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薩的夜晚》男女感情深刻的描繪並不如麥迪遜之橋
陸譯《廊橋遺夢》這回少見的比台譯《麥迪遜之橋》有意譯了!
仿白先勇的《花橋榮記》譯個《花橋遺夢》不是更佳?(另參本館:《花橋榮記》《中國廊橋》)
別老在譯名上打轉,《麥迪遜之橋》也是美國小說中較少見的「寫意」佳作(日本就常見),可惜續集《無盡鄉間路》的添情(節)加色(彩),破壞了原作的空白餘韻。
你怎愈老口味怎愈淡了?下面網友可不以為然:
「記得當年在看《麥迪遜之橋》之前,我已經看過小說本,起先看完的反應是:「不過如此而已 可能小說少了臨場感,有點悶吧!」於是我快速地讀完它,直覺的反應是:「不過是一篇中年人的羅曼史小說罷了!」這部電影再次證明小說本身的優劣不見得會干涉改編電影的好壞,以本片的例子而言,我覺得電影裡的情繫一生,比小說更叫我深深折服而感動。」
也有識貨的行家啊:
「似乎是為了忠於文學的原有調性,導演以緩慢的情境敘述以及沈穩的運鏡風格,像刻意堆砌的文字,傳達透過字裡行間的意識矛盾與掙紮,從而詮釋了人性的壓抑與慾望。真情與道德的弔詭。影片是基于原作的基礎,不能把這種旋律和呼喚簡單的歸功于導演和編劇。但,Eastwood對于細節和人物心態的刻畫,可謂傳神。」
羅伯.J.華勒著《麥迪遜之橋》;續集《無盡鄉間路》(時報,2003)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著《廊橋遺夢》
這部書幾年前就已是風靡世界的暢銷書,發行量也極爲可觀,再加上好萊塢著名影星梅麗爾?斯特裏普和伊斯特伍德成功的演繹,更使之成爲文化市場的寵兒。它的中譯本在中國的圖書市場上也大大地“火”了一把,還拿了全國的外國文學圖書獎。
在《廊橋遺夢》中,作者向讀者展示了羅伯特?金凱與弗朗西絲卡從相逢、相戀到相別的全過程。這是一段婚外戀情,一個被作家用“真實性”、“悲劇性”和“死亡”包裝過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對于婚外戀,幾乎在所有的國家都受法律限制和道德輿論的譴責,被視爲情感的禁區。婚外戀向來都是非常敏感,十分引人注意的話題,文學作品中正面反映婚外戀的也不多見。沃勒以婚外戀爲切入口,展示人們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真可謂視角大膽獨特。
沃勒的成功在于他沒有讓羅伯特?金凱與弗朗西絲卡的戀情有悖于讀者的道德判斷。作者讓弗朗西絲卡在愛情與責任的選擇中,選了後者——責任。並非常謹慎地“給相逢以情愛,給情愛以欲望,給欲望以高潮,給高潮以詩意,給離別以惆悵,給遠方以思念,給丈夫以溫情,給孩子以母愛,給死亡以誠摯的追悼,給往事以隆重的回憶,給先人的愛以衷心的理解”,一切都安排得那麽好。作者非常聰明地只給他們四天的時間相愛,其浪漫而不失優雅,熱烈而又灑脫,短暫而又漫長的戀情,非常適合現代人的欣賞口味,也暗合了那些對沈悶的婚姻有所不滿的人們隱秘的心理追求,同時由于它的力趨保守、傷感和悲劇結局,讓觀念傳統的人也會産生認同。總之,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婚外戀的隱秘的情感天地,使人們從足以引起指責的越軌和羞恥的戀情中看到了堅貞、永恒、理智以及情感深厚的一面。
《廊橋遺夢》不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價值在于向我們指出了一種人生的選擇,一種人生理想。它仿佛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現代都市人的生命情懷。對于生活在現代化都市中的人們,遠離自然,生命被禁錮在很小的空間裏,人們的生活更加程式化,人的真正自我在哪裏?信息時代的我們倒底需要的是什麽?羅伯特?金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了走向自然。他自稱是“最後的牛仔”,是一個像豹子一樣敏捷、自然、本色、強有力的男人,正因如此,他打動了女主人公弗朗西絲卡,也打動了我們。他所選擇的方式,亦是我們這些忙碌而無奈的現代人所向往的。
《廊橋遺夢》的確是一部令人激動也讓人思考的小說,它包含著某種嚴肅的含義。由這部小說,我們可以將思路擴展到整個人類的婚姻狀況,想到盡管被輿論和道德譴責但卻事實上存在的婚外戀情,是不是不盡完美的婚姻狀況下的必然産物呢?
小說節選
“(弗朗西斯卡)我對你感情太深,沒有力氣抗拒。盡管我說了那麽多關于不該剝奪你以大路爲家的自由的話,我還是會跟你走,只是爲了我自私的需要,我要你。
“不過,求你別讓我這麽做,別讓我放棄我的責任。我不能,不能因此而畢生爲這件事所纏繞。如果現在我這樣做了,這思想負擔會使我變成另外一個人,不再是你所愛的那個女人。”
羅伯特?金凱沈默不語。他知道她說的關于大路、責任以及那負疚感會改變她是什麽意思,他多少知道她是對的。他望著窗外,內心進行著激烈的鬥爭,拼命去理解她的感情。他哭了。
隨後他們兩個長時間地抱在一起。他在她的耳邊說“我只有一件事要說,就這一件事,我以後再也不會對任何人說,我要你記住在一個充滿混沌不清的宇宙中,這樣明確的事只能出現一次,不論你活幾生幾世,以後永不會出現。”
他們那天夜裏——星期四夜裏——又做愛,在一起躺著互相撫摸,悄悄耳語,直到日出很久。然後弗朗西斯卡睡了一會兒,等她醒來時已是紅日高照,而且已經很熱。她聽見哈裏的一扇門嘎嘎作響,就披衣起床。
牛仔已經穿紮停當,准備上馬了。“我該走了。”
她點點頭,開始哭起來。她看見他眼中有淚,但是他一直保持著他特有的微笑。
電影《廊橋遺夢》(199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0CljXmW3s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編劇:Robert James Waller .....(novel)
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Richard LaGravenese .....(screenplay)
演員: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Robert Kincaid
梅麗爾?斯特裏普 Meryl Streep .....Francesca Johnson
劇情介紹
卡洛琳和邁克是姐弟倆,他們目前的婚姻生活很糟糕,都面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正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時,突然收到了消息——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了,兩個人急急忙忙趕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
在收拾母親的遺物時,他們發現了母親給他們留下的一封長信,深埋在她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讓姐弟倆震驚萬分……
那是1965年的一天,農夫理查德帶著一對兒女卡洛琳和邁克去了集市參加農業博覽會,妻子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她有了4天完全屬于自己的時光。
羅伯特?金凱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他終日駕著一輛舊車浪迹天涯,他來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鄉村要拍攝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遮篷橋即廊橋 ,他請弗朗西斯卡帶路,于是,他們相識了。在閑聊中,兩人互相講起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缺乏激情,整日渾渾噩噩……兩顆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他們在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進晚餐,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他們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後一起走進了臥室……在這短暫的4天中,他們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羅伯特要再次出發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起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因爲自己而使整個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時她也不願放棄對家庭的責任,兩人只好痛苦地分手了。
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把這段愛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在1982年3月,弗朗西斯卡收到一本名爲"四日"的攝影集,並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1989年,弗朗西斯卡也過世了,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麥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各自目前的家庭,放棄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影片特色
從國人的視角來審視,本片給了我兩個很重要的感覺。
首先,自由並不意味著對傳統道德觀念的摒棄和背離。人如果放棄了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那麽,所謂的自由也就成了海市蜃樓般的虛無縹緲。本片攝于1995年,《美國美人》懾于1999年。在經曆了性解放、叛逆、自由、工業化高速增長後的美國,人們對社會倫理的認知和導向又是怎樣的呢?影片中出現過嬉皮士這個詞,以此可以大概推斷導演在拍攝影片時所定爲的社會背景。其民風之守舊可見一斑。原來,這個自由的國度,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自由”。
二、本片中的兩個孩子都在經曆家庭中的感情危機,在看過母親的故事後,他們從新正視自己對于家庭的責任。母親、孩子、兩代人,先輩教育了後人,該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就如我們今天的社會,在愛情、婚姻淪陷的時代,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因爲影片是基于原作的基礎,不能把這種旋律和呼喚簡單的歸功于導演和編劇。但,eastwood對于細節和人物心態的刻畫,可謂傳神。她,抓著車門的手把,攥的那麽緊,緩緩的旋動、旋動。或許,對于生活中的激情,我們永遠付出的只是一種心態,而非行動。
名家點評
小說《廊橋遺夢》安排了一個很清晰的邏輯:一個自稱看世界就像把手插在褲袋裏瀏覽商店的櫥窗一樣的最後一個牛仔,一個被歲月遺忘久了的農夫之妻,在一次偶然的邂逅裏度過了讓情愛熊熊燃燒的4天。這是一段典型的婚外情,道德對于婚外情永遠說的一個字就是“不”,但作者卻不用理性去正面碰惹人們的腦海中的道德,而是用感性的魅力去繳械道德。他先是把這段婚外情描寫得如醇酒般醉人,天使般聖潔。然後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結局:女主人公爲了不傷害丈夫和孩子,寧願永失所愛,一個人留在了沒有一點激情的生活裏;男主人公本來可以要求心上人伴其遠走天涯,但他認爲“愛就是尊重”,從此一個人獨自漂泊,並以抑郁而終結束了生命的樂章。作者就這樣巧妙地在神化主人公爲道義所做的犧牲時解脫了他們所應背負的道德枷鎖。……婚外情在這裏成了一種可供嘗試的美麗和安全的可能。——張福海
《廊橋遺夢》向我們描述了一段柏拉圖式的經典愛情,再現了一段真摯的情感糾葛,是一部社會化和本地化思維很強的力作,《廊橋遺夢》之所以讓人震驚,大概是它提出了愛情的本質問題之一——人們對于性愛的態度。在影片裏,沖動而浪漫的性愛對傳統觀念進行了激烈的沖擊,然而女主人公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段愛情,甘于在日後的平淡生活中靠回味來回憶這次情愛,這一切仿佛道出了人們生活中的真諦:愛情不管怎樣,都是有責任和義務的,每個人都不可能在愛情中自私地只爲了自己;生活本來就是平凡的,所有的亮色和亮點不過是其中的點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佚 名
幕後制作
《廊橋遺夢》根據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該片以其對婚外戀情的探討和對中年人心理情感的體現受到了觀衆和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影片的情節很簡單,但是其中的情緒表現卻十分細膩,它不僅僅是一場婚外戀情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了中年人的倫理價值觀——當愛情與傳統倫理道德相抵觸的時候,人們到底應該怎樣選擇?是選擇自由的愛情,還是選擇對家庭的責任?
