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23 10:19:35| 人氣3,71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177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看過美國獨立戰爭的「正戲」:《1776》之影評,但為何網上盡是「歪戲」:《國家寶藏》《決戰時刻》?

梅爾吉勃遜在《決戰時刻》片中扮演的角色乃根據美國獨立戰爭一位綽號「沼澤狐狸」的法蘭西斯馬裏恩發展出來,然而他並不是電影中思想前進、生了七個小孩的愛家男人,真實的主人翁畜奴且未婚,直到戰爭結束後才迎娶姪女。歷史學家指控,他曾迫害屠殺原住民契若奇族人(Cherokee),至於梅爾吉勃遜成功為子復仇的吉爾福德縣府戰役(Battle of Guilford Court House),真實歷史是:美國人輸了這一仗。

《1776》也並非獨立戰爭片,場景以費城獨立廳裡的革命家們的辯論為主(受原是百老匯舞臺戲影響吧),故其史觀如前評《費城神話》(貼於後)所批一樣,均是很美化的美國史觀。

《1776》是一出1969年百老彙音樂劇和它的1972年電影版的總稱。
演出時間:1969年3月16日-1972年2月13日,共1217場。該版本獲1969年托尼獎五項提名,贏得三項: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並獲得1969年Drama Desk最佳劇本,最佳服裝設計獎。
衍生版本
1972年,該劇由哥倫比亞公司拍攝電影版,總長180分鍾(首次公映時有刪節)。電影版演員基本采用百老彙首演版原班人馬。
1970年該劇在倫敦上演,多采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演員。該版本獲得輿論好評,並出版一張唱片。
1997年百老彙上演了該劇的重排版,由布瑞特?斯派爾(Brent Spiner)主演。重排版獲得當年托尼獎三項提名和Drama Desk最佳男配角獎。
因題材具有教育型且演唱難度不高,該劇經常被美國各學校搬演。
劇情
第一幕
1776年5月8日,費城,既熱又潮的桑拿天氣,蒼蠅多得沒法開窗戶,第二大陸會議的代表照舊三三兩兩聚在國會廳裏喝酒打牌聊天,沒人關心當天的議程——一頭死驢的賠償問題。麻薩諸塞州代表約翰亞當斯怒氣沖沖摔門進來,譴責衆人無視英國的欺淩,尤其對他反複提出的獨立議案,甚至連公開討論都沒有。代表們受不了他的鬧騰,空前團結地要求他閉嘴坐下(1 Sit Down, John)。
亞當斯失望地沖出大廳,抱怨議會一年半以來只會打混摸魚,被這種機構領導,還不如來場瘟疫或者大洪水來得痛快。他開始給遠在麻省的妻子艾比寫信,想象中艾比出現在舞臺一側,催他趕快把獨立問題解決掉,回家和她團聚。
亞當斯問她有沒有照他說的,組織後方生産硝石。她很幹脆的回答沒有。爲什麽沒有呢?“我們的問題更緊急,戰爭期間縫衣針都買不到了,你不送針來,別想要硝石。”“硝石!”“針!”“硝石!”"...針。"亞當斯無可奈何的同意了。兩人互訴愛意,依依不舍,艾比終于消失。議員們再次齊聲要求亞當斯坐下,這次他終于默默坐了下來。(2 Piddle, Twiddle and Resolve / Till Then)
第二幕
第二天,亞當斯去找好友,賓夕法尼亞州代表富蘭克林,發現他翹了會正在請人畫像。富蘭克林認爲獨立決議之所以提不出來,完全因爲亞當斯“討厭又招人煩(obnoxious and disliked)”,得另找人提出才行。亞當斯一聽堅決反對,但仔細想了想也不得不問富蘭克林是否有人選。富蘭克林很無辜的說沒有,話音未落一名橙紅色的騎手飛馬趕來,原來他請了的弗吉尼亞州代表理查?亨利?李。
富蘭克林假裝向他請教獨立議案爲什麽提不出來。“簡單,因爲約翰招人煩嘛。”那怎麽辦呢?自信心過剩民族自豪感爆炸的李立刻決定,他才是提出議案的最佳人選。因爲弗吉尼亞是北美第一州,他又是FFV(弗吉尼亞第一批家族),“無論士農工商,內政外交,我們李家人都拔頭籌。”李當即跨上馬奔赴弗吉尼亞要求授權。(3 The Lees of Old Virginia)
第三幕
1776年6月7日。早上10點,新來的佐治亞州代表霍爾大夫按時抵達,會場非常混亂,羅德島的霍普金斯喊管理員上朗姆,特拉華的三名代表爭論不休。管理員問霍爾在獨立問題上站哪邊。最年輕的代表,南卡羅來納的愛德華拉特利奇說:“當然和南卡羅來納一邊了”,他拉過霍爾,爲他引見深南各州(Deep South),聲稱這些州一貫意見一致。霍爾不願意透露佐治亞的態度。和富蘭克林同屬賓夕法尼亞的另兩名代表狄金森和威爾遜表示堅決反對獨立。威爾遜爲了迎合狄金森,有時甚至情不自禁的附議自己州提出的決議。狄金森稱獨立爲叛國,對突然安靜了兩星期的亞當斯冷嘲熱諷,亞當斯忍無可忍,向富蘭克林表示再有一天等不到李,他就自己提出決議。
÷大會主席漢考克和秘書湯普森宣布第380次會議開始。漢考克主席首先宣布對羅德島的霍普金斯禁酒,歡迎了霍爾大夫,然後要求心不在焉的弗吉尼亞代表傑斐遜報告氣溫。傑斐遜報告了“潮濕的87度(30℃)”,宣布他今晚就回家鄉,去見分別了6個月的新婚妻子。
一個髒兮兮的小傳令兵送來華盛頓將軍的前線戰報。華盛頓擔心他的隊伍疲乏又缺少彈藥,難以抵擋英軍對紐約的進攻。衆人正在沮喪,李終于沖了進來,帶來弗吉尼亞通過的李氏決議文(Lee Resolution),狄金森“第24次”提出延期討論。
李氏決議立刻得到麻省(亞當斯),弗吉尼亞(李和傑斐遜)和新罕布什爾(巴雷特)的贊成票,由于這次是南方提議,康涅狄格的舍曼也投了贊成票。特拉華的三名代表以2比1贊成。紐約的莫裏斯和往常一樣,對任何決議都“恭敬地”棄權。賓州由狄金森提出反對。馬裏蘭的蔡斯說如果獨立是送上來的他當然支持,但戰爭勝利的希望實在太渺茫,因此投票反對。拉特利奇認爲目前沒什麽理由急著采取行動,所以南卡反對。北卡一向緊跟南卡,同樣投了反對。霍爾處在兩難境地,他個人支持獨立,佐治亞的立法機關卻反對,他不知該如何投票,不過這次他決定反對。5比5加1票棄權,羅德島的霍普金斯正好從廁所回來,酒還沒醒,聲稱他從沒聽過有什麽事情危險到連討論一下都不行的,因而投了贊成票。決議終于得以進入討論階段,主席感激地取消了對他的禁酒令。
最熱心的幾個代表擺明了立場:狄金森爲母國英國而自豪,他強烈反對“謀反”和“叛國”,只願意向英王上書請願。亞當斯和富蘭克林認爲他們只有個英國人的名頭,權利早就被剝奪光了;再說列克星頓之役已經過去一年,戰爭正在全面爆發,現在和解未免太晚了些。拉特利奇不願讓深南各州接受北方領導的獨立;蔡斯仍然對華盛頓軍的實力毫無信心。
辯論進入白熱化,狄金森激烈譴責亞當斯這個“瘋子”,爲一點稅金竟然煽動人們抛棄“獅心王,憲章運動,都鐸王朝和世界上最文明而高貴的國家”,亞當斯反擊狄金森一派“冷靜,考慮周到的人(cool, considerate men)”,什麽事都躲在最後,隔岸觀火。爭到激烈處,兩人揮起手杖打成一團。特拉華州老代表凱撒羅尼好容易把他們拉開,卻因爲太激動突然發病,同州的麥肯代表送羅尼回家鄉,于是特拉華只剩一名代表,而他反對獨立。拉特利奇立即提出重新投票。爲了拖延時間,富蘭克林要秘書把李氏決議再念一遍。就在這一點時間裏,一直缺席的新澤西代表團到了,投了贊成票。6比6,紐約再次“恭敬地”棄權,亞當斯提醒漢考克主席(麻省出身)行使決議權。眼看決議即將通過,狄金森突然提出,獨立這麽重大的問題必須全體一致,“沒有哪個殖民地應該被迫與祖國分離”。特拉華附議,投票結果照樣是平手,漢考克主席擔心反對獨立的州會不得不爲英國而戰,導致獨立戰爭背上兄弟相殘的原罪,他投票贊成狄金森,“全體一致決議”通過了。
秘書再次宣布爲獨立案重新投票,又被亞當斯打斷,亞當斯提出延期,要爲獨立撰寫一份正式文告。富蘭克林附議,但主席問他們爲什麽,兩人都答不上來。忽然一個聲音說::“爲了置事物之常理于世人眼前,用簡潔的語句博取他們同意。”是一直沈默的弗吉尼亞代表傑斐遜。延期決議再次6比6逼平,主席決定贊成,並指派亞當斯,富蘭克林,李和康涅狄格的舍曼,紐約的利文斯通組成5人小組,三周內提交文告。李剛被選爲弗吉尼亞州長,急著回家上任,亞當斯立即提出由傑斐遜補缺。傑弗遜連聲反對,主席視若無睹,直接批准然後休會。
問題變成了5人小組中由誰來執筆。不能是亞當斯,因爲他“討厭又招人煩”,富蘭克林、舍曼和利文斯通也找了各種借口推脫,剩下一個傑斐遜,他只想趕快回家見他妻子。亞當斯軟硬兼施,稱贊他的文筆,提醒他負起責任,甚至以動武相威脅。傑斐遜很無奈,“亞當斯先生,你真是討厭又招人煩,你攔在我和我的新娘中間,逼得我要殺人了。”在富蘭克林他們“殺人了,殺人了”幸災樂禍的歌聲中,亞當斯塞給傑斐遜一支筆,摔門而出(4 But, Mr. Adams)。
注:這一幕包含20分鍾以上的純對話,創造了音樂劇史上最長時間沒有音樂的紀錄。
第四幕
一星期後,亞當斯和富蘭克林來到傑斐遜的公寓,只見他情緒低落,胡子拉茬,坐在滿地的廢紙團中間,連開頭都沒寫出來。好在亞當斯請來的傑斐遜夫人瑪莎剛好抵達,小夫妻見面立刻黏成鐵板一塊,被徹底無視的兩人只好撤離。
坐在傑斐遜門口臺階上,亞當斯眼前又幻化出艾比。她問他爲什麽不請自己的妻子,當他真的請她前來,她又不得不拒絕。因爲戰亂和嚴冬,農場快支撐不住了,加上孩子生病,她根本走不開半步。兩人隔空互訴愛意和誓言,最後亞當斯仍不忘提醒她做硝石(5 Yours, Yours, Yours)。這首歌完全根據曆史上兩人真實的通信寫成。
富蘭克林叫醒了亞當斯,原來他在臺階上睡了一夜。瑪莎正好推開窗戶,兩人從街上向她打招呼,她完全不記得昨天曾見過他們,不過很高興出來和他們見面。兩人想不通那個全議會最安靜的“紅頭發墓碑”究竟怎麽贏來這麽可愛的妻子,瑪莎回答她愛他的各種成就,但最不能抗拒“湯姆的小提琴”。他們跳起歡快的華爾茲,這時傑斐遜醒了,夫妻倆又黏了回去,亞當斯和富蘭克林唱著小提琴頌歌再次無可奈何地離開(6 He Plays the Violin)。
第五幕
1776年6月22日,獨立派采取分化瓦解戰術,亞當斯負責馬裏蘭的蔡斯。小傳令兵又從前線趕來,華盛頓說軍隊中性病蔓延,酗酒成風,急需國會派代表團來振奮士氣。亞當斯向蔡斯挑戰,如果能證明大陸軍可以擊敗英軍,馬裏蘭會贊成獨立嗎?蔡斯接受了。亞當斯、蔡斯和富蘭克林組成代表團開赴新澤西前線,獨立派其他代表也隨即離開。狄金森心情大好,祝賀各位保守派代表和他一樣堅持做“冷靜,考慮周到的人”,爲了捍衛他們的財産和家世,他們會堅持到底,“永遠向右,決不向左”(7 Cool, Cool Considerate Men)。
代表們走了,管理員坐在主席的椅子上,管小傳令兵叫“將軍”。傳令兵出身麻省,他坐在亞當斯桌前,向管理員描述戰場,講他的兩個好朋友如何在同一天戰死于列克星頓,其中一個死在山坡下草叢中,他的母親找了一天一夜才發現屍體。這個孩子臨死前在想什麽呢(8 Momma, Look Sharp)?
第六幕
傑斐遜躲在議會廳外,等待秘書宣讀《獨立宣言》,亞當斯和富蘭克林興沖沖地趕回來。他們在新澤西正好趕上一群野鵝飛過,本來餓得東倒西歪的軍隊士氣大振,一陣齊射,彈無虛發。蔡斯終于相信了大陸軍的實力,回馬裏蘭要授權去了。亞當斯盛贊獨立宣言,富蘭克林將之比作一個蛋,三人開始爭論孵出來的會是什麽鳥。傑斐遜提議鴿子,亞當斯說是鷹,富蘭克林覺得鷹代表歐洲帝國主義,提出美洲土産,勇敢的火雞。最後誰也拗不過亞當斯,三人一起慶祝這只鷹的誕生(9 The Egg)。
第七幕
1776年6月28日起,幾天內代表們對獨立宣言提出各種刪改,傑斐遜都無條件接受,秘書已經懶得征求他的意見了。狄金森要求刪去稱呼英王的“暴君”一詞,傑斐遜反對,聲稱不管他們怎麽說,英王是暴君的事實不會改變,他讓秘書把劃掉的“暴君”再填回去。
主席准備宣布對獨立宣言進行投票,拉特利奇突然站出來,指責宣言中關于奴隸的章節,捍衛奴隸制爲“我們南卡羅來納的生活方式”,嘲笑新英格蘭各州的僞善。他們不畜奴沒錯,可是是誰開船出波士頓港,載著聖經和朗姆來到非洲?是誰在奴隸市場上吆五喝六,往波士頓運回黃金?三角貿易裏到底誰發了財?他登上桌子,模仿奴隸拍賣會的場面,直到一名北方代表忍無可忍求他停止(10 Molasses to Rum)。拉特利奇拂袖而去,帶走了南北兩卡所有代表,佐治亞的霍爾大夫猶豫一下,也跟了出去。
蔡斯趕回來投馬裏蘭的贊成票,近乎絕望的亞當斯要麥肯回特拉華,把病重的羅尼請回來。富蘭克林建議亞當斯刪除奴隸制一節,“爲一場戰役而輸掉整個戰爭,這太奢侈了”。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亞當斯獨自爬到鍾樓上躲起來,向想象中的艾比求助。艾比用他自己信上的話安慰他:“Commitment, Abby, commitment! There are only two creatures of value on the face of this earth: those with a commitment, and those who acquire the commitment of others”。這時管理員喊他收郵件:一堆系著緞帶的桶,艾比組織麻省婦女社團制造的硝石運到了。(11 Compliments)
亞當斯信心複燃,他讓管理員寄回縫衣針,讓富蘭克林和傑斐遜抓緊最後時間爭取威爾遜和拉特利奇。湯普森秘書打開華盛頓最新的來信,華盛頓問他過去的15封信怎麽沒有半點回複。“那邊究竟有人在嗎?”
深夜,亞當斯獨自坐在議會廳裏,默念華盛頓的話。有人在嗎?他已經破釜沈舟,該來的就來吧,他仍然能看見一個光華四射的新國家,永遠自由。可是究竟有人關心嗎?(12 Is Anybody There?)
“有,我關心。”霍爾走了進來。他想起英國國會議員愛德蒙柏克的話,“民意代表不僅代表人們的産業,也代表人們的判斷能力。如果他犧牲這些,就是對選民的背叛。”他決定照自己的意志,爲佐治亞投贊成票。
對李氏決議的正式投票開始了。麥肯帶著羅尼趕了回來,特拉華3名代表以2比1贊成。拉特利奇再次提出奴隸制問題,富蘭克林懇求亞當斯刪掉那節,亞當斯讓傑斐遜決定,畢竟宣言是他寫的。“那些也都是我寫的。”傑斐遜走上前親手劃去了奴隸制一節。拉特利奇代表南北兩卡投票贊成。佐治亞也投了贊成。
最後只剩賓夕法尼亞。狄金森正要反對,富蘭克林提出少數服從多數。狄金森反對,富蘭克林贊成,決定權落到了威爾遜手裏。威爾遜發現如果他反對,他就會作爲“阻止美國獨立的人”永遠被人記住,而他和別人不同,非常不想留名後世。狄金森冷笑:“國家就是這樣建成的嗎?就因爲一個天生的無名氏想要繼續默默無聞下去?”威爾遜投了贊成,李氏決議全體一致通過了。
主席要求全體代表在宣言上簽名。狄金森宣布良知不允許他簽這份文件,他仍然盼望與英國和解,但他決定去投軍,捍衛新生的國家。亞當斯率領全體代表向他致敬,但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7月4日。漢考克主席帶頭簽字,寫得最大,“讓胖喬治國王不戴眼鏡就能看清楚”。歡樂的氣氛被小傳令兵打斷,華盛頓報告紐約已經被摧毀,他的5000名老弱殘兵要對抗25000名英軍,只有神知道結果會如何,但他注定要損失這些英勇的人了。
會場頓時凝重起來。主席下令敲鍾,在越來越激昂的鍾聲中,各州代表按由北到南的地理順序,依次上前簽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947137.html

