感,因此,「栽培天才」成了她另一種自我肯定及揚眉吐氣的方法。
  劇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老師帶這小搗蛋到遊樂場和動物園去玩,小男童將在遊樂園所見所聞展現出即興創作的能力,竟然在鍵盤上彈出他對於松鼠、蝴蝶、鴨子、流水、大象、葉子…等的印象所表現出的音符。這是我最喜歡的創作方式,有生動的畫面、有敘述性的表現。因為有愛,音樂才美。因為感受到真摯,所以音樂才不凡。
  本片以非常自然的手法,表現出一個鋼琴老師細膩的心思及生活困境,許多內心的掙扎和對音樂生涯的期待,都是同樣身為一個音樂老師的我所能感同身受的。劇中共演奏了十餘首經典名曲包括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德布西的「阿拉貝斯克I」、舒曼的「夢幻曲」、蕭邦「革命練習曲」、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等和許多拜爾、徹爾尼、巴哈初步….等練習曲,因為都是平時教學常用的曲子,所以感覺特別的親切!
  整部戲中有親情、衝突、誤解、原諒、分離…等諸多戲劇強烈的元素,還兼雜著對情感追求、自我認同、社會現象、家庭關係…等。那種師生間由陌生到接受、到無法割捨的情感,很容易感受的到。尤其,缺乏母愛的小男主角為了搏得老師的關愛而乖乖練琴、還故意搗蛋,把老師的學生都趕跑、甚至為老師創作彈奏一段旋律,只送給她…在在顯示對老師深刻的愛。他把母親的形象和老師重疊了,因此才會展現出十足的不安、依賴和占有慾。由他不自禁的喊出口「媽媽」,及憤怒的宣示「她是我的老師! 我的!!我的!」,就可以看出。
  前一陣子非常夯的『交響情人夢』,造就了另一批流行古典樂,諸如蓋西文『藍色狂想曲』、Beethoven的悲愴第二樂章,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德步西鋼琴作品『快樂島』…,之類,而這部片子則大都不出大曲,除了影片尾聲時主角鋼琴家演奏的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外,只有可愛且讓練琴的學生都耳熟能詳的樂曲。而貫穿整部片的舒曼『夢幻曲』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還有最令人動容的是,當小指上的金戒指隨著音符跳動,那畫面讓人看得不由的心情跟著激動起來。
這是一部充滿歡笑與感動的好電影,很推薦大家看看!
http://betty5411.wordpress.com/2008/07/28

我的小小鋼琴家 觀後心得

「我的小小鋼琴家」靈感來自俄國浪漫派鋼琴演奏家霍洛維茲的傳奇故事,以及他追求音樂本質的完美。
編劇金玫叔反覆聆聽他演奏的「結婚進行曲」後,以「獻給霍洛維茲」作為原文片名,僅花了短短兩星期便完成「我的小小鋼琴家」的劇本。
在電影中,崇拜霍洛維茲的女主角智秀,意外發現了同樣年僅七歲的「小霍洛維茲」時,她的鋼琴教室從此只為京文一人開啟。智秀想利用京文的音樂天份參加鋼琴大賽,讓自己有揚眉吐氣的機會。但京文要的不只是鋼琴,而是一個媽媽,他對鋼琴的所有努力,只是為了引起她的關注,得到她的愛。
今年只有七歲、飾演京文的南韓小童星慎毅宰,是劇組人員花了一年時間在南韓各地發掘出來的鋼琴小天才。與劇中的角色一樣,他也是七歲才開始學習鋼琴,卻在習琴短短九個月後就贏得南韓國際鋼琴大賽大獎的天才小鋼琴家。戲中的所有鋼琴彈奏場面,全由他親自上陣。導演還特別邀請世界級鋼琴演奏家金楨沅扮演成年後的京文。兩人眉宇之間的神似,也讓觀眾驚訝。
.......................................心得分享.....................................................................
  散場了,坐在後頭的觀眾還沒出場,她們也哭了,也發現自己無法面對生離死別的畫面,這片的確像羊羽同學說的,拍的有點煽情,太過投入情緒就會被拉走;燈亮起時,抽離電影,是個該理性面對電影的時刻了......
  片中京文的媽媽,在京文四歲時便因為車禍而亡,而小京文也因此在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京文再也沒開口說話,沒有人知道他的心中想的是什麼!
  就在與智秀相遇後,改變了京文的未來;沒人懂這孩子怎麼教,京文也不懂得怎麼去表達心裡的狀態,而片中有一幕令人動容的畫面是京文在一次旅行中,觀察了許多的動物、昆蟲;並且透過鋼琴把這些感受一一彈出,京文說:「他能彈出他所觀察的一切!」。
  京文找到了一個表達心境的方式,這一切歸功於那個啟發者--智秀。
  抽換到現實後,我想著,或許我們不是一個良師,但我們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啟發者,只要願意給孩子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一個最適合表達自己的方式,就如同片中的京文一樣。
  而在一連串有關孩子收出養的劇情後,這片子並沒有來個"happy ending"最後智秀和京文還是分開了,之後場景轉換成京文成了位有名的鋼琴家,且京文沒有忘記智秀的給予,也沒對當初把他送走的智秀抱怨,還說了我愛妳,看似美好的結局有著大大的遺憾。
  其實我也不懂這樣的結局到底是好還是壞。收出養在現今的社會上頗為常見;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未來做最好的決定,還是聽聽孩子的意願;到底什麼樣的童年,對一個即將被收出養的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想起過去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強調著,妳認為你有能力為每一個案主做最好的評估嗎?有能力為一個孩子做一個好的決定嗎?尊重案主自決,那對一個還未明白事理的孩子而言呢?問題糾結的程度,是最交錯又複雜的線路。
  電影果然比現實好演,並非每個孩子都像京文那樣的好運,而即將等候收出養的孩子,會有幾個跟京文一樣的好運氣,他們的未來似乎讓人感到遙不可及,而與其接受現實,我們更願意相信,這些來自不健全家庭的孩子,還能擁有一雙溫暖的手牽著,並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成就。
http://tw.myblog.yahoo.com/caltus-janet/article?mid=1311&prev=1471&l=f&fid=16

音樂人生 维基百科

《音樂人生》(KJ)是2009年一套香港紀錄片,由張經緯導演,紀錄香港音樂天才黃家正的成長歷程。電影於2009年4月3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其後於7月16日起在百老匯電影中心、PALACE IFC及AMC又一城作特別放映。由於電影獲得極佳口碑,電影不斷加場至九十五場,而每場均逾九成入座率。電影於2009年第46屆金馬獎中獲提名並奪得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及最佳紀錄片,其後於2009年12月10日在香港,及於2010年1月1日在台灣台北信義威秀影城上映,並於2010年1月奪得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獎。
  內容
香港音樂天才黃家正的成長傳記。黃家正就讀拔萃男書院,十一歲已遠赴捷克與專業樂團合作。影片跨越六年時光,描述恩師羅乃新對他的啟迪,刻劃同學及兄妹間的矛盾,還有父子從關愛到咬牙切齒之情,發現天才的終極目標,原來是做一個「人」。

音樂人生:天才與苦悶
 
天才的傳奇一向迷人,天才的故事永遠好看,《音樂人生》炫耀了一位音樂奇葩,但是他的迷惘與迷失,不也同樣讓人心情為之一沈?
  香港導演張經緯執導的紀錄片的《音樂人生》,帶給觀眾天才的喜悅,卻也不忘帶給觀眾青春的迷惑。
   《音樂人生》的男主角黃家正是記錄香港的音樂天才,黃家正11歲那年就拿下香港校際鋼琴大獎,獲得前往歐洲巡迴演出,更與捷克布拉格的樂團灌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唱片,故事就從他睡眼惺忪,賴在爸爸身旁,不敢就位彈琴的時段開始,正因為黃家正是小天才,所以即使只是黃口孺子,即使只是理個小平頭,但是古靈精怪的模樣,彈起琴來就雙目烱然的模樣,就是極為吸引人。
   因為,我們崇拜天才,舉凡天才的傳奇都能吸引我們目光,況且只要坐在鋼琴般人似乎就活了起來,音樂在他的身上燃燒,音樂的光芒在他的手指和軀體間流動,骨碌碌的眼神轉動,豎尖尖的敏銳聽覺,以及行雲流水的彈琴指法,他的錄音演出,真的就有如杜甫形容公孫大娘舞劍時所用的最高級形容詞:「瀖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人是活的,音樂是有生命的,少年彈琴能有如此光采,除了天才,你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了。
   音樂紀錄片紀錄了傳奇音樂家的傳奇人生,不論是他是11歲的黃家正或是88歲的鲁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首要的是音樂,其次才是人,《音樂人生》的脈動掌握深諳觀眾心理,因此能夠先以傲世傳奇捉住的眼睛,繼而再以黃家正的恩師羅老師教他如何用肢體去教釋貝多芬的音樂,他也確能記住細節,再逐一實踐在自己的錄音表演上,精準,不但是音樂演奏家追的極致標竿,也同樣是剪輯律動上的至高準繩,《音樂人生》能夠在金馬獎賽會上打敗劇情片的如雲高手,奪下剪接和音效獎,關鍵就在於導演張經緯本身是提琴手,嫻熟音樂,知道音樂高妙所在,又有足夠的影片細節足以佐證教學和表演時的互動場景,因此得能建構極具說服力的音樂奇觀。
   《音樂人生》華麗的是音樂,複雜的則是人生。古今天才都難以避免的挑剔、孤僻、驕傲等生命個性,他兼而有之,兄妹嫌他難搞,同學嫌他挑剔,面對著這位鋒芒畢露,又愛露才揚已的早熟學生,老師的心理負擔也很重,畢竟在音樂的世界中他早已跳過了「準不準,懂不懂」的入門境界,登堂入室到了「能不能,好不好」的層級了,但是他還是得接受傳統教育,接受以競賽為職志的音樂養成訓練,於是他難免嘮叨,難免質疑,特別是來到「彷徨少年時」的叛逆青春期,天才有了叛逃之心,天才遇上了迷航,《音樂人生》的後半段因而在添加人味的同時,也加進了辛辣佐料。
   黃家正悠遊在音樂的世界中,不管是獨奏、指揮或者伴奏,他都儼然有神,迷人極了,那時的他不需要言語,音樂、肢體和神情早就完成了神聖詩篇,聽著他用不同的速度和指法詮釋蕭邦的「別離曲」時,你會好奇他的早熟心靈到底有多縱寬?何以容得下這麼細緻多變的可能;看著他故意挑戰時間限制,精準要來詮釋室內樂的真正理念時,你肯定贊成他的音樂魅力。
   但是回到真實人生時,年紀輕輕的黃家正卻也善於大發鴻論,他對人生的理解與信心,一如他解讀音樂時那麼精練有神,他的態度固然有雄辯辯滔滔之姿,卻也讓人覺得理不直而氣壯,太早的結論,太必然的邏輯跳躍,反而突顯了他的心虛與寂寞。
   黃家正的才情與熱情,讓《音樂人生》有了起飛的跳板,黃家正的迷惑與迷失,卻也足以讓更多的人去感受他的忐忑,替他尋覓良藥處方,但是他的音樂人生才正要起步,《音樂人生》只能算是第一樂章,張經緯還得用更長的時空跨幅和創作企圖,來補充後續的第二樂章、第三樂章...和終曲。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1/post-1812.html