《廊橋遺夢》出色的藝術表現力引起了衆多中年觀衆的共鳴,也促使他們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感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麗爾?斯特裏普這兩位資深演員在片中的表現也都十分出色,他們對情緒的把握十分到位,爲影片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古老的廊橋,孤獨的遠遊客。兩顆中年人的心漸漸貼近,撞出火花,尋覓已久的靈魂找到了永恒的歸宿。這段不了的情緣,因世事的羈絆而無奈分離。年複一年的纏綿思念,漂泊感傷的流浪情懷刻骨銘心,淒婉絕倫……
“這樣的事……永不再來。”
影片的情節十分簡單,但是其中的情緒表現卻十分細膩。影片揭示出了中年人的倫理價值觀與情感平衡問題,其所表現出的是一種較爲正統的維系家庭的主題。《廊橋遺夢》以其對中年人家庭和情感問題的細膩刻畫引起了衆多中年觀衆的共鳴。由于影片內涵深刻的社會倫理,當年引發了有關家庭責任和愛情的討論。
本片的價值在于它忠實地刻畫了身處感情漩渦的一顆心,縱使沒有風花雪月、沒有荒漠大海做背景,只要有斯特裏普出神入化的表演,影片便身價倍增。感情的噴薄欲出和理智的一壓再壓爲人物創造了最原始也是最強烈的戲劇沖突。雨中車上緊握車門那場戲贏得了多少同情的眼淚。伊斯特伍德對節奏的把握也非常到位。影片對細節戀戀不舍,並有大段的沈默戲,把淚水推後到最終的高潮。
精彩花絮
1993年時西德尼?波拉克曾是此片導演的首要人選,而羅伯特?雷德弗有望出演男主角。女主角的競爭者則包括了蘇珊?薩蘭登、傑西卡?蘭格、巴巴拉?赫爾希和安吉麗卡?休斯頓。
梅麗爾?斯特裏普爲了扮演這個中年婦女的這個角色而增肥20磅。
凱瑟琳?德納芙爲了女主角這個角色而特地到倫敦試鏡,她在自傳中講述了試鏡的經過。
片中的農舍被荒廢了30年,在影片的場景設計師和藝術指導的改造下才出現了片中的面貌。
布魯斯?貝雷斯福德(Bruce Beresford)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之前的導演人選,但他想把弗朗西斯卡改成英國人,在此建議遭到拒絕後他就離開了。
片中主人公相遇的著名的麥迪遜橋,在2003年6月的一場火災中被毀了。
原著小說《廊橋遺夢》是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第一部小說。他在11天內就完成了初稿,本來寫給朋友和家人的。但是大家讀了以後都非常喜歡,建議他能以作品發表。後來了沃勒接到了一個來自紐約的出版代理人的電話說:"爲什麽之前這麽多年都沒有遇到你……",這個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沃勒從此成了暢銷書作家。
穿幫鏡頭
弗朗西斯卡廚房裏放的《It Was Almost Like A Song》這首歌是1977年寫的,但是故事發生在1965年。
羅伯特給弗朗西斯卡打電話時手腕上戴著一個不可能在60年代出現的時髦手表。
弗朗西斯卡放在桌上的便條和她貼在橋上的不是一張。
【舞臺劇廊橋遺夢】
時間:12月14日~16日
地點:香港元朗劇場演藝廳
由“春天舞臺”推出的舞臺劇《麥迪遜之橋》(海報見上圖)改編。
演職員介紹
自 Robert James Waller著名同名小說,曾拍成電影《廊橋遺夢》。由高志森監制和導演,李勝英改編,兩人曾合作過轟動一時的話劇《蝴蝶是自由的》。舞臺劇《麥迪遜之橋》的主演是實力派演員劉雅麗和歐錦棠。
內容簡介
《麥迪遜之橋》講的是一位人到中年的農夫之妻(劉雅麗飾)送走了丈夫和一對兒女,將有4天的時間完全屬于她自己……一輛從遠方開過來的舊卡車停在了農場莊園的籬笆外,《地理雜志》的特約攝影師(歐錦棠飾)走下卡車,向農婦問路,他要去拍攝位于麥迪森縣的羅斯曼橋,也叫廊橋。她主動提出爲他帶路,兩人就此相識,並最終擦出愛的火花。4天的相處很快過去了,她考慮到家庭和責任,不願追隨攝影師出走,兩人痛苦地分了手……在以後的漫長日子裏,兩人把所有的相思都深深地埋在心裏,直到兩人去世,他們的骨灰都被撒到了廊橋橋畔……
最新動向
“春天舞臺”已率先將粵語版的舞臺劇《麥迪遜之橋》搬上了香港舞臺,該劇的普通話版本將在2008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內地演出。
http://baike.baidu.com/view/99291.html?tp=0_01
羅伯.J.華勒著《麥迪遜之橋》續集《無盡鄉間路》(時報,2003)
十年前《麥迪遜之橋》以一段短暫卻在心靈刻下永恆印記的戀情,暢銷全球一千兩百萬冊;十年後,作者羅伯.J.華勒讓書中的若柏再度回到麥迪遜郡,回到橋邊,他回來尋找呼喚他的生命經驗,尋找答案,這裡成了他飄泊流浪的終點,雖然未能見到芬西絲卡,他卻與過去的記憶對話著,並且引申出對死亡、衰老、寂寞等人生處境的探索。
羅伯.J.華勒 (Robert James Waller) 美國著名的作家及攝影家,曾任教於北愛荷華大學管理學系,著有 Just Beyond the Firelight 及 One Good Road is Enough 兩本論文集。1992年出版的《麥迪遜之橋》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出版後長踞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並拍成電影。至今已銷售一千二百萬冊,譯成二十五種語言。
現居美國德州遙遠的高地荒漠地區,寄情於寫作、攝影、音樂、經濟,和數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23819
麥迪遜之橋讀書心得> 何承恩
麥迪遜之橋敍述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媽媽,直到她死的那天,她的遺書裡才說出,她曾經有過一段外遇,而這刻骨銘心的外遇,是她一生的最愛,所以她希望死後的骨灰能灑在麥迪遜之橋跟那人在一起。
她媽媽一生,都為兒女犧牲奉獻,為家庭奉獻,但她也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只是現實讓她的夢想沈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遇到了一個四處流浪的攝影師,他們展開了動人的黃昏之戀,他一直到死都沒有結婚,她是他一生的愛,死後他把攝影集送給了她,然後把骨灰灑在他們初次見面的麥迪遜之橋下。
兒子與女兒都覺得母親一定是瘋了。但律師交給他們兄妹遺物中有一把鑰匙,裡面有三本劄記,裡面記戴著當麥可十七歲那年,兄妹兩人與父親Richard去參加牡牛展覽的四天,Francesca發生的一件令人動容的戀情。
