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硫磺島浴血戰》和《來自硫磺的信》有以下內幕:
去年年初,當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外宣布自己要把“硫磺島戰役”搬上大銀幕時,著實引起了日本當局一陣恐慌,緊張地甚至派出發言人“勸”伊斯特伍德“一定要尊重在那場戰爭中喪生的兩萬多名日本士兵”……到了年末,影片即將開拍,日本不但沒有阻攔,甚至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宣傳工作中去,實在是讓不明就裏的人著實摸不著頭腦。原來伊斯特伍德專門拍了兩個版本來描述那場在二戰中影響重大的戰役:一個是以美國的立場;另一個則是通過日本的視角展現這場戰爭的另一面。今年二月,兩個版本同時開拍,一個當然是爲大家所熟悉的《父輩的旗幟》,至于另一個的名字暫定爲《來自硫磺的信》(Red Sun,Black Sand),演員也全部啓用日裔,包括在世界範圍內享有聲譽的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等,如果不明說,就貌似一部日本本土影片。
從影視史學來看,添情加義的《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的信》,不如前評紀錄片《硫磺島浴血戰》或1949約翰韋恩主演的紀錄片性質《硫磺島浴血戰》。
看電影是為娛樂不是研究戰史,尢其在離二戰已遠的廿一世紀,添情加義的《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的信》《珍珠港》《搶救雷恩大兵》等才能賣座。
1949《硫磺島浴血戰》(Sands of Iwo Jim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Oj0Bru3nk
主演: 約翰韋恩,John Agar,Adele Mara...
導演: Allan Dwan
1944年6月,聯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成爲聯軍戰勝的轉折點,美軍得以將戰力轉向太平洋,六月登陸塞班島,七月登陸關島,麥克阿瑟將軍隨即又第二度踏上菲律賓國土。日本死守硫磺島,軍力約兩萬一千人,美軍共出動三個師團75000人,艦船495艘,其他尚有驅逐艦,航空母艦等155艘,全力攻擊硫磺島。本紀錄片爲美軍第三司令部攝影隊冒死拍攝完成,爲當今世上僅存,最忠實紀錄第二次世界大戰,“血戰硫磺島”之唯一史料!
2005《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硫磺島的英雄們(臺)戰火旗迹(港)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演員:萊恩?菲利普 Ryan Phillippe .....John "Doc" Bradley
亞當?比奇 Adam Beach .....Ira Hayes
傑西?布拉德福特 Jesse Bradford .....Rene Gagnon
渡邊謙 Ken Watanabe .....General Tadamichi Kuribayashi
劇情簡介
1945年2月,歐洲戰場上的硝煙已漸漸隱去,但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炮聲仍在升級。其中最關鍵也極血腥慘烈的一場當屬硫磺島戰役,短短一個月裏先後有22000個日本人和26000個美國人戰死。 2月19號之後,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占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岩洞中。
爲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冒著險象環生的槍炮不斷,六名美國士兵將美國國旗插上了硫磺島最高點。那一刻,美聯社攝影師按下了快門,18個小時後照片傳到紐約,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爲了舉國英雄!海報、圖片、巧克力、甚至連草莓蛋糕上都鋪天蓋地地有了這張照片的影子,可謂家喻戶曉、人人崇拜。
因爲照片的轟動影響,在戰爭中幸存的3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調回了美國。對于急切需要財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們更該做的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而是頂著“英雄”頭銜來往巡回于全國,推銷戰爭債券以籌集款項。扮演著“完美的英雄”,發表著感人至深的演講,這群並無意成爲英雄且永遠也無法擺脫死難戰友陰影的 18,9歲孩子們,人生徹底改變......
