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9 10:47:52| 人氣4,36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星星月亮太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是「四大抗戰小說」?
  到底是臺灣版:王藍的《藍與黑》、紀剛的《滾滾遼河》、潘人木的《蓮漪表妹》和徐鍾珮的《餘音》。還是華人版: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鹿橋的《未央歌》、《藍與黑》、《滾滾遼河》。
  當然是華人版較為人所認同,雖然就《語言與力》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而言,並無本質之異(均為俗作)。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665567

大陸與台灣抗日電影的五大截然不同 

   以前我們熟悉的是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最近在出國的飛機上我看了8部台灣拍攝的抗日電影,看完之後作了一個對比,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烈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英烈千秋》(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大陸拍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在國外留學等等。而《筧橋英烈傳》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於有錢人家。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體系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子,而國恨是背景。比如《梅花》體現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後國恨的邏輯關係。
   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比如《梅花》這部電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撓,喻示著中華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斷;再比如《香火》,喻示著中華民族香火不能滅、不能斷,而且要頑強地接續下去,這是一種文明、文化的抗爭。
   第五,對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鬥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鬥爭性。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複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向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只說了一句「打贏了回來」。短短几句話,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很大,因為它體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方面的頑強。
   比較之後我發現,把這兩個版本合起來看應該更能反映抗戰的事實,單看哪一方面都不夠。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去看歷史的另一面,看歷史被遺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蓋的那一面。【阿波羅新聞網 2011-12-24 訊】摘自:馮侖著《風馬牛》中信出版社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224/230113.html#sthash.cpQhU5mO.dpuf

《星星月亮太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zsh5IGkpg

香港1961年《星星月亮太陽》

  編 劇:秦亦孚
  主 演:尤敏 葛蘭 葉楓   
故事梗概
  朱蘭早與富家子徐堅白(張揚)相戀。朱蘭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嬸養大,但叔嬸卻因貪財而將她許配予同村的軍人李志忠(朱牧)。堅白在外地求學,假期回鄉與蘭每晚相聚,被人發現,李志忠的父母聞訊,要求退婚,叔父(吳家驤)怒摑蘭,被志忠阻攔,蘭感動不已。
  秋明心儀堅白,主動相邀。晚飯後堅白突感不適,秋明將他接回家中靜養,親侍湯藥,堅白對秋明好感油然而生。
  蘭知悉秋明與堅白同校同宿,自慚形穢。亮寫信給他,佯稱已自對象,提出分手。堅白接信,傷感不已,轉移接受秋明愛意。
  堅白因祖母(歐陽莎菲)病逝,回鄉奔喪。弟弟堅中(田青)告以實情,堅白對蘭愛念複熾,相約私奔。秋明到訪。得悉二人的私奔計劃,趕往勸阻蘭。卻發現蘭原來肺病纏身,但蘭不忍連累堅白,終于打消私奔之念。蘭與明一夕長談,竟成知己。
  堅白意冷心灰,黯然北上投考大學。途中結識爽朗熱情的少女蘇亞南(葉楓),在她鼓勵下參加了救國運動,並對南情愫暗生。
  堅白離開後,秋明接了蘭回家同住,並建議她投考護士學校。秋明同學江雨(蘇鳳)因與堅白同校,故經常來信告知秋明後者近況,秋明與蘭同感安慰。
  抗日戰爭爆發,堅白、南與一衆師生逃難。途中遇上空襲,谷老師(王萊)不幸喪生,衆人傷心之余,矢志抗日救國。
  《星星月亮太陽》(下集)承接上集情節:抗日戰爭爆發,徐堅白(張揚)仍沈醉兒女私情,史亞南(葉楓)下嫁給他,南離開堅白前往投軍。蘭(尢敏)加入戰地救護隊,秋明則加入勞軍歌舞團。蘭在戰地上救回差點被當成陣亡士兵的堅白。蘭知道堅白心系于亞南,竟往訪後者,要求她探望堅白,與此同時,她自己的病情也急轉直下......故事極盡曲折浪漫之能事,最後結局打破一般言情劇的大團圓處理,三名女角各有不同下場,教人唏噓不已。三人的形象和演技在本集中都有頗大變化,但演來均層次分明,各有千秋。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3918.html?tp=0_11

《星星月亮太陽》

大陸卅集電視劇《星星月亮太陽》的片頭雖說經授權、並依徐速同名原著(1953年,水牛1973版)的意念而拍,但敘述觀點顯然由原著的男主角改編成三位女主角,而且將故事地點聚焦於上海,好增加原著欠缺的中日間資本家的商戰和地下情報戰,以及中國民族資本家自身的腐敗和壓榨勞工等,所導致的反日反商示威罷工。
亦即寓教於樂式的將中共的唯物歷史觀和左派文學觀加入其中了?那還是香港1961年拍的同名電影來的比較忠於原著!
可惜還是拍不出徐速「賈寶玉化」的男主角之內心世界:
「父親的性情是暴烈的…但是,老祖母却比他更有權威,有幾次,當他舉起鞭子的時候,都被祖母的聲音喝止了…這世界太殘酷了,人心太陰險了…這麼大的世界,竟沒有一個能了解我的人(p.15)…星星明了,又滅;滅了又明。月亮缺了,又圓;圓了又缺。太陽昇起來了,又落下去。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了,但是,那些悲歡離合的往事,仍然新鮮的活在心頭。(p.390)」
戰爭愛情片罷了,觀眾關心的是三個女人的結局──星星死了、太陽斷了一條腿、月亮在香港當了修女,和以下故事情節:
「徐堅白(「我」),出身於小康之家,童年時代跟鄰家貧女朱蘭(星星)相識,她樸實﹑真誠,因家庭關係養成了憂鬱的氣質,她跟男主角譜出了純真的感情。惜命運造化,因環境的關係兩人分隔二地,於中學時期堅白又巧合地跟未婚妻(兩人父母作主的)秋明(月亮)被派同一學校裡。她嫻靜﹑善良﹑溫柔,是現代文化﹑教育培育出的大家閨秀,跟堅白的愛情始終停留於似有若無的階段,後看破紅塵,於香港當修女。在苦難中成長的亞南(太陽),生於南洋,隻身到大陸謀生,任職報紙編輯。她是現代新女性,她開朗﹑豪爽﹑熱情,在愛情環境裡,予取予捨,當機立斷,跟堅白的優柔寡斷形成強烈對比,當國難方深時,極富領導才能的她又毫不猶疑的放棄自己擁有的一切,毅然技身游擊隊,甘願付出生命,是一個深刻的人物。」
不如電視劇改編的以下情節感人嘛!「亮星、月華、旭南同時愛上了世廷,世廷在錯綜複雜的愛戀裏選擇去愛旭南(在抗戰時生下愛的結晶,但旭南死於地下情報戰),卻與月華有了孩子(與人私奔香港時流了產),亮星癡心等候的深情最後還是感動了世廷,讓世廷陪著患肺病的亮星渡過最後一段人生旅程。世廷的父親念祖從來沒有愛過他的妻子秋茹,卻迷戀著弟弟念宗的情人洛桐(長得像被秋茹拆散的初戀情人),念宗有一深謀遠慮的計畫(與日本人合謀奪兄產且成功了但又亡於抗戰勝利),所以把洛桐送給念祖,秋茹只得終日靠著抽鴉片度日,最後吞鴉片而死。」
我較欣賞它古典泛黃色的影音對白和以下的拍攝手法:由從香港回烽火連天的上海的月華、中間切入,再倒敘三女一男的恩怨情仇,和順敘後半段,最後終結於、月華目送世廷携其子、延著林間小道而去。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33/20060822063732