一九六五年的夏天,任職於國家地理雜誌擔任攝影師的Robret為了拍攝聞名的羅斯曼橋而迷路。Robret正巧開車經過,於是向Francesca問路。Francesca因為無法明確地指示路徑,遂自告奮勇帶Robret前往。Robret在橋下架上照相機的三腳架,先作些預備動作等明日光線充足時再來拍照。Robret在橋下摘了一些藍色的花送給Francesca,但Francesca玩笑地說那些花有毒,Robret嚇得手上的花掉落地上。Francesca的笑使兩人瞬間拉近了距離。那個晚上Francesca也邀Robret回家晚餐,兩人喝了白蘭地,心情更貼近,但Robret卻紳仕地離開了。這個晚上Francesca失眠了,她在紙上寫著葉慈的詩貼在橋上邀他第二天再來晚餐。
Robret打電話向她道謝,也邀請她一起去拍攝地點。但Robret在鎮上發現一名叫羅西的女人因與狄先生有了感情,遂引得全鎮人的側目。Robret怕為Francesca帶來麻煩,但Francesca卻表示她並不在乎。
Robret帶她到一家黑人酒吧,而這個晚上兩人終於禁不住壓抑的情感而將自己交付給對方。Francesca甚至要求Robret帶她離開這個孤寂的農村,但第二天行李都已打包好的Francesca卻又反悔了,她含淚責問Robret如何看待這份只有四天的情感。Robret知道Francesca的難處,她的先生幾乎毫無缺點又是如此愛她,但Francesca就是缺乏一種屬於自我的情感互動。如此矛盾的情結也難怪Francesca如此傷心。但Robret卻篤定地告訴她:「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回。(至理名句啊!)」
然而丈夫和兒女都回來了,Francesca強顏歡笑地迎接家人,經過兩天後Francesca與丈夫在雨中的鎮上購物,發現Robret還在等她;當Robret的車子停在Richard車子面前時,Francesca有股衝動要開門奔入Robret的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Francesca的婚姻是無懈可擊的,丈夫幾乎完美無缺而且又是如此深愛著她;兒子和女兒是這個家庭未來的希望;而丈夫給予她的環境是百年的牧場。這樣的Francesca應該是相當幸福的女人,但卻在家人因參加牡牛展覽離家四天的時間,毫無預警地產生了與原本毫無相識的Robret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戀,這種逾越常規的行為是很多人「似曾相識」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或許只能用「緣份」來詮釋Robret與Francesca之間的四天戀情。而其誘因焦點則是聞名的羅斯曼橋。Robret是為了替「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羅斯曼橋才會來到這個人煙稀少的鄉野。而「攝影」在影片中是有其象徵意義的,透過照片的紀錄,世界各地的風光視野就一一呈現了。這種職業自然是呼應Francesca嫁到美國後的視野封閉。Francesca表面上未曾表示什麼,但當Robret說他曾在Francesca家鄉車站前喝過咖啡時,立即引燃了她原本靜伏的焦慮,更迅速打開了慾望的出口。這樣的交集使得兩個人在心靈中取得共頻,而原本顯得靜態的Francesca就更積極起來。她主動願為Robret帶路,而在車上Robret有意無意地伸手在置物櫃中拿香菸;手臂輕碰她的大腿時,這樣的感覺不只撥弄了她內心的寂弦,也從此變成她永世流注的映象。
當最後Robret要離去時,車子在路口他也伸手向置物櫃,而這回他拿的是Francesca送他的十字項鍊,然後將十字項鍊掛在後視鏡上,坐在丈夫車內的Francesca從後望去,她的心幾乎碎了,她緊緊的握著門把,只要輕輕一按,開門奔向前車,她想追尋的愛情立刻完成了。然後在大雨中憑添了更多的鬱悶與變數,最終Robret的車子終於緩緩離去,而Francesca這才鬆了手,但淚水卻如潰堤般地流下。這場戲不知賺取了多少影迷的傷感,自然也就也為影壇史上的經典畫面。
藝術的可貴在於能夠詮釋人心的複雜感動,Francesca的猶豫掙紮正是情慾與道德的極端對立。有人說:浪漫就是平常不能做的事。這句話貼切地彰顯了Francesca的寫照。四天的戀情能夠在心中留下永恆,這也使得這段情懷變成唯美的懷念。如果Francesca挑戰了道德,固然是現代女性常標榜的獨立自主,但她的丈夫與兒女將如何看待?最重要的是四天如果化作四十年的相處,這是否必須蘊釀更多的智慧來處理這段延續?
小說以Francesca死後,兩名子女從母親遺留三本紮記中發現母親的外遇。而母親的獨白開始讓兩名子女顯得驚奇而憤怒,但慢慢在透過母親的思維再對照自己的當下與另一半的心境,麥可和卡洛琳不但體諒了母親的「出軌」,也開始回頭尋求自己另一半的諒解。
人性的複雜除非是自性的解脫否則隨時隨地都潛藏著需要撫慰的苛求;道德雖然是必要的規範,但我們必須自問究竟多少人是遊離在道德的隙縫中,而最終不能勇敢地表明?欲將骨灰與愛人同灑橋下的,似乎也只有Francesca了吧?這部小說讓我想起了鐵達尼號這部電影,愛情總是停留在最甜美的那時候。
http://www.wretch.cc/blog/babys520/12418667
記得當年在電視上看《麥迪遜之橋》之前,我已經看過小說本,因為聽說此片在很轟動,所以就買來看,起先看完的反應是:「不過如此而已 可能小說少了臨場感,有點悶吧!」
後來電視播出,剛巧誤打誤撞,遙控點到時正剛要放映,就仔細觀賞了,這是一部由克林伊斯威特自導自演的,溫馨小品,我實在不能想像,在銀幕上向來以硬漢為形象的Clint Eastwood,竟能自導自演這樣一部節奏輕舒緩緩,但卻浪漫動人的文藝愛情片。
故事是描述在一個平靜悠閒的農莊工作的婦人(梅莉史翠普飾演),因為丈夫與兒女到城裡辦事情,一個清閒平凡的一般家庭主婦,因巧遇了來問路的國家地理雜誌社攝影師,他想找當地有名的麥迪遜之橋而迷了路,於是她就熱心帶他去,竟而譜出了這段僅僅只有四天的中年戀情。
片中有一段一般少女ㄔ戀時才有的細膩動作~ 找不著約會適合的衣服 所以她特地買了洋裝(雖然有點不倫不類) 很好笑,卻有一種拍片者對戀愛時細膩的詮釋~少女情懷的的美麗
家裡的牛要參加展覽,是社區裡的大事 原本是一個全家參與市集的盛事。可是,她卻願意留在家裡,繼續做那每天都不得不做的家事?這四天,就在這四天,在全家人帶著牛隻參展時 一個家庭主婦,忽然之間有了這不受幹擾的四天。 這是在一成不變婚姻生活中主婦想逃避的拒絕藉口 這無擾的四天,她可以自由自在不必管著家人,一成不變的生活,可以放了手來;這4天心理、生理、時間生命可以完完全全釋放下來。
因為有人問路,熱心替一位迷路的國家地理雜誌社的攝影師帶路;她上了他的車。車子就在她的指揮之下,駛出了家門。從此平靜的湖水無端投下了一粒石頭 漣漪….擴散 …..再擴散
車上,他轉身伸手取煙時,鏡頭特意的留在她的腿,她緊緊夾住的雙膝。他恣意的看,她也樂意恣意的被看。這內層漣漪就此不斷往外……
「要不要留下來用晚餐」,在第一根煙時,車上閒聊時
…….「進來喝杯冰茶」之後。
茶桌上、房間裡,甚至偷窺這個男人的身體之後。
從取可樂到啤酒,還有廚房裡 身前的磨磳到身後的磳磨。這漣漪已經擴散整個湖面了
在剛認識的陌生人前,一個太寧靜的鄉下主婦,終於選擇釋放她自己,選擇釋放婚姻生活裡禁錮已久的心靈。
她被挑逗了,她被克林伊斯威特的一切所挑逗。………….
