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30 08:14:44| 人氣11,302| 回應78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反思西方在禁雷運動及禁核生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指責聖戰士的不人道自殺炸彈、並發展所謂人道的非致命性/精確制導武器、之同時,美以不但反禁用集束炸彈條約、更濫用貧鈾彈/巨型鑽地彈/白磷彈/真空彈,真是雙重標準的强權戰爭游戲!

戰爭本質是《超限戰》啦!弱者的簡易爆炸裝置就足以讓强權忙於防地雷裝甲車等。
 
另參本館:《超限戰》中俄精確制導武器 美歐精確制導武器 雷射與電磁砲 

駐伊美軍開始裝備Matrix型智能地雷 2005-04-18 新浪軍事 

驻伊美军开始装备Matrix型智能地雷(附图) 

美制M18防步兵地雷

  駐紮在伊拉克境內的美軍部隊將開始陸續裝備一種名爲“Matrix”的智能地雷。美軍方人士表示,這種新一代的智能地雷可通過遠距離遙控引爆,裝備後將有望降低部隊的傷亡率。
  預計首先裝備“Matrix”智能地雷的將是部署在伊拉克摩蘇爾城的美軍“斯崔克”快速反應旅。據介紹,今後“斯崔克”旅的工兵們將能夠通過筆記本電腦在數百米外引爆事先埋設的智能地雷。美軍事專家指出,通過這種方式將可有效消滅那些無法由狙擊手消滅的敵方武裝人員。據悉,此套系統可通過無線局域網控制,整套系統以一臺筆記本電腦便可全局控制,按需要啓用,從而保證地雷不會在美軍無意碰觸時引爆。
  美軍方指揮層表示,“Matrix”的出現是地雷研發領域取得的一項新進展,與傳統地雷相比,其投入使用後將有助于降低發生意外傷亡事件的風險。這種地雷已于2004年9月順利通過了各項測試並開始列裝現役部隊。
  與使用傳統地雷不同的是,負責操控地雷的士兵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選擇引爆的類型--例如裝填有鋼珠的M18型“Claymore”地雷或是屬于非致命性彈藥之列、裝填有橡膠子彈的M5地雷。“Matrix”智能地雷計劃的負責人之一、美軍少校喬?希特還特別強調稱:“新型智能地雷的操縱非常簡便,基本上不需要再進行什麽特殊的培訓。”
  “Matrix”智能地雷由美國的Alliant 技術系統有限公司和Textron系統公司按照五角大樓的訂貨研制。美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這種地雷首先將用于保衛軍事基地、機場和登陸場等重點設施和場所,此外還可用于實施進攻行動。
  由于美軍方高層以保密爲由拒絕透露有關“Matrix”地雷的細節信息,一些人權組織已對這種新型武器的出現表示了擔憂。
  有權觀察組織發言人指出,美軍所謂的“智能”地雷可非常容易地由先前制造的傳統地雷改造而成,這就意味著根本談不上降低誤傷風險。此外,由于士兵們是在數百米外對地雷進行操縱,因此可能會有平民被誤認爲是武裝分子而遭到誤炸。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4-18/0841281693.html

研制中的美軍非致命性武器:高壓電地雷 2004-06-20艦船知識網絡版  


美軍計劃用高壓電地雷替代防步兵地雷

TADD高壓電地雷作用示意圖

  世界範圍內禁止使用防步兵地雷的行動越激烈,對美國軍人積極尋找地雷替代品的推動力就越大。五角大樓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型設備來替代地雷,否則的話,沒有地雷,軍人還怎麽打仗?
  2003年4月,美國阿裏佐納州Tasertron公司宣布,公司正在研究一種名爲TADD(泰瑟槍區域拒絕設備)的高壓電地雷,這是一種通過高壓電流對目標進行瞬間打擊的非致命性武器。
  其實,利用電壓來保障某種安全,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兒了。在人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利用電流防止人接近以保護財産的設備,如一些私人博物館裏的高壓地板、汽車防盜門把手,還有警察使用的電警棍、私人保鏢手中的電棍,當然還少不了集中營和監獄裏的電鐵絲網。
  TADD研制者認爲,這種新型電地雷盡管與全能的電鐵絲網都有防止他人隨意進入的共同目的,但它們卻有許多許多區別。這是一種泰瑟槍(電休克)裝置,阻止他人侵入被保護區域。
  “泰瑟槍”是一種能夠發射帶電鏢箭使人暫時不能動彈的武器,由美國宇航局工程師科威爾根據斯威夫特在科幻小說中對這種武器的描述而研制出來的。泰瑟槍的基本技術原理是:一種類似普通射擊武器的手槍,發射出兩束帶電導線的細鏢箭,接觸到目標時,鏢箭會釋放高達5萬伏的電流,一次釋放或幾次單獨釋放,這種電流能能穿透5厘米厚的衣服,直接作用于人體,會在瞬間使目標全身痙攣,甚至失去知覺,完全喪失行爲能力。據悉,美國警察部隊在積極使用這種泰瑟槍,9-11事件後,美國當局決定給民航客機飛行員配發武器,防止劫機事件頻繁發生,據稱,就是選中了能使人失去行爲能力的泰瑟槍。
  TADD地雷,從側面外形上看,也可以說是一種泰瑟槍,而且這種地雷的研制公司也已經合並入了泰瑟槍技術公司,當然,它並不是真正的自動化地雷,只是一種由人遙控操縱的地雷武器。警衛可以坐在監視器前,一邊喝茶,一邊觀察防護區域外部的情形,如果突然發現有人偷偷接近,警衛會在他進入重地前按下按鈕,利用埋設在地板或牆壁上的高壓電地雷,把他擊昏。
  TADD地雷內裝12對鏢箭,每對都可獨自發射攻擊任何目標,總共可以發動200次持續3秒強度爲5萬伏的高壓電流攻擊,會使來襲者在相對較長時間內失去行爲能力,直到衛兵或警察及時趕到事件地點爲止。這種地雷內部可裝設普通攝像機、紅外傳感器和信號設備,有情況時能及時提醒警衛注意。
  目前,TADD高壓電地雷技術還處于研制階段,據稱,很快就能實際試驗、應用。據《新科學家》雜志披露,美國當局計劃使用這種地雷保護境內的核設施,五角大樓則計劃把它作爲普通地雷的替代品永久使用,現在要做的工作只是等待。內華達州監獄管理部門也對這種地雷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使用它來對監獄外圍進行防護,同時強化對犯人的控制。警察部門也希望裝備這種可懸挂在房頂上、埋設在地板下或鑲在牆壁裏的這種地雷,作爲一種防暴工具使用。
  不過,TADD高壓電地雷項目也遭到了許多人的批評和反對。盡管它是非致命性武器,但5萬伏的電壓,可也不是鬧著玩的。另外,禁雷鬥士們認爲,無論能對目標造成多大的危害,它都違反了明確禁止使用地雷的《日內瓦公約》,因爲這種自動化武器系統並不能區分平民和士兵。一些競爭對手也對這種地雷的效能表示懷疑,認爲只有在人處在電流作用下才會有效,一旦電流消失,人就會立刻蘇醒,他絕對不會長時間地、毫無知覺地躺在地下,耐心地等待警察的到來。
http://mil.news.sina.com.cn/2004-06-20/1736205326.html

駐伊美軍遭遇反坦克地雷
 
  駐伊拉克美軍18日說,一輛美軍巡邏車2004年04月16日在提克裏特附近巡邏時遭遇反坦克地雷,導致1名美軍士兵死亡,2名士兵受傷。
  美軍方18日在聲明中說,第一步兵師的三名士兵16日上午開車壓上了反坦克地雷,其中一名士兵死亡,其余兩人傷勢穩定。根據美軍方的統計,已有80名美軍士兵在4月份伊拉克各地的沖突中喪生,約690人在美軍推翻薩達姆政權後被殺。
  另據駐伊拉克美軍18日發表的聲明說,有4名美軍士兵17日在不同地區遇襲身亡。
http://news.sina.com.cn/w/2004-04-19/09552346531s.shtml

以色列軍車在加沙遭地雷襲擊

  中新網 2004年5月11日電一輛以色列的軍車11日在加沙地帶遭到地雷襲擊,至少6名以軍士兵喪生。到目前爲止,以軍方尚未對此事作任何評論。
  國際在線援引阿拉伯電視臺報道說,以軍當天淩晨向加沙南部的紮耶通區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遭到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的抵抗,雙方隨即進行了長時間的激烈交火。到記者發稿時爲止,至少有3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20多人受傷。以軍的一輛軍車被地雷炸毀,至少6名以軍士兵身亡。
  以軍稱,此次行動的目的是摧毀巴激進武裝的基礎設施。以電臺報道說,以軍共搗毀了巴激進組織的5個軍事加工廠。
  巴方高級談判代表埃雷卡特說,巴方“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以色列的軍事升級行動”。
http://news.sina.com.cn/w/2004-05-11/21432507356s.shtml

美陸軍訂購148輛RG-31防地雷多用途裝甲輸送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5年3月9日報道] 美陸軍已經向BAE系統公司南非OMC陸地系統分公司訂購了價值8100萬美元的148輛RG-31防地雷多用途裝甲人員輸送車。
  南非OMC公司主要負責車輛的制造,加拿大通用動力公司陸地系統部則爲此項合同的主承包商。首批車輛將在今年7月開始交付美國陸軍,全部車輛將在年底前交裝完畢。 
  美陸軍已經裝備了一定數量的RG-31裝甲車,其中2003年中期接收的4輛該型車已經被派往了伊拉克。
  RG-31車重8.4噸,采用4×4驅動方式,車體裝甲能夠抵禦步兵武器的攻擊,底盤能夠承受TM-57反坦克地雷或相同威力爆炸裝置的沖擊。車內配有駕駛席、副駕駛席和8個載員席。載員可通過車體後部的一扇艙門上下車輛。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分別配有帶武器架的車頂艙門,載員艙頂部有6個頂部艙門。車窗采用大尺寸防彈玻璃窗,可爲車內成員提供良好的視野。該車最大速度爲10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可達600千米。在高速行駛時,可爬坡度爲35%的斜坡;低速行駛時的爬坡度爲60%。該車的轉彎半徑爲16米。
  RG-31車已經裝備了多個國家。聯合國維和部隊所裝備的該型裝甲車已經被部署在科索沃、南黎巴嫩和格蘭高地。加拿大參加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特遣隊所裝備的RG-31裝甲車也已部署在了阿富汗。目前,OMC公司還接到了來自瑞典陸軍和意大利"卡賓槍手"警察部隊的訂單,分別購買了輕型RG-31M車和專門爲警察部隊改進的RG-12"林羚"裝甲車。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3-22/1703275034.html

南非OMC公司披露新型地雷防護技術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4年9月22日報道] 南非OMC公司在2004年非洲航空與防務(AAD)展上披露了新型地雷防護技術。該技術是基于該公司爲本國陸軍和警察部隊設計地雷防護車輛的豐富經驗而研制的。大多現有地雷防護車輛采用深“V”形防爆車體,使車體外形較高並嚴重地限制了車底空間和整體內部空間。
  新技術可爲車輛提供有效的地雷防護,從而解決這些問題。它還將重點改進車輛炸後機動性,並進一步提高其在戰場上的可維修性。技術與設計概念能夠利用廣泛的計算機仿真進行研制。計算機仿真還可用于改進OMC公司現有車輛的地雷防護水平,並協助其他制造商進行地雷防護的設計工作。軟件還可仿真改進型爆炸裝置的爆炸效力。
  新的設計概念實際上就是一部具有上下車體的車輛。上車體是一個密封艙,內裝主要元件,並爲乘員、武器、裝備和貯存提供空間。下車體成半“V”形,內裝動力傳動系統元件,並提供大部分防護。它易于維修,成本較低,可在受到大面積破壞時丟棄和更換。下車體的設計重點是使爆炸效力與爆炸點分離,同時防止車體爆炸和破壞下車體運載的動力傳動系統元件(如差速器和傳動軸),並避免破壞上車體。最後,車體可有效地包住除了車輪之外的整個動力傳動系統。現在,主要的動力傳動系統元件能夠協助抑制爆炸,增強車體防護水平。動力裝置位于上車體內。AAD展出的車體已進行了幾個月的地雷試驗,以檢驗計算機仿真並發展設計改進方案。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4-09-28/1013231254.html

RG-31防地雷裝甲車 

RG-31防地雷装甲车

一種外觀很平常的戰車正在戰火不斷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奔馳。它先在2005年末出現于駐阿富汗的加拿大陸軍部隊裏。它在遭遇地雷襲擊時安然無恙,這令加拿大部隊喜出望外,又增購25輛。這種戰車名叫RG-31防地雷裝甲人員輸送車,由南非BAE陸地系統公司OMC公司研發。美國陸軍也看上了RG-31防地雷裝甲車,首批購買的148輛也在今年夏送往駐伊拉克的美軍部隊。南非OMC公司對用戶在使用RG-31中提出的意見非常重視,使用開始,改進也跟著開始,現已發展成了車族化的RG-31系列防地雷多功能裝甲車。    
  RG-31裝甲車設計突出了反地雷爆轟。其V形車體抗地雷能力強,可承受14公斤TNT當量的反坦克地雷在任何一個車輪下的爆炸,也能防禦7公斤地雷在車體下爆炸所産生的沖擊。它的大型防彈車窗能爲全體車內乘員提供良好的視野。RG-31裝甲車的彈道防護水平不斷提升,Mk3型達到國際標准一級防護水平,Mk5型又提高到二級防護水平。RG-31型防地雷車的艙門向後打開,使得射手可以在裝甲防護之下射擊。車體頂部還配有兩個艙蓋,用于開艙作戰及緊急情況下逃生。
  新改進的RG-31裝甲車采用康明斯205千瓦柴油發動機,達到歐洲3號排放標准;配備了先進傳動裝置。車上新增了飲用水箱,換裝大功率空調風扇,提高了車輛和人員在熱帶沙漠地區的生存力。全車雖重達13.1噸,但機動力強,公路最大速度超過120公裏/小時。
  RG-31防地雷車上的武器裝備載荷可根據用戶作戰任務需要配裝。駐阿富汗加拿大部隊配備的50輛RG-31裝甲車爲Mk3型,即裝甲增強型,其驅動形式爲4×4。根據合同,車上遙控武器站晝夜光電組合觀測系統由加拿大方提供和安裝。美陸軍裝備的4×4RG-31型防地雷車采用了澳大利亞W&E公司普拉德工廠研制的MR555型新型武器站。阿聯酋也成了RG-31的新客戶,花 1100萬美元購買RG-31Mk5型防地雷裝甲人員輸送車。發展型RG-32打入了國際市場。OMC公司目前正在爲瑞典生産102輛RG-32M防地雷裝甲巡邏車。芬蘭已經向南非OMC公司訂購了6輛RG-32M。4×4RG-32M重7噸,可用C-130運輸機進行空運。其最大速度比RG-31快,超過130公裏/小時。
http://www.hudong.com/wiki/RG-31%E9%98%B2%E5%9C%B0%E9%9B%B7%E8%A3%85%E7%94%B2%E8%BD%A6

以色列國防軍購買美國防地雷裝甲車用于城市作戰
 
  [美國《每日防務》2004年7月26日報道] 以色列目前正在計劃購買美國達信公司的防地雷裝甲車輛用于城市作戰。
  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雷切爾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以色列國防軍將購買100輛由達信公司生産的Dingo 2裝甲車輛,但他並沒有透露以色列將如何使用這些裝甲車輛。以色列軍方官員早些時候曾表示該國正在尋求一種適合城市作戰的小型靈活的能夠運送4人以上的裝甲車輛。
  Dingo 2是一種由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設計的4x4型裝甲車輛,達信水面與地面公司是該裝甲車的合法生産商。該裝甲車輛能夠提供高水平的人員防護能力,其裝甲可抵抗7.62毫米口徑穿甲彈和碎甲彈的攻擊。同樣,該裝甲車輛對地雷也有很強的防護力。以色列軍隊在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樣面臨著美軍在伊拉克所受到的地雷和路邊炸彈的威脅。
  目前,德國陸軍將Dingo裝甲車輛部署在巴爾幹半島上和阿富汗用于維和行動。以色列目前正在想盡一些方法增強部隊的防護力。5月份,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用地雷和手榴彈摧毀了兩輛M113輕型裝甲人員運送車輛,這促使以色列轉變巡邏戰略,用主戰坦克對城區進行巡邏,但是大型的笨重坦克在狹窄的街道上顯得非常不靈活。
  此外,以色列軍方還將對其M113輕型裝甲人員輸送車進行升級,加裝反應裝甲以增加該車輛的生存能力。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聲稱以色列國防軍決定除已訂購的50輛M113之外不購買更多的該型車輛。該車輛的改進工作將由以色列國防工業公司和聯合防務公司共同完成。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4-08-01/1057214142.html

野犬式輕型裝甲車>維基百科

Dingo 2.jpg
ATF野犬2
野犬式輕型裝甲車(德文:Allschutz-Transport-Fahrzeug Dingo;簡稱ATF Dingo),是德國聯邦國防軍現役的一款軍用裝甲車
設計和特點
運輸「野犬」由德國Krauss-Maffei Wegmann(KMW)公司設計生產,使用烏尼莫克(Unimog)底盤。Allschutz-Transport-Fahrzeug的德文意思解作「全方位防護運輸車輛」,顧名思義,良好的防衛性能是該車的一大特點。根據「野犬」的設計,該車能夠承受惡劣的路況、機槍掃射、小型反坦克武器的攻擊以及通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NBC)防護測試認證。
改型
「野犬2型」是「野犬」的改進型。和「野犬1」相比,「野犬2」仍舊採用了 烏尼莫克U 5000底盤,但增強了防護能力和載荷。「野犬2型」推出了兩個版本:一款為3,250mm軸距(3.5噸有效負載),另一款為3,850mm軸距(4噸有效負載)。「野犬2」能容納8名乘員。目前KMW正在研發內部容納空間更大的「野犬2 GFF」。
武裝
「野犬」的預設武器為一挺置於車頂的7.62 mm遙控機槍,這挺機槍也可以用12.7 mm機槍或HK GMG自動榴彈發射器取代。
實戰紀錄
2005年6月3日,一輛隸屬聯邦德國國防軍的「野犬」在波士尼亞進行巡羅時遭受一枚6千克反坦克地雷攻擊,但車內乘員安然無恙。事件證明了「野犬」良好的防衛性能。為此,美國陸軍正在考慮購買1000輛「野犬」用以裝備前線部隊。
使用國
奧地利- 35輛 「野犬2型」
比利時– 220輛 「野犬2型」(+32份訂單)
德國 - 147輛 「野犬1型」 及 240輛「野犬2型」(至2011年才全部交貨)加上另外78輛具地面雷達監控平台之「野犬」
捷克 - 4輛「野犬2型」, 2輛已訂購(2008年2月交貨)
盧森堡 - 48輛「野犬2型」,2輛已訂購(2009~2010年間交貨)

美陸軍研制可在足夠遠的距離發現地雷的雷達 
 
  [美國《每日航宇》2005年2月10日報道] 由于希望能夠在足夠遠的距離發現地雷,以使自己的坦克和車輛免受攻擊,因此美陸軍正在資助研制一種使快速前進的部隊能及時發現反坦克地雷以及其他地雷的"地面穿透雷達"(GPR),這種雷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雷達由許多公司共同完成。GPR可用于運動中的部隊,通過計算機分析和整理獲得的數據。
  對于GPR,能高速處理數據的現代小型計算機是關鍵。目前GPR的演示系統的大部分部件都是商用現貨的,包括計算機。通過合成孔徑雷達和全球定位系統,GPR可在遠離敏感地帶就能檢測到目標並快速的處理,生成相關的雷達數據。GPR的演示系統已經在"捍馬"和C-12飛機上試驗過,表明在海拔5000英尺並有5000英尺的傾斜範圍內都可檢測到地雷。GPR在早期的試驗中有過失敗的經曆,因此這個項目曾遭受陸軍的質疑。
  項目經理布瑞莫稱,使用GPR掃描地雷,會比掃描空中的飛機或掃描空間的導彈面臨更多的問題。掃描空中得到的數據會比較容易處理和分析,因爲背景噪音和雜波較少,很容易得到有用的數據。而相對于GPR,它的作用範圍在200兆~400兆赫茲之間,雖然提高功率,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但穿透力更弱。
  此外,由于土層中發現的各種物體的尺寸、形狀各不相同,因此收集到的數字數據量極大,這需要通過計算機和算法進行識別。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3-11/0846272361.html

陸軍排雷裝具的整建(除雷工兵車與人員用除雷具)

TRAILBLAZER 除雷車(新加坡)

M728 CEV(新加坡,由M60A1戰車改裝而來)
陸軍對於工兵裝備的投資有限,向來不是重點,然若沒有工兵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有地雷路障也要順便排除,否則再強大的機甲大軍,也是寸步難行;本文所提除雷工兵車的需求即是一例,望此短文能引起大眾更多注意。 解放軍是以人民傳統戰法起家,強調”以弱敵強”的不對稱作戰,對地雷/水雷這些廉價又可大量佈放的兵器情有獨鍾,除不斷改進感應式水雷性能外,對地雷佈放早已是”陸空立體化”,除可透過戰機攜帶具地雷次彈頭的械彈, 二砲的短程地對地飛彈(DF-11/DF-15),解放軍陸軍的多管火箭系統亦具佈雷能力(如:WS-1/2 多管火箭);另一方面,解放軍除雷能量更是齊全,從人員用除雷具至除雷工兵車都有。
反觀陸軍的排雷,還是依賴人員(之前登步部隊操演,還是用人工排雷),先前聯勤研製的人員用除雷具(以60迫砲加上簡易爆炸索結合而成)已遭放棄,想必又是嫌效益過低,而導致無法量產(雖說裝備的研製難度不高,但還是敗在上級的僵化思考,老是喜歡將所有資源集中在高司單位,結果基層缺裝,等高司支援更是浪費時間,在戰場上可是分秒必爭,戰機稍縱即逝);其實就像野戰防空系統一樣, 陸軍老是貪求性能高的大型系統(倚賴空軍的天弓與愛國者飛彈),但基層連隊的需求,只是可以車輛攜行,隨傳隨到的編制裝備;人員用除雷索或許無法像除雷工兵車般,利用威力更大的爆炸索或車上的除雷犁快速為大部隊開路,但至少為班/排單位士兵開條安全通行的道路還適用,於軍團工兵裝備未抵達前,可透過自力小規模排雷,仍保有相當程度的行動自由,不致為敵所佈之地雷癱瘓,倚賴少數工兵到達實在緩不濟急。怪的是,在除雷裝具方面,陸軍未重複其”貪求性能高的大型系統”的錯誤,而是連除雷工兵車一併缺乏(大型系統),幾可說是徹底放棄除雷能量。
以戰時看來,解放軍必會充份利用其”陸空立體化” 的佈雷能量,先以戰轟機在空優機掩護下,投擲攜帶地雷次彈頭的械彈於目標區附近,或是利用飛彈佈雷,以延遲本軍部隊增援,以目前陸軍倚賴少數工兵人工排雷的情形,解放軍的地雷必能達成延遲本軍增援的效果;奇怪的是,陸軍高層似乎以為反登陸作戰中, 擁有數量優勢的解放軍,必然不會使用地雷,但即使是攻方,並不代表地雷必然無用,只是要用對時機及妥善規劃佈放範圍,達成延遲增援目標後,再進行除雷,以利增援友軍挺進,地雷同水雷般,並非靜態”防禦”之兵器,亦可用於攻勢作戰中。
排雷裝具的整建,宜”輕重兼備”(除雷工兵車與人員用除雷具皆須配置), 人員用除雷具可下放至基層連隊使用, 除雷工兵車則能強化工兵對抗大規模雷區的能力; 何況除雷工兵車通常配備推鏟,亦可進行陣地構築作業,算是多用途裝備;若是要求與現役裝備搭配,提升後勤共通性,則不妨考慮探詢美軍除役下來的M728 CEV(加裝除雷犁),或是將部份狀況較差的M60A3/CM-12翻修後,改裝成除雷工兵車;若要引進,則新加坡的TRAILBLAZER" 掃雷車是個不錯的參考指標,其採用BIONIX裝甲車底盤,加裝鏈鎚式除雷系統,具備路徑標示系統,能自動發射道標,總之, 排雷裝具的整建實有其必要性,希望陸軍能早日規畫並籌獲。
阿楨回應
可能之因:之前著重外島佈雷,島內則反(人而非雷)空降.
如今兩岸和解,軍方更覺無需了
不過還是有備無患的好
http://mypaper.pchome.com.tw/f14tomcat/post/1320936691

  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掃雷裝備揭密 中國網  2009-01-21 

  據總參謀部編印的《地雷議定書宣傳教育提綱》介紹,目前世界上有68個國家仍埋有6500~1.1億枚地雷,每年造成約2.6萬人傷亡。今年是我國加入聯合國通過的《修正的地雷議定書》10年,作爲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國多年來一直在爲消除雷患作出積極的努力,並用自行研制的裝備創造了“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傷亡最小”等世界掃雷奇迹。
  新年伊始,我國第五批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正在雲嶺高原整裝待發。維和工兵營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該團10余年來先後參加過中越邊境大掃雷、3次援外教學掃雷、兩次執行維和任務,是一支譽享國際地雷界的掃雷尖兵。
  好馬配好鞍。隨同維和工兵營走出國門的裝備除一大批我國自行研制的掃雷器械外,還有由我專業人員培育、訓導出的掃雷犬,它們都鮮明的印有“中國制造”。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使用的掃雷機器人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正在操控掃雷機器人
  掃雷機器人
  該機器人用一臺筆記本電腦控制,操作簡單,具有四個特點:具有三節履帶式結構,前後節均可以俯仰,以適合條件較爲複雜地理環境,機動靈活;體積較小,可以進入狹小空間作業,且在做偵察用時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采用模塊化結構,各模塊獨立運作,可拆換性強;利用高精度數字雲臺對探雷器在三維空間內准確定位,可精確標定可疑物體。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使用的綜合掃雷車
  綜合掃雷車
  該掃雷車可配有爆破掃雷器、機械掃雷器和電子掃雷器三種,通過爆破、打碾、翻排、推壓雷區土地等方法,提高掃雷速度,降低掃雷成本,減少觸雷傷亡人員。在行軍狀態下,發動機功率427千瓦,挂裝掃雷犁公路最大行駛速度47千米/小時。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使用的裝甲救護車
  裝甲救護車
  裝甲救護車由于形體小,便于運輸,機動性好,軸距短,轉彎直徑小,靈活性好;前後驅動,越野性好;油箱容積大,保障性好;車身全裝甲,防護性能好,只要在車內配備相關設備和武器裝備,就可用于巡邏、偵察、通信聯絡、武裝護衛、人員輸送、機動指揮、救護救援等。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訓犬員引導掃雷犬進入雷場
  掃雷犬
  比利時牧羊犬是1891年魯爾教授在一所獸醫學校裏開始進行培育的。該類犬根據毛色可分爲4個品種類型,分別用4個布魯塞爾附近的地名命名:赫魯代爾犬、特伏丹犬、利克諾犬、馬裏努阿犬。馬裏努阿犬體高公犬約爲62厘米,母犬約爲58厘米;淺黃色到灰黑色短被毛,黑面。掃雷犬的掃雷成功與否,並不取決于地雷是磁性的還是防磁的,也不取決于地雷是金屬制成的還是非金屬制成的,而實際上往往是取決于炸藥材料。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正在連接掃雷爆破筒
  掃雷爆破筒
  掃雷爆破筒是我軍在中越邊境大掃雷中研制而成並逐漸改進後的裝備。其研制者當時受竹子的啓發,提出了研制“掃雷爆破筒”的創意:先打通竹關節,將炸藥灌進竹筒,縱向伸進雷區引爆地雷。經某工兵團在國外多次掃雷實踐證明,使用其進行爆破掃雷,進度比傳統爆破手段提高數倍。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用掃雷耙勾出一枚防步兵地雷
  多功能掃雷耙
  多功能掃雷耙是我掃雷一線人員在實地掃雷過程中發明的。其發明者從豬八戒的釘耙開始琢磨:地雷通常采用壓發裝置起爆,達到殺傷目的,而從側面受力則不會引爆。如果有類似的釘耙,就能把地雷鈎出。“多功能掃雷耙”就是基于此發明的。該掃雷耙看似簡單,但它具有排雷簡單,實用,輕便,制造成本低等特點。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正在穿著防護服
  新型掃雷防護服
  新型掃雷防護服近10年來從材料選取,樣式設計都進行過多次革新:大到整體設計、防護性能,小到防護服的一個鈕扣都進行了改進。僅防護頭盔的面罩改進就達十多次。此前的頭盔在面罩上處理不當,光線遮擋效果不佳,而改進後的面罩,不僅能遮光,而且透明度也增加了,戴上後,視線清晰。目前,這套防護服的戰技術性能也得到國際掃雷界專家的一致認可。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正在發射氣壓抛射掃雷器
  氣壓抛射掃雷器
  由我國自主研發采用空氣推進技術生産的,它在一只0.5L氣瓶內灌入20Mpa的壓縮空氣,其射程爲50~90m,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攜帶方便等特點,得到掃雷作業手的鍾愛。

