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前評《美國實力(有沒)衰落》之爭,還是布里辛斯基的《美國的危機與轉機》(左岸文化,2008)比較客觀,有危機但也是種轉機:
本書透過公正、嚴格的角度,深入評斷這三位總統在擔任歷史上首次出現之全球領導者時的表現與功過,並分析他們個人的領導風格如何影響他們的表現與最後的政策結果。布里辛斯基,美國最著名的國際事務評論專家,認為美國已經浪費了許多權力與聲望。沒有任何一位總統能夠從他的評論中全身而退,每一位總統得到的評價也絕不相等。在這本書的結論裡,布里辛斯基提出他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美國在這個全球政治覺醒的時代中,重新獲得全球優勢地位
(2007時小布希的反恐戰在布書中已失敗:p209給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的外交成績,分別打了穩健:B、不平衡:C、失敗:F分數)。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1928-)美國最著名的國際事務評論專家、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目前是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顧問與董事,同時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的教授,開設美國外交政策等課程。
算了吧!布里辛斯基骨子裡還是位現實主義者,看下每階段他對美國之謀略吧:
寫於蘇聯瓦解、911發生前的《大棋盤》(立緒,1998)主張:
本書呈現出布里辛斯基對二十一世紀美國優勢地位的大膽地緣戰略觀點。他的分析重點是,歐亞大陸是人口最眾多、天然資源最豐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以及大國在此一區域的縱橫捭闔情況。由葡萄牙至白令海峽、由北歐拉布蘭到馬來西亞,美國霸權將在這塊歐亞大棋盤上受到考驗。他認為,美國的任務是駕馭歐洲、亞洲和中東的衝突與關係,不使敵對的超級大國出現而威脅到美國的利益或福祉。
布里辛斯基在本書的分析重心是,美國在歐洲、俄羅斯、中亞和東亞四個重要區域的利害關係。斷層在哪裡,讀者或許已經熟悉,但是蘇聯土崩瓦解創造出新敵國、新關係,布里辛斯基針對此一地緣政治新現實,為我們爬梳整理出戰略脈絡意義,譬如,他解釋:
為什麼法國與德國將扮演地緣戰略樞紐角色,而英國與日本郤不會。
為什麼北約組織擴大是俄羅斯拋棄往昔錯誤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羅斯若放棄 此一機會,必將抱憾。
為什麼把中國當做是威脅,並不離譜。
什麼美國不只是第一個道地地的全球超級大國,也將是最後一個全球霸主,它的意義、影響何在?
寫於911之後,反恐現失利之初時的《美國的抉擇:是王道還是霸道》(左岸文化,2004)則主張:
美國的國力及廣泛的全球化是實情,卻也是世界上的兩難。空前強大的美國也是全球安全的支柱,然而美國自己卻也空前的不安全。全球相互依賴及人類普遍的政治覺醒,雖然激出了對美國的忌妒、痛恨,讓美國的敵人有了毀滅的科技,但是也把美國推向了全球的獨霸。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在「抉擇」這本書裡,提醒美國人,不要錯把美國的國力當成全能的。美國的福祉和世界的福祉盤根錯節,難以分開。只驚恐的關注美國單方面的安全、只看到恐怖活動、不關心人類永不停息的政治活動,美國不但自己的安全不保,更辜負了全球對美國領導的企盼。除非美國能把自己超強的國力和美國社會迷人卻常不安定的吸引力調和一下,美國會相當孤獨,在國際混亂的時候常遭到攻擊。
布里辛斯基:奧運將加速終結大陸共產主義
【大紀元01 年7月14日訊】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今天針對北京取得奧運主辦權一事,在紐約時報發表「共產主義能與奧運相抗衡嗎?」專文,他認為奧運將使共產主義提前壽終正寢,雖然他反對中共迫害人權的作為,但站在促進大陸加速改革的立場,他支持北京主辦這項最大的國際運動競賽。
