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於一般中國近世秘密會社與民間教派研究者、如《中國幫會史》(上海人民,1993)混淆了中國民間秘密宗教(如羅教)與幫會(如青幫)之別,馬西沙和韓秉方的《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人民,1992。網上又見,北京:中國社科,2004)以1453頁的篇幅詳述:
上起漢代,下止清代。涉及流行于下層社會的數十種民間教派,舉其要者如彌勒、摩尼教、白蓮教、羅教、三一教、齋教、聞香教、八卦教、槐軒道等等。對其源流、組織嬗變、教義、教規,以及各教與社會政治之關系,皆一一指劃鈎沈。全書引證史料3000余條,其中多爲從前或同代中外研究者未見之檔案與寶卷。書中引證的官書、筆記、雜錄以及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達300部。作者爲寫此書,前往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諸省,做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取證工作,傾注了10年的心血。這部書采用了史論結合的研究方法,再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來一個個地下宗教王國的真實面目。
馬西沙:
北京人,1943年11月生。中學就讀于北京四中。1964年至1969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遼寧、河北農村高中及北京語言學院任教。1979年至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讀研究生,獲曆史學碩士。1982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哲學片研究員資格格評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與道教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主要著作:《清代八卦教》、《民間宗教志》、《中國民間宗教史》(兩人合著)、《中國道教史》(具體組織並參與寫作),並著論文若幹篇。1992年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韓秉方:
北京人,1937年4月生。中學就讀于北京二中和北京四中,1958年至1963年就讀于北京大學曆史系。1979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中國民間宗教及道教研究。1994年被評定爲研究員。撰有專著《道教與民俗》、《中國民間宗教史》(兩人合著)、《中國道教史》(合著)以及學術論文若幹篇。
中國民間宗教史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漢末民間道教及其形態的演變
第二章 彌勒救世思想的曆史淵流
第三章 摩尼教在中國的流播
第四章 佛教淨土信仰的演進與白蓮教
第五章 羅教與五部經典
第六章 羅教與青幫
第七章 江南齋教的傳播與演變
第八章 外佛內道的黃天教
第九章 弘陽教的淵源與變遷
第十章 從聞香教到清茶門教
第十一章 西大乘教 ——一個以佛教寺廟爲基地的民間教派
第十二章 龍天教與《家譜寶卷》
第十三章 林兆恩與三一教
第十四章 明清時代的圓頓教
第十五章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教派
第十六章 八卦教(一)——一個世襲傳教家族的興衰
第十七章 八卦教(二)——清水教起義與“癸酉之變”
第十八章 一貫道的源流與變遷
第十九章 雞足山大乘教
第二十章 廖帝聘與真空教
第二十一章 收元教、混元教的傳承與演變
第二十二章 太谷學派與黃崖教
第二十三章 劉門教與濟幽救陽
參考書日
索引
後記
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學術轉向>中國社科院 陳進國
一直以來,中外學界關于中國民間宗教(教門或教派)的研究,比較重視“是什麽”的研究,即關注教史、教典、教義本身。隨著民間教門在鄉土社會的複興,關于民間宗教“爲什麽”或“怎麽樣”的研究,已越來越引起重視,視角業已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在研究取向上,所謂的“社會學角度”儼然成爲主流的學術話語,教門或所謂秘密社會與傳統政治的關系仍是備受關切的話題。不過,該話題的敘事立場已發生了一些變化。如程歗《晚清鄉土意識》、宋軍《清代弘陽教》、劉平《文化與叛亂》等都對民間教門在鄉土生活中的展現問題有所關注。這類研究仍然不自覺地忘卻了民間教門中的弱勢群體的原聲曾經被官方或知識精英有意“污染”的遭遇。(楨:此即後貼的正、邪教之別)