以成都軍區駐滇某工兵團爲主組建的我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使用的掃雷鈎
  掃雷鈎
  把雷場設在茂密的灌木叢裏,是不少埋雷者常用的做法,能增加排雷者的難度。研制者當初受登山者挂鈎的啓示,琢磨出“掃雷鈎”。它造價低廉,能割斷雷場中的植被,同時拉爆或拉出絆發雷。“掃雷鈎”在草叢中排雷作用明顯,既提高了掃雷的速度,又保證了作業手的安全。
  “請《解放軍報》代我們告訴全國人民:維和工兵營有上述這些好裝備,加上官兵們勇敢的獻身精神和精湛的技藝,一定能在中東雷場上再創輝煌,爲祖國爭光!”結束探營時,某工兵團政治處主任夏友林懇切地對記者說。
http://z1928.bokee.com/viewdiary.41236394.html

地雷>維基百科
 
常見地雷剖面圖


地雷是一種放置或埋在地下的爆裂物,經常被用來殺傷經過的敵方人員或車輛,是一種被動式的陸戰軍事武器。

簡介

人類最早使用這類被動性殺傷武器的紀錄,可能可回溯到中國的明朝時期。地雷在戰爭中被用來阻礙對方的軍隊前進,讓防守一方能以更少的兵力扼守通道。由於埋下的地雷在戰爭之後會繼續殺害無辜的平民,現時已有144個國家禁止使用及擁有反步兵地雷。但是一些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及芬蘭等仍然沒有禁止地雷的使用。地雷按種類可分為殺傷人員的反步兵地雷(人員殺傷雷),和破壞車輛的反坦克地雷。反步兵雷通常由人員的腳造成的壓力引爆,但亦有以線索引爆的詭雷。反坦克雷通常可以被磁力引爆。最先進的反坦克雷更能感應辨認敵我。有些地雷同時會被傾側或按壓所引爆,以增加對方掃雷的難度。地雷的設計盡量減少使用金屬,以避過金屬探測器的發現。地雷的價格非常便宜,反步兵雷大小如手掌,以塑膠製造,內藏的炸藥足以炸斷人員的腳掌,不能以爆破方式排除。每個造價只為3美元左右。

佈置和排除

除雷機器人與克萊莫人員殺傷雷

 裝有滾動轉輪,以鐵鏈鞭打地面排雷的M4A4

地雷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佈置,例如以火炮在數公里外佈置,由直升機、飛機或巡航导弹空投,由裝甲車投擲。最常見的做法則是由專門佈雷的人員人手掩埋。人手佈的雷非常難被發現,多數的反步兵雷場會同時佈有反坦克雷,以防對方以裝甲掃雷。佈雷速度快,容易,需要的價格成本亦很低。相反,掃雷不但成本甚高,而且難度大,需時很長,亦非常危險。常見的掃雷辦法包括有:

人手掃雷:掃雷人員慢慢爬進雷場,以小刀或鐵枝插入泥土找尋硬物。亦有以金屬探測器協助找尋。
動物掃雷:以狗或其他動物嗅出地雷的炸藥。現正研究以體重較輕的鼠類動物幫助找尋地雷。
植物掃雷:利用大部分火藥類物質大都擁有高度的氮元素含量之特性,植物學家利用基因改造方式嘗試培養一種生長快速、吸收到大量氮元素之後就會變色的植物,廣植於可能埋有地雷的地區,待植物長出後就能輕易地調查出何處的地底下有較高的氮含量,進而尋找到可能的埋雷位置。

當發現地雷後,排雷的方法有:

人力排除(有時會輔以遙控操作的機器人等設備)。
以飽和炮火向雷場轟擊。
以高防護力的裝甲車輛,例如加裝掃雷犁的坦克車、堆土機或掃雷專用的拖車壓過雷場。有時會在車前裝上滾動轉輪,以鐵鏈鞭打地面引爆地雷。
以長管裝炸藥引爆,炸出通道。

禁止反步兵地雷的使用
 
渥太華條約批准國(藍色)正確來說,反步兵地雷應該是「反人員地雷」。在戰爭過後遺留下來的反人員地雷所殺傷的平民,比它們在戰爭中所殺的步兵還要多。據統計,單在柬埔寨戰後便有35,000人被地雷炸斷腳而被迫截肢。排除地雷不但危險,需時很長而且昂貴。埋有地雷的土地長時間不能使用,影響當地人的生計。1999年的渥太華條約禁止生產、發展、使用、儲存及買賣反人員地雷。至2004年有152個國家簽署,144國通過。但在主要國家中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擁有大量地雷的國家沒有簽署該條約,英國、法國、日本、瑞典等簽署國則根據條約規定保留數千至一萬多枚地雷作研究反雷技術之用。

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http://zh.wikisource.org/wiki/

中華民國雖非渥太華條約成員,但2006年5月26日,立法院制定《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11條,同年6月14日總統公布。該條例第二條指定國防部為主管機關。第三條定義殺傷性地雷是指因人之接觸或靠近而爆發並有致死亡或傷害危險之地雷。第四條禁止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研發、生產、使用、儲存或移交任何殺傷性地雷,或協助、鼓勵或唆使他人為這些禁止行為。違反第四條者依據第九條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萬元以上罰金,其未遂犯罰之,並沒收所有設備、成品、半成品、器械、原料。

相關條目

克萊莫人員殺傷雷
M14地雷
MON-200 反人員地雷
地雷陣
92式除雷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9%9B%B7

地雷>百度百科  

一種爆炸性武器。通常布設在地面下或地面上,受目標作用並滿足其動作條件時即自行發火,或待目標進入其作用範圍時操縱爆炸。在工程裝備中屬地雷戰器材,主要用于構成地雷場,以阻滯敵人的行動,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和破壞其技術裝備。它由雷體和引信兩大部分組成。雷體包括雷殼和裝藥兩部分。有的地雷沒有雷殼;有的地雷還裝有保證布雷安全的保險裝置,使敵方難以取出地雷的不可取出裝置或難以使其失效的反拆裝置,以及定時自毀(失效)裝置等。其發火原理,通常是利用目標的碾壓觸碰作用或利用目標産生的物理場(磁、聲、震動和紅外等)啓動引信,也有用繩索、有線電、無線電等操縱爆炸的。地雷按用途分爲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和特種地雷;按控制方式分爲操縱地雷和非操縱地雷;按抗爆炸沖擊波能力分爲耐爆地雷和非耐爆地雷;按布設方式分爲可撒布地雷和非撒布地雷;按制作方式分爲制式地雷和應用地雷等。現代地雷中還有尋的地雷、遙控地雷和人工智能地雷等新品種。地雷在近代和現代戰爭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廣大抗日軍民積極主動地運用地雷和日僞軍作鬥爭,創造了多種機動靈活的地雷戰法,給敵人以巨大殺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民共使用了2.22億個地雷,給入侵的德軍造成10萬多兵力和約1 萬輛坦克等裝甲車輛的損失。在越南抗美戰爭中,1970年美軍被地雷炸毀的車輛就占被毀車輛總數的70%,損失于地雷的兵員占其傷亡總數的33%。地雷除具有直接的殺傷、破壞作用外,還具有對敵阻滯、牽制、誘逼、擾亂和精神威脅等作用。
  地雷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古代火器。在電影《地雷戰》中,我們看到,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遊擊區的軍民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戰,鐵雷不夠用,就自己動手制造各種石雷。村中的老人還記得配制火藥的方法,“一硝二磺三木炭”,傳授給年輕人。在日寇掃蕩時,村村戶戶,河溝路岔都擺下了地雷陣,炸得敵兵人仰馬翻,失魂落魄。使得這一古老的火器重顯威力。
  地雷在我國約有 500多年的曆史。明代兵器制造家首次發明創制了地雷,並大量用于戰爭。明代兵書《武備志》中記載了10多種地雷的形制及特性,並繪有地雷的構造圖。地雷多是用石、陶、鐵制成的,將它埋入地下,使用踏發、絆發、拉發、點發等發火裝置,殺傷敵人。早期的地雷多是用石頭打制成圓形或方形,中間鑿深孔,內裝火藥,然後杵實,留有小空隙插入細竹筒或葦管,裏面牽出引信,然後用紙漿泥密封藥口,埋在敵人必經之處,當敵人將近時,點燃引信,引爆地雷。這種石雷又叫“石炸炮”。其構造簡單,取材方便,廣泛使用于戰鬥。但也因貯藥量小,爆炸力較小,而漸被更新。後來地雷的形制,特別是發火裝置得到不斷改進,擴大了地雷的有效殺傷範圍。地雷的形制也多種多樣,在此介紹幾種代表性的器種。
  炸炮:是一種踏發式地雷,即用腳一踏便爆炸,直到現代戰爭中仍在要塞區域密布這種地雷群,以阻遏敵人靠近。這種地雷,用生鐵鑄造,如同碗口一般大小,腹內裝填炸藥,上面留一細口,穿出引線。臨戰前選擇敵人必經要道或自己陣地前方容易接近的地方,將幾十個雷連接在“鋼輪發火”裝置的“火槽”上,挖坑埋設,表面施僞裝物。待敵人無意中踏上鋼輪機,即可同時發火,遍地開花,鐵屑橫飛,火焰沖天,殺傷面積相當大,非常適合阻擊敵人大部隊行進。
  無敵地雷炮:是用生鐵鑄成圓形,大的可裝火藥一鬥,小的裝藥三五升不等。裝藥後,用硬木做成“法馬”塞住口,分三根引線裝入一支長竹竿內,事先選擇敵人必到之處,埋于地下將竹竿一頭露于我方,等敵人進入這一地區時,依號令點火引爆。
  萬彈地雷炮:是一種絆發式地雷。用一口大瓷壇,內裝炸藥,用土將壇口填緊,留一小眼裝引信埋入地下,再在地面放一堆碎石,同時埋設鋼輪發火機一個,與壇口引線連接,在地面安設絆索,或用長繩由遠處拉發。當敵人腳碰觸絆索時,鋼輪自動發火,引爆地雷,火藥壇炸起,泥土碎石陶片四處迸射,殺傷威力很大。
  自犯炮:是將數個鐵制的或石、陶制的地雷用藥線連接起來,一個接一個分散埋設在敵人經過的地帶,像布下一個地雷網。當敵人進入網內,一旦踏上發火裝置,地雷便一個接一個連鎖爆炸,可大範圍地殺傷敵人大隊人馬。
  伏地沖天雷:預先將地深挖3尺,把神火火炮數個聯環埋伏地下,然後用烏盆盛火種放于炮上。藥線連接烏盆並接近火種,烏盆上插各種刀槍矛戟等長兵器。當不明真相的敵人前來搖拔刀槍時,下面的烏盆傾倒,火種即刻倒在藥線上,引爆地下的神火火炮,頃刻之間衆火齊發,炸聲如雷,可大量地殺傷敵群人馬。
  防步兵地雷-1903年前後由俄國研制。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産的地雷,在日暮途窮俄戰爭中首次實戰應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防坦克地雷-1918年由德國人研制。1916年,坦克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這導致了防坦克地雷的誕生。受坦克威脅最大的德國人在1918年道德將炮彈改裝成防坦克地雷,隨後又研制了兩種制式化的防坦克地雷,用于對付英、法軍的坦克,獲得了一定的戰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防坦克地雷得到了廣泛應用。據統計,在當時被毀傷的坦克中,有20%是坦克地雷的戰績。
  防步兵跳雷-1938年前後由德國人發明,該雷由絆線絆發,目標觸雷後,雷體跳起在距地面0。5米的空中爆炸,它的殺傷威力比在地表或地表下爆炸的同等地雷要大。
  火箭布雷系統-1970年由聯邦德國研制成功。爲了迅速,大面積地布雷,德軍和意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非洲道德使用飛機撒布防步兵地雷。60年代,一些國家著手研制用飛機,火炮和火箭撒布反坦克地雷,德國的火箭布雷系統使用“拉爾斯”輕型車載式36管火翻騰炮,一次可發射36枚110毫米火箭布雷彈,每枚彈由裝有8個AT-1型炸履帶防坦克地雷或多或少個AT-2型聚能破甲防坦克地雷。一門火箭炮在職8秒內可散布288個AT-1型或180個AT2型地雷。一個門制火箭炮連,一次齊射即可構成寬2300米,縱深爲300米,面積爲6900平方米的雷場。繼聯邦德國之後,蘇,美,中,法等國也相繼研制成功了這種火箭布雷系統。
  還有一種延時地雷是用盤香徐徐燃燒,一段時間之後盤香燃盡,續點地雷引線,在敵軍正好到達時,引爆地雷。另外,明朝還創造了官亭炮和公署炮,專門埋設在官府大堂的公案下或官亭內,待敵軍占領後,只要碰到發火機關,地雷立即爆炸。
  清朝前期,統治者極不重視地雷及各種爆炸器材的制造和使用。直到鴉片戰爭以後,丁守存、黃冕等人才開始積極研制各種地雷,主要是拉發雷和絆雷。丁守存曾發明一種“跳雷”,曾攜赴天津試演,十分靈驗。這種地雷是將一個鐵鑄的圓形地雷裝入木櫃中,木櫃下部填裝火藥,連接地雷引信,木櫃內裝有發火裝置。使用時,先將木櫃埋入地下,在木櫃一旁,安置翻車,與櫃內發火裝置連接。敵人一旦誤踏翻車,牽動發火裝置,則火藥爆發,可將櫃中地雷抛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殺傷範圍可達方圓幾十丈,威力極大。
  地雷是一種埋入地表下或布設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發源于中國。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使用埋設于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紀要),中國出現了采用機械發火裝置的真正的地雷。據1413年焦玉所著《火龍經》一收所載:“炸炮制以生鐵鑄,空腹,放藥杵實,入小竹筒,穿火線于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藥槽通接鋼輪,土掩,使賊不知,踏動發機,震起,鐵塊如飛,火焰沖天。”可以看出“炸炮”不僅是最早的壓發地雷,還與今天的“連環雷”相似,“地雷”一詞也由此而出。1580年,中國明朝名將戚繼光駐守薊州時,曾制造一種“鋼輪發火”地雷,當敵人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鋼輪發火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獻中,已有多種地雷的詳細記載,這說明當時中國的地雷已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歐洲在15世紀的要塞防禦戰中才開始出現地雷。
  19世紀中葉以後,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的出現,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
  http://baike.baidu.com/view/43493.htm

禁雷運動  Translated by Serena Chang, Eden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國際禁止地雷運動」 (The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Ban Landmines, ICBL)於1992 年 10 月起始,係由國際殘障組織(Handicap International)、人權觀察組織 (Human Rights watch)、國際醫療組織 (Medico International)、地雷諮詢團體 (Mines Advisory Group)、人權醫師組織 (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及美國越戰退役軍人基金會 (Vietnam Veterans of America Foundation) 等 6 個非政府組織共同組成的聯盟。這 6 個組織親身見證了在非洲、亞洲、中東、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的地雷傷害。自從成立以來,ICBL 及其 6 個創始會員組織便對地雷之於平民的身家影響集聚了多樣的專業權威及實地考察經驗。此運動不斷的成長及擴展,如今已有超過 1,400 個團體加入,包括婦女、兒童、退伍軍人、宗教團體、環保、人權、限武、和平及發展等不同的組織,這些團體分佈超過 90 個國家,藉由地區、國內及國際各層面的工作以達成徹底清除殺傷人員地雷的目標。為表彰 ICBL 在推廣禁止使用殺傷人員地雷的傑出成就,該組織及當時的協調人茱蒂威廉斯女士(Jody Williams) 於 1997 年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ICBL 及其彈性的非政府組織網絡持續於國際間推動禁止使用、生產、儲存、轉讓殺傷人員地雷,並呼籲國際社會增加資源,資助人道除雷及地雷受害者的救援計畫。藉著世界性的研究員網絡每年所出版的「全球地雷監督報告」,ICBL 監督世界地雷現況。同時,ICBL 主持倡議活動,遊說「禁止地雷公約」(Mine Ban Treaty)的普及化及全面實施;加速人道除雷行動計畫盡快滿足受地雷影響社區的需要;支援地雷生還者、其家屬及社區;以及向各界包括非政府武裝團體宣廣停止生產、使用及轉讓殺傷人員地雷。ICBL 定期參加「禁止地雷公約」相關會議,力促非締約國加入公約並籲非政府武裝團體遵守禁雷規範,譴責使用地雷及推廣地雷議題的公共意識及討論,舉辦活動及引發媒體議題。ICBL 有 一 6 人管理委員會以及由 21 個會員組織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目前 ICBL有 4 位員工,分布於日內瓦 (總辦事處),巴黎,羅馬。ICBL 每年亦雇用許多實習生。

禁止地雷公約「禁止地雷公約」為國際間對於禁止使用殺傷人員地雷所達成的協議。此公約的正式名稱為「關於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及銷毀此種地雷的公約」,也被稱為「渥太華公約」。1997 年 12 月,122 個政府於加拿大渥太華簽訂此公約,並於 1999 年 3 月生效,受國際法約束;此乃史上生效最快的公約。 此公約要求締約國處理目前的地雷問題以及防止未來的地雷災害,達到「終止殺傷人員地雷所造成的痛苦和傷亡」之目的。締約國同意的義務包括:- 決不使用人員殺傷地雷,也決不「發展、生產、以其他方式獲取、儲存、保留或著(…)轉讓」此種武器;- 於公約生效後 4 年內銷毀所儲存的殺傷人員地雷; - 於 10 年內在其領土內清除所有雷區;- 在受地雷影響的國家中,實施防雷宣廣方案及確保地雷受害者得到照顧、復健並重新融入社區;- 提供其他締約國援助,如援助生還者及排雷方案; - 制定國家法令,以確保公約條款在國家領土內的落實。 此公約依然開放簽約國的批准以及未於 1999 年 3 月前簽署的國家加入。截至2006 年 4 月 26 日為止, 154 個國家簽署了「禁止地雷公約」,151 個國家批准或加入。3 個還未批准的簽約國為:印尼、馬紹爾群島及波蘭。目前仍有 40 個國家仍未簽署「禁止地雷公約」。

地雷現況

 2005 年,「地雷監督」指出至少有 84 個國家以及 8 個地區遭受地雷及未爆彈藥 (unexploded ordnance, UXO)的汙染,其中有 54 個國家為「禁止地雷公約」締約國。
- 截至 2005 年,超過 200,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疑被地雷即未爆彈藥汙染。
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 300,000-400,000 地雷生還者。雖然年度地雷傷亡者的確實數據幾乎不可能取得,「地雷監督」估計每年約新增 15,000 至20,000 的雷傷者。- 2005 年,有紀錄的新增地雷傷亡人數為 7,328 人;與 2004 年相比,增加了 11%。這些地雷傷亡發生於 58 個不同的國家。此外,「地雷監督」估計有另外 16 個國家及 1 個地區發生因戰爭遺留爆炸物 (Explosive Remnants of War, ERW)而傷亡的事件。這些國家中有 11 個國家在前一年中並無任何戰爭遺留爆炸物的傷亡。
- 自 2004 年 5 月,證實有 3 個仍政府使用殺傷人員地雷:緬甸、尼泊爾及俄國。2006 年 5 月,在毛派武裝團體(Moist Armed Groups)與政府簽署了一項行為規範後,尼泊爾停止了地雷的使用。
- 5 個「禁止地雷公約」締約國 (蒲隆地,哥倫比亞、菲律賓、土耳其及烏干達)及 8 個非締約國 (緬甸、喬治亞、印度、伊拉克、尼泊爾、巴基斯坦、索馬利亞及俄國) 記錄非政府武裝團體 (Non-State Armed Groups, NSAGs)使用殺傷人員地雷以及類似地雷的簡易爆炸裝置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IEDs)。
- 13 個國家持續生產殺傷人員地雷:緬甸、中國、古巴、印度、伊朗、北韓、南韓、尼泊爾、巴基斯坦、俄國、新加坡、美國、及越南。
- 90 年代中期起始,殺傷人員地雷的轉讓及出口實際上已停止,也未有國與國間的交易紀錄。一般認為人員殺傷地雷的交易已降低至非法走私及未知交易等極低的層級。
 - 在「禁止地雷公約」簽訂之前,131 個國家儲存約超過 2 億 6 千萬枚殺傷人員地雷。「地雷監督」估計現今只有 54 個國家儲存共 1 億 8 千萬殺傷人員地雷。

約100個國家將簽署禁止使用集束炸彈條約

 法新社挪威奧斯陸2008-12-03電:大約100個國家代表今天將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集會,簽署禁止使用集束炸彈條約,但中共、俄羅斯和美國等主要集束炸彈生產國則不理會這項條約。
 今年5月在都柏林達成協議的這項條約,規定使用、生產、運送與儲存集束炸彈為非法行為,簽約國有義務協助因集束炸彈受害的國家與個人。這種炸彈主要會造成平民傷亡。
 「集束軍火聯盟」(Cluster Munitions Coalition )成員納西(Thomas Nash)說:「歷史上,很少全面禁止使用一種武器。」該聯盟由300個非政府組織組成。
 集束炸彈可從飛機投擲或大砲射擊,在半空中爆炸,數百個小炸彈散落各地,有些小炸彈小到只有3英吋(8公分)。
 集束炸彈內的許多小炸彈沒有引爆,猶如無數地雷散落各地。1997年在渥太華簽署的一項條約,已禁止使用地雷。
 根據國際殘障組織指出,自1965年以來,全世界約有10萬人被集束炸彈炸成傷殘或死亡,其中98%都是平民。

國際間協議禁用集束彈藥,我將續用(2008/07/03, 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 )

集束彈藥經常造成平民傷亡,國際間一百廿四國將在今年底簽訂「集束彈藥公約」,以禁止使用此類彈藥;國防部表示,由於中國並未參與簽署公約,為強化作戰能力,我國仍將包括雷霆二千多管火箭系統在內的裝備繼續使用集束彈藥,以獲致對敵軍的最大殺傷力。
軍方強調,目前我國的集束彈藥大多自國外進口,不過因應國際未來可能禁止使用與出售的趨勢,中科院已建立完整能量,現在台灣已可自製集束彈藥。
一百廿四國 協議禁用
集束彈藥就是俗稱的子母彈,小型彈藥可以擴大殺傷面積,但因有些小彈藥為未爆彈,經常在戰後造成平民傷亡,引發世界各國關注。
今年五月廿八日,一百廿四個國家在愛爾蘭都柏林達成協議禁用這類武器,預計今年底在挪威奧斯陸簽署這項公約;軍方表示,中國、美國、以色列、印度與俄羅斯等主要生產或使用國都未簽署這項公約。
軍方強調,除了空用彈藥外,陸軍雷霆二千多管火箭系統的火箭採用高爆彈與集束彈藥各半的方式部署,其中集束彈藥確實是這次公約所欲禁止的項目,不過,我方使用集束彈藥都是用來攻擊近海船艦,散佈點都在海面,應不至於誤傷平民。
中俄美都未簽公約
至於解放軍若登陸進入台灣陸地後,國軍還會不會用雷霆二千多管火箭大規模殺傷敵軍的問題就不得而知。
軍方強調,中國沒有打算簽署這項公約,有鑒於防禦需求,集束彈藥仍將在台灣軍隊繼續服役,包括雷霆二千多管火箭系統、萬劍機場跑道攻擊系統與現役空軍對地用集束炸彈都會繼續存在,未來如果國際間已達成全面禁用集束炸彈的共識,將會以高爆彈取代集束彈。

臺灣擬購CBU-105集束炸彈對抗大陸海軍

台湾拟购CBU-105集束炸弹对抗大陆海军(组图)

臺灣空軍的F-16B輕型戰鬥機

台湾拟购CBU-105集束炸弹对抗大陆海军(组图)

美制GBU-105傳感器引爆彈藥

CBU-105集束炸彈作戰原理圖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5年12月20日報道 臺灣空軍正在與美國達信系統公司商談,爲其F-16多用途戰鬥機中隊購買CBU-105傳感器引爆彈藥(Sensor Fuzed Weapon,SFW)。臺灣將使用SFW加強其防禦能力,對付中國大陸潛在的兩棲突擊威脅。SFW是一種"靈巧"的集束炸彈,可對付集群裝甲部隊。目前,達信公司正在研可對付海上目標的變型SFW。  2005年2月,在新墨西哥灣進行的試驗中,美國空軍一架挂有變型SFW的F-16戰鬥機
成功擊中了兩輛靜止的小型裝甲人員輸送車。達信公司下一階段的工作將轉向使用B-1B轟炸機的地面移動目標跟蹤雷達對付移動的海上目標。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5-12-30/0947341192.html

射程超過600公裡 台“萬劍彈”瞄准大陸機場   2006年04月29日

 
台IDF戰機挂載的“萬劍彈”

