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絲‧史普林實在有夠冷血,對棄婦沒絲毫的同情心。
別老是女性至上:
《外遇的男女心理》(天下,1998)作者根據她多年來處理外遇問題的臨床經驗,寫成這本頗具宏觀、前瞻性的外遇指南。作者鼓勵當事者雙方超越愛恨交織的情感糾結,與對方一起找出導致外遇發生的真正原因。而這些問題才是你們應該共謀對策解決的。
原來是本解決外遇的指南,難怪作者會<前言>道:
當外遇的警鐘響起夫妻能攜手走出外遇的陰影嗎?我擔任婚姻臨床心理醫師已有二十一年,曾面對許多苦惱不已的夫妻,回答上述的問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每一位當事人必須 澄實地面對自我和他(她)的伴侶,學習技巧,度過這段令人心碎的危機時刻。
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個案,也許有些幫助。相關的統計數字差異頗大,但是,根據美國一份最新且頗受好評的研究發現,三七%的已婚男士和二O%的已婚女士,曾經對另一半不忠。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比例,可以確定的是,一個對配偶不忠的人,也可能對研究人員說謊。但是即使依據最保守的估計,我們仍有幾成的把握認為,在美國每二點七對夫婦中--大約有兩千萬人--就有一對遇到過配偶不貞的問題。
外遇一定要有親密關係嗎?一個吻呢?共進午餐算不算?我並不打算回答這些問題,因為最後還是要回歸到關鍵問題: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有沒有破壞信任感,完全依你的看法或者認定的限度而定。事實上,當伴侶和第三者發生性關係,不管只是一夜情,或是一段長期的感情糾葛,很多人都會感到被背叛。甚至,即使只是其他的親密動作--如一個擁抱、口頭表達,或是贈予一打白玫瑰,仍然有很多人會產生被背叛和受威脅之感。五年前,我有一位名叫莎朗的個案,她曾經在好友丈夫面前袒胸露乳;雖然他們並沒有進一步發展,但是,從此以後,兩對夫妻?另一種型態的外遇牽涉到性耽溺--為了抵抗自卑感,耽溺於強迫性或失控的性行為。不過,這是一種特定的精神疾病,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
對於外遇事件本身,我不妄做是好是壞的評斷。對於其中一方有利的評論,可能造成對另一方的傷害,進而破壞兩人的關係。但是,我發現一段持續的桃色關係,會恆久地破壞彼此的感情,導致親密相依關係成為不可能。假如你曾是一個不忠的伴侶,而且慎重想回頭與另一半重修舊好,你必須放棄你的情人。
我不區別誰是欺騙者、受害者、背叛者或是被出賣者。對於已經發生的錯誤,婚姻裡的兩個人都必須分擔一部分責任。我不歸咎任何一方,但鼓勵你們兩個人各自去面對造成外遇的個人因素,然後採取方法改變,以重建信任與親密感。這並不表示我把外遇事件的責任平分給兩個人。但是,我要求兩個人一起承擔令雙方都愁苦的外遇責任。
我不會因為你不快樂,而建議你們勉強繼續在一起,或是貿然放棄。相反地,我會請你們和我一起來探索,認清陷入外遇或是放棄情人的特殊理由,以及選擇或拒絕 再對彼此承諾的原因。你的決定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且再三斟酌,不只是憑藉感覺作決定,因為事實上,你的感覺可能會背叛你。
關於本書中出現「受傷害的」及「不忠誠」的伴侶,前者是指因外遇事件,使其一夫一妻制的正式關係遭受破壞;不忠誠的伴侶,則只有外遇的一方。為任何一方貼上標籤都很困難,當然,不忠誠的一方有時也會感到受傷害。然而,一般來講,配偶出軌的一方通常受害的感覺較強烈。我不去區分背叛者或出賣者,因為這些字眼傳達出某種道德評判或譴責,而且把外遇的責任一股腦兒丟給一方,也不切實際。文中你或你配偶的外遇對象,不論關係已結束或是持續進行中,我全部稱作情人。
文內的引證和實例,都是取材自我歷年來的實務經驗。為了保密原則,我必須保護相關真實資料,以免破壞專業倫理。 這本書為誰而寫?