做「人」的要件 --《音樂人生》

  《音樂人生》在2009年的金馬獎破紀錄拿了三個獎,除了最佳紀錄片之外,還包括最佳剪接與最佳音效。原本我對於金馬獎評審這樣破格提拔心存懷疑,暗自揣測金馬評審又是雙影帝、又是把剪接、音效兩個技術獎項頒給一部紀錄片是否太超過了一點(預告其實不太吸引我),不過當我終於有緣看到《音樂人生》,我徹底對於我原先的種種疑慮感到羞愧。當我們尚未真正從頭到尾好好地看完一部電影的時候,千萬不要被自己的預設立場與無端偏見給蒙蔽導致錯失與那部優秀作品在銀幕上交融的機會。這是《音樂人生》教予我的第一件事。
     《音》片導演張經緯的個人經歷其實一點也不比紀錄片主角「KJ」黃家正遜色,他本是拿穩定薪水的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的創團樂手,卻毅然辭職前往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的Brooklyn College分校進修碩士,在那裡認識了日本籍妻子,也因而體認到自己所缺乏的音樂天份,進而放棄學了十五年的大提琴,稍後轉向哲學系並拿到獎學金,卻陰錯陽差地因選修電影製作拍了支短片轟動校園,這樣的「滿足感」驅使張經緯從哲學系轉而主修電影,正式往電影之路邁進。2002年,張經緯以描述香港回歸的10分鐘短片《Farewell Hong Kong》入選日舞影展,同時還在楊紫瓊與鍾在思所成立「電影神話劇本創作比賽」中得了優異獎,他返港後所導演的兩部由CNEX製作的紀錄長片《歌舞昇平》與《音樂人生》皆在海內外獲獎無數,有趣的是《歌舞昇平》中對於香港「綜援家庭」的悲憫觀察,再進一步幻化成為《天水圍的夜與霧》劇本,並獲得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最佳故事獎」。 
     或許是《交響情人夢》太過風靡港台之故,《音樂人生》在宣傳詞上狂打「千秋王子真人版」催票,「KJ」黃家正對於音樂專業的吹毛求疵、個人性格上的自傲與彆扭、人際上不擅從眾而無可避免的孤獨,還真的與漫畫中的千秋王子有著那麼一點類似(不過真要說起影片本身對於「音樂╱人生」的深沈思考,熱血激昂的《交響情人夢》可真是小菜一碟了)。無論黃家正還是千秋王子,他們其實與嚴苛定義之下的「天才」、「神童」還有一段距離,過早開始的積極培訓與巨大期待厚愛造就了他們不平凡的童年,相形之下他們也因而有著超越同齡少年世故與想法,「為何手指會彈琴?」「為何會有人?」「很多人不快樂。」「世界不完美。」「(人)不過一死。死掉就完美。」「世人都懂音樂就完美。沒戰爭。」「如果有神,為何世界有這麼多不公平?」這樣的想法如果出自虛構性的戲劇尚且不足為奇,如今由活生生的真實人物脫口而出,而且這還是一位家境富裕又充滿才能的天之驕子,如此早慧、如此悲哀,既衝突且耐人尋味,於是這樣的懸念也就形成了《音樂人生》獨一無二的戲劇性(甚至相較於其他描述音樂神童的電影例如《神童》、《想飛的鋼琴少年》、《和你在一起》),將我深深地吸進去。畢竟扭曲又帶著衝突性的人格,對於紀錄片工作者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灰熊人》與《偷天鋼索人》就是近期最精彩的例子。
    接下來的文字,如果你已經看過《音樂人生》,歡迎繼續往下看。如果你不打算去信義威秀看《音樂人生》,也歡迎繼續往下看。如果你正打算去看《音樂人生》(要快啊以免下檔),那請千萬別再往下看,以免破壞你觀影的樂趣。
  認不認識張經緯,事實上與《音樂人生》紀錄片本身無關;就如同對音樂有無興趣與專業認識,事實上與欣賞《音樂人生》一點也沒有關係;正如同紀錄片工作者與被記錄的客體本身是否在專業上有直接連結,事實上與最後拍出來的成品質地未必有著直接的正向關係。不過,由張經緯這麼一個曾經在專業路上闖蕩十五年的音樂逃兵,來拍年紀雖小卻比他更有才華、甚至早已在這條路上大放異彩的黃家正,記錄者與被記錄者背後的心態、成長脈絡也就自然往外拉出一個更微妙的層次。《音樂人生》以黃家正十一歲時在遠赴捷克演奏的路途上依偎著父親大腿睡著的小臉揭開全片序幕,稍後直接就跳到即將滿十七歲的黃家正堅定地說自己真正想要就是做一個「人」,Human Being,一個有意義的人,這樣的有意義是與名聲、財富無關,而是與自己學音樂、熱愛音樂、努力的初衷有關。乍聽之下,黃家正這番言論不過像是一般空泛的倫理作文課的老生常談,我們聽得太多自然不足為奇,我們必須一直看下去,直到電影的最後,才能明白張經緯將這段話放在片子開頭的用意。
    黃家正令我想起迪士尼動畫《雷霆戰狗》那隻從小活在片場的狗狗Bolt,他自傲他孤僻他不留情面其實不是在搞什麼個人英雄式主義,他只是始終如一,無論對待自己的父親還是兄長、唯一的好友皆然,他就跟Bolt一樣被錯置到了另一個世界,可悲的是現實世界並不是一個Disney Land,可悲的是,他無法像動畫裡所演的那般如Bolt輕而易舉地認清現實。我們看著畫面上不同時期的黃家正面對不同身份背景親友同儕的不同應對,十一歲時的他對啟蒙恩師羅乃新有著近乎兒子對母親般的撒嬌與依賴,十七歲時的他對羅乃新依舊維持著他與父親之間永遠無法感覺到的那股真正的敬意與親暱,而在這六年之間他對於同樣學琴的哥哥、妹妹、好友、以及拔萃男書院音樂社團一干學長學弟在演奏時不留情面的要求與指責依舊(甚至把fuck掛在嘴邊),在這六年間他漸漸地不再上學不再參賽不再考取任何象徵地位的認證,於是在演奏會後面對熱情家長詢問鋼琴考到第幾級時難免略微不自在,於是他在自己所領導的音樂社團獲獎慶功時倍感落寞……,因為這孩子所思索的永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他不再執著於片刻的榮耀或是膚淺的光環,他不因為旁人的評斷目光而對自己的信念困惑遲疑,他真正在意的是這世界是否有可能依據更理想更夢幻的偉大方式來運行,結論當然是否定的(這點其實是我們生而為人共同的渺小感與悲哀),《音樂人生》也因此在後半段愈益感傷。
    張經緯獲得金馬獎評審青睞而勇奪最佳剪接獎的理由,事實上也極可能觸怒紀錄片基本教義派的堅實擁護者,關鍵在於張經緯在十一歲的黃家正與十七歲的黃家正之間交互穿插,那樣跳躍的方式在成就戲劇性精彩的同時,卻也可能稍一不慎即墜入操弄的深淵而顯得虛偽浮誇,徹底玷污了紀錄片最可貴的真誠與直接。可喜的是,這樣靈敏跳躍性的剪接,只是張經緯透過鏡頭記錄與比對去試圖深入黃家正內在與思緒的切入手段。以下我且舉《下一秒,無限》為例作為對照,還記得《下》片所記錄的那位女拳手在賽事最高潮的剎那,導演也試圖插入一下過往練習的辛酸片段吧,導演顯然是想要藉由這樣情緒與畫面上的對照,進而營造出一股令人動容的氛圍,可惜對我而言只覺得無比反感。因為,這樣的插入,必需要有先前足夠的、厚實的鋪陳去作為地基加以支撐,否則便會顯得投機、膚淺、而且愚蠢,否則影像所傳遞出來的力量就顯得虛假而無說服力。很多糟糕的紀錄片例如《態度》、《星光傳奇》都敗在這部份,從頭到尾都只處於被紀錄者的極外圍,所問的問題與所捕捉的細節全流於慣見與淺碟,格局僅止於一般晚間新聞的15秒即時訪問所能達到的深度。
    張經緯跳躍性的剪接,非常神妙地達成一股「對話」,那既是讓兩個年紀的黃家正交互對話,讓黃家正與他所愛的音樂、家人、師友對話,同時也是張經緯自己與所拍攝影像的對話、與觀眾的對話。跳躍形成了視覺與節奏,型塑了觀點與態度,同時也是為了在漸次的時序堆疊中,逐漸釐清黃家正的音樂人生,關於他所背負音樂神童的沈重枷鎖,他對於各種音樂比賽或是排拒或是挑釁或是厭倦的矛盾態度,他最終極的理想與追求,以及他最終極的核心價值——其實不過就是「忠於自我」的人,如此而已。而在此,張經緯再次用了一點戲劇性的伏筆,直到影片最後才揭露所謂的「真相」(有點像《玫瑰人生》撐到尾聲才披露琵雅芙一生悲劇的原點)。
  如此大膽、如此狂妄的假設(手段),一個記錄者有什麼樣的資格去為被記錄者做出這麼沈重的結論(當然也可以把黃家正那一再重複的「你要我說嗎?」視作記錄者與被記錄者共謀之下的決定)?黃家正這六年來的轉變是否真的根源於此?我們不是家正,我們所仰賴的是張經緯篩選過後的記錄片段,我們絕對無從判定。但是,我作為一名觀賞者,卻是徹底被張經緯的論點所說服的。原來,《音樂人生》前八十分鐘的鋪陳,全都是為了引導出最後這幾句話,三言兩語就成全了黃家正的終極目標——做一個「人」,有良知、有人性。看似微薄,其實卻是難度重重,而且心酸的終極目標。這是本質性的,核心價值問題。對於彈鋼琴、指揮樂團、做人的黃家正如此,對於從音樂跨到哲學在跨到電影、既寫天水圍又拍音樂人生的張經緯如此,對於觀賞本片的我也是如此(我這才猛然發現,真的,我寫影評我的政治態度我的呵護台北電影節運動甚至對電影中角色的認同,從來都環繞著一件事,那就是核心價值)。 
    或許因為我自己也學了十多年的小提琴,所以對於這樣的題材格外有感觸,迥異於慣見音樂電影的庸俗浪漫與煽情熱血,《音樂人生》對於音樂、對於人生的疑問,像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擊,讓我有種徹底被搥倒後的啞口無言。我相信,張經緯選擇以這樣無語的悲哀作為電影終結,自然有他的解釋,即便我深深期待著這部紀錄片在五年或是十年後會出現續篇,但對於紀錄片工作者張經緯來說,那已不再屬於他的責任。 
http://blog.chinatimes.com/davidlean/archive/2010/01/03/461618.html

《躁鬱奇才》 

  天才的去神運動何時止
  前陣子曾誇陳老大是天才級的騙子,這幾天他不知那條神經又躁動了,說他任內絕不會關閉電視。
  聽他在放屁,他的言論自由名言根本一文不值,以前才說「寧可報紙不耍政府」,結果呢?搜報社告媒體及記者。最近連關了幾家電視,搞得天怒人厭,才重操兩手策略。你們可不要上當,老大是說「依(他家的)法行政」,不要老是一相情願去解讀他的律師用語。
  看來咱應好好幫天才把把脈,去去天才的神話。
  只要有「造」神存在就會有股「去」神運動無止地進行。
  凡夫就是這樣自作賤,整天追逐著偶像的光鮮,心的深處又渴求一窺偶像的幽臭,以洩自卑之妬,唾棄之如流浪狗,只是午夜夢廻忘不了曾有過的寵愛,白天醒來又在找尋新偶像,然後又窺探其幽臭,如此輪廻不止。
  什麽凡夫,唯有甚深禪悟者才能認証否定其他禪修者是否悟道,同理,唯有天才能造神和去神,造神的暫且不論,去神的,從弗洛伊德以來就沒斷過,如今最新的~
當然是弍週刊的狗仔。狗,依動物權保護者、寵物愛好者、結合超能力論者的研究,不但大忠大義,還有各種神通,尤其他的靈鼻,專聞偶像的幽臭。
  那比十九王公的忠犬還靈了,簡直是儒釋道三教合造之神犬。
  什麼跟什麼,咱可是要評《躁鬱奇才》和《憂鬱心靈地圖》(張老師,2001)
  這就對了,依諾貝爾醫學獎級天才腦神經學家的研究,一般人所謂的天才只不過是躁鬱症患者,腦中血清素比凡人或多或少而已。
  偽科學!你亂解釋醫學對躁鬱症的研究,人家不是明明說天才與躁鬱症沒有必然因果關係,亦即躁鬱症患者未必、其實大多不是天才,同理,天才也不一定需要得、其實大多不是躁鬱症患者。而且作者認為即使得了躁鬱症,也可透過善用躁鬱──比如躁時從事創作、鬱時從事修改抄寫,來改善或減少躁鬱症對創作或生活的影響。
  這我了,就好比躁時上「瘋派」搞群交,鬱時找色情按摩服務到家,如此便可日夜交歡不已。
  你一定要如此混淆「賤」與聖嗎?
  孔聖人都說思無邪了,你又何必如此偽君子,思辯嘛,當然要善於舉一反三。
  懶得理你,言歸正題,作者還認為適度的服用抗躁鬱症藥,不但不會降低、還會改善天才的創作和生活。
  聽你在放屁,要是梵谷在療養院治好了躁鬱症、或出院後有現在的抗躁鬱症藥可吃,他還能畫出慾火焚身般的黃藍色曲捲線面嗎?
  我最瞧不起你這種半調子的躁鬱天才論了,躁當然要躁到焚身、鬱當然要鬱到滅頂。
  對!你就巴不得「梵」谷成「焚」谷。他不自殺,如何製造梵神的伝奇?他不自殺,如何幫藝藏家打造天下最高畫價?
  我是「為躁鬱而躁鬱」,絕不涉及名利。
  好個不知病患疾苦的「為藝術而藝術」。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陳老大們不只是天才級騙子而且是國族性聖徒的瘋子。
  你就是好立異說,看到人家《聖徒與瘋子》(張老師,2001)封底的促銷宣伝「聖徒和瘋子只是一線之隔嗎?」你就給它飈飈看、看誰比較敢瘋言狂語。
  別當個不求甚解的看封面封底的翻書人,讀讀人家的內文怎說:「成癮、樂事、興趣、迷戀、全神貫注的事、習性、嗜好,都是為了逃離自我,轉向靈性我,都是通往超越的前景的道路,可以是啤酒、巧克力、香煙、賭博、皮鞋、古董、古幣、園藝、漆器、火車模型、瓷瓶、大型耳環、伝家寶或是棒球卡。可以用過度飲食、節食、性高潮或老電影來尋找它。其實任何事都能打開自我的鎖,將自我送上超越的路徑,並不需要符合臨床所說的成癮才有這種情形……擁有一種熱情或嗜好就可以了。好奇和奮發都是好事,就真正的宗教感受而言,每件事都是屬靈的。」(p.319)
  怎樣?比你的圖博館更瘋了吧!
  這有什麼,我早就說過從演化來看、只要異於常人就是異端瘋子,作者上述的立論其實只是虛幌一招,不然書的最終怎會說:「可以瞭解區分精神病人和神秘主義者的是什麼,以及區分成癮與相對較自由的奮鬥者。一個是死胡同,像心臟病發一樣嚴重,緊抓著寶的生命不放,另一個則學會如何演戲。」(p.322)
  從演化來看、精神病人和神秘主義者並沒有絕對的二分,就像生物與無生物、生物界的種種分類都只是一種研究上的方使,只是搞久了就自然會產生分類權力學。
  你要善於讀書,作者不是「褒」瘋子緊抓著寶的生命不放嗎,而「貶」聖徒為學會如何演戲。
  本來就是,人家不是說「演戲的是瘋子」,其實不只聖徒在表演,所有異於常人者、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天才都在表演,他們有演戲的天份──遺伝上給了他們助跑器,只要環境適合他們生存,加上他們自己比別人努力,他們自然就跑的比別人快、演的比別人好了。
  只是是在狂風的崖邊狂奔,一不小心不是飛上天就是掉入崖,演的太入戲忘了自己是誰。
  聽你們這些無行的文人、詭辯的哲人在顛倒凡聖,聖人無我無私故能成就眾生。
  聽你的口氣像是瞌藥者的喃喃自語,經科學証明,聖徒在聖靈感動或入定時的腦波反應和嗑藥者類似,所以~
  所以吸毒是神聖行為了,不只不犯法還得獎勵?
  古代許多巫師就藉吸毒來顯聖啊,只可惜文明人(荷蘭除外)反而定他們罪。
  人不畏罪奈何以罪懼之,更何有致命吸引力,就讓他們自種自吸、自產自銷吧,黑白兩道不要插手。
  又是個夢囈!