美國海軍裝備AGM-154型彈藥 
  據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台“中山科學院”秘密研發多年的“機場遙攻武器”,性能類似空射型巡航導彈的“萬劍彈”,不久前在九鵬導彈基地試射成功。台軍方人士稱,該型導彈射程超過600公裡,內含子母彈,可破壞機場跑道、導彈陣地,戰時部署在IDF、F16等戰機上,能對大陸東南沿海機場與導彈陣地進行有效反制。
“萬劍彈”號稱無堅不摧
  近年,為實現“以武拒統”的政治野心,台軍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先進武器,另一方面推出各種武器自制計劃,自行研發所謂高性能反制武器。“萬劍計劃”就是其中計劃之一,該計劃核心是研制攻擊大陸機場的精確制導武器,也就是“機場遙控攻擊武器”,台軍稱之為“萬劍彈”。據說能達到“萬箭齊發、無堅不摧”的破壞效果。
  據透露,“萬劍彈”使用了“鯤鵬渦輪引擎”,5000米高度射程達300公裡,8000米高度則可達到600公裡以上。一旦台軍IDF戰機結合“萬劍彈”,戰時隻要在海峽中線上空發射,母彈靠著自身的動力飛行,並透過導引系統,飛抵大陸機場上空后,就能撒下“小炸彈”破壞機場跑道。按照台軍的說法,大陸在距台灣200公裡內有6座機場、400~600公裡內有11座、600公裡外有19座,可能對台構成直接威脅。“萬劍彈”的研發成功,使上海、福建、浙江、廣東等境內的機場,都處在攻擊范圍之內。
  “中科院”從1999年就開始研發“萬劍計劃”,6年內共花費近13億元(新台幣)。“萬劍彈”內部裝有微型電腦,能對攻擊目標的定位等進行修正,也就是飛行路徑可以改變轉折,以躲避地面的炮火攔截,性能與空射型的巡航導彈有些相似。
  “萬劍彈”內部可放近百枚“子母彈”,這些“小炸彈”破壞面積超過兩個足球場,而且可依不同需求設定引爆方式,有的設定成一落地就引爆,可在最短時間內破壞機場跑道。
美軍暗中幫了不少忙
  軍事專家指出,“萬劍彈”不能算是導彈,因為導彈大多是發射后自己去找目標,而“萬劍彈”是一種導彈和炸彈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是炸彈,但它飛行時受遙控系統控制,還有一些動力航程,又具有導彈的性能。這種武器有兩大好處,一是在敵密集防空火力外發射,改變了過去戰機挂載子母彈攻擊機場,必須飛越目標的傳統戰術,可以確保飛機生存﹔二是它通過分導彈頭,可以對目標進行“面殺傷”,殺傷破壞的范圍、精度大大提高,且對天氣的要求也不會太高。
  也正是有這些優勢,不少軍隊都在發展類似武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軍的AGM-154聯合遙攻武器。而實際上,“萬劍彈”就是AGM-154的翻版。台灣科研人員透露,“萬劍計劃”得到了美軍的暗中協助,美方向台灣提供了AGM-130、AGM-154以及AGM-158等武器的大量技術參數。
  “中科院”選中AGM-154作藍本。據悉,AGM-154是一種由作戰飛機投擲的滑翔制導武器,可以從美軍現役的所有戰斗機和轟炸機上進行投放,射程為22至74公裡。
  新聞點評:“萬劍彈”吹得太懸了
  台軍一直視“萬劍彈”為“決戰境外”的標志性武器,聲稱一旦這種導彈全面部署完成后,就可以攻擊有效射程內的機場、導彈陣地、指揮所等重要軍事設施,從而切斷大陸發動登陸戰的機會。但有專家指出,這隻不過是台當局的自吹自擂之舉,實際上,“萬劍彈”並非“無堅不摧”,仍然存在著很大漏洞。
  首先,“萬劍彈”的有效射程令人懷疑。台軍方稱,“萬劍彈”射程為300~600公裡,但軍事專家認為,這種武器耗油量極大,要達到這樣的作戰距離,必須配備一個很大的油箱,另外還需要一個功率強勁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光這兩項就重達數百公斤。據報道,“萬劍彈”總重才500公斤,那麼剩下的幾百公斤有效載荷,不可能具備太大的作戰價值。可見,公布的有效射程肯定有不少“水分”。
  另外,按照台軍方說法,“萬劍彈”飛行速度在0.7至1馬赫之間,“對方根本沒有反應及反擊時間”,這個速度的確很難攔截,但要知道,真正的防御是要打它的載機,也就是“經國號”戰機,對這種飛機進行預警乃至反擊,則相對要容易得多。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萬劍彈”有一定反制威力,但若想借此搞所謂“決戰境外”,無異於以卵擊石、飲鴆止渴。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52935/4341610.html

英國空軍將陸續退役兩種現役空射集束武器


英國BL755集束彈


英國《飛行國際》2007年3月27日報道 繼今年2月承諾不使用集束彈藥後,英國國防部宣布,皇家空軍的BL755和RBL755空射集束武器將陸續退役。
英國皇家空軍目前的BL755和RBL755庫存量爲3650枚,每枚內裝147枚小彈,其子彈藥的總數高達540000枚。最後一次使用這種武器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英國已計劃用歐洲導彈公司生産的空射“硫磺石”反坦克導彈來取代這種空射集束彈藥。英國國防部已經就空射集束彈藥退役事宜正式與北約維修保障局簽訂了合同,並保證在2010年前完成全部工作。在2月召開的挪威奧斯陸國際會議上,包括英國在內的4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簽署了禁止使用“可造成不能接受毀壞的集束彈藥”條約。此外英國陸軍還有約2800萬枚由多管發射火箭系統投放的集束子彈藥退役。 

集束彈藥>百度百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集束彈藥就已經被用于軍事目的。它是一種從空中或通過大炮發射出的彈藥群,一個集束彈藥內可以藏80到600枚子彈。這些子彈分散可覆蓋三萬多平方米的地域,以便實施廣泛的大規模打擊。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有些集束彈藥發射後其子彈不能准確打擊軍事目標(不精確的集束彈藥),因此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平民傷亡。更爲嚴重的是有些子彈在發射後沒有爆炸,它們將對平民構成長期威脅(不可靠的集束彈藥)。
  集束彈藥存在的問題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它們往往無法正常發揮功能,例如作戰前的搬運、儲藏和投放時的操作不當,以及由于投放到較松軟的地面,集束炸彈就無法正常引爆,許多子炸彈可能不會爆炸。子炸彈要經撞擊,觸動引爆裝置才能爆炸及地面情況的多種多樣,致使約有10%的子炸彈不會立即爆炸,再遭觸動才會爆炸,其殺傷力與一顆反步兵地雷相似。未爆炸的集束彈藥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1991年海灣戰爭中就有數萬個子炸彈沒有爆炸,在戰爭結束後的幾個月時間裏,伊拉克和科威特時常發生因子炸彈爆炸造成人員傷亡。美國政府自己對“沙漠風暴”行動所做的評估報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彈在內的一些非制導炸彈常常會無法擊中目標,並造成連帶破壞。有大量的集束炸彈插到地下,有的深達半米,給清除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北約軍隊在科索沃共投放了1392枚集束炸彈,北約認爲,有8%—12%的炸彈沒有爆炸,而且地面上還留有34744個沒有爆炸的小型子炸彈。
  迄今爲止,世界上遭受集束彈藥影響的主要地區是老撾、越南、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和黎巴嫩。多年來,國際社會一直對限制使用集束彈藥持有不同看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一直呼籲禁止使用不精確和不可靠的集束彈藥。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539.html

美軍B-2首次使用3萬磅巨型鑽地彈攻擊目標2008-04-28 新華網


美國空軍B-2隱形轟炸機

B-2 MOP m02007122800001.jpg


美國MOAB巨型真空彈


美國MOP型巨型炸彈對地攻擊
新華網4月28日報道 據美國《空軍》雜志報道,由于配備新的通信設備,美國B-2轟炸機作戰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空軍》雜志披露,去年年底,美國曾在關島進行一次20小時的“全球力量”突擊訓練演習。這次演習中,包圍關島的兩架B-2轟炸機接收到以電子形式發布的新命令,在第一時間迅速變換目標,轉而攻擊位于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目標。
爲提高B-2的全球作戰與通信能力,美軍一直致力于飛行控制軟件及通訊系統的升級改進工作。2007年,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曾與波音公司簽署一份曆時62個月的系統開發和驗證(SDD)合同,研制B-2隱身轟炸機新型極高頻(EHF)衛星通信系統的第一個增量升級項目。項目完成後,B-2轟炸機的信息傳送速度預計可以提高一百倍。
此外,報道還透露,這次演習中武器專家在B-2抵達懷特曼空軍基地後爲其裝備了3萬磅(13620千克)級的巨型鑽地彈模型(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可摧毀地下深處的堅硬目標, 如洞穴、坑道和掩體等地下隱蔽目標或經過加強的堅固目標。
這項計劃開始于去年7月,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負責研制,合同期7個月,價值250萬美元,去年11月獲得國會1000萬元經費後進程有所加快。按照計劃,美架B-2可攜帶兩枚MOP,每個彈艙一枚。
之前,B-2轟炸機的載彈量爲40000磅(約18160千克),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可以有不同的組合。裝載巨型鑽地彈的難點之一,是如何將尺寸巨大的武器固定在B-2的彈艙內。

碎內臟身體 英真空彈襲塔里班>中時08-06-24潘勛

     派赴阿富汗作戰的英軍部隊已動用全球傷害力最強武器之一的「真空炸彈」(又稱「熱壓炸彈」)來對付「塔里班」反抗軍,據說戰果極為優異,如今英軍已打算把這款炸彈,裝在無人駕駛飛機,用來攻打敵人。
     英國國防部承認已經使用過幾次「真空炸彈」,其中一次是用在洞穴上。然而,因為真空炸彈威力太猛,人權組織抨擊英軍的做法太過殘忍,而且令平民無法躲避。
     傷害力強 躲室內也逃不過
     《泰晤士報》報導,英軍「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發射「地獄火AGM-114N」型雷射導向炸彈,攻擊躲在建築物及坑洞中的塔里班戰士;爆炸時產生的震壓波會把人體內的空氣榨乾,撕碎其內臟,身體被壓碎。
     之前英軍攻擊塔里班民兵的強化據點時遭逢困難;阿帕契直升機飛行員抱怨說,標準型地獄火反戰車飛彈會直接穿透建築物,掉在另一側;就算有爆炸,能殺死建築物內民兵人數也有限,如果建築物內有很多房間,更是如此。
     鑑於美軍阿帕契直升機飛行員在伊拉克使用真空彈,可以克服這一點,英軍2008年初秘密決定,採購熱壓型的地獄火炸彈。
     但這種武器的人道爭議太大,以至於英國國防部的武器及法務專家爭辯了18個月,討論能否在不違反國際法之下,使用熱壓炸彈。最後英軍發言人表示,因為「熱壓」一詞,國際上並沒有一致定義,故英軍把AGM-114N型炸彈,稱為「爆炸提升型」武器,予以採用。
     美軍伊境剿民兵 率先使用
     英軍重新定義後,便合法使用這款炸彈,然而英軍的說法,卻因炸彈的製造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行銷這型炸彈時,稱說是熱壓炸彈,而顯得沒那麼理直氣壯。
     地獄火AGM-114N為雷射導向炸彈,彈頭炸藥四周填滿氟化鋁粉,擊中目標時,炸藥讓氟化鋁粉散滿標的物,接下來再引爆;第二次爆炸的威力更強,可以撕裂任何密閉空間。爆炸後形成真空,再把四周空氣及碎裂物吸回去,壓力極高;標的物的防禦工事愈嚴密,爆震的集中度愈高。
     灼熱的鋁粉雲經常讓被炸到的人先窒息而死,接下來的震壓再撕裂其內臟。
     英國自民黨國防事務發言人哈維表示,英國國防部偷偷摸摸地把真空炸彈列為英軍可動用的武器,誠令人費解;英國支持禁用集束炸彈,布朗首相宣稱採高道德標準,卻另鑽漏洞,使用真空炸彈,令人質疑其真正立場是什麼。

燃料空氣炸彈>百度百科

  燃料空氣炸彈(Fuel Air Explosive,簡稱FAE)亦稱之爲真空彈、雲霧彈、雲爆彈或油氣彈,是利用高揮發性燃料浮質與空氣混合,在目標區引燃産生爆炸,同時大量消耗空氣中之氧氣,造成爆炸區短暫缺氧狀態,而達到殺傷及破壞目的之武器。所以說這種武器的炸藥就是燃料加空氣,而非一般我們所熟悉的固態軍用火(炸)藥(如TNT)。
曆史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曾經使用過在迫擊炮彈內裝乙炔,使其與空氣混合後點火産生爆炸,以增強殺傷威力,但因效果不佳而作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作有系統之研究,把裝有丙烷、乙炔的燃料筒,從空中投下,俟燃料筒破裂燃料散出後,再以曳光彈射擊油氣雲,希望能將之引爆,結果亦不甚良好,且實驗方法粗糙,進展非常緩慢。
  直到1961年美國海軍武器試驗站(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在加州中國湖(China Lake)進行油氣彈的可行性研究後,始于1962年開始進行雛型油氣彈(FWS-1)之設計、實驗及評估,並成功將其運用于越南戰場上。發展至今,油氣彈之技術不僅已趨成熟,且在戰爭中被廣泛的運用。
原理
  油氣彈産生的油氣雲在一定空間,同時瞬間極速爆炸,其所反應出之效能有高溫、窒息、超壓及爆震波等,甚至會産生微量電磁脈沖。油氣彈學名“燃料空氣炸彈”,又稱“雲爆彈”,其毀傷作用主要依靠高溫、高壓的沖擊波,對機場跑道、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所、集群坦克和掩體中的有生力量進行破壞和殺傷,其效能可以是同等重量的TNT炸藥的3倍至11倍。油氣彈爆炸除對有生力量和建築物構成毀傷外,一些電子器材也會遭到嚴重破壞而無法使用,因此也有人稱油氣彈爲“小型原子彈”。 油氣彈的爆炸過程是:當油氣彈被投放到目標上空時,在特種引信的作用下引爆母彈,將子彈抛散在空中,子彈中的汽油在壓力作用下從細孔中迅速噴出,均勻散布在空氣中,與空氣充分混合形成懸浮狀態的氣溶膠,並在目標上空聚集形成覆蓋。當氣溶膠達到一定濃度後,由子彈中的引信在空中進行第二次引爆,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熱能,形成高溫高壓的火球,其溫度通常在2500℃左右,並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脹,達到毀傷目標的目的。 與此同時,油氣燃燒還將在短時間內消耗掉爆炸區周圍的大量氧氣,造成有生力量的窒息死亡,因此這種彈藥還有“窒息彈”的別稱。油氣彈可以裝填于航空炸彈、戰術導彈、火箭等武器的戰鬥部內,並可用作掃雷武器,美軍在越南戰爭中首次使用油氣彈,開啓了使用這種“非常規的常規武器”的先河。
發展
  油氣彈爆炸原理,主要使用燃料大多爲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高揮發性之易燃燃料,目前已發展至第三代。由于第一代與第二代油氣彈均須實施兩次式引爆,也就是第一次先引燃高爆藥,並將裝填之燃料散布至空氣中,使其形成油氣雲;第二次則待油氣雲形成後引爆,産生爆震波、超壓及高溫之殺傷效能。因此在第一、二次引爆時會造成時間差,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武器系統可靠度低,也不適宜在高速狀態下使用,而限制其使用之範圍。
  特別是第二次引爆裝置,對于精確度和整體環境配合的要求甚高,如引爆油氣雲之濃度、點火高度、點火起爆延遲時間等之控制,風速、空氣濕度等大氣環境中氣象條件的配合,以及油氣雲與空氣混合不均勻等等,均將使爆炸能量相對降低。此外第一、二代油氣彈投射時,均須使用減速傘來減低投擲速度,以利燃料與空氣之混合,故第一、二代油氣彈最大特征即爲具有減速傘裝置。此一裝置不僅增加油氣彈本身之重量與體積,更限制了彈頭與載具之酬載率。
  第三代油氣彈與第一、二代油氣彈最大不同,乃在于其僅需一次引爆即可完成,不僅簡化武器構造,降低制造生産成本,亦加大運用效果,對武器性能、戰場存活率及戰術運用彈性,均獲得重大進步與改善。早于1987年起,美、俄、加拿大等國即已展開第三代油氣彈之研發;另根據資料顯示,中國亦早已著手研發,最近可獲致技術之突破。
使用
  根據軍方資料顯示,油氣彈運用方式甚廣,如縱火、殺傷、排雷等,其一般運用方式可用于,攻擊面目標、清掃阻絕、排雷、有效擊毀機艦、摧毀“軟目標”以及消除生化戰劑。
  美軍于“911”事件後,對基地恐怖組織發動“持久自由”的軍事作戰中,在記取前蘇聯于阿富汗戰役失敗的教訓,爲避免重蹈覆轍,充分運用油氣彈特性對付以山地爲掩護之塔利班政權部隊,並獲得良好成效。

美國炸彈之母
GBU-43/B在佛羅里達州展出

  大型空爆炸彈(GBU-43/B, 英語: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也被稱爲“炸彈之母”(英語:Mother Of All Bombs,簡稱MOAB)是由美國制造的非核子武器。炸彈之母重達2萬1千磅(9,450公斤),可將半徑300至500米之內的氧氣燃燒到只有1/3濃度。
  炸彈之母大型空爆炸彈長30英尺(9.17 m),直徑40.5英寸(102.9 cm),重量是21,000 lb (9.5噸版本),18,700 lb(8.4噸版本)是高性能炸藥。 沖擊波半徑是450英尺(137.61m,150碼),大型空爆炸彈所創造的巨型沖擊波能破壞像九個街區一樣大的區域。由于它的巨大體積和重量,必須從像C-130或C-17之類的貨機上投放。
  它是由全球定位系統引導的,並且使用降傘把它投放,因此它比起它的前輩 - BLU-82,大型空爆炸彈可以在更高的地方投下與有更高准確性,它的體積比二戰的英式本壘打炸彈小一點。
  大型空爆炸彈使用18,700磅H6作爲它的高爆裝填物。H6擁有1.35倍TNT的力量,H6是美軍使用的其中一種的強力炸藥。H6是RDX (三次甲基三硝基胺, Cyclotrimethylene trinitramine), TNT和鋁的一個易爆組合。H6作爲一種軍事和通用炸彈,是在澳大利亞制造的。H6作爲水下武器的用途,主要用于水雷、深水炸彈、魚雷和反水雷炸彈。HBX組合(HBX-1、HBX-3和H6)被鍍鋁的(粉狀鋁)炸藥,主要替代用過時的爆雷用高性能炸藥。HBX-3和H6比爆雷用高性能炸藥有更低的敏感性和更高的爆炸測試溫度。
  雖然它的作用經常與核武器比較,它的威力只有1000分之1個小男孩原子彈的威力:威力等同大約11噸的TNT,而小男孩原子彈的威力是相當于13,000噸TNT。
  它在2003年3月11日在佛羅裏達的一個試驗基地,進行首次測試。GBU-43/B存貨據推測依然是在大約15的數量。

俄國炸彈之父


  炸彈之父(俄語: Авиационная вакуумная бомба повышенной мощности (АВБПМ),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彈)是俄羅斯秘密研發的真空彈,俄羅斯于2007年9月11日以Tu-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進行投放測試,它是用納米科技制造,是美國“炸彈之母”的四倍威力,炸彈之父也是現今威力最強的傳統式(非核子)炸彈。雖然有人質疑炸彈之父的威力,但根據俄羅斯軍方的消息指出,炸彈之父將會取代俄軍數種小型核武。
  炸彈之父炸彈之父的真空設備能産生44噸TNT的威力,使用新式7.8噸的高爆品,此高爆品以納米技術開發。因此FOAB能散發有小型核武器威力的沖擊波。炸彈會在半空中爆炸,而主要破壞是由爆炸産生的超音波沖擊波和極高溫,而極高溫把附近一切燒成灰所造成。燃料空氣炸彈和常規炸彈之間的分別在于,燃料空氣炸彈直接使用大氣中的氧氣,而常規炸彈則在高爆品帶有氧化劑。FOAB比常規炸彈産生更多能量,但是更難控制。  
炸彈之父和炸彈之母的規格比較
  FOAB比MOAB更小,但是威力更強。因爲納米技術的關系,FOAB爆炸中央的溫度比MOAB高一倍,威力可媲美核武器,同時,使用FOAB不破壞或污染環境(除投放環境之外在沖擊波半徑裏面)。而且FOAB的沖擊波半徑是300 m,是MOAB的1倍。
http://baike.baidu.com/view/355870.htm

臺軍“窮人核彈”的真相:威力有限2006-12-11

  最近,海峽兩岸媒體熱炒臺軍油氣彈,稱這是一種廉價、致命而殘忍的可怕武器。當它爆炸時,彈頭裏的易燃物質在剎那間耗盡爆炸範圍之內的氧氣,人畜在瞬間缺氧而死,是目前世界上除核彈外威力最強的武器,國際上甚至有人稱它為“窮人核彈”,臺軍已經準備在下年度進行生產。
  報道說,2001年2月臺軍在屏東九鵬基地試驗。當時臺軍方在現場每隔100米、500米、1公里範圍內,擺一些兔子、雞、鴨、鳥等小動物及家禽,試驗結果,3公里範圍內的生物無一倖免。
  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成功研發“油氣彈”,其載體為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上的MK45火箭彈。臺軍方向外界透露,每輛發射車所攜帶的12枚MK45火箭若同時發射出去,對方一個登陸兵團約兩萬餘人,接近彈著點的人會被2000℃高溫燒死,距離遠的人也會因氧氣都被燃燒殆盡,窒息而死。屆時將給予登陸船團“毀滅性的攻擊”。臺軍稱,已將油氣彈裝在“集束彈”彈體內,稱之為“青雲彈”,由臺空軍F-16戰機挂載,可對對手造成極大殺傷。
  但實際上,臺軍的這種“最新武器”並非新出現的東西,它的威力,也沒有媒體宣傳中那麼大。
  威力有限的油氣彈
  20世紀60年代初,家用液化氣的意外爆炸啟發美軍開始研製燃料空氣炸彈,並於1973年在越南戰場上試用,很快前蘇聯也裝備了類似的彈藥,幾十年過去,燃料空氣炸彈技術已被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掌握。
  油氣彈在中國大陸被稱為燃料空氣炸彈,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高壓、高溫、窒息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最初的第一代主裝藥是可揮發性碳氫化合物——實際就是做飯用的瓶裝液化氣。其威力大約相當於2倍重量的TNT炸藥。各軍事強國後期第二代主裝藥發展趨勢是由液體、氣體變為固體,以便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和安全性,名稱也改為溫壓彈。目前第二代燃料空氣炸彈的威力相當於4~5倍于其重量的TNT炸藥。但與核彈的威力/重量比相比較,差距仍有上萬倍。
  在西方宣傳中,油氣彈的作用往往被誇大了。從專業角度講,目前最好的第二代燃料空氣炸彈其威力相當於4~5枚同等重量的TNT炸彈。雖然威力增大了幾倍,但本質上沒有區別。尤其油氣彈爆炸造成的缺氧,更是被誇大了。實際上,正常士兵1分鐘甚至更久一點沒有氧氣也不會死(而在戰場上,爆炸造成的缺氧往往也是短時間的)。   
  事實上,單枚油氣彈對人的殺傷半徑不足100米。如果要大面積殺傷,就需要極大數量的這種彈藥。
  所以美軍1975年4月在越南春祿地區使用時,不得不用多架C-130運輸機來運載和投擲大約近百噸油氣彈,但殺傷效一般。前蘇軍從1985年5月開始,也用油氣彈攻擊阿富汗遊擊隊,但對拉登這些分散的恐怖分子殺傷非常有限。據說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也有油氣彈,但在戰爭中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臺軍稱其油氣彈威力驚人,使3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生物無一倖免。而美軍在廣島的核轟炸,以及後來的戰術核武器試驗,都未能滅絕3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生物。如果臺軍的報道是真的,美國就應該拋棄其戰術核武器,轉而求臺軍提供油氣彈;同樣,臺軍也無須再高價向美國購買武器,只要有這一種油氣彈就足夠了。可事實上美軍和臺軍對其油氣彈的“驚人威力”並未當真。
  軍事專家大多知道,現代化飼養場的兔子、雞、鴨、鳥等小動物及家禽非常脆弱,武器試驗和演習必須躲開他們。在中國大陸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報道:因為結婚放鞭炮,造成現代化飼養場成中的大量雞鴨被嚇死,引發賠償爭議。臺軍在油氣彈試射現場1公里範圍內,擺一些脆弱的小動物,結果被嚇死,這是可能的。但臺軍油氣彈滅絕3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生物、以及其少量雷霆火箭炮發射少量油氣彈就能“毀滅”一個2萬人的登陸兵團,這是不可能的。
  第一代油氣彈不能當主力
  第一代油氣彈需要2次引爆。它在目標區一定高度上進行第一次引爆,將彈體內的化學燃料拋散到空中,並迅速與空氣中的氧混合形成直徑十幾米的燃料氣溶膠團。在彈殼炸破前的瞬間,引爆器便從彈尾彈出,在恰當時間進入燃料氣溶膠團中第二次引爆,激發爆轟,形成蘑菇狀煙雲,並產生高溫、高壓和衝擊波,對目標造成殺傷、破壞。第一代油氣彈引爆過程非常複雜,常常拒爆(沒有爆炸)。遭遇風、雨、霧、雪,以及高溫、低溫時拒爆的幾率更高。
  不能適應惡劣天氣的第一代油氣彈自然不能作為主力彈種。所以在美軍中,很長時間油氣彈都是作為輔助彈種,主要用來掃雷和開闢直升機著陸場。在其他國家和地區軍隊中也是如此。臺軍自製的油氣彈應該是第一代,自然也不能當主力彈種。
  油氣彈爆炸產生衝擊波和高溫,暴露在陣地上或躲在掩體裏的人員和裝備都容易遭到殺傷。同時它會迅速將周圍空間的“氧氣”吃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爆炸現場掩體裏的氧氣含量僅為正常含量的1/3,而一氧化碳濃度卻大大超標,造成嚴重中毒。所以,油氣彈對工事和掩體威脅巨大。但現代陸軍多在坦克裝甲車中攻擊,而油氣彈對於密閉的坦克裝甲車裏的人員基本沒有殺傷力。
  顯然,臺軍企圖用第一代油氣彈對登陸兵團造成“毀滅性的攻擊”很難如願。而臺軍抗登陸的工事和掩體反倒是很容易遭到油氣彈摧毀。
  油氣彈自身的安全問題
  裝配油氣彈的雷霆2000實質是模倣美國1983年裝備的M270火箭炮系統,而且是用美國等國家進口的零部件拼裝的,例如底盤就是美軍退役的舊M977卡車。雷霆2000于1994年底完成設計,1997年首次對外公開。顯然它也不是新裝備。
  雷霆2000研製出來後遺留問題無數。臺軍雖然迫切需要提升反登陸火力,但也拒絕接受這種不及格的武器。雷霆2000一直沒買到合適的發射車。台灣軍方有人說,臺軍“5年開了15次國際招標都沒結果,整個發射車採購案是德國不賣,美國不來,來的都是不合格”。不得已,臺軍2004年開始逐年採購57套這種不合格的武器。2005年9月台灣媒體報道:臺軍“雷霆”半數待修,幾成廢鐵。由於美國該車及零件生產線早已停產,維修困難。
  現代戰爭中一旦開炮就肯定暴露自己,才打出幾發炮彈,對方反擊就已到來。所以美軍該級別的M270火箭炮配備了裝甲,以降低被殺傷的概率。即便如此,兩次伊拉克戰爭,交戰時伊拉克炮兵都有“自殺性”交戰的感覺。結果只有極少數伊拉克炮兵敢於開炮,而多數棄炮保命去了。臺軍投擲油氣彈的MK45火箭彈最大射程45公里,僅有大多數同級別火箭射程的1/4,如果發生戰爭,結果可想而知。
  臺軍的油氣彈投擲工具還有戰機投擲“青雲彈”。不過戰機向登陸部隊投擲油氣彈,必須要穿越登陸部隊上空,面對今天的“防空導彈叢林”,臺空軍如此攻擊即使有類似自殺攻擊的勇氣,也未必能成功。
http://203.192.15.115/plzhx/jshgch/200612/t20061211_328133.htm

