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13 09:21:21| 人氣6,53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明成皇后》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雖然前評《大長今》曾言:若比較中劇《夜宴》(後評)與韓劇《大長今》之影視小說之影音文字魅力,韓劇實在遠不如中劇(後評《明成皇后》原著更是冗長無文味),並提及李氏王朝的階層制度及鬥爭,但對李氏王朝的瓦解的下段史述實在過簡,趁評《明成皇后》之機補貼些: (詳參【圖博館】:雙面君王與朝貢體系)

李朝末代皇帝高宗十二歲即位(1863),其父大院君輔政。大院君以平衡各派士族、強征士族賦稅、及廢除書院等方式,打壓門閥和勢道政治。但因士族反彈、不顧民生凋弊反向人民強征各項稅役以營造王宮、加上西洋日本及舊教等外力入侵,大院君終于在1873年下臺。高宗在內外壓力下推動文明開化,但造成「改革」的閔妃、開化黨、親日,與「保守」的大院君、保守派、親清之間的爭鬥。于是李朝命運便決定于,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滿清自強運動失敗。當東學黨暴動發生,滿清以宗主國身份援助李朝平亂,日本則趁機進軍,導致中日甲午戰爭,日本大勝。韓國從此步步淪爲日本殖民地。

至於明劇則優劣交錯:劇情上,124集劇情高潮迭起,但反覆冗長應可精剪掉大半;運鏡演技上,特重臉部表情尤其坐姿,但嫌煽情;原配樂平庸,國語配音失韓味;服飾道具上,繁盛考究,但過於鮮豔欠古意;場面上,大多是在官殿內,偶有火災、暴亂、交戰,但也簡陋:主題上,雖突出對角色間的爭權奪利,但又飾之以愛國和情意,後雖同心抗日,但終敗;國族上過於崇韓貶中日;史觀上常誇大明成皇后和大院君的先見之明。

(接下來會陷於兩岸三地甚至全球、對華語大片《夜宴》等之影評混戰,我之所以先挑《夜宴》(另參本館:馮小剛:名導演56),是因我從前評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力》《旣無歷史也非小說》《俠失諸朝》等一貫的標準,鑑(賞)定《夜宴》是最具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影視小說,不只優於金庸、梁羽生、古龍,也優於李碧華之《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誘僧》《胭脂扣》《霸王別姬》《秦俑》 《青蛇》
  優之標準不在文句的長(金庸、梁羽生)、短(古龍),而在有無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就此而論,《夜宴》之短句也勝於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沙門空海之群魔亂舞》,只有《閃靈殺手》的前半部之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可堪匹。至於後評《無極》 所附郭敬明著《無極》電影小說版,由摘文(可惜網搜不到《夜宴》原文以供諸書的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比較)可知是深受網文影響且不如前評《甕中人》《惡女書》之二、三流文字。薛興國改寫之《臥虎藏龍》則比王度廬原著更二、三流。
  至於影視的影音魅力,如前評《英雄》所言:我認真地比較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無極》 和李安的《臥虎藏龍》(另參本館:李安:名導演72),無論在構圖、取景、場面、色調、音效、配樂、演技、功夫、服飾、道具(這些連一般外行的觀眾也能看出其熱鬧,更別說內行人看其形式美)或影片內容、感情刻劃、思想呈現等之表現上(大多半調子影評不知現代形式主義美學之內含自存於形式,而濫評以內容空洞、形式虛無),張陳都勝過至少不差於李安。但兩岸三地的大多影評人怎褒李(含本館前後評之好萊塢諸大片)貶張陳呢?
  論理何用?評論娛樂片的唯一標準是賣不賣座!
  這就對了!如一娛樂片大賣,而又沒濫捧之論可供反批,那半調子影評就屬自以為是之無的放矢。反之,若先有半調子濫評《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夜宴》,那護之便有理。《臥虎藏龍》 《墨攻》《赤壁》《刺馬》則反反之。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陳凱歌的《無極》以奇幻方式拍攝宮廷愛情故事,有別於其 《紅高梁》《黃土地》 《霸王別姬》等,就視覺奇觀而言具實驗性.(另參本館:陳凱歌:名導演51)
   《墨攻》是部假墨子「非攻」「兼愛」學說之名的歷史戰爭片,雖能滿足對中國哲學外行又狀似好反思的影評人!
  《赤壁》雖有吳式暴力美學和獨特三國觀之特色,但整體而言過於冗長(上下集達五小時)。
  香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相對於陳可辛2007年導演的《投名狀》,更屬武俠片,而《投名狀》則夾較多太平天國歷史(故二者在劇情「因權力和女色」和主題「結拜兄弟自相殘殺」上大同,小異的是一偏工夫動作/色調明亮;一一偏戰場調度/色調暗沈)。

鄭淵著《明成皇後三部曲》(臺北:未來書城,2002)

明成皇後,韓國王朝最後一個皇後,原本平凡的女孩突然置身火熱的宮廷鬥爭,她如何在政治強人間生存?她又如何在列強侵略韓國時,帶領韓國抵抗侵略,使國家免于淪落爲殖民地?
緯來戲劇臺首播的韓國古裝經典大戲《明成皇後》,不僅在韓國創造超過50%的收視率,也成爲臺灣韓迷的新焦點。李美妍所詮釋的明成皇後,聰明、慧黠、自信,是個十足以柔克敵的古代女強人,完美詮釋明成皇後。本劇拍攝的考究、演員演技的極致,也令人印象深刻。柳東根所飾演的大院君,一方面憂國憂民、大公無私,一方面卻權欲深重、鏟除異己,本劇內容曲折複雜、高潮疊起,絕對不能錯過。
http://www.book4u.com.tw/newbook4u/book_page.asp?goods_ser=kk0053433
 
鄭飛石著《明成皇後》(臺北:麥田,2002)

2001年5月起于KBS2電臺播放100集連續劇【明成皇後】之原著鄭飛石長篇小說。
   朝鮮末年,在深宮大院中面對大院君(李是應),三十年間大權在握的女傑明成皇後(閔妃),遭到日本帝國無情的殺害,直到韓日合邦爲止的這一段血腥殺戮波濤洶湧的曆史。
  舊韓國末期時,外來勢力的侵略導至朝政混亂、權貴傾軋、陰謀橫行。此次適逢作者九十歲冥誕,爲使世人瞭解明成皇後處于劇烈變動年代的波濤洶湧的一生,因而出版本書。
  不要只視明成皇後的一生爲單純的興趣,而是要能夠透過明成皇後,連接舊韓國末期曆史性的悲劇。
作者鄭飛石簡介
1911年生,1991卒小說家,生于韓國平安北道義州,本名鄭瑞竹。1932年自日本大學文科休學後,嘗試寫作。1936年短篇【卒哭祭】入選東亞日報新春文藝,1937年【城隍堂】當選朝鮮日報新春文藝,自此展開正式寫作生涯。1940年代雖從事記者工作,但1954年發表【自由夫人】後,成爲專業作家,致力于小說創作。由于將普及的重要性致于文學之上,故能擁有廣大的讀者層。【自由夫人】之外,【誘惑之江】、【欲望海峽】等瞄寫女性的性與自由的作品也曾遭到通俗戀愛小說家的非難。自1970年代末期開始,陸續發表了【名妓列傳】、【閔妃】、【李朝女人史話】等曆史小說,以及以中國爲背景的【小說孫子兵法】【小說楚漢志】等作品。生後留下四十余篇長篇及無數短篇作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8720

明成皇後- 韓國觀光公社:韓國旅遊官方網站

導演 : 尹昌範、申創石
主要 : 李美妍、 崔明吉、 李振宇、 柳東根、 文根英、 李在恩等
播放時間 : 2001年5月9日-2002年7月18日 每周三、四 晚間9點50分(共124集)官方網址 : http://www.kbs.co.kr/
<明成皇後>爲KBS特別企劃的單元劇,長達1年2個月播出,主要講述朝鮮時代最後一位國王高宗及其妃子明成皇後和高宗生父大院君的故事,同時也敘述朝鮮最後一個王朝的故事。
明成皇後在曆史上,是一位自私,貪圖政權,只顧自己利益,而妄顧國家整體權益的人,但我們所了解的大部份,多是曆史捏造而來的,事實上,我們後來透過日本總理了解到,明成皇後之所以被殺害,正是因爲她爲朝鮮獨立所做的努力。
<明成皇後>不只是一部單純講述曆史的戲劇,而是一出闡述鬥爭、愛情、王權的多元電視劇,在裏面您可以找到許多人性。
由于過長的片數,在拍攝過程中,飾演明成皇後一角的李美妍,途中還因另外的拍片行程,而臨時換角,改由崔明吉出演第2代的明成皇後。除了許多出色的演員陣容外,片中的排場和服裝也是觀衆不能錯過的。
描述明成皇後這位傳奇女子的故事,不僅被拍成電視劇,同時也上演舞臺劇在國內外演出,皆有不錯的成績。  
劇情簡介
1863年哲宗久病纏身將死,但苦于膝下無子可繼承王位,哲宗的母親爲了牽制反對派的安東金氏,因此推舉大院君的二兒子高宗即位,並以高宗年幼,無法掌管政權爲由,將政治大權全握在手裏。但身爲高宗生父的大院君,也因此獲得許多權利,加上大院君爲人正直,不受派系影響,因此也獲得多數人的支持。而後還促成了高宗和明成皇後的婚事。哲宗的母親爲了表明反對高宗與明成皇後的婚事,揚言要放棄政權,不再從政。而就在要冊封明成皇後的前一晚,景福宮出現大火,這大火彷佛也象征著事後的災難,明成皇後仗著高宗的寵愛,左右政權,與大院君作對,最後慘遭日本人的毒手。
人物介紹
明成皇後_崔明吉飾
驪州出生,父親閔致祿早逝,十六歲入宮,經大院君及其夫人的推薦成爲王妃,熟讀中國詩書,喪子之後個性轉爲剛烈,爲韓國近代史上之政治女強人。
高宗_李振宇飾
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1863年生,12歲時繼承王位,趙太後養子,其實爲大院君的二兒子,個性懦弱無能的皇帝,感情豐富,即位之後形同傀儡,起初王權主要掌控在其父大院君手上,後來真心愛上明成皇後,政權又轉而由她控制。
大院君_柳東根飾
高宗之父,具私心,權利欲望強,操縱朝廷多年,主張鎖國政策,與明成皇後對立。
http://english.tour2korea.com/cht/SI/SI_CH_2_2_1_15.jsp

大 院 君 、 明 成 皇 后 與 袁 世 凱

序 幕
十多年來,日本 NHK 公共電視台有感於「歷史」對現代人立身處世甚為重要,於是精選名著小說,每年攝製一部「歷史長河劇」,例如:武田信玄、獨眼龍政宗、宛如飛翔…..等。因為製作精良,立意甚佳,而引起世人矚目;「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因此各國也紛紛仿效,拍攝自己國族的歷史長河劇。
前幾年中國動用國家力量,拍了幾部確實不錯的影集,例如:雍正王朝、成吉思汗……。可惜,或許政治掛帥,所以也製作出像「康熙帝國」這樣的爛片,嚴重的扭曲史實;或許商業掛帥,晚近又拍出像「雍正王朝之李衛當官」這樣的笑鬧片。
等而下之的是台灣的歷史劇,竟然拍成武俠片;刀光劍影、飛簷走壁,熱鬧極了。就像以前的政宣電影「筧橋英烈傳」、「八百壯士」一樣,荒唐透頂,不一而足。
韓國在一連串「鴛鴦蝴蝶派」電視劇後,也拍攝幾部歷史長河劇,例如:「明成皇后」與「商道」。其中以後者尤佳,是許多為富不仁,滿身銅臭的經濟動物都應一看的醒腦影片;比中國攝製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好多了。
「明成皇后」影集,也許受了「言情」電視劇「潮」的影響,劇中有太多眼淚,眾人淚眼滂沱,好不可憐;也許受到「民族誇大狂」的影響,嚴重的醜化日本及中國人……;而高宗及皇后都成了俊男美女,可愛極了。可是,平心而論,「明成皇后」一劇,大致上是符合史實的。
為了引起社友興趣,前幾次專題報告,我都採用與當時電視節目有關的歷史事件來作討論,例如:張學良傳奇、孝莊皇太后故事、蔣介石的崛起……等。今天,我的報告也選擇「明成皇后」為主題。希望和社友討論,並且向各位請教。
大 院 君
話說十九世紀中頁,正是西方帝國主義挾其「船堅炮利」,向亞洲各國攫取殖民地的巨變時代。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是第一個打開中國門戶的不名譽戰爭;十二年後的1853年,美國海軍提督培里(Perry)也率「黑船」向日本幕府叩關,以武力迫其通商。中國和日本的有志之士為了救亡圖存,紛紛蹶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變法革新,奮發圖強;這就是中國的「同治中興」與日本的「明治維新」。
韓國當時是一個極為貧窮、衰弱的國家,有如現在的柬埔寨或印尼。國內百姓階級分明,貴族是既得利益者,率皆窮奢極侈;平民飽受壓搾,生活困苦,簡直牛馬不如;政治則是外戚干政,勢道(有權勢的大官)攬權。
大院君 李昰應 是一個家道沒落的王族,躑躅於市井,厚顏地向人乞討酒錢、小費,「有如喪家之犬」;然而,他卻是一個有心機及抱負的人。他知道,當時的朝鮮國王哲宗沒有子嗣,一但去逝,王位極有可能流入旁支。於是積極運作,拉攏權臣金炳國(安東金氏),表示如果能幫他的兒子登上王位,將冊立其女為后。1863年,哲宗去逝,王族的長輩──趙大妃果然立大院君的第二個兒子 李熙 為王,是為高宗。
高宗登基時,年方十二,由大院君攝理政事。於是一個潦倒不堪的市井無賴,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國家實際領導人。
大院君執政初期,頗能整肅政風,抑制地主及跋扈的儒生。革新上的成果,成為他一生政治上的資產,使他在以後的宮庭鬥爭中,時時有重返政壇的機會。然而,本質上他沒能脫離統治階級的思考模式。為了鞏固王室的權威,大興土木,重建「壬辰倭亂」燒燬的景福宮。向人民,特別是貴族加稅、蒐集建築材料,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
高宗三年,為冊立王妃,大院君謹慎的定下條件:第一是,沒有外戚干預之憂慮者;第二是,能順從自己者。於是許多名門貴族、權門勢家的淑女都不列入考慮。他在他的夫人(閔氏)遠方娘家,找到一個父親早逝,窮苦潦倒,幾乎可算是孤兒的女孩──閔慈英,冊封為王妃,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皇后。大院君認為:既是自己人,又是無依無靠的孤兒,應是萬無一失,可以安枕無憂了。那裡知道人算不如天算,閔妃不但成了他以後不共戴天的政敵,首先還應用權謀,將他由攝政的地位拉下,成了一輩子的在野黨。
閔 妃
閔妃聰慧靈敏,好學成性,喜歡研讀中國古籍,特別是《春秋左傳》。然而,歷史上,她也是一個權力慾極強,奢侈浪費、一擲千金、迷信巫術、卜術,不顧民生疾苦的女強人。
高宗五年(1868年),高宗所寵愛的宮人李氏產下一子,甚得大院君疼愛。而閔妃卻遲遲無法生育,直至高宗八年才欣獲元子,卻因為沒有肛門,三天後就夭折了;以後再度生育,總是缺少「零件」。1874年,生下世子,就是以後的純宗--據說沒有睪丸,是天生的「閹人」(太監)。
為了害怕大院君不耐久等,冊封世子重視長幼之序甚於嫡庶之分。閔妃頗為燥急,於是秘密聯結所有反大院君的力量──失勢的豪門貴族及儒生集團,發動政變,罷黜大院君,由高宗親政;實際上政權卻是轉入閔妃及其黨羽手中。
最不可思議的是:反大院君集團還包括大院君的長子 李戴冕 及其胞兄 興寅君李最應,前者是因為沒得王位,請求為大將軍,又不許;後者則是因為愚鈍不得重視而憤憤不平。閔妃手法的巧妙可見一斑。
1873年,大院君失勢後,高宗親政,其實是戚族勢道政治重現;不同的僅僅是由金氏轉為閔氏罷了。當時的朝鮮人民,皆以沒能姓閔為憾。閔妃集團故意採取和大院君完全不同的施政方式,舉凡大院君認可的,他們就廢除;大院君禁止的,他們立刻予以施行。其中尤以「開國」與日本及歐美列強通商影響最大。外國資本勢力因此入侵朝鮮,使其傳統農、商業遭受嚴重的打擊。加上閔派官員大多為聚斂之徒,貪婪無比。國家財政本已惡化,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壬 午 軍 變
1882年,欠餉十三個月的軍隊,終能領取一個月的祿米,卻又因為米內參雜太多糠米以及石子,而引起軍人嘩變;於是,軍人加上窮人,攻入王宮,殺掉宣惠廳堂上(主管),閔妃的堂弟 閔謙鎬;閔妃化裝成宮女出亡,是為「壬午軍變」。
壬午軍變也稱大院君之變,因為背後有大院君操縱的嫌疑。暴徒不但殺掉大批戚族官員,又放火燒掉日本使館,連在朝鮮幫忙訓練新軍(別技軍)的日本教官 堀本禮造 等七人都一併殺死。高宗沒有辦法,只好下旨請大院君入宮,再度執掌政權。
日本接獲軍變的消息後,當然出兵,要求懲兇賠款。想不到中國的反應極快,立刻派出北洋三艦,由道員馬建忠、提督吳長慶及丁汝昌執行,將大院君誘捕,押回天津審問,事後軟禁在 保定。中國軍隊並且「屠村」,將惹事軍人的「眷區」包圍,擒拿主兇,殺戮居民。最後迎回閔妃,把政權重新交給高宗。
中國改變對待藩屬國的態度,出兵「干預」其內政,實因有感於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積極向外擴張,侵略鄰國:1874年,日本藉口台灣生番殺害因颱風漂流至台的琉球人民而出兵台灣;1879年併吞琉球王國,置沖繩縣;現在又對朝鮮虎視眈眈。中國因朝鮮接近清的發祥地──遼東,唇亡齒寒,所以積極出兵,「保韓防日」。
朝鮮本為中國藩屬,幾百年來進貢不絕,對宗主國 ── 明、清向極恭謹,以「上國」稱之。朝鮮人民,特別是儒生(讀書人)對中華文明,精研、仰慕得無以復加,自稱「小中華」;寫漢文、讀唐詩,認為世宗發明(1443年)的朝鮮文字──「諺文」是準文盲及婦人才使用的文字,不屑一顧;和台灣現在的「統派」人士一樣,皆以不能變成中國人為憾。
至於日本呢?朝鮮人是極看不起的,總認為日本人是一堆吃生魚肉,整天和龜、蝦攪和在一起的野人。既然間接由朝鮮吸收漢文化,卻忘恩負義,侵略朝鮮:十六世紀時,壬辰倭亂,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鮮,倖賴明神宗萬曆皇帝相助,才免亡國。然而中、日大戰七年,朝鮮整國淪為戰場,人民及文物損失是無法計算的。這個時候,朝鮮出現一個民族英雄──李舜臣,率其發明的「龜甲艦」,在對馬海峽切斷日軍補給線,加上豐臣秀吉病死,才不得不撤軍,結束這場「韓戰」。
日本維新後,斷髮、易服,在朝鮮人的眼裡,簡直就是「背祖叛宗」,極為不齒;並認為日本人穿上西服是「沐猴而冠」,──通通都像耍把戲的猴子。
袁 世 凱
這時候,該袁世凱登場了。袁氏,河南項城人,出身官宦世家,參加幾次科考,均名落孫山,於是憤而燒掉所有書籍,投奔他父親的友人──吳長慶,當起丘八 (兵)。1882年,隨吳氏派往朝鮮,時僅廿三歲,卻展現驚人的能力,得到所有長官的讚譽,認為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明快的執行眷村緝兇,就是他的傑作。也因此,袁氏在朝鮮開始他一生輝煌,「貴」不可言的事業。
1884年,中法在越南爆發戰爭,一群曾經遊學日本的朝鮮貴族青年,洪英植、金玉均、朴泳孝……等人,因目睹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強民富,極思仿效。於是利用中國有事於安南,發動維新政變。在日本公使 竹添進一郎 的慫恿下,利用駐守日本使館的一百多名日軍,佔領王宮,挾天子(高宗)以令諸候;殺掉事大 (親華)派權臣 閔台鎬、趙寧夏 等七個老頑固,史稱「甲申政變」。
事變後的第三天,袁世凱等不及國內指令,當機立斷,率領三營清兵(1500人)及兩營由中國訓練的朝鮮兵,攻入王宮,和日軍發生激戰。日軍寡不敵眾,只好撤至仁川。袁世凱救出高宗,暫置於中國軍營;洪英植被清軍斬殺,金玉均、朴泳孝…等人出亡日本。而,日本使館,又被朝鮮百姓放火燒了。此番朝鮮的維新政府只統治天下三天。
竹添公使能力遠不如袁世凱,又急躁地發動政變,其實是有違日本政策的。當時的日本尚是一個農業國家,正積極「殖產興業」,──鍛鍊身體,以備大用,暫時不想向中國尋釁。於是,派參議兼宮內卿 伊藤博文 至中國,和李鴻章簽訂天津條約,主張兩國皆由韓撤軍,往後如有派兵,須互相通知。
袁世凱屢立大功,極得李鴻章賞識,保舉為「欽派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大臣」,儼然是中國派駐朝鮮的「監國」,時僅廿六歲。但袁氏「驕橫專斷,盛氣凌人」,舉凡朝鮮重大情事,皆須經其首肯,否則即難於執行。朝鮮派駐外國大使,不能逕向該國元首呈遞國書,而是須往訪中國大使館,由中國大使帶往呈遞。諸國大使會議,也僅能坐在中國大使的屁屁後面。朝鮮海關更是納入中國海關系統之下……。
袁氏「少年氣銳」,也不想西風東漸,民族意識抬頭,再馴服的「事大黨」大臣都受不了他那分傲慢。高宗幾次呈求中國「另選一公正明識者」。然而,李鴻章只相信袁世凱的能力。袁世凱看朝鮮政治依舊腐敗,閔派官員仍然賣官鬻爵、貪贓枉法,人民生活還是水深火熱;於是企圖勾結甲申政變後釋放回國的大院君,實行「廢立」,拉下「庸君」高宗。李鴻章又是不准,雙方關係持續惡化……。
東 學 黨 之 亂
1894年,朝鮮終於爆發農民起義──東學黨之亂。政府軍丟盔棄甲,一再失利,只得向中國尋求救兵平亂。中國鑒於天津條約明訂:如若出兵,須通知日本;深恐日本也一樣派兵,「請神容易,送神難」,便向駐日大使 汪鳳藻 查問。汪大使回電,說日本國內正疲於「自由民權政爭」引發的政治危機,「斷不能對外作戰」;袁世凱也相信日本代理公使杉村所言:不擬出兵。於是李鴻章以淮軍總兵 聶士成 率兵二千,取海道赴牙山平亂。
日本其實已經完成海、陸軍戰備,正在等待機會「懲膺暴支」,一雪幾次兵敗之恥;順便抓袁世凱來祭旗。此番出兵,更可以轉移國內政爭為民族戰爭,讓百姓眼光對外,忘掉國內那一批無恥政客的嘴臉。於是日本派兵一萬,到當時還沒有東學黨亂事的首都──漢城,擺明是有所企圖。中國嚇了一跳,趕忙請求列強(英、俄、美)調停,建議雙方一起撤兵。日本那裡肯聽;1894年7月23日,佔領朝鮮王宮,強迫大院君重回執政;7月25日在 豐島 外海擊沈中國租用的英國運兵船 高陞號,中國陸軍一千名因而葬身海底;8月1日,中、日兩國互相宣戰,爆發有名的「甲午戰爭」(日清戰爭)。
袁世凱這時已請病假,逃回國內,否則怎麼會有將來輝煌無比的一生呢?日本對他是恨得牙癢癢的;伊藤博文在簽訂馬關條約時,與李鴻章見面,第一個寒喧問候,提到的人就是他老袁:「現在擔任什麼職位呢?」
甲 午 戰 爭
言歸正傳,日本佔領王宮後,強迫大院君新政府締結「日朝軍事同盟」,口口聲聲要幫朝鮮獨立,擺脫中國控制,廢止「朝貢虛禮」。大院君害怕極了,他總認為日本不是中國的對手,將來中國戰勝,豈不是又要被軟禁起來。於是暗中傳遞信息給中國,卻被日本查獲,終於又被請下台,結束第三次執政(總共四個月)。
清軍在牙山不敵,乃意料中事;想不到厚結兵力於 平壤城,抵擋不到一天,就被日軍攻破了;陸軍如此不堪,名盛一時的北洋海軍應是穩操勝算吧?結果又不是如此。
9月17日下午12時45分至5時40分,在鴨綠江外海大東溝爆發的「黃海海戰」,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由兩個國家,傾其海軍主力,在公海上,以鐵甲戰艦,應用新型戰術,激戰時間最久的大海戰。兩個月前,我在阿里山扶輪社作一講演,題目即是:「巨艦定遠號──甲午戰爭的省思」。現在因為時間有限,只能概略一敘:
1884年中法戰後,清廷認為沒有鐵甲戰艦,就無法抵禦外侮,於是向德、英大購軍艦。這時畢業於馬尾船政學堂,又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海軍精英也紛紛歸國。1888年10月,北洋海軍正式成軍。這支排名世界第六位(贏過美國。日本排名第十三位),艦上官兵皆用英語號令,軍容壯盛的大艦隊,連西洋各國都為之側目。其中購自德國的兩艘戰艦──定遠與鎮遠,排水量7335噸,裝甲厚達14英寸,是當時亞洲第一巨艦(台灣目前最大的軍艦是 諾克斯級 飛彈巡防艦,4200噸;中共目前最大的軍艦,由網路上查詢,是 旅大級,6300噸)。中國人喜歡將失敗歸咎於:慈禧太后為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又說:定遠號上砲彈只有三顆。事實上:在戰雲密佈時,清廷立刻撥下800萬兩購買軍艦(定遠巨艦造價為165萬兩),而戰後統計:定遠、鎮遠兩艦共有305厘米巨彈197發……。失敗原因豈只一端?現代化戰爭又何待海上爭雄?──其實「廟算」早已分出勝負了!
甲午戰爭後,中國割讓台灣及澎湖群島給日本,使台灣人民接受新的文明洗禮,快速現代化;並且避開民國初年慘酷的內戰。中國則讓世人知曉:他只是一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紛紛參與「瓜分」,緊接著的八國聯軍就是明證;日本則成為亞洲新興的軍事強權。1904年,打贏沙俄後(日俄戰爭),乾脆和朝鮮「合併」。三千多年歷史的朝鮮終於亡國。
尾 聲
閔妃在甲午戰後,企圖聯俄制日,被日本浪人斬殺於王宮,屍體更是淋上煤油燒光,享年45歲。袁世凱回國後,在小站練兵,成了當時中國擁有實力的軍事將領(這支武力就是民初禍國殃民,大打內戰的的主角)。他先是擔任山東巡撫,然後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辛亥革命後,搖身一變,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猶不知足,民國五年,登極稱帝;83天後,因眾叛親離,氣憤而死,結束他遺臭萬年的一生。
http://tw.myblog.yahoo.com/krafft-su/article?mid=9&prev=13&next=8&l=f&fid=6