最後以一句「帶我走,…到世界的另一端!」
在擁有完全自我的4 天裡,4天可以有很多的變化,迷情~理智~感性~ 現實,4 天可以由鏡頭來描寫,理智與情慾的翻騰
在克林伊斯威特開口說「跟我走」時,的行李提起,又放下之煎熬。
到說出「我不該留下,但也不能走」,這是一種理智開始擡頭的覺醒。
分手時,大雨中,克林伊斯威特即將離開,梅莉史翠普與丈夫坐在車上,他淋著雨在對街等她,她坐在車裡,猶豫不決到底該不該隨他而去......一個硬漢分不清是雨還是淚的深情相望,一個女人自制與渴望的內心糾葛 讓人感動………
「我每一天都想念他,若沒有他的出現,農場我早就待不下了!」。在病中她對兒孫如此說
她把這四天的感情,轉換成內心的摯愛。而且運用這關係,支撐她在農場裡平淡的生活。只要想著他,再苦的日子都可以過下去。
不用再等待,因為等待的人,已經來過。不再等待,因為等待的心,已經充實盈滿。,就在這四天,這段情已經使她的生命無憾了。
死後她要求把她的骨灰灑在麥迪遜之橋。因為他的骨灰也是灑在那。
這片子看來很舒緩 劇情,沒有鐵達尼號(Titanic)的生死相許,那麼的感天動地,它很簡單、樸實,而這反而使得情感的張力更加大。
最後在大雨之中,分手在即,才將劇情帶到高潮
克林伊斯威特即將離開時,梅莉史翠普與丈夫坐在車上,他淋著雨在對街等她, 她坐在車裡面,一付猶豫不決到底該不該隨他而去的掙紮......一個硬漢深情的等待,一個女人理智的自制與內心的渴望交互糾葛,這風雨交加的車窗裡 車窗外的分別戲,牽動所有觀眾對這對情人的不倫之戀,感到動容,並且用無比的包容與感性心情,原諒了他們的不倫之戀。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渴望能在生命中來段轟轟烈烈的感情生活,無論年輕,年老
請不要以世俗心或道德感來看待此事 它是人性的一部份
http://blog.udn.com/bjw4011/873865
麥迪遜之橋的女性抉擇>陳韻琳
「麥迪遜之橋」跟電影「馬麗喬和她的兩個情人」相較,主題上有蠻多的共通點。女主角都是有夢想的人,丈夫都是根植土地的人,情人都是生活充滿變化的人(分別是船員與攝影師);情人的工作會遭遇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非常多的故事可說,因此,情人可以滿足她們所需要的夢想。
但是馬麗喬徘徊兩者之間,時而抉擇此、時而抉擇彼,帶給自己和他人非常多的痛苦;而法蘭西絲卡,將愛深留回憶,選擇婚約。
法蘭西絲卡在面臨抉擇時曾說:「有一件事男人永遠不會懂。婚後的女人,一方面生命成長了、一方面生命停止了。她被鎖進瑣碎的人生,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一邊,為的是滿足家人的需要,讓孩子成長。等家人離家或死亡,帶走了一切,女人不知該怎樣重新開始生活,她早已忘記自己要什麼,從沒人問她,她也從不曾問自己。她從不曾想過,原來她還可以碰到如此美妙的愛情。」
是的,婚後戀愛發生了。但是若選擇跟這戀愛的人結合開展婚姻呢?是否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跟原來的一樣?「麥迪遜之橋」採用的主觀女性觀點,引發非常多女性觀眾的共鳴,很多女性都贊同女主角放棄情人、留住婚姻的選擇,認為即使跟情人走,一旦結婚,大概跟現在的結局差不了太多,不過,多半女性觀眾對女主角婚後的感受,都有蠻多的共鳴。
「麥迪遜之橋」,是1995年蠻賣座、也引發蠻多討論的電影。
關於女性外遇,但選擇留在婚姻中,還有另一部電影「外慾」(Facing Window,義2003),這部電影,女人離開情人回到婚姻,關鍵是女人在情人家,從窗戶看向自己的家時,(他們是鄰居),驚覺,其實他的丈夫為家很盡責,她的婚姻其實很不錯。
這是纏進沒完沒了的瑣碎生活與夫妻間沒完沒了的小衝突小吵架後,脫身離開自己的家庭婚姻,從旁觀的角度看自己的婚姻時,生發出來的反省。向自己的家敞開的一扇窗戶,可以讓自己成為觀察的旁觀者,窗戶給了另一種角度的觀察與反省,這是這部電影最優秀之處。
因此,電影「外慾」描述,當情人離開時,女主角掙紮半天,還是衝下樓梯,想送他一程。而後,她將這沒發生性關係的婚外情放在心裡,永遠的懷念。
這兩部電影相較,可以看出來,「麥迪遜之橋」將主題設定在傳統女性的犧牲奉獻與掙紮,而「外慾」,女主角已不再是傳統女性,電影也不只是處理婚姻問題,而是將女性外遇的不倫之戀,跟同性戀作了關連,處理的議題,已遠遠脫離傳統家庭主婦的困境,議題更寬廣多元,也更具有現代感了。
電影「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就電影的藝術形式來講,並不比我其他談到的跟婚外情有關的電影來的出色,但它卻非常容易引發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婦的心理共鳴,主要的原因是,它是用著書信體自我告白的方式,跟子女處理一樁秘密。信件一開始幾句話,就已經讓觀眾無法自外的,一如電影中她的子女,得要進入她的心靈世界:「年紀越大恐懼越少,現在,我很希望我的子女知道真正的我到底是誰。不管孩子表現的怎樣,要讓父母愛孩子都是很容易的;但反過來說,當孩子知道某些父母不為人知的秘密,孩子是否也能做到繼續無條件的愛父母呢?」
這幾句話是個充滿情感的邀請,邀請觀眾們聽寫信者感性的回憶,也邀請觀眾們感性的聆聽。觀眾已預備好要跟寫信的人重走一段歷史,不是用著局外人的態度,而是成為陪伴者。此外,信上一開始就說,希望子女能一齊看,因為她不認為兒子可以從女性的立場理解她即將要說的故事,他需要女兒的幫助。於是,敘述者又把聆聽者陪伴者,縮小範圍成為女性。電影一開始這樣的手法處理,是很成功的。 因為的的確確看完這部電影後,女性觀眾們情感都被牽動了,很能共鳴、很能同情與理解。
兩個都已結婚的兒子女兒,在母親過世後,發現母親遺書中竟提出要火化、並將骨灰灑在麥迪遜鎮上的洛士蒙橋,她不打算跟父親同葬。子女都不相信。為了尋找這古怪遺言背後的原因,他們找到了母親深鎖起來的箱子,在箱中發現母親除了父親之外、另外有一個男人,母親像保藏珍寶般保護著這個回憶。
兒子果真火冒三丈,但女兒則是嘗試展讀母親寫下來的故事:
在兒子十七歲、女兒十六歲那年,母親法蘭西絲卡生命中有了另一個男人,他出現時,父親正好帶兒女去參加市集的小牛比賽,那隻小牛是女兒嘉蓮辛辛苦苦養大的,她很在乎這個比賽。法蘭西絲卡說:「其實我真的很希望他們趕快走,讓家中只剩下我。」
法蘭西絲卡無怨無悔的照顧這個家已經很久很久,她知道每個人的需要是什麼,但是,家人們卻太習慣她的照顧,因此往往忽略了她也有需要。因此,僅管她一再表達她很討厭門砰砰的開開關關,老公和兒子照樣甩門發出砰砰聲,儘管她正在聽著自己喜歡聽的音樂,女兒卻毫無所覺的轉頻道聽她要聽的。
只有他們離開,她才能休息,不用再拼命滿足家人的需要,她可以好好的只滿足自己。
父親兒子女兒離家後,那個男人出現了,他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名叫羅勃,他想要找洛士蒙橋。法蘭西絲卡發現很難用口說清楚方向,決定親自帶他去,當他隨手摘了一把野花來送她當作道謝時,法蘭西絲卡因為太久沒人送花給她而錯愕,他見她沒立即接,問:「我這種道謝法過時了嗎?」法蘭西絲卡突然想惡作劇,說:「不,是因為這些野花有毒。」羅勃以為是真的,倉促丟掉花,法蘭西絲卡大笑,然後道歉她不知為何突然想惡作劇。
他倆是這樣熟起來的。法蘭西絲卡便邀他回家晚餐。
這個攝影師有法蘭西絲卡好奇、羨慕、嚮往、又懼怕的生活方式,是她年輕時曾有、婚後已經放棄的夢。他去過好多地方,甚至法蘭西絲卡幼年成長的家鄉、義大利一個非常小的小鎮巴利。當法蘭西絲卡聽說他只是因為巴利景色優美就臨時起意下火車,非常驚訝:「你不認識任何人,只是因為風景美麗,就下火車?」儘管羅勃去過這麼多地方,麥迪遜這個小鎮對他來說卻一如巴利,他聞得到麥迪遜鎮的特殊味道,而法蘭西絲卡住在這裡這麼久,早已沒有感覺了,所以,從他的描述中重新再看麥迪遜,它竟變成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小鎮。
羅勃長年旅遊,生活哲學就是將「改變」當成自然法則,法蘭西絲卡生命當中唯一一次激烈改變,就是為了理查從義大利到愛荷華,婚後她一直窩在這個家,孩子出生後連教書都放棄了,因此她變得懼怕改變。攝影師聽得出來,她描述丈夫:「他很愛乾淨、很願意照顧小孩,負責任,是個完美丈夫」描述小鎮:「這兒很安靜,大家守望相助。」措辭背後,有某種不滿足。於是攝影師追問:「可是呢?」法蘭西絲卡終於坦承:「可是,這不是少女時代的我所夢想的。」羅勃體貼回應說:「儘管夢想無法實踐,有夢想總是好的。我知道妳的感受。」當法蘭西絲卡問:「你習慣刺激生活了,現在在這荒僻地方跟一個家庭主婦談話,會不會覺得沈悶?」羅勃說:「這裡並不荒僻,我也不覺得沈悶。」
法蘭西絲卡身上一樣有羅勃渴望的夢。他離婚,是因為太少在家,但他當年結婚,卻是因為她想要個家,他想要個根。家與旅遊天涯是衝突的。他無法放棄旅遊攝影,他喜歡這份工作,這種生活方式,像個世界公民,四處都有朋友,認識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但是,家,仍舊是牽扯他的另一個夢。
法蘭西絲卡問:「你後悔離婚嗎?你後悔沒有家嗎?你怎能只靠興趣決定你的生活呢?」羅勃反問:「妳願意離開妳老公嗎?」
氣氛立刻僵住了。他倆都不能承認正在懷疑的事。
「你讓我感覺自己很笨。」她說。
羅勃決定告辭,並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晚上。」又道:「不要欺騙妳自己,妳並不愚蠢。」
羅勃將法蘭西絲卡的少女夢想激起了,她那晚讀著葉慈的詩(他也是羅勃喜歡的詩人),無法忘懷白日的種種,她不想就此跟羅勃告別,於是她夜半開車去洛士蒙橋貼紙條,跟羅勃說,拍照完再來晚餐。次日羅勃看到了字條,竟打電話邀她陪他去拍照。她像是戀人要赴約會一般,還出門買了一件洋裝,跟自己說:「我好久好久不曾為自己買過衣服了。」
那天他們承認他們戀愛了。他們並且有了性關係。之後,法蘭西絲卡說:「你帶我走吧。帶我到你去過的地方。」「那就去巴利好不好?」羅勃充滿情感的說,因為那也是她成長的地方。法蘭西絲卡說:「跟你在一起我像是另一個人,但是,更像我自己。」
他們共處了快樂的兩日,而後,法蘭西絲卡的老公和孩子要回來了,法蘭西絲卡好掙紮,她知道他四海為家,既不是神父,也四處有過過夜的女人,是否每次的相識與分手都是例行的模式?他們的情感對羅勃來說有沒有特別的意義?他走後她怎麼辦?還能見面嗎?不見面時怎麼聯絡?不聯絡時怎麼想像他?她質疑羅勃怎麼可能不怕寂寞、也不需要人?
