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0 09:13:09| 人氣2,24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神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華語宗教影視作品,從前評《觀世音傳奇》 《濟公傳奇》 《布袋和尚》 《地藏王傳奇》 《關公》 《張天師》《文成公主》《達賴班禪乾隆皇》,到 《土地公傳奇》 《媽祖》 《十八羅漢》 《少林》 《唐玄奘》 《弘一大師》,不論影音奇觀、感人或反思,實在不能與前評洋片《十誡》 《賓漢》 《耶穌受難記》 《達文西密碼》 《基督的最後誘惑》 《暴君焚城錄》 《十字軍東征》  《教會》 等相比! 

更拍不出同/異性戀的影展藝術電影《神父》(另貼看過但不想獨評之耶教佳片《誘.惑》《愛慾修道院》《鄉村牧師的日記》,至於《聖芳濟傳》 《德雷莎修女》 《修女傳》《修女也瘋狂》、《教宗約翰保祿23世》分成修士、修女、教皇三類來貼)和金基德的佛教電影《春去春又來》吧!

百部同志電影之《神父Priest》(英國19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zQ4OtDjrs&list=PL68C41892E67C9E96

導演:安東尼亞伯德(Antonia Bird)
編劇:吉米麥克格溫(Jimmy McGovern)
演員:萊納斯羅奇(Linus Roache)、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羅伯特卡萊爾(Robert Carlyle)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最佳同性戀劇情長片獎
劇情:
嚴肅得有些陰森的教堂裏,鍾聲響起,一個老神父,佇立許久。忽然,他發神經質似的搬起了耶穌十字架,不管街上的人對什麽態度,他奔走在城鎮的角落,仿佛尋找著自由的痕迹。
一位英俊的神父格瑞(萊納斯羅奇飾)來到了這裏,他是教區新派來的神父,與馬修(湯姆威爾金森飾)住在一起。格瑞驚訝的發現,馬修與一位叫作瑪麗亞的女士同居,難以抑制心中的疑惑與憤怒,格瑞與馬修起了爭執。瑪麗亞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卻心安理得,她與馬修是真心相愛,而馬修應該完成他該做的事情。
格瑞和馬修一起例行公事,做家庭拜訪,他們卻發現新教區的居民素質很低,他們到處碰壁。格瑞幫小鎮上的人主持葬禮,人們唱起死者最愛的歌曲,每個人仿佛快樂著,死者的女兒向格瑞告解懺悔,格瑞替她做了贖罪。
在小鎮經曆的這些事情,讓格瑞感到身心疲憊。是的,像馬修說的,他也會變的,他需要恣意,需要放松。這天,他獨自一個人來到了一個同性戀酒吧,要了一杯黑啤酒。在昏暗的燈光下,他看到了一個男人格雷漢(羅伯特卡萊爾飾)看著他,他們四目相對,不用更多的語言,他們相互依偎,相互取暖。激情過後,剛剛離開的格瑞開始想念格雷漢,可是,又懷著愧疚的心情換上了神父的衣服。幾天後,格瑞與馬修一起在大街上邂逅了格雷漢,他看出了格瑞的神父身份。
在爲鎮上的孩子告解時,格瑞得知了女孩麗莎被父親性虐待的事情,格瑞感到萬分心痛,她想要拯救這個可憐的女孩,可是卻遭到了她父親的警告。麗莎在上課的時候渾身抽搐,格瑞將她送回家。礙于教規,格瑞不能將此事公諸于衆,他想報警卻又放下電話;找到麗莎的父親,卻又被罵了回來。重壓之下,格瑞終于在格雷漢的懷抱裏找到安慰。
一次彌撒,格雷漢來參加,可是格瑞卻沒有給他分發聖體。在與老神父的交談中,格瑞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罪惡感,說出他對性的渴望讓他覺得自己無法贖罪。老神父見到痛苦的格瑞,勸他還俗,去愛自己愛的人。
社區上的人坐在一起,討論著社區的建設,可是格瑞卻心不在焉,麗莎的母親也在,得知麗莎與父親單獨在一起,更讓格瑞心急如焚。他匆忙的結束了會議,在耶穌像前憤怒的傾訴著。
提前回家的麗莎母親,發現了事實的真相,痛苦的她不由分說的把責任歸咎于格瑞。格瑞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心力交瘁的他找到了格雷漢,卻發現了屋內裏有其他男人。格雷漢追出去之後,格瑞又原諒了他,和他擁抱在一起。禍不單行,警察經過的時候,發現了他們。格瑞神父是同性戀的消息,不脛而走。
痛苦的格瑞已經決然不敢在這個世上活著,承受這麽多罪惡了,他自殺的時候卻被馬修救下。盡管保住了小命,可是他已經無法繼續在教區待下去了。他到了一處簡陋的住所暫居。不久,馬修卻又找到了格瑞,抵抗著各種壓力,還是把格瑞帶回來一起主持彌撒。
彌撒上,很多教徒主動退場表示抗議,謾罵響徹教堂;所有教徒都不願接過格瑞手中的聖體……這時,麗莎卻走到了他的面前,並接過了他賜予的聖體。悲痛交加的格瑞,不能再抑制了,他放聲的抱著麗莎哭泣起來。
認同指數:★★★★★
(從各個方面對束縛人性、善惡不分的宗教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同性戀與宗教的沖撞,在影片中表現出了一定的深度)
評論:
不要因爲本片的片名,就以爲梵蒂岡的放映片目中會有這部電影。這部影片在一些天主教思想保守的地方是禁映的。女導演安東尼亞?伯德大膽的觸及了宗教禁區,並且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影片的主要情節都集結在主人公格瑞神父的身上,在影片中,他主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拯救被騷擾的女孩麗莎;認同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從中反映出來的是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和在處理具體事務上的無能甚至負面作用。
剛開始,格瑞還對馬修與女人同居而忿忿不平,可是馬上,他對天主教的觸犯立刻超過了馬修。接下來發生的種種事情都讓他信仰産生的懷疑。影片對于宗教的指向性是非常明顯的,在片頭,就是老神父背著十字架砸破了玻璃。平實的敘事中,很順暢的爲我們展示了格瑞心路掙紮的曆程。帶著微笑走來,卻含著眼淚結束。
兩條線索都困擾在格瑞身上,與他的信仰發生矛盾。格瑞在講述教義的時候,眼前卻出現他和格雷漢做愛的情形,分發聖體,卻因爲性取向不能交給自己所愛的人;最精彩的就是格瑞對著耶穌像歇斯底裏地祈禱的情形,平行蒙太奇裏,麗莎母親正爲發現女兒的事情而哭泣,兩條音軌結合在了一起,伴隨著格瑞和麗莎母親的哭泣。耶穌的無能被毫不留情的揭露出來。
http://www.booknest.net/chapter/1710232_1.htm

(楨:男同電影另參本館:《墨利斯情人》;假同性戀之名另參本館:《刺青》;神父性侵 另參本館:啥是)

《神父》究竟革了誰的命?