本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那些在另一半發生外遇之後,想重建彼此關係的人,包括已婚、同居的伴侶、異性戀或是同性戀者。無論市受傷害或背叛的伴侶,我將一視同仁地對待。
我的書也是為了以下的人而寫:
伴侶關係因一方不忠而告仳離,且難以走出這段不幸遭遇的人,他們多半想了解為何無法維繫這段關係,以及個人應接受分擔什麼樣的離異責任;想對伴隨個人成長的家庭外遇事件理出頭緒,以避免自己重蹈覆轍的人;治療外遇經驗的專業人員和精神領袖;想走入一段外遇關係,但在採取無可挽救的行動前,想多了解自己感覺的伴侶;想再承認一段已經結束的外遇關係前,先思索坦承會有哪些利弊的伴侶;不想坦承一段已經結束的外遇關係,但仍想重建彼此關係,以及互相學習的伴侶;懷疑對方不貞,但從未當面質問的伴侶;被不貞之外如祕密、謊言和信任等問題困擾的配偶;想在轉頭他去之前,學習面對無可避免的婚姻生活幻滅的配偶。
復原的三部曲
這本書指引你走過三個復原階段--有些人稱之為水雷區--因為這是你在反動、應戰,以及自外遇中復原時必經之路。
第一階段:正常看待你的感覺一一一旦外遇事件被揭露,兩人都很可能受激烈情緒的衝擊,受傷的一方往往被深沈的失落感所淹沒,不忠誠的一方則在情感與選擇的衝突之間爭戰不已。試著表達你的感覺,我希望你知道:你並沒有發瘋,或是情緒不穩,因為和你遭遇同樣痛苦和迷惑的人也都如此反應,你並不孤單。
第二階段:決定繼續或是切斷關係一一在你的情緒穩定之前,你必須面對兩難的抉擇:留下來或是離開。經由探索你的選擇,你將能夠在目前的情況與需求之下,整理出較妥切的決定。而我也將協助你回 答諸如「我對愛能有何盼望?」「我應該相信我的感覺嗎?」「我怎麼判斷他(她)適合我?」此類的問題。
第三階段:重建關係一一假如你決定繼續這段關係,你可能投入數月或數年的時間,重建彼此的信任感與親密度。經由和你共同檢視問題,我希望提供你一些工具來解決以下的問題:解讀外遇的意義,承擔一部分的責任;對情人說再見; 贏回信任(假如你是不忠誠的一方),或是表達出什麼是你需要在取得信任的依據(如果你是受傷的一方);學習各種溝通方式,讓你的伴侶願意傾聽、了解你的傷痛;學習各種傾聽技巧,鼓勵你的伴侶開放心胸,不怕顯露弱點;認識早期經驗如何影響或傷害你,以及你如何讓這些經驗不再影響你現在的人際關係;整理出你們的差異與不滿,如此你們才能維繫相依相偎的感覺,即使彼此並不特別地感到被愛或是愛他(她);再度享有親密的性關係;原諒你的伴侶和你自己。
基本上,我認為看完整本書後,讀者都會了解其中的祕訣,不過有些情形不盡然如此。所以再結語中,我將協助不忠誠的一方衡量是否要說出外遇。
另貼與外遇相關的通姦、第三者、劈腿族:
外遇是指有婚姻關係的其中一人,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超出友誼的關係,也稱作婚外情、出軌。外遇的定義依不同研究領域有些許不同,在社會學辭典中,外遇即有發生性交(通姦)行為,屬於婚外性行為之一種;若僅有「思想或行為上的不貞」而無實際的性接觸,可稱之為精神外遇。法律上,性關係被視為是外遇的必要因素,此性關係是指已婚者與非配偶發生自願性的性行為。
根據台北市觀音線協會於2002年6月的調查,台灣有4%的已婚民眾有外遇經驗,以此數據推算,外遇人口約46萬人以上。因為外遇可能引起外遇型精神疾病,是一種因遭遇外遇情形而引發的憂鬱症。
人類學
在人類學的觀點中,外遇是延續該種族的策略之一。美國人類學者海倫·費雪對42本民族誌進行查閱,發現其中所提的民族皆有婚外情的情形。1940年代,人類學者莫達克(Murdock)對古今148個社會調查的結果中指出,有120個社會視外遇為禁忌,19個社會設有外遇條件,5個社會完全容許婚外情。
外遇的類型與因素
外遇可分為下列幾種情形:傳統型外遇、拈花惹草型、保護型外遇、情境型外遇、舊情復燃型外遇、感性型外遇。
常見的外遇因素包含了夫妻間溝通不良、夫妻間角色協調不當、處理問題技巧不足、性格不合、夫妻觀念與認知衝突、性生活不協調、個人人格因素。
女性外遇的原因主要包括與舊情人復合、唯美主義的外遇、沉淪式的外遇、缺乏關愛的外遇、婚外性行為的吸引力、報復性外遇(因配偶的外遇行為)、性交易。
男性外遇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活上常接觸的其他女性或配偶以外的女性主動、夫妻性生活不協調;對妻子不滿、增加生活刺激。