《躁鬱之心》

  單由前評《憂鬱心靈地圖》所評:「只要了解啥是憂鬱症及其成因,其他心理治療、生活方式治療就別了,只要藥物治療就可以了…心理疾病實在和生死學一樣,精神層次的東西研究透了,反倒覺得沒啥好談的,因為都要自己了。尤其看多了靠販賣這些謀生的大師、名教授邪者專家、還有八教九流的人生指導師,更是煩厭。」
  便可知楨某是不討人喜的不合時宜者,不信你看谷哥有「《躁鬱之心》讀後感」專詞,點入、滿山滿谷的人在談傑米森博士的《躁鬱之心》(天下,1998),為何?談出自身的心路歷程才感人嘛!你看有位陳建民老師在教育季刊第四期<《躁鬱之心》讀後心得感想>說道:
  「我對於本書作者傑米森博士的勇氣和精神非常佩服。佩服她對任何人都毫不諱言自己是躁鬱症患者的勇氣,佩服她和躁鬱症搏鬥的毅力和精神…所以本書對一般讀者是一本非常棒的心理學叢書,對於有躁鬱症的讀者更是必讀的寶典。因為她從生活情境、成長歷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強度、自我認同感、自我價值感與挫折容忍力等強化自我功能的生命力,提供了人們「自我心理治療」的新觀念。因為患病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本「心」也病了,因此,唯有從「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功能,才是治療此心理疾病-躁鬱症」的不二藥石。
  從書中也感受到傑米森博士真是一位幸運兒,因為她的母親、哥哥、朋友、同事甚或上司都給予她相當的協助,尤其當她在躁鬱症發作時,使她能順利度過許多生命中的狂飆期。」
  是嗎?那陳氏不只讀書不求甚解,可能連<作者序>也不看:
  「當時是1974年,我28歲…我便因躁鬱症而判若兩人,並開始了一場漫表昂貴的抗拒用藥之戰…我的躁症是一種令人無限陶醉的狀態…服藥不僅影響這些快速亢奮的時光,而且副作用令人難以忍受。我花了太久的時間才了解到,失去的歲月和人際係已無法挽回;我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傷害並非總能彌補…躁鬱症在臨床治療上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有效藥物,而在於病人通常不願服藥。」
  書中又說:「我不是唯一抱這種想法的人。當我病發時,姊姊(姊妺倆從小不睦)便堅決反對我服用鋰鹽,對我用藥一事深覺厭惡…她認為我應該自己撐過躁鬱症,如果我選擇以藥物來減輕這些經驗的強度和痛苦,我的靈魂將會凋萎…我只是原來自我的空洞軀殼…這使我深受打擊,又開始懷疑自己服用鋰鹽的決定。
  我實在無力承擔太接近像姊姊這樣的人所產生的後果。她代表了我末服藥時深植心中的誘惑,代表了認為所有問題均應自己解決的家庭教育,也代表了重新掌握過去情緒和狂喜的吸引力。(p.111)」
  唉啊!『讀者反應理論』啦!一般讀者那管那些吃不吃藥、姊妹父母情結的,內容、文筆感不感人最重要。
  那可不!精神科醫師劉絮愷說道:「《躁鬱之心》由於作者本身是受過精神病理學訓練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因此對情緒對自己對世界的觀察滲透的程度,可以有很好的掌握。對躁症世界的光輝燦爛及鬱症世界的延遝折磨的描寫,都遵循著嚴格的學院描述性精神醫學詞彙,但又能如實掌握狂喜及空虛的現象,不會像一般的作品過於自我沈溺,演繹過度。
  然而,全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作者與吃藥這看似簡單的事情間無窮無盡的拉鋸戰。這也是我在精神科醫師生涯中,面對病人時,最難去面對及處理的。對醫師及病人皆然,一個純粹機械性的動作,隱含的卻是一整套存在於這世界的方法──作為一個病人之存在。」
  找專家來背書是嗎?我也有位。李俊昌 (長庚大學醫學系六年級)在<書評: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 >(莊桂香著,天下,2001)評道:
  「不知各位是否看過Kay R. Jamison所寫的『躁鬱之心』呢?『躁鬱之心』作者本身便是一位精神醫學教授,以其醫學專業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躁鬱症』,並且將與病症搏鬥的心路歷程仔細描繪,可以說是一部由病人立場看待『躁鬱症』的自傳式病人手誌。然而,或許是因為外文譯作或是因為作者的跳躍式寫作方式,在拜讀之後總覺得自己缺乏心靈的共鳴,無法能夠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的苦痛。
  如今,臺灣也有一本類似《躁鬱之心》的著作,自己覺得此書甚至比《躁鬱之心》讓你更能貼近躁鬱症病人的心情,而這本書就是今天所要介紹的《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
  看過這本書之後,才會發現原來以前所看的類似書籍都太過生硬(可能是因為語言轉換之後的失真或是作者本身文學表達能力的欠缺。)(李同學可是獨具品味!),相對地,《三種靈魂》作者莊桂香女士本身即具有護理背景又加上豐富細膩的〝中文〞筆觸,帶領著讀者嚴肅地看待她的傷口,一同回憶當年罹病過程的種種,感受到作者在每一個過程所遭受到的種種煎熬(這些、《躁鬱之心》會輸?)。
  作者由丈夫的外遇細細道來整個發病的開始。由於對丈夫十分依賴,當發現丈夫在外另有新歡時,她的心彷彿被挖空一樣,在毫無心裡準備下,一夕之間天地變色,那年三十七歲的她,終日以淚洗面,哭泣可以從天黑到天明,如同死去最愛的親人。長期自憐自怨、失落產 生的敵意和不滿,無處宣洩,自尊和自信在那次事件裡消失殆盡。之後,她的生活開始在萎靡不振、缺少目標的抑鬱情懷裡,不斷蔓延。她將自己變成悲劇故事的女主角、外遇事件的受害人。於是,在多年的煎熬之後,她求助精神科門診及前世今生的催眠治療,最後利用百憂解及鎮定劑逐漸控制原本失控的情緒。然而,卻沒想到百憂解的錯誤使用反將她的情緒帶到最高點,將她體內蟄伏的另一個惡魔引發出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撲而來。
  經過一年的治療之後,她發現自己每天都快樂得不得了,誰會拒絕快樂?誰又會懷疑快樂?她確信醫師已經完全治好她的病。那時,她在夜間部授課,白天總是精力充沛,到處拜訪朋友,或四處瀏覽文物,在文物店裡獨自迅速果斷地就下了買單。這時與她長期以來的儉樸生活截然不同,優柔寡斷、軟弱無定見的性格已發生巨大丕變。
  她曾經瘋狂崇拜中國古文物,大肆購買喜好的文物,甚至一口氣買下三幢上海郊外別墅。這些都反映出當時正處在一個躁症的狀態,然而,躁症比鬱症更無法產生病識感,不僅是自己無法察覺,連身邊的親友也看不出其端倪。因為它是逐漸改變人的思考行為,速度是緩步潛行的,讓病人及身旁的朋友以為這些改變都只是「個性」的一部份,因而忽略它的存在。
  她後來被正確診斷出為躁鬱症第二型,然而,治療躁症的過程是如的辛苦。因為忽然由精力充沛、靈感源源不絕的表演家,一墬而下到最深層的谷底,那種落差曾經讓她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她自述:「 拖著凝滯的步伐回家,立即像卸了武裝的將士,病厭厭地躺在床上,我不再與快樂激情相伴,內心寂寂的曠野,叫人無法忍受,複雜錯愕的心緒繼續撞擊心靈,閉上眼睛看到一大片漩渦,水波漾漾,我在漩渦中載浮載沈,『不能沈下去,不能沈下去』,我在心底默唸不停」。
  如今,她正視自己,揭開躁鬱症神秘的面紗,把經驗赤裸地呈現,並且在教育崗位上盡一己棉薄之力,傳授疾病之事,避免別人重蹈覆轍。
  正如高雄長庚精神科文榮光主任在序文中所說:「這本書真的是描述躁鬱症很好的範例,不僅具有啟發性,而且增加讀者對精神醫學的常識,更可貴的是它是臺灣土產的病人誌,讀來像是鄰家主婦的心情故事,令人心有戚戚焉。」自己也有很深的感受,因為曾經接觸過躁鬱症的病人,但總是無法深刻感受到他們心中那份掙紮及苦痛,藉由這本書相信各位讀者一定也可以跟我一樣能夠以較平等及同理心的角度伸出手去幫助身邊深受躁鬱症所苦的親友。」
  真是場人各有好的土洋大戰!不過不論怎戰,得利的都是天下出版社。

《如何教出資優兒》

  《如何教出資優兒》(張老師,1994)?還不簡單!順其自然,放牛吃草唄。
  那是「放牛班」「後段班」的教學,連「好班」「前段班」都要加強訓練,更不要說「資優班」。
  什麼「資優班」?還不是「好班」「前段班」的借屍還魂。中部縣市還合辦過「資優班」聯招呢!
  沒辦法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旣然教育部禁止能力分班,那就掛羊頭賣狗肉,給它編個「資優班」。
  那不能叫「資優班」而是「補習班」,一再重覆教和考同樣的教材,只會讓學生變笨而非資優,資優學者專家如是說。
  家長才不理那些資優邪者專家怎麽說,反正十個專家有十一種說法。如同股市只要能賺錢,誰管專家怎麽說;同理,家長只要能將子女送進學費低出路又好的公立大學。
  話不能這樣說,資優生還是需要家長和老師正確引導才能充分發揮天賦。雖然「有些常見的資優才華,在智力測驗中是表現不出來的:如領導能力、藝術天分、音樂理論、對人類的高度敏感,以及對自己感覺的體認等。」而且「在我們學校處理資優生上,你不會找到一貫和一致的看法的。對學校董事會來說,如何對待資優生,是一個主觀的、政治的和情感上的問題。」(p.8)
  但透過融合以下各種方法,便能選出資優生及資優課程(p.194):
  提名──由老師、校長、諮商員、心理學家,以及其他專家提名。
老師對學生的才能報告──包括智力、生理、社會、情緒、學習方式及動機。
學生的興趣、價值觀、校內外活動、工作及成就。
  多方面的篩選測驗。
    以上是在美國中央及地方均無法掌控、教育多元的地方,要是台灣的教改,在中央教育部和地方的行政和教育首長的掌控,多元只是形式。
  難怪台灣的資優生多出自中上階層,他們才有錢讓小孩從小接受資優生的開發和訓練,大多中下層小孩那有能力接受到這些,無論才藝班、証照或比賽名次都很花錢的。
  要我哲學家來看,我認為所有的教育包括資優教育都是對少年哲學家的扼殺,理由很簡單,因為哲學的本質是對旣有一切的反省和批判。
  你是反常的變態兼自閉!
  非也!「在美國的社會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是外向性格,可是在天賦異稟的人中,則有百分六十是屬於內向性格的人。」(p.81)
  看來所有的天才和專家都是異於常人之變態──常態分佈之異端。

神童造所 

  台灣瘋<快樂學習>才不會學中國<神童製造所>!
  是嗎?「快樂學習的迷思」和「資優生的迷思」可都是「迷思」!

寧鉑尋找寧泊 中國第一神童出家【聯合報08.12.26
 
他曾是全大陸矚目的神童。即便今天,大陸民眾談到神童教育,都會提到「中國第一神童」、「中國第一天才少年」寧鉑。
出人意外地,寧鉑放棄神童光環,○三年皈依佛門,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去年秋天,「江南都市報」記者到江西南昌一座寺廟採訪,無意中得知寧鉑在此出家;為了不干擾寧鉑的修行,這位記者最近才披露此事,寧鉑又從人們的記憶中復活。
寧鉑幼時即顯露驚人記憶力。寧鉑父親的朋友倪霖推薦給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方毅將推薦信轉給中國科技大學,十三歲的寧鉑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人。
此後,大陸的報紙、雜誌、電視不斷報導這位少年天才,這個戴眼鏡的神奇少年,被全大陸民眾熟知,激勵民眾對孩子的教育,蔚為「寧鉑現象」。
寧鉑十九歲時成為大陸最年輕的講師;但在中科大任教期間,他不再鑽研物理,開始對宗教、氣功下功夫;九三年,他開始研習佛法。
寧鉑回憶說,他長期接受的教育是順從、克己復禮,內心充滿痛苦,「神童」剝奪他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
二○○二年,寧鉑離開中科大往五台山出家,被校方找回;○三年再次出家,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寧鉑在南昌出家,擔任這座寺廟佛學院講師;「江南都市報」記者徵得寺院住持同意,到佛學院聽寧鉑講課。
住持帶領下,記者進入課堂,坐在最後一排。幾分鐘後,一個圓臉、微胖的僧人捧著一大疊經書走進教室,他就是寧鉑。記者描述,寧鉑講課速度很快,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從不翻教材,卻能說出哪個內容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頁。昔日神童,今朝高僧,寧鉑需要的,是寧靜的生活。
 
中科大少年班 神童製造所【聯合報記者華英惠08.12.26
 
三十年前,李政道、楊振寧等世界級學者建議,北京中國科技大學創設大陸第一個大學少年班,專門培養「神童」,首屆智力超優少年有廿一名。
此後,北大、清華、復旦等十二所重點大學曾試辦少年班,後來因不同原因取消,但中科大少年班堅持了三十年,前後有一千二百廿名學生,畢業一千零廿七人,其中九百卅五人考取研究生。
中科大少年班前十六屆畢業生,日後幾乎都深造獲博碩士學位;約兩成選擇學術研究為終身職業,許多人已成為國際級科學家,在科學研究、積體電路、金融、製造等領域嶄露頭角。
畢業生有「閃光」的名字:張亞勤曾是美國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百年來最年輕的會士,現任微軟全球副總裁、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莊小威,卅四歲成為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和化學系雙聘教授,也是獲得美國「天才獎」的第一位華人女科學家。
 
尊重資優孩子 不要揠苗助長【聯合報記者薛荷玉08.12.26
 
台大物理系教授張慶瑞是教育部「高中生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之一,許多家長帶著可能是「神童」的孩子請他鑑定。他總是要家長「放輕鬆」,只要讓孩子保持學習興趣,直到自己知道要做什麼就可以。
帶領化學資優生出國參加奧林匹亞競賽的台師大化學系教授方泰山表示,有些孩子記憶力好、過目不忘,但這只是「瞬間記憶體」比較強,不一定是資優。
家長要先確認,孩子如果資優,是那一領域的資優?張慶瑞說,大陸的寧鉑是文史方面的天分,最後卻被強迫學物理,個性不合,長大後才會放棄,但誰說寧鉑不會成為一代高僧呢?
張慶瑞說,許多家長給孩子太大壓力,但只要提供孩子適當刺激,保持他學習興趣,孩子就會自主學習,所以只要尊重、協助孩子就可以了。
方泰山提醒家長不要揠苗助長,天才少年送到美國去後,有些得了憂鬱症、很早去世,甚至自殺。