羅勃跟她說,他們之間沒有「例行的模式」,因為過去沒發生過這種愛情,然後說:「不是我選擇離開,是妳選擇留下。我不敢需要妳,因為我得不到妳。妳讓我覺得,原來我過去浪跡天涯攝影,就是為了今朝能遇見妳。妳為何不決定跟我走?」
羅勃的請求,使法蘭西絲卡站在「跟羅勃開始新生活」的角度思考,但她有了不同的掙紮:會不會跟羅勃在一起久了,就不再相愛?羅勃能因她不再浪跡天涯,喜歡根、喜歡家?這樣的羅勃,她還會愛嗎?她能放棄理查和兩個女兒嗎?她忍心讓理查和孩子在這保守的小鎮被人指點議論嗎?她忍得住思念?會不會因著思念,她開始怨怪羅勃?
「我怕我跟你走,一切就都錯了。」
羅勃卻很堅定:「我們只會比妳現在更幸福。我們遇見了別人追求一生追求不到的愛情,很多人都已不相信有這種愛了。現在我們得到了,妳卻要放棄?」
法蘭西絲卡說:「我不是要放棄,我是要永遠保有它,我若跟你離開,我就會失去,因為你會改變,我也會改變。」
最後法蘭西絲卡選擇留下。
羅勃要離開小鎮時,還刻意讓自己的車跟理查的車一前一後,他故意把法蘭西絲卡的項鍊繞在後視鏡上給法蘭西絲卡看到,意思是要她把握最後的機會,換一輛車,選自己所愛、過完全不同的人生。法蘭西絲卡握住車把,幾乎要跳車,但還是鬆手了,她看著羅勃的車離開,然後在車上哭。理查完全莫名其妙,但關心的問:「妳怎麼了?」
她陪伴理查直到理查過世。理查死前說:「我知道妳有夢想,我很抱歉沒有讓妳實現夢想。我愛妳。」
理查死後,法蘭西絲卡想聯絡羅勃,但時日太久,羅勃已離開國家地理雜誌,不知所蹤。理查死後三年,羅勃過世,他的律師將他的遺物寄給法蘭西絲卡,包括她送他的項鍊,他的照相機,還有他們共處四天的、整理的清清楚楚的照片,以及那個她邀請他次日繼續共進晚餐的便條。羅勃一直在懷念她。
法蘭西絲卡將這些、加上她那天買的洋裝(之後她不曾再穿過),一齊鎖進櫃子裡珍藏。
這就是為什麼她要讓自己火化、骨灰灑在洛士蒙橋,因為羅勃的骨灰也灑在這裡。
她在信中跟兩個兒女說:「不知道我選擇留下,家人有沒有感受到這選擇背後的美好?」
她的兒女的感受是什麼呢?
女兒在讀信途中說:「我的婚姻不快樂,史提夫是個好人,但他不該結婚,尤其不該跟我結婚!」又道:「我一直不離婚,是因為母親教育我要尊重婚約。」但等她信唸完,明白了母親的心事以後,她選擇離開這不幸福的婚姻。這意味下一代女性跟上一代女性,面對不幸福的婚姻,已經選用不一樣的態度,下一代是更強調自主性與決斷力了。
法蘭西絲卡這封信最終也取得了兒子的諒解,兒子曾在讀信途中曾憤怒道:「我覺得她背叛父親,也背叛了我。」但他最後是趕緊跑到妻子身邊擁抱她,問她:「妳快樂嗎?這婚姻讓妳快樂嗎?我作的夠不夠好?」
兒子讀信後醒覺到,妻子婚後幸福與否,至少一半取決於他。這意味,下一代男性從上一代的心路歷程中,學會了讓自己成為重視妻子感受的好男人,不再以男性為唯一的世界核心了。
因此電影最終是肯定了法蘭西絲卡留在婚姻中、並於死後跟子女坦承相告她這一生的決定,對子女來說,這選擇背後的的確確是美好的,他們能因此站在母親的人生經驗中,審視自己的現在,並努力更新改變。願意留在婚姻中的法蘭西絲卡,最終成為兒女人生的祝福。
http://life.fhl.net/marriage/marriage09.htm
《輕聲細語》vs.《麥迪遜之橋》之超級比一比
大雨之中,克林伊斯威特即將離開,梅莉史翠普與丈夫坐在車上,他淋著雨在對街等她,她坐在車裡,猶豫不決到底該不該隨他而去......我從來不知道這種老男人和歐巴桑的愛情故事,可以在悶熱乾涸的愛達荷州激起,可以在不動聲色間讓人落淚(雖然有點丟人),我可是親眼瞧見試片間裡一堆人拿起面紙擦淚的啊!
記得當年《麥迪遜之橋》上映前,我已由友人那裡借來中文版的原著小說,因為聽說它在美國非常轟動,連李登輝總統都曾說過他喜歡這本小說,既然這樣,不拜讀一番怎能甘心呢?於是我快速地讀完它,直覺的反應是:「不過是一篇中年人的羅曼史小說罷了!」
後來有機會和友人去看試片,起初我們還數度訕笑片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特地買的洋裝很好笑,有一種「感人的美麗」;誰知電影緩緩地演下去,我們都自然地無聲無息,甚至聽到彼此小小的啜泣聲,直到影片結束。這部電影再次證明小說本身的優劣不見得會幹涉改編電影的好壞,以本片的例子而言,我覺得電影裡的情繫一生,比小說更叫我深深折服而感動。
我實在不能想像,向來以銀幕硬漢為形象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竟能自導自演這樣一部節奏舒緩,但卻浪漫動人的文藝愛情片。故事是描述一個在農莊工作的婦人,因丈夫兒女到城市辦事,而落得四日的清閒,沒想到就巧遇來問路的攝影師,他想找當地有名的「遮蓬橋」,於是她領著他去,竟譜出了這段僅有四天的中年戀情。
聽來好像很「陽春」的劇情,暨沒有《失樂園》般的激情,也沒有《鐵達尼號》(Titanic)金童玉女的生死相許,到底它如何感天動地,催人熱淚呢?其實有時電影的簡單、質樸,反而更可能使得要推動的情感力量愈加龐大。據說克林伊斯威特拍攝本片的時候,刻意以完全順序的方式,也就是說他和梅莉史翠普的演出是完全與影片中的所有場次、時序吻合的,所以感情的連貫更加細膩,也更完整而層次分明,這一點「刻意」有可能變成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光看兩個人精彩的演出,就相信這部以情感的滋生與不得不分離為主的愛情電影,激出來的力道絕不亞於充滿特效的動作片。
我說得一點也不誇張。克林伊斯特的電影通常都有些步調緩慢而沈悶,而《麥》片以前面將近一大半舒緩的節奏,累積兩個人在感情上的進展與交流,拍到分離的時候,才將前面壓抑鋪陳的一切,通通用在關鍵的分別戲上。宛如拉緊的繩子突然鬆手一樣,只要你沒有睡著,到了「雨中分別」的經典場面時,前面累積已久情緒堆砌,任誰也會被導演的調度與兩位演員純熟精準的演出給震攝到。
大雨之中,克林伊斯威特即將離開,梅莉史翠普與丈夫坐在車上,他淋著雨在對街等她,她坐在車裡,猶豫不決到底該不該隨他而去......一個硬漢分不清是雨還是淚的深情相望,一個女人自制與渴望的內心糾葛,導演沒有用大量對白,只靠這場靜靜的分別戲,牽動觀眾對這對「老」情人的不倫之愛感到無比的包容與感動。
我從來不知道這種老男人和歐巴桑的愛情故事,可以在悶熱乾涸的愛達荷州激起,可以在不動聲色間讓人落淚(包括我自己......雖然有點丟人),我可是親眼瞧見試片間裡一堆人拿起面紙擦淚的啊!