 「星星月亮太陽讀後感」黃愷妍 荃灣官立中學 中四

  【星星月亮太陽】為徐速所著,於1953年發表。這是一本描述三位不同個性的女性,扮演出三種不同的戀愛方式,更融合了文學三種的崇高精神---真﹑善﹑美,而又發生在抗日時期的愛情故事的書。憂患重重的時代,加上乖舛的人物遭遇,讀來就更令人感慨再三﹑蕩氣迴腸了。本書曾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話劇和廣播劇,也是香港銷量最多的長篇文藝小說。
  故事人物從童年,寫到少年﹑青年;由小學,寫到中學﹑大學。書中男主角徐堅白(即第一人稱「我」),出身於小康之家,童年時代跟鄰家貧女朱蘭相識,她樸實﹑真誠,因家庭關係養成了憂鬱的氣質,她跟男主角譜出了純真的感情。惜命運造化,因環境的關係兩人分隔二地,於中學時期堅白又巧合地跟未婚妻(兩人父母作主的)秋明被派同一學校裡。她嫻靜﹑善良﹑溫柔,是現代文化﹑教育培育出的大家閨秀,跟堅白的愛情始終停留於似有若無的階段,後看破紅塵,於香港當修女。在苦難中成長的亞南,生於南洋,隻身到大陸謀生,任職報紙編輯。她是現代新女性,她開朗﹑豪爽﹑熱情,在愛情環境裡,予取予捨,當機立斷,跟堅白的優柔寡斷形成強烈對比,當國難方深時,極富領導才能的她又毫不猶疑的放棄自己擁有的一切,毅然技身遊擊隊,甘願付出生命,是一個深刻的人物。
  阿蘭是星星,一種孤獨淒清的氣氛;秋明是月亮,柔和可親;亞南是太陽,代表著令人神往的光輝,作者就是這樣分配的。然而,個人以為作者無需將阿蘭是什麼﹑秋明是什麼分的那麼清,留給讀者一點想像空間不是更好嗎?
  本書的愛情悲劇,巧妙的避開了一般「天災人禍」式的笨拙手法,而是利用四人的個性起決定性的作用。個人對徐堅白這個人物有不少意見,提起這個人便不期然讓我想到【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事實上,兩人也有不少相同之處。他一方面教人欣賞他的決心﹑毅力,一方面又令人討厭他的優柔寡斷﹑怯懦﹑缺乏擔當。他既然有勇氣跟童年愛侶阿蘭私奔,為啥沒決心向秋明表明心跡?既然認定亞南是其理想對象,在醫院裡為什麼還要跟阿蘭糾纏不清?三位女性,他到底愛誰?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清楚了。此人猶豫不決的性格,造就了許多無可挽回的悲劇。這場愛情悲劇,歷史事件固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更大的恐怕是四人的性格問題。這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都喜歡將自己喜歡的人推推讓讓,以成全自己愛人。偏偏世界上很多事都需要自己爭取,捨身成仁,沒錯是愛情上的崇高境界,但一不小心就落入痛苦的深淵了。他們因個性太過執著而構成的悲劇,是很值得我們借鏡的。
  此外,本書對戰爭的描寫亦值得一讚。真實的歷史,配上虛構的人物,予人以假亂真的感覺。浩瀚的大場景,莽莽的神洲大地,奔走著多少英雄兒女?多少血?多少淚?是誰燃起了戰爭之火,將妳毀的那麼慘?是侵略者!通過作者的描述,我們了解到當時的學生﹑老師以至普羅大眾對這場神聖的戰爭是抱著多麼悲壯的心情。報章上的慷慨陳辭﹑淪陷區的生活之險惡﹑偽政府的委曲求全﹑異族統治下的小老百姓心情,寫來絲絲入扣,讀來熱血沸騰。堅白跟亞南於遊擊戰中相遇,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此至抗戰勝利,兩人足足分別了六七年,到再遇到的時候,亞南已跛了腿﹑毀了容,然而,卻加深了這個女英雄的形象。而阿蘭的死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
  雖然他們都是虛構的人物,但焉知當時沒有一些像他們同樣深受西方教育,但卻沖不破傳統文化的枷鎖的人呢?這就更令人肯定,他們這樣的悲劇在當時中國社會是十分普遍的。
  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保持了青年人天真無邪的理想﹑他們對國家的奉獻﹑以及對愛情信念的執著,令這個51%愛情+49%戰爭的史詩式故事更扣人心弦。  
http://www.fed.cuhk.edu.hk/young_lit/month11/prefer.htm

徐速

徐速(1924~1981)原名徐斌, 字直平。江蘇宿遷人。少年時代在鄉村度過。抗日戰爭爆發後到重慶讀大學, 後轉入軍官學校, 在國民黨軍隊任下級軍官。抗戰勝利後離開部隊 , 到北京半工半讀, 並與友人合辦《新大陸》雜志, 開始從事寫作。
  1950年到香港以寫作爲職業。不久, 擔任《人人文學》雜志編委。
  1955年創辦《海瀾》雜志, 以後又創辦高原出版社。
  從1965年起, 主編《當代文藝》月刊達15年。
  1969 年至 1971年還在珠海學院任教授。
  1981年病逝。
  主要作品有《星星之火》 《星星、月亮、太陽》 《第一片落葉》《櫻子姑娘》《疑團》以及《徐速自選集》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882297.htm