很多人都看了《神父》,也看到有不少人提到同性戀只是導演嘲弄教會制度的幌子而已。
基本上,我贊同「幌子」這個看法──這部英國出品的電影其實對同性戀的瞭解或態度,并不比片中提到的亂倫更多或更深入,其實,如果我們做更深入一層的檢視,我們將會發覺編導刻意利用像同性戀或亂倫這樣的爆炸性題材,來作為顛覆所謂教會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大好利器,至于背後的瞭解和反省,很抱歉,付諸厥如。
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路惋惜,惋惜如此這般的一個絕妙良機就這樣被編導白白的放過。《神父》充其量只是一部包裹著顛覆命題的主流電影,所有關于道德∕社會∕禁忌的辯證均被窄化至想當然耳的「理想」範疇,我們看到神父處於該不該違反戒律(不得洩密)的掙扎,我們看到神父嚴詞譴責亂倫父親的背德──但是問題來了:亂倫如果是背德的,那同性戀呢?而神父自己對自己性傾向的掙扎與認同的過程又在哪里?
由是,當我們反向思考,如果編導意欲顛覆所謂傳統教會道德價值觀下的背德定義,因此,我們看到在片尾,同性戀被寬宥or 接受了──那,亂倫呢?亂倫難道就不值得被寬宥與接受嗎?!
道德本來就是一個兩難命題,有其無法界定之曖昧地帶,因此,當我們在遭遇關于道德的討論時也就必得格外經心,至于像《神父》這樣,陷在道德的泥棹里左顧右盼,在玩泥漿大戰的同時還
希望把所有道德難題一網打盡──先不說他居心可議,至少可以說他頭腦簡單吧。
而頭腦簡單,豈不正是所有主流電影的簽名檔?
更何況,這里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被誰寬宥或接受?是人嗎?我們看到沒有「人」願意去領他的聖餐,別告訴我是那個小女孩──她不是人,是某種神的化身──所以,是誰?!恐怕還是神吧?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看到編導是這樣處心積慮的把這場救贖的場景,設在宗教氣息最最濃厚的──教堂里。一部打著反宗教道德觀旗號的電影,最后的救贖反而來自于宗教,編導立場之混淆可見一斑。
嗯,最后場景,我當然記得那個最后場景,當那小女孩奮不顧身的義勇向前,我就忍不住微笑了。關于這個小女孩的救贖,編導是不關心的,她的「功能」,只不過是在這扣人心弦的最后場景里,作為神的代名詞罷了。
然後我哭了──因為這樣強大的情緒操控,因為道德的再一次大獲全勝,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神父和這個小女孩未來該如何面對生命裡的諸多難堪。
因之,我更是討厭這部電影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kkkiller/post/15243

誘.惑 Doubt  (2008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AB2B59362612383

導演: 約翰派屈克史丹力
編劇:約翰派屈克史丹力
演員:梅莉史翠普/菲力普西蒙霍夫曼/艾咪亞當斯/薇拉戴維絲/Carrie Preston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9年金球獎五項提名,梅莉史翠普以本片第15度入圍2009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創下奧斯卡新紀錄。
1964年,一名天主教學校校長修女Aloysius(梅莉史翠普飾),在無意間發現神父費林(菲力普西蒙霍夫曼飾),對某位黑人學生總是過於關注,她嚴厲指控神父對黑人學生性騷擾,一名年輕修女(艾咪亞當斯飾)夾在其中、左右為難。校長的指控究竟是真是假,還是一切都是她無中生有的想像?
電影由2005年獲普立茲獎同名舞台劇改編,以一名修女內心的猜疑,步步見証人性的黑暗,是部結合了道德、人性、宗教與懸疑的驚悚劇,由約翰派屈克史丹力(John Patrick Shanley)改編自己得獎戲劇,這是他繼1990年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主演的《跳火山的人》後二度執導演筒。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fden2091892&channelid=CH60
 
《誘.惑》有了信仰,就不會懷疑?有了懷疑,該如何是好?  文:火行者
 
一言以蔽之:好精采的人性!
《誘.惑》好好看!
本來應該會讓人怯步的題材,拍得真是精采,讓火行者目不轉睛盯著螢幕,不願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在看 《誘.惑》之前,奧斯卡女主角的預測會選凱特溫絲蕾的,看完 《誘.惑》之後,好想要大力支持梅莉史翠普,她就像是個穿修女服的惡魔啊,和《穿Prada的惡魔》的演技一樣讓人讚賞。菲力普西蒙霍夫曼也是超水準,光這兩個人的明爭暗鬥加起來就讓 《誘.惑》的角色破表了,再附贈美女一枚艾咪亞當斯(雖然包成修女之後有點看不出所以然),看人就值得電影票錢。
《誘.惑》的故事也很棒,讓這些人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是少數文非常對題的電影,這部片子,要說的就是「doubt」。懷疑的力量是很可觀的,而當面對懷疑的時候,要如何做,信仰又在這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這些,都是 《誘.惑》中非常有看頭的內容。
 而展現這些內容的方式,是用一個在天主教學校的事件來引發波瀾。梅莉史翠普是學校的校長,所有學生最怕的人,感覺就是個保守難溝通又固執的中年女人,菲力普西蒙霍夫曼是神父,他關心學生,認為教會要改變,要革新,多和家庭接觸。一次艾咪亞當斯發現了「可能」菲利普賽摩霍夫曼和一名黑人男學生有不當的關係,報告給梅莉史翠普之後,梅莉史翠普指控菲力普西蒙霍夫曼,但沒有證據,夾在中間的艾咪亞當斯完全不知道該站在哪一邊,或許一切都是真的,或許只是討厭菲力普西蒙霍夫曼的梅莉史翠普藉機要把他趕走…。
 梅莉史翠普演起那校長的樣子真的是好棒,以前學生時代一定也有那種讓調皮學生也退避三舍的老師或是教官,本來看似和藹的梅莉史翠普,在《誘.惑》就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從她的語氣、神韻、表情…全部都很不可思議地成了她所演的角色,從她的演出,你會覺得你可以看懂這個人,這個人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活在自己的世界,會把事情用她自己的方式解讀,且自己信以為真。這種人在我們身邊都有,自以為很懂你,其實差了一百八十度,但又看不見自己的偏頗,或是不願看見。你會和艾咪亞當斯有一樣的想法,對她有一樣的偏見,但這種「討厭」,其實是對梅莉史翠普的一種讚美,就是因為演得太好,才會對這個人想要保持距離。
 不久前才看的另一部奧斯卡電影(雖然在提名上比預料少很多),《真愛旅程》,也是靠非常精采的男女主角對戲讓電影出類拔萃,這兩部片子也都有自己的話要說,可是他們的感覺差很多,看《真愛旅程》是一種和現實有連結的沉重,因此會想很多,看 《誘.惑》比較沒有那麼的切身(但也非事不關己),可是片中的人性是非常真實的,不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片中談論的事情和心情你一定懂,謠言的殺傷力、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說人是非、以偏概全、公報私仇…等等。
更棒的是,《誘.惑》不光是你表面看到的東西,到底真相是哪一個,都值得玩味。在這個過程中,身為觀眾,會跟著有喜怒哀樂,非常能夠入戲,也會急於想知道到底背後有什麼樣的秘密,這過程挺有參與感的,完全不會像是一部講戀童慾望(因為看到片名和簡介會讓火行者有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而難以進入的悶片,一點也不是呢!
觀影最低需求
□ 喜歡看好演員飆戲
□ 喜歡抽象的題材(如信仰、懷疑)
□ 喜歡看人性的探討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7&eid=v207109
 