看完這部電影,我常一邊向人推薦,一邊把片中克林伊斯威特酷中帶有柔情的告白臺詞「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回」拿來朗誦,雖然常遭人百般恥笑,但我可是真心地被這部電影所感動,而且據我所知,有不少朋友也是哭得死去活來地走出電影院的。
http://flashguy.myweb.hinet.net/opium1005-1.html
《麥迪遜之橋》劇情簡介
住在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芬琪卡去世了,她遺言要將自己火化並將骨灰撒在當地的羅斯曼橋下。兒子麥可與女兒卡洛琳都覺得母親一定是瘋了。但律師交給他們兄妹遺物中有一把鑰匙,裡面有三本劄記,裡面記戴著當麥可十七歲那年,兄妹兩人與父親李察去參加牡牛展覽的四天,芬琪卡發生的一件令人動容的戀情。
一九六五年的夏天,任職於國家地理雜誌擔任攝影師的金若柏為了拍攝聞名的羅斯曼橋而迷路。若柏正巧開車經過,於是向芬琪卡問路。芬琪卡因為無法明確地指示路徑,遂自告奮勇帶若柏前往。
若柏在橋下架上照相機的三腳架,先作些預備動作等明日光線充足時再來拍照。若柏在橋下摘了一些藍色的花送給芬琪卡,但芬琪卡玩笑地說那些花有毒,若柏嚇得手上的花掉落地上。芬琪卡的笑使兩人瞬間拉近了距離。那個晚上芬琪卡也邀若柏回家晚餐,兩人喝了白蘭地,心情更貼近,但若柏卻紳仕地離開了。這個晚上芬琪卡失眠了,她在紙上寫著葉慈的詩貼在橋上邀他第二天再來晚餐。
若柏打電話向她道謝,也邀請她一起去拍攝地點。但若柏在鎮上發現一名叫羅西的女人因與狄先生有了感情,遂引得全鎮人的側目。若柏怕為芬琪卡帶來麻煩,但芬琪卡卻表示她並不在乎。
若柏帶她到一家黑人酒吧,而這個晚上兩人終於禁不住壓抑的情感而將自己交付給對方。芬琪卡甚至要求若柏帶她離開這個孤寂的農村,但第二天行李都已打包好的芬琪卡卻又反悔了,她含淚責問若柏如何看待這份只有四天的情感。若柏知道芬琪卡的難處,她的先生幾乎毫無缺點又是如此愛她,但芬琪卡就是缺乏一種屬於自我的情感互動。如此矛盾的情結也難怪芬琪卡如此傷心。但若柏卻篤定地告訴她: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回……。
然而丈夫和兒女都回來了,芬琪卡強顏歡笑地迎接家人,經過兩天後芬琪卡與丈夫在雨中的鎮上購物,發現若柏還在等她;當若柏的車子停在李察車子面前時,芬琪卡有股衝動要開門奔入若柏的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麥可和卡洛琳知道母親的骨灰要與若柏骨灰同灑橋下,不僅體諒了這段情感。兄妹倆也從中體驗了夫妻生活之道,分別向各自的另一半表達善意與愛意。
賞析
被譽為九○年代最偉大而動人的愛情電影之一,「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除了在文學的展現引人動容之外:從電影的呈現也讓影壇注目。
似乎是為了忠於文學的原有調性,導演以緩慢的情境敘述以及沈穩的運鏡風格,像刻意堆砌的文字,傳達透過字裡行間的意識矛盾與掙紮,從而詮釋了人性的壓抑與慾望。真情與道德的弔詭。
社會的體制建立使得這個世界有著井然有序的規律,它依附著春夏秋冬的既定模式,讓這個體制從規律中延伸出了道德規範,甚至是國家法律。
但事實上制度是一成不變的,當複雜的人性的制度撞擊在一起之際,不僅會延展出另類的問題,甚至長久以來的道德制度將面臨新的挑戰。
生命的奇妙在於無時無刻都會迸出令人驚喜的火花,而這種突如其來的心靈悸動自然是與原本的不變規律有了對應,在心境的落差中使得意境有了差別,於是原本封閉的心靈就會開始思索這種互動之後的問題。
芬琪卡的婚姻是無懈可擊的,她的丈夫幾乎完美無缺而且又是如此深愛著她;芬琪卡的兒子麥可和女兒卡洛琳是這個家庭未來的希望;而丈夫給予她的環境是百年的牧場。這樣的芬琪卡應該是相當幸福的女人,但卻在家人因參加牡牛展覽離家四天的時間,毫無預警地產生了與原本毫無相識的金若柏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戀,這種逾越常規的行為是很多人「似曾相識」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一般的童話都會將結局定位在「從此兩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幸福與快樂的真正定義是什麼?除了現象界的如諧對待之餘,可曾想過在人的潛意識底端似乎無時無刻都埋藏著一股躁動與不安?規律而嚴己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戒」的遵循,但在嚴格依循這些道德模式之後,是否能捫心自問是什麼「人」在遵循這規則?如果能從這個角度思維,不難窺探芬琪卡外遇原因與內在心靈的掙紮。
或許只能用「緣份」來詮釋金若柏與芬琪卡之間的四天戀情。而其誘因焦點則是聞名的羅斯曼橋。金若柏是為了替「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羅斯曼橋才會來到這個人煙稀少的鄉野。而「攝影」在影片中是有其象徵意義的,透過照片的紀錄,世界各地的風光視野就一一呈現了。這種職業自然是呼應芬琪卡嫁到美國後的視野封閉。芬琪卡表面上未曾表示什麼,但當金若柏說他曾在芬琪卡家鄉車站前喝過咖啡時,立即引燃了她原本靜伏的焦慮,更迅速打開了慾望的出口。
這樣的交集使得兩個人在心靈中取得共頻,而原本顯得靜態的芬琪卡就更積極起來。她主動願為金若柏帶路,而在車上金若柏有意無意地伸手在置物櫃中拿香菸;手臂輕碰她的大腿時,這樣的感覺不只撥弄了她內心的寂弦,也從此變成她永世流注的映象。當最後金若柏要離去時,車子在路口他也伸手向置物櫃,而這回他拿的是芬琪卡送他的十字項鍊,然後將十字項鍊掛在後視鏡上,坐在丈夫車內的芬琪卡從後望去,她的心幾乎碎了,她緊緊的握著門把,只要輕輕一按,開門奔向前車,她想追尋的愛情立刻完成了。然後在大雨中憑添了更多的鬱悶與變數,最終金若柏的車子終於緩緩離去,而芬琪卡這才鬆了手,但淚水卻如潰堤般地流下。這場戲不知賺取了多少影迷的傷感,自然也就也為影壇史上的經典畫面。
藝術的可貴在於能夠詮釋人心的複雜感動,芬琪卡的猶豫掙紮正是情慾與道德的極端對立。有人說:浪漫就是平常不能做的事。這句話貼切地彰顯了芬琪卡的寫照。四天的戀情能夠在心中留下永恆,這也使得這段情懷變成唯美的懷念。如果芬琪卡挑戰了道德,固然是現代女性常標榜的獨立自主,但她的丈夫與兒女將如何看待?最重要的是四天如果化作四十年的相處,這是否必須蘊釀更多的智慧來處理這段延續?
流星之美在於它的瞬間,如果能牢牢地享受當下,其實它就是永恆的。人的最大矛盾在於沒有足夠的「定力」來安置自己的當下,生命的超脫並非必須完全脫離現實,反而必須在現實之中以「定力」尋找「內明」,外在的誘因常因新奇而令人迷失,但若能在這些紛飛妄念中明確地完成宿緣而不迷失,應該是一種更篤定的生命詮釋。
本劇以芬琪卡死後,兩名子女從母親遺留三本紮記中發現母親的外遇。而母親的獨白開始讓兩名子女顯得驚奇而憤怒,但慢慢在透過母親的思維再對照自己的當下與另一半的心境,麥可和卡洛琳不但體諒了母親的「出軌」,也開始回頭尋求自己另一半的諒解。
在「麥迪遜橋之戀」小說出版時,國內舉行的座談會中名作家平路女士說:「外遇是人的天性;道德則是一種文化」,對這篇愛情故事而言,真是確切的詮釋。人性的複雜除非是自性的解脫否則隨時隨地都潛藏著需要撫慰的苛求;道德雖然是必要的規範,但我們必須自問究竟多少人是遊離在道德的隙縫中,而最終不能勇敢地表明?欲將骨灰與愛人同灑橋下的,似乎也只有芬琪卡了吧?
