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疼痛》(北京:東方,1998)是本可補前評 《味覺》 《嗅覺符號》 不足的《觸覺》書,結果連「疼痛醫學」也不是,而是介紹因局部觸覺喪失而殘疾(塌鼻、截肢等)的痲瘋病和糖尿病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706518/2007050606364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202905/20070429064959
這麼說來「疼痛」可是上天對人的恩賜了?
演化與個人的喜惡恩怨無關,而是:
痛覺可作爲機體受到傷害的一種警告,引起機體一系列防禦性保護反應。但另一方面,疼痛作爲報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現疼痛時,已爲時太晚)。而某些長期的劇烈疼痛,對機體已成爲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鎮痛(analgesia)是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疼痛通常由傷害性刺激引起、伴有不愉快情緒體驗的一種感覺。刺激可來自外界而作用于體表,如外物打擊或極端溫度的接觸,這種感覺定位准確,通過遊離神經末梢經特定神經通絡上傳腦部。刺激也可起自體內,經內臟神經的傳入部分上傳,其定位較模糊。在成人,疼痛還常由于心理原因引起,而無明顯直接的物質原因。一般說,疼痛易受注意、暗示和期待等心情的影響;一個人的既往經曆和當時的情境均給疼痛帶來很大變異。
疼痛的生物學意義在于:疼痛是象征危險的信號,促使人們緊急行動,避險去害。在醫學上,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竈所在,而疼痛的性質間接說明病理過程的類型。另一方面,在不影響對病情的觀察的條件下,醫生有責任幫助病人消除疼痛。因而無論是麻醉止痛還是一般鎮痛措施,都是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性質和分類 疼痛的性質有時極難描述,人們通常可以指出疼痛的部位和程度,但要准確說明其性質則較爲困難。人們通常是用比擬的方法來描述,如訴說刺痛、灼痛、跳痛、鈍痛或絞痛。疼痛可以引起逃避、訴痛、啼哭、叫喊等軀體行爲,也可伴有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和瞳孔擴大等生理反應,但這些均非爲疼痛所特有。疼痛作爲感覺活動,可用測痛計進行測量。身體可認知的最低疼痛體驗稱爲痛閾,其數值因年齡、性別、職業及測定部位而異。疼痛作爲主觀感受,沒有任何一種神經生理學或神經化學的變化,可以視爲判斷疼痛特別是慢性痛的有無或強弱的特異指征。
疼痛的診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患者的主訴。根據痛源所在部位可將疼痛分爲頭痛、胸痛、腹痛和腰背痛等。但有的內臟疾病刺激由內臟感受器接受,由交感神經纖維傳入,經交感總幹、交通支進入脊神經後根及脊髓後角感覺細胞、相應該節段的皮膚出現疼痛,亦即疼痛部位不在痛源處而在距離真實痛源相當遠的體表區域,這種疼痛稱爲牽涉痛,如心絞痛的疼痛常放散到左肩、臂和腕。根據疼痛出現的系統,可將疼痛分爲皮膚痛、神經痛等,其中中樞神經結構損害引起的疼痛稱爲中樞性疼痛。根據出現的時程和程度,疼痛亦可分爲急性痛、慢性痛和輕、中、重痛等。根據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區分出炎症痛、癌痛等。有的截肢患者,甚至先天缺肢畸形的患者仍可感到自己不複存在的或根本未曾有過的肢體的疼痛,這稱爲幼肢痛。極度抑郁的人以及某些精神分裂症或癲癇症患者的疼痛可能是其幻覺症狀之一。
防治 疼痛理論機制研究的每一進展,均給疼痛的防治實踐帶來新的策略和措施。任何減弱細纖維傳入和(或)加強粗纖維傳入的措施均有助于治療或緩解疼痛。除用傳統局麻藥封閉或阻斷傳入通路的細纖維活動外,推拿、按摩、熱療、電療等物理療法也可緩解疼痛。針灸和輕度電刺激神經等療法,在疼痛特別是慢性痛治療上已被廣泛應用。
藥物治療中,除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非麻醉性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和與阿片受體結合的麻醉性鎮痛藥(如嗎啡)等常用于止痛外,一些非固醇類抗炎藥也已開始應用。參與下行抑制通路的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某些多肽等的發現,也爲疼痛控制提供了新的應用前景。基于心理因素在疼痛産生與防治上的影響,安慰劑、催眠、暗示、松弛訓練和生物反饋等加強正性情緒活動等心理療法,以及其他增強信心和減輕恐懼的任何藥物或處理,均有助于緩解或減輕疼痛。甚至分娩的喜悅、注意的集中、激烈的戰鬥,以及某些特殊的儀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的感覺和痛苦。在一些不得已的情況下采用的永久性破壞或中斷疼痛上行解剖通路的外科手術療法,很難達到長時緩解疼痛的目的。外科醫生因而日益傾向于非損傷治療,用儀器對內源性疼痛抑制系統的有關部位(如粗纖維在其中上行的脊髓後索)進行電刺激。這種刺激療法可産生令人鼓舞的效果。
由于疼痛對身體健康具有防禦和保護意義,並非一切疼痛都是嚴重疾病的後果,因此並非所有疼痛均須止痛。對于如果消除疼痛,疾病確診便會産生疑問的病例,在確診前不應輕率地使用鎮痛藥。爲了解除長期遷延的慢性痛的痛苦,病人也宜首先建立戰勝疼痛的信心,學會在疼痛和痛苦存在的情況下進行正常生活乃至維持工作的藝術,必要時配合適當的休息和物理療法。體表結構的淺表性疼痛,一般用非麻醉性止痛藥即可緩解。軀體深部痛以及內髒痛常需使用成癮性較弱的人工合成鎮痛藥,如呱替啶。晚期癌症所致的頑痛常不得不求助于止痛作用最強的嗎啡,此時不必顧及其成癮性;必要時亦可采用止痛性外科手術。對于精神緊張或心理因素較強的疼痛患者,可應用鎮靜藥和配合進行心理療法。
http://www.haodf.com/jibing/tengtong.htm
晚期癌症不必顧及其成癮性啊!那該開放大麻等來吸了?
非法的偏方不為正規的疼痛醫學會所取:
臺灣疼痛醫學會-
http://www.pain.org.tw
中國疼痛網 -
http://www.chinapa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