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15 09:26:51| 人氣6,6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王昭君》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影視史學》而言,《王昭君》的意義不在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悲劇,而是政治婚姻:和親。

自古以來,看戲的傻子那管啥影視史學!

和親?弱者之利用美女,要是《漢武大帝》深以為恥,北伐匈奴!

北伐?結果還不是國窮民困,還是和親吧!

真能和親?怕是如後評《文成公主》邊和邊戰吧!

三十集電視劇《王昭君》
 
  導演:陳家林
  主演:楊冪/張子健/劉德凱/叢珊/陳思成/宋春麗/李建群/潘虹/巍子/劉曉慶/斯琴高娃
  聯合攝制:中央電視臺/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電影制片廠/江蘇英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 
  漢匈邊界狼煙囪起、漢匈關系十分緊張的公元前 36 年。
  生長于南郡姊歸〈今屬湖北〉的山鄉少女嬙兒〈此時本名嬙兒〉, 正值豆蔻年華, 清純美豔中透著野性活潑, 爲三人衷心所愛:一是與嬙兒兩小無猜的少年獵手王懷, 一爲時任姊歸縣令的張子先, 一爲王懷之兄、回鄉省親的朝廷大將軍王盾。
  王懷年少混沌, 雖聰敏卻不思進取, 嬙兒雖有意屬, 卻恨其不圖自強, 王懷因此負氣遠赴邊塞從軍, 兩人從此天各一方, 只存心念。
  張子先貴爲縣令且風流飼饒, 卻因使權弄勢, 更遭嬙兒堅拒。
  王盾則因少時從軍離鄉, 對嬙兒只是心屬, 從未點破, 更因得知父母早已爲嬙兒與王懷配親, 則一味退縮, 只把呵護當成愛。
  時逢皇宮選美, 皇命浩蕩, 嬙兒美豔, 自在選中。
  王盾、張子先二人爲護所愛, 各出其招, 百般設法 ,要幫助嬙兒逃脫大劫。嬙兒則在三個男人各有所“ 礙 ”的“ 愛 ”中, 生出奇念: 皇帝這個男人“起碼還有些膽量 , 也不用管他爹他娘他弟弟怎麽想”, 意氣勃發, 毅然挺身而出應招入宮, 掖庭待招。
  嬙兒入宮, 改名昭君。不料, 入宮後, 先遭衆宮女妒忌, 再遭毛延壽使壞, 更被皇後算計, 不僅無從得見皇帝, 反被一舉打入冷宮。
  公元前 33 年, 漢匈王朝皆被三百年交惡所累, 意欲求和養元, 其單于首領呼韓邪入漢訪元帝, 懇稱“願做漢家婿”, 提請漢帝嫁女和親, 元帝大悅之下, 慨然應諾。
  皇後不願親女遠嫁, 請元帝于宮內尋女“賜公主身”代嫁, 聖昭下達, 無人敢應, 昭君于冷宮之中得知, 倔性頓起, 決然應招。
  出塞之前, 昭君從都隆奇(前匈奴將軍、漢朝俘虜〉師習匈文匈俗之間, 始得面見元帝, 元帝驚其美貌, 愛其聰慧, 賞其大義, 欲改初衷, 要留在身邊爲妃。昭君一抒義理情懷, “小女在家鄉生活十余年而終未嫁, 進宮多年難面君, 獨在此時呼韓邪向大漢求親, 小女自請遠嫁之日便己覺得呼韓邪正是月下老人所造, 聽到都隆奇夫子說匈奴, 更覺合小女心意, 這般來,小女不嫁呼韓邪又當嫁誰呢?”終究說服元帝, 遠嫁而去。
  此後, 昭君作爲呼韓邪寵愛有加的寧胡閼氏, 于匈奴單于庭中, 以申大義的智慧、勇敢和賢淑, 接受匈俗, 傳播漢習, 輔王哺幼, 扶正法邪, 消除衆“閼氏”( 單于妃妾)的敵意, 化解單于兄弟爭權的內亂, 並于紛亂的戰事遭遇和遊牧遷徙中, 先後報恩王盾、勸歸王懷、救助張子先, 贏得了這三個深愛她的大漢男子至死不渝的敬重,直至呼韓邪去世,遵從匈奴習俗,移嫁襲位的複株累單于( 呼韓邪之子), 生兒育女, 終生致力于漢匈和親。
  昭君年五十而卒于單于庭, 匈奴爲她築起了高高的墳塚,塚上芳草茂盛、牛羊不食、霜寒不枯、終年長綠 , 被稱做 “青塚”。時至今日 , 兩千年矣。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3.htm