國家寶藏 National Treasure (2004)

導演:【扭轉未來】強扥特陶(Jon Turteltaub)
演員:【變臉】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特洛伊】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賈斯汀巴薩(Justine Bartha)、【魔戒首部曲】西恩賓(Sean Bean)、【紅龍】哈維凱扥(Harvey Keitel)、【古墓奇兵】強沃特(Jon Voight)
劇情簡介
傳說三千多年前古埃及時代流傳下來一筆巨額寶藏,直到美國開國之初,這筆寶藏成了當時的「國安基金」,經過兩百多年的時空演變,目前這份寶藏下落不明。但是蓋茲一家傳美國開國之初就被授與保護這筆國家寶藏的任務,班傑明富蘭克林‧蓋茲﹝尼可拉斯凱吉飾演﹞從小在爺爺﹝克里斯多夫普拉默飾演﹞的灌輸之下,堅信國家寶藏的存在。
班傑明找到英國人伊恩‧郝﹝西恩賓飾演﹞金援之下,經過多年的追查,班傑明發現最終的線索就藏在美國開國的獨立宣言的背面,他找上展出獨立宣言的單位「建國檔案資料館」裡的專家:艾碧嘉‧茄斯博士幫忙﹝黛安克魯格飾演﹞,但是卻遭到茄斯博士的婉拒,因此班傑明決定要盜取「獨立宣言」。
艾碧嘉為了阻止班傑明盜取「獨立宣言」卻因此被捲入被追殺的行列。兩人在小跟班萊理﹝賈斯汀巴薩飾演﹞的陪同下四處奔波一步步解開「國家寶藏」的機密,找到國家寶藏的藏身之處。
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967

 2000《決戰時刻》The Patriot《愛國者》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于結束,曾經是英軍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 吉蔔森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爲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爲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采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征收衆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鬥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5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鬥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主演

梅爾-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爲世人塑造了一個傳奇般的愛國英雄----威廉‧華萊士,今年他又爲世人帶來了另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本傑明‧馬丁。他棱角分明的臉龐、英俊剛毅的氣質、至剛至陽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爲世人奉獻了二位用生命捍衛神聖家園的偉大的愛國者,憑著自身的實力成爲好萊塢頂級的電影巨星。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父親是鐵路司機,母親是澳大利亞歌劇演員,雙親是愛爾蘭虔誠天主教徒。由于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對電影産生了較大的興趣。據說由于吉布森的父親在美國遇到大麻煩,于是1968年他們全家遷至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居住。吉布森中學畢業後,來到了悉尼國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在校期間他遇見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朱迪-戴維斯(Judy Davis),並應邀參加了其處女作《夏日城市》(“Summer City”)的拍攝。畢業後,他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劇團也演一些小角色,並逐步涉足影壇。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連出演了兩部不同題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舉成名的、由著名導演喬治-米勒執導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將面臨原子戰爭毀滅的、身穿金屬外衣的未來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導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節片《蒂姆》(“Tim”),他在劇中擔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繹了一位反應遲鈍的勤雜工,而獲得了澳大利亞薩姆獎,成爲澳大利亞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亞名導演彼得-維爾的賞識,同年參加了維爾的精彩劇情片《加利波裏》(“Galiipoli”)的拍攝,並因該片第二次獲得薩姆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吉布森在《沖鋒飛車隊》(“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國際影壇所關注。1983年他與維爾二度合作,拍攝了影片《危險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飾演一位企圖掩飾印尼血腥政變的麻木無情的記者。在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斷得到提高,他要開始尋求更廣闊的表演空間。
1984年,吉布森進軍美國。他在好萊塢主演了《河流》(“The River”)、《獎金》(“The Pointy”),但反應平平。同年吉布森應邀重返澳大利亞,又一次在刺激、瘋狂的《沖鋒飛車隊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熱的馬克思,歌手迪娜-特納加盟了此片的拍攝。吉布森在休整了兩年後,1987年美國名導演理查德-唐納邀請他主演轟動一時的動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劇中飾演警探馬丁-瑞格斯,他所體現的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敢于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精神,使吉布森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躍成爲好萊塢超級動作明星。他與丹尼-格洛弗的傾情聯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爲當時最賣座的影片。隨後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續集,爲吉布森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1990年他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制片公司ICON Productions,並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這期間他還參加拍攝了《破曉時刻》(“Tequila Sunrise”)、《電線上的鳥》(“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兩度被美國《People》雜志選爲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執導了影片《無臉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親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嚴重燒傷但深藏秘密的老師。這部影片制作精細,體現了吉布森多年來在影壇中的豐富經驗和心得。雖然影片宣傳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查德-唐納執導的《賭俠馬華力》(“Maverick”),該片改編自收視率不錯的同名電視喜劇,他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影片上映後好評不斷,體現了他的實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給了世界一個非同尋常的震驚。他在影片中史詩般地描述了13世紀蘇格蘭領袖威廉-華萊士的生活和創建獨立王國的奮鬥史,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古裝史詩巨片。吉布森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贏得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這一年成爲梅爾-吉布森的黃金之年,他當之無愧被稱爲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轉身幕後,爲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風中奇緣》(“Pocahontas”)中的約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並拍攝了影片《綁票通緝令》(“Ransom”1996)、《陰謀理論》(“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來越高、越來越受人矚目。1999年在影片《危險人物》(“Payback”1999)中,他開始了從影以來的全新嘗試,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減當年。2000年他又重操舊業,爲夢工廠的最新動畫片《小雞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雞Rocky配音,給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應大導演維姆-溫德斯的邀請,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飾演一名追凶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風格,爲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間,吉布森繼《勇敢的心》後再次著古裝出場,主演大制作電影《愛國者》(“The Patriot”)。該片由《獨立日》一片的導演羅蘭德-艾莫裏奇執導,編劇爲《拯救大兵瑞恩》的羅伯特-羅戴特,講述的是在18世紀70年代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一位美國人英勇對抗英國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飾演的本傑明-馬丁是一個有7個孩子的鰥夫,他是爲保衛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戰、在戰火中高喊著“Forward”的戰爭英雄。該片場面浩大,既壯觀、又感人,表現出了極強的英雄主義色彩,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吉布森憑此片進一步確立了其銀幕“英雄形象”,成爲好萊塢身價最高(2500萬美元)的演員。吉布森今年接下來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將上映的喜劇片《女人想什麽》(“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飾演一個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義者,不知這次吉布森又能爲我們帶來些什麽。
梅爾-吉布森是一個眷戀自己的家庭、虔誠的家庭型男人,對結婚14年的妻子忠貞不二,妻子羅賓(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個子女。世界上大約有半數女人爲他著迷,在今年5月份美國Zogby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中,梅爾-吉布森當選最佳銀幕愛侶,但他從未有緋聞傳出,他認爲婚外戀是“庸人自擾,何苦來著”。說到自己的家庭時,他表示會像《愛國者》中的本傑明-馬丁一樣,爲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平時,他爲人親切、隨和、聰明、幽默,這個被評爲“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亞自己的農莊裏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麽"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歡人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獲獎記錄:
1997年10月被英國《Empire》雜志評爲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
1996年以《勇敢的心》一片獲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1996年被美國《People》雜志選爲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
1990年和1991年兩度被美國《People》選爲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名之一
1979年和1981年兩度獲澳大利亞薩姆獎最佳男主角獎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97672.html

《愛國者》

       光看英文片名就曉得,這部電影一定是一部很愛國的電影。其實導演之前就導過一部很蠢,但是還蠻有趣的<<ID4>>,百分之百的大美國主義。這次的決戰時刻,回溯到史詩型的電影。對美國人來說,雖然建國只有兩百多年,但是也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內戰外戰。不過,在這些從建國以來,到目前為止的戰役,我想,對美國人來說,最榮耀的,還是當初獨立時候的那場戰役。那代表著一種建立新世界的理想。這樣的念頭,導演不時的在電影中,讓我們看到。
        我已經懶得去挑出電影中不合理的劇情啦!不過,我倒是有點感動於美國人獨立的那種勇氣。在面對著一個比自己強大多倍的威脅者,他們不願意屈從,而選擇為自己的家園,為自己的土地站出來。探討一下歷史背景,當初到美國來的,都是因為不堪在英國國內受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於是遠渡重洋,來到美洲這塊新大陸。他們在東北角建立了自己的家園,生活清苦儉樸即使在美洲生活,卻依然要對英國繳交重稅,聽隨英王的命令。因為英國皇室的所求無度,在英國國內的人,對他們予取予求,所以,才會導致獨立戰爭。
        對於獨立戰爭時的美國人來說,他們有一種很強烈的觀念,就是認為「一個人最大的忠誠,應該是獻給他生存的土地。」對於這些遠渡重洋,來到新天地建立家園的人來說,保護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莊園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梅爾吉伯遜飾演的班傑明馬汀,一開始反戰的理由,其實也不過就是因為擔心,加入戰爭,會使自己的家庭遭逢危險。直到後來,他發現即使保持中立,卻還是讓自己的莊園、自己的家人被犧牲,被破壞,就是所謂的「覆巢之下無完卵」。然後,他終於選擇站出來,為自己的家園而站。雖然電影以他為主角,不過,其實我相信,這是當初很多美國的先民,即使明知會是一場很艱難的戰役,他們還是願意冒這個險。這樣的情操,其實搬上電影,還真是很有煽情作用的。像我這個不是美國人的人,也不禁感受到獨立戰爭的神聖。
        對於殖民地時代的美國人的這種對土地的忠誠,我是百分之百的認同。試想,即使不是生在這塊土上,但是你在這裡開拓自己得家園,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家庭,你的子子孫孫都將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命,如果對於這樣的土地,你不認同,不試圖保衛,那麼,也就意味著,失去這裡,你也再沒有立足的地方了。我很感動於美國人都有團結一致的心思,堅決認同自己的土地,而不是身在美國,心在英國。本該如此,如果身在美利堅,卻心懷所謂的「祖國」--英國,那麼,何必來美國,不若回去算了!英國人當然認為,美洲是他們的領土,美洲大陸的人都應該效忠英國。但是英國人有沒有想過,當移民者在新大陸胼手胝足的開疆拓土時,他們給了移民者什麼幫助嗎?沒有。英國放任他們自生自滅,在一開始的艱苦時期,從未停止徵稅。甚至後來,干涉越來越多,課稅越來越重。英國貪圖的,不過是移民者辛勤耕耘的東西,英國人見到殖民地的經濟迅速發展,他們覬覦這樣的成果,所以,堅決不願意美國獨立。一個只管向人家要東西,百般剝削的「祖國」,殖民地的人民終於忍無可忍,站了出來。這是一種生存的尊嚴,一種保護自己的家園的怒吼。如果對自己生存的土地不能認同,那麼,我相信,新的美利堅合眾國,也不會要這樣的人民的。(我想,電影中那位背叛者,就無緣見到新的國家的產生,沒有能享受一個新世界的精神。)人民無關乎種族,無關乎身份地位,無關乎從那裡來,新大陸只問你,你的心是不是在這裡。這是美國獨立的精神,一個兼容並蓄的種族融合,一個自由堅決的意念,一種對土地的忠誠,對家園的忠誠。
        雖然故事上依舊脫離不了大美國主義的情節,電影冗長了些 (故事中的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可以再精簡一下。) 還有,導演過分強調一些戰爭的血腥鏡頭,故事敘述的有點支離破碎等等,都是它的缺點。不過在戰爭的浩大場面上,還真是相當的有看頭。也許在我們現代的人看來,會覺得:「哇!這種打仗法還真是有點蠢!那有人就站在敵人面前,等人家來射,又沒有任何屏蔽!」不過,當時的打仗手法真的就是這樣。所以,正面交鋒下,兵力弱的自然就潰不成軍。我想,當時的美國將領實在不太會打仗,否則兵法有云:「不能力敵,就用智取。」反而是班傑明懂得利用地形之便,率領民團,到處打小的游擊戰。在看慣了現代科技的大場面戰爭以後,回頭看看從前的那種戰爭場面,也是一種難得的情景。
        只是,梅爾吉伯遜一貫的正義凜然,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也許就是壞人壞的徹底,好人好的簡單,總覺得少了點人性的複雜性,少了點掙扎,故事有很多一廂情願的理想。在很多人與人的感情的描寫上,實在太簡單了,不論是父子間的親情,男女間的愛情,甚至班傑明的啞巴女兒開口說話,這些有關於人物的描寫,都太早率。讓我在人物上,比較沒有認同,沒有感情。到頭來我比較感動的,就是那種追求自由的精神。不只是美國人追求自由的精神,也是電影中,那位黑奴追求自由的渴望,讓人敬佩。
http://www.geocities.com/Vienna/Opera/5409/movienote.patriot.htm

