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3 06:37:48| 人氣2,047| 回應2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選舉社會及其終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是《選舉社會及其終結》(北京:三聯,1998)?莫非傳統中國也存在類似古希臘雅典的民主選舉?!

非也!作者何懷宏所謂的「選舉」乃指「選賢與能」的傳統「科舉」,而非「選愚與庸」的現代「選舉」。

「科舉」能「選賢與能」?何氏也真有替「科舉」平反之勇氣;「選舉」「選愚與庸」又如何?民主本乃防止強人絕對權力之弊的必要之惡!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00/2005091719130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070666/20071003065504


我(何懷宏)在本書是嘗試性地提出了一個“選舉社會”的基本概念,這個概念是承解釋春秋時代的“世襲社會”概念而來,我提出它來是想用安解釋中國在秦漢至晚光天化清的曆史發展中所終于形成和一種自成一體的社會結構,解釋一個有別于春秋戰國之前的“古典中國”(class China),也有別今天“現代中國”(modern China)的“傳統中國(traditional China)。
《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曆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是一部知識視野開闊,用力很勤,材料極富,獨到新見頗多的佳作。尤其是第二編對構成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中心環節的試卷——八股文的研究,通過對曆朝經義範文的剖析,揭示了科舉考試形式、內容、性質、功能及其社會意義與影響,有助補正長期來我們認識上簡單片面貶斥的偏頗。
第三編關于選舉社會困境及其“終結”也多有見地深刻、富有新意的精彩論述。
◆ 作家簡介
何懷宏 哲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54年生于江西清江,1988-1995年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任教,1995年調入中國文化研究所。主要領域:倫理學、人生哲學、社會史。著作有:《若有所思》(1988)、《生命的沈思》(1988)、《契約倫理與社會主義》(1993 、《良 心論》 (1994) 、《珍重生命》(1996)、《世襲社會及其解體》(1996)、《心靈瞬間》(1996)。譯著有:《倫理學概論》、《道德箴言錄》、《沈思錄》、《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倫理學體系》(合譯)、《正義論》(合譯)、《超越的愛》(合譯)、《帕斯卡爾文選》(合譯)等。
◆ 目 錄
導論“選舉社會”的概念:“中國古代選舉”與“現代選舉”;古代中國人的社會曆史觀;“封建社會”的現代解釋模式;“官僚帝國社會”的模式;一個新的觀察角度;“選舉社會”的概念如何能夠成立?
第一章 平等與現代性:中國曆史上的“現代”因素問題;平等作爲“現代”的基本特征;什麽樣的平等?
第二章 中國古代對平等的訴求:平等的思想資源;對平等的暴力訴求;
第三章 中國古代選舉制度的發展;走向制度化的選舉;從推薦到考試;考試制度的完備
第四章 古代選舉是否體現了一種:“平等精神”?;懷疑的意見;是否所有人都能參加考試?;是否一切以程文爲去留?;是否還有實質性的機會平等?
第五章 古代選舉所帶來的社會變動:統治階層社會成分的變化;還是等級社會,還是少數統治
第二編 標 準
第一章 經義:曆代考試內容的演變;經義應試文的産生;四書首要地位的確定
第二章 八股:八股的形成;基本範式;考八股究竟在考什麽?
第三章 考生:讀書;學文;應試
第四章 考官:資格;出題;衡文標准;衡文過程
第五章 中卷:童試卷;鄉試卷;會試卷
第六章 落卷:黜落種種;黜落佳卷;得失總評
第七章 昔議:明末清初的野議;清中葉的朝議;清中葉的野議
第八章 今評:今人對八股的批評;八股是否能得人?人才能否得八股?
第三編 終 結
第一章 曆史的困境:“科舉累人”與“人累科舉”;人之量累;人之質累;傳統的批評與改革意見
第二章 衰落與改革:晚清科場的衰落;一位鄉紳所見的清末世變;改革科舉的意見;改革的最後嘗試
第三章 走向終結:實力派變革科舉的基本思路;從主張漸廢到主張立廢;廢除科舉後的反應;廢除科舉對社會變遷的影響

科舉考試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通過逐級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吏的制度.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代開始建立,直到清末才廢除,曆經一千三百多年.
在實行科舉制之前,封建社會選拔官吏主要靠"察舉",就是從地方到中央逐級推薦選拔.這種制度只重門第,不重才學,被選拔推薦的大多數是地主,官僚家庭的子女,平民百姓很少有機會被推薦.所以,科舉制代替察舉制,這在當時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它爲平民百姓提供了一個機會,出身貧賤的人只要有才學,都有可能通過考試去做官.當時的科舉制,曾經選拔出不少才華橫溢的人,如白居易,韓愈,蘇軾,王安石等.
科舉考試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考試程序。唐朝時,每年冬天由尚書省禮部(國家政府機構)主持科舉考試,稱爲省試,再經複試,對及格者授予相應官職;宋朝又增加了殿試,由皇帝親自對考試合格者策問,殿試第一名成爲狀元,第二名稱爲榜眼,第三名稱爲探花;到了明清時期,科舉考試自下而上分爲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幾個階段.其中,院試由各省提督學院主持,鄉試由皇帝欽命的主考官在各省省城主持,鄉試合格者通稱爲舉人.會試則由禮部在京城主持。科舉考試科目繁多.唐朝設有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童子科等。其中參加秀才科合格的稱爲秀才.而選拔官吏則主要通過進士科,所以進士及第是非常榮耀的,俗稱"登龍門".
科舉考試的內容基本上是儒家經義.元朝就曾經規定試題必須在"四書" ,"五經"內出,"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儒家典籍的合稱."五經"是指<詩經><尚書><儀禮><春秋> <易>五部儒家典籍.到了明代,科舉考試以考八股文爲主.八股文是一種非常死板的文體,限定論題,格式和字數,考生不能自由發表思想見解,也無法顯露自己的才華,只要熟讀"四書","五經"就能應付,這就使得天下千萬學子棄書不讀,都把精力放在學作八股文上,束縛了人才的培養,學問由此而衰,學風也由此而壞.到了清代,科舉考試制度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清政府只好下令,于1906年廢除.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317.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2,047) | 回應(2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書院》
此分類上一篇:《文憑社會》