《王昭君》:分明怨恨曲中論>和運超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詠懷古迹》
    很難說清爲什麽我一直會對王昭君這個曆史題材異常感興趣,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傳奇的女性也不在少,但王昭君的故事在偶心頭一直名列前茅。這部電視劇《王昭君》除了有曆史劇名導陳家林操刀外,名角也不少,但看下去卻發現精彩基本上都沖著楊冪一個人去了。自從在張紀中版《神雕俠侶》驚豔亮相後,就一直期待她可以有獨當一面的大作,因此對這部演繹王昭君的曆史大戲自然也格外看好,不過,最終這個絕代佳人的風采都變得過于離奇和現代,當然我們可以說是屬于主創人員自己塑造的王昭君,但有兩點值得注意:一,不是曆史上真實的王昭君;二,從藝術來說也不能說是多麽傑出的藝術形象王昭君。但可以總結這算是一個好看的王昭君,演員和故事也都很好,事實就是顯得如此矛盾。
    首先說人物。楊冪把王昭君從嬙兒到寧胡閼氏的心路曆程刻畫得比較細致,走的是天真、聰慧、嫻熟、大度的路線。嬙兒在故鄉和王懷、王盾、張子先三個男人的糾葛,演變到後面加上漢元帝、呼韓邪兩個帝王,伴隨了她進宮到出塞的人生主線。故事渲染的是王昭君不適應宮廷生活,她的美麗和純真屬于原生態的,所以大漠和草原成了她熱愛自由的理想歸宿。爲此,皇後王政君很長一段時間成爲宮廷政治的代言人,對昭君進行了一番“無形”的思想教育。出塞,自然也就合乎情理了。
    事實上即便不說是悖論,這個故事的表達也有些牽強。當昭君見到漢元帝以後發現他是一個好皇帝,她找到拒絕皇帝的理由一是大漢皇帝不能出爾反爾,二是自己不喜歡宮廷,背後的寓意是昭君在成長。但其實越往下看越會發現昭君其實把宮廷的關系處理得非常好,就連王皇後也被她所感動。而當黃公公說出她是爲了想更接近處于邊塞的王氏兄弟時,昭君也毅然說不是,她就當真不能留在漢地,她必然是屬于出塞的命運麽?她主動選擇應承一樁政治婚姻是爲了所謂漢匈百姓的安寧?在公元前的時候是不是有些兒戲呢。
    不知道觀衆有沒有注意,這部戲裏好幾次提到王昭君的家鄉出現過的一個偉大人物屈原。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背景下,其實民間並沒有那麽思想大一統,這是符合真實的。所以楚地根本不知道孔孟是誰,而且也沒有那麽男女避嫌。昭君敬仰屈原的風采,而屈原命運的核心在于什麽呢?愛國、自由和放逐。恰恰這其實成了王昭君後來所包含的命運實質,但這並不是這部電視劇所蘊藏的精神主線,劇種的王昭君一直是光彩奪目的,相應了漢匈和親的號召,一點也看不到“落雁”背後的惆悵。不要說主動學習匈奴語言習俗的前衛思想,甚至遠在秭歸縣老家的時候就表現出對匈奴的好奇,幾乎老早就在綁定“月老”的紅線了,宿命論色彩不是一般的濃厚。
    我非常懷疑這部劇中用所謂宮廷政治的黑暗來打消王昭君留在漢地的念頭,變得一心憧憬匈奴塞外。且不說王昭君是能夠應付宮廷的是非,難道匈奴一方的政治就是民風純良而社會光明的麽?毛延壽在宮內耍手段一節固然是傳說千年了,有這一筆也無妨,毛延壽和畫師受賄的故事是從《西京雜記》和《琴操》等筆記野史開始流傳的,《漢書》和《後漢書南匈奴傳》都沒有那麽離奇的說法。但呼韓邪對漢朝和親以及和王昭君之間的感情戲幾乎就顯得牽強之至,也許編導認爲沒這個細節故事後面就不好看了吧。
    如果說是撇開曆史進行藝術創造,和親背後演繹的是民族團結,那就該是能從呼韓邪父子王昭君的感情背後看到新鮮的基因。但這部戲的王昭君和呼韓邪之間只屈從于民族大義,沒有折射自我的意義。或者這樣說過于武斷,王昭君的形象還是折射了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兒女情長很利害。如果對比幾百年前元代的劇作家馬致遠的《漢宮秋》或者當年曹禺先生的《王昭君》,顯然可以看到這部戲的思想還沒有前人有藝術創造性,一個完全撇開曆史,一個完全撇開野史,兩者都表現了自己的塑造。
    如果我們還原曆史的真相,更能說明這部劇雖然有曆史劇的外衣,但更多內容還是想當然。這裏說的不是漢代人口口聲聲花多少銀子,皇帝在宮裏排演戲曲這些東西。呼韓邪能夠像電視劇那樣一會兒跑長安一趟麽,實際上他一輩子總共到長安也不過3次。
