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貼評兩岸抗戰電影,首炮中央電影1974年的《英烈千秋》。
抗戰題材電影回顧專題
http://ent.sina.com.cn/f/m/krdy/index.shtml
兩岸抗戰電影啊!傷感情啦!
回響》徐蚌會戰 電影依附意識形態【聯合報李軻/退役軍人08.12.10
對於八日「大陸影片汙衊我將領太甚」一文,個人有幾點看法。
邱清泉、黃百韜二位將軍確在徐蚌會戰中殉國,張靈甫將軍則早在一九四七年五月河南孟良崮之役中殉職,而非在徐蚌會戰中殉職。
目前台灣坊間可見以徐蚌會戰為主題的書籍或影片,大抵為「徐蚌會戰」(小說)及大決戰三部曲之淮海戰役(影片),均為大陸方面出品。我國只有軍方史編室戰史系列中出版專輯。惟大陸係通俗版本,流通性廣,我們則屬軍史專書,非涉及相關研究者無從拜讀。
讀史者必先確立史觀(意識形態),史觀不同,即使相同的史實論述絕對不同。如徐蚌會戰的敗因,我方定調為「中共地下黨滲透所致」,中共則認定是「國軍中央系與雜牌軍心結」以及「集團軍司令為保實力,拒絕救援」,雙方看法南轅北轍。因此電影藝術也只能依附意識形態了。
老兵有話說》希望再見軍教大片【聯合報╱卞鳳鳴/榮民08.12.14
連日來眾多讀者來函討論「集結號」一片和相關歷史背景。讓我想起前立委柯俊雄曾在立院質詢軍方高層,問何時才能再拍出大型軍教片以振士氣?該名高階將領卻含糊帶過不了了之。故祈盼我們能再拍出大型軍事電影,以彰顯我國軍氣節。
不過十一日「孟良崮之役,在山東非河南」一文提及,孟良崮之役發生時間,經查有誤。孟良崮之役於民國三十六年五月中旬發生,張靈甫將軍殉國日為五月十六日。另外,黃百韜將軍當時實為整編二十五師中將師長。
中央電影1974年《英烈千秋》
導演:丁善璽
主演:甄珍、柯俊雄、陳莎莉、徐楓
劇情簡介
以張自忠將軍在抗戰中抵禦日寇、壯烈犧牲的事迹爲題材的大型戰爭巨片,影片通過張自忠生前幾個重大光輝事迹和經曆:張自忠在抗戰前任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師長兼天津市長,督率其軍旅,奇襲殲滅侵占長城喜峰口的日寇一個聯隊;“七七事變”後,張自忠與日寇虛以委蛇,其部下保衛蘆溝橋,張自忠與日本將領談判,嚴詞譴責日軍侵略行徑;張自忠被任命爲北平市長,利用職守拯救志士仁人,外面和家人都以爲他當了漢奸,他忍辱不事申辯;逃出北平後,被任命爲33集團軍司令,1940年春,爲解除日軍對武漢的威脅,防守鄂北襄樊,與五個師日軍血戰數月,張自忠率五百名敢死隊,不幸被圍,志士全部犧牲,張自忠自戕殉國。表現了一個中國軍人的忠貞國家民族,不屈膝投降的壯烈情操。飾演張自忠的柯俊雄恰如其分、又細膩地刻劃張自忠忍辱負重,對日本侵略者英勇抗擊的風貌。
影片氣勢雄渾、大氣、厚重,構思嚴謹,以濃墨粗筆潑灑戰場風雲,用工筆細描刻劃人物。將叱吒風雲的張志忠將軍與一些作者虛構的小人物,指揮將士與敵軍作戰胸有成竹,浩大的戰爭場面與寧靜的家居生活、英勇率軍作戰,與關心部下,如將妻子縫制的布鞋給士兵等,大小場面及動靜結合,把張自忠的精神、氣質、爲人,部下對他的崇敬、敵我雙方對峙軍力消長,戰爭的殘酷性,整個中國戰爭形勢、張自忠的處境、受命和殉難,全國人民上下同仇敵愾保家衛國氣勢,線點面綿密布排、展開,有血有肉淋漓盡呈現塑造了光輝的中國軍人英雄形象,令人深受感動。
1933年日軍侵犯長城。國民政府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張自忠因奇襲喜峰口,殲滅日軍一個聯隊,名聞遐邇 ,後升爲二十九軍軍長。1937年7月7日蘆溝橋炮聲響起,蔣介石命令張自忠退守保定一線。後日軍突襲南苑, 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及師長趙登禹相繼陣亡,部隊全部南撤,張自忠被任命爲北平市市長。北平淪陷後,張自忠聽命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人們認爲張自忠已經投敵,使他有家歸不得。張自忠忍辱負重,完成使命後化裝逃離北平。到南京後,蔣介石任命他爲第三十三集團軍中將司令,防守鄂北襄樊一帶。1938年10月底,日軍侵占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 。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 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 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 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將軍自殺殉國。
本片于1975年獲第十二屆金馬獎最佳發揚民族 精神特別獎,同年獲第二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 男主角獎(柯俊雄)、最佳剪輯獎。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0720.html?tp=0_11
《英烈千秋》爲1974年出品的國語發音之有聲彩色電影,制片者爲位于臺灣的中央電影公司,拍攝制作均在臺北士林一帶。導演爲丁善璽,演員有柯俊雄、陳莎莉及甄珍。柯俊雄以此片獲得第21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該片內容爲中國二戰名將張自忠的自傳電影,而柯俊雄正是飾演自殺陣亡的張自忠,陳莎莉及甄珍分飾其妻女。反派主角-敵將板垣征四郎則由苗天主演。
該片爲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蔣經國的政戰幕僚王升會同電影人梅長齡制作的臺灣首部政宣電影,也是1970年代中期抗日電影的第一出大型制作。因爲1972年中日已然斷交,抗日體裁蔚爲風潮,因此這種體裁當時頗受臺灣市場歡迎。之後,政府經營的臺灣無線電視常常于各種節日播放該影片。直至1990年代初期才結束。
今星雲爲名譽董事長的佛光人間電視臺仍以一年播放數次的頻率播放該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7%83%88%E5%8D%83%E7%A7%8B
大陸與台灣抗日電影的五大截然不同
以前我們熟悉的是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最近在出國的飛機上我看了8部台灣拍攝的抗日電影,看完之後作了一個對比,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烈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英烈千秋》(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大陸拍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在國外留學等等。而《筧橋英烈傳》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於有錢人家。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體系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子,而國恨是背景。比如《梅花》體現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後國恨的邏輯關係。
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比如《梅花》這部電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撓,喻示著中華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斷;再比如《香火》,喻示著中華民族香火不能滅、不能斷,而且要頑強地接續下去,這是一種文明、文化的抗爭。
第五,對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鬥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鬥爭性。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複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向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只說了一句「打贏了回來」。短短几句話,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很大,因為它體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方面的頑強。
比較之後我發現,把這兩個版本合起來看應該更能反映抗戰的事實,單看哪一方面都不夠。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去看歷史的另一面,看歷史被遺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蓋的那一面。【阿波羅新聞網 2011-12-24 訊】摘自:馮侖著《風馬牛》中信出版社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224/230113.html#sthash.cpQhU5mO.dpuf
啥是「四大抗戰小說」?
