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泰勒在前評《革命與革命者》提及英國的「憲章運動」,實在沒必要評《憲章運動史》(北京:商務,1996二刷)。
別瞧不起《憲章運動史》,它可是R.G.甘米奇(1838-1853參加憲章運動,曾任全國憲章協會委員)親與憲章運動之作。
那又如何?還不如網文精簡。
是嗎?那我館舊文(貼後)更深入淺出。
英國憲章運動
英國是第一個發生資産階級革命和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時被稱爲“世界工廠”。多少年來在這個以實行“議會民主”而聞名的國家裏,只有繳納高額所得稅的人才有選舉權,廣大工人被排斥在議會大門之外。
《人民憲章》是1837年由論教工人協會向國會提出的一份請願書,它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都有普選權,選舉投票應秘密進行,廢除議會候選人的財産資格限制,國會每年舉行一次改選,平均分配選區。這份有300萬人(約占英國成年男子的一半)簽名的請願書再次要求把《人民憲章》定爲法律。次年5月,這份請願書公布後,被稱爲《人民憲章》,1839年在請願書上簽名的有125萬人。
1840年7月,各地憲章派的代表在曼徹斯特召開了大會,宣告成立全國憲章派協會。它的宗旨是“實現下院的徹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實代表聯合王國的全體人員”,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協會在全國各地設有幾百個分會,入會者須交納會費,它是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的萌芽。
1842年5月2日,倫敦街頭人山人海。浩浩蕩蕩的工人隊伍來到國會下院,憲章派全國協會的負責人向下院遞交了全國憲章派第二次請願書。
請願書上寫道:“尊敬的貴院就它現在的組成來說,既不是由人民選出來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爲少數人的利益服務,而對多數人的貧困、苦難和願望置之不理。”
請願書還指出,在英國“統治者窮奢極欲,被統治者受苦挨餓”。例如,維多利亞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鎊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亞爾伯特親王的收入是104鎊20先令,而千百萬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兩三個便士。
請願人員認爲,在人民沒有獲得政權之前,消滅某一種壟斷並不能使勞動者從貧困的狀況中解脫出來,而在人民獲得政權以後,所有的壟斷和所有的壓迫形式都應該停止。請願人員所說的“壟斷”,指的是當時對選舉權和紙幣的壟斷,對機器和土地的壟斷,對報刊和宗教特權的壟斷……。
1848年,在歐洲大陸革命風暴的推動下,憲章運動再度高漲。第三次全國請願書進一步提出,勞動是一切財富的唯一來源,勞動者對于自己的勞動果實享有優先權。人民是權力的唯一來源。在請願書上簽名的有197萬人。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4月10日,全國憲章派第3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把請願書裝在四套華麗的馬車上向國會駛去,途中遭到憲兵的鎮壓。國會拒絕接受請願書。接著,政府下令解散全國憲章派協會。
http://baike.baidu.com/view/85847.html
憲章運動Chartism
19世紀30~50年代英國發生的爭取實現人民憲章的工人運動。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爲工業資産階級打開進入議會的大門,在這一改革鬥爭中起過巨大作用的人民群衆仍處于無權地位。1836年倫敦工人協會成立。次年6月,協會擬定一個爭取普選權的綱領性文件,提出年滿21歲的男子普選權、秘密投票、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産資格、議員支薪、設立平等的選區和議會每年改選一次等6條要求,並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憲章》名稱發表,憲章運動由此得名。憲章擁護者在全國各地集會、遊行,要求實現憲章。1839年運動進入第一次高潮。2月4日,全國的憲章派在倫敦召開第一屆代表大會,並通過致議會請願書。到1839年5月,在請願書上簽字的達125萬人以上。1840年7月,全國憲章協會成立,F.恩格斯稱之爲第一個近代工人政黨。1842年的經濟危機促使第二次憲章運動高潮的到來。2月憲章派向議會遞交新請願書,簽名人數達300多萬人。除要求普選權外,還提出廢除新濟貧法,限制工時和實行政教分離等要求。1848年出現第三次高潮,約197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名。這3次運動都被政府鎮壓。1848年後,運動逐漸衰落。