徐速 《星星、月亮、太陽》

偶爾走過圖書館,看見一本殘破不陷的舊書,隨手拿來一看,原來是徐速的作品。我不熟悉徐速,卻倒是喜歡他中國性情的名字,於是決定捧它回家。
我沒有看愛情小說的情愫,所以對《星星、月亮、太陽》確是有點抗拒,一個大男孩周旋在三個不同品味的女子身邊,更為之厭倦,但難能看到徐速先生在前言寫得龍筆生輝,我認為我該認真拜讀一下。可是看不到一個星期,已經給那大男孩的感情弄得無所適從,唯有放棄再讀下去。棄置了兩個多星期,不時看看它的封面,翻開又蓋上,我不感興趣,卻又不明白為何是過去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我不甘心,於是拚著厭倦的心,再度細閱他的文字,原來真正的目的,不但是寫愛情,還是寫出抗日戰爭帶給中國的人傷痛及無奈。我看見戰事無情的摧毀中國人的意志、摧毀我們的尊嚴。
雖然亦未看畢整部小說,也已經明白...它最要人深刻銘記的情感。
http://avisyuenmc.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3063

30集電視劇《星星月亮太陽》(1998) 又名:《亂世有晴天》

導演:李國立
演員 :陳松齡、鄭嘉瑜、龔蓓苾、李亞鵬
影片簡介: 東北草原上,三個女孩在草地上放羊玩耍,旭南(陳松伶 飾)是窮人家的孩子,父親到南洋打工,母親自殺身亡,雖由叔父鄭強照顧,但卻受到下人一般的對待。月華(鄭家榆 飾)是有錢人家的女兒,亮星(龔蓓苾 飾)則是月華家裏一個傭人的女兒,月華對人不分尊卑非常友愛,和亮星情同手足。鄭強夫妻因兄長走後,要負起照顧旭南母女兩人的生活擔子非常不滿,主張將旭南賣掉,旭南不滿婚姻買賣的安排氣憤奔走去找母親,卻發現母親已自殺身亡,旭南難過之餘離家出走到上海,月華每天將從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教給亮星,時間流逝,眨眼間二人都到了待嫁的年齡。
浮遊在大時代的洪流中,流離在顛沛之間,茫茫蒼海的人生,亮星、月華、旭南三個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女性,演譯著時代與命運所交織的故事。亮星、月華、旭南同時愛上了世廷,世廷在錯綜複雜的愛戀裏選擇去愛旭南,卻與月華有了孩子,亮星癡心等候的深情最後還是感動了世廷,讓世廷陪著患病的亮星渡過最後一段人生旅程。世廷的父親念祖從來沒有愛過他的妻子秋茹,卻迷戀著弟弟念宗的情人洛桐,念宗有一深謀遠慮的計劃,所以把洛桐送給念祖,秋茹只得終日靠著抽鴉片渡日。九一八事件來臨,中國陷入抗戰時期,一切的愛恨情仇,交卷在大時代漩渦裏,更顯得悲慘壯烈,蕩氣腸。 
http://www.gongbeibi.com/collection/starmoonsun.html
 
李國立,生於香港。

1980年至1989年,先後任職於麗的電視、星加坡電視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無線電視)。執導的電視劇有《天龍八部》、《書劍思仇錄》、《霧鎮南洋》、
《義不容情》等。
1989年,轉職監制,較滿意的作品有《燃燒歲月》、《自梳女》、《水鄉危情》、
《再見亦是老婆》等。
1993年,第一部導演的電影作品是《股瘋》,獲北京廣電部頒發最佳合拍片獎,女主角潘虹更藉此片獲94年度金雞與百花雙獎「最佳女主角」。
1994年,其電視作品《再見亦是老婆》獲評定為香港全年十大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之首(臺灣TVBS播出時改名《都是有情人》),由姜大衛、陳秀雯、周嘉玲主演。
1995年,執導電影《海根》、《九紋龍的謊言》及策劃電影《繡繡和她的男人》。
96年,執導電影《情人的眼淚》(另名:《摯愛情緣》),獲中國廣播電部頒96年度“華表獎”最佳合拍片。
同年,監制三十集電視劇《喜福會》(臺灣名:《女人的故事》,香港名:《緣來是你》,國內名:《喜樂會》)。
1997年至1998年8月,於中國電影集團任職制作總監,策劃公司旗下的電影及電視制作,電視作品有《京港愛情線》、《星星月亮太陽》(國內另名:《亂世有情天》)。
1998年9月,應上海電影制片廠邀請,執導中國大陸99年賀歲電影《春風得意梅龍鎮》(香港另名《四個廚師一圍菜》),由郎雄、陳小春、吳倩蓮及金士傑主演。
現於唐人電影國際有限公司任職制作總監。已完成的電視作品有《絕代雙驕》、《魚美人》、《寶蓮燈》、《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書劍恩仇錄》等,《天上人間》等。
李國立監制之電視劇作品如下︰1989年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任職監制,監制不同類型的作品,包括︰
片名 劇種
水鄉危情 小島風情、警匪愛情
天若有情 倫理、兄弟情仇
自梳女 鄉土人情
燃燒歲月 大時代動蕩、愛情
金蛇郎君 武俠奇情
千歲情人 科幻愛情
黃浦傾情 民初上海灘恩怨情仇
奇情小男人 都市黑色喜劇
再見亦是老婆 都市小品
男人四十一頭家 都市小品
藍色風暴 浪漫、殺手警匪
其他電視劇作品如下︰
喜福會(臺灣名《女人的故事》) 兩代倫理愛情劇
京港愛情線 青春愛情劇
星星月亮太陽 大時代動蕩愛情劇
流氓太子 諧趣公案奇情
絕代雙驕 武俠名著
魚美人 青春浪漫神話
寶蓮燈 青春浪漫神話
神探科藍 推理偵探
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 忠義仁孝
書劍恩仇錄 武俠名著
電影作品:
股瘋 (潘虹/劉青雲) 小市民抄股喜劇
海根 (劉青雲/劉雅麗) 溫馨倫理愛情
情人的眼淚(李若肜/ 宗華/爾鼕升) 愛情
九紋龍的謊言 (任達華/於莉) 都市愛情
春風得意梅龍鎮 (郎雄/吳倩蓮/陳小春) 美食人情味
http://hk.cnmdb.com/name/15632/bio