http://blog.yam.com/hero_h/article/5191327
羅丹薩的夜晚 Nights in Rodanthe (2008 )
導演: 喬治沃爾夫
演員:黛安蓮恩 李察吉爾 詹姆斯法蘭科 史考特葛倫 薇拉戴維絲
劇情簡介
這部由李察吉爾與黛安蓮恩主演的浪漫愛情電影,改編自《瓶中信》、《手札情緣》作者Nicholas Sparks同名著作,講述兩個已婚男女在生活走到極端困境時,相遇所燃燒出火花的故事。
安芮亞威利(黛安蓮恩飾)是一位己婚婦女,面對任性離家又想回頭的丈夫與疏離她的小女兒,她感到力不從心,生活陷入一團混亂,正因思考婚姻是否該告終而不知所措。
迫切需要寧靜的她,在周末來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沿海小鎮羅丹薩,為朋友照顧旅館,同時堪稱近年最大的風暴也來到小鎮。
旅館唯一的房客保羅弗蘭納醫生(李察吉爾飾)在這時抵達;但保羅來這裡渡過周末並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為了面對自己的良心危機。
如今,在暴風雨籠罩之下,兩人接近彼此尋求慰藉;就在這個神奇的周末,激起了一段浪漫的火花,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也讓他們畢生難忘……。
《羅丹薩的夜晚》是一部溫馨浪漫喜劇,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Village Roadshow影片公司出品,Di Novi電影公司製作。主要演員包括李察吉爾(Richard Gere)、黛安蓮恩(Diane Lane)、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克里斯多夫梅隆尼(Christopher Meloni)及愛薇拉戴維斯(Viola Davis)。
喬治沃夫(George C. Wolfe)執導,編劇安琵考克(Ann Peacock)及約翰羅曼諾(John Romano)改編自尼可拉斯史派克所著的同名暢銷小說。製作人為丹妮基狄諾葳(Denise Di Novi)。
男女感情深刻的描繪並不如麥迪遜之橋
1F男女感情深刻的描繪並不如麥迪遜之橋,結局也並不是令人認同,總覺得好像還少了一點什麼東西,好像是缺少那種兩人的愛情可以到感動落淚那種,男女的愛情有點老夫老妻的平淡,反而是親情的描繪比較讓人感動
2F老夫老妻的愛正是如此,不僅只是表面的平淡,乃是內心的深刻!
3F非常贊成,像是白開水的平凡,卻是最甘甜.
4F我想每個時期的的愛情真得都不太一樣,個人很喜歡這部片在處理愛情時,用了很平淡卻很深刻的手法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53571
羅丹薩的夜晚 - 愛情所帶來的改變
這時代有許許多多婚姻的問題存在,而面對婚姻的失敗之後,要如何在次面對人生,這個議題似乎不斷的重複上演,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找到彼此安穩的歸宿。
羅丹薩的夜晚也正是描述這樣的問題,黃昏之戀的在起,似乎可以平息內心的缺害,但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卻有比年輕時候還要多,畢竟各自有各自的家庭存在,現行的生活也成定型,面對改變要如何從心深處再次出發呢?
故事是描述著兩個失婚的家庭,保羅弗蘭納醫生因著婚姻關係的結束,在配上在自以為傲的手術中失敗,兒子的不諒解,成為了一個四處漂流漫無目的的人。
安芮亞威利因為老公的婚外情,走上的離婚的路途,面對小孩教養的問題,兒女的叛逆舉動,變成了一個充滿焦躁不安,又面對前夫想回來續弦,但造成的傷害已經很難修復。
這一類的問題,已經充滿著在當今的社會,婚姻、家庭、事業,成為我們經常的困惑,想要找到出口,卻又常常陷入泥沼之中。
走出泥沼中,才能找到新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就形成了羅丹薩的夜晚的主軸,遠離了平常生活的喧囂,來到了一望無際的海邊,換個地方換個心情,很多時候改變就這樣產生。
其實我也想出去度假一下,在一個沒有任何事物煩擾,只是單存的感受大自然,體會神在這自然中擺設的豐富饗宴,好想出去走一走,在講下去就離題了。
最初的相遇,在羅丹薩的民宿中,第一個晚上的晚餐,可以感受到兩個內心寂寞,卻找不到可以相偎的人的際遇。
不過在人情面來說,一個只有兩個人在的別墅,該是要當個大爺讓唯一的服務生伺候,還是要當個親切體貼的客人呢?如果是我大概也是會選擇一起用餐吧!
保羅弗蘭納也就這樣不願意一個人吃飯,而來尋求安芮亞威利一起共進晚餐。
中年帥哥與中年美女的劇情,就在暴風雨的夜晚大幅度的突破,或許就是少掉的一些生活層面的壓力,發生的就這麼自然的相戀,更或許這只不過是個電影罷了。
當生命中面對沮喪的時候,我們期待的就是一種改變出現,或許沒有辦法確定將來是如何,但是可以知道一切將面臨變化,應該不會比現在更差吧!
這一段戀情的結果,跟我想像的脈絡一樣,最終也就是如此般的呈現,如果熟悉這類電影的脈絡,應該不難推敲到結局。
而這段戀情帶來的卻是正向的改變,保羅弗蘭納在羅丹薩的那幾天,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問題,面對了問題,找到了解答,不再只是缺乏同理心的醫生,而是懂得去感受情感面的需要。
至於安芮亞威利的家庭,雖然沒有再續前弦,但叛逆的女兒見到母親的軟弱,從叛逆中轉變成為成熟的態度,幫助母親料理家裡的事情。
愛情有時候就是帶著這樣的魅力,為了愛情許多人找到了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http://jbear.net/blogs/black/archive/2009/09/17/16149.aspx
《羅丹薩的夜晚》~ 愛情的謳歌與輓歌僅一線之隔
四天,96小時,我們可能仍渾渾噩噩地虛度時,《即刻救援》裡的連恩尼遜已經殺出血海、救回女兒,太暴力嗎?那就繞條路,《麥迪遜之橋》與《羅丹薩的夜晚》告訴我們:四天可以幹出許多小事,這些小事足以化為日後回憶的拼圖,回憶代表時而美、時而無法挽回。
李察吉爾與我的黛安蓮恩繼1984年《棉花俱樂部》裡的樂手與黑手黨老大的女人之間的情愛糾葛、以及2002年《出軌》裡的「糟糠夫」與紅杏出牆的妻子之間的愛恨情仇之後,三度於2008年《羅丹薩的夜晚》裡配對,吼啊!﹝要用廣東話來喊才夠Fu﹞雖然演員的組合吼吼,但功能性有待加強的編導卻差點兒毀了這本步調慢卻很香醇的原著,即使電影的整體成績不可取,可我仍希望各位別錯過這部電影。
黛安蓮恩飾演一名丈夫外遇、擁有一對兒女的家庭主婦,某天接受出差的好友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的請託,而到一座濱海小鎮羅丹薩看顧其經營的民宿,包含週末的短短四天時間,只有一名由李察吉爾飾演的房客入住。一個一心想成為最好的醫生成就自己卻被控醫療疏失致死、並與兒子反目的男人,一個放棄藝術理想只願屈就母親一職成就孩子卻丈夫不疼、女兒不愛的女人,這對原本各自有所求、有所不求而來到海邊的中年男女,彼此的愛意就如同潮來潮往所激起的浪花般時高時低,潮汐,總有退潮之時,愛情,是否應如是?
《羅丹薩的夜晚》的故事雛形實在與《麥迪遜之橋》太激似,但「天下文章一大抄」卻是許多作家奉為至理的歪理,人物與背景稍微調個包,另一本暢銷小說即又出爐,因此,雖然《羅丹薩的夜晚》沒有作者Nicholas Sparks寫過的《瓶中信》與《手札情緣》來得商業又較富原創性,不過狗血灑得一點兒都不輸人。
相形之下,由於《麥迪遜之橋》已成經典的前車,後起之秀的《羅丹薩的夜晚》就算再如何運用男女主角的情愫在廚房、閣樓、起居室、甚或沙灘上發酵,終究沒有《麥迪遜之橋》的拍拍到位,無論是梅姨在屋外喝著檸檬水與克林伊斯威特邂逅,或者梅姨坐在車內天人交戰該不該扭開車門把手與情夫雙宿雙飛,克林爺爺確確實實地把冷調性的節拍演奏得引人入勝,這便是導演優劣的差別,一杯檸檬水的脈動,就讓觀眾聞出《羅丹薩的夜晚》前半場近乎走味,看得出導演很努力在調味,可惜,那股味兒,他真的煮不出來,所幸衝擊人心的結局轉移了我們的注意力,而「美好」的演員更是彌補了導演的不足,除了絕佳的李察吉爾與黛安蓮恩之外,還有誰呢?客串李察吉爾兒子的詹姆斯法蘭科啦!三強鼎立之姿,請給我一個不捧場的理由先。
事實上,本片的架構是有其基本的況味在的,那是一種溫溫的不疾不徐的感人餘韻。不喜獨自晚餐的李察吉爾走進廚房邀黛安蓮恩作伴的那一幕;以及黛安蓮恩娓娓道出自己捱過父親過世、丈夫外遇、被女兒討厭的難熬的一年;抑或是李察吉爾自白父子情淡薄的遺憾;直至黛安蓮恩秀出珍藏親朋好友的小木盒,而讓李察吉爾有機會對她提出質疑:「那誰珍惜妳?」漸進式的Fu球都做給你了,你絕對接得到,只是這球做得不盡漂亮罷了。
相較於邁克道格拉斯在《致命的吸引力》裡吊兒啷噹的「男人好壞」的形象,李察吉爾拍過的外遇類型片其實不惶多讓,例如前文提及的《出軌》外,更早之前還有1994年與莎嬸主演的《致命交叉點》,不管是妻子被搞或自己勾人,他都有份參與,妙的是,即便他殺了人或出外搞女人,溫文儒雅的他就是讓觀眾恨不起來。邁克道格拉斯與李察吉爾恰好南轅北轍,這距離差到十萬八千里,前者是「舊壞男人」讓女人愛到入骨,後者則是「新好男人」讓女人疼得入心,兩樣菜色餵飽天下女性。
黛安蓮恩自從去義大利的《托斯卡尼艷陽下》曬了一趟後,儼然穩坐知性熟女的第二把交椅﹝老話重提,蜜雪兒菲佛近年來雖佳作不再,但后座不動如山﹞,尤其在此類型片中與她搭配的姐妹淘更是一絕,完全應驗我之前在《女侍情緣》裡提到的:姐妹淘皆來自侏儸紀居多。黛安蓮恩就是這麼一個能與綠葉合力發功,進而創造大銀幕魅力的女明星,相信許多人被她在《托斯卡尼艷陽下》裡和吳珊卓﹝Sandra Oh﹞齊唱雙簧的發揮逗得樂不可支,如今在《羅丹薩的夜晚》中也有薇拉戴維絲的陪襯,黛安蓮恩幾乎可說是「有色人種」的最佳好友代言人。甫憑《誘‧惑》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薇拉戴維絲在本片中的戲份雖不如吳珊卓來得多,但貴在精的她倒也沒令人失望,當黛安蓮恩遇到有錢帥哥李察吉爾後,薇拉戴維絲挑著眉在電話中揶揄黛安蓮恩:「我曾祖母的房子對妳顯靈了嗎?」好莞爾的表情、好幽默的對白吶 ~ ~ ~
整部電影大概進行至李察吉爾與死者丈夫那段椎心深談後,才真正讓本片出現「迴光返照」從而有「起死回生」的高潮收尾,這場戲的運鏡值得嘉許,屋內屋外的氣壓之低,充滿窒息之感,鏡頭拉出迴廊上的黛安蓮恩與庭院裡的死者兒子後就此定格。我一直都很欣賞飾演死者丈夫的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現年68歲、與本人同月同日生的他不俊,但性格得有夠帥!﹝同月同日生有加分到﹞出道幾十年的史考特葛倫礙於非傳統好萊塢所愛用的長相,星路始終在大銀幕與小螢幕間浮沉游走,近來最為人熟知的作品莫過於在全台網友間熱烈討論的《街頭日記》中飾演希拉蕊史旺的父親一角,想起來了嗎?