美國獨立宣言>維基百科

《美國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為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於費城批准,當日茲後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展示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湯瑪斯·傑佛遜為獨立宣言主要撰稿者1760年代與1770年代間,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大不列顛王國間之緊張關係持續升高,終在1775年爆發勒星頓與康克特之役(來剋星頓槍聲)(Battle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成為美國獨立戰爭之先聲。徹底獨立一開始只是少數人的想法,直到強力壓制殖民地自治的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通過後,視不列顛母國為壓迫者的觀點方日益廣佈。麻薩諸塞州1774年之沙福克決議(Suffolk Resolves)與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於1776年出版之小冊常識等文告更加掀起了反不列顛之風潮。
[編輯] 起草與採用
1776年6月,麻薩諸塞州的約翰·亞當斯、賓夕法尼亞州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維吉尼亞州的湯瑪斯·傑佛遜、紐約州的羅伯特·李文斯頓(Robert R. Livingston)、康乃迪克州的羅傑·謝爾曼(Roger Sherman)(即後世所稱之五人小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獨立之決心。五人小組決議,宣言由湯瑪斯·傑佛遜獨力起草後對富蘭克林與亞當斯展示,富蘭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訂了其中48處。傑佛遜後據此謄錄了一份修訂版,由五人小組於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陸議會。
1776年6月7日,維吉尼亞的理查·亨利·李(Richard Henry Lee)上呈李氏決議文(Lee Resolution)至大陸議會;7月2日,正式宣告獨立。決議文中寫道:
「 茲決議:合眾殖民地(United Colonies)為,亦應是,自由獨立之國家,其免除自身對不列顛王室之擁戴;其與大不列顛國之一切政治聯繫為,亦應是,徹底無效。 」
—──北美獨立宣言
("Resolved: That these United Col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that they are absolved from all allegiance to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at all poli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tate of Great Britain is, and ought to be, totally dissolved.")
大陸議會於賓夕法尼亞的獨立廳採納獨立宣言時,曾小幅重寫部分總綱。宣言全文於8月10日送達倫敦。
[編輯] 複寫本與副本
1776年7月4日,大陸議會決議採用本宣言,其手寫之初稿由議會主席約翰·漢考克與秘書查爾斯·湯森(Charles Thomson)簽署後,即送往數個街口外的的約翰·當列普(John Dunlap)印刷廠印製。當晚即產出150份至200份的印刷本,今稱當列普單面印刷版(Dunlap broadside)。其中一份於七月六日送達喬治·華盛頓將軍手中,他於七月九日對駐紮於紐約的部隊宣讀。尚存的25份當列普單面印刷版為本宣言最古老之現存版本,手寫之原稿今已不存。
七月十九日,大陸議會裁示,手抄謄錄一份印刷版的宣言以供與會代表簽署。這份抄本的原稿由提摩西·梅拉克(Timothy Matlack)在議會秘書之協助下,大字正體謄錄而成。大部份與會代表於1776年8月2日簽署本宣言,依據各人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由北而南排序。數名代表因未出席會議,須於日後補行簽署,其中有兩名代表甚至根本沒有簽署。後來才加入大陸議會的代表們允獲補簽,最終共有56名代表簽署本宣言。這份原稿今展示於國家檔案署。
約翰·杜倫巴爾之名畫常遭誤解為獨立宣言簽署人之群像,但實為五人小組上呈大會其成果。1777年1月18日,大陸議會裁示,本宣言應更廣為傳佈。經由瑪麗·凱瑟琳·高達德(Mary Katharine Goddard)製作第二份手抄本。第一份手抄本上僅列出漢考克與湯森的姓名,第二份手抄本方列明所有的簽署人。
1823年,印刷專家威廉·史東(William J. Stone)銜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命,製作與原件毫無二致之雕版印刷本。史東使用濕墨轉印法,即濕潤原件之表面,並將原件上的部份油墨轉印至一片銅質平板上。該銅質轉印板後經蝕刻,用以反覆壓印,製作副本[1]。1776年製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紀時的不當保存而歷盡風霜,史東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為現代重製品的基礎[2]。
1776年7月6日至8日,本宣言由賓夕法尼亞的史坦因與西斯特(Steiner & Cist)譯為德文,印刷成單面不折疊的形式[3]。
[編輯] 宣言簽署人
大字正體謄錄本上最先簽署,也是最出名的簽署者為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簽署人中的湯瑪斯·傑佛遜與約翰·亞當斯後來當選總統。當時,26歲的愛德華·羅特里吉(Edward Rutledge)為最年輕的簽署人,70歲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則最年長。
56名簽署宣言的與會代表依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羅列於後(由北而南)[4]:
新罕布夏:約西亞·巴列特、威廉·衛普、馬修·松頓
麻薩諸塞:山繆·亞當斯、約翰·亞當斯、約翰·漢考克、羅伯特·崔特·潘恩、艾爾布里吉·傑利
羅德島州:史帝芬·霍普金斯、威廉·艾勒里
康乃狄克:羅傑·謝爾曼、山繆·杭丁頓、威廉·威廉斯、奧利佛·渥寇特
紐約:威廉·佛洛依德、菲利普·李文斯頓、法蘭西斯·路易斯、路易斯·莫里斯
紐澤西:理查·史塔克頓、約翰·維斯朋、法蘭西斯·霍普金斯、約翰·哈特、亞伯拉罕·克拉克
賓夕法尼亞:羅伯特·莫里斯、班傑明·拉許、班傑明·富蘭克林、約翰·莫頓、喬治·克萊謨、詹姆斯·史密斯、喬治·泰勒、詹姆斯·威爾森、喬治·羅斯
德拉瓦:喬治·瑞德、凱撒·羅德內、湯瑪斯·麥肯
馬里蘭:山繆·卻斯、威廉·帕卡、湯瑪斯·史東、卡羅頓的查爾斯·卡羅
維吉尼亞:喬治·懷勒、理查·亨利·李、湯瑪斯·傑佛遜、班哲明·哈里森五世、小湯瑪斯·尼爾森、法蘭西斯·萊富特·李、卡特·布瑞斯頓
北卡羅萊那:威廉霍普、約瑟夫希維斯、約翰潘恩
南卡羅萊那:愛德華·羅特里吉、湯瑪斯·黑華、小湯瑪斯·林區、亞瑟·米竇頓
喬治亞:巴頓·格威內特、李曼·候爾、喬治·華頓
[編輯] 宣言本文之註解
獨立宣言之本文可分為五個章節:序文、前言、控訴英王喬治三世、譴責英人、與總結。(但獨立宣言本文中並沒有這五個章節的標題。)
[編輯] 序文
1776年7月4日,於國會內
美洲十三合眾州全體一致宣告
此時此刻,於人事發展進程中,斯屬必要者,業為解消一群人民與他群間之政治捆縛,並視其地位─基於自然法與造物主之賜─於塵世諸政權間為互不隸屬且相互平等,適切尊重人類宣告獨立的目標理想之需求。
[編輯] 前言
我等之見解為,下述真理不證自明:凡人生而平等,秉造物者之賜,擁諸無可轉讓之權利,包含生命權、自由權、與追尋幸福之權(原意為:擁有私人資產之權)。
茲確保如此權力,立政府於人民之間,經受統治者之同意取得應有之權力;特此,無論何種政體於何時壞此標的,則人民有權改組或棄絕之,並另立新政府,本此原則,以成此型式之政權,因其影響人民之安全幸福至鉅。
深思熟慮後,當得此論,即建立長久之政府,不應以無足輕重之理由改組,而基於已知之過往,世人寧可容忍積重難返之邪僻。然當連串之濫權者與篡奪者執迷不悟,迫人民屈伏於絕對專制下時,推翻此政府,是其權利,是其義務,並為未來之安穩提供新保障。
[編輯] 控訴
此限制已令各殖民地長久不堪,此事現今亦已成為必要,即由人民改變過往政府體制。大不列顛今上長久以來剝下益上,直接導致遍及各州之專制暴政。為證明斯言屬實,且將事實呈交公正之世間。
他拒絕批准,俾益最深且對公眾利益至關緊要之法條。
他禁止轄下總督們通過當前迫切而必要之法條,延宕法條直至得其恩准;而於留中不發期間,他徹底置之不理。
他拒絕通過其他法條以調解廣大行政區內之人民,除非人民放棄於立法機構內之代表權,此為人民至高無上之權,唯暴君畏之懼之。
他於異常、不當、且遠離公共紀綠保管之處所召集民意代表與會,唯一目的為使其因疲於奔命而屈從於他個人之意旨。
他反覆解散議會,因其勇於堅決反對他侵犯民權。
他長期拒絕─於議會解散之後─使其他人當選以讓立法權─無可消滅者─回歸由多數民意行使;國家長期暴露於一切可能導致動亂之危機。
他力阻各州增加人口,為達目的而阻撓外籍歸化法,拒絕通過鼓勵移民內附之法條,並提高撥用新土地之門檻。
他拒絕通過建立司法權之相關法條,藉以妨礙司法。
他置司法於個人意志之下,獨斷決定其職位與薪資之數目與款項。
他設立大量新機構,送來成群的官吏吸取民脂民膏。
他於吾民之間維持常備軍─於承平時期─不經議會同意。
他酬庸軍權,使之自外於,並超逾民權。
他勾結他人,使我等隸屬之司法體制,既逾越於憲法,亦未經律令之認可。御准虛有其表之議會所炮製之種種法案:
於吾民中駐紮大軍:
以偽審判卵翼殺人犯逍遙法外:
切斷吾民與他方之貿易往來:
不經吾民同意即開徵稅賦:
多次剝奪吾民由陪審團聽審之權益:
押送吾民至海外,審以羅織之罪名:
廢止英式自由法制於一鄰省,立專制政府於其中,並擴展其疆域,作為樣板與便宜行事之手段,用以推行相同之威權統治至各殖民地中
奪吾民之憲章,廢止我最具價值之律法並根本改變我政府體制:
中斷我之立法職能,而聲稱他們有權為我一切大小事宜立法。
他拋棄此地之政務,聲明吾民不在其保護之下,對吾民強加戰爭之重荷。
他掠奪我海域,踐踏沿岸,焚燒城鎮,殘民以逞。
他刻正運來大批外籍傭兵以恣意屠戮、蹂躪、與妄為,其手段之虐酷與卑劣幾與最野蠻之時代毫無二致,作為一個文明國家之元首,完全失格。
他強俘吾民於公海且武裝之,以對其母國不利,強令其成為親朋好友之劊子手,或被害者。
他煽動內亂於吾民之間,圖我開疆拓土之民;眾所周知,未開化之印地安野人作戰法則為不分男女老幼格殺勿論。於承受如此壓迫之時期吾民謙詞請願興革:吾民一再之請願遭回以反覆之傷害。一國之君,其品格已然烙下可稱為殘虐之措施時,已不配作為自由民之統治者。
[編輯] 譴責
並非我等未曾顧念我不列顛之同胞。我等曾不時警示其企圖,即外延立法權以將非法之司法管轄權籠罩吾民。我等曾提醒其民,我移民與墾殖者之狀況。我等曾籲其天生之正義感與雅量,我等曾求其以同文同種之情一改前非,其作為,無可避免地影響雙方之關係與往來。他們對情理之聲充耳不聞。我等必須因而順勢宣告與之分離,並待之如待其餘人等,敵視我者敵視之,睦我者睦之,友我者友之。
[編輯] 總結
領銜簽署者們主張(現時人民須改組政府之態勢,不列顛致之),各殖民地有必要推翻與不列顛主權之政治束縛,成為獨立國家。結論之核心,包含於7月2日通過之李氏決議文。
我等,美利堅合眾國之代表,召開全員大會,為吾民之公正意向世界最崇高之正義籲求,以各殖民地正直善良民意之名義,及其授權,鄭重發表與宣告,團結之諸殖民地為,亦有權是,自由獨立之國家,有權宣戰、媾和、締盟、建立貿易關係、從事其他獨立國家有權行使之事務。為支持此宣言,以神賜之洲之屏障為堅固依靠,吾等相互託付生命、財產、與榮譽。
[編輯] 草稿與定稿之異同
本宣言於採用前經三次修訂:
1.傑佛遜之初稿[5]。
2.傑佛遜之初稿經法蘭克林與亞當斯之修訂[6]由五人小組上呈大會之文告。
3.經大會審訂之最終版本[7]
傑佛遜之初稿譴責奴隸交易(『他從事殘酷之戰爭壓制人類之天性,侵犯人身之生命與自由二項未侵犯他者之人最神聖之權,俘虜他們並奴役於地球另一端,或於運送過程中悲慘地死去。』),後因大會刪除,因譴責不列顛人民與國會之部分過於冗長。傑佛遜說:
「 我們為在英格蘭之友人而言詞吞吐,此種優柔寡斷之念縈繞多人內心。這些表達對英人之譴責等段落為此而被刪,唯恐冒犯。[8] 」
[編輯] 分析
[編輯] 歷史影響
美國的獨立宣言受1581年荷蘭共和國宣告獨立之影響,籲求誓絕(Oath of Abjuration)。蘇格蘭王國於1320年的阿布羅斯宣誓(Declaration of Arbroath)作為史上第一次的獨立宣言,毫無疑問也具有影響力。傑佛遜個人曾製作維吉尼亞人權宣言,於1776年見採。
[編輯] 哲理背景
獨立宣言受美國共和主義精神所影響,即以之為自由權之基本架構。另外,宣言中也反映啓蒙時期的哲學,包含自然法、自決、與自然神論等觀點。宣言中的理想,甚至其中一些片斷,直接引用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之著作,尤其是其以『文明政府之真實起源、範疇、與終結之各項專論』為題之政府二論(Second Treatise on Government)。於其論文中,洛克擁護由受統治者成立政府之信念。洛克寫道,人類擁有天賦人權。其他獨立宣言所受到的影響包括阿爾傑農·西德尼之演講與著作天助自助者(Wawrzyniec Grzymala Goslicki),以及湯瑪斯·潘恩。據傑佛遜之理念,獨立之目的為『非為尋找前此未有之新原則,或新論述……而是置事物之常理於世人眼前,以簡潔之語句搏取贊同,並使之以我等受迫之立場自我判斷。』
[編輯] 實際影響
若干史家相信獨立宣言曾用以作為宣傳工具,即美國人嘗試為其叛英行為立說,以說服不願起事之殖民地加入,並對可能施以援手之外國建立正當性。獨立宣言亦曾用以結合大陸議會之成員。大多數的簽署人都明白,自已簽的是與革命事業成功於否息息相關的生死狀,而本宣言縮短革命與成功之距離。(或如班哲明法蘭克林所挖苦的:『我等而今務須生死與共,否則定遭各別處決。』("We must all now hang together, or we will all surely hang separately.")
[編輯] 對其他文告之影響
獨立宣言包含多名開國元勳之基本理念,其中若干日後獲編入美國憲法中。1848年賽尼卡福爾斯會議中文維基百科未有賽尼卡福爾斯會議頁面,可參考英語維基百科的對應頁面Seneca Falls Convention。的《感性宣言中文維基百科未有感性宣言頁面,可參考英語維基百科的對應頁面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以此為本。日後越南與羅得西亞等國之獨立宣言亦本諸於此。在美國,獨立宣言經常為日後之政治性演說所引用,如亞伯拉罕·林肯之蓋茨堡演說,與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之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
獨立宣言也激勵了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即法國大革命中的根本宣言之一。
[編輯] 大眾文化
[編輯] 音樂劇
〈音樂喜劇〉:(及1972年據此改編的電影)《1776》虛構了獨立宣言產生之過程(但符合若干史實)。但是,內容述及若干政治政議,例如:反對終結奴隸制度如何差點使本宣言不獲採用。 1972年電影上映時,應尼克森總統要求刪除了與奴隸制度相關的 "Cool, Considerate Men"一曲,尼克森認為該歌曲會對共和黨當年大選產生不利影響。實際上電影直到大選結束後才公映。2003年出版的修復版DVD中將此曲加回片中,使得本片分級由G(大眾級)進入PG(普通輔導級)。
[編輯] 電影
《國家寶藏》:2004年,上映的電影同樣以獨立宣言為主題。本片由尼可拉斯·凱吉與戴安·克魯格主演,故事敘述獨立戰爭期間,隱身於獨立宣言背面的一張藏寶圖引起尋寶者爭相自英國共濟會手中奪取寶藏。
《當幸福來敲門》:2006年,上映的電影亦藉由引述獨立宣言中所提之追尋幸福之權,延伸成為電影之主題。本片由威爾·史密斯及其子傑登·史密斯所主演,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Gardner Rich & Co)執行長克里斯多佛·賈納(Christopher Gardner)的真實故事,主要描述主角如何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出人頭地獲致幸福之勵志故事。
[編輯] 迷思
獨立宣言受種種迷思所環繞:
因宣言上之日期為1776年七月四日,許多人因而相信這就是簽署日。其實,議會代表們大多於1776年8月2日簽署本宣言。
約翰·杜倫巴爾懸於美國國會山莊圓廳之名畫,(因其標題)常遭誤解為簽署獨立宣言之場景,而實為五人起草小組上呈其初稿。杜倫巴爾的畫顯示,大多數最後簽署宣言之代表皆在場,其實他們從未有過畫中所描繪之集會。
自由鐘並未為慶祝獨立而鳴響過,而是用以召集當地居民於7月8日前往閱覽本宣言,且並未因鳴響而裂。這一故事虛構自喬治·利帕所著之兒童讀物《美國革命傳奇》(Legend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自由鐘實因於十九世紀早期成為廢奴運動之象徵而得名。
[編輯] 美國六十年代民權運動中的引用
六十年代,正值美國民權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當時著名的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就以獨立宣言為理據,認為美國白人及政府應正視有色公民之權利。茲引述如下:
所以,我們今天來到這裡,要把這可恥的情況公諸於眾。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來到國家的首都,為的就是兌現一張支票。我們合眾國的締造者在擬寫「憲法」及「獨立宣言」的輝煌篇章時,就簽下了一張每一個美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期票承諾,保證每個人,是的,不論是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今天,美國顯然對他的有色公民拖欠著這張期票。美國沒有承兌這筆神聖的債務,而是開給黑人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有「存款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決不相信正義的銀行會破產。我們決不相信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寶庫會存款不足。因此,我們來兌現這張支票——這張支票將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編輯] 相關條目
美國歷史
美國獨立戰爭
[編輯] 註腳
1.^ William J. Stone
2.^ National Archives
3.^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Description of print and text
4.^ Index of Signers by State.ushistory.org - Independence Hall Association in Philadelphia.於2006年10月12日查閱.
5.^ Professor Julian Boyd's reconstruction of Thomas Jefferson's "original Rough draught"
6.^ 。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 contains an analysis of changes made by Franklin and Adams.
7.^ 。Jefferson's autobiography contains a collation of the Committee draft and the final version adopted by Congress.
8.^ Autobiography
[編輯] 參考文獻
The complete tex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政府檔案。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 History"詳述獨立宣言孕育至今之史實。
The Rough Draf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杜克大學網站上的獨立宣言草稿。
Becker, Carl.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Ideas (1922), 網路版
Maier, Pauline. American Scripture: Making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New York: Vintage, 1997.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獨立宣言http://zh.wikisource.org/wiki/獨立宣言
[編輯] 官方網站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國家檔案室。
[編輯] 文本
(英文)《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免費電子版本 - 古騰堡計劃
[編輯] 有聲敘述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美國之音。
[編輯] 增補
"The Stylistic Artistry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y Stephen E. Lucas – 語言學上的分析。
獨立廳協會: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含圖、傑佛遜的檔案、各簽署人小傳等廣泛之增補資料。
國會圖書館: 獨立宣言及其相關來源
PBS/NOVA: 獨立宣言之史實與保存
ERIC Digest:獨立宣言教學
國家地理新聞:"美國慶祝錯了獨立日嗎?"(7月2日, 2004年)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引自Thrilling Incidents in American History
Colonial Hall: 對此滿腹牢騷作逐行之歷史性解讀。
"The Speech of the Unknown" 引自Washington and His Generals: or, Legends of the Revolution by George Lippard, 1847年印行。
[編輯] 地圖、攝影、與其他媒體
國家檔案:High-resolution images of the Declaration
荷蘭國家博物館:First Printing in German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Drafting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Committee: Franklin, Jefferson, Adams, Livingston, and Sherman." 1776. Alonzo Chappel之雕版印刷複製本. (大圖)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y John Trumbull. ([1])
Zoomable and draggable preview of the declaratio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Performance": 影片,由摩根·佛瑞曼主持,並由梅爾·吉勃遜、麥克·道格拉斯、凱文·史貝西、琥碧·戈柏、愛德華·諾頓、班尼西歐·迪·特洛、芮妮·齊薇格、薇諾娜·瑞德、葛拉罕·葛林、溫明娜、與凱西·貝茲等明星激情朗誦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免費有聲書來自LibriVox
簽署代表
他們付出的代價史實與虛構之比較
獨立宣言簽署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