科舉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6)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曆了一千三百多年。
曆史發展與演變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爲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爲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于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607),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爲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曆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爲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爲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爲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爲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爲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爲“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爲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于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産生了武舉。武舉開始于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于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爲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爲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爲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爲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于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于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爲了選拔真正踏實于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爲之服務,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爲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准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于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爲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迹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確産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爲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于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爲大經,《論語》《孟子》稱爲兼經,定爲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爲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朝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曆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爲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爲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爲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爲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爲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于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于諸生之末, 稱爲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爲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爲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爲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爲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于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于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爲三月十五。應試者爲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余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余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爲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于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爲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爲什麽,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複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爲八股之害,甚于焚書。”
▲清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族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爲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族人爲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于消亡。
清人爲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爲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爲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爲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爲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爲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爲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爲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爲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爲大比。由于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爲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爲舉人,第一名稱爲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爲禮闈,又稱爲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爲貢士,第一名稱爲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複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爲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爲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爲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余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爲庶吉士,其余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余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範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凶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範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後,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童生裏就有範進,範進考完這場考試後就進了學,取得了第一名,人們稱他爲“相公”。範進進了學以後想進一步考舉人,考上舉人後人們就會稱他爲“老爺”。
中舉是科舉考試的一個過程,在我們講評這個故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麽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裏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範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爲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範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
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爲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注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舉人的名額很少,那麽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試。接下來是會試。會試是緊接著鄉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爲進士,進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會試考完以後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裏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科舉制度的影響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科舉原來目的是爲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于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最初東亞日本、韓國、越南均有效法中國舉行科舉,越南科舉的廢除還要在中國之後。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在中國看見科舉取士制度,在他們的遊記中把它介紹到歐洲。十八世紀時啓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思想家都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方法,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爲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所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納了科舉的優點。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爲擴寬了政府選拻人材的基礎,還讓處于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曆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爲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
科舉爲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産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閑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占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爲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産生。
科舉對于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于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于科舉入士成爲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爲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産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爲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過科考爲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爲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于科場。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爲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清政府爲了奴化漢人,更是嚴格束縛科舉考試內容。清代科舉制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于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于消亡。
就算在科舉被廢除以後,它仍然在中國的社會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孫中山所創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定五權分立,當中設有的“考試院”便是源出于中國的科舉考試傳統。另外,時至今日科舉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取錄、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爲狀元等等,俱是科舉殘留的遺迹。
科舉作弊及其防禦
由于,科舉考試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一生的富貴榮華,因此不少人均企圖以作弊以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最常見的作弊有三種,一是賄買(即賄賂主考官以獲取好成績)、二是夾帶考試經文(帶書或抄錄于隨身物品中)入內作弊、三是請人代考。
▲賄買
唐代武則天時代曾設立糊名的辦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減少批卷者認出撰卷人的機會,這做法在宋代以後成爲定例。同時又發明了謄錄的方式,由專人抄錄考生的試卷並以抄本送往評級。這樣批卷者連辨認字迹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與考官約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詞來作暗號,即所謂“買通關節”。爲了減少這種可能,自宋太宗起訂立了鎖院的制度。每次考試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爲臨時委派,以便互相監察。當考官接到任命後,便要同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發榜前不得離開;亦不得接見賓客。如果考官要從外地到境監考,在進入本省境後亦不得接見客人。賄買若然被揭發,行賄受賄者都可能被處死;而同場的考官亦可能被牽連受罰。
清代入關初期,便曾發生了丁酉案(順治十四年),順天、江南、河南、山東、山西五闈弊案,最後以江南闈十六房主考全部斬立決,數十人被判死或貶徙尚陽堡寧古塔。其間,數百名舉人在清兵夾帶下赴北京重考。是爲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科場舞弊案。有人認爲這是清初嚴厲懲治科考作弊的具體舉措,也有人認爲這是初入中原的清朝滿族統治者以嚴刑酷法震撼漢族知識分子,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夾帶
唐代的科舉考試已設有兵衛,以阻止夾帶作弊。宋朝起,考試在貢院內進行,貢院內考生之間是以牆壁隔開的,稱爲號舍。考生不可以喧嘩、離場,以防止傳卷或傳話。但是夾帶經文這作弊方法始終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裏,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明清的科舉保安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只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兵衛仔細搜查外,乾隆時更曾下詔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臺、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臺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對檢舉夾帶者有賞格,被發現者除了取消資格外,更要帶枷示衆。但科場舞弊始終未曾徹底有效地受到打擊。有傳說指一次會試中有舉人把夾帶的書本掉在地上,奉旨檢查的親王卻爲他掩飾,說:“何以攜帳簿入場!”
▲代考
代考在唐朝時頗爲常見。爲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詳細的體貌特征的履曆。進場前考官會根據履曆驗明考生的身份。但是代考作弊似乎亦沒有被完全杜絕。例如民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漢民,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代考“槍手”,曾在清末兩次代人參加鄉試,皆獲得中舉。
武舉
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曆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于文科舉,武科舉較爲不受重視。曆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複。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進士。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可以爲將帥者”。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吳兵法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爲“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爲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時,改爲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爲合。步射九矢中五爲合。之後比並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産生于宋神宗時,爲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曆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北宋徐徽言(文進士出身,後棄文習武,宋徽宗授武狀元),明代戚繼光(明世宗嘉靖年武進士)等等。
中國以外的科舉制度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曆史上其他一些周邊的國家除了有學子赴中國參加科舉考試外,也在本國設立科舉制度。
▲越南
越南的科舉制度,始自于1075年始,至1919年止,是全世界科舉制度最晚廢除的國家。
越南的科舉制,最早始于越李朝的李朝仁宗太寧元年(1075),但李朝的科舉制一共只舉行四次,人數也較少,未産生較大影響。其後陳朝太宗建中八年(1232)時,再度實行科舉,其施行方式,是設立太學,由太學生參與考試,來取得進士資格。其後爲了擴大科舉取士,陳朝睿宗于隆慶二年(1314)正式創立進士科,讓更多的人能參與進士考試。
後越黎朝時,進一步模仿中國明清的科舉制度。明太祖洪武三年,曾允許安南、高麗、占城士人在本國鄉試通過之後,到南京參加會試,之後明成祖永樂四年(1401),又一度將安南收入版圖,這些都促成中國科舉制對其後的黎朝越南重大的影響,包括鄉試、會試、殿試三級的考試方式,以及黎朝裕宗(1705-1728)時設立武舉。其後越阮朝的明命十年(1832)進一步引進八股文爲主要的考試內容,此外,黎朝和阮朝都有成立與明清時貢院類似的專門考試場所。
▲朝鮮
朝鮮的科舉制度始于高麗光宗九年(985),並到朝鮮王朝才正式實施。至1894年止,科舉制在韓國曆史上存在了900多年。朝鮮時期的科舉制度分爲文科、武科及雜科(易學科、醫科、陰陽科、律科)。每三年舉行一次“式年試”,此外還舉行各種不定期“別試”。不定期有國王親臨考場的“親臨試”,該試再分成成均館儒生參加的“謁聖試”和在昌景宮舉行的由官員參加的“春塘大試”。
朝鮮王朝的統治階級是“兩班”,即文班和武班的大臣。科舉考試是成爲兩班文武的必由之路,名義上平民也可以參加,但事實上主要被兩班子弟壟斷,尤其是文、武兩科。
雜科中的醫科考試會在漢陽舉行,一般每五年一次,目的是要補充內醫院的大夫空缺,假如五年內沒有空缺,便不會舉行。醫科考有關“內景”﹝內科)、“外形”﹝外科﹞、“雜病”、“湯液”﹝藥學﹞、“針灸”等五科的知識。
▲日本
日本在8、9世紀時仿照唐朝的制度舉辦貢舉,分爲秀才、明經、進士、明法等四科和醫、針等二科,其中以秀才科爲盛。由于貴族幹政、學官世襲,到10世紀以後,基本上爲貴族所把持,並且也不是依據才學高下,而是以資曆名望,致使科舉日漸流于形式化。
11世紀以後,雖然在形式上還繼續實行式部省試,但考生皆由權貴推薦,應考者幾乎是無條件及第,科舉制至此已完全異化。江戶時代貢舉已經絕迹。
科舉名銜稱謂一覽
孝廉 本是漢朝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爲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爲孝廉。
舉主與門生 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爲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爲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宋太祖之後,進士由禦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爲“天子門生”;同時亦明文規定以後舉人不得自稱考官門生。
貢士 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爲貢士。
進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爲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爲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爲進士。
舉人 原指被推薦之人,爲曆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爲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爲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爲“老爺”。
秀才 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爲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爲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爲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爲“相公”。
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爲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爲狀元。
榜眼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爲探花使,遍遊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解元 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爲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會元 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爲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爲會元。
貢生 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肆業的稱爲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http://baike.baidu.com/view/5138.html
2008-04-13 08:01:48
版主回應
大學甄選 唐朝科舉回頭【聯合報╱鄭皓中/大學生2012.02.21