想吃回頭草的丈夫在電話中向妻子說「我愛妳」,心死的妻子眨眨眼回了「晚安」。女兒不諒解母親不原諒父親的作法而反詰:「妳說過沒有人是完美的,人可以不必完美。」丈夫的自私與女兒的任性的確皆不完美,可他們永遠不了解:瑕疵,不是脫罪的代名詞!
愛情,是否值得等待?黛安蓮恩向我們開釋:「等待是值得的!」
愛情的謳歌,或許簡短地只在瞬間;愛情的輓歌,肯定只許唱一遍。唱不唱?唱何首?孱弱地僅一線之隔......
http://marcolee.pixnet.net/blog/post/24905319
《花橋榮記》
《花橋榮記》VCD封面只介紹兩岸三地演員,不過由其大量地用意識流手法來改編白先勇收於《臺北人》的同名短篇小說,可知是位熟悉藝術電影的導演。
你看電影都不看頭尾字幕介紹的嗎?哦!電視畫面太小看不清人名。我幫你查一下,是導演過《芙蓉鎮》的謝晉之子「謝衍」1998年大作,父子倆2005年還共創了劉曉慶主演的舞臺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那父子的風格有夠不同,劉曉慶主演的《芙蓉鎮》和原著一樣是典型的寫實主義,但謝衍將白先勇<花橋榮記>女主角第一人稱「我」之所見所思所言,改拍成劇中多位角色都在進行意識流。
謝衍和李安都是紐約大學電影碩士,可是李安的《推手》等能兼顧藝術與商業,但謝衍的《花橋榮記》兩邊都失。
是嗎?有影評說:「導演謝衍把臺北的影像,處理得又濕又悶,和桂林場景如童話故事般的調性,一樣給人粗厲且沈重的感受。故事像剝苦洋蔥一般,藉由談話與事件,逐層揭開。雖然華語電影往往過度催淚,《花橋榮記》卻不致濫情到令人作嘔,而有適度的感傷。不過,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要算鄭裕玲,她的表現非同凡響,逼真地演出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張太太。」
那是遠流電影館所出《花橋榮記》劇本和拍攝過程一書的文宣,別盡信書。
不過我實在很納悶,謝衍明明就很費力又用心去改拍白先勇的原著,不但一改《玉卿嫂》不能到桂林實拍的遺憾,還在多處補充了原著模糊不清的劇情。
這你就不懂文字魅力與影音魅力之別了,白先勇在<花橋榮記>所想表達的不是<玉卿嫂>式的「男女間冤孽式的愛情」、甚至連「有情人終不成眷屬的愛情」也不是,而是如歐陽子在<「臺北人」之主題探討>所言,是想藉「今昔之比」和「靈肉之爭」來呈現「人生是虛無。一場夢。一個記憶。」(p.23)
所以白先勇在<花橋榮記>採用的敘述觀點是桂林小吃店女老闆、一人對劇中人事全非的所見所思及所言,敘述雖顯散漫、但還是以她為中心,在不求甚解下、慢慢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但謝衍讓劇中人都透過意識流去填補其過去的愛情靈肉與權錢失落之糾纏,如此不但失了焦,還更會讓一般觀眾不知所看。
那乾脆改拍成「女老闆、廚師及其老公情人」,將原著的秦癩子、李半城的故事去除,聚焦於女老闆在桂林從小愛慕盧小少爺、長大與張營長結婚,逃到臺北後又糾纏於盧老師和陳廚師之間,這樣有夠煽情了吧?
沒必要,只要好好發揮「花橋」這一詩情畫意的愛情彩虹橋,讓電影中盧及表妹在花橋前的合照,轉化成三角甚至四角的愛情「風雨橋」,再配以動人的桂林山水和音樂……
又不是拍桂林旅遊宣傳片,高明的導演比如前評張毅的《玉卿嫂》不用到桂林實拍,反而將原著改拍的和原著的文字魅力、一樣具有影音魅力。
《中國廊橋》
在沒讀《中國廊橋》(福建人民,2005)一書前,從大陸尋奇等旅遊節目,只知廣西有「風雨橋」,而不知福建等地也有。
前評白先勇的小說<花橋榮記>首尾所提「花橋」也是指廣西的「風雨橋」。
可惜白氏並沒善用此一「花橋」意象,連改拍電影其中的「花橋」實景,對比於《中國廊橋》所列「花橋」圖鑑、也是極為平庸,根本沒資格列入。
它是石拱木廊,在石拱橋上搭了一排造形呆板的木廊而已,不像其它廊橋的材質和造形等都多變,而且古香古色。
我實在不了,在石墩或石岸上架起木橋和木廊,技術難度和耐用度都不如石拱橋,有何特色好介紹的?像《中國名橋》(天津‧百花文藝,201)分門別類地介紹了「梁橋、拱橋、索橋、浮橋」,連公園內的觀賞橋也用「其它橋」來介紹,但廊橋則並入梁橋或拱橋而不特別成獨類介紹。
那只是行文的方便,如果從技術和藝術文化的獨特及豐富性來看,是有必要單獨介紹的。
若說廊橋有獨特的造形藝術之美,那一目了然;但說有獨特及豐富的技術和文化,就不免誇大了吧?
那是一般旅客無法到橋下一窺木橋的結構,外表又被一排排的木板包住了,所以無法了解有那些獨特的造橋技術;再加上無法長時間溶入當地的生活,當然就沒法體驗廊橋有那些文化了。
如果你身邊有《中國廊橋》,翻到頁十九的木拱廊橋的模形和頁六七的實物,便可知如何不用鐵釘單靠卯接方式便能造出單拱跨度達卅幾米的木拱廊橋,而宋代<清明上河圖>裡的虹橋,其木拱是用綑綁、跨度只有廿米。
那「平梁木廊橋」呢?再怎麼粗的木頭,其單梁長度總不能超過廿米吧,不然會被橋面壓垮!
是不行!但由頁八十的實橋的結構來看,它是用由短到長的四層平梁木來增強最長平梁木的垂直壓力,;頁九六的福建浦城鎮安橋還用斜木柱銜接石墩與平梁木、來增強支撐力。
可是橋上的木廊呢?除了美觀外,不是增加了橋面的負荷?
不!可防行人和木橋的日曬雨淋,並在橋上經營橋市、文化表演等之外,由於木拱橋有向上的彈力,而橋上木廊的重量可抵消此力、避免木拱橋解體(p.14)。另外高大的木樓則豎立在石墩或石岸上,這並不會增加木橋的負擔,相反能夠加強石墩或石岸的抗水沖擊。
雖然如此,還是不如石橋耐用!
但木頭易取也易造,木廊橋更有獨特的造形藝術之美和技術,還有豐富的文化──充當市集、觀光平臺、社交場所、風水橋、廟宇信仰……等(p.10-1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