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6 10:24:13| 人氣4,597|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唐山過臺灣》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部臺灣史在1895《梅《唐山過臺灣》、只見兩岸漢人觀,原民觀的影視呢?(是有原民觀之紀錄片但太小眾了!原民影視另參本館:《風中緋櫻》)

1986《唐山過臺灣》  

導演 李行
主演 柯俊雄 / 邱淑宜 / 馬如風   
  
  電影簡介
  清嘉慶年間,福建人陳天傑等人在海上經曆了狂風暴雨後到達臺灣淡水,受到早期移民來臺的吳沙等人的接待。
  吳沙經官府批准正在招募人員去開拓荒原蛤仔灘。吳沙因資金不足,向富商柯有成借貸。柯有成之女秀美曾回廈門掃墓,返臺時與陳天傑等人同船,並與他們相處融洽。她力促其父玉成借貸之事,並自願同陳天傑等一起參加開墾。
  吳沙與同事洪掌、許天送、朱合等並稱四傑,情同手足。洪掌有侄金川,不務正業,好勇鬥狠。爲挑撥叔父與吳沙的情誼,制造事端。爲此,吳沙的侄子吳化與金川發生沖突,釀成群毆。
  幾經曲折,吳沙率大批移民進發蛤仔灘。一路披荊斬棘,備嘗艱辛。抵達拓荒區後,平埔番社酋長塔瑪拉及其女莎耶公主率衆力阻拓荒耕種,移民多方勸導。
  時值番社流行疫病,吳沙、天傑等日夜救治病人,終使痊愈。番民感激,得以和好。移民順利墾種,並築圍安家。豐收之日,衆人熱烈慶祝。但金川又暗中生事,並謀殺吳沙,幸得義仆舍命相救。
  金川終于自食惡果。曆盡幾多劫難,天傑與秀美,吳化與莎耶結爲百年之好。漢番和睦,過著安樂幸福 的生活。
http://baike.baidu.com/view/896577.html?tp=0_11

吳沙

1.“開蘭鼻祖”吳沙
  吳沙,漳浦縣人。雍正九年(一七三一)生于漳浦縣西門外小山城元房大圍頭。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由原籍渡臺,先居淡水,"再遷三貂社。又以三貂爲基地,集結和率領漳、泉、粵三鉻移民人墾宜蘭,成爲臺灣開發史上聲名赫赫的"開蘭始祖"。
  宜蘭地處臺灣東北部,舊稱噶瑪蘭,又稱哈仔難。其地理形勢,西背大山,東臨太平洋,南北山勢對抱。呈大三角形,唯東面向大海敞閉,中間有蘭陽溪分界南北,"沃野三百余裏,可辟良田萬頃"。當臺旁南、西、中、北部土地大致墾盡的時候,宜蘭還是,一片毒蛇野獸出沒的荊榛之地,而且爲性情凶悍的番人所據。在吳沙入墾之前,已有漳人林漢生召聚前往拓墾,爲番人所殺。顯然,開墾宜蘭更加艱難和危險。吳沙初居三貂社,三貂與宜蘭一山之隔。他?quot;通番市"爲生,即把草藥、布匹、鹽、糖、刀等貨物賣給番社,又從番社換回山貨如鳥獸、木材之類的東西賣給漢人,不久就賺了一大筆錢因他"通番市有信",得番人喜愛,娶"番婦",獲"番目"之位又助三籍移民"入山伐薪抽藤自給,人多歸附"。在通番市中,他"見蘭中一片荒埔,生番皆不諳耕作:亦不甚顧惜",立志開辟。
  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吳沙開始籌劃開蘭。他以三貂爲基地,對開蘭進行周密充分的准備,整整曆九年時間。開蘭的第一要素是勞力。爲集結人力,吳沙首先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就地興建房宅,使投靠者先有田耕,有房住。同時在三貂社開山修路,前來投靠者發給一鬥米、一把斧頭,使入山砍柴抽藤。解決臨時生活費用。由于吳沙生性好俠,廣結善緣,投靠的移民達一千多,其中漳州人占十分之九。開蘭的最大障礙"番害",由此決定了開蘭行動必須是武裝拓墾。爲確保拓墾成功,吳沙特委托許天送、朱合、供掌等熟悉番情,從事番割的友人,輔助說明籌劃開墾事宜,組織二百多壯士爲前導,保護墾民免受番害,並安排二十三名懂番語者隨行,開蘭需要龐大的資金,以保證墾民衣、食、住等生活之需和農具、種子、運輸等生産之需。吳沙憑平日創建的良好信譽,得淡水富豪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鼎力襄助。開蘭還需要獲得官府的同意和支持。宜蘭散住著三十六社平埔番,屬化外之地,清廷因"系界外,恐肇番釁",又懼漢人以此爲藏身淵藪聚衆鬧事。吳沙自身守法,且多次以卓越的指揮才能,協助官府拿獲賊寇,得淡水同知徐夢麟的信任,使開蘭行動得到官府的默認。
  嘉慶元年(一七九六)農曆九月十六日,吳沙率漳泉粵三籍移民一千余人,鄉勇二百余人,善番語者二十三人,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登陸後即築土圍,稱"頭圍"(即今頭城鎮)。吳沙以頭圍爲據點,創建了宜蘭第一個漢人聚居地。開墾工作迅速展開,掀開了宜蘭平原開發的序幕。由于頭圍的墾辟,此後大量漳州移民的湧人,都經此而進入蘭地各處﹔從臺北、基隆進入宜蘭,也都必經此地。頭圍一時農事大興,人員驟增,成爲初期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
  開蘭行動從一開始就受番人阻撓。隨著墾地的推進,番社更是驚恐萬端,經常畢族出動,舉著刀棒鏢器向墾民殺將過來。鄉勇、墾氏奮力抵禦,雙方死傷不少。吳沙之弟吳立也在一次拚殺中戰死。吳沙深感不處理好漢番關系,便難完成開墾大業。他派人欺騙番人:"海賊就要來犯,消滅諸番。我們是奉官命來堵賊,保護你們的。"番人將情將疑,還是常來侵犯,但又屢犯屢敗,以爲漢人有神助,戰事才逐漸平息。在處理漢番關系中,吳沙更注意用仁德感化番民。在番人強攻時,他率衆暫退三貂社。嘉慶二年,番社患痘,不少人病死。吳沙懂醫術,開方施藥,番人不敢服,強灌,救活百數十人。番人以爲神,就用土地酬謝他。吳沙將墾民組織成給(十數人爲一結)、圍(數十結爲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墾地幾十裏,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
  嘉慶三年(一七九八)農曆十二月九日,吳沙因積勞成疾病逝。其侄吳化繼續領導開墾,墾地所及達四圍、五圍、員山、湯圍、柴圍、大湖圍等廣大地區。鹹豐同治年間,漳浦人陳輝煌等卒衆人墾蘭陽溪南廣大地區。宜蘭平原從嘉慶元年吳沙人墾頭圍,到同治十三年陳輝煌開墾三星,曆八十年時間,由荒埔原野變成阡陌良日,由人迹罕至到人煙稠密。其問充滿傅奇,充滿血淚,充滿成功,而首功屬吳沙。
  吳沙開蘭之功,後世評價頗多。嘉慶年間噶瑪蘭通判楊廷理祭拜吳沙墓,並撰聯曰:"天開草昧撫番岸絲諍道合中庸,地辟蘭陽踐土食毛民懷大德。"鹹豐八年頭城烏石港前接官亭內立"吳沙昭績碑"雲:"布衣而建開辟之功,纖民而創不朽之業,生無一命之加,歿享千秋之祀,稽之史冊,偉績如吳公者,絕無而僅見也……"頭城鎮開成寺,寓紀念吳沙開蘭成功之意。寺內設吳沙祠堂,奉祀吳沙全身塑像,並有對聯曰:"三十六社內番族輸誠堪欽智略,二百余年前蘭疆墾辟永沐恩波。"吳沙的功勳榮耀膾炙口碑,遠勝一般達官顯貴。民間稱其"開蘭老大"。第五、六屆宜蘭縣長陳進東贊其功績:"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59282.html?tp=0_11