觀《星星月亮太陽》有感

今年(2001)四五月份,我在浪迹各網站時聽說了一部片子——《星星月亮太陽》,主演是陳松伶、鄭家榆、龔蓓毖和咱們的令狐沖哥李亞鵬。
此劇是中國影視制作公司1998年出品,卻只在臺灣播放過,看過該劇的人都對它推崇備至,其喜愛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熟知的《京港愛情線》,大多數人是從這部片子才知道大陸有個叫李亞鵬的演員。他們與劇中人物同悲同喜,爲之長籲短歎、淚水漣漣。不過,使我相信這是部好片的不是他們的眼淚——我怕極了那些苦情片和濫情片,而是我看到他們許多人批評時下電視劇的胡編亂造,記得有人曾說“瓊瑤劇哪是言情片,分明是恐怖片,看了令人毛發直豎”, 如此傳神的形容令我絕倒,更令我迅即將他們引爲知己,我信任他們的眼光——《星》是一部少見的優質好劇。
奇怪的是,這麽好看的片子,又是大陸影視公司制作的,咱們這兒爲什麽不播?很多臺灣朋友猜測是因爲政治原因而遭禁,因爲這部片子講的是抗戰時候的事,拍了不少國民黨軍隊抗戰的事迹,我也曾經這樣想。
可看完全片,我覺得從政治角度看,不但不該禁,反而應該大肆宣揚、鼓勵大家觀看。雖然一些場景肯定了國民黨軍隊的作爲,但《血戰臺兒莊》不也是正面描寫國民黨軍隊?何況《星》劇抨擊了當時政府喪權辱國的行徑,揭露了政界腐敗、官商勾結和民族資本家的兩重性,謳歌了各階層廣大民衆的愛國熱忱……咳咳,同學們不許笑,用這些教科書上的套話相容這部片子沒有半點不妥,這的確是紅衫看過的最革命的片子之一。(喂,皺眉的不要,革命不等于枯燥乏味,革命的浪漫主義是最最動人滴)抛開政治因素,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還是觀賞性衡量,我找不出一個禁放該片的理由。
從該片拍攝完畢到現在,三年過去了,這樣一部電視精品仍孤守冷宮,二三流的垃圾片倒霸占著各地熒屏,各大電視臺的營銷策略實在高深莫測,紅衫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切由電視臺說了算,但作爲一個普通觀衆的我卻總想爲該劇做點什麽,不,我說錯了,是爲我自己做點什麽,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分享我對該劇的喜愛,希望更多的人能從觀看該片得到美好的享受,雖然我的呼聲很微弱,我還是要說:電視臺的人,你們關注一下市場需求吧,有部好片子能讓各層次觀衆喜愛,也能讓你們大發利市!
空說無用,還是談談我觀看該劇的感受:
從5月份到現在,經過多方搜尋、漫長的等待,我終于得到了《星星月亮太陽》,代價是要啃一個月的餅幹面包。那種如獲至寶的狂喜、滿懷希冀的興奮一下子抓住了我,讓我又笑又跳,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直縈繞心頭的忐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此劇的期望值已高得可怕,期盼該劇的心情不亞于當初對央笑的望眼欲穿,我擔心這部劇承受不了我如此的苦盼,會給我沈重的一擊。
晚上八點我收到《星》,轉天下午5點我把最後一張碟插回了cd包。整整21個小時沒有合眼,創下了自己的熬夜紀錄。我吝嗇地不聽一個字的主題歌、片尾曲,掐除頂多一分鍾的片中插花,素來熬不了夜的我竟一點兒不困,從始至終也未打一個哈欠。有生以來第二次,我爲看影視片而熬夜,第一次,是我最愛的《將愛情進行到底》。
第三天上午,我從酣睡中醒來,頭沈甸甸的提不起半點精神,可比頭更沈重的是我的內心,有好多東西堵在我胸口,逼著我想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當初看完《將》,我一下子便喜歡上了楊錚和文慧,我喜歡文慧這樣的女生,而楊錚則用他無可匹敵的魅力刹那間征服了我,令我發現自己小覰了我國的影視圈,原來我們也有這樣青春帥氣、周身散發出男性陽剛之美而又氣質過人的男演員,原來我們的青年演員也擁有這樣清新自然的演技!而現在,同一個演員飾演的秦世廷卻令我陷入了無比的迷惘。
從上海灘頭號商業巨子的長子嫡孫到不要家裏一分錢、勤工儉學的學生、從厭惡政治、文采風流的校園才子到抗日前沿九死一生的某團團長,秦世廷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多姿多彩、充滿了迷一樣的魅力。他愛上一個叫鄭旭南的女孩,這對戀人都是個性鮮明、積極主動的人,通常來說,這樣的角色最有觀衆緣。我知道臺灣觀衆愛煞了這兩個人物,一致認爲他們的愛情令人刻骨銘心,可看完全片,我的大腦卻變成了一團亂麻,他們令我牽腸挂肚、夜不能寐,我卻不知該對他們是愛還是恨!如果說他們是黑夜裏的兩盞明燈,那麽,我眼前總有飄浮不定的迷霧遮住他們的光輝。
我欲罷不能地再次坐在了電視前,當主題歌第一次傳入我的耳朵時,我的皮膚像過了電一樣發麻,眼睛有一點點濕了,心底堵塞的東西在一絲絲蒸發,壓抑的心情得到了少許釋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忽然想明白了,這場愛情本就是一場悲劇,不管二人有沒有走入婚姻,注定不能長相廝守。長久以來,在我的想象中,《星》是一部純正的愛情片,看故事梗概和網友們的評論,誰都會這樣想。
可是我錯了,《星》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注重再現曆史而不是在愛情故事上撒些曆史調味,致力于刻畫鮮活的人性,而不是找幾個俊男靚女青春偶像一回。片中所有的人物、四個主人公連同四大配角之三,都得不到完滿的愛的回應。
盡管世廷一開始便幹脆利索地回絕了月華,但月華不肯服輸,總以爲可以令他改變心意。亮星一直表現得像個乖巧的小妹妹,世廷根本不知她也深愛著自己。唯一愛情圓滿的一個配角卻又在修成正果後死于非命。每個人都在執著地追求,到頭來卻沒有一個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們的悲劇根由在于那個時代,也在于那些人的出身、個性,造成悲劇的有不可抗拒的外因,亦有每人自己無奈的心結。沒有一個人物完美無瑕,一切都讓人欲說還休。
我喜歡看愛情片,優秀的愛情片讓你想起來心頭是微微的甜,比如《西雅圖夜未眠》、《將愛情進行到底》。我也喜歡看悲劇,真正的悲劇讓人思考,讓你忍不住捉摸人生的無常、命運的弄人,比如《飛躍瘋人院》、比如——《星》。
看完《星》劇的兩個星期,每天入睡前我的腦海中都在激烈交戰:友誼怎麽會淪爲扼殺愛情的工具,這樣的友誼是偉大超凡還是已經扭曲?執著尋找失去的情人,卻令自己的妻子終日生活在地獄之中,這樣的人是天使還是魔鬼?忠于自己的心靈、拒絕與有一夜情緣的女人結婚,這樣的人是不負責任還是勇敢面對一切?似乎深愛著對方,卻又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的感情算不算愛情?該執著還是該放手,該進取還是該等待……
無數問題纏繞著我,讓我無法入睡,耳邊卻又回響著那首只有鋼琴伴奏的主題歌——
“翻滾的紅塵 漂泊的靈魂 本應各有追尋的人
想是命運弄人 糾纏的情分
悔恨只因彼此用情太深
這樣的年份 這樣的傷痕 亂世中的悲哀眼神
沒翅膀的愛情 沒方向的人 匆匆走一遍
什麽應該放棄什麽該等
以爲所有痛苦並無所謂
午夜夢回才覺疲憊
現實有多少與願望相違
等待醒覺後再高飛
才教人生不會白走一回”
于是筋疲力盡地長歎一聲,雙手合什,漂泊的靈魂們,暫時放過我罷,等明日我再與你們傾心交談……
我都忘了是什麽時候寫的,幸虧word替我記著,是2001年5月12日。記得那兩個星期每天都很郁悶,看電視從沒看得這麽苦思冥想過。
http://www.liyapeng.com/forums/showthread.php?t=1487