到底是臺灣版:王藍的《藍與黑》、紀剛的《滾滾遼河》、潘人木的《蓮漪表妹》和徐鍾珮的《餘音》。還是華人版: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鹿橋的《未央歌》、《藍與黑》、《滾滾遼河》。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665567
軍人武德的極至表現:英烈千秋張自忠>藍培綱
張自忠,山東臨清人,傑出的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于1940年5月16日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他是中國軍隊在抗戰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五十余國中戰死的最高軍隊將領。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五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屍骨,連夜運往重慶。蔣委員長撫棺痛哭,親自題辭:「英烈千秋」。
張自忠(1891-1940),號藎忱,出生于山東省臨清縣唐元村,年輕時就讀天津法政學堂,就學期間曾秘密加入同盟會,而後由于國難將至投筆從戎,進入馮玉祥部西北軍,以功累升排,連,營,團長,西北軍校校長等職,曾參加北伐諸戰役。
治軍嚴厲 不失人性
張自忠將軍自小就受儒家教育,他進私塾讀書,以致後來上的臨清高等小學堂學的仍然是四書五經。可以說,自張自忠懂事起,就開始接受儒學的熏陶,因此,強調忠、孝、仁、義的舊道德從小便在張自忠的內心深深紮下了根。
另一方面,西北軍也是一支傳統色彩極爲濃厚的軍隊,從這樣的軍隊裏出身的張自忠,自然事事都以道德來要求自己。這就是爲什麽以治軍嚴厲著稱的張自忠,凡士兵如嚴重違紀,必打軍棍,但卻又主張「八不打」:
一、官長生氣時,不許打
二、士兵勞碌太過時,不許打
三、對新兵,不許打
四、初次犯過者,不許打
五、有病者,不許打
六、天氣過熱過冷時,不許打
七、飽飯後及饑餓時,不許打
八、哀愁落淚時,不許打
從他訂下的「八不打」軍規就可看出他的帶兵除了(嚴)以外還有(仁)的成分在裏面。另外,無論他身處多高位階他總是與士兵吃一樣夥食,也和士兵們一起工作,所以所有是官兵都願意和他生死與共。
張英雄被誤爲漢奸
中原大戰結束,即將面臨對日抗戰,中央對馮玉祥不計前嫌,雙方敵對氣氛消除,元西北軍受到中央改編爲29軍,以宋哲元爲軍長,張自忠爲下轄的第38師師長
29軍剛組成不久,即奉命調駐平津,負責河北省防務,然而不久之後就遇上日軍進犯。
當時廿九軍第三十三師,在師長張自忠及旅長趙登禹率領千人大刀敢死隊,以急行軍兼程趕赴前線,用大刀、手榴彈爲武器,于月黑風高之夜,乘敵不備,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在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驚中外,張自忠獲中央頒授青天白日勳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傳遍全國,婦孺皆知。
盧溝橋事變暴發,二十九軍撤出北平,張自忠奉命留平緩沖與日本人周旋以增加國軍的准備時間,他也在這期間面臨到了他一生中最沈痛的選擇,他與任本人周旋的行爲被輿論誤解爲逼宮奪權,附敵爲逆。在國人的眼中,張自忠從民族英雄了漢奸。
重返部隊 報效國家
而後日軍全面進犯東北,張自忠見大事已去,繼續留在北平已無必要,乃設計脫險,騎自行車出走天津,再乘英國輪船去青島。
由于舊識秦德純的陪同引見,張自忠有機會會見蔣介石。他首先起立請罪說:「自忠在北方失地喪師辱國,罪有應得,請委員長嚴予懲辦。」蔣介石回達道:「你在北方一切情形,我均明瞭。我是全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一切統由我負責,你要安心保養身體,避免與外人往來,稍遲再約你詳談。」
蔣介石第二次召見時對他說,決令讓他重返部隊,有機會報效國家,並回到原先部隊。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張自忠爲五十九軍軍長,返回部隊那天,他對部衆宣示:「今天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戰死的地方。」全體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聲。
升任集團軍總司令
五十九軍組成不久,便與日軍的板桓師團發生大戰,當時在南京,上海相繼失陷後日軍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
日軍王牌師團板桓師團側面進攻臨沂,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勳的第三軍團。由于實力過于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龐炳勳與張自忠原是仇敵,但是張自忠仍以大局爲重,率第五十九軍以一晝夜180裏的行軍速度及時趕來增援,打得板桓師團措手不及,大敗而逃,也間接造成了日後的臺兒莊大捷 !
當時中央明令嘉獎,同年十月就升爲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駐防襄樊一帶,成爲第五戰區機動部隊。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爲抗戰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在此戰役張將軍以一對十,竟奏大功。
襄東大捷 人贊「活關公」
同年12月,日軍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駐守長壽店地區的第33集團軍所屬第132師等部陣地進攻,雙方激戰7天7夜,132師陣地多次被突破。張自忠決定用奇兵打敵神經中樞的戰法挫敗敵人。
他調第132師的第359團另配1個營,令其于夜間繞道偷襲日軍設在鍾祥縣的總指揮部。臨出發前,他鼓勵將士們說:「國家養兵就是爲了打仗,打仗就會有傷亡。人總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轉眼就過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爲國家爲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則輕如鴻毛。」在張自忠的激勵下,奇襲部隊當晚潛行30裏路,一舉打下日軍總指揮部。正面進攻的日軍驚聞老巢被攻陷,大爲恐慌。
張自忠指揮部隊趁勢猛烈反攻,打得日軍狂退60裏,大獲全勝。此役稱襄東大捷」。蔣介石通電嘉獎,稱張部爲「最優部隊」,其防區爲「模範戰場」。老百姓則美稱張自忠爲「活關公」。
爲國家民族 視死如歸
1940年5月,日軍爲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及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爲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五月六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七十七軍軍長馮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爲戰軍全面戰爭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三十八師,一七九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一七九師,三十八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他自己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爲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爲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兩千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十多次。日軍傷亡慘重,不明白這支軍隊爲何這樣能戰。
浴血奮戰 壯烈犧牲
後來聽說是張自忠親自率領的部隊,立即大量增兵,企圖消滅這支中國勁旅。
5月15日,日軍一萬多人分南北兩路向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裏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九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五月十六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二時, 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八人。他掏出筆向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稍後,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臥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這一仗,張將軍不幸戰死。
軍人武德的極至表現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並豎木牌。並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爲之感動。
嶽飛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張自忠將軍抗日體現的正是這種「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彌留之際,他還念念不忘「這樣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http://news.epochtimes.com/b5/7/11/30/n1919510.htm
電影『英烈千秋』觀後感
『英烈千秋』這部片帶我們回顧了中國40年代對日抗戰時期,愛國烈士們抵禦日寇、壯烈犧牲的事迹。當時的二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師長張自忠率領著千人敢死隊,提著大刀,不畏槍炮,以急行軍趕赴戰場,殲滅日軍數個隊伍,造成空前大捷。于是張自忠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抗日英雄之名從此傳遍全國,成爲了家喻戶曉的陸軍戰神。
張自忠一直都是日本人想拉攏的對象,想把他變成一個親日派領袖,邀他率領一個代表團去日本訪問。在北平失守前,中央下達命令,要他當北平市長。中央認爲他是最有本事與日本人周旋的重要人物,希望他能夠撐到援軍到達並且能夠裏應外合。七七事變後,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與敵人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軍前來增援。北平淪陷後,全國輿論集中火力攻擊他,認爲他是“華北特號漢奸”,報紙上一律稱他爲“張逆自忠”。事實上,日軍侵占北平後,便要求張自忠通電反蔣,但被張自忠嚴詞拒絕。于是日本人再也不與張自忠對等談判。因爲這消息中央並沒有公布,導致張自忠將軍忍受著「漢賊」兩個字的極大侮辱。但張至忠將軍卻也無畏的忍受下來。雖然北平最後依然失守,但值得慶幸的是最後張自忠將軍的清白沒有遭受抹滅,中央還給他清白。中華民國也多了ㄧ位令人尊敬的偉人。
在這部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張自忠將軍在他的清白被蔣公證明的前後,人們對待他與他的家人的態度是如何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大家一面倒的相信他是漢奸,甚至氣憤的騷擾他的家人,但在明白這一切都是中央的計畫後,卻又反過來討好他的家人。他們只一味的相信媒體的報導,而不去思考在臺面下,是不是還有什麽內幕?我認爲這是很糟糕的行爲,也期許自己將來不要犯下這些錯誤。
看完這部影片,我深深感受到當時軍人的愛國、以及爲了國家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張自忠,是一位紀律嚴謹,又是個懂得如何帶兵帶心的將領。片中有一段他將ㄧ附鞋底送給另ㄧ位鞋底磨破了的軍人的畫面,由此可以看見他是用心去對待每一位軍人,他必定是位受人景仰的軍官。
http://diary.blog.yam.com/sromys/article/4561533
英烈千秋 2008-02-01
張自忠,一個熟悉卻不被提起的名字.昨天晚上無意中轉到電影臺,本來打算找找有沒有徐錦江,卻被一部老舊的愛國教育片吸引,片名叫做’英烈千秋",說的是張自忠將軍的故事.其實我是認識這個人的,只不過這年頭已經沒有人想說那段曆史了,大家只知道Hallo Kitty,只知道藤原拓海,誰還記得南京大屠殺,誰還記得731部隊.倒不是說要挑起曆史的傷痕,種族的仇恨,猶太人說的好:"曆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忘記",臺灣試圖消去,忘記,藉此和中國做一個完整的切割,因爲這是過去的曆史悲劇,爲了現在國際間的友好關系,所以我們將它刪去消彌,當作沒發生過般,因爲我們是臺灣,不是中國.可是每每到了關鍵時刻,228的話題又會被有心人士炒熱,可見臺灣人還是很喜歡挑起曆史的傷痕,種族的仇恨,說穿了,曆史不過就是政治操弄的一個工具罷了~回到張自忠,我對他並不是很了解,其實我對中日戰爭一直不是很有興趣,卻因爲昨天晚上的邂逅讓我又對他有了完整的認識.