「身、言、書、判」,這是唐朝選拔人才的方法,此種方法在當時早已出現了許多的漏洞,也引起了不少的批評,但是,如今這般的取才制度卻又回頭了!
擁護這種制度的人會說:「交備審資料、面試,讓學生有機會在教授面前表現自己,如此也更能使該科系選擇其所需要的人才。」對,這些都不失為是優點,但缺點卻也包藏在其中。
唐代讀書人通過禮部考試,進士及策後,並不能馬上任官(就如同現代學生們辛辛苦苦考完了學測,卻不能保證一定上榜),還得經過吏部選拔面試(就像現在學測後還要經過甄選面試)。
不論是唐代的吏部考試,或是現代的甄選面試,其實都包含了「身、言、書、判」這些元素。何謂「身、言、書、判」?體貌豐偉乃曰身,言辭辯正乃曰言,楷法遒美乃曰書,文理優長乃曰判。
面試制度的第一個缺點,便是它那昂貴的報名費!筆者身邊就有同學是因為家中經濟因素而只報名一間大學的面試。第二,則是那備審資料的製作,費錢、費工、費資源。在面試前的這段期間,各家影印店裡無不擠滿了做備審資料的學生和家長,有些學生的備審資料甚至是花大錢請專人製作,看到面試制度被扭曲至此,真是哭笑不得!
唐代的科舉制度與現代的學測面試制度,所共通的最大缺點便是制度本身所要求的表面功夫與階級性。表面工夫以現代話來說便是「推薦」二字。唐代讀書人為求考取,便會登門拜訪名人,將自己的文章與大把錢財奉上,要求名人讀它一讀,品它一品,這種方式在當時叫做「溫卷」。如此便受到了名人的加持,吏部考試不過也難!
而現代學生則是到處請老師寫推薦信,當然,推薦信一旦成了每一位學生的必備品,那麼,其加分的效果便是有限的。所以,有部分的學生便將一些與該科系毫無相關性的「證書」放入備審資料中,如:鋼琴證書、國樂證書…。
試問,是生活在怎麼樣家庭背景的學生,能夠得到這些證書?而,要獲得這些證書又得花費多少的金錢與時間?正如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所說,大學入學甄選制度對「富爸爸的孩子較有利,對家境弱勢的學生不利」。
最重要的是,這些證書如果與該科系相關聯,那也就罷了;但,若是與該科系毫無關係,到底何足取?
筆者認為,當今面試的制度漏洞頗多,絕不是個合理的選才方式。但是如果回到過去聯考的年代,一試定局的模式又太過僵化!唯有對現今的面試制度做出改革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不要假惺惺的備審資料!我們不要「身、言、書、判」的回頭!我們要樸素而能表達自己就讀資格的備審資料!我們要合情合理的面試費用!我們要一個真正現代化,而能打開自由學風的多元入學管道!

另參本館:《選舉社會及其終結》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九品官人法考論》
2012-02-21 09:06:11
科舉
科舉

作者:綦曉芹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科舉”是一種曾經“最不壞”的官僚選拔制度。它始興于隋唐,廢棄于清末,歷經1300余年。而隨之產生的700多名狀元、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他們和無數終老于家的童生、隱居深山的高士們一起,構成了中國歷史長卷中最悲喜交集的一個切面。

雅俗中國叢書以中國的人物、階層、古跡、風物、世俗生活等人文現象為選題,在高度視覺化的圖文形式中再現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傳統文化因子,無論是內容還是表述,都力求打破雅俗的限界,在吸納最高等學術研究成果的同時,力求保持閱讀的趣味性,全面解讀中國文化,可謂是雅俗共賞的經典圖文讀本。 本書為其中一冊《科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科舉制度的發展
早期的選官制度
“科舉”淵源
隋唐︰科舉的奠基時代
宋代︰至公若權衡
明清︰盛極而衰
第二章 科舉考試科目
天子下簾親自問
三十老明經
五十少進士
武舉
童子等諸科及秀才科
第三章 考生與主考官
考生資格
科場生活︰三場辛苦磨成鬼
考官任免
利益糾結的關系網
第四章 科場舞弊
挾帶
槍替
關節
冒籍
殘酷的科場案件
第五章 及第者之事功
憂國憂民
一生襟抱未嘗開
行藏由我,高尚其事
以己之身家利益為重
第六章 落第百態
馬前惆悵滿枝紅
不須辛苦上龍門
落第舉子之口
第七章 文學作品中的科舉
囚禁腐蝕士人的靈魂
“陋劣幸進而英雄失志”
熱衷功名利祿
第八章 科舉與社會關系
科舉必由學校
紅裙爭看綠衣郎
科舉與政治惺惺相惜
群儒豈能定是非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第九章 反思
科舉與薦舉之反復
能否選拔真才、專才
考試公平與區域公平
我們解決了科舉難題嗎?
附 歷代文狀元位至宰輔表
參考書目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94420
2009-07-15 09:37:20
jsoujsou
李三光:從高考開始,說說對於科舉的九大誤解 2018-07-28 觀察者網