近年來,隨著宗教人類學和民俗學、語言學等方法的引進,我國的民間教門研究範式已開始了學術轉向。部分學者已將教門重新楔入地方社會與文化網絡當中,嘗試還原其“地方性知識”和“民間宗教”本色,特別是教門的社會存在方式及鄉土記憶也相應地得到一定程度的複元。當然,海外漢學家已經較早運用新的研究方法。如丁荷生(KennethDean)將三一教放在福建莆田的鄉土社會結構變遷及地方文化網絡中考察,探討了該教的學派分化及其儀式傳統構建所生産的權力關系,並分析了該教派爲地方社會所容納的方式及曆程。
早在十年之前,馬西沙、韓秉方的《中國民間宗教史》堪稱是運用曆史文獻學方法研究民間教門的典範之作。作者解決的是“是什麽”的問題,但也意識到“民間宗教與底層文化系統的關系”。梁景之的《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則借鑒主位和辯證的方法,關注史實的生態性,關注民間教門的教義或教典與宗教實踐、經卷教義與口傳教義、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共通性與多樣性、超域性與區域性、要素與結構等方面的統一。作者還將目光轉向民間教門的結構模式、形態特點及其與鄉土社會、世俗信仰的關聯等問題,目的是“勾勒出一幅全景式的清代民間宗教的實態相”。該書對教門或教派“因俗成教”、“因俗行教”問題也進行了較深入的反思。
由于民俗學者對民俗“場(情)景性”的職業敏感,以及對信仰民俗和民俗認同的關切,使得他們經常注目于民間宗教教門、民俗層面上的正統宗教與鄉土生活及地方信仰傳統的相互交融。特別是民俗學者側重從民間敘事的視角去審視民間教派與地方民俗的關系,重視寶卷和民間口頭敘事文本的實現過程,擴大了研究視野。如董曉萍通過對河南馬街書會的分析,探討了民間宗教是如何被民衆所認識和實踐,以及講唱經卷如何成爲民衆自我教育的方式。董曉萍和歐達偉研究了河北定縣的寶卷與秧歌的互爲文本的意義,指出地方性的宗教朝拜儀式是這兩種文本的紐帶。尹虎彬在《河北民間後土信仰與口頭敘事傳統》中,則強調地方性的寶卷和民間敘事傳統,是在本地的後土祭奠中發展起來的。《后土寶卷》及其演唱是被包括在民間神靈與祭祀的現場活動中,神靈與祭祀也是民間敘事傳統的原動力。后土崇拜是一種膜拜儀式,是神話與儀式的交互作用。近年來的民俗學研究範式的運用,讓我們看到,“生性活潑的民間宗教,主要不是活在國家政治裏,而是活在民衆的民俗文化中的”(董曉萍)。
大體來說,中國民間教門研究新近出現的學術轉向,其重心亦是要追尋教門“爲什麽”和“怎麽樣”的問題,即盡可能地將教門放在其當下所在的時空語境中參與觀察,將教門帶回地域曆史的文化詮釋之中。學者所描繪的一幅文化圖景,更應該是那些“活態”的教門信仰形態的“鄉土本色”或“地域底色”。其中的一個視角是,透過區域的個案研究,探討轉型時期民間教門複興與地方文化傳統的關系,思考民間教門如何結合地方信仰和民間口頭敘事,並借助“儀式的合力”,因土成俗,從而化爲民間社會文化網絡的一部分。因爲民間教門複興是傳統宗教的膜拜群體在鄉村社會自發地整合的必然結果。地方性普化型的民間信仰及正統宗教的民俗形態,先在地規定了教門的信仰生態和存在模式。地方膜拜儀式是種混合性的“信仰合力”,它不僅構建了民間教門的現場活動方式,而且左右了民間教門在聚散之間的若即若離的辯證運動。
民間宗教教門新的研究取向既應強調將文獻作爲田野,以進入和解釋當地人的信仰文化和信仰生活的真實的曆史;也主張以田野作爲文獻,即通過觀察、參與,適當地運用口述史方法,以探查地方信仰活動各種新的曆史發展的可能性。用保爾‧湯普遜《過去的聲音———口述史》的話說,口述史“可能進行更公平的嘗試:證據還可以從下等人、無特權者和失敗者的口中說出來”。而“口頭證據,通過將研究的‘客體’轉化爲‘主體’,有利于一種不僅更豐富、更生動和更令人傷心的,而且更真實的曆史的形成”。特別是在近世宗教史及信仰變遷的研究方面,口頭資料(活態的)甚至比原始文獻(死去的)更真實而具體地展示了普通信衆在當下場景中的自主性的信仰與實踐,使得我們有可能融入到俗民在鄉土變遷中逐漸生成與完成的信仰文化與生活之中,進而對俗民的宗教認同有“心性之體認”,對俗民的文化表述有“同情之默應”。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回避俗民宗教文化在傳統社會秩序統合中的負面影響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3588c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