憲章派內部從運動一開始就存在著嚴重分歧。以W.洛維特爲首的道義派主張用和平宣傳的手段爭取政治權利。以F.E.奧康納爲首的暴力派主張用革命手段爭取普選權。隨著運動的高漲和衰落,他們先後脫離運動成爲改良主義者。憲章運動在50年代末期結束。
從表面上看,憲章運動經過20多年轟轟烈烈的鬥爭,卻一無成果,運動因此是失敗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放在曆史長河中看,《人民憲章》六條要求中有五條後來逐一實現,而第六條,即每年舉行一次議會選舉,其實是不現實的。因此也永遠不可能實現。可以說,憲章運動的原則已經勝利了,盡管憲章運動自身並沒有達到目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325753.html
1867年改革法案(英語:Reform Act 1867)是英國在1867年擴大下議院選民基礎的法案。議案令下議院由保守派及中產階級控制改為加入了工人的代表。是繼1832年改革法案後英國議會史另一次重大改革。
背景
自1832年改革法案後,無論自由黨人或保守黨人皆認為議會改革得到完滿結束,無意再行議會改革,如自由黨首相羅素宣稱1832年改革法案是最後的議會改革。但普遍民眾認為改革法案只利及中產階級,並認為1832年改革法案僅是改革的第一步。故此在1838年,因議會未有進一步改革,工會運動失敗及工人待遇未有大見改善帶來的不滿,故工人領袖Feargus O’Connor及William Lovett及Francis Place發動了人民憲章運動,提出改革議會選舉的要求,包括:
全面成男普選
平均劃分選區
採用秘密投票
廢除議員財產資格限制
實行議員支薪
每年選舉議會
在1839年,工會在西敏宮附近召開會議,並上書國會要求改革,但為保守自由兩黨聯手拒絕,又在1842年提請國會上書,又被拒絕,因為議會害怕私有財產權及經濟結構會被破壞。終在1848年的法國二月革命後,工人組織在4月10日發動五十萬人上街請願,國會大驚,賦予威靈頓公爵統領軍隊及警察保衛首都的權利,但至遊行之日大雨忽至,遊行人數僅剩下十分之一。遊行被制止,而所謂六百萬人聯署的上國會書,聯署人數也只有一半不到,其中更有虛報杜撰的名字。民權運動便告終止。
經過
在1858年,德比首相終於廢除了擔任議員的財產限制。1865年帕爾姆斯頓首相逝世,英國政壇的保守力量頓失一名中流砥柱,迫令財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在首相羅素的支持下提請擴大選舉權的議案,但自由黨內激進分子認為法案過份保守,自由黨內部保守者卻認為法案過份激進,後者遂在1866年倒戈,聯合保守黨推翻內閣。德比再次出任首相,其內閣的財相位置由班傑明·迪斯雷利擔當。工會組織全國改革同盟,並敵視新的保守黨政府。政府力阻工會在海德公園的集會,將公園封鎖,工人們竟拆欄而入。迪斯雷利有感民憤難擋,為免自由黨聯合工人勢力,倒不如早著先機,和工人勢力聯手孤立自由黨,遂在議會提請改革。由於取得德比首相的絕對支持,議案得以在未受保守黨內不滿分子的反對,成功通過。
內容及影響
改革內容主要集中在選民資格的開放。在市鎮中,年付十鎊以上租金的租戶,所有擁有自資物業者,在郡鄉中年付十二鎊地租的所有農戶和土地年產值五鎊以上的土地擁有者皆享投票權。進一步把英格蘭及威爾斯的選民總數增至200萬,其中城市選民由51萬增至120萬,郡選民只由54萬增至80萬,增幅達一倍。雖未至成男普選,但的確令工業革命後勢力日益上揚的工人大體上取得選舉權。法案令英國議會的民主化推進了一大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867%E5%B9%B4%E6%94%B9%E9%9D%A9%E6%B3%95%E6%A1%88&variant=zh-tw
《台灣共犯體》第二章 西洋歷史之分析(五)英國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之發展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英國憑藉著優越的地緣,尤其在封建瓦解之後,比歐陸快速且順利地發展出階段性的民主政治;以羊毛工業為中心的產業,順著散作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工廠手工業的順序,逐步完成產業革命;具流動性的社會結構;較平和的宗教改革;世俗化的科學、文化與教育。即便是重商殖民主義也比葡萄牙西班牙著重於從外掠奪資源回入卻造成奢侈腐化、比法國中央策劃執行的大而不當的龐大重商主義計劃(三p116),來得有效率,且能在英國產業取得優勢後,適時地修正重商主義為強調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