明成皇後-韓國史

很喜歡看曆史的我,也愛看韓國史,第一部接觸的史劇是大概六年前東森曾經播過的(其實東森是韓劇的發源臺)『張姬嬪』,這是翻譯上的誤差,正確應該是『張禧嬪』
在韓國來說,張禧嬪已經是四度重拍了,第一次看張姬嬪時,我就很喜歡韓國的古裝,就是女生傳統韓服看他們的曆史劇也同時是一種視覺享受,那時東森打的廣告是說,張姬嬪是韓國的武則天,呵……要搞聳動嘛
第二部看的,就是明成皇後了,真的拍的無敵優啊!!!畫面制作精細,MV也是感人到不行,因爲這部戲我對韓國改觀很多,裏面的主角,李朝高宗,明成皇後(李美妍),大院君(柳東根),趙太後,李尚宮(鄭善敬)-她就是演第三代張姬嬪的演員,就演姬嬪!壞的可以了,我對她可真是印象深刻!
真的好喜歡美妍,她的美很知性,很剛強在一開始的時候,小明成在感古堂過著苦日子,她的祖先,便是仁顯皇後(就是張禧嬪陷害的那位皇後),同屬驪興閔氏,本名閔慈英,仁顯皇後是朝鮮百年來難得一見的賢後,但是太過軟弱,我反倒欣賞明成的軟硬兼施,雖然在曆史上對于明成的評價不一,不過我還是喜歡她。
她出身清苦,但個性內斂,聰明,這也是大院君選她當皇後的主要因素,只是,他錯估了明成的實力,明成和仁顯一樣,一開始都受到冷落,一樣是在等待,明成卻是在漫長等待中,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她相信等待是會有結果的,年紀輕輕的她,容受丈夫的冷落,還有宮內的閑言閑語,她是女人,她當然會忌妒但她選擇等待。
高宗寵愛著李尚宮,甚至曾經想要不顧禮法冊封她爲皇後,但,自從張禧嬪由後宮升爲皇後後的可怕言行,使肅宗立下規定,後宮永遠不得升爲皇後,且李姓也不得爲後,高宗于是冊封她爲『永寶堂』,李尚宮傲慢的快要爬到她這一國之後的頭上,她依然是忍氣吞聲不爲所動,等到李尚宮搶先她生下第一個孩子,她終于看清楚公公的爲人,大院君的用意是要她當傀儡皇後,他跟著高宗一起偏寵李尚宮,使她的氣焰逐漸高漲,甚至要立她所生之子爲元子,這對明成來說是多大的侮辱啊?
直到高宗開始意識到自己根本是空有名位的皇帝處處受制于父親底下,開始對父親感到反感,又厭倦李尚宮的貪心,他終于想到了那位美麗卻受到冷落的皇後,開始與明成親近,明成懂她的機會來了,不過她的命運乖桀,生下的兒子得了無肛症,其實是可以醫治的,只要開刀便可以活命,無奈當時的民情與知識不足,醫官及大臣們都反對在高貴的世子身上動刀,至始這個苦命的孩子沒多久便離開了人世。
這對明成無疑是巨大的打擊,這是她盼了多久的兒子,她心碎的這一幕,也讓我心碎了,她是那麽的辛苦走來,本來以爲幸福要降臨了,卻活生生被奪走。
但或許這也是轉機,高宗對她更加的憐愛了,甚至默許了她趕李尚宮出宮,李尚宮的兒子完和君不久病逝,李尚宮因子亡而受到打擊得了失語症,一直到死,都抑郁而終,所有的寵愛都到了明成的身上。
她也深知高宗對父親又敬又怕的心理,她給高宗建立了觀念,『父親也是您的臣子!』,更教高宗見識到父親有多麽的不尊重她,但她也懂她太年輕憑她個入的力量是無法扳倒大院君的,于是她連合了被大院君長久壓制的趙太後,一同慢慢的打垮大院君,我印像很深。
第一次,大院君不相信他的親兒子高宗拒絶接見他,而氣沖沖的要往宮廷裏去見兒子,明成非常有氣勢的站在那等大院君,並告訴他『您若想見到皇上,請先殺了兒臣,踩著兒臣的屍身前去,您便能見到皇上了!』真的很令人震撼,第二次,便是將大院君關在了宮門之外,這一幕真的令人大快人心吶!
甚至後來大院偉被驅離了京城,雖然看似大逆不道但我很欣賞她的作風,爭取自己想要的也懂自己要怎麽做,不能怪她搶盡了丈夫的風采,只能怪高宗太過于懦弱,若是明成不插手,恐怕高宗也只是任人宰割罷了!
明成是堅毅的女性,她外柔內剛,但此時的她雖然已展露鐵腕,卻也還是顧忌公媳的情份,若不是因她母親及哥哥死于雲峴宮手下送來的炸彈下,她不會變的如此的心狠手辣,母親一直溫柔的守護著她,不管是她受冷落時的鼓勵,還是受寵時的賀喜,母親一直都是那樣的守著她,看到母親全身焦黑,面目全非的慘狀,堅強如她也還是掉下了眼淚,那善良的母親還是慈愛的對著她說,『皇後娘娘,請您別看!』害怕明成受到驚嚇,府夫人就是這樣的慈愛,看到此,我也哭了,母愛是那麽的偉大!
不過明成的悲哀卻一直不斷的漫延著,高宗不久後又寵幸了一位張內人,明成當然知道,身爲女人她不能行使女人的忌妒權,她是皇後,她還是下了後宮碟紙給張內人,封她爲尚宮,張尚宮在明成面前十分的傲慢,卻總在高宗面前裝柔弱,哭訴明成如何的傷害她。
即使再有智慧,明成也還是有失策的一次,張尚宮故意對她說,要把兒子送給她,明成氣不過大聲斥責她,正好被高宗撞見,他便大罵明成,他與明成關系漸漸冷漠,後來的明成,開始明白了雖然身爲女人,但她也是皇後,所以她硬是把張尚宮的兒子從張尚宮手上奪走,她養育李堈長大,李堈也十分的親近明成這對身爲生母的張尚宮來說,是多麽殘忍的事,兒子不認母親,這個仇使她更加恨明成,剛好,因爲爲官者貪了很多財物又扣除軍隊糧食,終于引發了民怨,暴民沖入宮廷,張尚宮還逼問宮女們,明成在哪裏,恨不得可以殺了她!
暴民的行徑不得已無能的高宗又只好像大院君低頭,請他來坐鎮宮廷,大院君又再度掌權,明成本來在璿源殿拜祭李氏王朝先祖後,打算飲藥自盡,被忠誠的洪尚宮給阻止,請她暫時拋下皇後的自尊,等待時機再回來,洪尚宮的哥哥洪啓熏別監便護送明成出宮,這次的動亂稱爲『壬午之亂』。
大院君在遍尋不找明成的屍體後,還是堅決舉行國喪,高宗在此時更加體會明成的好,也憂心她的生死,不久後明成透過親信傳達了她還活著的消息,高宗又驚又喜,大院君還是想要殺她,張尚宮則是趁機在宮內想要建立起她的地位,抓到洪尚宮私自離宮,便對她動用私刑並羞辱她,以報當日之仇。
明成心生一計,請太後幫忙,趙太後上書大國(即當時的滿清),由他們插手,藉口要大院君負責兵亂的全責,硬是將他軟禁在清國,沒多久高宗終于將明成風光的迎回宮了,這一幕真的非常的感人啊,當然,她也會收拾掉張尚宮,在劇裏只有看到張尚宮上吊的背影,可能是及時有人將她救下,在後來張尚宮還有回來面見皇後,且十分的敬重皇後的爲人。
明成也對于大院君的鎖國政策是持反對的,想要強大就必須學習新的西洋事物,小小的朝鮮啊,卻有那麽多人想要並吞它,在這夾縫中求生存,是非常辛苦的,看看後來的結果,證明了明成的想法是有遠見的,明成說過,想要藉日本的手牽制清國,但日本的狼子野心只好又藉由俄羅斯這只老狐狸來牽制日本,只是日本當局很明白,只要明成還活著,他們想並吞朝鮮的野心就很難實現。
于是密秘的進行著『閔妃刺殺計劃』,日本浪人侵入了宮中,將明成刺死,但她的死因衆說紛紜,日人將她的屍身縱火焚屍,皇後的英魂就這樣停留在宮中,至死,明成都不曾愄懼過,她預知自己的死期,並告知高宗,也請他在她死後,要好好的活著,照顧孩子。
在此時她與高宗有許多的全家福照片,但在她死後,日本人全數燒毀,在她死前,大院君也曾經向她說過,他的思想太過陳舊以及太戀棧權勢,導致看不到眼前的危機,卻處處想要除掉明成這個眼中釘,直到日本人的威脅越來越大,他才終于理解了自己的過錯,承諾會與明成一同保護朝鮮。
在明成死後,因爲沒有屍身,大院君親手塑了泥人,代替明成皇後,替她入了殮,蓋棺,高宗心碎的在棺蓋上提了字,『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後』,李朝正式滅亡了,接下來的繼位者與高宗一樣,都是日本的傀儡皇帝,這個女人,雖然有過但功榮也不小,在臨死也要維護國母與朝鮮的尊嚴,這點就是她的大氣,嗚.....感人
目前流傳的明成皇後的照片,大多數是假的,是日本人爲了欺騙朝鮮人民而請人僞裝拍攝的,而當初那群刺殺明成的浪人後代子孫,也親自到達明成皇後的墓前,請罪認錯!日本是大國,至少在當時是,是侵略的強權,無論如何,一向是大男人主意的日本,不該總是以欺淩婦女爲手段,不管是明成皇後,還是南京大屠殺,以及慰安婦,這些史實都曆曆在目,不該被淡忘,也不該被篡改,所謂的大和精神,也要有足夠的認錯精神,爲他們自己所犯下的錯贖罪,想想那些年老的慰安婦奶奶們,因爲日本人,失去了清白,失去了生育能力,失去了性命及尊嚴,日本的教育家居然可以大言不慚的更改教科書?
也難怪中韓都如此仇視日本人,別說他們日本的男人女人才是人,我奶奶的哥哥也被日本人征召去南洋打仗,所有人都以爲他死了,只是他命大,一年後他回來了,但,當時的社會,男人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試問,有多少家庭因日本自私自利的行爲而亡?雖然現在美國的行爲我也不恥,但感謝他們當年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終止了日本的野心,在日本造成了不少的傷亡,日本天皇才看清了現實,那些死去的人們,該怨就必須怨這位殘暴的天皇!
http://blog.udn.com/fefeya/1091224

《明成皇後》各集劇情簡介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tv/tvoverview/040527/040527_249620.html

看《明成皇後》的五點感受2004年07月31日 網易娛樂 

  隨著《明成皇後》劇情的深入,觀看的心境也漸入佳境,可以說沒有最初的枯燥乏味的感覺。似乎韓劇總是慢熱的特性,象此劇播出前央視宣傳的那樣,“明成皇後”不愧爲一部優秀的曆史劇。本人對《明成皇後》有一下五個方面的感受。
  一、全新的風格:   
  最初觀看時也許是因爲看多了和習慣了國內曆史劇風格的緣故,覺得“明成皇後”有過多的對話和劇情拖泥帶水,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明顯感覺到人性的刻畫方面有非常成功之處。看“明成皇後” 感覺得到他和她們都是帝王將相的同時也是有喜怒哀樂的凡人。  
  曆史是通過人來進行和演變的,國內曆史劇重點刻畫曆史的輝宏畫卷和帝王將相的才幹相比 “明成皇後” 確抓住著重刻畫人的感情流露和面部的表情甚至是一些細微的動作來敘述和揭示當時的曆史背景和說明驚心動魄的曆史事件。  
  從這點來說“明成皇後” 無疑是有鮮明的風格。  
  二、對曆史的尊重:   
  “明成皇後” 播出前聽說有人認爲此劇歪曲了曆史,談論的重點是對甲五戰爭中清軍的介入、大院君煽李鴻章耳光等劇情上。但是好幾次從“明成皇後”的嘴裏聽到 “朝鮮自古以來是大清王朝的附屬國”的對白;這就說明韓國方面在拍攝“明成皇後” 時確實是尊重當時的客觀曆史事實 ,因爲這是“對當時曆史的原則性看法”。
  就是因爲有這“對當時曆史的原則性看法”其他的一些細節倒時象大樹上繁衍而出的衆多的細樹枝一樣是無所謂的。  
  既然是藝術創作允許和保留根據基本事實上的加工完全是合乎情理的,我們沒必要斤斤計較。還有大院君煽李鴻章耳光等劇情在曆史上也是完全可能會發生,因爲大原君是畢竟是一位 “一個國家的太上皇”,當被清軍給逮捕時一怒之下煽李鴻章的耳光也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且當時西方列強虎視眈眈瞅著朝鮮的情況下,李鴻章也只能對大院君謹慎對待。  
  三、演員的全情投入:  
  明成皇後的扮演者李美研、大院君的扮演者柳東根等演員們的表演確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如 “明成皇後”在産下元子之後第三天就過死時的痛苦的場面等,從中覺得他和她們的確是痛苦狀,雖然看到過很多影視劇裏的相似的痛苦場面,但是 “明成皇後”中的印象可以說是最深的一次。 演員們的表情就象他們自己失去親人一樣真摯而自然的感情流露。  
  “明成皇後”在有自己元子的遺物的靈堂上哭著扮飛鳥的場面更是讓人感動。  
  四、文化底蘊:   
  我從來沒有在國內曆史劇中看到過對儒家和法家理念的精彩而深入的對白,而從“明成皇後”中多次看到這種場景。如“明成皇後”與皇帝之間的溝通上、對趙太後的侄兒的訊問等場面上都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我們總說“5000年文明古國的文化底蘊”但是在國內曆史劇中幾乎沒看到過,古代大中華的深奧的哲學及理念,很多時候都是刻畫當時曆史的宏偉場面都是敘述式的,因此有時看國內曆史劇的時候有一種觀看“曆史記錄片”的感覺。  
  當然,國內曆史劇之中也有獨特類別的比如大明宮詞以人性的角度敘述當時的處在鼎盛時期唐王朝及公主在宮廷中的一生。  
  “明成皇後”既有對人性的成功刻畫也有對深奧的文化底蘊,不愧爲一部成功的曆史劇。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tv/tvcomment/040731/040731_268763.html

學者呼籲慎重 明成皇後成國外曆史劇絕唱2004年06月04日北京晚報 
 
  作爲第一部登陸中國的韓國曆史劇,時下每晚在央視海外劇場播出的《明成皇後》吸引了不少觀衆。該劇在韓國播出時,收視率曾創下超過50%的驚人紀錄,摘取“韓國不敗大劇”的桂冠。劇中的集美麗、賢良、智慧于一身的明成皇後在韓國曆史上的真實原型究竟怎樣,因何在韓國受到如此稱頌,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朝鮮史研究會秘書長李敦球博士。另外,由于《明成皇後》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曆史問題而進行大幅修改,央視文藝中心國際部副主任秦明新表示,今後繼續引進這類電視劇的可能性不大。
真實的明成皇後究竟怎樣?
  李敦球博士介紹,曆史上的明成皇後是朝鮮最後一個王朝李氏王朝的最後一位女性掌權人,16歲進宮時被冊封爲閔妃。當時的朝鮮王朝正處于內憂外患、王室衰微、國將不國之際,原本出身普通知識分子家庭的閔氏因爲天生麗質、聰慧好學而被選入宮中,實則作爲外戚企圖操控王室的一個棋子安插在國王身邊。由于當時的國王高宗體弱多病,軟弱無能,閔妃漸漸攬權把持朝政,在政治上堅持閉關鎖國,維護王權,因此,與當時主張改革、對外開放的政治勢力格格不入,而這些人大多從日本留學歸來,于是閔妃企圖利用當時在朝鮮立足未穩的俄國勢力與日本抗衡,結果失敗。李敦球博士解釋,如果以中國的曆史人物作比的話,閔妃在朝鮮王朝的政治地位相當于清朝的西太後慈禧,而電視劇《明成皇後》在一定程度上將她美化了。
因何在韓國受到人民愛戴?
  從大曆史觀看來,閔妃並沒有顯赫的政績,那麽如今爲何能得到韓國人如此之高的稱頌呢?李敦球博士告訴記者,雖然電視劇《明成皇後》在韓國影響相當大,可謂婦孺皆知,但事實上,韓國人對曆史上的閔妃是褒貶不一的,而電視劇正面歌頌她是由于閔妃爲維護朝鮮王室利益而對日本寧死不屈的堅決抵抗迎合了當今韓國人的民族情感。1895年發生“乙未事變”,日本公使領兵入宮,明目張膽地刺殺了閔妃,殘忍地將其裸體焚屍,並脅令高宗廢她爲庶人,直至兩年後,大韓帝國成立,才複其皇後稱號,諡稱明成太皇後。
學者呼籲曆史劇慎重引進
  在韓國期間,李敦球博士曾經看過電視劇《明成皇後》,發現其中有不少醜化中國人的情節。他表示,由于站在不同的民族立場上看問題,兩國曆史觀的巨大差異很明顯的體現在了這部電視劇中。比如劇中對清政府援朝行爲的醜化,對當中涉及到的曆史人物袁世凱的醜化,因此,在引進外國曆史劇時務必要慎重處理。對此,引進《明成皇後》的央視文藝中心國際部副主任秦明新告訴記者,央視只引進了原劇中“宮廷爭鬥”和“抗擊日本”兩條線索,一些曆史敏感問題已經進行了刪改,而引進外國曆史劇只是嘗試,今後繼續引進這類電視劇的可能性不大。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news/starnews/040604/040604_251609.html