《誘.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道德的尺   文:dorasinben
 
老實說,電影海報怎麼跟《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1964年,在美國總統甘迺迪才剛被刺殺的那個封閉保守的年代,人際的互動關係,在教會學校裡似乎更是得輒得咎的嚴肅議題,異性之間的觸碰,甚至是小男童對修女老師之間戲謔的拍打,看在性格近乎完美、事事要求嚴厲的校長修女Aloysius(梅莉史翠普飾)眼裡,更是萬萬不可的禁忌,偏偏學校來了一個喜愛與學生親近的神父Flynn(菲力普西蒙霍夫曼飾),因為體貼關心學生的修女James(艾咪亞當斯飾),意外撞見了神父對一個黑人學生過度的關心,而將疑惑轉告修女Aloysius,引發了學校有史以來的風暴,校長Aloysius和神父Flynn檯面下暗潮洶湧的對話與過招,神父到底有沒有染指學生?還是這一切都只是修女James過多的臆測所造成的誤解?與Aloysius過當的懷疑與指控?
《誘.惑》簡單一部電影,在保守的年代背景裡,點到了同性戀、戀童癖、家庭暴力、種族歧視,異性之間不經意的過度熟稔與肢體碰觸,都可能引起有心人士的想像,道德分寸,與禮貌親密的分寸之間,似乎是一門相當困難的課題。神父Flynn在戲裡的三段佈道戲都是電影重點,第一段佈道他說:「疑惑,會讓人產生堅定的力量。」第二段他說:「不管外在的耳語或八卦如何漫延,信者恆信。」意有所指的暗示了教會學校裡的角力與謠言八卦;第三段他宣布自己即將離開教會,並一一和信眾握手道別,畫面帶到座位後方,黑人男童母親無言的無奈表情!
梅莉史翠普果然是演什麼像什麼,她破紀錄的以修女Aloysius的角色第十五度入圍奧斯卡的提名,再度證明了任何角色由她信手拈來,都是讓人折服的演出;而她在戲中與菲力普西蒙霍夫曼的對手戲更是讓人看的血脈賁張,拍手叫好,幾近衝突的對吼,與不假辭色、壓下心裡狂潮,一人要抓出對方的把炳與罪證,另一個則是用力辯解,企圖脫罪,這一來一往之間,更突顯出原本沈悶節奏裡,突然爆發的張力與火花。艾咪亞當斯擺脫電影《曼哈頓奇緣》的花瓶形象,戲裡一段自責掉淚的場面,展現了她的演技。而片中飾演黑人男孩母親的Mrs. Miller(薇拉戴維絲飾),在片中只出現二個場景,第一幕是和校長修女Aloysius對談,第二幕則是神父佈道時宣布即將離開,和眾教友道別,Mrs. Miller坐在教堂內一隅,而這第二幕她出現不到十秒鏡,甚至,她連一句對白都沒有,薇拉戴維絲因為這個演出,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不過,要比起少戲份呈現出的驚人演技與張力,本系列同一檔期首要當然推《真愛旅程》裡的神經質房屋仲介兒子John (麥可夏儂飾),他在戲裡神經質的最高演出,才真叫人驚天動地)。
 全片從頭到尾,自編自導的導演約翰派屈克史丹力只跟飾演神父的菲力普西蒙霍夫曼告知,戲裡神父到底有無染指男童,其餘所有人都不知道劇本的設定裡,神父到底有沒有罪!我好討厭這個開放式的結局,雖然真相對某些看戲的人來說並不是重點,但我真的好想知道神父到底有沒有罪!!看來只有讓菲力普西蒙霍夫曼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我才有可能賭一把看他會不會在發表感言時透露了!但我個人心中屬意的最佳男配角還是麥可夏儂!!
最後,當校長Aloysius對著修女James哭訴著:「I have doubts。」時,她因為失去了神學者對於信仰所必須持有的堅定信念,而產生疑惑時,是否表示,他毫無證據的指控神父,與甚至利用說謊的手段來逼退神父的種種手法,讓她離上帝又更遠了一步?!而對照先前Father Flynn所說的「疑惑將為人們帶來堅定的力量」,與最後Sister Aloysius口中「我有疑惑了。」是否更影射了謠言止於智者的雙關暗示,與人們心中那一把叫做道德的尺,到底能夠無限上綱到什麼地步?!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7&eid=v207112
 