兩性外遇
傳統父權社會對於兩性外遇有不同的看法,對於男性發生外遇行為的形容詞包括風流倜儻、齊人之福;形容女性外遇行為的形容詞有紅杏出牆、水性楊花、不守婦道、討契兄(閩南語發音)。
現代提倡平等的思想下,兩性外遇同樣受到譴責,認為是破壞家庭幸福、對配偶不忠的行為。
女性
配偶外遇:女性面對配偶外遇的反應,可分為震驚期、抗議退縮沮喪期、適應期、重建期。關於悲傷的調適過程,包括了默認、防衛、極度悲傷期、復原期、成長期和超越期。
女性外遇:在海蒂報告中指出兩性不平等的社會機制下,在婚約中反映了兩性不公平,因此女性外遇的意義,不只在情感和性慾的滿足,有些是對丈夫外遇的報復。中國、台灣等地近年亦有女性包養年輕男性為情夫的現象,稱為「包二爺」、「貼小白臉」。
男性
配偶外遇:男性面對配偶外遇時,常以不面對現實、迴避的態度處理,較輕的反應可能有言語傷害、重則以暴力相向。
男性外遇:以中國婚姻制度為例,理論上為一夫一妻制,事實上存在普遍一夫多妻的情形,但在不少朝代律例中規定,男子娶第二位正室是不合法,但存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現代某些男性則有「包二奶」的行為,即與外遇保持固定性關係,並提供經濟支援的行為,這是傳統父權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殘留。
相關法律
中華民國法律中,刑法239條規定通姦罪是:『有配偶而與人通姦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姦者,亦同』,通姦罪屬告訴乃論罪,通姦的連續犯會加重其刑二分之一。通姦罪告訴期間是六個月,若超過期限提出告訴,其罪名無法成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96%E9%81%87&variant=zh-tw通姦,一般泛指有配偶者與第三者出於自願發生性關係的行為,是一個法律和道德性質的名稱,英文稱為Affair,是源自拉丁文的adulterium,有損壞名譽之意。其中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與其同居的行為就屬於通姦。雖然古代有些國家將兩人都是未婚者而自願發生性關係的行為歸類為通姦,但現代通常不這麼認為。有些地區通姦屬於犯法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在通姦除罪化的地區則只是道德上問題,若配偶通姦,可以此為理由申請離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0%9A%E5%A5%B8&variant=zh-tw第三者是愛情小說及家庭倫理故事恆久的元素,他(她)的角色有可能是陌生人或任何親屬、朋友。
有些文化當中,愛情和婚姻都是「二人世界」容不下第三者,在愛情之中,若有一方不尊重此一遊戲規則,容易出現第三者。一些人亦把愛等於佔有,當自己對有戀人或配偶的人動心時就當第三者。亦有人誤解了愛情中的犧牲的意義,以為不計名份當第三者才是偉大的愛,就去當第三者。第三者會威脅二人世界的和諧,令某方面不好受,甚至分手。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更會破壞別人的家庭幸福,不但影響夫妻關係,還可能影響下一代。有些更會釀成家破人亡的慘劇。
美艷的女性第三者又稱為狐狸精,指她們像狐狸那樣迷惑男性。別的名字是邪花。
有一些通俗雜誌、媒體專以已婚或有穩定伴侶的名人有第三者,作為銷量、收視的保證。名人包括政界及娛樂圈的明星,他們的婚外情最有戲劇性。有些有第三者的名人會被人質疑誠信,事件亦會演變成性醜聞。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C%AC%E4%B8%89%E8%80%85_%28%E6%84%9B%E6%83%85%29&variant=zh-tw劈腿族是一個新用法的舊詞,這個新名詞目前相當的流行,它是專門用來形容對愛情不專一、腳踏兩條船的人。近來,報紙上更是常常看見劈腿二字,許多公眾人物的私生活都被挖出來,劈腿的行徑攤在大眾的眼光下,接受道德上的譴責。但是現在社會中卻有越來越多人有這樣的行為.大家的觀念也日新月異.