抗戰勝利60周年慶—懷念《星星月亮太陽》

今(2005)年夏天是中日戰爭結束60周年紀念,適逢中日兩國關系重趨緊張,連帶使得國際間對于東亞情勢不得不多增添幾分關注。從這個時間點上回頭探顧,年輕的一輩可能很難想像,曾經有一整個世代的中國人(其實嚴格說起來,可能是兩個、甚至三個世代的中國人),同時置身在戰爭的氛圍裏,有的出生入死,有的醉生夢死;而那些在愛國歌曲裏唱的熱血滔滔、在政宣電影裏演的不屈不撓、在文學作品裏勾勒的諜影幢幢,就某種程度而言,全部都是真正曾經發生過的史實。
當此抗戰勝利的60周年紀念,我們恰好可以利用這個小小的欄目,與諸位讀者一同回顧、分享一些以對日抗戰爲主要背景的動人影片。還記得文化界早就流傳一種說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經由小說創作得以永銘人心(讀過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嗎?)、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經由好萊塢電影翻拍得以長長久久的流傳後世(看過《桂河大橋》、《巴頓將軍》、《第三集中營》、《戰地軍魂》、《亂世忠魂》和《北非諜影》吧?),而咱們中國人的對日抗戰—不但有文學創作,有戲劇作品,有一部部的經典電影,在大銀幕上賺盡觀衆熱淚,還有一首首傳唱千古的抗戰歌曲︰「萬裏長城萬裏長,長城外面是故鄉」、「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話題扯遠了,我們還是回頭來談抗戰電影吧。打從中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前,日本對中國的諸多軍事挑釁動作,早已激怒不少沖動而易感的藝文界人士,然而在中央強勢的(對內)態度下,電影圈只能在政策與民心的夾縫中,以「偷渡」的方式拍攝具有鼓吹抗日色彩的作品,費穆導演的《狼山喋血記》就是佳例之一。
到了蘆溝橋事變、一二八事變後,日本的軍事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中國東半部大部分的領域,商業娛樂大城上海如今只有租界區還有自由影人勢力活躍其中,在一片太陽旗海的包圍下,宛若海中孤島的租界區影業果然不負全國軍民的期望,集中火力將不少優秀民間傳奇故事透過借古喻今的手法,改拍成極富時代意義的電影,以陳雲裳主演的《木蘭從軍》爲例,開場戲便是木蘭行獵回家途中,智退惡霸,帶著滿囊獵物,與小朋友們從村口一路歌舞的場面,開口一唱便是「青天白日滿天下」,氣勢驚人。
這些零星的例子,集合成一整個世代的創作風格,延續到戰後,藝文界、商業影壇的關注焦點才從「抗日」、「戰爭」等素材上移開;進入五○年代,華語電影界因爲不同的政治勢力而區分成中國大陸電影、臺灣電影,以及香港左派、香港右派等不同的制片勢力,在初始之際,大陸電影急著打倒封建腐敗力量、急著歌頌勞動人民;臺灣電影急著宣揚倫理道德、急著反共抗俄;香港則不論左派、右派,都同時在關心現實生活背景的同時,也不忘撥冗展覽俊美嬌豔的男女明星、同時也順便要兜售幾首動聽無比的電影插曲,抗日戰爭的題材,大概因爲是臺前幕後所有人的共同記憶,反倒更需要時間來沈澱、消化,才有機會重新結果開花。
這樣一擱置,就要把時空拉回到五○年代,從港臺兩地的文學界談起。
原著小說轟動一時
抗戰文學在對日戰爭結束後並不能真的算上掀起過什麽狂熱的潮流;在四○年代後期,文化界人士比較關心的題目可能是個人政治理念的傾向,抗戰才剛勝利,又不是論功行賞,登殿拜相,要憶苦思甜也不急在這一時。
到了五○年代中期,兩岸三地的格局初定漸成,「抗戰文學」或「反共文學」的潮流這才再一次波瀾開來,進而掀起無限狂潮。1954年前後,由作家徐速在香港出版的《星星月亮太陽》問世,引起不小的轟動;這個故事以男主角徐堅白第一人稱的主述,講述他先後與三位女子發生的刻骨銘心戀情,三位女子正如天上的日月星辰,運行不悖,周而複始,輝映著真、善、美的人性光輝,在八年抗戰的歲月裏,開展了三段前後交織、細密層疊的至情史詩。優柔寡斷的男主角在這段成長歲月裏,逐漸由憂郁文藝學生成熟爲有能力肩負國家興亡責任的時代青年,但相對于三位女主角堅毅、果斷的明朗個性,後者的可愛、可敬,遠遠超過第一人稱的男主角在人生旅途上的所見所聞。面對烽火家國與兒女私情的交錯關鍵,星星、月亮、太陽分別做了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偉大抉擇,一個自立自強,走出貧困的險境成爲戰地護士,最後燃燒完生命的余燼,因病逝世;一個是虔誠的教徒,帶著音樂、舞蹈、藝術與歡樂,深入前線勞軍,最後放棄俗世生活,出家成爲修女;還有一個是熱情爽朗的文字工作者,先以筆、再以劍,對抗外來強敵,最後在戰場上負傷,毀容、斷腿,仍就慷慨投身心靈建設,盡一己之力報效社會。
由于《星星月亮太陽》最早是在媒體連載,行文方式又是當年最流行的第一人稱「我」的寫作手法,對于讀者而言有一種長期經營而成的親切感,受到電影公司注意自是不在話下。彼時香港的華語電影界「左右分家」大勢方定,左派影業以中國資金、市場爲主,右派影業則以海外華人社會(包含臺灣)的資金和市場爲主;《星星月亮太陽》情節涉及抗日、反共,左派影業當然不可能垂青于此,在幾經延宕後,《星星月亮太陽》的改編版權遂由新加坡國泰集團旗下的香港電影懋業公司(簡稱電懋)取得。
五○年代後期,電懋公司旗下明星如雲,又有嶽楓、陶秦、唐煌、易文等能編能導的大師級創作者,加上從四○年代後期,從永華電影公司(永華結束營業時,國泰集團以最大債權人的身分接收了全套設備,成立國際電影公司,而後改組爲電懋)時期就打下的彩色電影攝制基礎,彼時的電懋可謂全華人世界制作實力最強大的創意團隊活動中心,1958年,電懋出品的《四千金》在亞洲影展獲得華人電影世界第一座「最佳影片」的國際影展競賽獎項,更肯定了這個不爭的事實。同時,因爲電懋公司出類茇粹的卓越成就,引起同業間更激烈的競爭心態—特別是經曆上海草創期、南洋拓荒期,最後在香港建廠,落地生根的邵氏影業(從早年的天一公司,到後來的邵氏父子、邵氏兄弟等等)。
電懋的輝煌歲月在1958、1959、1960年達到最巔峰,接著,因爲邵氏公司新廠建成,強大的商業攻勢讓電懋幾乎招架不住,正當此際,《星星月亮太陽》的制片計畫浮上臺面,電懋高層遂起意要讓這部電影走出電懋一貫「清新文藝小品」的格局,以真正的史詩氣魄讓它成爲足以傳代不朽的鉅鑄。
鑽石般的演員陣容
《星星月亮太陽》是以男主角徐堅白從小到大的成長歲月裏,與三位女孩子糾葛的愛情故事,拉開大時代的帷幕。徐堅白和「星星」朱蘭、「月亮」馬秋明、「太陽」蘇亞南等四位要角,在當時的電影界,不僅是萬千觀衆關注的對象,更是多少電影從業人員心之所系的「重大業界決定」。
電懋公司當時的當家小生有三位—喬宏、雷震和張揚,對徐堅白這個角色而言,外號「雄獅」的喬宏太陽剛,「憂郁小生」雷震又太超凡脫俗,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道骨仙風;張揚恰好處在稚嫩有余(電影裏的徐堅白要從中學時代演起)、成熟度也足以挑起大梁,是爲不二人選。