央視揭開《明成皇後》“停播”之謎
 
  南方都市報報訊2004年 5月24日開始,去年創下韓國收視奇迹的大型韓劇《明成皇後》在央視CCTV-8電視劇頻道的“海外劇場”熱播。但6月19日,當該劇播完第48集之後,便戛然而止,次日便從熒屏上消失了。該劇在韓國播出時曾創下50%的奇高收視,在內地熱播時取得了10%的收視份額,在晚間23時後的這一時段,屬于難得的高收視,現在卻被中途停播。這一奇怪的現象被某媒體懷疑是“緊急叫停”!更言之鑿鑿地指出,原因是配音中的“港臺腔”讓觀衆無法適應,央視才不得不緊急調整檔期,讓該劇臨時下馬。
  爲什麽一部120集的電視劇才播出48集就暫時停播?爲什麽堂堂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配音版劇集也會帶有“港臺腔”?境外劇配音有港臺腔是否也涉嫌違反廣電總局前不久頒發的“嚴禁主持人說港臺腔”的禁令?針對這一熱點話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方面。其中廣電總局回避了“譯制片能否帶港臺腔”這個問題,而央視國際部的秦明新主任否認《明成皇後》因港臺腔臨時下馬,解釋只是將全劇分爲三部播出。
  ■當事人反應
  廣電總局:避談“譯制片能否帶港臺腔”

  對于《明成皇後》因爲港臺腔而作出的配音調整,是否與廣電總局的“主持人禁說港臺腔”的規定有關?是來自觀衆方面的投訴壓力還是受到廣電總局的警告?對此,記者又打電話采訪了廣電總局。
  提起《明成皇後》突然停播一事,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的王副司長先是很驚訝,沈思了一會,他慎重地說:“我還沒說聽這件事,也沒看到這部劇。停播的話,可能是央視自己內部的決定吧。”至于電視劇譯制片配音含帶港臺腔,性質是否與“主持人禁說港臺腔”類似?王副司長則推說禁令是廣電總局總編室下達的,讓記者去問總編室。總編室一位工作人員聽到記者問這個敏感問題,則以“我們不接受電話采訪”爲由拒絕回答。
  央視國際部:並非因“港臺腔”被叫停
  據報道,“《明成皇後》在播出期間,因爲‘港臺腔’的問題受到觀衆投訴。央視由于要對《明成皇後》其余部分重新進行普通話配音,通過集中配音,保證全劇整體感和連續性。需要時間做保證,所以至今,央視尚未確定第二部的播出時間”。
  但昨日該劇引進方央視國際部的秦明新主任否認了這種說法,並針對停播這一奇怪現象進行了解釋。
  停播早在計劃之內
  記者(以下簡稱“記”):有報道說《明成皇後》因爲“港臺腔”的問題而被緊急叫停,有這回事嗎?
  秦主任(以下簡稱“秦”):不存在緊急叫停這個問題。我看過了《南京日報》的那篇報道,報道中很大部分是那位媒體記者的臆想,我不知道他的消息是從哪裏來的。沒有人緊急叫停,《明成皇後》停播早在我們的計劃之內。
  記:那爲什麽要中途停播呢?
  秦:我們覺得這部電視劇篇幅太長了,節奏也太緩慢了。爲了照顧觀衆的不同口味,所以我們打算在中間插播幾部節奏比較輕快的歐美片。
  停播不是收視的原因
  記:報道中說,該劇存在“港臺腔”問題,你怎麽看呢?
  秦:我不覺得該劇有嚴重的“港臺腔”問題,以前我們也引進過新加坡、香港的電視劇,並沒有存在過這個問題。
  記:有消息說,“央視收到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觀衆的抗議信件及電話,及時聽取了觀衆的意見,針對觀衆反映不太習慣臺灣版配音問題,緊急召集該臺專業配音演員重新爲該劇配音”。主要是哪些地區的抗議比較多?
  秦:我沒有收到一封抗議信!其實在該劇上映第二個星期後,央視就已經對該劇的剩下集數進行了重新配音,(6月4日以後嗎?)是呀,是爲了照顧全國各地觀衆的收視習慣。
  記:既然不是觀衆反映,是否受到了廣電總局關于“不准有港臺腔”規定的影響呢?
  秦:沒有。該規定是針對主持人而言的,它是不准主持人刻意模仿“港臺腔”,對電視劇並沒有影響。其實我們對該劇重新配音,是爲了照顧大部分觀衆的收視習慣。
  記:觀衆反映有“港臺腔”是因爲引進了臺灣的版本嗎?是爲了節約成本嗎?
  秦:不是,我們引進的是韓國原版。韓國在把這個電視劇賣給我們的時,就已經連同中文版權也賣給了我們了。我們經過研究覺得他的中文翻譯挺到位的,所以就決定播放它的中文版。
  記:暫停播出的原因,是否想對前48集收視率進行分析後再有目的地調整第二部?
  秦:我們在引進該劇時,就進行了深度加工,以契合觀衆的口味,現在收視已經很好,有10%的市場份額,我們很滿意了。不是收視的原因。
  記:第二部有多少集呢?
  秦:有30多集。
  記:那這樣看來,該劇引進中國後不是刪減了許多集嗎?
  秦:當然不是,我們還有第三部呢。第三部大概有10多集,正在配音和編輯中。這兩部可能會連著一起播。
  《明成皇後》分三部播出
  記:第二部何時播出呢?
  秦:現在還沒有確定。現在這個檔期播出的是一部意大利劇《完美爸爸》,總共有12集。之後還會播出幾部歐美短劇,然後才會考慮續播《明成皇後》。
  記:我們知道,《明成皇後》在韓國就是一部一部分開播出的,但國內引進時該劇已經全部拍完,這樣斷斷續續地播出中國觀衆能適應嗎,不怕對第二部的收視造成影響嗎?
  秦:不會。因爲23時到0:40分這個時間段的觀衆群比較穩定。我相信喜歡《明成皇後》的觀衆還是會堅持看下去,而且也會有新的觀衆加進來。
  ■觀衆反應
  廣州觀衆陸小姐:不覺得有什麽“港臺腔”
  我是斷斷續續看《明成皇後》的,從明成皇後成年後的那集看起。以前央視這麽晚的劇場,我是不看的,但聽說《明成皇後》很火,才看了。挺好的呀,不覺得有什麽港臺腔,可能以前看了太多韓劇都是這個調調吧。後來幾集也發現配音變了,但也是慢慢地,帶著拖腔,可能是爲了尊重韓語的規律。
  廣州某電視工作者:應該不要在乎“港臺腔”
  我覺得電視劇配音應該不要在乎什麽有沒有港臺腔。就像以前中國人配外國大片也帶著洋腔,一聽就是喬榛、童自榮等人的聲音,大家反而很接受。不過我從專業角度來看,作爲央視,應該塑造國家臺的形象,要麽沒有配音只看字幕,要麽就應該倡導標准的普通話。
  北京一少女觀衆:停一下調整節奏也好
  央視老愛這麽晚播韓劇,害得我每天白天得先睡覺,晚上才看得上。《明成皇後》我看了4集,片子節奏太慢,難怪可以演100多集!停一下調整調整節奏也好。
  ■事後安排《明成皇後》高收視有高招
  據該片引進方負責人、央視國際部的秦主任介紹,《明成皇後》第二部播出時間現在還沒有確定。現在這個檔期播出的是一部意大利劇《完美爸爸》,總共有12集,之後還會播出同幾部歐美短劇,然後才會考慮續播《明成皇後》。而第三部大概有10多集,這兩部可能會連著一起播。這部劇停播後會否擔心觀衆減弱對該劇的興趣,秦主任解釋該劇自有吸引之處:
  高招一:打破韓劇的兒女情長
  恢弘的曆史畫卷、辛酸的坎坷人生、險惡的宮廷傾軋……這不是一般中國觀衆心目中的韓劇架構。一般的韓劇,往往大玩都市言情,一對對倩男靚女浪漫的愛情故事裏沈沈浮浮,抓住觀衆的心。但百集韓國電視連續劇《明成皇後》則是罕見的大型曆史劇,它以十九世紀後半葉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政治事件爲背景,細致、深入地講述了李氏王朝最後一位皇後的曲折人生經曆。走入深宮內院的女人上演的是紅顔薄命的淒豔悲劇還是改寫曆史舞臺的故事?朝鮮國末代王朝的故事與中國宮廷戲有著異曲同工之效,無怪乎吸引了中國觀衆的眼球。
  高招二:李美妍影後演技逼人
  劇中明成皇後的扮演者李美妍的出色表演是抓住觀衆心的一大法寶。她是韓國當紅明星,曾經在《錯愛雙魚座》、《純美的相遇》等片中出演女主角,並且憑借《中毒》一片榮登韓國影後的寶座,與《明成皇後》中出演大院君的韓國影帝級人物柳東根的對手戲相得益彰,把身處宮廷的複雜人生演繹得扣人心弦。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news/star
news/040623/040623_256805.html

《明成皇後》好評如潮 後半部七月底續播
 
  金陵晚報報道,由韓國影後李美妍、影帝柳東根擔任主角的韓國曆史言情劇《明成皇後》,在央視8套海外劇場播出後,受到好評如潮。2004年6月18日,《明成皇後》播出第48集,在明成皇後生下了孩子的關鍵時刻突然停播,觀衆被劇情深深吸引,非常想知道“明成皇後”命運如何,紛紛打電話詢問原因。央視國際頻道相關負責人解釋,《明成皇後》7月下旬就會和觀衆“再會”,具體播出時間暫定7月26日。
  這位工作人員解釋:“我們打算讓《明成皇後》二、三部一次播完,
中間不再停播,所以,我們正在抓緊時間把二、三兩部的後期制作全部完成,讓《明成皇後》後半部一氣呵成地放完。”
  據央視透露,《明成皇後》後半部分的情節更跌宕起伏,下半部中,明成皇後的命運格外坎坷,她慘遭日本人殺害,壯烈犧牲後,日本政府要挾韓國政府,要將她貶爲庶人。明成皇後去世後的幾集,用大量篇章講述她身後受到的評價。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news/starnews/040706/040706_260444.html

祖輩殺害明成皇後 日本刺客子孫到韓國謝罪

    2005年05月10日, 一些日本人來到韓國南洋州市的洪陵,祭拜了長眠在這裏的朝鮮王朝高宗皇帝和明成皇後。110年前殺害明成皇後的日本人的子孫爲祖輩流下了懺悔的眼淚,也替祖輩進行了真誠的謝罪。這個遲來的“民間謝罪團”再度勾起韓國人對那段痛苦曆史的回憶。
    朝鮮國母慘遭毒手
    明成皇後是李氏朝鮮王朝末期的政治家和女強人。在國運日漸衰落、列強虎視眈眈要吞食朝鮮的動蕩局勢中,她爲高宗皇帝親政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時期,日本加快了並吞朝鮮的步伐,借幫助李氏政府鎮壓甲午農民戰爭之際,在朝鮮部署了大量軍隊。
   1895年10月8日,日本政府決心采取行動除掉明成皇後這個眼中釘,日本駐朝鮮公使三浦梧樓親自指揮了這次代號“獵狐”的作戰行動。受到指示的50多名日本劍客和浪人在日本軍隊的配合下,闖入朝鮮皇宮景福宮,在明成皇後就寢的玉壺樓裏殺害了明成皇後和多名宮女。
    三浦梧樓以保護爲名,帶著軍隊掌控了景福宮,並命令手下毀屍滅迹,這一行爲引起了朝鮮國內和國際社會的憤怒。日本政府爲了平息事態,對三浦梧樓和國友重章等55名凶手進行了審判,但不久卻以證據不足爲由將他們全部釋放。
    凶手子孫真誠懺悔
    參加110年前刺殺行動的主犯國友重章和家入嘉擊的子孫這次專程到韓國,爲祖輩犯下的罪行謝罪。由國友重章的孫子、家入嘉擊的兒媳和日本熊本“懷念明成皇後組織”的10名成員組成的“謝罪團”,在訪問韓國期間祭拜了明成皇後,向高宗皇帝的子孫作了真誠的謝罪。他們還到明成皇後被害的景福宮現場參觀。
    國友重章的孫子河野龍巳見到高宗皇帝的子孫時流下了懺悔的眼淚。他說,站在明成皇後陵墓前,他唯一所能講的話就是“向您謝罪,請寬恕我們”,他爲祖輩感到無比慚愧。
    河野龍巳說,小時候他認爲爺爺的行爲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但知道了事實的真相後,他才知道爺爺犯下的是無法彌補的錯誤。他本人早就想到韓國謝罪,但既沒有勇氣又沒有機會,這次在“懷念明成皇後組織”的幫助下,他終于下決心親自到韓國向明成皇後謝罪。
    家入嘉擊的兒媳是茶藝專家,在祭拜明成皇後時用日本茶藝傳統禮節上了茶。她指出,這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向明成皇後謝罪。
    呼籲日本政府謝罪
    韓國媒體對河野龍巳等人到韓國謝罪作了充分報道。輿論認爲,經過了漫長的110年之後,當年殺害明成皇後的凶手的子孫們爲祖輩謝罪的確是有點太晚了。但不管怎麽說,這還是表明,日本有良知的人們對日本過去的罪行是有正確認識的。
    110年來,日本政府對殺害明成皇後一事並沒作出深刻反省。河野龍巳等人說,記錄殺害明成皇後事件的日本曆史教科書僅有一種,而且最近右翼分子想方設法要刪除這些內容。
    這次組織“謝罪團”的是日本熊本市的民間組織“懷念明成皇後組織”。去年11月成立的該組織致力于尋找殺害明成皇後的凶手後裔、調查有關記錄、還原曆史真相等工作。
    韓國一直要求日本對過去的罪行作出反省和謝罪,希望日本對曆史負責,對下一代負責。河野龍巳表示,日本對曆史的謝罪要從110年前殺害明成皇後的罪行開始。他還說,這次遲來的謝罪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們將爲真實地記錄曆史而盡最大的努力。
    “懷念明成皇後組織”表示,他們最近將開展一場市民運動,以促使政府在教科書上真實記錄殺害明成皇後事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5/13/content_2954509.htm

明成皇後被奸殺的可怕真相

    明成皇後是否試圖逃走?曆史上記載是說明成扮宮女想逃,但是卻失敗被殺害。不管是國際版DVD,還是跟電視一點關系都沒有的書,都說明成皇後沒有逃走,只是假扮宮女,混在一堆宮女中,但在日本浪人殺害第一個無辜宮女後,就自認自己是皇後了。如果是連續劇劇情,穿大禮服迎接日本浪人,我也覺得不太可能,未免太偉大了吧,不過很有令人敬佩的效果。
    有資料表明當時在宮中的俄國軍官形容:當時明成皇後穿著宮女服和一群宮女躲在一個小房間。之後日本浪人開始要殺人,緊張過度快要崩潰的明成皇後因爲壓力受不了而尖叫奔跑出去日本浪人就在後追她。
明成皇後是否被燒死?
    英文網站資料上寫的重點就是:明成在10月7日晚上被殘酷地殺害了。殺她的凶手是日本的低賤野蠻的無業遊民(浪人),這些浪人當晚輕易地侵入日本軍人早已控制住的朝鮮皇宮,先刺傷了世子,並抓他的頭發,把他摔到地上,再強行深入皇後所在的房間裏,在皇後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幾腳,然後刺了她好幾刀,再玩弄她的陰部,並在她還末斷氣前,將她的身體浸在油中,點火燒她至死。當場沒有任何的韓國人目睹,但看到的日本人有好幾個。(詳見英藏報告)
    韓國當地導遊提起到明成的死因。他說:明成其實是自殺的,當時日人以侵犯到宮廷,明成自知若落在日人手理想必死的很難看,所以她選擇再景福宮的一座湖泊跳湖自殺,後來屍體有被找到,但是日人還是有對明成的屍體做一些不好的事,甚至破壞景福宮的風水,包括拆掉景福宮的大門,至今景福宮的大門還是歪歪的,甚至連景福宮左右兩側的青龍與白虎的風水都破壞它。
    導遊說後來可能是因爲民族的一些相關問題,所以才會演變成日人殺害明成,而大多數的韓國人喜愛大院君更勝于明成,連韓國的一些史料都描述明成是一位善妒工于心計的“妖婦”。
    韓國的史學家並不否認。但她應該不是被燒死的,因爲有一些證人曾看過她的遺體。那些外國人還說她的皮膚很好。但很多史料都指出她的確是被剝得精光才被焚屍的(可能是因爲那些狠毒的日本浪人想要趕快毀屍滅迹),而且電視上也有演那些日本人在焚屍時還不敢讓韓國人或其它外國人知道他們殺了明成,不是嗎?甚至之後還有一陣子否認是日本人殺了她的,又怎可能讓外國人看到明成的屍體的好皮膚呢?況且她死時必定是死狀甚慘。
英藏(Eijoh)報告
     所謂的英藏報告,大概就是說明成當初的死法並不是像一般史書所記載的(就是電視演的那一版),那只是日本人想讓大家相信的死法,而韓國的曆史家似乎也都接受這樣的死法。實際上真的很殘忍。
    它第一次揭露了Ulmi(乙未)事變的真相。朝鮮的最後的皇後被脫光綁了起來,生殖器也被撫弄,甚至是被強暴,然後才被放火燒死。朝鮮曆史上的所有書說日本人謀殺朝鮮的最後的皇後並燒毀了她的屍體。在日本最近檔案館揭示的表明這不是真實發生的。有關皇後的曆史書的謀殺故事是日本想要世界接受的,然而朝鮮曆史學家作爲“福音”無恥地接受了它。
    在1895年, 一大群日本軍人,外交官,新聞工作者和浪人在10月8日早晨開始了操作“狐狸打獵”。它的目標是要除去阻擋日本與朝鮮合並的朝鮮皇後。因爲宮殿在日本保護下, 很少困難使刺客向宮殿滲透。他們殺害了在宮殿大門阻攔的侍衛隊長Hong Geh-bong (??? 洪啓熏)和他的人。高宗國王苦澀地抗議了日本闖入他的私人處所,但他由日本人下來推擠了國王,並撕毀他的衣裳。王子走向他的父親,這個年輕男人的頭被撞在地板上並遭到劍擊。另一組刺客小組沖了對皇後的寢宮。宮殿內官Lee Gyung-sik (李景稙)設法阻止他們,但是被射死。他的屍體剛好倒在高宗國王面前。
    9:30,Maj﹒Niiro把秘密電報送到日本軍隊參謀長,電報表示了成功實施“狐狸打獵”。它表明殺死皇後的命令來自高層。
    皇後的謀殺的官方版本:日本士兵的A小組殺死了皇後並燒毀她的身體。這是關于我們了解Ulmi事變,直到Eijoh報告第一次全面地揭露的所有事情。報告上面寫到1895年10月9日, 皇後被殺死了。Isujuka Eijoh (石塚英藏)是個作家,給Suehmatsu Kanejuma(末松謙澄)充當顧問。顯然,他希望公正地調查這個事變。他實際是涉及皇後的強奸和謀殺中的一個日本浪人。他宣稱對內部的朝鮮是顧問,但是實際上,他沒收到任何薪水或者有任何官方職能。在那時候,浪人做了奇特的工作。
    Eijoh 爲什麽向 Suehmasu 部長報告了他的謀殺的報告? Husako陳述,Eijoh在來到朝鮮前作爲助手爲Suehmasu工作。Miura Koro , 漢城的日本領事,是刺殺的領導者。Eijoh‘s 的表面的意圖是要告訴Suehmasu 部長實際上發生了什麽。
    如何泄漏了 Eijoh 報告? Eijoh 報告保持隱藏了70年,直到日本的曆史學家Ahmabe Gentaro ( 1905--1977 ) 發現了它並在他的書提到它。然而,他說皇後在她的死以後被調戲。大約16年當Ahn Byong Bu,神學學生,把他的出版物帶到朝鮮。朝鮮注意了Ahmabe的書並出版翻譯版本。該書陳述到“1895年10月7日夜晚,盡管訓練中的朝鮮軍隊捍衛了王宮,但是日本軍人小組和浪人侵犯宮殿。他們殺死了皇後,猥褻了她的屍體。然後燒毀了它。” 很明顯,書的皇後的謀殺的報告是基于Eojoh的報告,但是對報告沒有參考。Ahmabe在1966年9月第一次揭露了Eijoh的報告的存在。由于在南朝鮮禁止出版該書,因此由親北方的出版社出版了該書。
    Eijoh報告中的內容? 報告12頁長,由幾個部分組成:這個陰謀計劃組成,這些密謀者,這些刺客,行爲並且依此類推。Miura(三浦梧樓),日本領事,是陰謀計劃的主要教唆者。Miura 應該爲他的犯罪行爲承擔法律責任。Eijoh報告使用今天不再使用的日本詞。朝鮮譯者發現難以精確翻譯。其結果是Kim Ung Yong,日本的朝鮮曆史學家寫了書“日本-朝鮮合並的外交文獻”。這本書引用了Eijoh的報告的大約百分之10。
    Miura,日本領事,策劃了殺死朝鮮皇後。Eijoh詳盡描述如何猥褻和謀殺了皇後。
    Eijoh的報告表明當她被油浸泡時,皇後仍然是活的。她是被日本刺客猥褻。右圖顯示的是描述謀殺的Eijoh的報告的一部分。它寫到:

    “我們沖入這個深居宮廷內部的房間,拖出皇後。我們檢查了她的生殖器,在她的身體和衣服上倒油,使她著了火。”
    Eijoh 說明皇後先被刺傷,又被猥褻,然後被燒毀。皇後在她被放火以前,Eijoh提到她沒有死。由宣稱皇後被在胸部上踐踏的朝鮮證言部分地證實Eijoh的報告。除了這些朝鮮報告以外的,沒有提到她被剝光裸露和猥褻。實際上沒有朝鮮的證人目睹了謀殺,並且他們的報告是轉手或者三手。
    日本曆史學家通過掩藏Eijoh的報告全文和宣稱當她被猥褻時, 皇後已經死亡來試圖掩蓋這個野蠻的犯罪。Eijoh的報告強烈提到傷害了皇後,剝光裸露,猥褻,然後盡管皇後活著,就放火燒毀。
一則日文資料
     穿平服配軍刀的日本人在中庭間走來走去,由于對于王妃的所在無法判斷而逮捕打傷中庭內的下人宮女們,問他們王妃在哪裏的情報。王妃隱藏于女官之間時,日本人無法得到情報而抓弱小的宮廷婦人依序殺害,日本人在襲擊房間外宮中婦人時,還要求交出王妃,但是王妃的所有女官都如同嘴巴縫合一樣不願說出王妃在哪裏,但是,哀傷的王妃神經緊繃到極點,突然一人從廊下逃出,被其中一名日本人像追兔般在後追擊,王妃被逮捕後被刺身亡,經過很短的時間,日本人將傷害的王妃就近之樹林中運出,點燈油灑在其上,放火燒掉她,1895年11月26日(陽曆)的流血戲就此閉幕﹒﹒﹒﹒當日本人進行虐殺的同時,南門外日本軍官士兵與大院君,同時與三浦公使入宮,直接前往王的住所,強迫將王妃的名號剝奪,降格爲平民身分,並要王在宣布的布告中署名 ﹒﹒﹒﹒這是出自當時俄國參謀本部中佐卡魯耶夫在--1895-1896年的朝鮮旅行記中的記載﹒﹒﹒﹒(不過這份日文網絡文章之後又注明當時日本與俄國的關系惡劣,認爲這段記載有待商榷)
    不過我覺得比較像真實的被殺經過,特別是電視劇演出燒焚屍體是在大白天,這實在有點誇張,而且三浦整晚都在朝鮮宮中坐鎮,我記得當時日本政府就是要推卸責任成是民間層級的自發行爲,代表日本政府的公使不可能當時坐在現場坐鎮﹒﹒﹒﹒
    另外,當時有否朝鮮人的軍人參與此事,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或事物可資證明,不過當時在王宮的俄國技師有目擊有朝鮮軍人參與這場慘案﹒﹒﹒
    之後因爲國際輿論嘩然,日本自行在廣島進行此事的調查判決,結果只有判決李周會等三位朝鮮人的罪行,至于其它被點名的日本人如三浦公使,岡本等人都因爲罪證不足而判無罪﹒﹒﹒
    那時各國都各懷鬼胎,對于這個朝鮮國母公然被日本人殺害事件,也僅是發表譴責聲明
一名俄國目擊者
    俄國軍官Sabatin,1895年10月8日在執勤。他目擊了發生在Ok-ho-ru (玉壺樓)的整個事件。Sabatin畢業于俄國皇家軍事學院,到朝鮮作爲負責高宗安全的美國內戰老兵Gen. Dai, 的助手。
    Sabatin寫到宮廷衛兵一槍未發便逃散。所有婦女癱倒在地上,除了其中9個哭或試圖逃跑。Sabatin被日本人俘虜。一個朝鮮軍官告訴日本人應該殺掉這個俄國人。
    大約6點,Sabatin逃跑。在逃跑的路上,看見大院君與日本和德國公使交談。大院君微笑,顯然是對皇後的謀殺感到滿意。氈救聳醞枷騍abatin行賄使他沈默,但他拒絕並于下一年離開朝鮮。
Sabatin 的目擊者的報告被埋沒,直到在一個世紀韓國研究員發現了它。

Wu Bum-suhn (禹範善):謀殺的韓國同犯

    一個日本作家Ssunoda Husako (角田房子)在1990年寫了一本名叫 "My Fatherland - わが祖國" 的書。此書是著名植物基因學家Dr. Wu Jang-chun (禹長春 - 1898 - 1959)的自傳。十年前,Ssunoda 寫了關于朝鮮皇後謀殺的書,然後她開始研究日韓關系。在一次赴韓國的訪問中,他從一名韓國學生那裏得知Dr. Wu的父親卷入了明成皇後的謀殺。Dr. Wu 的父親是韓國的叛國者。
    Dr. Wu的父親,Wu Bum-suhn (1857 - 1903)從開始就介入了謀殺。Wu命令了Chosun軍隊的第2個營由日本使節Miura (三浦梧樓) 指揮。Wu不僅動員了他的隊伍在對宮殿的攻擊而且鼓動了一些暴行。Wu收集了皇後的骨灰並撒入井中。
    Chosun軍隊由日本人掌握。明成皇後計劃解散它。Wu和其他軍官想刺殺皇後以保住他們的工作。除了Wu,日本人還招募了Lee Du-whang (第一營營長)和Lee Jin-ho (第三營營長)。
    謀殺後,Wu和Lee Du-whang逃往日本。Wu與日本婦女結婚並隱居起來。1903年他是一名通緝的罪犯, 他由韓國愛國者Goh Young-gun (高永根)刺殺。
http://joke.xicn.net/item/2006/08/07/253725(2).html

乙未事變>百度百科  

由于甲午戰爭後清朝大敗于日本,使朝鮮高宗和閔妃集團對中國徹底失去了依附的信心和基礎,他們看到日本在俄國的幹涉下被迫將遼東半島交還給中國,企圖利用俄國來牽制日本。1895年年中,朝鮮政府以策劃暗殺閔妃爲由下令逮捕親日派大臣樸泳孝,樸泳孝被迫亡命日本。閔妃日益親俄,俄國在朝鮮的勢力和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1895年10月8日拂曉,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率領日本士兵、浪人,挾持興宣大院君沖入景福宮。他們殺死了三名懷疑是明成皇後的宮中女子。在確認其中之一是明成皇後後,他們將她的屍體焚燒,並將骨灰銷毀。明成皇後死時年紀爲43歲。
明成皇後被殺死後,日本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組成了以金弘集爲首的新政府,史稱乙未事變。宮中警衛部隊的美國教官目睹了日本警官沖進後宮的行動,于是乙未事變的真相得以流傳開來。日本政府爲此派小村壽太郎前往漢城調查事情真相,將有關人員送會日本,以謀殺、聚衆行凶的罪名提交預審,但是犯人都被廣島地方法院宣判無罪。日本政府的虛僞嘴臉由此可見一斑。
金弘集內閣宣布實行公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爲五百零五年一月一日(1896年1月1日),並建元號爲“建陽”。同時還宣布了《斷發令》,要求朝鮮人民剪發易服,改作西式打扮。此舉引發了朝鮮全國範圍內的不滿情緒。俄國公使韋伯利用這一形勢,從停泊在仁川的兵艦上調兵100多人至漢城,經與親俄派協商後,1896年2月11日,不堪忍受日本人和親日派脅迫的高宗率領王世子(後來的朝鮮純宗)出走俄國公使館(俄館播遷事件)。高宗在俄國公使館命令逮捕逆賊五大臣,總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館播遷當天即倒臺,和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押送入獄途中被巡檢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魚允中也在回鄉途中被殺,內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軍部大臣逃亡日本。
朝鮮建立起以金柄植爲總理大臣、李完用爲外部大臣的親俄政權。1897年2月11日,高宗一行離開俄國使館,返回慶雲宮(現爲德壽宮),並宣布改國號爲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爲光武元年,改國王爲皇帝,王世子爲皇太子,追封閔妃爲皇後,並在漢城的圜丘和皇穹宇祭拜天地(在中華文化圈裏,祭天是中國皇帝的特權,藩屬國如朝鮮、琉球、越南是沒有資格祭天的,此舉標志朝鮮脫離與中國的藩屬關系)。此後日本與俄國先後簽署了小村—韋伯協定、山縣—羅巴洛夫協定、西—羅仙協定,協調兩國在朝鮮的勢力範圍和各種利益。
http://baike.baidu.com/view/990275.html?tp=1_11

袁非著《明成皇後》(北京:西苑出版社)內容簡介

明成皇後是朝鮮王朝最後一位國母。沒落貴族出身的她,在政治力量的爭鬥中,意外地被選入宮,成爲高宗的妃子。這本是大臣想控制皇室的一步棋子,不料,明成天資聰穎、反應機敏,憑著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遠見,在爾虞我詐的宮廷中險中求生,不斷化解危機,不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還幫助夫君成功奪回了政權。與此同時,日本爲了實現統治亞洲的目的,准備占領中國。日本首先看中了朝鮮——這個與中國接壤的國家,試圖以朝鮮爲跳板侵略中國。明成以一介女子之身,爲了抵禦日本侵略,周旋于列強之間,讓一直對朝鮮心存覬覦的日本無法得逞。日本政府越來越感到明成的阻礙,做出了不殺“明成”不能吞並朝鮮的結論。公元1895年10月8日,日本政府派浪人暗殺了明成皇後。五年後,朝鮮即被日本吞並。雖然明成皇後最終被陰謀暗殺,但她的事迹已爲朝鮮百姓永世稱頌。
媒體推薦書評
一個普普通通的天真少女,在一次精心設計的宮廷爭權中,當上了皇後。在長期的冷落和漠視中,天真少女看到了宮廷的殘忍。
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國家命運危在旦夕。在多年的隱忍之下,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年輕的明成義無反顧地挑起了救國家、民族于水火的重擔、掌握國家大權達30多年。然而,她的堅強阻擋了日本的侵略,終于遭到日本帝國無情的殺害。明成——一代國母,竟然被日本浪人亂刀砍死于久居的宮中。
http://www.amazon.cn/dp/zjbk158343
序幕 
  朝鮮肅宗21年,公元1659年的冬季。在京城安國洞附近的感古堂內,一位年輕的女性站在廊下,隔著竹簾,靜靜地望著院中大樹上飄搖的葉子。呼吸凜冽的寒風,壓抑胸中氤氳的歎息,女子定定地站了一會兒,轉身離去。她走回自己的房間,拉上了房門。這裏就是她最後的歸所了吧,這裏是她埋葬青春的墓地。尊崇、榮譽、浮華、顯赫,玷污、恥辱、黯淡、卑微,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糾纏著她的人生。但是此刻,這位28歲的女性只想靜靜地坐著,就這樣,闔上雙眼,時間停止,人生流逝。
  她便是朝鮮王朝第十九代國王肅宗的繼妃,仁顯王後閔氏。此時,她已經從王後的位置被貶爲庶人,逐出了宮廷。
  深夜的昌德宮內,兩個人滿面喜色行走于大造殿中。
  一個侍女打扮的女子諂媚地說:
  “娘娘,從今往後您就住在這裏了,奴婢想到能夠在這裏伺候娘娘,真是高興啊。”
  另一位衣著華貴,容貌姣好的女子信步走在寢宮之中,打量著這裏的擺設,說:
  “明天帶個人過來,把這裏的字畫全都換了吧,這些就丟掉。”
  “是,娘娘。”
  那女子拿起放在案幾上的一本書,隨便翻動著,漫不經心地說:
  “是啊,只有王後才能住在這裏的……現在,我也成爲王後了。”
  “啪”的一聲,她把書丟在一邊,轉身便走,心中得意:
  “受了那麽多苦,如今總算有回報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得到啊!”
  這女子是深得肅宗寵愛的張禧嬪。她出身貧苦,少女時期就入宮成爲當時大王大妃的女侍,後來得到肅宗的寵幸。但是因爲大王大妃與王妃不合,她被排擠出宮,吃盡了苦頭。
  仁顯王後閔氏因爲自己一直無法生育,擔心肅宗的子嗣,極力建議肅宗將張禧嬪接回宮中。張氏回宮之後,爲三代單傳的肅宗誕下一子,從此憑借肅宗的寵愛橫行宮中,參與政事,培植起了自己的朝廷勢力。
  不久之前,張禧嬪和大臣聯手將她的兒子立爲王世子。然後,她窺伺著王後的位子垂涎欲滴,頻使奸記,終于使肅宗誤以爲王後閔氏善嫉,將仁顯王後廢黜。
  而今,肅宗正式將張禧嬪改立爲王後,她成了朝鮮王朝五百年唯一從宮嬪妃被立爲王後的女人。此時的張禧嬪依靠著自己拉攏起來的“南人派”勢力,權勢如日中天。肅宗也讓她三分。
  時光如水,感古堂內的草木枯容了6次。在這6年期間,民間一位叫金萬重的文人,根據仁顯王後的遭遇撰寫了一部小說《謝世南征記》。小說廣爲流傳,最後竟傳入宮中。肅宗看到了這本小說,回想自己當初貿然廢黜了溫柔善良的仁顯王後,不僅悔從中來。
  但此時張氏已非6年前可比,肅宗周邊重臣都爲張禧嬪勢力所制,她早就不把肅宗放在眼裏。肅宗每日在憂郁中度過,只有仁顯王後從前的一個侍女能夠稍稍寬慰肅宗之心,肅宗常常傳喚其伴在左右。
  待那侍女懷有身孕,張禧嬪才發覺自己太大意了,百般設計除掉這個障礙。侍女深知腹中胎兒的重要,極力應對,躲過了一個個毒計。直至臨盆將至,張禧嬪氣急敗壞,將侍女捕來,讓其跪于地上,把大水甕扣蓋在她身上,意圖將其害死。肅宗聽聞後大驚,趕至現場將甕除去,把侍女抱回寢所,所幸王子安産,那王子便是日後的英祖王。
  經過這件事情,肅宗終于痛下決心,排除衆議,將侍女封爲淑嬪,將張禧嬪降爲嬪妃,並透露出想迎接仁顯王後回宮之意。張禧嬪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明著無法動手,便收買了巫師,請其暗中作法,詛咒仁顯王後,直至東窗事發。此事被肅宗逮了個正著,便在朝野內外大造聲勢,待局勢稍穩,作出了廢後的決定,並以“詛咒國王”、“巫蠱後宮”的罪名將張禧嬪廢爲庶人,賜毒藥而死。同年,肅宗恢複了閔氏的後位。
  時隔6年,仁顯王後重返昌德宮。歲月的痕迹、人世的滄桑在她本應年輕的面頰上刻下皺紋,閔氏形容憔悴,肅宗不勝唏噓。
  令人無法想到的是,感古堂6年貧瘠的生活,已經將仁顯王後的健康吞噬殆盡。閔氏重回王後位不久,就患病西去。肅宗追悔莫及,傳令死後與仁顯王後合葬,爲其墓地命名爲“雙陵”。
  仁顯王後的一生峰回路轉,雖遭小人陷害,卻得善終。王後閔氏一門命運多舛,隨著閔氏的沈浮,時而權傾一時,時而屢人傾軋,受盡迫害,最終在朝鮮李朝的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迹。
  “世事年來千萬變”,人世間的變化誰能說得清楚?沒人會料到,在一百多年之後的公元1852年,在傾頹、落魄的感古堂內誕生的一個女嬰,日後將閔氏家族重新引領到時代的前沿,而她也在朝鮮末代王朝的曆史上掀起了巨大的風雲。
 
明成皇後1(1)

  暮秋,寒風吹打著高大的楊樹,枯黃的樹葉撲啦啦落下,在地面逃竄,逃避著風的驅趕。這年天氣很反常,夏季異常悶熱,秋天突然而至,一夜之間風雨蕭條,天地冷清。
  公元1851年在朝鮮王朝的紀元上是哲宗2年,農曆辛亥年。秋天的早晨,天空湛藍、高遠,有兩個人不顧秋日清晨的寒露,站在雜草叢生的感古堂庭院內,望著屋子頂上。
  “老爺,您快看啊!那不是麽!”
  老仆指著堂屋頂上的一團紫色雲氣說:
  “這就是祥雲瑞氣啊,老天保佑夫人一定能生貴子!”
  被稱爲老爺的人並不說話,緊皺著眉頭,憂心忡忡。他就是現今感古堂的主人閔致祿,仁顯王後的曾侄孫。閔致祿也遇到了和仁顯王後當年同樣的問題——年過40仍無子嗣。他的續弦夫人生頭胎已經三天了,房間裏不斷出來呻吟聲,而孩子卻沒有落地的動靜。閔致祿憂心如焚,焦慮中夾雜著希望,他企盼老天賜給自己一個兒子,所托終生。
  閔致祿望著屋脊上盤旋著的紫氣,心裏默默祈禱:
  “但願這是吉祥的征兆,上天啊,賜給我一個兒子吧。”
  老仆知道閔致祿的擔憂,勸慰道:
  “老爺您放心吧,這絕對是吉兆,不是說大人物在出生之前都有征兆的麽?”
  “唉,若真如老人家所言就好了。夫人經曆了這幾天的陣痛,我真是擔心啊……”
  “老爺,快別這麽想了,大人物怎麽能輕易的誕生呢?雖然現在生男生女還不知道,但是看這征兆,將來一定是有作爲的人啊。”
  “你這個老人家講的不對啊,要是兒子的話還有可能成爲大人物;要是女兒的話,也就不做什麽指望了。可憐我40歲才得子嗣,一定要生兒子才行啊。”
  “老爺,話雖如此,女兒也一樣能成爲大人物啊!”
  “嗯?那會是哪種人物呢?”
  “老爺,若是女兒能成爲正宮娘娘的話,不就成爲大人物了?更何況老爺祖上曾有多位被選爲正宮娘娘,您的曾祖姑母仁顯王後就是一位嗎。”
  “嗯,話雖如此說,但平凡、安寧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像仁顯王後那樣被卷入權勢的爭鬥之中,反而悲慘。”
  想起長輩對自己描述的仁顯王後被廢後的種種慘景,閔致祿不由得歎了口氣。就在這個時候,從內堂突然傳來嬰兒的啼哭,雖是遠遠傳來,卻聲音宏亮。驟然,閔致祿的臉上挂滿驚喜,他向內堂蹺腳張望,轉頭問老仆:
  “應該生了吧?快去幫我問一下是男是女!”
  老仆一邊後退一邊連連搖手:
  “要不得啊老爺,像老奴這樣卑賤的人怎麽能隨意進出夫人的産房。老爺這麽擔心,還是您親自進去看分明吧。”
  這時,一個老媽子匆匆忙忙從門裏走出來,望見閔致祿,露出了猶豫不決的神情。
  老仆問道:
  “喂!老爺非常擔心啊,快說是男孩還是女孩?”
  閔致祿充滿期待地走到老媽子的面前,老媽子局促不安地說:
  “稟告老爺,雖然生的是女兒,但可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第一聲差點把老奴的耳朵給震聾了,老奴接生過上百個嬰兒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
  閔致祿已經回轉了身,嘴裏輕輕念叨著:
  “這樣啊……不是兒子,是女兒……不是兒子。”
  他一面念叨著,一面朝書房走,腳步緩慢蹣跚,渾身都負著失意。
  老仆跟在後面安慰道:
  “老爺,不要太失望啦,已經開頭兒了,也許夫人下一胎生的就是兒子了。”
  閔致祿長歎一聲:
  “唉,我不是讓閔家絕後了嗎?”
  蹣跚到書房,閔致祿坐定,連聲長歎。多年的期盼,竟在一朝之內被擊碎。
  “慚愧呀,想我閔氏家族也曾顯赫一時,而今淒涼落魄,到處頹垣斷瓦。要不是靠了朝廷供給的40石米勉強維持生計,我閔致祿一家不是要淪落到沿街乞討的地步?可是如今眼看著年過半百,竟連繼承香火之人都沒有,莫不是上天要絕我麽!”
  從閔致祿緊閉的雙眼之中流下兩行清淚。
  沈浸在失望之中許久,閔致祿只好自我安慰地想:
  “事到如今,只有希望如老仆的說法一般,生育之門已經打開,也許從今後可以不斷生養子女,總會等來兒子的。”
  幾天以後,産婦清潔完畢,閔致祿進到內室看看,這是他第一次看自己的孩子。産婦躺在産墊上,對丈夫抱歉的笑一笑,初生嬰兒包在繈褓中,靜靜的睡著。
  “這麽艱難,真是辛苦你了。”
  “哪裏,沒能爲老爺生個兒子,罪過啊。”
  産婦李氏好像身負罪過一般,滿面羞紅小聲說道。
  閔致祿豁達的說:
  “平安就好,只要是生孩子,就值得高興。”
  “老爺,我下次一定要生個兒子……您看一下孩子吧!跟您很像的。”
  “女孩子應該像母親啊,像我有什麽用……”
  閔致祿如此回答,卻不自覺的偷眼看著初生的嬰兒。孩子看起來真陌生,很難想像這麽個小東西竟然是自己的骨肉,但是閔致祿心中突然湧上一股溫情。年過四十才得子嗣,其中滋味,又和別人不大相同吧。
 
明成皇後15(4)