    著名的民族史學家林幹先生曾專門寫過一篇《對古代北方民族史中若幹問題的探索》,其中第三個問題就是探討後人該如何寫曆史劇王昭君,文章中透露的的一些觀點盡管可能有曆史的局限性,但他提出的許多曆史細節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呼韓邪的和親就是政治婚姻(呼韓邪在漢宣帝時就開始親漢投誠,那一年是公元前51年),漢元帝嫁昭君也是實施羈縻政策,從改元“竟寧”(竟和境相通,指邊境,這一年是公元前33年,當年元帝就死了)就能看出。王昭君真能得到如此幸福美滿的愛情麽?基本是想當然。林幹先生分析的好,呼韓邪人家也是大單于身份,沒有漢家文明的匈奴人憑什麽要求人家大單于要專寵一個外族女人?即便確實昭君是一美女。真以爲王昭君的匈奴語過了四六級呢。這還不說兩人之間相差的年紀了,出塞那一年王昭君大約19、20歲是接近史實的,呼韓邪沒有准確的年紀,但至少也該50多歲了,因爲他可是在漢元帝之父漢宣帝那會兒就投漢了,過了兩年他就死了(公元前31年)。
    再一個,從呼韓邪死後王昭君曾寫過一封信請求歸漢足以說明,身處異鄉苦寒之地的昭君絕非電視劇所刻畫得那樣快樂,真以爲是生活在今天的民族自治區啊,當時匈奴的單于庭應該在今天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附近。昭君出塞是因爲無奈,所以後來才請求歸漢,但漢成帝再次因爲和親“大義”(再一次才是挑明了政治動機)要求昭君遵從匈奴人習俗再嫁給呼寒邪長子雕陶莫臯,昭君只得屈從禮法,又和雕陶莫臯生活了11年,生了兩個女兒,于33歲左右在草原上逝世。電視劇對這一段史實的解讀是無法讓人認可的。雖然劇中也提到昭君歸漢的請求,但是電視劇中專渠閼氏拆穿昭君的心意竟然是想留在匈奴,她也一直喜歡雕陶莫臯,歸漢的請求是聰慧的昭君估計到皇帝不會破壞漢匈和親的成果,反而極有可能用詔書“成全”她,也免去漢人關于不倫之戀的非議。這封歸漢的書信恰恰成了昭君的一個策略。不得不佩服編導的心思,這的確是一個全新的創意,但實在很難讓人信服。林幹先生曾根據衆多的史料記載“還原”過昭君歸漢的那封書信,重要的在于昭君的心理,再對照流傳下來昭君的《怨詞》,完全可以明白這個曆史人物的真實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那封書信在電視劇中故意省略處理。
    至于最大的虛構環節就是王家兄弟,這一點在前面沒有多少意義,王懷留在匈奴以後,這一對兄弟的線索才變得有了內涵,有其最終還在沙場相見。匈奴和漢人是異族都能成爲自家兄弟,但是原本是一家人的同族,反而要兵戎相見,這一段故事頗值得深思。
    我們不需要過于指責漢元帝也喜歡上了王昭君,元帝的多才多藝也是實情。王皇後的耍弄手段也符合,要知道她有一個侄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篡奪漢朝的王莽。但是應該符合曆史真相的大關節還是要做到,很多人常拿七實三虛來說曆史戲的標准,但要知道是不是做到這點,而且這是不是就等同藝術成就的標准?劇中誇大的和想象的地方很多,故事要好看也確實需要很多想象,但合乎情理是對待曆史人物最基本的要求。在王昭君之前,細君和解憂已經是出塞和親比較著名的兩位公主,史書明確記載像細君公主一年到頭也見不了烏孫王幾次。政治婚姻的本質怎麽會誇大成羅曼史?王昭君固然是美女,也固然起到民族團結的作用,但並不是浪漫愛情、幸福人生的代言人。
    陳家林的很多戲並沒有做到七實三虛,常常是一半的曆史一半的野史。《王昭君》這部戲看還是蠻好看的,演員表演也都沒得說,只是過于拿古人來套一些主題,尤其對王昭君宿命論的演繹太過荒謬。一部很好的曆史題材結果變得平庸。如今回過頭再想起林幹先生當年文章中提醒後來創作者不要過于拔高和美化曆史人物,並希望還原曆史真相的意見,老先生的話如今依然值得深思。想想18-27集出塞和親的重頭戲,那些對昭君向往匈奴塗脂抹粉的細節真讓人看著不舒服。
    王昭君在曆史上是一個讓漢匈邊境安寧了60多年,堪比多少萬雄兵的重要角色,但我們決不該站在今天以結果去取代原因,這樣套一個宿命論的光環來演繹她只能說後人沒什麽思考,或者叫不負責任。很遺憾,陳家林導演再次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  