今年的高考早已結束,高考成績也早已出爐,隨之又誕生了一批新的高考狀元。不知從何而起,我們沿用了“狀元”這一頭銜,來廣泛的讚美拔得頭籌者。
若刨根問底,這本是一個科舉制的專用名詞。有人說“科舉就是古代的高考”,有人說“高考是科舉的延續”。但無論如何,這個已經被打倒的制度,似乎總是“陰魂不散”,常常被拿來與當今的考試相提並論。其實,回過頭來看看這個影響了中國千年之久的制度,不禁要問,我們真的很瞭解它嗎?
  一、千年之久,一成不變?
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從周朝定宗法,到先秦獎軍功,到兩漢舉孝廉,再到魏晉九品中正制,及至隋唐才有了科舉制。這大致能梳理出一條,人才選拔制度的發展脈絡。但是,隋唐首創科舉直至晚清廢科舉時,已曆一千多年。這期中的科舉制又作何發展,在課本上卻鮮有提及,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成不變”的印象。
  其實縱觀中國後一千年帝王史,由唐及清,政治模式的改變十分劇烈,皇權急速上升,中央集權無限加強。上層建築如此巨變,為政府輸送人才的科舉制度,又怎會一成不變呢?
  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歐洲中世紀題材、日本戰國題材,都是典型的封建時代。諸侯貴族世卿世祿,代代相傳。各級領主依次附庸,互相權衡。但是科舉的出現,從根本上消滅了這種封建制的基礎。英文中科舉一詞為“Imperial Examination”,即為“皇家考試”之意。通過考試之人,即為天子門生,由皇帝任命為官。
  有這般正規而高效的上升管道,知識份子們誰還願做諸侯的附庸?誰還願做貴族的家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但在科舉制面前,沒有“附庸的附庸”,只有“皇帝的附庸”。沒有了附庸的貴族,不能算是真正的貴族;沒有貴族的封建,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封建。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科舉制瓦解了封建政治的一大基礎,但這個過程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因為古代的科技不發達,君主想要維持遼闊的領土,只能通過封邦建國的形式實現,所以封建制才是當時世界的主流
2018-07-29 08:57:23
jsoujsou
隋文帝於開皇七年(605年),命各州“歲貢三人”。隋煬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從此,中央政府有了 “統一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但這樣看似公平、正規且高效的選拔制度,在隋唐創立之初,卻並不公平,也不正規,更沒有為帝國輸送絕大多數的行政人才。究其原因,則是隋唐門閥世族依然強勢,皇權並非絕對權威。這種政治環境下的科舉,帶有嚴重的貴族門閥色彩,並未徹底顛覆 “封建舊制”。
  及至兩宋,科舉迎來了重大歷史轉折。北宋的數次變法以及黨政更替,大多伴隨著科舉制的改革,以致罷而又複。幾經周折後的科舉制度,更為公平、正規,較之隋唐更為成熟,極大地擴充了宋廷的官僚隊伍。蒙元入主中原後,開科次數較少,且受種族主義政策影響嚴重,使得科舉未能發揮根本作用。
  二、一考定終身?
“寒窗苦讀十數載,一張白紙定終身”。一考定終身,是所有中國考生們的無奈。但隋唐時期的科舉,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一考定終身。因為當時的考生在應試前,流行於把自己的作品呈送達官貴人或社會名流,希望這些上流人士能向主考官推薦自己,以期在科場上獲得名次,這種考場外的活動名曰“行卷”或“溫卷”。
  這種等同于賄賂考官的行為,在明清時期是要殺頭的,在今天也要記入誠信檔案的,但放在唐朝時,卻是合理且合法的,並不算走後門。王維、白居易、杜牧等等,無數為官的唐代詩人,大都是這種制度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筆試也並非唐代科舉的全部。省試得中進士者,並不能直接為官,還須參加吏部主持的“關試”。而其重要的考核內容之一,即為面試。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就因三次關試而不過,最終心灰意冷的投奔地方節度使了。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為閉塞言路,導演了一出“野無遺賢”的荒唐鬧劇,使當屆所有考生全部落榜。
  這種制度的後果可想而知,無論是考場外的行卷,還是考試後的關試,士族子弟都擁有巨大的優勢。而寒門出身的考生,缺乏上層人際關係,很難被考官相中;其形象氣質、言談舉止,恐難以和世家子弟相比,也很難脫穎而出。所以,在唐朝的科舉中,考試並不十分重要,因為考試的結果,早已在考場外決定好了。這樣的考試,大抵流於形式,更談不上一考定終身了。
  三、沒有科目之分?
“只有文科,沒有理科”“只考四書五經,不考真才實學”,後人這種對科舉“不分科”的負面印象,在隋唐時期並不太適用。
2018-07-29 08:57:49
jsoujsou
科舉一詞,本為“分科舉士”之意。但看看中國科舉歷程,只有隋唐時期,稱得上真正的分科舉士。隋煬帝大業年間,開設進士科、明經科。進士科主考內容幾經更改,大致在詩賦、經義、策問之間變動;明經科則以考經義為主。由於考試內容的不同,難度落差很大,享受待遇也不盡相同,故而有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
  之後有了俊士、明法、明算等科,也算是較為主流的科目。至於唐代的那些奇葩科目,如博學宏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種類繁多的科目,不僅名稱耐人尋味,且數量遠遠超乎想像。這不難看出,唐朝統治者在開科取士的問題上,敢於在制度上大膽創新,甚至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十分的任性。
  及至北宋前期,還是基本延續隋唐舉制。但宋廷逐漸意識到了的種種弊端,所以北宋歷朝皆有對科舉不同程度的改革,考試科目也隨之頻繁變動,時增時減。北宋神宗年間,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主張罷黜科舉諸科,改行“三舍法”。但朝野反彈強烈,新政沒能持久,變法以失敗告終。
  經歷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改革嘗試,進士科最終成為了碩果僅存的考試科目,其他科目都因意義不大而被宋廷紛紛罷黜。自此之後,進士便成為了科舉絕對且唯一的主角,“考科舉”基本等同于“考進士”。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狀元”“榜眼”“探花”,都屬於進士範疇內的頭銜。
  蒙元一朝雖開科次數很少,但其對科舉改革的貢獻卻十分明顯。最值一提的,是欽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經義題目的出題大綱,這一定制持續到晚晴罷黜科舉為止。
  後人對於朱子之言,多為迂腐僵化、禁錮思想的惡評。腐朽與否,姑且不論,但規定朱子《四書》為考試大綱,在當時是受到普遍歡迎的。因為,在此之前的進士科出題方向頻繁更改,讓各種偏科的考生叫苦不迭。尤其是寒門士子,本身生活壓力巨大,還要花費巨大的財力與精力去應對考試的變動。如今官府規定了統一的考試大綱,不再更改,且朱子《四書》的內容篇幅適當,這明顯節約了考生需要的花銷與精力,尤其讓寒門士子減輕一些了負擔。
  這種“一刀切”的改革確實帶來了相當好處,但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明朝的“八股文”隨之應運而生。後人對“八股文”的惡評如潮,在此不消複述。但其設計初衷,實為明朝考試科目較為單一,經義考題走入了瓶頸期,沒得可考但又不得不考。
2018-07-29 09:00:40
jsoujsou
為了能有更合理的考核空間和更正規的答題格式,以便考生在規則框架內有序競爭,“八股文”便成為了當時沒有辦法的辦法。使得科舉從科目的統一,最終走向了答題格式的統一。
  從考試內容來看,科舉從最初開放、多元且不固定,發展為最終的保守、單一且固定,這才形成了“不分科”的刻板印象。
  四、史上最強反作弊?
有考試,必然有作弊。從古至今,難以杜絕。
上文中說道,唐朝科舉流行“行卷”這一活動,恰恰反映了唐朝科考制度何其不嚴格、不正規,簡直是在縱容舞弊。今天的中高考都使用電腦閱卷,在古代則有個與之類似的制度,名為“糊名謄抄”。糊名,即為在閱卷時遮蓋住卷面上的考生資訊,以防有人串通考官;謄抄,是由專人將試卷內容完全抄寫一份副本,供考官閱卷使用,以防憑筆跡識人。這種制度為武則天首創,在北宋年間才徹底成為定制,終唐一代(武周一朝除外)並未完全實行過。所以唐代考生的身份在考卷上一覽無遺,使得考官有著充分的操作空間。
  北宋開始,科場反作弊措施嚴格了起來,准考證上都要注明考生的面部與身形特徵,謹防冒名替考
另一方面,謹防考題洩露也是一大要點。明代著名畫家唐寅,在參加弘治十二年(1499年)會試前,與人結伴拜訪了應屆考官程敏政,結果遭人參劾,雖不能證明其參與舞弊,終難免被革去功名。但這樣嚴厲的規矩,也是在宋代逐漸形成的,在此之前沒有相應的定制。可想而知,唐代的“行卷”活動是何其繁榮,師生之間的“友誼”是何其牢固。
  最常見的考場作弊手段,則非“打小抄”莫屬。所以在進入考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搜身,謹防夾帶。但歷代科考的安檢規則各異,與我們的印象也有些許出入。以北宋前期為例,進士科考生雖嚴禁夾帶,但可以攜帶《玉篇》《切韻》(相當於字典)等工具書入場。考場內還有專門的帳幕氈毯和茶湯,以供考生使用。
  因為當時的進士科多以考詩賦為主,注重考核個人的文學表達能力,不太注重默寫背誦能力,所以相應的規矩會寬鬆一些;與之相對的明經科考生,就要慘的多了。嚴禁任何夾帶自不必說,考場內的毯席飲水一概皆無。因為明經科主要考核經義的默寫與背誦,故監考規則異常嚴格。諸多考生“渴飲硯水,致舉子唇齒皆黑”。
2018-07-29 09:01:06
jsoujsou
五、高端上檔次的殿試
都說科場得中者即為天子門生,但嚴格來講,這必須有一道程式,那就是“殿試”。現在學界普遍認為首創殿試者,為女皇帝武則天(另一說為唐高宗)。中宗神龍革命後,殿試製度被廢除。直至北宋改革科舉制,殿試才得以成為定制。殿試,顧名思義,即為皇帝親自主持,在皇宮內進行的考試。嚴格來講,這才是真正的“皇家考試(Imperial Examination)”。
  但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考試類型,終唐一代,僅武周一朝真正實行過,原因在於它嚴重破壞了原有貴族集團的利益。隋唐兩朝都是以關隴集團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帝國。所以朝廷的命運,很大一部分被門閥世族所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的科舉制,最大受益者必然為北方士族子弟。唐代舉制會那般奇怪,原因也在於此。
  而武則天實行殿試,不免有為自己豐滿政治羽翼之嫌。使得新進士子,經過皇帝親自的嚴格篩選,進而完全效忠于皇帝個人,這是貴族們十分不願看到的局面。所以李唐復辟之後,門閥貴族重新掌權,自然不願保留殿試。
  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爭災難,北宋的統治者深刻意識到文官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欽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對於科舉的重視,自然也不在話下。一系列正規化的科舉改革應運而生,其中的殿試製度便得到了確立。雖然有時是委派大臣來主持殿試,未必都是皇帝親自主考。但從法理而言,確坐實了“天子門生”的頭銜。
  不過這也再度增加了皇帝的個人工作量,同時又產生了不少段子。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殿試,原定狀元為江西豐城人孫曰恭,永樂帝見此人姓名酷似“孫暴”(古人書寫多為豎版,“曰”“恭”二字疊在一起酷似“暴”),甚為不悅,將其點為一甲第三名(探花);將安徽無為州進士邢寬(有“刑寬”之意),擢為一甲第一名(狀元)。由此可見,殿試製度確讓科舉更為正規,但也並非多麼科學的改進。
  六、公平不公平?
有人說科舉制很公平、很科學,讓平民子弟得以正常穩定的進入上層建築,為國家貢獻了大量人才,理應算作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有人說科舉制依然不公平、不科學,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底層問題,還將知識份子奴化成了統治階級的奴隸。總之,是否真正促進國家的進步、社會的公平,今天關於科舉利弊的爭論,大多在於此處。其實,這一問題的爭論物件,恐怕僅適用于宋代之後,不太適用于兩宋之前的科舉。
2018-07-29 09:02:06
jsoujsou
誠如上文所言,唐代科舉的種種特點,都足以證明當時的舉制何其不公平。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隋唐時期的皇權並不強勢,科舉只能暫時為貴族門閥服務。但伴隨著改朝換代,中央集權無限加強,對科舉公平的需求愈發的明顯。“公平”,便成為了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理由和手段。北宋時期確立殿試製度,便是這種趨勢的集中體現。以“公平”之名,科舉變得更正規、更統一、更嚴格。
  但是,這種嚴格的制度足夠公平嗎?唐朝初年進士多出自北方士人,但隨著中唐之後的一系列戰亂,北方士子逐漸減少,南方則發展更為穩定。北宋時期,南方進士的錄取率早已明顯高於北方。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發生了著名的“南北榜事件”,榜上一甲第一名(狀元)為福建閩縣人陳䢿,其餘得中進士者盡為南方士人。這引起北方舉子大嘩,聯名上疏指責湖南茶陵縣籍的主考官劉三吾偏袒同鄉、營私舞弊,嚴重危及了官府形象。
  經過一番調查和權衡,朱元璋推翻此榜,親自閱卷,另開新榜,全部錄取北方士子。並且不顧青紅皂白的誅殺了一干涉事官員和進士,牽連入獄流放者無數。經歷了多年殘酷的暴力式矯正,宣德年間才開始實行“南北分卷制”,將會試考卷按全國南、北、中三個大區區分,制定了分區定額的會試錄取制度。
  實行分區錄取政策後,“冒籍”考試的現象便屢見不鮮,與今天的“高考移民”十分相似。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就是冒籍考生,為此他曾受盡了敲詐、勒索和刁難。滿清入主中原之初,曾嘗試過修改錄取政策。康熙年間,最終確定實行“分省取中制”,即在明代分區錄取的基礎上,細化為“分省錄取”。朝廷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分配錄取名額。這種“分省錄取”的制度,直今依然影響著高考的錄取模式。
  若問公平與否,實在是眾口難調。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考試制度在維護公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製造出另外的不均衡。因為有了科舉,全國的人才被牢牢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導致地方人才資源空虛,發展困難。強大而先進的中央政府與貧窮而落後的地方單位,“強幹弱枝”——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重要矛盾之一,但這就不是考試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2018-07-29 09:02:24
jsoujsou
七、窮酸秀才多悲劇?
“百無一用是書生”本是清代文人用以自嘲的詩句,不想卻被世人傳為口頭禪,成了諷刺知識份子迂腐、無用的俗語。類似的俗話也非常多,“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人情紙半張”“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等等,似乎在世俗眼中,書生、秀才這種所謂的低級知識份子,永遠都是社會底層的可憐蟲,正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那般。但是從原則上講,明清時期的秀才頭銜,可能遠比今天的高學歷更為實在。
  秀才這一稱謂,久已有之。漢代即有秀才頭銜,但屬於察舉制的範疇。隋唐行科舉之後,制定了秀才科,屬於常科考試的一種。而我們印象中的窮酸秀才形象,其實大多來自於明清。明清時期,已通過地方院試的生員,即俗稱為秀才。他們可能正在積極備戰地方的鄉試,準備考取舉人。
  而遠在京師的會試、殿試以及進士頭銜,可能還稍顯遙遠。如若不能順利通過鄉試,則依然是秀才出身,還需參加每兩年一次的歲試,否則就會被革去功名。
  可以說秀才是科舉社會中最底層的階級,他們數量眾多,分佈於全國各地,是地方士紳階層的基礎。古代社會的平民識字率極低,但凡遇到文字工作或與官府交涉,秀才都發揮著最基本的作用,也承擔著教化一方的社會義務。
  雖然實際享受的待遇不會太好,但他們也擁有過一些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不用下跪、縣府不得隨意對其動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享受額外津貼等。
  而且身為秀才,還可以用自己的身份直接賺錢——為他人作保。在地方縣府的童生試當中,每個考生必須有人當場為其作保,考生方能進入考場。作保這種瑣碎的基層工作,一般都是當地的秀才來承包。只需舉手之勞,便可賺得一筆保費。雖說算不得大生意,但也能營得一筆小利。今天的高學歷文憑隨處可見,但有幾個學位文憑可以合法的直接賺錢呢?
  八、武舉的存在感?
在我們的印象中,“武舉”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似乎與“科舉”可以相提並論,並行不悖。但若翻翻中國的科舉史,武舉卻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制度。
武舉出現的並不晚,幾乎是緊隨文科舉之後。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女皇帝武則天始置武科。官府可從平民階層中,直接選拔武義超群、智略過人者,堪任將領。
2018-07-29 09:03:58
jsoujsou
唐朝前中期的兵制,正是府兵制向募兵制逐漸過渡的時期。加上邊患增加,兵事頻繁,擴充軍備和軍隊平民化都成為了必然;另一方面,武則天創制武舉,正如其改革科舉一般,加強中央集權、豐滿自身政治羽翼、增加嫡系力量的用意十分明顯。這在隋唐兩朝是個敏感問題,很容易引發矛盾,所以後朝的武科發展非常不固定。
及至北宋,武科才發展的較為穩定,但考核內容明顯向軍事理論傾斜。因為“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導致武舉的地位並不高,而且越發的不受重視。蒙元入住中原後,需要壟斷軍權,遂廢黜武舉。
明朝前期,因朱元璋對武將權威的忌憚,遂不設武舉。直至成化年間之後,才正式恢復武舉。但與文科舉相較,其依然是不受明廷重視。滿清入關後,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前朝。特別是康熙年間對武舉的改革,改變了前朝憑文取中的武舉弊端。但隨著時代發展,武舉內容已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無法滿足近代化的需求。直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與科舉制一同走向了終結。
  郭子儀是唐玄宗年間武狀元,也是歷史上唯一出任宰相的武狀元,在武舉行列中可謂顯赫至極
武舉本是科舉制的一部分,但卻與文科舉有著迥然不同的命運。兩者本皆為維護皇權、加強中央專制的重要工具,但文科舉一再成為時代的寵兒,歷代皆受朝廷的高度重視。武舉卻越發的不受重視,甚至成為皇帝要提防的對象。
  究其原因,還是文武殊途的問題。武科終究是注重實戰結果的科目,縱然有兵法謀略的理論知識,若不能取得戰場上的勝利,一切僅為紙上談兵。但中華自古便是個農業帝國,承平日久才能維護經濟發展。不可能年年征戰,也沒有那麼多建功立業的機會;另一方面,自有科舉之後,中華帝國便逐漸走向了文官治國的道路。為了長期維護皇權,重文輕武是在所難免的了。
2018-07-29 09:04:25
jsoujsou
結語
“科舉”——這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制度,有無數條歷史定論可說明其糟粕,也有很多經驗之談可證明其先進性。但不可否認,這一制度對中國的影響太過深遠,至今依然有著潛移默化的體現。這段歷史無關乎先進,無關乎正確,僅僅只是一條比較特殊的道路。我們的民族選擇了它,並一直走到了今天。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史的一部分,不容忽視,也不容否認。如今我們爭論制度的公平與效率時,尚覺有種種問題。倘若回頭看看這段歷史,答案可能就在其中。
  參考資料:…
  回應
中國古代,除了基礎科學這個短板,其他的都是太超前了,比如這個科舉。
相對地想想,也許不是中國多超前而已,也許實際上國外(主要是指歐洲、中東)的那個年代,不像他們現代人所吹噓的那樣先進而已!
中國科舉制的實現其實也是基於夏商對於諸侯的統治經驗和秦漢統一天下並開創郡縣制和中國特殊的,有利於統一國家的地理環境基礎之上,並不是一蹴,其他文明難以複製。就以日本難以複製科舉制為例。日本地緣破碎,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統治核心,一個是土地最為肥沃,最有利於農耕發展的關東平原。另一個是土地較為集中,又有著優良的海運條件以大阪為核心的近畿平原。還有有著發達海運走私條件的安藝長州。日本因為地理的破碎難以形成一個能對整個日本進行有效統治的政府,日本的聚落只能形成氏族強權的莊園經濟,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也無力觸動全國諸侯的土地利益,利益也只能在氏族間血緣傳承。所以科舉制文官體系替代門閥政治沒有條件實現。西方也是一樣,堡壘林立,只有在中國的造紙印刷術傳遞文明思想,統一了意識形態,中國的火藥大炮轟塌了中世紀堡壘之後形成統一的國家才有了國家考試,任命官員的條件。
https://www.guancha.cn/lisanguang/2018_07_28_465940.shtml
2018-07-29 09:05:38
阿楨
孟暉:春風沉醉好園景,邀您赴一場“看花局” 2019-03-13 觀察者網