一、唐山過臺灣

  「唐山」,指的是今天的中國大陸,「臺灣」是孤懸在其東南海上的一座島嶼,兩者之間,隔著一條自古便是非常有名的天險──在澎湖附近的「黑水溝」,被稱為「落漈」的海域。「唐山過臺灣」便是指居住在中國大陸的漢人橫渡冒著臺灣海峽的風險,前來臺灣謀生、聚居的艱辛過程。
  臺灣原非漢人聚居之地,在漢人遷臺、居臺之前,臺灣島上居住的是語言、風俗習慣都與漢人不同的南島語族,他們穿梭在高山叢林、平原、沼澤之間,逐鹿打獵、捕魚、耕種,過著逍遙自在、與世無爭的生活。直到十六、十七世紀,中國大陸上的漢人大量遷移來臺,這種情形就改變了。
  明朝立國初期,即以「海上為不征之地」為政策,對東南沿海採取消極退守態度。洪武年間,更為防範日益強大的海寇,施行海禁──「寸板不得下海」政策,更強制在澎湖的漢人廢棄辛苦建立的家園,全數遷回福建老家。致使原本市井繁榮的澎湖在強制遷出的政令下,一夕間荒蕪,造成澎湖史上有名的「墟澎事件」而使澎湖成為海盜巢穴。明朝中葉以後,政治日漸紊亂,閩南地區常受強盜、倭寇侵擾而民不聊生,沿海窮苦人民便鋌而走險,往海上謀生,因受「海禁」而不得歸返,便與海盜、倭寇結合,以澎湖為根據地,集團日大,形成東南沿海強大勢力,其中有一群是以顏思齊為首的海盜集團。
  顏思齊係福建漳洲海澄人,從事中日之間船舶交易而發跡,自稱日本甲螺(Capital,頭目之意)廣交豪傑之士,與鄭芝龍等人結拜為兄弟,欲謀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1624年(一說1621),顏等密謀對日本起事,事機敗露,逃亡至海上孤島─臺灣,在笨港登陸。
  漢人大量遷臺,來臺便是始於顏思齊據臺後。顏氏積極經營臺灣,安撫原住民,聲勢日漸浩大,閩南鄭芝龍招諸兄弟及漳泉窮苦無業的親友同鄉約三千餘人陸續來臺投靠,建立城堡,開墾拓殖,奠定了漢人在臺灣的基礎。及至1625年顏思齊死於瘧疾,鄭芝龍被推為新的領導者。翌年,福建大旱,許多饑民前來投靠,聲勢日壯,縱橫海上屢破官兵,名震南海。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招撫,屢破倭寇與荷蘭人,累官至部督。
  兩年後,福建旱災又起,尤以同安地區特別嚴重,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以給船舶送居民至臺灣開墾:「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使墾荒食力,漸成邑聚」。於是漳泉赴臺者眾,約有數萬人,這是中國官方第一次有計畫的大規模向臺灣移民。
  顏思齊和鄭芝龍是最早在臺灣施行農業開墾的人,漢人對臺灣的開發從此奠定初基。但至清兵入關,鄭芝龍降清,清對臺灣施行「海禁」,以杜絕反清勢力外滋長,臺灣的主權便在清廷默許下歸屬於荷蘭。
  鄭成功克臺後,施行寓兵於農的屯墾政策,獎勵士兵駐軍開墾。隔岸清廷為斷絕鄭氏後援,下達「禁海令」及「遷界令」,強制東南沿海各省居民往內陸遷徙三十裏,企圖以經濟封鎖臺灣;但此舉非但造成廣大民眾流離失所,許多閩粵居民更憤而東渡依附鄭氏王朝。而閩南多山,耕地有限,加以人口稠密,於是移民來臺者日眾,約數十萬人屯墾而確立了人社會。
  清滅鄭氏王朝後,經施琅堅持,納臺灣入清版圖,清採「為防臺而治臺」政策,康熙23年雖取消海禁,允許人民出海捕魚、貿易,但對大陸及臺灣兩地人民卻嚴格限制往來,並頒布禁令。
  禁令雖嚴,但閩粵人口過剩,謀生困難,而聽說臺灣地方廣大又肥沃,於是紛紛想前來謀求生機,膽大的就冒險偷渡了。1760年(清乾隆25年)禁令解除後,臺灣人口急遽增加,及至光緒20年,臺灣收納閩粵大量入墾人口,據清官方統計:戶數507505戶,丁口數:2545731丁口,已達二百五十餘萬人(此還不含婦孺,客戶墾戶及逃避繳稅之隱匿人口呢!)
三留二死五回頭
  「三留、二死、五回頭」意謂著「唐山過臺灣」移民來臺的艱險,十人之中只有三個能到達,二個死亡,五個回頭。
  尤以清渡海禁令頒布後,大量東南沿海為嚮往臺灣,謀求生機,開創基業的居民冒著官方禁令與臺灣海峽的風險,雙重險阻下賭命偷渡。每一次每人偷渡須銀六至八兩,在半夜搭小船由廈門口岸至大擔島外,換上大船到澎湖,再換大漁船到臺灣,由鹿耳門登陸,再到打鼓、東港、大甲、北港、新港、鹿港等幽僻小港上岸。
  但常有不肖「船頭」─專營私載人民出海的人,收了錢又怕政府查獲,便串同習水盜匪,用濕漏小船收載,數百人擠入艙中,將艙蓋封釘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偶值風濤,盡入漁腹。
  也有不肯把船駛到岸邊,恐人知覺,偶有沙山,輒趕騙離船,名曰「放生」。沙汕斷頭距岸尚遠,行至深處,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種芋」。或潮流適漲,隨波漂弱,名曰「餌魚」。人為「放生」、「種芋」、「餌魚」加上海上風險─黑水溝的驚濤駭浪,人命真如不可測知的落漈的風浪。
  而僥倖到達臺灣的人,還必須躲過官吏的緝捕,萬一被查獲緝捕,還要被杖逐回籍呢!
  清季臺灣一位無名詩人,以其熟習的客家語作了一首長詩(後來被命名為「渡臺悲歌」),勸告大陸親友千萬不要走上渡臺之路:「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就可了解其慘狀。而康熙末年的藍鼎元曾有「偷渡詩」,可了解其中辛酸。「累累何為者﹖西來偷渡人,瑯璫兼貫索,一隊一辛酸。嗟汝為饑軀,登岸禍及身,汝愚乃至斯,我欲目沾巾。哀哉此厲禁,犯者仍頻頻。」
  因為「唐山過臺灣」移民來臺「冤死」的人很多,所以閩南移民便以怨嘆的語氣說:這是「埋冤(ㄉㄞ ㄨㄞ)的地方。〈臺灣通史〉作者連橫就說:「埋冤」其實就是閩南語「臺灣」的初譯。
二、吳沙來宜蘭
  宜蘭地區的開發,是漢人入臺開墾的代表例子之一。
  宜蘭地區,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都是先住民語Kavalan 的音譯。1812年(清嘉慶17年),清設「噶瑪蘭」廳,1875年(清光緒元年),噶瑪蘭廢廳改縣,以噶瑪蘭的「蘭」字,冠上「宜」字,改稱為「宜蘭縣」,「宜蘭」就成為本縣的專屬名稱。
  十六世紀中葉,海盜大道乾曾率眾佔據蘇澳一帶,後因水土不服而離去。十七世紀西班牙人雖曾來過,但也並未落腳墾種,只派教士傳教;後來荷蘭人取代西班牙人統治蘭地,對噶瑪蘭人的教化也頗有貢獻。
  鄭成功逐走荷蘭人,勢力並未到達蘭地。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後,因位處僻遠被視為化外之地。1768年(清乾隆33年),漢人林漢生召眾入墾蘭地,但為原住民所殺,並未成功。此後便無人前來開墾,直至乾隆末年,吳沙開始對蛤仔難開發。
  吳沙漳洲人,原居三貂嶺,尚義好俠,經常以鹽、布進入哈仔難與原住民交易,頗得原住民信任。吳沙同時也收容前來投靠的流民,使他們入山採伐,清朝官方曾予羈糜(喻維繫、聯絡)。林爽文為亂之際,吳沙協助防堵林爽文餘黨,頗得地方官徐夢麟的信任,便向朝廷推薦吳沙開發蛤仔難。
  1796年(清嘉慶元年),吳沙與友人許天送、朱合、洪掌三人,招募漳、泉粵三籍鄉勇兩百多人,至烏石港附近築土堡頭圍(今宜蘭縣頭城鎮),編組鄉勇,訂立鄉約,做為入墾噶瑪蘭平原的前哨站。
