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前評馬克.馬佐爾《巴爾幹:被誤解的歐洲火藥庫》的挑戰西方主流民主民族國家觀,米哈伊洛.塞諾布恩雅的《南斯拉夫分裂大戲》(麥田,1999)在挑戰西方民族國家觀之餘,乃迷信南斯拉夫分裂之因在欠民主(p.15,26)?
隨著1991南斯拉夫內戰開打,任南斯拉夫駐歐體大使的本書作者,也立刻遭到一連串尖銳問題的密集轟炸: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一個擁有像南斯拉夫這般地位的國家,怎麼會因為這麼深的仇恨和悲傷而化為一場夢魘?這一切又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
這本書就是作者為他自己以及那些想知道這場悲劇的來龍去脈的人所提出的答案。作者用戲劇的結構來鋪陳這段歷史,一步步帶我們從南斯拉夫這座舞台、深入到後狄托時代的演員、內戰的情以及其最後可能的結局。
前南斯拉夫駐歐洲共同體大使,曾參與一九九一年於海牙舉行的南斯拉夫和平會議。現居加拿大蒙特婁,擔任經濟和政治顧問,並在蒙特婁麥吉爾大學教授政治學。
前南斯拉夫的歷史教訓>單兆榮2002/4/6中央日報人與歷史版
前南斯拉夫在二次大戰後,由走獨立路線的共產黨領袖狄托統治,曾經有一段數字順口溜,貼切說明這個國家的複雜性:一個政黨(共產黨),兩種字母(拉丁、 Cyrillic),三種宗教(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四種語言(塞爾維亞、克羅特、斯洛汶、馬其頓),五種民族(塞爾維亞、克羅特、斯洛汶、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六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汶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那、黑山國、馬其頓,外加一個伏衣伏丁那自治省、一個科索夫自治區),七個鄰國(奧、匈、義、阿、保、羅、希)。
更複雜的是每一個共和國內部有各種不同比例的族群分布,如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塞裔多,自認為在脫離土耳其帝國的獨立運動中出力最大,但國家比較貧窮;克羅塞西亞共和國則是克裔多,經濟情況佳,歷史上曾經被奧匈帝國所統治。這兩大族群塞裔與克裔也都曾經在自己比較優勢的地區對另一族群進行屠殺。狄托在世時強人領導,共產集權下各族群尚能在國家統一的意識上被宣傳為一個南斯拉夫民族,彼此相安無事,甚至因為許多族裔的混居,朋友往來、族群通婚均是常態。但是狄托死後十年的共黨集體領導相對衰弱,再加上1990年代世界兩大趨勢:共產崩潰與族群糾紛,南斯拉夫都躬逢其盛。根據前南斯拉夫派駐歐洲共同體的大使塞諾布恩雅(大作:《南斯拉夫分裂大戲》)的分析:該國的族群分裂經過三部曲,第一步由各族裔的學者以歷史文化證明自己的族群比他族優秀,也比其他族群貢獻更多;第二步交由政治領導人大聲疾呼、充分宣傳;最後進入激烈的群眾運動。於是一場場種族清洗,活生生上演在世人的面前,沒有人能夠真正說清楚誰對誰錯!
南斯拉夫民族只是泛稱,也是相對應於北斯拉夫。歷史上的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交界處,不知多少民族在此駐足融合,更有不少宗教在此衝突停留,註定她複雜的命運。上古至今,此區經歷過的文化有:燦爛的希臘、大鎔爐的波斯、希臘化的馬其頓、實用的羅馬;大宗教有:羅馬的希臘正教(不同於西半部的羅馬公教)、土耳其的伊斯蘭教。羅馬公教的十字軍曾經援助國她,也洗劫過她;伊斯蘭教徒與之通商,也佔領統治她。一次大戰後,帝國主義又對此區的政治版圖做奇怪的切割,當地最大族裔用「大斯拉夫民族」此種想像的共同體導引,土耳其裔成了可惡的「外來政權」,昔日的鄰居好友,都成了歷史上不共戴天的仇敵。大斯拉夫族裔再細分出各種族群,加上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有聖戰的傳統糾纏著,一一獨立、彼此爭戰,只為釐清歷史上曾經如何?但是,歷史無法時光倒回,種族融合無法再「純淨」!