昭君的《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遊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沈,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3f611010090mc.html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公元前20)

  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沈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沈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曆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沈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約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爲興山縣,香溪爲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爲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爲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曆時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爲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余裏。王昭君在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曆時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爲“寧胡閼氏”,意爲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幹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爲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爲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複株累單于雕陶莫臯,又生二女,長女名須蔔居次,次女名當于居次(“居次”意爲公主)。王昭君去世後,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爲“青塚”。
人物點評
  西施是大腳,發明了遮腳裙。
  貂蟬是一眼大一眼小,應該是比較明顯,雖然每個人都有大小眼,但如果不明顯也看不出來,但貂蟬的估計是挺明顯的。
  王昭君是溜肩,故發明了墊肩。
  楊貴妃倒還好,表面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審美觀,那就是胖,身高只有1米5,但是我想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楊貴妃有狐臭,所以她特別的喜歡沐浴。
  美女也有缺陷,再加上古人的審美觀和現代人的不一樣,所以所謂古代四大美女,在現代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女。
避諱改名
  到了晉朝,爲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曆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曆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爲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爲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昭君《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遊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沈,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臯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臯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臯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二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産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爲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于認爲“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爲中國皇帝?”于是邊疆疊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淒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裏的黃河岸邊,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塚”。
  關于“青塚”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雲青塚。”《塞北紀遊》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朧,遠見數十裏外,故曰青塚。”
  曆來提到“青塚”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塚上,行人爲澆酒。”杜牧的“青塚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雲秋。”
  王昭君在曆史上又被稱爲“明妃”,系西晉時,爲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爲“明君”,後漸漸有“明妃”一說。
評價
  對昭君出塞曆來評價頗多,評價各異,如:
  據統計,古往今來,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700余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寫過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來,生長在巴山楚水地區的一個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曆代文人的心靈共鳴,把中國文壇攪得風雷激蕩。這正是因爲南方巴楚文化與北方華夏文化交彙的光環,投射在昭君這個創作本體上,反映出了奪目光彩。
  新中國創建者之一的董必武,爲王昭君題寫了一首七絕,此詩對曆史的昭君作了總結性的評價,也對昭君的思想、見識、行動作了贊頌。詩爲:“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雲,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的願望。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歎。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新意,不落俗套,認爲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明妃曲
  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顔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裏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億.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前後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後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青塚”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一系後來日益強盛,與東漢交惡,被竇憲追擊,一路西竄,越過蔥嶺進入歐洲,占領哥特人的地盤引起羅馬帝國的崩潰,在歐洲大陸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也就是後來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了兩千年了。戲本《漢宮秋》裏,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嵇候珊後得到了幸福,但事實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後,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並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無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詩作傳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裏悠長。
  烏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姊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與西施、楊貴妃、貂蟬同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裏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國時這裏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裏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著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著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纖貼補家用。
  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和樂,與世無爭,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颯,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了跟著母親嫻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饒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
  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禦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于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德,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余,更以爲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與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的時間還要長一點。王昭君除了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回,不免倍感淒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
  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
  二更裏,細思量,忍抛親思三千裏,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進京見朝廷。
  三更裏,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裏,苦難當,淒淒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淒涼。
  五更裏,夢難成,深宮內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抛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裏如此可奈何,自歎人生皆有定。
  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著濃重的鄉愁與一絲絲的憧憬。
  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著漫漫的長夜和日複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沈,“自歎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著“無定”,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了突破性的變化。
  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凜冽的季節,真個是“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于在漫漫長路中病倒了,只得暫時停止前進,養病期間,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于是挑燈披衣,儒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
  臣妾有幸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適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家黜陟,移于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
  出了雁門關,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篷中,張燈結彩,歡騰達旦,呼韓邪單于封她爲寧胡閼氏(亦即安寧胡地的皇後),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
  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顔色,莫道不如宮裏時。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爲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爲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爲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臯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臯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臯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産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爲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于認爲“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爲中國皇帝?”于是邊疆疊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淒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
  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于。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
  毅然出塞: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裏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字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則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爲之生色。
  悔恨不知畫中人: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裏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和番救國: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裏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爲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又「從胡俗」(收繼婚制),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國古典文獻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

  《菩薩蠻》—昭君怨 (滿雪瑩)

  望遠故鄉長相憶,黛眉細腰嬌無力。
  柳絲芳草淒,撫琴淚眼迷。
  一曲昭君怨,訴己思鄉情。
  何時能歸來?仰面風淡輕。
  
現代人詠王昭君詩句《過王昭君故裏》—張志真

  春江秋水總流淌,王嬙芳名永留芳。
  漢家桃花開不敗,清溪青塚一樣香。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3.htm

和親

和親,又可稱和蕃,指中國的皇女下嫁給外國君王以示兩國友好,是一種政治婚姻。
和親的始作人是西漢漢高祖劉邦,白登被圍七日之後,接受婁敬的獻策,開啟了「和親政策」,唯漢初的和親,乃國弱無奈之策,多以宮女混充公主。有漢一代,只在漢武帝時期,才以兩位宗室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分別出嫁西域國家以為聯攻匈奴。
唐朝順服邊疆蠻族則也依賴和親,主動以皇族女子出嫁,示好外族,但一般外嫁者以宗室女或皇帝外孫女,只在外族首領內附,居住長安擔任唐朝官員的情況下,才有皇女下嫁。到了唐肅宗時期,國力衰弱,天可汗制度瓦解,方才有寧國公主以真公主和親。
清朝的和親政策與唐朝類似,也是主動以皇女示好,讓內外蒙古等邊疆番王的繼位者,成為清朝皇帝的外孫,從小就隨母親住在皇宮,與當今皇族感情要好,使他們在回到邊疆當權後與中國關係跟加密切。例如早期嫁給蒙古各部,特別是博爾濟吉特氏的有:
清太祖:第三女、八女
清太宗:長女、次女、三女、五女、七女、八女、九女、十一女、十二女
清聖祖:三女、五女、六女、十女、十三女、十五女
清高宗:三女、七女
清仁宗:三女、四女
清宣宗:四女
特例
作為歷史上的特別的例子,唐武則天稱周帝時期,曾派親王至突厥王庭迎娶突厥公主,亦曰和親:萬歲通天元年(696年),突厥可汗默啜大敗唐軍,提出和親。武則天讓大臣們商議此事,李嶠、張柬之等以為不可,但楊再思、郭元振等以國力不足、離間突厥為由,建議允諾,武則天最終採取了他們的意見。同年六月甲午,武則天命淮陽王武延秀入突厥,納默啜女為妃。閻知微、楊齊莊隨行,攜金帛巨億以送。默啜以武廷秀非李唐皇族、門第配不上突厥可汗女為由,殺副使,扣留武延秀,此次和親失敗。
例外
另外,唐太宗曾將公主下嫁給已經內附的突厥可汗阿史那社爾等少數民族首領,雖然也是皇族與外族元首通婚,但一般不被當作是和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2%8C%E8%A6%AA

