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23 07:02:25| 人氣3,772|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國振興方案(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一年來有關全球經濟危機的資料累了一千五六百頁(台灣部分亦然),分成:

中國振興方案 美國振興方案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 俄羅斯經濟 中國家電下鄉 中國山寨經濟 中國股市 中國房地產 中國併購 貿易保護主義 G20vsG2 中國崛起 東協加三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等共18篇來貼。

另參本館:美該為股災道歉? 美國價值1 美國價值2 美國詐騙集團 五鬼搬運去了 股市的貪瞋痴 啥是連動債 姓資姓社 歐盟向俄求援? 經濟巫師 靈媒代專家 淫媒慰專家 景氣冷黑幫熱


振興景氣 中、美手筆最大>中時08.12.01林上祚

 金融海嘯來襲,世界各國紛紛祭出振興景氣方案,如果以紓困方案金額占該國國民生產毛額(GDP)比率進行比較,中美二國力道最強,比重高達一四%與八%,台灣五千億元擴大公共建設方案,占台灣十三兆GDP比重雖然只有三.八%,但遠高於多數歐洲與亞洲國家。
 美林證券最近出版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亞洲已經有韓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尼、中國、泰國等六國,祭出振興經濟方案,其中,台灣擴大公共建設方案連同消費券,占台灣GDP比重高達三.八%,高於韓國的一.四%。
 不過,韓國十四兆救市方案,十一兆韓元預算用在公共支出,其中包括協助中小企業與農民(四.三兆)、中低收入勞工就業補貼(一.三兆)等等,韓國政府並誓言,近三分之二預算在明年上半年支出,相較之下,台灣四年五千億元預算,明年到底要編多少,現在都還沒喬好。
 中國大陸四兆人民幣振興景氣方案,是目前全球幅度最大的救市方案,其中包括四千億人民幣川震重建預算。
 美國今年九月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已祭出第一波七千億美元紓困案,新任總統歐巴馬上任後,預計將再推出第二波五到七千億美元紓困案,上一波紓困案預算幾乎全用在金融機構注資,其中一千二百億美元拿來購買美國前九大銀行的股票,四百億美元用來紓困保險巨人美國國際集團(AIG)。
 在產業部分,儘管美國國會就汽車業是否該紓困,仍爭論不休,但新能源產業賦稅補貼延長條款,已經納入上次紓困方案,顯示節能環保仍是世界各國追求的潮流,同樣地,德國日前救市方案,也將節能設備房屋修繕,納入租稅抵減項目。
 另外,也有不少歐美國家包括加拿大、英國,調降貨物稅刺激民間消費,生產汽車的德國、法國、西班牙,這次救市方案,都包括購車貨物稅抵減措施。
 美林證券表示,韓國與泰國政府在祭出救市方案後,本國投資人已經轉賣為買,相較之下,台灣股市投資人十月賣超金額,仍高達四.五億美元,顯示投資人還在等待更明確的救市方案。

歐巴馬振興經濟方案 同黨議員圍攻>中時09.01.10陳文和

 美國民主黨籍總統當選人歐巴馬的振興經濟方案,八日招致同黨國會議員群起而攻,以致歐巴馬原期望能盡快通過的擴大公共支出與減稅法案,在國會協商的時間恐將曠日費時。
 民主黨多位聯邦參議員抱怨說,歐巴馬刺激經濟方案的主要項目不夠大膽進取,他們並敦促歐巴馬把資源集中於創造工作機會,以及重建美國的能源基礎設施,不要太專注於共和黨人著重的減稅措施。
 在同黨議員發言責難之前幾個小時,歐巴馬才剛呼籲國會盡速通過振興經濟方案,他並警告說,假若國會不在未來幾周內通過該案,經濟衰退恐將長年累月揮之不去。
 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八日表明將附加立法案,讓法院有權調整聲請破產保護者的房貸還款方式。共和黨籍議員對此則抱持反對立場。這項爭議也將添增此案快速過關的難度。
 歐巴馬的振興經濟方案奠基於自由派擴大公共支出以刺激經濟成長的傳統思維,同時也納入順應新時代需求的潔淨能源與科技研發等投資項目,預估兩年的計畫期總預算在八千億至一兆美元間。但保守派抨擊支出金額過於龐大,溫和派民主黨人關切預算赤字將水漲船高,而自由派則力主應投注更多經費於社會福利、替代能源的研發以及公路、橋樑和學校的修建。

美振興案過關 歐巴馬明簽署【經濟日報╱編譯陳澄和 2009.02.15

美國參、眾院13日先後通過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預料最快16日送抵白宮,由總統歐巴馬簽署成為法律。民主黨議員預測,這項方案可望保住或創造350萬個工作。
眾院13日下午先以246票對183票通過該案,但沒有任何一位共和黨議員支持,且有七位民主黨議員投反對票。參院一直到深夜才等到關鍵的第60票,才以60票對38票,讓振興方案過關。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示,由於還需要一點文書作業時間,法案送到總統桌上時間「不會早於16日」。歐巴馬上任還不滿一個月,就達成推出振興經濟方案的承諾。
國會預算處(CBO)13日表示,該案總額實際上是7,870億美元,而非上周初估的7,890億美元。其規模不如民主黨先前所提方案,但CBO分析顯示,逾74%的金額將在未來一年半內就會動用,很快就能看出振興方案的成效。
國會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份厚達1,000多頁的方案,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中3,080億美元屬自由裁量支出,將用於基礎建設、科學和教育等,約占總額的39.1%;包含增加失業救濟金和醫療保險等項目的直接支出,金額為1,920億美元,占24.4%;對個人與企業的減稅金額達2,870億美元,占總方案的36.5%。美國國債務上限,則提高到12兆美元左右。
歐巴馬經濟團隊預測,這項振興方案可以留住或創造300萬到400萬個工作。
此外,振興方案也對所有接受財政部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紓困的企業主管薪酬設限。此條款規定,高階主管所領紅利,不得超過年薪的三分之一,任何紅利都須以限制股等長期獎勵的方式行之。
共和黨議員辯稱,該法案包含過多的政府支出,導致無法對經濟提供足夠的刺激。眾院少數黨領袖波納說:「法案的內容原本應該是工作、工作、工作,結果卻變成支出、支出、支出。」

美國經濟急遽萎縮 2008第4季GDP下滑6.2%【中央社09.02.28

美國商務部今天公佈,經濟急遽萎縮使得美國去年第4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大幅下滑了6.2%,而出口的不振、消費者支出的減縮及庫存增高是主要原因。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Analysis)在月間曾初步估計去年第4季美國經濟較2007年同期萎縮3.8%,當時多位華爾街的經濟學者就認為下滑的程度可能更嚴重。商務部在三月下旬還會公佈最終的評估數字。
野村證券的國際經濟研究部門( Nomura GlobalEconomics )專家在「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指出,6.2%的萎縮幅度是 1982年以來最嚴重的情況。去年第4季全球都陷入經濟衰退,歐元地區的國內生產毛額平均下滑5.8%、英國下滑6%、日本下滑12.7%,而許多新興國家的經濟下滑幅度都在10%以上。
MFR 顧問公司的專家指出,由於消費者支出的緊縮、房屋市場持續低迷、資本財投資的大幅減少,美國的景氣在今年第1季仍很黯淡。
「經濟分析局」自1947年開始記錄美國經濟每一季的年成長,1958年第1季10.4%的負成長是最糟的紀錄,其次是1980年第2季的7.8%負成長。不過,根據華爾街專家的分析,當時造成負成長的主因是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的反應,萎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根據「經濟分析局」的資料,去年第 4季美國消費的支出較前年同期減少了4.3%、資本財投資減少了 21%、出口減少了23.6%。出口跌幅創下 197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美家庭財富 去年蒸發11.2兆>中時09-03-14黃文正

 美股近日接連大漲,全球股市也跟著歡聲雷動。但《華盛頓郵報》指出,諸多新數據顯示經濟前景仍甚艱困,去年財富大縮水的美國人,若想重溫昔日的好日子,恐怕還得再熬好一段時日。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十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房價與股市下跌的衝擊,去年美國家庭財富淨值下滑一八%,或十一.二兆美元,只剩五十一.五兆美元。而光是去年第四季,美國家庭財富淨值即銳減五.一兆美元,萎縮三一%,創一九五二年編篆該數據以來新高降幅。
 隨著信貸泡沫破滅,過慣好日子的美國人,如今只得自嘗苦果。美國總統歐巴馬十二日與企業領袖會談時直言,美國人沉迷於「繁榮的假象」,不顧後果的投機和花費造成不良信貸與房價泡沫,「如此行為,最終只會反噬我們。」
 最新調查顯示,二月份美國包括「違約通知」和「銀行收回」等「法拍聲請」案件較一月又增加六%。專家表示,儘管歐巴馬政府上周宣布將推出房貸紓困新方案,希望幫全美四百萬人保住房屋,但上述這項新數據,顯然不是好兆頭,而卡債和汽車貸款等情況,也同樣令人憂心。
 好消息是,在能源價格下滑、廠商紛紛降價促銷下,不敢消費的民眾似已逐漸捨得花錢。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零售業銷售在連續五個月大降後,已連兩個月上揚,衣服、家具、日用品和電子產品都見提升,惟汽車銷售依舊低迷不振。
 不過,專家警告,即便消費者支出增加,製造、躉售和零售業的庫存壓力仍居高不下,以目前的銷售率推估,尚須一個半月方可清光庫存。在此之前,這些企業還是可能裁員和減產。美聯銀行經濟學家奎蘭說:「現在開香檳慶祝,恐怕嫌早了點。」

美國貿易赤字連6降【工商時報09-03-14 劉純佑

 美國商務部週五公布美國1月貿易逆差數字,較去年12月經修正後的399億美元縮小為360.3億美元,寫下2002年以來最小紀錄,也是連續第6個月縮小,主要原因來自價格下跌和需求衰弱。但是對中國的逆差卻從198.8億美元擴大為205.7億美元,上升3.4%。美國1月對台灣貿易逆差則由前月的12.55億美元擴大至13.4億美元。
 據道瓊社調查,經濟學家預測逆差數字落在373億左右,實際的貿易逆差不僅小於外界預期,也是美國2002年10月創下353億美元貿易逆差以來的最低。
 美國1月出口額下滑5.7%,從1325.2億下滑至1249.1億美元,因為美國許多貿易夥伴的經濟,要不是趨緩就是陷入衰退,導致需求減退。進口額也下滑6.7%,從1724.2億美元下滑至1609.4億美元,工廠紛倒閉和消費者撙節開支,是進口減退主因

砸錢就能救美國經濟? 09-04-01 工商時報社論

 上週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甫宣佈將動用金額高達1.2兆美元來購買目前在市場上的「有毒」金融資產,現在歐巴馬政府又正考慮如何出資拯救汽車業。然而從去年來美國採取一連串的擴張政策,是否能讓這場全球「金融海嘯」逐漸消弭,景氣是否已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仍存在重大的變數,值得持續密切觀察。
 談起這次的「金融海嘯」,真是一筆爛帳。源頭起於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緊接著2001年又發生「911事件」,重創美國經濟與信心,使原本已相當疲軟的經濟呈現進一步陷入嚴重衰退的危機。為了挽救經濟免於崩潰,於是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採取了「空前而非絕後」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銀行資金氾濫,造就了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這原本是正常且合理的「政策工具」,但問題出在「寬鬆」的程度過大,且時間拉得太長。金融機構為了創造利潤,於是降低對住宅及其他貸款業務的審核標準,從而促使「次級房貸」業務蓬勃發展。
 所謂「次級房貸」,可分成三個層面來看。其一是申請住宅貸款者屬於「次級」,還款能力薄弱;其二是放款的金融機構屬於「次級」,因此對「貸款違約」而形成「呆帳」的承受能力薄弱;其三則是住宅本身屬於「次級」,使銀行在將「違約」之住宅沒入後不易轉賣。因此「次級房貸」原本就是屬於高風險的金融業務。加上「不動產證券化」的興起,利用住宅「抵押權」再發行債券籌集更多的資金,生意就能如「滾雪球」般愈做愈大,甚至吸引大型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入「次貸」市場;另外一些投資機構也針對與「次貸」相關的證券,開發出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並以「連動債」的形式向全球各國推銷;更有保險公司發明了「貸款違約保險(CDS)」業務,為貸款合約提供擔保。這場房地產與金融「泡沫」總有破滅之時,一旦最初申請房貸的購屋者無力償還貸款本息,金融機構便無法對發行的債券還本付息,「連動債」的發行機構也就跟著出問題,而保險公司更是難以支付保金。影響所及,自然是全球股市暴跌,民間財富嚴重縮水,信用緊絀,原物料價格大跌,通貨緊縮,失業激增,終於使國際經濟陷入衰退的深淵。
 為了挽救經濟,美國與各國政府唯一的一帖藥方,就是拚命「砸錢」。財政政策方面包括減稅與擴大基礎建設支出,貨幣政策方面則是將銀行利率降到接近於0。各國央行更相繼對銀行入股,形成銀行「準國有化」,並直接進入信用市場買進商業票據;最近英、美、日等國央行又開始買進公債,美國政府甚且決定買進「有毒」資產。這種「民營企業國有化」、「私人負債國家化」的作法,短期間絕對能產生相當程度的刺激效果,但卻使政府負債急速增加。
 美國政府的籌碼是擁有國際「鑄幣權」,理論上Fed不需依靠外匯存底,便能夠無限制的「印鈔票」來購買美國公債,但條件是美國金融機構能夠恢復正常運作,帶動景氣迅速復甦,讓美國內部以及外國投資人與政府對美國經濟仍能維持信心。然而美國政府目前的作法,顯然傾向於對經濟體系普遍性的「加肥(reflation)」。這是一場「豪賭」,運作得好,固然有可能使經濟穩健復甦,但如果施行不力,再次出現「過度消費」與「不當投資」,則將使金融市場沈疴難解,經濟復甦遲緩,並導致各國對美經濟的信心動搖。其結果,勢必造成美國公債暴跌,市場利率上升,美元亦將大幅貶值,美國消費能力減弱,而全球經濟若非陷入「二次衰退」,便是「長期嚴重衰退」。
 引發當前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是「消費不足」,但更深一層來看則是由於之前的「過度消費」,以及對房地產部門的「過度投資」所造成。治本之道,自然應該在短期間約束消費,並避免不當投資。政府採取的財政與貨幣擴張政策,可作為輔助工具。只要假以時日,經濟體系便能逐漸恢復元氣,穩步走向復甦。其實美國一般大眾非常清楚這點,目前美國的儲蓄率已由原先的負數回升到5%左右,而房地產開發商也縮減新屋開工的戶數。但值得擔憂的是歐巴馬在就職演說時曾指出:「美國人不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是依據此一原則來制定及施行政策,則該擔心的便不僅僅是中國總理溫家寶而已了。
 歐巴馬目前「積極因應問題」的任事態度,應予肯定,但美國及全球經濟能否靠「砸錢」就能逐步復甦,還得觀察各項政策的落實能力,以及美國民眾對政府作為的反應模式而定。消費迅速回升,未必就好;緩步復甦,才更健康。

G20閉幕 再砸1兆美元拚經濟>中時09-04-03閻紀宇

 為期一天的「廿國集團」(G20)領導人高峰會議,二日在英國首都倫敦閉幕,十九個已開發與新興市場國家以及「歐洲聯盟」的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將對國際金融機構大舉注資一兆美元,加強全球金融監理機制,持續推動振興經濟方案。
 廿國集團不僅要抗擊這一波金融與經濟危機,更期望在二○一○年底之前,讓全球生產總值增加四%。

 IMF緊急基金 新增五千億

 大會東道主、英國首相布朗在記者會中說:「新的世界秩序已經出現,我們即將進入國際合作的新紀元。」布朗並指出,為了因應全球金融與經濟的新權力架構,「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世銀)兩大國際金融組織都須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做到穩定金融市場、活絡全球貿易。
 而IMF的緊急基金將新增五千億美元,分配給成員國的「特別提款權」(SDR)則將增加兩千五百億美元。IMF的緊急基金將由兩千五百億美元提升到七千五百億美元,以強化援助陷入金融危機國家的能力,方式可能是直接向各國貸款,或者是發行債券,而中國將分擔四百億美元。IMF還將出售數十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優先援助貧窮國家。

 廿國攜手救市 總額已達五兆

 廿國集團另將透過世銀分兩年提供兩千五百億美元的「貿易融資」(trade finance),以活絡全球貿易活動。而第一筆五百億美元將在五月初先行動支,主要對象是開發中國家的進出口商。貿易融資是金融機構提供進出口商的貸款、保險或擔保,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全球九○%的貿易行為都會用到貿易融資。
 在擴大政府支出以振興經濟方面,廿國集團成員國投入的經濟振興方案預算已達兩兆美元,布朗預估到二○一○年底時,總額還將增至五兆美元。針對赤貧國家,廿國集團將透過國際開發銀行,增加千億美元的援助。

 管制避稅天堂 加強打擊洗錢

 在加強金融監理機制方面,廿國集團將成立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與IMF聯手進行跨國合作,預先警示並防範全球金融體系的重大風險。此外廿國集團也將嚴格管制「避稅天堂」,加強規範對沖基金,並對銀行及大型企業高階主管的薪酬與獎金設限。
 管制避稅天堂是本次峰會重要議題。未來經營避稅天堂的國家或地區,須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規範簽署稅務資訊分享協定,協助國際社會打擊逃漏稅與洗錢犯罪。不合作國家或地區將被列入黑名單遭受制裁。英國財政次長提姆斯直言:「銀行保密時代即將終結。」

急跌復甦快 美可望V型反轉>中時09-04-13黃文正

 金融海嘯狂襲,市場信心低迷,許多人深恐這波美國經濟衰退期既深且長。不過,近來有愈來愈多民間機構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可能遠超乎先前預期,來得更快、也更強勁。隨著美股連續五周收紅,氣氛明顯轉變,有學者樂觀表示,景氣可望呈V型反轉復甦。
 民間研究機構Fact & Opinion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布拉斯卡指出,大多數人皆以為,這次美國經濟衰退將依循一九九一年和二○○一年兩次衰退模式,但他認為這是錯誤的設想。

 學者強調並非衰退已結束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旗下的Peterson Institute經濟學家穆沙補充說:「人們多以為這次經濟將呈現L型復甦,不過,歷史數據顯示,在急遽衰退之後,往往伴隨急速反彈。」
 他認為有諸多證據顯示,這次美國經濟將改走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兩次復甦模式,呈現「V」型反轉。
 令經濟學家樂觀的證據包括:信用緊縮狀況已漸舒緩,包括汽車銷售等消費者支出上揚,房市接近觸底,失業率不再那麼駭人;而美國政府巨額經濟振興方案,幾已立刻發揮刺激經濟成長的成效。
 然而學者強調,這並不意味衰退已然結束,而是復甦可能要比預期來得快。儘管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仍將較去年第四季衰退逾六%,但部份經濟學家預期第二季衰退幅度將趨緩,第三季可能便會觸底反彈,比先前專家普遍預測足足提早三個月。

 主流觀點仍然持觀望態度

 儘管如此,美國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包括聯邦準備理事會在內的多數主流觀點,仍保持觀望態度。市場研究機構Business Roundtable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泰萊尼分析說:「衰退的速率已經減緩,但在復甦初期,人們都非常小心謹慎,擔心這只是迴光返照,會受到二次傷害。」
 不過,樂觀論者相信,去年因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引發的金融風暴,以及衍生的製造業砍單和企業裁員風潮,最糟糕的時期應已過去。
 避險基金Combinatorics Capital常務董事巴加弗圖拉指出,初期企業應變調整幅度過大,勢將出現修正和回補。此番趨勢扭轉,不論經濟和就業市場都可望大幅反彈。