  吳沙率鄉勇佃農墾地日廣,引起原住民的疑懼,集結全族來抵抗。吳沙之弟吳立在戰鬥中被一刀刺死,鄉勇也到很大傷害,吳沙並不因此氣餒,反而加強戰備,一面派遣使者前去傳達消息:漢人是奉官令前來,目的是為保護原住民的財產,因為海寇、亂民將要占領這裡,對原住民會有威脅;而屯田駐兵,是為保障此地居民性命,而非貪圖原住民土地。
  消息雖成功帶到,兩方衝突暫時停止。但原住民仍對吳沙保持警戒,因此,吳沙的開墾,也僅限於頭圍一帶。直至是年冬天,山地部落居民患了天花,傳染病蔓延,死亡人數激增,原住民決定全社遷移,吳沙聽說,親自帶藥上山。初始,原住民抵死不受,及至一小頭目,因親人被擄,受吳沙之助而安然返家,欠吳沙人情而勉強服藥,而發揮藥效後,消息傳出,請吳沙醫治而癒的人有一兩百人,為答謝而送土地給吳沙,與漢人埋石設誓,相約互不侵犯,於是不到一年,吳沙的地增加數十裏。
  在這之前,吳沙曾多次向官府申請認可開墾行為,皆被官方以蛤仔難為界外番地,人跡罕至,無法稽查,易生弊端為由批駁。至此,吳沙在翌年赴淡水廳申請墾照,準備深入開墾,而朝廷因有開墾頭圍的經驗,而很快應允,並把大小事宜交付吳沙全權辦理,開墾蛤仔難的進度才大幅向前。
  吳沙請淡水富商柯有成、何饋、趙隆盛資助,召佃農鄉勇前來,加以編組,訂立鄉約,規定租穀的徵收標準。沿途伐木築道,沿著山勢,吳沙設隘寮十一所,由募集而來的丁壯駐守,一般駐守十餘人,範圍大的有五、六十人,稱為「民壯寮」,晝夜巡邏擊柝示警,目的是為畫分漢人和原住民的界限,避免雙方不必要的爭鬥傷害。而這次拓展的範圍稱作「二圍」(今頭城鎮二城),到此墾地的佃農,因一路上相當安全而有根植於此的心願。於是蛤仔難的開墾,也就更見紮實。
  吳沙在1798年去世時,已為蛤仔難的開發,奠定良好基礎。其姪吳化被三籍鄉勇尊為義首,聽他約束,各自有開墾範圍,於是在大約十年之間,開墾範圍已推進至羅東地區,宜蘭地區的平野已開發殆盡。1806年初由於海寇蔡牽、朱濆先後進犯蘇澳,吳化夜集鄉勇數百,占住要塞,當蔡牽黨徒入市搶奪一舉擒下十三人,蔡牽想靠岸攻擊,吳化叫眾人把大樹幹丟入海中堵住港道,蔡牽只好恨恨離去。
  這批吳沙帶出的鄉勇發揮了防禦鄉土的作用,官方才正視宜蘭問題,加上總督方維甸上書稱揚居民的英勇事蹟,及臺灣知府楊廷理等力爭,朝廷下詔於1812年(嘉慶17年)收宜蘭入版圖,蛤仔難改稱噶瑪蘭,設廳治於五圍(今宜蘭市),置民番通判。其後築城建署,畫分地界,於是全臺成一府四縣三廳。
  而這時的宜蘭已有移墾丁男漳人四萬二千五百餘,泉人二百五十餘,粵人一百四十餘了。
三、聚落的形成
  在漢人還沒入墾蘭地,不知幾個世紀前,就有從南海飄洋過海輾轉遷徙而到蘭陽平原上散居的南島語系馬來族群。噶瑪蘭人自稱「平原之人」(平埔族之一),樂天知命,天
生樂水,濱水而居。據1650年荷蘭人所作戶口調查有45個村落,清時稱噶瑪蘭36社,以濁水溪(今稱蘭陽溪)為界,溪北20社,大多沿宜蘭河流域的壯圍、礁溪兩鄉及宜蘭市境內;溪南有16社,幾乎都在冬山河流域的五結、冬山兩鄉及羅東境內。
  在蘭陽的深山叢林中密集聚居著素以勇敢強悍著稱的先住民族─泰雅人,他們是個樂山的民族,認為大自然是人類共有共享的世界,深具天人合一的觀念。勤奮進取,善於狩獵耕織,但因族群的擴張及墾獵的需要,部落經常分化及遷徙,至今可分為散布在大同鄉境內、蘭陽溪上遊兩岸的溪頭、卡奧灣兩群,及南澳鄉境內大南澳溪、和平溪流域的南澳群。
  由於泰雅族人有「出草」獵取人頭的習俗,因此,在山林之中的泰雅族人與在平原上噶瑪蘭人之間隔著一條長形的緩衝地帶,彼此壁壘分明,警戒對峙。及至吳沙率領漳、泉、粵人入墾,漢人便是由噶瑪蘭人與泰雅人的緩衝地帶切入推進,而聚落的形成便與開墾的次序與安全考量息息相關。移民在墾殖時,除了克服天然條件的限制外,尚須防禦土著族的出擊,為擴展耕地,必須有效抵制土著族之來襲,於是有隘寮、堵圍、土城....等設置,隨著拓墾線之推進,原有這些防番設施之處,人口聚集成村,而依次形成聚落。
  道光年間,漢人墾民大肆開發噶瑪蘭地方,土著被迫乃有遷徙之舉,其中加禮宛社(五結)附近部落,由蘇澳一取陸路移至奇萊平原(今花蓮一帶),一取不久,再向南發展,一取陸路由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之中央縱谷南下,經大巴塱南方之馬佛社(花蓮縣光復鄉),再南下而為卑南一帶之「生番」所阻;一路仍取海路南下,部眾分布於貓公、姑津、石梯之間(花蓮縣豐濱鄉),更有遠渡大港口(豐濱鄉)至卑南地區之寧埔(臺東縣長濱鄉)、廣澳(臺東縣成功鎮)一帶。
  一部份臺灣原住民因與漢人錯落而居,年代一久,習染漢俗既深,終而漸次泯沒在漢人群中,唯有另一部份遷於東部海岸漢人較少地區集中,而能保存他們原有的生活習俗和生產技術。
四、團、結、城的故事
(一)圍
  「圍」的由來,始於1796年(清嘉慶元年)墾首吳沙招募漳泉粵墾民,以隘勇200多人為前鋒入居今之頭城,築土堡(以土石疊成之牆垣)以居,藉以防禦番害,此後在當地形成聚落,即取「頭圍」為地名。按圍的設置係按開墾時間先後次序而命名:頭、二、三....。嘉慶二年吳沙在宜蘭地區的開墾已達「二圍」(頭城鎮二城裏),吳沙死後,其姪吳化及林明盞、吳表繼續領導,切入噶瑪蘭人與泰雅人間的緩衝地帶,自點而線而面,逐步向南進墾,至「湯圍」(礁溪鄉德陽村)、三圍(礁溪鄉三民村),四圍(礁溪鄉吳沙村)。1802年(清嘉慶7年)由九旗首開墾團進攻土著而得「五圍」(宜蘭市)。至「民壯圍」(壯圍鄉壯一至壯七,宜蘭市東南郊區一帶)。另有不以次序,仍以築圍之材料、人物、位置....而稱之圍,如:土圍(壯圍鄉土圍村)、湯圍(礁溪鄉德陽村)、新圍(頭城鎮中崙裏之一部份)、零工圍(冬山鄉八寶村之一部份)、茅埔圍(冬山鄉得安村),張公圍(三星鄉大隱村),八王圍(三星鄉貴林村)、柴圍(礁溪鄉白鵝村)至民壯圍。
(二)結
  嘉慶年間噶瑪蘭新開墾之地,因無特別具有資產或交通官府能力的人,所以是以合股的方式,由小經營者合力進行的墾首採結首制度(合數十個為一結,以曉事而資多者為之首,稱為小結首。合數十小結首中舉一富強有力、公正服眾者為之首,名曰大結首。)向政府具結申領墾照後,相互合資合力從事墾荒。待土地墾成後,將各結首編號為頭、一、二、三....畫分地段,以某結首獲得分配之地以其編號稱呼,後來在該地形成聚落時,便以其為地名。茲列舉如下:
  一結(宜蘭市)、結頭份(員山鄉)、中一結(五結鄉)、二結(宜蘭市、礁溪鄉、五結鄉)、中二結(五結鄉)、頂三結(五結鄉)、下三結(五結鄉)、四結(礁溪鄉、五結鄉)、頂五結(五結鄉)、五結(宜蘭市)、下五結(五結鄉)、六結(宜蘭市、礁溪鄉)、金六結(宜蘭市)、七結(宜蘭市)、十六結(礁溪鄉)、十九結(三星鄉)。
(三)城
  移民聚落,在近番社之處,為防禦而建土垣圍繞者稱為「城」。此類地名,都為移民聚落。如:
  內城仔(員山鄉內城村之一部份)
  新城(員山鄉同樂村之一部份;蘇澳鎮新城裏之一部)
  阿蘭城(員山鄉同樂村之一部份)
  阿兼城(冬山鄉大興村之一部份),依人物命名。
  客人城(羅東鎮北成裏之一部份)
  林彪城(宜蘭市凱旋裏之一部份)
  而「頭圍」原號稱「頭城」,後易名,光復後再改用回「頭城」。「五圍」(宜蘭市)在設噶瑪蘭廳後,在四周種九芎樹造土城,因此,又稱「九芎城」。
http://media.ilc.edu.tw/5y/TC/504/5044.HTM