這種血淋淋的歷史教訓,絕非孤例,當今世上還不少。蘇聯的瓦解、車臣欲脫離俄國、西藏想要自治、新疆維吾爾族也希望擺脫大漢沙文、非洲各國部落的內戰……。台灣此刻也在歷史的過往中掙扎,試圖釐清族群的責任,只希望台灣的獨立運動是在理智的現況中考量,而不是假歷史為名,行族群分裂之實!畢竟,沒有人能夠滾回哪裡?也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台灣人」的血統定義!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yOTQbqX9EjIJ:
www.fg.tp.edu.tw/~sunny/works/sslav.doc+%E5%8D%97%E6%96%AF%E6%8B%89%E5%A4%AB%E5%88%86%E8%A3%82%E5%A4%A7%E6%88%B2&hl=zh-TW&ct=clnk&cd=6&gl=tw
南斯拉夫共產聯盟(Savez komunista Jugoslavije),有時簡稱為南共盟,前身為1919年南斯拉夫王國時期所創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
沿革
1952年南斯拉夫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更改黨名為「南斯拉夫共產聯盟」,並設立共和國及自治省的共產聯盟組織。 1969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更進一步將南斯拉夫共產聯盟(SKJ)帶往真正的聯盟方向。從九大之後,往後的代表大會,各共和國及自治省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先召開黨代表會議,然後再將決議帶至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協調及確認。並且黨的主要機構成員也不再由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改由黨代表會議選舉,全國代表大會加以確認。
1964年到1971年之間,各共和國共產聯盟的獨立性及權力皆有所增加,導致南斯拉夫共產聯盟在實質上變成一個聯邦制機構。
瓦解
1981年狄托去世後,關於南斯拉夫國家政治體系變革的討論,使得共和國及自治省的共產聯盟領袖開始區分他們的政治立場,以民族認同做為社會及政治權力的基礎,並且以民族差異來劃清界線。最終,南斯拉夫共產聯盟先是轉變為一個鬆散的聯合,之後分裂為六塊幾乎一樣強調民族主義的碎片。
1990年代,南共盟分裂,自治省的共產聯盟停止運作,各共和國的共產聯盟則相繼更名為政黨。1990年,塞爾維亞共產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社會黨(Socijalistička partija Srbije, SPS)。克羅埃西亞共產聯盟轉變為民主促進黨(暫譯)(Stranka demokratskih promjena, SDP),1994年與克羅埃西亞社會民主義黨(Socijaldemokrati Hrvatske, SDH)合併,更名為克羅埃西亞社會民主黨(Socijaldemokratska partija Hrvatske, SDP)。馬其頓共產聯盟在1990年更名為馬其頓社會民主聯盟(Socijaldemokratski Sojuz na Makedonija, SDSM)。斯洛維尼亞共產聯盟在1990年改名為斯洛維尼亞民主革新黨(Stranka demokratične prenove Slovenije, SDP),1993年與社會民主聯盟(Socialdemokratske unije, SDU)及勞工黨(Delavske stranke)合併,組成社會民主黨(Socialni demo-krati, SD)。波士尼亞共產聯盟在90年代轉變為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民主黨(Socijaldemokratska Partija BiH - Socijaldemokrati , SDP-BiH)。蒙地內哥羅共產聯盟則在1991年轉變為蒙地內哥羅社會主義民主黨(Demokratska Partija Socijalista Crne Gore, DP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96%AF%E6%8B%89%E5%A4%AB%E5%85%B1%E7%94%A2%E8%81%AF%E7%9B%9F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曆史上的國名,位于巴爾幹半島,1992年解體,分別成立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改名爲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現解體爲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1945年,南斯拉夫從納粹德國手中獲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鐵托任主席。二戰後,南實行了國有化和土地改革,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由于南斯拉夫和蘇聯一向關系不和,加上鐵托不甘受制于蘇聯,1948年,南和蘇聯關系破裂,南斯拉夫共産黨被開除出蘇聯領導的共産黨情報局。1949年,情報局公開斥責南斯拉夫“已完全蛻化爲法西斯主義並投人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營”。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掌握蘇聯政權後,南蘇關系開始改善,並恢複外交關系。以後,南蘇關系一直在處于低度水平,南也並沒有加入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國際經濟組織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軍事組織華沙條約組織。1963年南修改憲法,改國號爲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前南奉行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鐵托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他反對大國壟斷國際事務,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爲南斯拉夫贏得了國際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憲法,宣布實行“聯合勞動”和“代表團制議會”,1980年,鐵托逝世後,聯邦實行集體領導,各共和國日趨松散,民族矛盾加劇。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和馬其頓四個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正式解體。
塞爾維亞和黑山
二○○三年二月四日,重定新憲法改國號爲塞爾維亞和黑山(Serbia and Montenegro),「南斯拉夫」一詞正式走入曆史。
二○○六年六月三日,黑山宣布獨立,同月五日塞爾維亞亦宣布獨立,南斯拉夫聯邦正式宣告完全解體;蒙、塞兩國各自使用自己的國旗,南斯拉夫藍白紅橫條三色旗亦成爲曆史旗幟。
南斯拉夫聯邦正式宣告完全瓦解。地理上繼承它舊時首都貝爾格萊德的現存國家爲塞爾維亞。
2008年2月18日塞爾維亞自治省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科索沃議會17日通過獨立宣言後,阿富汗18日率先承認科索沃爲獨立國家,此後歐盟成員國法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4國外長先後宣布承認科索沃獨立。美國18日也發表書面聲明,宣布正式承認科索沃獨立。
科索沃已經單方面宣布獨立,但是,它很難在短時間內真正成爲一個新的國家。一旦獨立的狂喜情緒淡去,科索沃人所面對以及將繼續面對的現實痛苦又將重新來襲:科索沃是歐洲最窮的地區之一,腐敗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與阿爾巴尼亞合並更是幾乎不可能,加入聯合國的前景由于俄羅斯等的反對可能遙遙無期。在塞爾維亞,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塞爾維亞的版圖就好像諾基亞手機——每年都有更小更新的版本推出。在塞爾維亞,反對科索沃獨立的呼聲隨處可聞。
美國國際問題專家認爲,科索沃很有可能得不到聯合國的承認,無法自我管理,依賴于歐洲國家來維持秩序,依靠北約提供武裝力量,這些都可能導致科索沃最終成爲一個失敗的國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26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