劈腿的狹義定義是與一人以上有明確的交往關係及行為,廣義的來說是泛指對感情不忠的人,包括心靈與肉體都算在內。造成劈腿的主要原因有環境、人性兩個因素。工作環境不同,接觸到的對象也就不同,若再加上不專一、不忠實等個性的弱點,就會造成劈腿行為的產生。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88%E8%85%BF%E6%97%8F&variant=zh-tw七年之癢>維基百科
《七年之癢》(英語:The Seven Year Itch)是三人浪漫喜劇,電影劇本由George・Axelrod編寫。1952年11月20日,Courtney Burr和Elliot Nugent在紐約弗爾頓劇院第一次提出舞臺劇劇本。演員包括Tom Ewell(扮演Richard Sherman)、Neva Patterson(扮演Helen Sherman)、Vanessa Brown(扮演The Girl)、Robert Emhardt(扮演Dr. Brubaker)和George Keane(扮演Tom Mackenzie)。舞臺劇由John Gerstad導演,布景和照明由Frederick Fox負責。
1955年,20世紀福克斯宣佈是電影版七年之癢的主角是瑪麗蓮·夢露和Tom·Ewell,由Billy·Wilder導演。電影版七年之癢贏取許多影評稱讚。1955年夏天,七年之癢成了最高美國電影票房。電影包括20世紀當中一個最著名的圖像,就是瑪麗蓮·夢露站立在地鐵通風口上,當一列地鐵列車在通風口下通過時,氣流把她的連衫裙吹到她的腰之上。
劇情
瑪麗蓮·夢露在電影中的經典鏡頭Tom·Ewell送他的妻子和兒子到緬因州避暑後,他遇見一個22歲白膚金髮的電視模特兒,在他家樓上租了公寓),他邀請女孩下樓喝飲料。儘管最近他幻想有外遇(他讀他公司出版關於「七年之癢」一書——指一大比例的已婚男人在七年的婚姻後有婚外情)。但是他的過度想像力總是令他想像他的妻子與他的鄰居Tom·McKenzie捉姦。他在誘惑和他想像他的妻子來捉姦之間受盡折磨。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3%E5%B9%B4%E4%B9%8B%E7%97%92_(%E7%94%B5%E5%BD%B1)
七日之癢 The Heartbreak Kid (2007)
導演:巴伯法拉利
編劇:史考特阿姆斯壯
演員:班史提勒/蜜雪兒摩納漢/傑瑞史提勒/瑪琳艾珂曼/Carlos Mencia
影片短評
和價值觀沒關係,和博物館驚魂夜一樣....純粹很難笑就是,太好看了拉~^^
劇情老套,沒啥笑點,結局又顯示出那個男的是個爛咖,完全不會想看第二次....
充斥錯誤價值觀,既無意義又無聊的超級大爛片,班史提勒從影最失敗作!