資優學生的特質

資優學生在認知的特質上:學習快、記憶強、觀察微、善理解、知識豐、思想奇、疑問多、策略靈;在情意的特質上:理想多、期望高、自信強、要完美、喜冒險、易堅持、樂獨立、少順從;在生理的特質上:精力旺、作息繁、感覺銳、風格異。他們具有豐厚的學習潛能,要求完美的傾向,與旺盛的精力。
  一般能力優異
1.學習能力快速,所需的學習時間比別人少。
2.做感興趣的事物專注、持久。
3.觀察力敏銳,可以從各種經驗中得到許多訊息。
4.記憶能力強,聽過或看過的訊息能持久不忘。
5.理解能力優異,能夠快速掌握主要概念。
6.類推能力良好,能夠舉一反三。
7.能善用學習策略,甚至自己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法則。
8.能夠主動涉獵感興趣的題材,相關知識豐富。
9.好奇心十足,對於感興趣的事物,常常打破砂鍋問到底。
10.樂於接受挑戰,喜歡接觸困難度高的學習材料。
  邏輯--數學能力的優異
1.喜歡思考、閱讀、或談論與數理相關的問題。
2.計算能力優異,數字概念良好。
3.符號運用的能力優異,抽象思考能力強。
4.能利用圖形、符號等代表或簡化複雜的資訊。
5.歸納能力強,統合能力良好。
6.演繹能力強,邏輯推理清晰。
7.能夠覺察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8.能用多種方式解題,思考靈活。
9.願意嘗試超乎其年齡水準的數理題目。
10.喜歡動手作實驗,具有獨立研究的能力。
  語文能力優異
1.詞彙豐富,能夠正確運用超乎年齡水準的字詞。
2.學習語言快速。
3.語言表達流暢,善於描述、說故事等。
4.喜歡閱讀超乎年齡水準的書籍,閱讀理解能力佳。
5.對於文詞的意義掌握良好,善用比喻或成語典故。
6.修辭能力良好,文詞優美。
7.說話及寫作能夠把握重點,具有高度組織能力。
8.喜好文學創作,能用文字抒發情感。
9.具有多種語言的能力。
10.語文聯想能力豐富,對於文字的敏感度高。
  音樂能力優異
1.主動欣賞音樂,接觸音樂、注意音樂活動的訊息。
2.經常唱歌、吹口哨、哼曲子及打拍子等。
3.能夠運用生活當中的器材來表現音樂。
4.能把音樂溶入日常生活中。
5.聽覺記憶超強,聽過的曲子能說出曲名或作曲者
6.具音感、節奏、視譜能力,很快便學會新曲子。
7.能夠自己編曲或者改編一首歌。
8.擅長某種樂器的演奏。
9.音樂鑑賞能力佳,欣賞、評析樂曲有獨到的見解。
10.常是舞台上的演奏(唱)者。  
  視覺空間能力優異
1.平面圖形推理能力良好。
2.立體空間透視能力良好。
3.繪圖能力優異
4.善用視覺記憶或思考,常用圖形方式表現思考內容。
5.擅長圖形、模型的設計。
6.對於色彩與圖形的直覺十分敏銳。
7.閱讀圖表、地圖的能力優異。
8.地理位置概念清楚,在陌生的地方很快能找到方向。
9.善於拼圖、迷津等視覺遊戲。
10.善於運用照相機、攝影機、幻燈機等拍下周圍的事物。
  肢體動作能力優異
1.肢體動作協調,姿態優雅。
2.說話交談時,經常使用肢體動作表達意見及情感。
3.能變化各種不同的動作,表現同一主題。
4.觸覺優異,擅長以操作方式學習。
5.善於動作模仿,擬人、擬物均極活潑生動。
6.能靈活操作一種或多種工具(如:雕刻、縫紉、編織能力優異)。
7.學習新的技能(如:騎車、游泳等),甚為快速。
8.很快便能跟著音樂節拍起舞,是個良好的舞者。
9.運動能力佳,擅長一種或多種體育運動。
10.表演逼真,是很好的演劇人才。
  人際能力優異
1.經常參加團體性的活動。
2.朋友很多,受人歡迎。
3.能夠正確體察別人的情感。
4.清楚別人對他的看法。
5.能夠參與團體的討論。
6.能夠主動關心別人。
7.受到同儕的尊重與喜愛。
8.是同儕喜歡合作的對象。
9.與同儕意見不同時,能夠協調溝通。 
10.常被選為班級幹部或社團領袖。  
  自我掌握能力優異
1.能夠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2.會朝自己的目標努力,不需他人督促。
3.能夠修正自己的做事方式。
4.獨立性強,不須依賴他人。
5.會自我增強,不需藉助外在的回饋。
6.能以理性的方式面對別人的批評。
7.遭遇挫折或失敗時,能很快的恢復平靜。
8.能容忍他人的過錯。
9.遇到困難時,能以冷靜積極的態度處理。
10.能適度表現喜怒哀樂的情緒。
  VanTassel-Baska(1994)指出資優學生具有下列學習需求:
1. 學習基本的認知技能,
2. 培養基本的情意技能,
3. 接觸高度挑戰性的活動,
4. 探討嶄新的知識領域,
5.探討事物間的關聯性,
6. 探討人類的價值體系,
7. 有機會與高智能的同儕相互討論,
8. 能夠參與高層思考的活動,
9. 能有從事創造、生產的機會,
10.能夠實際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Feldhusen (1991)認為資優學生需要下列學習機會:
1. 聚焦於主要的概念,問題與原理。
2. 強調專門知識的基礎。
3. 著重科際整合的訓練。
4. 強調獨立研究的能力與成果發表。
5. 教導思考與後設認知的能力。
6. 結合思考訓練與學科教學。
7. 對於高能力學生提供進階、複雜、加速的學習。  
8. 培養獨立、自我引導、自我評鑑的能力。  
  資優學生的認知需求歸納如下:
充實學科知識的基礎,接觸新的知識
學習高層的認知技能,培養創造、批判、決定、後設認知等能力
參與高度挑戰性的活動,激發潛能
探討事物間的關聯,整合所學
與高能力的同儕相互討論,促進智能發展
創作、發明,展現高品質的學習成果
獨立研究,實際解決真實問題  
  資優學生的情意需求歸納如下:
了解自己,悅納自己
尊重他人,欣賞他人
了解個別差異,扶攜弱小
學習人際技能,增進溝通能力
善用敏覺力,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善用幽默感,營造良好的團體氣氛
運用策略,提高壓力調適的能力
區分理想與現實,訂定適當的抱負
了解自己的興趣、性向,選擇適合的生涯
了解人類的價值體系,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關懷他人與社會的需求,培養服務的人生觀
http://trcgt.ck.tp.edu.tw/oldweb/GiftedEdu/Special.htm

資優生的迷思>潘嘉琳

又到了升學考試的季節,多數為人父母者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自己的兒女成為資優生,如願考上名校、將來「出人頭地」。
然而,在很多人普遍不了解「資優教育」的情況下,多數的學校錯把資優班當成升學班,真正的資優生並沒有受到該有的「特殊教育」,也未曾給予心理輔導,加上學校、家長對他們另眼相看,很容易造成資優生「恃寵而驕」或「無法面對挫折」的問題。
數日前發生某國中資優生與老師因故動手互毆的事件,「資優生的迷思」再度成為話題。家中有個資優生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且聽聽一位「早期」的「資優生媽媽」怎麼說:
  我家有個資優生
這陣子吵的沸沸揚揚的中部四縣市資優班聯招事件,讓我勾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咱家20幾年前不也出了個“資優生”嗎?在那個年代裡,或許「營養」不是那麼豐富,所以「資優」的孩子並不像現在這麼「多產」,而仍是屬於「鳳毛麟角」 的少數族群。不過,由於「特殊」,所以對這個孩子的教養歷程也就特別刻骨銘心…
  變調的青春歲月
因為孩子從小學到國中都是順理成章的進入資優班(沒有經過補習班的洗禮),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對於她的學習也都覺得是那麼的自然及放心。當她考進第一學府的高中就讀,也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這一切對她而言是那麼的輕而易舉,所以她在手足間、同儕間所展露的「高人一等」、「自以為是」的態度,竟也被我們很「自然」的給忽視了。
漸漸的,她對於學校老師的態度也輕慢了起來,最後竟在於叛逆與自我膨脹的狀態下,步入了地下舞廳及翹課遊蕩的邊緣人行列中…
  面對孩子的「滑鐵盧」
女兒由於有一段迷失自我的日子,所以遭受到「高中留級」及「大學重考」等挫折,當她面臨困境時,我們都是百分之百的打開心胸接納及鼓勵,助她挺過這一程。尤其是當她面對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大學聯考結果時,我們更是鼓勵她出國散心,重新出發。
當她對我們說:「爸媽,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美好,你們也該出來走走」時,我知道孩子已走出了「分數的牢籠」。
  感謝「挫折」
因為曾有留級和重考的過程,當孩子大學考上第一志願時,她非常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所以在大學期間她都能快樂且盡心的學習。
在大學裡發生了一件對她衝擊很大的事件——同是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的學妹,不僅人長得漂亮,功課更是頂尖,求學歷程一帆風順,但就在考上研究所及律師資格之際,為了感情上的一點小困擾,竟選擇了上吊自殺,結束了花樣般燦爛的青春生命。這事也讓我們更體會了曾經擁有「挫折」的可貴…
  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雖然在我對孩子們的教養歷程中,這個「資優生」是最讓我費心的,但也給了我許多自我成長的反思及體驗。如何用平常心來對待她的「特殊」,如何減輕她自我高期許的壓力…等,都是我的重要課程。一路走來,發現只有真正放下「家有資優生」的那頂「光環」,真心誠意的接納他所有的「平凡」與「不平凡」,才能還原我們對孩子那份最初始的“無求之愛”,和她一起走出一條最健康的成長之路。
http://news.epochtimes.com/b5/6/7/6/n1375801.htm

父母爭監護權 資優生得憂鬱症  

小小年紀,就得到「憂鬱症」,而且還是個資優班的學生。 
在台中市,一名國小五年級男孩子,因為父母離婚,爸爸要求他要考第一名,才可以和媽媽見面,結果讓他有時候想不開。 
國小校園裡,小朋友高興的彩繪步道,顏色豐富,展現生命力,但有醫師陸續發現,小小憂鬱症患者,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所畫的圖片充滿恨意,其中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資優生,父母親離婚,彼此爭奪監護權,爸爸還跟他說,要考第一名才可以看到媽媽,但沒想到希望落空,原本小孩子的期待是希望說當他把成績考好 得到一百分他就可以看到媽媽而這一次媽媽的監護權又落空對他而言 他放棄了學業他認為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於是,小男生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再也提不起勁,不上課,也不吃東西,醫師診斷他已經陷入憂鬱症狀態,而老師也坦承,類似案例增多,從一些跡象可以發現,第一個功課突然退步第二個脾氣暴躁易發怒第三個交友狀況出現問題因此,醫師呼籲, 爸媽婚姻失和,在好聚好散之餘,一定要給孩子愛的保證,不要讓他們活在恐懼之中. 
http://www.ttv.com.tw/094/01/0940119/09401194547005C.htm

「特立獨行」─ 資優生自殺案例的省思

建國中學三年級資優生杜建宏上吊自殺,引起社會人士的注意,青少年自殺的案例時有所聞,只是向來北一女、建中等明星學校學生自殺,報章雜誌都會誇張報導。
    「杜建宏是資優班學生,個性內向,憂鬱症傾向有就醫記錄,心情不好就會離家,被列為長期追蹤輔導對象。高一導師評語是”遙遙自在,獨善其身”,高二則是”不受拘束,特立獨行,尚在自我統整中,若能突破則必有大進境」從報紙上得到這些資料,令人覺得社會人士仍然在”資優生”與”自殺”上打轉,對於”憂鬱症”與”自殺”的關聯反而淡化,這是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尤其該生雖然被列為長期輔導的對象,”由化學老師擔任認輔老師,一年多來輔導記錄厚厚的一疊”可見以一般認輔去處理,而非以危機對象做醫療的預防措施。
        自殺者中罹患某種精神障礙者從數%到100%,有很大的距離。從熟悉自殺者的人提供的訊息去評價其生前的心理社會狀況的方法,稱為心理驗證(psychological autopsy),依據此方法,了解自殺者的70%~80%罹患某種精神疾病,60~70%是憂鬱症,可見憂鬱症與自殺的關聯最密切。
        根據Guze&Robms等人的研究,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約12~60%,平均而言,憂鬱症患者的15%是以自殺結束生命的。據瑞典的研究,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成功率是一般人口的7~8倍。後來有Goodwin&Jamison等人的研究,也證實憂鬱症患者的9~60%是自殺死亡的,平均為19%。過去的研究,約有半數認為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成功率是10~30%,這個數字是一般人能支持的。憂鬱症患者的25~56%至少有過一次的自殺未遂,以女性居多數,男性自殺未遂率只有4~27%左右,憂鬱症患有”自殺念頭”的超過80%以上。
        DSM-IV的重鬱病診斷標準有(1)憂鬱心情(2)興趣喜樂感減少(3)體重減少(或增加)  (4)失眠(或嗜眠)  (5)激動或遲滯 (6) 容易疲倦 (7)無價值感 、有罪惡感 (8)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  (9)反覆想到自殺,(上列項目有項以上,其中(1)、(2)必需包括在內;持續兩週以上,顯出痛苦,有社會上與職業上的功能障礙者)。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憂鬱症病像有若干變化:即(1)症狀輕症化 (2)發病年齡低年齡化 (3)慢性化。換言之,現代憂鬱症的類型有(1)與退縮合併的迴避型憂鬱症 (2)因挫折經驗而慢性化的逃避型憂鬱症 (3) 因恐慌疾患轉型的恐慌後憂鬱症 (4)老年期喪失生存意義的成人型存在憂鬱症等。
        傳統憂鬱症的概念是”本來有適應能力的認真的人會發生,可能嚴重化,但是一般而言,抗鬱藥有治療效果,即使反覆,伋然可以治好。現代的憂鬱症是”雖然症狀較輕,卻會拖延。抗鬱藥效果不確定”、”雖然沒有嚴重的人格障礙,性格上卻感到有問題”現代憂鬱症的現象,就是現代社會病理所致。一般人對於憂鬱症的啟蒙有進展,把憂鬱視為病之後,憂鬱症也隨之增加。
        從精神病理學的觀點去探討容易罹患憂鬱症的性格特徵也是不能忽略的。Kretschmer的循環氣質(cyclothyme)、Tellenbach的憂鬱型性格(Typus Melancholicus),1970年代後半段以後的逃避型、需求過多型,1990年代以後的自戀性格等,憂鬱症概念之擴大,使憂鬱症及憂鬱狀態更多樣化。因此,憂鬱症性格特徵也有重新加以檢討的需要。
        毫無憂鬱症的知識,容易把憂鬱性格當一般問題來處理,一個資優生自殺了,有多少人真正從精神醫學的觀點去看問題發生的原因呢?也許老師可以補上評語: 「特立獨行,已經自我統整」吧!?
http://www.edpsy.tku.edu.tw/tpd/news/suicide5.htm