1945年2月,曆經七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遙遠的歐洲戰事已經迅速地進入尾聲,但是拼命頑抗的日本依然在廣闊的太平洋上與強大的盟軍做著最後的掙紮。尤其是美日兩軍在硫磺島上的戰役最爲慘烈。甚至在某些陣地上都出現了殘酷之極的面對面的肉搏戰。是役,美軍陣亡近5000人。而21000名守島日軍在最後也只有3千人左右生還。
就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激烈戰爭中,海軍士兵約翰?布拉德利(雷恩?菲力普)與戰友艾拉?海耶斯(亞當?比奇)、雷內?加儂(傑西?布拉德福德)以及另三位不知名的戰友共同沖上硫磺島的制高點蘇利班奇峰,並且六人合力將一面美國國旗插了上去。美聯社戰地記者喬?羅森塔爾將六名士兵奮勇舉旗的場景拍攝下來,並將照片發回國內,此照片已經流傳大大鼓舞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最終爲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六位美國士兵也立刻成爲國民英雄。
但其中三位很快便倒在了這塊被戰火燒得炙熱的黑土地上,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將因此而不朽,而最終在勝利之後活著回家的三位,對自己被當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卻毫無興趣,也從不認爲自己是英雄,他們只希望能夠跟那些沒有享受到絲毫榮耀、在戰火中壯烈犧牲的兄弟們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戰爭永遠不要在有。
影片看點:老頑童+老牛仔的強強聯合
戰爭,好萊塢永恒的話題。一方面臣服于其慘烈血腥場面浩大,一方面醉心于其個性紛繁人性一覽無余,這也難怪2000年5月作家詹姆斯?布萊德利和朗?鮑爾斯合著的《父輩的旗幟》甫一問世,就成爲多名大導爭奪之物--其中兩個便是鼎鼎大名的斯皮爾伯格和伊斯特伍德。一番爭奪探討,兩位高手達成協議,你監制來我執導的強強聯合羨煞人也。
且不說作家的父親約翰?布萊德利便是當年幸存的硫磺島主峰英雄之一,影片的編劇更是囊括了《阿波羅13號》、《鍋蓋頭》的編劇威廉?布洛勒斯(也是前任海軍一員)和《百萬美元寶貝》、《撞車》的編劇保羅?哈吉斯,算上那些奧斯卡各項技術獎拿到手軟、和伊斯特伍德合作不下5次的幕後精英們,一出耗資9000萬美元的震撼人心的戰爭電影就此出爐。
更值得期待的是,影片還有個電影制作和發行曆史上少見的幾乎同時拍攝的姊妹篇《來自硫磺島的信》。那將是一場依然由伊斯特伍德披挂上陣,反轉使用日語從日本人角度講述的戰爭,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日本著名演員擔綱。可以想象,老牛仔的戰爭,絕不會是平鋪直敘的歌功頌德,而是人性旗幟的飛揚!
影片點評:一張照片的力量
一場讓人精疲力盡、仿佛沒有盡頭的戰役,一位攝影師的靈感之作,曆史由此誕生!有人說,那是美國二戰曆史中標志性的一刻;也有人說,後來依樣複制的美國華盛頓廣場上的六人雕塑,是美國英雄和戰爭精神的象征;事實是,因爲那一刻,浴血戰鬥的美國人從精神上取得壓倒性勝利,戰爭由此進一步轉折,入駐日本腹地的美軍投下原子彈,進而結束了世界大戰。
在戰爭勝利的後來,照片獲得了普利策獎,成爲了郵票、海報、不可計數的雜志和新聞頭條的材料,而幸存下來的插旗英雄們,雙倍完成了總統杜魯門2個月籌集140億美元的任務!小小一張圖片,卻有著驚人的力量!然而,誰真正在乎那六名無法辨清長相的士兵的真正想法呢?沒人在乎他們只是20不到的孩子,沒人在乎他們的靈魂是否再也不能離開那片硫磺島的黑土,也沒人在乎他們能否忘卻死去的同伴們,他們中的3人在後來的戰事中身亡,余下的成了政府爲絕望的民衆設置的英雄。勝利的旗幟將被永久銘記,然而真正英雄是那些死去的無名氏。
幕後制作:“死亡”揭開了記憶的封印
影片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德利所著的戰爭小說《父輩的旗幟:硫黃島戰役的英雄們》,詹姆斯的父親就是約翰?布拉德利--照片中六名美國士兵中的那位醫護兵,也是三個幸存者之一。然而,詹姆斯卻從沒有聽過父親提及那場慘痛的戰鬥,他甚至不知道那張如此有時代意義的照片裏竟然有一個背影是屬于父親的,直到父親于1994年去世,詹姆斯才從他珍藏的鐵盒裏發現了一枚海軍頒發的十字勳章以及一些有關采訪其他兩位幸存者的剪報,也才真正知道了事實的真相。