西漢的和親政策和唐詩中的王昭君>張雅涵。景美女中三年樂班。

 前言

一.研究動機:
從小就對各朝代和親的故事有興趣,越看越多,便越入迷。「和親」一個自漢朝以來一直存在的政策,究竟它的真正目的何在?是時勢所趨?還是為了避免武力的正面衝突而委曲求全的最佳擋箭牌?我試著去了解和親政策的淵源,和親的主要原因,與和親的用意與企圖,期待有更深一層的領悟。而又以王昭君出塞和親印象最深,最感興趣,全唐詩中對她出塞的看法也很多元。所以決定先以了解西漢的和親政策,和分析唐詩中的王昭君這兩部分為首要。
二.研究目的:期待最後透過各方文獻,不但能了解和親政策的意涵、用意等,還能提出自己的見解,評斷西漢和親的心態與弊端,甚至對後世的影響。王昭君部分,希望能以客觀、宏觀的角度分析王昭君出塞的動機及背景後,自己也能條理外界的看法,並且能提出個人的見解,以客觀的角度來解析王昭君。

正文

一、「和親政策」的起源和親究竟始於何時?漢代班固認為,始於漢初。司馬光則認為,西漢之前沒有和親。歷代學者受班固、司馬光的影響,大致認為漢代以降,在由漢族建立且鄰近邊疆民族政權的強大政權之中,強盛的漢、唐兩朝則積極推行和親政策。唐末安史之亂,回紇、吐蕃等外族成為平亂的主力,也成為外患的源頭。五代十國朝代更替頻繁,加上外族入侵,五代中有三代即為外族所建立(後唐、後晉、後漢),十國中更是不勝枚舉。有鑑於此,宋代對於忠孝節義與夷夏之別十分重視,而遼國、西夏等外族對宋代的覬覦更是有增無減,故自宋代以降,就鮮少採取和親政策。所以說和親政策始於西漢,盛於唐代,而終於清代。
和親又稱「和番」,為政治術語,此名詞早在上古時代即出現了,類似歐洲各國王室間的聯姻,但大多是短距離的往來關係。像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即記載晉國的中行氏與範氏兩家貴族的和親行為,這裡指的「和親」,並沒有牽涉婚姻的關係,而是指中行氏與範氏兩家貴族聯合對付欒氏所進行的修好活動。一直要到中原民族與北方邊疆民族對峙的局面形成後,漢高祖才採納劉敬之議與匈奴和親,以換取短暫的和平。自此上古的「和親」才正式成為後代王朝較富策略性的「和親政策」。

二、西漢的和親

01. 白登之圍
「和親」是西漢政府應付外族的主要策略,而漢高祖首開和親先例,它是在美人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漢高祖六年,駐守在馬邑的韓信因遭受漢高祖的猜疑,而投降匈奴。匈奴便趁勢攻下中原,抵達普汨城下。漢高祖立即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出擊匈奴。礙於當時天氣惡劣,漢高祖先派幾十人到前線偵查敵情。而匈奴早已料到,便將牛馬都藏起來,命令弱兵和老婦小孩等,暴露於寒風刺骨的天氣裡。回來的人都誤以為匈奴已經積弱不振了。漢高祖便派兵進攻,沒想到這一攻,卻掉進匈奴的陷阱裡,被圍困在白登城七天七夜。如何解圍?漢高祖採納陳平的意見,施用美人計,欲獻美人給匈奴單于。閼氏最怕美麗的女子和她爭寵,便以「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為由,力勸單于退兵。
02.西漢前期的和親匈奴最初的政治、經濟重心在今內蒙古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帶,後來逐步移居漠北。戰國時,匈奴不斷向南侵略,將勢力擴展到秦、趙、燕邊境,並對此三國構成嚴重威脅。到秦朝末年,中原混戰,匈奴頭曼單于掌握了最佳擴展勢力的良機。後來,冒頓弒父自立,接二連三的軍事行動,便使的匈奴整個強盛起來。而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時,北方的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正處於興盛時期。雖然上述提到的「白登之圍」是破解了,但匈奴對漢民族的威脅並沒有減少,反而是與日俱增。劉敬便向漢高祖提議,美人計不僅可以解圍,還可以安邊,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的冒頓單于,再多多陪送嫁妝,匈奴一定會慕漢錢財而立漢公主為閼氏。這樣,生子必為太子,接替單于。冒頓單于只要活著,即為漢女婿。冒頓死,則由外孫為單于。如此就能化敵為親,不費兵卒而得到和平。於是漢高祖便成了史上第一個施行「和親」政策的皇帝。此階段漢朝處於主動狀態,而匈奴處於被動狀態。自漢高祖到漢武帝即位的六十年間,漢朝明顯處於劣勢。他們認為,和親有助於劃疆立界,劃定「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令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匈奴無入塞,漢無出塞。」。不過這一切的想像似乎過於美好,匈奴人自古以遊牧維生,倫理觀念淡薄,漢朝真的只要送幾位美女過去,就能換取長久的和平嗎?等日子一久,匈奴對漢朝美女已經不再迷戀,或者是匈奴貪得無饜,進貢的錢財越來越沒辦法滿足他們,再發動一次攻擊,也是不無可能。
03.西漢後期的和親的轉變經過七十餘年的養精蓄銳,到漢武帝時,國力最為鼎盛,國泰民安,人民富足。其武力已足夠和匈奴相抗衡,於是,武帝廢除和親政策,集中力量對匈奴進行軍事行動。第一次是元朔二年,派衛青率兵由雲中郡出擊,橫掃河套南部直搗隴西,趕走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攻佔河套南部地區。漢軍在與匈奴的歷次交戰中第一次取得大勝。第二次是元狩二年,霍去病等兩次由隴西、北地出擊匈奴各部,深入河西走廊,捕斬匈奴混邪王子、相國、都尉等百餘人,士兵四萬多人,漢廷大勝。第三次也是決定性的一次大戰是在元狩四年,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十萬精騎及數十萬步兵,輜重隊伍,越沙漠尋殲匈奴主力。
匈奴經三次重創,更加遠離漢區。尤其是第三次戰役,更使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而此時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更是一百八十度大逆轉。匈奴由於不斷的天災人禍,牲畜大量死亡,渴望停戰。此時,匈奴變為主動者,而漢朝處於被動角色。匈奴這時才體會到之前和漢朝和親的種種好處,現在反過來主動希望和漢朝和親。《資治通鑑》卷二十三載「初,武帝征伐匈奴,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馬畜孕重墮殘,疲極,苦之,常有欲和親之意,未能得。」後來又有許許多多次對漢朝和親的請求,但都沒有得到漢朝的同意。一直要到竟寧元年,呼韓邪單于在第三次到達長安時,「言欲娶漢女而身為漢家婿」。漢元帝於是派王昭君出塞和親。