巧的是,張自忠將軍也是山東人,"山東人的脾氣是出了名的硬",這是我媽常說的一句話.就因爲這個硬脾氣,讓日軍在和他周旋的時候吃盡了苦頭,在我看來,中日戰爭是一場典型的"不對稱戰爭",在武器,裝備都比不上人家的情況下,廣大的空間和無與倫比的士氣是唯一的武器,我引述英烈千秋裏激勵士氣的一段話,或許字有點不一樣,但意思差不多:
"現在,我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敷衍,敷衍的部屬,敷衍的和敵軍作戰,或許這樣大家都能寶一條命.但是,今天不打,明天還是要打,這裏不打,退到後方還是要打.第二條路就是拼,奮勇的作戰,爲後面的人做個榜樣,我會在這裏和大家撐到最後一分鍾,今天,我們就在這裏,光榮的爲國家奉獻."
我看他慷慨激昂的樣子,不知道爲什麽也開始熱血沸騰,內心澎湃了起來,那種不怕死,爲國犧牲的精神,不就是一個軍人應該有的樣子,我忽然想到嶽飛曾經說過(嶽飛真的有說過)"文官不貪贓,武官不怕死,則天下安矣",和今日相比,真是............人家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看來所言不差.
最後張自忠被圍于南瓜店,身中六槍,旁邊的侍衛傷亡殆盡.他堅持不肯突圍逃生,最後光榮戰死,不論是蔣介石,毛澤東,甚至是日軍都給他極高的評價,他是中日戰爭以來第一位上將戰死,也是所有抗戰軍人的表率."英烈千秋"就是蔣介石爲他題上的挽匾.我看很多篇文章都尊稱他爲中國陸軍戰神,應該是當之無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7652015/3/1302839273/20080201182416/
柯俊雄(1945~ )
出生年月:1945年1月15日,本名柯俊良
籍貫:臺灣省高雄市人
黨籍:國民黨
學曆: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肄業
主要經曆:16歲從影,從臨時演員和勤雜工做起。1963年演出臺語片,一舉成爲臺語片紅小生,兩年共拍片約50部。1965年起參加國語片演出,因《啞女情深》、《貞節牌坊》出名。1967年出演《寂寞的17歲》獲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1974年出演《英烈千秋》中的張自忠將軍,獲第21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1978年出演軍教片《黃埔軍魂》獲第1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2年自導自演《我的爺爺》獲巴拿馬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曾先後組織鴻達、太元公司拍片。1988年1月曾發起主辦“金龍獎”,獎勵有貢獻、表演優異的港臺演員。1998年曾來祖國大陸自導、自演《曹操》和《孔明》兩部影片。1999年因主演《一代梟雄——曹操》而獲第3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04年大選中反對陳水扁搞“公投”,支持連宋。2004年12月當選爲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
政黨任職:現任國民黨黃複興黨部第11支部顧問,獲黃複興黨部支持。
社團任職:1988、1991年連任兩屆臺北市演員公會理事長。
現職:中華民國表演藝術人員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滬康納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政治主張:提出“兩岸和平共存共榮”、“強烈反對六一○八億軍購案”、“采取東、西德統一模式,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完整”等訴求。
主要作品:演出影片近200部,除臺語片外,國語片還有《梨山春曉》、《再見阿郎》、《家在臺北》、《警告逃妻》、《真假太太》、《煙雨斜陽》、《香港屋簷下》、《彩雲片片》(兼導)、《八百壯士》、《梅花》、《人在天涯》、《強渡關山》、《女朋友》、《秋蓮》、《血濺冷鷹堡》、《辛亥雙十》、《上海大亨》、《媽媽,不要死在我背上》、《怒犯天條》、《七武士》、《唐山過臺灣》、《奪寶計上計》、《喜寶》、《英雄好漢》、《義本無言》、《奇迹》等。
個性喜好:2002年加入中華基督教安提阿中央教會。
家庭情況:妻張美瑤,原爲電影演員,1970年結婚後息影,現分居。育有2女。
影片介紹:
《啞女情深》
劇情介紹:啞女方依依雖然口不能言,耳不能聽,但心地善良。長大後亭亭玉立,端莊秀麗。其母與柳家表姐妹關系親密,懷孕時指腹爲婚,將依依嫁給柳家靜言。婚後生一女又是啞巴,靜言失望,離家出走,在外地娶了一個喋喋不休的女人。依依在家日夜操勞,爲公婆送終,撫育幼女,爲家庭盡心竭力,終至病倒,在她彌留之際,才見到丈夫歸來。柳靜言深知依依至死仍深愛著他,感到無限悲愴和愧疚,最後他與啞女雪兒相依爲命地生活下去。
《寂寞的十七歲》
劇情介紹:品學兼優的高中女學生唐丹美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裏,但因父母經常外出,對她的成長漠不關心,使她感到空虛和寂寞。她暗戀著表哥馮澤,曾爲他准備了一個“祝你永遠幸福”的小信物,但卻始終沒有勇氣送到他手裏。馮澤出國前夕,丹美的父親設宴爲他餞行。席間,馮接到丹美的電話,要他立刻去接她。同時又接到舊情人林雪的電話,要他即刻與她會面。馮澤駕車到林雪家,兩人發生爭執,馮澤表明要與丹美的姐姐丹蘋結婚,林雪一怒之下用器皿打破馮澤頭部,血流如注,在赴醫院途中,不幸車毀人亡。丹美以爲表哥是應她的約而死,自責甚深,踽踽徘徊臺北街頭,甚至進教堂尋求救贖之道。最後終于患了精神分裂症,住院診治。林雪也因內疚服毒,被送到同一家醫院治療。當丹美知道表哥之死並非她的過失後,經過一段療養,逐漸恢複了健康。
《再見阿郎》
劇情介紹:臺灣南部小鎮上,有個女子樂隊,每天爲婚喪嫁娶演奏,收入甚微。隊員桂枝貌美聰慧,因家境貧困,到樂隊吹奏樂器。樂隊隊長老猴子暗戀著她。樂隊老板娘的侄子阿郎,長得英俊瀟灑,不務正業,被不少女人追逐。他常到樂隊與女隊員廝混。老板娘不喜歡他,桂枝也瞧不起他。一次,桂枝看到阿郎爲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將一個女人送給他的汽車和衣物退還,遂改變了對阿郎的看法,兩人開始戀愛而且有了孩子。但終因阿郎的不負責任,桂枝在傷心之余只好答應五十多歲的老猴子的求婚。老猴子爲桂枝還清其父母借老板娘兩萬余元的債務。不料一次桂枝偶遇阿郎,又重新燃起戀情,兩人相偕到高雄謀生。阿郎開始洗心革面,力圖負起養家的責任,但苦于無—技之長。爲了糊口,他擺起了西瓜攤,卻被取締。一氣之下,他把西瓜攤砸個稀爛。幾經波折,婚姻陷于絕境。最後他找到一份駕駛貨車運豬的工作,日夜冒著生命危險開車賺錢。桂枝擔心他的生命安全,以離開他作威脅,要他辭掉運豬的工作。阿郎不肯。桂枝坐火車上臺北的那一晚,目睹阿郎駕駛運豬車欲超越火車而在車禍中喪生的慘景,痛不欲生。
《英烈千秋》
劇情介紹:1933年日軍侵犯長城。國民政府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張自忠因奇襲喜峰口,殲滅日軍一個聯隊,名聞遐邇,後升爲二十九軍軍長。1937年7月7日蘆溝橋炮聲響起,蔣介石命令張自忠退守保定一線。後日軍突襲南苑,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及師長趙登禹相繼陣亡,部隊全部南撤,張自忠被任命爲北平市市長。北平淪陷後,張自忠聽命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人們認爲張自忠已經投敵,使他有家歸不得。張自忠忍辱負重,完成使命後化裝逃離北平。到南京後,蔣介石任命他爲第三十三集團軍中將司令,防守鄂北襄樊一帶。1938年10月底,日軍侵占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番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將軍自殺殉國。
《黃埔軍魂》
劇情介紹:1949年國民黨退踞臺灣,在鳳山恢複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連長教官江支森不求名、不求利,認真地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訓練學生,上課時對學生嚴格要求,下課後將學生視如子弟。學生們都愛他又怕他。他的妻子繡春亦熱愛他的事業,照顧著他的每個學生,經常請學生到家中做客。爲了讓學生無拘束地在他家度周末,他竟離家徜徉在校園裏。原是膽小的學生劉志良,在江支森的教導下自覺鍛煉自己,得知母親病逝,卻因在校組織同樂會,不能回家送終,在晚會上演唱悼念慈母一曲,聲淚俱下,感動了全校師生。以後他成爲該校的校長。頑皮的周浩庭也在轉變,後來成爲少將軍官。三十多年間,江支森的官階只從中尉升到中校。他雖沒有子女,卻受到學生的敬愛。在他退休離校時,校長帶領全校師生,隆重地列隊爲江支森夫婦送行。