父親的低調反倒引起了詹姆斯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然而在他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卻發現了幾乎都是播報了那三位在戰鬥中陣亡的士兵的資料:邁克?斯特蘭克,25歲,疑似被友軍的子彈誤傷而亡;哈隆?布洛克,20歲,曾是高中的足球明星;弗蘭克林?索斯林,19歲……然而其他三位幸存者,除了詹姆斯的父親約翰,另外兩個人退伍之後的生活,卻有如謎一般全無蹤迹。在接連碰壁之後,詹姆斯找來另一位曾在二戰時期當過戰地記者、同時也是普利策獎獲得者的朗?鮑爾斯,他們分頭調查,總算是得到了那兩個人的信息,然而他們也都和詹姆斯的父親一樣,已經過世了:雷內?蓋格農,54歲死于心髒病,與回國時有如英雄般的歡迎完全相反,他一直在一家公司做門衛,過著濟濟無名的生活,死時落魄潦倒;至于最後的旗手伊拉?海耶斯,詹姆斯發現他退伍後有生活在亞利桑那州的某一個印第安人的聚集地的迹象,他在戰爭中身受多處槍傷,由于政府沒有給予及時的醫療幫助,而導致他身上出現並發症,十年來一直被傷痛所困擾,最後死于酒精中毒。
據詹姆斯所說,他抽出當年勇士回國的錄像,他們就像披頭士那般受到國民的歡迎,走到哪裏都是鮮花和贊譽……可是他們的晚境卻一個比一個淒涼,並非政府有意忽視他們,而是他們故意走出了大衆期盼的目光。這些人,代表著美國最美好的一面,他們不覺得自己有多麽地高尚,認爲只是爲國家做了應該做的事情—這種精神,就是我們口中時常提及的英雄主義,詹姆斯認爲有必要將這一切告訴大衆,于是他和朗?鮑爾斯聯合創作了《父輩的旗幟》,將自己在追隨父親的過程中的所看所想,悉數記錄下來。
【一個故事,兩個版本】
去年年初,當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外宣布自己要把“硫磺島戰役”搬上大銀幕時,著實引起了日本當局一陣恐慌,緊張地甚至派出發言人“勸”伊斯特伍德“一定要尊重在那場戰爭中喪生的兩萬多名日本士兵”……到了年末,影片即將開拍,日本不但沒有阻攔,甚至積極地參與到影片的宣傳工作中去,實在是讓不明就裏的人著實摸不著頭腦。原來伊斯特伍德專門拍了兩個版本來描述那場在二戰中影響重大的戰役:一個是以美國的立場;另一個則是通過日本的視角展現這場戰爭的另一面。今年二月,兩個版本同時開拍,一個當然是爲大家所熟悉的《父輩的旗幟》,至于另一個的名字暫定爲《來自硫磺的信》(Red Sun,Black Sand),演員也全部啓用日裔,包括在世界範圍內享有聲譽的渡邊謙、中村獅童、二宮和也等等,如果不明說,就貌似一部日本本土影片。
保羅?哈吉斯(《撞車》、《百萬寶貝》)再次成爲伊斯特伍德專門指定的禦用編劇,斯皮爾伯格則成爲影片的聯合制片人--有這位電影大佬在背後護航,伊斯特伍德再次表現出“沖金”的野心。其實伊斯特伍德本也想讓哈吉斯編寫日本版的劇本,但由于哈吉斯的編劇任務太重,他特別指定了一名非常有天賦的日裔劇作家愛麗絲?山下,她一直在幫哈吉斯收集二戰的資料,在知識的積累方面占著絕對優勢。但令她想象不到的是,伊斯特伍德竟然對她拿出的第一稿非常滿意,還是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才拿回來進行重新修改和潤色的。
對于爲什麽一個故事拍攝兩個版本的疑問,伊斯特伍德聲明自己並非有意討好日本人,即使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電影消費市場。確實,兩個劇本從完全相反的側面切入,講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這裏有一個隱含的主題:發生在太平洋的戰爭,不但是軍隊之間的沖撞,也是文化之間的沖撞。日本有著完全不同的軍事文化,他們的官階等級之分,還浸透著類似于宗教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投降就是恥辱,所以,他們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但美國士兵則完全相反,他們爲信仰而戰、爲國家而戰,但同時也珍愛自己的生命,爲了讓自己生存下去而戰……所以你千萬不要對一個即將上戰場的美國士兵說:“寧死不下火線。”但美國士兵也爲保護戰友爲榮,爲了並肩作戰的兄弟,性命就自然而然排在了第二位。
其實影片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伊斯特伍德要怎樣去展示“敵人”的故事?勢要對自己祖國做到淋漓盡致的伊斯特伍德同時也被硫磺島一戰的日本指揮官的故事所吸引,再殘酷的局勢到了美國人手裏也能大事化小,所以估計日本版仍然是一部以“探討人性”爲主、以情感主導戰爭的影片,絕對不會拍出日本戰爭片那種近似于顛狂的狀態。那麽日本人對于伊斯特伍德的“妥協”會領情麽?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應該還是很受用的,日本已經開始配合日版預告片的公布進行了積極的宣傳,而且日本的上映日期,也只比美國的晚八天而已。