三、王昭君

01.出塞背景與其影響
昭君,文穎註解《漢書》時說他:「本南郡秭歸人。」當時,漢宣帝神爵二年,匈奴內部發生五單于爭權的內鬨。其中,以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相爭最烈。最後郅支單于略佔上風,占有廣大的漠北地區。就在呼韓邪單于將被擊垮之際,有人建議:「稱臣入朝事漢,以漢求助。」此聲一出,許多人反對。他們認為,「臣事於漢,卑辱先單于,為諸國所笑!何以復長百蠻!」但支持者又說:「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後來呼韓邪單于還是去見了漢元帝,漢朝還以殊禮待他。後來郅支被殺,呼韓邪既欣喜又害怕,喜的是多年的對手已滅,怕的是漢朝下一個消滅目標就是自己。終於在漢元帝竟寧元年入長安朝見,提出願與漢室通婚。元帝應允,即以宮女、待詔掖庭的王嬙(昭君)賜予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即以其為「寧胡閼氏」。雙方和平相處,史稱漢朝「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西漢末。昭君和番,不僅使雙方維持和平,更使雙方的經濟、文化互相流通,偉大之處,無人能比。我們提到王昭君,常常是嘆之、敬之的。嘆的是:一位絕佳美人的命運竟是如此悲悽,要告別自己的熟悉的大漢民族與家鄉,單身前往氣候乾燥、毫無生機的邊塞荒漠,想必出塞當時,她必是「淚溼春風鬢腳垂」的吧。敬的是:一名區區弱女子,自高奮勇地要擔任起和親的工作,「救蒼生離水火,甘教薄命葬煙塵。」她的精神,是大家可敬可佩的。她的故事並未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代代流傳,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02.詩人筆下的王昭君
自古以來,與王昭君有關的詩詞、戲曲可說不勝其數。文人對這名楚楚可憐的女子作出各種不同的評論。昭君出塞,有些人認為如果漢室謀臣如雲,猛將如雲,只要出兵給匈奴重重一擊,匈奴人馬上逃之夭夭。何必要區區弱女子去受苦呢?像是
尉遲將軍
劉威扶病暫將弓試力,感恩重與劍論心。明妃若遇英雄世,青塚何由怨陸沈。昭君汪遵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為罷兵。猛將謀臣徒自貴,娥眉一笑塞塵清。漢宮胡曾明妃遠嫁泣西風,玉箸雙垂出漢宮。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明妃徐夤不用牽心恨畫工,帝家無策及邊戎。香魂若得昇明日,夜夜還應照漢宮。
將矛頭全部指向漢代政府在軍事上的無能,無能出兵,無能還擊。所以勸昭君也用不著埋怨畫工這種小角色了,因為導致她必須出塞和親的主要原因,根本就是漢代軍事的孱弱。
有些詩人並不這麼想,他們認為要不是畫工毛延壽的貪財,又怎麼會害昭君淪落出塞的下場呢?出塞的還會是王昭君嗎?像是
王昭君宋之問
非君惜鸞殿,非妾妒娥眉。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工。嫁來胡地日,不並漢宮時。辛苦無聊賴,何堪上馬辭。昭君墓常建迴車夜出塞,立馬皆不發。憤恨青丹人,墳上哭明月。王昭君李商隱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馬上琵琶行萬裏,漢宮長有隔生春。
都說明了明妃的命運都操弄於畫工之手,而畫工居然為了區區金錢,將美如西施的昭君畫得醜陋無比,來混淆皇帝的視聽。詩人們表現出的是對毛延壽的譴責和對王昭君的不捨。
有些人則認為,昭君出塞並不見得是件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與其在宮中永遠得不到皇上的寵幸,還不如嫁到胡地去,免得終生侷限於宮殿裡,耽誤了自己一生。像是
昭君怨琴曲歌詞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昭君怨王叡莫怨工人醜畫身,莫嫌明主遣和親。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
筆鋒一轉,有些詩人則認為昭君出塞非出於自願,而心中其實是充滿著無限哀怨的,像是
杜甫詠懷古跡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識。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22賦昭君塚張祜萬裏關山塚,名妃舊死心。恨為秋色晚,愁結暮雲陰。夜切胡風起,天高漢月臨。已知無玉貌,何是送黃金。
昭君怨張祜
漢庭無大議,戎虜幾先和。莫羨傾城色,昭君恨最多。
王昭君崔國輔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時得見漢朝使,爲妾傳書斬畫師。
王昭君令狐楚
錦車天外去,幕雪中開。魏闕蒼龍遠,蕭關赤雁哀。
另外,有些詩也寫出了昭君雖然嫁到胡地,身處胡地之時,她的心無不時時刻刻繫著漢朝,而月亮就像掛勾一般,勾勒著昭君的心。像是
王昭君胡令能
胡風似劍鎪入骨,漢月如勾釣胃腸。魂夢不知身在路,夜來猶自到昭陽。
昭君塚蔣吉
曾為漢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塵。身死不知多少載,塚花猶帶洛陽春。
王昭君郭震
厭踐冰霜域,嗟為邊塞人。思從漢南獵,一見漢家塵。
明妃曲王偃
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
昭君怨盧照鄰
漢地草應綠,胡庭沙正飛。願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
昭君詞戴叔倫
漢宮若遠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昭君詞戴叔倫
漢家宮闕夢中歸,幾度氈房淚濕衣。惆悵不如邊雁影,秋風猶得向南飛。
結論
和親政策始於漢代,終於清代。其起源可追溯回白登之圍時,漢高祖率兵出擊匈奴失敗而採用陳平的意見,施用美人計。後來白登之圍雖然解除了,但匈奴的威脅並沒有因此減弱。因為先前有美人計成功的例子,於是劉敬提議將漢朝公主嫁給單于,所生下的孩子便為太子。如此一來,,單于必會慕其美色和嫁妝,而和漢朝達到永久的和平。於是,漢高祖便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和親政策的皇帝。從漢高祖開始到漢武帝初,是為前期。此期間漢朝處於劣勢,採取「主動」和親,而匈奴則是處於「被動」狀態。因為漢代武力衰弱,只好委曲求全,主動要求和匈奴和親,來換取和平,主要目的是想盡可能的把武力的正面衝突減到最低。而養精蓄銳多年,到了漢武帝時,國力鼎盛,猛將如雲,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出兵匈奴,才使得匈奴遠遁。從此漢朝和匈奴關係劇變,匈奴這時才了解到以前和漢朝和親的種種好處,反而「主動」要求和親,王昭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塞和親的。昭君在歷史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搭起漢朝和匈奴間友誼的橋樑,為往後多年的和平定下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漢代和親的公主無數,除了昭君之外,真正達到和平效果的又有幾位?只因為皇帝一聲命下,卻斷送了公主們的一生,情何以堪?如果皇帝能從一個國家最基本的「武力」振興起,自然而然鄰近民族必會震懾於大漢王朝的威猛下,或許今天就不會有「和親政策」這個詞語了