如今常說“飯局”、“牌局”,給人的感覺,凡“局”必俗氣且油膩。然而,宋人卻有“看花局”。
南宋人龔熙正《續釋常談》一書中“陪酒陪歌”條道是:每歲禁煙前後,置酒饌以待來賓,賞花者不問親疏,謂之“看花局”。故俚語雲:“彈琴種花,陪酒陪歌。”據其說法,北宋初年僧人仲殊曾經撰寫《越中牡丹花品序》,其中提到,當時已經形成一種社會風俗,到了春天,私人園林會向公眾開放一段時期,習慣上叫做“看花局”。
  從唐代開始,隨著城市的發達,人口向都市集中,即使對於地方鄉紳來說,莊園生活也不再是最優選擇。土地擁有者們即使不能移居到大城市,那麼也往往會在相對繁華的小鎮上置辦宅子安居。於是,在繁華城鎮的核心區或者郊區修建私人園林,便成為富貴階層的一種生活方式。隨之,在宋代,出現了看花局的風俗,當春花盛開之時,私家園林集體開門迎賓,允許陌生人分享園中的花光。
…….
“弄花一年,看花十日”,養護一園好花需要花費人力物力,然而,精心弄出一所好園林,聲名傳出,結果卻是給園主人帶來了面對全社會的無償義務,越是賞花的好時節,越是要把園子讓與公眾分享,不僅要任外人隨意出入,甚至要耗神破財地加以招待,傳統社會的人情味,倒是遠出我們今人的想像。也因此,宋人喊出了“彈琴種花,陪酒陪歌”的諺語,意思是,喜歡古琴雅樂,喜歡花卉與園林,下場無非都是讓自己變成眾人的陪客,墊上酒席,還要陪著別人開心。
  看花局無疑屬於回饋社會之舉,是公德心的體現,所以一直延續下來,到了清代,更發展為各家園林主人提供文物展覽了!
  在私人園林面對公眾定期開放這一件事上,傳統社會恰恰貫穿了“平等”的觀念。
2019-03-16 09:24:04
阿楨
回應
 通過科舉制讓民成為高階級,這些僅僅靠會讀書的人迅速躍升的民自身則有迅速成了封建階級,而且由於不如那些老的貴族隸屬軍功集團文武不分家,其多數更腐朽更軟弱,並且用科舉製作為工具來固化階層壟斷知識的保守派導致國家孱弱而科技停滯。
 科舉的存在又怎麼固化階層壟斷知識是如何共存的,科舉的本意都搞不清楚還說什麼呢,科舉作為一個選拔人才的理念,制度,選什麼樣的人才是科舉決定的嗎?就像你說的這是個工具,說工具先進不行嗎,但能不能發揮工具的作用就不是工具能決定的,鼓吹世襲貴族,並沒用,現代世界,顯然繼承了科舉的理念,並因此受益,這種牽強附會 似是而非的解讀,跟那個儒家禍害中國2000年的解讀真是一模一樣。科舉制的本質就是無論出身的人才論,這種理念難道不先進?
 有超階級的個人,沒有超階級的階級。可與民同樂,但民總是民。
 要不說科舉的偉大呢,隨時都可能讓民成為高階級,高階級也有可能成民,這裡沒有世襲。階級的存在是必然,感慨必然存在的事情沒有意義,在必然的階級探尋公平之路才是最大的意義,本文解釋了我們古代在這方面的先進,感概階級總是階級,民總是民的存在必然上,還不如追求把民與貴和出身分開,和才幹結合,什麼時候人人都聰明絕頂,再考慮民不是民的狀態。
2019-03-16 09:24:21
阿楨
回應
 通過科舉制讓民成為高階級,這些僅僅靠會讀書的人迅速躍升的民自身則有迅速成了封建階級,而且由於不如那些老的貴族隸屬軍功集團文武不分家,其多數更腐朽更軟弱,並且用科舉製作為工具來固化階層壟斷知識的保守派導致國家孱弱而科技停滯。
 科舉的存在又怎麼固化階層壟斷知識是如何共存的,科舉的本意都搞不清楚還說什麼呢,科舉作為一個選拔人才的理念,制度,選什麼樣的人才是科舉決定的嗎?就像你說的這是個工具,說工具先進不行嗎,但能不能發揮工具的作用就不是工具能決定的,鼓吹世襲貴族,並沒用,現代世界,顯然繼承了科舉的理念,並因此受益,這種牽強附會 似是而非的解讀,跟那個儒家禍害中國2000年的解讀真是一模一樣。科舉制的本質就是無論出身的人才論,這種理念難道不先進?
 有超階級的個人,沒有超階級的階級。可與民同樂,但民總是民。
 要不說科舉的偉大呢,隨時都可能讓民成為高階級,高階級也有可能成民,這裡沒有世襲。階級的存在是必然,感慨必然存在的事情沒有意義,在必然的階級探尋公平之路才是最大的意義,本文解釋了我們古代在這方面的先進,感概階級總是階級,民總是民的存在必然上,還不如追求把民與貴和出身分開,和才幹結合,什麼時候人人都聰明絕頂,再考慮民不是民的狀態。
2019-03-16 09:25:27
阿楨
朱熹不是狀元 2015-08-12 文匯報