  “娘娘!您快起身啊!”
  閔妃淡淡一笑道:
  “一轉眼,你我已共處30多個年頭。洪尚宮,你都過50歲了吧?”
  洪尚宮擡起淚痕縱橫的臉看著閔妃,仿佛忘記了宮中的規矩癱坐在地上,喃喃答道:
  “娘娘啊,奴婢早就過了50歲了。但是歲月有什麽妨礙呢,奴婢要像這樣,永遠服侍娘娘。”
  “洪尚宮……你快出去尋找避難之所吧。”
  閔妃轉過頭繼續望著夜幕發呆。洪尚宮驚醒,伏在地上猶豫著,突然站起身來,走到閔妃身邊。
  “娘娘,請恕奴婢無禮之罪了!”
  洪尚宮拉起閔妃就往外走。閔妃驚訝地感覺到,洪尚宮的力氣居然有這麽大。
  宮內日本守備隊與浪人正從勤政殿傍慶會樓向幹清官前進,在宮中的美國人軍事教官戴伊,指揮著20名侍衛隊進行抵抗,終不能阻止暴徒闖入。
  宮內大臣李耕植指揮著軍隊守衛幹清宮,與日本暴徒正面作戰。雙方死傷慘重,卻阻擋不住日本人的沖擊,暴徒闖入高宗與閔妃的寢殿坤寧殿和玉壺樓。
  這個時候,身著宮女服裝的閔妃在洪尚宮的拉扯下,與其他的宮女一起尋找躲藏的機會。
  幹清官中,日本軍人抓住了高宗,拿出了罷黜閔妃的文書,強迫高宗簽署。高宗雖然懦弱,卻堅決拒絕簽署廢後文書。宮內大臣李耕植竭力阻止暴徒對高宗的無禮和威脅,室外,突然傳來王世子的叫聲。
  暴徒將王世子抓入房中,一個趔趄推倒在地。憤怒的李耕植沖向暴徒,日本浪人舉手就是幾槍,李耕植鮮血長流,倒地斃命。
  其他日本暴徒爲了抓住閔妃,在宮內瘋狂的來回尋找。他們搜查了所有的密室,揪住宮女頭發,審問閔妃的下落。
  此時,充當向導的岡本柳之助發現了閔妃,抓住她的頭發,大聲呼喝。閔妃一言不發,竭力反抗。
  王世子聽到岡本的呼喊,忙跑出房外。掙紮中閔妃忽然看見自己的兒子立在廊下,她掙脫了岡本之手向王世子跑去,一邊呼喊著兒子的名字。當閔妃第三次呼喊兒子名字時,腰部己被刺進數刀,倒在血泊中。
  暴徒爲了消滅罪證,將閔妃的屍體用被子包裹,放在松板上,擡到景福宮後鹿宛園松林中,澆上汽油焚燒。
  熊熊大火之上,青煙升騰。以女子之身坐鎮王宮將近三十年,號令朝鮮天下的女傑閔皇後,就這樣被日本人殘酷殺害了。此時,閔妃不過45歲,正在野心勃勃的憧憬著將日本人趕出朝鮮大地。
  當天8時,繼殺害閔妃,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之後,三浦梧樓與大院君一起,迫使驚恐不安的高宗按照事前擬定名單改組內閣。接著,三浦又操縱金弘集內閣發布《內部告示》,脅迫高宗頒布王妃廢位詔敕。
  三浦竭力將弑害閔妃事件描繪成,對解散訓練隊不滿的朝鮮軍人,和大院君共謀,與侍衛隊發生沖突。日軍守備隊是依王命出動的,與日本公使館無關。
  但是,日本人的罪行是不能被隱瞞的。當時《紐約先驅報》著名記者科克裏爾作爲漢城特派員正在漢城,他不僅從閔妃的女友、外國教士的夫人處了解到事實真相,而且會見采訪了在現場的美國教官戴伊和俄國技師薩巴廷,如實向世界報道了事變全貌,從而引起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
  爲了收拾善後,緩和國際輿論的壓力,日本政府煞有介事地派調查團赴漢城調查。在感到實衣無法掩人耳目的情況下,解除了三浦梧樓的公使職務,召問公使館職員杉村浚等,並以謀殺、暴徒聚衆罪將三浦等“涉嫌者”18人和軍人1名分別交廣島監獄與廣島軍法會議收審。最後終以“證據不足”爲由全部免訴釋放。
  再次被日本人扶植起來的金弘集內閣,並末從過去的事變中吸取教訓,改弦易轍,而是繼續所謂的“改革”,欺騙世界輿論。內閣宣布朝鮮實行公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爲五百零五年一月一日(1896年1月1日),並建元號爲“建陽”。同時還宣布了《斷發令》,要求朝鮮人民剪發易服。
  一般說來,改明曆爲陽曆是一種進步的措施。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這樣認爲,因爲打破了人民長期使用太陽曆的習慣。朝鮮民衆認爲這一措施是日本顧問策劃的陰謀,對其強烈不滿。至于《斷發令》亦屬同類性質。金弘集內閣迫使高宗發布《詔敕》,率先斷發,並命令各府官吏、軍營或把守渡口、道路,或手持剃刀串街行巷,逐門挨戶強行剪發,便激起人民的反感和憤怒,以致終日風霾,哭聲滿城。
  經曆了甲午農民戰爭洗紮的朝鮮被壓迫的人民,以“乙未弑害閔妃事件”和“斷發令”爲導火線,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反日愛國義兵運動。
  俄國公使韋伯利用這一形勢,經與親俄派協商後,向高宗傳送下述情報和建議:大院君和親日派正與日本人策劃再次廢立國王的重大陰謀。爲王室安全計,國王除秘密地“移駕”俄國公使館外,別無它法。在一切准備就緒後,1896年2月11日,高宗率領王世子出走俄國公使館,史稱“俄館播遷事件”。
  高宗在俄館“入禦”後,隨即命令逮捕逆賊五大臣。總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館播遷當天即倒臺,和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押送入獄途中被巡檢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魚允中也在回鄉途中被殺,內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軍部大臣逃亡日本。朝鮮建立起以金柄植爲總理大臣、李完用爲外部大臣的親俄政權。
 
明成皇後15(5)

  1897年2月11日,高宗一行離開俄國使館,返回慶雲宮,並宣布改國號爲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爲光武元年,改國王爲皇帝,王世子爲皇太子,恢複閔妃正宮稱號,諡明成皇後,葬金谷洪陵。
  時代轟轟烈烈地向前推進,日俄在朝鮮的爭奪日趨尖銳,終于不可避免地發展成爲一場戰爭。1905年,在明成皇後被害後10年,朝鮮淪爲日本的“保護國”,成爲日本的殖民地。
  假如10年前的弑害行動沒有成功,明成皇後在世的話,朝鮮的曆史將會被大大改變。這個變化究竟會是怎樣的,沒有人能夠推測出來。但是,如果明成皇後沒有死在日本的槍劍之下,至少,朝鮮民族不會被日本帝國主義的鐵鏈控制長達36年。明成皇後真乃朝鮮史上一代女中豪傑。
網友評論
書裏那麽大篇幅講什麽曆史呀,條約啊~~和書名一點也不符合~~
真是叫人失望,還以爲會詳細記載明成皇後的事情,哪知道中間插入那麽多曆史章節
http://book.sina.com.cn/nzt/1100753108_mingchenghuanghou/index.shtml

韓劇《張嬉嬪》主演:金惠秀、樸善英
  
  朝鮮王朝第19代國王—肅宗(在位1674-1720),是一名三代單傳的獨子, 但肅宗已經年過30,還尚未得子。李朝-肅宗先後共有仁敬王後-金氏(1661-1680) 仁顯王後-閔氏(1667-1701) 仁元王後-金氏(1687-1757)三位正妃,均無子。
  劇情介紹:
  自幼家境清寒,身分卑賤,從小即入宮爲內人的張玉菁(譯官-張炫的侄女)當時是太皇太後[莊烈王後-趙氏(1624-1688)仁祖繼妃]身邊伺候的內人。
  後來張氏得到肅宗的寵愛升爲尚宮,但因爲太皇太後與太後[明聖王後-金氏(1642-1683)肅宗生母]不和,也各自屬于不同黨派,太後與西人黨派的大臣聯手將張氏趕出王宮,張氏去向太皇太後求情,太皇太後因勢力較弱,安慰張氏會找時機再接她入宮。
  當時由世子嬪升爲王妃的第一任王後-仁敬王後未生子就過世了。不久之後太後也死了,肅宗又迎娶第二任王後-仁顯王後,仁顯王後,出身于驪興-閔氏,(與明成皇後同爲驪興閔氏的人)。
  原本支持張氏的太皇太後卻一直沒有接張氏回宮,張氏無法忍受被趕出宮的淒涼,心灰意冷上吊自盡卻被母親發現救下,張氏被救後從此性情大變,發誓要用盡所有方法重回宮中,奪取一切權力。
  張氏托人向太皇太後重提入宮的事,但此時太皇太後的心已偏向仁顯皇後,並要求張氏等太後三年喪期服滿再入宮,但用意其實是希望仁顯皇後能在這三年內懷孕。
  張氏發覺連太皇太後都背叛了她,而肅宗也因爲新娶仁顯皇後而遺忘了她,張氏警覺沒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她自己。
  仁顯王後入宮三年依舊無子,仁顯王後也很焦慮,爲使王室有後,仁顯王後向肅宗提出要將張氏接回宮中。
  張氏回宮後重獲肅宗的寵愛,並被封爲淑媛,張氏假意向仁顯王後修好,獲得仁顯皇後的信任,得到肅宗專寵後的張氏,氣焰逐漸高漲。
  張氏爲謀得權勢與地位無所不用其極,仁顯皇後爲了壓制張氏,引入金貴人入宮,金貴人入宮後得到肅宗的喜愛,張氏不滿金貴人入宮比她晚卻地位比她高,兩人向肅宗爭寵,後來金貴人落敗,從此被打入冷宮,仁顯皇後想壓制張氏卻失敗。
  張氏爲肅宗生育了第一個後嗣,地位更加穩固,被封爲正一品嬪妃-禧嬪。
  張氏自此開始培植她的朝廷勢力,之後因爲外朝大臣黨派鬥爭厲害,同時引發冊立世子之事,禧嬪-張氏與大臣聯手合作,最後終于使其子被立爲世子[景宗-李昀(在位1720-1724)]。
  過幾年後,禧嬪-張氏並不滿足,卻更想成爲後宮首妃,便在朋黨的唆使和幫助下聯手向肅宗屢進讒言,頻使奸計,用計讓肅宗誤會仁顯皇後善嫉,以王後之勢欺壓她,肅宗聽信禧嬪-張氏與朝中大臣對仁顯王後的污蔑與陷害,終于將善良含冤的仁顯王後廢黜,並冠上因驕縱善妒爲由的罪,仁顯王後被廢爲庶人逐出宮廷送回感古堂。(明成皇後小時候與母親閔氏住的地方)
  肅宗改立禧嬪-張氏爲王後,這是朝鮮五百年唯一後宮嬪妃被立爲王後的例子。
  其實朝鮮黨派之爭自燕山君時代以來延續了上百年,非常激烈。
  李朝朝廷當中有勳舊派和士林派;士林派當中原分西人派和東人派。後來西人派分出老論派和少論派;東人派分裂成南人派和北人派(北人派又分大北派和小北派)。
  當時西人老論派和南人派相對立,勢同水火。南人因依附肅宗的女寵禧嬪-張氏,擁護肅宗廢仁顯王後-閔氏,改立禧嬪-張氏爲王後而得重用。
  禧嬪-張氏被冊封爲王後後,禧嬪-張氏開始變本加厲,接著大殺仁顯王後的侍從,禧嬪-張氏忌妒心甚強,因爲怕肅宗移情別戀,所以開始殘害受過肅宗恩寵的後宮,同時更加狂妄驕縱無理,甚至根本不把肅宗放在眼裏,如此一來使得肅宗更加懷念起,被廢住在感古堂的仁顯王後。
  後來持反對態度的西人派,在金春澤等人的帶領下發起[閔妃重定運動]而受到鎮壓(甲戌獄事)。
  六年後,民間文人更將仁顯皇後被陷害的事迹編成小說廣爲流傳到宮中,肅宗發現這本小說就是在敘述小妾謀害正室,而被丈夫趕出家們的書,肅宗就開始非常後悔當年冒然廢了溫柔善良的仁顯王後。
  後來禧嬪-張氏殘害被肅宗寵幸的內人,此事被肅宗發現救了打水內人一命,並將打水的內人封爲淑嬪(淑嬪-崔氏),並將禧嬪-張氏降爲嬪妃,更讓肅宗決定迎接仁顯王後回宮。
  這件事讓禧嬪-張氏不滿,暗中請巫師作法加害仁顯皇後,後來東窗事發,肅宗將禧嬪-張氏廢後,並在1701年以[詛咒國王]、[巫蠱後宮]之罪名將禧嬪-張氏廢爲庶人並賜喝毒藥而死,同時並恢複了仁顯王後的後位。
  不過原本身體纖弱的仁顯王後,因爲在感古堂過了六年貧瘠的生活,重回王後的位子後不久就病死了,肅宗後悔莫及,決定自己死後與仁顯王後合葬,其墓地稱爲[雙陵],仁顯王後一生峰回路轉,其氣節高尚,史家多稱她爲百年難得的賢妃。
  後來肅宗又娶慶恩府院君-金柱臣之女,立她爲第三任王後,仁元王後-金氏于1702年進宮,但也是無子就死了。
  肅宗死後(1661-1720),景宗供奉母親禧嬪-張氏靈位于後苑的別殿。景宗無子死後,淑嬪-崔氏所生延壽君-李昑(1694-1776)即位[英祖(在位1724-1776)]。
  禧嬪-張氏雖然一心向往權貴,但並未教導景宗要心懷仇恨,所以景宗本性純良,和其他皇子兄弟間情誼深厚,也就因爲如此,禧嬪-張氏死後,肅宗不改對景宗喜愛,還是將皇位傳給了景宗,景宗(1688~1724)只當了四年的皇帝,景宗臨終時指定將皇位交給和他感情深厚的弟弟英祖。
  張禧嬪的一生波折動蕩,其人足智多謀,與中國唐朝的武則天類似,但是最終因心術不正而引火焚身。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9919.html?tp=3_11

明成皇後>百度百科

  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後(1851—1895)即朝鮮曆史上的閔妃,本名閔紫英或譯閔慈英,驪興人。她是朝鮮王朝高宗的王妃,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朝鮮曆史上女性掌權的延續。
  1851年(辛亥年,朝鮮哲宗二年)陰曆九月廿五生于驪州近東面蟾樂裏,是僉正贈領議政驪城府院君純簡公閔致祿的女兒。1866年(丙寅年)十六歲入宮,並冊封爲王妃,是爲閔妃,行家禮于漢陽的雲峴宮(興宣大院君之府第)。
  本圖片據稱爲明成皇後照片,真實性待考。(注:據韓國的曆史學家研究:明成皇後生前酷愛攝影,曾有一定數量的照片留下,但被日本暗殺後卻再也沒有人見到過她的照片。現在所能看到的所謂“玉照”,可能都是日據時有意僞造的。)
  閔妃爲朝鮮王朝高宗之王妃,純宗之母。高宗幼時即位,其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攝政,一味采取閉關鎖國路線。而後閔妃鼓勵高宗采取開化政策並引入日本勢力,在朝野扶植親信,推舉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勢力,兩派互鬥不斷,導致黨爭激烈,政權更疊動蕩。過程之中閔妃與親日之改革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 至甲午戰爭(韓國稱:清日戰爭)日本戰勝中國之後,遭親日開化派奪權而失勢之閔妃欲轉與俄羅斯合作對抗日本,因而引發1895年乙未年(高宗三十二年,光緒二十一年)10月8日的“乙未事變”,日本公使三浦梧樓領日本浪人及亂軍入侵景福宮,于玉壺樓弑殺閔妃,並焚毀其遺體,並脅令高宗廢她爲庶人,直至兩年後1897年,高宗改國號爲大韓帝國,自行稱帝,才將閔妃複位並追諡爲明成太皇後,並厚葬于南楊州市金谷洞的洪陵。
  由于閔妃(即:明成皇後)初期主張開放政策,後期力抗日本並身死殉難,所以深受韓國後世人民歡迎。韓國的後世史家稱她爲“偉大的鐵女子”。
身世
  明成皇後1851年10月19日出生于韓國京畿道驪州郡的閔氏貴族。明成皇後八歲時父母雙亡。高宗15歲時,其父興宣大院君決定爲其訂婚。由于明成皇後出身貴族又是孤兒,沒有複雜的政治背景,正合興宣大院君的心意,而被選入宮中。明成皇後爲人嚴謹很少奢華。和其他皇後很不同,她入宮之後極少娛樂消遣。高宗與明成皇後起初很合不來,終日花天酒地。而明成皇後則終日在書房內讀書學習。雖然明成皇後沒有父母做靠山,但她卻能發展自己的勢力。20歲時,明成皇後就開始經常出宮,積極參加政治。興宣大院君對她很不滿。當明成皇後爲高宗生的第一個兒子夭折時,興宣大院君與明成皇後的矛盾公開化,指責明成皇後不能給高宗生育健康的繼承人。他要求高宗與另一個皇妃生子,並得一健康男嬰。興宣大院君定其爲高宗繼承人。對此,明成皇後利用自己的勢力奮力反擊,逼興宣大院君將大權交給22歲的高宗。明成皇後隨後將高宗的妃子和兒子驅出宮外,貶爲庶民。不久後,那孩子就死了。一些人自指責是明成皇後策劃。明成皇後後爲高宗生有第二個兒子純宗。但純宗生下來也一直是體弱多病。高宗從沒接受過正規的教育。因此接管大權後,經常需要明成皇後幫忙打理國內外事務。高宗開始仰慕明成皇後的聰明與智慧。兩人感情也有了長足發展。漸漸地,明成皇後成爲了高宗的靠山。在朝鮮王朝內憂外患時期,兩人感情發展甚深,同甘苦成爲名副其實的夫妻。明成皇後被害之後,高宗非常傷心,將自己鎖在屋內,拒絕處理與日本人的事情。興宣大院君提議將明成皇後貶爲庶民。高宗反駁說自己寧願去死也不會玷污這個拯救了韓國的女人。出于反抗,高宗一直拒絕簽署其父和日本人提出一系列條令和條約。
相關年表
  1863 朝鮮哲宗去世,無子,十二歲李載晃繼位,是爲高宗,由生父李罡應襄政,稱興宣大院君。大院君政權由此成立。
  1866 高宗大婚。閔致祿十六歲女兒閔慈英,冊封爲王妃,是爲閔妃(後追諡爲明成皇後)。
  1868 獲高宗寵愛的李尚宮誕下一子。
  1871 朝鮮王朝飽受空前的內憂外患。閔妃得子,卻年幼夭折。閔妃說服高宗親政,朝野掀起倒大院君風潮。
  1873 高宗年滿廿一歲宣告親政,大院君被迫隱退。
  1874 閔妃又得一子(即後來朝鮮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純宗)
  1875 日本開始武力威脅朝鮮國。
  1876 日本威逼朝鮮王朝締結《江華島條約》,朝鮮國門打開。後再簽訂《日朝修好條約》。
  1882 朝鮮大旱,人心浮動,軍人起事,是爲“壬午軍亂”。大院君利用局勢襲擊閔妃,閔妃扮成宮女避難忠州。高宗請大院君主政,大院君第二次上臺。 清朝政府爲防日本借機入侵朝鮮,決依制出兵朝鮮。大院君複出執政33天被囚。9月政局明朗,閔妃在清軍護衛下回漢城(首爾)。朝鮮政府再次改組,戚族執政。
  1883 法國奪取中國藩屬國越南,清政府從朝鮮撤出部分軍隊應戰,僅留袁世凱駐守朝鮮。
  1884 日本支援開化黨發動政變,慘殺朝鮮重臣多人,是爲“甲申政變”。駐朝的袁世凱鎮壓,開化黨執政三天垮臺。中日就朝鮮問題進行談判,最終簽訂《天津條約》,中日共管朝鮮。爲牽制日俄,李鴻章促朝鮮開放門戶,以夷制夷。
  1885 朝鮮請清政府派遣外務顧問主理洋務,李鴻章派其幕中德國人穆麟德往朝鮮國。不意穆爲沙俄收買,向閔妃集團鼓吹朝鮮“引俄拒清”。李鴻章發覺後,立即罷斥穆麟德。爲牽制閔妃,李鴻章下令放還大院君。大院君在袁世凱護送下乘北洋水師軍艦返朝鮮。
  1894 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依慣例請清軍平亂,日本不請自至。後起義軍議和,日本拒絕撤軍,挑起甲午中日戰爭。中國軍隊失利,日本對朝鮮加大壓迫,要求朝鮮政府按日本方案改革,逐華兵、廢華約,朝鮮政府拒絕。日軍包圍朝鮮王宮。朝鮮親日派密謀推翻閔妃政權,由大院君重新執政。日軍攻入朝鮮王宮,將高宗和閔妃軟禁,隨後成立親日派政著手改革。史稱“甲午更張”。
  1895年1月 在井上馨的壓力下,高宗率世子、宗親大臣赴太廟向列宗列祖誓告“獨立”。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正式宣布中國放棄對朝鮮宗主權。中國退出朝鮮,閔妃失去靠山後,謀求接近俄國抗日。日本開始對閔妃動殺機。
  1895年10月8日,日本用極其殘忍手段殺害閔妃,史稱“乙未事變”。
  1896 日本逐漸侵奪朝鮮獨立和主權。2月高宗逃進俄國駐朝公使館,一年後才返王宮。
  1897年1月 高宗改朝鮮國號爲“大韓帝國”,改年號光武,追諡閔妃爲“明成皇後”。
  1898 大院君去世。
  1906 日本設置朝鮮統監府,任命伊藤博文爲第一任韓國統監。
  1907 日本迫韓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朝鮮半島變爲日本的保護國。高宗被迫退位,純宗登位,改元隆熙。
  1909 伊藤博文被韓國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殺身亡。
  1910年8月22日 日本迫使韓國簽訂《日韓合並條約》。10月1日,統監府改爲朝鮮總督府,開始對朝鮮半島長達35年的全面殖民統治。日本封純宗爲昌德宮李王,退位的高宗太上皇爲德壽宮李太王,均列入日本皇族。
http://baike.baidu.com/view/59224.html?tp=0_11

驪興閔氏>百度百科

驪興閔氏是朝鮮王朝的一個大氏族。根據其族譜記載,朝鮮閔氏始祖是孔子的弟子閔損(子騫),世居中國山東。高麗時期,閔損後代閔稱道以使臣身份渡海,後來定居在驪興(驪州舊稱),成爲朝鮮及韓國閔氏的始祖(閔氏在朝鮮僅有驪興閔氏一門)。
  閔氏在高麗時期即成爲望族,閔稱道曾孫閔令謀曾任高麗太子太師和門下侍郎平章事,閔氏在高麗時期出現過閔湜、閔公珪、閔曦、閔漬、閔萱、閔頔等名臣。李成桂建立朝鮮時,閔汝翼協助其創業有功,升爲大司憲、戶曹判書。閔頔之孫閔霽之女嫁給李芳遠,即元敬王後。閔霽被封爲驪興府院君,其子閔無咎、閔無疾、閔無悔、閔無恤等人在第一次王子之亂時立功,成爲功臣。閔霽死後,閔無咎、閔無疾以離間宗室之名被流放,閔氏氣勢有所下降。
  中宗反正後,參與政變的閔孝曾被封爲靖國功臣、左贊成、驪平府院君,閔氏得以中興。肅宗時期,閔蓍重、閔鼎重、閔維重兄弟三人聲勢顯赫,被稱爲“閔氏三房”。閔維重之女仁顯王後嫁給朝鮮肅宗。但閔氏後來牽涉到南人與西人的黨爭,在英祖朝再度失勢。
  閔氏的第三次興旺同朝鮮李朝末年的王室變動有關。高宗之父興宣大院君的生母是閔氏,夫人(高宗生母)也是閔氏。高宗迎娶閔致祿之女,即閔妃(明成皇後)。閔妃大量起用閔氏家族成員,如吏曹判書閔長鎬、吏曹及兵曹判書閔謙鎬、右議政閔圭鎬、工曹判書閔致久、禮曹工曹兵曹判書閔致祥等,形成了宮中的閔氏勢力。1895年明成皇後被殺害,閔氏勢力再度衰落。1905年日本迫使韓國簽訂乙巳條約時,閔泳煥自盡抗議,被視爲殉國英雄。閔泳達、閔泳翊等人則拒絕接受日本授予的爵位。
  根據韓國經濟企劃院1975年的人口調查,閔氏占韓國人口的0.3%,人數在韓國249個姓氏中居第43位。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052.html?tp=2_11