《貞節牌坊》
劇情介紹:受人尊敬的婆婆早年喪夫,含辛茹苦地撫養獨生子石頭。同村的石匠年輕時曾鍾情于婆婆,但他屈服于舊道德,曾對婆婆說,你守寡吧,我改行做石匠,專門刻牌坊。婆婆苦熬三十年,得了一座貞節牌坊。石頭長大後與淑貞成了親,生下兒子木頭後,石頭又撒手西歸。婆婆希望淑貞守節,不辜負她三十年的心血。淑貞也想揚眉吐氣,三十年後也可得到一座貞節牌坊。淑貞成親前的好友阿牛,至今仍深愛著她。他反對守寡的舊習俗,要求淑貞與她私奔。淑貞亦愛戀著阿牛。他們經曆著愛與欲的折磨,在驚懼中掙紮,與命運搏鬥。淑貞終于控制了自己的感情,拒絕了阿牛的要求。但婆婆卻誤會她不守婦道。淑貞百感交集,投向大海自盡。最後,孤零零的老寡婦,牽著小孫子,踽踽走過她的貞節牌坊。
《唐山過臺灣》
劇情介紹:清嘉慶年間,福建人陳天傑等人在海上經曆了狂風暴雨後到達臺灣淡水。受到早期移民來臺的吳沙等人的接待。吳沙經官府批准正在招募人員去開拓荒原蛤仔灘。吳沙因資金不足,向富商柯有成借貸。柯有成之女秀美曾回廈門掃墓,返臺時與陳天傑等人同船,並與他們相處融洽。她力促其父玉成借貸之事,並自願同陳天傑等一起參加開墾。吳沙與同事洪掌、許天送、朱合等並稱四傑,情同手足。洪掌有侄金川,不務正業,好勇鬥狠。爲挑撥叔父與吳沙的情誼,制造事端。爲此,吳沙的侄子吳化與金川發生沖突,釀成群毆。幾經曲折,吳沙率大批移民進發蛤仔灘。一路披荊斬棘,備嘗艱辛。抵達拓荒區後,平埔番社酋長塔瑪拉及其女莎耶公主率衆力阻拓荒耕種。移民多方勸導。時值番社流行疫病,吳沙、天傑等日夜救治病人,終使痊愈。番民感激,得以和好。移民順利墾種,並築圍安家。豐收之日,衆人熱烈慶祝。但金川又暗中生事,並謀殺吳沙,幸得義仆舍命相救。金川終于自食惡果。曆盡幾多劫難,天傑與秀美,吳化與莎耶結爲百年之好。漢番和睦,過著安樂幸福的生活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845.html?tp=1_11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1885年1月21日-1948年12月2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甲級戰犯。日本岩手人,陸軍大將,曆任陸軍大臣、駐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駐朝鮮軍總司令、第七方面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主要策劃者,並與土肥原賢二建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
板垣征四郎于1932年8月8日晉爲陸軍少將,被任命爲滿洲國執政顧問,後任奉天特務機關長(1933年2月始)、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1934年9月始)、關東軍副參謀長兼駐滿洲國武官(12月10日始)等職。
在抗日戰爭中,其率領的第5師團于平型關戰役被中國軍隊擊敗,臺兒莊會戰板垣部隊擔任救援日軍部隊,在國民政府軍層層包圍,極將被殲滅的1萬名日軍,板垣軍打開缺口,拉救出磯谷廉介第十師團1萬名日軍逃去。國民政府李宗仁、湯恩伯等各部隊不敢進擊,國府遂稱「大捷」不稱「大勝」。
1940年5月,板垣詐敗逃往襄北,誘釣國府第三十三集團軍追擊,反遭板垣軍圍困消滅三萬大軍于湖北省棗宜南瓜店十裏荒山,國府將領三十三軍團司令張自忠上將不降自殺殉國。(1978年抗戰電影英烈千秋所本,演員苗天飾演板垣征四郎)。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BF%E5%9E%A3%E5%BE%81%E5%9B%9B%E9%83%8E&variant=zh-tw
臺灣攝制的抗日電影>梁良
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是廣大中國人的共同記憶,所以兩岸三地的電影界,都不約而同地拍攝了不少的抗戰題材電影,從其中反映出一股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不過,因爲彼此的曆史發展與生活環境不同,三地出品的抗戰電影對這場日本侵華戰爭也有一些大同小異的看法和處理上的不同,值得我們在紀念抗戰60年的曆史時刻重溫細說,探討一下這些抗戰電影。
本文只集中介紹臺灣曆來攝制的抗日電影,香港攝制的抗日電影將另文再敘。至于大陸上攝制的抗日電影,近日已有不少大陸網站制作專輯介紹,有興趣者可自行參考。
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前,臺灣有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是屬于日本的殖民地,因此臺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感情關系是十分微妙的。而在當時幾百萬的臺灣住民之中,又有世居島上多年的“原住民”和從中原陸續移居至臺灣的“大陸人”,他們對身兼“侵略者”和“統治者”的日本人又有不全然一樣的看法。這些曆史背景,後來都有反映在臺灣攝制的抗日電影之中。
發生在1930年的“霧社事件”,是日本殖民臺灣時代山地人(原住民)最後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抗日事件,反映了被壓迫的少數民族對抗種族差別和經濟榨取政策所發出的慘烈抗議。
霧社位于臺灣中部埔裏的東方,靠近日月潭,這裏住著“霧社番”,他們屬于臺灣十多族原住民中的泰雅族,即最驍勇尚武的黥面番中的賽德克族。日本人在鎮壓了漢人的抗日武裝,在平地建立起穩固的統治權後,又從山地人的手中掠奪槍支,解除其武裝,企圖掠奪其賴以生存的山地,把他們當作廉價勞工。在開發山地的過程中,日軍不斷加強對山地人的壓榨。1930年10月27日,賽德克族的民族英雄莫那魯道率領300名族人起事,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運用智謀和日軍展開殊死戰。爲了鎮壓起義的300名勇士,日本人陸續出動了部隊1320人、員警1163人、軍夫1381人,運用所謂的“科學的攻擊法”,使用飛機大炮,甚至毒氣彈來對付部落勇士。同時還采用“以夷制夷”之策,挑起不同部落原住民之間的內鬥,讓他們自相殘殺。莫那魯道及其子達達歐莫那均在打完所有的子彈後自盡而死。這就是在臺灣抗日史上感天地泣鬼神的“霧社事件”。
1957年,臺語片崛起的第二年,何基明導演便開拍了第一部原住民抗日電影《青山碧血》,回到霧社事件現場,用鏡頭寫下悲壯的曆史見證。由于制作條件所限,本片格局比較像是“文藝片”而非“戰爭片”,導演盡量透過曆史遺迹來傳達霧社事件的真象,藉以喚起觀衆感情,情景感人之處頗多。男女主角洪洋和何玉華皆屬新人,片中還有一位名叫“歐威”的山胞,由毛遂自薦的新演員黃煌基出任,導演大膽重用,日後他沿用“歐威 ”作藝名,憑傑出的表現成爲臺灣影壇重量級的演員,主演過《家在臺北》、《秋決》等名片。
《青山碧血》在1957年7月24日起公映了10天,反應不錯,但類似這種主題嚴肅的曆史電影在當年尚相當簡陋的商業電影環境中只能偶一爲之,此後的臺語影壇再也找不到那麽有氣魄的制作了。不過,導演萬仁在2003年以此爲題材拍成了公共電視臺的曆史大戲『風中緋櫻—霧社事件』;新導演魏德聖也企圖籌款1億新臺幣將莫那魯道的故事再次搬上大銀幕,爲了完成這場電影大夢,還真的擠出了200萬新臺幣爲這部名爲《賽德克‧巴萊》的巨片制作了長達5分鍾的“樣版片”,希望憑此說服投資者他具有執導這部大片的能力,可惜至今壯志未酬。
十多年後,另一部以抗戰時代爲背景的電影才再出現,那就是李翰祥導演的《揚子江風雲》。當時,李翰祥赴臺灣建立的“國聯電影公司”因經濟問題于1968年結束業務,他債臺高築,乃應中國電影制片廠廠長梅長齡之邀,爲“中制”開拍抗日間諜片《揚子江風雲》。此片是當年臺灣難得一見的大型娛樂片,明星陣容鼎盛,劇情曲折動人,因此在1968年7月18日推出後公映了近一個月,創下當時臺灣片在地最高賣座紀錄,不但爲李翰祥挽回聲譽,也掀起了一陣抗日間諜片熱,如:張永祥編導的《一封情報百萬兵》、梁哲夫 導演的《重慶一號》、季潛俠導演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余力導演的《揚子江特一號》等都是跟風之作。