但也產生了結構性的危機,如羊毛工業受綿紡工業挑戰、木材的耗盡、嚴重的勞工問題、中產無產階層對政權的要求、和自由競爭所帶來的各項社會問題(五八p13-5)。
1、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社政經結構基本上是以財富為判準,加上為供應大量人口所需糧食(五五p626),地主除了開墾荒地、填平沼澤、引進新品種新機械、施肥、廢除休耕外(三p177),並大力圍場,使十七世紀占總土地1/3的自耕農,到十九世紀占不到1/10(五四p411)。
大農場企業化經營的結果,使糧食增加量可滿足人口從1760年的650萬到1820年的1200萬所需(五五p626-7),但也造成了大量農村人口流離失所(五五p629-630)。幸好產業能吸收過剩勞力,加上社會流動,尤其北美殖民地可供大量人口外移(三p177)。
為了維護地主利益,英政府管制糧食輸入。但隨人口增加,為提供廉糧以降低物價和工資,並希望藉輸入外糧使外國有能力輸入英國的工業產品(三p264-7),終於在1864年廢除長期用以管制糧食輸入的「穀物條例」。
2、受壓抑的勞工階級
產業發展所創就的新興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勞工階級、和各項社會問題,英國處理這些危機的模式與傳統以來的漸進方式一樣。在1832年的第一波改革中,中上階級就爭得合法的權利,但勞工權利和社會問題,尚待數十年鬥爭才得以解決。且每次的改革,權力之分配均兼顧既有和新享雙方(這類似日本)。錢乘旦在《英國文化模式溯源》中認為英國發展模式的特質是和緩、平穩、漸進與協調,「在傳統與變革的衝突中,走到相融和的道路。」(九七六卷首語)。
1832年政改背景是「英國的政權自光榮革命以來即落入農商貴族的手裡……到1832年前後,英國的政府,還是貴族專橫的成分多於民主的成分。有產階級的舊地主和世族控制政府,而工業革命後,新興的城市資本家並未能在國家享有公平的代表權,致於勞動階級更是被摒門外,為數眾多的民眾仍沒選舉權」(五六p31)。
經1830和1831年兩次選舉,下院的改革勢力大增,下院於是在1832年提出「改革法案」:一、廢除衰落城堡的代表權,其缺額由新興城市遞補。二、增加人口眾多郡縣之代表權。三、擴大選舉權的適用範圍:1、長期擁有或租有土地,其租金在10磅以上者。2、租地年租金50磅以上者。3、城市自由人年租屋金10磅以上者。這使合格選民由43.5萬增加到65.6萬。但以上仍遭上院否決三次,在英王威脅加封貴族入上院下,上院才通過(五六p33-4,五五p769-775
)。
3、勞工運動的前撲後繼
1832年的改革引發一連串的運動,其中又以與勞工息息相關但又對立的1839年「人民憲章運動」和「反國內外穀物貿易法聯盟」為著,結果前敗後成,David認為其因是後者「有組織的、有紀律的,以及無所不為的利用道德經濟和人身的力量。它是一個無比效率的壓力團體,藉遊說和宣傳的手段對議員們施壓力」(五五p783)。
此說不足,就勢力而言,工人動輒數十萬人的集會遊行,並有190萬人簽名支持包括普遍選舉權、秘密投票、同樣地區選出同數議員、國會每年開會、參選議員免財產資格限制、議員領薪等的憲章運動,但因損及統治者和中上階級利益太大,尤其當時產業仍經不住此一要求。
對此左派的解釋是︰「由於英国資產階級集团的殘酷鎮壓,由於憲章運动內部的兩派分裂,工人貴族的阻扰與破坏,同時也由於1848年以後英国進入了一个新的經濟繁荣的時期,加上歐洲大陸各国革命相繼失敗的影响,因此,到了五十年代初期,憲章運动由盛而衰,最後歸於失敗。」。(一三O五p.1-2)。
相反,後者的訴求除少數大地主進口商有損外,對產業更有利。故一敗一勝乃結構使然,而非力量的大小。
勞工運動雖失敗,但勞工權利和產業發展帶來的諸問題,遲早要面對和解決。更具意义的是英國工人階級意識因而形成(一三六九)。除了勞工自組工會外,人道、理性和自由主義者,以豉吹或實際從事救濟和調查、甚迫政府立法,來解決惡劣的工作環境、童工女工的受虐、制定最低工資最高工時、改善不人道的精神病患收容所和監獄、改善殘破的城市、甚至社會整體改造計劃和全民政權。為解決這些挑戰,不論保守或自由黨執政,均以立法或加強行政效率方式面對(五五787-797,956-7)。
4、民主政治漸趨成熟
1867年保守黨提出類似1832年的擴大選舉權案,經自由黨和工會修正通過後,使幾乎城市全體勞動者皆有選舉權,但上院特權依在,數百萬鄉村勞動者仍無選舉權。
1884年自由黨在工會支持下提出人民代表法,增加了大量鄉村選民。但因農民較支持保守黨,使自由黨失利直到1906年才再執政(五六p37-9)。
1906年大選,自由黨藉保守黨無力解決各項社會問題,使大量的勞工階級、中產階級、和不屬特定階級但想追求社會正義、經濟自由、社會平等者,投向自由黨(五五p955-7)。