劇情簡介
原版的"七日之癢”是於1972年由名劇作家尼爾賽門,根據布魯斯傑費德曼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2007年則由曾執導過《哈啦瑪莉》與《阿呆與阿瓜》導演法拉利兄弟執導,並請來班史提勒與蜜雪兒摩納漢等明星一同演出。
這部講述現實生活難題的成人喜劇,講述黃金單身漢艾迪康卓(班史提勒 飾),一向是單身貴族悠遊其中,直到他的老爸(傑利史提勒 飾)和死黨邁克(勞伯柯德瑞 飾)不停對他施加壓力,要他成家立業,艾迪才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對女人太挑剔了。
無意間,他認識了一個美麗大方的金髮美女莉拉(瑪琳艾珂曼 飾),轟轟烈烈戀情下的兩人,一時衝動就結婚了。婚禮一結束,這對新人就往加州海岸線開著車,隨興地度蜜月,沒想到經過了蜜月的相處,艾迪才發現自己所犯的大錯,而當初美麗大方的熱戀美人景象,竟然蜜月生變。
這時,艾迪在墨西哥遇到了平易近人、腳踏實地的米蘭達(蜜雪兒摩納漢飾),但是米蘭達完全不知道艾迪才剛結婚,而且這是他的蜜月旅行。現在艾迪必須使出各種絕招和賤招,希望能擺脫他的新婚老婆,同時不會失去他的夢中情人。
本片的製作班底包括了:導演-彼得法拉利和巴比法拉利;編劇-史考特阿姆斯壯及萊絲莉狄克森、法拉利兄弟以及凱文巴奈特;製片-泰德費爾德及布萊德利湯瑪斯;攝影指導-馬修李昂納提;配樂師-布蘭登萊恩及比爾萊恩等。
關於製作
《七日之癢》是法拉利兄弟自從2000年的《一個頭兩個大》之後,執導的第一部限制級電影,巴比說,這次他們要豁出去,拍一部真正的成人性喜劇。他說:「這次我們做了以前沒有做過的嘗試。
片中的莉拉和艾迪來自完全不同的出身背景,而且對於性愛和炒飯這檔事兒都很不一樣的看法和做法。瑪琳的角色超開放,什麼都願意嘗試;班的角色則比較保守,他在片中對老婆的一些怪招的反應保證會讓觀眾笑到不支倒地。」
巴比法拉利繼續說:「這部片就跟《哈拉瑪莉》一樣,一定要到戲院跟一大群人看才過癮,因為大家都會一起哄堂大笑,而且片中的搞笑橋段和笑點甚至比《哈拉瑪莉》更多更好笑。如果觀眾想看既爆笑又KUSO的成人喜劇片,進戲院看《七日之癢》就沒有錯。」
片中飾演班史提勒父親的,正是現實世界裡班的父親-傑利史提勒,傑利史提勒是一名資深的喜劇演員,豐富紮實的演出經驗讓他在片中飾演親生兒子的父親易如反掌。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uen00408839
【電影短評】《七日之癢》The Heartbreak Kid 文∕小智
片名美其名為「癢」,或許影片開頭會讓人有點癢,但隨著劇情推展,感覺越來越沒騷到癢處,直到最後變得(不痛)不癢。
我不敢說男主角班史提勒(Ben Stiller)是否選片品味變差,畢竟他在本片的表現還算是持平水準,但這部電影的劇情真是令人不敢恭維。
縱使導演將本片歸類為「成人性喜劇」,但劇情真是發展得莫名奇妙,而且沒有什麼吸引人的高潮,笑點也十分低級。我並不是說笑點低級不好,畢竟在某些電影裡,有很多低級笑點都能夠逗得觀眾哈哈大笑。但本片的低級笑點已經低級到讓人深感「不舒服」,以致於處處都是恐怖的「冷掉幽默」(非冷調)。
而影片最最讓人詬病的,便是結局的刻畫,完全是沒必要的廢筆,這樣做對角色毫無幫助,只會讓角色更加妖魔化。看完之後,真是讓人大嘆好幾口氣。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34586
真的滿好看的,感觸頗深
看了本片還不錯,真的滿好看的,感觸頗深,本片對於30歲以上單身的人會比較有感覺,除了低俗搞笑之外也有探討的深度如:愛情一生只有一次選擇嗎?如你在婚後遇到真愛,為什麼不能勇於追尋自己的幸福?很多人為了結婚而結婚,如非自已所愛,還是要和對方離婚,勇於尋找真愛
我也是30歲以上的單身貴族耶~可是....我覺得蠻難看的.不好笑也沒什麼能讓我覺得感觸的地方.感覺只是一場又一場婚姻兒戲~雖然故事是誇張了點...但是說真的..如果照男主角的邏輯..那麼每一個人一生中結婚離婚恐怕不下百次了吧~結婚只憑幾天或幾週的情投意合..離婚更扯..只憑不太順利的兩天蜜月旅行以及認識兩天的艷遇.結局更扯~~什麼跟什麼啊????