《揚子江風雲》根據鄒郎原著的間諜小說『死橋』改編,劇情主要描述我國地下情報員“長江一號”和同志們在湖北省的監利縣出生入死執行“死橋計畫”,力阻日軍掃除長江水雷障礙,力保“長江180裏封鎖線”的真實故事,據說楊群飾演的男主角王凡的人物原型是在武漢從事情報工作的李鐵生,片中占戲甚重的飯館老板娘“卓寡婦”也確有其人。鄒郎的父親是監利縣仕紳,也是抗日志士,李鐵生曾在鄒郎的家中設過短暫工作站,搜集各項敵後情報,因此鄒郎遂以此爲基礎創作出『死橋』和『詭路』兩部小說。老牌巨星李麗華因飾演“卓寡婦”而二度當選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當年只能演反派角色的孫越以精湛演技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從此演藝生涯開始燦爛起來,日後銀幕上才有了《搭錯車》的啞叔和《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的老莫。
1971年10月26日,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4個月後,美國總統尼克森赴中國大陸訪問,發表了上海聯合公報;再7個月後,日本宣布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一連串的重大政治沖擊,使臺灣的民衆産生出強烈的危機感,仇日的民族情緒也大爲提高。在這種時空背景下,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有意利用影響力廣大的電影媒介來提振民心士氣。其時調任中影公司總經理不久的梅長齡,遂乘勢提出拍攝第一部正面表現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爲國爲民英勇犧牲的抗戰電影《英烈千秋》。這部“政策片”的制作預算僅100萬港幣,但是在編導丁善璽的指導有方、以及軍方武器兵源的充份支援下,卻拍出甚爲壯觀的作戰場面和十分豐富的內容,于1974年11月拍成推出公映時不但票房轟動,更被各方贊譽爲“中國電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
《英烈千秋》劇情描述蘆溝橋炮聲響起,蔣介石命令張自忠退守保定一線。後日軍突襲南苑,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及師長趙登禹相繼陣亡,部隊全部南撤,張自忠被任命爲北平市市長。北平淪陷後,張自忠奉命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人們卻認爲他已經投敵,使他有家歸不得。張自忠忍辱負重,完成使命後化裝逃離北平。到南京後,蔣介石任命他爲第三十三集團軍中將司令,防守鄂北襄樊一帶。1938年10月底,日軍侵占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最後自殺殉國。全片拍來氣派磅礡,剛柔並濟,劇本緊抓住幾個重點情節深入發揮,較次要的場面則輕輕帶過,雖因而偶有交代不清之弊,卻能藉事件的推進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對白撰寫也出奇的精湛有力,其中尤以張自忠于北平被誤會爲漢奸時于雨中的小巷跟妻女擦肩而過卻不忍相認,母女間“是他嗎?”“不是他嗎?”,幾句簡單對白和純電影感的映像設計,已足以發揮出感人肺腑的效果。之前擅演流氣小生的柯俊雄,憑本片成功建立民族英雄形象,獲得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爲其演藝事業再創高峰。其後陸續主演了《八百壯士》、《梅花》、《黃埔軍魂》等,成爲大型“政策片”的“最佳代言人”。
由于《英烈千秋》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的雙重成功,“中影公司”遂把抗戰電影作爲“一年一度”的招牌巨制,陸續拍攝了《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等片,都獲得相當的成功。
《八百壯士》講述的是1937年日軍侵略上海時,88師524團負責人謝晉元將軍率領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女童軍楊惠敏送國旗鼓舞士氣的故事。本片由編導丁善璽與柯俊雄再度合作,演員陣容更加強大,加入了林青霞和徐楓,分別飾演楊惠敏和謝晉元夫人。本片在藝術上的表現其實稍遜《英烈千秋》,主要是人物太多,不能集中精力塑造主角,但依舊獲得亞洲影展最佳電影獎,林青霞也首次當選了最佳女主角。
《梅花》由劉家昌導演,基本上是一個“浪子回頭”的通俗劇故事,描述在中日戰爭末期的臺灣,由柯俊雄飾演的小混混在目睹全鎮的人奮力協助中國政府對抗日軍後大徹大悟,決心做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最後以身殉國。在片中數度唱出的主題曲“梅花”—“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梅花堅忍象征我們,巍巍的大中華”,當年唱遍了臺灣的大街小巷,至今仍然鼓舞著人們的國族情懷。
《筧橋英烈傳》由張曾澤導演,首次以中國空軍將士痛殲日本空軍的故事爲題材。筧橋驅逐機四大隊隊長高志航和隊員沈崇海、閻海文、劉粹剛在淞滬戰爭爆發後個個英勇奮戰,視死如歸,分別在“814”、“815”和“周家口”等空戰中擊毀日艦出雲號和日機後壯烈犧牲。本片由于獲得陸海空三軍的支援拍攝,又請到日本特技攝影專家負責空戰場面,故作戰部份拍得相當逼真慘烈,但戲劇的處理則流于浮面和模式化,但依舊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
同樣由徐進良導演的《望春風》和《香火》,則將抗日的場景拉回臺灣本土和小老百姓身上,一方面強調“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大團結,另一方面也在片中加強了臺灣民俗技藝的表現,例如《望春風》中的女主角楊麗花本身就是著名的歌仔戲小生,片中也刻意安排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歌仔戲演出。顯然,隨著現實政治環境的轉變,此時官方拍攝抗戰電影的主要“政策訴求”,已從“仇日”變成“島內族群大溶合”。
在大勢所趨之下,一些從來不碰戰爭片的大導演也搭上了“抗戰電影列車”,包括文藝片宗師李行 彙集了王引、鄧光榮、秦漢、林鳳嬌等文藝片巨星,開拍了描寫淪陷于日軍手上的南平縣一家中學,其師生校長如何跟日軍對抗的《吾土吾民》(1975);功夫大導演張徹也率旗下數代弟子狄龍、姜大衛等拍了武打版的《八道樓子》(1976)和《海軍突擊隊》(1977)。此外尚有突擊隊式的戰爭動作片《血濺冷鷹堡》、《血濺歸鄉路》、《Z字特攻隊》(與澳洲的電影公司合拍,當年尚未成名的梅爾吉勃遜曾來臺灣拍攝外景);以抗日戰爭爲背景的文藝故事《強渡關山》、《春寒》、《聖戰千秋》等等,因篇幅關系不再一一介紹了。
步入80年代,抗戰電影在臺灣已經退潮。“中影”曾在1987年集合《八百壯士》的老班底編導丁善璽和男女主角柯俊雄、林青霞開拍抗日鉅制《旗正飄飄》,但市場反應已不可同日而語。倒是年輕編導周騰在1992年出人意料地開拍了低成本反戰電影《皇金稻田》,竟讓一群臺灣演員(邵昕、林建華、戴立忍、王曉詩)來飾演以日本人爲主角的故事,在片中大說日語對白,藉以批判中日戰爭期間日本好戰軍官的偏激行爲,手法雖稍嫌生硬,但卻展現了開闊的創作野心。可惜這種“出位”的電影在臺灣影壇也就那麽一部,直至今年才由港片《頭文字D》再次展開這種“中國人演日本故事”的有趣嘗試。
臺灣攝制的最後一部重要的抗日電影,應該是在1995年與大陸合拍的《南京1937》。本片在幕前幕後都給合了兩岸的人材(導演吳子牛;編劇張冀平、洪維健;主演秦漢、劉若英、陶澤如),還邀了日本演員早乙女愛、久保惠三郎參加演出,在時機上配合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的大日子推出,原是令人充滿期望,影片公司更以“東方的《辛德勒的名單》”加以宣傳,使本片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然而,本片編導在反映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日軍進占南京城後進行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此一深受國人矚目的曆史事件時,太過強調“人道主義”而忽略了“民族主義”,對日方的殘暴行爲刻劃不足,對醫生成賢的日籍妻子理惠子和兩名子女遭南京鄉鄰的排斥冷待又強調得太多,這種對“南京大屠殺”的詮釋態度未能獲得兩岸觀衆的普遍接受,遂使本片“呼籲和平”的重要意義打了不少折扣!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296&Year=2005
香港的抗日電影> 梁良
在“97回歸”之前,香港有長達一個世紀之久是屬于英國的殖民地,按理說它在面對日本的侵華戰爭時會有不一樣的反應。但由于大部份的香港居民與大陸上的故鄉親人均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而在地理上的緊密連接及社會環境的相對自由,反促使它成爲不少中原人士南下的避風港和發聲基地。而香港居民的愛國熱情,比起大陸同胞也不遑多讓。