興宣大院君>百度百科   

興宣大院君(1820年—1898年2月),本貫全州李氏,諱昰應、字時伯、號石坡,諡號獻懿。封大院位大監。是李氏朝鮮末年的親清派首領,也是朝鮮高宗的生父。
生平
  他是南延君忠正公李球第四子,而南延君是朝鮮仁祖第三子麟坪大君的六世孫,被過繼給莊獻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爲後。早年在安東金氏昏暗的勢道政治下,很不得志,與並稱爲千河張安的千喜然、河靖一、張淳奎、安弼周等破落戶爲伍。後來做過一些小官,封興宣君。
  1863年,朝鮮哲宗去世後,李是應之嫡第二子李載晃被選入宮中繼承王位,是爲高宗。高宗即位時年僅十二歲,不能親理政務,由李是應贊襄政務,號興宣大院君。
與閔妃的恩怨
  1873年11月,高宗之妃閔妃(明成皇後)以“國王親政”爲由,排斥大院君勢力,奪取大權。大院君一直在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閔妃集團醉生夢死,民憤越積越深。人民開始懷念大院君時代。1882年6月“壬午兵變”後,閔妃出逃,其黨羽或被殺,余黨被抓。大院君又乘機掌握了政權,封國太公。宣布閔妃已死。不久,被清軍拘捕,押送天津,被監禁于保定府。1885年獲釋回國。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請清朝助剿。日本也于該年6月8日派混成旅團入侵朝鮮,並向朝鮮政府提出改革內政要求。被拒後,于7月23日派兵攻占朝鮮王宮,監禁朝鮮高宗。另派一支部隊包圍並占領雲峴宮,俘擄了大院君李是應,成立傀儡政府,宣布廢止向清朝進貢禮儀,進行脫離清朝運動。
  日本人雖然建立了以大院君爲首的政權,但對于大院君並不放心。認爲:“大院君七十五年來只知有中國,不知有其他,自頂至踵完全爲頑固二字所充滿的老翁”,表面上“巧言令色向我們求媚”,暗中卻“托在平壤之華將轉達其心意于清廷”。特別是8月10日,進駐平壤的清軍左寶貴等率軍渡過大同江南下到達中和附近時,據日方史料記載“大院君事大心熱中沸騰,任其愛孫爲壯衛營大將,掌握兵權。陽對日本大鳥公使表示非常誠懇,卻陰與中國結托,策劃奸黠隱謀,與在平壤清軍暗通,表裏相援,企圖擒捉日本公使”。“並和東學黨相呼應,企圖驅逐我兵”。大院君當時絕不願意作日本人的傀儡。據清人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記載,日軍占領漢城後:“朝鮮君臣民庶制于倭人兵力,望我軍捷音有若望歲,其王京自大院君以下,時密輸倭人消息于我,日盼我軍進趨漢城”。日本也只是暫時利用大院君,同年十二月將其流放。
  此後大院君離開了朝鮮的政治舞臺,1898年2月死,終年七十九歲。與夫人純穆大院妃合葬京畿道坡州雲川面興園。1907年8月24日,高宗爲大院君上尊諡興宣獻懿大院王。
家庭
  大院君夫人驪興閔氏爲天主教徒,同南人洪鳳周、北人南鍾三等著名天主教徒多有來往。洪鳳周爲高宗乳母樸召史之夫。高宗上尊諡純穆大院妃。大院君生有三子三女。長子完興君李載冕,曾任兵曹、吏曹判書,宮內大臣,晉封興親王,日本合並後封爲公爵。次子翼成君李載晃即爲高宗,承翼宗嗣。庶長子李載先在1881年5月圖謀廢黜高宗、推翻閔氏集團、自立爲王的一場未遂政變後獲罪賜死。
http://baike.baidu.com/view/417131.html?tp=5_11

朝鮮高宗>百度百科  

大韓帝國高宗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勳洪業啓基宣曆幹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
  李熙(1852-1919)字聖臨,初名載晃,字明夫,號誠軒,朝鮮王朝第二十六位國王,大韓帝國開國皇帝。
  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嫡第二子,母驪興府大夫人閔氏。1852年壬子(朝鮮哲宗三年,清 鹹豐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生于貞善坊私第(興宣大院君第)。1863年癸亥(清 同治二年)哲宗薨,無子,奉翼宗(編者注:李熙稱帝後追尊翼宗爲文祖翼皇帝)神貞大妃趙氏之命入承翼宗大統,封翼成君,行冠禮。十二月十三日即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
  朝鮮國王時期(1863-1897)
  高宗即位之後,朝鮮王朝五百年來首次出現了國王本生父大院君在世並執掌政務的局面。大院君執政後采取嚴格措施迫害天主教徒,全國有12萬天主教徒被捕,包括12名法國傳教士,其中9人被害。此舉導致法國在1866年(編者注:清 同治五年)派出軍艦出兵大同江尋求報複,史稱“丙寅洋擾”。1871年(編者注:清 同治十年),美國駐華公使要求朝鮮開國,遭到拒絕,美國軍艦前往江華島示威,史稱“辛未洋擾”。兩次洋擾均以外國軍艦撤兵作罷告終,大院君認爲這是鎖國政策的成功,于是日益顢頇固執,頑固保守,在漢城和各地樹立“斥和碑”,上書“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1873年(編者注:清同治十二年),高宗年滿二十一歲而宣告親政。閔妃(明成皇後)外戚集團把持的新政府主張廢除封閉鎖國的做法,在面臨洋夷入侵的情況下恢複同日本的邦交。但是因爲日本試圖令朝鮮解除與中國的宗藩關系而受到朝方的拖延。日本此時也在東亞積極擴張勢力。1867年12月(編者注:清 同治六年),孝明天皇在京都皇宮中被毒死。1868年1月3日(編者注:清同治七年),倒幕派在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的領導下發動政變,德川家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被迫宣布“王政複古”,同時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日本開始進入明治時代。而此時的朝鮮,尚在興宣大院君李昰應的鎖國統治下。1868年3月,明治政府應對馬藩的要求,依舊例將對朝外交事務全權委托給對馬藩。日本政府委托對馬藩交給朝鮮“王政複古”的告知書,因書中有“皇帝”“朝臣”“奉敕”等只有中國皇帝才能使用的字眼,朝鮮拒絕接受。之後明治政府派外務權大錄佐田白茅出訪朝鮮,但朝鮮不接待對馬藩之外的日本使節。佐田在釜山滯留交涉期間探知了朝鮮的國情,回國後大力倡導“征韓論”。爲了催促朝鮮加快建立日朝國交的速度,日本派出軍艦雲揚號、第二丁卯號前往朝鮮西海岸示威並測量海圖,與江華島炮臺發生交火。史稱“江華島事件”(雲揚號事件)。之後日本以當年美國佩裏艦隊的開國要求爲藍本,勒令朝鮮迅速開國。次年日本與朝鮮在江華島講武堂簽定《大日本國大朝鮮國修好條約》,史稱江華條約。條約中規定朝鮮開放釜山、元山、仁川三港;日本派駐公使和領事;日本在朝鮮享有領事裁判權等等內容。此後又簽定了相關的通商章程。
  此時朝鮮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實行改革的必要性。1879年(編者注:清 光緒五年),禮曹參議金弘集率團訪問日本,商談仁川開港、米谷禁運、修改關稅等問題。他于1880年(編者注:清 光緒六年)回國時,帶回一本清朝駐日公使館的官員黃遵憲所寫的小冊子,名爲《朝鮮策略》。該書建議朝鮮爲了求得經濟發展應接受歐洲的各種體制和技術,並同中國、日本和美國合作,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以阻遏俄羅斯向南擴張。實際上該書體現了當時清朝外交的基本政策,即抵禦沙俄,牽制日本,拉攏美國。這一“策略”在朝鮮一披露,于1876年(編者注:清光緒二年)曾主張趕走日本勢力的儒家學者便發動了一個強烈反對外國資本主義滲入的運動。這一運動很快便在慶尚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羅道的儒學者中擴展開來。朝鮮政府于1881(編者注:清 光緒七年)年派一批年輕貴族,即所謂“紳士遊覽團”去日本考察行政、軍事、教育、工業和技術體制。與此同時,應清朝的要求,另一批由吏曹參議金允植率領的60名朝鮮青年訪問了中國。在那裏他們主要是研習制造和操作西方武器的技藝。這種改革嘗試發自政府本身,所以改革的浪潮不久便廣爲蔓延,不僅席卷了兩班和中等階級,而且席卷了整個社會。1882年5月(編者注:清 光緒八年),朝鮮與美國簽訂《朝美修好條約》,隱士之國正式對西方打開了國門。條約簽訂後,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國接踵而來,簽訂了類似條約。任何反對意見也無法扭轉曆史變革的車輪了。
  閔妃集團執掌國政後,國際國內局勢動蕩。大院君歸政下野,原來的親信、下屬以及大批南人失勢。于是大院君派系的前官員安驥泳等人利用各地儒生憂國憂民、激昂上疏的情緒,在1881年(編者注:清 光緒七年)密謀廢黜高宗,推翻閔妃集團、擁立大院君庶長子李載先爲國王。8月28日,因人告密,朝鮮政府將李載先和30多名政變骨幹逮捕並處死。但是閔氏集團並未因此而有所收斂,照舊貪污腐化、揮霍無度,大院君新近重建的王朝正宮——景福宮中夜夜曲宴淫戲,保佑巫祝,燈燭如晝,連曙不休。朝鮮國庫積蓄蕩盡,無餉米供養軍隊,無俸祿供養百官。官員俸祿短缺五六年,五營軍餉短缺13期,不少軍人無法度日。而由日本教官協辦、多未兩班子弟組成的新軍則裝備精良,待遇優厚,引起舊五營軍人的不滿和怨恨。如此種種,終于釀成1882年(編者注:清 光緒八年)的壬午兵變。
  1882年(編者注:清 光緒八年)春季,朝鮮發生大旱,又有宮中鬧鬼的異象傳出,京城內人心惶惶,傳說該年將有兵災。該年七月二十三日(爲公曆,農曆則爲五月),已經連續十三個月沒有領到餉米的京城五營士兵發生騷動,驚動了京城宣惠廳,急忙將剛運來的漕米發放下去,但是米中摻入砂糠等物,不堪食用。士兵與庫吏理論,發生沖突,漢城捕盜廳要將爲首士兵四人逮捕斬首。士兵們積怨爆發,同市民一起發動暴動,搗毀宣惠廳堂上官閔謙鎬以及閔臺鎬、韓圭稷等外戚權貴宅第,奪取武庫,攻打捕盜廳,包圍大院君府第雲峴宮向其求助。還有幾路分別攻打日本公使館,處死日本新軍教官,開倉放糧。次日亂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宮,殺死躲藏在宮中的閔謙鎬、李最應(興仁君,興宣大院君的胞兄),並搜尋閔妃。閔妃化妝成宮女逃往外地。日本公使花房義質和隨員也逃往仁川,由英國軍艦搭救回國。二十五日,高宗召大院君入宮,委其主政,並宣布閔妃已經死于動亂中,士兵方才撤出王宮,放下武器。逃到忠州的閔妃和逃回長崎的花房義質分別請求清朝和日本出兵朝鮮。清朝直隸總督張樹聲和從原籍趕回的李鴻章派吳長慶率軍在南陽登陸,不久趕到漢城。吳長慶認爲大院君“積威震主”,其本人和黨羽與國王和王妃“久成嫌釁”,如果留其在朝鮮國內,必定父子不能保全,于是扣留了前往中國軍營拜訪的大院君,並用軍艦將其運回中國,軟禁在保定。清軍同時逮捕了李載冕等人,並在漢城郊區逮捕參加過壬午兵變的士兵,閔妃集團重新掌握朝鮮政權。日本公使花房則于8月12日回到漢城,帶來了1500軍隊和四艘軍艦,逼迫朝鮮政府賠償損失、同意日本軍駐紮朝鮮。8月30日日本和朝鮮就上述內容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另外一方面,在清朝洋務派的協助下,朝鮮開始了近代化改革,設立內外衙門,開辦外交、通商、海關等事務,代購洋槍洋炮,代訓新軍,培養朝鮮的軍事人才。清朝還依據與朝鮮的通商條約,在朝鮮的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設立了清國租界。
  此時朝鮮統治集團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閔妃集團中的絕大部分,他們借助清朝的兵力奪回政權,心懷感激,采取親華政策,被稱爲“事大黨”。另外一派以1881年(編者注:清 光緒七年)赴日“紳士遊覽團”中的年輕士族爲主,包括師從福澤諭吉的金玉均,以及魚允中、洪英植、樸泳孝等人。他們采取親日態度,主張終結與清朝的宗藩關系,借助日本之力實現朝鮮的開化改革,被稱爲“開化黨”。開化黨接受日本資助,提出了“打倒清國”的口號,企圖借助日軍兵力發動政變,實施奪權目標。1884年(編者注:清 光緒十年),中法戰爭爆發,駐紮朝鮮的一部分清軍撤回國內,日本以及朝鮮開化派視爲舉事良機,開始蠢蠢欲動。此時朝鮮政府因爲中法戰爭勝負未定,對清朝的信心也發生了動搖。11月29日,金玉均入宮,對高宗遊說說中日如果交戰,清朝必敗,朝鮮當自圖萬全之策,並誇口說會得到日本的全面協助。高宗爲其所動,乃親書秘敕交給金玉均,授予其“便宜行事之權”。金玉均與開化派激進分子經過密談,決定在12月4日郵政總局開業之機發動政變。
  12月4日晚,漢城郵政總局落成,洪英植設宴慶祝。開化黨在宮中舉火未遂,乃焚燒郵政總局隔壁房屋。禁衛大將閔泳翊沖出救火,被刺客用刀砍傷,掙紮返回郵政總局宴會大廳,賓客大驚,四散奔逃,開化黨在郵政總局內全殲諸大臣的計劃落空。金玉均趕往昌德宮,稱清軍作亂,劫持國王和閔妃,逃往供奉曆代先王畫像的別宮景佑宮(因其地狹,易派兵守衛)。金玉均強迫國王書寫詔書,召大臣前往景佑宮保護國王,同時請求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派日本兵擔任警衛。當夜,奉詔趕往景佑宮護駕的大臣閔臺鎬、閔泳穆、趙寧夏、韓圭稷等逐一在宮門內被開化派殺害。次日清晨,新政府宣告成立,提出內政改革方案,同時宣布斷絕與清朝的宗藩關系,朝鮮獨立。
  開化派本來沒有群衆基礎,如今又與日本兵勾結,劫持國王,殺害大臣,所以社會上流言四起,說王妃已被開化派殺害,國王生死未蔔,開化派將另立新君。人民不滿開化派作亂犯上的作爲,紛紛聚集起來,要殺盡倭奴,解救國王。12月6日,金允植、南延哲等被列入新政府名單的舊大臣致書清營,痛哭乞師。清軍將領吳兆有、袁世凱帶兵入宮,與日軍在宮內展開戰鬥。清軍得到朝鮮士兵的支持,日軍抵擋不住,竹添公使被迫焚燒公使館,再次出逃仁川。洪英植將高宗挾持到城北關帝廟,深夜才被清軍找到,護送回宮,洪英植被憤怒的朝鮮士兵殺死。金玉均、樸泳孝等人隨日本人逃竄到仁川,隨後亡命日本。其他不及亡命的激進派開化黨被憤怒的漢城市民毆殺。此次變亂史稱甲申政變。
  甲申政變被平息後,1885年(編者注:清 光緒十一年)1月9日,日本再次強迫朝鮮簽訂《漢城條約》,勒索賠款,之後伊藤博文前往天津與李鴻章會晤,中日兩國簽署天津條約,規定雙方撤出在朝鮮兵力,聘請第三國人員協助朝鮮的軍事改革,今後兩國若要出兵朝鮮時須預先知會另一國等等。天津條約後,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各有一段話發人深省。李鴻章雲十年之內日本富強必有可觀,此中土之遠患。伊藤博文則說中國在中法戰爭後似乎奮發有爲,但是一二年後必定因循而安,如西方所說,中國又睡覺矣。
  天津條約之後,清朝眼見英亡緬甸,法並越南,日吞琉球,中國的藩屬惟獨朝鮮尚存,亦有俄國、日本虎視眈眈,再加上朝鮮戰略位置重要,爲東北、華北之屏障,所以決定力保這一最後的藩屬國,所以加強了對朝鮮內政、外交的控制,將名義上的藩屬關系實際化。此時清朝對如何處置朝鮮,有衆多意見。有人主張設置監國,全掌朝鮮內政外交。有人主張吞並朝鮮,設爲郡縣。有人主張朝鮮宣布中立,由中、美、日、俄等國共同保護。前兩種意見引起了朝鮮和西方各國的擔心,但是實際上不過是清朝官員的個人意見。最後清朝采取了類似第一種方案的措施,派遣袁世凱以三品道員頭銜坐鎮朝鮮,主掌朝鮮外交、通商等事務,儼然監國大臣。1890年(高宗二十七年,清 光緒十六年)六月,醇親王、李鴻章及王大臣共同會議朝鮮政策,形成了朝鮮“整頓事宜六條”:1,精練水陸各軍;2,東三省興鐵路;3,該國稅司由中國委派;4,該國派使應守屬國體制;5,阻止該國借外債;6,匡正該國紕政。袁世凱爲人精明而多疑,能幹且果斷,在朝鮮全力推行上述六條內容。朝鮮對于清朝加強對朝鮮內政外交控制的這種作法自然心懷不滿,再加上1885年(編者注:清 光緒十一年)清朝釋放大院君回國,所以高宗和閔妃開始采取親俄路線。魚允中、金弘集等親華大臣被免職調任,主張聯俄拒清的一批新官員得到閔妃集團的任用。1886年(編者注:清 光緒十二年),發生“第二次朝俄密約事件”,大臣閔泳翊密告袁世凱,聲稱國王密令內務總理大臣沈舜澤與俄國駐朝鮮公使韋伯簽署密約,要求俄國予以保護,俄國兵艦將至朝鮮雲雲。袁世凱因此晉見高宗,稱俄爲虎狼之國,力陳聯俄之不可行,並密電國內,預備出兵朝鮮廢黜高宗,另立新王。朝鮮和俄國則辯稱並無此事。後來事實證明此密約是英國領事爲了對付俄國而制造的僞文。
  清朝末年,尤其是同治、光緒年間,禁止人民出柳條邊墾殖的禁令,已經廢弛多年。許多京畿、山東的貧苦農民紛紛攜家帶口“闖關東”。而朝鮮方面則由于朝鮮王朝末年的數次大災,又有大批饑民越過圖們江到中國境內,墾荒種地,蓋屋定居。光緒初年,朝鮮移民問題已經很嚴重。吉林將軍銘安、督辦邊防吳大澄上疏道:“……其國邊民屢被水災,連年荒歉,無地耕種,陸續渡江開墾,已熟之地,不下兩千晌,其國窮民數千人賴以糊口。有朝鮮鹹鏡道刺史發給執照,分段往冊等語。臣查吉林與朝鮮毗鄰之處,向以土門江爲界。今朝鮮貧民所墾開荒在江北岸,其爲吉林轄境無疑。……若照舊例驅逐出界,恐數千無告窮民同時失所,殊甚憐憫。擬請飭下禮部,咨明朝鮮國王,派員會同吉林委員查勘明確,劃清界址。所有其國民人,寄居戶口,已墾荒地,懇恩准其查照吉林向章,每晌繳荒錢二千一百文,每年每晌完佃地租錢六百六十文,由臣銘安飭司給頒執照,……其鹹鏡道刺史所給執照,飭令收回銷毀”雲雲。1890年(高宗二十七年,清 光緒十六年),有朝鮮勘界之案。是年清國總理衙門奏稱,雖然允許朝鮮流民入吉林琿春、敦化縣戶籍,開墾定居,但是在朝鮮國王刷還流民的請求下,吉林將軍給以一年爲限,允許朝鮮官員來吉林協助遣返朝鮮移民。期滿後不但流民未還,朝鮮反而又縱容流民過江侵占土地,究其原因,“乃其國始誤以豆滿、圖們爲兩江,繼誤指內地海蘭河爲分界之江,終誤以松花江發源之通化松溝子有土堆如門,附會‘土門’之義,執意強辯。繼經希元派員查勘石乙水爲圖們江正源,議與長水分界,繪具圖說,于十三年十一月奏奉諭旨咨照其國王遵辦在案。乃國王不加詳考,遂信朝鮮勘界使李重夏偏執之詞,堅請以紅土山水爲界。……臣等查吉林、朝鮮界務,前經兩次會勘,其未能即定者,特茂山以上直接汲泡水二百余裏之圖們江源耳。至茂山以下圖們江巨流,乃天然界限。江南爲朝鮮鹹鏡道所屬之茂山、慶源、鍾城、會寧、慶興等六府地方,江北岸爲吉林之琿春及敦化縣地方。朝鮮勘界使亦無異說。……現在江源界址既難克日劃清,則無庸勘察處所,似宜及時撫綏。”于是江源和白頭山天池地區的勘界工作就此擱置,再未提及。長白山和天池地區,在穆克登勘察之後,雖樹立界碑,但是由于人迹罕至,曆經多年之後界碑坍塌,再加上古代繪制地圖方法的缺陷,清朝和之後的民國一直認爲該地區,包括整個天池,仍然屬于中國。由于在穆克登之後,中國一直沒有對這一地區做過勘察,所以只提出了大致的領土劃分界限,即西頭水和小紅丹水之間,自朝鮮新德、青峰、大坪、內曲裏至鴨綠江一線。但是此地區居民以朝鮮邊民爲主。中國未對該地區派出行政和軍事統領官員。也就是說,未對該地區行使過有效主權。朝鮮則以鹹鏡道的惠山和茂山兩府官員管轄此地區,征收賦稅,勒管邊民。
  1894年甲午(高宗三十一年,清 光緒二十年,日本 明治二十七年),朝鮮爆發甲午農民戰爭。兩湖招討使洪啓熏兵敗,上疏請借外國援兵。1894年6月3日,朝鮮政府照會清朝,請求出兵。此事即甲午戰爭之開端。日軍在中日開戰前夕迅速攻占漢城(6月21日),控制國王,強迫其歸政于大院君。6月23日,新組成的親日派朝鮮政府宣布廢除與清朝簽訂的一切條約,朝鮮將依賴日軍從朝鮮領土上驅逐清朝軍隊。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又強迫朝鮮簽訂與日本的同盟條約,共同反對清朝。但是此時朝鮮反日情緒甚于反清,甚至被日本人擡出來的大院君都在秘密地與清朝聯絡,試圖裏應外合驅逐日本侵略者。甲午戰後,在日本協助下,朝鮮新政府設立“軍國機務處”,開始了內政改革,包括廢除吏戶禮兵工刑六曹,設立內務、外交、度支、軍務、法務、農商務、學務、工務八部;廢除八道,設立二十三府;宮府分離,政府以總理大臣執掌,宮廷事務由宮內大臣執掌;廢除科舉考試;還有使用李朝開國紀年、對腐敗官員的紀律處置、放寬貿易活動限制、建立銀本位的新貨幣制、在財政部管轄下統一財政管理、度量衡標准化、一切賦稅用現金繳納、建立股份公司、依據法院改組法把司法權分離、統一警察力量等社會、財政、文化等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共208條,史稱“甲午更張”。1895年1月7日(高宗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清 光緒二十一年),高宗率領世子、百官參拜宗廟,舉行誓告典禮,宣布《洪範十四條》,其中第一條即宣告“割斷依附清國慮念,確建獨立自主基礎”,正式宣告朝鮮半島與中華帝國上千年的宗藩關系就此終結。
  甲午戰爭後,高宗和閔妃集團對中國徹底失去了依附的信心和基礎,他們看到日本在俄國的幹涉下被迫將遼東交還給中國,又對俄國産生了幻想,朝鮮國內也産生了企圖利用俄國來牽制日本的新黨派。1895年(編者注:清 光緒二十一年)年中,朝鮮政府以策劃暗殺閔妃爲由下令逮捕親日派大臣樸泳孝,樸泳孝被迫亡命日本。閔妃日益親俄,俄國在朝鮮的勢力和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1895年10月8日拂曉,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率領日本士兵、浪人,挾持大院君沖入景福宮,在幹清宮集玉軒輪奸並亂刀砍死了閔妃,並澆上煤油點火焚屍,把屍體分開抛撒于各處,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次日組成了以金弘集爲首的新政府(金弘集此時已從親華轉變爲親日),史稱乙未事變。宮中警衛部隊的美國教官目睹了日本軍官沖進後宮的行動,于是乙未事變的真相得以流傳開來。日本政府爲此派小村壽太郎前往漢城調查事情真相,將有關人員送會日本,以謀殺、聚衆行凶的罪名提交預審,但是犯人都被廣島地方法院宣判無罪。日本政府的虛僞嘴臉由此可見一斑。