《誘‧惑》~「禍」在貓捉老鼠時  文:Charming Marco
 
「Jesus Christ!」慘叫一聲,右手肘無意識地賞了鄰座一記拐子,鄰座下意識地也回譙了一個國字。
在進戲院向梅莉史翠普的《誘‧惑》朝聖之前,我以為我已經被片花裡梅姨的「神態」活生生震撼,我錯了,原來,那並非震撼,而是「五雷轟頂」直接往腦袋瓜子劈下去,情況可能比《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裡被雷劈七次的老人家還嚴重,於是乎,我慌到連耶穌基督都給拜請出來壓陣,以便附和《誘‧惑》的劇情不斷有上帝串場要每個人物別存疑,同時,銀幕下的我,心中也有個梅姨,Undoubtedly!
時光回到了美國的60年代,二次大戰結束、越戰正酣熱、美蘇冷戰持續中,如此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保守無助的人們將信仰視為依歸,在教堂禱告、在教會唸書,既虔誠又光榮。天主教學校校長梅莉史翠普﹝資深修女﹞,偶然間由教師艾咪亞當斯﹝資淺修女,這是廢話﹞那兒得知,教區神父菲力普西蒙霍夫曼疑似染指一名黑人男學童,自此,梅莉史翠普與菲力普西蒙霍夫曼展開了「仙拚仙」之旅,她咬定他有罪,他駁斥她有偏見,而艾咪亞當斯則由原先的抓耙子,轉身成為兩強互相洗腦的活體道具,究竟真相孰是孰非?
 改編自舞台劇的《誘‧惑》真的舞台得很厲害:極有限的場景、極有限的角色、極聳動的故事、極誇張的表演,但卻極度不沉悶,如果你是對舞台劇很感冒的話,本片完全沒冷場。即使演員們幾乎都使用舞台劇的演繹方法,就只差妝髮沒舞台劇來得嚇人,可表演雖誇張卻不浮誇,反倒臨場感十足,真實度滿點!
整部電影處處充滿「對比」、「對立」、「對話」、「對決」的相對論,加之「暗示」、「明示」、「開示」流竄其中,陰狠地讓人不寒而慄。就在你以為你懂甲方時,乙方的說詞立刻讓你動搖,似乎誰先開口誰先佔上風,頓時,觀眾變成另一個艾咪亞當斯:鴕鳥地想息事寧人,卻半點不由人,非得打破沙鍋問到底,釐清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
 劇本寫得實在太精采了!它不拖拍,節奏流暢又精準,段落分明,單單運用對剪出修女與神父兩個「幫派」的晚餐氣氛,便輕而易舉地令人對於梅莉史翠普與菲力普西蒙霍夫曼兩人的性格一目了然,無須唇舌交代的磨耗篇幅,一頓飯馬上吃出梅莉史翠普的一板一眼,以及菲力普西蒙霍夫曼的豪爽樂天,因為如此,我們全然明白為何校長只因著一句耳語就想對神父大開殺戒,管它青紅皂白是否分得出來:拿原子筆寫字?X!喝茶加糖?X!留長指甲?大XX!看不看得順眼方為原則的正道。
「反諷法」真是被揮灑到一個極致:年邁修女的受傷與關鍵男童的聖誕節表演曲目皆可變成互為攻防的籌碼;漫天飄散的羽毛被比喻為一發不可收拾的流言蜚語。雙方從高來高去的空包彈,漸進式地拿起衝鋒槍正面對幹,尤其戲末梅莉史翠普突如其來嘶吼的歇斯底里所製造出的爆發力之大,你肯定會有片刻恍神誤認為在看一部驚悚片,甚至還可能在座位上「加冷筍」不經意地抖一下,汗顏,我抖了,也喊耶穌基督了。說到驚悚,當我們看到梅莉史翠普在與男童母親不歡而散地結束談話準備返回學校時,梅莉史翠普佇立在深秋風起的街道上,落葉隨風四飛,長袍迎風揚起,襯著不安分的配樂,那畫面猶如在向影史經典《大法師》裡熟悉的修女出街的橋段致敬,一樣地陰森詭譎,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肅殺之氣。 
身為一部擺明要進軍奧斯卡的作品,《誘‧惑》的各個環節皆為一時之選,例如配樂與服裝設計都是大名鼎鼎的Howard Shore與Ann Roth,前者曾憑《魔戒》系列拿過兩座奧斯卡最佳配樂,後者則以《英倫情人》拿下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即便本屆奧斯卡這兩項未能入圍,但已在在顯示本片的企圖心有多旺盛。在演員部份,梅姨,她有哪一部不中的?!菲力普西蒙霍夫曼,中!戲份不及二十分鐘的薇拉戴維絲﹝她在戲中已口頭告知她的出場時間,若計算有誤不是我的錯﹞,出乎意料地再中一個!唯一的敗筆正是艾咪亞當斯,顯而易見,刻意壓低聲線、擠出滿臉愁容的她很努力要轉型,無奈礙於角色個性之故,許多時候,那副天真無邪又唯唯諾諾的模樣,怎麼看怎麼都像《曼哈頓奇緣》的白雪公主跑來參加天主教變裝趴,外異內同,怪哉! 
人們雖了解以貌取人、以偏概全是惡果的萌發種子,但若本身是習於發號施令的指揮者,而對手恰好又是騎在自己頭上的長官時,就算多堅毅的修道者,都可能想暫時掙脫上帝無形的枷鎖鑽漏洞,今天上帝在不在?端看內心的光明面是否比黑暗面多些贏面論定。神父到底清不清白?其實可從男童母親的一席話窺出端倪,但不說死的故事總是留有發人深省之美。
梅莉史翠普就像隻發狂的貓,一旦認定你是老鼠,你就永遠不是個人,無法確定的事,也硬是一翻兩瞪眼分得一清二楚,誠如她的詭辯之言:「如果他沒做過,那我的謊言也沒用。」這是經驗之談,因為「I Know People」!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8&eid=v208116
 
《誘.惑》:八卦散如羽毛  文:藍祖蔚
 
紅塵中人,誰不是罪人?誰不在自己的偏見與愚昧中過日子?
翰派屈克史丹力或許不是一位很成功的電影導演(畢竟他只拍過兩部劇情長片),但是他很會寫劇本,劇本帶給觀眾的啟示與震撼,提供了電影工作者極紮實的創作藍圖。1989年他以《月暈》奪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劇本獎,《誘.惑》的舞台劇劇本先獲得了普立茲獎,又獲得了奧斯卡改編劇本獎提名,算是對他的創作人生很中肯的肯定。
《誘.惑》的故事發生在1964年一所天主教學校的內部,既保守又嚴厲的校長修女Aloysius在聽到了修女James的情境描述下,就懷疑作風開放的神父Flynn可能性侵了學校內唯一的黑人學童Donald Miller,因此千方百計要把Flynn趕出教區,「迷惘」與「偏見」構成了人性中的「懷疑」推力,造成一連串的火花。
基本上,《誘.惑》的結構屬於傳統的舞台劇形式,透過演員的機鋒對話引爆所有的生命矛盾,對白因而成為全劇的核心,Flynn因為是神父,經常主持彌撒布道,他的公開演講內容,也就自然提供了薛恩力傳播理念的最佳管道,觀眾只要仔細聆聽他的布道言詞,就等於接受了導演意欲傳達的訊息。
這是個取巧的手法,明明是「說教」,卻能避開了沈重的「說教」包袱。因為如果在平常對話中「說教」,難免給人八股保守感受,但在公開「說教」的場合,用生活小故事滲透「精微教義」,卻讓人在如沐春風中接受洗禮,差別就在功力,就在時機和題材的拿捏。
開場時,Flynn神父先就美國甘迺迪總統的遇刺,點出了「懷疑」的能量其實和「信仰」一樣巨大,完成了「破題」工程。但是,我真正受到震動的卻是他用棉絮羽毛來形容八卦流言的比方。
Flynn神父的布道內容與靈感都來自他的生活,所以他會不時拿紙筆記下自己的感受,他被修女指控疑似性侵,內心其實是悲憤的,但是懂得說故事的他卻在彌撒中換一個方式表達生命的挫敗與困擾。
他的布道內容描述一位喜歡搬弄是非的婦人(不是男人,而是婦人,就是隱射說他是非的修女),因為夢見有隻巨手指著她,心生恐懼,於是找神父懺悔,「散布流言 有罪嗎?」神父毫不客氣地指責她:「是啊,你這個無知的女人…你隨意踐踏人家的名譽,真是可恥!」婦人因此想要懺悔求得寬恕,神父卻要她先回家取出枕頭,上到屋頂,然後拿刀猛刺。婦人照做後,就向神父回報,「結果呢?」神父問她,婦人說:「羽毛,遍地是羽毛。」神父於是告訴她:「好,妳現在回去把每根 羽毛都撿回來。」婦人坦言她做不到,「風早就把羽毛吹散了。」神父歎了口氣說:「是的,那就是流言。」
流言如羽毛,一傳播就隨風四散,再也難回收了!這是多精準有力的論述啊!
身陷流言,才知流言苦,更能懂得如何用比方來開導愚昧的俗人,《誘.惑》的創作主軸包含著濃烈的「文以載道」精神,但是能夠如此雄辯滔滔,以最簡單的比方開導世人,就已經是無上功德了。
看著滿天飛舞的棉絮與羽毛,你想起的會是自己曾經犯過的錯?不經意就脫口而出的流信傳播?還是自己身受的害?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28&eid=v228107
 