1937年“七七事變”正式掀開中日戰爭的序幕之前,曾留美學習電影的導演關文清已投入抗戰電影的拍攝。他編導的粵語片《抵抗》(1936),內容提倡救國,激勵國人攜手抵禦敵人,諷刺國共內鬥爭持不下而忽略外侮的謬誤,同時,片中亦反對虐待奴婢,主張人人都應有“抵抗”的精神。關文清無視影片會遭禁映的威脅,其後更拍攝了連串愛國電影,包括《邊防血淚》(1937)和《公敵》(1938) ,合稱香港的“抗戰三部曲”,因此被譽爲“愛國導演”、“無畏導演”。《邊防血淚》講述邊防軍隊隊長發現哥哥原來是漢奸,暗中運送糧食物資給敵軍,結果他不顧母親和妹妹的苦苦哀求大義滅親,親手將哥哥槍斃。《公敵》則描述一個不屈不撓的邊防官和他畢業于軍官學校的弟弟,兩家人本過著樂也融融的生活,直至敵軍戰機突然轟炸他們的家園,衆人四散逃亡。兄弟倆加入抗戰隊伍,最後雙雙殉難。
其實在1937這一年,香港電影界一共出現了25部以抗日救亡爲題材的“愛國電影”,約占當年出産的85部電影中的三成,可見當時香港電影界對祖國被日軍侵略的關心和不滿是如何的強烈。這批港産抗日電影包括:《肉搏》、《焦土抗戰》、《大義滅親》、《兒女英雄》、《時代先鋒》、《錦繡河山》、《鐵血鋤奸》、《女性之光》、《回祖國去》、《時代先鋒》、《錦繡河山》、《鐵血鋤奸》等等。
當年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抗日電影,無疑是由華南電影界總動員聯合制作的賬災籌款影片《最後關頭》,除集合了港滬數百紅星一同演出外,還邀得汪精衛及香港紳士何甘棠現身銀幕。本片的拍攝資金由香港的電影公司和一些電影工作者捐出,而義務拍攝的演員甚至爲籌拍片時的車費而節衣縮食。編導工作由陳皮、李芝清、南海十三郎、蘇怡、趙樹燊、高梨痕等六人各執導一段,壓軸的第七段則集體導演。本片劇情由七個故事組成,主要講述一群大學生在一名愛國同學的教導下覺醒,分頭努力到工商界、婦女界、農村、軍人中展開抗日救亡活動和宣傳,最後各界人士團結起來走上戰場,向日寇沖殺。本片在1938年完成于香港公映時,觀衆反應十分熱烈,當劇中人大呼“一定要把侵略者驅逐出去”時,全場掌聲如雷。吳楚帆亦曾在其自傳中表示:“觀衆如潮水從四方八面奔赴戲院,放映時間內四座掌聲雷動,影片振奮人心,顯已獲得良好效果。”而本片拍賣上映版權所得的23,900元中,除爲前方將士購置3,000元雨具外,其余盡購了救國公債。臺灣的電影史學家杜雲之曾將本片選爲“中國百大名片之一”。
另一部在1938年攝制的抗日電影《遊擊進行曲》,由司徒惠敏導演,容小意、李清、白璐、林楚楚等主演。劇情描述抗戰期間,江南大地遭日寇鐵蹄踐踏。青年王志強組織遊擊隊抵抗日寇,他的未婚妻若蘭和弟弟志明也加入這一行列。他們忍受著房屋被燒、親人被殺的悲憤,發動群衆瓦解敵軍,使遊擊隊日益壯大。遊擊隊員雖然來自四面八方,語言各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抗擊日寇,將敵軍全部殲滅。因本片對日軍有正面而嚴厲的抨擊,港英當局恐怕損害對日本的外交關系,故要求刪剪2000多呎膠片,片主袁耀鴻不肯屈服,寧願押後映期。直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英美對日本正式宣戰,本片才得以更名爲《正氣歌》上映。
還有一部在1939年攝制的抗日電影《孤島天堂》亦十分著名,當年在國內及海外公映均大受歡迎。事緣“中制廠”于1938年底遷重慶以後不久,決定在香港建立據點,遂成立“大地影片公司”進行抗日國語片的拍攝,首作《孤島天堂》便是來自重慶的巨星黎莉莉、來自上海的名導蔡楚生及巨星藍馬、和香港本地影人李清、姜明等合作的結晶。本片改編自趙英才的小說,描述上海淪爲“孤島”後,一群愛國青年在其首領“神秘青年”的領導下,跟爲虎作悵的漢奸特務進行生死鬥爭。與他們同住一樓的鄰居東北流亡舞女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後,主動提供漢奸頭目的活動行蹤。他們還得到啞巴小販、傻子及賣報小孩等的支持,終于在一次盛大的除夕狂歡舞會上,地下志士以色誘、暗殺鋤奸,把漢奸特務一網打盡,然後按照計劃轉移出上海,投身抗日遊擊隊的行列。這類具有濃厚英雄色彩的間諜鬥志鬥力故事,對于廣大被漢奸特務蹂躪的大衆,成功地引起對日本軍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的仇恨心理的宣泄,公映時能大受觀衆歡迎就不難理解。
除了抗戰故事片大批拍攝之外,香港的電影工作者亦拍攝了不少抗戰實況的紀錄片。有“香港電影之父”稱號的黎民偉拍攝了戰地新聞片《淞滬抗戰紀實》,紀錄“八一三”日軍進襲上海的實況。其他有《華南烽火》(1939),記錄了華南戰場抗戰實況,有男女壯丁武裝起來與官兵一同抗敵的情況,滿目所見盡是遭蹂躪的田園和被殘殺的人民;《百粵風雲》(1941)分爲六個段落記錄了抗戰時期廣東一帶的形勢,張發奎等多位將軍在片中出現。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于日寇之手,電影制作整個停頓。三年八個月之後,香港人才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這一段充滿甜酸苦辣的悲歡歲月,自然成爲複員後的香港電影界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戰後那幾年開拍的影片,無論是國語片或粵語片,幾乎泰半以中國或香港的戰時生活爲背景。不過,由于香港的影業公司全屬民營,沒有官方的軍隊可以支援拍片工作,因此在場面上缺乏兩岸正宗戰爭片那種千軍萬馬的壯觀景像,多數屬于“戰爭文藝片”或“間諜片”的範疇。例如香港複員後于1946年6月開拍的第一部電影《蘆花翻白燕子飛》,由何非光編導,王豪、龔秋霞主演,內容就是描述一對年輕戀人在抗戰期間和勝利初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曾創辦“明星影片公司”的張石川,于1946年秋應“大中華公司”周劍雲之邀到香港執導《長相思》,由周璿、舒適主演,描述日軍進占上海租界後,教書先生高志堅以自己的工資接濟好友之妻李湘梅,因其夫後心明去了參加地下抗戰工作。湘梅不願長期加重志堅的負擔,寧到舞場當歌女,志堅得悉後以爲她甘心侍奉權貴大感不悅。志堅因向學生灌輸抗敵思想而被拘捕,幸得湘梅疏通憲兵才能獲釋,志堅自此亦明白湘梅的苦衷,二人之間更萌生愛意。抗戰勝利後,心明斷臂而歸,志堅眼見好友平安歸來,不欲破壞大好家庭,遂悄然而去。這是很典型的“抗戰言情片”,通俗得來也很寫實。本片拍到一半時,張石川因被控漢奸罪名而飛返上海候審,後罪名雖未有成立,但張石川卻心髒病發,本片亦交由副手何兆璋接手完成。人生如戲,並不因戰亂結束而有不同。
1949年前後,大批上海影人南下香港,成爲香港國語片界的中流砥柱,他們的作品亦甚多抗戰文藝片。例如《小城之春》名導演費穆創辦的龍馬影業公司創業作《花姑娘》(1951),就把莫泊桑名著《羊脂球》的故事給移植到抗戰期間的中國,描述一群紳商仕女乘貨車走難,途中被日軍留難,原來軍官垂涎其中李麗華飾演的妓女花鳳仙。仕紳們爲求自保,向花姑娘軟硬兼施,勸她獻身日敵。導演朱石麟以深沈有力的影像語言及精致的鏡頭調度,寫出了中國人在大動亂下有的苟且偷生、有的伺機反抗、有的甚至爲人性尊嚴而壯烈犧牲的多個面向,是一部藝術成就頗高之作。
30年代名導演蔔萬蒼亦夥同名編劇姚克,在同一年開拍了《女人與老虎》,描述抗戰期間銀行總經理不顧情理召警拘捕挪用公款替妻治病的下屬,迫得他與妻子跳樓自殺,抗戰勝利後,孤女變成了紅歌女,無意中發現總經理原是效忠日本政府的漢奸,趁機揭發其真面目爲父報仇。
類似的“抗戰小品”,在整個50年代的國粵語影壇都拍攝不少,但直至“電懋影業公司”于1961年傾全廠之力攝制出史詩式的抗戰文藝片巨作《星星.月亮.太陽》,戰後香港才真的有了一部轟動海內外市場的“抗戰巨片”。本片改編自香港小說家徐速的同名原著,以一男三女的戀愛故事貫穿八年抗戰前後的整個中國,空間橫跨前線後方,片長上下兩集,規模一點不輸《一江春水向東流》。導演易文將這個大時代的故事說得十分生動流暢,尤其教人稱頌的是三位女主角的黃金組合:尤敏飾朱蘭(星星)、葛蘭飾馬秋明(月亮)、葉楓飾蘇亞南(太陽),各有鮮明性格和迷人氣質,堪稱當年的一時之選,以至飾徐堅白的男主角張揚雖然表現較弱也被人忽略不計了。本片在第1屆金馬獎共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尤敏)、最佳編劇、最佳彩色攝影等4項大獎,堪稱實至名歸。
與“電懋影業公司”是生意競爭死對頭的“邵氏兄弟公司”,當然不能坐視《星星.月亮.太陽》風光地叫好叫座,于是他們在5年後也推出了片長上下兩集的史詩式抗戰文藝巨片《藍與黑》作爲回應。本片改編自臺灣小說家王藍的同名原著,以天津淪陷區的少女唐琪與青年張醒亞的愛情波折來反映人生的“光明”與“黑暗”,片中一樣有男主角到前線作戰的場面,制作規模不小,導演陶秦與男女主角林黛、關山都頗有發揮。本片在第 5 屆金馬獎獲優等劇情片及最佳女配角獎(于倩),在第13屆亞洲影展則獲最佳影片獎。