忽略情意教育 資優教育缺點【2003/01/23 聯合報記者記者張錦弘

國內資優教育專家、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吳武典昨天指出,國內資優教育太重視知識,忽略情意教育。加上家庭及社會通常對資優生期望很高,導致很多資優生IQ高,EQ低,挫折容忍度也低,又不喜歡求助他人,才會走上絕路。社會應多包容資優生,學校也應加強資優生情緒管理能力。
曾擔任世界資優兒童協會主席的吳武典指出,國內目前約三萬多名中小學生接受資優教育,但目前沒有任何統計數字顯示資優生資自殺率比一般學生高,但因資優生自殺新聞常成為輿論焦點,容易引起外界錯覺。
吳武典分析,重知育,輕情意教育,是國內資優教育一大缺點。資優生是天之驕子,大家對他們的期望高,相對造成的壓力也大,所以他們應該比普通學生加強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自我認識等課程。
吳武典還提醒學校及家長:資優生的個別差異大,不應一視同仁,要多包容他們的特殊看法及行為。例如資優生往往很堅持理想,容易被混亂的社會影響心情,變得憤世嫉俗,不能接受現實,也常不被現實接受,被誤解為叛逆、標新立異。外界應試圖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而非一味壓制、批判。
吳武典同時呼籲資優生,應認清自己也是凡人,有七情六欲,也有不完美的缺點,一旦遇到情感等挫折,應勇於求助,適度發洩心中的苦悶。
  資優生 求助張老師的不少
根據「張老師」求助問題統計,青少年最感困擾的首推課業壓力,其次是感情困擾,而向「張老師」求助的不只是社會認定的「問題學生」,資優生求助比例也不低;輔導社工就說,資優生的人際交往通常只關注彼此的學業,但青少年生活裡怎麼可能只有學業一項?和大家呼吸同樣空氣的資優生在面對學業以外的困擾時,反而欠缺抵抗力,更容易受傷。
建中資優生自殺身亡,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總幹事朱開玉就說,資優生也是普通人,這個孩子只是在化學方面資賦優異,但他在其他方面或許普普通通,但社會通常會對這樣的孩子賦予過高期待,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再加上資優生通常自我要求完美,也不允許自己出錯,一旦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很容易鑽牛角尖。
這次傳出這名資優生可能是遇到感情困擾才會想不開,專任「張老師」吳美惠就說,現在國中生談戀愛,早已非常普遍,高三的孩子很難不被異性吸引,但台灣社會至今仍看重學生的課業表現,尤其是資賦優異的孩子,更被要求除了課業不能多想其他,心裡多半很苦。
朱開玉打比方說,若是一般高職學生遇到感情困擾,他的死黨多半能夠傳授幾招撇步,或者大夥跑去PUB瘋一瘋、唱唱歌,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資優生反而欠缺這樣的人際關係,遇到問題只能埋在心裡,愈埋愈苦。
就像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曾有過偷摘別人家水果的經驗,這是一種冒險,是自我的突破,也是向成人世界的挑戰,這種小成就往往能讓生活中很多不愉快變得不再重要,朱開玉說,這就是生活,但資優生的生活中往往只剩下學業,問題是青少年生活裡怎麼可能只有學業?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YouthLiberation/yl14.htm

資優生的特質與心理輔導

  生涯發展的意義
生涯一詞在大英辭典的解釋為「道路」之意,引申為人或物所經過的途徑,或個人一生進展路途。生涯涉及各人的一生,舉凡生活中衣食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活動與經驗均含括其中,而其發展則為終生連續不斷的過程,個人經此歷程而塑造出獨特的生活形態與人生目標。「生涯發展」為個人終身發展的歷程。故生涯的概念涵蓋了一個人的一生,而其發展亦為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資優生因擁有多方面的能力與廣泛興趣,在學業和生活上表現出功課佳、積極投入許多課外活動等行為,然而也因此,在生涯抉擇和發展上產生困難,同時也因生涯目標的不確定而出現「存在的危機」現象。
  影響資邀優生生涯發展歷程之因素
  個人方面
    資優生具有追求真理、不受拘束、獨立思考及對知識有強烈的好奇心等異於普通兒童的特質,其個別的人格、角色壓力、多樣的性向與興趣、完美主義等都將對其生涯發展歷程有所影響。
人格特質:包括自尊心、幽默感、自我概念、自我瞭解、自我效能、價值觀及社會化的程度等。
性向和興趣:資優生都偏向多才多藝,興趣廣泛,造成生涯難以抉擇。
認知和發展:對成長歷程、工作世界的看法,進而影響其生涯準備與生涯期許。
高度抱負水準:強迫性的完美主義者往往造成期望過高;害怕失敗的動機或逃避成功的行為,也可能造成自我期望的過低。
教育程度:大學的主修領域對事業的抉擇有很大的影響。
工作價值:事業往往是資優者自我表達的主要方式,不僅是個工作而已。
工作經驗:包括生涯準備度,是生涯決策的訊息來源之一。
婚姻狀態:影響情緒的成熟度、生活的滿意度等。
  家庭方面
    家庭是影響個人生涯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父母透過角色模範的扮演,對兒童自我概念、職業動機及工作訊息來源的影響,以及身為兒童發展環境的提供者等種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的生涯發展。尤其是對資優者的生涯發展歷程而言,家庭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
1. 父母的因素:父母的教育程度、期望、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2. 社會地位:家庭的社經環境、父母的職業。
3. 手足同胞:兄弟姊妹間的感情、相處方式、成就表現等。
  學校方面
    學校生活是莘莘學子生活的另一個重心,以往的研究若著眼於學校時,常常忽略了學校生活層面的交互影響。據研究顯示,學校的師長、同儕常是影響資優者生涯抉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態度、對應方式等。
2. 同學:人際關係、互動方式、同儕影響等。
3. 教育措施:安置方式、設備、制度、學習氣氛等。
  社會方面
    由於人無法離群而索居,且資優者背負高度的社會期望與資優標記,因此屬於社會面向的影響因素,對資優者的生涯發展歷程,益發突顯其重要性。
角色模式:認同的對象。
性別角色的衝突:尤其是資優女性面對家庭與事業的衝突。
他人的期望:資優的標記。
社會的傳統:價值體系的差異。
良師典範(mentors):良師典範制度乃在協助學生為未來而做準備,可藉此瞭解及欣賞自己的潛能。良師的責任包括:倡導、示範、掌握時機、運用計畫、架構、探索、引導經驗、實際讚賞進步、增加任務的複雜化與多元化、訓練學生的專職、維持創造性的緊張以及實施間接教學等。因此,良師可以提供角色楷模的任務,並為有意義的生涯探索提供指引。
  生涯發展歷程面臨的問題
  個人和人際間的問題
競爭劇烈。
自我期許和他人期待的壓力。
自我懷疑、擔心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資優。
沒有知己,別人不了解自己,希望被了解、被接納。
思考一些人生、哲學上的問題,易鑽牛角尖,情緒為之起伏很大。
害怕突顯自己,而遭同儕的疏遠和孤立。
集中式的班級與普通班學生很少來往。
  學習方面的問題
升學主義的壓力。
時間安排上的困惑,用多少時間在升學科目上?用多少時間在課外閱讀或充實課程上?
自己的時間太少。
班級活動與資源教室活動之間的「夾心餅」。
排名的困擾。
低成就的焦慮。
  生涯方面的問題
屈從於父母的期望或世俗的定位,選擇不是自己最感興趣的科系。
能力優異、興趣廣泛,在生涯選擇上很難決定,而且擔心自己的抉擇不明智。
  資優生生涯課題
  增加生涯活動與評估自我的機會
    資優學生擁有較一般學生更為敏銳的觀察力與思考,對事物的理解亦可能有其獨特模式,然而此等優勢卻未必顯現於生涯上。許多研究均發現資優學生在生涯抉擇上較一般學生有更大的焦慮與困難:資優學生因為缺乏直接接觸工作世界的經驗,因此其生涯抉擇可能就侷限於少數狹窄的領域之中;有研究發現高中資優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愈趨以聲望作為選擇生涯方向的依據,如能隨其生涯活動的增加,強化其對社會各個層面的探索經驗,將可增進其對自我的掌握、擺脫不必要的或跟本不存在的自我限制。換言之,高中資優學生需要更多考驗與評估自我的機會。
  自我定位
資優學生的潛能高於一般學生,其發展可能性亦較一般生大;但伴隨而來與現實「妥協」(compromise)的方式與可能性亦不同於一般學生,而其生涯發展歷程中的模糊狀態與潛在的破壞性,將增加資優學生的困擾。大學資優學生的價值觀普遍存在兩類價值體系:(I)發跡主義者(careerists),以金錢為目標,不顧一切地只想早日發跡,視課業為無聊的活動,但不得不承認那是獲得金錢報酬的必要條件;(2)知識份子(intellectuals),以課業學習本身為有意義的活動,著重專業能力的學習。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將引導資優學生如何看待其自我、如何定位與選擇自己的生涯,事實上,資優學生極有可能陷入這種兩難的境地。
  性別角色
    資優學生性別角色傾向的差異亦相當明顯,對其生涯發展亦形成相當大的影響。許多研究發現資優女生常有害怕成功的反應、降低其對學業與生涯的期望、生涯自我效能受限於傳統角色,其生涯動機更受性別角色的影響,以致缺乏生涯準備度、相對地更重視人際關係與婚姻問題等情況,此等現象均值得在自我探索與定位中深加考慮。
        事實上,資優生個人內在特質的發展與外在環境的壓力與限制有密切關係,許多研究發現父母、教師、乃至整個社會生態,對資優生的生涯抉擇與發展都是重大的關鍵因素,如何協助資優生面對這些內外在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影響就涉及生涯輔導與諮商的問題了。
  生涯輔導與諮商
  對生涯意義的探討
    一般的生涯輔導多將重點置於職業的探索與選擇上,忽略對生涯意義的探討,而傳統評量模式以學生能力及興趣去搭配某一職業的做法,徒然限制其可能的選擇範圍,根本無法給予學術資優學生任何幫助。事實上,職業僅為生涯中一項比較明顯為人注意的部分,但它的功能與其說是尋找謀生的途徑,不如將之視為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展現,個人藉工作上的表現,實現其對自我的期許與對社會的責任,缺乏此種認識,即可能出現所謂的「存在的危機意識」。
  增進自我認識
    資優學生有較高的聰明才智,對問題的探討比一般學生更為深入,但也可能因上述的原因而產生更大的危機意識。探討資優學生的生涯發展,除需了解資優學生的個人特質之外,若能更深入地剖析其自我層面,探索其生涯定位與生涯發展歷程的需求,並據以規劃適切的輔導措施,則對資優學生的生涯發展應更有助益。換言之,輔導人員、教師和家長必須將支持與增強的重點放在其對自我的認識,而非其可以達成的目標上,亦即從資優的標籤中解放開來,以真實的自我做為個人發展的機制,藉此以掌握生涯發展的方向,其生涯定位應有更穩定的基礎,存在的危機意識亦始有可能轉化為追尋自我的力量。
  堅強的自我認定
    有關傑出藝術家、科學家及運動員的研究,指出堅強的認定感是彼等之所以傑出的重要因素;自我的認定,事實上即是對生涯的方向與目標有清楚的認識,同時亦願意投入全部的生命,全力以赴,此種使命感正符合Knefelkarmp&Slepitza對生涯認知發展歷程最高層級強調承諾與投入的論點。因此多位生涯輔導學者建議對資優學生的生涯輔導,除著重其興趣或能力之探索外,更應將重點置於其價值觀與心理需求的探討上。心理學家Kelly認為每一個人都是自封的「科學家」,每一個人都有一套對人生的理念,可能這套理念不合理、不對時、不可行,但這套理念是最強有力的行動基礎,因此如何進入當事人這套理念、甚至於其後設認知的歷程之中,是輔導人員在設計諮商方案、進行諮商輔導時必須確實掌握的重點。
      總之,資優學生的生涯輔導,可藉由評量、輔導等方法,協助其統整所知覺的能力、動機、價值觀,辨清其生涯的意義、進而認定其生涯發展的目標。此等輔導措施應及早實施,儘早提供生涯試探的機會,從各種教育活動中增加對自己與工作世界的瞭解,同時充分運用資優生的長處,提供多樣化的思考素材與活動方式,挑戰其自我概念與非理性的觀念,使其生涯觀經過現實的考驗,更為明確而落實,更有效地落實其生涯的「自主」與「自我實現」。
        生涯事實上是展現在生命舞台的一齣戲,每個人都有以他的生命譜成的故事,這個故事無論是平淡無奇,或是燦爛輝煌,卻都是日日經營、年復一年的結晶。在現代變遷社會中,生涯的歷程愈顯得崎嶇險峻,怎麼樣能使每一個人都能「築夢踏實」,走出自己的生涯路,是生涯輔導工作者的責任,而對於資優學生而言,更需要所有關心資優生發展的家長、老師、輔導人員、乃至生涯研究者,共同協助他們化逆境為順境、視困頓為挑戰,伴隨著歲月的成長找到適切的生涯發展方向,譜出他們最燦爛壯麗的生命故事。