拍攝照片的喬?羅森塔爾(1902-2006年)戰後一直爲《舊金山編年史》工作了35年,直到1981年退休。今年8月20日,羅森塔爾在舊金山的一家養老院逝世,享年94歲,一直到死,他都是一名誠實、道德高尚的人。
保羅?沃爾克的角色本來是屬于傑瑞得?萊托(Jared Leto)的,由于他要專心于自己的樂隊,而退出了影片的拍攝。
(美)詹姆斯?布拉德利、羅恩?鮑爾著《父輩的旗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內容簡介
現在,我的母親踏著厚厚的沙層,步履蹣跚,史蒂夫攙著母親的胳膊,使她能夠走穩。馬克面向大海,陷入了深思,一任浪花拍打他的腳面。喬和我發現一個碉堡的遺迹,它虎視眈眈地俯瞰著海灘,我倆朝那座碉堡走去。
當年,日本人在這座島上建立了750多個碉堡和永備發射點:用鋼筋加固的圓形水泥建築,經受得住大炮輪番轟炸。現在間或可以看到被炸壞的殘壁,發白的顔色,就像動物的骨骼一樣。它們被摧毀已有半個世紀了。這些碉堡雖猶在,但是當年防禦這個小島、龜縮在這些碉堡裏的日軍已全部被殲滅了。守島的日軍雖然都意識到他們注定要失敗,但他們仍然負隅頑抗。他們的使命就是在自己的死期到來之前盡可能多地殺掉“入侵者”。
喬和我鑽進一個拱形的水泥碉堡。我們看到機關槍仍然突出在射擊孔外,槍管變彎了——大概是向美國兵射擊時槍管過熱所致。我們擠了進去。碉堡裏面隔成兩間,除了從狹窄的射擊孔透進來一縷光線外,碉堡裏面是黑咕隆咚的:它的外間用以射擊,裏間儲存補給品,人還可以鑽進去以躲避轟炸。
喬和我在這個悶罐似的碉堡裏弓著腰,我開始從據守碉堡的日本兵的角度來想象一下當年的情景:躲在這個碉堡中,他可以肆意地運用火力制造恐怖,但是他們自己也一定感覺驚懼;他們是一些被圍困的殺手,他們知道自己也會死在那裏——某個視死如歸的年輕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設法躲過敵人機槍的掃射,用噴火器對准碉堡的射擊孔噴出了灼熱的火焰……
當年,蜷伏在這座碉堡裏的日本兵,眼看著美國軍艦密密層層地逼近海岸,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感受?他們思忖自己還能苟活幾天,幾個小時?他們在被美軍殺死之前,能否完成上司交給的消滅十個敵人的任務?
當年,作爲一個美軍士兵,冒著敵人的炮火沖鋒,又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情形?我想到自己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整天和日本人打交道。當時我在東京上大學,我除了讀書就是吃壽司。但是,當年在血腥的硫黃島上,美軍士兵沒有別的選擇:要麽是殺敵,要麽是被殺。
我們開始登山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439161.html?tp=2_10
2006《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硫磺島來信、硫磺島家書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演員:裕木奈江 Nae Yuuki .....Hanako (as Nae)
渡邊廣 Hiroshi Watanabe .....Lieutenant Fujita
松崎悠希 Yuki Matsuzaki .....Nozaki
山口貴史 Takashi Yamaguchi .....柏原 Kashiwara
阪東工 Takumi Bando .....Captain Tanida
阪上伸正 Nobumasa Sakagami .....Admiral Ohsugi
Nori Bunasawa .....Japanese Journalist
Arnold Chun .....Howitzer Cannon Operator
Gelbert Coloma .....Escavating men
James D. Dever .....Marine Sergeant
Willis Chung .....Japanese Soldier
劇情介紹
2006年,在硫磺島地下發現了數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這個島上作戰的將士們留給家人最後的一點東西--寫給家人最後的訣別信。這些沒有寄出的信寄托著他們的希望……
1944年6月,戰爭處于白熱化階段。陸軍中將——栗林忠道(渡邊謙飾)憑借自己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經驗,一直指揮著軍隊作戰。本土防衛的最後階段,硫磺島的命運全都寄托在這個男人的身上。栗林經曆過多次戰役,對士兵們幾近苛責。在這個彌漫著惡臭的硫磺氣體灼熱的小島上,食物和飲用水都極爲短缺,栗林指揮大家挖掘地下要塞。