漫談貧鈾彈

 

    最近,以美國爲首的北約曾在南聯盟科索沃地區使用貧鈾彈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遭受貧鈾彈傷害的不僅僅是在科索沃地區的西方維和部隊人員,南聯盟人民更是深受其害。此前,西方國家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貧鈾彈也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爲了幫助廣大讀者加深對貧鈾彈及相關問題的了解,我們特約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的兩位專家撰寫了這篇文章。     鈾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稀有元素,貧鈾則是從天然鈾中提取供核武器裝料或核反應堆核燃料用鈾—235後的廢料,因其主要成分(99%以上)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鈾—238,故稱貧鈾。貧鈾彈,則是以貧鈾爲主要原料制成的導彈、航空炸彈、坦克炮和航空炮炮彈、子彈等。貧鈾彈以高密度、高強度、高韌性的貧鈾合金做彈芯,爆炸時産生高溫化學反應,用來摧毀堅固建築物或攻擊坦克等裝甲目標。貧鈾彈爆炸後會産生一定的放射性,對人體和環境都會造成嚴重危害。

    穿甲性能強

    自從核武器問世以來,如何處理“核廢料”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因爲這些“核廢料”不僅數量極大(估計全世界貧鈾存量超過50萬噸),處理技術複雜,而且它的放射性還會對人體産生危害。利用貧鈾來制造貧鈾彈,不僅使這些“核廢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貧鈾合金密度大、硬度高、韌性好等特性又得到充分發揮。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國開始用貧鈾合金制造常規武器彈藥,先後發展了20毫米、25毫米、30毫米、105毫米和120毫米等多種貧鈾穿甲彈和破甲彈。隨後,英國、法國、以色列等國也開始研制貧鈾彈並開始裝備部隊。     貧鈾彈具有優異的穿甲性能。如長杆形貧鈾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比同類型鎢合金穿甲彈的穿甲性能要高出10%—15%。而破甲彈的破甲性能與藥型罩所用材料的密度和延展性有關,截至20世紀末,常用的銅藥型罩破甲彈的破甲性能約爲圓錐形藥型罩最大直徑的7倍,而鈾合金半球形藥型罩的破甲深度達到了藥型罩最大直徑的9—10倍。100毫米坦克炮發射常規銅藥型罩破甲彈時,對軋制均質鋼裝甲的破甲深度最大約爲700毫米;如將藥型罩材料換爲貧鈾合金,則破甲深度最大約爲900—1000毫米。另外,貧鈾合金具有穿甲後的燃燒特性,能有力地增加穿甲和破甲的後效,也可以作爲炮彈的燃燒劑,成爲不加其它燃燒劑的穿甲燃燒彈。 

    美國70年代末開始將坦克炮的動能彈以貧鈾合金彈芯代替鎢合金彈芯。目前105毫米貧鈾彈已發展了三代,120毫米貧鈾彈也已發展了兩代,美國的M60、M1系列坦克,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等都采用了貧鈾穿甲彈。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貧鈾彈第一次用于實戰,當時最先進的M1A1坦克的120毫米坦克炮發射的M829A1貧鈾彈可穿透1.5米厚的沙牆,或擊穿伊軍T—72坦克的主裝甲,再引爆車內的彈藥,將炮塔掀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據稱,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共發射了4200多枚貧鈾彈,摧毀了伊軍數百輛坦克。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貧鈾彈再次被大規模用于戰場,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向科索沃戰場共發射了31000多枚貧鈾彈。兩次戰爭貧鈾彈的使用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後果,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關注。 

 貧鈾彈對人體和環境究竟有多大危害,至今還缺乏系統研究。但鈾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放射性物質,它既有輻射毒性,又有化學毒性。雖然天然鈾分布于地殼之中,但由于它含量很微小,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然而,貧鈾彈在爆炸過程中高溫高壓作用下,會造成被炸的局部地區鈾濃度驟然升高,會形成高度分散的放射性微粒和氣溶膠。它可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也可以逐漸沈降至地表,進入水和土壤,通過作物和水産品等食物鏈進入人體。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的鈾,可沈積于肺部,誘發肺癌;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的鈾,主要滯留于腎、肝和骨髓中而引起病變。據報道,海灣戰爭以來,伊拉克南部地區各種病變顯著升高,有關專家稱,引發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來自貧鈾彈
http://www.armsky.com/army/zhishitingdi/200501/1123.html

以色列是否使用貧鈾 國際原子能總署要查【中央社09.01.22

國際原子能總署(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表示,他們將著手展開調查,以色列襲擊加薩期間,是否使用含貧鈾成分的武器。
阿拉伯國家昨天聯名致函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艾巴拉迪(Mohammed ElBaradei),要求調查以色列襲擊加薩期間,是否使用含貧鈾(Depleted Uranium)等爭議性軍火。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報導(Al-Jazeera)報導,軍火內若含貧鈾成分,可輕易貫穿裝甲,雖然目前尚未有具體研究可證明,不過一般推測,貧鈾極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原子能總署發言人佛萊明(Melissa Fleming )表示,各會員國正傳閱阿拉伯國家的聯名信函,待徵詢各會員國意見後,他們將著手展開調查。
貧鈾即廢鈾料,放射性比天然鈾少 40%,但不如原鈾穩定,半衰期(half-life)超過45億年。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報導,1990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至少使用了94萬顆、約 300餘噸的貧鈾彈,攻擊伊拉克。
而聯合國在 1999年3月公布的貧鈾彈對伊拉克人健康影響的報告,發現1989年至1994年間,南伊拉克地區的居民,罹患癌症的比例驟升7倍。
此外,以色列是否也於加薩戰事期間,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白磷彈(Phosphorus),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等人權機構,也要求聯合國著手調查。

以軍白磷彈 誤擊聯國救濟署【聯合報編譯樂慧生09.01.16

聯合國駐加薩的主要辦公區15日被以色列砲彈擊中,一名發言人說,擊中聯合國建築物的是含有燃燒劑白磷的砲彈。
聯合國救濟工作署所在地遭砲擊之際,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甫抵達以色列,潘基文在特拉維夫告訴記者,他已向以國政府表達「強烈抗議和憤怒」,並要求查明責任。他表示以國國防部長巴拉克告訴他,砲擊事件「是個重大失誤」。
聯合國救濟工作署負責照顧該地區400萬巴勒斯坦難民,該署表示有3 名工作人員在砲擊中受傷,遭砲擊後已暫停作業。中彈建築一直用來供逃避以軍攻勢的數百巴人避難。該署人員說,擺著巴人亟需補給的置貨架起火燃燒,撲滅白磷的火不能用滅火器,得用沙子,他們卻沒有沙子可用。
白磷燃燒時溫度極高,以軍否認有在加薩使用,英國泰晤士報調查後卻發現,有數十巴人傷勢係白磷彈所致。1980年的日內瓦公約明定,作戰時白磷彈僅可用來製造煙幕,不得在平民區作為武器。以色列軍方15日表示,以軍在加薩使用的武器「全部符合國際法的規定」。

新聞辭典》白磷【聯合報╱陳世欽09.01.06

英文為white phosphorus,接觸氧氣即化為深黃色火焰,產生白色濃煙
充當煙幕或引火裝置,也可充當殺傷人員用的火焰成分,可造成致命的灼傷
造成的燒傷通常屬2級或3級,因為在完全消失前,接觸皮膚的磷顆粒會一直燃燒,嚴重者蝕骨
日內瓦公約明文禁止各國以磷充當對付平民的武器,但不禁止充做煙幕用
以色列曾於2006年對黎巴嫩 真主黨遊擊隊用兵期間,動用白磷
英軍與美軍曾於近年來的多次戰役中使用,尤其是美軍2003年入侵伊拉克期間,受到廣泛譴責。越戰期間也曾廣泛使用

加薩 成以新武器實驗場?【世界日報09.01.14

以軍繼被懷疑在加薩向居民使用磷彈後,再被指利用加薩做實驗場,使用新武器高密度惰性金屬炸彈(DIME)。這種武器威力強大,除了直接被炸中的人會碎屍萬段之外,受波及的人亦會因爆炸引起的強大壓力波扯斷手腳。
兩名挪威醫護人員去年除夕進入加薩醫院,協助治療戰事中的傷者,12日返國時向記者披露,相信以軍在這次戰事中使用一種「極為卑鄙」的新武器。61歲的吉貝特直指以色列正利用加薩來測試名為DIME的小型新武器,該種炸彈的威力能波及方圓5至10米範圍,被直接擊中的人身體會被炸得四分五裂,因此他從未見過被DIME炸死的犧牲者,但他在醫院所見的倖存者都有肢體被扯斷的痕跡,但傷口卻無金屬碎片。吉貝特指以色列2006年與黎巴嫩交戰時,以及上次攻擊加薩的時候,也曾使用DIME。

另參本館:以入侵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972077/20090202072733

兩名以軍高官因向加沙發射白磷彈受處罰2010-02-02

資料圖:以軍在2009年初用白磷彈襲擊加沙。
中國新聞網2月2日報道 據外電報道,以色列軍方對兩名高級官員進行了處罰,原因是他們涉嫌在2009年初進攻加沙期間,向聯合國駐加沙設施發射白磷彈。
對于聯合國加沙報告,以色列作出正式回應,稱以軍一名准將和一名上校已受到處罰。但聲明沒有說明他們受到何種處罰。
2009年1月15日,以色列軍方被指使用白磷彈襲擊了聯合國駐加沙的一個難民庇護機構。
http://war.news.163.com/10/0202/12/5UH1RLG000011MTO.html

炸彈>維基百科

炸彈是一種填充有爆炸性物質的武器。炸彈主要利用爆炸産生的巨大沖擊波、熱輻射與破片對攻擊目標造成破壞,另外也有像中子彈這樣産生大量中子放射線,主要對生物造成傷害,避免對有如建築等物品造成損害,使經濟損失減少到最小的特殊炸彈。
控制炸彈引爆的裝置有定時器、遙控器、各種傳感器、激光等。
炸彈多用于戰爭、恐怖活動等場合。現在威力最大的爆弾是氫彈。另外現代威力最強大的常規炸彈是GBU-43巨型空爆彈(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

計時炸彈

計時炸彈,是定時爆炸的炸彈,是攻擊性武器,是炸彈引爆方式。計時炸彈物理結構包括計時器、火線、引爆器及炸藥。

郵包炸彈

郵包炸彈指在郵包內藏有炸彈,一般是不法之徒制造,透過郵局或信差派送,用以恐嚇及傷害收件人。郵包炸彈有時會由恐怖份子制造。一般郵包炸彈都會被設計成在開啓時爆炸,期望嚴重傷害甚至殺害收件人。郵包炸彈可能有不規則形狀。
另外在網絡世界裏,電郵巨型檔案給其他人也被喻爲郵包炸彈,因爲這會造成收件人的電子郵箱爆滿,以及下載嚴重耗時等種種問題。因此,若要電郵巨型檔案給他人,一般可接受的做法是先將檔案上載至某網頁,然後將網址電郵給對方,讓對方可以自行下載。

汽車炸彈
 
伊拉克的汽車炸彈汽車炸彈一般指安裝于汽車內的炸彈,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打開車門或發動汽車後觸發安裝其中之炸藥而引爆;亦有利用汽車的普遍性與機動性,隱藏于路邊或沖過防護線,接近目標而引爆殺傷。常見于暗殺行動和恐怖襲擊。

簡易爆炸裝置
 
伊拉克警察在巴格達發現的IED,2005年7月。簡易爆炸裝置或即造爆炸裝置或土制炸彈(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泛指任何利用現有或臨時制造的材料所制成之炸彈。例如,一個裝滿汽油的保特瓶加上封在瓶口的布條,以及一根火柴,就是現成的即造爆炸裝置。廣義來說,土制炸彈或汽油彈都算是一種即造爆炸裝置。在大多數情況下,即造爆炸裝置並非憑空而生,而是以現有的爆炸裝置爲改裝對象,或加大爆炸威力或是改變引爆方法,來滿足當時的需求。

設計制造IED的思考面向

在制造即造爆炸裝置時,必須針對目標類型進行細部調整,才能將殺傷力發揮到極致,達到所欲達成的效果。緣此,起爆方式的選擇是制造IED的重點。

殺傷力

震波、破片和高熱是炸彈爆炸時的主要殺傷力來源。震波因爲受到傳播介質(大多數情況下是空氣,有時候是水或地表)的影響會迅速衰減,一定距離以外即不具備殺傷能力。爲了加強殺傷能力,增加爆炸物的數量和妥善安排爆炸物的位置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准備工作的複雜化和總重量的增加將會抵銷爆炸的奇襲性。此外,震波很難穿透堅硬固態物體,躲在掩蔽物後面的人員或裝備可獲得極佳的防護效果。
破片具有質量,因炸彈爆炸時取得部分能量,故在飛越一段距離後仍有殺傷能力,而且有機會穿透堅硬固態物體而殺傷掩蔽于其後的人員或裝備。但破片的數量與殺傷力之間的關系十分複雜,很難精確評估。
高熱在炸彈的殺傷效能中並不重要,因爲當空氣膨脹産生的震波迅速朝外擴張時,熱能會迅速轉換成動能,溫度隨即迅速下降。換言之,除非位于爆炸中心地(爆心地),否則幾可忽略高熱這項殺傷因素。燃燒彈(汽油彈、白磷彈、黃磷彈)之類的炸彈不歸于此類。

引爆方式

引爆方式的選擇對于即造爆炸裝置能否達成殺傷目的有絕對的影響。
利用軍規引信和雷管是最簡便、安全和有效率的方式,但是因爲任務需求不同,自然也需要做些變化。傳統方式是采用計時裝置來引爆,隨後出現以遙控方式進行引爆(特別是利用無線電或移動電話等器材作爲引爆裝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美軍查獲的IED已采用是感應式引信和防拆裝置,顯見IED的設計與制造已逐漸趨向複雜化和精密化,已非能以“簡易爆炸裝置”來敘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2%B8%E5%BC%B9

最近幾年 世界各地遭到更多自殺炸彈攻擊

【大紀元2008-4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臺北特稿)伊拉克與阿富汗十七日都遭到造成重大傷亡的自殺炸彈攻擊。在此同時,美國政府專家彙整的資料顯示,自二零零一年美國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發動全球反恐戰以來,世界各地發生的自殺炸彈攻擊事件業已顯著增加。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北部的巴古拜市附近的一個遜尼派村莊,追悼打擊伊拉克蓋達組織而陣亡的兩名戰士的群眾遭到自殺炸彈攻擊,至少有三十人喪生,另有許多人受傷。
阿富汗寧羅茲省省長阿薩德表示,自殺炸彈攻擊者在該省首府薩蘭吉市一座清真寺外引爆,造成至少二十人死亡,大約三十人受傷。
根據美國政府專家彙集的資料,自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八日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遭到自殺炸彈攻擊以來,全球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總共遭到一千八百四十次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兩萬一千三百五十多人死亡,還有大約五萬人受傷。
資料顯示,其中五分之四以上都是發生在過去七年。自殺炸彈客去年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六百五十八次攻擊,其中五百四十二次發生在阿富汗與伊拉克。
二十五年前的炸彈攻擊貝魯特美國大使館事件是以海外美國人為目標的第一樁大規模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六十三人死亡,其中有十七名美國人,另有一百多人受傷。若幹分析家表示,這是伊斯蘭團體進行反美攻擊的開端。
經常被形容為「鬼影」團體的「回教聖戰組織」當時聲稱進行此一攻擊,並且「誓言不讓任何一個美國人留在黎巴嫩領土上」。
在此之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幹預黎巴嫩內戰,試圖恢復當地秩序與中央政府職權。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則大肆屠殺兩處難民營的巴勒斯坦人。
去年發生的自殺炸彈攻擊次數比過去任何一年都多出一倍以上,反映出讓美國情報與軍事分析家感到憂慮的一個趨勢。
「伊拉克的自殺炸彈攻擊者」一書作者、加州蒙特瑞「海軍研究所」專家哈菲茲說:「我們正看到自殺炸彈攻擊逐漸全球化,而不再局限於衝突地區。」他形容當今的自殺攻擊者是「無疆界烈士」。
美國專家彙整的資料顯示,自一九八三年以來,從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克羅埃西亞、中國大陸、印度到印尼,已有五十多個團體的成員以汽車、腰帶、背心、摩托車、腳踏車、汽艇或背包炸彈進行自殺攻擊。
根據統計,在過去二十五年的一千八百多次自殺炸彈攻擊中,百分之八十六以上是二零零一年以來發生的,其中又以過去四年最多。
其中伊拉克與阿富汗分別遭到九百二十次與兩百六十次以上的自殺炸彈攻擊,全是發生在二零零一年美國領導入侵阿富汗以及二零零三年入侵伊拉克之後。
自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遭到自殺炸彈攻擊以來,已有兩千四百二十多名美國人在至少十次大規模自殺炸彈攻擊中死亡。
位於貝魯特的美軍陸戰隊營區在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三日遭到的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兩百四十一人喪生,這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硫磺島戰役以來美軍死傷最慘重的單一事件。
分析家指出,儘管伊拉克駐貝魯特大使館和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軍事總部已分別在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三年遭到自殺炸彈攻擊,在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與陸戰隊營區先後遭到攻擊還是讓華府大感意外。
當時的安全官甘農說:「我們在大使館的人員原先都認為(黎巴嫩的)政治情勢正在改善。」
聯邦調查局與中央情報局至今仍不知二十五年前駕駛滿載炸藥的一輛黑色貨車,越過安全崗哨直接由大門衝進美國大使館的自殺炸彈攻擊者的身分。
調查局最後將之歸咎於稍後發展成為真主黨的一個什葉派極端分子小組織,還說伊朗曾提供援助和指導。但是至今仍不清楚這兩次攻擊的細節,也沒有任何人受到法律制裁,就像許多自殺炸彈攻擊一樣。
著有「恐怖主義內幕」一書的喬治城大學教授霍夫曼說:「我們是依賴恐怖分子團體公開宣稱下手或是發表烈士錄影帶,但若炸彈攻擊者從未留下指紋或是相關政府沒有他們的DNA資料,他或她將永遠是無名氏。真正可怕的是他們用來對付我們的這種手法。」
http://www.epochtimes.com/b5/8/4/18/n2086945.htm

自殺炸彈客不是自殺【科學人2006年2月號】 (楨:是殉道利他型自殺!)

對於迫使員警射殺他們自己的人,警察稱他們的行動為「透過員警來自殺」(suicide by cop)。依循這樣的語言邏輯,自殺炸彈客就是「透過殺人來自殺」(suicide by murder),所以我建議把這種行為叫做「謀殺式自殺」(murdercide):蓄意殺人是自殺的手段。
我們要求語義精確的原因是,自殺引起了某些科學家的注意,他們了解形成自殺的兩個條件,與「謀殺式自殺」不甚相關,那就是「無效用」(ineffectiveness)和「無聯繫」(disconnectedness)。根據美國弗羅裏達州立大學心理學者喬伊納(Thomas Joiner)在其引人注目的科學論述《為什麼人要死於自殺?》(2006年哈佛大學出版)寫道:人們在兩種基本需求無法滿足時,就會尋死;那兩種需求就是「屬於他人或者與他人有聯繫」和「感覺對他人有用或是對他人有影響力」。
根據這個理論,寧願選擇從紐約世貿大樓跳下也不願燒死的人,並不是自殺;93航班上那些為了奪回飛機控制權而與劫機者搏鬥、最終墜機死於賓州田野的英勇乘客,也不是自殺;就連駕駛飛機撞擊世貿大樓的劫機者,也不是自殺。
「自殺炸彈客是貧窮、沒受教育、憤世嫉俗,或者心智失常」這樣的信念,是與科學牴觸的。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的法醫精神病理學者薩吉門(Marc Sageman)調查了400名蓋達組織的成員,發現他們當中有3/4來自中產階級或是社會上層。此外,他注意到「這些人絕大多數(90%)來自有雙親照顧的完整家庭。相較於第三世界通常只有5~6%的人上過大學,這400人當中有63%上過大學。從多種角度看,這些人在他們的社會上都是最好、最光鮮的一群。」不管是他們的事業或家庭,都是如此。「他們沒有家庭或工作上的問題,其中73%已婚,而且絕大多數已經有孩子……其中有3/4是專業或半專業人士。他們是工程師、建築師、土木工程師,大部份是科學家,人文學科的非常少,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很少有宗教背景。」
喬伊納假定自殺的必要條件是:能夠處之泰然地面對自殺行動中引起疼痛的恐懼。恐怖組織如何把這種能力灌輸給他們的新兵?一個方法是心理強化作用。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者裴達索在《自殺恐怖主義》(2005年政治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寫道:1980年代開始的自殺炸彈慶典和紀念活動,造就了崇拜殉教和把殉教者視為英雄的文化。今天,謀殺式自殺者就像體育明星一樣出現在海報上。
另一個控制的方法是「團體動力學」,薩吉門說:「仍未成為恐怖份子的人之所以參與聖戰,是因為既有社會聯繫的作用,像已經是恐怖份子或已決定加入恐怖組織的朋友。在65%的案例中,在他們參與聖戰的過程中,既有的友誼扮演重要角色。」人際關係有助於超越不願犧牲自己的自然傾向。「西班牙的自殺炸彈客是另一個絕佳例子。七名恐怖分子同住在一所公寓,其中一個說:『兄弟,我們今晚都去幹。』你不能出賣朋友,所以你要一起去。如果是一個人的話,他們大概不會去做了。」
因此,消減謀殺式自殺的方法之一,是瞄準會影響個人危險的團體,例如蓋達組織。另一個方法是「在那些滋養恐怖組織的國家裡提高公民自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克魯格(Alan B. Krueger)表示,在國務院一份分析恐怖主義的資料中,克魯格發現「那些產出較多恐怖份子的國家,像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巴林,他們雖然經濟富庶,卻仍缺乏公民自由。而保障公民自由傳統的窮國,較不容易出現自殺恐怖份子。顯然,政府不幹預人民和平集會與抗議的自由,為恐怖主義之外提供另一選擇,真是大有幫助。」
http://sa.ylib.com/circus/circusshow.asp?FDocNo=804&CL=23

天堂人間:炸彈的良心

一部電影的准映與否?主題、手法和時機都有密切關係,此刻的英國人如何接受一部以自殺炸彈客為主題的電影呢?
強調藝術良心的電影,往往因為主題敏感或者是表現手法太過強烈直接,會刺激許多人思想觀念相左的人,映演的命運也就備極艱辛。
英國劍橋影展(Cambridge Film Festival)主辦單位十六日宣布取消曾獲得2005年柏林影展「藍天使」最佳歐洲電影的《天堂人間(Paradise Now)》在倫敦映演,理由很簡單,電影描述兩位巴勒斯坦炸彈客的殉道故事,英國政府和倫敦警方都認為在大爆炸後的倫敦映演這部電影,勢必會刺激民心,引爆民怨。
《天堂人間》由在巴勒斯坦出生,但是旅居荷蘭已經二十多年的的導演漢尼.阿布─阿塞德(Hany Abu-Assad)執導,講述了兩個巴勒斯坦青年把炸彈綁在自己身上,要到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引爆的故事。
不是有不共戴天的血仇,通常不會採取自殺攻擊,阿布─阿塞德認為巴勒斯坦人會用肉身綁炸彈,主要都是以色列高壓統制的結果,但是只要自殺攻擊不斷,哀鴻遍野的以色列人就會更嚴厲地制裁報復,結果自然是冤冤相報,循環復始。阿布─阿塞德也反對殺人,但是他拍攝《天堂人間》並不是想譴責恐怖暴力,因為他認為那也是極端暴政下的自然反應。
《天堂人間》中兩位男主角卡爾德和賽德(Khaled and Said)都背負著沈重的血海深仇,賽德是因為父親死在以色列人槍下,為了替父報仇而執意以死抗爭;卡爾德則是信仰:「如果我們不能平等地生活,那至少我們還能平等地死!」所以,不自由,毋寧死的念頭一直在他心頭翻滾。
這樣的情節,台灣影迷其實不算陌生,《英烈千秋》裡的抗日國軍打不過日本裝甲兵團,只好組織敢死隊,綁著手榴彈滾到日軍坦克車底下,引爆手榴彈毀身亡車,卑微弱勢的人只能靠死志來彌補和超越戰力的明顯落差。
911 事件後,十一位知名導演曾經協力拍過一部《11'09''01 - September 11》短片集,提供對911事件不一樣的省思觀點,其中埃及導演Youssef Chahine的那一段裡就以他能見到亡靈的生死眼,點出美國士兵和阿拉伯自殺戰士的無解深仇,自殺戰士深信人世有限,別無他法可以伸張正義時,就要以牙還牙,血債血還。挨打的人總是哭天搶地的,阿拉伯人如此,美國人和英國人也都是一樣的,無端遭受暴力迫害,誰不悲憤?但是有沒有去想想冤仇緣何而生?又該如何去化解呢?
《天堂人間》裡有中女主角說了一句話:「我們去殺人,我們也被別人殺,事實上什麼都沒有改變。」報復只是手段,勝利都是一時的,和平才是終極目標,但是,追求和平之前,先理解別人在想什麼,或許才是邁向和解的第一步。
「約旦河西岸簡直就是美國以前的大西部(The West Bank was like the Wild West!)」阿布-阿塞德在柏林影展時曾用了西方記者最能理解的方式來描述他的拍片動機,他形容電影故事的實際發生地點─納布盧斯簡直就是一座監獄,當地人只能進不能出,所以他的主角都是拿有外國護照的外籍巴勒斯坦人,才能在演完這麼一部高度爭議的電影之後,回到定居城市,避免秋後算帳的疑慮。
但因以色列軍隊三不五時就會以飛彈攻擊當地民兵,電影拍到第二十天的時後,外景隊就真的遇到了飛彈攻擊,六名德國工作人員立刻就打包回家,不拍了,「生命是比一部電影更珍貴的!」阿布-阿塞德很坦然地面對工作人員的選擇,但也正因為他在這麼惡劣的工作環境裡拍片,更能體會巴勒斯坦人的苦悶與尊嚴,「飛彈威脅天天在,但是孩子們依舊去上學,生意還是要做,年輕人還是結婚,日子還是要過,這種生活態度,使得《天堂人間》鏡頭下的人生還添震撼人心的張力!
阿布-阿塞德曾經瀏覽過以色列軍方對一些自殺未遂的炸彈戰士的審訊記錄,也親自訪問了炸彈戰士的家人朋友,他的結論是:「他們也是人,無論你喜不喜歡他們,這些炸彈戰士也是人。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做出了極端的決定。」
但是他更清楚身為一位巴勒斯坦後裔的導演,以自殺戰士為題材的電影往往就會被人誤解為一面倒地批判以色列,偏袒巴勒斯坦的「偏見」電影,然而《天堂人間》不但在柏林影展獲獎,更獲得以色列電影基金會(The Israel Film Fund)的背書,主張這部電影能在以色列放映。「我認為能讓以色列人觀看這部影片是非常重要的,」阿布-阿塞德表示:「以色列人對於巴勒斯坦人不應視而未見,更不應該就直接認定他們是恐怖份子,我並不是想要寬恕那些自殺式炸彈襲擊者,但是電影中同樣納入了以色列人的觀點,因為他們也是悲劇的一部分。」
藝術家或許有心要用藝術作品來呼喊良心,喚醒良知,但是政治現實和脆弱人生卻不一定能夠平心靜氣去面對這類敏感作品,《天堂人間》在「劍橋影展」的撤展停映,說明了人類和平還是非常脆弱而且空洞的一個名詞。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5/07/post-1413.html