美二次振興案 秋天再說【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09.07.04

美國就業市場6月繼續惡化,澆熄經濟快速復甦的希望,但美國白宮方面對是否要提出第二套經濟刺激方案,仍抱持觀望態度。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白宮已經討論過是否要推出第二套經濟刺激方案,但最終決定先靜觀其變,最快要到今年秋季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以等待先前通過的刺激方案發揮效果。
讓白宮按兵不動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先前的經濟刺激方案看似對維護就業並沒有太大成效,成為共和黨的箭靶。在綠能減碳、金融改革與健保改革等多項重大法案角力的此刻,歐巴馬缺乏為新刺激方案開啟戰線意願。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女士今年1月時提出報告說,如果政府能夠通過8,000億美元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美國失業率在此刻應能控制在7%;如果沒有刺激方案,美國失業率現在將達9%。
但實際上,儘管國會最後通過了7,87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美國失業率依舊在6月攀抵9.5%高點,一舉超越羅默報告預估的狀況。共和黨人因此有理由聲稱,這筆7,87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根本失敗。
白宮方面則辯稱,儘管9.5%的失業率非常驚人,但6月份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工作流失速度已比數月前減緩。白宮發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說,美國的失業速度從1月創下的每月近80萬人,降至目前的每月約40萬人;儘管失業問題尚未解決,最壞狀況已過去。
白宮方面對新刺激方案考量許久。華爾街日報說,今年4月,歐巴馬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共進晚餐。這位歐巴馬經濟政策的著名批評人士,與歐巴馬在享用牛肉捲與白宮花園自產的蔬菜後同意,美國經濟需要第二波刺激方案。
但這仍不足以讓歐巴馬願意在國會開啟另一道戰線,提出第二波的經濟刺激方案。

刺激經濟第二波 快來吧【經濟日報╱克魯曼 2009.07.04

這下好了,周四的就業報告揭曉答案了。我們需要規模更大的振興經濟計畫。但總統知道嗎?
讓我們來做個數學題。
自經濟開始出現衰退以來,美國經濟體已喪失650萬個工作,一如那分悲觀就業報告所證實的,工作機會繼續快速喪失。若把為了跟上人口成長,我們每月所需的10萬多個新工作算進去,這個洞短少了約850萬個工作。
這個洞愈深,我們要脫身就愈困難。就業數字不是周四報告中唯一的壞消息,報告也指出薪資凍漲,而且可能即將減薪。這是落入日本式通貨緊縮的要訣,想要反轉極困難。失落10年,有人想要嗎?
等等,還有更多壞消息:各州的財務危機。不同於聯邦政府,州政府被要求在平衡的預算下運作。面對歲收大減,多數州準備大砍預算,不惜犧牲最弱勢的人。除了製造許多不幸外,這些預算的刪減會使經濟更不振。
那麼我們必須如何對抗可怕的前景?我們有了歐巴馬的振興經濟計畫,目標是在明年底以前創造350萬個工作機會。這比什麼都沒有好多了,但絕對不夠。而且除此之外就沒什麼正在進行的計畫。你們還記得政府計畫大幅降低法拍屋比率,或計畫藉由打消銀行壞帳,讓銀行恢復借款嗎?我也不記得了。
這一切對任何研讀1930年代經濟政策的人來說,是那麼令人沮喪的熟悉。一位民主黨總統再度推動會減緩經濟衰退,但不足以產生全面復甦的創造就業政策。又一次,聯邦政府層級的振興計畫功效,被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刪減預算抵消掉大半。
那麼,我們不能從歷史學到教訓,因此注定重蹈覆轍?未必,但這得靠總統和他的經濟團隊來確保這一次會有不同發展。歐巴馬總統和他的官員有必要加把勁,從擴大振興計畫開始。
我要澄清,我很清楚這類計畫要通過立法多麼困難。
共和黨領袖不會合作,他們已下定決心要反對到底,完全不顧事實或邏輯通不通。沒錯,這些領袖對最新就業數字的反應是宣稱歐巴馬經濟計畫失敗。當然,這很荒謬。
歐巴馬政府從一開始就警告,需要幾季的時間,振興計畫才會產生重大正面效果。但這不足以阻擋共和黨研究委員會主席發表聲明提出要求說:「工作在那裡?」
政府是否能從參院的「中間派」得到太大幫助也不明朗。他們當初要求刪減對州和地方政府的補助,把原本振興計畫的部分精華去除。現在我們目睹這些補助有迫切需要。
我樂於這麼想,部分中間派感到懊悔,但如果他們確實如此,我卻看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身為經濟學家,我要接著說,很多我的同行完全幫不上忙。
看到這麼多有名望的經濟學家重複使用舊謬論,著實令人震驚,比方說宣稱政府增加任何支出,會自動取代等量的民間支出,即便現在有大規模的失業;他們也為有關短期預算赤字害處的誇大說法背書。(現階段,與額外債務有關的風險遠低於無法給經濟適當救助的風險。)
同樣地,如同在1930年代,反對有所行動的人,在通貨緊縮即將來臨時,散播有關通貨膨脹的恫嚇說法。
因此,推動另一波振興計畫有其困難,但絕對必要。
歐巴馬政府的經濟學家了解這些風險。沒錯,不過在幾周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莉絲汀娜.羅默女士發表一篇題為「1937年的教訓」的文章,當年小羅斯福向反對赤字和通膨的鷹派屈服,對經濟和他的政治目標都造成慘痛後果。
我不清楚的是,歐巴馬政府是否勇於面對政府迄今做的仍有所不足這件事。
因此,這是我對總統傳達的訊息:你必須要求你的經濟團隊和你的政治幕僚研議另一個振興計畫,就是現在。因為如果你不做,很快就會面臨你自己的1937年。

美紓困7000億美元→剩3000億 怎麼花?【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09.07.10

美國政府去年秋天創設的7000億美元銀行紓困基金,如今還有逾3000億美元未動支,國會正為這筆款項的用途激烈辯論。
跨黨派的國會調查機構「政府責任辦公室」 (GAO)估計,政府已經撥款約3390億美元,並承諾動支1020億美元,原來的紓困基金如今尚餘2590億美元,若再加上銀行業提前歸還的700億美元,總共還有約3280億美元未動支。
財政部希望保留這些錢,以便應付經濟惡化時的緊急需要。但保守的國會議員如葛瑞格參議員與巴庫斯眾議員等,則希望拿這些款項來償付國債。
此外,還有一群自由派的民主黨議員則要求,至少要挪用一部分的資金協助財務拮据的屋主。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法蘭克9日在聽證上說:「失業率不斷竄升,我們顯然會再面臨一波房屋法拍浪潮。」
由於國會未來幾個月將重新評估「不良資產救濟計畫」(TARP)的命運,決定這些剩款的用途如今也變得更加急切。
去年10月,美國國會在股市瀕臨崩潰的關頭,倉促通過7000 億美元的銀行紓困基金。但隨後,雖然經濟開始搖搖晃晃,失業率激升也對快速復甦的前景構成威脅,主要銀行業仍然提前償還總額700億美元的貸款,並相信未來能在不需要政府援助下維持運作。
TARP計畫將在今年底到期,但財政部長可以在必要時,要求延長到2010年底。

克魯曼專欄/歐巴馬承認吧 救市…一次不夠【經濟日報田思怡譯09.07.11

歐巴馬政府在還未就職上任前宣布振興經濟計畫後,我們之中馬上就有人唱衰,認為它力有未逮。我們也擔心,在政治上,難以重頭再推動第二輪振興計畫。
不幸地,我們的擔憂證明是有道理的。糟糕的6月就業率報告清楚說明,振興方案的規模確實太小。這也使歐巴馬政府的經濟管理信譽受損。現在歐巴馬總統確實很有可能發現自己落入一個政治─經濟陷阱中。
我待會兒會談談這個陷阱,以及他如何能避開。不過,首先,讓我退一步,問問憂心忡忡的美國公民對令人失望的經濟消息該如何反應。我們應耐心地給歐巴馬計畫足夠時間去發揮功效?或是我們應宣布計畫失敗,要求歐巴馬政府全面喊停?
在你們回答前,先想想平常時期的做法。
在出現一般的經濟衰退時,對抗衰退的工作交給聯準會。聯準會以逐步降息來因應。一次降一點,一直降到經濟反轉為止。有時聯準會停下來評估效果;如果經濟仍不振,就繼續降息。
在上次衰退期間,隨著衰退加深,聯準會一再降息,2001年間11度降息。接下來,經濟出現初期復甦跡象,聯準會停止降息,給降息發揮功效的時間。當情勢明朗,經濟成長速度仍不足以創造就業機會,再繼續降息。
通常我們期待決策者以耐心和決心來因應糟糕的就業數字。他們應給予現行政策發揮功能的時間,但他們也應考慮強化這些政策。
這正是歐巴馬政府對於財政刺激方案現在應該做的。(切記振興計畫有其必要,因為聯準會已把利率一路降至零,對抗不景氣的子彈已用光了。)決策者在面對令人失望的初步結果時應保持鎮定,承認振興計畫需要花時間才會收到全面效益。但他們也應準備在振興計畫中加料,很明顯第一輪的規模不夠大。
不幸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政治運作差別很大。過去30年,我們被告知,政府花錢是壞事,即使面對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保守仍激烈無情地反對財政刺激政策,因為這個政策會讓人民對政府有好感。可預料的,共和黨人和一些民主黨人把任何壞消息都當成政策失敗的證據,而不是強化政策的理由。
因此,歐巴馬政府很可能發現自己落入政治─經濟的陷阱,在這個陷阱中,經濟不振損害了政府有效因應的能力。
我說過,我擔心這種情況會發生。現在真的發生了,問題是總統和他的經濟團隊現在該怎麼做。
政府為其迄今的作為辯護當然沒問題。副總統拜登在全國走透透,強調振興經濟支出做了許多好事,也沒問題。
政府經濟學家呼籲要有耐心,並正確指出從未期待振興方案在今夏,甚至今年發揮全面影響,也是合理的。
但為你迄今的作為辯護,與懷有防備心理,是有差別的。令人困擾的是,在拜登承認政府「錯誤解讀」經濟後,歐巴馬卻收回這句話,宣稱「我們不會有不同做法」。這句話有一點布希的「絕不會犯錯」情結,暗示現今政府也許和前任政府一樣不認錯。歐巴馬和這個國家承擔不起這樣的態度。
歐巴馬有必要對美國人民說實話。他有必要承認他第一次也許做得不夠。他有必要提醒國人,他試圖帶領國家度過嚴重的經濟風暴,某些調整,包括很可能有另一輪的振興方案,也許是必要的。
簡言之,他在經濟政策方面,也需要和他在種族關係和外交政策上所做過的一般,以對成年人的態度,對美國人民說話。

歐巴馬無意推第2套振興經濟方案【聯合報記者林沿瑜 2009.07.11

儘管美國6月分失業率飆升至9.5%,創下自1983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高,但美國總統歐巴馬10日表示,美國目前並不考慮推動第二套振興經濟方案。歐巴馬提醒美國民眾,翻轉失業的景況需要時間,民眾應該對2月通過的經濟復甦計畫保持耐性。

美23.7兆救經濟 可打6次世界大戰【聯合報╱編譯范振光09.07.22

美國國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政府為華爾街擦屁股而搞的各種計畫花樣百出、不受監管,總金額可能高達23.7兆美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軍費貴了六倍。
美國「問題資產救助計畫」 (TARP)特別監察巴洛斯基(Neil Barofsky)在向國會提交的證詞中估計,美國政府一連串的銀行紓困與金融市場擔保措施,支出總額最多達23.7兆美元(約台幣782兆元),等於每個美國人負擔8萬美元(約台幣264萬元)。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這個天文數字比美國建國以來打過所有戰爭的花費總額還高。換算今日幣值,羅斯福總統拯救大蕭條的新政耗費5,000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約耗費4.1兆美元。華爾街這回幹的好事,等於打六次第二次世界大戰。
巴洛斯基21日出席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聽證會,他估計的23.7兆美元金額是在最嚴重情況下,政府各種紓困計畫和承諾擔保的資金費用。美國目前每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略是14兆美元。
拯救計畫不但代價高昂,執行不透明,名不副實的經費編列更是常態。
TARP設立的原意是要消除銀行的「有毒」資產,結果變成各種救市方案的財源,不僅拿來救銀行,還要拯救通用與克萊斯勒汽車。這導致該計畫目前有多達12個分支計畫,牽涉金額達3兆美元。巴洛斯基表示,自從2007年以來,美國政府已陸續推動近50個救市計畫。
美國財政部說,目前財政部就相關方案的花費不到2兆美元,「而23.7兆美元的數字,是以所有計畫的花費都到達最高限度推估而來,實際上,不可能所有的支出都同時到達最高狀態」。
但國會仍有激烈反應,加州共和黨眾議員艾沙表示:「就算一個人從耶穌誕生之日起,每天花100萬美元,到現在都不可能用掉1兆美元,23.7兆美元真是個驚人數字」。
共和黨還抨擊白宮把一年一度的年中經濟檢討和預算預測延後一個月發表,意圖拖延經濟壞消息,等到國會8月7日休會後再公布。

經濟轉穩 美紓困政策喊卡【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09.08.1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2日利率會議披露二項重要訊息: 一, 「經濟已趨平穩」,對經濟復甦更有信心;二,10月停止收購國債,收手紓困方案,有意讓貨幣政策逐漸回復正軌。
這兩大訊息反映,聯準會更確定經濟已轉危為安,比上次利率會議時更樂觀,如同肯定救經濟措施生效。華爾街歡迎聯準會利率聲明,三大指數前天收盤漲逾1%;道瓊工業指數升120.16點或1.3%,以9361.61點作收。
聯準會如預期未調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繼續維持零至0.25%區間,為歷史谷底,聯準會稱低低利率水平可望維持「一段時間」。市場預估,此利率水平可望維持至年底。
聯準會指出,經濟衰退減緩、金融市場進一步改善、消費支出趨穩,顯示經濟前景轉安;但也警告,失業率可能續走高、房市仍低迷,顯示經濟仍未完全脫困。
各項經濟訊息顯示,衰退已觸底,復甦在望,聯準會因此在繼續壓低利率同時,放緩在非常時期祭出的經濟紓困措施,訂10月底停止收購3000億美元國債。
聯準會過去數月採取量化寬鬆措施,大幅收購國債,藉此壓低房貸及其他消費信貸利率,以刺激消費,帶動經濟成長,目前已累計收購逾2500億美元;聯準會12日決定停購國債,為這波大衰退爆發以來首次對經濟紓困收手。
但聯準會將續收購房貸證券,估計購入1兆2500億美元房貸擔保證券,以協助房市復甦。目前看來,美經濟可望逃過L型長期衰退,但能否V型反彈、還是U型緩步復甦或W型二度衰退?仍待確認。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原先對經濟前景悲觀,現已轉緩看法,但他仍建議力推第二套經濟刺激方案。歐巴馬政府仍在觀望。
12日聯準會利率會議後,商務部13日公布7月零售業報告與6月商業庫存報告,為市場關注重點。

歐巴馬振興案有效?近6成美國人說NO【聯合晚報 2009.08.18

一項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六個月前國會通過的歐巴馬總統的787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沒有成效,甚至反而使美國經濟更糟。
17日公布的今日美國報與蓋洛普機構的民調顯示,只有41%的美國人認為,這項振興經濟方案實行後使美國的經濟變得更好,但多達57%的受訪者則認為,這大筆錢花下去不是毫無效果,就是反而使得從2007年開始的經濟衰退,變得更糟。
今日美國報指出,雖然經濟學家對此方案帶給美國經濟的衝擊看法不同,但一般人還是普遍認為,如果沒有振興經濟方案,衰退會更糟。
美國人也對振興經濟方案的長期影響感到悲觀,振興經濟方案包括2880億美元減稅,和4990億美元更新基礎設施等的新支出。認為此計畫將改善美國經濟,和使美國經濟更壞的人一樣多,都是38%,有22%的人預期經濟不會改變。
這項在6日到9日訪問1010名成人所做的民調也發現,民眾對振興經濟方案經費花用的方法感到擔心,超過四分之三的人(78%)說,他們「非常擔心」或「有些擔心」振興經濟方案的錢被浪費掉。

美失業率今年破10% 恐持續惡化【聯合報╱編譯吳國卿 2009.07.17

根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上月決策會議的紀錄,聯準會官員預估美國經濟今年衰退的幅度將比原先估計的和緩,但失業率年底前可能飆破10%。聯準會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將萎縮1%到1.5%,小於今年5月估計的萎縮1.3%到2%。
聯準會預測,美國經濟下半年應會出現「遲緩」的復甦,但信用市場的問題抑制成長,使經濟到明年都只能逐步好轉。
大多數聯準會理事認為,美國經濟和勞動市場可能要「五或六年」才會充分走上長期穩健之路,且目前「美國經濟仍然十分虛弱,可能禁不起未來的不利動盪」。
聯準會看壞今年的失業率,把今年的失業率預估從9.6%提高到10.1%。部分理事認為,2011年失業率將介於8%到9.2%。美國今年6月的失業率已攀至9.5%,寫下26年新高。
展望2010年,聯準會預測美國經濟將成長2.2%到2.3%,優於先前預估的2%到3%。2011年的成長預估則介於3.8%到4.6%。
在通貨膨脹率方面,聯準會預估今年將只有1%到1.4%,明年則為1.2%到1.8%。
聯準會在6月24日的會議中,決定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在接近零的水準,並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包括金融市場在內的若干部門已露出復甦跡象。根據會議紀錄,聯準會決策官員大體上同意,「經濟活動下滑不久後應會打住」。
Argus研究公司經濟研究部主任雅馬隆尼指出,聯準會的會議記錄顯示,央行對經濟情勢和復甦仍無把握,雖然聯準會提到可能復甦,仍然警告經濟將難以承受重大的衝擊,如失業增加和CIT之類的大型金融機構破產。

美貧民人口暴增 貧窮比率為12.5【聯合晚報 2009.08.20

美國貧民和沒有健康保險的人可能正在增加,生活貧窮的人數可能超過3880萬人。
美商務部下月10日將公布2008年人口普查資料,主管經濟事務的商務次長蕾貝卡‧布蘭克透露,新的資料可能顯示美國貧民比率顯著提高,至少達到12.7%,比去年多出150萬人以上。
她說,2008年的經濟情況絕對比2007年差得多,問題在於差多少和情況有多糟。
國會復會後,將開始辯論健保改革內容、成本和經費來源,新的人口普查資料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布蘭克說,新資料可能無法顯示實際的貧民人數,因為貧窮比率向來落後實際情況,並隨著時間進展加速累積,因此2008年的資料可能只是冰山的尖端,明年公布的2009年數字將顯示情況更加嚴重惡化。
根據2007年的資料,目前的貧窮比率為12.5%,也就是有3730萬人生活貧窮。官方的貧窮標準是四口之家年所得低於2萬1203美元 (約台幣69萬9300元),兩口之家低於1萬3540美元。

美英赤字 打破紀錄【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2009.08.21

美國白宮準備下周公布,今年聯邦預算赤字將達1.58兆美元,比預期少2,620億美元,主因是對華爾街的紓困金額少於預期,但這個數字仍將打破紀錄。英國的財政也同樣嚴重惡化,7月預算赤字高達80億英鎊(132億美元),創下編纂數據16年來最高紀錄。
匿名的白宮資深官員19日透露,今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將達1.58兆美元,雖比預期少2,620億美元,仍是去年的三倍多。官方報告預定25日(下周二)出爐。
新的赤字將打破紀錄,但歐巴馬政府反而有機會表明,是施政得宜才阻止金融危機惡化,避免進一步金援銀行的必要。但鉅額赤字將成為重大障礙,使白宮難以在健保及環保議題上進行大規模改革。
另外,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20日說,英國7月來自所得與財富稅收減至207億英鎊,低於去年同期的266億英鎊,加上其他稅項的收入也下滑,預算赤字因此高達80億英鎊。英國上次在7月出現赤字是1996年。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資料,到2010年英國將是20國集團(G20)中赤字最高的國家。英國首相布朗將在明年國會改選面臨壓力,他正敦促G20的各國領袖合作維持財政刺激方案,直到能確定全球經濟復甦為止。在野的保守黨則認為,降低債務必須刪減支出,也可能要加稅。
IMF預估,英國今年的赤字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6%,僅次於美國的13.5%。