另參本館:《醜聞》《騷 名嘴伶牙《脫秀》《謠四種《明窺狂國家》院士  孫仲瑜女巫 江欽良

愛慾修道院 The Convent

演員: 凱瑟琳丹妮芙 酷立歐  
劇情簡介
本片是1995坎城影展競賽片。這是一個關於思想、情慾和善、惡對一個人影響的故事。本片環繞著一個美國教授麥可帕度維克(《大線大行動》、《空中監獄》約翰麥可維奇飾)和他美麗的妻子海倫(《對不起愛上你》凱瑟琳丹妮芙飾)身上。他們遠道造訪葡萄牙修道院,去證明莎士比亞真的是猶太裔西班牙人。
途中,他們來到一座氣氛詭異的修道院,它有一個很怪異的管理員巴爾特(路易士馬奎爾辛特拉飾),然而他卻迷上了冷豔的海倫,為了得到與海倫獨處的機會,他故意讓麥可留在圖書館,並女排了一位美麗的圖書管理員協助他。這位怪怪的巴爾特一開始只打算誘或惑麥可,後來卻變成希望透過他的研究和文字,讓自己變得不朽……

真的,像我這種嚴重迷信大師牌、影展牌的人,從《愛慾修道院》(The Convent)、《情歸何處》(The Letter)到《我要回家》,只要有上院線,我往往都會乖乖花錢買票進戲院「飽受摧殘」。明明被大師恐怖遲滯的節奏催眠得愛睏,卻又不甘心就這樣放過大師之作。從上個世紀30年代默片開始拍片,年近百歲的葡萄牙傳奇國寶級導演曼努爾迪奧利維拉的近作《我要回家》,比起《愛慾修道院》與《情歸何處》算是比較輕鬆、比較容易進入狀況,而且還有凱薩琳丹妮芙、約翰馬可維奇等大牌客串…,但,真的夠了,我真的再也不想看他的片啦。奧利維拉雖然很老了,但他幾乎每一兩年就推出一部新作品的快手作風,讓我追也追不完,反正哪天先找個機會看看那部傳說中很棒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再配合馬斯楚安尼(可惜曼努爾迪奧利維拉沒機會撮合馬斯楚安尼、丹妮芙及他們的愛女琪亞拉一家三口合演一部戲)的遺作《航向世界初始之旅》(Voyage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致敬一番,大概才稱得上「真正」認識這位大師吧?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038&eid=10380004

奧利維拉的百年孤獨
  
   活到一百歲以上的導演我只記得兩位,一位是已故的德國人裏芬•斯塔爾,另一個則是仍然健在的葡萄牙人曼努埃爾•德•奧利維拉。老人的精神矍鑠早已成了傳奇,90歲之後除了每年拍一部電影,還要步履蹣跚的行走在各大影展的紅毯。在百歲生日的第二天,按耐不住的奧利維拉再執導筒拍攝了《金發奇女》,這仍然是個典型的城市道德故事,簡潔的影像背後,是百歲老人滿載悲觀的情感印記。   
   實際上這些影像早已貫穿在奧利維拉的作品中間,古舊的閣樓街道、神秘的美貌女子、老而有錢的男人、除了帥什麽都不能給的男人……即使故事背景從波爾圖搬到了裏斯本,那些屬于人生悲喜的格局仍然保留了下來。窗口對望的鏡頭拍的格外美好,年輕的男人和對面的神秘女子頻繁的相望,互相交換著彼此曖昧的眼神,猶如鵲橋兩端之人難以相會。奧利維拉一開始就給愛情投了不信任票,這不只是男方的無能,還有女方的虛僞,在兩人費勁心力面臨結合的當口,用大棒給打了個分飛。   
   《金發奇女》讓人不自主的想起埃裏克•侯麥六個道德故事之一的《面包店女孩》,同樣是發生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大街上,《面包店》的小夥邂逅了街邊行過的女孩,《金發》裏的青年則暗戀上大街對面窗口中的姑娘,和前者不同的是奧利維拉鏡頭下的青年沒有那種強烈的“占有欲”,而是秉持著一種古典化的觀念。他向有錢的叔叔申請結婚卻引來一頓狂喝,並接著被辭退走人,一種屬于無能者的頹廢、卑微盡收眼底;對面的神秘女受制于家庭禮教的束縛待字閨中,卻不能控制自己貪慕的一面,偷戒指是個突然來襲的高潮,金發女無奈的伸出握了贓物的右手,等于把男子的一番幻想擊成玉碎。   
   奧利維拉把一個現代故事拍的如同中世紀的格局,一行人觀摩豎琴表演和傾聽贊美詩的段落融入了太多的懷舊氣氛。人物的動作亦是亦步亦趨,稍稍的運動就把情感的微妙變化給呈現出來,浪漫不減並化作一種冷靜深沈。鏡頭不止一次的對准入夜的山脈,用一種偏冷的色調凝射出孤獨和寂寥的意味,只有窗口的際遇帶著一點暖色,金發女子繡了中國龍圖案的扇子輕掩粉面,男青年踱出戶外用文件遮面偷窺,合著每日的晨鍾鼓點,仿佛成了一個日常的習慣。片中所有的人物行爲時間都被壓縮到極點,每逢人物不說話的時刻,你都可以從中深切體會到類似半個世紀前的那種默片魅力。   
   片中用男主人公的際遇起伏充當了電影的轉折,在他成功脫困而回歸的時候,每個人都戴回了虛僞的面具。男人想得到的東西已經近在咫尺,卻發現那只能讓自己嗤之以鼻,這又算是多大的諷刺呢?或許生命就是一輛駛向遠處的列車,裏面裝滿了悲觀和失望,等你落座之後,也只能向挨坐的旅客傾吐長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94159/