美國獨立戰爭也稱“北美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期,英國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每個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統治。這時的殖民地已經開發了大量的種植園,建立了紡織、煉鐵、采礦等多種工業,經濟比較繁榮。
  英國政府爲了增加財政權入,不斷增加殖民地的稅收,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1765年,英國人又想出個新花樣:印花稅。他們規定,一切公文、契約合同,執照、報紙、雜志、廣告、單據、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可流通。這激起殖民地人民極大的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訊委員會”等秘密反英組織相繼出現,各地都發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貨、趕走稅吏、焚燒稅票、武裝反抗等等。這一切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恐慌,他們立即派軍隊鎮壓。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向手無寸鐵的市民開槍,當場打死5名市民,打傷了6人,制造了震驚北美的“波士頓慘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燒,一場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戰火即將在北美大陸上燃燒起來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

  英政府禁止殖民地人民去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地方開墾荒地,還向殖民的人民征收苛捐雜稅,在殖民地傾銷商品。1773年的一個夜晚,一群波士頓青年登上一艘停泊在港口的英國運茶船,把三百多箱茶葉統統倒入大海。是爲波士頓傾茶事件。

來克星頓的槍聲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頓人民在來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列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需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軍前往搜查。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淩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裏的小村莊——列克星頓。
  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經過一夜行軍。他們個個困倦不堪,呵欠連天。忽然,他們發現村外的草地上站著幾十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就是列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們“一分鍾人”,因爲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鍾內就能集合起來,立即投入戰鬥。讓史密斯吃驚的是,這些民兵爲什麽這樣快就知道英軍的行動呢?原來,“通訊委員會”的偵察員早就得到了情報,並立刻在波士頓教堂的頂上挂起一盞紅燈。“通訊委員會”的信使,雕板匠保爾?瑞維爾看到後立即騎馬趕到康科德報警。
  “射擊!給我沖!”史密斯一看對方只有幾十個人,原來有些緊張的心情馬上放松下來。他根本沒把這幾十個衣服破爛的民兵放在眼裏,舉起指揮刀發出了命令。
  來克星頓的民兵立刻還擊,猛烈抵抗英軍的進攻,槍聲震響在來克星頓上空,傳出很遠很遠。幾分鍾後,槍聲漸漸稀疏,民兵們因爲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
  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科德。英軍趕到鎮上時,天已大亮,旭日東升了,但街道上卻看不見一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麽也沒找到。原來,民兵早已把倉庫轉移,“通訊委員會”的領導人也隱蔽起來了。
  “撤!”史密斯覺得情況有些不妙,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鎮外喊殺聲、槍聲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趕來。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籬笆後邊、灌木叢中、房屋頂上、街道拐角處向英軍射擊。英軍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一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斷襲擊,狼狽不堪。
  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這一仗,英軍死傷247人,民兵犧牲了幾十人,剩下的英軍彈藥耗盡,回想起來也是心有余悸,他們第一次嘗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列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爲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于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爲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衆國誕生。戰爭初期,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海軍,駐北美英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僅300萬,兵力不足,裝備落後,缺乏訓練。但是,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性左右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進程

  這次戰爭可分爲前後兩個階段。
  1775~1778年爲戰爭的第一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戰爭開始後,英軍主動進攻,企圖迅速撲滅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總的戰略是: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海,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對進,打通向普蘭湖、哈得孫河谷一線,以孤立反英最堅決的新英格蘭諸殖民地,然後將其他殖民地各個擊破。大陸軍因力量薄弱,除戰爭初期遠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處于守勢,采取待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動進攻,並圍困波士頓。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頓外圍邦克山戰鬥中首戰告捷,殲滅英軍1000人。1776年3月,威廉?豪指揮的英軍被迫從波士頓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軍3.2萬人,在海軍艦隊配合下進攻紐約。華盛頓率1.9萬人與英軍打陣地戰,結果損失慘重,被迫于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澤西,英軍占領紐約。當年聖誕節前夕和新年之夜,華盛頓利用英軍疏于戒備之機,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得手,俘敵近千人,士氣大振。1777年夏,約翰?伯戈因率7000英軍從加拿大南下,企圖與豪會師。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南下,于9月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深入,行至薩拉托加地域時,遭到1.2萬美軍和遊擊隊的圍攻,5000英軍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戰役成了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後對英宣戰。形勢的變化,迫使英軍于1778年6月放棄費城,決心退守紐約。隨之,北部戰爭便出現了僵持的局面。
  1779~1781年爲戰爭的第二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英軍新任統帥克林頓上任後,利用南部“效忠派”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島的有利條件,調兵遣將,決心將英軍主力轉移到南部,企圖對美南部諸州各個擊破,並依托沿海基地和紐約遏制北部。北美大陸軍則力圖與法國陸海軍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時積極開展遊擊戰,打破英軍的計劃。1778年底,英軍攻取佐治亞州首府薩凡納,揭開了在南方發動強大攻勢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軍司令林肯會同德斯坦指揮的法國艦隊進攻南部英軍主要基地薩凡納,受挫。1780年春,克林頓率領1.4萬英軍對查爾斯頓實施陸、海兩面包圍,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並繳獲軍艦4艘,使美軍遭受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損失。事後,克林頓率英軍一部回師紐約,留下康沃利斯指揮7000英軍控制南方陸地和沿海。這就爲南部民兵遊擊隊活動提供了方便。大陸會議委派格林爲南方美軍司令,諧同摩根到南方開展遊擊戰,先後于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等地大勝英軍,迫使英軍從內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康沃利斯率南方英軍主力退守弗吉尼亞半島上的約克敦。10月19日,華盛頓統率美法聯軍一萬六千余人對約克敦實施圍攻,殲滅英軍主力七千余人,取得了這次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約克敦戰役勝利導致了英國內閣的倒臺。1782年11月30日.英國新政府與美達成停戰協議。次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從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薩拉托加大捷爲標志,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逐步轉向南部地區。
  在這一階段國際環境日益朝著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改變了動搖不定的觀望態度。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