拖人下地獄 莫斯科炸彈客名叫「天堂」【聯合報╱編譯莊蕙嘉 2010.04.03 

來自北高加索偏遠村落,今年17歲的她,有張娃娃臉,名叫賈涅特‧阿布杜拉赫馬諾娃,意為「天堂」,卻是自殺炸彈客。
3月29日,阿布杜拉赫馬諾娃在莫斯科一處地鐵站引爆炸彈,20多名無辜民眾被她一起拖下地獄。
3月29日早上,「黑寡婦」成員賈涅特‧阿布杜拉赫馬諾娃(Dzhanet Abdurakhmanova )身綁炸彈,在一名女同夥護送下進入文化公園站,7點57分引爆炸彈,現場頓成人間煉獄。阿布杜拉赫馬諾娃被炸得身首異處,俄國警方在月台上找到她血跡斑斑的頭顱。
由於臉部完整,俄方2日公布阿布杜拉赫馬諾娃身分及照片。
她的丈夫、30歲的馬各梅多夫,是一伊斯蘭激進組織成員,去年12月31日死於俄軍之手。
出身達吉斯坦共和國哈薩維尤爾特區的阿布杜拉赫馬諾娃,因此成了「黑寡婦」一員。
她的名字「Dzhanet」是伊斯蘭婦女常用的名字,乃自阿拉伯文「Jannat」變化而來,意思是「天堂」。
俄國警方公布的2張照片中,她和丈夫甜蜜依偎,手裡卻分別拿著槍和手榴彈。
阿布杜拉赫馬諾娃和丈夫在一起的時光,是她人生中的天堂,但在丈夫被俄軍殺死後,她便身陷悲慘地獄,化身自殺炸彈客,為丈夫和自己復仇。

 炸藥

炸药

炸药

C4塑膠炸藥

炸药爆炸的效果

     炸藥炸藥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燒或分解的物質,能在短時間內産生大量的熱量和氣體。典型的炸藥包含爆炸物、某種引爆裝置,通常還有某種外殼。被雷管的熱量或沖擊能量觸發後,爆炸物就會進行快速化學反應,即燃燒或分解。
在化學反應中,化合物分解産生多種氣體。在反應物(原始化學化合物)的各個不同原子之間,以化學鍵形式儲存著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時,生成物(産生的氣體)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成新鍵。大多數“剩余”的能量會形成高溫熱量。
集中的氣體在極大壓力下快速膨脹。熱量會加快各個氣體粒子的運動速度,使得壓力更高。在高能炸藥中,氣體壓力很大,足以破壞建築,致人傷亡。如果氣體膨脹速度比音速快,就會産生強大的沖擊波。這種壓力還能促使固體碎片高速沖出,以巨大的力量打擊人或建築。
發明    
炸藥源于我國。至遲在唐代,我國已發明火藥(黑色炸藥),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藥。宋代,黑色炸藥已被用于戰爭,它需要明火點燃,爆炸效力也不大。1831年,英國人比克福德發明了安全導火索,爲炸藥的應用創造了方便。威力較大的黃色炸藥源于瑞典。由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發明。1846年,意大利人索布雷羅合成硝化甘油,這是一種爆炸力很強的液體炸藥,但使用極不安全。1859年後,諾貝爾父子對硝化甘油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用“溫熱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于1862年建廠生産。但炸藥投産不久,工廠發生爆炸,父親受了重傷,弟弟被炸死。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諾貝爾爲尋求減少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只好在湖面上一支駁船上進行實驗。一次,他偶然發現,硝化甘油可被幹燥的矽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安全運輸。1865年,他發明雷汞雷管,與安全導火索合用,成爲硝化甘油炸藥等高級炸藥的可靠引爆手段。經過不 懈地努力,他終于研制成功運輸安全,性能可靠的黃色炸藥,矽藻土炸藥。隨後,又研制成功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藥爆炸膠。約10年後,他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此後,各國的科學家們對更高級的炸藥的研制從未間斷,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炸藥的用途越來越廣闊。
曆史發展     
苦味酸──1771年由英國的P?沃爾夫首先合成。它是一種黃色結晶體,最初是作爲黃色染料使用,1885年法國用它填炮彈之後,才在軍事上得到應用。黃色炸藥的名稱便由此而來。苦味酸是一種猛炸藥,在19世紀末使用非常廣泛。
雷汞──1779年由英國化學家E?霍 華德發明。雷汞是一種起爆藥,它用于配制火帽擊發藥和針刺藥,也可用于裝填爆破用的雷管。
炸藥爆炸的效果硝化纖維(硝化棉)──1838年T?J?佩盧茲首先發現棉花浸于硝酸後可爆炸。1845年德國化學家C?F?舍恩拜因將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余的酸液,發明出硝化纖維。1860年,普魯士軍隊的少校E?鄶爾茨用硝化纖維制成槍、炮彈的發射藥。
硝化甘油──1846年意大利化學家A?索布雷把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兩份濃硫酸混合液中而首次制得。硝化甘油是一種烈性液體炸藥,輕微震動即會稱列爆炸,危險性大,不宜生産。1859年之後,瑞典的A?B?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及弟弟共同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生産方法,終于在1862年用 “溫熱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使之能夠比較安全地成批生産。
梯恩梯(TNT)──1863年由J?威爾勃蘭德發明。梯恩梯的化學成份爲三硝基甲苯,這是一種威力很強而又相當安全的炸藥,即使被子彈擊穿一般也不會燃燒和起爆。它在20世紀初開始廣泛用于裝填各種彈藥和進行爆炸,逐漸取代了苦味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梯恩梯一直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炸藥,被稱爲 “炸藥之王”。
達納炸藥──1866年由A?B?諾貝爾發明。19世紀60年代,諾貝爾在法國繼續進行炸藥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重傷。法國政府在陸地上進行試驗。他只子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尋起了新的實驗室。一次試驗中,一只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矽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矽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藥威力不減,而且生産、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後來,他用木漿代替了奎土,制成了新的烈性炸藥──達納炸藥, “達納”一詞源于希臘文 “威力”。1872年,諾貝爾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纖維,制得一種樹膠樣的膠質炸藥──膠質達納炸藥,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雙基炸藥。
無煙火藥──1884年由法國化學家、工程師P?維埃利最先發明。1845年由舍恩拜因發明的硝化纖維很不安定,曾多次發生火藥庫爆炸事故。維埃利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醚和乙醇裏,加入適量安定劑,使之成爲膠質,再壓成片狀,切條幹燥硬化,便制成了第一種無煙火藥。這一發明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或只發少量煙霧,卻可使發射彈丸的射程,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均有誕生提供了彈藥方面的條件。馬克沁發明的重機槍,正是由于使用了無煙火藥,才得以具備實用價值。
1887年,諾貝爾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制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藥。他還將將硝酸銨加入達納炸藥,代替部分硝化甘油,制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 “特種達納炸藥”,又稱 “特強黃色火藥”。諾貝爾的衆多發明,使他無愧于 “現代炸藥之父”的贊譽。
黑索今──1899年由德國人亨寧發明的。在原子彈出現以前,它是威力最大的炸藥,又被稱爲 “旋風炸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取代了梯恩梯的 “炸藥之王”的寶座。
C4——全稱爲C4塑膠炸藥,簡稱C4。其主要成分是聚異丁烯,用火藥混合塑料制成,威力極大。C4的名稱由來是每個單分子結構裏有4個碳。是一種高效的易爆炸藥,由梯恩梯(TNT)、semtex和白磷等高性能爆炸物質混合而成,可以被碾成粉末狀,能隨意裝在橡皮材料中,然後擠壓成任何形狀。如果外邊附上黏著性材料,就可以安置在非常隱蔽的部位,像口香糖那樣牢牢地黏附在上面,因此被稱爲殘酷"口香糖"。C4塑膠炸藥原産捷克,現在美國也是主要生産國。這種炸藥能輕易躲過X光安全檢查,這一點是恐怖分子喜歡使用的原因。未經特定嗅識訓練的警犬也難以識別它。正是由于C4的這些性質,所以它一般都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普通民間難以得到。
原理    
炸藥的爆炸通過一定的外界激發沖量的作用,爆轟是炸藥中化學反應區的傳播速度大于炸藥中聲速時的爆炸現象,是炸藥典型的能量釋放形式。爆炸實際上分兩個階段。大部分破壞是最初的膨脹造成的。它還會在爆炸源周圍制造一個壓力很低的區域,氣體快速向外移動,從而將大部分氣體從爆炸 “中心”向外吸。向外沖擊之後,氣體湧回到部分真空的中心地帶,形成第二個破壞力較小的內向能量波。由于炸藥爆炸時化學反應速度非常快,在瞬間形成高溫高壓氣體。以極高的功率(每千克炸藥爆轟瞬間輸出功率可達5×10千瓦)對外界作功,使周圍介質受到強烈的沖擊、壓縮而變形或碎裂。
炸藥爆炸的效果炸藥由于能對周圍介質作猛烈的破壞功,往往又被稱爲猛炸藥。常用的猛炸藥按組成可分爲單體炸藥和混合炸藥2類。還有一類感度很高的炸藥,從燃燒轉變爲爆轟的時間極短,通常不直接用于作破壞功,而是用于引燃或引爆其他火炸藥,稱爲起爆藥。
炸藥爆炸是一種化學反應,反應過程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反應過程爲放熱性;
2、反應高速進行並能自行傳播;
3、反應過程中生成大量氣體産物。
反應過程的放熱性爲爆炸反應的必要條件。只有放熱反應才能使反應自行延續,才能使反應具有爆炸性。只靠外界供給熱量以維持其反應的物質是不可能發生爆炸的。爆炸反應過程中,單位質量炸藥在一定條件下(例如在某一裝藥密度下)所放出的熱量稱爲爆熱。
爆炸反應的一個突出點是反應的高速性,許多普通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雖比炸藥放出的熱量多,但反應過程進行緩慢,而爆炸反應在十萬分之幾秒至百分之幾秒內完成,比一般化學反應快千萬倍。由于反應的高速性,反應所産生的熱量在極短的瞬間來不及擴散,形成的高溫高壓氣體産物,使炸藥具有很大的功率。反之,如果反應進行緩慢,生成的熱和氣體逐漸擴散到周圍介質中,就形不成爆炸。爆炸過程進行的速度,一般指爆轟波在炸藥中傳播的速度,這個速度稱爲炸藥的爆速。
爆炸反應過程必然産生大量氣體。炸藥爆炸時産生氣體體積爲爆炸前體積的數百至數千倍。在爆炸的瞬間大量氣體被強烈地壓縮在近乎原有的體積之內,因而産生數十萬個大氣壓的高壓,再加上反應的放熱性,高溫高壓氣體迅速對周圍介質膨脹作功,這就造成了炸藥所具有的功率。因而炸藥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夠發生快速的化學反應,並生成大量的熱和氣體産物的物質。 火工品則是裝有炸藥的小型元件或裝置,受一定的初始沖能(如熱、機械、電和光等沖能)作用即可燃燒或爆炸,以産生預期的功能。常見的火工品有雷管、導火索、導爆索、火帽、底火等。
物理數據    
炸藥的爆炸性能主要由爆熱、爆容、爆速和爆壓表示。
爆熱
是在一定的條件下  ,單位質量炸藥爆炸時放出的熱量,決定于炸藥的元素組成、化學結構以及爆炸反應條件。可以用熱化學的方法計算,也可以實測。
爆容
是單位質量炸藥爆炸時産生的氣體量(用標准狀態下的容積表示),一般爲0.7~1.0米/千克。
爆速
是爆轟波(伴隨化學反應的沖擊波)在炸藥中的傳播速度。炸藥在一定裝藥密度下的爆速可以精確測定。現有炸藥的爆速一般在1000~8500米/秒,很少有超過9000米/秒以上的。
爆壓
是指炸藥爆炸時爆轟波陣面的壓力,可用實驗方法間接測定,其值一般在10~40吉帕。
性能    
炸藥的爆炸性能主要有感度、威力、猛度、殉爆、安定性等。
炸藥感度
炸藥的感度是指炸藥在外界能量(如熱能、電能、光能、機械能及爆能等)的作用下發生爆炸變化的難易程度,是衡量爆炸穩定性大小的一個重要標志。通常以引起爆炸變化的最小外界能量來表示,這個最小的外界能量習慣上稱爲引爆沖能。很顯然,所需的引爆沖能越小,其感度越高;反之則越低。影響炸藥的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炸藥的各種感度指標都升高。
2、密度。隨著炸藥密度的增大,其感度通常是降低的。
3、雜質。它對炸藥的感度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雜質有不同的影響。一般說來,固體雜質,特別是硬度大、有尖棱和高熔點的雜質,如砂子、玻璃屑和某些金屬粉末等,能增加炸藥的感度。
威力
威力是指炸藥爆炸時做功的能力,亦即對周圍介質的破壞能力。爆炸産生的熱量越大,氣態産物生成物越多,爆溫越高,其威力也就越大。
猛度
猛度是炸藥在爆炸後爆轟産物對周圍物體破壞的猛烈程度,用來衡量炸藥的局部破壞能力。猛度越大,則表示該炸藥對周圍介質的粉碎破壞程度越大。
殉爆
殉爆是指當一個炸藥藥包爆炸時,可以使位于一定距離處,與其沒有什麽聯系的另一個炸藥藥包也發生爆炸的現象。起始爆炸的藥包稱爲主發藥包,受它爆炸影響而爆炸的藥包稱爲被發藥包。因主發藥包爆炸而能引起被發藥包爆炸的最大距離,稱爲殉爆距離。引起殉爆的主要原因是主發藥包爆炸而引起的沖擊波的傳播作用。離藥包的爆炸點越近,沖擊波的強度越高;反之,則沖擊波的強度越弱。
安定性
安定性是指炸藥在一定儲存期間內不改變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爆炸性質的能力。

分類    
2号抗水岩石铵梯炸药2號抗水岩石銨梯炸藥
(一)按照炸藥的用途分類,可以將炸藥分爲起爆藥、猛炸藥和發射藥幾大類。
(二)按照炸藥組成的化學成份分類,可以將炸藥分爲單一化學成分的單質炸藥和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混合炸藥兩大類。爆破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是猛炸藥,尤其混合猛炸藥,起爆器材中使用的是起爆藥和高威力的單質猛炸藥。
(三)按使用條件分類,可以將工業炸藥分爲三類。
第一類,准許在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藥,包括有沼氣和礦塵爆炸危險的作業面。
第二類,准許在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藥,但不包括有沼氣和礦塵爆炸危險的作業面。
第三類,只准許在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藥。
第一類屬于安全炸藥,又叫做煤礦許用炸藥。第二類和第三類屬于非安全炸藥。第一類和第二類炸藥每千克炸藥爆炸時所産生的有毒氣體不能超過安全規程所允許的量。同時,第一類炸藥爆炸時還必須保證不會引起瓦斯或礦塵爆炸。

種類    
工业炸药工業炸藥
八硝基立方烷(ONC) 、奧克托今(HMX) 、特屈兒(Tetryl) 、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HNIW) 、六硝基苯(HNB) 、高氯酸銨(AP) 、三過氧化三丙酮熵炸藥(TATP) 、硝酸銨(AN) 、HE 、三硝基甲苯(TNT) 、黑索金(RDX) 、PLX 、PYX 、PBX 、塑膠炸藥、C3 、C4 、Semtex
TATB 、PETN 、Torpex 、四疊氮甲烷 、疊氮化鉛(L(II)A) 、疊氮化銀(SA) 、雷汞 、黑火藥 、苦味酸 、代納邁 、B炸藥 、硝胺炸藥 、硝化甘油 、硝化纖維
危害    
危害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1)爆炸瞬間産生的高溫火焰,可引燃周圍可燃物而釀成火災。
2)爆炸産生高溫高壓氣體所形成的空氣沖擊波,可造成對周圍的破壞,嚴重的可摧毀整個建築物及設備,也可破壞鄰近建築物,甚至離爆炸點很遠的建築物也會受到損壞並造成人員傷亡。
3)爆炸時産生的爆炸飛散物,向四周散射,造成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的破壞,當爆炸藥量較大時,飛散物有很高的初速,對鄰近爆炸點的人員和建築物危害很大,有的飛散物可抛射很遠,對遠離爆炸點的人員和建築物也可造成傷亡和破壞。
爆炸危害中以空氣沖擊波波及範圍最大,飛散物危害次之,但當小于某個距離時,則又有可能以飛散物危害爲主。
在沖擊波不同超壓下預計人員受到的傷害
在沖擊波的直接作用下和在建築物碎片的撞擊下,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將有人員死亡在沖擊波的直接作用下,建築物倒塌或移動,在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人員將會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人被沖倒,以及被建築物碎片撞擊,在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的人員將會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在破片、碎片、燃燒的木頭或其他物體的撞擊下,人員受到嚴重傷害或可能死亡,耳鼓膜破裂的概率爲10%人員可能暫時失去聽力或聽力受到損害,但不發生直接沖擊波作用下的死亡或嚴重傷害不會有死亡和嚴重傷害,但可能由玻璃破壞和建築物碎片引起輕微傷害
用途    
炸藥因其具有成本低廉、節省人力,並能加快工程建設的優點,和在特殊環境下作功的特性,因而已愈來愈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礦山開采方面,利用炸藥進行大規模爆破,來開采金屬礦和露天煤礦;利用聚能射流效應裝填炸藥的石油射孔彈,可用于石油開采;在地質勘探方面,用炸藥制成的震源藥柱用于地震探礦;在機械制造工業,炸藥用于爆炸成型,切割金屬、爆炸焊接等工藝;在水利電力工程,炸藥用于修築水壩、疏通河道、平整土地;鐵路、公路建設中,炸藥用于劈山開路,開鑿隧道、峒室等;炸藥還大量用于開采各種石料。
炸藥在軍事上可用作炮彈、航空炸彈、導彈、地雷、魚雷、手榴彈等彈藥的爆炸裝藥,也可用于核彈的引爆裝置和軍事爆破。在工業上廣泛應用于采礦、築路、興修水利、工程爆破、金屬加工等,還廣泛應用于地震探查等科學技術領域。
http://www.hudong.com/wiki/%E7%82%B8%E8%8D%AF

 

台長: 阿楨
人氣(11,302) | 回應(7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直-8直升機
此分類上一篇:手榴彈

顯示全部78則回應

圖博館
本文所述台軍演習布雷的照片,就是一個標準的混合雷場。其反坦克地雷,使用履帶碾壓引爆的引信,布雷間距一米多標準,為了防止人工掃雷,間或佈置了防步兵跳雷,並且以電線相連,形成混合地雷陣。
  台軍為了防傘兵,甚至還佈署了反空降地雷觸桿。這個場面是個綜合演示,有防坦克地雷,反步兵跳雷,反空降地雷,在有限空間演示現代化布雷作戰的通行做法,無可厚非,台軍做的比較專業。(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故事不知道吹到哪了
只要看得見,就不難掃。
中國對付大規模雷場,從來都是火箭排雷車/掃雷裝甲車,一波流引爆,開闢通道!人工拆除都是戰後的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28/doc-ifycsukm3963042.shtml

中國地雷性能世界第一除非手工作業否則無法掃除2017.03.28 新浪軍事

  地雷是最廉價的反裝甲武器
  機動布雷技術出現以後,對於直接暴露在地面的地雷,提出了抗掃雷的要求,尤其是抗爆破掃雷的要求。
  俄軍的掃雷演習,使用多種信號原理的掃雷器,甚至出動坦克攜帶掃雷磙清掃真正的地雷,以便讓士兵獲得較真實的戰場感受。
  第二種防止掃雷的辦法是研製抗掃雷的地雷。直接撒佈地雷出現以後,對於直接暴露在地面的地雷,就提出了抗掃雷的要求。地雷的抗掃雷能力分為兩種:
  一是抗金屬探測器掃雷抗爆破掃雷的要求。中國在70年代研製了非常經典而且先進的72式塑料殼反步兵地雷,這種地雷全部採用塑料材質,只有引信裡的擊針和彈簧是金屬的,有很強的反排雷性能。雷體小巧,只有一個鵝蛋的體形,沒一個手掌心大,戰斗全重僅為125克。後期又發展了72A/B兩種改進型,增加了電子引信和自毀功能,成為一種世界先進水平的反步兵雷。
  72式地雷曾在80年代老山前線得到廣泛應用,就是越軍也很喜歡這種小巧的地雷。戰士們布雷也無需像以前一樣埋入地下,只需將引信旋入雷體底部,拉出保險栓,將幾十個製備好的72式地雷裝在彈藥箱裡,直接像潑水一樣往陣地前沿撒出去,就完成了地雷的佈設。
2017-03-29 09:58:46
圖博館
二是耐爆地雷。蘇聯在1956年首先研製了TM56式耐爆地雷,但只是很原始的利用觸桿原理觸發。很多網友對中國軍隊使用地雷的印像還停留在電影《地雷戰》的原始階段,其實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先進地雷的國家,尤其是能夠不畏強暴,抗擊暴力掃雷的耐爆型地雷更是獨樹一幟。除非出動拆彈部隊手工作業,否則無法掃除。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真正的耐爆破地雷引信,從而研製出了世界第一種“多次耐爆引信”,能夠區分外界砲彈或掃雷彈爆炸壓力和真正的目標壓力之間不同特性,從而只在真正的坦克壓到地雷時才引爆。到21世紀初,中國已經發展了六代耐爆地雷的研製。目前全世界大約有三十多種抗掃耐爆破型地雷,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國研製的型號。
  耐爆地雷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爆炸載荷和目標(主要是坦克)碾壓載荷作用在地雷上的區別,使地雷不被掃雷彈爆炸所誘爆。主要通過區分載荷加速度,時間差或次數來實現。
  中國在60年代末研製出69式反坦克地雷,使用機械復次壓發引信,只有兩次碾壓才能爆炸,專炸坦克的第二負重輪。70年代,中國在研製新一代反坦克地雷時,通過實驗發現,掃雷彈轟爆作用在地雷上,產生的加速度和作用時間幾乎同時起作用,於是利用這個原理,研製成功72式多次耐爆引信,配裝72式鐵殼反坦克地雷和72式塑料反坦克地雷,成為世界上抗爆能力最強的地雷。
  72式系列防坦克地雷也被國外地雷界推崇為二十世紀最經典的反坦克地雷,其國際地位大概跟AK47步槍在輕武器領域的地位差不多。到了八十年代,中國還利用兩種載荷的三種作用方式(加速度、作用時間和次數)複合在一起,研製出具有復次能力和多重耐爆的全保險型81式地雷。不但可以抵禦多次爆破掃雷,還能抵禦機械式掃雷磙和掃雷鏈的掃雷,只有受到坦克的碾壓時才准確起爆。
  中國在90年代末還研製了更先進的非接觸式引信耐爆地雷,可以抗擊8公斤TNT炸藥距離1.5米爆炸而不失效,其引信利用聲音-振動-磁感應複合效應,只對坦克和車輛敏感。引信研製成功以後,配發在國產最新型的可撒佈反車底地雷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作戰能力最強的反坦克地雷。(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28/doc-ifycstxp5203468.shtml
2017-03-29 09:59:07
圖博館
中國布雷單車一次齊射216枚火箭彈布雷超1000枚2017.6.25新浪軍事