中國貿易順差 大幅下滑【工商時報09-08-21黃怡錦/綜合報導】

 中國國家外匯局昨(20)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資料,儘管經常帳、資本與金融帳仍維持雙順差,然而,受到出口衰退衝擊貿易收支的影響,中國上半年經常帳順差出現自2004年同期以來首度下滑,幅度逾3成。
 根據外匯局公布統計,今年1至6月,中國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約1,30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達32%;資本與金融帳順差3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負成長達54%,也為2004年以來幅度最大。
 以往,由於中國經濟結構主要由外部成長推升,由經濟分析角度來看,貿易收支數額等於一國的儲蓄減去投資;過去,中國高儲蓄率一直是造成經常帳順差大幅成長的主要原因;然而,金融海嘯爆發後,中國出口大幅衰退,影響所及,今年上半年,中國經常帳順差年同比成長率5年來由正轉負。
 然而,由於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帳之於國際收支帳順差的貢獻比重高達90%以上;過去也由於中國經常帳順差快速增長,讓中國的外匯存底隨之累積,統計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匯存底總資產已達到2.1316兆元。
 中國過去之所以一直受到歐、美國家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主要也是因為中國的經常帳、資本與金融帳雙順差,而造成國際收支嚴重失衡的問題。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早前曾表示,隨著中國擴大內需、振興景氣的政策奏效,中國經常帳順差成長亦將隨之走緩。在中國調整經濟成長結構,由外部需求轉為內需動能之下,專家預估,今年中國全年的經常帳順差成長,與去年相比,極可能呈現下降態勢。
 另一方面,中國的資本與金融帳順差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逾5成,其中,淨直接投資數額減少逾半,也反映出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大陸交通銀行發布觀點認為,雖然貿易順差可能減少,但預估今年全年中國國際收支將保持雙順差;此外,預估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將略微升值,外資流入也應會持續增加。

美國領先指標 連四升【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09.08.21

美國7月領先經濟指標連續第四個月上揚,但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增加,為連續第二周上揚,代表儘管美國經濟逐漸回穩,企業可能仍在削減成本,導致就業市場依然疲軟。
美國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資料顯示,7月領先經濟指標上揚0.6%,稍低於分析師預期的0.7%,6月的數據則調高0.1個百分點至上升0.8%,4月和5月同為正成長,這波漲勢已創2004年來最長紀錄。
經濟研究聯合會表示,此結果顯示景氣已觸底,經濟活動很快會開始成長。領先經濟指標是用來預估未來三到六個月的經濟活動,上個月10項指標中有六項都上揚。
另外,費城製造業活動8月則是意外擴張,為將近一年來首見。費城聯邦準備銀行8月的總體經濟指數攀高到4.2,為2007年11月來最高,也遠優於分析師預估的負2;7月時該指數為負7.5。正數代表景氣擴張。
即便如此,美國的失業率預估可能高達10%,房價也還在下跌,代表任何擴張都可能不大,因為消費者仍緊縮支出、增加儲蓄。
美國勞工部20日表示,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到57.6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55萬人;到7日止的當周,首次請領的人數也從55.8萬人上修至56.1萬人,繼續請領人數則增加2,000人至624萬人。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學家維特納表示,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又彈高並不讓人意外,就業市場依然承受許多壓力。
若以州別來看,田納西州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的最多,其次為北卡羅來納州、威斯康辛州、喬治亞州和華盛頓州。
至於請領者減少最多者為加州,主要是因為營建、貿易和服務等產業減少裁員;失業問題嚴重的密西根州,請領人數也比前周少1,490名。
從2007年12月這波不景氣循環開始至今,美國就業市場已減少670萬個工作機會。
上季美國房市的情況似乎依然險峻。據房貸銀行協會(MBA)統計,今年第二季美國逾13%的房貸戶不是未如期還款,就是面臨房屋遭查封拍賣的命運,比率再創空前新高。


【美國救市】

美救市轉向 捨不良資產挺消費>中時08-01-14楊明暐

 美國布希政府十二日宣布對七千億美元救市計畫做出重大調整,大幅縮減收購不良資產,並把重點放在直接投資金融機構以及支撐信用卡、汽車貸款等消費者信貸市場。
 這項救市計畫原先是要拯救陷入房貸危機的金融機構,計畫提撥的資金很多是用來收購其不良資產。然而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十二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購買不良資產並非最有效運用資金的方式,因此這已不再是重點。
 美國財政部已向銀行和陷入困境的保險業巨擘「美國國際集團」(AIG)挹注大筆資金。鮑爾森說,他正在考慮收購銀行和非銀行之金融機構優先股。政府會繼續對金融機構挹注資金,但也將關注陷入困境的消費者。
 由於融資成本遽增,銀行貸款給消費者的活動幾近停擺。
 鮑爾森說,財政部正與聯準會合作,將動用援助資金以恢復銀行對美國家庭的貸款,並吸引投資人回到車貸、學生貸款和信用卡等擔保債市場。
 鮑爾森更改救市計畫,招致不少批評。曾在雷根時期任財政部法律總顧問的華里森認為鮑爾森原已受損的信譽再遭重創,資產管理專家佛萊克斯坦認為,鮑爾森的政策搖擺不定,但當初他提出救市方案,恐怕也不曉得自己在幹什麼。
 美國政府救市政策大轉彎,華爾街大感失望,美股跟著暴跌,道瓊指數十二日收盤時重挫四○八點,跌幅四.七%。亞洲股市也被拖累,除中國股市外,全部大跌。
 國會對財政部救市計畫迄今的成效也頗有微辭,尤其不滿該部未要求銀行把政府的資金拿來放貸。各方也在爭論救市資金該如何使用,鮑爾森一直拒絕將計劃擴大到美國汽車工業。
 信貸緊縮使美國汽車製造商陷入困境,因為許多消費者無法取得購車貸款。當然美國汽車業者也面臨人力成本過高以及外國進口車蠶食美國市場的壓力。
 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製造商宣稱,未來數月可能面臨破產。汽車業大州密西根州州長格蘭霍姆指出,汽車工業關係到美國十分之一的就業機會,汽車業垮掉,後果非常嚴重。
 民主黨國會議員正力促從七千億美元中提撥二百五十億給汽車工業作為緊急貸款。密西根州聯邦參議員李文說,美國政府花一千五百億美元救AIG,佔美國經濟重要地位的汽車工業卻只得到二百五十億貸款,簡直荒唐。

性、謊言、房貸商 搞垮美國經濟>中時08-01-23潘勛

 這波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最初源自美國的次貸泡沫迸破。而在這個巨大泡沫中充斥著性與謊言,不少次貸業女性不惜以美色換取貸款案成交,不少把關高層恫嚇不肯配合造假的屬下,行賄、偽造文書等行為層出不窮,最後演變成橫掃全球金融及經濟的刺骨寒風。
 美國房貸泡沫膨脹期間,不少高中輟學女生掛著「房貸盤商」的頭銜,懵懵懂懂地進入放款業體系。她們的經驗,可以讓外界一窺箇中的無恥放縱,導致整個產業崩潰。
 年輕貌美的房貸盤商替銀行等放款機構工作,職務內容是向個別房貸經紀人購買房貸申請案,再和放款公司協商放貸。女盤商們靠抽取成交佣金賺錢,放款案做成愈多,酬勞也更多。
 房貸泡沫膨脹時,鴨子划水的房貸盤商變成高薪一族。例如高中輟學的莎曼.蘭恩原本只是個美甲師,一九九七年加入次貸業者「新世紀房貸」公司後,她在二○○二年的收入是一百萬美元,○三年則有一百廿萬美元。
 錢這麼好賺,最後房貸仲介業狂熱起來,許多女性房貸盤商競向經紀人爭奪相同的房貸申請案;經紀人權大便勢大,於是要求額外的東西,也就是性服務,才把業務給她們。
 不少前經紀人及女盤商表示,美色換業務的行為如此普遍,以至於最後被視為理所當然。蘭恩回憶說,有次她造訪加州聖荷西市一家房貸經紀公司,經理人在辦公室裡便向她求歡;她拒絕之後,什麼案子都拿不到。蘭恩表示,其他不覺得有什麼噁心的女盤商上床之後,很快便能拿到申貸案。
 過度投資造成泡沫,過程中總有許多踰法犯紀,房貸泡沫自不例外,淫亂只是其中的小兒科。不少呈堂證供及業界中人指出,許多女盤商還向同事行賄、偽造文書,甚至教導經紀人如何違法犯紀。受訓最少但穿著也最少的女盤商,在經紀人當中最吃香。
 胡搞亂搞的絕不止女盤商們。直接與貸款人打交道的經紀人也在竄改或湮滅文件。銀行裡決定批准貸款與否的承銷行員也上下其手,向盤商索取賄款,才肯讓明知有弊的貸款案過關。有些行員向上級呈報有不法情形,居然被炒魷魚或者遭到騷擾。
 房市好時,投資銀行盡可能大買特買貸款案,然後匯整包裝成證券出售。二○○六年,包括美林、貝爾斯登及雷曼兄弟等十大投資銀行出售的房貸擔保債券,金額便達一兆五千億美元;二○○○年才只有二千四百五十億美元。
 為了保證貸款案源源不絕,許多投資銀行一開始買下小型、獨立運作的房貸盤商機構,接下來擴大信貸給承作次級房貸的放款公司,投資那些公司或者全部買下。二○○六年房市狂熱的高峰期,前六大投資銀行共砸下廿二億美元在購買次貸小公司;次貸要求的利率最高,所以最有利可圖。
 但是,二○○六年末期,次貸開始變成壞帳。華爾街很快便踩煞車,關掉房貸「工廠」,抓緊放款標準,抽銀根,強迫放款公司回購那些高風險的房貸。世界倏然改變,當初女房貸盤商被發狂的市場吸收,嘗盡狂歡與放縱之後,現已失去工作,必須另謀前途

 美撒6680億救花旗 早盤大漲【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8.11.25

美國政府廿三日深夜宣布,為避免花旗集團可能出現「不正常的嚴重虧損」,將再度出手搭救,直接投資該集團二百億美元( 約台幣六千六百八十億元),並將對花旗的三千零六十億美元(約台幣十兆二千億元)不良貸款和證券提出擔保。
美國政府馳援花旗集團,觸發花旗股價廿四日早盤大漲約百分之五十八,也帶動道瓊工業指數早盤漲逾三百點。
花旗在午盤左右勁揚二點二二美元,至五點九九美元;道指大漲二百七十多點,暫至八千三百二十二點。
花旗股價上周重挫百分之六十,廿一日收盤價三點七七美元,與近六年高點約六十元形同天壤,而二個月前花旗還收購Wachovia銀行,現在卻因本身壞帳拖累, 被迫求助政府。
花旗集團過去十八個月來虧損連連,儘管集團高層出面喊話財務沒問題,但投資人對該集團財務狀況失去信心,上周花旗股價狂跌約六成,跌至每股三點七七美元,並拖累其他大銀行股價。
花旗集團高層希望美國政府能挽救該集團股價,廿一日向財政部和聯邦準備理事會提出緊急求援計畫,在連日密集磋商後,財政部、聯準會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廿三日深夜宣布,政府將保護花旗集團,以免該集團三千零六十億美元的不良資產出現巨額虧損。
可望出任歐巴馬政府財長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蓋納也在協商中扮演重要角色,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也是花旗銀行的主管機關。
根據這項紓困計畫,這些問題資產若出現虧損,花旗集團將吸收前兩百九十億美元的虧損,超過這個數字的虧損,將由政府吸收百分之九十,花旗吸收百分之十。這些問題資產主要是房貸證券和商用房地產貸款,花旗將把這些資產與花旗的其他資產切割開來,以免受連累。政府將因此取得花旗銀行七十億美元的優先股。
財政部、聯準會和聯邦存款保險銀行發表共同聲明說:「美國政府決心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因為這是恢復經濟繁榮成長的先決條件。」
財政部今秋已投資花旗兩百五十億美元,現在又將從國會通過的七千億紓困方案中再撥出兩百億美元買花旗的優先股,股利為百分之八。
相對的,花旗必須遵守限制高級主管薪水的規定,並協助屋主,避免房屋被法拍。
花旗擁有兩兆美元資產,若以資產論,是美國最大銀行。花旗的業務幾乎涵蓋所有銀行和投資公司業務,在全球一百多國有分行,與全球各大金融機構往來密切,並與美國金融史緊密結合,在華府和華爾街人士眼中,花旗已大到不能倒。

次貸危機失控 柏南克認錯【聯合報08.11.25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承認他先前犯下錯誤,以為房市下跌導致的房貸壞帳對金融市場影響有限。
他在12月1日這期紐約客雜誌上撰文說,「我與其他人在當時犯下錯誤,說次級房貸危機可以被控制住。」他在這篇題為「崩盤的剖析」的文章中說,房市問題與金融體系之間的因果關係非常複雜而難以預測。
在房市泡沫破裂後,借款給信用有瑕疵或低收入者的次級房貸受打擊最大,房貸壞帳及法拍屋上升,使得金融機構嚴重虧損。
次級房貸崩盤始於2007年夏季,迅速散布到其他國家,也擴散到其他種類的房屋貸款,影響到原來信用良好的客戶,導致1930年代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
柏南克為保護經濟體,減緩華爾街的動盪,在2007年9月開始降息,那是經過四年後的第一次降息,有些人批評聯準會當時應該早些採取行動。如今這危機已經一年多,他與聯準會同僚採取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措施,希望幫助銀行借貸更為自由,但這些措施也引來許多爭議。
聯準會對銀行提供短期現金貸款,讓銀行以房貸債券交換非常安全的國庫券,並向一些機構購買商業票據,也將緊急融資管道對投資銀行開放,對摩根大通銀行提供併購貝爾斯登的擔保,並貸款給接近倒閉的美國國際集團(AIG)。

除了紓困 美國更要改變【聯合報沈石/計量經濟博士候選人09.01.30

正當華人地區還沉浸在中國新年歡樂氣氛的同時,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在新政府的要求之下,眾議院迅速的通過了規模創紀錄的八一九○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在挽回全世界經濟衰退的戰役當中,美國新領導人的加入可說各國已是各就各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改變」。
改變過去單邊主義的思考方式,放下身段傾聽其他國家的聲音,是目前美國必須改變的第一件事。
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貿易量的美國,是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但世界經濟領導者的美國卻也是百年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為了維持美國人願意繼續消費來帶動全球經濟的成長,美國央行提供了低利率的溫床,美國的銀行提供了過度的消費額度,而其他出口國則是壓低售價,滿足美國消費者的需求。
在眾人寵愛不改違逆的氛圍下,美國人忘記先民遠渡重洋、追尋新生活時的困苦,盡情的揮霍著不相稱的消費額度。美國人也忘記了身為地球公民的義務,大量的消耗地球百年以來寶貴的資源。美國政府也忘記自己國家正背負高額債務的事實,漫無節制浪費預算在別人的家園中插著自己的國旗。這些不合理的行為,美國必須在新的領袖領導下做改變,才有辦法贏回尊敬重新領導世界。
身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美國公債最大的持有者的中國必須改變。過去的中國,在貿易上總是扮演供給便宜工人以賺取外匯的苦命者;在國際金融上,中國則被迫扮演著支撐美國消費、不間斷廉價外資的提供者。但此次的金融風暴也讓中國深刻的體會到,當中國勞工正以青春血汗跟體力換取為外國提供低廉商品時,得到的回報卻是還必須幫這群敗家子們分攤他們債務的爛攤子。
當中國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分一毛攢錢的時候,中國卻必須還要承受外國政府莫名的指責。而當中國與全世界同時陷入困境之際,伸出援手的反而是自己的老農而非老外老闆。放棄過去以勞力換取財力、以價格取代價值的思考模式,是中國首要做的改變。
台灣必須改變。改變過去以美國及西方國家需求為首的單向思考。雖然過去美國及西方世界的消費的確幫助台灣擺脫窮困,並創造經濟奇蹟;但西方世界的金錢遊戲、功利主義也讓台灣遭受重傷。
過去台灣「重遠鄰,輕近戚」觀念下,對於中國台商總是以中國為台灣工廠外移替代者的角度來看待。循著這種想法,對於中國員工,台商總以命令式的口氣對待,而忽略他們所提供勞動力的價值;對於中國工廠,台商總以萬一漲價馬上拔腿的方式看待,忽略對技術及機器的再投資;對於工廠的所在地,台商總是以資源能夠用多少就用多少心態對待,忽略當地人民對自己家鄉環境的要求。
雖然國際貨幣基金(IMF)昨天將亞洲四小龍今年經濟成長下修至百分之三點九,但我們不必恐慌。相反的我們可以利用景氣低迷的時候,做出更大的改變。若發放消費券可以救經濟,那就做吧;不用考慮過去有無經驗與否。若將銀行收歸國有可以救經濟,那就收吧;不用擔心被批評不注重市場機制跟自由經濟。
「改變」,不但是歐巴馬競選時的口號,更是我們在處理金融危機時的態度。面對全球性災難,全世界必須一起改變才有脫困的機會。

歐巴馬宣布 將建高鐵【聯合報編譯陳世欽09.04.18

洛杉磯時報17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有意推動興建高速鐵路網的計畫。他表示,130億美元的聯邦經費將是這項計畫的首期經費。
歐巴馬16日表示:「高速鐵路早該興建。這項計畫足使美國人明白,他們不必忍受在機場大排長龍或受困公路的未來。」
這項方案將芝加哥列為鐵路交通網的樞紐,可連接明尼亞波利、底特律、克利夫蘭、印第安那波利斯、聖路易等地。美國交長拉胡德表示:「中西部規畫完善。芝加哥地區的鐵路交通網每天運輸量達數萬人次。同一批民眾轉乘高速鐵路前往各地是理所當然的構想。」
佛羅里達州、德州、美國西北部地區也可能出現高速鐵路,連接華府與波士頓的現有全美唯一高速鐵路系統也可能擴充。
全部計畫經費中的80億美元來自今年1月的經濟刺激方案,另外50億美元可能來自未來5年的白宮預算。
歐巴馬政府迄今尚未說明分配經費的標準,但美國政府打算今年夏末之前撥款。
部分學者對這項計畫持懷疑態度。南加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教授摩爾表示,闢建這些鐵路交通網必須動用聯邦與州政府的巨額經費,使用率卻必然偏低。他說:「在美國市場,高速鐵路競爭的空間不大。」

另參本館:兩岸高鐵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943146/20080829060701/

宅經濟降溫? 美電玩銷售大減17%【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09.04.18

美國電玩產業3月銷售下滑17%,是這波金融風暴以來首度出現萎縮,電玩遊戲機銷售更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任天堂的Wii上月銷售大跌17%,是14個月來首度下滑,微軟的Xbox360則逆勢成長26%。
市調機構NPD集團16日指出,美國3月電玩銷售額由去年同期的17.2億美元萎縮17%至14.3億美元,硬體銷售銳減18%,軟體也跌17%。
NPD分析師佛瑞瑟說:「3月的銷售數字可能很容易讓人驟下結論:電玩產業的天空也開始塌了,但今年和去年有兩大差異:第一,去年的復活節在3月,今年則在4月;第二,去年3月有熱門遊戲任天堂明星大亂鬥(Super Smash Bros Brawl)上市,助長銷售。」
但若和今年2月相比,整體銷售額仍小幅下滑2.7%。NPD追蹤的六款遊戲主機,包括Sony的PS3、PS2、PSP,微軟的Xbox360及任天堂的Wii、DS等,銷售量都較2月萎縮,其中以PS3和Wii的減幅最大,分別銳減21%及20.2%。
微軟Xbox360是唯一一款較去年同期成長的遊戲主機。3月在美銷量33萬台,大幅成長26%。PS3則賣出21.8萬台,下滑15%。
近年來稱霸遊戲市場的Wii似乎漸露疲態。3月在美銷售60.1萬台,較去年同期減少17%,是去年1月以來在美銷售首度下滑,此外,Wii3月在日本的銷售也被PS3超越。
任天堂美國總裁菲瑟梅認為,3月銷量下滑是因缺少像任天堂明星大亂鬥這類熱門遊戲軟體助陣,他說:「我們上市時程分布較廣,所以須面對殘酷的月銷售比較,但若看整體趨勢,業務還是非常強勁。」
NPD也表示,Wii和NDS遊戲機的銷售還是相當凌利,分居美國3月銷售量的冠亞軍。
但任天堂股價還是受到在美銷量下滑影響,17日在大阪股市下挫6.6%,收2.618萬日圓,是2月2日以來最大跌幅。