王昭君:嫁繼子淚洗面 生子成就匈奴國
 
  自古“和親”的人不少,獨王昭君的事跡,代代相傳,婦孺皆知,這是什麼原因呢?
  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和親,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卻是以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事情便顯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切,成為家喻戶曉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便多對她進行描述、吟詠、贊嘆,使王昭君的事跡廣為流傳。除了《漢書》、《琴操》、《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等典籍,對王昭君的事跡有詳細的記載外,歷代詩人詞客為王昭君寫的詩詞,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說、戲劇等等。
  昭君和屈原是同鄉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裡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裡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著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著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隻拉纖貼補家用。
  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和樂,與世無爭,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颯,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了跟著母親嫻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饒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寂寞的宮女生活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禦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於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德,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余,更以為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與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的時間還要長一點。王昭君除了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回,不免倍感淒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

  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
  二更裡,細思量,忍拋親思三千裡,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隻望進京見朝廷。
  三更裡,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裡,苦難當,淒淒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淒涼。
  五更裡,夢難成,深宮內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裡如此可奈何,自嘆人生皆有定。
  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著濃重的鄉愁與一絲絲的憧憬。

    美艷超群,被呼韓邪選中

  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著漫漫的長夜和日復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沈,“自嘆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著“無定”,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於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了突破性的變化。
  匈奴與漢朝的關系時好時壞,這年匈奴內亂,分為兩支,那單於領導北匈奴,呼韓邪單於領導南匈奴。利用這個機會,漢朝西域都護甘延壽擊敗北匈奴,並將那支單於誅殺,南匈奴呼韓邪單於且喜且懼,連忙上書請求前來長安朝覲,以盡藩臣之禮。
  呼韓邪攜帶大批皮毛及駿馬作為貢品來到長安,對漢元帝執禮甚恭,漢元帝大為高興,大排筵席,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貴賓”,席中呼韓邪提出“願為天朝之婿”的請求。漢元帝樂得以此羈系呼韓邪,更為高興,興之所至,決定在未把公主出嫁之前,先讓他見見朝佳麗,唬一唬他,於是下旨由那些後宮未曾臨幸的美女前來侑酒。聰明的姑娘馬上意識到這事的重要性,這是個引起皇帝注意的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個個濃裝淡抹,希望借此獲得皇帝的青睞。
  來了,宮女們一隊隊魚貫而入,果然是花枝招展,嬌嬈婀娜,彩袖在桌上來去,香氣在席間飄散。匈奴番王哪裡見過如此多彩多姿的場面,不禁心醉神馳,渾然忘我。突然他看到了出牆紅杏,猶如那萬綠叢中的一點紅,是那麼突出,他震驚於她的美艷。聰明的呼韓邪立即向漢元帝提出:“願為天朝之婿,不一定硬要公主,就在這些美女中選一名可以。”漢元帝心想:原本要物色一位宗室郡主,如今要在待詔宮女中挑選,豈不是省卻了許多麻煩。於是漫不經意地答:“你看中了那一位,那一位就歸你。”呼韓邪太高興了啦,喊道:“就是她!”漢元帝順著他的手看去,但見一個風華絕代的美女盈盈為禮。漢元帝眼前的這位待詔宮女,雲鬟霧鬢,光彩照人,兩道黛眉輕顰微蹙,微露一絲幽怨。太美了,但皇帝金口玉牙,不能反悔。
  筵席結束了,呼韓邪意興遄飛地回到驛館。准備擇吉迎娶漢宮美人,漢元帝卻心中快快地回到後宮,找出了待詔宮女圖冊,翻到王昭君的畫像,隻見畫像與本人有天壤之別,而粉頰秀靨上,何曾有什麼黑痣。剎那間,漢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轉化成對畫工毛延壽的憤怒,當即傳命有司徹底追查,才知道都是毛延壽的索賄不成,故意將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繪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於是將毛延壽以欺君之罪斬首,對這件事,後人自有評說。
  曾聞漢主斬畫師,何由畫師定妍媸?
  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於君不知。
  意思是毛延壽雖然胡作非為,而漢元帝也太過糊塗。正象王安石所講:“耳目聽見尚如此,萬裡安能制夷狄。”
  無論如何,漢元帝心中對王昭君的歉疚、悔恨、憐惜與不忍割舍的情緒一齊湧上心頭,他要設法加以彌補,於是誆稱:“妝奩尚未齊備,後三日即行。”他既然已無法留住王昭君,他必須好好利用這寶貴的三天時間來享受王昭君,這就是才智平庸的漢元帝的想法自然與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之間有顯著區別。