  地雷也許是最簡單的武器,卻是相當有效的東西,既便不能給對手造成多大損失,也可以限制對手的行動。現代戰爭已進入機械化時代,地雷至今依然被廣泛的使用,為了提高效果,西方國家紛紛機械化布雷裝備,比如:拋撒佈雷車。
  上世紀80年代時,中國也開始著手研究新一代的布雷裝備,其中就包括:拋撒佈雷車,最終於1994年定型為:GBL130。讓中國成為繼美、德、英、意等國之後,獨立研製這一裝備的國家。
  該車採用履帶式底盤,以便提高越野機動能力,保證可以伴隨機械化部隊行動,並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可以在敵火力威脅下實施快速布雷作業。整個底盤幾乎重新進行設計,加長車體,增加了一對負重輪,載員艙取消,對其項部進行整行,改為連續三級逐降平台結構,以安裝3組布雷彈發射裝置。增設一個控制室,乘員減少為3人:車長、駕駛員和布雷控制員。僅安裝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做為自衛武裝,安裝於車體前部。
  該車最關鍵的地方,為加裝了地雷拋撒佈雷裝置,這是中國自行研發的產品,每輛車上有3組,每給2個,一共6個發射箱組成,從外觀上看,與國外的同類裝備似類,這屬於沒辦法,畢竟在有限的空間內,安裝盡可能多的發射管,經過合理設計,每個發射箱內可以安裝36個發射管,一共216個發射箱,也就是一次齊射可以發射216枚布雷彈。所配拋撒佈雷彈至少有4種:防坦克雷,大號/小號防步兵雷,防坦克與步兵地雷混裝,每枚布雷彈內的地雷數量因型號有所不同,多則幾十個,少則幾個,可以自由的選擇。
  而且這此地雷引入了智能化設置,或者說,地雷設定了自毀時間,實現了定時作用、定時自毀。即可以在戰術上取得多種選擇,又可以解決戰後地雷遺留問題。
  布雷工作也實現了計算機系統控制,從而實現達到預想的布雷效面。在計算機的控制上,地雷拋撒佈雷裝置調整髮射方向與距離,可以將布雷彈的最大發射到幾百米外,布雷達到達預定區域上空後,把地雷散佈去,地雷在降落傘作用下散落下去,散佈形成雷區。由於一次可以發射多達216枚布雷彈,布放上千枚的地雷,那麼僅需幾輛布雷車,即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雷場的快速佈設工作。(作者署名:浴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25/doc-ifyhmtcf2869657.shtml
2017-06-26 12:49:03
圖博館
中國有兩種最可怕的地雷:一個能起跳一個探不到2017.8.3新浪軍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已有90週年,由於在革命戰爭年代長武器裝備簡陋,這支軍隊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有通過地雷奪取戰爭勝利的傳統,在抗戰時期,八路軍花樣百出的地雷戰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以至於建國後拍攝的電影《地雷戰》,因為真實,幾乎成了軍教片。那時候八路軍使用的地雷都很原始,多為土造地雷,裝藥為黑火藥,雷殼為石頭或粗糙的鑄鐵,重量巨大,但威力很小。引信也多為拉發黑火藥傳火管,可靠性很差。
  上圖是軍事博物館的土地雷展品,左一的地雷殼體是陶土燒製的,上面寫著”去死“兩個字,能看出來八路軍對日本鬼子多有愛。右一的地雷也是陶製,但外表有預製刻槽,像是採用了先進的預製破片技術。
  新中國成立以後,地雷成為解放軍陸軍的製式武器。在幾十年裡,中國軍隊裝備了數以千萬計的各種地雷。隨著探雷排雷技術的提高,老式的淺埋式的地雷越來越不適應戰爭要求。於是在反步兵地雷領域,中國地雷突出發展了兩種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地雷,一是小如雞蛋,無法探測的塑料地雷。二是能夠起跳,在半空中爆炸殺傷敵人的跳雷。
  我軍早期的反步兵地雷以仿蘇聯型號為主,普遍的特徵是裝藥量大,威力強,雷體笨重。例如國產58式反步兵地雷,屬於壓發爆破式地雷,非金屬電木外殼,全重高達0.6公斤,裝填200克梯TNT炸藥,殺傷半徑5米。由於裝藥量巨大,我軍步兵經常把它當做反車輛地雷,爆炸後能直接炸飛汽車輪胎。同時期裝備的59式鐵殼預製破片反步兵地雷,全重也高達2公斤,只裝填了75克TNT炸藥,殺傷範圍只有7.5米範圍。
  70年代以後,我軍要求新一代反步兵地雷要重量輕,非金屬化,可大面積拋灑。不再要求具有致死的大威力,連破片都沒有要求,甚至不要求致死,只強調讓敵人失去戰鬥力。
  這時,就誕生了微型地雷。
  微型地雷使用非金屬材料,只有很少的炸藥,不需要殺死敵人,只需炸傷敵人即可。當敵軍觸雷受傷後,一個傷員通常要有2名敵軍抬著護送,再有1名軍醫或衛生員搶救照料,所以一枚微型地雷就可以造成3~4名敵軍減員。當敵人的傷員達到一定數量時,其運輸後勤和醫療機構將不堪重負。
2017-08-04 10:20:29
圖博館
被微型地雷炸傷的敵軍,因傷痛折磨,還能對其他敵軍造成嚴重心理壓力,能達到瓦解敵軍的作用。而大威力地雷,通常觸雷後立即致死,這樣一來,敵軍減員的數量就沒有那麼多,我軍算了一下帳,還是微型地雷最合適,腹黑吧。
  總的來說就一句話:本來不想殺死你。
  中國首先研製了72式塑料殼反步兵地雷,這種地雷非常經典而先進,全部採用塑料材質,只有引信擊針和彈簧是金屬的,反排雷性能極強。72式地雷像一個鵝蛋那麼大,可以握在手掌心裡,重量與一部手機相仿,僅為125克。
  中國隨後又研製了72A和72B兩種改進型,增加電子引信和自毀功能,成為一種世界先進水平的反步兵雷。
  72式地雷在80年代老山前線得到廣泛應用,布雷無需埋入地下,只需將引信旋入雷體底部,拉出保險栓,將幾十個製備好的72式地雷裝在彈藥箱裡,直接像潑水一樣往陣地前沿撒出去,就完成了地雷的佈設。
  這種小巧的地雷曾經令越軍聞風喪膽,很是頭疼。
  中國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研發了一種微型子彈地雷,大量支援給越南,讓侵越美軍吃盡了苦頭。這種子彈雷實際上是一顆一顆56式7.62毫米步槍彈,全重只有200克,使用壓發引信,當敵人踏上地雷時,雷底的擊針會擊發子彈,彈頭射出後打穿敵人的腳板或大腿,如果是輕型車輛觸雷,還能夠破壞輪胎。
  跳雷是一種很恐怖的地雷,這種地雷在戰鬥時,先將雷體彈射到一米多高,再爆炸,將鋼珠霰彈以致命的速度向水平方向射出,在攻擊開闊地的無掩護步兵時,殺傷力特別大。
  我們大家都知道,戰鬥部在空中爆炸的殺傷效果最好,在地面爆炸時,轟爆波和破片有一半都射到了泥土中,沒有殺傷效果,另一半則呈現漏斗狀向空中飛散。所以戰鬥部殺傷半徑的大小,一般取決於空爆還是地爆,例如榴彈砲配用空炸榴彈,殺傷威力和殺傷半就可以成倍地增加。
  歷史上最有名的跳雷是納粹德國的S型地雷,綽號“貝蒂小姐跳蛋”,總產量有200萬枚以上,戰後也被各國所仿製和改進。
2017-08-04 10:21:28
圖博館
近日,台媒體公開演習畫面,台軍布雷部隊在鬧市區進行部署地雷訓練,從圖上看有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跳。這是一個標準的混合雷場。反坦克地雷使用履帶碾壓引爆引信,布雷間距一米多,為了防止人工掃雷,間或佈置了防步兵跳雷,並且以電線相連,形成混合地雷陣。
  中國軍隊從60年代開始先後發展了69式、72式地雷和84式等多種跳雷,並創造性發明了反排爆引信和定時自毀引信。
  72式反步兵跳雷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塑料跳雷,其技術先進,結構新穎,特別是其獨有的塑料雷殼包裹殺傷鋼珠,以及可溶解保險機構,均為世界首創。塑料雷殼包裹殺傷鋼珠的設計減小了雷體的死重量,並降低金屬特性,增加了探雷難度。
  72式跳雷裝填650枚預製鋼珠,殺傷半徑14米,幾乎沒有殺傷死角,能對敵軍的腰腹部產生致命打擊,就算是臥倒也難逃一劫。
  中國在80年代還研製過可拋灑型的跳雷。中國在80年代從西德引進了AT-2筒式地雷的專利技術,並加以國產化。該地雷採用緊湊集束式的筒式結構,主要配備給大面積拋撒式布雷車。
  筒式雷體外側安裝6個鋼絲支架緊貼雷體,落地後在彈簧的驅動下釋放支架,這樣無論雷體落地時處於什麼姿態,都可以自動站立,扶正,同時彈出4跟數米長的鋼絲拌線,成戰斗狀態。
  一旦觸發,雷體會彈跳到2米的高空爆炸,釋放出5000塊預製破片,殺傷破片覆蓋範圍高達40米,面積超過兩個籃球場,可以將一個呈戰鬥隊形進攻的步兵班一掃而空,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武器!(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8-03/doc-ifyitamv4694868.shtml
2017-08-04 10:22:24
圖博館
國際廢核武組織 摘諾貝爾和平獎2017-10-07聯合報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六日揭曉,得主是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簡稱ICAN),可獲九百萬瑞典克朗(約合台幣三千三百六十萬元)獎金。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貝麗特.瑞斯-安德森宣讀頌辭時表示,ICAN得獎是因為讓世人注意到核武的任何使用都會造成的悲慘人道後果,以及達成以條約禁止核武的開創性努力。她說,此際我們身處的世界,核武被使用的風險是多年以來最高的。部分國家致力於核武現代化,且更多國家試圖取得核武的危險確實存在,北韓即為一例。
  ICAN主席碧翠斯.費恩(Beatrice Fihn)接到諾獎委員會的來電,一度以為是詐騙,直到她看到電視轉播才相信該組織獲得和平獎殊榮。她說:「和平獎向世界上所有擁核國家傳遞一項訊息,仰賴核武維護安全是不能接受的行為。我們不支持,也不找藉口,更不能以維護安全之名威脅濫殺數以十萬計的人民。安全不是這樣打造的。」
  頌辭中指出,核武對地球上的所有人類及其他生物構成持久性的威脅,國際社會此前已透過具拘束性的國際協定,對地雷、集束炸彈、生物及化學武器加以禁制。核武更具毀滅性,卻還沒有類似的國際法律規範,但ICAN的努力已填補了這個法律缺口。禁止核武一個重要的論據是,核子戰爭將造成人類難以承受的苦難。
  頌辭提到,ICAN由全球一百零一個國家共四百六十八個非政府組織組成,二○○七年發軔於澳洲墨爾本,並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正式成立,總部則設在瑞士日內瓦。ICAN十年來致力讓原子彈走入歷史,且成功促成國際核武裁減,迄今已有一萬五千件核武器銷毀。
  頌辭同時指出,ICAN勸服各國政府宣示與各利害相關國共同合作,致力禁止並消除核武,迄今已促使一○八國加入此一所謂的「人道主義承諾」。此外,ICAN致立在既有的國際法下達成禁止核武的目標;今年七月七日,一百廿二個聯合國成員國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條約獲簽署國中五十國批准即可生效,對所有簽署國都具約束力。不過,目前僅三國批准該條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知道國際法律禁令本身無法消滅任何一件核武,且目前也沒有任何擁核國或其盟友支持這項條約。
2017-10-07 09:26:38
圖博館
美軍研究消滅基因 國際緊張

英國衛報2017-12-04報導,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美國政府電子郵件指出,美軍正砸下一億美元投資基因技術,來消滅瘧蚊或其他外來有害物種。但聯合國專家憂心,美國是否會將這類技術用於軍事。
  這些電郵文件顯示,美國國防部神秘單位「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已成為資助「基因驅動」研究的全球最大金主。聯合國專家委員會五日將在蒙特婁討論相關問題,此事亦將引起國際間的緊張與擔憂。
  聯合國生物多樣化公約正討論明年是否要暫停基因研究,而數個國家則擔心基因技術會被應用於軍事。
  一名聯合國外交官說:「當這項技術來自美國軍事科學機構Darpa時,許多國家會擔心。」
  基因滅絕技術若用來製造生物武器,後果不堪設想。目前已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與根除害蟲。
  學界已得知某些尖端基因編輯工具,透過使用合成的核糖核酸(RNA)切割DNA鏈,然後插入、改變或去除目標特徵而產生效果。例如,這些方式能會扭曲蚊子的性別比例,進而有效消滅瘧蚊。
  但一些聯合國專家擔心意外的後果。其中一位向衛報表示,「你也許能清除病毒或蚊子族群,但這也可能對依賴它們的物種產生下游生態影響」。他說,令人擔心的是,儘管動機良好,但在完全理解此項技術的運作方式前,這項技術可能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獲得這些電子郵件的加拿大非營利組織ETC共同主管托馬斯則認為,美軍所展現的影響力將提高禁令實施的可能性。
  美國政府在二○○八至二○一四年間, 共在合成生物學領域上投資約八千兩百萬美元,而在二○一二年以後,多數資金則來自Darpa與其他軍事單位。
2017-12-05 10:53:09
圖博館
這款全球最先進彈藥美國已放棄研製中國卻研發成功2017.12.27新浪軍事

  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裝甲車輛的防護等級越來越高,所需要對付的有防護單位如混泥土公事等也越來越多,提升裝甲車輛的火力迫在眉睫,最好的方法便是擴大口徑,然而擴大口徑帶來的體積和重量增加又使人非常頭痛。英國的CTA公司便從彈藥上想辦法,開發出了CTA40mm埋頭彈。
  我們常見的各種彈藥,彈頭都是露在彈殼外面的,而埋頭彈顧名思義,整個彈頭都藏在彈殼內部,發射時彈頭從彈殼中被火藥燃氣推出,全彈便是一個規整的圓柱體,設計非常緊湊,方便運輸和裝填。與傳統的40mm彈藥相比,同樣的彈藥數量下,CAT40mm埋頭彈的總體積小了30%。同時,由於彈殼大大縮短,火砲自動機復進長度也大大縮短,這就使得使用40mmCAT彈的機砲也比其他相似口徑的機砲會小一些。為了更好節約彈箱體積,40mmCAT機砲採用了旋轉供彈機構,砲彈在進入彈膛前先旋轉90°對準彈膛,這樣就可以將彈藥豎著佈置在機砲兩側,節約了大量的車內空間,可以攜帶更多彈藥或者其他設備。
  40mmCAT彈與其他彈藥的體積比較
  各機砲體積對比
  該炮工作原理如下:砲彈碼放在彈匣中,相互之間沒有彈鏈連接,通過傳送裝置送往彈膛。射手可以在不同的彈藥種類之間切換,切換彈藥時間不到3秒鐘。彈藥送入彈膛之後,彈膛旋轉90°對準砲管,砲管前端裝有砲口制退器,在火砲後座過程中,彈膛再次旋轉90°,排出彈殼,然後裝填下一發彈藥,射速達到200發每分鐘。砲管長度為彈藥口徑的70倍,在使用APFSDS(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時,散佈角度小於0.35。整個武器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0000發,全重320千克,移動部位重量為230千克。
  目前40mmCAT埋頭彈有6種砲彈,分別為:APFSDS-T(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曳光)、TP-T(訓練彈-曳光)、TPRR-T(近距離訓練彈-曳光)、 GPR-PD-T(碰炸通用榴彈-曳光)、GPR-AB-T(碰炸空爆通用榴彈-曳光)、A3B(防空空爆彈)。
  彈芯穿甲體的長度為165毫米,直徑10.3毫米,重250克,初速1600米每秒,最多可擊穿175mm均質鋼裝甲,在1500米距離上還可以擊穿150mm均質鋼裝甲,足矣對付大多數的步兵戰車和一些早期坦克比如T-55。
  第二、三種彈藥是訓練彈,TP-T可以在訓練中模擬通用榴彈的彈道,成本比直接使用實彈低了很多,TP-RR-T效果類似,但是只能模擬1500m內的彈道,用於靶場長度有限的情況。
2017-12-28 11:23:53
圖博館
第四、五種彈藥便是通用榴彈,有碰炸和空炸兩種。彈頭重1000g,裝藥約120g。碰炸榴彈通過直接撞擊目標起爆,空炸榴彈經過編程後在經過目標上方時起爆。空炸榴彈殺傷面積約為12*40米,在6*16米範圍內對有防彈衣的目標致死率約為50%。使用碰炸榴彈時,可以擊穿210mm的鋼筋混泥土。
  A3B防空空爆榴彈使用較少,主要用於擊落視距內的小型無人機等敵方輕型空中目標。
  目前40mmCAT機砲有兩種砲塔,分別是4級防護的3.8噸雙人砲塔和1.5噸的3級防護單人砲塔,其中雙人砲塔已經應用到了法制VBCI 2輪式步戰車等先進步戰車上。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空軍為使機載火砲系統或機槍減輕重量、減小體積,首次提出了埋頭彈藥的概念。雖然美國在埋頭彈藥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但進入90年代以後,由於預算經費等原因,美軍的埋頭彈藥計劃便偃旗息鼓了。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在2016年珠海航展展示了CS/AA5 40毫米埋頭彈多功能突擊砲,使用8X8輪式底盤,配套展示了三種埋頭彈藥,分別是脫殼穩定尾翼穿甲彈,AHEAD彈,高爆彈。(作者署名:利刃)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2-27/doc-ifypxrpp4667818.shtml
2017-12-28 11:25:13
圖博館
“達姆彈”是因為特別殘忍才被禁止使用的嗎?2018.2.19新浪軍事

不止一次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說法,說空尖彈、達姆彈特別殘忍,一槍就能把人腔子裡五臟六腑打得稀爛,因為太過殘忍所以被國際法禁止使用,所以現在軍隊都不準使用達姆彈。隨著自媒體時代興起,一大批“軍事博主”以訛傳訛,這種說法流傳更廣,幾乎成為網上通說,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空尖彈也好、軟尖彈也好,都屬於擴張型彈頭,19世紀末期出現的達姆彈也是這類彈頭的一種,這個話題得從頭說:
  早期的金屬彈殼定裝槍彈是黑火藥發射藥、裸鉛圓頭彈頭(整個彈頭都是鉛做的)的,口徑都比較大,普遍在10mm以上。比如英國的亨利·馬蒂尼步槍發射的0.450英寸子彈.450英寸亨利馬蒂尼步槍彈
  這種步槍彈彈殼是黃銅卷製的,彈頭就是鉛,為了在發射時潤滑槍膛提高閉氣減少掛鉛(鉛彈頭通過膛線時一部分鉛卡在膛線凹槽裡),鉛彈頭周圍有一圈蠟紙包裹。
  毛瑟步槍的始祖,毛瑟M1871單發步槍發射的11mm口徑毛瑟步槍彈也是這種結構:
  它的彈殼要先進一些,是黃銅拉伸成型的,強度比卷製的彈殼要好,彈頭結構類似,還是鉛彈頭+蠟紙。
  鉛彈頭有很多缺點,一個是掛鉛,即使用了蠟紙還是很難免;還有一個是鉛彈頭的侵徹力不好,面對有防護的目標效果較差,但是鉛彈頭面對無防護人體的致傷效果倒相當不錯——在黑火藥步槍時代,步槍彈的初速比較低,還不能指望彈頭擊中人體後失穩翻滾來擴大傷道,只有靠口徑大、又比較軟的裸鉛彈頭在擊中人體後變形膨脹,直徑擴大,打出一個很大的傷道。
  到了1886年,法國首先研製了使用硝化棉無菸火藥做發射藥的8mm勒貝爾步槍彈,隨後歐洲列強紛紛效仿推出了自己的無菸火藥步槍彈。和老式黑火藥步槍彈相比,無菸火藥步槍彈的膛壓初速大大提高了、彈道更平直,射擊精度也更好,但正因為膛壓初速大大提高,如果使用老式裸鉛彈頭的話膛線掛鉛會更加嚴重,打不了多少發,膛線凹槽內就要被鉛塞滿了,傳統的包裹蠟紙的辦法也效果不好,解決的辦法就是使用被甲彈頭。
  法國8mm勒貝爾步槍彈,這是早期的“M”型彈,白銅被甲、鉛芯、圓頭,彈頭頂部有一個小平頂。
  這裡是一個很典型的早期圓頭全金屬被甲彈,英國的.303英寸MKVI步槍彈示意圖:
2018-02-20 09:42:01
圖博館
這種子彈彈頭外殼是黃銅、白銅或者覆銅鋼做的,也就是被甲;內部是鉛芯,被甲將彈頭整個包裹,這種結構就叫全金屬被甲彈頭(FMJ),使用了被甲後彈頭的鉛芯不外露,就不會掛在膛線上,而且彈頭在擊中目標時不容易變形,侵徹力比裸鉛彈頭提高了很多。
  但是這種圓頭的全金屬被甲彈頭有個問題,就是子彈既不會翻滾,連過去裸鉛彈頭的變形膨脹都沒有了,經常直穿而過形成一個很規律平直的傷道,這在英國人鎮壓阿富汗起義時暴露得特別明顯——.303英寸圓頭彈在擊中阿富汗人時經常直穿而過,創傷很小,阿富汗人在被命中多發後還沒倒下,停止作用還不如過去的.450英寸亨利馬蒂尼裸鉛彈,使英國人對.303步槍彈的性能產生了強烈懷疑。英國人採取的辦法就是使用半被甲擴展性彈頭,也就是印度達姆的兵工廠生產的“ 達姆彈 ”,它還是圓頭彈,彈頭的圓柱部分也就是和膛線接觸的部分還是有被甲,但是彈頭頭部的被甲被切掉,露出裡面的鉛芯。這種子彈擊中人體後鉛芯被人體組織擠壓膨脹,把彈頭撐開,擴大直徑,打出一個很大的傷道。
  1870年的一種純鉛擴張彈頭,剖面和擊中目標後擴張破碎的彈頭
  實際上擴張型彈頭出現得很早,19世紀中後期就出現了,當時人們發現使用這種前端開口的鉛彈頭射擊獵物時,彈頭會擴張變形,造成更大的傷害,對付大型獵物時效果比較好。英國人的達姆彈,只不過是把這種擴張彈頭的原理移植到被甲彈頭上。
  達姆彈只是這類擴張型彈頭里一種比較早的型號,早已退役,現在連這種達姆彈的照片都不好找,所以現在還叨叨什麼達姆彈如何如何的,都滾一邊去。
  半被甲彈似乎解決了全金屬被甲圓頭彈致傷效果差的不足,但是在歐洲卻引起了爭議,比如德國就抗議說這種子彈太過殘酷,不人道(帝國主義的偽善),向英國抗議。英國人則許諾,在歐洲“文明人”之間的戰爭中不會使用這種半被甲彈,半被甲擴張彈頭只會使用在鎮壓“野蠻人”的戰鬥中,這當然是極端虛偽的狗屁。扯皮的結果就是1899年歐洲各國簽訂了《海牙公約》,宣佈在戰爭中禁止使用各種半被甲擴張性彈頭,也就是說,只能使用全金屬被甲彈。很多水貨公眾號裡說的“國際法”其實就是這個東西。
2018-02-20 09:42:46
圖博館
但是,這個條約真的是有很大約束力的嗎?現在這類擴張型彈頭不在軍隊裡使用真的是因為《海牙公約》嗎?
  不是。
英國人簽了條約不假,但是數年後的1910年他們有了更先進的步槍彈,.303英寸MKVII步槍彈。
  和之前的.303英寸圓頭彈不同,MKVII步槍彈改用尖彈頭,初速從圓頭彈的600m/s提高到744m/s,彈頭結構又變成了全金屬被甲彈頭,但是彈芯為鉛-鋁複合彈芯,頭部為鋁,後半部分為鉛,前輕後重。別看MKVII彈是全金屬被甲彈頭,但是和過去圓頭的全金屬被甲彈頭不可同日而語——它的彈頭初速大大提高,加上鉛-鋁複合彈芯前輕後重的結構,擊中人體後非常容易失穩翻滾,翻滾的彈頭能打出一個非常大的傷道,完全不亞於半被甲擴張彈頭。所以英國人一方面偽善地表示我要人道主義,你們說半被甲彈頭太殘酷,那好,我就淘汰,另一方面,新式尖頭步槍彈雖然是全金屬被甲彈,但是致傷效果比半被甲彈頭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英國,其他國家都在這個時期紛紛用尖頭步槍彈取代了老式的圓頭步槍彈。
  在採用了尖頭彈以後,即便不使用半被甲擴張彈頭,依靠尖頭、高速彈頭擊中人體後的翻滾變形也能製造出很大的創傷,再加上尖彈頭初速更高、存速性能更好、彈道平直,全金屬被甲彈頭侵徹力強,其性能全面優於過去的圓頭彈,所以半被甲彈頭在軍用步槍彈領域就被全面淘汰了,僅在民用狩獵槍彈領域還有發展。這不是因為各國覺得半被甲彈太殘酷,遵守條約不用,而是新式尖頭彈致傷效果不亞於半被甲彈,而且有更好的侵徹力,老式半被甲彈因為技術落後被淘汰了。
  PS:而且這個《海牙公約》對條約的適用還有規定,只有在締約國之間的戰爭中才適用條約,只要參戰國里有一國不是締約國,條約就無效。說明這個條約就是做樣子的放屁。好玩的是這個條約裡還有一條“禁止利用空中飛行的氣球向下投擲爆炸物”,然後看看後來的轟炸機,這絕對是諷刺。
2018-02-20 09:43:45
圖博館
所以誰再瞎逼逼什麼達姆彈、空尖彈太殘酷,被國際條約禁止,都可以退散了。
  到了步槍小口徑時代,小口徑高初速步槍彈雖然也是全金屬被甲彈,但由於特殊的彈道性能,其致傷效果不容小覷。比如美軍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的M16步槍發射5.56X45mmM193步槍彈。這種子彈的基礎是民用彈,鉛芯、黃銅被甲,彈頭輕,只有3.56g,初速很高,有997m/s。
  這種又輕速度又高的彈頭在近距離內有非常好的彈道性能,彈道非常平直低伸,而且在擊中人體後會迅速失穩翻轉,裡面的鉛芯會被甩出,彈頭破裂,有爆炸一般的效果,致傷效果非常強。
  你看,這不是空尖彈、不是擴張型彈頭,是全被甲彈,但是你看看那個破碎扭曲的彈頭碎片,你好意思說他不兇殘嗎?還好意思吹那些早期的達姆彈嗎?
  這種全鉛芯的M193彈也有缺點,遠距離性能欠佳,超過300m後侵徹力和射擊精度都不好,這是因為它是鉛芯彈、彈頭又輕的緣故。到了上世紀80年代,美軍列裝了M16A2步槍,發射比利時研製的北約SS109步槍彈,也是北約標準小口徑步槍彈,美軍的代號是M855步槍彈。為了和外形尺寸一樣的M193彈區分,M855彈彈頭塗上了綠色色標。
  M855彈相比於M193彈更注重侵徹性能和遠距離,彈頭更長也更重,有4g,彈頭弧線也更尖銳。彈頭內部結構方面,改用鋼鉛複合彈芯,前半部分有一個鋼尖錐,後半部分填塞鉛柱,用M16A2步槍發射初速為940m/s。為了提高彈頭飛行的穩定性,步槍纏距從M193彈配套的305mm縮短到178mm。這種新的M855彈侵徹力比M193彈明顯提高了,在640m距離上能射穿3.45mm厚的北約標準軟鋼靶板,在小口徑步槍彈中應該說很優秀了。
  M855彈和M193彈侵徹性能對比,同樣距離上對半英寸厚鋼板射擊,M855彈穿透,而M193彈不能穿透,只打出一個深坑。
  在提高侵徹力的同時,M855彈的致傷效果仍然不錯,擊中目標後彈體還是會失穩翻轉,彈頭尾部的鉛芯會甩出裂解,製造出很大的創傷,可以說是既有侵徹力,又有很好的致傷效果,動能釋放非常充分。
2018-02-20 09:44:34
圖博館
美國的對手蘇聯使用的AK74步槍發射5.45x39mm7N6步槍彈。這種子彈尖頭、船型尾、彈頭尖部弧線部分很長,所以彈頭顯得又長又尖銳,其氣動性質非常好,雖然彈頭輕僅有3.44g,初速900m/s,在小口徑步槍彈中並不出眾,但是因為飛行阻力小,其存速性能優異,1000m距離上存速還有292m/s。它的彈頭比較特殊,覆銅鋼被甲內有一截鋼芯,鋼芯和被甲之間有一層鉛套,但是鉛套沒有填充滿整個彈頭尖部,而是在尖頭里留下一個小空腔。這種結構在飛行中重心靠後利於穩定,擊中人體時和美國的M193彈不同,不是靠整個彈頭破裂變形釋放動能,而是由於彈頭尖部空腔的存在被甲很容易變形,鋼芯前部的鉛套會發生流動導致彈頭失穩翻滾,在體內橫滾,製造出非常大的創傷。
  你看,它也不是空尖彈,不是達姆彈,但是,這殺傷力你敢說小?
  所以到今天,軍用步槍彈上已經不見這種擴張型彈頭,因為現代軍用步槍彈即使用全金屬被甲彈也遠超早期的擴張彈頭。目前還在用擴張型彈頭的主要是狩獵用步槍彈和各種手槍彈。
  手槍彈彈頭圓鈍,初速低,存速差,攜帶的動能總量就小,全金屬被甲彈頭的手槍彈擊中人體時就類似前面講的老式圓頭全金屬被甲步槍彈,彈頭既沒有翻滾,也沒有擴張破裂,而是直著“擠”出一條傷道,致傷效果很有限。(所以一些人說步槍彈近距離停止作用不如手槍彈是非常錯誤的)手槍彈由於初速低彈頭鈍,走不通翻滾的路子,要提高停止作用就只能在彈頭擴張上做文章,所以出現了各種擴張型彈頭的手槍彈,在擊中人體後鉛芯擠壓擴張,彈頭外翻,擴大彈頭直徑,打出一個盡可能大的傷道。這類彈道試驗中留下的外翻破裂的彈頭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誤以為這類子彈威力極大,極端殘忍,其實這些彈藥的缺點也很大——這類頭部開口的擴張型彈頭面對有防護的目標,汽車外殼、窗戶甚至較厚的衣物時彈頭會過早變形,侵徹力大大降低,穿入人體後還沒侵入到足夠深度破壞重要器官就停住了。要論威力,即便是使用擴張彈頭的手槍彈,也不能和現代軍用步槍彈比。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92
2018-02-20 09:45:24
圖博館
解放軍訓練曝光新型手榴彈威力遠高於傳統彈藥2018.2.28新浪軍事