抗日電影:名導演75

大陸與台灣抗日電影的五大截然不同 

   以前我們熟悉的是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最近在出國的飛機上我看了8部台灣拍攝的抗日電影,看完之後作了一個對比,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烈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英烈千秋》(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大陸拍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在國外留學等等。而《筧橋英烈傳》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於有錢人家。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體系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子,而國恨是背景。比如《梅花》體現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後國恨的邏輯關係。
   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比如《梅花》這部電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撓,喻示著中華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斷;再比如《香火》,喻示著中華民族香火不能滅、不能斷,而且要頑強地接續下去,這是一種文明、文化的抗爭。
   第五,對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鬥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鬥爭性。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複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向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只說了一句「打贏了回來」。短短几句話,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很大,因為它體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方面的頑強。
   比較之後我發現,把這兩個版本合起來看應該更能反映抗戰的事實,單看哪一方面都不夠。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去看歷史的另一面,看歷史被遺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蓋的那一面。【阿波羅新聞網 2011-12-24 訊】摘自:馮侖著《風馬牛》中信出版社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224/230113.html#sthash.cpQhU5mO.dpuf


  啥是「四大抗戰小說」?
  到底是臺灣版:王藍的《藍與黑》、紀剛的《滾滾遼河》、潘人木的《蓮漪表妹》和徐鍾珮的《餘音》。還是華人版: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鹿橋的《未央歌》、《藍與黑》、《滾滾遼河》。
  當然是華人版較為人所認同,雖然就《語言與力》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而言,並無本質之異(均為俗作)。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665567

《英烈千秋》
《七七事變》
《八百壯士》
《筧橋英烈傳》
《血戰台兒莊》
《梅花》
《星星月亮太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zsh5IGkpg
《藍與黑》 
新《京華煙雲》43 大结局 
《晚鐘》