另參本館: 宅經濟

接管通用 歐巴馬的政治豪賭【聯合報 2009.06.03

美國總統歐巴馬主導通用汽車公司的破產重組,美國政府現在擁有通用。雖然歐巴馬和其經濟團隊強調美國政府只是短期擁有,政府的目標是使通用再站起來、使納稅人獲得最大的回報,以及政府快速抽身,沒有興趣經營。
不過,這些目標之間有不可避免的緊張和矛盾,具有政治上的風險、管理上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利益衝突,對汽車工業有經濟影響,對納稅人有財務影響,對歐巴馬是一場政治賭博。
產業觀察家警告說,像美國政府這樣龐大而動作緩慢的官僚機構,不具備在商業市場中靈活操作的能力。
這次重組還具有潛在的利益衝突,因為政府既是通用的救命菩薩,又是其管理者。
有些歐巴馬的批評者警告說,對美國汽車公司制定嚴格汽車排放廢氣標準的歐巴馬政府,可能會強迫通用研製市場還不夠大的新一代汽車。
他們還抨擊歐巴馬竭力把私有企業納入政府的掌控之中。國會眾院共和黨領袖貝納就表示,破產協議並不能夠確保通用獲得成功,只是政府以納稅人的錢,來接掌民營公司。
拉斯穆森報導(Rasmushen Reports)進行的民調顯示,對歐巴馬來說,此項破產重組計畫具有政治風險,支持者只有21%,反對者高達67%。
另外,汽車工業遍及的印第安納、密西根、俄亥俄、威斯康辛和密蘇里州,全是總統選舉的關鍵州,在下一次大選時,當地的選民會記得歐巴馬協助挽救了66%通用的工作,還是通用為滿足華府要求而裁撤了34%的工作,仍有待觀察。

美成屋銷售 連二個月上揚【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09.06.24

美國5月成屋銷售連續第二個月上揚,餘屋量也繼續降低,引發本波經濟風暴的美國房市繼續浮現穩定跡象。仲介商指出,房價大跌與美國政府的租稅優惠都吸引了房屋首購客進場。
美國全國不動產仲介協會(NAR)23日發佈報告說,美國成屋年率銷售在5月增至477萬戶,比4月續增2.4%。這樣的增幅低於彭博訪調分析師預期的3%。以中位數計算,成屋房價在5月比去年同期下跌近17%,創史上第三大跌幅。
NAR在報告中指出,政府提供首購戶的8,000美元租稅減免協助造就了更易負擔的房市,而即便房貸利率在最近有所回漲,房價仍落在可以負擔的範圍。
5月成屋存量續降3.5%至380萬戶。依照5月的成屋銷售數字換算,這等於9.6個月的餘屋存量,比4月的10.1個月餘屋量減少。
5月銷售的房價中位數跌至每戶17.3萬美元,比去年5月的20.76萬美元下跌16.8%。雖然房價重跌損害許多美國人的資產水位,卻也讓更多首購戶負擔得起房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零利率政策,也有助於首購戶進場。
分析師指出,美國房市能否就此穩定下來,要看接下來的房貸利率狀況。雷蒙詹姆士公司經濟師布朗說:「我們有看到一些穩定跡象。最主要要看房貸利率能否繼續壓在低水準。房屋供給仍舊很多,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消化。」
5月是美國房市傳統上最熱絡的三個月之一,因為氣溫回暖吸引家庭出外看屋,許多家庭也會趕在新學期之前找好房子搬家。與去年同期相較,5月成屋銷售下挫3.6%。
但NAR也指出,房市急速下跌與法拍屋急增使鑑價更為困難,阻礙了房市的交易。這是5月成屋銷售增幅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NAR表示,銷售狀況需要繼續上揚,才能讓房價穩定下來。
根據房地美統計,美國30年房貸利率在5月平均為4.86%,比4月的4.81%上揚。
房貸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通常有連動關係,指標性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曾在本月衝破4%,顯示本月的房貸利率可能繼續上升。
利率上揚與銀行放款趨嚴,加上9.6%的超高失業率預計將繼續惡化,都是阻礙美國房市復甦的因素。
就區域而言,美國中西部的5月成屋銷售比4月大增9%,東北部上揚3.9%,南部沒有變動,西部則下挫0.9%。

美成屋銷售報喜 股市開口笑【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 2009.08.22

由於首次購屋家庭掌握即將到期的抵稅優惠,美國7月成屋銷售戶數大增至兩年來最高,月增幅更創下十年來最大,顯示房市景氣確定好轉,並激勵美歐股市大漲。

月增十年新高

美國全國不動產仲介協會(NAR)21日說,7月成屋銷售比6月增加7.2%,以年率計達到524萬戶,是2007年8月以來最多,增幅則為1999年紀錄以來最高。
房屋價格中位數為17.84萬美元,比一年前下滑15%。
這不但是成屋銷售連續第四個月增加,成績也優於湯森路透調查的500萬戶。
6月銷售維持初估的489萬戶。這項數據激勵美股早盤上漲,道瓊工業指數勁揚1.44%,報9,484.87點,歐股也加大漲勢。
NAR首席經濟學家羅倫斯‧雲(音譯)說:「今天發布的強勁銷售數據顯示,房市已決定性地轉好。」

歐股應聲大漲

法拍屋銷售與其他低價不動產約占7月所有交易的三分之一,比率已低於年初的近一半。
聖地牙哥與奧蘭多等地,法拍屋折扣很深,吸引大量購屋者,業者也積極對銀行施壓要求釋出更多法拍屋。
首次購屋者必須在10月中以前簽約,並在11月底前完成交易,才有資格申請美國政府提供的抵稅優惠,金額最高達8,000美元。
業者與買屋民眾正遊說國會,希望延長優惠期間。
羅倫斯‧雲說:「這種買氣如果中止就太不幸了。」
上個月交屋的房屋中,獨棟住宅成長6.5%,年率為461萬戶;多戶式住宅成長13%,年率為63萬戶。
美國四大區域中,三區呈現成長,其中東北地區增加13%最多。

爭取優惠延長

成屋銷售占美國整體房市九成,較能反映整體房市。不過,成屋銷售統計的是已交屋戶數,有些交易可能是在數周、甚至數月前就已簽約,不像新屋銷售是統計簽約數字,即時反映房市冷暖。
美國商務部訂下周發布7月新屋銷售數目,據彭博資訊調查,預料將攀升至11月以來最高。

儲蓄重新成為美德【工商時報社論09-04-23

 美國企業已於上週展開第一季的財報熱季,在S&P500大企業已公佈的52家公司中,有62%優於市場預估,尤其是高盛、摩根大通與花旗銀行等金融業的表現全面改善,而英代爾、谷歌與GE的獲利亦優於預估。然而另一方面,已宣告破產或面臨破產危機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因此企業的表現可謂「喜中帶憂」。另外最新的經濟指標,也是好壞參半,例如3月份零售額與新屋開工均意外下降,但每週首度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則已連續兩週減少,4月份上半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亦回升到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此又可謂「憂中帶喜」。政府官員對經濟的談話,既語帶鼓勵,又異常保守;而經濟學家與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則無論是悲觀或樂觀,均不離「審慎」二字。
 面對當前「憂喜參差」的個體與總體經濟信號,各大研究機構所做的經濟預測數值,坦白說只能做「參考」而已。要觀察美國經濟動向,必須先了解此番經濟衰退的本質以及病根所在。美國政府雖然已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拯救經濟,但政策目標能否對症下藥,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政策的回應態度如何,才是研判景氣變化軌跡的關鍵所在。
 經濟衰退的一般性表象,便是需求不足,導致物價下跌,企業營運困難,於是關廠裁員,失業因而增加,所得下降,而需求更弱,由此呈現惡性循環。然而在本質上,卻可分成「流量」與「存量」兩種模式。「流量型」的衰退,是由實體經濟部門的投資過度,生產過剩,使供給大於需求所造成,此時經濟體系本身能夠發揮自我調節的機能,一方面因投資與生產減少使供給下降,另方面又因價格下跌使需求回升,於是經濟又告復甦。由於投資與所得均是一段時間之內的「流量」,因此在經濟衰退期間雖然所得減少,但對社會長期累積的「財富」卻衝擊不大,民眾也可以動用以往的儲蓄來緩和因所得減少而對消費的影響。因此一旦投資回升,經濟便會開始復甦。這也就是過去常見的V型復甦。
 然而此番經濟衰退卻是屬於「存量型」,根本上係肇因於金融危機,造成金融資產與房地產價格下跌,而使社會大眾多年來所累積的「財富」嚴重縮水、消失,甚至還要承擔龐大的負債。如此一來,需求便受到所得減少與財富縮水的雙重影響,而使經濟衰退的程度更為嚴重。等到景氣復甦時,大眾的所得雖將增加,但必須先用來償還負債,或是重新建立財富,致使復甦的力道不足,而調整的時間也將拖長。經濟學大師克魯曼說得好:「要出現V型復甦,則必須有相當多的追補性需求(pent-up demand),但我們有的卻是追討性負債(pent-up debts)。要處理完壞帳,得花數年的時間。」換言之,未來能夠出現U型復甦,已屬不易;更不能排除發生W型的「二次衰退」,甚至L型長期停滯的風險。
 過去的經濟法則是「高消費創造高成長」,因此在發生經濟衰退時,政府便會採取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來刺激消費。然而在處理當前「存量型」的衰退之際,如果仍固守此套理念,則在消費回升後雖能使經濟出現短暫的復甦,但因民眾的負債並未減少,且財富亦未重建,因此等到各種政策招式用老之後,經濟又會落入「二次衰退」。既然在復甦的過程中,必須先經歷償還負債與重建財富的階段,因此大家對經濟指標的解讀,也應有更深一層的看法。例如每月公佈的國民所得與消費支出數字中,如果出現所得增加而消費減少,或是每月的零售額減少等「流量」下降的現象,這只是短空,因為這代表儲蓄增加,有助於減少負債「存量」及重建財富「存量」,所以是長多。新屋開工減少,也只是短空,而成屋銷售增加則是長多,因為這代表住宅的「存量」將會減少。當然,如果貿易逆差能夠持續減少,更是絕對的長多。
 長久以來,「儲蓄是美德」一直是經濟學界用來反諷的說法。時至今日,這句話又重新回歸到正面的意義。以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情勢而言,中國大陸固然靠本身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能維持一定的成長,但真正支撐成長的實力仍是源自於以往的高儲蓄與低負債。台灣、香港、新加坡、德國及澳洲等由於高度依賴出口,因此經濟落入負成長,但仍能仰仗高儲蓄的支持,而能維持穩定局面;南韓因為外債偏高,經濟不安定性亦高。凡此皆顯示出儲蓄的重要性。事實上即便是美國,儲蓄率也由去年的負值,回升到目前的正成長5%左右。因此我們在觀察美國經濟的動向,並研判市場的趨勢時,自然應當秉持新思維來作衡量。

美國有錢人 資產減三成【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9.01.08

最新調查顯示,去年美國百萬富豪的資產平均萎縮30%,近三分之二的富豪把矛頭指向他們的投資理財顧問。
芝加哥顧問業者Spectrem集團去年11月調查美國750個資產淨值超過100萬美元的家庭,發現僅36%的富豪認為他們的投顧表現良好,只有14%左右的富豪表示會更依賴投顧。
Spectrum董事總經理麥克布林(Catherine McBreen)表示,雖然這些富豪認為美國政府和華爾街金融機構是讓他們慘賠的元兇,但許多富豪也對投資顧問的表現頗為不滿。
美國百萬富豪去年資產平均縮水30%,其中約17%的受訪者透露他們的資產蒸發40%以上。標準普爾(S&P)500指數去年下跌38%,為1937年來最慘,全球股市更大跌47%,逾28.7兆美元市值蒸發。
這些富豪擔心經濟衰退的時間會更長,預期這波危機可能還會持續22個月。55%的人擔憂未來沒有足夠的資產,維持他們的生活水準。

大陸消費市場 將成全球三大【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 2009.08.22

全球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昨(21 )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重點從「重工業、出口型」轉向「服務業、消費型」,預計到2020年中國個人消費將超過2.5兆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消費市場。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積極消費:釋放中國的消費潛能」最新報告指出,2007年中國個人消費總額達到8,900億美元,已成為繼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之後的全球第五大消費市場。但是,中國的消費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消費占GDP的比重僅為36%,只有美國的一半和歐洲、日本的三分之二。麥肯錫認為,到2025年中國內需消費市場規模將達8到15兆元人民幣,此一金額將略微超過法國一年GDP金額。
報告指出,未來十年間,中國呈現多元化發展,擴大公共部門投資、民間消費,中國市場占全球消費比重將由9%,成長到2025年11%到13%。
中國政府正採取一系列刺激消費政策,經濟發展從「重工業、出口型」轉向「服務業、消費型」。到2025年,中國個人消費占GDP的比重可望超過50%,中國經濟也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報告參與者之一的麥肯錫上海分公司資深董事華強森認為,中國經濟若轉型成以消費者為中心,將比當前經濟發展模式更有效分配資源,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更公平分配增長效益,以及實現更迅速的增長。
他說,由於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縮小,中國個人消費為全球增長帶來更多貢獻。


【金融】

放任政策有缺陷 葛老:我錯了【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8.10.2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班表示,他相信的自由放任市場意識型態「有缺陷」,不加管制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造成「嚴重問題」。
對葛林斯班的譴責在近幾月來急速升溫。葛老執掌聯準會時不斷抗拒管制金融市場,相信美國房市不會崩跌而不加約束,並且實施長期的超低利率政策,都被指為是造成這場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
葛林斯班23日出席美國眾議院作證,遭到議員拷問近四個小時,他說:「是的,我發現(自由市場意識型態)有個缺陷。我很震驚,因為超過40年的時間裡我看到許多證據顯示自由市場運作得非常良好。」
葛林斯班部分扭轉了他原先的看法。2005年5月,葛林斯班帶頭抗拒政府管制信用違約交換(CDS)、抵押債權證券(CDS)等金融衍生合約,他當時說,市場自律遠比政府的干預更能節制過度風險。2002年,葛林斯班作證說,CDS與CDO等複雜的信用市場有效地分散風險,避免金融體系集體陷入危機。
現在,曾是全球保險巨人的美國國際集團(AIG)因為操作CDS不當,瀕臨瓦解迫使政府相救;次貸相關CDO市場則已造成全球金融業者近6,600億美元損失,預估可能再增至2兆或3兆美元。歐美國家正被迫紛紛拿出納稅人的錢拯救銀行,避免經濟隨著金融體系崩潰。風險看來是被衍生商品擴大而非減輕。
葛林斯班現在收回他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全面擁護,他說:「這要看是哪種衍生商品。我認為,信用違約交換有非常嚴重的問題。」CDS市場的全球規模目前逾50兆美元,成為潛在的嚴重威脅。
對於美國房市危機,葛林斯班認為,問題出在把房貸包裝成證券的機構也把風險全部轉賣出去。房貸證券承作商應該留下「相當」的證券在自己帳上,才能迫使他們更有效地節制風險。

信用卡 另一個金融未爆彈?【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08.10.30

美國金融機構唯恐信用卡和無擔保信用額度在房貸之後引爆另一波信用危機,今年上半年已著手沖銷210億美元的壞帳。分析師估計,隨裁員人數增加,金融機構在未來一年半間,至少會再損失550億美元。
目前銀行的損失約達卡債總額的5.5%,但有可能超越2001年科技泡沬化後7.9%的紀錄。花旗集團財務長柯瑞騰(Gary Crittenden)說:「如果失業繼續增加,信用卡淨壞帳率可能超過歷史水準。」
面對這枚未爆彈,發行威士卡、萬事達卡及其他信用卡的公司急著止血,過去持卡人可輕易以房屋淨值取得信用額度以償還卡債,或者乾脆將卡債餘額轉而整併到另一張新卡,現在這些選擇已不復見。
像美國運通(AE)、美國銀行(BOA)、花旗集團,甚至零售商目標公司(Target)等大型放貸機構,都開始嚴格審查申請人的資格,並在持卡人資料裡尋找高風險客戶。
根據向金融監理單位申報的資料,另一個發卡數量高的第一資本公司(Capital One)已積極關閉未使用的靜止帳戶,並從第二季起,將客戶信用額度降低4.5%。
金融機構雨天收傘,拒絕已經負債的客戶,並減少持卡人的信用額度。有些極端的例子是,放款機構監測到持卡人和其他高風險貸款戶到同樣的商店去購物,甚至或取消原本的無擔保信用額度。
金融機構的恐懼不是沒有原因,一些財務困難的持卡人甚至拿信用卡來購買汽油和食物等基本必需品。
即使信用評等良好的人都受到影響。美國運通的持卡人通常收入較高,但公司仍決定提高利率2至3個百分點,循環利率可能因此從15%升高到18%。
為了省錢,一些紅利回饋專案也變得小氣。例如,金融機構將紅利兌換的Sony大螢幕電視換成其他便宜廠牌。
信用欠佳的客戶也不再享有銀行提供免付利息的寬限期。
與2005年信用卡申請邀請函滿天飛的情況相比,美國家戶現在每年平均少收到13封垃圾郵件。
根據直銷研究Mintel公司資料,提供給新客戶或現有持卡人的促銷郵件已下降至84億封,是2004年來的最低水準。網路線上申請數量也因此下降,為五季來首見。

國債再增17兆 美佬負債115萬【聯合報08.11.03

美國國債以空前速率暴漲,繼9月30日國債史上首度突破10兆美元大關後,才1個月又增加5000億美元(約台幣17兆元)。目前平均每個美國人已經負債約3萬4660美元(約115萬台幣)。
CBS新聞報導說,在10月份的23天內增加的國債,超過了9月底截止的2008年度全年的聯邦赤字。明年1月20日這將成為新總統的問題,除非他裁減聯邦開支或大舉加稅,赤字和國債暴增將使新政府沒有錢兌現競選政策。根據以往的經驗,政府將繼續以債養債。
政府最新的國債統計數字是10.5兆美元,而7月21日的國債總數是9.5 兆美元,也就是不到4個月就多出1兆美元!
相形之下,美國政府從1940年到1982年,國債才達到1兆美元。第2兆和第3兆美元累積速度加快,分別只費了4年,然後從1990年到1992年國債達到了4兆美元。
布希總統1991年1月宣誓就任時,美國國債為5.7兆美元,而他在任8年國債即增加5兆美元。這對以保守派自居,並主張財政紀律的總統,是一種難堪的里程碑。
國債最近突然如此劇增,最重要因素就是聯邦政府對金融危機的反應。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說,這是由財政部主管,以為聯邦準備理事會提供資金的補充融資計畫的結果。這是指聯準會使用巨款以免國內外金融市場崩潰,包括用1,240億美元使保險業巨擘AIG免於破產。
歐美國債雪球 愈滾愈大【聯合晚報08.11.11

美國 還要發債上兆美元

近來歐美政府接二連三的推出動輒千億的救市措施,無可避免的令負債大增,為紓緩赤字壓力,只有大舉發行公債,美國財政部上周發行550億美元公債,美國大型債券交易商預計,未來數月美國財政部可能需要發行超過1兆美元公債來為各項救市計畫融資。
到9月為止的會計年度,美國發債量已達7240億美元,財政部官員已預告,本財政年度的融資需求將達空前程度。
美國政府出手拯救房利美、房貸美、AIG等金融機構,國會通過8500億美元救市措施,聯邦準備理事會又推出多項紓緩短期信貸緊張的措施。這些計畫預料將迫使財政部發行更多國債。
財政部昨天發行了250億美元的三年期公債,並將陸續發行200億美元的10年期公債,和100億美元的近30年期公債。在股市動盪不安中,投資人擁抱公債避險,但分析師警告,公債發行量大增,最後會供過於求,將使價格下降。
按照美國公開數據,8500億美元的金融抒困方案全部實施之後,美國國會所能接受的名義國家債務餘餘額為11.2兆美元,相對於美國13.8兆美元的GDP而言,美國債務率為81.16%,遠高於國際公認的安全債務率60%。