  近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組織手榴彈實投訓練的照片中,一種新型手榴彈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
  這款新型手榴彈與以往解放軍制式手榴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造型從卵型變成了圓柱形。這是這款新型手榴彈的首次露面。這款新型手榴彈的結構與美軍此前研製的“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相似,其威力遠高於傳統手榴彈。
  美軍的“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還可以將多枚手榴彈連接起來,組成一個類似爆破筒的結構,大幅度提升爆炸威力。
  “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簡單的配裝多種不同的引信,實施不同用途。相信此次露面的新型手榴彈也具備這種能力。
  除了彈體,“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的引信也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能夠配裝在多種爆炸裝置上。如果解放軍的新型手榴彈也採用了類似引信,那麼在爆破器材引信方面,解放軍很快將有飛躍式的進步。
  “可擴展進攻型手榴彈”的三種不同組合,分別應對不同情況。此次露面的新型手榴彈很可能也具備同樣的能力。(作者署名:迷彩派)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2-28/doc-ifwnpcns3145678.shtml
2018-03-01 10:55:21
jsoujsou
解放軍配全新裝備:內裝烈性炸藥對付未爆炸炮彈2018-06-01新浪軍事

  近期央視的報導中,出現了一種用於引爆各類未爆炸的炸彈、炮彈、地雷等目標的特殊器材——既然一次不炸,那就再炸一次,徹底消滅隱患。
  這種器材根據視頻來看,採用了三腳架進行穩定,金屬軟管對戰鬥部進行簡單的定位——這使得戰鬥部的位置和朝向角度,能夠靈活的根據目標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
  而根據官方公佈的名稱,以及鏡頭中展示的使用方式——戰鬥部底部朝向目標,存在一定間隔來看;戰鬥部採用了金屬藥形罩的聚能爆破設計,在爆炸以後,金屬藥形罩會在炸藥衝擊波作用下,形成半熔融的高速金屬射流。
  聚能戰鬥部原理
  這種金屬射流的速度非常高,因此能有效的穿透金屬彈體——實際上就是破甲彈的原理。而溫度極高的高速射流,能夠在很小的範圍內對火炸藥施加很大的熱衝擊和機械衝擊,足以將其引燃、引爆。
  這種裝備雖然技術上沒有什麼亮眼的地方,但是非常實用。不僅適用於工兵處理一些狀態危險的地雷一類的目標,也非常適合用於處理訓練中的未爆彈藥。
  因為就實際情況來說,炸彈和炮彈中引信工作不正常而未能起爆的情況總是時有發生。特別是中國在80-90年代研製的一系列產品,尤其是120火箭彈的引信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不好,有了這種器材,我國軍隊在訓練中的意外傷亡事故將大大減小。(作者署名:候知健)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6-01/doc-ihcikcew1595259.shtml
2018-06-02 07:48:36
jsoujsou
中國超級炸藥技術獲重大突破 功臣居然是位美籍專家亞歷山大•岡察洛夫教授

  2018-7-9,據《科技日報》報導,我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成功在世界上,首次一舉成功合成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屬氮”物質,為未來“N2爆炸武器”這類無核輻射第四代核武器研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據悉,這次所謂的超高能含能材料是指能量比常規炸藥,至少高一個數量級的新型高能物質,是實現高效毀傷的核心技術,與常規我們瞭解的那些TNT類爆炸物質不同,目前,除去反物質等比較遙遠的高含能物之外,超高能含能材料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基於化學能的高能物質,比如納米鋁、納米硼等高活性儲能材料,還有一類就是全氮類物質、金屬氫或者金屬氮。這其中,全氮化合物是未來全世界新型推進劑和炸藥等高能密度材料( HEDM)最有應用前景的候選物。
  能量上的突破能夠極強的增強我軍的作戰能力,且可以研發出最先進的火箭和太空梭,如果能將火箭的推進劑效率提升,那麼其運載能力的提升是極其顯著的。尤其是對於火箭來說,推進劑是非常重要的,絕大多數火箭裝載重量僅有3%到5%,即1000噸起飛重量的火箭,載重量僅有30噸左右,即使火箭進一步提升,將最大起飛重量提升到3000噸以上,其裝載重量最多也僅有120噸左右,例如美國的土星五號和俄羅斯的能源系列,其最大起飛重量都在3000噸上下,裝載重量也僅有100到120噸。
  如果能夠將推進劑效率提高數倍,那麼意味著火箭完全可以將裝載重量提升到20%以上,是現在的6到7倍,即使考慮使用金屬氮會提高一定的成本,也完全能將成本降低4到5倍,如果研發出能夠重複使用的火箭,則很可能將發射成本降低10倍以上。屆時發射一公斤物品進入太空的成本很可能會降低到1000美元以內,如果再利用高空發射的大型客機以及平臺,甚至能夠降低到100美元,這個價格僅有航空飛行的10倍左右,隨著技術提升還可以進一步降低,這意味著人類很可能借此跨入星際飛行時代。而如果這種材料用在武器上也是突破性的改進,使用金屬氫製造炸彈,按照現在的標準來看,完全可以將炸彈的威力提升10到20倍,必要情況下甚至可以提升100倍,如此完全可以研發出沒有輻射,但威力也不亞於核彈的第四代核武器。(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11/doc-ihfefkqq0196685.shtml
2018-07-12 08:03:28
jsoujsou
現代還用人工佈雷嗎?我軍火箭炮可一次佈雷240枚 2018-07-21 新浪軍事

  近日,解放軍公佈了一組我軍列裝的90A式火箭炮發射佈雷火箭彈的進行火箭佈雷作業的照片。
  該系統主要由前沿觀察哨(車)、營/連指揮車、火箭彈發射車、火箭彈運輸車及維修車等部分組成,其中122毫米自行多管火箭炮的戰鬥全重約20噸,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約為1.5-2分鐘,採用鐵馬XC2200型6X6輪式高機動越野底盤,因此具備較強的公路和一定的越野機動能力,其公路最大行駛速度約85KM/H。該車底盤後部安裝有一套由40根定向管組成的火箭彈發射裝置,可在約18-22秒的時間內將40發全數發射出去,最大射程50公里。另外該車底盤中部還安裝有一套火箭彈自動裝填裝置,可在需要時額外攜帶40發備發彈,自動裝填時間約為3分鐘。其彈體內可攜帶6枚防坦克地雷或6枚防步兵地雷,也就是說90A式火箭炮的一次齊射就可以向預定雷區撒布240枚防坦克/防步兵地雷,且這些地雷在沒被敵方目標觸碰引爆的一段時間後,還具備自毀能力,從而降低了誤傷己方人員裝備和無辜群眾的概率。
  作為一支從革命烽火歲月裡就開始廣泛使用各種地雷的人民軍隊而言,從當年繁瑣的人工佈雷到如今簡便的自動化火箭佈雷,無疑不見證著我軍佈雷技術的巨大進步,而這種技術上的進步也將給敢於來犯之敵布下更強大且更加詭異難測的地雷陣。(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C•C)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21/doc-ihfqtahi4125023.shtml
2018-07-22 09:48:40
jsoujsou
我軍裝備新式手雷:可模組化擴展 三個串聯可炸坦克 2018-08-15 新浪軍事

  M24木柄手榴彈無愧於“簡單”二字,它簡單到了只有戰鬥部、保險、引信三個部分,使用時只需擰開保險蓋,拉開導火索,瞄準、投擲一氣呵成。由於其簡單易制的緣故,民國時期,國共兩黨都曾大規模仿製該型手榴彈,原版和仿製版最顯著的區別就是仿製型將原版M24的100克TNT裝藥量改為70克裝藥量,這種適合中國人體格的自產彈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爆炸威力小的問題,邊區造的問題更甚,由於鑄鐵技術的不成熟和土炸藥威力較小的原因,邊區造經常出現一炸成兩半的問題,缺乏重武器的土八路可謂是對它又愛又恨。
  米爾斯無柄手榴彈則是“先進”的代表,這個先進並不是設計多麼複雜,而是其擊發裝置的方法和設計的先進性。它採用了握片裝置來觸發引信,使用時拔出保險銷,手同時握住握片和彈體,這樣可以使手榴彈始終處於待擊發狀態,必要時也可以重新插回保險銷解除狀態。手榴彈投擲離手後握片會自動彈落,擊針也會被彈簧拽入內部從而擊發引信。它的先進性在於只要士兵願意,他可以一直讓手榴彈處於待擊發狀態,也可以隨時解除這種狀態。
  試想一下,士兵可以在接敵前提前使手榴彈處於待擊發狀態,這樣既可以從容瞄準,也可以更快更好地抓住戰場時機,畢竟戰機稍縱即逝。後世的翻板按壓式手榴彈也採用了相似原理,不同的是握壓改為了按壓。
  一代傳奇67式木柄手榴彈,是全球產量最大的手榴彈,也是解放軍裝備規模最大,裝備時間最長的型號之一,它繼承了傳統木柄手榴彈的種種優點,自然也繼承了其缺點。
  還有通過將導火索拉繩纏繞在小拇指上來模擬握片/按壓式手榴彈的待擊發狀態,這樣可以在投擲離手慣性的作用下自動拉開導火索,這個土辦法也流傳到之後的77式木柄手榴彈上面。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打擊手段多樣化,步兵的作用被進一步壓縮,他們只能在城市裡面對殘酷的巷戰,82式攻防一體手榴彈順應而出,隨後,通過對越反擊戰總結的經驗,86式全塑無柄手榴彈也橫空出世,這型手榴彈採用外殼破片和內置鋼珠作為主要的殺傷手段,殺傷效果穩定顯著,它同82式均採用了翻板按壓式擊發方式。
  最近,一款和美軍“可擴展型進攻手雷”高度相似的新式手榴彈被曝光出來,士兵可以通過戰場形式判斷來自行組裝可擴展化模組,進行爆破、炸坦克等任務。(作者署名:軍情解析)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8-15/doc-ihhtfwqr7620054.shtml
2018-08-16 09:16:55
jsoujsou
我軍制式集束彈頭出口中東多國 炸出數萬鋼珠可打坦克 2018-9-10 新浪軍事

  最近,在中東戰場上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火箭彈用集束彈頭殘骸,西方軍事觀察家通過對留有的英文字母分析,MZD-2是型號名稱,PHL-81-1是指中國8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我們知道,國際社會有很多條令是禁止集束炸彈的,但是基本上也沒有幾個國家聽,大家照樣我行我素造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又叫子母彈,是一種內部裝有許多小炸彈的特殊炸彈,炸彈炸開後先是有子炸彈,子炸彈再炸開又有很多鋼珠來反步兵,或者是有反坦克雷來打坦克。高效卻又極其殘忍的反步兵彈藥。
  這種彈藥可以配屬我軍的81式以及出口的90式,蘇聯出口比較多的BM-21理論上也能夠發射這種彈藥。
  按照設計,一發這種火箭彈有35枚子彈藥,每枚子彈藥有1400枚小鋼珠,也就是說一枚火箭彈可以打出上萬枚鋼珠,簡直就是步兵收割機。
  其實,這種彈藥還不僅僅是為了殺傷步兵,這種子彈藥底部有一個金屬藥型罩,說明它還是一枚破甲-殺爆多用途彈,可以拿來的對付輕裝甲車輛甚至T-54/55這類的中型坦克。
  目前這種中國制式武器已經隨著90系列火箭炮的出口而帶到了世界各國,特別是中東戰場上經常就能夠看到這種彈藥的身影。
  而有趣的是,成系統的90式火箭炮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也不是一般武裝分子能夠擁有的。但是彈藥卻很容易地流到這些人手中。他們將這些火箭彈中的子彈藥拆出來,每顆小彈藥裡面有1400枚鋼珠,也是很有威力的。這些人將其掛載在中國的大疆民用無人機上,扔下去的威力顯然比羽毛球炸彈要強不少。
  其實世界各國在中東都使用了類似的集束炸彈,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使用量非常大,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10/doc-ihiycyfw4122098.shtml
2018-09-11 08:54:10
圖博館
德法科學家懷疑美軍研製生化武器 違反國際公約(圖)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8-10-5報導,美國軍方利用昆蟲傳播基因修改病毒的計畫可能違反《生化武器公約》。德國和法國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昆蟲盟國”計畫由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專案局(DARPA) 負責。實驗的官方任務是通過昆蟲傳播的病毒進行植物染色體編輯。這項研究的作者注意到,實施該計畫可能對環境產生深遠的生物、經濟和社會後果。科學家懷疑該專案能為美國農業帶來實際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已經為該計畫投入了2700萬美元。
  俄防核生化部隊司令伊戈爾•基裡洛夫星期四表示,在格魯吉亞盧加爾實驗室工作的美國科學家以治療的名義對當地居民進行了有毒化學物質測試。
  據俄新社9月15日則稱,經過俄方的努力調查,美國一家生物研究中心的前任高管爆料了一個大機密,稱美國已經研製了很多生化武器,這些武器不亞于當年日本使用細菌戰的生化武器,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
  今年9月,格魯吉亞國家安全局前局長吉奧爾加澤表示, 他已敦促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理查•盧加爾(Richard Lugar)實驗室的活動進行調查。吉奧爾加澤聲稱,該實驗室可能進行“致命試驗”。
  俄國防部15日對此回應稱,該部門將分析吉奧爾加澤上傳到網路上有關美國軍事生物計畫的文件,並將公佈分析結果。俄國防部稱,在發佈的材料內容中有嚴重違法跡象,專家正在研究吉奧爾加澤發佈在網上的檔。相關分析結果會向俄羅斯大眾及國際社會公佈。俄外交部表示,莫斯科將要求美國對該實驗室的活動給予正式解釋。
  根據吉奧爾加澤的爆料,美國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近郊區的盧加爾實驗室進行了包括人體實驗在內的多項實驗,且根據以前的檔記錄顯示,實驗已導致多人死亡。
  在吉奧爾加澤披露的美國軍方檔中顯示,盧加爾實驗室正在研究利用昆蟲進行生物攻擊,例如使用無人機將攻擊昆蟲運送到攻擊地點,通過生物攻擊傳播疾病。
2018-10-06 07:32:57
圖博館
俄外交部認為,美國和格魯吉亞當局竭力在掩蓋這支美軍部隊及其活動的真實情況,這支部隊在從事特別危險傳染病的研究。五角大樓還在爭取將這支偽裝起來的美軍生物醫學部隊滲透到獨聯體國家。
  對於媒體報導和科學家的撰文,美國政府還未進行回應。
  《禁止生化武器條約》是1972年美國與一些國家共同簽訂的,迄今已有143個國家簽約。於1975年生效,是最早全面禁止一整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際條約。
  《禁止生化武器公約》共15條,主要內容是:締約國在任何情況下不發展、不生產、不儲存、不取得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製劑、毒素及其武器;也不協助、鼓勵或引導他國取得這類製劑、毒素及其武器;締約國在公約生效後9個月內銷毀一切這類製劑、毒素及其武器;締約國可向聯合國安理會控訴其他國家違反該公約的行為。
  主要條款摘錄:
  條款 I:在任何情況下,永不得取得及持有生化武器。
  條款 II:銷毀生化武器,或改以和平為目的,並結合資源及財力。
  條款 III:不轉讓,或以任何方式援助、鼓勵、誘使其他國家取得或持有生化武器。
  條款 IV:採取國際必要措施以履行生化武器公約。
  條款 V:雙方、多國間互相協商以解決任何履行生化武器公約的問題。
  條款 VI:必要時尋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協助,以追究違反生化武器公約,並認同其後續決定。
  條款 VII:援助遭受違反生化武器公約國家所威脅的國家。
  條款 X:遵守以上所有條款,並以和平的方式使用生物科技與科技。
  回應
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國家!真正的邪惡軸心,視國際公約如無物
不奇怪,原子彈當初就是美國人創新出來的!美國人有不守規矩的傳統,規矩是我定的,我可以隨時修改。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18-10-05/doc-ifxeuwws1231092.shtml
2018-10-06 07:33:49
圖博館
中國"炸彈之母"佔據轟6整個彈艙 威力相當於小型地震 2019-01-03 新浪軍事

  日有眼尖網友在北方工業(NORINCO)最新發佈的宣傳視頻中發現轟-6實彈投擲一種全新巨型炸彈的鏡頭,該彈體型龐大,佔據了整個彈艙,長相怪異,頭部除了具有4個突起的光學引信視窗之外,還有一根長長的金屬杆撞擊引信,尾部有多片小尺寸穩定彈翼。
  有媒體研判該彈是我國最新研製成功的巨型鑽地彈,用於打擊深埋低下的加固目標,也有人稱該彈是巨型溫壓彈(雲爆彈),通過引燃燃料空氣來產生大範圍高溫窒息和超壓爆震殺傷效果。
  但這兩種說法都不正確,長杆引信和與鈍頭顯示該彈在設計上採用空爆方式,不具備鑽地能力,爆炸火球也與雲爆彈地透明橙色截然不同。因此該彈應該是我國最新研製的常規裝藥地震彈,通過海量裝藥引發的巨大爆炸來實現各種戰術目的。
  這枚巨型炸彈在重量上可能與前蘇聯圖-16裝備的FAB-9000 M-54常規炸彈相仿,也就是驚人的9噸,與美軍現役的炸彈之母GBU-43(MOAB)接近。
  由於此類巨型炸彈的爆炸威力相當於一場小型地震,所以獲得了“地震彈”的諢號,最大戰術應用首先在於心理戰。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曾使用MC-130特戰運輸機在夜間向伊拉克軍隊投擲了11個6.8噸重的BLU-82,巨大的爆炸和恐怖的殺傷力有效震懾了伊軍,促使其士兵大批投降。甚至連目擊爆炸的英國SAS特種部隊也誤仍為美軍動用了戰術核武器,通過無線電向總部驚呼:“長官,美國佬剛剛在科威特投下了核彈!”
  此外地震彈依靠強大的衝力波也能大範圍破壞淺層地下工事,在阿富汗美軍曾投擲MOAB有效摧毀了恐怖組織佔據的洞穴與地道設施。(作者:阿姆斯壯)
  回應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03/doc-ihqhqcis2674980.shtml
2019-01-04 08:21:26
圖博館
俄研發新型子彈速度超5馬赫 將裝備狙擊手 2019-01-15 新浪軍事

  日前,俄羅斯武器製造商羅鮑武器公司宣佈,他們可以生產槍口速度為2000米/秒的武器彈藥。約合5.83馬赫“高超音速”子彈。
  狙擊手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準確度必須考慮一系列外部彈道因素,包括風俗、風向、海拔甚至空氣密度。這些估計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並根據目標距離和環境因素的變化有不同程度的複雜性。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狙擊手更容易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因素的干擾而射擊。然而採用高超音速子彈後,子彈在空中的飛行時間會大大縮短,從而提高打擊精確度,同時可以提升射程。洛巴耶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速度超過5馬赫的情況下,高超音速彈可以在不做任何調整的情況下射程達到1000米。
  不過他們也表示,高超音速子彈的批量生產存在技術和後勤障礙。想讓傳統槍支子彈速度超過1220米/秒、以及狙擊槍以超過2000米/秒的速度時,需要可靠的運載機制提供的超大膛壓。正因為如此,該公司表示,採用了一種特殊的“可以引爆獨特成分的化學成分”而非使用標準火藥來組成子彈引爆部件的部分。其生產成本以及它們與現有槍支的相容性程度,這些都還有待觀察。此外,噪音、後坐力和重量問題在操作層面依然存在。無論如何,這種 “引爆” 彈藥幾乎肯定會對狙擊槍的壽命造成很大影響。洛巴耶夫並不否認這一點,而是指出,提高效率帶來的收益將抵消增加部件退化帶來的損失。
  羅鮑並沒有將他們的高超音速子彈定位為傳統狙擊彈藥的替代品。相反,他們將其宣傳為一種非常划算的選擇。除了高超音速彈藥外,羅鮑狙擊槍公司還還參與了其他幾個專案,包括精確制導火器系統和它所說的世界上第一支自動狙擊步槍。在這種情況下,高超音速彈藥研究是羅鮑公司研發的新興技術的一部分,他們認為這些技術將改變未來幾十年的武器研發方向。(作者署名:土星軌道觀察室)
  回應
提高初速,就得提高膛壓,問題隨之而來。
現有的子彈都能殺敵,畢竟人的反應速度絕對不會比子彈快,不過這項科技也值得去研究,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19-01-15/doc-ihqfskcn7278027.shtml
2019-01-16 08:42:49
阿楨
中國空軍也有重裝工兵 讓戰機在炮火中起降無阻(圖) 2019-4-9 新浪軍事

  說起工兵部隊,除了陸軍之外,在我軍的空軍部隊中也有一支特殊的工兵分隊,他們不承擔開路架橋的任務,但是卻能讓戰機在炮火中自由起降。
  這支空軍工兵分隊裝備的並不只有常見的手持探雷排爆裝備,還另外裝備有不少大型重裝機械,比如上圖中的GSL130綜合掃雷車,主要是掃除敵人空襲機場後在跑道上留下的未爆彈和子母彈的,所以不需要導爆索大面積的爆轟。在掃除跑道上的子母彈和雜物的過程中,主要還是使用GSL130前部的掃雷犁,不過與陸軍使用的掃雷犁不同,空軍這個更像是推土鏟,沒有能夠插入土中的齒,這是因為空軍主要是用在堅硬的跑道上,掃除的是表面的爆炸物,不需要像陸軍那樣把土中的地雷犁出來。
  另外GSL130裝備的電子掃雷器在對付一些使用電子引信的彈藥時是非常有用的,它主要是通過兩個像棒子一樣的天線,不斷的發射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用來誘爆一些電子引信彈藥。一般在空襲機場的時候,除了向地面拋撒大量的子母彈阻止飛機起降和延緩工兵排爆修復跑道外,敵人還會使用鑽地彈藥和延時引信彈藥,用於徹底破壞跑道和機堡等有鋼筋混凝土加固的設施,對於這些鑽入地底的未爆彈藥,空軍工兵也有專門的設備對付。比如下圖中的數位航彈探測儀,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能夠探測發現和定位地底一定深度的金屬物,這用來確定未爆鑽地彈的位置是非常有用的。
  為了能在不接觸未爆彈藥的情況下引爆他們,空軍的工兵們還裝備了非接觸聚能彈,它能夠利用聚能裝藥爆炸形成的金屬射流擊穿航彈外殼,確保引爆航彈。在完成了未爆彈藥的排除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迅速回填彈坑和鋪設應急跑道了,所以空軍的工兵分隊還裝備了不少的挖掘機和推土機,另外為了方便戰機晚上起降,工兵們還得佈設應急的跑道燈。這種可擕式的跑道燈其實還可以配合跑道偽裝器材用於夜間佈設假跑道,這樣也能在敵人夜間空襲時達到欺騙效果,消耗對方的彈藥,降低主跑道的損失。(作者署名:電波震長空)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4-09/doc-ihvhiewr4426851.shtml
2019-04-10 09:46:09
阿楨
美陸戰隊購M2重機槍240萬發塑殼彈藥 2020/01/19 中時

為了減輕士兵們的戰場負荷,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與彈藥製造商MAC LLC,完成新的輕型聚合物機槍彈藥的合約,總價1000萬美元,提供給M2白朗寧12.7mm俗稱.50重機槍使用,塑殼比傳統銅殼子彈要輕了30%,彈鏈也由尼龍取代,耐熱性也比黃銅好,膛室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減少了零件斷裂和磨損的可能性。
新美國安全中心於2018年項研究發現,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戰的美軍士兵在行軍時,經常攜帶達到119磅(53公斤)的負重, 2004年至2007年之間,三分之一的士兵就醫原因不是戰鬥負傷,而是肌肉骨骼,脊柱和肌腱受傷。

塑膠子彈是未來趨勢?美軍計劃購置240萬枚

傳統的子彈由彈頭、彈殼、火藥和底火四部分組成,槍械剛出現時,子彈是沒有彈殼的,完全靠槍膛裡面的火藥來推動,既費時也不安全,後來出現更為先進的紙彈殼,主要是把火藥預先裝在紙包裡面,實現火藥的定量安裝,火槍射擊也比較穩定,但這樣的彈殼火藥容易受潮,而且殘渣也容易進入槍膛,降低槍膛的壽命,直到最後出現了金屬彈殼,才解決了這一問題,金屬彈殼主要有,銅製彈殼和鋼製彈殼兩種,質量相差並不是很大,銅製延展性最好,但一些(楨:中國)銅缺乏而使用鋼。在國際上還有兩種比較前沿的子彈,一種是新型的無殼子彈,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一種就是塑膠彈殼的子彈,也就是美國有所突破,但真正到廣泛運用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無殼彈-維基百科

無殼彈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一些早期的紙彈殼設計就運用了可燃彈殼,發射後沒有顯著的殘餘物;紙彈殼中包含火藥、底火及彈托。
1848年,美國發明家瓦特•杭特將一種新型無殼彈應用到連發槍支上並申請專利。
二戰時,金屬供應緊張德國開始研發無殼彈,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戰爭期間不足以完成一個的無殼彈體系。
現代無殼彈包括固體推進劑最初是由製成特殊形狀的易燃硝化纖維製成,當中有空間容納彈頭及底火。完整的彈殼也可能包含粉狀推進劑,幫助點燃及為子彈提供初始推力.
2020-01-20 09:22:31
阿楨
中國石墨炸彈威力驚人 1枚竟讓整座城市陷入癱瘓! 2017/09/10 中時