曾經留學美國的栗林中將在軍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隨意體罰下屬,這些做法招來了守舊將領的不滿,卻爲絕望中的士兵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栗林中將利用硫磺島的地理特點設定出一套以拖延爲目的的作戰方案,在他麾下,有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馬術金牌得主西竹一中校(伊原剛志飾)、只懂正面作戰的頑固派伊藤中尉(中村獅童飾)、剛從憲兵隊調來的清水(加瀨亮飾)、在妻子懷孕時出征日夜思念著家人的西鄉(二宮和也飾)等等二萬多名官兵,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擁有絕對制空權,人數近四萬的強大美軍。
1945年2月19日,美軍在經過幾個月對硫磺島的狂轟濫炸,以及艦船炮擊之後,開始進行硫磺島登陸作戰,開始的計劃是5天之內拿下該島,但是,這場戰鬥卻持續了36天。把名譽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栗林命令士兵們“誓死搏鬥”--“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終于到了最後的時刻,爲了自己家鄉的親人,他們又監守了一天。
這些經過了漫長的61年歲月的信。那一張張樸素的面孔,讓硫磺島的心變得明朗起來……
曆史背景
硫磺島是太平洋上一座由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火山島,地形起伏,溝壑縱橫,懸崖峭壁臨海高聳。只有20余平方公裏,北部是一片錯落起伏的高地,由一系列小山崗和陡峭的峽谷構成。小山崗高程大多百米左右,地形複雜,可伏重兵。南部地勢低平,有一小片被梯狀臺地逼住的海灘,勉強可作登陸場。除此以外,全島沒有任何可供船舶停靠的錨地或港灣。硫磺島雖是彈丸小島,卻處在戰略要塞。它正當東京與美軍新占領的塞班島之間,距二地各約1200公裏。美軍占領塞班島以後,一直以塞班島爲基地空襲東京。但因硫磺島的報警作用,美軍對東京的空襲一直效果不佳。駐硫磺島的日軍戰鬥機還不時升空攔截,沖散美國機群。爲總攻日本,美軍勢必要奪占硫磺島。而爲東京安全,日軍也勢必要死守硫磺島。結果,這座杳無人迹的小小火山島,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就成爲日美必爭之地。
1945年2月,歐洲戰場的硝煙已經散去,日軍在硫磺島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了一場太平洋戰爭中最爲慘烈的激戰。雙方死傷極爲慘重。二戰記錄片中美軍用噴火槍把日軍從山洞裏趕出來的畫面就反映的是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美軍拿下硫磺島後,在島上建立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成爲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島上的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式的,被譽爲“玉碎指揮官”的硫磺島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忠道可以說是人體炸彈的先驅,大批的日軍潛伏在坑道裏,子彈打完之後,就抱著炸藥桶沖進美軍陣地引爆,美國人在硫磺島上每一寸的推進,都是用血肉換來的。
中途島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走上徹底潰敗的道路。中將栗林忠道率領日軍在硫磺島上負隅頑抗,最終自殺身亡……《硫磺島家書》是個很奇怪的片子,它是和《父輩的旗幟》一起策劃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無非是想從敵我雙方的角度去看同一場戰爭——《父輩的旗幟》讓美軍表現得勇猛無比,《硫磺島家書》又把重點放在日本軍人溫情善良的一面。可《父輩的旗幟》上映後一片惡評,發行公司華納爲了挽回面子,不得不把原本准備在2007年公映的《硫磺島家書》提前到2006年放映。這部對美國人來說視角獨特的電影,確實在去年底拿了不少獎——因爲對白基本都是日文的,它連奪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廣播影評人協會和金球獎三個最佳外語片獎;還幫著老伊斯特伍德擠進了奧斯卡——不過雖然提名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等重要獎項,最後卻只拿到了一個技術性的最佳聲音剪輯獎。可是,《硫磺島家書》真的值得那麽多掌聲麽?