法國 今年債務率65.3%

歐洲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法、德、英和義大利等主要經濟體各自推出救市方案,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後的一個月內,歐洲各國政府已宣布向區內銀行注資2000億歐元,負債情形勢必增加。估計法國今年負債將占GDP的65.3%,明年升至66%。英國9月份的淨負債為GDP的43.4,高去年典刑嚴明期的36.2%,而500億歐元銀行注資計畫也將令政府凈負債增加GDP的3%。

「美國價值」若倒 全球災難【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08.09.18

美國聯準會十六日決定提供八百五十億美元收購全球首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近八成股權,危在旦夕的AIG突現生機。
這是美國政府救私營企業挹注金額最大宗之一,也是對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大挑戰。
為何布希政府最後還是決定馳援AIG?
AIG原求助布希政府四百億美元融資,但被拒,華府表示只能安排私人投資銀行相助,公權力不涉入;在接管房利美、房地美、拯救貝爾史登後,布希政府一開始不願再插手AIG,也未理會雷曼兄弟,但擁有數千億資產的AIG,全球性金融地位非比尋常,若倒台,對華爾街及全球金融市場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進一步衝擊美國與全球經濟,影響遠比雷曼更大。
此外,AIG與雷曼兄弟不同的是,它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老牌企業,不是只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的菁英投資銀行,它是「美國珍貴資產」,等同美國價值,它若倒,不符美國國家利益。布希政府除經濟因素外,還須考量這一層象徵意義。
最關鍵的,AIG目前面臨的是資金流動被卡住,並非償付能力出問題,他的底子厚,只要給一些時間,它重要資產飛機與汽車租賃部門都可出售籌資,因此在技術上AIG是可救的,在實質上它也不能垮台。
考量這些因素,布希政府因此放棄一度信誓旦旦的不涉入原則,最後轉而相助。

美退休金危機 下個海嘯【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8.12.09

次貸危機未平息,退休金危機即將引爆,滔天巨浪正捲向民間企業,退休的銀髮族該緊張了。
瑞士銀行資深經濟顧問梅納斯(George Magnus)最近在新書「老年危機」(Age of Aging)中指出,下一個橫掃全球的重大金融危機不是卡債危機、循環信用危機或中國危機,而是退休金缺口危機與銀髮族危機。
梅納斯指出,金融海嘯在不到一年內,把美國401(k)退休金計畫財富蒸發2兆美元,英國類似的確定提撥退休金計畫價值也減少約三分之一。
更讓人擔心的是,2007年時,先進國家過半退休人士沒有足夠的儲蓄,這點表示各國政府、民間企業與個人對人口結構的變化準備不足,難以應付即將爆發的退休金危機。民間企業退休基金計畫正陷入這場完美風暴的中心,美國企業尤其如此,因為全球空頭市場蒸發了退休基金計畫的大量資產之際,2006年退休金保護法又提高了企業的出資負擔。
美國退休金保護法強制規定2008年起,退休金資產至少必須等於預測負債的94%,也就是退休基金計畫已投資資金至少要等於2009年1月1日給付金額的94%,如有短缺,企業必須額外提撥,同時遭到其他限制。
在股市慘跌、企業退休基金資產減損驚人的情況下,美國若干最大企業可能必須為公司退休基金,額外提撥資金,進而拉低明年申報的盈餘。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的分析,美國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的退休基金赤字至少高達2,000億美元,是2002年以來最大的赤字金額。瑞士信貸也算出其中128家大企業明年盈餘可能因此減少。
英國企業的情形一樣差,英國電信的退休金負債高達50億英鎊、英國郵局40億英鎊、英國航空15億英鎊。
一年來,千百萬民間企業退休金計畫的參與者看著退休金縮水,幸福退休的美夢破滅,不知如何是好,有關的政府部門、企業、企業主也提不出解決之道,又看著公共部門退休人士領取黃金版的豐厚退休金,只能大叫「不公不義」,等著退休金危機爆發。

美嚴管發卡銀行 防卡奴被吸血>中時08.12.19劉屏

 剛過八點,華府近郊的這間辦公室裡,只有小王一個人。電話鈴響了。小王接起來,一個悅耳的聲音問道:「您周末買的那雙皮鞋,好穿嗎?」「女朋友都還不知道我買了新鞋,妳怎麼知道?」驚訝的小王愈聽愈寒心,原來電話是討債公司打來的。
 美國也有卡奴,而且在金融危機後,明顯呈現三「高」:金額高、人數高、成長高。最新的數字是,平均每個持卡人欠款近八千美元;欠繳六十天的,從八月間的三.九%,上升至目前的四.八%,討債公司的生意也就愈來愈忙了。

 三高危機 討債緊迫釘人

 比起台灣,美國的討債公司比較文明,至少不揍人。但「文鬥」有時比「武鬥」更折磨人。小王即為一例,刷卡付帳,信用卡公司有紀錄,討債公司也有紀錄。悅耳的聲音問:「既然有錢買鞋,是不是也有錢還債?」一時還不出來?不要緊,訂個時間表嘛,討債公司的緊迫盯人是很厲害的。
 發薪、領紅利、別人匯款給你的日子,討債公司清清楚楚。在他們那裡,你是沒有隱私的。偶爾還派人到公司來「探望」你,當然也可到貴宅「問候」你。
 不過現在討債公司有點擔心,以後生意未必那麼好做。因為聯邦準備理事會本周四開會,打算大刀闊斧對發卡公司下手,例如從此不能任意漲息。

 利上滾利 欠八千變三萬

 循環利率上漲,對美國人是十分可怕的事。因為很多人每月都只付最低應繳金額,有時只要全額的三%、四%。可是利上滾利,日積月累,本來就已是長夜漫漫,如果再漲息,不成卡奴也難。
 為什麼漲息?發卡公司的理由十分簡單,「風險上升,所以利率上升」。也就是說,閣下無法如期還款的風險增加了,所以利率也只好增加。既然還款已有困難,還增加利息負擔,豈不造成惡性循環?更難以解釋的是,很多人按時繳款,依然成漲息的受害人。
 華府媒體報導,某人的信用卡循環利率本是八.九%,突然變成了二一.二四%。他後來知道他還不是最倒楣的,因為有位保險從業人員的利率突然從八%漲為二四%。這幾位的共同之處是:沒有不良紀錄,卻莫名其妙成為發卡公司的肥羊。目前全美最高的信用卡利率是三五%。以八千美元卡債計算,每月付三%的最低額,全部付清,需十年又五個月,本息共計近美金三萬元。這還是十年裡沒有任何新負債。

 聯準會規範 卅年大變革

 所以周四聯準會開會,準備訂頒的規定被稱為「信用卡業務卅年來最大變革」,包括:不得任意提高循環利息的利率、降低信用卡借款利率(現有的高達二三%)、必須提出更明確理由才能認定客戶逾期繳款、逾期客戶有更多的機會申訴及平反、各種條款必須更淺顯易懂。
 卡奴莫不樂見,但發卡公司與消費者團體卻展開角力。前者說,上述規範,有的史無前例,有的違反自由經濟法則,不可不慎。後者說,這些是避免卡奴續遭宰割的不二途徑,不宜再拖。發卡公司又說,修改電腦程式需時一年,所以即使訂頒,也不能馬上實施;消費者團體反駁說,漲息時電腦作業滿快的嘛,所以要求寬限期不得超過一百八十天。究竟卡奴命運如何,日內揭曉。



債務帝國 Empire of Debt:The Rise of an Epic Financial Crisis

作者:[美]威廉‧波納 安迪森‧維金
譯者:李莉 石繼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債務是怎樣形成的?它是否終將摧毀美國?
美國要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敵人,經濟的優越性必將破滅。
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歷程中,美國的經濟是如何變成美麗的泡沫又如何破滅的?
在《債務帝國》一書中,特立獨行的金融作家威廉‧波納和安迪森‧維金再度聯手,首次深度剖析美國“政府”如何掌控公眾生活與經濟,如何寅吃卯糧、過度消費,並進行無畏的軍事冒險等劣跡。在一系列的動蕩中,美國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墮落,正一步步走向破產的深淵。
《債務帝國》一書諷刺、睿智、深刻地審視了美國這個帝國。作者高瞻遠矚,立足歷史,面向未來,以廣闊、深遠的視角揭示出︰“偉大帝國”之于全球地理政治,正如巨大泡沫之于全球經濟——看上去很美,但終將以一場浩劫而結束。
很遺憾,對某些人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不受歡迎卻意欲留宿的客人。但是對那些能夠接納這種幽默、睿智的人來說,在本書的字里行間,他們能感受到神秘的未來。
威廉‧波納,Agora出版集團的董事長和CEO,金融時事通訊刊物《每日結算》(The Daily Reckor]ing)的創始人。《每日結算》在美國和英國已擁有50多萬名讀者,並被翻譯成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備受主流媒體推崇。他還著有暢銷書《清算美國》,同時也是《流氓‧國家》的合著者。
安迪森‧維金,《每日結算》的主編兼發行人,同時他還是一家營業額達百萬美元的財務調查公司及出版集團Agora Finaricial的執行社長。在《紐約時報》、《金錢》、The Street.com以及CNN等雜志和網絡上發表過多篇文章。曾在位于華盛頓的卡托研究所工作,于聖約翰大學獲得哲學碩士學位。著有《美元的墜落》,也是《清算美國》的合著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20769

美元大崩潰
Crash Proof:How to Profit from the Coming Ecconomic Collapse

作者:[美] 彼得‧D‧希夫 約翰‧唐斯
譯者:陳召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美國即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和惡性通脹之中,事實已經證明,依賴于通脹的經濟最終也必將亡于通脹。
美國遲早要出現經濟崩潰,美元和美國經濟的崩潰都將不可避免地沖擊全球經濟。
美國經濟危機會何時爆發?
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貨幣角度來看,美國都是一座不可靠的空中樓閣,雖然外表極為華麗,但卻毫無根基,而且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坍塌。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美元發生嚴重貶值,國內制造業讓步于非出口的服務業。
時下的美國將面臨一場經濟風暴,這源自聯邦、個人和公司債務的不斷膨脹,儲蓄的嚴重不足,美元的貶值,以及國內制造業的衰退。書中詳細闡述了導致美國經濟崩潰的原因所在,並討論了如何做好自我保護以及在之後的經濟重建中如何獲益的各種措施,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幫助投資者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損失,並從中獲利。
美國遲早要出現經濟崩潰。這可能是突發性的,也可能是漸進式的。不管是哪種形式,美元和美國經濟崩潰都將不可避免地沖擊全球經濟。但這只是暫時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世界經濟的藍圖將清晰地呈現出來︰全球購買力最終轉移到生產性國家。
彼得‧D‧希夫,資深的華爾街預言家,尤以對股市、商品、黃金和美元表現的準確預測見長。他的職業生涯始于希爾森雷曼公司,後于1996年加盟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2000年成為該公司總裁。希夫的觀點經常為各大新聞媒體所引用,如《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定期做客CNBC電視台、彭博電視台和福克斯新聞台。他編有投資時事通訊《環球投資人》,並主持每周一次的《透視華爾街》廣播節目。他的經濟和市場評論經常見諸包括www.europac.net等在內的各大投資網站。
約翰‧唐斯,暢銷書《財經投資術語詞典》、《巴倫財經投資手冊》和《戰勝道瓊斯》的合著者,現居住紐約帕利塞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09861

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CURRENCY WARS

作者:宋鴻兵 編著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17大銀行家族人脈關系圖譜隱藏著什麼?
世界單一貨幣將在2024年實現?
中國的巨額美元儲備是否將被洗劫,誰能阻擋這輛瘋狂的“金權戰車”?
第一次揭開“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
本書以三百年的歷史縱深,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排擠、沖突、聯合與制衡,系統解析當今世界幕後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第一次揭開了統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隱匿的驚天陰謀,並由此預言︰世界單一貨幣將在2024年成為現實。
書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權的人脈關系網 。這是正確理解當今世界頻繁出現的金融危機、戰爭沖突、動亂政變、全球議程、地緣政治、大國關系的指南針。
本書史料是《貨幣戰爭》的10倍以上,系統地梳理了起源于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的十七大銀行家族的發家史。特別是從國際銀行家最密集的出產地德國開始了探索的歷程,鋪陳了從金融家到政治家的全景圖。
全書故事扣人心弦、語言通俗生動,以獨特的金融視角解讀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當今世界的金融幕後推手的真面目。
宋鴻兵,國際金融學者,成功預測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2009年參與創辦新型獨立全球戰略智庫--環球財經研究院,現任院長。現兼任宏源證券首席國際金融戰略分析師,結構融資部總經理。2008年以來擔任多所大學客座教授。擁有中國黃金高級分析師資格,成功發行國內券商中第一只黃金信托基金“金宏源一號”,並為宏源證券爭得著名央企企業債券主承銷商資格。著有暢銷書《貨幣戰爭》。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33028

輸血無止盡 美政府金庫告急【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9.01.22

道富銀行與富國銀行這兩家曾備受信賴的金融優等生,股價也開始失速崩跌。投資人現在似乎對任何銀行都失去信心,銀行界卻正急需再一大筆救命錢輸血。只是這筆錢,還能從哪裡找?
外國主權基金已經在去年對英美銀行的增資吃盡苦頭,一般股東眼見股價崩跌八九成,也很難下手。政府紓困基金現成唯一的希望。
美國銀行(BOA)已從美國政府的問題資產救助基金(TARP)拿到450億美元,準備五馬分屍的花旗集團也拿到450億美元,卻仍都看來嗷嗷待哺。整體而言,TARP已經撥給約200家美國金融業者1,920億美元納稅人的錢,卻似乎都丟進無底洞。
夾在過去亂搞出來的壞帳,以及未來慘澹的經濟前景間,現在的銀行業實質根本是全靠政府輸血的行屍走肉。不幸的消息是,政府的血庫也開始告急,並且不想再無限輸送給這些動輒發放數億年薪的吸血鬼。
歐巴馬表示,TARP的另一半3,500億美元資金中,將有1,000億專門用來紓困房屋查封問題。這意味著銀行能拿到的血袋馬上消失近三分之一。另外還有一些TARP資金要用來紓困消費信貸、卡債與學生貸款,甚至連底特律汽車廠也正搶著瓜分TARP資金。
美國銀行業現在沒有多少選擇,拿家傳銀器去賣是個辦法。花旗已經把美邦證券公司賣給摩根士丹利,日興Cordial也正尋求出脫。
只是櫥櫃裡的能賣的銀盤子終究有限,美國的銀行最終恐怕還是得被政府認養收歸,銀行家們準備要過公務員的生活。只是要養幾十萬個薪水是美國總統十幾倍的「公務員」銀行家,納稅人是否還有耐性?

羅比尼:美銀行體系形同破產【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09.01.22

準確預測去年經濟危機的紐約大學教授、「末日博士」羅比尼表示,美國金融業的信貸虧損可能達3.6兆美元,顯示美國銀行體系形同破產。
他在杜拜會議上說:「我認為美國金融機構的信貸虧損可能高達3.6兆美元,其中一半來自銀行業者與證券商。果真如此,這意味美國銀行體系事實上等同破產,因為銀行資本額才1.4兆美元,這是系統性的銀行危機。」
彭博彙整的資料顯示,2007年次級房貸市場瓦解以來,全球金融公司的虧損和資產減損已激增至1兆美元以上。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BoA)上周公布17.9億美元的季虧損,為1991年來首見,並獲得政府1,380億美元的緊急紓困。花旗集團第四季大虧82.9億美元,去年表現更創歷來最差。花旗執行長潘偉迪打算把公司一分為二,以重建遭信用危機侵蝕的資本基礎。
他還預測,今年油價將落在每桶30至40美元間,「整體而言,商品價格會再跌15%至20%。這對石油進口國是利多,意味著經濟復甦可能會加速,可是對石油出口國是大利空。」
由於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油價從去年7月升抵147.27美元的歷史高點以來,已下跌77%,這對石油出口國的預算構成龐大壓力。

全球的貪婪中心? 華爾街 在反省中繼續金錢遊戲>遠見09/01/22徐仁全

金融海嘯擊倒全球經濟,也讓有世界金融中心光環的華爾街褪色,到2008年10月,美國金融失業人數21.6萬人,其中華爾街就占11.7萬人,超過一半。昔日人人稱羨的華爾街金童,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過去華爾街》貪婪是好事

一群年輕人憑聰明才智,大玩數字遊戲,拿顧客的錢投資,從中大賺手續費和紅利,成為人人稱羨的高薪階級
這是過去的華爾街。可以讓一群人快速致富、光鮮亮麗的舞台。
2001年暑假,從康乃爾大學畢業的Steve,頂著財經碩士亮麗學歷走出校門,即被華爾街上的摩根大通(JP Morgan)相中,延攬擔任不動產投資分析師。
在2007年美國房利美及房地美事件爆發以前,Steve的職務已是部門VP(副總),手下也有十來位部屬。出門開著雙B名車,假日打小白球,週末則是上高級餐廳大啖美食,坐擁一間中央公園旁的百萬高級公寓。
才30出頭的他已擁有令人稱羨的一切,只因他掌握了過去六、七年來美國房地產大漲的順風車,讓他年薪從7萬美元跳到20萬美元,獎金更從過去每年的10萬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0到30萬美元,成為不折不扣的華爾街金童。
類似Steve的故事,過去在華爾街金融圈中不難發掘。他們大都相信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旦捉住投資機會,成功與財富就如探囊取物般。
也因投機成分較大,部分華爾街金童常予世人玩弄數字遊戲、操弄財務槓桿的印象。他們甚至不花自己一分錢,拿著客戶及投資人的錢去做買賣,從中賺取大筆手續費與紅利。
就如21年前一部以《華爾街》為名的電影,將在華爾街工作的人,描述成貪婪無厭、周旋女色、內線交易及追求權力的汲汲營營的一群人。麥克道格拉斯在劇中最經典的一句台詞是「Greed is good(貪婪是好事)」,流傳至今。

金童整天與錢為伍,負面形象多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般人對華爾街工作的金融人士評價雖不是很高,但還不至於感到厭惡,只覺得他們是一群成天與鈔票為伍的人。
直到最近,先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產,執行長傅德(Richard Fuld)一副「錯不在我」的態度,讓美國媒體開始看不下去了。著名的《The New Yorker》雜誌將傅德做為封面人物,更在他頭上加了兩個牛角,比喻惡魔,以華爾街「頭號公敵(Enemy no.1)」來形容他的惡行惡狀。
主要是傅德去年領了7190萬美元的年薪及紅利,但他卻沒能好好帶領公司度過難關,甚至最後搞倒已有158年歷史、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
雷曼兄弟自此走入歷史,更造成全球無數的投資大眾資產縮水,血本無歸,包括台灣的行政院長劉兆玄也套牢了1891萬連動債券。更甚者,它的破產成為引爆全球金融風暴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全球金融市場大亂,連帶造成經濟衰退。
看看傅德之前過得日子如何?公司破產後,傅德為償還投資人損失,11月將自己收藏的16幅名畫交給富比士拍賣,結果估價總值達到2000萬美元之多。
這樣行徑絕不只限傅德一人。上個月(12月11日),前那斯達克(Nasdaq)董事長馬多夫(Bernard Madoff)被補,他被FBI發現以老鼠會(ponzi scheme)的方式吸金,並誘以高利息回報來吸引投資者。
馬多夫算是華爾街的傳奇人物。他1960年以擔任長島海灘救生員存下來的5000美元起家,十餘年後,在紐約證券界呼風喚雨。除了深得客戶信賴,更擔任過「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副主席、也曾是那斯達克股票市場董事兼貿易委員會主席,算是華爾街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更是華爾街年輕人追求的偶像。
不過,年近70的馬多夫還是沒能逃過一劫,因未能持續支付高利息給投資者而東窗事發。預估包括全球金融單位及個人投資受騙金額達500億美元之多,受害者更有巴黎銀行(BNP)、野村證券、瑞士銀行(UBS)、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等知名銀行。
馬多夫的惡行惡狀更讓外界對華爾街金童形象徹底毀滅,昔日的金童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現在華爾街》裁掉12萬個工作