在攝制《藍與黑》的前後,“邵氏”另外還拍攝了3部不同風格的抗戰電影,只是反應不算太熱烈。武俠大導演胡金銓在1965年獨立執導的處女作《大地兒女》,描寫東北淪陷後,一群愛國的青年男女參加遊擊隊對日軍抗戰,故事頗爲真摰感人。胡金銓在第4屆金馬獎獲最佳編劇獎,影片本身也得了“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獎”。老牌導演嚴俊也在同一年夥同李麗華自導自演了抗日間諜片《七七敢死隊》,描寫在淪陷後的上海,地下工作負責人與劇團女演員跟日寇和漢奸鬥智鬥力的故事。1967年由羅臻導演,關山、淩波主演的《烽火萬裏情》,則是描寫抗戰後期,青年軍官蜜月剛過便要重返戰場,而新婚妻子因婆媳不和而被迫離婚又患病去世的悲劇。片中戰爭場面移師臺灣拍攝,因獲軍方支援而拍出相當壯觀的氣氛。
隨著“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成長,昔日的戰爭烽火和家國情仇逐漸遠離,香港電影圈自60年代後期開始成爲陽剛動作片(古裝武俠、民初功夫、時裝警匪)主導的新局面,抗戰電影從銀幕上消失多年。直至1982年,中英兩國就香港“97主權回歸”問題展開談判,多年來刻意“忘記政治”而全力賺錢的香港人才赫然發現:原來“政治”是拋不掉的!于是,沈寂十多年的抗戰電影又一下子重返大銀幕。1984年,3部由香港新浪潮導演掌舵的抗戰電影陸續推出上映,雖然並未造成轟動一時的市場效應,卻足以讓一個本已被香港觀衆遺忘的類型重新活了過來。
這3部影片分別以戰時的上海和香港爲故事背景。徐克導演的《上海之夜》描寫兩女一男因爲在上海躲避空襲而産生的“錯摸愛情”,是抗戰片中難得一見的浪漫喜劇,張艾嘉、葉倩文、鍾鎮濤的演員組合頗見特色。
梁普智導演、並同樣由陳冠中編劇的《等待黎明》,則描寫日軍入侵香港前後,本想偷渡到金山的戲子周潤發因戰亂無法成行,在認識了青梅竹馬的米倉工人萬梓良與老板女兒葉童後,眼見日寇殘害港人,于是“扮演”漢奸暗助同胞。本片拍得頗爲出色,對戰爭中的友誼和愛情、人性的光明和醜惡都刻劃頗深。周潤發憑本片成爲“金馬”與“亞太”雙料影帝。
許鞍華導演的《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原著的短篇小說,故事場景由上海橫跨至香港,描寫失婚上海少婦白流蘇邂逅浪漫不羈的範柳原,在漫天烽火下卻只關心小世界的愛情,最後香港的陷落造就了他們這段“傾城之戀”。全片雖過度囿于原著的文字局限而神采不足,但周潤發與繆騫人的搭檔仍是相當迷人,片中英軍在淺水灣酒店抵抗日軍入侵的一段亦喚起港人的曆史記憶。
80年代後期,日軍侵華期間“731部隊”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用活人做實驗生産細菌的恐怖曆史被揭發出來,全世界爲之嘩然。香港“銀都機構”因爲跟大陸政府單位關系良好,迅速掌握住這個深具爆炸性的戲劇題材,于1988年開拍由牟敦芾導演的《黑太陽731》,用誇張的半紀錄片手法呈現日軍做“活人實驗”的各種血腥殘酷手段,特效畫面造得非常逼真,令人不忍卒睹,因此被香港電檢處定爲“三級片”才獲准上映。中國大陸的電影市場雖無分級制度,但本片卻因反日題材的“政治正確” ,照樣獲得通過在大陸上映。雖然本片將“抗日電影”拍成了“恐怖電影”,但卻滿足了不少觀衆的偷窺欲與好奇心,因此賣座頗爲轟動,甚至還接連拍了兩部更加“挂羊頭賣狗肉”的續集。
踏入90年代以後,香港的“抗日電影”拍得不算太多,但更加強調影片的娛樂性。方令正導演的《川島芳子》(1990),以這位身世傳奇的日本女間諜爲主角,描述她的崛起故事,以及她跟戲班小子雲開的一段情。梅豔芳和劉德華在這部商業算計多于曆史檢討的影片中,表現得不算出色。
翌年,梅豔芳再度主演以日本侵華爲背景的愛情故事《何日君再來》(1991),這一次她化身爲上海紅歌星吳梅伊,與成爲地下工作者的初戀情人梁森、及對她照顧有加的日本領事館人員野口秀彥展開了一段複雜的恩怨情仇,導演區丁平費力地在淒美無奈的氣氛中做文章。
同年出現的另一部抗日電影《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卻正好相反,十分的卡通化,因爲它改編自60年代香港的暢銷漫畫《財叔》,描述僞滿州政府與日本人秘密研制化學武器,國軍蒙中尉被派往滿州國破壞,途中遇上自動請纓的由財叔率領的遊擊隊,遂聯手跟日軍對決。本片的導演是徐克和程小東,飾演財叔的是石天,可想而知影片的風格是“新藝城式”的熱鬧。
到了錢文錡導演的《香港淪陷》(1994),劇情雖直接描寫香港淪陷3年8個月期間一個普通家庭所受的苦難,但內容偏重色情暴力的商業噱頭,已將當初港人基于愛國精神而拍攝的抗日電影帶入了死胡同,因此遭到了觀衆的唾棄,自此這類電影就在香港影壇消失了。
直至8年之後,編劇出身的杜國威才在“寰宇娛樂公司”的支持下,返中國大陸與“南京電影制片廠”合拍《五月八月》(2002),透過9歲的五月和妹妹八月兩個小孩子的眼光,反映日軍進城後的南京,我國老百姓遭受了多大的戰爭禍害。本片特別強調母愛的偉大,立意良善,但在編導和制作上的成績卻讓人難以滿意。
除了上述的抗日故事片之外,1980年香港電影界曾制作了一部大受歡迎的紀錄片《慘痛的戰爭》。本片的監制和導演是“安樂影片公司”的掌舵人江志文,他和美國方面合作,得以用跨國收集到的豐富映像資料和清晰的國際曆史論述,將日本侵華戰爭史的始末完整而生動地介紹給新一代的香港觀衆,成功地發揮了比一般爲商業目的制作的抗日故事片更大的社會教育功能。
總結而言,當兩岸三地的電影界至今仍在慨歎:爲什麽我們擁有“南京大屠殺”那樣震撼人心的民族苦難,卻始終拍攝不了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震撼人心的“偉大抗戰電影”?這時,我們實在有必要冷靜下來自我檢討:是否三地的電影工作者至今仍對這段曆史思考得不夠透徹?他們在拍抗日故事片時是否有太多的商業計算而缺乏足夠的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中國片的曆史視野是否太狹隘?以至未能掌握到“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的普世價值主題?在紀念抗戰60周年的珍貴曆史時刻,這是值得慎重省思的。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297&Year=2005
中國抗戰電影簡史:最早的二戰題材電影(組圖)
60年前的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取得勝利的抵禦外侮的戰爭。中國電影則爲這場艱難和勝利之戰重要的紀錄者和謳歌者之一。如果把中國的抗戰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背景下來看,並回顧一下整個世界範圍內關于這場戰爭的電影,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抗戰題材的電影也是世界上最早關于二戰題材的電影。
紀錄片:最早的抗戰題材電影
和世界各國二戰題材電影一樣,中國最早出現抗戰電影的是紀錄片。1932年,日軍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變”,第十九路軍奮起反抗,成爲中國抗戰的一個重要裏程碑。翌年,上海衆多電影制片公司相繼推出了《十九路軍抗日戰史》、《上海抗戰》、《上海浩劫記》、《暴日禍滬記》、《十九路軍血戰史》、《淞滬抗日將士追悼會》等多部表現這次抗戰的紀錄片以及故事片《上海之戰》、《共赴國難》,成爲中國抗日電影的先聲。其中《十九路軍抗日戰史》還紀錄了上海電影界演藝人員慰問第十九路軍的感人情景,成爲中國電影人參與抗戰的生動紀錄。而此時的歐洲,戰爭的發動者希特勒才剛剛上臺,二戰的陰雲尚未在歐洲大陸上聚集。不過,由于當時中國的國民政府對與日媾合仍抱有不少幻想,因此屢屢訓令禁止拍攝關于抗戰宣傳的影片。一些爲民族生死存亡的命運所激勵電影公司更多地只能以曲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日激情。其間拍攝的《惡鄰》和《狼山喋血記》(1936)即爲代表性作品。前者中的“惡鄰”自然是隱喻日本侵略者,後者則是借助村民們同仇敵愾“打狼”的故事暗示人們應該團結起來,同仇敵愾,抗擊外侮。而其後最值得一提的影片應該說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生活爲背景的《風雲兒女》。影片主人公之一在沈溺于愛情生活中覺醒,投奔了抗日前線。片中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充滿了愛國和救亡的激情,並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也可謂是中外電影史上的一段佳話。
七七事變:中國抗戰電影題材分化