從電影本身來說,確實沒什麽大問題。故事、手法、表演都很好,更難得的是,在制作班底是美國人、演員卻全是日本人的情況下,導演的意圖能這麽充分地展示出來,沒有“迷失在翻譯中(Lost in Translation)”。
幕後制作
硫磺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兩萬多名駐島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戰死沙場,萬余人負傷。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連續推出了《父輩的旗幟》和《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作品,分別從美方和日方來描繪這場激戰。分爲上下兩部的電影並不少見,但像這樣從兩個不同角度敘述同一事件的“聯體電影”卻是史無前例的大膽嘗試。伊斯特伍德的此番嘗試獲得了成功。《父輩的旗幟》于10月上映後廣受好評,而緊接著于12月中旬上映的《來自硫磺島的信》不僅很快博得一片褒揚,更是一舉贏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電影的殊榮。
伊斯特伍德表示,這兩部電影並不想突出戰爭的勝負,反而重點在于表現戰爭根本無所謂勝負的無意義性,影片所聚焦的是戰爭帶給人的影響和那些因戰爭而失去生命的人。因此,對于戰爭雙方的美軍和日軍,伊斯特伍德沒有從戰勝方和戰敗方的切入點去詮釋,而是懷著人文主義的關懷,對戰鬥過的人們給予了同等的敬意。在這部《來自硫磺島的信》中,我們不會看到大量短兵相接的戰鬥場面,影片著重刻畫了日軍中幾個不同階層不同個性的代表性人物,用他們的命運交織出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
作爲硫磺島之戰的美國篇和日本篇,兩部電影各自獨立,但也有若幹重合呼應的場面,暗示出兩者之間微妙的聯系。比如,本片再現了前作主人公被殺的場面,前作中沒有交代的日本兵的死因也在本片中有了充分的展開。將兩部電影連起來觀看將獲得更爲深切的體會。
兩個劇本從完全相反的側面切入,講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這裏有一個隱含的主題:發生在太平洋的戰爭,不但是軍隊之間的沖撞,也是文化之間的沖撞。日本有著完全不同的軍事文化,他們的官階等級之分,還浸透著類似于宗教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投降就是恥辱,所以,他們寧可戰死,也絕不投。但美國士兵則完全相反,他們爲信仰而戰、爲國家而戰,但同時也珍愛自己的生命,爲了讓自己生存下去而戰。但美國士兵也爲保護戰友爲榮,爲了並肩作戰的兄弟,性命就自然而然排在了第二位。
背景複雜的傳奇性人物
本片的靈感來自一本書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方指揮官栗林忠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栗林下令在島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軍備力量埋伏其中。這種戰術簡直是“異端”。在當時,防禦戰中的日軍往往會在登陸點擺開防線,集中炮火猛擊海上的敵人。然而就是憑借著栗林的奇特策略,美軍原以爲5天就能結束的戰鬥整整拖了36天。另外,這位日本陸軍中將曾經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留學,有不少美國朋友,並一直反對與美國開戰,但在硫磺島之役中他卻表現出了相當堅決的抗擊態度。伊斯特伍德不斷挖掘栗林的資料,一直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書中收錄了栗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信中隨處可見有趣的圖畫,這位武官對妻子兒女的深情躍然紙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觸動,于是“信”就成了本片的關鍵詞。
本片中另一位曆史傳奇人物是人稱“西男爵”的西竹一。此人曾經勇奪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馬術金牌,並由此獲得了洛杉磯榮譽市民的頭銜,在歐美的社交界頗有人緣。伊斯特伍德將硫磺島之戰中的西男爵設定爲一位立于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軍人——他一方面率領部下全力作戰,同時又毅然下令救助美軍傷兵,最後斷然拒絕了美軍的勸降,這個人物身上矛盾的各個側面體現出戰爭所造成的無奈境地。
實力派演員薈萃的堅實陣容