 郎朗榮光背後 多少母親痛  讀者雜誌 2011/12/08

在兒子的琴聲中,我能看到自己在瀋陽孤守時的悲愴身影,能聽到自己在夜半時分傷感的輕聲啜泣。兒子在臺上的榮光有多麼巨大,我這個母親內心的酸楚與感慨就有多麼深重....... 【文/周秀蘭;常青/摘自《知音》2011年10月下】
 郎朗如何在父親郎國任的嚴苛教導下成為國際鋼琴大師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在他遠離故鄉、在北京和國外求學的漫長歲月中,有一位女性的心痛、隱忍、酸楚和堅強鮮為人知,卻不可忽視。她就是郎朗的母親周秀蘭。在長達8年的時光裡,她與丈夫、兒子分居兩地,孤守瀋陽,為郎朗的成長提供必需的經濟保障,也是郎朗沉重幽暗的童年歲月中一抹珍貴的陽光和亮色。
  夫妻、母子忍痛分離
 1990年初夏,我和丈夫郎國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痛苦的、近乎瘋狂的決定。
 兒子郎朗從3歲開始學彈鋼琴,很有天賦。他的第一位老師朱雅芬教授告訴我們,如果要讓孩子有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到北京去。我試探著問丈夫:「亮亮(郎朗的小名)想讓我跟他一起去。」郎國任說:「這不可能。我們需要你掙工資,好供我和郎朗在北京生活。」我清楚地知道,這就意味著郎國任要辭去他在公安局的工作。這決定很瘋狂,卻是必須的。最後我們決定:郎國任辭去公職,陪兒子遠赴北京;我留在瀋陽,掙錢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不久,郎國任先去了北京,打聽學校,租房子。很快,我帶著郎朗來到北京。到了租住的社區,我心裡一涼。這顯然是一個低收入居住區,公寓樓破敗不堪,街上到處是垃圾。我有點想打退堂鼓:「我們還是回瀋陽吧,至少一家人可以在一起。這裡的生活條件太委屈孩子了。」郎國任大聲說:「你不要影響兒子的未來。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就算再苦再難,也要走下去。」
 安頓好一切,我要回瀋陽了。郎朗一下子撲過來,緊緊地拉住了我的外套,說什麼也不肯放手。我狠心地掰開兒子的小手,衝出了房間。我剛下了一層樓,身後就傳來了郎朗的琴聲。郎國任已經在逼兒子彈琴了。
 我心神不定地回到了瀋陽的家。看著散落一地還沒來得及收拾的雜亂物品,看著空蕩蕩的床鋪和衣櫃,我癱坐在地上,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
 一個女人獨居,什麼活都得自己幹。一次,家裡的燈泡壞了,我踩著凳子站上去,腳下不穩,連凳子帶人摔了下來,膝蓋磕腫了,手臂擦破了,鮮血直流。要換煤氣罐了,我扛著沉重的鐵罐上樓,每上一層就停下來喘半天。一年冬天,瀋陽突降暴風雪。半夜時分,狂風夾雜著雪粒呼嘯而來,窗戶被吹開了,玻璃被撞得粉碎。我裹緊被子,瑟縮著躺在床上,心驚肉跳地過了一夜。第二天風停雪止,我打掃地上的碎玻璃時,一不小心左腳被玻璃割了個大口子。我忍住疼痛,一瘸一拐地取來家用醫藥包,洗淨傷口,擦上藥膏,再用紗布包紮好。做這一切時,我的淚水一刻也沒有停止。
 這些苦和累都不算什麼,最讓我心痛的是郎朗。每次我去看他,離開時,他都抓著我的衣服不放,像天塌了似的大哭。我心裡難過,可又不得不狠心地推開他。每次從北京回瀋陽,我都像大病了一場。
 郎國任對兒子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高,恨不得兒子在睡夢中都在練琴。一次,我本來準備好了去北京,臨出門前,郎國任打來電話說:「你不要來了。」我詫異地說:「我都準備好了,再說郎朗想我了,我也想他了。」郎國任冷硬地說:「正因為這個,你不要來。你一來,郎朗就會戀著你,就不專心練琴了。」放下行李,我泣不成聲。也許郎朗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練琴,可這難道就意味著他不需要母愛了嗎? 還有一次,郎朗和我一起坐火車回瀋陽,我們母子倆坐在一起聊天。沒多久,郎國任氣衝衝地對我說:「夠了!你和郎朗說得夠久的了。他這會兒應該學英語,應該熟悉他在瀋陽要彈的曲子的曲譜。」我哀求道:「郎朗和我在一起,就這麼一點時間,這對我們倆都很重要,一個成長中的男孩需要有時間和母親在一起。」郎國任說:「你這麼寵著他,把他弄得一點毅力都沒有。你以為你是在幫他,其實是害了他。」我的眼淚流了出來。我拚命止住淚,我不想讓郎朗看了難過。 郎朗的目標是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郎國任百般託請才為郎朗找到了一位知名教授,據說經過這位教授的點撥,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就勝券在握了。可教授教了郎朗幾個月,覺得他並非天才,決定放棄他。
 我去北京時,看見郎朗的嘴上起了滿滿的水泡,心裡那個痛啊:「亮亮,你嘴上怎麼起這麼大的泡啊?」郎朗說:「媽,我是想您想的…」什麼樣的思念才能讓孩子如此可憐!我忍住淚告訴他,讓他在日曆上記下媽媽要來的日子,然後一天天畫掉。我再去北京時,郎朗把一張畫滿了紅槓的日曆拿給我看:「媽,您看,我想了您這麼多天…」我摟著兒子,淚如雨下。
   處處坎坷的母愛之痛
 1993年,郎朗榮獲第五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專業組第一名。第二天,《中國青年報》發表了長篇報導,報導了鋼琴神童郎朗的成長經歷。同事看到了,說郎國任逼郎朗。我大吃一驚,趕緊找來報紙看。原來,我不在北京的幾個月間,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郎朗被音樂學院的教授拒絕後,郎國任陷入了極端的失望與迷茫之中。他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兒子。一天下午,郎朗因為在學校給合唱團排練伴奏,回家稍晚了一點,郎國任對郎朗大發脾氣。他把兒子拉到公寓11樓的天臺上,歇斯底里地拿出一瓶藥性很強的抗生素,逼兒子吃下去。郎朗拚命地躲開了他。郎國任拉著兒子尖叫道:「那你就跳樓!跳下去死!」郎朗拚盡全力才掙脫了他的手,逃回家裡。
 此後,郎朗拒絕彈琴,有整整3個月的時間,郎朗不肯碰一下鋼琴。直到朱雅芬教授從歐洲回來,他才重新敲響了琴鍵。郎國任怕我責備,便叮囑郎朗別把這件事情告訴我。我立刻向單位請假趕到北京,狠狠地責備了丈夫一頓。郎國任自知理虧,低著頭一言不發。我怒氣漸消,覺得丈夫也挺可憐的,如果不是被逼得近乎崩潰,他也捨不得這樣對待兒子啊!
 1993年,11歲的郎朗遠赴德國參加第四屆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獲得了第一名。郎朗跟父親一起回到瀋陽後,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遞給我:「媽,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是用我的獎金買的。」我打開盒子,裡面是一條黃金項鏈,吊墜是水藍色的寶石,非常漂亮。我激動得哽咽了:「兒子,謝謝你。你贏得了這麼大的榮譽,媽媽該給你買禮物才對啊!」郎朗認真地說:「媽,我特別想要一個禮物。」我趕緊說:「你說吧,你想要什麼,媽媽一定給你買!」郎朗的眼睛裡充盈著淚水:「媽媽,我就想讓您好好地抱抱我!」
 我熱淚橫流,把郎朗緊緊地抱在懷裡,用下巴抵著兒子的小腦袋。郎朗在我懷裡輕聲說:「媽媽,我受點苦都沒啥,我最難受的是,媽媽不能抱我…」我哭出了聲。在郎朗童年的記憶裡,他總是不斷地哭喊著尋找媽媽,渴望媽媽抱著他…這骨肉分離的漫長3年,是兒子成長歲月中最天真爛漫的時光,我卻不在兒子身旁。兒子一天天長高的身體,我不能看見;兒子一天天變粗的嗓音,我不能聽見。而最令我痛不欲生的,也正是無法擁抱兒子,不能體會母子連心的溫暖與快樂,而這種缺失是永遠都無法補救的!
 1995年,郎朗赴日本參加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在郎國任的堅持下,郎朗選擇彈奏蕭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一位權威專家覺得郎朗駕馭不了這麼複雜的情緒,郎國任對郎朗說:「你彈的時候,心裡就想著你對你媽媽的愛,為你媽媽好好彈!」郎朗彈奏時,心裡眼裡只有我,只想著我的擁抱…他找到了一份靈動的滿懷孤寂的詩情,他的彈奏充滿了溫暖。他贏得了第一名!這次比賽徹底改變了郎朗的命運。3個月後,他與國際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從此走上了職業演奏家之路。
 郎朗在美國求學的3年間,我沒有見過他一面。因為他的職業生涯尚不穩定,所以我不敢辭去工作,依然兢兢業業地上班,生怕失去這份不多卻穩定的收入後,父子倆衣食無著。1999年夏,郎朗應邀在芝加哥「拉維尼亞世紀明星音樂會」替補演出,與郎朗同台的是世界一流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者是指揮大師艾森巴哈。演出結束後,3萬觀眾同時起立,掌聲如雷。第二天,《芝加哥論壇報》驚呼:「一個世紀巨星誕生了!」之後,美國許多著名交響樂團紛紛向郎朗發出邀請。郎朗開始馬不停蹄地奔波,等待他的是一場接一場的音樂會。2000年初的一天,郎朗打電話給我,對我說:「媽媽,我要接您來美國。」這時,我正在醫院打點滴。我的工資都用在他們父子身上,長期的營養不良使我患上了低血糖。那天,我突然直冒虛汗,兩腳發軟,栽倒在地。由於長期孤身一人,我的內分泌失調,還患上了胃潰瘍,這些我都沒跟父子倆說過…我做這一切時,從未想過回報,但此刻聽到孝順的兒子發出的邀請,內心真是前所未有地激動。
 來到美國費城後,兒子直接將我帶到了一棟漂亮的房子前,然後把一串鑰匙放在我的手心:「媽媽,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我覺得像是做夢一樣,眼淚潸然而下。
   驅散迷惘,擁抱暖陽
 成為職業鋼琴家的郎朗有了固定的收入,我也辭去了工作,陪伴郎朗在世界各地巡演,其實這並不是件輕鬆的事。郎朗的演出非常頻繁,一年要演100多場,像空中飛人一樣滿世界飛,光是調時差就夠我受的了。但我堅持陪伴在郎朗的身邊。兒子的童年我已經缺席了,現在我不想再失去與兒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哪怕是千山萬水,哪怕是千辛萬苦,我都要和兒子一起擔當。郎朗的每一場演出,他都要為我留下最好的座位,我坐在台下聽兒子彈琴,心裡有說不出的自豪。每一次,我都被兒子的琴聲感動得淚流滿面。在兒子的琴聲中,我能看到自己在瀋陽孤守時的悲愴身影,能聽到自己在夜半時分傷感的輕聲啜泣。兒子在臺上的榮光有多麼巨大,我這個母親內心的酸楚與感慨就有多麼深重。
 郎朗演出結束回到酒店,他住的房間總是和我相鄰。他讓我給他沏家鄉的茶,熨燙襯衣;每天他都要我陪他散步,在散步時他會緊緊地牽著我的手,彷彿他要把空缺了近10年的愛全部找回來—這時,他不再是叱吒樂壇的鋼琴大師,他只是我的兒子,我的寶貝。
 然而,我覺得郎朗的臉上有時會有一抹淡淡的憂傷。在成功給他帶來了巨大榮耀的同時,也帶給他些許迷惘。有一天他忽然問我:「媽媽,會不會有一天我不能彈琴了?比如說,要是我病了呢?」兒子的話讓我目瞪口呆,半天不知如何回應。
 郎朗居然一語成讖。2003年5月的一天,有人把一架霍洛維茨大師用過的鋼琴借給郎朗,他非常高興。那架鋼琴的琴鍵已被磨得很薄,他彈的時候便格外用力,沒想到彈著彈著,他的右手小指突然劇痛起來,疼痛很快蔓延到整個右臂。醫生診斷認為,這是他練琴太過頻繁、手臂過度勞累所致,得休息一個月,否則右臂可能癱瘓。接下來的日子,郎朗再也不敢碰鋼琴,安排好的音樂會也取消了。
 可郎朗顯然無法適應沒有鋼琴的日子。休息的第一天,他坐立難安,六神無主。我知道我得找點什麼事讓他做,要不然他會瘋掉。我每天帶他出門,去博物館、電影院、商場…我還給他買來一大堆莎士比亞的書,和他一起讀;又特地邀來他的同事和朋友,在家裡給他舉辦聚會…起初他被迫跟著我的節奏走,但慢慢地,他對這些鋼琴之外的生活產生了興趣。
 「媽媽,我現在才知道,就算沒有鋼琴,我也能過得很好。生活是一個平衡體,它像一架鋼琴一樣,必須有很多不同的音階才能彈出完美的曲子,而不能只由一個單一的琴鍵構成。」一天,郎朗對我說。兒子的話讓我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也讓我陷入了深思。
 兩個月後,郎朗的手終於恢復了正常,但這件事給了我巨大的震動。從兒子3歲起,我們一家人就圍著鋼琴轉,以郎朗練琴為中心,以他成為鋼琴家為目的。我們一直簡單地認為,郎朗成功了,我們一家人就會幸福快樂了。如今,郎朗的確成功了,可是我們一家人的幸福快樂在哪裡呢?
 經過幾個不眠之夜,我終於做出了決斷。丈夫長年奔波,精神長期高度緊張,身體早已透支,醫生多次要求他休養,他卻擔心影響兒子的事業,一直硬撐著,現在是讓他退居幕後的時候了。至於郎朗,以他現在的名氣和影響力,除了演奏鋼琴,還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傳播古典音樂、做慈善。
 我對丈夫和兒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父子倆沉默半晌後同意了。多少年來,都是郎國任為我和兒子做主。他的堅定頑強、不屈不撓,成就了今天的郎朗,可是也造成了郎朗某些生活元素的缺失。多少年來,這是我第一次做主。從現在開始,是該我們換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從2004年起,郎朗開始不定期地為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上課,給他們介紹古典音樂。他還和斯坦威合作,推出了斯坦威鋼琴的「郎朗系列」,每架鋼琴都配有小白板,學琴的孩子彈琴的時候如果靈感來了,可以在上面寫或畫。2004年8月,郎朗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歷史上最年輕的親善大使,出訪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2006年,他出任中國環境大使,關注日益嚴重的水源短缺、土壤流失和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
 而我和丈夫也在改變。丈夫開始每天花一兩個小時打乒乓球,這對以前爭分奪秒的他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我則開始學英語和鋼琴,以便能像兒子一樣完全融入國際新環境。每當我們一家三口圍在一起興高采烈地談天說地,每當兒子親吻著我和丈夫的臉頰深情地說「我愛你們」,每當注視著兒子快樂而純淨的笑臉時…我欣慰地意識到,孤苦和迷惘已經遠去,郎朗也好,這個家也好,我們像當初約定的那樣,努力尋找著屬於我們的幸福和快樂…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5045&f_ART_ID=357032

郎朗  维基百科

郎朗(1982年6月14日-),滿族,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鋼琴家。
  童年
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鋼琴家。 郎朗出生於瀋陽一音樂世家,幼年的郎朗很早的表現出了音樂上的天賦,兩歲時看動畫片《湯姆與謝利》中貓彈奏著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他看完後跑到鋼琴前把那幾個音彈奏出來了,讓郎父吃驚,當即找來幾個專家試郎朗的反應、耳朵靈敏度。在得到幾位專家對郎朗音樂天才的首肯後,郎父開始了對郎朗的鋼琴培育計劃。郎朗3歲便師從瀋陽音樂學院朱雅芬教授學習鋼琴,9歲郎朗來到北京,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趙屏國教授。
  成名和國際聲譽
11歲獲第四屆德國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並獲傑出藝術成就獎。13歲獲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第一名(金牌)。同年他應邀與新組建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開幕式音樂會上擔任鋼琴獨奏,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作為嘉賓出席。14歲考入著名的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著名鋼琴大師院長格拉夫曼。3個月後,與國際著名的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從此走向了職業演奏家的道路。兩年後又簽約了世界著名的環球音樂旗下的德國DG唱片公司,成為最受重視的藝術家。
1999年,17歲的郎朗在納維尼亞音樂節上代替身體欠佳的安德烈·瓦茲(André Watts)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登場,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當最後一個音符演奏完畢,聽眾全體起立歡呼,如雷般的掌聲經久不息。從此他開始了與丹尼爾·巴倫波伊姆、洛林·馬澤爾及詹姆士·列文的音樂會之旅。
他開放的風格使他成為古典音樂與青年人之間的使者。他這樣說道:「我的夢想是,當我二十年後在街頭步行時,覺察到所有人都熟悉古典音樂。」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慶典上,郎朗獲得了該公司頒發的首枚藝術金牌。郎朗同時也是施坦威藝術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揮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在德國漢堡頒布。這項大獎旨在獎勵全世界「對藝術最有貢獻的藝術家」,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該年唯一得主。
2003年,美國著名的青少年雜誌《人物》(teenpeople)評選的「20位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藝術家。
2004年5月,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並於8月訪問非洲,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也是其最年輕的大使。
2004年10月,郎朗成為2004年度德國留聲機音樂先生。
2004年11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長授予郎朗「2004年度音樂先生」稱號。
2004年11月,郎朗正式簽約名表品牌勞力士,成為其形象代言人。
2004年,郎朗正式簽約知名汽車品牌奧迪,成為其形象代言人。
2004年,世界著名的美國CNN國際電視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專題報導。美國CBS電視台新聞60分鐘播出郎朗的專題報導,該欄目曾經報導過的唯一一位中國人是領袖人物鄧小平。所有美國最著名的POP SHOW都做過郎朗的節目。
2006年1月27日,為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奏了莫扎特C小調鋼琴協奏曲(K491)。2006年6月6日,他與三家巴伐利亞交響樂團、多明戈、以及Diana Damrau等音樂家一同在世界盃開幕式前的「三樂團與明星們」中同台演出。同年,郎朗作出新嘗試,推出中國鋼琴作品如《黃河協奏曲》的錄音,獲得一致好評。
2006年6月5日,作為中國使者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參加德國世界盃開幕演出。
2008年2月5號,郎朗最新專輯「郎朗的魔力」在美國首發。
2008年5月他的簡體版自傳《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首先在中國出版,7月英文版《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在美國出版,12月繁體版《郎朗:我用鋼琴改變世界》也在台灣出版。
2008年8月8日,應邀在「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擔任表演者。
2008年,加入「Youtube交響樂團」。
2010年,擔任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2]
  香港居民身份
2006年11月,郎朗成為第一名通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轉為香港居民(非香港永久居民,保留中國大陸居民身份)的人。他可在港逗留一年,可以在一年或更長的時間裡無需事先得到香港僱主的僱傭,即可在港居留。居住滿7年後即自動成為香港永久居民。[1]