抗日電影

抗日電影(1937-1945),1937年以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電影創作主要圍繞民族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其中有宣傳軍民團結的《好丈夫》,描寫附逆分子覺醒的《火的洗禮》,揭露日軍在東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間諜》。香港電影也注入了時代血液,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民族的吼聲》《孤島天堂》等影片。馮小寧的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其中的《黃河絕戀》,《紫日》也是抗日戰爭的代表作之一!
  目錄
 40年代
▪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 地道戰(1965年)
 50年代
▪ 鐵道游擊隊(1956年)
▪ 平原游擊隊(1955年)
▪ 地雷戰(1962年)
 80年代
▪ 血戰台兒莊(1986年)
▪ 紅高粱(1987年)
90年代
▪ 國歌(1999年)
▪ 黃河絕戀(1999年)
▪ 紫日(2001年)
   40年代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來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他們的父親被敵人活活吊死;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被迫逃回上海。素芬進了難民收容所,悉心照管孤兒。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電影內容:女學生江玲玉 ​​在上海某大學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玲玉不顧姨母和表兄周家榮的阻止,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抗日。不久,她與同隊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相愛。抗戰勝利後,玲玉與禮彬成婚。是抗戰中難得的喜劇片。
  地道戰(1965年)
電影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鐘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群眾倖免於難。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莊內刺探情報。
  50年代
鐵道游擊隊(1956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棗莊一帶鐵路線上。日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他們為心腹之患,千方百計進行圍剿。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平原游擊隊(1955年)
電影內容:1943年秋,為粉碎日本侵略軍“掃蕩” 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奉命牽制日軍駐守縣城的松井部隊,阻敵進山增援,同時保住李莊的糧食。松井恐老窩有失,被迫撤出李莊急返。最終李向陽終於全殲松井部隊。
  地雷戰(1962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蕩”,損失慘重。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和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
  80年代
血戰台兒莊(1986年)
電影內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 南京慘案 ”後,改編了華中方面軍戰鬥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與此同時,國民政府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飛抵徐州,部署這一重大戰役。中國守軍堅守二十餘日,傷亡慘重。最終幾百名日軍傷殘士兵絕望地剖腹自殺,引火自焚。
  紅高粱(1987年)詳參【圖博館】:張藝謀:名導演50
電影內容:抗戰初期,“我”奶奶——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當花轎經過一片高粱地時,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時刻,“我”爺爺轎夫餘占鰲率眾殺了土匪,救了九兒,經過一番波折,兩人終於成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軍進了村,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在九兒和余占鰲的帶領下,燒酒坊的伙計們用自製的土槍土炮在高粱地裡伏擊日軍的軍車。
  90年代
國歌(1999年)
電影內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東三省,大批學生流亡關內。田漢、聶耳正在籌備一部抗日題材的話劇《亂鐘》,此間,他們結識並邀請流亡在滬的東北學生參加演出,不料《亂鐘》的正式開演被“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砲火聲打斷,東北學生齊白山、林雪麗積極投身前線,田漢、聶耳等藝術家在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下也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目睹了戰鬥的慘烈與悲壯,田漢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與聶耳決心以創作藝術作品來鼓舞人民抗戰。一部新創作的抗日電影《風雲兒女》誕生了,這時突然傳來齊白山和林雪麗犧牲的消息,田漢等人心情悲痛、五內俱焚,激情之下田漢寫下了《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黃河絕戀(1999年)
電影內容:黃河絕戀》是馮小寧導演繼《紅河谷》之後創作的又一部以戰爭和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同他以往的許多作品一樣,馮小寧在片中貫穿對戰爭與人性的思索,把主人公置於生死絕地,在冷酷無情的環境中突出了他們心中燃燒著的生命火焰。影片圍繞驚險的護送過程展開,充分展示了人物之間的個性衝突和心靈溝通,在洶湧澎湃的黃河壺口瀑布邊演繹了一曲雄渾壯烈的讚歌。全片以回憶為線索,創意獨到、場面壯觀、風光瑰麗,強烈激昂地謳歌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者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和對國際友人的真摯關愛,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影視作品。
  紫日(2001年)
電影內容: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 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倖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裡,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法西斯所殺害。悲忿的楊玉福和娜佳憤怒地沖向殘餘的日本"法西斯"部分,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100819/1100819.htm

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抗日歷史再現:電影《一八九五》與《塞德克.巴萊》的後殖民戲劇張力、女性角色與觀眾反應
《一八九五》
本研究計畫旨在探討《一八九五,乙未》與《賽德克.巴萊》如何藉由電影藝術從不同觀點呈現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抗日歷史,採用的研究方法是近年來各學門學者非常注重的後殖民主義理論,從這兩部電影闡述觀點的戲劇張力、女性角色與觀眾反應,探討現在台灣民眾對國家、族群與性別意識的趨勢。
  描述客家族群抗日的電影《一八九五,乙未》於2008年11月7日上映,而刻劃1930年霧社原住民抗日事件的《賽德克.巴萊》也在2011年9月開演。相較於《一八九五,乙未》片中客家人抗日的理由: 「不願改東洋名、說東洋話、做東洋人」,《賽德克.巴萊》片中原住民反日的理由也相似: 「再過幾年,就沒有塞德克族了。」兩族都是因為不願意放棄世代相傳的文化與信仰。在敘事上、影像、表演上,各個角色多以自己的族群母語發音,並且盡量忠於歷史的銓釋,所以這兩部電影都適合運用後殖民主義理論為研究方法來探討。
  後殖民批判主義(postcolonial criticism)的理論,主要探討殖民地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包含帝國如何去認識殖民地,或按帝國的思考模式書寫主宰,以及殖民地文化對自身現代化歷程的重新認識與反思。後殖民理論批判文化帝國主義,同時也運用了後結構主義理論家福柯(Michel Foucault)有關知識與權力連結的理論。帝國主義者在全球擴張其文化時以知識的形式支持帝國為權力核心,將帝國的價值觀融入對殖民地的理解中,堅信帝國文明較其他文明高等,所以能帶給全人類現代化的福音,改造殖民地的風俗習慣就是提升殖民地的文化,因此帝國的擴張侵略具有學識上和道德上的合理性。但是福柯的理論說明認定知識的標準背後都有權力運作,以此破解帝國主義迷思。
  綜觀兩位導演的創作意圖,都非常接近後殖民批判主義的反殖民理論觀點。《一八九五,乙未》片中,台灣義民群起抗日時,客籍義勇軍領袖以及義民間不分閩、客、原住民浴血奮戰,用生命保護鄉土以及文化。《賽德克.巴萊》一片反對帝國主義壓制,頌揚原住民為保護家鄉、爭取族群尊嚴的魄力。本文比較影片與抗日史料文獻之關聯性,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看過兩部影片的觀眾做意見調查與統計。希望能從後殖民的角度,討論抗日事件的意義,也就是從不同族群觀點思考相關議題,並分析文化、族群、社會和歷史記憶等角度,以呈現歷史與文學藝術創作的本質差異。
  從問卷調查結果統計顯示,看完這兩部電影 <賽德克巴萊> 及 <一八九五 乙未>的學生中,九成以上的學生認為<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能讓他們更了解原住民文化,而七成以上的學生認為<一八九五 乙未>這部電影能讓他們更了解客家文化。大部分的學生並不會因為電影所呈現的日本形象而對日本的感受有所改變,而是覺得台灣人應隨著時代改變國際觀,此外大多數學生認為賽德克族和客家義軍的抗日行動是英勇捍衛自己鄉土文化的一種表現,其中兩部電影對女性角色的刻畫重點也是相同的—婦女尊重家中的男性,雖不贊成他們的抗日行動,但仍支持他們。電影<一八九五 乙未>中所呈現日本親王、醫官的知性感性形象,有九成以上的學生是可以接受的。
  往年台灣史教科書中,常從漢族觀點敘述歷史事件,忽略台灣住民的文化內涵。對於乙未戰爭,後世的台灣人將臨陣脫逃的丘逢甲和劉永福譽為英雄,至於捨身抗日的英雄則乏人問聞。不同的歷史階段,對於霧社事件的相關研究,呈現各種不同詮釋觀點。跨越日治殖民、光復、解嚴後不同歷史時期,日人與漢人對霧社事件產生不同的敘事解讀。相較於《一八九五,乙未》片中客家人抗日的理由: 「不願改東洋名、說東洋話、做東洋人」,《賽德克.巴萊》片中原住民反日的理由也相似: 「再過幾年,就沒有塞德克族了。」兩族都是因為不願意放棄世代相傳的文化與信仰。
  歷史與文創的解讀,也可由性別論述的角度來觀察。《一八九五,乙未》中的客家女性,以及《賽德克•巴萊》中的霧社女性,或喪子、或喪夫、或喪父,在事件的過程中受父權主義操縱的程度不甚相同,雖無法反抗,但有些人物情節與歷史情境,值得觀眾反思。過去戒嚴時期的國族論述,結合民族與父權主義,由優勢族群與男性主導弱勢族群與女性的歷史記憶,僅從威權體制的單一視角。八零年代解嚴後,多元詮釋批判霸權,女性、原住民等敘事結構,重建族群認同的歷史再現。《一八九五,乙未》和《賽德克.巴萊》片中,女性原先都反對抗戰,但最終無奈必須面對戰爭對生命的殘害。鏡頭中的為人母或妻者,不時抱著孩子在懷中,扮演生命的孕育和保護者的角色。這兩部電影聚焦於家國戰爭歷史,但仍不時觸及親情及兒女之情。
  《一八九五,乙未》與《賽德克•巴萊》兩部電影都呈現一個弱小民族誓死反抗強權的血淚故事,但觀眾有不盡相同的解讀。台灣文化有日本成分,也有中國因素,卻又不能等同於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這種多重性格的文化認同,確實是台灣的歷史產物。《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並不是抗拒特定民族國家,而是描述不同種族間因文化衝突導致的悲劇。這不只是原住民的悲劇,也是日本人的悲劇。這種觀點超脫傳統以殖民帝國為中心的狹隘視野,審視族群主體權的追求,甚至可擴展成對個人反抗命運的人性悲劇的隱喻。原住民抗戰雖非出自民族主義意識,但和《一八九五,乙未》中的客家人一樣,都是保衛家園之戰,賽德克族更是為了捍衛信仰。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6821&ctNode=1879&mp=1869
詳參【圖博館】:《風中緋櫻》1949