伊斯特伍德最初想請日本導演來拍攝硫磺島之戰的日本篇,但由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只得自己挑起了擔子。本片的編劇是日裔美國人山下愛麗斯,而主要演員也全部來自日本。
出演栗林中將的是目前在好萊塢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影星渡邊謙。數年前,伊斯特伍德曾在某個頒獎典禮上碰到過渡邊,也看過他演的電影,對他的演技有著很高的評價。伊斯特伍德認爲具有強烈存在感的渡邊是飾演這位傳奇指揮官的最佳人選。
人氣偶像組合“嵐”的成員二宮和也在本片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所扮演的士兵西鄉是貫穿整場戰役的關鍵人物。年輕的二宮雖然主要活躍在歌壇,但也曾出演過不少電視劇和舞臺劇,在表演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其他演員伊斯特伍德基本是通過觀看電影和試鏡影碟,根據演技水准來選擇的。出演過《半告白》等名片的伊原剛志、在《五條靈戰記》中嶄露頭角的加瀨亮、一直活躍在影視圈的歌舞伎藝人中村獅童等紛紛入選,構成了相當堅實的演員陣容。
對于這支主要由日本演員構成的團隊,伊斯特伍德大爲贊賞,認爲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具有職業意識和敬業精神的團隊。看來美國導演和日本演員這樣的組合沒有帶來預想中的困難,語言障礙並未影響雙方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反而促成了更多的火花,將這部電影引向成功。
精彩花絮
爲了獲得在硫磺島拍片的許可,2005年4月5日,伊斯特伍德特地拜訪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在進入政界之前曾當過演員,他非常支持兩部電影,給伊斯特伍德亮了綠燈,但要求不能將火藥帶上島。因此,本片的大部分戲都是在冰島和美國洛杉磯拍攝的。06年4月27日,伊斯特伍德帶著攝制組來到硫黃島只拍了幾個鏡頭。第二天就舉行了影片殺青的記者招待會;
英語劇本完成後,制作方找了多名翻譯將其譯成日文,並從各個譯本中挑選出色的部分整合成最終日語版劇本;
渡邊謙對自己的角色栗林忠道非常感興趣,特地訪問了栗林的故鄉,與其家屬會面;
伊原剛志爲了演好馬術冠軍“西男爵”連續三周每天騎馬5小時,他還學習英語,查閱西男爵的資料,與西的兒子交談,並前往西的墓地祭掃,做了一切能做的准備。
得獎紀錄
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NBR) 2006年最佳影片獎
金球獎 2006年最佳外語片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提芬?史匹堡,羅伯?羅倫茲(Robert Lorenz)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最佳原著劇本 - 艾瑞絲?山下
最佳音效 - 艾倫?羅伯?莫瑞(Alan Robert Murray),巴布?亞斯曼(Bub Asman)
金球獎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http://baike.baidu.com/view/914868.html?tp=0_10
美國人拍的最佳外語片《來自硫磺島的信》
近幾年好萊塢拍二次大戰的電影少了,戰爭片再怎麼拍也被拍爛了,然而克林伊斯威特卻連拍了兩部。到底《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跟後來這部《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有什麼不同?又看了第一部,有必要再看第二部嗎?
老實說,看了《硫磺島的英雄們》電影癡有些失望,或許是期待看到當年約翰韋恩主演的《硫磺島浴血戰》(Sands of Iwo Jima)裡最後面那場硫磺島激戰的全觀點,想來克林伊斯威特無意與這部當年唯一的史戰電影相抗衡,且他也無意歌誦戰爭,更未曾試圖以戰爭慘烈場面去激發觀眾的熱血,反而是冷調子的藉著插美國美旗這件事,嘲諷媒體、政客為了自身利益所製造出來的英雄,壓根兒是笑話一場,這段旗子英雄的故事,讓電影癡不禁回想到《阿甘正傳》裡,不會懂得拿槍桿打仗的阿甘,憑他扛著同袍逃出沙戰也拿到一枚勳章,是啊,所以《硫磺島的英雄們》想說的是,那些死在戰場上的才是真英雄。
看了第一部,電影癡其實是更期待第二部的,為何?因為不滿足,以電影癡對克林伊斯威特的了解,他對於第二部的著墨及用心,絕對會勝於第一部。為何?當他第一部拍到一半,他立刻發現缺少日本觀點,他非常好奇那些躲在戰壕裡生活的日本士兵的觀點。
他這一動念,其實就成就了《來自硫磺島的信》。看了這部電影後,電影癡的感想是,克林伊斯威特成就了一部經典,不僅是戰爭片的經典,更是電影史上的經典。