約克敦戰役

  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于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一步加入法國方面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爲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戰場上,美國大陸軍和民兵以遊擊戰和遊擊性的運動戰與敵周旋,日趨主動。在1781年的吉爾福德之戰中,英軍傷亡慘重。在大陸軍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軍漸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軍在康沃利斯率領下,實行戰略收縮,向北退往弗吉尼亞。格林乘勢揮師南下,在民兵遊擊隊配合下,拔除英軍據點,收複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南部國土。       從1781年4月-1783年9月,爲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軍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此時在整個北美戰場英軍主要收縮于紐約和約克敦兩點上。1781年8月,華盛頓親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與此同時,德格拉斯率領的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面,擊敗了來援英艦,完全控制了戰區制海權。9月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面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
  在聯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之下,康沃利斯走投無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個周年紀念日,請求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8000名英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紅衫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獨立宣言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

      在有關人類事務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系,並在世界各國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和自然神明 ,取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出於對人類公意的尊重,必須宣布他們不得不獨立的原因。
我們認爲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創造了平等的個人,並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爲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壞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並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賴以奠基的原則,得以組織權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進民衆的安全和幸福。的確,從慎重考慮,不應當由於輕微和短暫的原因而改變成立多年的政府。過去的一切經驗也都說明,任何苦難,只要尚能忍受,人類都寧願容忍,而無意廢除他們久已習慣了的政府來恢複自身的權益。但是,當政府一貫濫用職權、強取豪奪,一成不變地追逐這一目標,足以證明它旨在把人民置於絕對專制統治之下時,那麽,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個政府,並爲他們未來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這就是這些殖民地過去逆來順受的情況,也是它們現在不得不改變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當今大不列顛國王的曆史,是一再損人利己和強取豪奪的曆史,所有這些暴行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在這些邦建立一種絕對的暴政。爲了證明所言屬實,現把下列事實向公正的世界宣布。
他拒絕批准對公衆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他禁止他的總督們批准急需和至關重要的法律,要不就把這些法律擱置起來暫等待他的同意;一旦這些法律被擱置起來,他就完全置之不理。 他拒絕批准允許將廣大地區供民衆墾殖的其他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願放棄自己在立法機關中的代表權;但這種權利對他們有無法估量的價值,只有暴君才畏懼這種權利。 他把各地立法機構召集到既不方便、也不舒適且遠離公文檔案保存地的地方去開會,其唯一的目的是使他們疲於奔命,順從他的意旨。他一再解散各殖民地的議會,因爲它們堅定果敢地反對他侵犯人民的各項權利。在解散各殖民地議會後,他又長時間拒絕另選新議會。但立法權是無法被取消的,因此這項權力已經回到廣大人民手中並由他們來行使;其時各邦仍然險象環生,外有侵略之患,內有動亂之憂。 他竭力抑制各殖民地增加人囗,爲此,他阻撓《外國人歸化法律》的通過,拒絕批准其他鼓勵外國人移居各邦的法律,並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條件。
他拒絕批准建立司法權力的法律,藉以阻撓司法公正。他控制了法官的任期、薪金數額和支付,從而讓法官完全從屬于他個人的意志。他建立多種新的衙門,派遣蝗蟲般多的官員,騷擾我們人民,並蠶食民脂民膏。在和平時期,未經我們立法機關的同意,他就在我們中間駐紮常備軍。
  他使軍隊獨立於民政權力之外,並淩駕於民政權力之上。他同一些人勾結,把我們置於一種與我們的體制格格不入、且不爲我們的法律認可的管轄之下;他還批准這些人炮制的假冒法案,來到達下述目的 :
在我們這裏駐紮大批武裝部隊;用假審訊來包庇他們,使那些殺害我們各邦居民的謀殺者逍遙法外; 切斷我們同世界各地的貿易;未經我們同意便向我們強行徵稅;在許多案件中剝奪我們享有陪審團的權益;編造罪名把我們遞解到海外去受審;在一個鄰近地區 廢除英國法律的自由制度,在那裏建立專橫政府,並擴大它的疆界,企圖使之迅即成爲一個樣板和得心應手的工具,以便向這裏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樣的專制統治; 取消我們的特許狀,廢除我們最寶貴的法律,並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政府形式;中止我們自己的立法機構,宣稱他們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爲我們立法。他宣布我們已不在他的保護之下,並向我們開戰,從而放棄了這裏的政權。他在我們的海域大肆掠奪,蹂躪我們的海岸,焚燒我們的市鎮,殘害我們人民的生命。此時他正在運送大批外國傭兵來完成屠殺、破壞和肆虐的勾當,這種勾當早就開始,其殘酷卑劣甚至在最野蠻的時代也難出其右。他完全不配做一個文明國家的元首。他強迫在公海被他俘虜的我們公民同胞充軍,反對自己的國家,成爲殘殺自己朋友和親人的創子手,或是死於自己朋友和親人的手下。
  他在我們中間煽動內亂,並且竭力挑唆那些殘酷無情的印第安人來殺掠我們邊疆的居民。衆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戰方式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殺勿論。
  在這些壓迫的每一階段中,我們都曾用最謙卑的言辭請求救濟, 但我們一再的請願求所得到的答覆卻是一再的傷害。這樣,一個君主,在其品行格已打上了可以看作是暴君行爲的烙印時,便不配做自由人民的統治者。
  我們不是沒有顧念我們英國的弟兄。我們一再警告過他們,他們的立法機關企圖把無理的管轄權橫加到我們的頭上。我們也提醒過他們,我們移民並定居來這裏的狀況。我們曾經呼喚他們天生的正義感和俠肝義膽,我們懇切陳詞,請他們念在同文同種的份上,棄絕這些必然會破壞我們彼此關系和往來的無理掠奪。對於這種來自正義和基于血緣的呼聲,他們卻也同樣置若罔聞。迫不得已,我們不得不宣布和他們分離。我們會以對待其他民族一樣的態度對待他們:戰時是仇敵,平時是朋友。
  因此,我們,集合在大陸會議下的美利堅聯合邦的代表,爲我們各項正當意圖,籲請全世界最崇高的正義: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並經他們授權,我們極爲莊嚴地宣布,這些聯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成爲、而且是名正言順地成爲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解除效忠英國王室的一切義務,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作爲自由獨立的國家,它們完全有權宣戰、媾和、結盟、通商和采取獨立國家理應采取和處理的一切行動和事宜。爲了強化這篇宣言,我們懷著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謹以我們的生命、財富和神聖的榮譽,相互保證,共同宣誓。
  
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它的勝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打開了一個缺口,爲殖民地民族解放戰爭樹立了範例。獨立戰爭又是一次資産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造了美利堅合衆國,同時又鏟除了殖民時期封建殘余的長子繼承法、續嗣限定法和代役稅,契約奴制也基本上廢除。從而解放了生産力,爲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寬廣的道路。正如列寧所說:“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曆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對歐洲資産階級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美國獨立戰爭沒有解決土地問題,也沒有解決奴隸制問題,使得獨立後的美國南北方朝著兩種不同的經濟道路發展,最終導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的爆發。
http://baike.baidu.com/view/24393.htm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或稱美國革命戰爭;1775年—1783年)一開始是主要發生於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洲殖民地的革命者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同時,許多印地安人為雙方打仗。
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佔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他們困惑。隨著法國海軍在乞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圍城戰役中投降。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因為許多殖民地的居民逃離那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北方安頓下來,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建立做準備。
雖然美國革命包含了戰爭前後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但美國革命戰爭和美國革命這兩個詞彙常被替換著使用。這裡只提及軍事方面的活動,如果需要更廣泛的看法,包含起源和事後的影響,請參考美國革命。

反抗暴政

英國在北美殖民地於18世紀逐漸繁榮起來,並開始尋求獨立發展其自身的經濟,以減低對英國本土的依賴。然而,這卻引起了英國當局的不滿,因為英國當局希望北美殖民地能繼續充當其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及商品傾銷的市場,因此,英國當局開始採取很多高壓政策以阻遏殖民地經擠的自由發展。英國當局首先頒布法令,不准殖民地居民向西開拓,並禁止其發行自己的紙幣,再對其課以重稅及解散其議會,這使得殖民地居民感到強烈不滿,並發動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然而,英國當局不但不作理會,更在1773年3月5日派駐北美英軍開槍射殺反抗英國當局暴政的波士頓居民,製造了「波士頓茶葉事件」,使得殖民地民怨沸騰。1774年英國當局更頒布了5項「不可容忍的法案」,激化了雙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亞外,12個殖民地的代表會議選派56名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通過宣言,並建立大陸協會。新英格蘭的人民組織了民兵。馬薩諸塞的代表會議任命J.漢考克為安全委員會主席。
 
戰事開始——列剋星敦的槍聲

1775年4月18日,英國駐馬薩諸塞的總督托馬斯·蓋奇將軍得悉民兵在距波士頓21英里的康科德設有武器庫,遂出動800名英軍奔襲康科德,蒐集殖民地民兵的武器,並意圖一併拘捕該地的「通訊委員會」成員,但卻被殖民地居民得悉,並通知了民兵組織「一分鐘人」。一分鐘人得知消息後,當晚派人馳赴列剋星敦和康科德報信,並立即作出防衛,4月19日清晨,5時左右,英軍遭到列剋星敦的民兵阻攔,英軍突然開火,民兵猝不及防,死傷十多人。隨後民兵與英軍在正式交火,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正式打響,結果英軍損失273人,而殖民地民兵則損失93人。8月23日英王宣佈殖民地居民的反抗運動為非法,並聲言「寧可不要頭上的王冠,也決不會放棄戰爭」。12月22日,英國當局正式出兵5萬鎮壓殖民地民兵。1775年6月15日,第二屆大陸會議舉行,並決定殖民地居民組建正規的大陸軍,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北美獨立戰爭全面展開。華盛頓率領大陸軍採取持久作戰以消耗英軍的策略,與英軍展開長期的鬥爭。

武裝起義階段

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戰鬥後,大陸軍為解除英軍可能由加拿大直下紐約、控制哈德遜河流域的威脅,遠征加拿大。1775年11月12日佔領蒙特利爾。1776年初進攻魁北克失利。最後退出加拿大。由於大陸軍出擊加拿大,英國被迫將半數軍隊留駐加拿大,戰鬥力被削弱。在波士頓,英軍被圍困達11個月之久,並於1776年3月被迫撤出。6月,大陸軍在南方擊退英軍對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的進攻,粉碎英軍在南方建立基地的企圖。大陸會議於1776年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佈13個殖民地獨立。0

第一階段——戰略防禦階段
 
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的情景從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是北美殖民地居民的戰略防禦階段。在這一階段,北部地區為主要戰場,英軍採取主動攻勢。1775年6月17日,英軍與波士頓民兵在碉堡山進行首次戰鬥。1776年7月4日,北美殖民地正式宣佈脫離英國而獨立,美國正式成立。1776年8月,威廉·豪接替蓋奇任英軍統帥。他以3.2萬兵力進攻紐約。英軍首先在長島登陸,經過激戰,美方死傷1500人,英方傷亡不到400人。為避免全軍覆沒,美軍以退為進,主動放棄紐約。1776年9月26日英軍佔領了費城。華盛頓被迫率軍退守費城附近的瓦利福奇(福奇谷)過冬。
在戰爭第2階段,美軍以攻擊孤立的敵軍支隊的戰術來擺脫所處的被動境地。1776年12月25日夜晚,華盛頓率領美軍橫渡特拉華河,突襲特倫頓的黑森僱傭軍的兵營,並在1777年1月3日擊潰在普林斯頓的英軍3個團。
英軍在控制了重要城市和海岸線後,力圖速戰速決。1777年7月英軍兵分三路,攻往奧爾巴尼,以切斷殖民地對外聯繫。但巴利·聖萊傑部在莫霍克谷遭民兵襲擊,退回加拿大。約翰·伯戈因統率的北路英軍約7200餘人沿尚普倫湖北上,到達哈得孫河上游。他派往佛蒙特的一支1000人的分遣隊,在柏寧頓被佛蒙特綠山青年義勇軍全殲。伯戈因行動遲緩,從蒙特利爾南下時,也遇到新英格蘭民兵的強烈抵抗,並在9月19日弗裡曼農莊及10月7日貝米斯高地的兩次戰鬥中慘敗,結果被迫退往薩拉托加。美軍立即以3倍兵力包圍該地的英軍,伯戈因無法再戰,被逼於10月17日率領5700名英軍投降。薩拉托加大捷大大改變美國獨立戰爭的形勢,使大陸軍開始掌握戰略主動權。

第二階段——戰略相持階段
 
英軍行軍的情景從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移向南部地區。美國開始在國際外交上獲得優勢,法國、西班牙、荷蘭亦相繼加入戰爭,協助美軍對抗英軍。1778年2月,法國正式承認美國,並與其互訂軍事同盟。1778年6月,法國對英國宣戰,1779年6月西班牙與法國締結聯盟,以法國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參加反英戰爭。1780年12月荷蘭亦加入戰爭,對英宣戰。英國在國際社會被眾列強孤立並被逼在歐、亞、美三洲同時作戰。英、美雙方力量趨於平衡,英軍擔心法國艦隊封鎖特拉華河,於是撤出費城,集中兵力退守紐約城。1778年,亨利·克林頓接替豪任英軍統帥,英軍佔領佐治亞州首府薩凡納,但在1779年9月卻反被美法聯軍包圍。1780年春天,英軍進圍查爾斯頓,該年5月英軍成功逼降被圍的南方美軍,克林頓以為南方勝局已定,率軍返回紐約,派查爾斯·康沃利斯固守查爾斯頓。然而1781年1月南方美軍卻成功引誘英軍至金山地區考彭斯,並將其圍殲。該年3月英軍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吉爾福德被美軍大敗。該年4月康沃利斯統率英軍向北撤至弗吉尼亞。而美軍則由格林統率,揮師南下一舉收復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全部南方國土。戰至此時,英軍已漸露敗績。

第三階段——戰略反攻階段
 
華盛頓在約克鎮接受康沃利斯率領英軍投降的情景從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是美軍的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4月大陸軍開始戰略反攻,納撒尼爾·格林率領大陸軍南下轉戰南卡羅來納,迫使英軍退守海岸線。康沃利斯於4月25日北上弗吉尼亞,追擊拉法葉率領的一支大陸軍。但拉法葉擺脫了英軍的追擊。1781年8月,康沃利斯統率7000名英軍死守弗吉尼亞的約克鎮。1781年8月,法美聯軍由華盛頓統率,南下弗吉尼亞,而增援的法國艦隊也在法國海軍司令德格拉斯伯爵率領下由西印度群島調來,進入切薩皮克灣,進抵約克鎮城外的海面,並且擊退了增援的英國艦隊,掌握了制海權。9月28日,華盛頓部大陸軍和羅尚博伯爵部法軍在弗吉尼亞與拉法耶特侯爵部大陸軍會合,法美聯軍共1.7萬人完成了對約克鎮的合圍。康沃利斯無路可退,只得於1781年10月17日與美法聯軍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駐守約克鎮的英軍共8000人正式投降。此後,雙方只有數次海上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其餘戰事已大致停止。約克鎮圍城戰役之後,英國議會被迫贊成議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兩國簽署《美英巴黎和約》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為美洲首個獨立國家。

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為世界歷史上首次殖民地居民打敗宗主國並獲得獨立的戰爭,在國際的援助下,以8年的時間,300萬的人口擊敗了擁有800萬人口的大國英國,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美洲其他殖民地的人民,推動了其後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美國在脫離英國獨立後,其經濟及軍事迅速發展,很快便躍升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另外,美國自由、民主的思想,亦由法國的軍隊帶回家鄉--法國,間接引發法國大革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6%88%B0%E7%88%AD

 《費城神話》

你抄錯書名了,包恩的原著是《費城奇蹟》(猫頭鷹,2004),是Miracle(奇蹟)而非Myth(神話)。

我管它原文是啥,難道你讀不出「奇蹟」有「褒」意嗎?