關於高考狀元的話題,可謂延綿不絕,高考則在廢除了科舉之後方才出現,此兩者原本風馬牛不相及,人們還是樂此不疲,硬要將它們拉在一起,而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高考狀元,每個省有,每個市有,每個縣有,文科有文科的狀元,理科有理科的狀元。
自有科舉以來,金榜題名的狀元出過不少,狀元們之文治武功實有建樹或文章詩賦流芳千古的,實在不多。朱熹不是狀元,就像魏徵不是狀元,馬周不是狀元,李白不是狀元,陸游不是狀元一樣。
朱熹不是狀元,就連榜眼、探花都遠遠不是,這原因肯定很複雜,我們只能分析,只能推測:或許因為他沒有以科舉考試為目標去做學問,沒有去研究去琢磨科舉考試的路數,並千方百計去強求自己適應;或許因為他沒有太把諸如狀元、榜眼、探花之類的名次當一回事,沒有去猜測去揣摩可能出現的考題,去打聽試官的人選以便迎合試官的口味,只求如實訴說自己對於經史的見識以及對於現實的思考;或許因為試官只按常規閱卷,看不出朱熹的策論高在哪裡妙在何處,當然,也可能朱熹考前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複習,或者臨場失手作文偏題——我已經說了,這都只是分析與推測。只有一點是肯定的,“狀元”不能說明一切,不能預定一生。朱熹不是狀元,但與他同科的進士卻要因朱熹而得以留名後世,連狀元故里之石碑也要借朱熹之名,沾朱熹之光,豈不發人深省?
北大清華去外地招生,因為爭搶“高考狀元”而弄得紛紛揚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樂,可以理解。“搶天下英才而炫耀之”卻大煞風景。人生的道路很長,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個節點。是否“天下英才”,不是一次高考就能定論的。與其多搶幾個准“天下英才”進來,不如多教幾個日後真能成為“天下英才”的學生出去。不少市縣的一中,都是當地的名校,新生入校之時,都有一言代代相傳,叫做“今天我以一中為榮,明天一中以我為榮”。這是此類一中作為名校對于新生的鼓勵,也是此類名校教職員工對於自己的鞭策。在招生之時就想以“狀元”學生為榮,是否過於急功近利?
2019-07-08 08:35:22
阿楨
“SCI”神話早該破了!2020/02/26 瞭望智庫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SCI至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學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SCI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通過統計大量引文得出期刊的影響因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進行排名。按目前的國際慣例,一般用學術期刊的影響因數值來測度期刊的學術水準和論文品質。庫叔觀察到,學術界普遍存在對影響因數的崇拜現象。
…..
  回應
那我問你,不靠SCI靠什麼評價科研水準?反對一件事卻提不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最後把事情搞砸搞亂。
靠中國國內期刊?國內能好到哪裡去?
靠科研經濟轉化?那大家都去做賺錢的課題,請問那些不賺錢的基礎科研,你讓誰去做?
靠同行內部評價?都是圈內人,沆瀣一氣?甚至一個方向上只有一個團隊做,你讓誰去評價?
靠給學生上課?那教學成果怎麼評?你上的課簡單,學生基本上都考90分,他上的課難,學生就算認真學都很難學好,最後成績60多,所以你教得就比他好?
最後一年教授名額就這麼多,一堆人爭,你說給誰?