《愛欲修道院》(李欣頻,時報文化,2002)

內容簡介
以《誠品副作用》一書在文壇掀起「廣告文案佔領文學」熱潮的李欣頻,以其揉雜文學用語與商品文案特有的文字風格,開創台灣文學的新世代語言。這部《愛欲修道院》則一改她過去拜物的輕盈華麗,處處是繁複沉思的情愛思辯。全書滲入作者個人一段情感歷程的苦痛,十封情書的形式明顯有著羅蘭巴特「戀人絮語」的獨語呢喃。作者以修道院聖女苦身修行為諭,一層層揭開戀人在情傷時精神上的煎熬;並發揮廣告文案高手的才華,從一段深刻的情感經驗提煉出賦比豐富的療傷文字,寫成既是最古典壓抑的情書,也是最後現代的魔幻文字。
作者簡介
李欣頻1970 年 8 月生。貓科獅子座A型。政大廣告研究所畢業,現就讀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班。
美食是精神治療的方式,旅行是尋找美食的手段,寫文案是供應上述兩項活動的經濟來源。
曾任廣告公司文案、誠品特約文案,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特約文案創意。
現為自由文案與創意工作者、中原大學商設系廣告文案兼任講師,自由副刊及ELLE雜誌專欄作家。
30 歲後開始學易經、經絡、中醫、氣功,仍繼續維持以往的高頻率旅行、酗電影、創作、文案不懈。
關於作品:
廣告文案,著有《誠品副作用》(新新聞出版)、《繼續字戀》(新新聞出版)、《廣告敗物教》(新新聞出版)
旅行攝影,著有《不安於室--身體叛逃,十年紀錄》(商智文化)、《旅行黑盒子--西班牙的出走現場》(商智文化)、《威尼斯的華麗性感帶》(皇冠出版)
美食創作,著有《情慾料理,愛情廚房》、《食物戀》(方智出版)
網路創意,著有《I Feel 2000》(商智文化)、《虛擬國境》(大塊文化)、合著《數位藝術---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田園城市)

【讀書】李欣頻的愛欲修道院

  親愛的:
  你離開的那天,我開始大量作夢。夢見一座飄浮的島,有一片透明如帶的海在月光下閃閃發光。誰在水上寫字:水面上飛出光來……,一顆一顆,像是要排列出一個模糊的寓言。
  親愛的:最近常夢見你。
  你胸口月牙形的印記隨著節氣陰晴圓缺,簡直是在諭示著某種與愛相關的秘密潮汐,你的男性器官在我的體內吐吶不已。你開始發聲,哦……,荷爾蒙的氣味淹沒過來,一遍一遍,直到我把自己,躺成一條有起有落的海平線。
  印象中我們之間的海總是纖細而微微的,像是在彈奏鋼琴曲拉威爾的《加斯巴之夜》和德歩西的《棕髮少女》。也許我們應該一起來閱讀馬拉美的詩《牧神的午後》,讓我們擁有一次像牧神那樣去策劃一次淋漓盡致的書寫經驗,尋找一條搭乘光線逃離地心引力的路徑、一場足以人神共憤的背德方式,以及,一種足以承受我們彼此生命的生活步調。這樣,我們就能在平凡無奇的生活裡有了一點點珍視彼此的奇蹟,我可以一直握著你的手心,並且在水上一直書寫那些秘密的文字。
  你離開的那天,我開始大量作夢。
  夢見程式。夢見城市。啊親愛的,我最近正在策劃寫出一種程式,它會模擬我們所在的城市裡,我們所擁有的城市記憶,只消我一個按鍵,便能還原和你在這程式裡的所有時光。在這個城市程式裡,我們所居住的會不會是一個程式城市,那麼,這樣的話,我們還可以放心的成事或誠實嗎?
  或者,我僅需要找到一個足以安身的地方,便能理所當然地在紅男綠女愛情追逐的陣列裡全身而退,並且優雅的抽身。我能不能戀戀不捨地記得你,又能環保而能保證決不傷害彼此?還是說愛你這種事真的便是那樣,如同屋外的草皮,必須長期忍受割草機和除蟲劑,於是與生俱來就有了完全與不完全的病歷。而我聽見自己,完美與不完美的拉長,直到我們之間隔著一道汪洋,變成無可跨越的海平線,我們之間就真的只好那樣了嗎?像李欣頻《愛欲修道院》那樣,無止盡的靈魂消費,直到自己老的像一棵靜止的樹。
  是了,讀李欣頻的《愛欲修道院》,給我一種電影運鏡式的奇特感覺。像是一連串歷劫重生的夢境。並且全面審視與愛、情、愛情、情愛、相關的所有人事時地物。那些靈魂第一一編譯進入文字裡,透發愛/情場景隨之迸發的情緒和感傷。
  關於感傷,你能想像幾種表情?愛的感傷、歷史性感傷、歷史性感傷、懷才不遇的感傷、錯過的感傷、神話的感傷、毀滅的感傷、以及,無可消彌的感傷。這種感覺會類似「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嗎?當李清照在「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風景深切歸納的心境如斯,它所觸及的又會是怎樣的景致?
  也許我們應該等待一次幽深細膩的雨天日子來翻翻《愛欲修道院》,在李欣頻織造的夢境裡來來去去,高密度一次體驗與愛相關的十種感覺。才發現:愛的質量、愛的深度、愛的溫差與位移,全面審視愛的詮釋與射角。然後你也會如斯同意:也許,在夢境和夢境的中間,我們曾經有過的季節也會跟著詩意盎然起來。就像是今年的梅雨季:晴時多雲偶陣雨。在暮春和初夏的中間,氣流寒暖不明,像愛意的流轉,一切都那麼模糊一樣。濕意隨著上生氣流回湧而來,霧在飛散,到處都泛起一層莫名其妙的薄薄的詩意。
  然後我們便能記得有位詩人《聽聽那冷雨》是這樣描述的:「雨天的屋瓦,浮樣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黯淡,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
  我們的視覺會因此變的溫柔嗎?
  我不是很清楚。但在這樣的季節裡,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夏天要來了。我們的某些記憶也會跟著重組、修改,或是結晶成不會忘卻的眼淚。  
http://mypaper.pchome.com.tw/writerss/post/1248202387