 

台長: 阿楨
人氣(10,503) | 回應(8)|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此分類上一篇:《油炸綠蕃茄》

水淨
從鋼琴家到躁鬱症到天才憂鬱症

天份是不是上帝的恩寵呢
2011-08-21 11:30:50
版主回應
也是詛咒

《我,19歲》青澀情懷週六首播

兩條停留在19歲的平行線,卻因一首不知名的樂曲,交織出璀璨的生命樂章。《我,19歲》呈現關渡、淡水美景,洋溢濃濃青春氣息與浪漫奇想,張捷憂鬱眼神被譽為「小梁朝偉」,黃國倫電影處女秀堪稱台版貝多芬...
  《聽說》吹起台灣電影的純愛風,青春氣息激盪著台灣影壇,由台灣電影教母焦雄屏、大導演王童、國寶級剪接師廖慶松領軍共同督導,新銳導演鄭乃方,大膽啟用兩位電影新秀,張捷之前在《九降風》有精采的表現,這次在《我,19歲》詮釋內向的天才大提琴家,憂鬱內斂眼神被譽為「小梁朝偉」,李路加可說是台灣之光,自小移民的她曾勇奪紐西蘭全國舞蹈冠軍,這次更曼妙地”舞”上大螢幕。除此之外,還有多位重量級的大咖跨刀,有金馬影帝高捷和金馬最佳女配角美秀,還有知名音樂人黃國倫也獻出大螢幕處女秀,一頭貝多芬的招牌捲髮,每次都要讓他多花一個多小時做造型。全片呈現出關渡、淡水如詩如畫的美景,洋溢著濃濃青春氣息與浪漫奇想,讓人心曠神怡。緯來電影台將於本週六(3/3)晚間九點全台首播這部挑動年少青澀情懷的國片《我,19歲》。
  大提琴手宋巳州(張捷 飾)被視為明日之星的演奏家、舞者小郁(李路加 飾)則努力追求自己的留學夢想,兩條停留在19歲的平行線,卻因為一首不知名的樂曲,交織出最璀璨的生命樂章。開朗活潑的小郁無意間聽見巳州小時候錄製的樂曲,深受感動的她不斷追求他的樂曲,卻也同時舞動了他的心。漸漸的,巳州打開塵封已久的靈感,但父親對他音樂成就的過份追求,讓他受愛越深,痛苦也越深。望子成龍的父親一面阻礙兩人的戀愛進行式,一面又積極為他籌辦復出音樂會。演奏會上的巳州,因為一位女孩,重新奔放生命的旋律,卻不見小郁來現場聆聽!突然,他決定說出一個隱藏多年的驚人秘密。原來,19不只是個數字,更是我們成長中的一片蛻變雲彩。
  《我,19歲》由知名MV新銳導演鄭乃方執導,描述一段大提琴手和舞蹈學生之間的十九歲青春歲月。男女主角都是影壇的後起之秀,張捷之前在電影《九降風》、《爸,你好嗎》裡的精采演出備受肯定,這次挑大樑演出天才大提琴家,雖然有音樂底子,但對大提琴不熟悉的他,從演出前三個月就開始天天苦練,所有的彈奏動作都堅持自己來,所有畫面不用替身。尤其他那憂鬱內斂的眼神很有戲,還被譽為是「小梁朝偉」!女主角李路加更是舞蹈界的台灣之光,三歲就隨家人移民紐西蘭,還曾在2010年於紐西蘭全國舞蹈stomp大賽中,與團員們一舉奪下紐西蘭全國舞蹈冠軍,也因此讓台灣電影教母焦雄屏力邀她演出《我,19歲》熱愛跳舞的女孩,而且她的外型像極了創作歌手陳綺貞,讓她的未來星路指日可待。
  除了集結電影圈和藝文界的知名團隊全力打造,本片還有多位演藝界重量級大咖跨刀演出,有金馬影帝高捷和金馬最佳女配角美秀,還有知名音樂人黃國倫也獻出大螢幕處女秀。黃國倫在太座寇乃馨看過劇本後鼓勵他接下這挑戰,「台版貝多芬」的另類音樂老師的詼諧幽默形象,讓導演即對他讚譽有加,直誇國倫老師是屬於「舉一反三型」演員,有朝大螢幕發展的潛力。貝多芬的招牌捲髮超有喜感,但每次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做造型,還得噴上大量的髮膠維持宛如石膏的效果。此外,劇組更在大熱天借來好幾套誇張剪裁的西裝,在當下穿起來悶熱不已,黃國倫雖貴為音樂界老師級的人物,但轉戰電影咖還是得吃些苦頭。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9945
2012-03-03 11:56:34
阿楨
鋼的琴 The Piano in a Factory 2011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主演: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所獲獎項
  2010年10月31日,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王千源);
  2010年11月,香港亞洲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特別提名”(張猛)
  2011年2月6日,第三屆悉尼中國電影節“評委會特別推薦獎”
  2011年3月12日,第28屆邁阿密國際電影節“最佳國際電影獎”
  2011年4月28日,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藝術探索獎”、“最佳女演員”提名(秦海璐)、“最佳男演員”提名(王千源)
  2011年6月18日,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張猛)”、“最佳男演員(王千源)”、“最佳女演員(秦海璐)”
  2011年8月,第14屆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提名(秦海璐)、優秀編劇提名(張猛)
  2011年8月,第14屆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鋼的琴》(十部電影並列獲獎),優秀新人導演張猛。
  2011年9月,第28屆電影中國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片提名《鋼的琴》、最佳導演提名(張猛)、最佳編劇提名(張猛)、最佳男主角提名(王千源)、最佳女主角提名(秦海璐)。
  2011年10月,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鋼的琴》、最佳導演提名(張猛)、最佳原著劇本提名(張猛)、最佳男主角提名(王千源)、最佳女主角提名(秦海璐)、最佳攝影提名(周書豪)、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吳泳默)。
  2011年10月22日,第2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鋼的琴》獲評委會特別影片獎。

《鋼的琴》的票房迷失 2011-08-03 英國《金融時報》 果子李

“到現在,《鋼的琴》只拿到400萬的票房,只能證明:所謂的影評人、交口派、媒體口碑……都是浮雲。”其實作爲第三方統計的藝恩,對外公布的票房數據是270萬。
這一聲歎息,收到各方人士的反應。
以影評人爲代表的交口派們,無人應聲。
媒體口碑派代表說:“沒有這些口碑,這片子肯定連院線都進不了!”
某影院經理說:“這種片排了場次也肯定沒人看!”追問之下,才發現,這位朋友根本沒看過這片,就已經把它打入冷宮。
毫無疑問,這是2011年,我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産片。它用更輕松、幽默的方式,講述一個逝去階層的悲憫情懷和失落——重要的是,生活還要繼續。在此之前,張猛沒看過南斯拉夫導演庫斯圖裏卡的電影,他們都有驚人的相似,用熱情、狂歡來描繪現實的殘酷、生活的顛簸。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890
2011-11-27 10:33:45
版主回應
鋼的琴:詩意的抵抗與抵抗的詩意 2011-11-24

戴錦華老師關于《鋼的琴》的講座:http://www.douban.com/note/183477224/ 是對此片最爲精到的評論了。
戴錦華老師評價這部電影說:“這個意義上,這個影片最爲成功的是,不讓它流于懷舊、流于犬儒、流于悲情。它以一個飽滿的、昂揚的方式,給我們講了一個有情有趣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並不參照主流邏輯而成立,而借助自身的邏輯,這種邏輯卻又不同于發展主義、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的主流邏輯,這才是值得稱贊之處。“
玉已出就無需抛磚,但身爲話嘮,我依然忍不住想借此發揮,談談純粹的外行觀感。
《鋼的琴》是一部對于當下而言非常重要的影片,某種意義來說最爲重要。就此次金馬獎的入圍作品來說,我們有悲情大制作、有小人物懷舊、有個人英雄主義,這些都是主流好片,也是“主流邏輯”。然而《鋼的琴》並不是。它呈現出了傳承自集體的然而被細化成個人行爲的、一種充滿詩意的抵抗。
也許抵抗這個詞嚴肅了點。“主動行動”更可以解釋。我們看慣了第六代一直在解決“我們是什麽”這個在劇烈社會變動下的個人身份認同問題(當然姜文的問題後來變成了“你們是什麽”,在姜文那裏,“我”與“你們”是被嚴格區分開來的),那張猛這個片的意義就是他走到了“我們怎麽辦”這一步。
新的世界措手不及地席卷而來,嚴守的情懷如舊日煙囪一樣不再附有任何經濟價值,父親這個詞不再天然具有任何神聖意義,在這“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價值觀日益統一與模糊的現在,我們依然可以因爲內心、因爲自己、因爲過往而行動起來,形成一次充滿詩意的抵抗。
這種詩意首先來源于被遺忘的曆史、階級、身體語言,一些舊時的歌曲與情懷,一些已經不再使用的詞,比如說理想主義。這些話語動作的背後,隱現著被遺忘的、被嘲笑的一整個時代與曆史。在這裏並不是“日常生活的詩意”(當然我們可以將這小小的抵抗看成是“弱者的武器”),而正是與現在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相異的、曾經的工廠棲居生活構成了“詩意”本身。
同時,電影的結局(電影本身)則是對于這種情懷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然而這是一場從無聲到有聲的哀悼(無聲的鋼琴到變調的鋼琴),“我們以哀悼之姿存活于世”,但在這裏,我們並不沈默。鋼琴的發聲、被渲染成了紅色的喜慶葬禮、這些異質的氛圍構成了另一種詩意的抵抗。
這種詩意的抵抗,是爲了時代洪流的沖擊下,還能夠保存有、並繼續保存個人的記憶。
(不要因爲一些無病呻吟的行爲藝術、小清新而放棄了“詩意”。前者太過私人性,後者不過是爲另一種的商業消費邏輯買單)
我想,這種詩意的抵抗,大概就是對“我們是什麽”之後的“我們怎麽辦”一個回答吧。
http://i.mtime.com/2463592/blog/7049611/

越不過海峽的金馬獎 終究是給臺灣人助興 2011-11-27 鳳凰網 木衛二(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爲什麽《賽德克?巴萊》能登頂?或許,這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因爲在很多人的預測版本裏,它都會拿個大獎。然而,當它真的拿到了,難免還是要有質疑的聲音。有人說,《賽德克?巴萊》是入圍最佳影片中質量最差的。但不用多說,他肯定不是臺灣人。否則,只要看一眼臺灣本土論壇PPT的精神狂熱,他就可以被淹沒了。無論如何,金馬獎所提倡的大華語電影概念,終究還是有點局限。其他人入圍得再多,終究是給你家助興,怎能服衆?
爲政治服務的《賽德克巴萊》 必須得獎以正名
……………
更爲諷刺的是《鋼的琴》,它拿了一個充滿安慰性質的外圍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以前被人嘲笑是有獎項沒票房,現在連像樣的獎項都沒有了。縱然在影評人這邊擁有再好的口碑,只可惜,評委裏頭一個正職的影評人都沒有。
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48goldenhorse/pinglun/detail_2011_11/27/10926794_0.shtml
2011-11-27 10:36:23
阿楨
不要用政治綁架音樂 2012-04-17

  看到影片的前半部分,認爲這是部精彩的作品,但是劇情越是曲折進展,就越是感到疲累,到結尾處感動已經蕩然無存。   
  如果這是一部反映蘇俄藝術工作者生活的曆史記錄片,它的深度有待挖掘。如果這是一部表現了“生活中處處有音樂”的勵志片,那麽它被太多不屬于作品本身的東西束縛了手腳。這部電影唯一打動我的臺詞是:“安德烈,你這個自私的人,只活在一個世界裏。”就是這樣。一場音樂會就是音樂會,不是心理疾病互助小組,更不是尋親節目。只獻給柴可夫斯基。   
  也許導演極力想要表現在卑微而殘酷的生活中對于藝術最高境界不滅的向往,但是這種向往究竟爲何?音樂,在這部電影裏只是一個線索,一件外套,脫下它,安德烈的癡迷和伊凡的執著有什麽區別?他口口聲聲說的和諧,又究竟體現在哪裏呢。   
  忠貞不渝可以是一種美德也可以是一種疾病。但是,如果這種堅持是爲了一個救贖,那麽,請不要把用音樂的名義來表現你的悲壯。因爲命運掃過所有人,音樂不足以擔當起祭奠他們的重任。   
  最後十二分鍾的樂段,完全沒有排練就達到完美境界的演出這種不合邏輯的情節實在令人咋舌。當然奇迹發生靈魂相通這種設計在電影裏也無可厚非,但是這畢竟是交響樂團而不是獨奏,即使是到達巴黎以後只排練一次演出就已經是奇迹。最後的演出竟然是臨場發揮,對上帝怎能這般苛求。   
  而那精心的剪輯雖然十分辛苦,也體現了導演的高超技巧,但是卻很大程度地破壞了對音樂本身的體驗。安瑪麗悲慘身世的劇情和樂團之後的成功雖然在節奏上合拍,但是與音樂表達的情感沒有多大關聯。不是畫面在表現音樂,而是音樂在陪襯畫面,而且還是超市背景音樂的那種廉價的陪襯。看完電影,我甚至不明白爲什麽一定要選柴小協來演奏,難道只是因爲柴可夫斯基是俄國人,而劇情需要一部小提琴協奏曲。   
  總之,不管大師與藝術家們有沒有最終帶著翅膀達到至高的和諧境界,我肯定是沒有。將音樂淹沒的瑣碎灰塵在結尾仍然死死糾纏,它化作命運的模樣,將那雙翅膀拖住了,讓它貼在地上。我多麽希望它能夠至少在演奏的那十幾分鍾松綁,但是它拒絕了。政治迫害從現實一路追殺到電影裏,這次不是用意識形態的粗暴方式,而是通過精心構思的故事,掐住了音樂的脖子。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2100/
2012-12-11 11:00:39
版主回應
矯情之作 2011-11-26 12:09:32
  