台長: 阿楨
人氣(4,597) | 回應(1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源》
此分類上一篇:《梅花》

阿楨
孫大川:禁原漢通婚 觀點狹窄 2011-05-16 中央社

 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提議禁止原住民與他族通婚,引發爭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說,若從血緣去看文化傳承,是很狹窄的生物學觀點,也是很荒謬的說法。
 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對原住民與他族通婚發表看法,引起原住民抗議。
 孫大川指出,他當時聽完廖萬隆的說法後「有覺得怪怪的」,但後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有糾正,他就認為就沒什麼太大的事,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心。如果廖萬隆後來沒有澄清好,是應做說明;如果廖萬隆是很嚴肅認真說這件事,那就很不應當。
 有關原漢通婚的問題,孫大川說,若從血緣去看文化傳承,是很狹窄的生物學觀點;不只是血緣,文化也是互相滲透,如果要談文化傳承,不應只注意生物學層面,更應注意文化、語言、生活方式、不同思維等角度去看,才是正辦。
 記者詢問,現在還有所謂種族「純淨說」嗎?孫大川表示,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不可能,從過去人類的歷史來看都是如此;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是純粹的?從生物學去談一個文化的保存,是很荒謬的說法。
相關新聞
保原民純精? 高金素梅:我不純正嗎?
江宜樺:異族通婚子女不應被污名化
留言:
笑爆了! 我們的原住民不是一個來處,只要看他們的膚色、五官、服飾就明白,先來後到之間會差上仟年。即使是漢人也是外來種,……不管你是那一族,來自那裏? 只要你接受儒家學說、漢家文化,那你就被接納為漢人。
高金素梅貞是自己那壺不開提那壺啊,連要幫他硬ㄠ都很困難(楨:指金與多男雜交啦).
高金老爸是老兵,老媽是原住民.
美國白人最善良了,還幫印地安人設立保護區,像稀有動物一樣珍藏印地安人.美國白人真好心啊,把印地安人擺在動物園裏,專供市民瞻仰.

另參本館:美國民族大熔爐 《與狼共舞》 族群融合館 擺脫族群幽靈了? 《風中緋櫻》 《唐山過臺灣》 孫仲瑜女巫
2011-05-16 14:08:26
圖博館
王睿:台灣人向南島追根溯源?矯情的“認親政治”