工作超過12小時是正常,壓力大還要靠上健身房紓壓,快速午餐不到10美元,如今遭逢大裁員潮
成為全世界指控的貪婪中心後,目前的華爾街,似乎低調、平實些。12月中旬《遠見》採訪團在華爾街訪問時,就看到另一面的華爾街。
據在華爾街工作多年的金融人士表示,所謂年薪百萬美元以上的華爾街金童,大約只占華爾街34萬金融從業人員的1%而已,也就是不超過4000人。
「他們大都是高層,或是設計金融商品的人員、及各公司所謂的超級業務員,」不願透露姓名、在華爾街工作30年的Peter說。
「叫我們華爾街金童真是太沉重了,」跟Peter在同一家金融公司,也在華爾街工作超過25年的David在一旁搭腔說,其實在華爾街工作的人很平凡,他們只是從事金融業的一群常人罷了!
「你看,坐在這裡吃著簡單的三明治、披薩、喝著3、4美元的咖啡,這會是金童嗎?」他問。
David與Peter兩人搶在擁擠的午餐時間前十分鐘,早一步在華爾街上Mangia餐廳用餐。他們各點了一份披薩或三明治輕食,配上咖啡等飲料,只花15到20美元間打發一餐。
到12點,Mangia開始湧入大批穿西裝、打領帶、腳踩黑皮鞋的標準華爾街金融人士,他們快速點了所需要的食物,或拿著餐點在餐廳內找位子用餐,或外帶打包回公司,準備邊吃飯邊工作。

工作時數長,壓力大到靠運動減壓

位在紐約證交所前的熱狗小販,中午時間也大排長龍,不少穿著西裝套裝的華爾街人士,也許經濟不佳、荷包縮水,也許是時間有限,他們寧可排隊買著5美元不到的餐盒,簡單吃著蔬菜、雞塊或漢堡,就這樣解決五臟廟問題。
形色匆匆的華爾街工作者,也利用中午時間上健身房,跑跑步、拉拉筋,紓解壓力。在華爾街上有兩家知名連鎖健身中心NYSC及Equinox,中午開始陸續有人進入健身房內,邊看電視、邊跑步,或在健身器材上練練舉重、拉拉肌肉 以達到健身效果。
「工作壓力超乎想像,一天平均12小時的工作時數,不運動那吃得消!」一位剛做完運動準備回公司上班的年輕女性Christina說,她至少每週三次利用中午上健身房,運動除了可以健身紓壓,更能保持整個下午精神抖擻,工作到晚上也不覺疲憊。
被雷曼兄弟裁員的台灣留學生林浩洲表示,華爾街的工作其實很累人。他在雷曼時的上司每天早上6點進公司,7點與亞洲、歐洲的同事進行三方電話會議。後再與大老闆開會,下午則是內部會議,持續到晚上12點才下班回家。回家後睡個兩、三小時就起床,又到健身房去運動,6點再到公司報到,大多數的華爾街主管都是過這樣的日子。

遭次貸和海嘯,華爾街成裁員的重災區

待在華爾街25年的美國白領David認為,「華爾街的人不是罪犯,他們也許有人做錯事,但也受到應得的教訓了。」很多華爾街人近來失業、被裁,留下來的也面臨獎金縮水,福利被砍,「社會大眾不應再責難我們了。」
根據知名的美國人力顧問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統計,自從2006年房價泡沫、2007次貸危機及今年的金融風暴以來,美國金融人士被解雇者已達21萬6000多人,其中光2008年1月至10月份為止,被裁人數就達到11萬7000多人,又以華爾街人為主。
在全球最有名的失業者,大概是華爾街前銀行投資家Joshua Persky。他失業後,不顧形象,整天站在人潮熙熙攘攘的紐約公園大道上,胸前掛著擁有MIT學歷的求職掛牌,自我推銷,引起美國各媒體報導,畫面更傳送到世界各地。上月中旬他終於找到了工作,受雇於一家投資公司。不過一般認為,Joshua的幸運遭遇在華爾街是少數中的少數,現在的華爾街其實風聲鶴唳,每天都傳出裁員聲。去年以來,華爾街已經丟失了12萬個工作崗位,今明兩年還將進一步裁員24萬人。
2008年12月中旬,花旗集團宣布再裁員2.5萬人,全年裁員規模將達到7.5萬人,占集團員工總數的20%。摩根大通銀行將削減7000人,並從收購的華盛頓互惠銀行裁員9200人。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分別裁員10%。美國銀行近日也宣布未來三年要裁員3.5萬人。
「每天都有消息傳出,似乎也已不再是新聞,大家都有些麻痺了,」紐約台灣金融協會會長、現職HSBC新興市場投資部門副總的黃崑山說,在美國待了21年,看到這種情形心裡還是有些毛毛的,不知那天會不會也發生在自己身上。

未來華爾街》謹慎找買點

重視風險管控,修正追求高報酬的投資。投資銀行轉型為商業銀行,將負擔金融商品更大責任
從過去的金童印象,到此刻集體害怕失業,未來的華爾街到底會如何演變?此刻看得到端倪嗎?

第一個現象是,此刻的華爾街至少比較謹慎保守。

「雖然氣氛低迷,華爾街從未停止金錢遊戲,」在華爾街浸淫20年,現開設Beyondbond債券投資公司的洪哲雄博士說。過去資金浮濫,到處找投資商品,就沒有人管信用風險的事;但現在不一樣了,資金還是很多,但大家被嚇到,就重視風險控管的議題,投資更小心謹慎,「大家都在等買點」。
很多客戶詢問他低點到了沒,可以進場了嗎?他拿股市波動率來說明,目前的波動率過大,「上午是好消息,下午馬上變成壞消息」,由紅翻黑比翻書還快,不適合投資。他因此建議客戶,此刻還是「現金為王(Cash is king)」,六個月後再說也不遲。
這次風暴,投資銀行受傷慘重,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受到眾人指責。不過,洪哲雄認為,「證券化」已被污名,但它仍是融資最好的工具。「問題還是出在自律及控管,」他說。
曾在銀行從事自律、規範的Talisker Capital Management 合夥人Eric Wentzel也指出,過去政府太相信自由市場,相信金融單位能自律,才發生這個結果。

商品不過度包裝,信評單位要重建信心

身為美國人的Wentzel毫不掩飾的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班是最要負責的人,「他放縱衍生性金融商品,他放縱投資銀行,他是罪人」。其實Fed有義務告訴市場投資人那些衍生性金融商品有風險,告訴投資人真相是什麼?「但他們從來不做,從來不說。」
經過這次的風暴,至少也讓華爾街的金童開始反省。過去放瞻玩弄金融商品,忽視高風險,追求高報酬的做法未來勢必要修正。
從摩托羅拉轉任到華爾街工作的Jason Tein認為,此次金融風暴,華爾街要負大半責任,因為他們太聰明,創造很多金融商品讓投資人選購,但沒做好風險控管,一個環節出問題,連鎖反應造成大災難,這是華爾街的責任。
但另一方面也要怪社會大眾,特別是美國人,總愛買大房子、大車、大家電,卻沒有量入為出,結果就是信用破產。
此刻的華爾街,也沒有投資銀行了,過去叱吒風雲的美林、雷曼、摩根大通、高盛等公司,不是解散、被併,就是轉型,未來將會以商業銀行為基礎。
而在美國銀行法非常嚴格的限制下,商業銀行以存款業務為主,高風險的貸款工作則改由它的投資銀行部負責;而在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為一體下,銀行在設計和販售連動債等衍生性金融商品時,也必須負擔更大的責任。
這次的風暴讓全球都意識到,投資者對於過度包裝的商品、或是過度包裝的企業,必須要格外小心。「而信評單位的威信也受到挑戰,未來信評單位如何重建投資人信任,也是一大課題,」洪哲雄說。
不過有人說華爾街從未得到教訓!不知這次會不會靈驗?

求紓困還自肥 歐巴馬批可恥>中時09.01.31尹德瀚

 金融海嘯下,向來受到崇拜吹捧的金融巨頭,頓時成了全民喊打的貪婪「肥貓」,美國總統歐巴馬廿九日更痛斥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高階主管「可恥!」因為值此經濟敗壞、美國政府必須動用天文數字的經費為金融機構紓困之際,這些銀行家拿錢自肥依然毫不手軟。
 據紐約州主計長發布的報告估計,該州金融高層主管二○○八年領取的紅利總計約一百八十四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前幾年低,但與經濟富裕的二○○四年不相上下。難怪歐巴馬看到報告之後火冒三丈。

 政府金援上兆 高層紅利未縮水

 歐巴馬廿九日在白宮說:「這種行為不負責任到極點,根本是可恥,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讓華爾街這些要求援助的人稍微懂得收斂,稍微懂得自律,稍微表現一點責任感。」歐巴馬並指示在場的財政部長蓋特納,把這個訊息帶給華爾街的銀行家。
 為了替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紓困,布希總統任內通過七千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援助計畫」,這筆錢已經用了一半,但有分析師估計,要讓整個金融體系穩定,需要的紓困金額遠超過此,若再加上聯邦眾議院廿八日通過的八一九○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歐巴馬才上任就必須額外支出上兆美元。
 如果在七千億美元之外,歐巴馬再向國會要求紓困經費,國會勢必要求對獲得紓困之金融機構高層主管薪酬設下更嚴格的限制。而歐巴馬廿九日的強硬談話似乎就是向國會表態,保證他在給予金融機構更多援助之前,一定會對銀行家施予更多壓力。
 蓋特納先前在參議院提名聽證會上說,行政部門準備規定,獲政府紓困企業的高階主管必須同意,他們領取的薪酬(包括紅利)超過一定額度時,須以「限制型股票」或類似形式支付,等政府紓困金額回本後才能變現。

 議員看不慣 擬訂強迫吐出條款

 而也有議員表示,他們考慮制訂「強迫吐出」條款,針對經營陷困但主管照領高薪的公司,政府可依法強迫他們把錢吐出來。
 但專家表示,金融機構之前付出的高額薪酬不太可能拿回,因為目前的法律根本管不到,除非證實該主管有不法作為。
 更讓人生氣的是,金融機構儘管經營不善或面臨倒閉,高層主管還是不改揮霍習性。以美林投資銀行前執行長沈約翰(John Thain)為例,他在美林被美國商業銀行併購之後,預定出任美國商業銀行部門總裁,隨即花大錢裝修辦公室,光地毯就花了八萬七千美元。
 花旗集團更誇張,它去年靠美國政府挹注大筆資金才渡過難關,如今居然要買一架五千萬美元的公司商務客機,而直到新任董事長帕森斯廿八日在白宮與歐巴馬見面之後,這個計畫才緊急喊停。

 美林豪奢裝潢 花旗還想買飛機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陶德廿九日警告說,政府紓困企業用的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如果這些錢被企業拿來自肥,他將傳喚企業前來說明。
 美國民眾對企業高層主管的自肥行為越來越不能忍受。沈約翰裝修辦公室的事經媒體曝光之後,他在輿論壓力下黯然辭去尚未就任的職務,也將裝修經費退還銀行。而未來金融機構之外其他企業的高層主管,也將接受同樣嚴苛的檢驗。

傲慢與自戀 財閥執行長特性>中時09.01.31黃文正

 為何企業執行長在乞求政府金援、冷酷下令裁員的同時,還能厚顏自肥,領取天價的薪酬與紅利?專家說,這這種傾向可能先天就存在於他們的DNA(去氧核糖核酸)中。
 傲慢與自戀讓他們得以躋身為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的領導者,然而,諷刺的是,也正因為這兩種特質,他們才會在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中垮台。
 撰寫過九本企業管理書籍的前銀行執行長孟克斯(Bob Monks)說,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擁有財富與權勢者只是愛戀他們的「玩具」,「這有點像小男孩相互比較玩具一樣,『我的比你的大!』十足的孩子氣。」
 孟克斯舉例說,某次他有幸搭乘某主管的商務噴射客機,降落機場後,這位主管正要坐上等候多時的加長型豪華轎車時,瞥見另一家企業主管竟有一架直升機載他入城,當場幾乎崩潰,「我想他差點當場暴斃,這全然是自我定位的問題。」
 紐約大學心理分析教授古德史坦(Charles Goodstein)說:「沒有相當程度自尊心的人,不可能變成美林的領導階層,一旦他們拚上那個職位,身旁不乏人逢迎拍馬,奉承他們天縱英明,久而久之,他們也習以為常,感覺奮鬥半輩子的自尊心,終於獲得肯定。」
 支持企業執行長領取豐厚紅利與薪酬者,常以企業必須如此方能留住人才作為理由。對此,孟克斯譏諷說:「我也當過銀行執行長,那種工作並不像火箭科學般艱難,只需擁有類似在中型城市經營一家五金行的技巧就行了。」
華爾街反駁歐巴馬:總統你錯了 不分紅企業會倒閉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1-31 陳淑娟/整理

 中新網1月31日電:作為世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根源之地,華爾街大亨們卻拿著政府救市的錢,在去年合共大派184億美元花紅,此舉招致了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的抨擊。香港文匯報報導,華爾街分析員對總統歐巴馬的激烈批評反應不一,有專家指出,歐巴馬忽略許多金融從業員並非定額支薪,而是根據合約發放分紅,賺取某個百分點的銷售利潤,如果不發花紅,隨時有幾家公司關門大吉。

金融業薪酬=底薪+分紅

 Avalon Partners首席市場經濟師卡迪略說:“他這樣說,是好的政治手腕,但我們必須明白,很多花紅具有合約基礎,很多人都是根據百分比打工支薪。”特拉華州大學約翰溫伯格企業管理中心總監埃爾森亦稱,金融從業員是按照一條方程式計算分紅,除非誠信有問題,違反專業操守,否則花紅將如常發放。
 紐約薪酬顧問公司Johnson Associates行政總監詹森稱,他理解歐巴馬的憤怒和民眾的情緒,但現實情況甚為複雜。“假如你說,我不向任何人派花紅了,你可能導致數家公司倒閉,這樣比激怒民眾還要糟。”
 霍士新聞網站專欄作家沙利文批評,“總統完全錯了”。他指歐巴馬把金融業不同崗位的從業員,籠統化成單一的一群金融惡魔。事實上,大部分的地產代理、按揭經紀、汽車經紀,均與全球金融危機無關。


台長: 阿楨
人氣(3,772)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時評經濟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振興方案(二)
此分類上一篇:宅經濟

紓困金融 英大虧美大賺?
紓困金融 英大虧美大賺【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2009.08.25

歐美各國投入巨額資金紓困金融業,成為銀行大股東,儘管股市近幾個月強勁反彈,但除了美國和瑞士,大部分國家政府的銀行持股仍繼續虧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主要經濟體過去一年為紓困銀行業而持有的上市銀行股份,總虧損金額高達108億美元。但有兩個例外。美國政府唯一直接持股的大型金融機構-花旗集團,其34%股權迄今已有110億美元的帳面獲利。另外,瑞士政府上周出售瑞士銀行(UBS)9%的股份,進帳12億瑞士法郎(約11億美元)。
美國政府上月底把持有的250億美元花旗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以每股3.25美元成本取得花旗逾70億股或34%的股權。花旗近期股價大漲,21日以4.70美元收盤,美國政府持股價值增加110億美元。美國政府的帳面獲利,還超過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法國政府蒙受的帳面虧損總額。
其中英國政府的虧損最大,英國在駿懋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分別持有43%和70%的股份,帳面虧損共計約33億英鎊(55 億美元)。英國政府的帳面虧損在6月底曾高達110億英鎊,最近幾周已隨股市上漲而大減。
富時世界銀行指數(FTSE World Banks Index)已從3月份的低點上漲13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和德國政府的銀行持股帳面虧損也隨之縮小。
2009-08-25 08:30:10
阿楨
歐巴馬振興方案 提升GDP 3%>中時09-09-12尹德瀚(楨:?)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推出的經濟振興方案實施已半年,而根據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經顧會)十日發布的第一份季評估報告,此方案迄已為美國創造並保住多達一百一十萬個工作機會,並可望在今年第三季促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提升三%。

 這個方案本於國會通過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總金額達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今年二月十七日開始實施。經顧會的報告指出,此方案迄今以減稅形式嘉惠納稅人和企業共一千五百一十四億美元,對二○○九年第二季與第三季的GDP和就業成長均有正面影響。

 創造一百一十萬個工作機會

 報告說,振興方案對第二季GDP成長的助益約在二%與三%,對第三季的助益約三%。儘管如此,美國第二季GDP仍為負成長一%,但比第一季的負六.四%已改善許多。

 振興方案迄已創造六十萬至一百一十萬個工作機會。經顧會主席羅默女士說,振興方案到二○一○年底可望為美國增加三百五十萬個工作機會。她預測失業率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達到創紀錄的一○%。美國八月份失業率達九.七%,係廿六年來最高。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十日出席國會眾議院監督「不良資產援助計畫」的小組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復甦,銀行體系逐漸恢復健全,越來越多企業和銀行能從私部門籌募資金,減少對政府提供貸款的依賴,因此政府將開始撤銷對金融體系的額外支持。

 將撤銷對金融體系額外支持

 「不良資產援助計畫」係於去年十月推出,總金額達七千億美元,主要為面臨金融風暴的銀行業和相關行業紓困。不少銀行靠它渡過難關,如今政府已收回七百億美元,預料未來十二至十八個月,金融業還可歸還政府五百億美元。

 財政部官員說,該部即將取消若干對金融業特殊融通的緊急信用計畫,例如對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貸款計畫將於九月十八日終止;「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以三千億美元資金對金融機構出售債券提供「暫時變現擔保」的計畫,也將於十月底結束或大幅縮小。
2009-09-12 07:48:29
阿楨
美政府年度預算過關 歐巴馬簽署 2011-04-16 中國時報