男主角之外,三位女角在那個女星挂帥的年代,果不其然掀起很大的一陣爭論聲浪,層出不窮的所謂「業界謠言」飛滿各處,有些是影界人士致力希望達成的黃金組合,有些則是影迷一廂情願的借親配對,除了楚楚可憐的小家碧玉朱蘭(星星)的角色,衆所公認,簡直是爲二屆亞洲影後、玉女尤敏所量身訂制之外,其余的月亮、太陽兩角之間的競爭,其熱烈程度今人實難想像。當時比較可靠的說法,包括有尤敏、林黛(月亮)、李麗華(太陽)等三大超級巨星的組合,還有尤敏、葛蘭、林翠的配對等等,最後敲定了尤敏的星星、葛蘭的月亮,和青春豔星葉楓的太陽,劇本部分由才女秦亦孚執筆,總導演則是擅拍文藝電影的易文,戰爭場面則由臺灣軍方全力支援,協助拍攝。
此外,尚有姚敏的音樂、黃明的彩色攝影,以及綠葉演員如田青、蘇鳳、沈重、馬笑儂、陳又新、歐陽莎菲、王萊、劉恩甲、朱牧、吳家驤、劉茜蒙等的搭配,如此金鋼鑽一般的陣容,將《星星月亮太陽》拍成了上下兩集,總片長逾三小時的史詩巨作,于1961、1962年先後在港臺上映,賣座鼎盛。到1962年底,臺灣開辦第一屆「金馬獎」,以獎勵各地優秀之華語電影(時稱爲『國片』,以臺産、港産作品爲主),《星星月亮太陽》以其「正確的主題意識」(早年金馬獎最喜歡的給獎標准)、優秀的攝制成績,擊敗在坎城影展、亞洲影展接連獲獎的《楊貴妃》、《千嬌百媚》,拿下年度最佳影片,而飾演星星的尤敏,也晉身爲首屆金馬影後,頒獎典禮當天,尤敏親自蒞臨會場,豐姿綽約,迷倒衆生,爲她個人的演藝生涯創造了另一個高潮。
文學電影、電影文學
回顧《星星月亮太陽》的小說與電影,相信不少讀者和我有同樣的感覺—電影緊湊而精采的敘事將原著如散文般淩亂的敘事做了很忠實的剪輯與再現,許多地方,電影劇本裏經由秦亦孚細心鋪排開的閨閣情韻,對于三個性格鮮明的女主角提供了更完美的表現機會,就連原作者徐速先生在1981年辭世之前,也趁《星星月亮太陽》再版之便,對原作進行了一些修飾,主要的改動也是源自電影對他及他創造的故事所帶來新的「啓發」。還記得他曾在再版後記裏提起電影處理蘇亞南的結局,有過分展覽女明星之嫌,而他堅持一定要在修改過的文稿裏寫明蘇亞南完全毀容、全身包著紗布,被南洋仆僮抱進抱出的慘狀;無論徐速先生所描寫是真實情狀或虛構故事,電影在同樣場面上的處理雖然真的讓女星葉楓打扮得豔光四射,卻把人性的對比做得極爲清楚、精准,特別當美豔的葉楓揭起褲角,露出下肢的鐵架那一刻,原著所意欲勾勒的「紅粉成骷顱」感覺早被昭然揭示,徐速先生回頭畫蛇添足地描寫蘇亞南的慘狀,此舉似乎更印證了《星星月亮太陽》電影的成功,連原作者都顯得招架不住,而必需再次出面重申自己對這個故事的完全掌控權。
《星星月亮太陽》人物衆多,小說版本情節繁瑣,而電影版故事便相對顯得十分集中。影片起首刻畫戰前的鄉村,在「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輕吟歌聲中,一派安祥樂利的畫面;大家搖著蒲扇談天說地,年輕孩子哼著小歌、吹起口琴,沒有人猜想得到,十年後,同樣的夏日夜晚,大家會窩在香港調景嶺的木屋區裏,卸下行囊裏僅有的一件襯衣,打著赤膊,唱起「怒發沖冠憑欄處,蕭蕭雨歇」的〈滿江紅〉、〈中秋月〉,或者〈夜夜夢江南〉。
電影從徐堅白離家赴省城求學揭開序幕,臨行前與青梅竹馬的朱蘭私會道別,並相約度假時再敘前緣;爾後,堅白與阿蘭定期的聚首遭鄰人撞見,惹來莫大風波,徐家長輩遂安排堅白到省城親戚家會見表妹馬秋明,希望能撮合一段良緣,斷絕堅白于朱蘭之間的風言風語。
馬秋明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雅好音樂,父親又是名醫,堅白在校期間感染傷寒,多虧秋明細心看護,兩人也因此成爲同學眼中的絕佳匹配;堅白畢業典禮當天,家中傳來祖母病逝的惡耗,堅白趕回奔喪,這才知曉阿蘭因爲與他的一段舊情,終生慘遭耽誤,原本的訂親對象堅持退婚,寄人籬下、孤苦伶仃的阿蘭無力反抗,供她衣食住所的叔叔嬸嬸更視其爲眼中釘,由于早將聘金賭輸殆盡,叔叔嬸嬸遂采高壓手段逼阿蘭否認舊事,下嫁對方。堅白聞訊,自覺對阿蘭有責任,便異想天開要帶阿蘭私奔,適逢秋明赴鄉探親,順便替匆匆離校的堅白帶來行李衣物,從旁得知整件事實真相,氣憤不過前往尋找阿蘭理論,卻感于阿蘭真情而願意退讓,反而阿蘭自慚身患殘疾,恐將不久人世而美夢初醒,回頭欲促成堅白與秋明,堅白夾處其中,痛苦萬分,又面臨家中長輩嚴厲訓詞,不支崩潰,離家出走,北上求學。
在堅白遠行的火車上,他被一群流浪學生的愛國熱忱深深吸引,抵校後經過引見,也被吸收成爲校刊成員之一,將滿腔憤慨發諸爲文,整個編輯部門的領導者是一位名喚蘇亞南的女孩,出身南洋,成長于中國,對于國家情勢有其獨道的見解。兩人同窗共事,情愫漸深,即將山盟海誓、共偕于飛的前夕,抗日戰爭爆發,全校師生撤離至南方,一路上山高水深,行至中途,亞南與一行熱血青年脫隊從軍,堅白尾隨而至,兩人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意外重逢,堅白身受重傷,亞南則不知所蹤。
另一方面,在家鄉省城,秋明和阿蘭捐棄成見,結爲摯友,秋明接阿蘭返家長住,阿蘭在她的鼓勵下擺脫受氣包的形象,蛻變成爲意志堅強的現代女性,在護士學校受訓,很快便投身戰場,報效國家。秋明先失去了心愛的表哥,又失去了互相扶持的摯友,只得寄情宗教哲理,尋找心靈的平靜。
阿蘭在戰地醫院服務時,從死亡名單裏驚見堅白姓名,立刻深入屍堆,不顧一切將余息尚存的堅白搶救出來,細心呵護,終于挽回其性命。同時,阿蘭在堅白隨身物品裏找到亞南的照片,又得知堅白別後種種故事,決心協助堅白尋回亞南;在堅白靜養期間,阿蘭奔赴另一單位,尋線找到身強體健、早無大礙的亞南,亞南拒絕放下救國重任,回頭遷就兒女情長,反而祝福阿蘭與堅白能長相偕好,臨行前,兩人相約在戰爭結束後,于阿蘭的家鄉重聚。
由于阿蘭心知自己病體纏綿,將不久于人世,亞南卻也有心退讓,看來似乎秋明會是堅白的最佳匹配,于是在堅白小愈後,故意告知自己已經訂婚,希望他在轉院之後到長沙勞軍隊裏觀賞節目,秋明會隨同教會朋友表演歌舞,慰勞前線將士。堅白隨著其他傷兵殘客抵達長沙,在多如牛毛的勞軍表演裏看得眼花撩亂,終于認出在臺上唱著村曲小調、愛國歌曲的美麗少女,就是飽學西洋古典音樂藝術的表妹秋明,兩人在火車站的人潮裏重逢,不勝晞噓。無奈此時堅白仍難忘情于亞南,回首他與秋明這段「表哥表妹」、「鴛鴦蝴蝶」的羅曼史,堅白與秋明擺首不再留戀,含著眼淚,互相祝福對方幸福。
抗戰勝利,阿蘭病體沈哿,在家鄉靜養,秋明前來探視,兩人靜候堅白消息,結果在堅白來信前,亞南反而先來了;她此時雖然斷了一只腿,卻毫不影響她那陽光般燦爛、爽朗的性格,星星、月亮、太陽共聚一堂,有著說不完的苦辣甜酸。不久,阿蘭病逝,秋明和亞南遁走遠方,一個預備出國深造,一個則預備重回南洋老家。