2017.11.3,“中國東南及環太平洋地區史前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建將樂縣開幕,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成為會上焦點。多數學者的最新研究認為,以福建沿海為中心的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極可能就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台灣學者陳仲玉也在會上發表《亮島人的發現及研究新進展》,他推斷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是近一萬年以來“原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
  同一天,蔡英文“過境”關島時,卻表示她剛訪問過馬紹爾、圖瓦盧及所羅門群島,“這三國人民和我們的人民都源自南島,期待大家一起追根溯源”。此前蔡當局外事官員也說,台灣是南島語系大家庭的一份子,宣稱蔡英文出訪南太平洋島國是“尋親之旅”。
  用台灣“原住民”來南向認親,以抗拒“兩岸一家親”的壓力,這就是蔡當局建構的“南向認親政治學”。
  《台灣通史序》:“認親政治”的祭品
從這個內外局勢來看,在蔡英文出訪南太平洋島國期間,台灣當局刪去高中新課綱推薦選文《台灣通史序》的決定,毋寧說是刪去該文所標舉的“種性” ,是建構“泛南島民族論”的配套工程,也是蔡當局進行南島“尋親之旅”的伴手禮。
  以“開山撫番”的指稱而刪去《台灣通史序》,表面理由是該文用了“番”字,不尊重“原住民”,但從台灣學生的歷史和語文教育看來,那指涉的是廢除整個清代的中華民族連續性,也暗藏“以今非古”的殖民主義現代性。
  事實上,同時代的台灣作家當中,沒人比連橫(《台灣通史序》作者)用了更適切於當今尺度的指稱。比如清代康熙的鬱永河說:“諸羅、鳳山無民,所隸皆土著番人。”這是倒退成不以“土番”為“民”的心態。然而江日昇寫《台灣外紀》,則繼承明鄭觀點,視“土番”為“吾民”,但指稱未變。道光年間曾超越漢族本位,稱美“原住民”婚姻習俗的劉家謀,依然用的是“番俗可以風矣”;然而談到吳鳳事件時,又說成“紛紛番割總殃民,誰似吳郎澤及人”。
2017-11-13 10:41:33
圖博館
直到1920年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時,其領導層依然將“行政區域內之熟番人”區別於漢族包辦的“台灣人”之外,更對“山地原住民”置若罔聞。即便在1930年霧社事件產生較為進步的“原住民”論述,漢族菁英如陳虛谷和賴和等人以“我們”、“兄弟”來稱呼抗日“原住民”時,“番人”和“生番”仍是那個年代的通行用語,例如農民組合聲援霧社抗日的標語說“我生番兄弟”。也就是說,漢族本位主義因為反殖民的抗日運動而才剛開始解放,則完成於1918年的《台灣通史序》,如何可能超越1930年代的反殖民論述,而不存在“開山撫番”?
  再說,“番”後來用指漢人以外的民族,例如稱荷蘭人為“紅番”,反映了漢族中心主義,這是早熟的漢字與漢文化發展歷程的一部份。在這個歷程中,文化而不是血緣成為“漢/番”之別的標準,因而“漢/番”之別是可變動、可發展的。所以中華民族歷史上罕見外國那般以種族為對象的集體屠戮,而全球反種族歧視的“現代性”,恰恰是源自種族歧視的熱點地區。
  中華民族對於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用夏變夷”的漢人中心思維,是歷史發展的客觀事實,但它是可變的;與此相反,想像不可變的“漢/番”對立,只是紮伊爾德說的自我東方化而已,無益於中華民族文明復興。
  事實上,整個清代都未脫“化番為民”的基本思維。以同治13年頒訂的《訓番俚言》為例,本著“無分番與漢,一體敷教化”的原則,“教爾通言語,得為中華人”,目的是“無分漢與番,熙熙億萬世”。值得注意的是,滿人以少數民族作為統治族群,依然是以“中華人”的主體認同來說話,這是西方學界所謂中國人的文化民族主義使然。
  孔子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關於孔子這番說法的註解和翻譯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說明了所謂“野人”和“君子”,都是歷史演進過程的一部分。“原/漢”矛盾也是如此,是台灣島內部先來後到不同世代移民的問題之一。我們“後進於禮樂”,才知曉反對族群歧視的概念;但“以今非古”並不代表我們比《台灣通史序》的作者要高明多少,我們不過是歷史後進的產物。
  “自我宣稱的血緣聯繫”
其實針對“台灣原住民”所建構的認親政治,這種套路起自1990年代,與當時的“日殖有功論”互為表裡,而且是對1980年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收割與嫁接。這種“原住民研究”,準確地說是“原住民詮釋”,已成為台灣國族主義學者和政客迫不及待的出路。
2017-11-13 10:42:34
圖博館
比如台北教育大學某教授,就趕在2016年蔡英文向台灣原住民政治性道歉的前幾天發文呼籲:“80%以上混有南島民族血統的台灣人民拋開漢族優越感,普遍培養起'泛南島民族意識'。”這本是一種“自我宣稱的血緣聯繫””,藉由建立以“南島民族”為認同主體的方式,試圖在心理層面切斷與中國的關係。所以他疾呼“台灣人有80%以上具有平埔族血統”,認為在漢人入台之前,“南島語族”已在台灣居住數万年;認為台灣人只知唐山祖先,而不認南島祖先,是“數典忘祖”,所以他要“全面找尋平埔族”來認親。
  這種“平埔族詮釋”的主要依據是林媽利(1938-)醫師的“台灣人原住民族血緣論”,如今已成為許多“台獨原生論”者的信條。
  然而,台灣人類學學者陳叔倬與段洪坤指出,祖源基因檢驗的本質存在著政治意圖和政治風險,這也是許多國外人類學學者的認知。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遺傳檢驗法能夠完整追溯每一個人3萬個基因的起始,況且每一個個人間的DNA序列差異,也遠超過不同種族間的差異。而林媽利卻只用“三個基因頻率加總”的方法(Y染色體+粒線體DNA+人類組織抗原基因HLA),就算出“85%台灣人帶有原住民基因”,顯然違反統計原理。
而且,林媽利既表示85%台灣人帶有“原住民”基因,又表示90%以上台灣人帶有越族基因,這樣加總超過100%(85%+90%=175%)的算法,也明顯不符合統計原理的表述,但它卻已成為操作台灣國族論者的慣用技。
  在建構“認親政治”的支配下,真正的“台灣原住民”,例如約2萬年前的台南“左鎮人”被視而不見,後者是舊石器時代北京人的一支。
  從全球範圍來看,“原住民”一詞其實帶有殖民主義的色彩;但台灣畢竟是個移民島,今天所謂“台灣原住民”,是台灣先住民,也就是5、6千年以前從大陸華南來到台灣的早期移民。
  正如台灣學者陳叔倬所說,從生物學的關係來看,人類沒有所謂的“原鄉”。即使南島語族人是從台灣擴散出去的,但人不可能在島嶼單獨出現,必從大陸遷移。由此可推論,更早之前的古南島語族由中國大陸而來,並延伸出“西來說”及“南來說”的遷移方式。
2017-11-13 10:44:12
圖博館
民族歷史學者徐松石(1900-1999)著有《東南亞民族的中國血緣》一書,其中將《台灣府志》所列台灣先住民特有的風俗習慣100條與馬來人相比較,相同的只佔18%;但與大陸華南地區和古越人有密切淵源的壯侗語族相比較,相同或近似的佔80%以上。對此,台灣學者黃大受與大陸學者史式做了整理的工作,將徐松石列舉華南少數民族與台灣先住民80條相同的風俗習慣歸納為16條,如斷發紋身、龍蛇崇拜、缺齒與墨齒、拔毛去須、腰機紡織與織貝、貫頭衣與筒裙、飯稻羹魚、干欄式建築、龍舟與水上競技、婚前自由交往、女勞男逸、父子連名、老人政治、占卜、獵首、懸棺葬與屈肢葬等。這說明了台灣先住民與大陸古越人的文化傳承關係。
  但是,有部分“南島語族論”或“台灣原鄉論”的人,堅持台灣就是南洋島嶼各族語的源頭,這是“原住民化”的思維。這種思維可以做為國族主義的工具,但無法解釋台灣作為移民島的事實。台灣最早的語言,是由最早的移民帶來,這批移民也就是陳叔倬說的“古南島語族”,其實就是古越人。古越人遷居台灣的時候,華南地區還是“百越”的天下,據說死後葬於浙江會稽山的夏禹就是越人,而當時作為漢語前身的華夏語還只能通行於中原地區。
  換句話說,古書中對於夏、商以前那種“帝鴻”、“帝俊”、“帝堯”、“帝舜”、“帝傑”、“帝紂”等越式稱謂的語言,說明作為黏著語的古越語,早於後來不斷融合演變成通用於全大陸的漢語,後者是一種孤立語(分析語)。
  在大陸古越語逐漸消失的同時,遷居台灣的古越語卻沒有受到外來衝擊,而能依照內在規律獨立發展。於是,當古越人再從台灣向東、向南逐島遷移時,這些不及產生相應文字的語言就能保存在相距萬里的島嶼上,所謂“玻里尼西亞語族”便是。而在大陸方面,從周代以後有了比較穩定的漢式稱謂,同時也逐步發展出比較穩定的漢語字體。
  正是基於上述淵源關係的認識,可知林媽利所謂“85%的台灣人是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實在不值得奇怪,因為本就是“兩岸一家親”。
  台灣人類學家阮昌銳也指出,無論泰雅族、布農族等大陸直達台灣的先民,還是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族等南迴台灣的先民,台灣先住民的祖居地仍是中國大陸。“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確定,台灣山胞是中華民族的一支。”
  復興中華民族是新時代的新主題
既然如此,可知不同世代移民間的內部矛盾,被放大成“南島民族與中華民族的對立”,不過是台灣當局建構“認親政治”的目的。
2017-11-13 10:45:11
圖博館
在近代歷史上,1930年10月爆發的霧社“原住民”抗日事件,是台灣先住民族解放運動的起點,具有反殖民的主體意義。其中的主體敘述正如:“內地人(日本人)連小孩也不放過!本島人(漢人)不殺!”整個抗日行動中,只有兩名漢人或穿和服、或遭流彈波及而被誤殺。然而,霧社事件後進步的“原住民”論述,卻因為戰後反共戒嚴而失去成長的空間。
  解嚴之後,初具主體性格的“原住民”論述和運動,因為特殊的歷史和地緣政治制約,而在1990年代以後被收編為“台獨”政治的資本。到了現在,“原住民”更成為“轉型正義”和“泛南島民族化”的政治道具,而被置入中華民族的對立面。
  這樣看來,無論名叫原住民還是先住民,所有台灣人的真正出路,在於共襄新時代的新主題,也就是習近平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此而得到真正的轉型正義和民族解放。
  那麼,清除台灣至今未變的“新殖民地性”,包括清理承自日殖時代的台灣原住民“南來說”,將是新一輪台灣人反殖民鬥爭的課題之一。
  回應
整個太平洋都是中華文明的擴散地
2017-11-13 10:45:49
阿楨
祭鄭成功中央不同調 鄭氏宗親要求撤換政院發言人 2019-05-01 聯合報