論文門又有新爆料!?網看傻:出大事了! 2020/02/26

總統蔡英文的論文議題從選前燒到選後,資深媒體人彭文正的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中,不停揭露蔡英文論文祕密的神秘面紗,讓網友佩服不已,而這次又出現新的證據,讓人看傻了眼。
2020-02-28 08:28:18
阿楨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家範:晚明江南士大夫的歷史命運 2020-07-12

晚明江南的社會經濟已躍居全國首位,經濟的發達,城鎮的繁榮,都為該地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不用說富有資產的官僚、地主,即使僅有瘠田十畝的一般農家,也總勉力讓子孫入泮,冀望其跳躍龍門。明代各地有府學、州學、縣學以至社學、私塾,江南又盛行書院,實則都是科舉預備學校。書院轉向科舉,學校與科舉並為一途,使明代學校教育更是走進死胡同。
江南生員舉子眾多,在顧炎武看來,何以不是文化繁榮、歷史進步的標誌,反成了社會公害呢?
中國生員的唯一出路是科舉——仕途,產生“人才過剩”現象,大量生員被擯斥於仕途之外,又皓首白髮以待“金榜題名”,別無所事。它既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一種病態,又成為加深政治惡化的病灶,惡性循環,幾成不治之症,到晚明竟成了深伏著亡國滅族的一個禍患。
晚明科場的競爭,已經不純是個人間的命運之戰,而是擴大波及為集團間的廝殺肉搏。為此,晚明江南士大夫的結社之風極盛,這種以文會友的結社或明或暗正與科舉——官場的角逐緊相攀染。
…..
  回應
宋朝通過完善政治制度,早就完全解決的問題!
正是宋朝“完善政治制度”導致政府被士大夫階層利益裹挾,土地兼併嚴重,社會階層貧富差距嚴重。而王安石變法所採取的極端做法又招致士大夫階層的報復,終兩宋均是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態勢裡緩慢自殺。

1946年三名女孩考清華落榜,真相竟然是?

2020-07-08,有“大V”發佈微博稱“這三位大學者大專家的女孩因為差幾分沒有考上”,並配上一張四名女性圖片標注為“【教育的公平】1946年有三個女孩考清華落榜,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有“大V”附和“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
  民國時期的教育真的是這樣嗎?
  一、照片中的女性並非梁再冰、馮鐘璞、梅祖芬,而是林徽因(右一)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語兒。
  二、三名女性落榜清華的真實情況是抗戰勝利後大學第一次招生,考生眾多,競爭激烈。大後方和收復區的應屆高中生,加上多年抗戰積壓下來的往屆沒有考學的高中生,還有大量的復員軍人,使得考生一下子變得特別多。清華不得不擴招新生八百七十人,錄取率也不足5%。
2020-07-13 08:52:58
阿楨
三、誰在美化民國教育
大多數是作家、業餘的歷史愛好者等。他們對於民國教育充滿著想像、浪漫描述,但那些是否就是民國教育的真相呢?
  舒新城1924年曾就內地湖南所見聞的教育行政的混亂情形做過批判:內亂對於教育顯明的影響列下:(一)省教育經費積欠至十個月;(二)指定為省教育經費的鹽稅附加稅為軍人提去四十余萬;(三)地方教育經費隨時被軍人提取,致各地欠費自數月至十餘月不等;(四)地方教育機關,隨時被軍人佔據,學校常不能如期開學;(五)內地交通權完全為軍人佔據,學生不能按期到校,甚至於被危險;(六)教會學校特別發達。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教育的情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教育社會學家盧紹稷在1931年出版的《教育社會學》一書中曾說:我國教育,因承數千餘年“偏重個人”積習之故,所以近年以來,雖嘗聞有“適應社會”之呼聲,而學校畢業生尚未能皆為社會上實際有用之人物。試觀我國現今學子,除少數外國留學生與國內中等以上學校畢業生講求實學外,大都徒冒虛名,以“文憑”為目的,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無所裨益於社會。小學畢業生,知識幼稚,姑置勿論。中學畢業生,往往學農不農,學工不工,學商不商,甚至有在家賦閑,成為社會上之寄生蟲。至大學與專科學校畢業生,對於學問雖算有一點門徑,但嘗見有畢業於紡織專科,而為普通中學圖畫教員者;有以畢業於農業專科,而為普通行政機關助理員者,甚至有以留學歐美各國大學與專門學校畢業,歸而應考試於書業機關,充普通編譯員者。所用非所學,滔滔皆是。
  1931年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的主筆陶希聖感歎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
  回應
民國吹的主要是灣灣和其出資支持的要麼裝傻要麼壞的阿貓阿狗。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497
2020-07-13 08:54:20
阿楨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4-19 08:59:51
阿楨
梁建章建議取消中考,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2021-06-27