所以你就給它改個「貶」意的「神話」?別如此好為人評,包恩在<作者序>不是已聲明:「本書不介入學界(有關美國憲法屬性之種種)爭論……作者關心的重點是從事這項大實驗的人,以及當年眾人聚會的風雲時刻。」(p.15)

好個以人物故事為主的《費城奇蹟》,難怪他的結論會是:「會議背後是一股折衷妥協的氛圍,似乎談不上什麼號召眾人的神聖大旗。妥協可以是一個髒字,意味著與魔鬼立約,犧牲了上好的、以將就那最糟的。可是憲法會議,這個妥協精神卻是美善與榮光領軍;華盛頓坐鎮主席位上,妥協精神就如和平之鴿棲息在他肩頭。」(p.16)

真是標準的「美」國主義,只要是美國人幹的、啥事都是「美」好的。你看他說什麽「會議背後是一股折衷妥協的氛圍」,依我在《台灣共犯體》對美國制憲的研究,美國1787年在費城舉制憲的背景如下:一、與英國貿易中斷,造成經濟不景氣。二、希望中央來解決濫發紙幣、債券、和證券,所造成的財政和金融秩序大亂。擁有上述紙幣、債券和證券者(新的支配階級)希望有一強大的中央政府能整規財政,幫助他們收回債權。但大量的債務人和自耕農則希望各州繼續發行紙幣,不希望有強大的中央攻府。三、戰後各州陷於分裂狀態,彼此以通貨和關稅互鬥,商人、金融家、債權人和投機者深感不利,而希望有一強大中央政府。四、為解決新增的未墾地之利用,1787訂〈西北土地法令〉鼓勵人民拓荒,成立新墾區,人口達6萬人則可成為一新州,此舉促使土地投機者,希望加強中央權力,以便謀取更多的土地。

由於制憲會議是在上述背景下舉行的,故會為少數支配階級為其利益所控制,就很自然。這也可從以下分析得知:一、代表大多是支配階級,含商人、大地主、各類債權人。二、為避免大量反對者和大多人民獲悉內容,會議採秘密方式進行。三、制憲結果有利於支配階級,這表現於聯邦憲法的第1條8-10項和第6條,更表現於第2條總統產生方式由州選舉人間接選出而非全體公民直選,代表人權的人權法案要到1791年才通過。

作者也說:「聯邦大會的成員,都屬於有產階級。半數以上持有公債,而在一個有力的新政府之下,价格一定會增加(p.100)……不過我們並沒有証据顯示,這些人曾讓自己在土地上的投機影響到自己在聯邦上會中的行事。(p.213)」

  是嗎?其實美國革命如同英清教徒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無論就理論或史實,美化後的民主自由均是一種神話,這並非說它們與民主自由不相干,相反,在私利和公理一致下,對民主自由產生成長作用。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93/20060408064244

《台灣共犯體》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七、美國發展的過程

 (一)有關美國特質的解釋

  美國憑著文化帝國主義,除了社會主義國家或反霸意識強烈者,其餘大多以很「美」方式解釋美國。首先看美國宣傳機器(八五p133-5)「今日世界」出版的《美國通史》如何解釋美國,Nevins序言:「美國立國雖短,卻是當代最早的共和國,最早的民主國,且擁有全世界最老的一部成文憲法。美國人自始就意識到自己獨特的命運……美國在民族融渾、信仰的寬容、社會的平等、經濟的公勻、和政治的民主上,作了空前最大膽的實驗……本書的副題--這兒記下的是一個懂得要自由的人民的發展史,他們願意為自由而工作,為自由而戰」(七八)。
  但Herberg在《美國的宗教》則批評美國民族熔爐和文化多元論,因所有到美者均「受到改變和同化,成為理想化的英格魯撒克遜的模型(即WAPS)」(七九p27)。但他又說:「可是有一件並不要改變的,就是他的宗教……因為一開始美國社會的結構就容納各種不同的宗教社團,並給予充分的平等地位」(p29、33)。理想模型是世俗化、強調天命和內在苦行,並激發出行動、服務和責任感(p84),這構成了美國人的精神結構和生治方式(p78-9),其內容含民主政治、自由企業、社會平等、理想主義(強調個人價值尊嚴、入世、樂天、自由、獨立、責任、誠實)(p81-7)。
  可是Herberg的看法不合史實也自相矛盾。由前述英國分析可知美國一開始便存在神權獨裁,且有許多美國人並未受WAPS同化。因WAPS是清教內含,如它是所有美國人的精神結構和生活方式,怎說美國宗教充分平等?
  美國民族的「熔爐論」和「同化論」雖已遭學界拋棄,但由「多元論」的不合WAPS仍主導和掌控著美國民族文化的事實來看,可見新的「多元一體論」實質上乃「多元論」的變形,亦即美國的民族文化仍以WAPS為「體」(一0九九p153-162)。
  延續著托克維爾對美國民主著重於地方獨立自主性共同體(八六ch.5),Mead也認為移民至美的清教徒「自治」產生了共同體意識,彼此休戚相關,共同參與、決定,並排拒外來干涉(八一p5-13)。這顯然太美化了清教徒和共同體意識。
  Nevins以自由發展史來解釋美國,此種流行於英美文化帝國主義的史觀,其謬不在於它不合納粹、共產國家興起的史實(八七p8),而是它乃自由神話。Morris在《美國歷史文獻》序言也說:「這本包羅基本文件的簡要叢書之目的在提示我們,美國的偉大所根據的諸原則--對於個人的自由和相互容忍之尊重,對於政治為根據於被治者的允許之堅定不移的信仰,對於人人應有同等機會之關懷,以及美國對於國際相處之道德和人道目的及願望之宣揚」(八十p6)。這種神話當然也包括了,將貴族政治們發动的獨立運动神化成民主自由的典範,將華盛頓神化成国父(一二七二p.159,一二七三p.418)。
  程天放在《美國論》認為美國有四大文明成就:進步的人生觀、個人聰明才智能儘量發揮、民主政治大規模試驗的成功、愛好和平(八三ch.18)。
  甚至以批評美國為職志的黃枝連,雖然認為美國所謂的自由民主是資本主義追求個人或集團的社政經文化利益而來(八四p4-5),但在渴求人民有真正權力的欲望下(p12-3 ),竟天真地相信「獨立宣言」對英國捏造的罪狀(p49-50)。

 (二)美國的獨立革命

   1、革命過程

  在此直接切入美國獨立運動,至於殖民者對印度安人的屠殺迫害和諸殖民國間的鬥爭參見(七八,八八ch.2-3)。
  革命發生的原因除移民者在英就已與政府對立外,英國和殖民地長期的利益衝突和糾結(八九p127-5),終於在英國會自認有權統治殖民地,並認為殖民地應支付母國為保護殖民地所花費而加強徵稅下爆發了(五五p700-1)。雖然英國與西班牙在殖民模式上有以下差異:掠奪所得用於發展產業與奢侈生活、對外征戰之異,開放與嚴禁其他族群到殖民地之異,開放各教派與獨尊天主教之異,依殖民地條件發展多種產業與將莊園制移植至殖民地之異,放權讓殖民地自治及宗祖國絕對統治之異(一0九九p1-8)。
  首先英國會70位議員為保障在英屬群島的沙糖投資,於1764訂立沙糖條例徵收關稅,以禁止比英國低25~40%糖價的法屬群島的糖進入北美。在1765又訂立印花稅條例徵稅,殖民地反抗,英被迫於1765廢印花稅,1766廢保護關稅,但保留茶葉稅以象徵帝國主權(五五p701)。可是英國會又給印度的東印度公司茶葉獨占權,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商人終於與英攤牌,將運茶船上的茶葉全倒入海。英認權威受挑戰,於是在1774通過四項強制法案--關閉波士頓港、剝奪麻州選舉總督顧問委員會之權、規定某些被告必須在英受審、軍隊可強住民宅。同年對加拿大又通過魁北克法案--寬容舊教、教會什一稅、無陪審團亦可審判、總督不受立法機關制衡,且適用於俄亥俄谷(五五p701-2)。1774年9月5日第一次大陸會議在費城舉行,支持麻塞諸塞對英的開戰(七八p87-8)。1776年9月4日大陸會議宣佈獨立宣言(七八p96)。1783英敗,和約承認殖民地獨立。

   2、革命的神話

  在獨立宣言中,革命者以一種充滿正義方式控訴英國與殖民地的衝突。宣言引用洛克的民主理論,認為專制且殘暴的英國,因破壞了天賦人權,所以人民有權也有義務將之推翻,並列舉英國犯下那些罪狀(八十p24-8)。其實衝突的背景是1763-1774年間,兩地均不景氣,加上糧食欠收帶來購買力降低、輸出減少(八九p146)。在不景氣中,北方關心的是在英重商主義下的貿易損失,而南方關心的是透過革命可免英國債務(七八p72-3)。
  宣言中所謂的民主政治,無論就理論或史實,均只是革命一方己見。至於英國罪狀,更是技倆,但是一種很有力的技倆,為何?Alinsky在《反叛手冊》將此解剖的清清楚楚,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九十p39-42)。

   3、革命成功的原因

  殖民地憑什麼打敗強大的大英帝國?Nvins認為美國利因多於弱點。弱點有:一、軍隊素質不齊、訓練差、組織紊亂。二、普遍地效忠英國和對革命不關心,造成革命的阻力和消極性。三、幾次重大戰役美軍幾乎全軍覆沒。四、財政無法支持作戰,中央無力發行公債,只能濫發紙幣。五、各州彼此不信任。利因有:1、地利,英軍則陷於,從英國本土到美洲補給、指揮、運兵線太長,加上美洲戰場廣闊,兵力分散顧此失彼。2、革命軍勇猛無畏。3、1778年以後與想向英國報復的法國結盟。4、華盛頓堅毅的意志,彌補了他在軍事兵力和作戰指揮上的不利(七八p90-6)。
  Roberts則認為雖然美洲殖民地和母國,長久而言不可避免分雜,但因:一、英國對殖民地的態度在強制和撫慰間搖擺不定。二、在殖民地未能建立有效的軍隊和官僚體系。三、開戰初期未能迅速地進軍,失去先機。四、未能積極地建立一強大海軍以對付法國的參戰(五五p702
-3)。

 (三)制憲會議

   1、背景

  戰後美國制憲(1787年在費城舉行)背景如下:一、與英國貿易中斷,造成經濟不景氣。二、希望中央來解決濫發紙幣、債券、和證券,所造成的財政和金融秩序大亂。擁有上述紙幣、債券和證券者(新的支配階級)希望有一強大的中央政府能整規財政,幫助他們收回債權。但大量的債務人和自耕農則希望各州繼續發行紙幣,不希望有強大的中央攻府。三、戰後各州陷於分裂狀態,彼此以通貨和關稅互鬥,商人、金融家、債權人和投機者深感不利,而希望有一強大中央政府。四、為解決新增的未墾地之利用,1787訂〈西北土地法令〉鼓勵人民拓荒,成立新墾區,人口達6萬人則可成為一新州,此舉促使土地投機者,希望加強中央權力,以便謀取更多的土地(八八p166-175,七八p110-4)。

   2、少數人的制憲

  由於制憲會議是在上述背景下舉行的,故會為少數支配階級為其利益所控制,就很自然。這也可從以下分析得知:一、代表大多是支配階級,含商人、大地主、各類債權人。二、為避免大量反對者和大多人民獲悉內容,會議採秘密方式進行(七八p117)。三、制憲結果有利於支配階級,這表現於聯邦憲法的第1條8-10項和第6條,更表現於第2條總統產生方式由州選舉人間接選出而非全體公民直選,代表人權的人權法案要到1791年才通過(八十p54-7,61,64-6,
八八p177)。
  美國革命如同英清教徒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無論就理論或史實,美化後的民主自由均是一種神話,這並非說它們與民主自由不相干,相反,在私利和公理一致下,對民主自由產生成長作用。

   3、三權制衝

  理論上美國三權是分立且制衡:一、總統行政權制衡國會立法權的方法有,向國會建議立法,發出有立法效力的行政命令、規例和章程,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行政權制衡司法權的方法有,總統委任聯邦法官之權,赦免權。二、立法權制衡司法權的方法有,審查預算、設立或廢除行政部門、彈劾或審判行政官員、推翻總統的否決、參院有權批准總統的任命官員和對外條約。 立法權制衡司法權的方法有,撥款給司法部門、設或廢聯邦法院、彈劾和審判司法人員、決定最高法院法官人數。三、司法權制衡行政權的方法有,宣佈總統或政府的施政違憲。司法權制衡立法權的方法有,宣佈國會立法違憲(九一p8)。但實際上三權大小取決於當時國內外環境和民意,只是愈至近代,美國在國際霸權愈大,和國內各種問題需解決時,則總統權就大。對比於英國的國會至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有違憲與否的解釋權。

   4、選舉人制度的問題

  美國總統選舉人制度雖在政黨紀律、公眾輿論和選舉人道德力量等下,維持了運作(歷史上只1821、1948、1960三次發生選舉人不投給原支持的總統候選人,九二p114-5),並經改進為直接選舉。但因美國選舉人得票是以州為單位,如此就發生:一、以極少數之差而喪失全部選舉人票,如1884年紐約州,民主黨以超過共和黨1100張選票,而獲得全州36張選舉人票,並因此嬴得總統選舉。二、少數當選。選舉人票數多但全體選民票數卻少,或選舉人票數和選民票數不成比例。這發生於1860、1876、1888、1912、2000年(九二p116-7)。尤其二千年這次,不但違背民主多數決,而且造成美國右派勢力大增,而這又造成默教反美之反彈,於是造成了2001年91恐怖攻擊,而美帝使趁机在美国國內外製造反恐氣氛,結果是發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使得美軍深陷伊境,全世界普遍反美,但戰孚販子小布希仍可憑藉美国民族主義贏得2004年大選。

   5、人權的迷思

  一般總以為美國是人權的代表,事實上,即使撇開社政經文化結構性不平等,單就行政司法立法在人權上的實際,它們只要認為危及美國結構和安全,均會斷然終止人權(詳見九二ch.
7,10,九三ch.14-9),但因美國實施人權的條件比他國好,故人權狀況較好。美國往往憑著其優勢搞人權外交,壓迫社會主義和第三世界國家,但對它想拉攏的政權的人權則視若無睹。所以什麼人權,其實際是利害至上,想干涉瓦解他國主杈時就宣伝人抆优於主扠,想反恐時又宣伝安全优於人杈想……。正因如此,美国在2001年的聯合國人扠大会上才会被排除会籍.