堅白遠遊歸來,家鄉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白發雙親雖然健在,鄰家伊人墓木已拱;又是一番人事更疊,在香港的單身公寓裏,堅白總算找到亞南,而且不顧亞南殘缺之身,仍然希望能與之共偕舊好,反而亞南冷卻了兩人的激情,打點好行囊,揚帆遠走,回返南洋家鄉,投身社會服務工作。堅白再尋線探問,查訪到市郊一所小學,希望能有機會重會秋明,行至操場,見到女老師帶著學童唱起秋明唱過的勵志歌謠,走近一看,不是秋明卻是高中、大學的老同學,如今男婚女嫁,過著幸福的生活。再經查訪,堅白來到山上的修道院,眼見秋明忍住悲痛,強打精神,與衆修女姊妹走過庭院,任憑堅白再三呼喚,僅報以平靜的微笑和無限的祝福。
劇終前,堅白獨立在海濱山頭,望著眼前青天高高、滄浪滾滾,以及天上運行有數的日月星辰。
執筆撰作此文時,正是我結束在北京三周的短期工作,曆劫歸來之際;長時間處于高度工作壓力,以及高溫、高濕的環境,個人的生理時鍾早已完全打亂,初返紐約,還來不及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腳步,就又要打起精神,面對堆積如山的雜務,以及長達幾裏的「to-do」清單;列單之首,便是希望能盡早完成規畫多時的「抗戰電影回顧」專題。自小對于抗戰文藝作品就有種獨特的情感,說也奇怪,我既不曾走過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也從來不會多看一眼充斥腥風血雨的殺戮戰史,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我對這段時間、這個題材、這些故事好奇而易感?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這次,一邊強打精神對抗時差和高度工作壓力引起的種種生理不適反應,一邊像春蠶吐絲般地,想把這個專題欄目「織」出來,在消化滿桌滿床滿地的圖、文、影音資料的同時,我似乎找到一個模棱兩可,但依稀可辨視的「理由」,回答這個「爲什麽」的問題。在重看《星星月亮太陽》電影之際,影片演到下集中段,長沙勞軍歌舞場面時,只見能歌善舞的葛蘭身著戎裝在舞臺上,就著〈歌八百壯士〉的旋律,唱起了鼓舞人心的歌曲,這首歌曲從原始歌詞裏「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的泣血吶喊,爾後唱成「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的熱血歡呼,到了電影裏,又被導演易文和作詞家周之原重新塑型,寫成了兩支歌曲,分別是勞軍時唱的〈打勝仗〉和結尾前唱的〈好兒童〉。對照這兩支歌曲的唱詞,以及劇中人物年齡、心境、閱曆的增長成熟,我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曾經有過一段歲月,神州大地上幾個世代的炎黃子民們,是如此簞智竭力、一心一德地投入這場聖戰,幾憶幾萬顆蹦跳的心髒共同相信的是「中國不會亡」,共同期望的是「中國一定強」,到了電影裏,編導讓劇中人唱出了「襟上一朵花,花兒就是她,看見這朵花,記住她的話…」。
這是將兒女私情擺在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裏,經過延展和編織,所完成的深刻詮釋,就算《星星月亮太陽》只被拍成一部狹邪猥璅的濫情文藝片,有了這支插曲,也足以影史留名,然而,《星》片給我們的還不只如此,在同樣一支歌曲裏,創作者索幸點明這個時代和這群小人物最密切的互動,讓歌者唱道︰「天下父母心,人間兒女情,都叫我們淚滿襟;只有把命拼,敵人殺幹淨,男女老幼齊歡欣」-原來,讓我們感動的其實不是戰場上的成敗勝負,也不盡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歎,卻是最平凡、最普遍的「天下父母心」和「人間兒女情」。對日抗戰之所以對現代文藝界帶來這麽大的沖擊,不正是因爲它全面影響了那個時代所有人的生活細節嗎?
還記得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裏安排了一個充滿機鋒的伏筆︰當主人公一家子和樂融融地團聚一堂議論國事之際,年輕小輩問起老人家對于中日一觸即發的戰事有何看法,老人家笑道,如果家裏最柔順、溫婉、與世無爭的寡嫂認爲應該開戰,那就是烽火撩原的時刻,而且—不但會打,中國還一定打得贏。當時,寡嫂(記得臺灣連續劇的版本是由金獎演員曾亞君飾演的)低頭怯笑,說了一聲「誰願意開戰呢?」爲此,小輩們還鬧了好一回脾氣。
隨著故事開展,戰事愈演愈烈,終于,日軍鋪地開天地殺進中國的領土,避居郊野的寡嫂慘遭毒手,被輪奸至死,臨終前,她裸裎著從未見過天日的胴體,費力說了一句「這場仗該打了」…蒼天有眼,當最純潔的無辜靈魂受到慘痛的傷害,便是人性光輝預備展開全面反撲的關鍵時刻。曾幾何時,當兵打仗是中國社會最害怕的夢魘,然而唯有在此時此刻,大家含著眼淚唱出了「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的驕傲和自豪,「當丘八,打鬼子」成爲至高無上的光榮,而神州大地上下五千裏的空間,隨著戰事、隨著年輕人的熱血歌聲整個翻轉過一遍,什麽叫生死契闊,什麽叫顛沛流離,我們在小說裏讀的、電影裏看的、歌曲裏唱的,原來—都是真的。
戰爭有結束的一天,比摧毀敵人更重要的工作這才即將展開。無限的希望和願景,聚焦在走過苦難歲月的那一代所衍生出的「下一代」身上,我們歸結到《星星月亮太陽》的電影裏,同樣的「中國不會亡」、「中國一定強」、「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的歌聲,在徐堅白行經幾萬裏路之後,停駐在香港城郊的小學操場上,昔日的同學被一群孩子們團團圍著,踩著風琴,帶大家唱起了「今天好兒童,明天主人翁,要學真本領,讀書就用功」的歌聲。
同樣的旋律,全新的期許,電影演到這一刻,我所關心的早不再是星星、月亮、或者太陽情歸何處,而是象征著真、善、美的日月星辰,它們熠熠光芒所普照著的紅塵人世。歌聲繼續回蕩著︰「世界天天變,人人要向前,一路不肯停,快馬也加鞭」,海濱崖上,真正走過那個時代的徐堅白望著前仆後繼的浪潮,真正歸結了八年離亂所帶給他的人生教育;而銀幕下的我,也彷佛找到了那個模糊的答案。
好事之人曾經戲言,「世上最浪漫的莫過于國破家亡之際的兒女情長」,在此我要回應一句,比國破家亡更能撼動靈魂的故事,是時代底下的大人物和小人物,胼手胝足,一同修補這個破了的國、重建這塊殘了的家,以及在此同時,他們所展現的至情至性、人性光輝。
一如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陽,周而複始,亙古不息。
(注):《星星月亮太陽》DVD數碼影碟已于2003年一月份正式在香港出版。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303&Year=2005