現代戰爭已由以往的消滅敵有生力量變為癱瘓作戰體系,癱瘓的手段一般是打擊敵方的C4ISR(自動化指揮系統),但這些設施一般防禦森嚴,極難突破,此時一種新的炸彈石墨炸彈,卻讓間接癱瘓成為可能。新浪博客「雲上的空母」直指,該炸彈未來將成為中國的殺手鐧!
  對一個國家的軍事體系來說,雖然擁有一定的能源自給能力,但大多數能源還是要靠國家電網,因此只要國家電網被癱瘓時間超過1周,一個國家的軍事體系基本上80%都要處於失能狀態。在此情況,攻擊電力設施,也就成了作戰的首選目標。如海灣戰爭期間,美軍首輪空中打擊目標,電力設施就占了22%,凸顯了電力設施的重要性。而為了達到這目的,美軍則大規模使用石墨炸彈。
  真正的石墨炸彈是一種集束炸彈,幾十米長的數千根碳纖維,被裝在一個小罐當中,每個小罐都帶有微型降落傘。而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內置於彈藥內的石墨纖維,由於石墨導電能力極佳,一旦被抛灑在電力設施和關鍵輸電線路上,立刻就能造成線路短路,甚至讓電網燒毀。
  每個國家的電網設備、輸變電線路都是裸露在地上,目標眾多且十分明顯,想打不準也很難,除非有攔截發射平台,否則根本就無法防護,一旦攻擊到供電線路關鍵節點,一顆石墨炸彈絕對有可能癱瘓一座城市,石墨炸彈的破壞力,可說效果不輸核武器。
  中國的石墨炸彈,被內置在250千克級集束炸彈中,尾部有一個WCMD風力校正彈藥散佈裝置,這使得石墨炸彈投放精準度大大提高。
2020-03-08 08:05:34
阿楨
中國超強水泥鋼板專防美軍鑽地彈 導彈打到直接彈飛 2020-03-22 新浪軍事

  多年前的伊拉克戰爭刷新了我們對戰爭的認知,伊拉克一個個深藏地下的指揮所、彈藥庫、機庫被美英聯軍的精准炸彈、導彈掀翻,近百萬大軍陷入群龍無首之地,短短18天便全線瓦解。警鐘已響起,我國開展了全面的軍事革新,要求能打也能防,其中“防”方面研發出了抗毀能力是普通水泥10倍以上特種“橡皮防彈衣”“水泥鋼板” 硬度指標達到了60000 psi以上,據悉,僅需鋪設5米厚度就能抵禦美軍GBU-57巨型鑽地彈的打擊。
  在深山之中建許多地下秘密地堡與基地可以起到防護作用,但是單憑大自然形成的天然庇護是不夠的,一方面是太遠太偏僻不方便,另一方面是天然的材料在科技的力量下顯得有些單薄。
  2004年,美軍再次開發出更加重型的MOP鑽地彈,據報導稱,這種經過改良的“重型鑽地彈”憑著重量與彈頭就能擊穿60米厚的水泥層。當然了,這60米主要是指普通的鋼筋水泥結構,換成花崗岩層就會變成40米,如果換成美軍自己研製的超強加固水泥,那麼鑽地彈就只能啃進8米而已。
  如此看來,我國研發出來的“鋼板水泥”的確比美軍的最強水泥還要強些,不過單從資料上很難論斷雙方的勝負,畢竟沒經過實戰的檢驗。雖然美軍MOP鑽地彈能夠貫穿60米厚鋼筋水泥層,但防守方也不可能就傻傻的只用水泥作防禦掩體,在實際瞭解中發現,地下工事或基地的修建分成厚度不一的各種材料的防禦層,目的就是讓進攻方單一針對某種防禦材料的彈頭無功而勞。其實美軍也承認鑽地彈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對於那些複合型的地下掩體的打擊能力是很有限的,否則美軍只需要一路用鑽地彈開路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
  矛與盾總是共存的,而且也是相互消長的,武器性能與防護技術都在不斷進步。(作者署名:谷火平)
  回應
你會防難道別人不再會繼續研究更厲害的炸彈?
難道人家還會繼續研究,就可以貶低我們的防禦科技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3-22/doc-iimxyqwa2457188.shtml
2020-03-23 08:43:22
阿楨
美媒:“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招,被用在中國身上了 2020-04-22 觀察者網

  美國獨立新聞調查網站灰色地帶(Grayzone)20日揭露了保守派記者是如何與美國政府打配合,將空穴來風的陰謀論“合法化”的全過程。
  今年1月,某邊緣化美國右翼媒體報導稱“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這一文章問世後,立馬遭到科學家和主流媒體的反駁,這一陰謀論因此破產。
  然而,上述陰謀論卻在今年4月再次復活,並在美國主流媒體站穩腳跟。緊接著,美國主流媒體開始和特朗普政府打配合。從國務卿到國會議員,美國政客輪番上場,將這一陰謀論推銷給全世界。
  “灰色地帶”稱,這系列操作和當年小布希政府散播“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過程異曲同工。

張召忠:美違反國際法用集束炸彈 這是國家恐怖主義 2020-04-22 新浪軍事

  有人認為,像黑寡婦突擊隊和人體炸彈等都屬於恐怖主義,原因是他們對美國發動了炸彈襲擊。如果是發生在過去,這些人可能是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或者是捨生忘死的愛國主義者。
  為什麼同樣的行為在今天卻變成恐怖主義者了呢?
  按照國際法基本原則,恐怖主義主要是指把無辜的平民百姓當作攻擊目標進行襲擊,或者針對軍民不分的目標進行襲擊,因為任何襲擊和武力行動都不能殃及普通老百姓。如果在襲擊中直接針對美國軍人,或者在襲擊中的直接目標是坦克、直升機和軍營這樣的純軍事目標,這樣的襲擊就不能算是恐怖主義。
  如果把這個也列為恐怖主義,我們怎麼理解美國動用武裝力量去佔領一個主權國家?怎麼理解美軍在戰爭中使用國際法明令禁止使用的集束炸彈附帶損傷那些無辜的平民百姓?怎麼理解海灣戰爭中在阿米尼亞防空洞中死去的數百名普通市民和兒童?
  難道這不是國家恐怖主義、軍事恐怖主義嗎?如果強權政治被認為是合法的,弱肉強食者的反抗都是恐怖主義,如果這樣的輿論成為時代主流,總有一天世界各國都會飽受國際恐怖主義之苦。
2020-04-23 08:38:21
阿楨
中國掃雷車全球最先進:幾十米外"隔山打牛"引爆地雷 2018-01-26 新浪軍事

  近日,在中國陸軍的開訓儀式上,有一輛長相怪異的裝甲車頗為引人注目,頭頂著數十個方圓物件的裝甲車,便是中國陸軍最新裝備的掃/排雷車。根據相關專家研判,其上的圓筒和方板分別為波長不同的微波天線,用於探掃前方地面的金屬物體,從而找出地雷的所在之處。在2014年的一篇報導中,相關媒體是這麼描述這款新型掃雷車的:“……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運用高功率微波掃雷等技術,快速排除多顆地雷。”
  而根據這些微波天線的安裝角來看,該車探測地雷時,和未確定有無地雷的雷場之間能保持較遠的距離——這也就意味著,即使雷場內某顆地雷在掃除時被引爆,也不會對掃雷車和操作手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而相較之下,傳統的“接觸式探、掃雷車”,則必須將探雷器或掃雷器布放至地雷上部,甚至是接觸於地面,對操作員和車輛的安全未免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當然,各國的火箭炮也都能發射相應的排雷彈,對大面積雷場進行“清洗”。但在城市和複雜環境中,可疑爆炸物的處理就無法用如此“粗暴”的手法,必須要讓相應的排雷車上場。
  圖為德國的“野豬”排雷坦克。該車的原理起源于二戰,簡單粗暴——將粗壯的鐵鍊栓在轉軸上,轉軸飛速旋轉把鐵鍊反復抽打在地面,以加速度和離心力製造出履帶按壓地面的壓力,從而引爆地雷,達到掃雷的目的。
  圖為廣泛裝備西方國家的“哈士奇”反地雷車。該車除卻裝備大面積的電磁天線外,還有一根極長的機械臂,能夠排除各式各樣的爆炸物。但只消看一眼該車的V型底,以及緊貼地面的電磁天線,觀者不難得出結論——由於要將天線儘量地貼緊在地面,所以該車的掃雷工作依舊要冒極大風險,故使用誇張的設計以保證乘員的生存率。
  圖為“哈士奇”的排爆手臂。這項技術不可謂是不先進,然而這種活計終究只能用在反恐戰場,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戰場上,沒有任何一個敵人會傻乎乎地給“哈士奇”慢條斯理排除地雷的機會——這也就是鐵鍊掃雷法至今大行其道的原因。
  圖為中國陸軍的掃雷機器人。在裝備了多款多功能掃雷/破障工程車的同時,這些新型掃雷裝備不斷入列,而在數年前就把“高功率微波探雷”技術發展至實用水準,在數年前就得以裝備部隊,在國際上是尚屬首例。(作者署名:利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5oP1JJAKg
2020-06-24 07:41:36
阿楨
最愚蠢核武器:輻射範圍大於射程 對己方有致命傷害 2020-11-30 新浪軍事

  上世紀50年代末,隨著洛斯阿拉莫斯科學實驗室成功實現核彈小型化,可選10噸或20噸當量的W-54戰術核彈戰鬥部應用而生,極大促進了美軍戰術核武器的發展。
  W-54最著名的應用就是GAR-11(AIM-26A)“獵鷹”核空對空導彈,號稱一枚就能清除一片空域的蘇聯轟炸機。該戰鬥部的另一個應用與之相比則顯得籍籍無名,甚至被稱為冷戰中最愚蠢的核武器“大衛•克羅克特”戰術核無後坐力炮,50年代末被設計用於部署在西德邊境以及富爾達缺口,配合其他戰術核武器(核地雷、核火炮)抵禦華約裝甲洪流的突襲,除直接摧毀蘇聯坦克裝甲車輛外還能創建大片致命輻射區域,為北約軍隊留出足夠的動員時間。
  “大衛•克羅克特”核無後坐力炮被分成兩種型號,一種是輕型的120毫米M-28發射器,長度12.55米,重52.7千克。第二是是重型的155毫米M-29發射器,長2.49米,重168千克。M-28可由吉普車載發射,也可在地面用三腳架發射。M-29由M-113裝甲運兵車或卡車裝載運輸,然後被搬下架在三腳架上射擊。
  XM388核炮彈的發射操作類似於早期的步槍榴彈,將發射藥塞入炮管中,然後將擰入發射杆的XM388彈藥插入炮管,直到彈藥與炮口齊平。射擊時發射藥被點燃將彈藥推向目標,部分推進劑氣體則從炮管後部的噴嘴噴出抵消後坐力。炮管下方甚至還安裝有一門37毫米加農炮,被用於發射一枚貧鈾目標標記彈。
  “大衛•克羅克特”之所以被稱為最愚蠢的冷戰核武器,是因為雖然XM388核炮彈內置引爆計時器,可為射手提供300米的最小安全距離,但該炮精度相當差,並且20噸當量的W-54戰鬥部引爆後最致命的殺傷並不是其區區150米的衝擊波範圍,而是致命輻射,輻射範圍甚至大於武器自身的射程,會對射手產生致命的傷害。
  但即便是這樣一種殺敵1000自損800的核武器,也被美國大量生產了2100門,於1961年開始部署,直到1967年才從西德撤出。有意思的是西德時任國防部長弗朗茲•約瑟夫•施特勞斯是“大衛•克羅克特”核無後坐力炮最熱心的支持者之一,他認為僅一門“大衛•克羅克特”炮在威力上就相當於40-50門普通火炮的齊射,應該大力部署這種武器,將節約下來的資金投入其他方面。但由於這種核武器對射手過於危險,他的觀點在北約內部遭到強烈反對。
https://mil.news.sina.com.cn/history/2020-11-30/doc-iiznctke3975742.shtml
2020-12-01 08:42:31
阿楨
新生兒畸形、癌症發病率攀升……美軍貧鈾彈留給伊拉克無窮遺患

伊朗新聞電視臺2020-12-14援引伊拉克消息報的報導說,伊拉克議會外事委員會顧問哈提夫•裡卡比透露,伊拉克政府計畫正式起訴美國政府,指控美國政府侵犯伊拉克主權,在平民區域使用國際上禁止的貧鈾彈。
美國此前已經承認,美軍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使用過貧鈾彈。早在2010年,就有外媒報導伊拉克想要針對貧鈾彈的使用對美國提起訴訟,不過後續沒有實質進展。
貧鈾彈:危害巨大 影響長期持續
貧鈾彈是指以含有鈾-238的硬質合金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炸彈、炮彈或子彈。貧鈾彈在爆炸時產生的高溫可以使彈體發生塵化,變成細微顆粒隨空氣流動而四處飄散,散佈在空中或落在地面及河流,會被人大量吸收,對身體產生嚴重傷害。由於貧鈾的半衰期很長,因此貧鈾彈帶來的污染會長期破壞環境和人類的食物鏈。貧鈾彈輻射在人體內累積毒素,造成例如白血病、肝臟系統紊亂和癌症等疾病,患病人數會在10年到15年時達到高峰。
根據伊拉克官方的記錄,在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伊拉克人罹患癌症的比例是每10萬人中40人,到1995年,升高到每10萬人中800人,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每10萬人中至少1600人,並且上升的趨勢仍在繼續。
2020-12-20 09:36:17
阿楨
中國陸軍40MM埋頭彈曝光

中國陸軍埋頭彈,威力超大,還可以衛星北斗制導。出口型比肩西方同類產品,自用型性能翻倍!
埋頭彈(CTA)即將發射藥有效覆蓋並包裹住整個彈丸,以增加發射藥用量並提高彈丸彈道性能的彈藥。起源于美國後來搞不下去,歐洲接著搞還出了成果,但最後也沒有裝備部隊。沒想到中國軍工研發出來了,不但裝備了部隊,還用於出口。
央視介紹國產40mm埋頭彈火炮,相容英法合資CTI公司的CT2000,水準90°旋轉直通彈膛,右側進彈,左側拋殼。射速200發/分,70倍徑身管,由於埋頭彈不是縱向往復運動供彈,耳軸後炮尾很短,所以火炮俯仰角做到了-6~87度。能使用很多新技術彈藥,已經移植35炮的AHEAD彈,正在開發衛星制導彈藥,北斗軍用定位精度可以讓炮彈達到2m以內,其榴彈殺傷半徑達到20m,有效射程超過10km(?),一個點射下去覆蓋一個足球場的軟目標。
基本作戰效能(外貿版)
一、穿甲厚度140毫米。相當於二戰德軍虎式坦克(85毫米坦克炮)的穿甲性能,等同於新一代至少57毫米火炮性能,雖不能擊穿三代坦克正面裝甲但可以打透其側裝甲,瑞典CV9040步戰車40毫米機關炮,只能打穿100毫米勻質鋼板。
二、射界範圍大,-6~87度的射角,兼具高射炮性能,能打擊直升機和無人機。可炮轟反裝甲末敏彈,在距離末敏彈6米處散發出幾百個鎢珠。
3、適用於城市作戰。由於射角大,可以用來對付高樓等城市目標。
三、埋頭彈火炮總體性能與西方相當,但極具中國特色。比如射界範圍大,自動供彈系統,埋頭彈的二次點火等技術。謙虛的說,就是世界第一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6Y3IsD_FY&list=PLYG8vFcMYIaKhU0ZrL6B4UFwcaI3HcWig&index=36
2021-02-09 11:10:34
阿楨
生物實驗室,美國欠世界一個交代 2022-03-11 環球時報社評

俄羅斯國防部2022-03-10公佈了從烏克蘭生物實驗室人員那裡獲取的檔,揭露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在烏克蘭開展的生化武器研究,其中包括研究“通過候鳥傳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及“能夠從蝙蝠傳播給人類的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等多個項目。俄方還表示,獲取的材料顯示大量屬於斯拉夫族群的血清樣本已被轉移,美在烏生物計畫與日軍731部隊所為類似。這些材料被俄羅斯在網上予以公開,供全球免費下載。
美方的反應頗有些顧左右而言他。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連發8條推文指責俄羅斯在散佈“虛假資訊”,但回避了對美國在烏克蘭生物實驗室的任何提及。她還聲稱俄羅斯可能正在為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化武器做準備,卻仍然沒有任何材料佐證,這樣的指責不僅對澄清世人的懷疑毫無助益,反而讓美方的回應顯得更加蒼白無力,而且邏輯混亂。
倒是美國國務院的三號人物、副國務卿紐蘭不小心說了句實話——她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承認,烏克蘭有“生物研究設施”,而且美方正同烏方合作,防止那些“研究材料”落入俄羅斯軍隊手中。
這些自相矛盾的說法進一步加深了世界對美國的疑問:美國到底在烏克蘭有沒有生物實驗室?為什麼2月24日俄烏爆發衝突當天就急急忙忙銷毀材料?這些實驗室是在進行科學研究還是致力於將科學研究武器化?美國在全球有336個生物實驗室,它們與五角大樓都是什麼關係?美國如何確保這些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為什麼美國20多年來一直獨家阻撓建立《禁止生化武器公約》核查機制,它在擔心什麼?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與新冠肺炎大流行究竟有怎樣的關聯?
生物軍事活動非同小可,國際社會對美國的質疑是合理、正當的。二戰結束後美國花25萬日元獲得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細菌戰的資料資料,卻從未公開這些資料的用途。近30年來,美國境內P4實驗室的數量增加750%,隨之而來的病毒洩漏風險也不斷增多。也正是因為美國國內的反對聲日益高漲,它才選擇將大量實驗室建於境外。然而這些年來,在烏克蘭、韓國、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等國都出現了與美軍生物實驗室相關的病毒洩漏導致人員傷亡事件,相關國家裡出現的憤怒抗議也一再被美國強勢的輿論操縱力量輕輕捏碎。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烏克蘭生化武器
2022-03-12 07:13:30
阿楨
1秒4000米 陸實測高超音速子彈殺傷力太驚人 2022/08/26 中時新聞網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5日報導,來自重慶的陸軍醫療中心研究人員以高速向注射鎮靜劑的年輕公豬發射了5毫米鋼彈,以評估高超音速子彈可能對人體的影響。目前高超音速武器是軍事研究的焦點之一,俄羅斯國防承包商「洛巴耶夫武器」(Lobaev Arms)2019年說,它在開發1款可將子彈加速到近6馬赫的高超音速步槍。
而這次重慶實驗的子彈速度,則以1秒高達4,000米,也就是以超過音速11倍的速率,打在每隻豬的大腿上。這些研究人員在中國兵工學會旗下刊物《兵工學報》上發表的論文中說,這些射擊並未立即導致豬隻死亡,但震波卻使牠們通體受重傷。
王建民領導的重慶陸軍專科醫療中心武器殺傷生物效應評估軍隊重點實驗室團隊指出,這些豬隻受傷時,可以看到許多器官廣泛受損,主要包括骨折和腸、膀胱,肺和腦部出血等。
而這些豬在實測後6小時,便接受了安樂死。解剖結果顯示,子彈以每秒1,000—3,000米的速度穿透豬大腿。不過,王建民和團隊指出,當子彈以每秒4,000 米的速度飛行時,雖然並未穿透後腿,但在擊中處出現了火山口般的大洞。
王建民說,多數槍枝的槍口速度都低於每秒1,200 米,也就是約音速的3倍,在這種狀況下,子彈會像實物般穿透皮肉。不過,子彈在超高速下,溫度可能接近熔點,和豬的皮膚接觸時,看來好像著火般。他說,這意味鋼球擊中豬時,承受了龐大的力量,接著就在高溫下熔解崩裂。
王建民說,這也就是為什麼鋼球會在豬身上留下火山口般的大傷口,還有大量飛濺的組織。此外,他和團隊表示,需要對動物的頭、胸,腹部和其他結構更複雜的身體部位進行更多實驗。
2022-08-27 07:25:40
阿楨
'23.01.12【觀點│亮劍台灣】賴清德批疑美論 藍綠新對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bg0E47GI0

老孫侃時政》那些年,在金門遇到的地雷 2023.01.11 優傳媒

美國要賣給台灣「火山車載佈雷系統」,在筆者看來,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不論政府和軍方如何美化採購佈雷車,筆者都反對在台灣佈設地雷。佈設地雷根本無法帶來安全,反而會禍延子孫。

施威全觀點:地雷聰明,人愚蠢 2023-01-13

美國軍售臺灣「火山車載布雷系統」,未來國軍可藉著此款載具「邊走邊噴」地雷。事實查核中心對此議題澄清謠言,指出美國出售的布雷系統使用的是戰防雷,並非《渥太華條約》限制的人員殺傷雷:「戰防雷針對目標是坦克,人員踩在戰防雷上,會因未達到戰車的重量,戰防雷不會爆炸。」
人員踩在戰防雷不會爆炸,但卡車、農業機具與兒童校車駛過會爆炸。地雷用來炸戰車或炸人,不是重點。
美國不簽署《渥太華條約》,但認知地雷引發的人道爭議,問題核心與炸車或炸人無關,美國並表態會針對炸車與炸人地雷提出處置方法。當賣武器給臺灣的美國,官方文件都把炸車雷與炸人雷相提並論時,臺灣輿論還努力澄清兩者差異,好似頗有科學精神、亦有政策文宣意義。
美國的政策是不擁有任何雷區,這作法已延續至少20年,目前朝鮮半島的雷區,美國強調所有權屬於南韓而非美國。美方政策清楚表態,不管是哪種地雷,炸人或炸車、聰明或持久、是好是壞,裝地雷的國家皆要自己承擔。美國賣地雷,買的人自己裝,死的是買地雷國家的人民,美國不願負責,這是美國當下關於地雷的「人道」政策。
2023-01-13 10:41:18
阿楨
政學界:別讓台灣成地雷島 2023-01-16 聯合報

我陸軍司令部表示,火山佈雷系統屬反戰甲車輛地雷,非屬渥太華公約規範的人員殺傷性地雷;並有定時自毀功能,符合國際地雷運用規範。
「美準備將台灣烏克蘭化」
中研院士朱雲漢撰文,台灣民眾應覺醒,絕對禁止在台使用地雷,更不允許部署地雷的武器踏上臺灣,「美國正準備將台灣烏克蘭化。」
二○○六年台灣推動「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立法,促成金馬加速排雷。幕後推手包括伊甸基金會、金門前立委吳成典,因地雷失去一條腿的金門民眾李錫盛更多次跨海來台現身說法,李激動地說,早期金門是前線,當時是軍管時代,嚴格限制民眾禁入雷區;現在台灣到處都有人,如果真的佈雷,後果不堪設想。

戰防雷不炸人?5爭點事實 2023-01-16 聯合報

一,戰防雷非渥太華公約限制的人員殺傷雷?
事實是:華府人權觀察組織仍與其他人道組織爭取將戰防雷列入禁止範圍。
二,人員踩戰防雷,未達到戰車重量,不會爆炸?
事實是:羅浮堡大學試驗,人員在不同條件下,譬如跑步,從車上跳下來,就可能產生一五○公斤以上壓力,觸發地雷引爆。此次採購戰防雷是壓力引爆—美造M87A1應為磁性引爆,金屬接近反應就引爆,不分敵我車輛接近就炸。
三,戰防雷只炸車不炸人?
事實是:人權觀察組織稱,美造M87A1雷操作手冊警告,如果有人不慎移動戰防雷,可能引爆。
四,地雷定時自毀功能?
事實是:未有證據顯示定時自毀功能不會故障。
五,戰防雷執行灘岸區域阻絕?
事實是:國防部前部長嚴德發稱,M-1戰車才是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關鍵戰力。
2023-01-16 09:49:13
阿楨
中俄又說中!這大咖爆猛料 美在世界各地建立生物武器實驗室2024/03/28 中時

烏俄戰爭爆發以來,中俄時不時拋出美國全球生物實驗室的敘事,但多被西方媒體定調為信息戰、假信息,本週二(26日)前美國民主黨全國副主委加巴德(Tulsi Gabbard)接受前《福斯新聞》(Fox News)王牌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於社群媒體X平台上主持的自媒體節目訪談,在影片42分時,她談到新冠肺炎(COVID)或者病毒B(簡單帶過)特別點出美國於烏克蘭以及其他國家的建立的生物實驗室,全額由美國國防部資助,而且在研究生物武器,回憶談到這件事情時,她隨即遭到參議員大喊「叛國」打斷。
2022年3月19日,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8日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生物安全問題時發言,認為相關當事方應當對存在的疑問予以回應,作出澄清,打消國際社會的疑慮,隨著烏俄戰爭的推展,俄羅斯核生化軍司令基里洛夫(Igor Kirillov)也多次公布自馬立波(Mariupol)烏克蘭生物實驗室繳獲的資料,上報聯合國,但始終被西方媒體以及所謂的事實查核中心定調為——信息戰。
加巴德已經於2022年退出民主黨,現為無黨籍人士,他在與卡爾森的訪談節目中談到眾議院議事期間,當她談到美國於烏克蘭以及其他國家的建立的生物實驗室,全額由美國國防部資助時,以及新冠肺炎(COVID)或者病毒B時,遭到共和黨議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砲轟打斷:「妳這是背叛/叛國行為(Treacherous)。」
加巴德向卡爾森澄清,他之所以會談到這件事,是因為擔心烏俄戰火恐會導致烏克蘭生物實驗室「外洩」(Unleashed),如此一來對人類可能會造成威脅。
卡爾森隨即反問:「妳不是揣測用猜的吧?當時的議事嗯,所以羅姆尼包含美國國務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都在議事攝影機面前,」
加巴德一邊點頭一邊講說:「(美國)國防部網站都有寫,而且詳述了美國是如何成立這些生物實驗室的歷史。」引來卡爾森爆笑,加巴德接著講出:「而且不只烏克蘭,還包含在很多其他國家。」
卡爾森隨即附和:「因為在外國搞,就符合美國法規了(譯注:美國禁止在國內成立生物實驗室),然後他們顯然都在研究生物武器。」
  回應
哈哈,當初就說新冠是美國製造還沒人信,現在瞎眼綠要不要開始攻擊他說他是共諜??!!
2024-03-29 02:11:29
阿楨
中科院成功研製CL-20「炸藥之王」 我各型飛彈破壞力大幅升級 2024/07/05 中時

國防武器研發又有重大成效。中科院秘密研發有「炸藥之王」之稱CL-20型高能火炸藥有重大成果。這款炸藥威力是傳統TNT炸藥的10到100倍。實際上中科院在108年就已公告完成技術開發及製程專利,但都秘而不宣。據傳目前已完成「公斤級」以上的成果,未來應用在國造各型飛彈上,將可大幅增強破壞力,成為對解放軍的新威脅。
  回應
問題是中科院製程的成本能不壓下來
1980年代,老美最早開發出這種炸藥,但生產單價太高。後來,2010年左右,老共用了和老美不同的方法,價格卻十分低廉,大量列裝。

六硝基六氮雜三環十二烷二酮--維基百科
六硝基六氮雜三環十二烷二酮,簡稱HHTDD,是一種威力巨大但對濕氣極敏感的炸藥。它本質上與環狀硝胺籠狀化合物,例如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CL-20)類似。它爆炸力巨大,爆速甚至超過著名的CL-20。它即使在痕量水存在下也能快速分解,使得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很低。
2024-07-06 02:48: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