  音樂很棒,然而電影遠不象網上評論的那麽好。豆瓣裏,此片得分是8.4,很高了,居然有43%的人給了5星的評價。
  然而觀影過後,還是覺得豆瓣上一個唱反調的哥們說出了俺的心聲:
  一部妄想電影,沒完沒了的濫俗噱頭,且當作傳奇故事和老柴的小協宣傳片看吧。   
  臆想著音樂瞬間改變一切,那是對人生和音樂的意淫。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86800/

(楨:「重情要義」的藍遇反共連情理都不要了!詳參【圖博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鋼琴師》)

交響人生:音樂與鬧劇 藍祖蔚

從理性邏輯來看法國導演哈杜‧米赫羅(Radu Mihaileanu)執導的《交響人生(Le concert)》,全片可說一無是處,因為充滿太多不合情理的一廂情願邏輯。
  但是感性心路來看,《交響人生》就因為踩準了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旋律,最後的演出高潮,觀眾的淚水很難不潰堤。
  理性禁不起檢驗,感性卻浩浩蕩蕩,沛然莫之能禦,《交響人生》的魅力就駕乘著有長有短的不規則輪胎,凹凸崎嶇,蹣跚滾動。
  《交響人生》選擇了俄羅斯著名的波修瓦樂團(Bolshoi orchestra)做背景,主角是才子指揮家菲力波夫(由Aleksey Guskov飾演),30年前因為受到俄共頭子布里茲列夫的排擠猶太人政策影響,就在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時,被俄共書記當場折斷指揮棒,中斷演出,從此逐為平民,只能在劇院裡擔任清潔工,但在30年後,他卻陰錯陽差地遇上了一個前往巴黎夏特雷(Chatelet)表演廳演奏的機會,他不但要重組樂團,重拾指揮棒,同時還要重新詮釋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交響人生》不是一部復仇電影,更不是用「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的簡單邏輯就可以輕鬆界定的電影,全片強調政治既羞辱也掠奪了藝術,但是時間終能還無辜藝術家公道。全片最美的就是音樂,最醜的是政治,極醜與極美的交錯對照,看似極不諧調,卻也貼合著人生五味雜陳的苦澀。
  電影對當代俄國人是不留情面地修理揶揄:俄共都已走入歷史灰燼了,依然靠著散發走路工來充人場壯聲勢;靠著假電話和幾句法語,就能騙得一場演出合約;俄國權貴早已改朝換代,如今成了財大氣粗的黑道當家,可以在婚禮中屠殺開槍,卻又迷戀著半調子的大提琴演出;吉普賽人甚至可以公然在機場辦起假護照,掩護音樂家出國;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昔日音樂家,從來無需練琴,而是忙著貪圖著蠅頭小利(專程到巴黎販賣魚子醬或新款手機)沒落了…導演哈杜‧米赫羅明顯是要透過誇張喜劇的荒誕不經來包裝一齣音樂傳奇,卻也因為枝線太過龐雜,劇情散得太開,拖累了節奏,而且背離了事實的可能性,因此幾乎磨光了觀眾的期待與耐性。
   還好,音樂救了全部電影。
《交響人生》的開場戲是男主角菲力波夫正在指揮波修瓦樂團演出莫札特的「第21號鋼琴協奏曲K. 467」的第二樂章,手勢與樂團的配合極其精準,音質亦極純粹,讓人聽得陶醉神往,但是隨即手機鈴聲響起,觀眾才赫然發現,入神的指揮其實只是站在二樓觀眾席上的清潔工而已,音樂的極美對照人生的不堪現實,因此有了引人好奇的開場白。
  正因為菲力波夫爭取到了前往夏特雷歌劇院演出的機會,於是開始了他的「獵人頭、找樂師」的計畫,30年前的流放人生,讓他昔日的樂團好友都散落各地成為庸碌的販夫走卒,但是編導都相信音樂早已進入他們的靈魂,即使一時蒙塵折翅,只要有機會,靈魂必會昂揚復生,所以這段尋人之旅就類似好萊塢電影《瞞天過海》似的招兵買馬,召募同志行動,每一張臉孔背後都有辛酸故事,差別在於線頭太多,最後能夠呼應對照的趣味有限,高潮張力就弱了。
  在《惡棍特工》中讓人眼睛一亮的法國女星梅蘭妮洛宏在片中飾演新生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安瑪莉,只可惜這位天才小提琴手,竟然可以沒有任何彩排就能上台演出,甚至與一隻雜牌軍樂團初次合作,就能完美演出,確實太離奇,也太像神話(更別說天然氣大亨被綑綁在舞台上,動彈不得的劇情安排),編導自圓其說的掰功,差點讓全片成為鬧劇,但因為電影的所有謎團最後都在演出時,透過菲力波夫的旁白解說清楚交代後,柴可夫斯基既活潑又狂野的音樂節奏,準確呼應出俄羅斯人歷經冰雪淬煉之苦,不怕命運乖舛,總能華麗迎對的樂天態度,以致於最後得到苦盡甘來的慰安滿足。
  理智讓人思考,感性則讓人沈醉,《交響人生》只求感性酣暢,就讓觀眾的理智暫時出遠門渡假去好了。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05/23053007/
2012-12-11 11:05:00
阿楨
情鍵四分鐘 Four Minutes 2006

導演:克理士‧柯勞斯
編劇:克理士‧柯勞斯
演員:莫妮卡‧布雷朵 漢娜‧荷絲普隆 Sven Pippig 李奇‧穆勒 潔思敏塔芭特白
  影片短評
絕品!讚!無須多言!
實在好看,最感動的是在末了的那一段爆炸性鋼琴獨奏,這片子有出原聲帶嗎
很複雜 時而激昂 時而沉痛 激烈的對話和不合常理的行為 深刻描繪主角們複雜的過去 彷彿歷歷在目...
  劇情簡介
法國名導演盧貝松曾幽默的說:「我們只用了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就決定把獎頒給《情鍵四分鐘》了。」
  一位被囚禁的音樂天才,因為頂替殺人罪入獄,本該璀璨的年輕生命似乎只剩下絕望,而火爆的個性,讓她隨時可能再度闖禍…
孤獨寂寞的鋼琴老師,隻身走過二戰往事,數十年如一日的獄中教琴生涯因為學生的自殺,似乎就要無聲無息走到盡頭,直到遇見叛逆的天才少女珍妮。她從來沒有碰過這樣的女孩,令人費解的表象下隱藏了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讓她想起自己深埋的過往,於是著魔似地非要把珍妮推向鋼琴比賽的舞台。
  有一天,珍妮被允許暫時離開監獄,參加一場可以為自己贏得無數掌聲的鋼琴比賽,但是對一個放棄一切、只希望生活停滯不前的受刑人來說,還有什麼事是重要的?
  乖戾少女與年邁的鋼琴女教師,關係時而緊繃時而親密,從對立衝突到彼此瞭解,慢慢解開身後不堪回首的心靈創傷。不管是師生情誼、女女之戀、還是亂倫悲劇…待黑白琴鍵起伏抑揚時,老和少、古典和奔放的對峙,終於逐漸消融昇華,令人屏息的【四分鐘】,為音樂與人性的結合作見證,琴藝超凡,震撼人心。
原名「四分鐘」是甚麼?賣個關子,珍妮自地獄走回人間就靠它。
  榮獲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橫掃世界影壇共21座獎項,曾贏得德國電影獎最佳攝影終生成就獎、巴伐利亞電影獎等諸多獎項殊榮的朱迪考夫曼掌鏡,《男極圈》編劇才子克理士‧柯勞斯執導第二部劇情長片。歷時一年尋覓女主角,漢娜‧荷絲普隆初登大銀幕,經過為期半年的密集鋼琴訓練,親身上陣演出鋼琴獨奏的橋段。
2013-09-10 10:18:55
版主回應
  演員介紹
電影聚集了多位出色的演員,最令人驚豔的是漢娜‧荷絲普隆首次登上大銀幕的超水準演出。
  導演&編劇/克理士‧柯勞斯
我始終相信,動機與天賦是一體兩面,我想要創造一個這樣的角色:「有絕對能力可以達成一切的天才,何以因為某些原因停滯不前?」
  電影配樂/安娜特‧佛克斯
作曲家安娜特‧佛克斯在這部電影中有非常吃重的角色,即最後四分鐘維繫整部片的關鍵音樂創作。

悠揚音韻的再起之時《情鍵四分鐘》 文:小智
本片節奏流暢,最後十分鐘的蒙太奇處理更是精采無比。筆者尤其不得不稱讚影片的收尾十分俐落乾淨,毫不拖泥帶水,堪稱難能可貴。
  在筆者心中,以「師生情誼」為主題的電影,不外乎是一堆春風化雨的師生相擁哭泣,要不然就是奔向陽光的煽情場面,總讓人感覺老套不已。但瀰漫在一片落入俗套的師生電影當中,要如何靠引人入勝的劇情來吸引觀眾目光?德國籍導演克理士‧柯勞斯於2006年推出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新作《情鍵四分鐘》,就氣勢如虹地在200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拿到最佳影片金爵獎,又在2007年德國奧斯卡獎上打敗當時呼聲最高的《香水》,拿下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女主角大獎。是怎樣的一部電影,能得到那麼多的榮耀?
  故事發生的場景,幾乎全集中在女子監獄之中。女主角Jenny von Loeben擁有異於常人的鋼琴天賦,這天賦讓她十二歲以前就在阿姆斯特丹和紐約演奏,得到許多榮耀。但因為養父對她的強暴以對,使她逃離比賽,甚至放棄音樂。接著又為愛而幫男友頂替殺人之罪,服刑期間更痛失腹中胎兒。種種打擊一再削弱Jenny的意志,這時一位年老的鋼琴女教師Traude Kruger發現她與生俱來的天賦,便開始著手教化這位鋼琴奇才,同時也展開一段師生情誼,又或是一段忘年之愛…。
  片中不僅止於師生情誼,還有女女之戀、亂倫悲劇以及對立衝突等等,而且劇情鋪陳也十分耐人尋味,越到最後反而越覺精采。我們看到了性格鮮明且截然不同的兩位女性:Jenny她憤怒、反叛而且暴力;Kruger她高雅、古板並且嚴厲。Jenny愛好象徵自由與憤怒的黑人音樂,但Kruger卻逼她彈古典的貝多芬與舒曼。音樂讓兩人相遇,但卻又因為彼此不同的價值觀,讓她們瀕臨一觸即發的火爆拉扯。縱使彼此看似不同,卻又都各自都擁有痛苦的心靈創傷。本片之所以好看,也就在這精彩的二元對立當中。另外片中傑出的對白,不論是Kruger對Jenny說:「我覺得妳很卑劣,但是妳有天賦。」又或是:「我能讓妳成為一位好音樂家,卻不能讓妳變成一位好人。」在在都直指人性最深沉,強調出兩人精彩的內心拉扯。
  本片節奏流暢,最後十分鐘的蒙太奇處理更是精采無比。筆者尤其不得不稱讚影片的收尾十分俐落乾淨,毫不拖泥帶水,堪稱難能可貴。另外導演也在攝影上玩了許多有趣的手法,除了沉穩的攝影機運動之外,偏暗綠的畫面色調,也傳達出Jenny內心的慘澹與悲哀。攝影還善用「鏡子」反拍,表現出角色內在情緒,也格外耐人尋味。
  此外,本片的音樂使用也是觀賞重點,並不是說音樂就是本片的精髓,但「古典」與「現代」的音樂反差,確實成功分隔出兩人不同的價值觀。
  但筆者不得不說,兩位女演員精湛搶眼的演技,才是影片最好看且最為成功的關鍵。飾演鋼琴教師的莫妮卡‧布雷朵,以內斂的情感表達,成功表現出年老鋼琴教師內心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嚴厲又帶些許堅毅的形象。相較於莫妮卡‧布雷朵的內斂演技,飾演Jenny的漢娜‧荷絲普隆就格外引人注目。她以飽滿的內在情緒,搭配爆發力十足的外在肢體,如她在影片中段的背對彈琴,以及結尾爆炸式的鋼琴表演橋段,都格外讓人印象深刻,甚至瞠目結舌。
  最後,二次世界大戰算是本片的附屬劇情支線。歷史上的德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確實經歷了一段痛苦的過程。但也因為通過歷史反思與戰爭賠償,德國反而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因此二次大戰這議題,總是被不同電影人從各個角度進行解讀。可以看出本片編導克理士‧柯勞斯大概是想藉著這沉重的戰爭包袱,來替德國電影做再一度的誠懇反思吧。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234/22345789/
2013-09-10 10:20:54
阿楨
楊瀾「吐槽」郎朗 掀網路口水戰【聯合報
2013.10.31

楊瀾批郎朗引爆網路口水戰。圖為郎朗在聯合國和平使者任命儀式上發言。(新華社)
大陸著名鋼琴家郎朗廿八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接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授予「聯合國和平大使」稱號,成為史上最年輕、亦是首位獲此殊榮中國人;未料,大陸著名電視主持人楊瀾提問吐槽:「對買不起鋼琴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楊的好事頓成網路口水戰。
「聯合國和平大使」任命儀式由潘基文主持,並親自為郎朗配戴勳章與頒發聘書。潘基文致詞時表示,過去十年,郎朗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透過其獨一無二的才能,去接觸和鼓勵全世界的觀眾共同幫助改善孩子們的生活。
郎朗說,自己將盡最大努力,提高人們對「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的意識,「孩子們與音樂是我的激情,我希望鼓勵孩子們去擁有自己的夢想」。
能成為最年輕、且是首位獲聯合國和平大使的中國人,郎朗堪稱為全球華人爭光;然廿九日晚間,郎朗透過聯合國官方微博接受訪談時,大陸知名電視主持人楊瀾卻提問:「對於世界上買不起鋼琴,甚至生活在戰亂和饑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
面對「吐槽」質疑,郎朗隨即回覆說:「對於買不起鋼琴的孩子,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十分關注的問題。我成立了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目的就是用慈善用公益的力量來縮短那些孩子與音樂夢想的距離。同時雅安我也發起了十個音樂教室的捐助,未來還要有五十個。」
此提問對話遭曝光轉載後,引發大陸網民們圍觀評論,且更多都是砲轟楊瀾,甚至有網民「照樣造句」質問楊瀾:「對於世界上買不起電視,甚至生活在戰亂和饑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眼看網民砲轟,楊瀾昨趕緊澄清:「問題完全是善意的,請別誤會!」
聯合國和平使者是來自藝術、文學、音樂和體育領域的傑出人士,由聯合國秘書長任命。現任其他聯合國和平使者還包括美國演員喬治‧克隆尼、約旦公主哈雅等人。另,在法國出生的華裔美籍大提琴家馬友友○六年被任命為第十位和平使者。
2013-10-31 10:47:35
阿楨
lm;;;km;.......;/.....,
2019-03-26 18:09:24
阿楨
你已经死了
2019-03-26 18:12:08
威爾剛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09:48: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