 

台長: 阿楨
人氣(4,36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未央歌》
此分類上一篇:《螢火蟲之墓》

阿楨
「八佰」領頭提振 中國電影票房復甦破42億

中國大陸各戲院自20207月20日陸續有條件開放營業,一個月來,復工率超過83%。近期配合「八佰」等電影播出,全國票房已超過人民幣10.1億元。
  相關新聞
「美化國民黨」大片遭禁1年上映 觀眾哭濕口罩!《八佰》首日票房破4億 -蘋果日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jU8bwOiU
 回應
還是影院看著震撼,這槍版也太快了
八百,台灣民妓黨政腐絕對會封殺,我只能在這觀看了。
還有人說共產制度,臺灣的民主自由是中國的嗎?台獨政權之下是不會再拍這種電影的
這部電影不錯了,還給了好幾個青天白日旗的特寫,臺灣拍的電影裡敢放五星紅旗嗎?
哪裡特寫?全都是模糊一逼的鏡頭。
你自己拍一部嘛,人家怎麼拍關你屁事!
大陸能做到這樣已經很開明了,還是你們號稱的“獨裁專制”的地方!反觀“民主自由”的臺灣會拍一部共產黨的抗日電影嗎?不說電影了,教科書裡不抹黑都難吧?
共和國的電影,背景是民國的國旗國歌。大陸的自信,台灣的悲涼。
不愧是廣電總局,片尾還是要硬給共產黨吹牛逼,就差說由共產黨領導的了
中國共產黨宣導抗日民主統一戰線,難道中共就沒有參加抗戰嗎
網上對這電影的風評是兩邊倒,搞不清抵制它的是因為討厭其背後資本賣民族情懷圈錢,還是有人不想讓抗戰反抗題材電影在國內再次盛行。
這是一部好電影,一群人因為這個旗吵吵吵,很多人哭我也哭了,至於其他什麼意識形態,你們累不累啊,煩不煩啊
首先,別管青天白日現在是什麼意涵,那是當時的中國國旗,中國軍人守護國旗有毛病嗎?第二,這是電影,不是戰爭紀錄片,是一場做秀戰鬥,是一場戲。
2020-08-23 07:57: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