自由黨執政期間,1909年提出包括累進稅、遺產稅、土地稅、和奢侈品稅在內,想從上階層收括財富以便從事社會福利的財政政策。1911年鬥贏了上院的貴族特權,使上院不再有財政法案否決權,其他法案也只能有二年延擱否決權。其他重要法案有:1906年教育法案免費供應貧寒學生膳食,1909年住宅和城市設計法案、1911年國營保險法案提供勞工保險、1912年最低工資案(五六p41-6)。至於成年女性選舉權1928年才爭得(五六p47)。
1906年工黨雖成立但依附於自由黨,到一次大戰後,藉自由黨分裂,才擠上二個反對黨之一。1922年保守黨不再與自由黨同組聯合政府,大選結果工黨替代保守黨成為反對黨,至1929年才執政(五六p79-80)。
5、兩黨政治的建立
英國兩黨成因於:二元思惟模式、歷史傳統、小選區制,及大黨對小黨主張的吸納,導致小黨消失於無形或無法狀大,正因如此,歐美理想化的政黨政治理論中所謂的公平競爭及交替執政並不合立基於各自政黨私利、金扠政治及大黨獨占的事實(一一八一p.368-385)。
保守黨歷史最久。在1640年革命時主張保皇保國教,被稱保皇黨、騎士黨、托累黨,反之則稱國會黨、圓顱黨、輝格黨。革命結果輝格黨勝,但在往後長期執政期間因摻入社會主義、自由平等主張,而於1830年蛻變為自由黨,並於1922年被工黨取代。而托累黨反成為以維護英國傳統君主立憲政治和自由放任經濟自居的保守黨。
工黨雖於1924、1931兩度執政,但並取得絕對多數的優勢,至1945年才以394對212席有機會貫徹其主張:一、大規模的國有計劃,包括倫敦銀行、煤礦、水電、煤氣、民航和國內運輸系統。二、對高收入者征重稅。三、社會福利方案,包括教育的大眾化民主化、勞工傷害保險、國家保健服務、平民住宅計劃、保證充分就業的財經政策。
以上因背離資本主義而導致財政赤字、投資衰退、通貨膨脹,加上冷戰期間工黨社主義色彩不利與美國合作,故失利。直到1966年再執政,但黨性使然的管制和緊縮性經濟政策用以解決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不但無解決問題,反在減少社福、教育……等支出,並限制工會勢力的同時,打擊了原支持者。故1974年再執政,但老問題仍無法解決,於是1979大選又回到走資本主義的保守黨(以上詳見七二第二篇一、二章)。
經長期要求社會正義的實行,英國人似乎了解到除非經濟發展,否則正義將落空。故柴契爾夫人執政下(1979-1992)雖犧牲了社會正義但帶來經濟繁榮,使得梅傑在工黨強大競爭下,仍大勝。
其實英國的這種情形是戰後長期共存現象,一昧要求社會正義,結果蘇東瓦解,英、美、法、義大利、北歐、紐、澳則深受社會福利政策打擊(參見一九、二十)。西方各國紛紛採取新右派或新自由(保守)主義(有關新保守主義的种种,詳參一二三四。)的新(修正、後、……)福利國家政策,加強市場、私人和地方對社福的參與(九八八〈福利國家的未來發展〉)。即使到1997年5月,保守黨因黨內分裂、內閣醜聞不斷、經濟成長造成貧富不均、狂牛病事件等不利因素,相對的工黨則內部團結,於是工黨在修正過去浮濫的社會福利政策、主張民營化、不增稅、加強對年青人和失事者的就業輔導等利多下,大勝,黨主席布萊爾任首相。
上述中間偏左的政治發展,從英國工黨布來爾(1997,5)法國左派喬斯潘(1997,6)德國社會黨施諾德(1998,9)先後取代前任的保守黨,加上美国民主黨柯林頓的連任。可看出二十世紀末歐美的政潮已由偏右的新保守主義転至偏左的新社會主義(但廿一世紀初美国又極速的右傾)。論者將之稱為第三條路,意指走出左右之外的第三條路(一二六九p.29),此論如對比於以新保守主義指稱新右派、可知不當,因為所謂第三條路的執政者仍出自原左派的政黨,只是施政內含已有修正(如從福利國家、大政府、公營化及工運取向,転至福利社会化、小政府、民營化及勞資恊調),故應仿新保守主义稱之為新社會主義或新左派。論者不如此稱呼之因可能存在著馬列社會主義的禁忌,或怕有替中共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正當化之嫌。
(楨:我館另有《第三條路》《巔覆左右》<美國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保守主義》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402246/2008042806075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436696/2008042906450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208598/2008042306490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469433/20080430052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