本片,是第一部以美國人的角度拍二戰時敵軍日本人的觀點;本片是第一部大量啟用日本演員,讓日本人開口說母語的「西洋片」;這點可是非常貴的,從早期的改拍賽珍珠小說的《大地》(The Good Earth),一個中國故事,演員全是白人的不倫不類,得了無數獎項、貝托魯奇拍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雖然幾個主要角色用的是中國演員,可講的也是「英文」;就連《藝妓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裡的日本人用華人演員還開口說英文啦!克林伊斯威特的作法,可說劃下了一個時代的紀錄,說明「聯合國」國際村的時代已經來臨。而且,更可說是跨國籍的團隊展現,在一個不懂日語的導演領導一群優秀的日本演員(一樣美語也不大通)與製作小組共同努力完成的感人作品。
和《硫磺島的英雄們》不同,《來自硫磺島的信》克林伊斯威特的敘事手法,顯然又回到他拿手的主題──人,透過麵包師西鄉(日本偶像團體「嵐」之ㄧ的二宮和也 飾)他的善良與真誠的角度檢視這場戰役,使整部電影在日軍充斥的情形下,有了平民化觀點,與傳統日軍視死如歸的武士道精神,形成強烈的對比和價值觀的落差;而這個角色事實上與《硫磺島浴血戰》裡的彼得康威Peter Conway(John Agar飾)相呼應,出身於軍人世家的他卻一點也不想從軍,加入二戰行列不過是遂了家人的心願,在軍中結婚、生子的他,一天到晚想的也是家人、孩子,只是這樣的身分出現於美方陣營裡,沒什麼大不了,反之,出現在日軍裡,相對的稀有。
當他在挖戰壕時,不像大多數覺得這是件了不起的工作,為國家、為日皇貢獻,反而叨叨絮絮的說著,他們灰頭土臉挖的洞穴,可能就是他們日後葬身的墳墓,甚至覺得幹嘛在這個小島上做這些事,像這種鳥不生蛋雞不拉屎的鳥島,美國人要,怎不乾脆送給他們,為這個島送命真是無意義……;他如此「叛經離道」一點都不像軍人的行為,自是長官的眼中釘,就在他快送了小命之際,正好栗林忠道將軍(渡邊謙 飾)蒞臨巡視。
這位受美國教育、美式作風的戰略天才,看待這場戰爭的角度,不同於一般日本軍官,他深知一進這座島,就休想活著出去,而且他慢慢了解,日軍真的潰堤了,為了日本本島,他能在這裡多守一天算一天,能讓他旗下的年輕士兵多活一天算一天。所以他打破一貫日軍拚死精神,要他們每個人至少得殺十名美軍才能死,甚至要他們撤守,別為了失敗而殉道自決。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在蒐集硫磺島戰役的資料時,他納悶:「究竟是怎樣的人會用如此驚人,但也非常聰明的手法去抵抗防禦?當時利用挖掘隧道,將所有的軍用品藏在地底的作戰策略是違反日本作戰守則。大部分都是運用灘頭堡據點式的防禦,以及海上的砲彈攻擊,但在這樣特殊的戰役,根本就無法適用。因為如此,當時他同袍、底下的士兵都群集反對那種畏畏縮縮,需藏身於隧道的愚蠢作戰方式。」
從這部電影裡,可以清楚的看出,在無海空支援下,栗林忠道將軍如何一改當時二次大戰慣用的戰略,改以挖掘超過5000個洞穴、搭建碉堡,並使其像是蜂巢般用每一個18英裏寬的隧道連結,成功將這座小島改建為天然的軍事要塞,以進行近距射擊、誘伏等防禦戰略。使美軍陷入苦戰,這場苦戰改變了美國人原以為日本已是強弩之末的觀點,促使美國政府改弦易轍決定啟用原子彈快速終結二次大戰。
但《來自硫磺島的信》和《硫磺島的英雄們》一樣,看不到戰爭全貌,看到的是日軍籌備戰事和戰爭發生之後坑道裡的生活,好比那種連倒個糞桶都得冒生命危險的鳥差事,自然落在不得長官緣的西鄉頭上,當他拎著小小的糞桶,從洞穴裡鑽出來,海上滿滿戰艦的壯觀奇景教他忘了身處槍林彈雨的危險中,為了救回吃驚掉下的糞桶,還差點為了一桶糞丟了小命,多麼的不值啊!他怎麼也要拚著活下來,他要回家看他未來得及看的小孩。
此一遭遇改變了他的想法,特別是當他看到奧林匹克馬術冠軍得主西竹一(伊原剛志飾)捉到美軍時,他非但沒殺了他,還幫他療傷、跟他聊天,讓他們這些日本草包認識「活生生」的美國人,他才曉得美國人並不像軍方說的是茹毛飲血的野蠻人,他開始想著投降求生的可能性。始料未及的是,那名讓他「保送」出去投降的上等兵清水(加瀨亮 飾),卻死在美軍槍下。
死守硫磺島上二萬多名的日軍幾乎全部喪命,但本片安排了讓西鄉活著,在日軍餓了數天之後,栗林忠道將軍帶領著最後僅剩的士卒打算衝出去做最後的垂死掙紮前,他秉著無三不成事的公式,要西鄉留在營本部銷毀所有的文件,想著看看這樣是不是能再救他一命。也正因為是西鄉這樣一個人處理所有文件,他才會銷毀所有軍事文件,卻把所有同袍寫的、未寄出去的家書,留了下來,包好埋在地底,等待日後被人發掘。
另一名存活者則是一心遵循日軍傳統死士精神的伊藤上尉(中村獅童飾),帶著地雷衝出藏身的空壕,靜靜埋伏想與美軍同歸於盡,直到戰爭結束,他卻依然無恙的躺在原地。
求生的,亡了;求死的,活了。如此的對照,有著人文的悲愴詩意,全片在刻意低彩色調下,向硫磺島的奮戰士兵們致敬,最後在凱爾伊斯威特(克林伊斯威特的兒子)以及麥克史蒂文作的曲子下,流瀉在現在的硫磺島景色悲歌中,為此史詩悲劇靜靜的畫下句點。
http://blog.udn.com/su41/74993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