 美國眾議院十四日根據上周白宮與國會兩黨領袖的協議,刪減三百八十五億美元後,以兩百六十票對一百六十七票,通過二○一一年度聯邦政府預算,歲出總額約三兆八千億美元。參議院隨後也以八十一票對十九票通過此案。  
 緊接著兩黨還有硬仗要登場,包括二○一二會計年度預算案協商,以及提高美國目前舉債上限十四兆三千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預測,最遲到五月十六日就會達到舉債上限,若不將上限提高,至七月八日左右聯邦政府經費就會用罄,債務也可能違約。
 國會雖在最後關頭通過預算案,但也凸顯出共和黨內以「茶黨」為首的極端保守派不聽號令,為未來埋下變數。雖然共和黨掌控眾院多數,但在十四日表決時卻有五十九人跑票,多半隸屬茶黨,最後靠八十一名民主黨議員支持,才讓預算案過關。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1-04-16指控共和黨人尋求削弱脆弱的社會安全網計畫,選擇對富人減稅,並犧牲學生上大學的學費或年長者的聯邦醫療保險(Meicare)計畫。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凱瑞2011-04-08說:「中國人現在一定在笑我們。」「他們一定在說,美國竟然沒辦法做決定,真是太棒了。」 投資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政府停擺超過1週,美國經濟損失80億美元,拖累經濟發展。
留言:
唉!!統報阿統報!!勸妳還是少當獨裁政權打手!!!去把中國內部一狗票問題老老實實的報導 不要一天到晚美化中國!!!
台灣的民主是假民主 = 暴民政治 + 民粹政治 + 買票政治 + 無責任政治 + 說謊政治... = 苦了老百姓(另參本館:民主形式萬歲 臺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巴結奉承中國又怎樣?風往那吹,草往那倒沒聽過嗎?美國強大靠美國,中國強大靠中國。生存之道都不懂,註定一頭撞死。
相 關 新 聞
預算搞不定 美憂中國嘲笑(另參本館:G2
美預算案若卡關 GDP恐受傷(另參本館:美國振興方案 美國詐騙集團
預算僵局歐巴馬暫居上風 拖久沒贏家
預算僵局多怪共和黨? 大石頭是茶黨
15年前危機重演 柯林頓政府曾停擺3周
人民需要政府? 比利時300天沒政府了(另參本館:比賣國為榮
歐巴馬簽署暫支法案 政府續轉
美參議院點頭 預算案過關 美政府免關閉
美政府年度預算過關 歐巴馬簽署
歐巴馬批共和黨 籲削赤要均衡(另參本館:歐巴馬
2011-04-18 11:51:21
版主回應
三亞宣言講合作 暗諷歐美霸權2011-04-15 旺報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3次會晤昨日在大陸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並發表《三亞宣言》,強調金磚5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與互相合作的決心,內容也提及目前國際金融的紊亂,5國的國家開發銀行也因此簽署協議,將以本幣形式相互擴大信貸額度,相互投資和雙邊貿易合作,以5國之力推動國際經濟。
 金磚5國昨日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大陸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表示,協議中,中國、巴西、俄羅斯的開發銀行,及印度進出口銀行和南非南部非洲開發銀行5家成員行將在4方面加強合作。
 4方面加強金融合作
 陳元指出,第1為穩步擴大本幣結算和貸款業務規模,服務金磚國家間的貿易投資;第2是加強金磚國家在資源、高新技術和低碳、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合作;第3是積極開展資本市場合作,包括發行債券、企業上市等;第4是進一步促進成員行在經濟金融形勢與項目融資面資訊交流。
 陳元說,至去年底,國開行外匯貸款餘額1413億美元,其中380多億美元投向金磚國家,今年向金磚國家貸款將達到上百億元人民幣,主要關注重點是石油和天然氣等方面。
 金磚國家領導人的《三亞宣言》,也明確點出金磚5國未來要互相合作的重點,包括經濟、糧食、能源、環保、體育、科技等,以及外交和非戰的立場。
 支持改革國際貨幣體系
 其中重點將放在經濟方面,重申國際經濟的金融機構治理,應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增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與代表性;宣言也明確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暴露「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缺陷與不足,所以要支持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穩定、可靠、基礎廣泛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
 所以,他們將討論特別提款權(SDR)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包括SDR一籃子貨幣的組成問題;不過這次的聲明,並沒有具體提及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意見。
 宣言中也寫明,當前新興經濟體面臨跨境資本大進大出的風險,所以要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和改革,由於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風險,所以除了要提供生產國更好的資金和技術支援,更要監管大宗商品與金融衍生品市場,防止擾亂市場的行為。
 核電仍是必要能源選項 (另參本館:福島事件
 值得關注的是,新興國家仍無法放棄核電,宣言中表示,會在氣候、環境議題上盡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不過,核能在金磚國家未來的能源組成中,仍占重要位置,所以要嚴格要求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及運行的安全標準,各國應在此條件下,發展「以和平為目的」的安全核能國際合作。

相 關 新 聞

金磚五國峰會 搶在G20前有共識(另參本館:金磚 vs KIIC 金磚褪色為土磚 金磚or土磚四國? 《金磚不只四國》 G20 vs G7 啥是G8?
三亞宣言講合作 暗諷歐美霸權
金磚搶鋒頭 只見新人笑
南非卯勁 擠進金磚之列
亞洲崛起、歐美式微 博鰲受重視(另參本館:博鰲論壇
博鰲論壇閉幕企業家談ECFA 盼合作邁(另參本館:啥米係ㄟ擱發
金磚國家對抗八國集團
金磚5國 擴大相互投資‎
胡錦濤:十二五 要擴大進口
中國因素刺激金磚合作多元化‎ 金磚國全球經濟引擎
博鰲登場 陸媒鼓吹亞洲崛
金磚集結 重擊美元
金磚國家仍缺政治力道
金磚峰會海南登場 學者:G5抗衡G7
新興經濟體 將改變世界格局
金磚5國在互補中競爭
IMF:金磚合體 超歐趕美


巴西總統:繁榮不應踐踏他國(另參本館:拉美向左轉
巴西女總統羅瑟夫 敢嗆歐巴馬
巴西總統:中國可開拓巴西高鐵建設機會(另參本館:兩岸高鐵
巴西智庫:中國強勢壓金磚(楨:也會聯美嗆中)
巴西財長:貨幣戰爭 越演越烈
巴西財長:全球通膨,都是寬鬆貨幣政策害的‎
拉美貨幣熱 巴西里爾飆最猛
富士康錢進巴西 擬砸百億美元

20國集團就衡量經濟失衡達成共識‎
IMF資本管制新規 新興國反彈
后危機時代20國集團主導權之爭‎
G20財長會議前夕 各方分歧加重‎
美國必須與中國分享權力(另參本館:G2
預算搞不定 美憂中國嘲笑(另參本館:歐巴馬
中國力挺西班牙銀行業130億美元(另參本館:歐豬四國

IMF:人民幣嚴重低估 美林:太誇張(另參本館:國際金融新體制
人民幣升值 步伐加快
陸第1季貿易逆差6年來首見(另參本館: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進口陸貨減 美2月貿易逆差縮小
大陸外匯儲備 突破3兆美元
大陸首季GDP增9.7% 超標
3月CPI 5.4% 人行恐續升息 (另參本館: 物價漲不漲
2011-04-30 09:43:00
阿楨
美聯儲暫不退出 伯南克留了一手2011-04-29鉅亨網(另參本館:美國振興方案(一)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盡管美聯儲宣布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將如期結束,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新聞發布會打破了市場對短期內美國將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美元跌勢不改。市場人士認為,伯南克的講話留下“空間”,各國應提高警覺,美國貨幣政策或將應時而變。
伯南克為寬松政策辯護
美聯儲表示,雖然美國經濟正溫和復甦,但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美聯儲將按原計劃繼續執行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到6月底,同時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歷史低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超低利率的措辭依然存在。不過聲明中,美聯儲并未暗示將啟動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國共同保險公司經濟學家巴流表示,美聯儲不會實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但并不急於采取激進措施收緊貨幣政策。荷蘭合作銀行預計,美聯儲將在2012年二季度選擇加息。
盡管如此,美元依然照跌不誤。昨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一度觸及73水平,創下近三年以來新低。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仍有待時日,在低利率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美元走軟態勢仍不會有太大改觀。
一季度GDP低於預期
昨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按年率計算增長1.8%,不及市場預期的2%。食品和汽油價格走高打壓了消費者支出。 市場對美聯儲的決定給出了較為熱烈的回應,昨日亞太股市普遍上漲,國際金價繼續上行。不過,經濟數據欠佳使美國股市昨日小幅低開。
美聯儲上調了對今年全年美國通脹率的預測,預計今年美國消費價格指數將增長2.1%至2.8%。
警惕美國貨幣政策轉軌
伯南克認為,美國貨幣政策需根據未來幾個月通脹變化和經濟增長的發展情況而定。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伯南克沒有明確給出具體的緊縮時間表,但美國經濟已經逐步改善,一旦美聯儲貨幣政策趨緊,全球資金流向將更加復雜化,金融市場波動將加劇。
美國貨幣政策的轉軌應得到各國的重視,而伯南克強調,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如期結束不太可能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2011-04-30 09:41:01
版主回應
量化寬松就是一場龐氏騙局

美聯儲再一次決定通過印鈔票的方法去解決經濟問題,讓投資人變得不安   全球集體抵制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風潮,正衝美國本土席卷而來。甚至金融界人士都開始提出了批評。美聯儲想要刺激經濟,就開印鈔票,以為金融界人士會用這些錢來促進本土的就業。實際上,金融界人士只會用這些錢來炒高金融資產,而創造就業的任務則交給了其他人。美聯儲的意圖不管是否奏效,金融界人都是借著泡沫膨脹的機會更發達了。這些人,起碼是他們中的一部分較顯赫的人,會擔心美聯儲做的事呢?
  第二輪量化寬松的功效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好。新興國家正在加強對熱錢流入的控制。金融界人士在量化寬松之前買了大量國債,寄希望於新興國家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買進他們手裏的國債,從而吸納熱錢。但這個計劃並沒有如期實現,因為新興國家通過資本管制遠離了熱錢。此外,熱錢進不了新興經濟體,就會進入大宗商品市場——這個開往通脹的快軌。對通脹的恐懼把潛在的國債買家嚇跑了。
  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為了過上好日子,炒高了股市。當2000年股市崩盤時,這個國家將註意力轉向房地產市場,又造出了十年的好日子。現在,它動用政府開支,用盡所有力氣去榨取國債市場,目的就是保持生活水準不降低。
  美聯儲保持零利率,這使未來通脹高於平均水平,而聯邦政府的赤字達到GDP的10%,從長期看,這意味著更高的長期實際利率。目前10年期國債的利率低至2.5%,而過去60年的平均是5%。投資者買入國債,是假定美聯儲未來會以更高的價格購回國債。
  人們預期,美聯儲會接下這只燙手山芋,因為伯南克看跌期權會托起整個國債市場。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金融界人士都信奉“格林斯潘看跌期權”(Greenspan Put)——任何危機發生,格林斯潘都會調低利率,出手救市,救出金融市場上的所有人。但這種情況並沒發生。
  同樣,伯南克也不會通過這項測試。聯邦政府背負了9萬億美元的債務。如果美聯儲把這些債都買了,就會引起美元崩盤以及惡性通貨膨脹。
  而且,如果它試圖這樣做,美國其他債券的投資者(非金融部門的債務為36萬億美元,金融部門為15萬億美元)就會試圖逃跑。美聯儲想買下所有的債,必會造成災難。因此,伯南克看跌期權(Bernanke Put,人們相信每次危機,伯南克都會降息救市)必然是一個騙局。
  最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正在引起美國經濟震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迅速上漲了兩成,至3%。但該水平仍然過低——至少還差一半。這實際上是作為借款人的美國政府在偷錢。如果國債市場泡沫破滅,由此產生的危機會比2008年的更大。這就是為什麽當務之急必須繼續維持這個騙局。
  可是,量化寬松政策動搖了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對於金融系統的玩家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
  國債泡沫還沒有破裂。經濟震蕩足以使美聯儲瘋狂印鈔的行為有一點點收斂。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我們會聽見美聯儲官員說話口徑的變化。他們不會再熱捧印鈔,而是更加推崇美元保值和遏制通脹。
  但是,美聯儲擺脫印鈔壓力的情況只是暫時的。美聯儲會仍然認為,它應當、也有能力拯救美國的經濟問題,而且它的惟一辦法就是印鈔票。隨著共和黨控制國會,民主黨控制白宮,在未來兩年內,聯邦政府將不會做出解決該國的經濟問題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因此,財政赤字將保持在10%的GDP水平上。美聯儲需要用印鈔來維持低利率。美國國債市場可能很快穩定下來。較高的收益率和伯南克看跌期權的復活將把投資者吸引回來。之後,美聯儲將會尋找另一種方法去印鈔。
  龐氏騙局早晚會穿幫。麥道夫的基金持續了幾十年,但對於金融系統來說,無足輕重。國債市場就沒有這麽好運了。供應過剩和通脹恐慌將使得投資者紛紛撤資逃命。
  通脹將以食品和石油價格上漲拉開序幕。起初,通脹可能被忽略,因為核心價格指數將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成本上漲將逐漸把商品通脹轉變為全面通脹。當石油價格飆升過100美元/桶、並維持該水平長達一年的時候,通脹預期將大幅上升。至此,國債龐氏騙局將會被曝光,也許就發生在2012年。
http://xieguozhongblog.blog.hexun.com.tw/59050806_d.html
2011-04-30 09:46:53
阿楨
不當救世主 要爭中國強2011-08-20 旺報社評

 全球股市全數重挫,市場擔憂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再起的氛圍日益瀰漫。中國大陸在3年前金融海嘯時推出高達4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計畫,維繫大陸經濟成長動能,被封為救世主,與美國並列為G2。但是,最近美、歐兩大強權經濟向下沉淪,大陸顯然也被波及,唱衰大陸經濟可能硬著陸的聲音此起彼落。誠然,大陸經濟氣候還不足以取代美國及歐洲的角色,成為救世主,但是,作為亞洲龍頭,大陸須有決心發揮領頭羊角色,調整發展策略,降低對美、歐市場的出口依賴,帶領亞洲尋求自發性的新成長動能。
相關新聞
何苦借錢給美國花2011-08-09 中時短評(楨:真幹、霉又罵債留子孫!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降評 美國欠每位大陸人5700元RMB
文國慶:美債危機對中利大於弊
全球裁員潮襲來 陸成唯一避風港
外媒:大陸難扮世界經濟救世主
英媒諷:美國王朝末日 要中國紓困嗎?
中國聲音大了 痛批最強國家
經濟救世主在哪?
梁信軍:陸可取代歐美 促進全球經濟成長
中美實力對比正在量變
憂中共經濟戰 美軍兵推中國輕易獲勝 將官面面相覷
是結束美元噩夢的時候了
黃介正: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楨:上下文旨仍在捧美!)
馬凱:美國二次衰退 唯人自招
為什麼很多美國品牌消失了?
過度信賴美國才是危機
成也凱因斯,敗也凱因斯
末日博士︰馬克思說的對,資本主義到一定階段會自我
資本主義終將崩潰?盧比尼誇馬克思 引譁然
政策用盡 全球經濟陷入兩難
中國在歐美債信危機後的國際角色
霓虹天鵝現象 美超群強國退位
救世主給的繩子 不過不是救援拉拔而是讓美國去上吊 中時 呂紹煒
拜登抵北京 陸媒鋪天蓋地轟美債
美媒:這次輪到中對美施壓了
希臘債務問題 盼中國能解決
英媒體稱德國正在疏遠北約向東方大國靠攏
中國向外擴張,美歐態度大不同
李光耀:美得學習接受中國崛起
兩次副總統川大演講 底氣不同
2011-08-30 11:40:17
版主回應
經濟原則讓中國成為超強 2011-07-21 旺報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民調大多國家的多數民眾認為,將來中國會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超強地位,這是沒有疑問的,只是時間問題。
 古今中外,政治的世界進步很慢,甚至時或退步。這是因為人有私心所致。譬如一國只有一個總統,大家卻爭得你死我活,甚至用極卑鄙的手段──暗殺。但經濟的世界是多元的,人人可以發財,只要你的東西比別人好,比別人便宜。經濟原則與水一樣,是往下流的。這是為什麼政治不會進步或進步極慢,經濟進步卻很快的主要原因。

中國的競爭力是效率高:評奈思比與福山的中國觀察【經濟日報社論 2011.08.30

奈思比夫婦所言,更多的是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弱點與中國威權政治的優點;福山則從過去(寫《歷史的終結》之時)更多地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優點,到今天似乎可以更平衡地比較歐美與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長短,說明未來全球面對的共同的挑戰課題,是如何將兩種體制成功地通過揚長補短來修正。

見證民主體制的內在缺陷 2011-8-3 蘋果日報 盧信昌

美國債信危機終於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國會領袖,與歐巴馬總統的各讓一步下達成妥協,協議內容是:在未來10年間聯邦政府要減少支出2.5兆美元,至於減少支出的項目則由國會與總統辦公室按照6、4分的比例各自責付;並在民主黨同意不提增加稅賦的議案下,換取共和黨籍議員讓舉債上限調升2.1兆美元;而原先揚言會動用否決權的總統歐巴馬,則由事主變身為公親,成了兩黨共體時艱,維護國家大團結的象徵。
這次的美債問題再次體現出民主體制的內在缺陷,那就是在議題操弄與切割責任的過程中,暗藏利益分贓與選票考量的問題。一旦選民不耐操煩,或是心生婦人之仁時,領導班子就可以順勢逃避責任;可以利用分權制衡的體制做推托,充分壓榨卑微的人性與貪婪弱點。民眾如同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般無可奈何;而就算有天縱英明屆時卻已經跛腳的歐巴馬總統,只得默認利益分食的殘酷現實。
相關新聞
笨蛋!問題在政治 茶黨是大贏家 美國政府是大輸家2011-08-08中時短評
留言:親民黨也想像茶黨一樣(另參本館:自作孽的親民黨)
美債限協議達成展現民主特點—對立、安撫和妥協(楨:仍迷信民主!)
全球最無能國會 台灣日本上榜(另參本館:啥是一黨獨大)
美國道德形象與治理能力面臨考驗
美民調 73%稱美國誤入歧途
美民眾82%民眾不認同國會 對國會支持率跌至曆史最低點
政經陷泥淖 歐巴馬聲望重挫至42%
歐巴馬以退為進 拉攏中間選民
美國領導的全球民主治理制度失靈了嗎?
林中斌:華府模式與北京模式 各罹危疾(楨:各打五十大板的!另參本館:偽君子評論)
政府撙節惹民怨 變天潮恐襲歐(楨:怎不對歐也搞茉莉花革命?為反中唄!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美國民族大熔爐 )
英國暴動 經濟差、失業…怨氣一次爆發
歐洲領袖 天塌下來也要度假(另參本館:瘦馬與肥貓
民意vs.煽動 互聯網成雙刃劍
高失業率…歐青年 病了絕望了
英相:再暴動將關推特、出動軍隊(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擬限社群網站 遭轟雙重標準
民主國家的夏日憂鬱(楨:仍迷信民主)
民主國家沒有社會矛盾?
民主國家 窮得只剩下民主?