  大韓帝國皇帝時期(1897-1907)
  金弘集內閣宣布實行公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爲五百零五年一月一日(1896年1月1日)(編者注:清 光緒二十二年),並建元年號爲“建陽”。同時還宣布了斷發令,要求朝鮮人民剪發易服。此舉引發了朝鮮全國範圍內的不滿情緒。俄國公使韋伯利用這一形勢,從停泊在仁川的兵艦上調兵100多人至漢城,經與親俄派協商後,1896年2月11日,不堪忍受日本人和親日派脅迫的高宗率領王世子出走俄國公使館(俄館播遷事件)。高宗在俄國公使館命令逮捕逆賊五大臣,總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館播遷當天即倒臺,和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押送入獄途中被巡檢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魚允中也在回鄉途中被殺,內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軍部大臣逃亡日本。朝鮮建立起以金柄植爲總理大臣、李完用爲外部大臣的親俄政權。1897年(編者注:清 光緒二十三年)2月11日,高宗一行離開俄國使館,返回慶雲宮(現爲德壽宮),並宣布改國號爲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爲光武元年,改國王爲皇帝,王世子爲皇太子,追封閔妃爲明成皇後,並在漢城的圜丘和皇穹宇祭拜天地(在中華文化圈裏,祭天是中國皇帝的特權,藩屬國如朝鮮、琉球、越南是沒有資格祭天的)。此後日本與俄國先後簽署了小村-韋伯協定、山縣-羅巴洛夫協定、西-羅仙協定,協調兩國在朝鮮的勢力範圍和各種利益。而清朝則與大韓帝國建立了平等的近代外交關系。
  1903年(編者注:清 光緒二十九年)前後,日本和俄國的矛盾逐漸激化。日本主張“滿韓交換”,日俄分別占有朝鮮和滿洲。俄國則主張獨占滿洲,以北緯39度以北的朝鮮半島爲俄國勢力範圍,39線以南爲日本勢力範圍,但是日本不可將其用于軍事目的。1904(編者注:清 光緒三十年)年2月10日,日本對俄國宣戰,日俄戰爭爆發,韓國被迫簽訂六條議定書,協助日本作戰。戰爭結束後,日本公使林權助又強迫韓國簽署日韓新協約(第一次日韓協約),規定韓國雇用日本財政和外交顧問、與外國締結條約前要與日本協商等等。1905年(編者注:清 光緒三十一年)日本派遣數萬軍隊開入漢城,包圍王宮,強迫韓國外部大臣樸齊純簽訂了《日韓保護協約》(第二次日韓協約,又稱“乙巳保護條約”),共有 5條:第一,“今後韓國對于外國的關系及事務”,“由(日本)外務省監理指揮”,在外國的韓國僑民及利益,由“日本國的外交及領事保護”。第二,“由日本負責履行韓國與外國所簽訂的現存條約,今後不經過日本政府同意,不得簽訂任何國際性的條約及協定”。第三,由日本政府設統監一名,專理外交一項,駐紮漢城,日本政府還往各地方派駐理事官,“在統監指揮之下,行使從前屬于駐韓日本領事的一切職務,並掌管本協約的完全實施”。第四,“日本韓國之間的現存條約及協定,凡不抵觸本協約的條款,均繼續有效。”第五,“日本政府保證維持韓國皇室的安寧及尊嚴”。根據這個協約,韓國撤消外交機關,並不設外務大臣職務,這樣,韓國就失去外交及內政主權,變成日本的保護國,實際上已成爲日本的殖民地。《日韓保護協約》簽訂的消息傳出後,立即激起韓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簽約的當天,賣國賊李完用家被人放了火。韓國各階層人民一致要求“廢除保護協約”、“驅逐倭寇、誅滅五賊”。《皇城日報》立即把簽約的真相公布于世。稱保護協約公布之日爲韓國“全民哀悼的日子”。主筆張志淵所撰寫的題爲“是日也,放聲大哭”的社論,反映了韓國人民對保護協約痛恨之情。文中寫道“學生閉校痛哭,教徒呼天悲泣,商賈撤市狂呼,儒生投章叫闔,元老大臣抗事累日,而日人或以兵劫之,或拘而辱之。于是侍從武官長閔泳煥拔刀自刎,原任議政大臣趙秉世飲藥自裁,殉于獨立。農民金臺根在水原停車投石擊伊藤博文不中。奇山度、李種大、金錫恒等十一人謀刺……五賊,事淺被逮,李建爽嘔血死獄中。”此後,在韓國全國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和第二次反日義兵鬥爭。此時主掌韓國國政的學部大臣李完用、軍部大臣李根澤、內部大臣李址鎔、外部大臣樸齊純、農工商大臣權重顯被韓國人民罵爲“乙巳五賊”。《日韓保護協約》簽訂後,日本對韓國的控制由顧問統治轉爲日本韓國統監府的太上皇統治。11月2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協約全文,並將此事通知與韓國有外交關系的各國政府,要它們撤走駐韓外交代表機構。在各國外交使團尚未撤離時,日本就關閉了駐漢城的使館,成立了統治朝鮮的新機關--統監府,派樞密院院長伊藤博文爲第一任統監,各道的日本領事館也撤銷,成立了統監府的地方機關--理事廳。
  《日韓保護協約》簽訂不久,國王高宗就秘密寫信給美、俄、德、法4 國首腦,宣布《日韓保護協約》無效。1907年(編者注:清 光緒三十三年),海牙召開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高宗秘遣李俊、李瑋鍾等三人帶著高宗致俄國沙皇的書信和參加會議的委任狀前往海牙,控訴日本對韓國的侵略,呼籲各國聲援韓國,宣布日韓保護條約無效。由于與會各國均承認日本對韓國的保護權,于是向高宗確認代表身份,此時韓國電信權落入日本手中,詢問電被日方扣留,伊藤博文聞訊大怒,通知和會委任狀系僞造。李俊憤而剖腹自殺,以明清白。日本指責韓國違反了保護條約。伊藤威脅高宗說: “陛下用如此陰險手段蹂躪日本的保護權,不如對日宣戰”,“陛下若想抵抗日本,不必秘密進行,大可以公開幹”。伊藤還唆使韓國賣國組織“一進會”開展要求高宗退位的活動。在伊藤的指使和恫嚇之下,李完用內閣 7月6日至18日舉行3次禦前會議。會上農商工部大臣、一進會會長宋秉峻對高宗進行威脅說:“今爲陛下著想,只有兩計:一則陛下親赴日本,向其(天皇)謝罪,二則陛下……迎長谷川(好道)司令官,向其謝罪”,不然開戰敗後將如何受辱,難以設想。”17日,李完用等7大臣逼迫高宗退位,高宗忍無可忍,拍案怒斥道:“卿等欲將朕賣與統監乎!”同日日本外相林董抵達漢城,和總理大臣李完用一起逼高宗退位,雙方僵持不下。高宗宣布“軍國大事由皇太子代理”,日本人卻詭稱韓國皇帝已經退位。1907年(編者注:清 光緒三十三年)7月19日,日軍在漢城南山倭城臺正對著慶雲宮駕設6門大炮,並派日軍包圍慶運宮。在日本兵嚴密看護下,在慶雲宮中和殿舉行禪位儀式。皇太子李坧即位,是爲朝鮮純宗。

  大韓帝國太上皇 / 德壽宮李太王時期(1907-1919)
  高宗被迫退位後,稱太上皇,被日軍監視居住于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1910年(編者注:清 宣統二年)日韓合並,韓國皇帝、太上皇和皇太子被授予日本皇族的身份,高宗的封號降爲“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編者注:中華民國八年)1月22日淩晨三時,高宗突然在德壽宮去世,終年六十八歲。關于其死因,日本朝鮮總督公布爲“腦溢血發作”,但是沒有病理報告,自然不太可信。韓國民衆認爲是因爲高宗計劃向巴黎和會派遣密使,代表韓國民衆訴說在日本總督統治下韓國的苦難,要求韓國獨立,但是這一計劃被泄露了,所以日本朝鮮總督府命令高宗身邊的侍從在高宗的禦膳裏暗中下了毒。高宗去世當晚用了解毒的醋,不久便毒性發作,痛苦地說“我吃的是什麽東西,這麽難過”,不久便死去,死後兩眼發赤,全身有紅斑,且很快腐爛。此說也有很多疑點,包括去世時間(淩晨三點已過用膳時間),以及屍體很快腐爛,因爲中毒時間爲冬天,且若是毒死,以當時的藥學水平,無非砒霜水銀鴉片之類,屍體應該有其他異象,而不是腐爛速度加快。不過以日本人一貫的陰險狠毒來看,下毒之說的確很有可能是真的。1919年3月1日,在爲去世的高宗舉行國葬的時候,韓國國民借悼念這位一生經曆坎坷的國王的機會,在各地聚集遊行,要求韓國獨立。是爲三一運動,也是朝鮮近代獨立鬥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後閔氏(籍驪興)
  僉正贈領議政驪城府院君純簡公閔致祿女。1851年辛亥(哲宗二年,清 鹹豐元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驪州近東面蟾樂裏。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朝鮮近代曆史上著名的女性。擅長權術,熱衷于權力。1866年(編者注:清 同治五年)丙寅冊封王妃,行嘉禮于漢城雲峴宮(興宣大院君第)。1895年乙未(高宗三十二年,清 光緒二十一年)10月8日于“乙未事變”中被日本軍隊輪奸弑害于景福宮的幹清宮。後高宗被迫廢其爲庶人,但是1897年(編者注:清 光緒二十三年)複其正宮稱號,諡明成太皇後。葬金谷洪陵。
  子女
  嫡子
  長子 元子[早卒]
  次子 王世子/皇太子 李坧(純宗)
  三子 大君 [早卒]
  四子 大君 [早卒]
  長女 公主 [早卒]
  以上均爲明成太皇後所生。
  庶子
  長子 完和君李墡(淑媛李氏生)後封完親王
  次子 義和君李堈(宮人張氏生)後封義親王
  三子 英親王李垠(德安宮貴妃嚴氏生)後封皇太子
  長女 (宮人李氏出)[早卒]
  次女 (淑媛李氏出)[早卒]
  三女 德惠翁主 被迫前往日本女子學習院留學,同日本對馬藩伯爵宗武志結婚,後因環境刺激,患早發性癡呆,戰後離婚。
http://baike.baidu.com/view/85626.html?tp=4_11

善德女王 2010-7-31 痞客邦PIXNET

我超怕韓國歷史劇,因為又臭又長,我跟他們的歷史又不熟,所以每當韓劇興起一陣歷史風,我就覺得「喔耶,最近不用浪費時間看電視」可是我這次竟然 ...
http://marspandora.pixnet.net/blog/post/23815002

善德女王>維基百科

《善德女王》(韓語:선덕여왕),MBC於2009年5月25日起播出,以朝鮮半島歷史上最早的女王-新羅善德女王為素材,共62集的改編歷史連續劇。本劇找來《New Heart》的朴弘均導演及特別企劃電視劇《朱蒙》的金健洪導演共同執導,更找來特別企劃電視劇《大長今》、《薯童謠》的金英憲作家、電影《共同警戒區JSA》與電視劇《H.I.T》的朴尚淵作家共同執筆。
劇情大綱
「善德女王」是描述三國時代女中豪傑善德女王一生的歷史故事。劇情描述利用美色掌握宮中權力的美室,一心想成為皇后,雖然摩耶皇后在她奸計下死裡逃生,還身懷六甲回到宮中,但摩耶皇后懷的雙胞胎卻成就不幸的宿命,因為王室流傳一個預言--「御出雙生,聖骨男盡」,指皇室若生出雙胞胎的話,將促使王室男性斷了精氣,為了保住性命,真平王將一女送出皇宮,但皇室仍被善用權謀和色誘的美室所掌權,多年後被拋棄的公主德曼 ( 以後的善德女王 ) 回到新羅,與雙胞胎姐姐天明公主同心協力,對抗企圖掌權的美室。美室用各種手段企圖打敗德曼公主和天明公主,天明公主在陰謀下終於被美室害死,德曼公主憑著聰慧的頭腦,在武藝高強的金庾信幫忙下,除掉政敵美室,成為第一個登上王位的女性。
出錯地方
在第四集中,當德曼公主與一名中國西部諸候理論時,所有對白竟然使用夾雜帶濃烈口音的粵語和北方官話的「漢語」。歷史上,使用粵語的區域只有位於華南的兩廣(廣東、廣西)和附近地區。所以,遠在西部邊境地區的人根本不會使用或者接觸到粵語,更不會把粵語夾雜北方官話使用。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6%84%E5%BE%B7%E5%A5%B3%E7%8E%8B_(%E9%9F%93%E5%9C%8B%E9%9B%BB%E8%A6%96%E5%8A%87)

善德女王 

  善德女王(?-647年);姓金名德曼,號聖祖皇姑,是新羅國的第27代君主。真平王長女,史載她資質豐麗,長七尺,垂手可過膝。元年【唐貞觀六年】即位。三年正月改元仁平,九年四月派遣新羅子弟于唐請入國學,十四年五月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善德王發兵三萬以助。在位十六年,諡善德,無嗣子,妹妹真德王繼位。 
  唐帝賜牧丹花圖並花子于真平王,真平王以示善德,善德曰此花必無香氣,王笑曰爾何知之,善德對曰此花絕艶而無蜂蝶,必無香。種其子,果如其言。
善德王五年五月,蝦蟆(蛤蟆)大集于宮西玉門池,善德王聞之,對角于閼川道:蝦蟆怒目,兵士之狀。我曾聽聞西南邊也有一個地名叫玉門谷的。可能有鄰兵到那。乃命閼川往搜之,果然百濟率甲騎五百埋伏在那,掩擊盡殺之。
善德王無恙時對群臣道:朕死于某年月日,葬我忉利天。群臣不知其處,啓問何處。曰狼山南也。至其月日果薨。群臣從遺命葬之狼山南。後文武王創四天王寺于陵下,天王即佛經忉利天也。
  導演: 金根弘(MBC 李算、朱蒙、姊妹海、春天的微笑、大長今、商道、許浚)樸洪均(MBC New Heart、有多愛、狼、英雄時代、Argon)
  編劇:金英賢(MBC H.I.T、大長今、法庭風雲 SBS 薯童謠、神話) 樸尚淵(MBC H.I.T、電影:華麗的假期/原著、JSA共同警戒區/原著)  
  主演:李瑤媛 ——飾善德女王(德曼公主)
  高賢廷 ——美實公主
  嚴泰雄 ——將軍金庾信
  樸藝珍 ——天明公主
  金南吉 ——美實之子
  樸正哲 ——金龍樹(金春秋的父親)
  俞勝豪 ——金春秋(天明之子)
  趙敏基 全盧民 南智賢 李文植 徐英熙 宋玉淑 李順才(第一集中客串)申久
劇情簡介    
《善德女王》講述了從小因爲不詳的預言而被抛棄的德曼公主(李瑤媛 飾)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宮內的權力鬥爭,成長爲新羅第一位女王——善德女王的故事。
  在後宮美實(高賢貞 飾)掌握宮中大權的情勢下,真平王和摩耶夫人生下了雙胞胎女兒。但對于王來說,生下雙胞胎是大不吉,有著“聖骨男盡”之兆。真平王無奈之下只好派人將次女德曼送走,但美實卻派人暗中追殺。德曼生死關頭被花郎傳奇人物——文努用計策救出,交給真平王的侍女昭火撫養。昭火將德曼帶到中國沙漠地區,在小旅店中撫養長大。德曼公主最大的敵人美實以出衆的美貌作爲武器得到真興王的寵愛而掌握了宮中的權力,充滿野心的她在真興王死後擁立年幼的真平王繼位,真平王的夫人生下雙胞胎女兒後,美實又打算利用真平王雙胞胎女兒的性命來威脅他,直接掌握王權。不料文努和昭火救走德曼,破壞了她的計劃。手握大權的美實並沒有放棄對王位的爭奪,密謀讓自己的夫君登上王位,于是將德曼的雙胞胎姐姐天明公主(樸藝珍 飾)視爲眼中釘。在美實掌權的情勢下,有著過人的智慧和敏捷判斷力的天明公主不輕易露出真性情,但總會在關鍵時刻展現出公主的領袖才能。天明公主雖然和金龍樹(樸正哲 飾)結婚並生下兒子金春秋(俞承浩 飾),但卻對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金庾信(嚴泰雄 飾)動了感情。新羅名將金庾信武藝非凡,偶然救了遭美實的親信暗殺的天明公主之後,在天明公主的安排下與德曼認識,在幫助德曼公主實現統一三國的遠大夢想時對德曼産生了好感,成爲德曼的忠實支持者。在金庾信的幫助下,德曼公主終于一步步地瓦解了美實的勢力,登上新羅第一位女王的寶座。
《善德女王》演員陣容豪華,聚集了多位迷你劇主演:李瑤媛、高賢貞、嚴泰雄、樸正哲、金南吉,中老年演員也都聲名赫赫,因《伊甸之東》而聲名鵲起的趙敏基,以演戲敬業聞名的李文植,“國民爺爺”李順宰、剛從《家門的榮光》中抽身的申久……趙敏基與李文植繼《一枝梅》後再度在古裝劇中合作,李順宰和申久兩位老戲骨的飆戲令觀衆期待,而最大的看點當屬兩位女主李瑤媛與高賢貞的對手戲,李瑤媛出演善德女王,高賢貞出演她的情敵美實,演技精湛的兩位氣質美女的表演一定火花四濺。
  主演李瑤嬡正全身心地爲正式投入拍攝做准備,她說:“把劇本全部讀完後,産生了一種想法,由我來飾演善德女王仿佛是命中注定似的。雖然現在對飾演善德女王還沒什麽切身感受,但是,穿上服裝拍完海報後,感覺我真的應該來演這個人物。” 對于在劇中飾演自己對頭——美實的高賢廷及兩人間的演技比拼,李瑤嬡說::“我從小學開始,就開始看電視劇《沙漏》,飾演女主人公的高賢廷前輩在我幼年時就已經是大名鼎鼎的明星了,一下子能與自己崇拜的明星合作拍戲,感覺像做夢一樣非常激動。”
  高賢廷說:“因爲拍攝環境與以往截然不同,目前仍在適應,不過我相信很快就會熟悉起來。從演員的角度來說,挑戰新類型的電視劇是讓人提起精神的絕好契機,所以我喜歡這部劇。” 高賢廷對于自己飾演的美實一角說:“我認爲,最高權位和權力的爭鬥是血淋淋的,在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對女性尤顯艱難和備感孤獨寂寞。爲了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爲了在激烈的爭權遊戲中不被淘汰出局,要拼命地努力。我認爲,這種努力雖然使美實這一角色看似很強,但其實她也是一個內心卻對周圍環境充滿緊張恐懼的脆弱女子。”
劇組說:“如果說李瑤嬡飾演的善德女王的服飾使用了很多黃金材料,那麽美實的服裝則突出了銀材質的使用,除了展現其冷酷高傲的形象,還展示了曆經幾代君王的王室中最至高無上的女人的堅韌不拔。服裝還巧妙地運用了紫、黑、紅、白和天藍等色,把蛇蠍女人的妖豔烘托得恰到好處。”