  漢元帝在未夫殿中召見王昭君,目睹一個冠絕古今的絕色美女,即將落入他人懷抱,心中那份窩囊勁就甭提了。他假惺惺地先說了許多安慰和鼓勵的話,等到王昭君飽孕淚光的大眼睛,含情脈脈地向漢元帝凝視時,漢元帝終於無法自恃,瘋狂般地離開禦座,餓虎撲羊般地抱住王昭君,踉踉蹌蹌地走向殿角的暖閣,像一個虐待狂一樣地把王昭君折磨了三天三夜。

  昭君出塞

  臨行之日,王昭君戎裝打扮,嫵媚中更見英爽之氣,面向未央宮拜別了天子,帶著一種異樣的感情,看了最後一眼長安,懷抱著琵琶上馬而去。匈奴人馬和朝廷派出的衛護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經過長安大街,沿途萬人空巷,爭睹昭君風採﹔眼看如此風情萬種的美人兒,離開繁華的帝京,前往荒涼的胡地,陪伴一個垂垂老矣的匈奴單於,無不為之嗟嘆不已。
  王昭君出了長安北門,一路曉行夜宿,漸行漸遠,黯然神傷,隨行的樂師們,一路上彈奏著琵琶,以慰王昭君的離愁別恨,聲聲令人肝腸寸斷,回望長安已經了無蹤影,王昭君手彈琵琶,吟出一首“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遊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沈,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凜冽的季節,真個是“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於在漫漫長路中病倒了,隻得暫時停止前進,養病期間,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於是挑燈披衣,儒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

  臣妾有幸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適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家黜陟,移於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

  出了雁門關,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蓬中,張燈結彩,歡騰達旦,呼韓邪單於封她為寧胡閼氏(亦即安寧胡地的皇後),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
  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為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於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一個美艷的少婦,三年的異地生活,逐漸習慣了喝羊奶,住氈帳,騎馬射豬,也學會了一些胡語。

   轉嫁繼子,服毒而死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臯繼承了單於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臯的妻子。年輕的單於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臯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產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於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疆疊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淒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裡的黃河岸邊,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家”。
  關於“青家”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濛作青色,故雲青家。”《塞北紀遊》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朧,遠見數十裡外,故曰青家。”
  歷來提到“青家”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家上,行人為澆酒。”杜牧的“青家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雲秋。”
  王昭君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明妃”,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後漸漸有“明妃”一說。

  對昭君出塞歷來評價頗多,評價各異,如: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寄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新意,不落俗套,認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也與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後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後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總算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有了公允的論斷。
  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一系後來日益強盛,與東漢交惡,被竇憲追擊,一路西竄,越過蔥嶺進入歐洲,佔領哥特人的地盤引起羅馬帝國的崩潰,在歐洲大陸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也就是後來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了兩千年了。戲本《漢宮秋》裡,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嵇候珊後得到了幸福,但事實是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死後,她請求歸漢未被允許,並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積怨太深,無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詩作傳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裡悠長。
  烏呼哀哉。憂心惻傷。”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4688838.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6,655)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貂蟬》
此分類上一篇:《漢宮飛燕》

春藥哪裡買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02:48: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