 (四)邁向帝國的過程

  美國獨立後歷經華盛頓和亞當斯實行中央擴權的聯邦主義,雖然使美國的憲政秩序穩定下來,也助長了支配階級的權益,加上聯邦訂下四條迫害外僑和有反政府嫌疑者的法案。在1800年的大選中,傑佛遜以反聯邦主義,取得小農、工匠、商店主、和工人等的支持當選總統(七八p141-2)。傑氏表面上主張地方分權,反對像歐洲強權擴張國力,其實不然。當拿破崙迫使西班牙讓出路易斯安那給法國時,傑氏便與宿敵英國聯手迫使昔日戰友法國以美金1500萬吐出給美,傑氏並靠此獲連任(p147-8)。
  1817門羅當選總統,1822連任,1823宣布門羅主義,名是歐洲強權不應干涉美洲,實則美國想獨霸整個美洲(七八p175-6,八十p110-3)。後來的史實即是整個中南洲淪為美帝經濟殖民地,依賴理論就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對此,不要說美国官方,即使對此政策批評的美国學者也是從美国利益來論,認為美国的拉美政策應遐免有利於美國及拉美的官僚特扠階級而損及一般中下階級,應迎免拉美依賴於美国,但他們並未依拉美各國的社政經文化背景來看,而是和美國官方一樣認為美国的民主、資本主義及現代的社会文化等价值來推銷拉美各國。在此价值的使命感下,英国從門羅主义以來,不論是為了反歐洲或反蘇联勢力進入拉美,不論是與拉美各国衝突或合作、不論是熱戰或冷戰,美国的拉美政策總是以美國利益优先,而非以拉美本身為出發點(一一三七p.1-27)。
  買下路易斯安那後,又與鄰近的西班牙殖民地發生經濟和種族利益的衝突,1819西班牙被迫讓出整個現今美國西部。在1821墨西哥從西班牙獨立,美便利用當地3萬美人,趁機入侵敗墨,而取德克薩斯。1848美墨戰爭墨敗讓出加利福尼亞。1853花1000萬美元買了南方3萬平方英里土地。1867花720萬美元自俄買下阿拉斯加。1898美西戰爭西敗,美帝領土伸入海外--菲律賓、夏威夷、關島、波多黎克和其他西印度群島、古巴、太平洋小島。1903巴拿馬割讓運河區,之後巴拿馬雖一再反對,但美帝為其利益不肯放手,還於1989入侵巴拿馬推翻反美政權另扶親美者。第二次大戰後又從戰敗國取得不少托管地(八三p13-23)。

 (五)美帝的深層結構

  以上只是美帝表層的侵略和擴張,另有深層。就好比美國國內的社政經文化霸權不在表層的民主自由法治,而是深層的WAPS結構。美帝深層結構根基在,歷經兩次大戰,美國以其優越的地緣、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大敗德日,取代大英帝國成為與蘇聯對抗(下一個是中共?)的超強。戰後美帝藉冷戰將對抗共產的公理和圖謀本身的私利結合起來。在軍事上,國內建立軍工共犯體,國外建立一連串反共長城。在經濟上,國內高生產力和大福利制度,國外透過軟(經援和跨國企業)硬(軍政干預)兼施,將全球大量生產和消費資源,廉價地掠奪到美國過奢華生活再高價傾銷回去,來回間賺取暴利並破壞地球生態資源。文化上,大力宣傅美式民主、自由、人權、娛樂式文化工業、科技、宗教、文藝(以上詳見八五,八九ch.26)。
  以上掠奪是要付出軍工共犯體奪去了國家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廉價的資源也導致美製產品重厚長大(相對於日本的輕薄短小),當國際資源尤其石油危機發生,加上長期軍事和福利支出重擔,尤其對比於德日和NICs不其生產力的技術和組織,美國開始吃到當帝國的苦果。
雖然在波灣灣戰爭及蘇联瓦解下,美国仍獨占著霸杈地位,一時之間尚無那国能挑戰其霸杈(一一三六p.207-227)。而且美国做為人類歷史上唯一能一再東山再起的世界帝国(英國則是唯一未崩潰但仍沒落),從八O年代末開始,歷經十年的改革(減少联邦赤字等),在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机的對比中,愈發顯示美帝做為一超強的實力,只是廿一紀初在小布希的軍政重於經濟的政策下,又陷於財政外貿双重赤字的泥沼。

 (六)南北戰爭和資本主義

  獨立後,美歷經多次有權階級和受支配階級的鬥爭,到十九世紀中,北南長期發展造成的:資本主義-莊園經濟,工業-農葉,工「奴」-農奴,保護產業-貿易開放等極大的利益差異。在北方爭自由和解放農奴的公理下,以高度的生產力和優越的海軍打敗南方(八八ch.16-7,七八ch.11-3)。
  南北戰爭就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來看,必然發生(上述對立)和不必發生(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南方的莊園農奴制自然会被淘汰。雖然依Fogel等人的研究,當時南方的農奴制的投資報酬率高於北方的雇工制百分之三五(一一八Op.240))皆可解釋的通。但林肯做為一聯邦的統治者,好比古今中外的其他統治者一樣(中共主席江澤民1997訪美時便以此來解釋進占西藏乃解放西藏的封建農奴政教合一政杈,當然也可用於解釋台灣問題)所考量的不是南北不同的社政經文化制度的不同選擇,而是主杈統一的問題,故林肯便以南方室佈獨立、破坏了联邦統一為由,發动了對南方的戰爭,戰爭雖帶來破壞,但卻加速了資本主義發展,並奠定了美國成為超強的基礎。這些表現於:一、意識形態上,強調經濟理性和科技理性的自由放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將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資本主義結合起來,展開了對大自然、工人和少數民族的掠奪和剝削,並造成了產業托拉斯化和各項社會問題(七八ch.18,八三ch.16,八九p689-697,九四p3-8,233-6)。二、政治上,傳統以來代表資產階級或上層階級謀利的共和黨,趁著民主黨已成為南方奴隸主的代名詞。在內戰勝利後,共和黨以一貫立場從1860到1912,除1884、1892大選失利外,堅走資本主義路線(七二p286
-7,318-327)。三、經濟上,農業全面地機械化和科學化,工業則在保護關稅和自由競爭下迅速成長並聯合成各式托拉斯,以此基礎配合國家的對外擴張政策,促進了美國經濟帝國主義的發展(八九ch.19-26)。

 (七)經濟大恐慌和羅斯福新政

  由於美國經濟已發展到要靠國內外消費才足以支撐的地步,可是對外輸出卻因一次大戰後歐洲需求大減(八九p720)。國內又因長期以來財富集中於上層階級、工人實質工資下跌(p693-5),政府支出減少、物價上升、和失業增加等,造成1921-1922的需求不足,經一段時間消化存貨後,經濟從蕭條走出,開始了二0年代的泡沫經濟(p720-3)。泡沫經濟的動力在投機部門尤其股票投機,雖然透過廣告促銷和擴大信用,暫時刺激了需求增加,但當時國際間為戰後重建而盛行保護主義。如此一來就妨害了國際貿易,美國產品也不易輸出,加上美國經濟基礎所在的農業和製造業並未復蘇。以上終致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大恐慌(p762-8)。
  因美國經濟已是消費性資本主義,故解決大恐慌之道在增加就業藉以提高大眾購買力,並促使商品生產復蘇。又因私人企業在大恐慌打擊下已瓦解,故羅斯福便採由政府主導的「新政」重振美國經濟(八九p777)。主要措施如下:一、立法恢復銀行和信用體系運作,管制證券交易。二、建立倉儲制度,維持農產品合理價格,擴大農貸,開拓農產品外銷市場。三、開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訂最低工資最高工時,健全勞工組織。四、實施社會安全法,舉辦失業保險、養老金和各項社會福利(七二p294-5)。
  新政挽救了美國經濟,且為他個人和民主黨取得第四任總統。戰後民主黨雖偏重充分就業和社會福利,而共和黨則是經濟成長和強大國防。但因美國經濟已與軍工共犯體、經濟文化帝國主義和大量消費等密不可分,而這些又取決於經濟不斷成長和充分就業。可是上述經60年代各項反政府運動尤其70年代能源危機的衝擊,就顯露其弊病,最直接的表現於美國產品在世界逐漸喪失競爭力。

 (八)學生運動

  美國經濟到60年代在經濟學家眼中已是登峰造極,代表作是Galbraith1958年的《富裕社會》和Rostow1962年的《經濟成長過程論》。在此背景下,美國產官學全體上下充滿樂觀主義。社會學界盛行著結構功能論,論說美國社會是現代社會的典範;經濟學界盛行計量實證,論說美國已是大量消費的富裕社會;政治學界盛行政治行為論,論說美國的政治文化是最理想的民主政治;心理學界盛行現代人性格。這些合稱為現代化理論。因美式現代化模式主觀上自認有最好價值的民主自由人權平等、自由競爭富裕社會、和世界反共警察和平天使,客觀上又自認有實證支持。故美國人到處推行現代化福音,推行地區的朝野也被芻化。
  世人萬萬沒想到,就在美國國力頂盛之時,社會運動卻如火如屠地展開,其中以黑人和學生運動聲勢最大。因運動來得令人措手不及,精英和學界對此就有左右兩派極大不同的解釋。
1 右派:一、極右派認為學生運動是共黨陰謀,南方朔批評此違背事實(九六p18)。南氏批評自相矛盾,因他不同意有客觀經驗事實(p20,26),故極右派可依左派言行解釋運動與新馬或共黨掛勾,反之左派不也「誣指」右派與美帝掛勾。二、反革命論者認為後現代社會是一高度理性化的社會,運動者是不能適應的被淘汰者。南氏批評反革命者自己才是反革命。其實革命與反革命之爭是種技倆。反革命者不知被淘汰者正是理性化的犧牲者,革命者忽略了渴求無異化的世界,結果卻是更大的異化。三、自由主義者認為運動者在家庭社會化過程就已存在反父權意識的左派傾向,並對下層社會有罪惡感,加上大學生涯本是一過渡邊際性,面對既有產官學界的重要或中心位置均已被占有,於是以種種理想正義鼓動學生運動。南氏批評此派只知從既有社會結構看問題,而不從參與者觀點來看(p17-23)。南方此批不通,反之南氏不也只從參與者觀點來看,且有美化之謬。
2 左派。南氏認為左派是基於無私心、無目的、沒被污染、非現世主義的理想主義、批評舊社會的不人道不正義和異化,而追求人類的人道、正義和無異化的新社會新文化(p4-6)。只不過左派中的激進和虛無者陷於非理性的暴力和原始的神秘主義(p27-30)。
  以上左右爭論忽略了美式資本主義下的社政經文化結構是一體的,成果與代價是一體。不可能如右派所想只要調整而不須改變結構就能解決問題,也不可能如大多左派所渴求的不但要保有既有的民主自由人權平等福利,還要更進一步達到無異化。但美國人不論在運動時期或之後面對日德NICs等挑戰時,他們顯然不願改變其結構。正因如此,試圖改變結構的左派才會遭人民甚至工人的反對而失敗(就根本原因而言),並非南氏所說的運動因主張被社會吸收過去、或過激主張被大眾唾棄、或受特務滲透壓迫、或運動分裂、或未能在社會大眾中生根(p7)。同理,1968年5月法國的學生工人革命失敗主因亦如此。