善德女王-人物角色介紹    
善德女王善德女王/德曼公主: 李瑤媛(青年) 南智賢(少女)
新羅第27代王
在美實掌握宮中大權的情勢下,真平王和摩耶夫人生下了雙生女兒,但雙生子是大不吉,有出雙生子會"聖骨男盡"之說(意思大概就是皇室會無男丁吧)做父親的真平王無奈,只好把次女德曼讓人帶走,但美實派人在後追殺,德曼在生死關頭下,被花郎傳奇人物-文努用計策救出,交給真平王的侍女-昭火,代替做母親的責任,帶到中國沙漠地區,在小旅店中扶養長大...
之後,長大的德曼,和金庾信一起,使用義理和信賴的用人術,將美實的人馬一個個的拉攏過來,終於登上新羅第一位女王的寶座
美實(美實):高賢廷
真興王,真智王,真平王的後宮,善德女王最大敵對人物
以出衆的美貌做爲武器,抓住帝王和花郎首領們的心,有政治野心,同時兼有領袖能力的女人,先是獲得真興王的寵愛而得到權力甜頭,真興王死後,主導真智王廢位,年幼的真平王登基後,大權在握..想利用真平王雙生女兒的性命,威脅他而直接掌握皇權,但文努和昭火救走德曼,破壞了計劃,但還是掌握大部份的勢力, 想讓夫君世宗登上王位,做著皇後的美夢,對於天明公主則視爲眼中釘
天明公主:樸藝珍(青年);申世京(少女)
善德女王德曼公主的雙生姐姐,真平王的長女
和德曼同樣在不吉的情況下出生,留在宮中,養成美麗又傑出的公主,在美實掌權的情勢下,不輕易露出真性情,有著超人的智慧敏捷的判斷力,在必要的情形下,就會展現公主的領袖才能,和金龍樹結婚後生下兒子金春秋,對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金庾信動了感情,但在得知德曼也喜歡金庾信後,迷惑而不知所措
金庾信:嚴泰雄(青年);李賢宇(1993年生)(少年)
新羅的名將,同時也是大功臣,新羅政治勢力中的伽揶派
母親萬名公主和父親金舒玄在王室極力反對下逃走結婚後生下兒子金庾信,從幼年時就武藝非凡,是同伴中的領袖人物,保持自己的原則,對人充分信任..某次在森林練武時,用自己超凡的武術,救了被美實親信暗殺的天明公主,聽從天明公主的話,和做爲花郎的德曼認識,在得知德曼公主的身份後,幫助她實現統一三國的遠大夢想,是德曼的忠實支持者,也是德曼最終最信任的人
善德女王王室人物--
  真興王:李順載
  新羅第24代王,真智王的父親,真平王的祖父,善德女王的曾祖父,大規模發動戰爭使得新羅的領土擴張
  真智王:林湖
  新羅第25代王,真興王的次子
  真平王:趙瑉基(中年);白鍾民(少年);姜山(童年)
  新羅第26代王,德曼公主和天明公主的父親
  摩耶夫人:尹宥善(中年);樸秀珍(少女)
  真平王的正室夫人,德曼公主和天明公主的母親,個性溫順善良
  乙祭:申久
  外交大臣,王室中少有的中立派,之後會成爲支持德曼的中堅力量
  昭火:徐英熙
  真平王的侍女,受真平王之托,在危急關頭把德曼帶到中國,是德曼的養母
  金龍樹:樸正哲
  真智王長子,天明公主的夫君,金春秋的父親
  金龍春:陶伊成(,還有道以成、道伊成等譯名)
  真智王之子,金龍樹之弟
  金春秋:兪承豪
  新羅第29代王,金龍樹和天明公主之子
  美實宮人物--
  世宗:獨孤英宰
  薛原:全盧民
  第七代風月主,美實的情夫,兵部令
  美生:鄭雄仁
  第十代風月主,美實的弟弟,禮部令(禮部的長官)
  柒宿:安吉江
  真骨花郎,美實的護衛武士
  毗曇:金南佶
  善德女王晚年的上大等,美實和真智王私通生下的兒子,被母親無情抛棄後,對自己身世秘密全然不知的成長起來
  夏宗:金正賢
  第十一代風月主,美實與世宗之子,調府令(調府的長官)
  寶宗:白道斌
  美實與薛原的兒子
  誓理:宋玉淑
  聖女首長
  花郎徒人物--
  金舒玄:鄭性模
  金庾信之父
  萬明夫人:林藝珍
  金庾信之母
  竹方:李文植
  一頭品出身的平民,在德曼做郎徒時,是她的導師
  高島:柳談
  一頭品出身的平民,之後會成爲德曼的護衛武士
  文努(文弩):鄭浩彬
  第8代風月主,花郎的傳說人物,從柒宿手裏救下德曼,後來又照顧被美實抛棄的毗曇
  月夜:無
  和金庾信在一起的郎徒,某個勢力的間諜,大伽倻國月光太子的兒子
  雪地:無
  和金庾信在一起的郎徒,某個勢力的間諜
http://www.hudong.com/wiki/%E5%96%84%E5%BE%B7%E5%A5%B3%E7%8E%8B

 

台長: 阿楨
人氣(6,537)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燕山日記》
此分類上一篇:太祖王建

阿楨
16集 仁顯王後的男人 인현왕후의 남자 (2012)

導演: 金秉洙
編劇: 宋載正
主演: 劉仁娜 / 池賢宇 / 金鎮宇 / 柯得熙 / 陳藝瑟
  劇情簡介
朝鮮肅宗時期,南人黨在朋黨爭鬥中勝出,引發“己巳換局”,致使仁顯王妃閔氏被逐出宮,弘文館校理金鵬道(池賢宇 飾)全家被殺。此後金鵬道忍辱負重,全心幫助閔氏複位,並暗中監控南人首領、右議政閔黯。閔黯派出殺手追殺金鵬道滅口,千鈞一發之際金鵬道身上一道符咒生效,亮光後他竟不知所蹤。原來此道符咒原是藝妓尹月(陳藝瑟 飾)替他求來護身之用,卻不僅關鍵時刻救他一命,更引領他穿越了300年的時空來到2012年,與出演仁顯王後一角的小演員崔熙珍(劉仁娜 飾)邂逅。以符咒與手機爲媒介,兩人在數次的時空穿梭相處間互生情愫,情定彼此,在現代時空中過著溫馨甜蜜的生活。

仁顯王後的男人 短評

這片是近期穿越裏邏輯性比較完整的,不會當觀衆是傻子的片。這部片雖然演員不是最頂級的,但是演技都是十分到位的。難得的好片
比王世子節奏快多了,身高差真有愛。
我只能說只是近期最好看的韓劇,最養眼的CP,最讓人牽腸挂肚的穿越劇。男主角和女主角都萌的不得了。好劇,絕對的好劇!
好久沒看過這麽好看的韓劇了~不落俗套,故事緊湊,全五分!
三年沒看過這麽精彩的韓劇了,已出六集完全無尿點!
最近追的韓劇裏最看好的就是這個,短小有精致,看了一遍又一遍啊,還欲罷不能,我想我是中毒了吧~ .
很另類的穿越電視劇~並沒有落入俗套!值得一看
難得一見的節奏明快、演技力度剛剛好的韓國穿越劇。
很棒哦,劇情很新穎,節奏快,人物鮮明,好劇
竟然有8.2分!你們都瞎了嗎!大半夜的守在電腦前,就爲了看一眼男主的現代裝我容易嗎!當時我就嚇尿了!
導演功力很可以,不過鏡頭晃多了2下,少點就剛好了,主演演技很好,女主賣得一手好萌!古代的張喜斌演技太差了,侮辱了人家啊...劇情有趣,期待成爲佳作
性格鮮明 格調明快 節奏快 不錯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561898/comments
2012-12-12 11:03:56
版主回應
仁顯王後的男人徹底毀掉了我容忍傻逼的能力 2012-06-04

  我發現自從看了《生活大爆炸》之後就很少有機會這麽認真的完整的看電視劇了,不僅是因爲無法忍受電視劇的長度,更多是因爲我發現現在的編劇真是智商低到無下限。真不明白我交了網絡和有線電視的錢之後,爲什麽還要看到比我智商低的編劇在那裏瞎扯淡。既然編劇是可以這麽簡單的混飯吃,那我們可不可以換個位置?   
  說回到這部戲,我該怎麽形容金大人帶給我的驚豔呢?如此的高智商男,永遠主動的掌控著局面,獨自克服所有時空轉換所面臨的困難——我有時甚至都在思考,如果換成謝耳朵或夏洛克讓他們穿越會是怎樣的情況?回到原始的過去或遙遠的未來,他們能做到泰山壓頂喜怒不行于色嗎?他們能瞬間掌握各項生存技能嗎?   
  關于穿越這個話題——記得以前孔慶東先生評價金庸小說時說過的一段話:“有作者問我,三角戀四角戀都寫完了該怎麽辦?愛情故事是不是不會再有新意了?對此問題我只能說這樣的編劇水平太差,連基本的制造戲劇沖突的能力都沒有。”   
  當時我很認同先生這段話,覺得他說的很對啊,真正的作家就應該懂得怎樣制造矛盾,怎樣能既不露聲色又波瀾壯闊的推動劇情發展。可後來想想,又覺得這實在是困難的事——換個年代,脫離武俠,把故事放到現在,就只是給你簡單的柴米油鹽,你讓金庸大神去寫吧,難道他就不會抓瞎嗎?他除了制造婆媳矛盾小三劈腿外還能怎樣的妙筆生花?   
  我這麽說不是在小看金先生,話說我是他的骨灰級粉絲。但有句話不得不承認——所謂慘絕人寰的愛情往往都是在一座城的傾覆下你才能看得真切——要是把《神雕俠侶》的故事背景擱現在,你還會覺得它淒美嗎?估計其下場和《天國的階梯》一樣會被觀衆詬病到死吧~爲了博收視編劇瘋了吧?又是強奸又是斷臂的,慘成那德行~矯情的惡心~~   
  記得張藝謀在拍《我的父親母親》時說過一句話——過去那個年代太過動蕩,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因爲生離死別就擺在那裏,所以根本不需要編劇費腦子,隨便一個故事都可以那麽的千回百轉。但現在不同,生活如此平順,沒有誰一定要離開誰的理由,如果這個人不去找你,那也僅僅是他根本不想去找你而已。   
  也許這就是穿越文大行其道的原因吧——因爲編劇們已經集體才思枯竭了。   
  該怎麽講故事呢?怎樣制造矛盾?該怎樣設置人物?其實明明想寫一個癡情的男主但你又有什麽借口告訴讀者——既然這麽癡情爲什麽還會有矛盾?   
  所以,穿越吧~   
  這樣一切難題都解決了,時空轉換增加了制造矛盾沖突的機會,盡管男主很癡情,但癡情又怎樣?你克服的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距離嗎?   
  所以,穿越文往往有一個很大的好處,他可以讓男主摒除一切雜念,不再一心二用,只要安安心心的談戀愛就好,劇情發展就交給時空矛盾好了。   
  但即便如此容易推動劇情的設定也往往被一些傻逼編劇給浪費掉了,除了一個勁的矯情愛不愛之外,便再也沒別的可供消遣的了——話說你還是僅僅寫個兩男爭一女一腳踏兩船這麽俗爛的劇情,那隨便怎麽寫都行啊,幹嘛費勁巴拉的穿越?   
  在此不得不佩服此戲的編劇,面對這樣一個可以大肆制造矛盾的點,他非但沒有拖拉劇情,反而時刻都在男主身上做減法,沒有驚慌失措,沒有誤會出糗,沒有與現代生活的任何爭執違和。從頭到位的淡定,從頭到尾的思考——不得不說,思考中的男人最性感了~同理參照夏洛克。   
  而且還有很難得的一點是編劇考慮的很周全。其中一段情節相信打動了不少人,他獨自走過首爾街頭,在繁華絢爛的都市中觸摸曆史的軌迹,矗立在高高的城牆門口靜靜思索生命之意義所在。正如他夜奔寺中向高僧問詢的那段話一般充滿禪機——如果人已經知道了今後所要經曆的歲月,那麽這樣的人生還會快樂嗎?   
  所以我說這部戲已經達到了很多穿越文都無法企及的一個高度。就如同穿著進化論T恤的謝耳朵哀歎我們這些山頂洞人那般——你的生命到底有在思考嗎?   
  所以~又一次曾經滄海難爲水了。   
  男人們都注意了——我可以容忍你沒有錢沒有地位沒有身份證,但沒文化沒智商沒擔當就是你的傻逼側漏了~     
推理劇有夏洛克,生活劇有謝耳朵,偶像劇有金大人,今後估計再看任何一部戲都覺得男主傻逼了~這可怎麽辦啊?愁死我了~
  回應
  灰常贊同樓主的觀點,這是一部高智商的偶像劇,估計以後會劇慌好長時間啊啊啊啊!
  非常贊同樓主的觀點,這就是爲啥我從16歲起就不再看電視連續劇了,就是感覺這幫編劇太傻逼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53194/
2012-12-12 11:10:05
阿楨
新觀察:爛片票房高的合理性解釋

  去電影院其實不是為了看電影
英國著名心理醫生發明電影療法
走進電影院,其實是一次心理體驗。
“你是中產階級麼?”,聽到這句問話,會有人不屑,會有人憤怒。我們不去探討這個面目模糊的名詞的準確定義,只需看看衡量中產階級永恆不變的標準: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進行自由支配消費。所以要承認,“中產階級”這個詞在中國,依然是衣食無憂、擁有一定消費水準和品位、追求生活品質的代名詞。
  而中產階級為何會去電影院看電影很好理解,正如"花總丟了金箍棒"在《看電影裝腔指南》中指出,“真正高逼格人士,只在電影院觀影,並且一定會看完片尾最後一行字幕。”
  雖然說,在電腦上看到的電影也是同樣的故事,在電影院裡喝的可樂和爆米花也跟超市一般味道,然而一張30至80元不等的電影票,卻能帶給人一些不同的感受,這種感受叫做:身份認同的心理體驗。
  這只是去看電影麼?我們在電影院得到的是什麼呢?是作為中產階級或小資的自我身份符號,從根本上說,我們花的六十元,不是支付給那個電影故事的,而是支付給自我的,付錢給電影院,向自我購買了中產階級這個身份證。
  畢竟,雖然我們達不到高富帥和白富美們的生活水準,但讓我們走進電影院,看一場和他們一樣去看的電影,還是很容易的:起碼在這一刻,我感受到了和你一樣的生活。這個動機跟瘋狂追求iPhone手機的心理動機,極其相似。
  這就是一個心理體驗,讓我們暫時忘記(或認同)真實自我身份的心理體驗。
  藝恩諮詢電影產業分析師楊峰稱,如今二三線城市觀眾的崛起對全國總票房的貢獻最大, “一線城市觀眾比重現在已不足30%”。
  在這樣一個潛意識的心理體驗的指導下,我們走進了電影院,至於那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是好片還是爛片,藝術水準如何……Who cares?
  好片永遠是在電腦上看的,爛片才是在電影院看的,不是麼?
  看!是誰在看爛片?!
金掃帚獎終於有人“認領”金掃帚獎終於有人“認領”
藝恩曾在08年做過一次調研,結果顯示,從中國影院觀眾的年齡上看,29歲以下青年觀眾占到55.6%,成為中國影院觀眾的主要群體。
  不得不承認的是,電影院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藝恩諮詢電影產業分析師楊峰表示,中國觀眾的平均年齡現在低於25歲,而且還在不斷下降。這些變化被郭敬明洞悉於心,也給了他足夠的底氣。“21歲就是一個大學生,如果還是用上一代的想法拍電影,那會出問題。”
2013-08-24 10:57:09
版主回應
  而在北京盛世華銳電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軍看來,90後電影觀眾的顯著特徵是“寬容”,“有別于傳統觀眾對電影品質的要求,他們看電影不那麼挑剔,更多只是為了娛樂和放鬆。”高軍說。[詳細]
http://news.sina.com.cn/z/lanpian/

《陸貞》篡改歷史遭詬病 觀衆:亡國妖婦成明相2013-6-4 鳳凰網

  拿下同時段收視冠軍的《陸貞傳奇》,在湖南衛視完美收官(楨:可看性如《大長今》之故!詳參【圖博館】:來去都快的韓流 《大長今》 《明成皇后》)。這部以真實歷史人物為原型的傳奇劇,從開播伊始到最后一集,因與史實極不符合的劇情而遭到詬病。無獨有偶,與《陸貞傳奇》几乎同期在網絡上走熱的,還有韓國SBS台推出的新劇《張玉貞》,這部同樣根據朝鮮古代歷史人物改編的歷史劇,也因對人物的徹底顛覆而廣受質疑。
  打着“傳奇”名號的古裝劇,是否就有了保護傘,可以無所顧忌地“戲說歷史”?
  “傳奇”不怕顛覆?
  《陸貞傳奇》熱播后,颳起一股歷史考據熱。“高演和高湛是一母同胞,並非劇中說的同父異母”,“高緯是高湛和胡皇後之子,並非高演和蕭貴妃之子”,針對劇情中的人物關係,觀衆紛紛指出和真實歷史不符的內容。比起這些為了增加劇情衝突對歷史人物進行的“整容”小手術,《陸貞傳奇》中“高大全”的男女主角形象更是徹底“洗白”了歷史人物的斑斑劣跡,成為《陸貞傳奇》中最有爭議的部分。
  比如,《陸貞傳奇》裡的陸貞,從一個官商之女一路打“小怪”最終憑藉聰明才智升至朝中女相,並輔佐北齊成為強國。她的歷史原型是高緯的養母陸令萱,有觀衆搬出史實:“禍亂朝綱,亂權誤國。殺害了忠義將軍斛律光,北齊也是毀在她和她兒子手裏,最后被北周滅國。”劇中重情重義的男一號高湛,《北史》有記載:“愛狎庸豎,委以朝權;帷薄之間,淫侈過度。滅亡之兆,其在斯乎”,甚至“史言亡齊者武成(武成帝高湛)”。也因此,有觀衆吐槽:“亡國妖婦成一代明相,荒淫昏君成一代明君,這電視劇也太不尊重歷史了。”
  韓國SBS新劇《張玉貞》劇集的前半段也顛覆了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張玉貞的“奸妃妖婦”形象,把張玉貞塑造成至純至善的人物形象。事實上,觀衆對於顛覆后的“張玉貞”難以接受,直到劇情的推進,與歷史形象更為接近的張禧嬪登場,收視率才逐漸提升。
  “歷史”為戲劇服務?
  針對歷史和演繹的爭議,《陸貞傳奇》的總製片人於正在某衛視訪談中直言:“我不想把它定位為歷史劇,也不想定位為戲說劇,它就是一部青春、好看的、帶有正能量的古裝電視劇。”該劇編劇張巍也認為,“《陸貞傳奇》只是一部古裝劇,並不是歷史劇,陸貞、高湛都與真實的歷史無關。”
  主創這樣說,並不等於“古裝劇”《陸貞傳奇》就和歷史撇清了關係。於正對劇中的高湛和史實截然不同做出的解釋是:“史書記載的是高湛當皇帝之后的事,《陸貞傳奇》寫的是少年高湛的事。”
  於正認為,電視劇只分“好看”和“不好看”兩種。“戲說也要為戲劇服務,我的戲劇需要正史就正史,需要野史就野史。”對此,有人打趣說:照此推論,一部電視劇需要“歷史”的時候就是歷史劇;不需要的時候,就只把它看作一部“古裝劇”好了。
  從假“傳奇”看真“歷史”?
  於正認為,自己的劇有助於人們去了解歷史。《陸貞傳奇》播出后引發的觀衆歷史考據熱,也證明了這一點。同樣,《張玉貞》在網絡上點擊率的逐漸走高,也讓許多人對那段朝鮮歷史有了探究欲。每周追看《張玉貞》的曹小姐說:“朝鮮肅宗的仁顯皇後、后宮張禧嬪、崔淑嬪都各有以她們為主角的電視劇,每看一部我就忍不住去查一下歷史。”
  對於是否會對收看該劇的青少年造成歷史觀混亂,於正反駁:“肯定不會。這段歷史不會出現在課本裡。哪怕有人看了電視劇后以為這就是歷史,那麼,至少我所呈現的主人公在劇中都是通過努力不懈地奮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正能量。如果有觀衆因為看了電視劇又去查了歷史,那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了。”於正認為,與其糾結劇情是不是符合歷史,還不如從中去吸取正能量,“我創作堅守的一點是,男女主角都肯定是好人,這是我的底線。”
  對歷史戲說、顛覆,無非是為博觀衆眼球。不過,記者覺得,若一味求眼球“好看”而罔顧歷史的真實,最終總會觸及到觀衆心中價值認知的那根底線,追求收視率的初衷恐也要事與願違。說到底,“歷史”這張大牌,影視劇的編導們打起來還需慎重地掂量掂量。
2013-08-24 10:58:25
阿楨
雙面君王與朝貢體系

  台評哈《雙面君王》哈到韓流1成為亞洲的好萊塢2了。其實《雙》片喜劇部分尚可!扳起臉當王就失史實失法理了!
  談起「影視史學」3,別說韓國歷史劇4失實,就連【圖博館‧影視史學】上百部的影視也多失實!
  問題是《雙》片完全顛覆了當時朝鮮史觀!
  韓國要獨立於儒家中華文化圈,當然要否定當時的韓中朝貢體系5。不只如此,還要對對東亞輸出此種去中國化6觀點,雖然儒家中華文化曾是東亞的「普世價值」。
  不就是「軟實力」7,重造「中國模式」8就是了!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29182
2014-01-23 09:15: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