鄭成功來台358周年中樞祭典上月29日在台南延平郡王祠舉辦,內政部長徐國勇南下擔任主祭官,而內政部長已兩年未南下,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之前並透過臉書主張「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形成中央不同調,而Kolas發文又引發鄭氏宗親不滿,今天發抗議書給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撤換Kolas。
台南市政府從民國35年起,每年由官方舉辦延平郡王祭典,民國五52年起行政院更改為中樞祭典,由內政部長擔任主祭,直到前年內政部表示,為落實地方自治,未來由地方首長擔任主祭,內政部長也打破數十年慣例未南下,改由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主祭。
當時各方解讀,政府態度改變應該與原住民多次反映有關,即認為鄭成功屠殺原住民,不應舉辦中樞祭典;加上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發動原住民轉型正義,內政部因而有不同作法。
之後兩年內政部長都未南下,去年世界鄭氏宗親總會長鄭傳興還因此抗議未出席祭典,揚言如果部長再不南下主祭,鄭氏宗親將全面退出祭典,另在鄭氏祖廟裡舉辦祭典。
但今年經過溝通,徐國勇同意南下,對外並稱他也是鄭氏的親戚,鄭成功是台灣歷史重要一頁。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則在之前透過臉書,對中樞祭拜鄭成功表示反對,指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由「中樞」祭拜的對象有「黃帝」、「鄭成功」等,年年參拜,歷史人物被黨國意識綁架。指「政府官員不該祭拜鄭成功」、「我們不是炎黃子孫」、「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有如台灣版哥倫布燒殺擄掠、侵奪土地,強迫殖民」等歪曲事實之言論,必需道歉。
  回應
對原住民來說.這幾百年來霸佔他們土地殘害他們祖先的就是那些自稱台灣人的本省漢人.要滾也是自稱台灣人的本省漢人先滾.這些人還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他們的,他們一到台灣,就展開殺番搶田 將原住民趕到山上成為「高山族」;然後就是閩客械鬥 “仗著人多勢眾”斬殺客家人,大獲全勝,將客家人趕到貧瘠的丘陵地,自己霸佔好田好水;然後接著是泉漳械鬥。漢人來台從鄭成功算起大概是400年,但鄭成功來台灣並不是要建立台灣國,而是要反清復明。可惜他沒成功,台灣早在清朝康熙時候就是中國的一省了。
狗拉屎只想祭拜日倭?還敢嫌人家殖民史觀?你們用228暴民史觀謊言建黨騙票執政還自我感覺良好呢!?
天皇賜姓她爺爺"夜鶯",她還沾沾自喜引以為榮咧。邱議瑩在立法院駡"蕃仔"時,她倒是不敢吭聲。
2019-05-02 09:28:40
阿楨
研究確認 :福建及周邊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祖先 2020-05-16 中新網記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團隊聯合多單位歷時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東亞主體人群連續演化是主旋律,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新石器時代古北方人群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群的影響都非常顯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該研究首次通過古基因組資料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並確認整個東亞沿海族群之間都存在遺傳聯繫。研究成果論文5月15發表《科學》(Science)。
  團隊依託古DNA技術,成功捕獲測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鄰亮島和鎖港等地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其中,涉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樣本,包括來自北方山東、內蒙古地區5個遺址(扁扁洞、小荊山、小高遺址、博山遺址、裕民遺址)距今9500-7700年的7個個體,及南方福建、臺灣海峽2個遺址(奇和洞、亮島)距今8400-7600年的3個個體。
  研究觀察到,中國人群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差異較大。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不斷受到近東農業人群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即外來人群一直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南北方人群雖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的影響,遷徙互動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發現中國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現今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回應
完了,菜菜子南島尋親還是認回來了...
過去西方和日本很多學者的觀點是人類從非洲走出來,先到東南亞再到臺灣日本,然後到中國。現在反過來了,對逆向民族主義是個打擊。
2020-05-17 09:04:51
阿楨
政治正確下的斯卡羅 看不到全部真相 2021-08-21 聯合報

公視「史詩級」的電視劇「斯卡羅」上周推出,引起廣泛回響,原住民籍立委高金素梅以「迷失在官方史觀中的細膩史詩」形容該劇。有人認為,與其說是歷史劇,不如說是反映當前政治正確、投射現實政治需求的政治劇。歷史向來是當權者合理化政權的工具,當權者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說明、詮釋歷史,政治下的歷史很多時候只呈現部分的真相,而看不到全部的真相...
  回應相關新聞
原民學者:應學習更多不同族群的文化與歷史
  回應
台灣最擅長的就是抹黑中國、竄改歷史、混淆視聽,台灣人就是喜歡會抹黑、造謠、硬坳又不認錯的政黨。

斯卡羅-維基百科
  正面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是孕育自台灣這片土地,獨特而波瀾壯闊的故事。」「我們希望用比過去更高的製作技術和格局,來帶動台灣影視音產業的發展,讓本土的IP、演員和製作人才,都能被國際看見。」
  負面
楊渡,在臉書粉專上批評「斯卡羅」竄改歷史,把李仙得英雄化、美化,「那簡直是對被屠殺的原住民再次的侮辱」,而且是對被出賣的台灣人尊嚴的踐踏,「公視成了綠營傳聲筒」,「文藝創作不能竄改歷史」。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林廣挺指出,這部戲藉由原住民作為敘事工具,投射當下臺灣社會亟欲「提升台美關係」和「擺脫中國」。
  相關新聞
沒有粉絲尖叫的「金曲32」!五大亮點力拼抓住直播觀眾
  回應
金馬/金曲獎愈來愈本土化, 海外華人不願參加,根本走不出去, 愈來愈沒看頭....
2021-08-21 07:34:05
阿楨
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群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台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
台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台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台灣的歷史才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為「台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台灣向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台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台,所以台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才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台灣史豈是荷蘭來了才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台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台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台,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台使命。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眾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台灣史,為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為了一個400年的台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回歸各民族、國家為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台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台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為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為帝國的犬馬,把台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灣的開台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
2024-04-21 02:04:36
阿楨
擔心遭歧視 原民登記傳統名字僅占6% 原民會推動新措施 2024-05-20聯合報
原住民運動經過30年來的奮鬥,終於可以用傳統名字單列原住民文字,立委高金素梅(右)高興的和另一位原民立鄭天財(左)一起慶祝。
針對原住民登記傳統名字的「姓名條例」修正迄今已逾30年,但登記傳統名字的原民族人不到4萬人,僅佔全體族人的6%。原民會表示,日前已核定「推動原住民族登記傳統名字便民措施3年計畫」,除有效整合跨機關規費及登記服務措施外,同時也強化第一線服務人員教育訓練,並運用多元管道行銷宣傳方式,以營造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的友善環境。
原民會表示,「姓名條例」修正迄今已逾30年,然目前登記傳統名字的族人不到4萬人,僅佔全體族人的6%,歸咎族人登記意願不高原因,首先,外界對於原住民族傳統名字仍投以異樣看法;其次,族人申辦登記傳統名字,其他證件或證書須換發,以至於申辦過程耗時耗力;最後,多數族人已習慣使用漢名,也擔心因名字變動對於目前生活或工作上造成影響。 原民會指出,本計畫主要係為提升族人登記傳統名字意願,提升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的歷史及文化脈絡的理解,透過「跨機關整合性服務」、「一站式服務」、「登記優惠措施」、「運用多元管道行銷宣傳」及「人力培訓與行政激勵」等五大執行策略,強化外界及機關組織成員對於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知識,形塑友善原住民族傳統命名環境。
2024-05-20 02:43: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