片對於30歲以上單身的人會比較有感覺,...no no ..個人覺得要有女朋友~或以結婚的人才能體會~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34645
七日之癢 ~ 完全不推薦給任何人看的電影
當我第一次看到預告時,我就完全不想來看這部電影。「七日之癢」的劇情根本是完全不適合任何人,尤其是情侶或夫妻。在我想不出的目標客群在那裡時,發現我未婚妻仍然非常想看,而且我看的時候還滿場,真是讓我跌破眼鏡;看來小弟我仍然學藝未精啊啊啊。
基本上來說,「七日之癢」是一個完全不討喜的喜劇,我在看之前也一直懷疑導演要怎麼把他拍的好。結果劇情還真的完全不討喜,而且下場還真的頗慘的,更錯把噁心當有趣,唉~~~。就像「哈啦瑪利」一樣,比”史詩大帝國”還難看。
「七日之癢」基本上來說,就是男主角剛結完婚,才發現老婆又吸毒又有性虐待,而且生活習慣超差沒工作。結果在渡蜜月時就,遇到女主角,就忍不住的開始劈腿,並且想和剛新婚的老婆分手。女主角當然不可能接受,就傷心的離開且和另外的男人結婚。最後結局時,女主角離婚來找男主角,但是男主角己經又再結婚且一年了(表示新老婆沒有問題),但是竟然又為了女主角而想要和新老婆分手。
看完以上的劇情簡介,我想沒有任何一個老公或是男朋友,會願意看上面這部片子。這種片子擺明就是讓老婆女友來罵:「看吧,男人就是賤,一刻都不能放鬆」。當劇中男主角在騙老婆時,我未婚妻果然用手指搓了搓我,XD
女生看完我想應該也不會太愉快。整部電影都在鼓勵男人不要忍受老婆的要求,看到好女人就拋棄糙糠之妻。這種女人最大的禁忌,竟然堂而皇之的拍成電影,我還以為編劇有啥新的創舉或是解釋,但是郤仍然落於俗套。而且裡面的女性,在性需求上好像強烈了一點,但是男生就一付很無力的配合,更是犯了兵家大忌。
好吧,「七日之癢」號稱”喜劇”,那橋段夠好笑嗎?想必看過「哈啦瑪利」的人,都還記得把精液當成髮膠的橋段。我可以在這裡告訴大家,精液的橋段還算是好的,「七日之癢」更是無聊噁心。像是嘲笑女生陰毛多到會蹦出內褲,上面還吊了個環子。劇中一直強調很好笑的點,就是男主角有個名叫”志明”的人,暱稱郤是”小強”,男主角把他娶成”小明”之後,大家都覺得有創意。我從頭到尾真的完全笑不出來。
男人公敵電影「麥迪遜之橋」,雖然也是鼓勵女人出軌的片子,但是好歹有影后梅利史翠普撐著,劇情也算合情合理且不無聊。但是「七日之癢」,我真的不知道本片的客戶為啥?難道是男友想分手時,租給女友看的電影嗎?
http://djboylee.pixnet.net/blog/post/11489957
日本電視劇《怕老婆俱樂部》每一集有一個女演員和田村正和有那麽點曖昧。
怕老婆俱樂部 カミさんなんかこわくない 懼內大丈夫 (1998)
編劇: 山元清多
主演: 田村正和 / 橋爪功 / 角野卓造
劇情簡介
三個交情非淺的老男人,望月五郎(田村正和)、因老婆遠赴倫敦幫照顧女兒,三個月的獨居生活,觸發了他想外遇偷吃的劣根性。戶根(橋爪功)是五郎昔日的同事。年輕時就花心不斷,老婆憤而將他逐出家門,只好寄宿五郎的家。森川健治(角川卓),做任何事都認真過度,老婆卻離家出走,傷心難過的他也搬來與五郎同住,這三個結了婚、過了好幾個七年的老男人,面對一波波桃色誘惑,會不會無法克制地開始起來嗎?他們能否信守當初對老婆許下的海誓山盟全身而退呢?