抗戰電影的高潮于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抗日戰爭在中國全面爆發,國共合作初步建立,中國抗戰進入新的階段。而由于中國此時已被戰爭分成了幾個區域,與抗戰題材有關的電影也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在國統區,抗擊日寇侵略的場面直接成爲電影的題材。1937年,費穆導演的《北戰場精忠錄》是第一部直接表現抗日戰爭的故事片,影片在故事情節中還插入了一些戰場上的激戰鏡頭,令觀衆直接感受到戰爭的氣氛。隨後,《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和《八百壯士》同時于1938年在位于武漢的中國電影制片廠問世,成爲中國抗戰電影一次真正的熱潮。其中的《八百壯士》根據“一二八”事變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事件改編,尤其受到觀衆的歡迎。後來該片還在東南亞以及法國、瑞士的反侵略大會上上映,成爲對中國抗戰的極好宣傳。在此期間,隸屬于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名下的中國電影制片廠還拍攝了一大批抗戰題材的紀錄片和少量動畫片,其中還包括對八路軍平型關戰役的報道。而荷蘭著名導演伊文斯來華拍攝的《四萬萬中國人民》和美國導演弗蘭克?卡普拉來華拍攝的《中國的抗戰》則意味著中國的抗戰電影已經開始成爲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電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雖然這些直接表現抗戰內容的電影無疑是中國抗戰題材電影的主流,但已被日軍占領的上海,一些陷入“孤島”中的電影公司拍攝的借古喻今一批電影同樣令人敬佩。《木蘭從軍》、《明末遺恨》、《葛嫩娘》、《嶽飛盡忠報國》等影片以古喻今,成爲侵略者鐵蹄陰影下的抗戰電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敵後的解放區,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電影事業也正是在抗戰中建立起來的。其間成立的八路軍延安電影團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第一個電影機構。雖然由于戰事和器材等原因,八路軍電影團未能攝制故事片,但其拍攝的《延安和八路軍》、《南泥灣》等紀錄片則成爲中國抗戰時期敵後根據地生活和鬥爭的寶貴紀錄。
國統區的抗戰電影一直貫穿于八年抗戰,並延續到抗戰勝利之後。武漢陷落後,“中制”遷往重慶,先後拍攝了《保家鄉》、《好丈夫》、《勝利進行曲》、《火的洗禮》、《塞上風雲》、《日本間諜》、《氣壯山河》、《血濺櫻花》以及初期由香港攝制的《白雲故鄉》等抗戰電影。史東山、應雲衛、孫瑜、夏衍、陽翰笙、田漢、司徒慧敏等一批中國電影的著名人物都參加了這些電影的制作。另一家隸屬于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的“中央電影制片場”則拍攝有《孤城喋血》、《中華兒女》、《長空萬裏》等影片。加上由同在重慶的西北影業公司拍攝的《風雪太行山》和《老百姓萬歲》,抗戰電影在中國達到了高潮。這些影片題材廣泛,類型不同:從正面戰場到淪陷區軍民的鬥爭,從緬甸遠征軍的壯烈出擊,到表現日軍戰俘的故事,從激烈的空戰,到情節曲折的間諜疑案,基本上構成了一種“全景式”的戰爭題材電影。
抗戰勝利:影片藝術成就突出
從戰爭電影的一般規律來看,戰後才往往是戰爭電影真正的高潮。而中國隨後爆發的內戰則使這一高潮出現了順延並在內容上出現了某種“中斷”。抗戰勝利後的國民黨統治區重要的影片有金山導演的反映東北人民抗戰生活的《松花江上》、史東山表現抗敵宣傳隊及大後方生活的《八千裏路雲和月》(均爲1947)以及鄭君裏表現敵占區生活的《麗人行》(1949)等。而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拍攝的抗日戰爭題材電影才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抗戰的內容則轉向了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抗日鬥爭。1949年,淩子風導演了根據抗聯“八女投江”的真實事件改編的抗戰題材影片《中華女兒》。影片于翌年在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自由鬥爭獎”,因此,它不但成爲新中國第一部抗戰題材的電影,也是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影片。另一部同樣以“寫實”爲特點的影片是沙蒙導演的《趙一曼》(1950),主演石聯星則因此片成爲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女演員。
此後的抗日題材電影不但數量衆多,且藝術成就突出,成爲新中國以表現新主人公“工農兵”爲主的銀幕上一批重要的代表作品,其中多部都成爲那一時期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同時,這些抗日題材影片在風格和樣式上也逐漸超越了僅僅“寫實”,而更加充滿了傳奇色彩。像蘇裏、武兆堤導演的《平原遊擊隊》(1955)和崔嵬導演的《小兵張嘎》(1963),以及《雞毛信》(1954)《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56)、《古刹鍾聲》(1958)《撲不滅的火焰》、《回民支隊》、《鐵道遊擊隊》、《狼牙山五壯士》(均爲1959)、《苦菜花》(1963)、《獨立大隊》(1964)、《節振國》(1965)等等,情節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深爲觀衆喜聞樂見。這些片中的人物無論正面還是反面,絕大多數都成爲新中國銀幕上的經典形象。由于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主要是敵後遊擊戰爭和地下鬥爭,這些電影的內容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上面那些表現遊擊隊神出鬼沒傳奇英雄的影片;另一類則是如《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51號兵站》(1961)《野火春風鬥古城》等表現與日寇敵特進行地下鬥爭的電影,而其中同樣充滿了令人感到神奇的色彩。這裏特別應該提到的還有八一廠拍攝的兩部抗日影片《地雷戰》(1962)和《地道戰》(1965)。它們不但記述了我黨領導的敵後軍民隊與日寇的獨特戰法,而且再後來的“文革”期間唯一能夠放映的“三戰”(含《南征北戰》)電影中,就占據了其中的兩部。特別是《地道戰》原本是做爲軍教片拍攝,後來竟成爲中國觀衆最多的故事片,高達12億人次,確實是一個電影史上的奇迹。
當代電影中的抗戰題材作品
當代中國電影中涉及抗日題材的影片數量雖然有限,但其意義同樣不容低估。李俊拍攝的《歸心似箭》(1979)表現的是負傷的抗聯戰士一段戰場外的經曆,卻是新時期之始撥亂反正,充滿人情味和人性意味的戰爭題材影片。其後崛起于中國影壇的第五代導演們的處女作《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喋血黑谷》都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生活爲背景,其在電影影像語言和內容上的反叛和創新成爲中國電影史上的裏程碑式的作品。令人驚訝的是,其後幾部涉及抗日戰爭的影片幾乎都是由第五代導演拍攝的。吳子牛先後拍攝了《南京大屠殺》(1995)和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晚鍾》(1988)。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1987)更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的作品。而與第五代導演的抗戰題材電影大多以我黨所領導的抗戰爲內容不同,其時,第四代導演楊光遠和李前寬、肖桂雲夫婦所拍攝的《血戰臺兒莊》(1986)和《七七事變》(1995)則都是描寫國民黨與日寇正面作戰的影片。尤其是《血戰臺兒莊》所描寫的是國民黨正面戰場上對日軍的一次大捷,片中對中國軍人浴血奮戰場面的描繪和視死如歸精神的刻畫在海外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抗戰電影的曆史在這裏終于畫上了一個頗爲圓滿的圓。 李一鳴(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
http://ent.sina.com.cn/m/2005-08-15/0118810072.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