 (九)美帝的發展

  60年代各種運動是發生於美國國力頂盛之時,故上下仍信心十足地解決問題,對外先逐漸由冷戰走上和解並退出越戰,對內展開各項社會福利、都市重建、立法加強照顧黑人。可是歷經70年代開始的能源危機、停滯性通貨膨脹、生產力競爭力下跌、失業大增,到80年代雷根的新保守主義試圖以資本主義的自由放任政策,解決政府高額的赤字預算,減稅重振企業的投資意願,但又想加強國防以壓迫蘇聯,所以只好減少社會福利和教育支出。如此一來不但未能振興經濟,在失業增加、都市解體、和傳統黑白實質不平等下,黑人處境更加艱困,終於1992年暴發有史以來最大的洛城黑人暴動,此暴動徹底地打擊了美國人解決種族問題的信心。因以前國力頂盛、白人普遍在罪責下極力為黑人謀利尚不能解決。如今不但無力支付,白人也認為自己權益受不平等的保障少數族群法律所損,更遭的是亞洲尤其南韓新移民以優勢力量(無論教育、勤儉、家族觀念和健康衛生均比黑人優越,三三0p102、三三一p98)和資本主義只知求利不想回饋黑人的心態,在繼白人之後又奪走黑人利益和信心。至1995年加州竟然通過反「非法」移民的法案來對付日益增加的中南美洲和亞洲的移民。
弱勢者以上的術突並不因蘇職瓦解、美伊戰爭美大勝及美国內經復甦等所導致的美国霸杈地位之再現而消失,其因除了泠戰結束後世界各大国如俄中法等要求多極体系之大環境外,美國從80年代來透過減少联邦赤字及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政策引導下,發揮了美国优勢的高科技產業,進而帶动了高經濟成長、低失業及依通膨(一一二一p.82-7),但同時也產生了高科技產業之弊──貪富差距拉大、高科技產業波动性大,在此同時伝統保守與瀲進前衛間有關文化議題如同性戀墮胎等的文化戰爭,從家庭、學校、媒体、法律到選舉政治等各領域,展開一場文化霸扠爭奪戰(一二九七)。
更有甚者,在蘇联瓦解及自我再生中獨霸世界的美帝,由於其所憑萔的技倆不是為富不仁如全球化的金融銀行体系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机進而傷及歐關自己,就是蠻橫霸道如媒体帝国和在全球駐軍动武,就是正招挑戰如高科技及其武器正招日本中共等之挑戰,故再生的美帝如不放棄主宰世界的舊習,未來很有可能再遭危机。
可是沈迷於全球化及新經濟的美国或許忘了自滿的教訓,如此一再吹噓以高科技為核心的合球新經濟(其實是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化)不再适用舊經濟來解釋,而是高成長低通臌低失業、高消費與高投資同時、以高科技產業為支柱、生產力大增、就業市場大幅消(伝統產業)長(高科技)、景氣收縮期短擴張期長(一三三七p.20-24)。但這些只是新經濟的表象,它所標榜的高科技可帶动豎体產業生產力並未實現(新好比它所宣稱的無紙化反而帶來更多的資料書籍雜誌尤其廣告用紙)
,由實証研究可知,不但伝统產業並未因高科技而提高生產力,即使大量使用電腦的银行保險業等1990年代後半期的生產力反降。「故新經濟也者,至多只是發生於1990年代電腦製造業的現象罷了。」
「那麽如何解釋美国的高成長、低物价、低失業現象呢?美国股市的熱絡帶动總需求的成長,而亞洲金融危机前後資本的湧入、国際基本物料价格的下跌和高股价帶來極低的資金成本使總供給大幅度擴張,其結果當然是所得的快速成長、物价穩定和逐漸減少的失業」(一三三六p.22-3)。
雖然在高科技下,資訊、金融、投資、媒体工業等的全球化現象已不可免(一三三八p.2,111),但這不代表如宣伝所言地球村下的国別階級已消失,相反,形成以美国富人及中產階級為核心的新資本主義世界体系(p.85,97,179,一三三九p.295)。結果美帝在耗費了全球資金後,從廿一世紀初一開始先是高科技泡沬、再來是911恐怖攻擊,於是發动對外戰爭,使得小布希又重蹈其父重軍事較經濟覆徹,從2004年開始小布希又重施貶美元的故技,只是這回碰到的對手可不是聽話的日本而是難對付的中共。

台長: 阿楨
人氣(3,71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華盛頓》
此分類上一篇:《列寧再見》

阿楨
港立法會今選舉 反國教運動可衝高投票率 對民主派有幫助 2012/9/9 自由時報

(楨:結果相反!港人看穿了反國教者假反國教之名行反中之實的圖謀了!詳參【圖博館】:香港回歸十年 民主形式萬歲 天下民主一般黑 歐巴馬 《費城神話》 《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港立法會開票 泛民未如理想 2012/09/10 中央社

香港泛民主派在第5屆立法會地方直選中未如外界預期那麼好,所得議席與親政府的建制派差不多。
選舉於9日舉行,地方選區今早8時公布開票結果,35個地方直選議席中,泛民共獲得18席,比預期少,建制派拿了17席。改變過去泛民和建制派在地方直選6與4比率,即泛民6成議席,建制派4成。
本屆選舉前,由於爆發反對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的激烈運動,外界一般看好泛民選情,預期可拿超過20席,而民調和票站的初步調查也顯示泛民占優。
但結果是泛民失利。
在本屆地方直選,泛民中較激進的小黨卻冒起,其中人民力量奪得3席,較上屆多了2席;從民主黨分裂出來的新民主同盟也首次拿了1席。
民主黨的選舉結果卻十分不利,重量級人物李永達和黃成智一起落敗,對民主黨打擊頗大。
同樣,建制派的一些小黨如自由黨和新民黨也保持了原有席位。

反中!反造神!反洗腦 港人積怨一次爆發 2012/9/10聯合晚報
  回應
  看台灣媒體的用詞及報導角度就知道誰才是真正在洗腦!
  披著民主外衣實為霸權走狗的泛民黨派大敗!泛民雖然選前大搞充滿反洗腦反國教這種譁眾其寵用詞的造勢但反而大敗!
  不要把國民教育妖魔化,西方國家還是會教育其國民要愛國.港人不想當中國人,卻又要吸中國媽媽的奶水.跟台灣人沒有差別.
  美國近百年來長久的全球戰略就是擊潰、解體所有會威脅到​它成為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權。因此,在國際間,美國無休止的在各​國激化其內部衝突,並乘機介入外國的內戰。在中國,台獨勢力,香港民主派,法輪功,民運分子,達賴​集團、熱比婭集團,背後撐腰的無一不是美國,也無一不是​接受美國的政治、軍事、輿論和經濟的支持。可憐的台灣當局成了美國解體中國的幫凶;大陸、香港所謂​的「民主」、「民運」人士被利用了、被分化了,還洋洋得​意,自以為是「民主鬥士」。
2012-09-10 12:03:46
版主回應
維護巨富的利益 與美國制憲精神一脈相承 by周世瑀2012/09/08

商業媒體對於歷屆美國總統大選的報導向來著重於民調分析、民主黨和共和黨造勢活動、兩黨的黨代表大會、負面選舉技倆、選舉支票、候選人人格特質、身家調查。對於競選經費的來源以及金權共生關係卻極少討論。
  商業媒體巨獸推波助瀾
根據非營利組織回應政治中心的資料顯示,美國在2008年總統大選及國會改選(435席眾議院選舉和33席參議院選舉)的花費總和超過了52億美金。依當年度的滙率計算,花費約為新台幣1,744億元。
回應政治中心依美國聯邦選舉經費有增無減的趨勢推估,2012年總統大選及參、眾兩院選舉的經費至少為58億美金。一言以蔽之,競選公職所費不貲。石油、金融、製藥、醫療保險、軍火業等財閥浥注競選經費。政客當選後再為財團衣食父母護航。
根據蓋洛普市場調查所做的民調顯示,美國人民在2011年間對國會參、眾兩院的整體表現滿意度僅有17%。在2012年2月間國會滿意度更跌至10%,再創歷史新低。儘管美國國會長期表現難獲人民認同,美國商業媒體仍將美式市場民主描繪為民主政治典範。
赫曼及喬姆斯基兩人在《製造共識:大眾媒體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深度探討美國商業媒體顛倒是非的能力,此處不再贅述。然而媒體所有權高度集中的弊害由此可見一斑。
  美式民主的運作原則
美式市場民主並非始於二十世紀。維護巨富的利益原與美國制憲的精神一脈相承。美國左翼歷史學家辛在《美國人民的歷史》即指出,美國開國元勳多為奴隸主、富商大賈、大地主或高利盤剝者。華盛頓亦不例外。
美國開國者在制憲期間多次論述憲法和政府運作的原則,文章以《聯邦黨人文集》集結成書。由麥迪遜美第四任總統執筆的「聯邦黨人第10號文件」(Federalist 10)清楚闡明了民主政府運作的原則:政府對守衛巨富、平定國內叛亂和維持民主政府的形式責無旁貸。美國開國元勳杰亦言道:「富甲天下者應為國家治理者」。
《聯邦黨人文集》作者之一的漢密爾頓雖與麥迪遜在強化聯邦政府的權力或各州的權力一事意見分歧,但支持菁英統治的見解與麥迪遜毫無二致。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11512

美國大選不僅兩黨之爭 財閥說話比大聲

1886年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韋特指出,企業擁有企業人格,理當享有憲法第14條修正案「平等保護條款」的保障。此舉無異於再次為企業等同於人的謬論辯護。
2010年1月20日由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斯主持的最高法院在「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一案以5:4判定由共和黨參議員麥侃及民主黨參議員費古德於2002年提案的「兩黨選舉改革法案」違憲。該法案因限制企業在投票日前30天購買媒體廣告,故而抵觸憲法第一條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論自由。
換言之,最高法院判決視「企業=人」,享受言論自由,不容國會置喙。國會不得制定法律剝奪其言論自由。企業花錢登刊或播送廣告,壟斷議題,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皆屬言論自由。喬姆斯基言道:「2010年1月20日為美國歷史黑暗的一天。」
從1970年迄今,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明顯地向資本家利益靠攏。
市場民主的實踐
「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一案的勝訴使財閥可以利用美國國內稅收法501(c)條款之名取消政治獻金上限。簡言之,該條款列名了26種享受聯邦所得稅 減免的非營利組織,例如自1958年迄今代表藥廠利益,阻礙健保改革的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基金會、代表石油業利益反對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的美國石油研究所、代表槍枝暴力,削弱美國槍枝管制法律的美國步槍協會。此類「非營利」組織在美國簡稱為501(c)組織。若依照美國標準,以公義為基礎的社會運動組織如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和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也屬於501(c) 組織。
美國國內稅收法明定501(c)(4)社會福利組織(如美國步槍協會)及501(c)(6)商會組織(如美國商業議院)可以從事助選、拉票等傳播通訊活動及發表競選廣告使人當選或不當選。社會福利組織及商會組織毋須揭露政治獻金的金主及獻金流向。相對於 501(c)組織,以提名、競舉、助選為主要活動的政治組織簡稱為527組織。527組織必須揭露政治獻金相關資訊。2010年最高法院的判決形同變相鼓勵財團規避美國國內稅收法對527組織的限制。企業可經由501(c)(4)及501(c)(6)組織運作,隱匿龎大的政治獻金及政商關係。
盧梭曾道:「英格蘭人以為自己享有自由。英格蘭人其實只在國會選舉期間才有自由。」美國更有過之。不論是否為選舉期間,多財善賈,公共利益蕩然無存。自由仍是資本家的禁臠。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11511
2012-09-10 12:21:21
阿楨
特稿-反對派沒政績 以後選戰更難打 2012-09-11 旺報 【楊兆中】

 今屆立法會選舉,是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前最後一次大型選舉。結果顯示兩大重點,第一是投票率高不再必然有利反對派的選情,其二是中共的組織動員能力,是講求自由意志的反對派所不能學習的。
 在周日,逾183萬名香港選民行使公民權利去投票,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多人參加的一次選舉。按香港過去選舉結果,反對派跟親京陣營的得票比為六四比,但這次選舉多了50萬人投票,雖然雙方陣營在地方選區的得票都有所增長,但新增的選票似乎都投給親北京陣營,高投票率有利反對派選情的理論已被打破。
 外界一直推斷,選前的國民教育爭議,連日的萬人集會,有利反對派選情。但有分析指出,不少沉默一群也走出來投票,去對反國民教育的一群說不。這亦反映出過去十多年,香港似乎已被追求社會和諧發展的聲音主導,若反對派未能以實幹政績爭取支持,日後的選戰將更難打。
 反對派在這次地區直選共取得99萬票,較上屆高出10萬票,但得票率則由58.6%降至55%。親北京派的得票則由上屆的63.6萬票,急升至74.8萬票,較上屆多11萬票,得票率維持在41%。結果反映反對派在爭取新票源的能力上被親北京陣營比下去。
 票數上雖然反對派仍然領先,但實際地區議席數目上的差距由上屆的8席縮減至1席。這更反映出現時香港地區直選採用的比例代表制,是有利於具有龐大組織能力的親北京陣營。正如多區的選舉結果顯示,親北京陣營不追求單一名單的最多票數,卻力爭以最少票數取得最多議席。
 以港島區為例,親北京民建聯的曾鈺成及鍾樹根,各取得3.6萬及3.3萬票,合計6.9萬票雙雙當選,這是背後經過縝密的組織安排,針對性的拉票造成的結果。這樣分頭參選,比起反對派公民黨以單一名單取得7萬多票,但僅一人當選,來得更有效率。
 相關新聞
港選舉 親北京民建聯大贏家
泛民日益分裂 議會運作添變數
激進聲音高漲 梁振英施政更艱難(楨:反之吧!泛民反中面目更難看!)
新血進議會 抗爭手段更激烈
反國教 被指「只是選舉議題」
百萬大道反國教 全港大學生今罷課隔空聲援(楨:一群白痴職業學生,選輸了還腦羞成怒!)
港澳生中正紀念堂靜坐
2012-09-11 11:59:15
阿楨
特朗普:將成立“1776委員會”普及美國“正史” 2020-09-18 觀察者網

  美國“官方”的建國年份為1776年,《獨立宣言》的簽署,標誌著美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然而,《紐約時報》的記者們卻于去年提出了“1619項目”(1619 Project),認為奴隸制開端才是美國“元年”:這一年首只運奴船載著20多個黑奴抵達北美,隨後開始了一段血腥殘暴的奴隸制歷史。
  “1619項目”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在宣佈教授相關內容的學校得不到經費後,他又表示,將簽署行政令成立“1776委員會”(1776 Commission),以在美國學校中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
  在黑人喬治•佛洛德遭到白人員警“跪殺”後,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雖然民眾的抗議活動批評種族主義政策並呼籲解決方案,但特朗普還是將重點放在了抗議者“不守規矩”的地方,例如一些示威者推翻了邦聯領袖以及其他具有爭議性人物的雕像,包括哥倫布和前總統傑克遜。
  7月4日,特朗普在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俗稱總統山)上發表講話,發誓捍衛美國的“遺產”,抵禦他所說的“憤怒的暴民”,並指責公立學校教孩子們“討厭自己的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白宮獲得華盛頓特區地方政府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呼籲對華盛頓紀念碑、傑弗遜紀念堂和哥倫布雕像等進行重新命名、拆除或搬遷,引發爭議。
  回應
正確的歷史本來就是記錄了美國生於不義啊!欺騙、偷竊、撒謊、屠殺印第安人、搞種族滅絕、一次次撕毀合約背信棄義、侵略成性,現在還背叛人類,隱瞞疫情,助攻病毒,喪盡天良!這個政權的性質比肩納粹!
2020-09-21 08:11: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