每集都有不同的女明星出現,每人都會不由的看上五郎,五郎和她們也是看似很曖昧,一出描寫中年男子心理的生活劇,每集出現的美女都是現在大牌或以前大牌的,很值得一看
解讀:婚姻的七年之癢
結婚久了,新鮮感喪失。于是,情感的“疲憊”或厭倦使婚姻進入了“瓶頸”,如果無法選擇有效通過這一“瓶頸”的方法,婚姻就會終結。
“七年之癢”是個舶來詞,意思是說許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不以人的意志出現一些問題,婚姻當然也不例外。結婚久了,新鮮感喪失。從充滿浪漫的戀愛到實實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處中,彼此太熟悉了,戀愛時掩飾的缺點或雙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時都已經充分地暴露出來。于是,情感的“疲憊”或厭倦使婚姻進入了“瓶頸”,如果無法選擇有效的方法通過這一“瓶頸”,婚姻就會終結。
從人的成長角度來講,大多數人是在婚姻中實現人自身的成長。戀愛的時候對自己的認識和把握還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配偶。隨著婚齡的增加,尤其是許多家庭撫育幼兒之後,育兒任務的繁重和教育理念的差距,使婚姻中長期積累的矛盾慢慢凸顯。加之雙方人生發展軌跡的不同,造成實力的懸殊和共同語言的減少。婚姻專家指出,最大的離婚理由,不是婚外情,而是夫婦二人不能配合,不能再生活在一起。從溝通的方式來講,中國有句俗話“熟人不講理”,夫妻間的關係太熟了,往往忽略配偶的需要,不再選擇表達的方式,在表露自己情感的時候不加掩飾,很多情況下會傷及對方。孩子出生之後,母親的情感全部遷移到孩子身上,冷漠成了雙方情感的症結,彼此的負性情緒相互渲染,使家庭氛圍緊張。
那麼,很自然地,心理學家們就提出了避免“七年之癢”的一些策略:婚前預防。
據權威部門統計,出現問題的婚姻中,當初草率結合的比例很大。在戀愛的時候保持較為清醒的頭腦,如果可能的話多聽聽周圍朋友的意見,如果能夠得到婚姻專家的指導就會使婚姻增加理性的成分。澄清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念,用理性的目光對待未來的婚姻生活。
奉獻理念。不要挑剔對方,不要希冀重新塑造對方。而應常常自問:我能夠給對方帶來什麼───無憂的物質生活?充實的精神食糧?安全感、幸福感?日常生活中發自內心地為對方做些什麼,哪怕是最小的事情,一個擁抱,一個笑容,一個親吻,讓對方體會到溫情。
留下空間。許多婚姻在束縛與反束縛中走向滅亡,于是許多人提出要給對方留有空間。其實應該先給自己留有空間,在婚外保持正常的朋友圈子,不要將婚姻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交往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不斷調整自己,適應婚姻。
調整期待。過高的期待會與現實形成反差,造成雙方的壓力。配偶不一定是你結識的異性中最好的最優秀的,但可能是最適合你的,這就足夠了。
選擇離婚。離婚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可怕。如果雙方都認定是錯誤的婚姻,離婚或許是最明智的選擇。而離婚之後仍不能好好地反思自己,依然不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的話,那才真正可怕。我們經常看到第一次離婚之後,對于結婚和離婚都不太重視了的人,婚姻進入了不穩定狀態,整個人生就出現了巨大的扭曲。
婚姻不是簡單的七年之癢,其實許多婚姻,婚齡達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在目前彰顯個性的時代,誰都不願再委屈自己,離婚呈現新的特點:婚齡越來越短,離婚率越來越高。其實,每個人就像一本書,再好的書,讀第一遍時的激動、新鮮和懸念在以後讀時都會淡化,自己要不斷注入新的內容,使人常讀常新。用自己的智慧去營造愛的氛圍,將婚姻進行到底。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js.xinhuanet.com/zhuanlan/2005-06/29/content_4537787.htm