鄉村牧師日記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本片是法國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布列松根據法國作家貝爾納諾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部影片,曾經獲得了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片獎。影片《鄉村牧師日記》在電影史上的意義在于,它爲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方式提供了獨特的範例。爲了實現既定的敘事策略,布列松充分運用畫外音作爲複述小說原文的主要手段。
  劇情梗概詳參【圖博館】:布列松:名導演4

一位青年牧師正在念一本掀開的日已,他在日記中向上帝袒露心聲。初來乍到的牧師《鄉村牧師日記》劇照(5張)過著孤苦清貧的生活,卻沒有得到教衆們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們的淺薄、頑固、注重實利和對生活的厭倦是産生邪惡的溫床。但他的忠告和規勸收效甚微,人們反而勸告他不要過分執著于獻身精神。牧師拯救了伯爵夫人的靈魂卻招來人們的譴責,心力交瘁的牧師死于胃癌。白色的銀幕上投下一個巨大的十字架的黑影:萬物的秩序都是由于上帝的存在。經曆基督受難之夜,迎接耶穌複活之晨。
   一個年輕牧師來到他的第一個教區,自己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但教區人民對他的傳教卻極爲冷漠,甚至充滿了敵意。他感到非常的孤獨,在這裏完全被孤立。他惟一的成就是讓一個隱居的伯爵夫人在臨終前放棄了她原先對上帝的憎恨。原來伯爵竟然和女兒的家庭教師關系曖昧,對此,伯爵的女兒大發雷霆,伯爵夫人並不在意。後來牧師發現自己患有胃癌。只好停止所有的傳教活動,前去投靠一位遭到解除職務的牧師,而那人正和情婦同居。
  同名小說
  法國作者貝爾納諾斯(1888~1948)的日記體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筆調塑造了一個近乎耶穌基督的忍辱負重自我犧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現了忠于神職的鄉村牧師日月如斯的磨難和憂慮,揭示了內心的搏鬥,對人生使命的懷疑和愛的本能。這是一部探索靈魂、表現人的心靈的宗教小說,頌揚人類的精神價值是這部作品的基調。
  電影改編意義
“影壇怪傑”布萊松代表作
   獲第16屆威尼斯影展國際獎、OCIC獎、意大利電影影評人獎
   《鄉村牧師日記》的誕生,意味著電影改編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改編自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的日記體小說,
     《鄉村牧師日記》在電影史上的意義在于它爲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方式提供了獨特的範例。 “影壇怪傑”布萊松獨辟蹊徑,在銀幕上“如實”複現了這部“一流的心靈戲劇”。爲了實現既定的敘事略,布萊松充分運用畫外音作爲複述小說原文的主要手段。爲了忠于原著,布萊松沒有把牧師通過回憶記述下來的談話改爲對白以適應小說原文中具有的真正對話節奏與平衡,使其埋沒在四平八穩的念白中,從而營造出幾分超驗感。安德烈巴贊說:“我們通過這一無可辯駁的美學實例體驗到了一種絕妙的純電影的傑作……在這裏,空蕩蕩、沒有畫面的,完全讓位于文學的銀幕,標志著電影現實主義的勝利。”法國的電影理論家萊皮埃對這部影片也很是欣賞,他曾經說:“這是電影與文學從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現出獨特藝術性的第一部電影。”
http://baike.baidu.com/view/330101.htm

羅伯特?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布列松可能是電影史上唯一能將事先形成的觀念,完美融合于完成的作品中的人”。(塔爾科夫斯基)
“布列松是否向我們揭示出上帝的另一面?”(巴贊) 
      布列松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令很多導演、學者感到高山仰止。在20世紀的法國乃至世界影壇上,布列松以其獨特的電影藝術實踐和觀念“攪亂了”現存的電影觀念。
很多人堅信:布列松的電影才是真正的電影。   
         布列松1901年9月25日出生于法國奧弗涅Bromont-Lamothe, Puy-de-Dôme, Auvergne,。父親是一名軍官。
         1999年12月18日在巴黎去世,享年98歲。(法國文化事務部宣布了布列松于當日在巴黎逝世的噩耗。法國總理裏奧奈爾?若斯潘獲悉布列松的死訊時向其家屬表示哀悼,並稱布列松爲“二十世紀電影藝術大師”。通常,“電影藝術家”的頭銜是由某些機構授予,“電影藝術大師”的稱號則往往帶有自發性,是人們在自己心中對那些傑出電影藝術工作者的默默認定。法國總理對布列松的這個稱謂可以說是既具有官方色彩,又代表著布列松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成就:
    布列松40年拍攝14部電影,雖然作品不多,但每部都是佳作。布列松一生獲得很多獎,如果僅算在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藝術電影節獲得的提名就多達24個、15次獲獎。
    布列松根據數十年的拍片筆記整理爲《電影藝術摘記》,成爲電影藝術的聖經級讀物。
http://group.mtime.com/13365/discussion/314509/