大陸地方債人民幣10兆銀監會嚴控 2011-08-17中央社

大陸財政部表示,從償債條件看,除財政收入外,中國地方政府擁有固定資產、土地、自然資源等可變現資產比較多,可通過變現資產增強償債能力。此外,基礎設施建設為地方經濟和政府收入創造成長空間,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可以控制。
相關新聞
人行駁低估論 認地方債風險可控
渣打:陸政府債務還得起
標普:不良信貸提高陸銀行風險
中國經濟不會如唱衰者所預期
Q3大陸經濟 渣打:溫和軟著陸
習近平: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大陸物價7月飆到頂6.5% 8月回跌
大陸7月出口年增20.4%順差314.8億美元 意外飆新高

回擊IMF 陸駁斥人民幣低估說
人民幣中間價2011.08.10升破6.42
美元隨便印 兩岸貨幣直接交易呼聲起太高調!
省錢? 央行、業界各唱各調
東協加6協議 多用人民幣交易
人民幣結算 勢在必行
香港人民幣存款逾5000億 成長驚人

對陸螺絲課反傾銷稅 歐盟被WTO裁定違規
封鎖「中國製」 保護主義抬頭
WTO終裁中歐緊固件(螺母/絲)貿易爭端 中國勝訴意義重大‎
WTO裁決打響原材料法律戰‎
限制原材料出口被控_陸將上訴‎
世界貿易組織做出不利裁決 多國伺機對中國發難‎
陸擴大稀土出口 歐盟喊不夠
歐盟擬高關稅抵制陸廉價品
大陸對進口歐美日相紙反傾銷
專家:中歐貿易戰恐長期存在
2011-08-30 11:41:27
阿楨
歐債風暴摜殺歐元 重擊全球股匯 2011/07/13聯合報

歐債風暴持續擴散,引發歐元新一波跌勢,昨天歐元一度摜殺到一歐元兌一點三八三五美元低價,狂貶逾百分之二,重擊全球股匯市。
市場人士解釋,昨天歐債危機左右全球股、匯市走勢,受歐元暴跌衝擊,除日圓逆勢飆破一美元兌八十日圓大關,最高衝到七十九點一六日圓,暴漲逾百分之一外,其餘各主要貨幣包括紐幣、澳幣、英鎊、韓元、新幣、台幣及人民幣等均走貶。
相 關 文 章
義大利財政緊縮案 驚險過關
愛爾蘭也落難信評淪垃圾級
歐銀壓力測試 業界砲轟放水
主權債難解 歐股2011/07/16下挫
歐豬打噴嚏 全球股市重感冒
救希臘 歐元區再砸2,290億美元
持有希臘債券 歐銀恐失血297億美元
歐債現轉機 歐股2011/07/22收紅
歐債危機暫穩 明年恐再病危
義西告急 歐債危機再起
專家:2年內法國必爆債務危機
法國24日推出削減赤字方案
德國經濟逆勢成長的秘密(另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美股黑色星期一 道瓊2011-8-8 終場收跌634點

  標準普爾對美國主權信用的降級仿佛引爆了一枚定時炸彈,新一輪全球恐慌率先在亞太股市中上演。繼亞太和歐洲股市全線大幅下跌之後,美股8日也深度跳水。到紐約股市收盤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34.76點,跌幅5.5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74.72點,跌幅6.9%;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79.92點,跌幅為6.66%。

相 關 文 章

美國兩黨喬好了 美債上限調高2.2兆美元
「美債後危機」才剛浮現
逾5成受訪美國人反對提高國債上限協議
普丁批美:世界經濟寄生蟲
歐美經濟 步上日本的後塵
美債限解圍 療傷期才開
憂慮經濟成長 美股跌
美經濟低迷 大師齊喊空
美二次衰退疑慮
美前審計長:不出3年 美債恐步希臘後塵
穆迪、惠譽 維持美3A信評
美頂級債信評等 暫時保住
穆迪、惠譽 把美債展望降為負向
大陸信評機構 先開砲降級美債
質疑美3大信評 歐盟催生歐洲信評
美債搞定?赤字繼續往上加
美國的債務,全球的麻煩
看這場美國「自造」危機
美國拖累 全球股災
2011-08-30 11:42:20
版主回應
穆迪、大公齊唱衰美債
手握尚方寶劍 信評機構橫行霸道
大公國際批3大信評 護美K歐不公平
穆迪四處點火 法人:太情緒化
美信評來亂 歐盟很火大
質疑美三大信評不公 德催生歐盟信評機構
標普追殺美債 揚言調降信評
美國信評 標普降為AA+
信評首度調降 美失面子裡子
破天荒 美債信評等降級AA+
惠譽、穆迪 維持3A評級
美嗆標普 赤字多算兩兆多
硬降美信評 標普稱「義無反顧」
標普大義滅親 恐有後座力
美信評遭降 朝野互批再添新梗
克魯曼專欄/標普,捏造事實(楨:克才不顧事實!另參本館:經濟巫師 )
質疑聲起…3大信評 誰料到金融危機
想當年,信評給次貸極高評等
信評業 常落井下石
標普:美信評再降機率 達30%
前高層爆料:穆迪信評不客觀
美參議院 要查標普
美歐雙債、中東暴跌 亞股黑色警戒
降等警示對美國有效嗎?
拋美債? 各國央行怕兩敗俱傷

標普再揮刀 歐美股續挫
全球股市 全軍覆沒
盧比尼:另一波衰退 勢不可免
亞太區信評 不致立即受影響
G7、G20 宣示救市決心
英法3A信評 也快不保
葛老駁衰退:可隨時印鈔還債
陸媒批鬧劇:美要戒舉債的癮
亞洲狂掃 金價漲破1700美元
與美元脫鉤40年 黃金漲49倍

全球第一猛台股狂拉451點3波護盤止血
短 評-護盤得失很難說
四大基金護盤 小試身手砸百億
馬吳熱線 發動救股大作戰
金融海嘯如發生在扁朝
吳:綠執政8年 經濟才真吃力
救市 府院啟動48小時大作戰
財政部:台灣財政穩健 沒有債信危機
護盤總動員效果大讚 台股黃金交叉!
台股挫 李登輝指政府處理差

美股止跌 道瓊2011-8-9收盤漲429點
美股重挫519點逾4% 前日漲幅回吐 亞股台股紛紛大跌
瘋狂一週2011.08.12 美股又大漲423點
四國金融股禁放空 歐股2011-08-12強彈2趴
零售數據佳2011-08-12美股收紅
走出暴風圈2011-08-15 全球股市齊高歌
美消費信心慘 國際油價跌
經濟憂慮降低 黃金連2跌
委內瑞拉搬黃金回國 金礦收歸國營
股災又來?2011.08.18美歐股慘跌5% 金價飆至1825美元
信心弱 歐金融股連跌三天
台股2011.08.19跌逾200點 財經三大巨頭坐鎮
料美振興經濟 歐美2011-08-23股漲
台股2011-08-24大漲237點,籌碼安定
柏南克沒說要QE3 美股2011-08-27大反攻
美股2011.08.30大漲二成多 利多簇擁

另參本館:
《歐洲新霸權》 歐豬四國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美國振興方案(一) 美該為股災道歉? 全球股災 臺股 股市的貪瞋癡 中國股市 天下民主一般黑 歐巴馬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中國宣言(館長代胡擬) 雙率大戰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姓資姓社 G2 中國崛起
2011-08-30 11:45:54
阿楨
TPP弔詭 2012-05-03 中國時報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這次訪美時,沒有與歐巴馬總統提及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這當然是美日私下已有諒解,幾乎可確定兩國難以展開談判。這對日本及美國來說是損失嗎?
 這事應該深究美國這項提議的動機。美國曾經明白說:從南韓到印度的亞太各國,在經濟上要繼續依賴美國,美國仍然是你們最大的外部市場。美國以這樣的說詞來誘惑亞太國家參與TPP。
 但說詞背後有很大漏洞,主要是美國人已不能也不敢繼續借債消費,大市場風光不再,難以像昔日那樣容納亞洲的大量產品,試看美國目前的房地產仍然低落,汽車銷售仍然走下坡,即可見美國人民實在是沒錢買東西。
 所以美國的公開說詞與其本意恰好相反,華府對內的說法則是:TPP主要是為處於經濟衰退中的美國,打開經濟繁榮的亞太國家市場。
 兩個說法哪個正確?明眼人一看就知美國的目標是後者。亞太國家大幅開放市場讓美國產品長驅直入,是挽救美國經濟的最佳途徑。所以有專家說美國的TPP策略根本是空城計。
 像日本這樣精明的生意國家也不明白嗎?明白,只是迫於要對美國交心,不得不屈從,野田雖然同意參加,但國內反對聲浪很大,便落得罷手。
 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就說:TPP是歐巴馬為了拚選舉的政治秀,即使成立,美國也會退出,因為美國政客有個誤解,認為只要消除貿易壁壘,美國就可以成為出口大國,增加就業機會。歐巴馬利用這種想法來推動TPP,但終究難以達成,美國也會因為徒勞無功而後悔。
 所以從目前情勢看來,日本不參與TPP談判應是沒有損失。美國呢?既然是做秀成分居多,那也同樣無所謂損失。
2012-05-03 09:52:24
版主回應
狂牛症、TPP與台美關係 2012-04-30 旺報 陳一新(淡大美洲研究所教授)

 相對於今年3、4月間美中兩國學者提出「中美戰略互疑」的報告,台美關係近月以來似乎漸入佳境,但最近萊克多巴胺與狂牛症的問題又突顯台美關係既有挑戰也有機會。
 無法獨力推動TPP
 就TPP來說,第一個問題就是美國自己力不從心;第二個問題是曲高和寡;另一個問題則是內部結構不平衡。TPP的最重要目標是讓經貿自由化的程度高的國家先形成自由貿易區。有人說,美國可能要求所有有意參與TPP的國家制訂一套經貿自由化的標準,讓有意參與TPP的國家以這套標準為目標,假以若干年逐步提升經貿自由化的程度。然而,以目前TPP的成員來看,美國真能做到制訂一套讓這些國家接受的經貿自由化標準嗎?果真如此,許多亞太國家可能寧可留在對經貿自由化要求較低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也未可知。
 同樣地,美國國力的相對衰退,也使美國無法獨力遂行重返亞洲的軍事戰略。首先,美國重返亞洲主要是不再獨力扮演世界警察,也就是亞洲的和平未來將由亞洲人自己負責,美國最多只會從旁協助。2012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五角大廈記者會,指出在新的戰略檢討報告指導之下,美國未來10年刪減的國防預算高達數千億美元,顯示美國在歷經後冷戰時期20多年扮演世界警察之後,戰略安全政策將進入撙節國防預算,但需要盟國與夥伴合作確保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時代。
 軍事戰略仰賴盟國
 歐巴馬2011年春天下令五角大廈撰寫新的戰略檢討報告,要求國防部在撙節國防預算之下,投資新而有效的武器系統與「海空一體戰」,以應付可能的對手。美國新的亞太戰略把五角大廈長期以來為同時進行兩場區域戰爭的備戰目標縮減為發動一場戰爭,阻止另一場戰爭,這需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與夥伴共襄盛舉。
 既然美國本身無法獨力推動TPP,也無法獨力遂行亞太地區的新軍事戰略,則為了重返亞洲,自然只有仰賴盟國與夥伴。
 面對共同挑戰,台美雙方自應同心協力加以克服,對我國來說,戰勝挑戰之後,機會自然會紛至沓來,台灣又焉能缺席?

陳一新:中美戰略矛盾擴大 美國強化亞太部署

  中評社台北2011-06-13電/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今天在旺報撰文,評析近期中美關係,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在參院軍委會9日的一項提名聽證會中,美國國防部長提名人潘尼塔(Leon Panetta)指出,中共建軍的近期目標仍以台海為主,以因應美軍的可能介入。他並表示,儘管國防預算遭到削減,美仍將強化亞太部署,同時也與中國大陸繼續合作。
  從亞太地區的整體安全結構、美中兩國的戰略矛盾,以及兩岸的安全情勢,特別是其間錯綜複雜的競合關係等幾個層面來看,這位未來美國國防部長的觀點的確有其真知卓見。
  中國強調有所作為
  從亞太地區的整體安全結構觀之,朝鮮半島、南中國海、釣魚台列島與東海油氣田風雲日急,主權爭議方興未艾,資源爭奪之戰更是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雖說有關國家不論是拉幫結派、舉行戰略對話、進行軍演、岸炮實彈射擊、增加駐軍、網路戰都是為了增加未來談判的籌碼,但卻也不能完全排除擦槍走火、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美國重返亞洲不啻為本區小國在戰略安全方面提供選邊的機會。基於地緣因素考量,本區小國本來別無選擇地只有在經貿投資上惟中國大陸馬首是瞻。從1990年代後期到4、5年前,這些小國與中國大陸倒也大致相安無事、相需相求,形成互利互惠互補的局面。
  不過,隨著中國大陸國力快速崛起,北京也從以往長期遵循的“韜光養晦”,轉變為更為強調“有所作為”的戰略與外交政策。
  中國大陸在南中國海、釣魚台列島、東海的強勢作為,加上朝鮮在2010年天安艦與延坪島砲擊事件的添亂子,終於使得亞太地區成為世界是非最多之地,合縱連橫與軍事演習幾乎無日無之。因此,若非美國重返亞洲,美軍強化亞太部署,亞太地區的戰火可能一觸即發。
  戰略矛盾縱深擴大
  顯然,美中兩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矛盾,並未因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訪美、胡奧會、與奧巴馬總統共同發表第三份中美聯合聲明,以及舉行中美戰略暨經濟對話而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其後建立的亞洲安全對話機制以及恢復的兩軍交流,雖然增加了溝通管道,但也可能只是將雙方戰略矛盾的戰線拉長,或是將戰略矛盾的縱深擴大而已。
  潘尼塔指出,北京政權的軍事目標是“贏得邊界地區的短期與高強度衝突”,透過“區域阻絕”及“反介入”戰略,因應台海的可能變局,包括“可能的美國以軍事介入”。他也表示,亞太及全球的安全議題日趨複雜,美中兩軍應坦誠溝通、擴大合作,中方必須展現“互惠”,意即中方應透明化並與美國討論實質議題。
2012-05-03 10:19:54
阿楨
德財長反駁美對德貿易順差指責2014-1-8新華網

  新華網柏林1月8日電(記者胡小兵)據德國媒體8日報道,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當天對美國對德國貿易順差的指責予以反駁。
  當天,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與朔伊布勒在柏林舉行會談時表示,德國大量出口已引起美國擔憂,希望德國在增加內需和投資方面採取“積極政策”。盧此前曾多次批評德國大量出口,從而獲得巨額貿易順差。
  朔伊布勒反駁說,從歐元區情況看,德國貿易順差根本不大,而美國赤字卻太高。他強調,目前多國央行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過多的貨幣流動性有可能導致新的泡沫和危機,這值得人們關注。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據,2013年11月德國貿易順差為178億歐元,高于前一個月的167億歐元。
  相關新聞
德國是2013年世界最大貿易順差國2000億歐元
美國指責德國順差經濟難平衡
法國經濟不振恐成「歐洲病夫」
陸去年貿易順差2600億美元
陸超美 貿易額NO1
ECFA效益去年台對陸貿易順差增21.6%
日本逆差新高…弱勢日圓害的
南韓貿易順差締新猷
2014-01-15 12:12:57
版主回應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奇怪耶?美國(歐巴) 馬狂印美鈔,造成全球貨幣戰爭,還敢教訓德中;台灣馬(英九) 依經濟學教科書,不印鈔競貶還進行財政改革,反遭民啐。這世界還有天理法則嗎?
  見怪不怪,天理自然法是理性人幻想出的,現實的自然是叢林法則,無賴小人老大總得勢。
  難怪美國馬挾著民粹鬥爭內外,台灣馬反被民粹打成政績無能、政爭有能。
  旣然如此、多評何益,摘貼二腥聞、再貼二濕詩、戲謔評論之、足矣!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35848
2014-01-15 12:28:30
阿楨
智先生: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2020-07-29

這個世界,原本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
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
日韓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
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
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勞工;
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
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
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輸出大國」。
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
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
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美好。
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最底層的人民生活水準,甚至在倒退。
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緩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放眼望去,全球饑餓人口逐步增多,戰亂、饑荒、瘟疫頻繁發生……全球化並沒有變得「更美好」。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出在了,我們過去的全球化,它不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全球化,是一切圍繞著歐美運轉的偽全球化。
它的最終使命,不是提高窮人的生活品質,不是為了第三世界,不是為了發展中國家,更不是為了縮小全球貧富差距。
它只服務于最頂端資本家的擴張需要,服務於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而這個全球化過程,它所誕生的一切科技成果,都只是附屬產生的福利。
就像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導航和互聯網,最早其實是服務於軍事的。
在這種被設計好的全球化下,資本能在全世界暢通無阻,只要掌握了產業鏈命脈,就能用一架波音747飛機,換來中國生產的一億條牛仔褲。
至於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或者通貨膨脹等代價,最終由發展中國家承受。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金字塔運作模式,一直都很順利。
也是美國人的山巔之夢。
  貳
許多眼紅老美的國家,總想挑戰一下霸權,最後都被打趴了。
2020-08-02 08:11:32
阿楨
80年代的日本,在全球輸出日本產品,勢如破竹,將美國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一份《廣場協議》,一項六萬億新政策,讓日本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衰落,至今沒緩過神來。
拉美國家,也曾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摸不著,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四小虎四小龍,相繼淪陷在亞洲金融危機裡,韓國的許多命脈企業更是被肢解收購。
中東的一些石油國家總在唱反調,最終嘗到了美國的鐵拳滋味。
  美國一直都很強勢,但它的全球化地位,仍然遭到許多挑釁。
比如歐洲。當歐元正式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27萬億美元市場的歐盟區,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相當於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場。
緊接著,美國又陷入戰爭泥潭,還得分出心思遏制俄羅斯,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危機,完全將中國忽視了。
等美國回過神來時,中國體量已經位居第二,人民幣正走向國際化,要從美國手裡硬搶下一塊蛋糕。
對美國來說,這種感覺很糟糕。
歐美國家再怎麼鬧內訌,好歹還是五眼聯盟,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利益算是一致。
中國不甘心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在低調了十幾年後,擁有最全的工業體系和最大市場,一路往上蠶食國際產業鏈,甚至要踏進高端製造業。
以它的經濟體量,一旦完全運轉起來,美國也很難阻擋。
  三
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內噬。
最直接衝擊是就業。
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金融立國」,將低端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金融業非常賺錢,比埋頭苦幹做實業好多了。
但金融的就業率是最低的,崗位嚴重不足,這也是美國大規模失業的原因。
所以美國百姓都在抱怨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產業大批量轉移,政府收的稅自然變少,只能靠發債來維持日子,而越發債,就越依賴金融手段,陷入閉環。
歐洲一眾國家同樣如此,把低端產業轉移後,開始強調社會福利,要利用稅收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公正(穩住失業人群)。
從此,歐洲實行高福利政策,從搖籃到墳墓,全部包辦。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依託于高稅收,這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誰來出?
富豪階層有多種方式合法避稅,而底層懶人不願意工作,依然能享受各種失業福利,那最終交稅重擔,就壓在了中下層民眾的肩上。
又因為懶人多,企業的勞動成本高昂,只能將企業搬出去,造成更多失業。
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試著改革,解決積弊已久的福利問題,卻引發黃馬甲運動。
2020-08-02 08:24:41
阿楨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都在吸引移民,引入廉價勞力,擠壓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對社會治安造成衝擊,引發恐外情緒。
  各種衝突、內卷,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以前,最直接的分蛋糕方式,是發動戰爭,簡單粗暴。
兩次世界大戰,軍工產業消化了全球大量產能,而戰爭所摧毀的地區,百廢待興,又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很旺盛的市場。
但當下的戰爭,並不好控制尺度,很容易變成核對抗。
既然無法對外侵略,又要緩解國內失業群眾的憤怒,只能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
對美國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標準的背鍋物件。
美國的另一個措施是,逆全球化,也就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比如日美宣佈,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就有補貼……
  那逆中國化,能否實現?
只能說很難,主要還是成本問題。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的依附程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是所有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任何零部件都做得出來,甚至形成「供應鏈網路」,效率非常高。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
如果強行回流美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註定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再怎麼壓縮成本,都打不過中國。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就是打貿易保護這張牌,盡可能狙擊中國的高端製造鏈,打壓華為,阻止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比如美印封禁了TikTok等一眾國產應用。
其它國家對「逆中國化」的熱情其實並不高。英國也是拖拉許久,才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給了一個緩衝時間,而且延遲到2027年才拆除華為設備。
至於德國,是直接不理美國。
  談到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
既然美國要「逆中國化」,要拆解中國的產業鏈,遏制中國企業的出海路,那我們要做的,自然是高舉全球化大旗,堅持改革開放。
對外是一帶一路,是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歐亞大陸一體化,是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對內是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把產業過剩能力轉向內陸建設。
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是世界工廠,是世界第一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受益國,在全球佈局中,中國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回應
 這個邏輯不對,不是我們要搶蛋糕,現代產業格局是西方全球化的結果,中國人也有發展權,這不是要搶誰的
 西方不是窮了,而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是他們內部分配出了問題,是他們體制的問題
2020-08-02 08:35:35
阿楨
【韓】李根、金旭:東亞資本主義為何陷入困境 2020-10-16 環球時報

“東亞奇跡”發展模式不少國家最近都出現經濟增長率下降、分配條件惡化等現象,韓日都如此(楨:中?) 。如今“資本主義”模式面臨相似的困境。
  原因十分複雜,其中經濟過度“金融化”。即金融資本行業過度膨脹,淩駕於製造業行業之上,導致一些製造業企業不願把利潤所得用於擴大再生產的投資,而是將其分配給股東或熱衷於獲取公司股份主導權等,但分配條件卻進一步惡化,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停滯不前也就在所難免了。
  新冠疫情暴發後,不難發現這種“華爾街股東資本主義”遭受重創。美國經濟學家羅德里克曾提出“全球化的三元悖論”,即經濟全球化、國家主權完整和民主政治不可兼得。面臨全球化退潮,,減少資本過度流動、確保匯率和利率自主性,成為更多新興國家追求的政策組合。(作者分別是韓國首爾大學教授、建國大學教授)
  相關新聞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中國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
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
2020-10-17 08:52: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