中央社報道﹐布里辛斯基在擔任卡特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時,於 1980年主張美國杯葛蘇聯主辦的奧運,主要基於幾個重要考量:蘇聯軍事侵略國力較弱的鄰邦,1979年12月蘇聯的坦克和空降部隊進攻阿富汗,屠殺阿國人民的人數更勝現在的車臣。
在此情況下,美國必須採取制裁回應,因為如果讓美國的運動員前往莫斯科參加奧運,不僅對農民與工業勞工不公平,似乎也顯示美國對蘇聯的血腥屠殺行徑置若罔聞。
另一方面,美國當年得知蘇聯頭子計畫以主辦奧運作為共黨政治勝利的象徵,同時在戰略上蘇聯並已凌駕美國,布里辛斯基表示,有鑑於1936年希特勒以柏林主辦奧運作為是對納粹政權的褒揚,因此,美國聯合50餘個國家杯葛在蘇聯主辦的奧運會。
今天中共主辦奧運情況比較複雜得多,毫無疑問,中共的確迫害人權,許多政治異議人士、宗教團體,甚至外國學者都受到打壓,他們其中有些人還被關押,特別是法輪功的學者受到殘酷虐待。西藏也持續受到鎮壓,原有的文化被中共以刻意安排的遷民計畫而遭破壞,整個中國大陸仍是 1黨專政。
但無論如何,大陸已逐漸開放,經由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發展,大陸增加與其它國家的互動,數百萬中國人民能夠收看衛星電視,甚至使用網際網路。
布里辛斯基在文章最後指出,要求中共民主化的壓力日益強大,許多人認為,中共政權不再奉行馬克斯主義,目前北京領導班子的中共第 3代領導人,很快就會交班,在政權交替過程中勢將出現劇烈的震盪,如同10 年前蘇聯政權瓦解一樣。他認為,北京取得奧運主辦權,對大陸而言也許是一項勝利,但對正逐漸萎縮的中國共產主義而言,奧運勢必加劇對大陸改變的壓力,事實上奧運可能加速中共提前走入歷史。
http://news.epochtimes.com/b5/1/7/14/n109637.htm
中國崛起 美國學著「適應」【聯合報05/11/22 陳毓鈞/文大美研究所
冷戰結束後,美國保守派就服膺「霸權穩定論」,自認祇有美國霸權地位不被挑戰,才能穩定世局。到上世紀末,已出現「美利堅帝國」的新型帝國主義理論,重新搬出美國負有改造世界的「天定命運論」。在這種心態下,所謂「單邊主義」、「懲罰邪惡國家」、「聯合國無用論」等等主張都被合理化。
二十一世紀開始不久,美國即陷入外交上的困境,國力亦出現衰落跡象,原因如下:一、反恐和伊拉克戰爭的副作用;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相互依存更大,美國不再傲視全球;三、中國已崛起,俄國振興以及印度、巴西的崛起亦不可免,而俄、印、巴與中國的關係與日增長;四、美洲、非洲國家和伊斯蘭世界中,反美主義已蔚為風潮;五、歐盟亦不願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去年,布里辛斯基出書「美國的抉擇」警示布希政府,目前開始思考如何自霸權退場尚為時不晚。
今年初秋,被視為共和黨國際政治理論大師、現任「外交關係協會」會長的哈斯提出「全球共處」理念,指出美國應避免和大國發生軍事衝突,尤其是中國。哈斯又說,中美關係不是祇有競爭,而是充滿許多合作機會。隨後,負責美中關係談判的副國務卿佐立克表示,美國會將中國視為「負責的利害關係人」。近日,白宮和國務院要員在談中國政策時,不斷提到「適應」一詞為面對中國的態度。老布希十一月十四日在北京講演中美關係時表示:中美不應是敵人,應該成為朋友;應避免誤解或誤算中國崛起,美國要學習與崛起的中國相處。老布希在兒子到訪中國之前的表態是別具用意的。
布希總統在赴APEC及北京之前強調,目前中美關係是「複雜的」,這正反映了他心境的複雜,因為布希一向以硬漢著稱,但今天他面臨外交困境,聲望又處於最低潮,況且有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競爭,內心可說五味雜陳。
在APEC時,他必須批評中共的自由、民主、人權,甚至把台灣扯進來,否則無法向國內交代。布胡會時,雙方仍以表述各自立場為主,雖然表面上四平八穩,但中美之間實質力量的對比已在變化,台北應該注意的恐怕是檯面下談判的實際利益之合作與交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