布列松《鄉村牧師的日記》

(第一個小時)
挺有趣的一部片,先是:大量的畫外音,O.S.,日記唸白,電影中一半以上的話音來自鄉村牧師的日記,固然原著如此,但大量的OS向來是電影的大忌,即聲音/獨白不該告訴我們畫面沒說出來的,聲音該只為輔助,可這片卻大量的使用獨白,神父訪問伯爵一家,與村中居民會晤,神父夜裡起來寫日記等等
  再來,就是大量的episodes,電影頭十分鐘,恐怕沒有一幕有超過一分鐘的,有許多極短幕,有時候神父日記上兩句話,不到十二十秒,又是一個scene,幾乎是一個沒有故事劇情的電影,而是在講神父在鄉間牧會,因所遭逢的人事造成的心境、信仰危機等,於是神父的遭遇,所看、聽見的事(伯爵女兒指控父親與家庭教師的不倫情事、自殺的醫生、因喪子悲痛幾欲失去信仰的伯爵夫人),於故事來說不重要,但對神父的心境卻是重要的..
  因此講回大量畫外音的使用,神父的日記唸白,便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在看的,便是關於神父心靈信仰的電影,那麼這幾乎可以說是最早的意識流電影之一:大量的episodic scenes、幕與幕間多無劇情連貫、極短,還有大量淡出淡進。這些均可視為意識流的展現,我們看見的,是片段式的,神父鄉間生活這裏那裏的點滴:神父不食肉,將麵包放至發硬醮在酒裡吃;每日彌撒只有伯爵家中的家庭教師參加;神父在夜裡起來,想要祈禱卻欲振無力..且片段與片段中並無一定關連,神父或許在寒夜裡遇著信心上的寒冬,次日起來則是照常舉行一場catechism…好像我們日記部落格中信筆提至昨日歡愉的姐妹淘下午茶會,但今晨則又莫名低潮..
  好看的另外一點,則因為在講信仰,雖然不是完全明白神父的狀態,但聽他和伯爵夫人講信仰,仍多有心有戚戚,比如伯爵夫人說:有時你會很希望到一個完全沒有神的地方,哪怕在那你得每日死上一次,每天等待無盡的受苦、damnation。這就是很誠實的信仰的拂照。逃離神,是每個信徒都經過的、懷過的某種渴望..
  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但因為它的題材、敘事法(沒有故事)、基調(拍得很冷、很空),看得還挺吃力的,得集中精神,很容易閃神。
  (電影之後)
需得承認,相當古怪的一場觀影經驗,關於拍攝上的一些技法、風格,前已大略提過,但又不能說是看得懂這片,不管是於拍攝手法或內容,所以只能零星記上一二雜思。
  我很少看到一部如此從頭到尾,所有重點,只在乎一個人物心理的電影,這和那些我們看主角一個人寥落獨行街頭、號稱描述人疏離孤獨心境的電影不一樣,這電影無關乎某個當下、情境下,人心中的一種景致情懷,實在它通篇講的、點描的,是一個人心靈的整幅版圖,某些地方幾乎可算作psycho-thriller,不在兩造人馬猜測揣度對方心機,而是一個人的psycho-thriller,自己,在名為心理心靈意識的黑暗版圖中,踽踽摸索獨行。眼前是,漫天蓋地的黑暗,沒有他人,沒有聲音,沒有指標…這講的是神父的信仰心靈之路,也是所有信徒的,或者信仰本身就是一部長篇psycho-thriller,出場人物只有你,和那看不見聽不見的上帝,而很多時候祂都(看似)不在場..
  電影我不是從頭到尾都懂,都專注,都有感,但有些地方真讓我發冷──我希望這不只是因為現在天氣恰巧也寒涼而硬做的連結──但這電影,神父在漫漫長夜的許多獨白自語,確實切中了信心之路上的多處幽廊黯谷。
  我很少看見一部電影,主角以外的人說的話、做的事,是這麼無干緊要的。電影像兩道線,神父的日常實體,和心靈意志,兩條線起初重疊,我們看年輕的神父走訪教區、執聖禮、向上層神父請益,然後隨著神父日益受折損的心志靈魂,兩條線遂日趨分離。漸漸我們也如神父一般,旁人所說所做,只如機杼空鳴迴旋..也就是說,電影成功地從外部架構來看,不重劇情,到後來使我們確實進入神父空無渺茫的心境,一部沒有故事、沒有劇情的電影,竟然還能達成這種認同,對心靈的窺看,很厲害..
  也許也該研究下原著是怎樣,會更明白電影有如何不同,更可看出布列松在何處有特別使力..比如說,電影很空,我們幾乎沒有看到(只是隱隱知道)神父所牧的教區中的信眾是如何地冥頑不靈,電影幾乎是刻意抽離了外在事件的影響、推力,故此神父的日形體衰,幾乎是來自內在的,而非不堪教牧工作繁重等等..總之,很有趣的電影,有的地方看久了悶,但有時看著看著,又打顫,又或者看著看著,就被盯著神父蒼白削瘦臉旁的鏡頭一並吸進去了,hypnotic..
http://mypaper.pchome.com.tw/aribuda/post/1321015229

孤獨也是靈魂的一部分——《鄉村牧師日記》

  如果你對情節劇裏的噱頭和做作的懸念早已厭煩了的話,那麽,《鄉村牧師的日記》無疑是個最佳選擇,特別是在寒冷的冬日裏,特別是在所謂的黎明前的那段黑暗時辰,它會令你唏噓不已的,我擔保。
  這是一個孤獨者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信仰的故事,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孤獨者維護信仰的故事。
  一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老電影,還是黑白片,由法國人所崇拜的電影大師布列松根據貝爾納諾斯的同名小說改編,應該說這是迄今爲止最忠于原著的一次改編,所以電影拍得很文學,而很不電影。
  通篇都是年輕牧師的話外音講述,幾乎找不到一處蒙太奇鏡頭,布列松在這部電影裏,更像一個講古的老漢,慢條斯理,娓娓道來,畫面反而倒顯得多余了。要這樣,我們去聽廣播小說好不好?但我寧肯相信這是布列松的一種追求,一種獨具匠心,即所謂的讓文學成爲中性的敘述而不是導演過度的視覺解讀,不然,他早就歇菜了。
  故事從患有胃癌的年輕牧師到了鄉村開始,他忙碌,他忍辱負重,他不辭辛苦地以救贖精神拯救教民的靈魂,每天過得孤苦而又清貧,整個一洋雷鋒。結果,他卻得不到頑固的教民的理解,只有用日記向上帝訴說所有的這一切。一縷斜陽從窗口透進來,映在他穿著黑色鬥篷的背上,特淒楚,見過孤獨的,沒見過這麽孤獨的!
  行家們都說:演律師的克勞得萊杜深刻地描繪了靈魂和沈淪之間的抗衡,同時探索了生命內在的意義。我對此感受並不是那麽強烈,強烈的倒是他那雙無助又無奈的眼睛,仿佛總有一種清澈從骨子裏湧現出來,令人怦然心動,不由你不感傷。那真的是一雙勾魂的眼睛,不知道是布列松給他的,還是他自己的。
  這部電影無疑已然成爲經典,憑我的經驗,凡是成爲經典的東西多少都有些沈悶,托爾斯泰的《複活》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都是經典,也都沈悶,布列松的這部獲過威尼斯影展國際獎的片子,當然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時間裏,尤其是在浮躁的時候,這部片子簡直是不忍卒讀,而在孤獨和冷靜的時候,會突然發現,裏面有許多讓人刻骨銘心的片斷,比如牧師在深夜的泥濘中跋涉的鏡頭,又比如心力交瘁的牧師垂死的鏡頭……影片的結尾,雪白的牆壁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十字架的投影,這時候,你感到的將是一種震撼!久久難忘。
  我猜,布列松恐怕就是爲孤獨者拍的這部片子。也許,你可以暫時不去看它,卻不可以不擁有它,因爲,孤獨也是靈魂的一部分,那時候,它能使你釋懷。
  有一句特矯情的話,我想拿來做結尾:有些電影劃破的只是你的肌膚,而有些電影看過後讓你感覺心頭仿佛起了一層褶皺。《鄉村牧師的日記》顯然是後者。
  順便提一下:《鄉村牧師日記》是塔爾科夫斯基最推崇的電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64563/

台長: 阿楨
人氣(2,24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聖芳濟傳》
此分類上一篇:《弘一大師》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4:26: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