梁建章認為,每個孩子的成熟期不一樣,過早分層會導致那些晚熟的孩子遭遇錯誤的評判。另外,分層考試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因為分層考試而產生的標籤,會跟著孩子好幾年甚至是一輩子...
  弊端之一 :評價太早
  弊端之二 :評價太單一
  弊端之三:加劇擇校考試壓力
  弊端之四:加劇貧富差距
  弊端之五 :學生後勁不足
  回應
1.首先,梁建章為什麼認為現在的中學和大學教育資源已不再稀缺?名校是人人可進了嗎?
2. 各地區發展、尤其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也就註定了其師資力量、物質條件等也絕對不會公平、均衡分配。
3.取消中考和高考,與美國推薦制實質一致,都有利於富人更容易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取消中考和高考,表面上是減少競爭,實質上還是有利於富人獲取優質教育資源,例如購買昂貴的學區房獲得優質中小學、以及大學入學名額;例如通過人脈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相反,窮人在沒有提供競爭機會的情況下,只能無奈接受各種命運安排。
2021-06-30 09:31:14
阿楨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
2023-01-09 08:02:37
阿楨
今人深信不疑的“科舉最公平”, 隱含一個關於分配的嚴重曲解 2023-08-19 田方萌

【導讀】近期,無論西安中考“回流生”,再到美國社會爭議不斷的“平權法案”,都指向教育資源配置這一根本性問題。以配額制干預教育中的選拔過程由來已久,鑒於其應用廣泛,爭論也相伴而生。作者對歷朝選官制度的考察表明,配額制的出現早於科舉制,漢代的察舉制就已採用;元清推行干預力度更大的配額制,宋明則偏於憑才取士。本文指出,關於統治集團為何照顧落後省份,“保護弱勢群體”這一當代認知解釋力有限。就科舉制而言,為了拉攏邊遠地區的士人,也為了防止東南省份的政治勢力坐大,明清兩朝採取“地區平衡”的區域配額制。科舉制中配額制的實施大都是政治性的,以按照統治者更為合意的方式分配資源。相比之下,現代國家更多出於意識形態而採取配額制,並為其提供正當化的理由。
  配額制的功能
一種觀點認為科舉制具有代議制的功能。19世紀末的美國觀察家丁韙良即認為科舉是“人民的投票箱和權利的特許權”,民國政治學者何永佶也將它看作“中國式的代議制度”。然而,歷史學家吳晗早就批駁了這種觀點:進士們滿足于做官,既不“代”,也不“議”。他們效忠于皇帝,而不是家鄉百姓。余英時也承認:“這(區域配額制)當然談不上是代議制,但不能否認科舉制有時也發揮了一點間接的代議功能。”
另一認為照顧邊疆地區的配額制有利於加強帝國的統治,將進入精英階層的通道保留給地方士人。不過,皇權時代的政治威脅來自邊疆地區的分裂,也來自內地省份的叛亂。從黃巢到洪秀全,歷代都有因科舉落第而揭竿而起的人物。
在現代政治中,意識形態更多地促使政府採用配額制,隨著反種族主義和女權主義興起,多個國家的平權運動推動 “教育公平”的配額制。
  配額制的代價
破壞了普遍主義的選擇標準。
不重視成本和效率損失的代價。
假冒身份的問題。
減方不滿甚至憎恨增方。
受惠於配額制的增方考生都進入了超過他們實際報考能力的大學,使增方受害的錯配效應,實證研究,學生在學業和職業發展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傷害。
  回應
八股已經把科舉的公平性拉到了極致,公平對生產力發展有利只存在於理論上。
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科舉相對是最公平、最接近完美的取士制度
2023-08-20 08:22:22
阿楨
相關新聞資料
  八股文(英譯: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指文體有八個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進入21世紀,八股文現象仍然存在。比如很多英語作文,採用固定的範本來寫。甚至一些考試中,如果不採用推薦的格式和範本,閱卷老師就會對此作文打低分。還有學生畢業論文,很多都是固定的。如有些學校就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背景知識,第三章理論基礎,第四章實驗設計,第五章實驗結果,第六章結尾”。這也是八股文現象。
  王士禎《池北偶談》:余友一布衣,甚有詩名,其詩終格格不通,以問汪鈍翁。曰:此君正坐未解為時文故耳。時文雖然無關詩與古文,然不通八股,理路終不分明。
  寫八股文、試帖詩,其思維鍛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能達到如此縝密的程度,以此思維、以此文字,加以真情激動之時,去寫詩寫詞,自然如《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所說,要詩是詩,要詞是詞了。這就叫過得硬的功夫。
  《儒林外史》中對儒林的諷刺對象,也還是考不中的假名士為多,但對八股文本身,卻未有半點否定之意,反而在第十一回中,寫了魯編修沒有兒子,如何教女兒讀《四書》、五經,講書開筆作八股文: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

(洪秀全的《述志》和黃巢的《賦菊》雖同是落第造反詩,但黃詩更佳,將菊花的陰柔秀美與黃金甲的鋼強壯美之意象對比的殺氣騰騰。)

《不第後賦菊詩》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述志》洪秀全

手握乾坤殺伐權, 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 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 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飛龍定在天。
2023-08-20 08:28:33
阿楨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了,中國中考分流是太早還是太遲?

目前全世界的學制分為這幾種:1.單軌(如美國,高中之後再分,表面看似公平,但地區間的教學品質差異很大,而且越向上越貴,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差距過大)。2.雙軌(如德國,學術與職業分開,學術線歸經濟、金融等高端行業走,主要是給權貴的,職業線歸藍領等中低端行業走,主要是給平民的。但是,德國的藍領工資並不低,所以大家能接受)。3.分支型(如中國,基礎教育單軌,高等教育雙軌)。
  回應
德國製造業培養人才的方式非常好。中國企業招人太重文憑等外在的條件。
少些德吹吧,德國經濟負增長。

歐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外媒評歐盟玩火自焚
中國車企撐起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首槍|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590萬 占全球58%
  回應
其實不但電動車便宜,基本上凡是中國制的都比外國便宜。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想賺的是薄利,即便外貿品已經比內銷的貴了幾個價位。
物美價廉供大家使用也不行. 這些所謂資本家也太離譜了.
資本主義就是掠奪世界資源保障資本家的利潤不管人民生活問題。
中國電動車之所以價格低是因為完整的供應鏈和先進的技術 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不虛心學習而動用政治力量打壓 最後只能是越來越落後
美歐也對企業補貼 馮德萊恩怎麼不查呢
你看下歐盟區評價,全部在罵歐盟,自己的補貼比中國還多,競爭不過就加關稅,坑的還是歐盟區人民
2023-09-15 08:05:44
阿楨
清華北大聲譽排名再上升 專家指美英正在失去優勢2024/02/14 旺報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公布的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顯示,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該排名榜首。同時中國大學排名也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全球事務官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發生變化,中國兩所領先的清華與北京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
據介紹,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結果,是通過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邀請制學術問卷調查評選而出,根據發表過論文的資深學者意見,提供了全球最強大的200所大學品牌的最終名單。
據中新網引述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哈佛大學連續第13年蟬聯榜首,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八年穩居第二位,史丹佛大學連續第二年排名第三。整體看到美國有52所大學進入榜單,較2022年減少了4所。英國數量居次共20所大學入選,也同樣較2022年減少了4所。

同時中國大學聲譽持續上升,共有15所上榜,其中8所進入世界前100名,清華大學最新上升至一位到世界第8名。北京大學也上升兩位到第11名。
菲爾·巴蒂表示,全球精英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平衡明顯正在發生變化。雖然美國和英國可能仍然擁有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但中國兩所領先的大學越來越接近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榜首,總體而言,美國和英國正在失去優勢。這對全球人才流動以及知識創造和創新的地緣政治具有真正的影響。
2024-02-15 02:56: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